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经济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21 17:39: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个体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个体私营企业快速增长。根据第一次经济普查的数据显示:20__年末,__镇有私营企业455家,比20__年增加143家,增长45.8。其中:工业企业287家;贸易业54家;住宿业1家;餐饮业8家;建筑业1家;房地产开发企业2家;服务业8家;交通运输业3家。
20__年末,__镇共有个体经营户2663户,比20__年增加908户,增长51.7。其中:工业个体户1221户,建筑业个体户23户,批发业个体户57户,零售业个体户802户,住宿业个体户16户,餐饮业个体户137户,交通、卫生、文化教育、居民服务等其他行业237户。
2、营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增加。根据普查显示,20__年末,__镇个体私营经济有从业人员12874人,其中:私营企业拥有职工人数3777人,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9097人;个体私营经济拥有资产11.16亿元,其中:私营企业拥有总资产8.76亿元,个体经济拥有固定资产原价2.4亿元;个体私营经济实现营业收入23.35亿元。其中:私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2亿元,个体经济实现营业收入10.55亿元。
3、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__镇个体私营经济尽管整体上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但是各区域的发展又很不平衡。就各区域发展程度、水平来看,以白沙河为界,南部的发展程度相对较好、水平相对较高,呈快速增长势头。到20__年12月末,南部个体私营经济的总户数已达2572户,从业人数10879人,其发展数量、就业人数、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基本指标分别占全镇82.5、84.5、88.5、90.5。因而产生了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全镇一些较有实力的私营企业几乎都在南部,其中规模以上私营企业已发展到24家,并有22家获自主进出口经营权。相对而言,北部的发展程度不高、水平较低,其发展势头从纵向自身比较是快了、增长了,从横向多方比较则是慢了、低了。
4、产业高度集中,发展结构单一。__镇个体私营经济从发展结构上,主要是石材加工行业,其它行业较少。据普查资料显示,到20__年末,全镇个体经济从事工业生产的共计1508户,从业人员5655人,其中石材行业有1298户,从业人员4607人,分别约占工业生产的86.1、81.5。全镇个体经济从事其它工业生产的共计210户,从业人员1048人,分别约占13.9、18.5。全镇个体经济从事其它行业的共计1610户,从业人员7219人。就结构趋同而言,__镇个体私营经济主要集中在石材生产加工领域、商品流通领域,绝大多数个体工商户从事相同的小本生意,少量的个人合伙经营结构不稳定,维持小打小闹状态,因而其生产经营活动的预期性、稳定性较差,流动性、短期性较普遍。绝大多数私营企业也处于维持生计现状之中,普遍处于的简单再生产状态。
5、从业者的文化层次较低,管理水平不高。据普查资料统计,到20__年末,全镇个体私营经济从业者的文化层次依次为:小学2557人,初中5829人,高中2389人,中专1982人,大专95人,本科以上22人。小学和初、高中占大多数,从业者缺乏必要的经营管理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意识,仅凭经验操作等,均面临着发展过程中主体自身层次较低的困难。较低层次的个体私营经济主体系统与结构趋同、规模较小的运营方式相适应,形成阻力,极大地障碍全镇个体私营经济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二、__镇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__镇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但个体私营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问题,如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高度集中,发展结构单一,个体私营企业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水平较低的问题,为此,我们应该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使__镇个体私营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实现税收、吸纳就业等方面取得新的业绩。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对个私经济要进一步放宽政策,放手发展,不限制发展比例,不限制发展规模,不限制发展速度,不限制经营方式。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依法保护力度,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做到个私业主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发展原则,南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要在提高上下功夫,搞好管理和规范,为北部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和管理提供经验;北部要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经济在转移剩余劳动力,调整产业结构和农民脱贫致富中的积极作用。
(二)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一是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按照__镇区域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发展的总体要求,打破所有 制的界限,利用信贷、税收、利率等经济杠杆,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够形成拳头产品和支柱产业的不同所有制倾斜。鼓励个体私营业主发展高科技产业、出口创汇产业和环保产业,发展社会急需的第三产业。二是引导私人资本的流向。引导个体私营业主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对个体私营企业的税后利润用于个人生活消费的部分,鼓励其发展生产,扩大规模,实现由个体向私营的跨越,提高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三)完善经营管理体制,着力营造良好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既包括“硬环境”,也包括“软环境”,经济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快慢。在“硬环境”方面,要着力搞好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实现通自来水、通公路、通电力、通电话、通有线电视等,以保证投资者“进得来”;在“软环境”方面,要搞好各种服务,坚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给个体私营企业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环境,提供一视同仁的政策待遇,不能厚此薄彼,使各类型企业成为平等的市场竞争主体,切实保护个体私营企业的正常发展和合法权益。在登记办证、土地征用、资金信贷、厂房建设等方面继续给予大力支持,让其有一个好的开端,以保证投资者“留得住”,只有这样,才有可实现我镇经济的新跨越。
篇2
一、必须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掀起一场思想解放革命
回顾改革开放20多年的兵团经济和社会发展,尽管实现了较快的增长和发展。但是思想陈旧、观念落后还比较严重,改革尚不到位,理论、机制、制度、科技创新能力弱,经济低层次循环和效益低下等问题的存在,根源仍然与思想解放程度低有很大关系,可以说,全兵团的思想解放并没有完全实现与全国的同步,总体上落后于全国。主要表现为:原有利益格局没有彻底打破,新的利益格局难以形成;改革局限在某些局部和少数行业上,广度和深度比较有限;市场经济机制建立缓慢,旧的生产关系仍然在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总体上经济发展低层次、低效益的特征比较明显。
解决认识上存在的差距,必须要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在全兵团掀起一场思想解放革命。应该充分认识思想解放的必要性,寻找差距、寻求突破、实现大解放。
二、全面认识兵团特殊性,自觉发挥其优势
一是使命特性。兵团担负着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屯垦戍边的基础性任务是发展屯垦集团的实力,以此来保证戍边的实现。如此,兵团实现自身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是最基本的要求和最基础性的任务,也是完成使命的惟一途径。
二是组织特性。兵团是一个特殊的组织,其组织结构、组织形式独一无二,组织的严密性、纪律性和运转的灵敏性非常高。它有利于充分运用各种组织形式的优势,发挥各种组织形式的特点,多方位地进行经济和社会发展运作;有利于组织社会化生产,适应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易于形成经济发展的层次性和多样化;便于增强经济发展的弹性。
三是集团特性。兵团具有明显的集团化优势。其开拓市场的一致性、经济内部的互补性、区域分工更细更明确、经济计划的针对性、政策和舆论及投资的引导等等,都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是经营特性。兵团的规模化经营,是又一大优势。兵团由于其特殊性,决定了这种优势比较符合市场竞争的需要,有利于在某个行业或某几个行业形成比较优势,有利于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有利于优势资源的集中转化。
五是管理特性。兵团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这必然易于统一思想、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经营,易于形成步调一致,达成同心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对投资“二重性”的研究,充分发挥导向作用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投资的拉动,没有投人很难有产出。但是同样的投资,投入的领域、产业不同,产出就不同;同样的投资,投入同样的领域、产业,支持的环节不同,产出也不同。这就是投资的“二重性”(投资的需求和供给)在起作用。
兵团的经济处在成长阶段,保持一定投资规模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单纯追求投资数量,更要注重投资质量上的提升。投资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二重性”的衔接程度。对全国而言,政府投资要逐步退出竞争领域,但兵团企业方面的职能决定了不可能退出对竞争领域的投资,况且兵团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与全国企业相比不在一个档次上,竞争领域仍然需要大力扶持。对于发达地区而言,国家支持其基础设施或非生产性建设,是为其减轻了投资压力;对于兵团而言,过度地争取国家投资搞基础设施或非生产性建设,是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通常国家投入的是引导资金,使用国家投资意味着必须有相当规模的自有资金配套。而国家投入的领域有相当一部分在非生产领域,不是兵团当前必须要解决的投资问题。如此就引发了来自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制约兵团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投入来解决的瓶颈问题,得不到必要的投入;另一方面兵团的自身积累随着国家引导资金投到了非生产领域中。
篇3
进入2014年,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的节奏在加快,而对于如何让金融改革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乃是此次金融改革的重头戏,否则中国经济转型将无从谈起。
民营银行靴子落地
目前已确定5个民营银行试点方案。分别由参与设计试点方案的阿里巴巴、万向、腾讯、百业源、均瑶、复星、商汇、华北、正泰、华峰等民营资本参与试点工作。业内预计将会有5家民营银行在年内成行。
自从1996年民生银行成立算起,已有18年时间,没有新批一家民营银行。银监会近年加快推进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步伐,其打开金融业的“玻璃门”是不遗余力的,内地一大批由民间资本投资的小贷公司、担保租赁公司、典当行如雨后春笋般的成立。但由民间资本独立发起(国有银行业不参与),风险自担的民营银行的阀门却迟迟没有开启。监管部门对民间资本进入银行的态度颇为谨慎。但即便如此,民营银行的成立也已大势所趋。
其一,民间信贷、地下钱庄、互联网金融等民间影子银行也在野蛮成长,影子银行体系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功不可没,但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会给我国的金融业带来不小隐患,所以让这部分资金阳光化、合法化,转成村镇银行和小贷公司接受更严的监管便已迫在眉捷。
其二,银行业出现暴利,实体经济就凋蔽。公开数据显示,仅工商银行2013年净利润为2629.6亿元,同比增长10.2%,日赚7.2亿元。按照2013年度的净利润排列,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排名为后2300家的企业去年实现的净利润则仅为2406亿元。也就是说,仅工商银行一家商业银行,其去年的净利润就超过了A股2300家上市公司净利润之和。所以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引入民营银行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对于削平我国金融机构的暴利,更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其三,目前的状况是,一方面中小微企业出现了严重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始终得不到根本解决,而另一方面大量的信贷资金又流向了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这使得信贷结构严重的错配,如此下去,对于中国经济转型是很不利的。有鉴于此,允许民间资本开设民营银行,对于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很有帮助。
众所周知,民营银行最突出的特点是按市场机制自主运作,这也是其优势所在。但是,这一优势的发挥应以健全的信用环境、发达的金融市场和有效的监管体系为前提。所以笔者认为,接下去管理层应该在这三方面进行改革,我国的民营银行才能真正健康成长。
首先,监管层多次提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银行的退出机制,最近央行行长周小川认为存款利率市场化将在未来一二年内放开。这意味着,随着银行业垄断格局被打开,监管层认为民营银行倒闭由其自己买单,而且国有银行万一出现倒闭现象,其身后事也要自己负责。这次5家民营银行的方案迥异,但共同点是均承诺风险责任自担。
再者,坚持避免成为发起企业的提款机,为此这次试点方案提出至少要有2人发起,且必须遵守单一股东比例规定,目的就是为了防止银行成为发起企业的提款机,最终积聚大量风险。对民间资本来说,发起成立民营银行可以,但一定要目的明确,绝不允许将发起企业融资更方便作为民营银行的目标。
最后,对发起企业的资产债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除了加大监管外,对发起企业的资产债务状况以及企业发展前景等都要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估。凡是资产负债比例高、负债规范过大的企业,都不会被允许成为民营银行的发起人。只有慎重筛选那些资金实力雄厚的民企,否则,就极容易实行风险转嫁,使新组建的民营银行守不住风险底线。
整顿银行同业业务,优化信贷结构
由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等五部门在6月初联合下发“127号文”,这份文件名为《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银发【2014】127号)旨在规范金融机构的同业业务。
此消息一出,银行股便开始大跌,被业界称为“同业之王”的兴业银行,当日领跌2.81%。市场传言,包括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暂停了同业业务中的非标业务(即非标准化资产业务,如买入返售信托收益权等)。业内人士表示,“127号文”在业务层面重点打击了银行业长期以来通过同业业务中的买入返售业务逃避监管的行为。今年的“钱荒”现象或将不会发生。
在去年的“钱荒”事件将满一周年之际,此次五部门联合下发的“127号文”,其实就是重拳打击了买入返售业务。“127号文”对买入返售业务作出了两项实质规定:其一是要求买入返售业务项下的金融资产应当为银行承兑汇票、债券、央票等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将近易的具有合理公允价值和较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其二是要求买入返售业务中不得接受和提供任何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第三方金融机构信用担保。
笔者认为,这意味着以后的买入返售业务对应的金融资产将以标准化的资产为主,对于以信托受益权为代表的非标准化资产买入返售业务则会受到抑制。而不允许第三方金融机构信用担保将减弱银行从事买入返售业务的安全性,相信银行会慎重做出业务选择。
据了解,银行同业业务包括同业拆借、同业存款、同业借款,同业代付、买入返售(卖出回购)等同业投融资业务。截至2014年一季度,16家上市银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总额高达6.3万亿元。而对比一季度买入返售的6.3万亿元的总额,2013年我国保险业资产规模仅为7.4万亿元,证券业总资产规模也仅为1.7万亿元。可见“买入返售”业务已是银行业务的重中之重。
那银行为啥会热衷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业务呢?“买入返售”业务大致的模式为,把贷款项目包装成金融产品(如信托计划),银行再通过该金融产品,实质形成资金流向贷款项目,但在入账时却计入同业科目,从而逃避了银监会的监管。
按照此前的银行资本规定,同业资产计入银行风险资产的权重约为25%,而传统贷款业务的这一指标却高达100%,同时同业资产不计入存贷比。所以,银行为了追求利润,故意将贷款业务通过同业业务的方式,移至表外。其实,买入返售与逆回购相类似,是指一家机构购买金融资产,然后再约定时间和价格在某一时期将购买的资产卖出。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资金的融出。
正是因为银行通过买入返售将资金实质投向贷款项目的核心原理和目的即是将信贷表内资产表外化,以求规避资本监管、拨备成本和存贷比。在买入返售的过程中,为了打消通道银行的顾虑,往往还会有担保银行出面为贷款项目担保。只是这些担保协议不公开,被称为“抽屉协议,指在双方出现纠纷时候作为划分权责的依据。
那为何同业业务会变成去年钱荒的元凶呢?目前已经证实,同业业务特别是买入返售业务的大肆发展,是去年银行间市场上演“钱荒”的幕后推手。因为同业资金为了逃避监管,变相用于放贷业务,就会造成短期资金被长期占用,这很容易引起短期内市场的流动性风险。
想想也简单,以兴业银行为例,其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一般在9个月,而同业资产对应的还款期限则较短,剩余期限在一个月的短期资金占比接近50%。在长债短借的期限借配下,如果市场资金流动性充足,那尚不足为虑,但一旦流动性紧张,银行不能顺利在市场拆借资金归还负债资产,则会引起流动性风险,导致违约。
灾难还不仅仅止于因钱荒而“违约”的问题,更可怕的是,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使得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更为紧密。只要有一家商业银行发生流动性风险,可能会通过同业业务链条传导至整个银行间同业市场,危机将逐步扩展到整个金融体系。
篇4
一、需高度关注的问题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直以来,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从2004年连续5年中央1号文件均是关于支持和促进“三农”发展的,先后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促进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及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在城乡收入差距的激励下,近年农村青壮年大批进城务工,农活逐渐成为老年人的工种,种粮农民面临“青黄不接”甚至后继无人,农业种植技术、生产经验面临“失传”的问题。务农成为很多农村青壮年季节性(春种秋收时节)的返乡“帮忙”,相当比例农村青年不谙农活,不愿扎根农村和农业,从事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劳动力出现年龄、性别、文化层次等结构性短缺,大片耕地出现撂荒现象。虽然我国粮食今年有望实现连续第5年增产,但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永续发展问题仍令人担忧。
(二)农村人口相对稳定问题
一方面,多年来各级财政投入大量资金,解决农村交通、通讯、用电和饮水等问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另一方面,随着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大量进入城镇,农村“空巢老人”数量大幅增加,相当多的乡村成了老人村或老人与学龄前儿童的留守村,一些村庄出现了“人去屋空”的现象,基础设施闲置。随处可见,过去二三十户的村庄如今只剩下五六户人家。突出的是,多年来为解决农村孩子就近入学问题,国家和社会多方筹资在偏远落后的农村建设希望学校,充实农村中小学校的师资,农村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可是,近几年随着农村居民大量迁居城镇,农村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锐减,许多村庄的希望小学闲置,师资流失。而城镇中小学校的学生大大“超容”,造成城镇教育资源出现紧张。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目前有62所乡村的希望小学闲置。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对促进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短时间内城镇难以消化,也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如城镇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等,并增加了社会治安的难度。
(三)金融机构支农意识缺失问题
近年,国家拿出大量资金用于“三农”建设和农业生产各项补贴,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同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充分发挥金融支农作用。然而据调查掌握,金融机构在农村出现服务网点撤并、功能萎缩和资金外流的同时,在支持对象选择上又普遍“嫌贫爱富”、“傍大弃小”,支农力量明显缺失。比较突出的是,农村信用社作为立足“三农”的合作金融组织信贷资金相当比例用于非农,多投向城镇个体、私营经济及非农中小企业甚或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当然,商业银行在当前国家从紧货币政策指导下控制贷款规模,部分中小客户亦选择了农村信用社,也是一方面原因),甚至支农专项资金(支农再贷款)被挤占、挪用,实际直接或间接用于“三农”的信贷资金大打折扣,一般只占到农村信用社全部新增信贷资金的三成到四成,支农政策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农村信贷资金仍显缺乏;而在对外披露时存在隐瞒资金真实用途,人为扩大“三农”资金占比的情况。目前,相当多的农村信用社在选择客户方面完全以经济效益为原则,在经营业绩方面完全以经济效益论成败,偏离了合作性质和支持方向,也与国家有关扶持政策相左。
(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
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随C,DP增长而不断增长,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低于GDP增幅(其中,人口不断增长也稀释了生产总值增加的部分),且农村居民收入增幅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从全国来看,2003年以来连续5年GDP增幅达到或超过10%,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幅为9.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幅为6.8%,城乡居民收入(绝对额)差距由2003年的5850元扩大到2007年的9646元,收入之比由3.23倍扩大到3.33倍;从来看,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连续6年保持全国各省市区第1,2003年以来年均增幅接近20%,而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幅为12.7%,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幅为9.7%,城乡居民收入(绝对额)差距由2003年的4745元扩大到2007年的8425元,收入之比由3.09倍扩大到3.13倍。可以说,农村居民收入偏低是引发其他一系列问题出现的根源。
(五)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环境有效保护问题
一方面,国家大力保护耕地、林地和草场,实施退耕(退牧)还林(还草),人工植树种草,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且不论城镇建设大片占用耕地)一些地方受眼前利益驱使,急功近利,乱挖滥采地下矿产,地上野生植物资源被毁坏,耕地林地遭破坏,造成不少地方“满目疮痍”,生态在短期内难以恢复;而有关监管部门受地方观念影响,不同程度表现出地方保护,甚至“宽容”占用耕地林地滥挖矿产资源,导致非法开采、破坏植被、加速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行为屡禁不止。
(六)追求经济效益与节能减排“博弈”问题
一方面,国家出台有关政策,限制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行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实施节能减排,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新能源和资源节约型、环保型替代产品。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小炼铁、小炼焦、小水泥、小电石、小砖窑和小煤矿等小企业在利益驱动下,间歇性关停后又不断开工,和有关监管部门搞“猫鼠追逐”的把戏,不能彻底“熄火”,低水平生产造成资源浪费、环境严重污染,大片土地出现酸化、盐碱化、荒漠化。
二、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推进城镇化与相对稳定农业人口要相协调
近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末全国城镇化水平超过45%,达到50%,有效实现了部分农业人口向非农转移和居民农村身份向城镇身份的转变以及收入的增加。同时,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种粮农民收入较低且增长缓慢,不仅极大。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也导致大量农民“弃农务工”(因为目前务工收入远高于种粮收入),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数量大大减少,已波及农业人口在一定数量的相对稳定及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农业和粮食生产不稳,势必波及粮食安全。因此,推进城镇化与促进种粮农民收入增加、在一定数量相对稳定农业人口要相协调、从长计议,以避免若干年后再走“回头路”。近几年,一些地方的城镇化步伐是否走得太快,值得反思。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就地“安置”要相协调
多年来,外出务工成为农村青壮年、“富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的一条主要渠道,但目前随着许多问题的出现,不得不思考今后的出路。农村“富余”劳动力下一步应转移、“安置”到何处,是继续流向城镇务工经商,还是通过政策引导、扶持在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等就地消化“安置”,当前比较妥善的解决方式是这两方面应协调推进,增加农村创业的吸引力,引导人口适度、有序流动,以有效解决“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副业化”问题。
(三)城镇经济快速增长与促进农村经济同步发展要相协调
第二和第三产业快速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同时必须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基础地位,促进同步发展。为此,有关部门应把“三农”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重视农业,增加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上下协调配合,大力促进农业发展及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扩大粮食生产,实现“强农兴粮”。要加快建立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功能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大金融支农力度,不断提高服务“三农”的水平。要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及生产生活条件的差距,逐步实现全体居民对经济发展成果和社会公共服务的平等共享。相对贫困是造成农村人口不稳定、自然资源屡遭滥采及生态环境破坏加剧的主要原因,是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篇5
农村经济 农村金融 变革 协调发展
以后,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推行,使农民获得了农业生产经营自,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并且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使农村经济获得空前的发展。然而从上世纪末开始,关于农村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并作为政府工作的难点出现。在我国农村地区关于农村的银行以其他相关的机构的改革和农业水平的情况一直都是大家关心的重点。
1.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变革的现状
1.1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1993年以前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增长速度迟缓。1993年以后我国的农村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第一,国家的政策发生变化,由以工业发展为主开始向发展农村经济转变,这样国家大趋势的变动会带来农村经济增长的较大的变动。第二,工业生产的带动,由于第二产业的发展更多的机器设备的投入会减少农业的繁琐性,提高农村经济的总量。第三,其他产业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旅游业、对外贸易的增加都会加大农村经济的总量等等。而且2008年农村经济有小幅度的回落,由此可以得出,经济危机不仅对金融业有冲击作用,对农村的实体经济也有很大的减缓发展甚至是使其倒退的作用。经济危机的到来对农村经济也有很大的冲击作用,导致农村经济总量的减少。
1.2 我国农村金融变革的现状
最近由于种种原因农村金融的发展十分缓慢,对于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也不是非常显著。在1978年以后,我国关于农业的在金钱方面的政策支持开始有起色,并且相应的服务体系开始健全。第一阶段是1978年~1984年我国农村的银行以及相关的机构开始有所缓和并逐渐的恢复。第二阶段是1985年~1993年的金融变革不断发展并逐步扩大的阶段,建立一个能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第三阶段是1994年~1999年的金融变革补充并逐渐完善的阶段。在此阶段规范了农村的金融市场。最后是从2000年开始,金融方面的调整开始加深并不断的发展。这时给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大的动力。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2.我国农村在经济发展以及金融变革中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业结构不够合理,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虽然政府正在尽全力引导和支持农民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但是由于农村自身缺乏技术和资金,没有能力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无法形成产业化经营,导致农业结构越来越显得不合理。第二,农民科技素质整体偏低。现在大部分地区的农民都是文盲,不能正确分析当地的资源优势,而且观念陈旧市场意识不强,只是盲目跟从、盲目投资,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产业升级难。
2.2 我国农村在金融变革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农村金融机构不健全。其次是在我国比较落后的地方没有关于贷款的相关措施,我国的政府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后是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比如:关于农村金融发展的法律规章制度不健全或者说根本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专门的规章制度等。这些都是我国农村在进行金融变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我国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以及金融变革主要采取的措施
关于农村金融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采取相应的方法解决他们在现在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建立和健全贫困地区的银行及相关行业的作用,并提高他们对于贫困经济的帮助。第二,走新型农业发展的道路,增加基层的收入。第四,实施科教战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结论
通过分析我国比较贫困的地区的经济和金融的基本现状及其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情况。应该看到现在农村经济的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服务是现有的农村银行及相关的体系所不能满足的。因而,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调整和改革,农民自身也应该积极学习金融的基本常识,加快对金融产品的了解。
参考文献:
[1]汤志江,康绍大.河北农村金融改革与支持新农村建设研究[J].财政金融2010,10,6(8):59—63.
[2]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金融研究处.河北省农村金融调查[J].华北金融,2010,1,18(4):23-26.
[3]蔡玉杰.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考[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9,16(1):67-69.
[4]李春友.解决农村金融缺失和错位建设新农村的当务之急[J].现代商业银行,2008,5,23(5):90-92.
篇6
[关键词]物流,帕累托存货方式,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107-01
一、物流的概念
物流是物品流通活动的行为,在物流过程中,通过管理程序有效结合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信息等相关物流机能性活动,以创造价值,满足客户及社会需求。广义的物流:可定义为原料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与废弃物流。狭义的物流:可定义为销售物流。
二、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概况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及生产合作,陆续接触并引入了物流的概念。而且,在一些学术刊物上“物流(logistics)”一词也开始出现并使用。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将《物流术语》列入行业的编制计划,表明国家对其的重视,1997年国家技术监督局也将其列入国家标准计划,最后完成了《物流术语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至此,完成了我国在物流领域研究的初探。2001年4月17日国家技术监局正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明确了我国官方对物流及其相关内容的界定,成为我国物流发展的里程碑。
三、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瓶颈及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1、物流人才匮乏
(1)全球经济一体化孕育成长发展着物流业,也孕育成长发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性物流人才;而其中中国物流人才作占的比例及质量还相去甚远,必须以更大的加速度追赶世界水平。
众所周知,物流是西方人从军事迁移到经济生活中的一项产业,最初的物流理念及物流实践都是西方人在生产实践中运用并加以理论化的。其物流业的发展至少比我国提早了50年。时至今日,经过多年的积累,西方物流业也造就了一批知识构架完整、实践经验丰富的高层次、专业化的物流人才。加之物流业本身就是一个跨空间、多时间、多角度的产业,故而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不同专业人员的同目标协作便尤为重要。要求我国物流人才具有国际化协同项目能力、丰富的从业经验,及良好的空间驾驭能力。
然而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面对广大物流市场,物流从业人员便显得尤为匮乏。并且在我国当今的物流从业人员中真正有完整的物流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市场驾驭能力,能制定近期目标与远期战略的专业人才更是风毛麟角。所以我国加入WTO之后,随着我国对运输产业的逐步开放,无论是国内物流公司,还是国际知名物流公司都深深感觉到:要在中国本土找到诸层次合适的物流专业化人才都十分困难。
(2)中国本土正规物流人才的培养才刚剐起步。
我们先从“学院”物流上看,全国仅有几所高校有本科层次的物流专业设置;换个角度看也就是说我国的物流本科专业设置,还不足10年。国内某些高校也在试探性的开设研究生层次的物流专业,尚未形成系统的学术构架及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
再从“实践”物流上看,全国针对物流从业人员虽然开设了“物流师”等级考试,但是开设的培训课程及学员的实践能力相距国际化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2、第三方物流规模与国家经济发展不匹配
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由节约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转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从2006年到2010年,全球第三方物流市场年平均增长率为10%左右。而我国的各项数字比较世界水平还相去甚远。据世界银行的推测,我国的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约为16.7%,业内人士估计可能在20%以上,比发达国家高出l倍左右。表明我国物流的成本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再比如说,或库存时间在国外一般是14天,而国内40天到45天都很平常。货物的库存时间又直接影响货主的资金流转情况——国内每笔资金每年流转1到2次,国外是8到10次,自然,资金带来的回报率更是截然不同。
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使跨国公司的采购成本(制造成本)得到降低,但是由于物流发展的滞后使采购同时产生的附加物流成本增加。影响了我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不利于出口经济的发展。
从总体上看在中国由于原有的运输仓储企业的陈旧经营理念及运作模式,以及各大型国有企业早已习惯的“自营物流”,在一定方面影响了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同时,众多外资跨国物流企业对中国物流市场的抢占,也强力排挤着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及他们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应有的地位。
3、物流业的各个节点时有脱节,物流业的顺畅匹配性不足
在绝大多数的物流项目中,国际多式联运被广泛应用,国际间“门到门”的物流过程一般需要海、空、陆等对联运的方式进行,一个项目中可能同时涉及物流公司与航空公司、铁路公司及船公司的链条式合作。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角色就是为客户订制合身的物流解决方案,并通过整合各种运输方式最终实现客户的要求,因而公司之间的磨合程度成为诸多物流项目成败与否的关键。再者,由于国家制定的有些政策已经不适应飞速发展的物流业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许多物流项目的顺畅进行。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林业经济;林业产业链;生态学经济
中图分类号:F30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当前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生态问题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衍生出了新的经济模式即林下经济,林下经济在当前显示出了较大的发展潜力,笔者将针对如何发展林下经济,延伸林业产业链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林业经济的发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一、对林下经济进行概念界定
在现阶段对林下经济还没有准确的定义,经过专家的总结,林下经济的要义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它以林业用地为主要的活动范围,包括生态文化环境;第二,它以系统工程、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为基础理论;第三,它的直接目标是
获得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第四,它的基本思路是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林下资源来发展循环经济;第五,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
二、探讨林下经济的模式
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与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生态旅游紧密相连,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发多种经济模式。
1、发展林下种植
充分利用林下的土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开发林粮(油)、林花、林菜、林药、林菌、林草等种植模式。
首先介绍林药的种植方式,利用林木为药材提供蔽荫等条件,在林中空地上种植较为耐荫的药材,例如白芍、金银花、薄荷、黄芪等。在林下间作的模式中,药材采用集约式的精耕细作,有助于改良林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土壤的肥力,促进林木的生长。其次是林花的种植模式。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花卉、园艺、苗木逐步受到人们的喜爱。由此看来,林花的种植模式发展前景比较广阔。诸如此类的种植模式都显示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有助于合理利用资源。
2、发展树下养殖
大力发展林下养殖,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林禽、林蜂和林畜的养殖模式,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养殖业。
首先介绍的是林禽模式。在林下放养或圈养鸡、鸭、鹅等家禽或者其他的飞禽,草木、昆虫可以为鸡、鸭、鹅提供补充性的饲料,禽类的粪便经过处理,可以做林地的肥料。其次是对林畜模式进行介绍。树林处于中龄林时,可以适度的放养猪、羊,这种放羊方式适宜地势平坦的平原区。在可以控制的山林中,可以养殖一些爬行类的珍稀野生动物,前提是经过主管部门批准。最后是介绍林蜂模式。在我国南方低山区域,主要是中药材较多的高山或者是脐橙等干鲜果品的种植区,这种地区林下养蜂最为适宜。林木、果树和药用植物为蜜蜂提供蜜源,蜜蜂能帮助林木、果树传粉受精,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盈利。
3、发展森林旅游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丰富,回归大自然的心理变得越来越强烈,森林生态旅游表现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正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森林生态旅游主要是指在森林生态系统内,以自然景观为主,结合区域内的人文、社会景观,使旅游者与自然接近,享受自然,产生回归自然的愿望,从而自觉保护自然。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事业,不仅使森林风景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很好的保护,还可以使森林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地发挥森林生态防护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发展森林的生态旅游事业,要以生态效益为前提,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依据,以提高社会效益为目标,力求达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探讨发展林下经济、延伸产业链的几个关键问题
1、在进行品种选择时,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发展林下经济,在对品种进行选择时,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凤鸡、翠鸭为例,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凤鸡、翠鸭,经国家畜禽资源委员会鉴定,被定为国家级地方品种。多年的实践,使得这种模式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在市场销售效益方面也比较理想。此外,因地制宜的原则体现在不同的地区,在进行林下经济品种的选择时,要根据当地的林地海拔、气候条件和土壤性质等因素,考虑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生产习惯。综合考虑之后,选择最合适的品种,实现林下经济的生态效益。
2、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
发展林下经济是林业部门的责任。然而,仅仅单纯的依靠林业部门,林下经济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要涉及到畜牧部门、水利部门和养殖部门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同时需要国家财政部门和银行部门等相关部门提供的财政支持。林下经济的发展不是靠某一个部门就可以单独完成的,需要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以林下经济为中心,进行相互配合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效益。
3、加紧发展龙头企业,完善销售市场
要完善林下经济,必须加快发展龙头企业,提高企业的总体实力。一方面,引导农民进行合作经营。合作社的建设,能够加强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合作经营在林下经济市场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此项举措,提高林下经济的综合竞争力,推进林下经济的产业化发展。与此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平台,及时经济信息,如法律信息、市场信息,加快林下经济的信息化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重点单位的示范作用。在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着重发挥试点单位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地推广先进技术和经验,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各大媒体,加大对林下经济的宣传力度,以此调动农民参与林下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完善信息渠道,为农民提供多样化的信息,不断促进林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4、加大资金投入,开拓融资渠道
林下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首先是需要政府提供资金,通过一定额度的补助,带领群众进行产业化的经营和管理,科学评估当地的林业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林产品交易市场、林权交易中心,并开展实行林权抵押贷款,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林下经济通过与农业经济、畜牧养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多项产业合作,在保持林下经济性质的前提下,拓宽资金的渠道。
5、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林下经济的发展,与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等其他部门密切相关。通过技术指导,农民能够掌握更多的关于林下经济的知识和技术。以上措施的实行,能够解决林下经济中技术落后的难题。与此同时,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帮助农民解决市场和销售的问题,不断地培育新品种,提高服务质量,通过相关部门的协助,大幅度提高林下经济的产品质量。对于重点研发项目,要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对于新工艺、新技术,要加大其应用与发展力度,增加林下产品的经济附加值,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结语:
林下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系统,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比较高。发展林下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发展成本,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有助于开展、创新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通过不断发展林下经济,缩短了林业经济的周期,增加了林业经济的附加值,有助于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使我国的生态经济更加稳定。
参考文献:
[1]吴太春,吴贵斌. 初探发展林下经济,延伸林业产业链应抓的几个关键问题[J]. 现代园艺,2012(06)
篇8
关键词: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问题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04-0035-05 收稿日期:2008-01-16
一、引言
随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持续发展以及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双方在互惠双赢基础上的全面经贸合作前景更加广阔。中国与东盟作为世界上开放程度较高的两个发展中的经济体系,彼此之间的贸易投资关系和跨国区域经济合作会随着双方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而不断加强。2000~2005年问,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货物进出口贸易额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与欧盟、东盟等经济体的增长幅度较高,东盟和欧盟等跨国经济体系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和影响逐年增大(保健云,2008)。中国与东盟是亚太地区开放程度相对较高大规模经济体。东盟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对外贸易依存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中国和亚洲平均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是全球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经济体之一,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经贸关系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开放条件。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知,1970~2003年间,东盟商品和劳务进出口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高于中国、亚洲和世界平均水平,最高的2000年达到约100.25%。1970~2003年间,中国商品和劳务进出口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处于上升阶段,从2000年开始高于亚洲和世界平均水平,在1970~1987年之间中国商品和劳务进出口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低于东盟、亚洲和世界平均水平,1998~1999年间,则与亚洲和世界平均水平较为接近。
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发展,为学术界所关注,已经有相关研究文献发表。一些中文文献关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及其经济效应(蔡鹏鸿,2005;王磊荣等,2005;侯铁珊等,2005;王丽荣,2005;江虹,2005;保建云,2008),一些英文文献则关注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安排与一体化发展问题(Hiro Lee,David Roland-Holst and Dominique van der Mensbmgghe,2004;Suthiphand Chirathivat,2002;Zhaoyong Zhang et al,1996;Chen Jie,1994)。本文在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利用相关统计数据。从实证角度对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发展前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论述。
二、中国与东盟北部四国、南部六国对外贸易增长比较分析
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都存在着贸易关系,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双边贸易关系存在着差异。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是随着经济转型中国民经济发展而逐渐提高的。中国的经济转型是在摆脱1966~1976年十年“”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的,宏观国民经济增长迅速。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152.59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14165.93亿美元,25年间增长了6.58倍,商品与服务出口贸易额从1978年的104.54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4601.88亿美元,增长了44.04倍,商品与服务的进口额从1978年的111.07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4277.34亿美元,增加了38.51倍。东盟地区北部的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在地理区位方面与中国较为接近,都属于转型中的发展中经济体。但东盟北部四国属于东盟各国中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东盟地区南部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文莱的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高,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都较大。中国与东盟北部四国、南部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首先,东盟北部四国中,越南的出口贸易额最大,增长速度也较快,南部六国中,新加坡的出口贸易额最大,增长速度也较快。越南和新加坡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也较为紧密。东盟10国中,北部地区的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加入东盟时间较晚。与中国地理区位较为接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对外开放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为转型中的发展中经济体。南部地区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文莱为东盟的最早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对外开放程度也较高,但与中国的地理区位较远。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是北部地区的发展中的转型国家,还是南部地区发展中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出口贸易额都不断增长,如图2、3所示。
其次,随着东盟各国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上升,东盟各国从国际市场进口商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进口贸易额也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在东盟北部的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四个经济转型国家中,越南的进口贸易额最高,增长也较快,从1996年的100.3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287.58亿美元。在东盟南部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文莱六国中,新加坡的进口贸易额最高,除了1998年后2001年出现负增长外,从1996年的1238.99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660.967亿美元。
简言之,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增长,中国与东盟各国进出口贸易额不断增加,但是东盟北部地区四国和南部地区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存在显著的差异,北部四国中的越南对外贸易增长较快。南部六国中新加坡进出口贸易增长较快。
三、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发展前景
中国和东盟作为亚太地区人口规模最多,覆盖国家数量最多,经济活动地域空间范围最广的大规模开放经济体,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双边贸易存在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额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
2003~2004年间,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额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马来西亚、印度尼西
亚和泰国的贸易量最大,但中国与各国之间贸易量的变化存在着差异。在东盟各国中,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与中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额占较高比重,如表1所示。
(二)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较高。东盟作为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双边贸易存在不断扩大趋势
2004~2005年间,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额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的地位保持相对稳定,日本的贸易地位在下降,欧盟的贸易地位在上升。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关系保持相对稳定,东盟在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存在上升的潜力和空间。事实上,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始终保持增长势头。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额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随着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贸易额的增长而不断增长。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额从2004年的1050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304亿美元。
(三)随着中国与东盟之间一系列双边与多边贸易协定的签订和实施,与贸易投资相关的规则和制度安排的不断完善,不仅有利于稳定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还为双边贸易发展创造了新的机会和可能性
目前,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双边与多边贸易协定及其相关制度安排主要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早期收获”计划的付诸实施。根据2002年双方签署的《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实质性的谈判首先从“早期收获”计划开始。二是中泰签署水果、蔬菜协议,2003年6月,中国与泰国在“早期收获”计划框架内签署了取消水果、蔬菜关税协议,并于同年10月1日起付诸实施;三是签署货物贸易和争端解决机制两项重要协议;“早期收获”计划付诸实施后,双方接着就有关正常产品和敏感产品(指需适当加以保护的产品)的降税模式(即高税率和低税率的商品如何分阶段降税)进行谈判,至2004年6月基本达成一致:四是降税计划全面启动,在中国举办中国与东盟博览会:五是中国与东盟之间已经开始服务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的谈判。
总之,中国与东盟之间双边与多边贸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额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国与东盟之问的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较高,东盟作为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双边贸易存在不断扩大趋势。随着中国与东盟之间一系列双边与多边贸易协定的签订和实施,贸易投资相关的规则和制度安排的不断完善,不仅有利于稳定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还为双边贸易发展创造了新的机会和可能性。
四、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中国与东盟之间双边贸易发展迅速,特别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启动以来,双边和多边贸易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双边贸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制约因素,需要妥善解决一系列问题。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中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面临着不平衡性和不确定性风险
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表现出长期的不平衡性,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地位,且贸易逆差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不利于双边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增加了产生贸易摩擦的机会。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不断扩大的同时,中国对东盟的贸易逆差也不断扩大,且后者的增速高于前者。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贸易逆差为76.3亿美元,2003年达到了164.1亿美元,2004年已超出200亿美元。2005年1~7月,中国前10位贸易逆差来源地中,东盟国家占了3席,分别是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中国对这三国的贸易逆差总计达119.1亿美元。广东作为中国对东盟贸易额最大的省份,与东盟的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2003年和2004年每年逆差已连续超过110亿美元(陆建人,2005)。如何改变贸易的不平衡性,是中国和东盟双边都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二)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面临农产品贸易摩擦与冲突
中国农产品对东盟的出口面临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农业发展,甚至加重中国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压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不平衡性日益显露。“早期收获”计划所列的570个税号都为农副产品,降税已从2004年1月1日开始。中国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但农产品成本高,质量差,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低。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对东盟的出口增长率已呈下降趋势。例如,2003年广东省对东盟的农产品出口为2.2亿美元,比2002年下降了5.1%;而从东盟进口的农产品达5.5亿美元,大幅增长41.4%,逆差达3.3亿美元。2004年广东向东盟出口蔬菜、水果、水海产品等农产品为2.7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仅22.7%,自东盟进口的食用植物油、大米、水果等农产品达9.7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76.3%,逆差进一步扩大到7亿美元。“中泰水果、蔬菜零关税协议”的实施,已给中国蔬菜水果市场带来一定冲击。中泰果蔬零关税实施一年来,中方此项贸易逆差达3.5亿美元,占同期双边果蔬进出口总额的71%。泰国热带水果出口到中国口岸价格总体下降,泰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热带水果对中国出口大幅增加,已使广西等地的果农收入减少。但泰国对从中国进口的马铃薯、洋葱、大蒜等协议内产品仍实行配额管理,配额外的进口需缴纳较高关税,这制约了在这些产品上有优势的云南、广西两省区对泰国的出口。如何平衡双边农产品贸易中出现的不平衡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未来发展。
(三)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面临着敏感商品和大宗商品贸易摩擦风险
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受到某些重要、大宗产品贸易增长波动的较大冲击,对中国某些产业发展造成实质性损损害,甚至对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双边与多边外交关系产生不利影响。尽管敏感产品关税还没有大幅度下降,但像大米、橡胶等敏感产品不可能长期用高关税来保护。如果大幅降税,必然产生消极影响效应。以天然橡胶为例,中国海南省是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占国产总量的70%。但海南省天然橡胶生产成本较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同要贵一倍多。泰国产橡胶成本每吨仅人民币3000元~4000元,而海南产的要9000元。这主要是由于海南省产胶企业的负担重造成的。在这种体制下,海南橡胶根本没有竞争力。另外,东盟产天然橡胶质量也比海南的高,在中国市场销路很不错。一旦取消关税,其销
量必将猛增。海南10万名胶农的生计将面临生死考验。大米也存在类似问题。关税下降后,中国产品将大量进人东盟市场。这已经引起了一部分华人的忧虑。因此,如何妥善解决敏感性商品、大宗商品贸易中消极影响,是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发展中必须妥善解决的另一问题。
(四)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面临来自区域内部与外部的非贸易和非经济因素的干预。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关系发展,受到区域外部力量的影响和制约
中国东盟区域内部贸易额占双方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较小,相互投资规模也不大,与NAFTA、EU等有世界影响的自由贸易区差距很大,这限制了CAFTA对本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中国和东盟双方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更为紧密,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仍然较低,大部分东盟成员的经济规模较小,经济基础薄弱,区域内基础设施较薄弱,不能适应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发展的需要,从而影响了自由贸易区效益的发挥。如何协调好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政治、外交、社会、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关系,防止区域外部势力对双边贸易的不当干预是中国与东盟双方共同面临的任务。
总之,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过程中面临着贸易不平衡性和不确定性风险、农产品贸易摩擦和冲突发生的可能性、敏感产品与大宗产品贸易摩擦、区域外部势力对双边贸易的不当干预等多方面的问题。
五、结论与建议
篇9
关键词:政策性金融 改革 启示
日本政策性金融曾在支持战后重建、实施“赶超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日本经济结构调整、政府职能转型以及国内民间金融市场的发展,原有政策性金融体系已显不适,弊病逐步暴露。为此,日本政府于上个世纪90年代启动大规模的政策性金融改革,总体思路是回归政策性定位、坚持“官退民进”。但是,日本政策性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已是积重难返,导致后续改革成本很高,本轮金融危机又进一步延缓了改革进程。本文对日本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改革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梳理,并从中得出一些启示。
一、日本政策性金融体系的特点
(一)种类繁多
“二战”后,日本政府为促进经济崛起而实施“赶超战略”,并制定了相应的产业政策。为配合产业政策,日本政府几乎在每一个需要扶持的领域都设立了对口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包括进出口、基础产业与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及住宅、医疗、环境卫生、农林渔业、区域振兴开发,等等。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形成了覆盖全面的“三行十库”政策性金融体系。
(二)规模较大
政策性金融在日本金融市场中所占份额较大。20世纪90年代初,政策性金融体系发放的信贷量约占日本国内信贷总量的1/3,仅次于城市银行。1964年,日本政策性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不足10%,2004年上升到18%,高于其他发达国家(美国5.4%,德国6.8%,法国8.7%)。
二、日本政策性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不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
日本几乎每一个需要扶持的领域都对应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最终导致机构庞杂。随着经济发展,日本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集中体现在结构升级,原有的政策性金融格局与之不适应。此外,政策性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也出现交叉和竞争,需要重新调整。
(二)治理结构不完善导致经营不善
日本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一直没有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比较明显,内部缺乏有效的制衡约束机制,同时也没有建立基于市场化运作的风险评价与控制体系,导致运行效率低下,经营情况不断恶化给财政造成较大负担。据统计,2000-2004年间,日本中央财政为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注资2922亿日元填补赤字。
(三)对市场构成“挤出”效应
随着民间金融的发展,资金供求关系由短缺转向过剩,政策性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机构业务出现交叉和竞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导向作用下降,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并没有降下来。政策性金融机构市场份额大且有财政补贴,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间金融的发展。国际清算银行认为,日本银行业盈利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来自政府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
三、日本政策性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一)第一轮改革:精简机构、“合并同类项”
1999年启动的改革主要是精简机构,减少政策性金融机构数目。如将日本开发银行和北海道东北开发公库合并为日本政策投资银行;将日本进出口银行和负责政府开发援助贷款的海外经济协力基金合并为日本国际协力银行等。通过这次改革,日本政策性金融体系由之前的“三行十库”整合为“两行六库”。这次改革的重点是整合机构,合并了具有类似职能的机构,并没有解决日本政策性金融机构存在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
(二)第二轮改革:重新定位、坚持“官退民进”
从2002年开始的改革将政策性金融功能做了严格限定:为支援中小零星企业、弱势群体筹集资金;获取重要的海外资源,确保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开展日元贷款(兼有政策和援助功能)。同时,坚持“高效率小政府”,继续缩减政策性金融规模,不再增加新的财政负担。根据新的功能定位继续推进组织机构调整。此轮改革强调“官退民进”、“民间能做的事交给民间”。对政策性金融的功能重新定位,突出强调填补市场空缺和提升国家竞争力,使政策性金融回归本位。
(三)最新动态:政策性职能进一步强化、民营化进程局部暂缓
金融危机期间,日本有关政策性金融机构积极发挥作用,政策性职能进一步强化,如日本政策金融公库承担稳定国内金融市场的职责,国际协力银行通过海外金融机构为日本海外企业紧急融资,日本贸易保险公司追加160亿美元责任额度为日本出口和海外投资提供保险支持。期间,日本政策投资银行(DBJ)围绕危机开展一系列投融资活动,鉴于DBJ发挥的积极作用,日本政府推迟了其民营化时间,在2014年之前,政府持有DBJ的股份不低于1/3,条件具备时再逐步减持股份。
四、对我国政策性金融改革发展的启示
当前,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期。日本政策性金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引以为戒,其改革的相关经验和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从日本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改革中我们得出一些启示:
(一)辩证看待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关系
政策性金融应定位于弥补市场失灵,而不应替代市场。但是,日本政策性金融对经济的介入程度过深,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民间金融的发展,扭曲了金融资源配置。目前,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的部分市场失灵恰恰是市场没有充分发展的结果,一些通过政策性金融发挥作用的领域事实上可以通过完善市场机制来实现。如果不去积极培育和发展市场,而以弥补市场失灵为由大力发展政策性金融,则是本末倒置。因此,需要辩证地看待市场失灵、市场发育与政策性金融的关系。当务之急是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破除行业垄断,提高金融业市场化程度,在此基础上,再稳妥发展政策性金融。
(二)适时调整政策性金融机构业务边界
政策性金融是政府为实现特定政策目标而采取的特殊政策安排,其职能具有“阶段性”特征,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边界也应随着职能的调整而调整。一是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业务边界需要动态调整。商业性金融机构有能力和意愿承办的业务,政策性金融机构应适时退出,不与之竞争。同时,政策性金融机构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拓展新的政策性业务领域。二是避免政策性金融机构之间业务交叉重叠。否则,政策性金融机构之间会产生不当竞争,降低政策效果。
(三)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治理架构
缺乏规范的公司治理架构是造成日本政策性金融机构风险控制不力、坏账大量增加、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深化我国政策性金融改革过程中,应建立规范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治理架构,在合理界定政府与政策性金融机构责权利边界基础上,构建不同层级的事权划分与决策机制,建立具有部际协调职能的董事会制度。其中,事关国家利益的重大项目由国家决策;一定规模以下的项目由董事会决策;管理层负责日常运营,董事会可根据需要将部分职权授权管理层,以提高决策效率。
(四)探索建立政策性金融发展评估机制
政策性金融服务具有特定政策目标。因此,需要对照既定的政策目标定期对其发展情况进行评估,检验政策执行效果。我国自1994年成立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以来,政策性金融业务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出现了与商业性机构不当竞争、业务规模扩张过快、风险隐患不断累积等问题。因此,需要从国家层面定期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履职情况、业务边界、风险控制、与商业性金融的竞争关系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定位、业务范围、发展模式等进行必要的调整,及时纠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政策性金融能够“与时俱进”。
(五)推进政策性金融立法
对政策性金融立法是国际普遍做法。日本通过立法对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定位、监管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其改革也依法进行。我国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和改革是在立法缺失的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部门规章及章程是指导和规范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依据,虽具有灵活性,但一定程度上也缺少制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今后,在完善我国政策性金融体系过程中,应尽快建立相关法律,通过立法形式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治理结构、业务范围、监管体系等做出规定,将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参考文献:
[1]白钦先. 谭庆华. 政策性金融功能研究――兼论中国政
策性金融发展[M].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2]张韶华. 日本的政策性金融:历史、现状与改革趋势[J]比
较,(26).
篇10
这次全市私营个体经济工作会议非常重要。私营个体经济、开放型经济、规模经济,是支撑我市经济的三大支柱。市委、市政府布局经济工作有一个基本的思路,就是外资与民资并进,“顶天立地”与“铺天盖地”并举,通过若干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加快构筑起无锡经济的新优势,把无锡经济整体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去年全市私营个体经济工作会议以来,我市私营个体经济呈现了蓬勃态势,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全市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突破、一个亮点。今天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再来一次工作上的大动员,思想上的大解放,巩固和发展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奋力推动我市私营个体经济的更大跨越。
上午,大家参观了*市凯凯橡塑、江南线缆等私营企业;下午,王荣同志、许津荣同志分别对今年全市私营个体经济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很好的工作意见,市工商局、*市、*申澄集团等单位和私营企业作了交流发言,市政府与各市(县)、区政府签订了20*年私营个体经济目标责任书,会议还表彰了四类“十佳”私营企业、优秀私营企业家以及扶持私营个体经济先进集体和个人。这次会议安排得很好,开得有新意、有成效。*市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起步早,力度大,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会议放在*开,就是借这个现场,进一步统一全市各级的思想,坚定信心,明确目标,落实措施,推动全市私营个体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无论是*的实践,还是其他市(县)、区的经验,都反复证明,发展私营个体经济,解放思想是首要前提。哪个地方思想解放早、束缚少,哪个地方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就快、就充满活力。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全市各级要继续高举解放思想的大旗,不断把解放思想推向新的高度、新的深度和新的广度,为私营个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活力。下面,我简要讲三点意见。
一、继续解放思想,就是要把全市上下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好,切实增强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的思想共识
解放思想,我们讲了多少年,是经常讲、反复讲。正是我们首先坚持了这一条,我们的改革才一年比一年深入,发展才一年比一年加快,工作才一年比一年自觉。现在看来,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第一位的问题还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加快发展。深入分析各级对私营个体经济存在的偏见和疑虑,突出的有三条。
一是还不很放心。看私营个体经济总不那么顺眼,担心私营个体经济发展多了,会加速贫富两极分化,影响市场经济秩序,滋生消极腐败现象。对私营个体经济的认识还停留在“补充”的阶段,没有真正上升到“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缺乏深刻理解。产生这样的疑虑,实质还是担心政治上冒风险、犯错误。二是还不很放手。限制多,监管多,条条框框多,吹毛求疵多,私营个体经济还没有真正享受“国民待遇”,还不能与国企、外资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三是还不很爱护。对民资民力重视不够,体恤不够,珍惜不够,有的地方把私营企业当作“唐僧肉”,实际工作中对私营个体企业远不如对其他所有制企业那样倾心尽力。这些问题不解决,我市私营个体经济就不可能健康发展、不可能有大的突破。扫除阻碍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各种思想障碍,把全市上下的思想真正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要求上来,关键是要对私营个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这个地位和作用,概括地讲,是推动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动力。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事关无锡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七项重点工作。这七项重点工作,无论是国企改革,还是利用外资,无论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还是发展旅游业、现代物流业,也无论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还是加快特大城市建设,可以说都离不开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都需要私营个体经济的进入。
没有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这几项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就缺乏有利的社会基础和经济条件。私营个体经济具有极强的渗透力、激活力,发展私营个体经济这一着棋走活了,就可以使全局都活起来。所以,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具体地讲,至少有三条:一是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二是致富百姓的好路子,三是结构调整的生力军。从经济发展看,是增长极。去年,全市私营个体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值和上交税金已分别占全市总
量的35.8%、18.3%和18.9%,在去年全市11.5%的经济增长中,有4.2个百分点来自私营个体经济的贡献。可以说,私营个体经济是支撑全市经济大厦的重要支柱。从致富百姓看,是好路子。到去年底,私营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已达54.3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25.1%,并吸纳了大量的下岗职工,为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事实证明,私营个体经济就是富民经济,这一块发展得越快,群众得到的实惠就越多。从结构调整看,是生力军。无论是国有企业的改革脱困,还是乡镇企业的转机改制,如果没有私营个体经济的大胆进入、及时补位,国有、集体资本退出的余地就不会这么大,国有、集体经济的活力就不会这么强,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步伐就不会这么快。因此我认为,对于私营个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怎么讲都不为过;发展私营个体经济,怎么做都不为过。应当象抓开放型经济、国企改革等工作一样,狠抓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这也是我市经济增创新优势、增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无锡发展私营个体经济,具备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一是有传统优势。无锡是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全国乡镇企业的创始地,经商办实业的历史底蕴十分深厚,群众基础非常广泛。二是有空间优势。无锡经济总量大,开放度高,又是区域性的交通枢纽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集散地,发展私营个体经济余地大、领域宽、机会多。三是有实力优势。无锡民间资本雄厚,去年底,全市居民存款余额达644.5亿元,大量游资正在寻找投资机会。四是有人才优势。特别是经过这几年市场经济的洗礼,造就了一大批经商办实业的优秀人才。所有这些加在一起,无锡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的确是天时、地利、人和。尽管我们起步不早,但完全可以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形成更明显的后发优势。
二、继续解放思想,就是要坚持发展与提高并重,促进私营个体经济的大跨越
什么是大跨越,一是要发展,在数量上有大的扩张;二是要提高,在素质上有大的增强。一方面,我市私营个体经济的总量还不大,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还不高,发展私营个体经济潜力很大、余地很宽,必须把潜在的能量充分释放出来。另一方面,我市私营个体经济还没有真正摆脱“低小散”的弊端,优势还不很明显,市场竞争力还不强,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直接面对国际强手高水平的竞争,压力非常大,必须迅速增强自身的实力和水平。“发展”和“提高”对于我市私营个体经济来说,都很重要,都很紧迫,必须两手并举,紧抓不放。
怎样实现量的扩张?一是要全面贯彻“六放”精神。“六放”,就是要放心、放胆、放手、放开、放宽、放活,这是解放思想的成果,是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也是先进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对照“六放”要求,全面审视我们的思想和工作,看一看思想是否真正解放,观念是否真正转变,政策是否真正开明,该降低的门槛有没有降低,该放开的领域有没有放开,该拓展的空间有没有拓展,从而不断改变我们的发展环境,充分激发起广大人民群众潜在的积极性、创造性。二是要千方百计招商引资。要象抓外资一样,广泛出击,招商引资,以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和吸引各路英才到无锡投资经商、兴办实业,努力使无锡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乐园。三是要始终坚持先“有”后“优”。不论私营个体经济初创阶段规模是否大、水平是否高、贡献是否多,都要满腔热情鼓励发展,一切先发展起来再说,真正做到先发展再规范、先发展再提高、先发展再壮大,为私营个体经济顺利起步创造条件。
怎样实现质的提高?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内在动力。要牢牢抓住创新这根主线不放,以持续全面的创新,推动和促进私营个体经济素质的不断提升。重点要抓好四方面的创新。
一是制度创新。要引导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积极推动企业产权结构由单一化、个人化向多元化、社会化转变,企业组织形式由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向公司制、股份制提升,企业管理模式由传统的家族化管理向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过渡,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要鼓励个体私营企业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国有中小企业的改革。特别要指出的是,广大私营个体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不仅是实现资本扩张的好机会,也是实现自我升华的极好途径。通过与国有企
业的渗透融合,可以充分利用国有企业市场、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基础和优势,促进私营个体企业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升级,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希望广大私营个体企业敏锐抓住当前国企改革的难得机遇,积极参与,大胆进入。
二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私营企业要把技术创新摆上十分突出的位置,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人才引进,通过产学研联合、与大企业大集团配套、与外商合资合作等途径,不断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条件的企业要加快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积极开展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市委、市政府鼓励和支持私营个体企业广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今后,上规模、上水平的技改项目可以享受贴息,建立省级技术中心可以享受补贴,创成国家驰名商标、名牌产品要给予奖励。
三是管理创新。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内部运行,切实抓好财务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等基础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现代化水平。要自觉用法律法规规范企业行为,遵守市场经济的信用准则和诚信观念,坚持依法办事,守法经营,树好私营个体企业的社会形象。四是经营创新。要敏锐把握市场格局的新变化,找准市场定位,完善营销网络,积极开辟新的市场空间,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有条件的企业要大胆进军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分工与合作。要加强与外商的合资合作,借船出海,借梯上楼,打开进入国际市场的通道。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到海外投资办厂、设立“窗口”,不断拓展生存发展空间,切实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要在搞好产品经营的同时,积极探索资本经营,大胆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联合、重组,积极争取企业上市,直接挺进资本市场,努力实现低成本、裂变式扩张。
实现私营个体经济的大跨越,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但主要靠个私业主自身的努力。在座的同志们是全市私营个体企业的排头兵、领头羊,要在加快发展和提高中带好头、放好样。在此,向同志们提几点希望。一是要有创业的激情。始终胸怀对远大目标的追求和渴望。不要满足于办一个小企业,而要立志干一番大事业;不要满足于当一个“小老板”,而要立志做一个大企业家;不要满足于致富个人,而要立志奉献社会;不要满足于在家门口争豪斗富,而要立志到国内外舞台上攀高比强。始终保持起家立业时那样一种闯劲、拼劲和持久的韧劲,真正象省委书记回良玉同志要求的那样,向高的攀,与强的比,同勇的争,跟快的赛。二是要有创新的勇气。创新是一个企业家最宝贵的品质。要增强开拓创新的勇气和突破常规的胆识,敢想敢干,敢试敢闯,敢为人先,以强烈的创新欲望、持续的创新实践,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三是要有现代的理念。培养世界眼光,增强战略思考,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发展思路、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真正学会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按国际通行规则办事,把握时展的趋势,挺立时展的潮头。四是要有良好的品质。养气、养性、养德、养智,提高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为干大事、创大业打牢根基。
三、继续解放思想,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职能作用,为私营个体经济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发挥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职能作用,也有一个解放思想的问题。关键要解决好两大问题:一个是“越位”问题,一个是“缺位”问题。解决前一个问题,主要多做“减法”,减少行政审批环节,减少行政直接干预,减轻企业各种负担;解决后一个问题,主要多做“加法”,加强指导,加强服务,加强协调。一定要正确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转换政府职能的真正内涵,“转换”不等于“无为”,“有为”不等于“越位”,关键是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把力用在点子上。全市各级必须坚决防止和克服把私营个体经济等同于自发经济的思想,防止和克服一切顺其自然、任其自生自灭的思想,防止和克服政府无所作为的思想,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在发展私营个体经济中演好自己的角色,争取更大的作为。
更好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要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为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第一,政策要落实。这个问题要多讲几句。去年,为了促进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市委、市政府出台了41条政策。对此,绝大部分地区和部门态度是坚决的,执行也是有力的。但也有少数地区和部
门,在一些政策条款的落实上不够及时、不够到位。什么原因,仔细分析有四种情况。一是认识问题。认为扶持私营个体经济就是扶持个私业主,是把实惠让给了个人,没有认识到扶持私营个体经济就是扶持生产力发展,就是扶持人民群众致富。二是水平问题。不能全面、完整、准确地理解上级的方针、政策,不能从无锡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执行上级的方针、政策,生搬硬套,照本宣科。三是利益问题。大局观念不强,对影响到本部门利益的,能拖则拖、能推则推,到下面收费的积极性要比兑现优惠政策的积极性高得多。四是领导问题。领导的思想问题没有真正解决,态度不明朗,对下面的管理不严格,抓落实的决心不大、力度不大。政策是政府的重要资源,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扶持性和激励性。好的政策就是生产力,执行好的政策,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上一篇:医院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 下一篇:阑尾炎患者的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