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行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21 17:39: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农业行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农业行业发展

篇1

这样看来,发展生态农业势在必行。发展生态农业,能够缓解农业资源过度消耗、农业生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捕捞等,对于适应气候变化有着明显优势;能够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包括化肥农药、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农用塑料薄膜等;能够降低农业生产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性,治理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农产品消费带来的污染;能够改善广大农民居住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全面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能够推动相关领域产业循环发展,使农业融入一个良性的循环经济之中。

1 生态农业利于提高综合效益

发展生态农业,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找到一条根本途径。生态农业吸取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我国国情出发遵照生态学的原理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战略的转移和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可以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经营和滥用,对农业的可更新资源注意增殖,对不更新资源注意保护和利用,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持续的利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地发展生态农业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生态农业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它又能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必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2 发展生态农业利于资源利用

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区农业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建设是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生态农业,适应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调整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并结合地区优势和产业特点,确定农业发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同时,通过生物链加环和产业链延长,形成了以种值业——养殖业——加工业的良性转化增值的“农户+公司”的模式和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主的龙头企业,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业为龙头,产加销贸一体化的格局。可见生态农业不仅保护生态环境,而且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途径之一。

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生态农业建设长期追求的目标。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不以破坏农业可再生资源、降低环境质量为代价换取农业的发展,把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与满足人类需要相结合,达到生态合理和持续发展之目的。把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和现代农业技术按照生态优化的规律加以集成,建立起具有生态合理、经济高效的现代化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是生态农业长期追求的目标。

3 生态农业建设 区域布局是关键

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生态农业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我国国情出发,寓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中,有效遏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逐步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要按照“重点突破,稳步推进”的原则做好区域布局,在巩固和提高全国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的基础上,有重点、分区域地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向纵深发展。一是要立足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快速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二是着眼于质量和效益,解决农产品地区性和结构性过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是解决农产品污染问题,保障国民消费安全,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无公害粮食生产是我国粮食生产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从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角度分析,畜牧业、蔬菜和水果、水产等产业要保持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确保将其发展纳入生态合理的轨道,建立起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生态型技术保障体系。

4 发展生态农业 完善发展机制

篇2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定量分析;层次分析

一、生态农业发展评价的问题及现状

生态农业是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理论来指导、组织和发展生产的农业。它的特征是:“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环境生态不受破坏,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三大效益并重。推行生态农业对我国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现有生态农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切实的评价可以反映国家或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速度和程度,这样有利于在发展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估体系

文章结合我国农业的实际状况来设定评估所需的指标,并按指标筛选、模型构建、数据的获得及处理、阶段划分这四个阶段来分步完成评估体系的建立。

(一)指标的筛选

根据上文的论述,以评估生态农业发展程度为目标,首先应该满足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方面的要求。由于我国的生态农业现在还需要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我们将“政策支持力度”和以上三个要求同列为第一层的准则。要实现这四项基本要求还需要一些具体的可以量化的指标。通过对专业书籍的阅读和向湖北省农科院专家的咨询,我们认为拟定的具体准则应当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可与国际进行比较分析;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获取当今世界生态农业发展的最新信息。所筛选的指标为:经济效益方面有从业人员的人均收入水平、生态农业增加值占农业总增加值的比重、从业人员的劳动生产效率;生态效益方面有农业生产的环境状况、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农业发展的可循环性;社会效益方面有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生态食品(主要指绿色食品)的认证情况;政策及科技支持力度方面有生态农业政策的开放性和完备性、政策的执行力度、生态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根据以上11条指标的性质及与四条基本准则的关系,我们可构建出一个层次评价结构,分别是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二)模型的构建

根据上一小节的指标层次,我们构建了生态农业发展程度评估分析的模型组,该模型组包括总模型(AMt)和子系统模型(Jt)。模型原理是根据指标层中每一个指标进行评估,并得出相应的分数。将所得的分数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利用子系统模型(Jt)得出准则层每一个准则的得分,然后再利用总模型(AMt)计算出最终的加权平均分数。最后,再进行不同发展阶段的分数层分割,根据评估所得的分数判断受评估地区生态农业发展处于哪个阶段,即可看出它的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

1、基本模型构建

2、数据标准化方法

在指标层次中,我们有几项指标是需要专家根据其经验进行主观打分的,而另外一些指标则有其客观的数据,因此指标数据之间的单位和初始计量方法就会不同,通过标准化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指标数据标准化的主要思路是:假设每个指标评估所得到的值是xi,xmin表示现在发展的最低水平,xmax表示未来我国发展到最理想状态的水平。Zi表示标准化后的得分Z■=■,其中V=xmax-xmin。

对于从业人员教育水平的标准化,我们将教育水平划分为0到1之间的6个层次,看实际情况落在哪个区间就可先得出它的得分。

(三)发展水平的阶段划分

根据经验我们把生态农业的发展化分为六个阶段,每一发展阶段所对应的标准化得分如下:0.9以上为准备阶段,0.9~0.7为起步阶段,0.7~0.5为初步发展阶段,0.5~0.3为较大发展阶段,0.3~0.1为规模发展阶段,0.1以下为高度发展阶段。

三、模型的实证检验

接下来将通过对武汉市江夏区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估对模型的应用进行实证检验(这一实证检验所用到的所有数据出自康柯小组成员于2007年2月进行的江夏区生态农业发展状况的社会调查)。

(一)数据的获得及说明

1、从业人员的人均收入水平。通过调查我们得到江夏区受雇于生态农业园的劳动者的年人均收入是6000―7000元(已扣除食宿),若将这些劳动人员每年的食宿费用折算进来的话,其收入水平应为9000―10000元。种植苗圃、大棚蔬菜、建沼气等从事比较基本的生态农业劳动的农民年人均收入为8000―10000元。而通过网上调查,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生态农业已经发展的相当好的地区农业劳动人员的年人均收入为30000―40000美元,折合成人民币约240000―320000元。以此作为参考值,根据我国和以上三国货币购买力水平的差异,我们将我国从事生态农业劳动人员理想的人均收入水平定为60000元(按现在的价格水平)。而我国现在从事农业劳动人员年人均收入水平的最低层次在1000元左右。对于江夏区从业人员的年人均收入水平取9000元。则标准化后的结果为0.86。

2、生态农业的增加值占农业总增加值的比重。根据江夏区统计局及农委的资料,本区2006年农业总增加值为24.21亿元,其中渔业养殖(水产)的增加值为5.6112亿元,苗圃的增加值为0.2279亿元,果园的增加值为0.8754亿元。林业增加值为0.1019亿元。以上五类是江夏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方面,我们以它们增加值的和来作为对江夏生态农业增加值的估计,得到其生态农业增加值为6.8164亿元,其所占比重为0.28。而我国发展到理想状态时这个比重应该为1,现在最差的状态该比重应该为0,同样计算得Z2=0.72。

3、本区生态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为20000―30000元/人。美国、澳洲这一指标的值约为60000美元/人左右,以此为参考值,我们将这一指标在我国达到的理想状态时的值定为250000元/人。根据了解,现在最低的水平应该在约2000左右,计算可得Z3=0.91。

4、从业人员的教育水平。通过调查得知本区农业劳动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多为小学到初中程度,根据上面叙述的有关这一项的评分及标准化处理方法可得,本区这项指的得分为0.4,Z7=0.6。

5、生态食品的认证情况。本区农业产品的全部品种约300种左右,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有126种,所占的比重为0.42。未来我们要达到的理想状态中这一比重为1。现在全国各地每个地区几乎都设立了绿色办公室来专门负责有关绿色食品的认证。目前这一比重最低的部分地区在0.1以下,取xmin=0.1,由此计算得Z8=0.64。

(二)主观数据的获得

我们请到了湖北省农科院的几位专家来为江夏区主观指标各项打分,以每项的平均分然后稍加修正作为其实际分数,然后再按照上面标准化处理的思路计算标准化后的得分。

1、本区农业生产的环境。专家认为江夏区总体环境污染较少,但由于靠近市区,受武汉市区大气污染的影响,因此其农业生产环境并不十分理想,得分为65分。计算得Z4=0.35

2、本区农业生产得可持续性。得分70,计算得Z5=0.3

3、本区生态农业生产的可循环性。专家说本区利用沼气池发酵后又可以作为农作物的有机肥料。因此,江夏区这一项可以给85分。计算得Z6=0.15

4、本区政策开放性与完备性。专家认为现有政策开放性已经较好,但完备性不足。得分65分,计算得Z9=0.35

5、政策执行力度得分是60分,Z10=0.4。本区本区生态农业的科技含量得分是55分,计算得Z11=0.45。

(三)权重

准则层中四个子系统的权重分别是0.25,0.25,0.25,0.25。子系统1(经济)中三个具体指标的权重依次为0.25,0.5,0.25;子系统2(生态)中各权重依次为0.4,0.3,0.3;子系统3(社会)中各权重依次为0.3,0.7;子系统4(政府及科技)中各权重依次为0.3,0.3,0.4。

下面对指标层中各指标得分标准化处理后的得分进行汇总,见表1。

(四)计算结果

J1=0.8025,J2=0.435,J3=0.493,J4=0.405 AMt=0.53

由此可见,江夏的生态农业仍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这一结论也符合实地调查的情况。本模型的思路不仅可以用来评估生态农业的发展程度,通过建立不同的指标也可以推广到评估农业现代化程度等多方面,根据最终计算的标准化得分可以很清楚看到实际水平与最终理想的状态还有多远的差距。

参考文献:

1、王兆骞.中国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M].北京出版社,2001.

2、杨万江,徐显明.农业现代化测评[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中国环境中心.国外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的研究进展[R].2005.

4、石中元.持续发展之路――生态农业[J].未来与发展,2001(11).

篇3

一、基本现状和成效

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工作。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纳入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新兴产业进行培育打造。2013年,重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超过860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65亿元,培育乡村旅游景点3000多个,特色乡村旅游资源近1600个,发展农家乐20000家以上,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就业人数70余万人,带动农村脱贫致富人数20余万人。在“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效率管理”的思路指引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成为联系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改善的纽带,成为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成果的示范展示平台。

重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一是优化布局,突出区域规划。重庆市农业农村“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建设“五大农业主体功能区”,规划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布局,突出休闲观光、旅游等服务功能,重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2013年,市委市政府科学划分全市功能区域,形成“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五大功能区域,各级政府围绕各地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以及“巴渝”民俗民风,发展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点和节庆活动。

三是完善要素,服务能力提升较快。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突出自身特色的同时,旅游功能要素日趋完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四是加大投入,社会资本参与度高。市农委、旅游局、扶贫办等相关部门协调沟通,整合力量加大对休闲农业的支持。市农委与市旅游局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意见》,市政府即将《重庆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3-2020)》。政策的引导带动大量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促进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二、突出与高山生态搬迁相结合

2013年,重庆启动实施22件民生实事,“高山生态扶贫搬迁50万人”作为第一件实事提上日程。具体任务是:2013年启动20万人,2014年启动15万人,2015年启动15万人,到2017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搬迁任务。民生实事与休闲农业发展相结合,成为新的战略课题和突破口。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就是要充分发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人口下山、产业上山、游客进山、产品出山,将搬迁地打造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一是人口下山。鼓励居住在深山高寒边远地区、重要生态修复保护区、生产生活基础条件难以完善地区的农户,自愿选择转户进城、相对集中安置、旅游安置、五保户集中供养以及投亲靠友、异地安置等多种形式搬迁下山。制定了政府补一点、“地票”攒一点、农户出一点“三个一点”的搬迁安置投入政策,市里按每人8000元落实到区县,由区县根据搬迁对象贫困程度、安置条件的不同实行差异化补助。突出抓好相对集中安置,以城镇郊区、产业园区、景区周边、农村集镇为重点,采取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用地调配、统一房屋风貌设计、统一配套基础设施、统一竣工验收及分户单建和联户共建相结合的“五统一建”模式,建设集中安置点。安置点基础设施实现“六通六有”,即通道路、供电、给水、排水、广播电视和通信,有休闲小广场、便民商业网点、医务室、垃圾收运站、农家书屋、幼儿园。同步建设污水收集管网、人工湿地处理工程、联户沼气等环保设施,做到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生态宜居。

二是产业上山。由迁入地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农户退出耕地、土地流转等方式,妥善解决农业安置搬迁户“菜园地”等生产用地。对规模在100人以上的搬迁农户集中点所在村,引导发展1~2个主导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主多业”的格局,促进搬迁户安居乐业,增收致富。三年投入农业发展资金3亿元以上,支持搬迁集中安置点所在村产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对发展特色产业的贫困搬迁户,给予不少于1000元的扶持。

三是游客进山。依托高山山水田园自然风光和特色经济作物园区、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及乡村旅游。重点打造成渝走廊农业观光体验、渝宜高速原巴渝、渝湘高速民俗风情体验等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构建渝东南、渝东北和秦巴山、武陵山、大娄山“两带三山”乡村旅游格局。采取政府补助方式,支持农户利用搬迁后居住环境条件的改善发展农家乐或开展避暑休闲接待,促进搬迁户在换居住环境的同时,换思想观念、换生产生活方式、换生活卫生习惯。

四是产品出山。积极引入龙头企业,支持发展农民合作社特别是股份合作社,做到与产业发展、扶贫搬迁同步。用好高山农产品绿色、生态、环保、安全这张“名片”,打好“山货”牌,培育知名品牌。采取举办农产品展销会、组织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走出去展示展销、发展农超对接和配送直销、网上销售等多种渠道,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结合旅游业发展,积极发展农产品产地加工、地方特色产品加工和商贸流通,把农产品当旅游产品卖,促进山区农产品卖得远、卖得久、卖好价钱。

三、发展多形态休闲农业模式

总体看,重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题之一,多形态的发展模式逐步出现、社会资本和度逐步提升、发展模式和规模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相联、各具优势的都市型、城郊型、远郊型格局初显等基本特征。

为进一步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要着力抓好“四结合四配套”。

四结合:

一是与新农村建设结合。发挥新农村建设“千村推进百村示范”工程的引领作用,连点成线、以线扩面,不另搞一套。坚持新农村建设“五句话”宗旨,更加注重生态环保、文明传承等,打造新农村建设“升级版”。

二是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围绕全市美丽乡村建设,以115个市级示范村和各区县确定的示范村为载体,大力推进城郊游、高山游、民俗游、观光游,把休闲农业培育成农村新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推动建设优美的生态环境、整洁的村容村貌、淳朴的乡风民俗、浓郁的乡土文化。

三是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结合。调整农业结构,突出发展资源节约、生态高效、环境友好型特色效益农业。强化农业科技支撑,重点推广高产高效与生态环保相结合的实用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既传授种养技术、市场知识和营销理念,又传授健康卫生、文明礼仪、道德法律、生态环保等知识。

四是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结合。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推进房前屋后、荒山荒坡、公路河道等绿化。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农村卫生改厕、库区移民农村环保示范等项目,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农业投入品包装回收利用、人畜粪便处理利用等,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四配套:

一是农业产业配套。坚持走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之路,重点发展粮油、蔬菜、畜牧、柑橘、渔业、林果、中药材、花卉、茶叶、蚕桑和烟叶等11个产业。支持区县着重培育1~2个“举旗产业”,打造产业带,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带动休闲农业的梯次发展。

二是基础设施配套。大力推进水、路、电、气、市、村镇等基础设施和基本农田建设,做到产业发展到哪里,基础设施就配套到哪里。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因地制宜建设农民新村,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环保设施,改善居住环境。

三是体制机制配套。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构建完善人转城、地转活、钱转乡的政策制度。推广“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鼓励农民合作社和基地农户入股龙头企业。大力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篇4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5-46-1

1农业机械化现状

1.1农业机械化的功能和作用

农业是一个国家稳定的根基,21世纪粮食安全问题依旧存在,稳定的粮食供给对国家安全稳定至关重要。随着土地面积的减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作物产量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并且能减轻农民劳动负担。传统的手工农业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技术革命带来的机械化将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

现代化农业利用科学技术的能力,用机械装配代替手工劳动,扩大生产规模,改善农业生产状况。科技的发展,导致了新技术的产生,进而产生新的农业机械。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又能促进农业发展,保证粮食安全,进而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科技的发展。机械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技术提高的体现,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人工劳作方式,进一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我国的农业机械,从传统的农业机械,例如收割机向经济作物机械、牧草机械等发展,产业不仅涉及传统的水稻、麦子,也涉及蔬菜、水果。随着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实施,各种农业机械销量急剧增长,这些都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做出很大的贡献。

1.2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机械的起点低,技术落后。虽然我国农业机械的品种超过3500种,但是仍旧缺乏核心计划和部件,关键技术和关键产品依靠进口。高科技产品发展不足,低端产品供过于求,农业机械产业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

我国农业机械技术简单,科研水平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智能机械等高端产品的发展严重滞后。例如大型拖拉机依旧依靠于进口,这些都为国家的粮食安排带来风险,也制约了国内农业的发展。机械化水平不高又是一个问题,目前在山区依旧存在着人畜劳作,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间接导致劳动力的浪费。农业机械化不仅关系着农业生产效率,也关系着国家的粮食安全,更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2.1技术落后,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国农业机械创新不足、新产品研发和推广支持不足。智能化等高科技产品的发展问题尤为突出,缺乏核心技术,重要部件依靠进口。

1.2.2科技投入不足 企业生产产品单一,产品效益低,由于企业规模多偏小,企业的科技投入明显不足。国内农业机械企业多而小,缺少集中的科技投入和新产品开发。

1.2.3行业恶性竞争 企业无序竞争,却未能合作研发。部分地区,由于地区保护政策,本该淘汰的小企业依旧存在,这严重影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1.2.4缺乏统一的标准 标准化一直是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农业机械行业的标准目前仍不完善,很多标准仍在制定中。

2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2.1加大农机先进制造技术的投入

国家应重视农业机械的科技研发,将技术研发列入国家规划中,加大投入,充分利用企业、市场的资源,保证机械研发、推广的顺利进行。国家应支持建设一些机械科研基地,一些高校也应设立相应研究所。只有保证资金和人力的稳定投入,才能保证新技术的研发稳定,才能满足农业对机械技术的需求。在投入上,要关注农业、农民的实际需求,要注重高科技产品的科研攻关,要力求打破国外垄断,为农业科技做贡献。

2.2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标准是农业机械发展的保证,我国农业机械面临的制度落后的困境。随着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些地区性的标准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国际的需求。我国需要制定相应的行业制度、行业标准,要制定和出台一系列的行业法律法规。要以制度指导行业发展,要尽快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以适应国际需求。

2.3走生态农业道路

农业机械的发展要符合于生态农业的要求,要淘汰落后的农业机械企业和落后的农业机械设备。机械化必须服务于生态农业,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不危害自然环境的稳定。

2.4建立培养人才队伍

高校和科研单位要注意技术培训,培养一批科技好手,努力培养专业人才,注重科技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

3 结 语

农业的机械化对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要坚定不移地加大农业机械投入,保证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提高生产效率的保证,因此,必须要重视。我国农业机械面临着技术落后、品种单一、产能低下的困境,为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加大科技投入、完善规章制度,走生态农业道路,努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国舫,汪懋华.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203-213.

篇5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 Lascurain)1983年首次提出。当时就生态旅游界定了两个要点:第一,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第二,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在全球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提出之后,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内涵不断充实,针对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强调生态旅游特点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

一、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生态旅游的基本情况。中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1982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虽然这时候开发的森林旅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但是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截止2007年,各类自然保护区2531个,总面积150万平方米,约占国土面积15%,目前,国家森林公园660处,各类森林公园大道1928个,成为世界上森林公园最多的国家。

(二)中国生态旅游的基本构成。中国生态旅游初步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和水利风景区等经营管理单位为载体的多类型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体系。主要分为9大类:山岳生态旅游、湖泊生态旅游、森林生态旅游、草原生态旅游、海洋生态旅游、观鸟生态旅游、冰雪生态旅游、漂流生态旅游、徒步探险生态旅游。

二、中国生态旅游的特征分析

(一)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与中国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建设发展关系紧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型,社会公众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中国生态旅游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清晰的两个特点:第一,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基本走保护区模式,无论森林公园,生态景观还是文化景区,资源保护是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出发点;第二,中国生态旅游发展中强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强调生态保护、社会群众文化娱乐休闲和生态经济发展之间协调统一的关系,相互促进的巨大作用,能够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依托现有旅游资源,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中国旅游资源丰富,给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在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然的丰富性和政府力量的局限性,中国生态旅游的开发、发展具有明显的两个标志:第一,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基本是依托现实资源,包含生态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三大类;第二,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力量类型多样;第三,中国生态旅游规划建设的层次多样,政府、社会公益组织、社会力量,个人等多种社会力量参与,将政府的公益性目的和社会力量在区域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目标紧密结合。

(三)强调科学技术应用,建立严格绿色监管体系。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自始非常重视在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发展中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强调技术保护、技术管理和技术监督体系的建立,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将先进技术,尤其是环保技术贯穿整个旅游过程的细节中去,在旅游交通、旅游景区建设管理、旅游项目和产品的开发中都运用先进技术增强旅游的“绿色”和环保特性;第二,较为标志性的是,将技术监督与管理有效的运用在自然景观和历史景区资源的“非破坏性”和“嵌入保护体系”中去,例如黄山景区,从五大景区到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通过广泛的技术监控系统、环境测量监控系统和景区管理监控系统将生态资源最大限度的实施固态管理和动态监控;再如,陕西汉阳陵博物馆的建设运用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和地质测量监控体系,将博物馆建在汉阳陵地下,通过声控、光控、湿度、化学测量等技术的有效运用,并限定每天的旅游人数,从而保护景区原貌。

三、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建议

(一)完善管理体制,统一规划标准。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开发、建设、管理和运行主体众多,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和不同条件下生态旅游的发展程度都不相同,所以应积极制定标准统一的生态旅游考量机制和标准,进而实行生态旅游的挂牌设置生态旅游的量化星级制,完善相应的生态旅游行业管理运行秩序,能够最大限度的范生态旅游行业发展,促进生态旅游行业的科学发展。

(二)健全相关立法,防止旅游污染。由于生态旅游是一种产业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累加效应,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执法管理,建立生态旅游的法规体系,使生态旅游发展有法可依。在目前我国《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森林法》等基础上完善生态旅游保护的具体措施和相应责任,最大目的的防治旅游污染,出现问题的旅游景区和保护区,不但在经济、社会责任上予以追究,应在从业资格上予以相应的法律处理。

(三)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的生态旅游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必须结合我国国情,科学规划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根据我国生态旅游的范畴和界定,应结合我国农业大国和农业人口众多的国情,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尤其是生态农业旅游,在生态旅游中强调生态经济的发展,在生态经济的发展中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强调生态旅游,形成良性发展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篇6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有5个省和直辖市、数十个城市在循环经济方面开展了系统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此外,许多省市在循环经济的某一方面进行了试验示范,或正在积极准备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工作。江苏省、山东省、辽宁省和贵阳市规划已出,并正在实践着较系统的循环经济模式。

1.1江苏的循环型产业和循环型社会模式

结合生态省建设,江苏省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状况,制定了发展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型服务业和循环型社会的专项规划,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在全省范围内积极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较好进展。

(1)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工业是江苏省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江苏省循环型工业建设主要体现在产业生态结构重组,即依据生态系统中生产、消费、分解者的共生结构及其食物营养链网关联原理,按照工业系统的物质能量流要素,对产品及其生产过程进行重新组织和构建,形成生态工业系统。循环型工业的实践重点是推进绿色产品研发,全面展开企业清洁生产,加速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区域循环型工业综合示范区和循环型工业基础设施。

(2)循环型农业。江苏省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指导思想是遵循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基本规律,把农业清洁生产和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核心是运用食物链原理,优化农业产品生产到消费的整个产业链的结构,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农业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具体方法是把农业关联产业的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使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将农业产业链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有害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3)循环型服务业。发展循环型服务业的做法是,将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落实到服务产业内各行业部门,开展创建绿色饭店、绿色餐饮业等活动。由于服务产业本身特有的“流通和服务”特性,循环型服务业具有链接其他产业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作用,能有效地促进循环型一产、二产和循环型社会的共生发展。

(4)循环型社会。循环型社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要求把绿色消费与生活模式融入到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循环型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使用可循环利用的产品或绿色产品,减少消费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建立垃圾分类处理与利用体系,实现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尽可能回收再利用废旧物资,形成资源节约型的社会。在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指导下,江苏省确定了108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涉及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不同产业以及企业、园区、社会消费领域等不同层面,围绕3R原则和目标,积极推动资源在企业内部、不同企业、不同产业之间的循环,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而且凭借较雄厚的技术经济优势和对循环经济较深刻的认识,江苏省特别是苏南循环经济实践呈现出方法先进,内容丰富,模式多样的特点。

1.2山东的“点、线、面”和“八创建活动”模式

以《山东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为依托,山东省将循环经济试验示范融入生态省建设之中,初步建立了具有山东特色的“点、线、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点、线、面”模式。所谓“点”,就是在企业层面,建立点上的小循环。具体做法是推行清洁生产、ISО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采用生态设计和现代技术,将单位产品的各项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限定在标准许可范围之内,实现企业内部的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所谓“线”,是按行业,建立线上的中循环。运用生态经济原理,根据行业间的关联特点,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集成,拉长和扩大生态工业产业链,形成一个及多个行业组成的生态园区,在园区内各主体形成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有机产业链网。建立“线”上的循环经济模式,分行业制定和实行引导性标准,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是一项重要的政策措施。在社会区域,建立“面”上的大循环。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开展系列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建设循环型社会为目标,在社会各行业、产业间建立生态产业体系,倡导生态文明,打造环境友好型产业群,逐步建成循环型社会。

(2)“八项创建”活动。山东在试验示范“点、线、面”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以“八项创建”活动为平台,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渗透到正在开展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活动之中,使“创建活动”成为循环经济试验示范的载体,大大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所谓“八创建”活动,包括创建生态示范区、创建环保模范城、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创建环境友好企业、创建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创建生态市(县、区)等。在实践中,科学规划是顺利实施融入了循环经济内容的“八创建活动”的重要保障。经过几年的努力,山东循环经济的试验示范无论在数量、规模和质量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1.3辽宁的“3+1”循环经济模式

辽宁省是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第一个循环经济试点省。在循环经济发展试点方案的基础上,辽宁省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循环经济“3+1”发展模式。所谓“3+1”模式,“3”是指“大”、“中”、“小”3个循环,“1”是一个产业。“小循环”是在企业层面,结合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和创建废物“零排放”,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中循环”是指在工业园区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结合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和老工业区调整改造,辽宁建设了抚顺矿业集团、大连开发区和沈阳铁西区三个生态工业试点园区。在区域层面,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大力开展城市中水回用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提高社会可再生资源利用率,形成区域的资源利用“大循环”。一个产业是指资源再生产业和废旧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目前的重点是发展粉煤灰和煤矸石再生利用产业,为老工业基地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试点以来,辽宁已有350家企业完成了清洁生产审核;3个试点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并产生效益;建成80多个中水回用项目;与2000年相比,2003年粉煤灰、煤矸石综合利用量分别提高了66%和59%。

1.4贵阳市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模式

与其它省市不同,贵阳市在一开始就将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建设纳入统一规划框架之中,2004年了《贵阳市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该《规划》是经过贵阳市人大批准,具有地方法规性质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坚持生产与消费环节并重,充分考虑城市总体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整体影响。其总体思路是以效益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以改革为突破、以科技为动力,把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构建和生态城市建设整合起来,为贵阳市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提供跨越式的发展模式。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的模式可以概括为“2个环节、3个核心系统和8个循环体系”建设,具体包括:抓住两个关键环节,一是生产环节模式的转变,另一个是消费环节模式的转变。构建三个核心系统,第一个是产业循环系统,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第三产业;第二个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重点包括为水、能源-大气和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子系统;第三个是生态保障系统,包括绿色建筑、人居环境和生态保护体系。推进循环体系建设:磷产业循环体系;铝产业循环体系;中草药产业循环体系;煤产业循环体系;生态农业循环体系;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循环体系;旅游和循环经济服务产业体系;循环型消费体系。在规划颁布不久,贵阳市又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地方循环经济法规—《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条例》,为贵阳市推动规划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目前,贵阳市启动了一批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现有实践模式的特点分析

总体上,江苏、山东、辽宁、贵阳循环经济实践模式较好地体现了循环经济概念的本质,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特点,而且,容易被企业和公众接受,便于操作。尽管各地循环经济实践模式的称谓多样,但基本覆盖了生产和消费两大领域,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反映出了四种模式。一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模式,如山东的“点”、辽宁的“小循环”等称谓。二是循环经济的产业模式,涉及工业、农业、服务业、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从企业在经济活动组织中的性质看,企业模式可以归并到产业模式当中。三是区域模式,即如何将循环经济与生态省、生态市建设结合起来,或者说解决了循环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和定位问题。四是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转型模式。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现有实践模式,特别是其名称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对循环经济内涵的反映不清楚或不全面,明显带有地方痕迹,不宜成为国家指导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统一的概念模式,需要系统提升。例如,山东的“点、线、面”模式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字面上反映不出循环经济的本质内涵,较难用于普遍交流。辽宁的“3+1”模式存在两个缺陷:一是逻辑上对应的不好。“3”是指三个层面的资源循环特征,即“小循环”、“中循环”和“大循环”。“1”又突然强调一个产业。另外,大、中、小循环的表述容易引起误解,以为发展循环经济就是构建各种各样的物质循环圈,对循环经济的实质产生歧义。二是内涵较窄。从文字表述上看,似乎强调工业体系,没有明确生产领域的其他产业,如生态农业;同时,有关消费领域的内容也不明确或不完善。江苏模式中的“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型三产业和循环型社会”叫法不够通俗,与目前已经广为接受的“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等概念相割裂。循环经济是一个新的理念和概念,但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在继承已有生态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的一个中观层次上的概念和实践模式,是对生态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生态农业、资源能源新技术、绿色消费等一切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活动“低消耗、高效益、低排放”的理论和技术的集大成。所以,没有必要创造出区别于已广为接受的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的新的说法。另外,江苏模式中的“循环型社会”,主要是指消费领域的循环经济实践,特别是废物再生利用产业,但目前的叫法容易引起歧义,因为循环型社会和循环经济的外延和内涵目前在理论界尚有争议。贵阳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模式,较好地反应了循环经济的产业模式,也较好地说明了循环经济区域模式,但“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的表述过于绕口,不够简单明了,较难为公众所理解。综上,需要根据我国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情况和循环经济的内涵,克服实践过程中的局限性,在各地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能统一指导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战略重点,为国家选择优先领域,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提供平台。

3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

借鉴国际经验,根据我国循环经济内涵和现有实践探索的经验,现阶段,我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或战略重点可以总结为两个重点领域和四个重点产业。两个重点领域是指循环经济的重点是抓住生产和消费领域。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模式就是改造和重构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使其向生态化方向转型,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在消费领域主要是发展绿色消费和改变生活方式及行为,构建可持续消费模式。四个重点产业是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绿色服务业及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日本称为“静脉”产业)。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是生产领域循环经济的主体和重要标志。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置产业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工业废弃物再利用和资源化产业、生活(消费)废弃物再利用和资源化产业及最终废弃物无害化处置产业(相当于狭义的环保产业),它和绿色服务业一样是连接生产与消费领域的“节点或纽带”产业,可以归到生产领域,也可以划入消费领域,它们是循环型社会的基本标志。两个重点领域和四个产业体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互相渗透、互相支撑的,并不能独立分散地构成各自的循环系统,需要有机地融合。

3.1生态工业

生态工业理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R.Frosch等人模拟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和生态系统的循环再生过程所开展的“工业代谢”研究。经过1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生态工业在国际上已发展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概念。简单讲,生态工业是具有较高生态效率,或者说是资源消耗少、经济效益高、污染排放低的工业体系。根据已有知识、技术手段和实践经验,生态工业的建立可以通过三个层面的实践来实现。

(1)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企业资源循环式利用和能量梯级利用。生态工业体系内的所有企业个体必须首先是实行了清洁生产的企业,它是生态工业的基本单元。

(2)生态工业园区内的资源能源共生。广义的生态工业园区有两种,一种是由企业集群形成的物理园区,园区内以资源和能量流连接成不同的循环,我国目前正在试验示范的部分园区属于该类型;另一种是园区中既有企业群,也有社区,而且企业群之间并不一定有天然的物质依赖关系。对于后一类园区的建设,我国需要创新观念和标准,把握住园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如水)与能源能够共享,每个企业实现持续改进的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园区整体生态效率最大等循环经济的关键内容即可,不宜不顾客观条件和违背市场规律去人为的连接物流和能流“循环圈”。另外,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改造现有的大批工业园区和各种经济开发区,是我国生态工业或循环经济园区建设的重要方向。

(3)生态工业网络。在理论上,企业实行了清洁生产后,并不一定能在企业内部将其所有废物取得社会意义上的最大化再利用,必然会有一部分可以为其它企业以成本有效的方式利用,并有一部分排向环境。在现实中,也不可能将所有实行清洁生产后的企业的剩余有用废物进行利用,构建连接所有企业的物质能量链。因此,就必须通过建立工业废弃物再利用及资源化产业来消化这部分废物,同时,建立废物无害化产业安全处置那些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无法利用的废物,连接所有企业,形成生态工业网络,或者称虚拟生态工业园。针对目前我国工业产业结构特点,在建设生态工业时,应优先选择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重点研究循环经济发展的适用技术,探索行业发展模式,这些行业包括冶金、煤炭、石油、石化、化工、建材、造纸、食品等。

3.2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在我国发展具有较长的历史。农业生产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应加强生态农业体系建设,积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大力推进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综合利用秸秆,利用和处理处置好畜禽粪便,大力发展沼气工程,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未来的发展重点是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激励政策体系,在已有模式的基础上,按照循环经济的理论要求和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扩大生态农业的规模,提升各种模式的水平。

3.3消费领域

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源头”,对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进步的程度依赖性强,短期内全面发展可能会遇到技术和经济有效性的挑战,但可以有重点的循序推进。相比较,根据发达国家经验,消费领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助推器”,是重要的战略环节。在消费领域,我国可以大力推进的循环经济重点有四个方面。一是环境标志、有机食品和节能产品认证。二是生态节能建筑建设和绿色社区创建。三是倡导大众绿色消费,利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鼓励公众绿色消费,如对经过认证的绿色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实行税收优惠,而对浪费资源、危害环境的产品征收高额惩罚性税收等。四是政府绿色采购。从政府绿色采购所涉及的主体较单一,政府有义务发挥表率作用等特点和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开展政府绿色采购应成为我国近期开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而且目前着手实施政府绿色采购的法律基础和市场条件已基本具备。

3.4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消费领域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环节一方面可以向生产领域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的再生资源,减轻末端处理压力,拉长产业链,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根据测算,相对于开采矿山产生的废矿,每年多回收利用1t再生资源,相当于减少4t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节省了因垃圾大量填埋而占用的宝贵的土地资源,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美国再制造业到2005年可安排就业100万人。研究表明,再制造业、再循环产业每产生100个就业岗位,采矿业和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理业将失去13个就业岗位,两者相比,可以看出再制造、再循环产业创造的就业机会远大于其减少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生产责任者延伸制度使企业强化对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无害化。另外,从技术经济可行性看,消费领域废弃物的再利用环节在我国更容易取得突破性进展。所以,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是循环经济发展领域中的重点产业,属于“节点”产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随着我国逐渐进入消费型社会,除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外,一些新的废弃物如包装物、家电和办公电子用品、汽车和建筑材料等开始出现,所以,发展和壮大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是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3.5绿色服务业

与废弃物资源化产业一样,服务业也具有“节点”产业性质,服务和影响生产和消费两个领域。服务业行业范围非常宽广,目前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先从创建绿色宾馆、绿色餐饮业、绿色商场抓起。宾馆饭店是水电和日常用品的消费大户,节水节电、中水回用、起居用品再用是创建绿色宾馆饭店的重要措施,且基本没有技术难度,只要理念和管理到位,就可以付诸实践。商场是消费品的集中流通场所,销售环境友好型产品、简化包装、不使用一次性购物袋、回收再利用包装物、节电等都是绿色商场的重要标志。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好做法和经验。在绿色服务业中,另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行业是设备、物资和耐用品租赁业,应该积极培育和扶持。租赁业可以使多用户享用同一物品,节省资源,减少污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观,从生产和消费“产品”转向生产和消费“服务”,使生产经济转向服务经济。应用这一理念,施乐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的4年中,在美国等地已不再生产“新的”复印机整件,而是将重点转向为在役复印机提供维护和保养,以及对其进行回收、再利用、再循环。实施该经营方式后,施乐公司1992年在美国市场上节省了5000万美元的原材料购置费、后勤服务费和库存等费用,1993年节省经费达1亿美元。

4循环经济发展的区域模式

循环经济区域发展模式是在区域基础设施体系和生态系统支撑下的两个重点领域和四个重点产业的有机组合和共生。也就是说,只有当一个地区建立了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绿色服务业体系,其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发生根本转变,才有可能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模式,构成不同产业体系之间的循环和共生体系;同时,只有建立了发达的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体系,整个区域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才能够转动起来,形成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并与可持续生产模式对接,构成区域“大循环”。循环经济发展的区域模式的另一层含义是,循环经济如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如生态城市结合起来。生态城市是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是一个有丰富和特定内涵的空间概念,它标志着在一定发展阶段下,一个区域全面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目标。从这个意义看,循环经济是生态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因为循环经济的作用主体是区域系统中的经济系统,由生产体系和消费体系组成。区域系统或生态城市还包括社会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基础设施系统等。仅有“资源能源消耗低、经济效益高、环境负荷小”的循环经济系统并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部目标或生态城市目标,还需要有完善和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优美的生态景观、高素质的人口、公平的社会体系等来支撑。同样,仅有良好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公平的社会体系(如古代城市)的城市也不是生态城市,生态城市还要有发达的经济、高水平的生活质量和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特别是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而要实现这种协调发展就必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否则,“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的经济系统会制约着城市的生态环境系统、基础设施体系和社会系统的健康发展,生态城市的目标就无法实现。所以,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是重要抓手,有了循环经济理念和循环经济体系,城市将以最节约和高效的方式运行,或者说以最节约和高效的方式建成生态城市。

因此,循环经济发展的区域模式的重点在于改造和重构区域产业和消费系统,使区域的经济活动主体向生态化方向转型;自然生态系统是区域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城市功能系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样也是维持城市区域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撑系统,可以将循环经济理念和方法渗透到城市功能系统的方方面面,所以城市基础设施系统也是循环经济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是区域循环经济模式的组成部分之一;社会系统是城市服务的对象,又是城市管理和发展的机体;循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以人为本,为社会系统服务。上述五个系统中,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和基础设施系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作用范围,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以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为主线,是“经济与环境”的二维概念。

5循环经济发展的区域战略转型模式

篇7

太原近郊农业区位于山西中部、晋中盆地北端,包括太原市6区4县及晋中的榆次区。区域内东为太行山支脉,西处吕梁山东翼,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部和南部为汾河冲积扇平原,汾河自北而南贯穿太原。最高海拔2659m,最低760m,平均800m。农业国土面积8289.45km2,64个乡(镇)和20个涉农街办、1287个行政村,总人口400.76万人,农户28.92万户,农业人口79.84万,现有可耕地面积1145万hm2(17177万亩)。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太原作为省会城市的区域中心地位得到加强,近郊农业向创意农业转型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景点)已经发展到132家,占地面积2.54万hm2,总投资额46.65亿元[2];还发展了2个“一县一业”特色基地示范县(即小店区奶牛基地和清徐县蔬菜基地)和153个“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选定了十大主题产业园(即山西水塔醋文化产业园、山西大禾高效蔬菜科技园、太原万亩葡萄产业园、太原华辰葡果休闲农业园、山西青玉食品加工产业园、山西梅芝园艺花卉产业园、山西九牛牧业循环产业园、山西裕吉农产品物流园、太原龙城向新生态恢复示范园、太原惠农马铃薯科技产业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90个,实现销售收入101.13亿元,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45个[3]。总体围绕“十园引领,百园兴农”的战略目标,突出太原近郊农业的优势特色,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主题,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已成为推动农业转型、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大载体。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缺乏统一规划、技术支撑不足、起点低、规模小、布局分散、品种单一、品位不高和供求信息不畅等问题。

2太原市近郊创意农业发展的布局

太原市地形、地貌类型多,气候条件差异大,自然资源禀赋各异。以太原市近郊农业生态区划和农业生产类型划分为依据[4],按照“一川一线两山”的总体设想,制定近郊创意农业规划,推进产业化发展、板块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社会化服务。(1)一川。一川是指太原市近郊平川地带,包括7区(太原6区及晋中市榆次区)1县(清徐县)的平川地带,重点发展现代温室蔬菜、现代温室园艺以及现代化畜禽水产健康、清洁养殖业,培育现代农业休闲、观赏、采摘、品尝、体验、教育园产业,为国内外游客和太原市市民提供良好的生存、生活和休闲环境。(2)一线。一线是指太原市郊区大运高速交通干线两侧地带,包括太原市6区、清徐境内大运干线两侧。以大运路为中轴线,依托太原畜产品工业园区、清徐食品工业园区和阳曲农产品综合园区,重点围绕太原市居民需求,充分发挥近郊农业资源、交通及区位等优势,融合农业、观光、休闲、养生于一体,发展近郊创意特色农业。(3)两山。两山是指太原市东西两山的丘陵山地地带,主要包括太原市6区、清徐县以及晋中市榆次区的丘陵山地地带。遵循现代农业高效、生态、优质、安全的发展要求,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在确保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体现区域特色,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休闲度假、乡村旅游基地。

3科技创新推进太原市近郊创意农业发展的重点

太原市近郊创意农业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传统近郊型农业向现代都市型农业转变,实现生产集约化、栽培设施化、农业生态化、产品精品化。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包括设施农业(温室蔬菜、温室园艺等)、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立体农业、生物质能源等)、特色农业(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创意农产品等)、休闲观光农业(理念创新、环境创新、产品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四位一体的农业生产体系。(1)设施蔬菜、瓜果、花卉领域:一是积极开展优质多抗、特色瓜果、蔬菜和花卉品种的选育,力求取得新的突破;二是开展蔬菜、瓜果、花卉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研制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新型肥料和生物农药;三是开展蔬菜和瓜果规范化高效立体栽培技术研究,将关键生产技术、产地环境控制、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形成新型的规范化的生产技术标准;四是日光节能温室生态环境调控技术研究,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智能化生产。(2)生态农业领域:一是循环农业技术开发应用,将农业生产和加工剩余产品以及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再利用等技术进行组装配套,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低碳农业技术,重点加强清洁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培育新型氮素高效利用农作物新品种。(3)休闲观光农业领域:一是开展观光农业农产品的外观、品质、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培育适宜观光农业发展的种植、养殖品种;二是开展观光农业植物观赏性和游人参与性方面的栽培技术研究和观光采摘等功能研究;三是开展观光农业的生态功能研究,如植被保护、抗逆植物育种、生态与环境保护、生态与环境修复等领域的研究;四是观光农业的生物防治研究;五是观光农业的环境容量研究。

4依托科技创新推动太原市近郊创意农业发展的路径

(1)搞好5个对接,加速创意农业发展。一是近郊创意农业与城市需求对接,依据现在城市居民生活观念和消费需求的变化,适时拓宽农业服务范畴,丰富近郊创意农业的内涵,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二是近郊创意农业与农产品加工对接,跳出农业抓产业,以农产品加工为抓手,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进近郊创意农业转型升级;三是近郊创意农业与市场流通对接,充分利用省会城市交通便捷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业,提高近郊创意农业发展的活力;四是近郊创意农业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接,实现交通、水、电、通信、市场资源等共享,为近郊创意农业发展提供保障;五是近郊创意农业与科技创新对接,要与省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超前预测市场需求,建立综合性或专业性科技创新中心,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入驻科技园区,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关键性加工装备的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研究;六是继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体系,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人才队伍结构,培养有文化的高素质的现代新型农民,拓展近郊创意农业发展深度和广度。(2)以科技创新项目为抓手,实施创意农业推进战略。科技创新项目是载体,是抓手,抓住了项目,就抓住科技创新战略的关键,要把科技创新项目建设作为推进太原近郊创意农业发展的着力点。因此,应由相关部门组织专家筛选一批有影响、有科技含量、有推广价值的科技创新项目,并与相关企业对接,推动企业尽快达到一定的规模,产品获得一定的档次,增加一定的经济效益。(3)建立科技创新专家团队,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太原市近郊创意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而企业发展离不开科技、离不开创新,也离不开专家。因此,科技主管部门应组建专家服务团队,按行业或产业试行首席专家制度,组织相关专家分行业研究各个行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技术瓶颈、市场、趋势和前景等,在为政府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扶持方向、扶持环节等提供依据的同时,通过首席专家制度组织专家为企业提供点对点的服务,帮助企业开发创意产品、解决工艺技术难题、策划市场营销和管理方案等,实实在在为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作为企业,要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密切联系,进行合作,创建自己的科技创新队伍,快速取得高新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生产。(4)构建全市统一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科技创新离不开信息,但目前信息渠道多,信息量大且分散,信息面五花八门,信息真假难辨。因此,应构建全市统一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着力畅通信息流,推进农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推广与生产实际应用进行较好的无缝连接,形成太原市近郊创意农业发展与城乡发展之间的信息融通、信息对称的良好格局。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应由政府出面以政策或制度的形式抓好软件建设,尤其是信息类型、采集渠道、筛选及传递方式、信息分享等机制的建设,以切实发挥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作用。

5结语

篇8

商业道德之辩

“卓沣公司是第一家将生态型餐饮引入乌鲁木齐的企业,可以说,为打造这个生态型酒店,我们股东和员工是花费了巨大的心血的。”新疆卓沣生态农业发展公司董事长曹海华说。

曹海华说,早在2004年,他就产生了要在新疆的戈壁滩上建一所绿意盎然的生态型酒店的想法。想法来自于他在内蒙、北京、沈阳等城市看到过的一些简易型生态主题餐厅,不过这些餐厅大多是利用温室改造形成,在室内栽些花草就成了生态景观,这些餐厅虽然没有形成系统和规模,但仍然很受当地消费者的喜欢。在新疆建一所有规模的生态型酒店的想法,在他脑海中酝酿了很长时间。

为此,曹海华到内地多个城市考察构思,最终决定在新市区宁波路上打造首府第一家独具特色的精品生态型酒店。

2005年下半年,“戈壁春天”生态型酒店动工,半年后,酒店开业,果然火爆,鸟语花香的室内自然就餐环境,吸引眼目,一度,这里成了首府有身份者的高消费场所,人们蜂拥而至。

然而,不到半年时间,状态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家新的生态型酒店在乌鲁木齐各地段快速跟进,先是燕儿窝路的“神木园”,接着是市中心的“阳光绿岛”,北京路的“天下春”等。在短短不足两年时间,生态型酒店在市区内星罗棋布已有5家。

“夏岩造园公司也是‘戈壁春天’的园艺建造方,但双方在建‘戈壁春天’之前,有过明文的合同约定。在‘卓沣公司’没有违约的前提下,‘夏岩公司’不能在乌市行政管辖区域内再复制承建同样的其他生态型酒店,夏岩本人也不可以在乌市区域内为他人设计施工。”曹海华说。

他说,当时之所以双方要签订这种协议,就是考虑到酒店一旦建成,如果被快速复制,对地处偏僻地段的戈壁春天生态酒店经营产生不利,但双方本着继续共同发展的原则,协议可以共同合作,开发新的生态型酒店。

但是事实是,夏岩公司在戈壁春天营业不久,就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卓沣公司并不知情的情况下,私下在乌市范围内快速复制数家同类型的生态型酒店。

“夏岩公司的这种行为是违反商业道德的行为。”曹海华说。2007年下半年,“卓沣公司”将“夏岩公司”到乌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书上,要求“夏岩公司”在乌鲁木齐市行政区域内停止设计施工“生态园”项目,并按照合同约定的承担工程总价双倍支付违约金,承担工程总价双倍的违约金826.8万元。

违约纠纷

当记者拨通夏岩的电话时,夏岩正在上海,“乌鲁木齐现有的生态型酒店全是我打造的。”夏岩对此并不否认,他说,自己可以算是打造新疆生态型酒店第一人。

夏岩说,经他之手,目前在全疆已建了8家生态型酒店,除了乌鲁木齐的5家外,在南疆的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等地,也有他建的生态型酒店。

他说,生态型酒店的发展是行业发展的需要,没办法阻挡。

夏岩并不回避卓沣生态公司当前对他的,他承认双方确实有过约定,不能再在乌市区域内复制第二家同类型的生态型酒店,但是他说:“协议有个前提,是‘卓沣公司’不违约的情况下不再打造,但是‘卓沣公司’违约了。”

夏岩说,因为对方违约在先,所以他们视合同为自动失效,才接手建了第二家生态型酒店――“神木园”生态型酒店。

“‘卓沣公司’从第一笔款到第五笔款,没有一次是足额按期付款,至今还欠30多万元。”夏岩说,并且后期他们还曾与“卓沣生态”公司有过共同开发乌市市场的协议,但这一协议对方并没有履行,他们因为行业发展的需要等不及,就自己做了。

夏岩还认为,“戈壁春天”生态酒店目前的现状与其内部管理和经营不善有关,再加之其酒店处在郊区,位置偏僻,并不是他再造其他生态型酒店直接产生的影响。

夏岩违约成立

对于夏岩的说法,“卓沣生态”公司认为是狡辩,曹海华说,对夏岩公司的账款早已如期付清,根本不存在拖欠账款的问题,并且正因为双方协议是要长期合作的,“卓沣生态”在“戈壁春天”开业时,特意在酒店内专门为夏岩公司立了一块广告牌,上面写有与其直接联系的方式,但也正因为此,不少投资商与夏岩直接取得了联系,从而悄悄避过了“卓沣生态”公司,产生了诸多复制起来的生态型酒店。

篇9

关键词: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切实树立绿色思维方式

绿色思维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日趋严重,人们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环境承载上限,生态环境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和瓶颈制约。

这是我们过分强调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而忽视与自然和谐的结果。现在我们强调绿色发展,不仅仅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而是从内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延伸到外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社会管理的深刻变革,而思维方式的转变首当其冲。因此,一定要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用绿色思维谋划和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用绿色理念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活方式转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享受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成果的同时,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持续发展。

二、着力构建绿色产业结构

产业是发展的基础支撑。推进绿色发展,首要任务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绿色转型。一是优化三次产业比重。巩固农业比重,大幅提高绿色、有机、生态农业项目比例;减轻工业比重,强化环境准入、环境标准硬约束,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发展;扩大三产比重,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生态旅游和金融保险、信息会展等现代服务业。

二是促进传统产业绿色改造。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制定煤、焦、铁、电力、水泥等重污染行业绿色改造方案和规划,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引进和应用,推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建设,淘汰行业落后产能,提升产业集中度。

三是大力发展绿色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战略性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建立引导绿色产业发展激励机制。建立绿色产业政策导向,设立绿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政策引导和公共财政投资激励,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产业结构绿色化。

三、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生活消费是生产的终点,也是生产的起点。生活消费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对于带动生产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导向性的意义。因此,要通过多方面、多渠道的引导,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的良好风尚。一是弘扬低碳节约的价值理念。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导向作用,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普及绿色生活知识,让勤俭节约、低碳绿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公众的自觉行为。

二是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积极推广绿色服装、引导绿色饮食、鼓励绿色居住、普及绿色出行、发展绿色休闲等,营造绿色消费良好氛围。三是建立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机制。实行居民用水、用气等阶梯价格制度,优先发展绿色交通和城市公共交通,鼓励民众购买使用节能产品,大力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等。四是开展全民绿色生活行动。引导公众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少抽一支烟、节约一度电、少开一天车、珍惜一粒米等,通过不同的环保公益行动,让节约、绿色理念固化为公众的自觉行为。

四、努力打造绿色生态环境

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推进绿色发展,当前非常迫切的一项任务就是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着力解决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环境污染问题,为人民群众创造山青水秀天蓝的生活环境。一是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建设。调整优化空间结构,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应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区域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发展方向,细化相关政策,形成市场统一规范、要素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持续的区域发展机制。

二是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治理行动。以雾霾治理为重点,加强细颗粒物监测和区域联防联控,加快城市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有效预防重污染天气。加强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突出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保障水源地安全;实施重点行业废水深度处理,加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力度,减少城市黑臭水体和工矿区、农村黑臭水体。强化土壤污染治理,实施工矿废弃地综合整治和复垦利用。

三是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针对农村生态环境实际,推进以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为重点的农村环境整治,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统筹农村饮水安全、改水改厕、垃圾处理,创造良好农村生态环境。

总之,绿色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锲而不舍、水滴石穿的精神,主动作为,久久为功,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融入到我们的各项事业之中。

参考文献:

[1]沙之杰.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节能减排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篇10

引言

辽宁省乡村旅游新业态的发展是以沈阳、抚顺、本溪、营口、朝阳、丹东等土地面积广阔,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为主体,在对其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后,这些地区皆有着宣传力度不够,未能形成气候、特点不鲜明的困惑。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主要是对辽宁省乡村旅游的现有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辽宁省乡村旅游新业态的发展定位不明确,发展时间短,很多景区都处在未能形成稳定客流的刚起步阶段的结论。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四章,对辽宁省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做出应对的策略并指出其发展的方向,其功能上的转型突破必须以迎合大众旅游需求为考量,在餐饮、住宿等设施上应抓住乡村本土气息这一氛围。第三部分第五章结合实地调研访问及充分分析调研内容后,对乡村旅游新业态下的辽宁省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是以什么样的方向去定位自己的,面临哪些机遇,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以及政府的统一筹划。我们的环境分毫不差,但能否抓得住时间,抢占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的先机,这将是辽宁省旅游的一大突破。

一、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从数字统计的情况来看,辽宁省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并不是很理想,特别是与其它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比较高的省份相比,辽宁省的乡村旅游,在基础配套设施的搭建,乡村旅游服务机构的引导与监管,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等方面还面临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其中具体的表现在辽宁省的乡村旅游品牌特色并不突出,游客对辽宁省乡村旅游的整体评价满意度并不是很高。这些问题暴露出了辽宁省乡村旅游在发展规划方面存在的不足,也是其在今后需要大力扭转与调整的主要方向。东北作为我国的一个宝地,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辽宁沈阳现阶段更加注重对乡村旅游业的开发,因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自身的精神生活。在较大的工作压力下,人们往往想要去乡村环境来感受最纯真的自然生活,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辽宁省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发展城市,必然注重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不仅仅是对一些生态环境进行建设和保护,更是让游客们去亲自体验回归的快乐,电台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正是对乡村旅游的大力宣传,正是现如今最受欢迎的旅游方式。

二、辽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乡村旅游本身存在游客参与性、体验性强,服务价格低廉等特点,受到城市居民的喜爱,但辽宁乡村旅游仍然存在许多实质性问题。例如,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旅游产品及服务的创新是其基本的原动力,尤其是在旅游资源不断同质化发展的今天,将旅游产品进行多元化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乡村旅游市场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政府没有出台有力的政策手段,没有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导致经营秩序不规范。同时对乡村旅游的开发没有合理的规划和市场调查,设施设备不齐全,规模较小,组织较松散;往往造成盲目开发,重复雷同,活动内容单一,特色不突出;经营者和旅游区居民等普遍素质较低管理和经营意识匮乏,又没有专业的管理培训,明显跟不上市场对其的发展经营要求。保护力度不够,不能充分认识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和民俗文化遗存的易损性,导致环境和民俗受到冲击。乡村旅游产品缺乏品牌,吸引力不强,受季节影响大,效益不高;经营管理水平低,人才缺乏,旅游服务水平不高;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在客源上,多以自驾游客为主,客源地存在局限,急需疏通宣传渠道。各地区政府主导定位不明确,各市⒉畈黄耄很难形成整体战略联合。

三、辽宁乡村旅游发展的应对策略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推动、部门支持、农民主体、市场运作;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着力优化乡村旅游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丰富特色产品,扩大宣传推介,加强行业管理,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全省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发展。

(二)主要措施

一是实施乡村旅游“规范化工程”。建设一批农业旅游示范区、特色旅游乡镇、村,即培育打造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功能较为完善的特色旅游乡镇,旅游地区的发展不仅要注重自身的环境,还应该对餐饮、住宿等环境方面加以管理,为提升辽宁省乡村旅游新业态的创新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现如今旅游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只有充分的认识到旅游形象打造的重要性,才能够更好的推动我省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是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就是指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和实施,例如旅游区内的水电以及道路等,这些都是旅游基地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不仅如此,乡村旅游一般都远离市中心,所以想推广自身的旅游产业,就一定要注重做好前期的宣传工作,要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乡村旅游所在的位置,这种宣传性的工作也是属于基础性的建设,会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给予更多的保障。

三是加大乡村旅游市场开发力度。要引导城市居民积极参与周末观光、短期度假、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客源市场。随着我国旅游在世界上知名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会来参加各种旅游活动。这就让乡村旅游市场开发从国内逐渐的走向了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基于互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载体与媒介,乡村旅游市场开发将会获得很大的提升与进步。尤其是当前我国正在通过颁布一系列的利好政策来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来我国进行旅游,乡村旅游市场开发也将会迎来一个巨大的发展契机。

四是积极举办特色乡村旅游节庆活动。辽宁省44个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风情,构成了“满韵清风,多彩辽宁”主题,这些都成为重要的特色乡村旅游节庆资源。要积极支持、引导具有一定条件的节庆活动上升为县、市、省乃至国家级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目前据调查营口市冰泉山庄乡村旅游度假点开展乡村旅游节,该节事活动得到很好的宣传推广效果。

五是努力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住宿、餐馆、娱乐、购物等标准化建设,支持和鼓励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A 级景区。伴随着乡村旅游企业之间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提升,在今后的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从服务质量层面来进行手段与水平的提升已经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议题摆在了辽宁乡村旅游发展面前。因为,在今后的旅游市场的竞争不仅仅是旅游业的发展模式,也包括旅游从业者自身的水平,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是辽宁乡村旅游综合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之所在。

六是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商品开发。要组织、引导和培训农民依托当地资源,设计、开发和销售富有辽宁地域特色的农事产品、服饰、手工艺品、特色食品、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乡村旅游企业可以通过对游客过往的消费旅游记录进行分析,然后,从其基本的需求特点出发来制定个性化的特色旅游产品的定制。例如,游客在过往的旅游记录中,比较倾向于购买具有原生态蔬菜水果等特点,那么在下一次的旅游线路的设计方面可以推荐其进行乡村体验旅游。这种基于游客旅游心理诉求的旅游产品的私人订制,在很好的满足了游客旅游诉求的同时,也在客观上提高了游客对旅游企业所提供服务的满意度。

七是继续创建农业旅游示范点。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建立能够让更多的人们认识到乡村旅游业开发的重要性,辽宁省有着东北地区的民族特色,如果能够加强对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建立,将会更好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实际的乡村环境建设中,人们一定要注重对城镇风貌的设计,避免现代化的时尚内容,很多时候人们去乡村地区游玩,更加注重的感受乡村的自然气息,所以结合结合农村林权、宅基地、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进行改革试验是非常有必要的。

八是坚持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方向。乡村生态旅游就是新农村的新产业与新经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能够促进心态和谐、农村人际和谐、城乡区域和谐、农村产业和谐。要以生态资源要素,如景观、环境、科技、文化、产业、产品、服务、消费等为内涵,以生态文明为基础,通过生态旅游的生态、经济、社会服务,使乡村保持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只有人们从根本上认识到旅游生态品质的重要性,并且将“乡土味”、“地方性”、“民族性”视为旅游行业发展的核心,才会更好的提高市场旅游的生态品质。

四、辽宁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

(一)政府主导开发

政府的作用主要通过决策、协调、立法、政策、引导和宣传等手段,为旅游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政府主导可以通过引导组织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具体包括:

1.景区主导、社区参与型。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吸收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社区参与旅游是实现旅游开发的有效途径,它能从根本上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政府扶持与引导下,建立社区参与的保障机制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而且要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旅游参与能力。

2.政府主导型。政府作为一个权威部门,就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自身责任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和观察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然后选择合适的旅游景区进行开发,这些都可以更好的实现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但是政府部门应该给予大力的支持,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政策方面都应该给予旅游产业更多的支持,这样才会让旅游产业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3.公司主导型。即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方式,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指导、组织村民开展民族风情文化旅游活动。

(二)乡村主题旅游开发模式

在辽宁省乡村旅游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要从辽宁省自身的发展优势与发展特点出发,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旅游发展模式,来进一步拓宽其在旅游发展层面的新思路与新路径。例如,通过特色的农事旅游项目来吸引外来游客,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各种特色农产品的销售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提高餐饮与住宿在整体旅游业中的竞争能力,保持乡村旅游新业态的活力,大众的吸引力重点仍然在优美的乡村环境及具有新、奇特点的项目活动中。乡村旅游不能局限定位于旅游市场中的“老年人”,它必须重新点燃活力,形成丰富的乡村“水环境”,而不是一想到乡村旅游,让人浮想于脑海的是大妈们的广场舞,而应是幽雅天鹅湖形象。乡村旅游形象的转型将是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的关键号召力。

(三)城乡互动的开发模式

城市与乡村是相互影响的,在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也要注重城乡的互动与联合。一方面,充分体现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之间的联动关系,发]乡村在旅游环境,旅游资源层面的天然优势,为城市旅游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后需支持与保障;另一方面,借助城市在人才、技术、基础配套等方面的优势,来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助力。具体来说,辽宁乡村旅游可以充分发挥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优势,把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与发展都市生态农业有机结合起来。以都市生态农业作为乡村生态旅游的重要产业依托,提高乡村旅游的抗风险能力。

五、辽宁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和机遇

(一)发展优势

1.旅游资源优势。辽宁地区属于东北的发达城市,其中沈阳地区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有很多古老的建筑,其中还包含着我国皇帝所居住的寝宫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让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热爱上了辽宁,其中阜新、喀左、辽阳等地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乡村生态环境较为良好,不仅如此,人们对于新鲜的旅游事物也有着更多的认识和理解,最求原生态生活模式,很多人们开始对乡村旅游产业给予更多的关注,这将会更好的提升我国辽宁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更多丰富的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

2.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辽宁交通便捷。辽宁地区是我国交通较为便利的一个城市,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辽宁省与我国各个一线城市之间有着十分便利的高速公路,这将会为其他地区的人们前来旅游提供更多的方便。不仅如此,辽宁省的一些乡村地区几乎村村都通有柏油马路。并且省内具有非常稠密的铁路干线,方便的交通能够推动辽宁地区旅游产业实现高速的发展,也会推动辽宁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建设。

(二)发展机遇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旅游局关于实施农业旅游丰收计划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的通知为有效实施农业旅游丰收计划,进一步发挥农业旅游对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发展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全省实际,特提出主要任务:“十三五”期间,强化全国性农村改革试点示范作用,发挥其溢出效应,形成覆盖农业各种业态的旅游示范点体系。

六、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