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21 17:39: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篇1

一、山西省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山西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推进特色农业全面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色农产品产量逐年增加、特色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明显提升。但整体而言,山西特色农业仍然存在产业化程度偏低、市场交易不规范、科技转化率不高等深层次问题。

1.产业化程度低。特色农业经营化水平高低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其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进程。一般来说,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越高,其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越强,占有率越高。从整体经营水平看,现阶段山西省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尚不完善,和其他省份相比,经营水平低,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少,仅有25家。2015年列入“513”工程的省级龙头企业仅81家。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就很难起到同行业带动辐射作用,影响特色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2.市场交易不规范。目前,特色农业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厂商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往往会采取不正当手段,钻法律的“空子”。市场交易缺乏公平、公正、公开的准则和规范。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厂商为了尽快回笼资金,通过一些特卖促销活动以低价销售产品,不能保证特色农产品的优质新鲜。另外,由于消费者对商品真假辨别能力低,政府监管力度不够,使得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部分特色农产品定价过高,有的甚至形成市场垄断,不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

3.农业科技转化率不高。从山西省公共财政投入中不难看出,山西省农业研发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表1。在国家对各省份的财政投入中,对山西省的财政投入相对较少,其中科学技术的投入为62.06亿元,农业相关的投入仅为339.69亿元,在中部六省中最少。

二、制约山西省特色农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山西省特色农业面临的问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科技水平不高、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不通畅、政府相关政策措施制定不合理等。

1.科技创新能力和投入不足。特色农业是资源、劳动力、科技相结合的一种农业,它是一种高效农业。所以,特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特色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现阶段而言,山西省特色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还不完善,特色农业科技支撑力量薄弱,农业科技投入不足。一方面,科技推广队伍不健全,高技术水平的科技人员偏少,非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高;另一方面,高新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农作物栽培技术比较短缺,许多现代化的生物科技、农业设施、信息技术等还未得到很好的应用。而且,农业科技转化率低,科技资源与经济建设结合不紧密。

2.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不通畅。山西省因地处大陆内部,交通不便和市场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成为山西省发展特色农业的制约因素。如表2可以看出,中部六省中山西省交通运输就业人数相对较少,且集中在铁路运输业,水运和航空就业人数较少。进一步说明山西省航空和水运发展缓慢,这就导致特色农产品新鲜度和保质期延长。从表3可以看出,2013年山西省运输线路总长度仅为143687.4公里,在中部六省中运输里程最短。其中,公路运输里程最长,为139343公里,但是在六省中排名最后。可见,身处内陆地区,交通不便利,对山西省对外运输特色农产品影响很大。另外,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条件不容乐观,许多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道路、运输设备、仓储设施、保鲜设备等硬件设施还很落后,现代化信息网络尚未形成,严重影响特色农业的发展。市场信息不灵,信息收集、传递手段落后,时效性差使绝大多数农户不能及时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

3.劳动力素质偏低。随着农业产业技术信息化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不断深入,要求农民对该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越来越高,文化程度的高低对特色农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山西省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劳动力大部分是体力型的,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如图1显示的是2013年山西省农村受教育程度。其中,小学文化程度占总劳动人口的22.7%,初中文化程度占47.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28%。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农业高新技术的普及,使得劳动生产率低,而且农户自身生产意识薄弱、风险意识不强,阻碍了特色农业向科学化、现代化、集约化方向的发展。

4.特色农产品品牌意识薄弱。目前山西省虽然创建出水塔老陈醋、冠云平遥牛肉、沁州黄小米、古城纯牛奶、六味斋酱肉等一批农产品品牌,但是大多数农业企业品牌意识薄弱,不注重农产品和企业的品牌建设。在2014年农业部最新公布的全国1191家龙头企业名单中,山西省合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26家,仅占2.2%。这对于树立山西省特色农业品牌,提高知名度非常不利。5.政府相关政策措施制定不合理。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带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而政策因素往往是作为外部因素区域内经济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政策因素同样影响特色农业的发展,往往政策的实施从一定程度上带动或抑制特色农业的发展。因此,山西省省委、省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以区域利益符合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鼓励政策,可以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相关的抑制政策能够有效地防止盲目开发农业资源。

三、加快发展山西省特色农业的对策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加快山西省特色农业的发展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科技投入,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把农业做强、做优,增强市场竞争是山西省特色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要加强具有山西省特色的优质杂粮的选择和栽培。根据山西省农业地域差异明显的特点,因地制宜培育适合各农业生态区的优质、高产新品种,重点研究具有特殊用途的优良农作物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另一方面,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农产品结构要立足市场经济需求变化。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性特色农产品,提高绿色蔬菜种植产量。要研究制定鼓励优势品牌和高新技术农畜产品出口的具体政策,积极引导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民营加工型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2.培养壮大龙头企业,提高特色农业产业化程度。龙头企业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关键,对提高产业化水平至关重要。所以,要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作为增强山西特色经济的重要措施。首先,要把确实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作为重点“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做大做强,发挥龙头企业带动辐射作用。其次,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建立和发展山西特色农产品的综合加工“龙头企业”集团,增强市场竞争力。最后,积极开发绿色食品和地方特色农业土特产品。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开发绿色食品和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更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3.加强政府监督和扶持力度,促进山西特色农业发展。政府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制定农业政策、资金投入以及监督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具体而言,首先,政府要制定利于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为特色农业发展创造良好法律环境,对经营特色农产品的企业给予贷款支持和适当的税收减免或者降低税率。其次,要加强对特色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根据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省委、省政府应从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信息渠道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支持特色农业的发展。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教育、农业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的加大投入,增加对农业灾害的补贴;同时,逐步建立完善农业科学体系,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保障农民根本利益。

4.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是发展特色农业的保障。省委、省政府应该在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根据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对农民进行职业教育、远程教育和短期培训等方式。对于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民来说,可以请专家进行专门的培训,政府给予一些补贴,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加快培养有文化、有技术的农民,进而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

篇2

关键词 特色农业产业;问题;对策;河南鲁山

中图分类号 F32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311-01

鲁山县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部、伏牛山的东麓,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七山一水二分田”是该县地形的生动写照。近些年,鲁山县委根据其实际,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致富产业,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由于是新生产业,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该产业高效快速发展。2012年,对全县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对策。

1 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

鲁山县虽然也对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进行了一些规划,但是缺乏全县一盘棋的全面规划,发展具有盲目性,部分规划缺乏科学性,未依据气候、土壤、技术条件、市场等要素通盘考虑,存在着隐形后患。

1.2 特色农业产业类别多

全县有林果、食用菌、中药材、蔬菜、茶叶、畜牧业等农业特色产业类别达到80多个,小类别特色产业有600多个,难以形成大的规模,不利于产业化经营。

1.3 未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

在鲁山县的赵村乡、磙子营乡发展茶叶产业逾53.33 hm2,引进的品种为福建省品种,因该品种适应气候为春秋湿润天气,而鲁山县春季多干旱大风,很难生产出高质量茶叶;在库区乡发展蓝莓基地逾33.33 hm2,蓝莓适应偏酸性土壤,而该基地位于水库上游,土壤呈偏碱性,蓝莓生长较弱,难以形成花芽,产量和品质均不好[1-2]。

1.4 专业服务组织不健全

虽然各个特色产业建立了专业合作社或协会,但是建立专业服务组织的目的仅仅是争取上面扶持政策,机构不健全,制度同一化,未根据自己实际制订出可行性制度,难以达到提前信息、产中技术、产后销售与加工的一系列化服务。

1.5 资金、技术缺乏

作为一个国家级的山区贫困县,鲁山县缺乏大规模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资金,山区交通闭塞,信息闭塞,技术低下,制约了特色农业的健康发展。

1.6 群众的小农传统意识不利于特色农业产业的规模发展

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虽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是更加固了农民的小农意识,尽管他们自己小规模经营效益低下,但是当有人来搞规模化的特色农业时,他们却把自己的土地看成了“金疙瘩”,不愿意流转土地,致使特色产业难以形成较大规模。习惯性的传统意识使农民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更不愿意接受技术培训,增加了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推广难度[3-4]。

1.7 销售渠道不畅,缺乏产后加工企业

没有专门的销售人员,不能够根据市场来发展特色产业;缺乏产后加工增值链条,生产出的农产品经常出现价低甚至滞销现象,效益难以大幅度提高。

1.8 缺乏农业保险

特色农业保险的缺乏,在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情况下,给特色农业产业带来了较大损失。

2 发展对策

以上问题的存在制约了鲁山县特色农业产业的科学发展,政府应加以引导,提供优惠的政策;农户应解放思想,提高自身的科技、信息、市场素质;专业合作组织应该科学建立,发挥应有作用。

2.1 政府应提供好服务

政府应提供好服务,解决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一些全局的、重大的问题。一是统一规划。作为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单靠农民是无法实现的。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因地制宜,依据市场,聘请专家,系统科学地制定全县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尽量避免发展的一时性、冲动性和盲目性。二是出台优惠政策。政府针对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对土地流转、资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经营出台优惠政策,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农户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对产品做好推介销售工作。三是做好特色农业产业的投保。政府应该加大宣传,积极引导,对特色农业投保给予资金支持,使特色农业真正处于保险行业,以解除农户发展的后顾之忧。

2.2 建立完善高效的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完善专业合作服务体系。根据特色农产业特点,建立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制度,充实功能,从产前、产中到产后提供系列性全方位服务。二是建立信息、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各特色农业产业组织应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站,及时收集信息,产品信息;推动示范推广基地建设,逐步形成完善的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的大面积推广体系。三是建立农户培训服务体系。完善远程教育体系,定期向农民提供先进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四是建立销售、加工服务体系。组建专门的销售队伍,建设产品贮藏、加工设施,保证生产的产品能够增值,提高种植户的效益。

2.3 培养新型农民

一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农民应该改变传统低效的种植习惯,解放思想,放弃一家一户小规模低效益经营,自觉流转土地,实现一定规模经营,实现自己从农户到社员的转化,以规模增加自己收入。二是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目标。农户要自觉接受新信息、新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管理、经营的素质,把自己培养成新型农民,以科技增加自身的技术、收入。三是做好产后增值工作。不仅要学习栽培管理技术,还要学习贮存、加工技术,勇闯市场,以拉长链条、增加收入。四是拓宽特色产业发展方向。不要局限于农业范围,要在做好特色农业产业同时,积极向观光农业发展,实现赏花、采摘、休闲、食宿一体化服务,以拓宽服务领域、增加收入。

3 参考文献

[1] 王龙锋,张良成,张瑞卿.江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8-51.

[2] 谷树忠,杜杰.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问题与方向[J].中国农村经济,2000(10):4-9.

篇3

实现产业集群化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可行路径。本文提出在现有产业链基础上,通过产业链培植和对产业链条进行资源整合,完善产业链体系,促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网络的演进发展,在产业链与集群网络互动中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以及特色农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

特色农业;产业链整合;产业集群;龙头企业

一、引言

与传统农业相比,特色农业能充分发挥地域和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产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在农业领域发展特色农业,能够促进传统农业经济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有效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特色农业的发展不仅在美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得到重视,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也越来越强调依靠发展特色农业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特色农业发展中,产业集群导向的发展战略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方面表现突出,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日益得到重视。然而在特色农业集群化发展实践中,依靠地理位置相邻,生产和加工特色农产品的加工企业集聚并与地方政府、农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辅助机构长期互动自发形成产业集群,往往需要经历较长的发展时期。如果能够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构建和培育产业链条,对已初步形成的产业链条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汇集产业链优势,形成产业集群网络并在链网互动中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实现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壮大。

二、特色农业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农业产业链与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一)农业产业链与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概念辨析产业链作为新型产业组织形式,在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从最初投入的资源或原材料一直到生产出的最终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所包含的各个环节构成了纵向的产业链条[1]。在此基础上,结合农业产业特征,农业产业链是指立足市场,在土地、劳动力、资本与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下,在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围绕某种核心农产品的生产或以此为原料进行的加工生产以及运输、销售等环节所形成的链式结构。农业产业链的形成,是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分工不断深化的结果。农产品加工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在专注于生产环节或片段的同时,不断强化与提供生产加工原材料的种植户以及农业加工制成品销售企业的互动联系,形成围绕农业加工制成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链条式结构关系。同农业产业链相比,农业产业集群这种农业产业空间组织具有更为明显的网络化结构特征,它是一系列地理位置相邻且相互联系紧密的农产品企业与地方政府、相关辅组织机构、广大农业种植户共同形成的有机整体。在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过程中,若能够立足区域特色,发挥特色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开发名特优新农产品,发展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将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在特色农业集群内部,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大学或研究所等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辅组织和中介机构、地方政府部门在一定地理空间集聚形成集群网络结构。

(二)农业产业链与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作为农业产业的两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产业链与产业集群是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尤其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农业产业链不是单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加工生产中形成的简单链接,而是相关环节以投入产出为纽带联接而成的复杂系统。从产业链空间组织结构来看,产业链纵向环节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在核心企业的驱动下,实现产品和价值流动,在互动过程中形成承前启后的联系。在产业链链条上的各个环节,聚集大量同类企业或辅机构,形成横向环节的竞争与协作关系。对于产业链,更多时候关注的是其纵向上下游环节的衔接关系与价值分布,在最终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产业链纵向各环节都参与产品价值的创造或实现,各环节具有连续追加价值的产业活动构成了价值链。价值在产业链上变化转移并向对价值创造起关键作用的环节集中[3]。产业链上农产品种植、加工制造、市场销售等环节所实现的价值各不相同。在产业链上各环节中,根据其价值创造的多少可以区分出产业链的驱动力量。对于一般产业链而言,根据驱动力量的不同,可将产业链区分为生产驱动型产业链以及销售驱动型产业链,生产驱动型产业链中生产企业是产业链条的驱动者,销售驱动型产业链中从事产品营销的企业发挥产业链驱动者作用。对于农业产业链,生产驱动型产业链中农产品加工企业是产业链条驱动者;销售型产业链中,从事初级农产品销售的企业(如大型超市)扮演产业链条的驱动者角色。就特色农业产业链而言,基本上属于生产驱动型产业链。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是众多与特色农业联系密切的生产者、企业以及相关的支撑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4]。作为农业生产组织中的模式创新,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具有显著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网络中,出于对某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的需求,以该农产品为加工原料的加工企业和大量的关联企业在某一地域集聚,进一步带动从事种子培育、农药化肥生产、机械工具生产、技术咨询、物流运输以及其他的辅组织机构的集聚,这些企业和辅助机构的集聚又促使农业聚集的进一步增强,经过集聚的自我强化效应,最终形成加工企业和关联企业、种植户、地方政府、辅组织或机构等主体联系密切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内部,各行为主体在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相互交织过程中构建了集群内部网络。可以说,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既是由各行为主体构成的经济网络,又是由各主体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

三、特色农业发展路径:培植和整合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

特色农业发展既能实现农业自身的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又能对地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农业领域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过程中,应该通过何种方式或途径来实现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是依托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链,整合产业链资源发展特色农业,还是通过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特色农业。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以及部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经验,本文认为,特色农业发展应该立足发展现实,在培育整合产业链基础上促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不断发展演化,通过产业链与集群网络协同发展促进特色农业优化升级。

(一)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现实困境在我国农业发展中,产业集群化战略已成为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的主导战略。国内的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甘肃定西马铃薯产业集群以及河北昌黎葡萄酒产业集群等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在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农业增收以及传统农业升级转变中发挥了突出作用,然而,从总体来看,我国当前特色农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制约特色农业集群化发展的现实困境。我国特色农业集群化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是集而不群,多数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仅仅是大量同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在一定地域的聚集,企业间的关联性和互补性较差,企业之间缺乏长期合作所需的信任关系,在生产合作中存在短期机会主义行为,难以形成有效地利益分享机制和维持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加工企业与特色农产品种植户之间的关系也更多表现为出售——购买农产品的买卖关系,双方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种植户与企业之间的销售契约不稳定,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存在的“压价”、“毁约”现象进一步降低双方长期合作生产的可能性;企业聚集区域内的地方政府与辅组织机构也没有发挥有效促进和服务集群发展的作用。无论是自发的地理空间的企业聚集,还是在政府主导下的产业集聚,政府部门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发挥对产业集聚成群产生重要影响。在当前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不准,往往走向两种极端,一种是在集群发展中完全忽略市场的作用,完全由政府主导特色农业集群化发展;另一种极端则是听任市场发挥作用,政府部门对特色农业集群化发展不提供政策扶持和施加影响。在企业集聚区域,加工企业及相关企业、种植户、地方政府、辅组织机构等集群主体之间的互动联系的缺乏,难以在各主体间建立紧密的经济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制约了特色农业的集群化发展过程。特色农业产业链的残缺和不完整、相关链条环节缺乏有效的衔接是我国特色农业集群化发展的又一制约要素。我国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生产企业与特色农产品种植户以及与销售环节之间形成的产业链条通常较短,缺乏向上游种子培育、加工机械等环节以及下游物流运输、产品售卖等环节的拓展延伸;同时,产业链往往较单一,在产业链条横向上拓展不够,难以充分发挥每个链条环节的潜力。产业链纵向延伸不足与横向拓展不够,导致农业产业链难以充分发挥整体竞争优势,阻碍产业链中龙头企业利用产业链的有效衔接带动不同环节企业集聚以及与地方政府、种植户、辅组织或机构互动最终形成产业集群的进程,制约了特色农业的持续性发展。

(二)产业链整合与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网络演进从组织结构来看,产业链是基于纵向生产关系形成的链式结构,产业集群则以内部主体构建的网络结构为显著特征。尽管二者组织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通过对国内外典型产业集群发展过程来看,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网络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中存在着一定的协同机制,对集群网络演进、实现向特色农业集群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当前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困境,结合产业链与产业集群网络的结构特征,特色农业的发展应该从构建特色农业链出发,明确识别产业链的主导者。由于产业链是价值链的物质承载体,不同环节具有不同的价值分布,通常而言占据价值最大份额的环节就是产业链条资源整合的主导者。从特色农业产业链发展特征来看,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最终产品市场价值构成中占据最大份额,因此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是驱动产业链培植和资源整合的主导。在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主导下,对产业链主体进行资源整合,包括产业链条的延伸以及强化不同产业链环节的互动联系;以及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在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主导或带动下,衍生发展附属(旁支)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链主链条与附属产业链并存和协同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主导的产业链培植和资源整合为集群网络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产业链培植和资源整合是动态化发展过程,产业链条上的种植户、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等主体在这一过程中互动关系不断强化,同时,特色农业产业链的发展也促使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的辅机构和科研机构介入并逐渐形成关系交错的产业集聚网络,网络中各构成主体经过较长时期的关系互动,在形成基于产品生产的经济网络的同时,长期的接触在个主体间构建了无形社会关系网络,特色农业发展由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网络演进发展,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特色农业产业链的培植整合并与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循环过程,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又会对特色农业产业链发展产生反馈作用,进一步推动和完善特色产业链在地理空间上的衍生拓展。产业链与集群网络形成的链网互动持续强化和推动了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

(三)产业链整合与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对策从国外发达国家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来看,集群化发展战略已成为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的主导战略,在产业发展实践中也取得突出的成就。结合产业链培植整合与集群网络演进发展的机理以及我国特色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在我国未来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1.扶持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发挥其在产业链培育整合以及产业集群网络形成过程中的核心作用产业链各环节是在一定的投入与产出关联关系基础上构建起来的,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中影响力系数最大[5]。因此,在特色农业产业链中,应根据特色农业发展特征,根据企业发展潜力、发展导向等一系列综合指标,识别出能够在产业链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的龙头加工企业,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依托龙头加工企业的发展,引领和强化产业链条各环节的有效衔接,实现产业链资源的整合、延伸产业链以及强化与农户、中介组织、政府机构等集群主体的协调互动,最终特色农业由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演进。2.对产业链实施深度资源整合,促进区域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以及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在特色农业产业链中,发挥龙头加工企业主导作用,实施产业链资源的深度整合。在产业链纵向上加强处于分离状态的产业链条片段之间的联系,实现特色农业产业链条间的联动,在分工协作机制下,逆向拉动产业链上游的育种、种植环节,正向推动产业链条向销售环节的有效衔接,不断延伸主产业链条;在主产业链条基础上,培植新的产业链条,扩展和完善产业链结构,强化产业链整体竞争力。3.在培育和整合产业链过程中,促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在链网互动过程中推动特色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培植和整合产业链,在完善产业链条结构基础上,产业链条上种植户、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和其他提供配套服务或技术支撑的企业或组织机构从单一的纵向联系向多向交错的网络状结构演变,而产业集群网络的发展又会推动产业链条的整合重构,在链网互动过程中不断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4.充分重视和积极发挥政府在特色农业产业链培植整合以及产业集群化发展中的作用特色农业产业链在培植和整合过程中,龙头加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政府部门在特色农业产业链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资源整合中的能够发挥积极助推作用。同时,作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构成主体之一,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的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也影响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初期,需要政府对特色农产品加工生产进行统筹规划;在集群发展过程中,政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的供给,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吸引外部企业集聚。政府部门在特色农业集群化发展进程中,能够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和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

参考文献:

[1]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1):35-42.

[2]杨公朴,夏大慰.现代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芮明杰,等.论产业链整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王龙锋,张良成,张瑞卿.江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1):48-51.

[5]陈朝隆.区域产业链构建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博士论文,2007.

[6]黎元生.闽台农业分工深化与产业链整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7]黄海平,龚新蜀,等.基于专业化分工的农业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0(4):64-69.

[8]肖小虹.农业产业链成长要素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1):44-47.

[9]杨蕙馨,纪玉俊,吕萍.产业链纵向关系与分工制度安排的选择及整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7(9):14-22.

篇4

一、发展现状

官渡区目前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3家,获得有机产品认证6个、绿色食品认证19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4个,形成一个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的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特色产业。华曦公司作为农业龙头企业的典型代表,充分利用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资源、技术、管理、人才和文化等方面优势,在坚持现代农业发展方向,集成利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方面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具有行业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

(一)单打独斗艰难起家,21年奋斗建成产供销一体化特色产业

昆明华曦牧业集团1992年创建,从饲养800只肉鸡起家,当时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凭着对农业产业是关系民生的产业、是绿色产业的执著,凭着单打独斗的不懈努力,21年来专注生态产业,打造健康食品。目前发展成为注册资本金3800万元,从业人员360人,集种植、饲料、蛋鸡、种鸡繁育、商品鸡生态养殖、茶叶种植等加工、配送、销售为一体的云南省最大的蛋鸡产业化集团公司。有养殖、加工基地约1万亩,销售网点3000多个,带动种养殖户5000多家,公司及农户年存栏蛋鸡130万只,公司蛋品生态特色中国第一,商品代蛋鸡综合规模中国前四位。

(二)发展规模经营,形成相互配套、功能互补、发挥配置资源作用的集群

华曦公司在“公司+农户”探索、发展中逐步创新发展形成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2007年1月开始在昆明小哨建设蛋鸡标准化养殖园区,2009年开始建设昭通昭阳区布嘎525亩养殖园区,2012布嘎养殖园区成为农业部蛋鸡标准化示范场。目前已建立完善了玉米种植、种鸡养殖、商品鸡养殖、有机肥加工、饲料加工、鸡屠宰加工、蛋品加工、包装物流、市场品牌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控制。经过21年的发展,华曦公司旗下有子公司:云南老家生态食品有限公司,昆明老老家经贸有限公司,昆明华曦饲料有限公司,昭通华曦生态牧业有限公司,鲁甸丰源生态牧业有限公司,文山华晨生态牧业有限公司控股公司华曦红河弘坤种禽有限公司,控股公司黔西南州华曦生态牧业有限公司等公司。形成真正的以鸡蛋为主营产品的产业核心,改变了初期发展时传统的、分散的、没有品牌、没有产业核心的单打独斗的农户家庭式经营模式,发展成为企业集团,形成自己的规模化的、专业化的生产、加工、销售产业基地,完成现代农业产业化升级,突出完成了从土地到餐桌的无缝产业链对接。通过产业积聚、辐射使产业面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三)荣获多项荣誉

近年来,华曦公司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农业部加工创新机构,云南省农产品加工重点企业,云南省科技创新型企业,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三级政府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云南省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华曦技术中心为云南省、昆明市企业技术中心。

(四)创建中国驰名商标和获食品认证

“华曦huaxi及图”商标2011年12月被中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华曦牌鸡蛋、鸡肉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鸡蛋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鸡蛋被北京爱科赛尔认证中心有限公司认证为有机产品、欧盟有机食品鸡蛋认证。

(五)严格质量管理,做中国最生态、最安全、最好吃的食品

华曦公司通过中国中经科环质量认证有限公司的质量体系管理认证,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有自己的产供销一体化体系,如饲料公司、华曦小哨养殖园区(为农业部蛋鸡标准化示范场),全部生产流程实现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有效保证了食品安全,成为云南省乃至全国最受老百姓喜爱食品之一。

(六)名牌产品突出,竞争力强

华曦公司近年来在市场上销售的名牌产品已经形成食品系列,有欧盟认证的“华曦”有机鸡蛋、国家农业部和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等机构认证的“华曦”有机鸡蛋、“华曦”绿色鸡蛋、“华曦”无公害鸡蛋以及“华曦”乌骨土鸡蛋、“华曦”初产营养鸡蛋、华曦生态鸡系列。华曦牌深加工系列产品有:华曦特级松花鸭皮蛋,精选华曦生态蛋品,在松花鸭蛋成熟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无铅工艺,严格按QS食品生产许可证要求精致而成,具有口感清凉、香味浓郁、食后留香、无刺激味等特点;华曦生态熟咸鸭蛋,精选华曦会员农户生态养殖的鲜鸭蛋,按传统工艺及QS要求加工,具有盐味适中、又油又沙等特点;华曦牌卤鸡蛋,精选华曦生态蛋品为原料,采用现代调香技术精心卤制,经现代高温高压工艺灭菌保鲜,具有香味醇厚自然,口感细腻等特点;华曦蛋黄面条;绿色土鸡蛋面条;低盐牛干巴,按照清真食品加工要求,由阿訇主刀,采用昭通传统工艺,结合现代低温技术,严格遵循QS食品生产许可证准则,腌制过程不添加任何色素、防腐剂,具有低盐、味美、健康、安全等特点;生态豆豉,选用滇东北高寒山区优质黄豆为原料,采用乡村传统工艺经发酵、原汁生晒等工序制成,天然、生态、原汁原味;风味蕨菜,根据南方乡村待客佳肴口味,传统工艺腌制而成,淀粉含量高,且保持了蕨菜的原有汁味,风味十足;袋装甘栗仁。以上产品按照专业化、标准化生产,产品原料经过严格精选,有的产品原料就是华曦公司自己基地生产的,从生产原料源头上把关,保证了食品安全、生态,突出绿色食品特色和发展方向。具有非农业产业化非特色产业不能复制的特点,产品在云南市场及省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

(七)建立健全农产品营销网络,新型流通业态突出

有全国销售网点3000多个,是肯德基、吉之岛、家乐福、好又多、百佳城市超市、海克乐有机超市的供应商,其中沃尔玛大型超市是昆明鸡蛋农超对接基地。有连锁店、配送中心和电子商务营销,营销面覆盖全国10多个省市及香港地区。

(八)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技术推广应用

华曦公司有自己的华曦技术中心——并且为云南省、昆明市企业技术中心。华曦技术中心主要职能是生产监控、标准制定、规范生产、产品研发、技术集成。日常工作是企业网站维护、财务EAS、短信平台、质量追溯、网上营销、生产监控、信息服务。还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常年有科研院所的专家21人为华曦农牧产业提供技术、产品研发指导和人才培训工作。由于近年来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研发机构,为农民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服务,农业产业化得到持续、良性、快速发展。

(九)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取得成效

建成华曦小哨1484亩标准化养殖园区、养殖园区沼气工程、有机肥生产车间、昭通养殖园区自动清粪系统等,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中,加强对畜禽粪便集中资源化力度,将畜禽粪便转化生产为有机肥料,提高废弃物资资源化利用。彻底改变传统的农户家庭式经营模式下,畜禽粪便、废水随意排放,污染环境的状况,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

(十)“五统一保”模式带动农户生产和劳动致富

华曦公司标准化养殖园区采用“五统一保”的模式,即:统一规划建设,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处理废弃物,统一安全检测,统一回收鸡蛋和鸡,每只蛋鸡统一保底5元的利润。农户可以只投资,也可以既投资又参加养殖、管理。由华曦公司通过良种带着农民去研究技术、建立品牌闯市场,利用龙头企业的流通网络、信息网络引领农民低风险发展农业产业化。该模式以“政府引导、金融支持、公司担保、农户参与、滚动发展”为工作方针,扶持的农民可以有三个收入:一是出租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收入;二是在园区养殖、管理的工资收入;三是投资分红收入。每家农户投资1千只蛋鸡,每年可增收0.5万元以上。夫妻二人进入园区养鸡,每年可领取工资收入约5万元。

(十一)综合实力增强

2011年华曦公司被福布斯评为中国潜力企业200强中的第88位。福布斯评估公布的主要指标:销售收入增长(三年加权平均%)300+、净利润(三年加权平均%)45.6、总资产回报率(三年加权平均%)9.0、净资产回报率(三年加权平均%)22.5、净利润(三年加权平均%)25.4。

二、未来规划

经过21年发展,华曦公司取得骄人成绩。正如华曦公司提出的华曦的内涵是执著、创新、发展,是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

近期发展计划:

(一)建设都市农庄

依托现有规模化蛋鸡养殖及农业种植,重点发展蛋鸡养殖、蔬菜、苗木、果林种植、生态餐饮住宿、科研培训、农牧企业总部经济等产业。计划在位于昆明小哨矣纳(占地1915亩),构建种养殖、总部经济、商业、商务、科研、办公、居住、循环经济等产业链,建设成集农牧产品展示、销售、物流为一体的都市农庄——华曦庄园。

(二)完善基地建设

建设云南和贵州的13个基地,根据市场拓展在省外建设新基地。

(三)建设产业联盟合作社

针对云南省内存栏规模蛋鸡2000万余只,规模较小,布局分散,技术、标准不统一,环保不到位,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滞后,产品不能与大市场有效对接,养殖户难以获得银行贷款,融资困难的问题。继续推进2013年组建的云南鸡产业联盟合作社,打造存栏1000万只的禽蛋联盟企业。从种源、饲料、养殖设备、动保(疫苗、药品)产品、疫(疾)病监控、养殖、加工、品控、品牌、销售、银行融资担保贷款各个环节为产业合作社各社员提供标准化规范服务。2013年计划整合100万只到200万只蛋鸡,2至3年后计划整合500万只到1000万只蛋鸡,以此保障技术标准统一、产品质量安全可靠的云南高原特色鸡蛋、鸡肉系列产品的供应。目前,合作社有基本达成意向的社员173家。

(四)建设产品联盟,整合特色产品

华曦公司在昆明长水机场5至15公里范围内有4个基地2753亩,目前已整合特色农牧产品185个。下步计划整合100家以上云南民族、特色农牧企业500个产品,形成云南特色产品困难时“抱团”取暖、有商机时“出海”开拓省外市场和东南亚、南亚、中东国际市场。计划通过产品联盟建设,建成云南省农业总部经济的采购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批发中心、特色农牧产品零售旗舰店,电商与实体店并行。

(五)推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营养餐工程

华曦公司从2010年至今努力在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一直在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营养餐工程,先后与10多个县区教育局签订学生营养餐供货协议。2013年1月又与贵州35所中心学校(下辖500余所学校,学生数32余万人)签订《昆明华曦牧业集团有限公司学生营养餐供货协议书》,合同有效期2年。预计能为贵州32万学生提供安全、生态的营养餐,同时营养餐工程每年的销售收入预计达到亿元。

(六)继续推进生态特色农牧产品联盟食品专卖店增开

目前在昆明及省内州、市、县有3000多个销售网店、50家专卖店、5个网店。下一步计划在省外和昆明及省内州、市、县标准化、规范化开老家食品专卖店,在超市中开店中店、店中柜,2013年在北京和上海各开1个旗舰店,建设系统的老家食品网店平台。在昆明开设专卖店5年,现生态特色农牧产品联盟食品专卖店已分布在昆明市区主要农贸市场。随着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及快速发展,销售网络和布局进一步精细化,从2011年初开始,将昆明市销售区域划分为七个销售片区,即东片区、南片区、西片区、北片区、西南片区、东南片区、呈贡片区,以市场承包方式分别承包给相应承包人。此项工作还将在最近两年持续推进,对扩大品牌影响、加强生态食品宣传、加大市场占有率方面成效显著。

3-5年发展规划:

做中国最生态、最安全、最好吃的清真食品。特色永葆中国第一,蛋鸡规模做到中国前三位。在云南省内及周边把市场建到乡镇;在产业联盟方面,通过10年时间,把华曦公司联合打造成为蛋鸡存栏1000万只的禽蛋联盟企业。在产品联盟方面,计划整合100家云南民族、特色农牧企业,形成云南特色产品“抱团、出海”,开拓省外市场和东南亚、南亚、中东国家市场;公司计划3-5年上市。

三、金融支持情况

华曦公司成长历程证明,金融支持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资本来源。华曦公司1992年创建时基本上是家庭式农户经营,资金是自己不多的积蓄和东挪西借来的几千元钱,投入少产出小。1999年与官渡区农村信用社建立信贷关系,获得贷款10万元用于第一块基地——上李其三分场基地建设。2004年在原公司基础上成立了“昆明华曦牧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年屠宰500万只鸡加工厂,为解决屠宰流水线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的困难,官渡区农村信用社给予了4500万元的信贷资金支持,用于该项目建设及公司基地建设,从此进入农业产业化轨道,从此拉开金融加大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幕布。

2010年贷款12680万元,其中短期贷款8080万元,长期贷款4600万元;2011年贷款21640万元,其中短期贷款13240万元,长期贷款8400万元;2012年贷款17800万元,其中短期贷款4600万元,长期贷款13200万元。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在贷款投向上,将支持农业产业化、特色产业作为重点,积极支持其短期流动资金需要、扩大生产项目及科技创新研发资金需要。金融积极支持是特色产业得到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试举两个例子:①农业产业化的特征就是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在养殖业生产链中,优质的饲料是保证产品安全、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特色产业发展中,华曦公司感到饲料进货是个大问题,由于是专业化、规模化养殖蛋鸡和肉鸡,需要的饲料量大、品种需求多样、出栏时间有计划等,小的饲料公司供货满足不了需要,不同的饲料公司供货有时质量又得不到保证,并且还受制于饲料供应季节性价格波动影响,建立自己的饲料公司解决这些问题迫在眉睫。2006年,华曦公司计划建设自己的年产10万吨的饲料公司,向官渡区农村信用社提出贷款申请,官渡区农村信用社很快进行贷款调查,给予了1150万元的信贷资金支持。②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断升级及农业循环经济要求不断提高,加快和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成为华曦公司又一个发展战略目标。2007年,华曦公司计划筹建“150万只鸡标准化养殖小区及配套粪尿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项目选址在山清水秀的昆明小哨,占地1484亩,计划将分散养殖的农户集中到养殖园区,同时进一步扩大华曦公司种养殖基地规模和提升产品品质。官渡区农村信用社很快进行贷款调查,给予了5050万元的信贷资金支持,同时给予大幅度利率优惠。

四、存在问题

(一)贷款周期短,还款压力大

目前银行对华曦公司的贷款多为1年期的流动资金贷款,养殖业一般周期为1年半以上,贷款申请和偿还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贷款周期和养殖业生产周期不匹配,不利于企业加大投资长线发展。

(二)有效抵押物缺少

目前银行对畜牧业贷款相对集中于抵押贷款方式,畜牧业资产主要沉淀在存栏的活禽、活畜上,虽然也是畜牧业的主要资产,银行认为这部分资产较难控制,在考虑贷款时难以作为有效抵押物;另外就是作为固定资产的厂房,价值较低且土地等生产资料多为租赁所得,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即使个别拥有所有权,也因远离闹市区而存在价值较低,以上因素让畜牧业难以提供符合贷款需求的抵押物。

(三)融资手段渠道缺乏

畜牧业缺乏利用资本市场、债券市场融通资金的理念和意识,地方政府对经营实力较强的企业在政策扶持、引导和辅导方面力度不够,企业资金需求较多依赖银行贷款这一间接融资方式。

(四)资产负债率、利润要求高

银行放贷时,要求资产负债率低、利润率高。由于农业投资周期长、投资规模大、行业利润薄,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利润率难以达到银行要求的理想状态。畜牧业希望银行能在贷款周期、抵押物、资产负债率和利润要求等方面进行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创新,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

(五)优惠利率政策没有得到全面落实

国家政策、金融政策在扶持“三农”、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政策、指导意见方面都提出,要积极扶持,信贷上实行倾斜,利率上给予优惠。在实际信贷操作中,由于政策的条块交错、协调不一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较难获得基准利率或低于基准利率的优惠利率,只能获得比其他企业上浮利率低一些的优惠利率。

(六)企业信用评级考虑因素不全面

目前,银行在对农业产业化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时,使用的是系统评级,在设定好的项目下录入相应指标数据,自动生成相应信用等级。而对于企业获得的荣誉,如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农业部加工创新机构等,未纳入企业信用评级因素考虑,忽视了企业的品牌、质量、社会责任等因素,可以评为A++级的评为A级甚至评为B级,影响企业获得贷款及贷款利率优惠政策。

(七)授信额度偏低

《商业银行授权、授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各级业务职能部门及分支机构必须在规定的授信额度内对各地区及客户进行授信”。由于商业银行授权、授信高度统一,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综合实力等未充分考虑,形成基层商业银行授信额度偏低,一定程度对农业产业化企业支持有心无力。

五、政策建议

第一,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坚持国家发展农业及农业产业化的方向和战略要求,进一步落实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优惠政策,逐步实现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统一。

第二,建议金融机构要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开发和推出适合农业产业化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如仓单质押贷款、存栏活禽质押贷款等,贷款投放与农业产业生产周期期限匹配,继续加大对农业产业化企业支持力度。

第三,建议以华曦企业为代表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不断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在政府部门扶持、引导下,积极探索和推进利用资本市场、债券市场融通资金的能力,减少对银行贷款过度依赖。

篇5

关键词: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财政政策;税收政策

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加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甘肃省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努力提高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党的十八以来,甘肃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心,从最原始的解决温饱问题开始,围绕资源要素禀赋,突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导向,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机械化水平,强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农业发展方向、发展模式,逐步形成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1978—2017年,甘肃省苹果种植面积由2.26万hm2增长到31.33万hm2,产量由4.29万t增长到383万t,面积和产量分别居全国第2位和第5位[1]。2017年,高原夏菜外销达820万t,形成了以河西走廊为中心的辐射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的蔬菜供应中心;全省脱毒种薯生产面积8.23万hm2。2017年,甘肃省优势特色作物面积达到220.86万hm2,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2以上,初步形成草食畜、优质林果、高原夏菜、优质马铃薯、道地中药材、现代制种等优势特色产业,优势特色产业布局基本形成。2019年甘肃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形成了3个全国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区:兰州榆中高原夏菜、岷县当归、静宁苹果,农业品牌也出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甘肃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取得了初步发展,如今多项特色产业跃居全国前列。但从整体情况来看,甘肃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

1财政支持下甘肃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甘肃省自然条件相对比较恶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较多,但由于气候和地形条件的多样性,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潜力较大。自2008年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5个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扶持办法,投入资金进行扶持。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马铃薯良种补贴,投入资金1亿元;2009年整合资金1.5亿元,带动39个县投入资金13.8亿元,牛羊大县已初见规模;在已实施的优势特色产业增产增收计划基础上,整合资金5.44亿元,扶持马铃薯、草食禽、中药材、苹果、蔬菜5个特色优势产业及龙头企业;2019年中央财政用于支持甘肃省6大特色产业发展的资金为1.4亿元,其中用于畜牧业资金为0.61亿元、蔬菜产业资金为0.39亿元、马铃薯产业的资金为0.2亿元、中药材产业资金为0.25亿元[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甘肃省积极落实中央财政关于特色农产业的资金支持,但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财政投入总量不足、财政投入过度依赖于中央、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等现象,以及用于发展特色农产业的科学技术研发、培训服务、基础设施等投入严重不足等情况。

2财政支持下甘肃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财政支农规模相对较小

21世纪以来,全国财政支农规模呈现出增长态势,甘肃省财政支农资金规模也日益增长,但全国范围内横向比较财政支农、财政支持优势特色产业的规模,甘肃省财政支持仍落后,且过度依赖中央财政资金扶持。首先,根据甘肃省财政支持优势特色产业情况分析,虽然总量上在不断递增,由2009年的0.62亿元增长到目前的1.4亿元[3],但对比浙江省2009年财政专项资金2.6亿元、贵州省2019年财政专项资金16亿元,差距较大。其次,从财政支持优势特色产业效益来看,存在资金浪费、使用效率较低等情况。上述因素影响甘肃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亟待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并给予有力支持。

2.2投入资金呈现分散交叉且精准性不足

农业的多功能性要求甘肃省在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中既要考虑6大产业平衡发展,同时又要兼顾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农业产业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及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问题,做到多元化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了促进全省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甘肃省政府各职能部门都投入了最大努力,但这当中出现了资金多渠道投入和多头管理使主体责任不明确等问题,财政支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出现“碎片化”。特色产业财政投入与各县市实际需求不对接,政府自上而下的财政决策机制导致财政支持资金的投向和用途的决定权在上一级部门,基层组织和农户很少获得表达自主意见的权利。基层组织的“缺位”更进一步导致对6大产业发展的财政资金支持缺乏针对性,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3支出结构不合理

蔬菜、马铃薯、草食畜牧业、中药材、优质林果、制种和酿酒原料等是甘肃农业特色产业的6大支柱。由于甘肃省地理位置以及气候多样性,6大特色产业在各县市的发展侧重点不同,例如天祝以高原绿色蔬菜、藜麦、马铃薯、青稞、牛羊肉等农产品为发展重点;天水重点发展林果、畜牧、蔬菜三大产业。政府为了促进各县市特色产业的发展,应根据其特色产业类型提供相匹配的基础设施,但目前在市县中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均衡情况。同时,由于各市县发展具有差异性,需要的政府农业公益也不尽相同。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农业科技推广投入不到位,农业科研、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培训服务不足等问题,急需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效促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4-5]。

3财政支持下甘肃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路径

3.1加大财政支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投入

财政支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支出要与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加快6大产业发展速度,着重强化转移性支出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在增加一般转移性支付的同时,拓宽专项资金的投放比例,尤其是要扩大与特色产业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农业科研的投入规模。以中央和省级的政策为导向,以农业特色化、现代化为主线,营造利于特色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做到有效扩大特色产业的财政支持规模和支持力度,确保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发展速度,让财政更好地服务于甘肃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

3.2健全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财政投入机制

首先,健全政府财政投入机制,合理划分省市县级间的财权与事权,建立完备的专项资金支持制度,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其次,健全财政补贴制度,对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种植大户、公司、农业生产合作社采取直接补贴的政策,减少财政资金损失与浪费,让从事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经营主体享受到切实的政策福利[6]。再次,各级政府要将支农投入和地方的实际需求相结合,通过实地调查,充分了解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精准性帮扶[7]。

篇6

一、限制因素

1.特色农产品品牌优势不明显

多数农产品企业和农户争创品牌意识比较淡薄,运用商标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不强,商标宣传推介不到位,缺乏有效宣传和保护,品牌产品知名度低,产品有特色、无规模,形不成商品优势,对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带动力不强,影响深度开发和规模生产。农产品龙头企业积极争取地理标志商标,但在运用方面研究的少,深度开发力度不够,市场占有份额底,带动农产品规模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活力不足。

2.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

农业特色产业化程度较低、规模较小,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和深加工企业较少。产品加工、分级、包装、储藏等技术手段较落后,造成产品附加值较低,产品品种、质量和数量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现有的一些名优特产品规模上不去,许多特色产品有优无势,资源优势未能有效地转换成市场优势。

3.专业合作组织较为薄弱

全市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较为薄弱,有一定的数量,但普遍规模小,运作不够规范。到目前为止,全市有一定规模、运作比较规范、带动能力较强的经济合作组织只有兴福的兴巨农业科技合作社、永安的大成圃水稻农业科技合作社等,其它大多经济合作组织普遍存在着规模小、服务能力差、只限本村和周边村户、辐射面积小等问题。

4.农业特色产品科技含量较低

特色新品种、优良品种的推广不多,特色产品深加工水平较低,新技术推广应用较慢。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手段较落后,对农产品的生产环境、投入品和产品质量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认证管理、执法监督、技术推广等建设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整体不高,滞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

5.农产品信息化程度不够

农户生产、产品流通、产品加工缺乏全面、持续的信息,缺乏把政府、市场、客户和生产者联接起来的网络,市场供求信息不能快速传递,致使信息不能很好起作用,农民生产和销售的盲目现象比较严重,种植决策一般看邻居、看亲戚、看上年,信息失真导致生产规模的盲目扩张,真正有用的信息较少;近距离的模仿导致了农产品的雷同性和相似性,使得农产品集中大量上市,价格迅速下滑,损失严重。

6.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

生产者“走出去”的意识不强,能力也不强,单家独户销售一般局限于本地市场,大多采取坐等商贩上门收购的形式销售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尤其如此;部分地方政府主导的特色产业结构调整缺乏全局性视野,盲目调整种植业结构,忽视市场供求规律,造成农业生产规模的急剧扩大,从而导致部分地区农产品过剩。

二、发展对策

1.打商标战略,提高知名度

绥化市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干物质积累多,农产品质量优、口感好,我们要抓住这一特点,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一规划,区域布局”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培育拳头产品,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申请注册商标和原产地保护等措施,切实加大保护力度,提升品牌价值,突出品牌特色,注册有特色的商标,加大广告宣传力度,提升我市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

2.加快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基地的建设

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关键是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进行农产品深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用龙头企业来延长农业产业链,形成产业群。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进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农业特色产业企业生产发展。抓好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依托农业特色产业龙头企业,调整种植业结构,努力构建产业化发展格局,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的资源特点、市场特点,选准拳头产品,通过开展招商引资,促进重点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3.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把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作为加速特色农产品市场化的重要手段,要进一步完善支持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采取公司、协会、市场、合作社加农户等多种组织方式,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生产资料、技术指导、产品流通、加工储运等产前、产中和产后一条龙服务,提高特色农业的竞争力和抗御市场风险、生产风险的能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规范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产销合同,努力提高订单的履约率,为实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4.以农业科技推动特色农产品发展

以市场的需求培育推广新、优、特产品品种,改进种植模式,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使全市特色农产品达到优质、安全农产品标准。积极推进农特产品的质量认证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识认证,加快推行原产地等标识制度,维护原产地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要大力发展农业科技,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自建研发机构,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要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和转化。要加强与省内外农业技术服务部门的合作,应用好他们的成功技术和措施。要成立特色产业研究院,整合科研力量,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科技顾问,开展联合攻关,着力解决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难题。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增强针对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努力实现户户都有科技明白人,村村都有科技能人和示范户,每个产业都有一批科技骨干,用现代科技改造提升特色产业,增强其发展实力和后劲。

5.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市场信息化

建立绥化市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完善市场交易,检测检验和信息服务等设施,增强服务功能,扩大市场与信息辐射范围。要结合农民远程教育系统建设,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加快实现村村通。积极推广“三电合一”(电视、电教、广播电台)信息服务模式,加强农技110信息平台与市、县广播电视台合作,推进信息资源整合。要加快建立功能齐全,反应敏捷的农产品进出口预警系统,及时提高农产品生产和贸易信息

篇7

一、农业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产业集群的概念与思想是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的,随后在经济界、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98年,迈克尔?波特在《集群与新经济学》一文中对产业集群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说:“产业集群是特定产业中相互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集群包括一连串上、中、下游产业以及其他企业或机构。”因此,产业集群是一个涉及产业、区域和企业的多维度复合体,是以业缘关系为纽带,大量产业关联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机构在特定地域集聚的现象。结合农业的特点,学者们提出了农业产业集群的概念。宋玉兰,陈彤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接近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一定区域范围内,同处或相关于某一特定农业产业领域的大量企业和关联支撑机构,由于具有共性或互补性而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相对集中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群体。向慧娟、曹明宏则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是“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中心,大量专业化的企业和支撑机构,由于共性和互补性在农村社区范围内柔性集聚,结成密集的合作网络,共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尹成杰认为,农业产业集群通常是指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农户和农业流通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等龙头企业,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发挥农业生产比较优势,在地域空间上形成的高度集聚的集合。李渝萍则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是特定的农业先天禀赋、农业产业“根植性”和“衍生性”、外部市场经济条件(外部规模经济溢出效应)等因素有机结合自生成演化形成的,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现实表现,可以得出,农业特色产业集群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资源禀赋为依托,以特色农业为支点,大量与之相联系的企业、机构、服务组织等由其共生性、互补性在空间上集中在一起,按照分工协作原则,牵手合作,抱团发展,融合而成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产业类聚现象。农业特色产业集群是自然、区位、技术、市场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网状产业链、地域根植性、共生互补性、效益叠加性的特征。

二、甘肃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甘肃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条件,着力打造区域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按照全省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现已初步形成以定西为主的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生产基地,以定西、陇南为主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以平凉、庆阳、天水、陇南为主的苹果生产基地和以庆阳为主的瓜籽、小杂粮生产基地,以河西走廊、沿黄灌区、泾河流域、渭河流域、徽成盆地为主的五大优势蔬菜产区以及以河西走廊为主的杂交玉米、瓜菜制种、酿造原料生产基地。2014年,全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2960多万亩,占整个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4.6%;从事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营销的农户达到235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8.5%;从事特色农产品加工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1000多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7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65家,农产品加工能力达1400多万吨,加工转化率达49.5%。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已基本覆盖全省特色优势产业。农业特色产业及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改变了长期以来甘肃农业超小规模单体经营、低效重复、竞争乏力的状况,而且催生出许多从事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产业集群,为甘肃农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就甘肃农业产业集群运行的质量效益而言,普遍存在单体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集群内不同经济主体关联度低,嵌入融合的深度、强度不够,利益联结机制不稳固等问题。多数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因自身缺陷或外部因素的制约普遍面临以下几点困境。

1、没有建成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新型营运体系

新型营运体系是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基础,是以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为营运主体,集专业化、标准化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市场化运营,社会化、组织化服务为一体的农业营运体系。目前甘肃农业的营运格局,依旧是超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方式;农户各自为政,只从事初级农产品的简单粗放生产,农业组织化、标准化程度极低。尽管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大多规模小、实力弱,只从事产前的农资采购供应和产中的技术服务,缺乏产后环节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市场营销能力,加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使得区域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很难按照专业化、社会化分工的要求,通过深度融合与集聚,形成全产业链经营的格局。

2、没有建成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科技服务体系

一是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服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对接的最后一公里尚未完全打通,基层农技服务网点力量薄弱,覆盖面窄,起点低,服务质量差。二是支撑区域农业特色产业提升发展的专业科研团队和技术研发中心普遍缺失,现有农业科研院所与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对接不够紧密,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科研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和涉农企业破解技术难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三是农业产业集群自身的科技创新与孵化能力严重不足。甘肃目前带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龙头企业大多没有科技研发机构,投入科技创新、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的资金设备少,人员匮乏,导致产品的创新不足,科技含量低。

3、没有建成高效顺畅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目前,甘肃每年约有1000多万吨鲜活农产品、2200多万吨加工制成品销售到省外或国外市场,农产品市场交易规模急速增长,但连接农户与加工企业以及终端销售市场的农产品分销体系、物流配送体系却严重滞后,农产品产地市场的布局建设、仓储保鲜与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难以满足农业产业集群规模扩张与提质增效的要求。市场信息、物流信息收集、储存、传递的时效性差,不仅增大了农业产业集群的供应链成本、产品流通成本,而且影响产业价值链上不同经济主体捆绑融合、抱团发展的信心,进而影响到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经营绩效与稳定性。

4、没有建成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土地制度和金融制度

随着甘肃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劳力异地转移或进入非农产业就业,这本应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区域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有利时机,但因现阶段甘肃农村土地依旧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这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的承包经营方式使得土地难以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集中,无法实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阻碍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结构的调整和区域化布局。此外,由于我国现行金融制度安排的非农化偏向和金融资本的逐利特点,使得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受资金制约,很难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进行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区域农业特色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5、没有建成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风险防范机制

农业特色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不仅需要产业集群组织注入大量资本,而且还要承担较大的经营风险(自然风险、价格波动风险等)。各种难以预测的风险时常给产业集群内的经营主体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这就需要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和风险规避机制,以分散农业产业集群的经营风险。但目前甘肃农业保险的覆盖面还不到5%,农业保险业务在国内保险业务中的占比很低,农业保险费占全部保险费的比率不到2.0%。保险公司的农业保费收入低,赔付率高,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导致目前甘肃农业特色产业的集群化发展缺乏强有力的风险防范机制。

三、促进甘肃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培育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夯实农业产业集群的组织基础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主体是以广大农户为基础,各类涉农经营主体相互关联、嵌入融合、分工协作的联合体。这意味着,集群内各类经营主体的状况,特别是引领产业集群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的状况对甘肃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提升发展影响巨大。因此,必须着眼农业产业集群组织体系建设,加大对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制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扶持力度,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推动集群内不同经营主体深度合作,以降低集群内各经营主体的运营成本,提高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内动力。

2、拓宽涉农企业的融资渠道,破解产业集群的资金瓶颈

一是根据甘肃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好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政策,把财政支农资金真正用在甘肃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与产业集群培育的关键环节上。二是参照省上已成立的能源、交通投资公司的做法,由财政注资成立专门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通过与信用社、银行合作,推出更多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担保贷款产品。三是以农业特色产业集群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等投资农业产业集群。四是围绕马铃薯、中药材、草食畜、果蔬等特色优势产业,选择扶持单体规模实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上市,使其在更宽领域内融资,以破解其资金瓶颈。

3、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高农业产业集群的科技转化能力

一是以“十二五”期间省农牧厅确定的20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平台,组织专门的科研团队,明确首席专家,为区域优势显著的农业特色产业集群提供科技攻关与服务。二是建议省上将武威黄羊镇打造成我省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省农垦集团的优势,整合人才、科研与土地资源,为河西绿洲农业区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三是鼓励支持产业集群内的重点龙头企业组建研发机构,促其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协同创新与技术研发。四是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鼓励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普及推广农业新技术、新产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

4、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推动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一是围绕我省优势产业功能区划分,集中力量扶持建设3-5个规模较大、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特色显著的大型农产品物流园区,使其成为我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的物流平台。二是鼓励支持特色农产品集中产区的政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到省外大中城市乃至境外设立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窗口,通过订单生产、产销直挂、连锁经营,实现与国内外市场的有效对接。三是在甘肃二、三线城市建立蔬菜、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在原有集散、交易、中转等功能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净菜加工配送、肉品、乳品产销对接等现代物流增值服务,以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篇8

今天,我们召开由市、县、乡、村四级干部和农业特色产业带头人参加的特色产业发展大会,其目的就是要把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根本,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经济规律,采取得力措施,掀起一个发展特色产业的新,力争把特色优势做到最大化,早日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讨论的意见,我讲四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发展特色产业?

我市既是一个农业大市,又是一个农业弱市。加快陇南科学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加,没有农民和农村的富裕,陇南的科学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实现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一句空话。改变农村的贫穷落后面貌,必须从陇南的实际出发,必须充分认识陇南加快发展的客观条件和现实依据,必须把光热水土资源的比较优势发挥到最大。可以说,发展特色产业是陇南的优势所在,出路所在,也是必然选择。

首先,陇南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鲜明优势。发挥比较优势是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依据。发展经济必须深入地研究比较优势,科学地把握比较优势,充分地发挥比较优势。到陇南工作几个月来,陇南给我最深刻的影响就是独特的自然条件。陇南既有山高沟深,立地条件差,人均耕地少,自然条件严酷的一面,又有光热水资源丰富,海拔低,全省无人能比的陇上江南一面。复杂的自然禀赋构成了资源的多样性,天然地构成了发展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陇南是甘肃唯一的产茶区,在全省具有唯一性,又是全国油橄榄的最佳适生区,在全国具有唯一性,陇南的花椒色泽之艳品质之优,同样无人可比。因此,在我看来,陇南满眼都是特色和优势,到处都是财富和潜力。无论是从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还是光热资源、生物资源来看,陇南发展特色产业的条件在全省独一无二,无人能及,在全国也是得天独厚,优势明显。发展陇南经济就必须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规律,依据比较优势,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把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特色产业做到最大化。

其次,广大人民群众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强烈愿望。陇南是全省乃至全国最贫穷的地区,农民的人均纯收入,长期位列全省十四个市州之末,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00多元,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愿望十分强烈。能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实现这一愿望,不仅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而且关系到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巩固,是对我们的执政能力、发展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考验。在几个月的工作中,所到之处,我深深地感到,广大人民群众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而且已经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形成了如文县碧口镇李子坝村、礼县雷王乡山坪村、康县阳坝镇宋沟村、武都区城郊乡渭子沟村、成县陈院镇大垭村、文县尚德镇、武都区马街镇等一批依靠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小康目标的典型。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通过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大发展。千百年种粮贫穷依旧,但发展特色产业,才实现脱贫致富,这个道理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面对陇南落后的现实,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面对资源优势和特色,作为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担负起发展特色产业的组织领导责任,把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强烈愿望转化为我们抓特色产业的决心和信心,转化为抓好特色产业的政策和措施,转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行动。我们的各级干部都要有这样一种认识,不发展特色产业,我们就愧对一方山水,不会发展特色产业,我们就愧对自己的岗位,特色产业发展不起来,我们就愧对一方百姓。

第三、发展特色产业符合陇南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加快陇南科学发展,建设生态陇南、和谐陇南、富庶陇南,是我市最硬的道理,最大的政治和最根本的任务。加快陇南科学发展,集中地体现为发展特色产业.

首先,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在陇南,发展特色产业,既是经济建设,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拉动经济增长;又是生态建设,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再造陇南秀美山川;同时又是人文建设,可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和谐发展之路,是“多赢”的发展之策。

其次,特色产业开发,体现了陇南全面发展的要求。特色产业开发,县县有优势,县县有特色,不仅各县区、乡镇、村社可以搞,而且人人都可以搞。因地制宜,立足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可以带动陇南的全面发展。

再次,农业特色产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市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和资源消耗型经济,全市工业的50强中其中有36户是矿业企业。就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言,工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不可再生的资源,总有枯竭的时候,而农业特色产业资源,只要处理好建基地、强龙头、深加工、创品牌的关系,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就可循环利用,永续利用。所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是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

二、用什么样的思维指导特色产业的发展?

陇南特色产业发展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全市农业基础条件最好的区块并不一定是特色产业发展最好的地方,倒是一些自然条件严酷的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得好,农民收入增加得快。经济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上的贫穷,观念上的贫穷和发展能力水平上的贫穷,发展特色产业不仅要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投资等客观性要素,更重要的是发展模式、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转变思维方式,最根本的就是正确把握陇南的基本市情,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经济规律,扬长避短,把自身优势转化为市场需求,使我们的特色优势与两个市场对接,形成大项目、大产业、大市场、大园区。把自身优势最大化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自给自足生产模式和生产方法,从背着“粮食包袱”抓农业的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把优势做优,把特色做特,延长产业链条,把“三农”这个绕不过的“难点”,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转化成为陇南快速崛起的“亮点”,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把农业这个安天下的产业,转变成富天下的产业,把陇南的光热水土等资源优势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买成钱,转化为财富。

具体到发展特色产业方面,确立新的思维就是要从思维理念和工作方式上实现六个转变。

一是由高山平川种植冬小麦一种模式,向顺应天时地利、发展特色经济片带转变。就是要彻底打破千百年来种粮为主的传统农业模式,打消害怕没粮吃的思想顾虑,从全球全国的市场来看,有钱就有粮;从陇南的实际来看,种小麦产量低,效益差,且锈病严重,退出小麦生产不仅不会影响国家的粮食生产,而且是对粮食安全的贡献;从特色产业发展得好的一些茶叶专业村、蔬菜专业村的发展实践看,改变了种粮为主的传统种植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问题。

二是由低产低效粗放式的传统产业模式向高产高效的优势产业转变,就是要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增强农业的比较效益。

三是由小而杂、小而弱的模式向一县一品或数县一品转变,向一个县就是一个大园区转变,向大基地、大产业、大项目转变,不断扩张特色产业基地规模,一县为主,跨县辐射,建成若干个特色鲜明,规模较大,产业聚集度较高的特色经济片带,为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

四是由千百年来以粮为主的农耕模式向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农业转变,向经济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转变,掌握驾驭市场经济的主动权。

五是由卖原料向卖产品转变,实现由农向工的互动转变,就是要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开发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消费需求大,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品牌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创造高效益。

六是由自产自食向出口创汇转变,使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式扩展,向内涵式提高转变。在农产品数量、质量、安全、效益和生态上下功夫,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川水地都要实现万元田,山地实现双千元田,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商品率。全市不宜种粮食的山坡地块要全部退下来,种植特色经济,我们优势在山,特色是水,就是要做水的文章,发山的财,不能愧对这样一方山水。

三、发展特色产业的任务目标是什么?

实现特色产业的最大化,不能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也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而是要落实在具体的措施、具体的办法上。实现最大化就是规模的最大化、效益的最大化,具体来讲,就是“十百千万”的奋斗目标,即建成十个百万亩工程,树立百面发展旗帜,实施五个千人到村,培育一万个特色产业重点户示范户。

1、建设十个百万亩工程,壮大产业规模。特色产业发展是规模和效益的共同体,规模和效益相辅相成,但规模是前提和基础。没有规模就没有足够的市场份额,就不能主动地调节市场,增强竞争能力,也就很难产生真正的效益、较高的效益。因此,发展特色产业第一位的是把产业规模做大。“十一五”时期,我们要着力建设十个百万亩工程,即300万亩核桃,200万亩花椒,100万亩中药材,200万亩马铃薯,140万亩区域特色产业(30万亩油橄榄,30万亩银杏,20万亩茶叶,10万亩蚕桑,50万亩优质苹果),新增生态林120万亩,出栏商品猪100万头,牛羊饲养量100万头(只),鸡饲养量达到500万只,蔬菜达到50万亩。三江一水沿岸及有水资源条件的乡村都要大力发展水产业。使适宜发展特色产业的县、乡、村整体覆盖,实现特色产业规模最大化。康县、成县要建成全国核桃大县,武都要建成全国花椒大县,陇南要尽快建成全国核桃第一大市,全国花椒第一大市。

2、树立百面旗帜,加强分类指导。认真研究建立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分类指导体系,要按照三江一水川坝河谷区、丘陵盆地地区、半山干旱及高寒阴湿地区三大块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发展重点及近、中、远期发展目标,拿出指导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方案,提出不同的发展模式,总结和树立一百个发展特色产业的乡镇和典型村,作为旗帜和样板,让典型说话,见贤思齐。提出诸如茶叶专业村的文县李子坝模式,康县宋沟村模式,蔬菜专业村的文县尚德镇田家坝村模式,两当县杨店乡豆坪村模式,组织农民宣讲团,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以鲜活的发展经验,启迪全市农民的智慧。既要抓一县一品的大产业,又要抓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区域性特色产业,不断培育特色产业新的增长点。

3、实施“五个千人(户)到村”,提升服务水平。加快特色产业发展,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而是要在帮助指导,提供服务上下功夫。具体来讲,就是要组织好“五个千人(户)到村”,把对特色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扶持服务落到实处。

一是千所农民科技学校创办到村。要依托现有的职业教育、社会教育资源,创办不少于1000所农民技术学校,根据特色产业发展的要求,对农民进行大规模、有针对性的培训。

二是千名科技人员服务到村。要转换农业科技部门的职能,按照产业配置资源,把市、县、乡三级农业科技人员全部配置到特色产业第一线去,作为科技特派员,每人定点到一个村,一定五年不变。把科技人员的报酬与产业的效益挂起勾来,实施双向承包,实现合作双赢。同时要聘请院士、博导等顶尖级专家担任我市特色产业顾问,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联系,借助外力提高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三是千名干部帮助指导到村。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分管领导、农口各部门全体干部、乡镇全体干部都要定点联系一个村,帮助指导村委会理清发展思路,争取项目资金,把帮助和指导特色产业发展的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评优、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四是千名科技能人培养到村。要分产业、按区域,确定不少于1000户科技示范户,培养一批科技能人,使之成为发展特色产业的样板户,成为壮大特色产业的带头人。

五是千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到村。要认真总结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探索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步伐,到“十一五”末,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000家,基本覆盖各个特色产业,覆盖各个区域和生产、加工、营销各个环节,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

4、培育一万个特色产业重点户,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特色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能人经济,种植养殖业如此,营销加工环节更是如此。要按照特色产业的规划布局,分产业、分区域、分年度,着力培育一批发展特色产业的能人,在全市建成一万个发展特色产业的重点户、示范户。这些示范户既要有种植业的示范户,养殖业的示范户,也要有加工业和营销的能人大户,通过重点户示范户的成长壮大,促进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能人大户集中,使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出来,形成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5、搞好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在特色产业发展中,龙头企业是核心和关键,它能够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能够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关系,避免市场风险,提升产业竞争力。要树立抓特色产业首先是抓龙头的意识,通过发展龙头加工企业,促进农产品的精深加工。

要围绕特色产业规模的扩大,大力兴办各种类型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改变目前龙头企业“低、小、散、弱”的状况,促进龙头企业向“大、高、外、强”的方向发展,切实把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的转化增值,带动农村种养业和其它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开拓产品市场,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创办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引进大企业独资经营,发展外向型经济,同时启动民资民智,扶持培育当地能人大户,依托民营经济把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各县区要尽快兴办至少三到五户龙头加工或出口创汇企业,要有出口产品,取得自营进出口权,提升我市特色产品的等次和质量,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上取得突破。

6、做好特色产品认证注册,加强标准化生产。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了新的需求。要积极推进特色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的质量。积极制定花椒、核桃等特色产品质量标准,使我们不但成为标准的执行者,而且成为标准的制定者。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标准创品牌,靠品牌拓市场,向品牌要效益,创立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陇南名牌产品。

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绿色食品认证体系。高度重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原产地域保护认证、gap认证、gmp认证工作,使更多的特色产品获取市场通行证。各县每年至少完成三到五个农产品的绿色或有机认证,注册三个以上农产品商标。通过农产品注册认证,争创品牌,打开市场通道,为农产品的大范围流通和加工增值创造条件。

7、完善市场体系,搞活特色产品流通。市场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关键环节,完善的市场体系是搞活流通、提高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要依托全市的特色农产品,统筹发展城乡农产品专业市场,以陇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基础,加快建设一批具有现货交易、期货定单、网上拍卖、物流配送等现代化功能的高标准、高效益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进一步增强集散能力,为农产品销售打开通道。参加广交会、杨陵农业高科技博览会、北京农业博览会等“节会”,打通销售渠道,建立外销网络。同时,我们要立足花椒、核桃等产品举办大型节会,把各方面的物资和生产要素“请进来”,激活物资交易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努力将陇南建设成为特色产业的富市,绿色食品工业的强市。

四、如何加强对特色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要实现特色产业的最大化,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工作措施,举实招,出硬招,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1、把“五个一”责任制落到实处。实现特色产业最大化,我们已经具备了天时地利。关键是要各级干部来抓,靠广大人民群众来干。要按照确定一名领导干部挂帅,成立一个专门班子,选好一个法人代表,拿出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案,制定一套考核办法的“五个一”责任制,把抓特色产业的任务落实到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身上,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身上。市上成立特色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特色产业开发。每个优势主导产业都由一名市级领导主抓,由一个或几个部门配合。县、乡两级也要按照“五个一”责任制的要求,组建抓产业的班子,明确领导的分工和责任,领导干部抓特色产业的责任、任务、目标要向全社会公布,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各级干部抓产业的成效,要通过行政考核和技术考核两项考核进行检查监督,奖优罚劣,形成鲜明的导向。

2、把分类指导具体化。认真研究建立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分类指导体系,要按照三江一水川坝河谷区(主要是宕昌县沙湾以下到武都区、文县、康县)、丘陵盆地地区(主要是徽县、成县、两当县)、和半山干旱及高寒阴湿地区(主要是西和、礼县、宕昌县)三大块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发展重点及近、中、远期发展目标。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向人大副主任严波同志学习,像严波同志抓核桃产业一样,扑下身子,深入乡镇村社、田间地头,和农民一道去研究,拿出指导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方案,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和帮助。既要抓一县一品的大产业,又要抓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区域性特色产业。不同片带、不同区域要根据气候特点确定主导产业;川坝河谷如何抓,土石山区如何抓,要有具体措施;富裕乡镇如何做,贫困乡村、民族乡村如何做,都要有不同办法。根据各个产业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进行指导,抓住关键,抓住要害,促进发展。

3、把各类资金整合起来。由于我市财政困难,农业特色产业开发方面的投资比重偏小,与加快特色产业开发很不适应,今后必须在如何加大投入、以大投入拉动大发展方面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把财政支农资金、扶贫资金、两州一地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农业项目和其它方面资金等七项资金有效地整合起来,向特色产业开发集中,形成合力,加快发展。对整合资金问题,市政府要拿出一个具体办法,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原则,以加快特色产业为目标,采取各显神通、各尽其责、各计其功的办法,形成集中使用与提高效益并重的整合方式。各县(区)、各部门都要充分认识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下定决心狠抓特色产业开发的重要意义,以大局为重,事业为重,尽其所能,服务和支持特色产业的发展。

篇9

“十二五”以来,黄南州把发展果品业作为加大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来抓,为促进农牧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大力发展特色果品产业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1.1 强力扩大特色果品N植面积

州委、州政府大力实施万亩核桃、万亩黄果梨基地建设举措,加强培训和技术指导,引导群众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大力发展果品产业,取得良好成效。至2015年底,全州种植果品的品种主要有尖扎县的核桃、苹果、梨、杏、桃、李、葡萄,同仁县的黄果梨等。

1.2 扶持引进果品加工实体

加大引导扶力度,利用黄果梨资源,同仁县兴办扩大了一家年加工能力500吨的黄果梨饮品加工企业,开发了晶黄果饮料、黄果醋、黄果酒等高附价值的黄果梨产品,有力推动了同仁黄果梨的生产发展,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同仁县晶黄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1.3 适度加大了资金投入

“十二五”期间,州县政府在财政资金困难的条件下共投入资金282万元,扶持引导果品产业的发展,其中小杂果推广项目投资150万元,技术培训30万元,病虫害防治40万元(包括农田作物),技术创新与推广投资40万元。同仁县黄果梨加工企业,“十二五”期间在原有投资300多万元的基础上,继续投入100多万元改进了生产线,研发生产了新的产品。

2 发展果品产业的制约因素

2.1 管理体制不顺,行政支持推动力度不大。一是果品产业管理体制不顺。目前,全州果品产业由州林业局管理,而国家、省上果品产业均归口农业部门管理,给争取果品产业项目资金和政策扶持带来一定困难。二是没有形成完备的、强有力的果品产业组织领导体系。果业没有独立的管理部门,果品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技术服务和业务管理不到位,行政推动力度还不够大,果品产业发展的合力还没有形成。三是果品产业考核机制不完善,没有把果品产业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或专项考核中,没有形成一套考核办法,激励引导机制乏力。

2.2 果品产业投入严重不足。在果品产业规划、基地建设、科技推广、品牌创建等方面投入还明显不足,奖励扶持果品产业发展的措施较少,项目资金整合力度不大,果业投入不足、基础建设滞后的问题比较突出。

2.3 果品初级产品生产后,没有后续的深加工和藏贮企业,导致果品烂果率较高,如尖扎县没有一家果品加工生产和藏贮企业,果品储藏设施匮乏,不能实现反季节销售,导致市场占有率不高,生产效益难以发挥。

2.4 果树整形修剪技术力量缺乏,影响到果农种植的积极性。果农对果树种植与经营接受程度差,导致果园田间管理滞后,影响到果品的产量与商品性。

3 “十三五”果品产业发展目标

3.1 总体目标。到2020年,尖扎县果品产业注重在提高产量和品质方面下功夫,种植面积达到1.7万亩,产量达到1036万公斤、总产值达到5920万元。同仁县黄果梨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产量达到500万公斤、总产值达到1500万元。两县2016年果品产量、总产值较2015年将略有增加。

3.2 具体目标。到2020年,尖扎县核桃产量达到60万公斤、产值1200万元,苹果产量达到350万公斤、产值1750万元;梨产量达到180万公斤、产值720万元;杏产量达到150万公斤、产值450万元;桃、李、葡萄等产量达到300万公斤、产值1800万元。如引进果品加工企业后,果品烂果率将下降至20%,商品率提升20%,产值增加40%左右。同仁县黄果梨产量达到500万公斤、总产值达到1500万元。两县2016年果品产量、总产值较2015年将略有增加。

4 发展果品产业的重点任务

“十三五”期间,继续实施万亩核桃、万亩黄果梨基地建设举措,在争取理顺体制,加强宏观指导和考核的基础上,重点从7个方面推进果品生产发展:一是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加强果品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引进果品加工、储藏、营销企业;三是优化品种,加大发展果品产业科技投入,不断提升果品产量和品质;四是加强培训力度;五是引导果农集中种植,实施果园标准化生产发展;六是积极创建农村果品经营组织建设;七是对当地当家品种进行提纯复壮。

5 合理规划果品产业发展布局

到2020年,尖扎县形成以康杨镇为中心的果品育苗基地,辐射坎布拉镇、康杨镇、马克唐镇、昂拉乡为主的果品种植生产格局。引进的果品加工、藏贮、营销企业,分别以种植区为中心进行合理布局。同仁县由原先种植黄果梨的保安镇、隆务镇、年都乎乡等沿隆务河川水地区扩展到适宜种植黄果梨的兰采乡、黄乃亥乡和曲库乎乡部分村庄等6乡镇的29个行政村。继续扶持和稳固现有的黄果梨深加工企业。2016年,同仁县黄果梨的产业布局为:主要以沿隆务河川水地区的保安镇、隆务镇、年都乎乡为主,并重点向兰采乡引导延伸。

6 实施果品产业发展重点工程

“十三五”期间,为切实加快果品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将重点实施以下果品产业发展工程:

6.1 特色果品生产项目:新建、建设年限2016年-2020年,建设内容:主要对域内原有果树进行品种改良和对当家品种提纯复壮,建设地点为尖扎县坎布拉镇、康杨镇、马克唐镇、昂拉乡,总投资为750万元,申请上级部门投资。

6.2 技术培训项目:新建,建设年限2016年-2020年,建设内容:主要对尖扎县域内原有果树进行整形修剪、合理施肥等相关技术进行培训,建设地点坎布拉镇、康杨镇、马克唐镇、昂拉乡,总投资为300万元,申请上级部门投资。

篇10

[关键词]政策性金融;特色农业;“三农”问题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6-0142-03

“三农”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非常注重的问题,新时期的任务是改善农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状况。目前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性趋同问题突出,市场对农产品呈现多样化需求,但是仍然是传统农业占据主导地位,不符合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要求。加快我国农业经济转型就应该注重金融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构建完善的金融体系。农业本身存在弱质性,特色农业比一般的传统农业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农村还存在金融排斥现象,商业银行难以对农户真实的信用进行判定,为农村提供的金融服务还主要停留在存贷业务上。所以,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国家的政策倾斜,政策性金融应当担负起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更好金融服务的责任。

1 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1 传统农业需要改造

关于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这种农业在我国部分地区依然存在,对于经济增长贡献很小,不利于我国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型。美国学者西奥多・W.舒尔茨(1964)将传统农业定义为处于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在短时期内各生产要素不会改变,在追加投资时会使边际生产率下降[1]。为实现产量和效益的增加就要打破这种均衡状态,大卫・李嘉图所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为解决这种困境提供了理论基础。他认为,每个国家和地区应该根据相对成本,合理配置资源发展优势产业,选择生产和出口能够发挥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本国和地区生产成本高或有比较劣势的产品[2]。所以,各地区从自身的自然资源和要素禀赋出发,在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上进行分工,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

1.2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靠增加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不能满足经济的持续增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必然趋势。各地区应在最适宜的条件下,发挥地区优势,开发具有优势的特色农业产品,促进优势产品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特色农业并不仅限于田间的作业和产品的不同,而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农产品为基础的产业链,在这条延伸的产业链上需要供、产、销的有机结合,同时也衍生出了第二(例如农产品深加工等)、第三产业(例如运输,技术咨询等),改变了过去农业单一的经济结构局面。

1.3 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农业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市场对农业的“倒逼机制”迫使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而特色农业顺应了国内外市场的变化趋势,显示出强大的市场开拓功能[3]。消费者的需求呈现多样化,更加关注农产品的安全性,无公害无污染的特色农产品已经越来越受到欢迎。我国“入世”之后,农产品将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非关税壁垒使贸易的环境更加险峻。从国内外市场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特色农产品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大力发展生态化特色农业是传统农业改造的一个方向。

发展农业最终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尤其在我国西部地区还存在着贫困乡、贫困县;打破传统小农意识,因地制宜开发出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可以尽早脱贫致富。

1.4 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要考虑到环境的承受能力。以前的目光主要聚集在工业上,从近年来农业发展的情况来看,农业的低效运行、滥用肥料和农药、废弃物随意丢弃,对水、土壤和大气构成的污染同样比较严重。《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农村经济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特色农业的发展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相挂钩,这就形成了一种激励措施,要求特色农业的利益相关者有动力来保护好环境。

2 发展特色农业需要政策性金融

2.1 农业弱质性

农业也是国民经济中的弱质产业,受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的制约明显,其生产力水平较低,组织程度不高,规模较小,应付经济风险的能力较差,特别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入世”以来,政府补贴越来越敏感,对农业的支持只剩下运用政策性金融这一途径。特色农业作为农业中的新兴产业,面临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更大的威胁。自然风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特色农业对自然灾害的无法抗拒性,洪涝、冰雹、干旱、霜冻等极端天气都可能造成灭顶之灾。②在引进特色农产品的过程中,可能会对本地土壤和气候不适应,无法获得经济效益。市场风险主要是生产者在根据价格调节生产时,供求之间存在时滞,农产品的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不能及时的根据市场做出准确的判断。农户在遭遇损失之后,积极性受挫,进行再生产面临资金不足,政策性金融的资金投入是非常必要的。

农村各产业的发展状况由资本投入、劳动力、土地、技术所决定,其中资本的投入起到关键的作用,特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从目前我国农村资金配置的现状来看,资金的匮乏在农村经济发展中问题突出。从国家宏观经济来看,特色农业的发展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健康增长;从微观上来讲,有利于提高农户生活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政策性金融对基础产业和农业的直接扶植及强力推进的特殊功能[4][5]就应当发挥出来了。

2.2 市场的失灵

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农业收入的不确定性、农业投资的长期性、低收益性以及生产的分散性等特点,农村金融的交易成本和资金的使用成本都比较高,正规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一般不愿意涉足农村金融市场,产生了市场引导的失效[6]。农户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和特色农业的正外部性同时存在,市场不能对金融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就需要政府通过创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来校正,以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合理性的有机统一。政策性金融机制也不是完全同市场机制相反的行政机制,它具有财政“无偿拨付”和金融“有偿借贷”的双重性,是两者的巧妙结合而不是简单加总。

2.3 农村金融排斥与金融空洞

金融机构能够在分配信贷配额时,遵循风险与收益相匹配原则,选择预期收益较高、风险适度、偿债能力比较强的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农民作为信贷的弱势群体,很容易遭到金融排斥。衡量金融排斥,目前最受学界推崇的是坎普森与韦利提出的六个维度指标[7]:农村特色农业的金融排斥具体体现为:①地理排斥,金融机构在选择网点时主要选择交通和基础设施比较好的发达地区,增加了农村居民获得金融服务的难度。②评估排斥,从事特色农业生产的农户往往对资金要求较少、次数频繁,要对未来收益以及农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价将产生过高的成本,评估程序限制了农户获得金融资源。③条件排斥,农村信用基础薄弱,投资特色农业有更大的风险,一旦失败,很难向金融机构证明还款能力。④价格排斥,农业收益率较低并且不稳定,农户往往难以接受较高的利率。⑤营销排斥,金融机构在设计金融产品时主要针对优质客户,忽略了农村。⑥自我排斥,农民的保守封闭意识,不愿意向金融机构借款。由于资本的逐利本性,包括四大行在内的商业性银行正在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去寻找潜在的优质客户,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农村金融资源反而被吸收到更发达的地区,农村金融出现了空洞化。农村贫困地区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陷入了贫困恶性循环中,形成了“金融资源配置扭曲―贫困―金融资源配置扭曲”的“恶性循环圈”。政策性银行对农业特色产业的投资,为其他金融机构指示了国家经济政策导向和支持重心,从而诱导了商业性资金的参与;同时在农村构成适当地竞争,有利于抑制民间的高利贷、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3 政策性金融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3.1 健全政策性金融制度和功能

传统政策性金融经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政府全额提供资金、主导信贷投向和贷款利率、为经营亏损提供补贴,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管理人员则只要听命于政府就无须为经营管理失败承担责任,降低了资金使用的效率[8]。政策性金融在支持特色农业的同时,也要综合考虑政策的实现和资金使用的安全性、流动性,制订科学合理的借贷计划和还款方式,在信用评级、借款利率、还款期限、借贷对象、担保方式上都应有严格的规定。为了保证政策性信贷的安全性、效益性及流动性,对部分专项信贷资金还需进行封闭运行和封闭管理,严格信贷监控。目前农业政策性金融贷款严重缺位,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采取增加财政投入和中央银行的再贷款、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发行金融债券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3.2 拓展业务范围创新金融产品

长期以来,农户只能在农村金融机构和农业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中选择,没有考虑到农户的需求。特色农业的发展需要建立配套的服务体系,农业政策性金融可为农民提供专业性的服务,如提供农民技能培训、农业投资咨询、农村企业经营情况诊断、农村市场信息等服务,全方位地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9]。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由粮棉流通领域延伸到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农村工业建设、农村小城镇建设、农村能源、气象、良种、病虫害预报和防治、各类农产品进出口、农业生态、农业科研与推广和农业高、中等国民教育等领域。

3.3 做好对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金融支持

特色农业的龙头企业肩负着开拓市场、树立品牌、引导生产、吸收剩余劳动力的重任,对特色农业的发展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功能,其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户的收益。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大多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和销售,对资金的需求量大;政策性金融要依据国家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与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信贷关系,创新金融产品,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增强竞争能力。

3.4 政策性金融引导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和金融生态

特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金融体系,仅仅依靠农业发展银行难以支撑发展特色农业的全部政策性金融业务,设立遍布农村的分支网点也不现实。农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农村信用社应各自突出业务重点,与民间金融展开适度竞争,建立一个功能互补、分工合理的农村金融体系。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性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农业大型项目的开发、特色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在降低交易成本的条件下,国家财政和政策性金融通过向农村信用社贴息或提供担保等方式,间接性的将政策性资源输送到农户和小企业,缓解弱势群体金融排斥。

3.5 出台相关政策性金融法律

我国从1994年开始建立了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但是至今仍然没有相应的法规和条例对政策性金融的经营宗旨、经营原则予以明确,确保其稳健持久运营。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从事金融活动和参与金融法律关系时,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一样具有独立的法律主体资格和平等的法律地位。立法时明确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经营原则、职能定位,避免政策性银行在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两个方面自行或人为调整,偏离政策性银行方向。要与时俱进地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保持动态调整,与经济金融发展宏观环境相适应,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应着重实现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经济金融环境的协调均衡[10]。

4 结 论

发展特色农业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政策性金融与特色农业的结合改变了就金融而谈金融和就农业而谈农业的困境。特色农业的发展需要科技、人才、土地和资金的综合投入,在特色农业产业化的成长期,资金的投入成为关键因素,政策性应该走在市场前面来扶持特色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4-25.

[2]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周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95-96.

[3]吴海峰,郑鑫.中国发展方式转型期的特色农业发展道路探索――全国特色农业发展研讨会综述[J].中国农村经济,2010(12):87-92.

[4]白钦先.政策性金融论[J].经济学家,1998(3):81-89.

[5]杨涛.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重构建议[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80-81.

[6]方培林.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政策性金融支持的理论及实证分析――农村产业与金融视角下的市场融资失灵和政策导向[J].金融研究,2006(10):181-190.

[7]KempsonE.&C.Whyley.Keptoutoroptedout?Understandingandcombatingfinancialexclusion[R].BristolUK,PolicyPress,1999∶30-31.

[8]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开发性金融研究》课题组.依托国家信用行使职能――国外政策性金融的发展趋势[J].国际贸易,2005(5):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