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7-21 17:39: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篇1

关键词:财政体制;县域经济;影响;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F8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0-02

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主要是指1994年确立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按照税种的不同把税收收入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以及中央和地方共享税,从而确定了中央和地方各自的收入来源。具体到县一级,又因各省情况不同而有不同的管理体制,但分税制的基本框架没有改变。以辽宁省为例,现行的财政体制仍然是以分税制为基础,同时在2010年省政府又对省与县之间的财政体制进行了一定调整。主要内容包括: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收分配体制基本不变,但在省与县之间,将原来属于省县共享税种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房产税全部下划为县级收入,同时县需要向省上解税收以保障省级财力。为了弥补县级财力不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中央到省、市均给县安排一定数额的转移支付资金。此外,还有各种收入增量返还等奖励措施,用以激励县级政府大力增加财政收入。在财政支出方面则是通过明确划分事权来确定支出范围,县级事权主要包括义务教育、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安、环境保护、行政事务管理等事项,近年来又增加了社会保障、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应急等事权。县级政府要利用现行体制下取得的财政收入来为上述事权买单。

一、现行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体上看,现行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既存在很大的促进作用又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

1.分税制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分税制财政体制壮大了财政收入规模,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体制激励作用明显,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现行财政体制,明确中央与地方的收入来源,激励地方大力开展经济建设,提升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提高税收规模。例如辽北某县从本世纪初提出“税源经济”的理念,通过发展陶瓷、绿色食品加工、风力发电、轻工家电、牛产业、通用航空等实体经济培植税源,使县域经济和地方财政收入驶入了高速增长的快车道。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8.6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31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2000年的0.38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27.8亿元。

二是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地方财政实力逐步增强。分税制财政体制确立了以税收收入为主,非税收入为辅的的收入结构,上例中的辽北某县通过加大对税收收入的征管力度,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实现了财政收入的高速增长,同时把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控制在80%左右,提高了收入质量,增加了地方可用财力。

三是转移支付调节了地区间收入差异,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分税制体制下从中央到省、市均给县级安排了大量转移支付资金,有效促进了县级发展。本世纪以来,辽北某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连年高于预算收入,财政自给率在最低的年份仅为38%左右,在最高的年份也没有超过70%,大量的教育、科技、卫生、文化、农田水利、植树造林等项目均靠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安排,给该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

2.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在体制上未能更多让利地方。首先从整体上看,中央在分税制中占大头,地方占小头,而在地方收入中按照省、市、县的层级层层递减,县级收入处于占比最小的地位。这就造成了财力高度向上级集中,县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支持才能保证财政正常运转。其次从税种划分上看,税源集中、稳定性强的收入大都划为中央和省级收入,而税源分散、征管难度大、增收潜力小的税种则属于县级固定收入。

二是在共享税种分配上划分比例不合理。例如在工商税收中县级分配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比例均较低,而营业税则达到了70%。但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县级主要支柱财源应为实体工业,所产生的主要税收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营业税主要存在于服务业中,而县级受城镇化程度、人口规模等因素影响,服务业远不如城市发达,营业税税源十分有限。此种分配方式,造成了县级政府辛苦招商引资,企业落户带来的税收却大部分被上级拿走的尴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

三是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县域经济发展路径。在现行财政体制中,涉土四税全部属于县级收入,而以土地出让金为代表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也是县级财力的主要来源。县级政府在发展过程中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必然选择增加涉土税收的发展路径,这也就形成了“土地财政”、大力发展房地产行业等状况,造成了许多县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负担沉重,商品房库存高企等问题。

四是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县级虽然处于收入分配的最末端,但其事权却一样不少,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最主要的支出事权包括供养全县行政、事业在职及退休人员,保证政府机构正常运转,保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公共支出,供养五保、低保等优抚人员,弥补企业养老保险缺口等。对这些事权,县级概括称为刚性支出。而在这些支出中还有许多“上级出政策、下级配套资金”的支出项目,例如义务教育的“普九达标”,在上级出台政策后县级只能自行投入资金进行校舍改造,形成了沉重的“普九债务”,再比如公检法公用经费达标、调整工资标准等均由县级政府安排资金,造成了县级财力紧张,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

五是转移支付制度不够规范、不科学。一方面转移支付缺乏固定约束,分配规模往往由上级说了算,一直以来饱受诟病的“跑部钱进”就是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的体现。县级财政部门也往往是把向上争取资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不仅牵扯了大量精力而且存在一定的权力寻租隐患。另一方面转移支付的构成不够科学,近年来县级财政收到的转移支付资金多为有固定用途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少有可以自主安排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这就造成了县级财力难以集中,想办的事情受财力制约往往办不成。

六是县级财政状况没有得到明显好转。在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县级政府本身分配的财权就少,2006年中央又全面取消了农业四税,导致县级财政更为艰难,而乡镇一级更是处于收不抵支的局面。为保证乡镇正常运转,县级往往还要负担乡镇的工资、运转等支出,再加上各类刚性支出,公建支出等,使财政资金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现行财政体制下的收入规模,仅能保证县级的必要支出,即所谓的“吃饭财政”,不足以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投入。为了筹集经济社会发展资金,部分县级政府近年来进行了大规模融资,造成了负债率攀升,债务负担沉重,而几年之后的今天,偿债支出又占用了大量县级财力,使本来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

二、对现行财政体制的改革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一方面要通过发展县域经济,培植税源,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另一方面也要从体制上进行改革,从根本上扭D县级财政状况,提升县级财政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

对现行财政体制进行改革应当遵循有利于增加县级财力,有利于激励县级政府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有利于县域发挥自身发展优势,有利于保障县级基本服务,有利于化解和防范财政风险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如下改革建议:

一是要财力下沉,增加县级在分税制中的分配比例。具体包括将消费税等中央税种转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种,给予县级一定的分成;提高县级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中的分成比例;合理划分总分机构税收归属,将石油、电力、通信等大型国企所属的县级分支机构所产生的税收划为县级收入。使县级拥有较为优质、稳定的税源,增加县级财力保障水平。

二是要调整涉土四税的分配。在给予县级一定财力补偿的情况下,中央和省可以在涉土四税中享有一定的分成。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中央及上级政府对基层的控制力,另一方有利于抑制地方政府盲目发展“土地财政”的冲动。

三是理顺财政投入关系。当前财政体制下,县级政府负担的事权过多,刚性支出压力大,制约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可以考虑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由中央及省对县级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险等方面进行直接投入。在降低地区间的差异,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同时解放部分县级财力,促进县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

四是规范转移支付制度。一方面要提高转移支付的刚性约束,规范转移支付的安排流程,降低上级在转移支付过程中的随意性。另一方面要调整转移支付的结构,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方便县级依照自身发展优势自主支配专项资金。可以考虑在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中,进一步放宽专项资金使用限制,例如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允许县级打捆使用转移支付资金等,这样更加有利于县级政府依据自身产业发展目标安排资金,集中更多的财力快速促进产业发展。

五是帮助化解政府债务。当前政府债务沉重成为了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量财政资金用于还本付息支出,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投入。上级财政帮助地方政府化解债务并不是简单的代为偿还,而是首先解决偿债负担重,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可以考虑由上级财政部门出资对县级到期债务及高利息债务进行置换,待县级财政状况好转再逐渐偿还给上级财政。一方面减轻当前的偿债支出压力,另一方面减少利息支付,节约财政资金。

六是完善地方税收体系。按照我国“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管理原则,县级政府虽有本级财政的管理权,但税收管理的权力却较为弱化。在现行体制下,国税局为中央直管单位,地税局为市管单位,从行政隶属关系上说,税务部门并不属于县级政府序列。县政府对税务部门的控制力与影响力也较低。这就导致了在组织财政收入方面税务部门与县级政府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有些强化税收征管的政策由于难度大、成本高往往难以执行,造成地方税款的流失。今年,中央充分向基层下放各类管理权限,辽宁省的工商、质监等部门均已完成下放,可以考虑在今后的改革中下放地税管理权,进一步理顺县级税收管理体系,更好的凝聚全县力量做好财税征收。

参考文献:

[1]谭乐义.“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目标与实绩的偏离[D].山东大学,2016.

[2]高军,王晓丹.“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基于江苏省2004-2009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2(03).

[3]刘佳,吴建南,吴佳顺.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域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基于河北省136县(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01).

[4]郑新业,王晗,赵益卓.“省直管县”能促进经济增长吗?――双重差分方法[J].管理世界,2011(08).

[5]刘佳,马亮,吴建南.省直管县改革与县级政府财政解困――基于6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1(03).

[6]张占斌.加强省直管县改革的顶层设计和规划[J].行政管理改革,2011(06).

篇2

新形势下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发展态势,对审计产生了巨大需求。这不但增加了审计的工作量和难度,同时也为审计职能作用发挥拓展了空间,对于审计事业的发展而言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如果能够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就是抓住了发展的机遇。因此,我们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的需求,重新定位审计工作重点、审计范围和审计重点,以及审计发挥职能作用的层次和领域,着力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支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审计的需求

从当前的发展形势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审计不仅要监督检查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还要关注宏观问题,在完善体制、机制、制度、宏观管理和法规方面发挥作用。(2)国家审计不仅要检查监督经济活动合理合法性和管理的规范性,还要关注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和重大调控措施的落实情况,以促进经济政策的落实保证宏观经济健康运行。(3)国家审计不仅要注重传统的审计项目的审计,还要进行民生问题和新领域的审计监督检查。(4)国家审计不仅要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还要关注其廉政问题,促进领导干部规范经济行为和保持廉洁从政。(5)国家审计不仅要检查监督微观经济活动错弊问题,还要进行经济效益和效果评价,遏制浪费。(6)国家审计不仅要履行审计监督检查职责,还要进行个案和综合性分析评价,反映和揭示体制、机制制度和宏观管理方面的矛盾、障碍和问题,提供促进规范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为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经济责任审计级别进一步提高,地方党委政府还要求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和有关民生投资等项目进行跟踪审计。多方面对审计的需求,给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开拓了广阔空间。

(二)党委政府对审计的要求

在新的形势下,各级党委政府对审计越来越重视,信任度越来越高,有些地方把审计意见作为经济决策的参考依据、调控经济的手段和促进政策措施落实的工具。(1)大的经济决策前要进行审计调查,听取审计的意见和建议。(2)党委要求对党政领导干部全面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同时要求进行分析,把审计意见作为管理干部、促进履行职责和反腐倡廉的参考依据。(3)地方政府直接安排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的行业和重点投资项目审计,以促进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4)地方政府要求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的民生工程项目和重点投资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以保证投资的有效性,实现投资目标。(5)地方政府要求对资源环境进行审计,并要求分析、促进生态文明。(6)地方政府要求不仅进行审计监督,还要求进行分析评价效果,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审计已经进入宏观决策领域。

(三)国家审计正在发生着重大变革,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审计体系雏型

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国家审计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一是审计发展方向和目标,已由对个案查错纠弊向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转变,目标是“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二是审计目的,由对微观监督检查促进规范管理向服务宏观方面转变;三是审计范围,由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向以财政财务收支为基础的经济权力行为、经济效益、资源环境和新领域扩张转变;四是审计功能发挥,由审计基本功能发挥向审计本质功能和宏观层次转变;五是审计重点,由常规项目审计向重点行业系统和专项审计转变;六是审计方式,由年度结算审计向跟踪审计转变;七是审计手段,由手工操作核查向计算机审计转变;八是审计结果报告,由情况反映和个案纠错规范建议向综合分析和提供宏观建议转变。审计发展方向和工作转变趋势是在进行常规审计的基础上的提升,进一步突出了审计重点,强化了行业系统和专项审计,取向于服务宏观。政府审计转变的方向和现在的发展趋势,已经初步展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审计运行体系,其功能作用发挥也已经跨入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安全健康运行的宏观层面。

二、构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安全健康运行的审计运行机制

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的需求和党委政府对审计的要求,审计机关必须进一步强化宏观意识,建立健全以财政财务收支和审计调查为基础,专业系统审计为主体,专项审计为重点,分析评价为手段,服务宏观为目的,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安全健康运行的现代审计运行机制。这是审计跟踪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中国式现代审计运行机制。它既能继续坚持微观监督检查职能作用的发挥,又能在宏观层面上发挥作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

(一) 国家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运行机制

国家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或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安全健康运行的运行机制是多层次审计活动与互动性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审计监督检查单位一般表现为独立进行,同时也为审计分析提供信息资料,客观上审计过程又是一个调研过程或审计信息搜集过程,把实施审计与审计信息采集、审计经济分析融为一个互动整体。各种审计活动和运作虽然独立性很强,关联十分紧密,但是又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

1、审计信息资料的采集与供给系统。(1)基础信息:微观个案审计项目获取的审计数据信息资料。(2)定向信息:为获取信息情况的审计调查所获取的审计数据资料和情况。(3)主导性信息:行业系统和专项审计获取的审计数据信息资料。(4)辅信息:国家和有关方面的经济类信息和数据。(5)参考性数据信息:国际有关方面的经济类信息和有关数据资料。(6)参照性信息:国家实行的经济法规、经济政策,行业部门的有关经济评价指标和标准要求,以及经济社会评价体系评价指标。(7)外来信息:联合国、国际有关组织和国家的经济分析评价体系指标等有关信息。这种以审计信息为主体,以相关信息为辅助的审计信息数据库,就可以满足对国家、行业系统和区域经济分析评价的要求,由此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动态, 为宏观、行业系统和区域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审计信息分析评价系统。审计信息分析评价系统,主要是配置和开发计算机软件,用数据信息资料分类输入储存、数据信息资料处理、数据信息资料分析评价。(1)配置审计数据信息资料输入储存软件,即建立数据库。(2)配置专业性和综合性审计数据信息资料输入储存软件,即对数据库数据资料进行处理,按专业分别输入储存。(3)配置综合性和专业性分析评价软件,对综合数据信息资料和各专业数据信息资料进行分析评价。(4)编制综合性和专业性审计数据,信息采集表格,一是由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项目时,填写有关数据资料;二是对所填写数据核准后,输入数据库,数据信息采集表设计栏目必须与数据库软件输入储存分类相一致。(5)配套配置综合性和各专业性分析评价指标体系软件,以对综合数据信息和专业数据信息进行比对分析评价。另外还必须配套成立专业专家评价委员会,根据非数据性有关情况对计算机分析评价结果进行审核评价,最终完成审计分析评价报告。

(二) 构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安全健康运行机制已具备的基础条件

我国的政府审计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构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安全健康运行机制的基础条件,有些审计项目、运作活动和硬件技术等方面已经跨入到这个层次。(1)政府审计监督体系已经稳固下来,处于完善、提高和创新发展新阶段,逐步向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机制方向转换。(2)审计范围和审计对象覆盖经济领域各个方面和有关社会活动的有些方面,可以获取会计、经济、政策和社会等方面的信息数据资料,培育了信息供给源,为审计综合分析奠定了基础。(3)全国统一组织的专业、专项审计(如粮食审计、电力审计和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取得了良好效果和成功经验,并设计了审计信息采集表格,开发了审计信息输入和处理软件,为今后的专业、专项审计给定了范例。(4)金审工程已投入使用,实现了全国联网,可随时采集和输入所需信息,硬件技术为分析各类信息提供了保证。(5)传统的手工操作已转换为计算机审计,审计手段完全可以适应现代审计的基本要求。(6)跟踪审计、信息系统等创新型的审计方式,不但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效果,而且为快捷采集信息和获取动态信息提供了支持性保证条件。

三、国家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运行机制的完善条件

国家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运行机制,实际上也是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安全健康运行的运行机制。我国现在的国家审计虽然已经具备了构建审计促进转变经济方式运行机制的基础条件和支持运行的一些条件,但是,要保证有效正常运行,还需要进一步修整、充实、完善、规范和提高。目标要求,就是要使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的需求和党委政府对审计的要求,关键的是要做到实施审计项目、审计信息采集与审计数据处理、审计分析相匹配,最终取值于审计分析报告。从现行审计运行情况分析,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审计项目计划,突出重点行业系统和专项审计。每年度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安排1至2个影响全局的行业系统或专项审计项目,并进行行业系统和专项审计的分析评价。

2、完善审计信息数据库,增设各审计专业数据资料输入储存库。一方面实现数据输入专业电子化,另一方面可对行业系统和专项资金活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3、按审计专业编制信息采集表,将实施审计项目所需数据信息资料通过采集表核实后输入数据库。主要是掌握审计动态,为进行行业系统和专项分析评价提供数据资料支持。

4、开发审计行业系统和重点专项审计分析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专业分析。

5、制定行业系统和专项审计分析评价指标,作为评价行业系统和专项系统审计依据。此类分析软件,主要是对行业系统和专项审计系统数据进行处理,取得数据评价结果。根据这个评价结果,再参照非数据有关情况和参照相关评价指标进行全面分析评价。

6、成立专业分析评价队伍,专司对审计信息分析评价。专业分析评价队伍设少量专职人员,吸收综合素质高的人员辅助参与分析评价。同时,也可以从外部聘请部分专职专业分析人员和有关专家参与。

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政策 对策

[作者简介]李晓明(1959- ),男,广东陆丰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麦影(1977- ),女,广西平南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商贸系,副教授、经济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广东 广州 510405)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州市教育局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2013年度攻关项目“探索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项目编号:2013-84)和广州城市职业学院2013年教育教学改革课题“促进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与对策研究――以广州市为例”(课题编号:2013-34)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022-02

一、高职教育对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建立职业教育与产业体系建设同步协调制度,实现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的融合发展”的目标。目前,社会公认高职教育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四大职能,其中,培养人才是核心职能,其他职能既是支撑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选取了对高职教育功能的狭义定义,认为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主要指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高职教育作为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在开展科学研究、为当地行业企业提供服务、为社会传承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影响力逐步提升,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王一群认为,当前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意识不强、效果不明显,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叶华提出,高职院校服务能力的缺失主要表现为高职院校服务方向的游离、服务群体和目的单一、服务深度和能力不足。周世青认为,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方面存在发展不够平衡、工作不够主动、联系不够紧密、服务不成系统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认识不到位、能力不适应、机制不完善。任君庆、王义认为,近年来示范院校的社会服务大多停留在技能鉴定培训和企业职工培训层面,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项目不多。总之,高职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中存在能力不足、动力不足、保障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相关政策与法规分析

从国际上看,职业教育法律法规较完善的国家有美国、德国、新加坡等,但这些国家大多立足于发展和促进职业教育方面,并提出了政府、行业企业、相关机构等对职业教育的支持政策,如德国颁布了《职业教育法》《企业基本法》《青年劳动保护法》《培训员资格条例》等,新加坡要求企业为职业教育提供便利等,对职业教育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少有政策规定。

我国政府对高职教育服务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职能定位非常明确,但相关的具体法规条例较少,仅有少数关注校企合作、实习实训方面,缺少对高职教育服务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引导、规范、评价及相关保障。现有的《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中,涉及高职教育的内容不多,且大多以原则性、目标性为主。我国在国家层面出台的一些相关政策主要涉及高职教育服务经济及社会发展的任务及内容,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出“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在具体措施方面,《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决定,2011~2012年实施“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重点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对示范院校提出“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更高要求。

一些地方政府的文件也明确提出,高职教育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如云南省教育厅等印发的《关于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培养大批与我省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更好地为实现云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印发的《关于本市推进组建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联合区域各类办学单位、企业或行业组织,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动”“提高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湖南省教育厅2009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要点提出,积极推动全省职业院校对接产业(行业),促进职业教育链深度融入产业链。部分省市的政府和行业从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等方面出台了鼓励、规范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法等。如北京市出台的《北京市交通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暂行办法》,深化和促进了北京市交通行业职业教育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无锡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建立无锡市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定点企业制度的意见》,旨在推进无锡市职业院校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深化校企合作,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酒泉市扶持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见习工作实施办法》提出,扶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工作、支持中小企业和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吸纳人才的系列措施。

行业层面则较少出台结合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教育部的《关于提高职业教育支撑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能力的指导意见》,从“完善行业指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但仅涉及有色金属行业,大多不具有普适性。

三、促进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1.加强法律法规保障。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敦促及保障高职院校服务于社会发展,鼓励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的联动发展。地方政府应根据地方经济及教育特色制定具体法规,有针对性地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的水平。

2.制定具体保障政策。地方政府制定了促进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明确了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的职责和权益,采取地方税收优惠、用地优惠、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倾斜等政策措施,调动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社会各界的积极性。(1)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地方政府提供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支持,吸引企业加入校企合作,鼓励行业的龙头企业与高职院校进行多方位合作,通过减免税收等手段鼓励高职院校为企业、社区等提供技术服务。(2)教育用地优惠。地方政府在教育用地上实行优先政策,有条件的地区、城市可在社区划分出教育用地,为高职院校服务当地发展提供必要的场所。新规划的城区将教育用地纳入规划,规定一定比例的土地为教育专用。鼓励社会各界以赠地、合作建立基地等方式向高职院校提供教育用地,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社区等的联系,推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3)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向教育倾斜。将高职教育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促使高职教育的质和量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对于当地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将相关的专业群纳入重点支持对象以加大资金投入。(4)支持探索“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探索政府补贴、政府购买等方式,支持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设立“厂中校”或“校中厂”,共建生产实训中心,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鼓励高职院校通过参与企业研发、技术攻关、工艺与流程改进等,提高院校服务企业的能力与水平,推动双方合作的深层次发展。

3.体制机制保障。地方政府成立促进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协调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从宏观层面指导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的方向与任务,搭建机制平台,使高职院校与企业协调互动,发展共赢。

4.资金激励与保障。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及社会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对此,地方政府可以立项方式,设立“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发展专项基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资助一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解决重大问题、共性问题的项目。

5.政府引领,创建良好环境。强化各级政府支持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责任,确立高职教育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落实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责任。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大力宣传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事例,对在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予以表彰。

6.组织保障。政府进一步加强对高职教育的领导,充分发挥政府联系各方、协调各方的优势和作用,建立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的联系机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积极创新高职教育管理体制,探索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的体制,探索高职教育集团创新模式、校企合作董事会(理事会)制度等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及社会融合的体制机制。

(二)高职院校层面的对策建议

1.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师生“双主体”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高职院校要注重发挥科研与技术人才优势,将优势科研资源整合组成若干科研团队,建立专家智囊库,深入行业企业的决策咨询系统,积极解决其需求,为其决策当好参谋。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的科技创新体系中,高职院校也是重要的科技创新资源,地方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及社会的发展更是相互促进的。根据地方产业特色,校企共建研发基地,共同推进研究成果产业化,既可为校方解决研究经费,也能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实现高职院校与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机衔接,从而满足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校方的人才优势,将高职教育中的核心模块――实践教学与服务经济社会有机结合,通过立项资助、制度引导等手段鼓励教师带领学生收集地方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管理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提供企业决策参考,实现师生“双主体”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样可以真正实现学生所学与企业实际的对接,避免传统理论教学与现实脱节的问题,企业也能由此产生效益,达到“双赢”。

2.打造校企共享的“双师”队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既熟悉企业业务又能带领学生解决企业问题的“双师”,是高职院校最宝贵的人才,也是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的中坚力量。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多种渠道,多形式培养和锻炼“双师”人才为地方经济及社会服务:积极推进并完善教师下企业的实践制度,培养现有师资的实践能力;引进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专业技术能手作为高职院校的专职或兼职教师;构建跨单位的校企合作研发团队,承担企业实际项目开发,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并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引进课堂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打造校企共享的“双师”队伍。

3.积极探索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形式。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但目前很大一部分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并不高,有的专业性较强的设施设备甚至常年闲置,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紧缺等原因,无法及时更新设施设备。将高职院校闲置的设施设备通过租赁、项目合作等方式用于企业,将对企业产生重要的效益。同时,实训基地在设计理念上应充分考虑其在当前行业企业中的适用性,既满足教学需要又能为企业提供真实的服务。校企双方也可协议共建共享实训基地,依托各自的场所、人才、资金、设备等实现优势互补,进行实质性的合作。

(三)行业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1.构建以行业协会为纽带的校企沟通平台。校企双方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影响学校科研与地方产业、行业的结合,限制了科研成果的转化。行业协会应起到校企沟通纽带作用,打造校企沟通大平台,促进高职院校成果转化,提高其服务社会的质量。

2.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将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纳入绩效考核范畴。目前政府对高职院校的考核基本上仅限于其“培养人才”的职能,而对“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职能缺乏要求,这也是造成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动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纳入高职院校绩效考核的范畴,并引入以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等为主体的第三方力量参与综合评价,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客观评价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积极推进诚信评估制度。

3.企业职工培训与学历教育的融合。高职院校具有充足的教育与培训资源,而企业的发展也需要技术技能、管理制度、团队协作等方面的系统培训,投入大量的员工教育资源。双方可进行优势互补,企业依托高职院校的场地、师资、设备等资源开展各类岗前培训、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并按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其中60%以上的教育经费应用于一线职工的教育培训。积极探索将企业职工培训纳入高职院校学历教育范畴的新模式,高职院校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将学历教育与企业培训紧密结合,既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也注重企业技能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段悦兰.立足当地企业 服务地方经济――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2(6).

[2]马云峰.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2(3).

篇4

[关键词]科技;统计科学;发展

1 科技先行是统计科学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1)必须坚持把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为统计工作的第一要务。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都要围绕这个第一要务来进行。

(2)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具体讲就是求两个“真”:一个是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之真,即“求真实”;另一个是求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即“求真理”。“求真实”是基础,“求真理”是关键,促发展是目的。

(3)必须坚持全面、科学、准确、及时。按照

4.2 抓协调提效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统计的任务也日益繁重。统计工作仅靠一家之力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树立“大统计”理念,构建大体系、大网络,才能提高统计工作效率。一是加强上下联动,积极推进县、乡、村三级联动,形成攀高比强、争先创优、共同奋进的浓厚工作氛围。二是加强左右互动,主动与相关部门衔接沟通,强化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对部门统计的协调和指导,及时协调解决部门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统计制度,逐步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三是加强内外齐动,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数据评估方法体系,确保各类数据客观反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四是加强整体推进,强化与兄弟县(市)的交流沟通,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多方协调,形成合力,推动统计科学发展。

4.3 服务创品牌用数据说话、为决策服务是统计部门的根本宗旨。提高数据质量是基础,搞好优质服务是根本。只有提供优化统计服务、创立知名统计品牌,才能树立统计权威、提高统计地位、扩大统计影响、展示统计形象、实现统计价值。一是加强对宏观经济的预测、监测,全面跟踪反映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及时提出监测报告和对策建议。二是密切关注经济社会运行态势,注重对“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进程中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研究,撰写优秀统计调查分析,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三是全力以赴、尽心竭力做好人大、政协“两会”的统计服务工作。四是积极办好内部刊物,根据领导、部门和社会公众的不同需求,不断充实刊物内容,全力做好特色服务。

4.4 抓改革促发展

篇5

区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推动大发展,全面奔小康,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宏伟目标,全区各行各业正在为之努力奋斗。作为准确反映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工作,责任十分重大。统计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认识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搞好统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向党委和政府提供优质的信息咨询建议,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需要重视统计分析。从宏观上讲,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管理重在宏观调控。调控方向的确定、调控力度的把握,特别是涉及经济结构调整等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都需要对宏观经济状况和社情民意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从微观上讲,包括企业经营决策所需的大量市场信息,也来自统计部门。因此,经济越发达,市场越健全,统计工作就越重要。

提高领导者决策水平,需要掌握统计。领导干部要利用好统计这个工具,不断增强驾驭大局的能力。特别是主要领导,都要遇到拍板决策之事。千万不要不管三七二十一,盲目拍板,而应该做到情况明,心中有数。包叙定在重庆任市长期间,曾要求领导干部有重点、有选择地记住50个左右的数据。记数不是目的,是科学决策、宏观调控的工作需要。看似静止、枯燥的统计数据却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只要稍加分析,就能把握发展趋势,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就能保证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对统计工作是非常熟悉的,对统计成果的应用是非常有水平的,正是由于他们有水平,才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月统计数据出来之后,政隆区长就会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的全面分析,找出经济运行中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下阶段的工作重点和难点。

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温度计”,是宏观决策和管理的重要基础,可为经济社会发展“号脉”。在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时刻,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可通过统计先行、中性和后期指标所反映出的现象来考察宏观经济运行的好坏,以便采取应对措施。

加强统计工作是适应当前形势的迫切需要。一是统计工作难度越来越大。随着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成分、经济增长方式、社会生活、经济利益的多元化,统计调查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但被调查者心甘情愿地参加统计调查、提供统计数据的比率却在下降。调查对象的合作程度降低,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统计调查和分析的难度很大。二是统计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我国现行的统计方法和指标体系要逐渐与国际接轨,这就是大家通常说的统计入世,它对统计数据和统计制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区委、区政府为了准确把握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对统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新兴产业、非公有制经济等指标会更加关注,也要求对重大经济问题进行量化分析,提供前瞻性、科学性的咨询建议。三是统计数据质量亟待提高。统计数据源于基层,源头数据不准,直接影响汇总指标核算的准确性。近年来,全区统计数据质量已有明显的提高,但统计数据失真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街道、乡镇、企业统计队伍力量薄弱,人员不稳定,统计手段落后,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要求。有些乡镇、街道上报统计资料时靠拍脑袋,做数字游戏,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

二、把握关键,突出重点,更好地为全区经济工作服务

统计工作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跟上和掌握区级领导的思路和脉搏,为领导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提供有理有据的分析建议。

(一)提高数据质量,辅助科学决策

一是把握准确性。准确是统计的生命,统计工作的关键就是不搞假数,要反对虚报,也要反对漏报瞒报。统计数据只有真实可靠,才能正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才能帮助领导把握大局。因此,统计部门一定要在数据准确性上多下功夫,必须真实、无误地提供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数据资料。二是增强时效性。各行各业对统计信息的需求都有一定的时限,及时提供统计数据就是为了避免工作被动。目前,月度主要经济数据大部分都要到10日以后才能出来,还是慢了一些。统计部门对主要经济指标的统计数据及重要分析资料,必须及时提供给领导参阅。三是注重全面性。统计部门作为政府的综合信息部门,要根据万州经济发展和区委、区府工作需要研究指标体系,不能只局限于现有统计体系,不能过分依赖统计制度上的几个指标,要多研究掌握敏感问题和热点问题所涉及的指标。要创新统计方法,根据市场需求和工作需要,应用统计学原理,结合万州实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分析。如果只依据自己的统计指标来分析,不对周边环境、周边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就会对决策造成一些误导。要加强对全国、全市、周边区县、长江沿岸城市的经济运行情况的跟踪,及时搜集、整理、分析比较,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四是提高科学性。统计对象的内容变化了,统计工作也要作一些相应的调整。比如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混合多元所有制,究竟统计为外资,还是统计为国有经济,或者统计为其他的类型,目前各方面有不同的意见。统计部门就应当在这方面探索科学的方法。同时,要进一步规范统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统计原始记录及统计管理制度,确保统计数出有据。

(二)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测、监控和分析

统计部门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决策咨询部门,虽然不行使对经济的直接管理,但要紧紧围绕全区的中心工作,结合实际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预警监测,撰写一批有份量的分析材料,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发挥好统计部门的信息、咨询、监督作用。要重点监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结构调整、科技进步等状况,密切关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和一些重大事件,及时提供监测预警分析论证报告。统计部门不能作为一个只出数据、报表的部门,要主动参与全区各项工作,在服务和监督中求得自身的发展。

(三)加强对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

统计部门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委、区政府高度关注的突出问题,如招商引资、非公有制经济发

展、重点工程建设等等,开展深入的专题调研,及时捕捉新情况、新信息,形成调研成果。要树立“精品”意识,结合我区实际,加强定量分析和系统分析,力争多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统计分析精品,为领导提供有深度、有份量的对策建议。要调查研究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分析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表现特点和根源,找出其中的规律,为这些矛盾和问题“号脉”,并开出“药方”。

(四)加强统计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统计部门要不断适应新的形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强与重庆市、周边区县及沿江城市统计系统的交流与合作,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不断提高我区的统计工作水平。要多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去学习,学习他们好的做法、好的经验,以尽快建立起更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制度和方法体系,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要多请重庆市及发达地区统计系统的领导、专家来讲授统计的新理论、新方法,以提高全区统计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与操作技能,让万州的统计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区统计局要加强与市统计局的工作衔接,主动寻求市局的帮助和支持,根本改变不请不到、不问不答的状况,改变目前只有线上往来、没有见面商谈的工作局面。

(五)加强统计信息的社会化服务

统计部门在不违反《统计法》等有关保密规定的前提下,在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应积极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满足社会的需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任何一个企业、外来投资者、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迫切需要了解统计数据,比如外来投资者,统计数据可以帮助他们决定是要在万州投资,投资后如何发展。今后,凡是应该向社会公开的统计数据,都要向社会公开,为需求者服务;政府应该无偿提供的,要通过党政网和正在拟建的统计网向社会;其余的,也可根据需求采取有偿形式提供服务。

三、加大统计法的宣传执法力度

统计法制建设虽已得到了一定的加强,但一些单位和部门为追名逐利,往往置《统计法》和党纪政纪于不顾,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统计法》的宣传必须进一步加强,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要特别强调的是,统计工作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是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的,不是为个人仕途服务的。

一要加强统计普法教育。要把统计法律法规的学习纳入“四五”普法内容,通过宣传教育,不断强化依法统计意识。二要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对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对典型案例要向社会公开曝光。建立健全统计监督检查制度,对各开发区、各部门、各乡镇的统计工作进行定期监督检查,确保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对个别地方、部门和单位滥用统计数据、调整统计规则等行为,一定要坚决抵制。对违反统计法的,造成恶劣后果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三是加强统计调查管理,确保数出一门。统计部门是统计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管理部门,负责对全区统计工作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组织的统计调查要与统计部门协商,按统计部门的指导意见组织实施。任何单位或个人使用数据都必须以同级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为准。凡是各部门向公众公布的数据以及各类经济指标考核数据,应经统计部门的审核认可。

四、提高统计队伍素质,加强统计组织建设

统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一批精通统计科学、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熟悉经济管理的专门人才,因此,必须切实加强统计队伍建设。要在学中干、干中学,将系统学习经济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做到“勤学、守法、报真数”。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留住人才,引进高层次、高素质的统计人才。要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善学习、作风正、守纪律、能战斗、保廉洁、做表率”和“会指标、会调查、会管理、会执法、会微机、会算数、会分析、会服务”的“八要八会”统计工作队伍,为区委、区政府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着力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各开发区要建立健全统计机构,保持必要的人员编制,稳定统计队伍;切实加强乡镇、街道统计组织建设,要在党政办公室设立综合统计岗位,安排专职综合统计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实施本辖区的统计工作;进一步做好部门、企事业单位统计组织建设工作。各部门要建立综合统计科室或在有关科室中配备综合统计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做到队伍不散、渠道不乱、信息不断。基层党政主要领导要向正其书记、政隆区长那样重视统计工作,关心支持统计工作,帮助统计部门和统计工作者解决实际困难。

篇6

关键词:新常态;会计教育模式;发展策略;对策建议

经济新常态下对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提出了重要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会计教育模式对人才的培养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经济新常态来看,其必须要进行必要的转变。当前,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较慢、缺乏针对性的实践教育教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脱轨现象,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会计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发展。因此必须要以经济新常态为基准,全面实现对高校会计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完善,使其能够充分满足经济新常态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新常态下我国会计教育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慢

目前,我国会计教育主要是按照既定的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其所采用的教材更新速度较慢,很多新的会计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没有及时有效的渗透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考虑的较少,很多教师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大部分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为主,在教学方法上难以实现创新。同时,目前我国高校所开设的专业较多,相互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很多学校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存在滞后现象,难以全面满足当前新常态发展对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需求。

(二)缺乏针对性的实践教育教学

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而当前我国高校会计教育模式还是主要以理论教育教学为主,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其先进性暂且不论,而由于高校缺乏实践教育教学设备,使得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高校缺乏与企业的全面合作,大部分学生很难顺利进入到企业进行相应的实践,其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和检查能力较差,对经济新常态下人才的实践能力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

(三)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脱轨现象

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发展是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的,而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会计教育教学模式并没有全面跟随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会计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其所培养的人才需要在长时间的实践后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得会计教育模式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脱轨现象,对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其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力也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二、新常态下我国会计教育模式改革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新常态下,高校要首先变革其会计教育教学的理念,以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改革为方向和指导,全面审视其现有的教育方法和理念,通过理念的更新来指导其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要及时更新课程标准,引入先进的会计理论和准则,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同时,要对会计专业教师进行有效的培训,使其不受制于传统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最新的会计知识,提升教学的效率,为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提供更多有用的专业化会计人才。

(二)实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对会计教育模式具有较大的挑战,在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进行先进理论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更新教学设备,使得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及时进行相关的上机操作,提升其对各项会计技能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要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其能够顺利进入到企业进行专业化的实践,对其所掌握的会计理论进行检验,提升其会计技能,以有效满足和服务于经济新常态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三)强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

一方面,要将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视为高校会计教育模式发展和基础和方向,通过在方法和理念层面的变革,充分迎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输送更多有用的人才,并保持会计专业人才的先进性,使其可以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另一方面,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实施和推进会计教育制度的改革,实行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教育教学模式,从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出发,对其所需要的会计人才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此制定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模式,避免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脱轨。

三、总结

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我国的教育改革进程也不断加快,目前高校会计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经济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改革。从本文的研究来看,应该从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实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方法、强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等方面出发,全面完善新常态下我国会计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鄂甜.论“新常态”下我国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5(08).

篇7

刚才,区长代表区政府向各位代表报告了年上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今年以来,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区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和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埋头苦干,狠抓落实,按照区委的要求。努力唱响北部与南部“双城记”,着力推进城市与产业“双转变”,注重转型升级带动经济发展,注重实施大项目带动城市发展,注重改善民生保障社会和谐,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的发展,尤其是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完成和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为下半年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后危机时期各类矛盾和困难仍然比较突出,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尤其下半年将更加复杂,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任务还很重,我们要继续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目标不动摇,按照区委五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的要求,进一步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改进作风、破解难题,在克难突破中开创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全面完成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结合区委决策部署和区人代会的决议要求,对政府工作提三点建议:

一要坚持求真务实,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面对下半年国内外发展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和我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奋进,围绕唱响“双城记”、推进“双转变”中的十大硬仗,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完善政府服务,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努力做好下半年的各项工作。

二要坚持以民为本,努力构建和谐。今年以来,我区按照“和谐”建设的要求,坚持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完善社会事业服务体系,扎实推进民生保障工作,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区人民,进一步提升了全区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随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肯定、期望越来越高,我们更要坚持民本意识,高度关注民生,继续加大力度把十件实事工程办实、办好。要在加快产业发展和城市化推进的同时,切实提高民生服务保障工作的水平。要加大对公共事业的投入和建设,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要善于运用民主的方法,依据法律和政策规定,敢于面对矛盾和困难,及时妥善处理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有关问题;要注重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更好的居住创业环境,使构建和谐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三要坚持依法行政,努力提高法治水平。要充分发扬民主,注重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善于听取代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建议意见,努力提高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水平。要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落实依法治区的各项措施,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和政务公开力度,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

借此机会,我就学习贯彻区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再讲三点意见:

一要深刻领会区委五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区委五届九次全会是落实双城记、深化双转变的一次重要会议,东来书记代表区委所作的工作报告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下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坚持把服务发展作为人大工作的第一要务,按照依法监督的要求,积极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支持推进政府的各项工作。要进一步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坚持以民主促民生,保障代表知情知政,创新代表活动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以人大代表为主要渠道、畅通有序的民意表达和整合机制。

全体区人大代表要把学习贯彻区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努力在解放思想,干在实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要围绕区委工作大局,站在全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高度,立足本职做好工作,在提振信心、共渡难关上起好表率作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依法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发挥人大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要积极履行代表职责,监督支持“一府两院”的工作。通过今天的报告会,大家对今年政府工作情况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希望各位代表要一如继往地理解和支持政府的工作,强化全局意识、发展意识,关心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参政议政,踊跃献计献策。

要进一步发挥好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向选民和群众宣传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把民心凝聚到发展上来,给政府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同时,要围绕当前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积极参加区人大常委会安排的各项活动,着力推进政府工作。

三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努力反映民意服务选民。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有着反映群众意愿和呼声的义务和责任。闭会期间,大家要自觉履行代表的义务,进一步密切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在围绕大局、服务发展的同时,要定期不定期深入选区了解民情民意,围绕广大选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向政府反映,同时要发挥好代表自身的优势,努力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做好事。同时还要引导广大选民正确认识当前的各种矛盾,做化解矛盾的促进派,确保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为全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8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污染;经济学;污染治理

1 引言

生态环境的好坏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程度密切相关,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工农业的逐步实现现代化,环境保护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生态环境也逐步恶化,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国内外已有学者对环境污染与治理问题在理论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与研究,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起到了有益的帮助。但部分研究未能紧密结合当前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因而其应用价值较为有限。本文吸收国内外最新的低碳经济思想,运用数量经济学方法对环境污染与治理问题进行研究,并对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和治理问题进行定量分析。

2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环境污染问题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发展模式,是以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为目的的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当今世界,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

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工作力度,制定了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进一步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发展低碳经济,推动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未来几十年,世界能源资源需求和生态环境压力将大幅上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地球有限承载能力的矛盾将日益尖锐。全球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下大气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因此,发展低碳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是我国的必然出路。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危机的根本出路。

3 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的数量分析

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环境污染和治理问题,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与保护问题显得愈发迫切。因此,本文选取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次数、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三个指标,从《中国统计年鉴》查得各指标2000-2009年度相应数据,并对我国环境污染和治理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进行回归分析。

为方便分析,分别记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次数指标为X1,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指标为X2,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为X3;lnX1,lnX2,lnX3分别为其自然对数形式。 1 环境污染与治理水平对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

为定量研究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以及环境污染治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因变量,其余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如下回归分析,可以构建环境污染与治理水平对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的回归分析模型(1):

lnX3=8.43-0.16lnX1+0.62lnX2 (1)

t=(3.85)(12.09)

R2=0.997,DW=2.04。

经过检验,可知模型(1)可以通过计量经济学检验,符合回归分析假设条件。结果表明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次数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两个指标,均对国内生产总值(GDP)产生影响,且环境污染和破坏事故发生次数对经济发展产生阻碍作用,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则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当环境污染和破坏事故发生次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时,则GDP增长量则会降低0.16个百分点。当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每提高1个百分点时,GDP增长量则会提高062个百分点。

尽管环境污染破坏事故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都会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要远远超过污染破坏事故的负面作用。因此,我国应该在降低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发生的同时,也要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投资,维护和谐、健康、稳定的生态环境,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污染与保护的影响

环境污染和破坏事故显然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和水平也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质量。同时,对环境破坏事故等生态环境污染行为治理措施,也与生态环境的好坏息息相关。因此,本文将对经济发展程度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水平,对环境污染程度构建回归分析模型进行数量研究,可以构建经济发展与污染治理水平对生态环境污染影响程度的回归分析模型(2):

经过检验,可知模型(2)可以通过计量经济学检验,符

合回归分析假设条件。结果表明,GDP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均对环境污染和破坏事故的发生水平产生影响。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会降低环境污染破坏事故发生程度,减少环

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次数;而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次数则会伴随GDP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即经济社会发展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引发环境污染和破坏事故。当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每提高1个百分点时,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次数就会相应减少2.26个百分点。当GDP每提高1个百分点时,则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次数就会相应增加4.24个百分点。

尽管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水平都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好坏,但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次数则会由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程度的提高而相应降低,也会由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持续恶化,并且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要远超过污染治理投资的正面作用。因此,我国不仅应当继续加大对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投资,同时也应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降低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 对策建议 1 发挥公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公众在环境和资源管理中的缺位,是当前中国环境管理体系中的最大缺陷。只有公众真正关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才能更好的参与环境污染和治理,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要全面强化环境法律监督,重视普通公众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议案的办理工作,自觉接受监督,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 媒体加大低碳宣传倡导公众低碳生活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是公众了解当前社会形势接收社会信息的重要媒介,在引导公众低碳经济模式下合理的消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公众对媒体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广告宣传也因此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对人们的学习型消费造成巨大的影响,从而指导消费者进行低碳消费。 3 政府自身低碳化运作发挥新型污染监管职能

在发展低碳经济社会中,政府自身也要进行低碳化运作,政府行政活动的过程本身也是碳排放的过程,在建立低碳社会的过程中,政府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行使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监管职能,将低碳的理念贯穿于各种行政行为,行政立法、行政决策与行政决定等都要符合低碳发展战略的要求。 4 企业进行低碳设计提供低碳产品和服务

企业承担着社会生产的重大责任,企业实现低碳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污染处理系统,减少“三废”的排放,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减少能源消耗尤其是碳化能源的消耗,积极开发和探索可替代、可回收的材料。环保型企业要研究低碳生产工艺,进行技术革新,从而实现生产领域的低碳化、生态化。

[1]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2).

[2]李洪琪,徐志强,廉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J].内蒙古环境保护,2006,(2).

[3]王忠民.中国现行排污权交易存实现困境易引发环境问题[N].经济日报,2010,(3):16.

[4]李奎.环境污染问题博弈分析[D].郑州大学,2008,(6).

[5]杜丽岩.试论低碳消费模式的构建[J].商业时代,2011,(3).

篇9

1 适应产业发展需要是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和趋势

就业、产业、专业三者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密不可分,共同影响着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如图1)。产业作为社会生产要素的重要组织形式,体现着劳动力的社会需求特点。产业的发展需要各类人才的支撑,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必然引发人才需求结构的根本性变化[1]。人才是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必要支撑条件。而高校专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模、层次等,反映了高校人才供给的特点。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人力资源不足和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凸显等问题本质上是由于人才培养供求不平衡造成的。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劳动力需求呈现迅速变化的趋势,而由于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本身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加上专业结构调整的限制条件较多,高校的敏感性不强等原因的影响,导致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供需不平衡。

高校通过前瞻性、战略性地动态把握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能增强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提供人才支撑[2]。相关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具有正向相关性,各学科与三次产业的相关性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3]。因此,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结构既符合经济学的基本规律,也是高校凸显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定位的客观要求,是新时期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取向和促进高校就业的重要手段。

“十二五”以及今后的一段时期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关系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校必须及时审视产业发展的趋势,前瞻性的探讨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保障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 我国普通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实践

2.1 建国以来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历史回顾

建国以来,我国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经历了三个阶段(见表1):

可以说,前两个阶段的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主要集中于专业的设置和目录的修订,主要从人才培养的类型和水平等方面考虑。21世纪以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凸显,迫切要求我国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调整高校专业结构,以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强调,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就业情况,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的类型结构和专业结构。2012年教育部又下达启用了新版本科专业目录。可见,第三阶段主要以就业为导向,通过专业结构调整使高校人才培养更适应社会所需,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2 我国普通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特征与趋势

⑴由重视学科专业自身的发展转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力分工以及产业结构调整速度的加快,以学科为导向的人才培养难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类型、能力、规模等的需求。根据人才市场需求来建设和调整专业结构的观念逐渐形成。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下发《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若干原则意见》,要求通过全面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形成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当时提出,对重点高校,设置专业时考虑学科的需求会重一些;对于一般院校,则更多的是考虑社会需求,不一定强求厚学科基础。这充分体现了高校专业结构调整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取向。顺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结构调整逐渐成为大多数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共识与重点任务。

⑵从围绕政府的指挥棒转向以就业为重要导向。由于高校扩招、高校人才培养对社会需求变化反应滞后等原因,高等教育逐渐从卖方市场迅速转向买方市场,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为了专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要求。教育部2004年就指出:“要以就业为导向,坚决调整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大多数省将就业率作为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指标。如河南省规定,从2009年起高招招生计划和高校专业设置,取决于学生报考率、新生报到入学率和毕业生就业率等指标,并进行普查评估和内部通报;陕西教育厅对高校中就业率低的专业,予以撤销、合并或规模控制,而对社会急需的专业加强投入,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管理体系。

⑶高校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地方政府调控力度加大。教育部曾明确高等学校可以根据规定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之外设置社会发展急需并已具备培养条件的本科专业,并逐步放开对本科专业设置的限制,越来越多的大学获得了自主设置目录外专业的权限。一些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且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专业得到较快发展。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越来越多地利用行政和经济的杠杆参与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以使高校人才培养更好的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如甘肃省政府为加快发展草业产业,将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整体并入兰州大学,成立兰州大学草业农业科技学院;广东省政府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对全省高校的专业结构进行规划和调整等。

2.3 我国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盲目性、随意性等,没有深入研究社会需求,仅从学科和自身条件或者发展的趋势上设置专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迅速,而高校在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等方面反应相对迟缓,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高校人才供给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许多紧贴市场、适应需求的专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新兴、交叉、综合性学科专业发展薄弱;人才需求多样化与专业结构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化之间的矛盾突出等。

3 推进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措施

3.1 转变教育观念,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高校专业结构

树立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改变过去专业结构调整以学科为中心、以现有师资水平和条件为中心、以高校自我发展为中心的观念,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合理布局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实行分类指导,放宽专业设置自主权,建立高校人才供求预报与预警机制,增强高校适应社会的能力;高校要面向市场办学,找准定位和特色、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拓展大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高校办学,做好人才需求的调查预测、提升校企合作层次、支持大学生实习见习、建立多元化就业服务机构和市场化倾向的高校评估制度,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

3.2 加强宏观调控,保证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有效进行

充分发挥政府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功能,在高校专业设置和专业布局上,既要严格控制各高校的年度新增专业点总数,又要对高校申办本地区鼓励和支持发展的专业予以政策倾斜,对低水平的重复布点予以严格控制。教育主管部门密切关注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布局,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各高等学校应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学校发展战略要求、办学定位和实际办学条件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和专业调整实施计划,并分年度制订详细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实施计划,扎实推进学校的专业结构调整工作。

3.3 强化需求预测,加快专业设置预测系统建设

通过重视人才需求的预测机制建设,加强对区域产业发展趋势的把握,科学预测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依托国家专业设置预测系统,加快建立本地区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就业状况信息资源库,定期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趋势和供求状况等信息,为高校优化专业布局和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供信息服务和宏观建议。高校应充分利用国家的有关信息资源,紧密跟踪并准确把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趋势,通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等途径,广泛听取社会各个方面对学校专业设置的意见和建议,为高校前瞻性地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4]。

篇10

关键词:规划目标;监测评估;最优动态规划理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规划是中国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行动指南,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等特征。“十三五”规划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总方针和总纲领。科学地编制规划是前提,认真贯彻落实规划是关键。为了保证中国规划真正贯彻落实和发挥更大的作用,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就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而从时间维度对中国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年度跟踪监测是对规划评估的重要方面。本文目的就是从理论和方法上对中国规划实施情况的年度跟踪监测进行设计和建模,对规划目标、战略任务、改革发展举措等的跟踪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反馈,并提出更好实施规划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的方针政策;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国规划特别是“十三五”规划,保证“四个全面”“五个发展”的现;有利于改变过去“重规划,轻实施”的弊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及时提出相应政策措施;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规划实施评估的理论方法与指标体系;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规划监测评估的内涵

规划监测评估指在实施过程中或实施结束后,对规划目标、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等所进行的系统、客观分析,通过对规划实施活动的总结和评价,确定规划的预期目标是否达到,规划是否合理有效,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总结经验或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对原有规划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评估,从而为后续规划的实施方向、重点和措施提出相应对策,同时也为未来规划的编制提出改进建议。

其内涵在于:首先,规划实施评估首先是一种相互反馈机制。通过规划实施监测和评估,可及时发现规划具体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挖掘这些问题背后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及时反馈和调整规划的相关指标,从而确保规划的顺利而有效得以实施。同时,在规划实施的不同阶段,应提前对规划的重点、方向和具体任务进行预判断,通过持续的监测评估,分析规划的可行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从而使得下一阶段规划实施的对应措施更加有效。其次,规划监测评估也是一种监督机制。规划监测评估中要主动发现和寻找相关问题,尤其是问题的根源,或背后的隐性因素,并区分出主要矛盾和影响要素,判断是规划本身的问题,还是规划实施部门执行不力的问题,或者两者兼而有之。通过连续的规划监测评估,确定和明确相关实行部门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清晰相应的权益、责任及义务,形成严格而独立的规划监督机制体系,从而有效地避免自上而下式的规划编制方式,或者避免规划完成后就束之高阁的形式主义,或者规划与实施相脱节等情况。

三、规划监测评估的基本原则

规划监测评价的核心在于考察规划实施结果与规划目标相互促进、相互约束的关系,对规划进行监测评估的目的是分析和明确规划实施存在问题、实施效果,结果反馈以及未来的改进空间,同时也评估规划直接或间接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因此,为真正发挥监测评估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在监测评估过程必须坚持独立性、规范性、科学性等基本原则。

首先是独立性。独立性以及由此衍生的客观性、公正性是规划监测评估开展的前提条件。监测评估的基本职责应独立于它所评估的对象。为此,要从机构性质、资质要求、人员组成、履行职责等方面综合考虑,保障规划监测评估机构的独立性,最好要求检测评估是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同时,为配合和理解相应的监测评估过程,国家政府部门自身也应配备相应的检测评估专业人才,一方面可以为专业评估机构提供指导和解释,另一方面可以更加有效地理解监测评估活动的结果和改进对策。

其次是规范性。规范性是规划监测评估得以有序开展、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通过建立相应的规章和制度,明确规划监测评估的组织协调、职责分工、运作程序等。同时,要科学制定相应的技术导则和评估方式,明确不同阶段、不同类型评估的基本要求及其原则,包括评估的主要指标、具体内容、评估深度、评估方法以及技术手段等。

第三是科学性。科学性是规划监测评估的基本要求。规划监测评估必须进行深入的生产一线、现场调研并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了解规划指标实际的衡量方法、存在问题、影响因素、系统逻辑等,切记闭门造车、凭空臆想式的评估。同时,需积极引进先进的规划评估理念、理论和技术手段,采用系统分析、综合分析、比较分析、数学建模等适用的评估方法,提高规划监测评估的科学性和专业化水平,确保监测评估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四、中国“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年度跟踪监测模型构建及汇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七大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1.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2.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3.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4.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5.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6.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7.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以及25项具体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本文分别对这25项具体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分别构建相关经济计量模型,并结合相关规划约束条件,利用最优动态规划理论,求解出2016~2020年每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具体评价标准,结果如表1所示。

参考文献:

[1]翟启江.爱尔兰科学技术与创新战略监测评估介绍及其借鉴意义[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8).

[2]郭,陈雯.区域规划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2(06).

[3]刘长松.国外规划评估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的借鉴与启示[J].发展研究,2016(09).

[4]汪军,陈曦.西方规划评估机制的概述――基本概念、内容、方法演变以及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