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07-21 17:39: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生哲学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生哲学的核心

篇1

对待培养学生抗挫能力方面的问题,我的理解是,既然学生以学习者的身份存在于学校环境中,那么,绕过学习去进行抗挫折教育肯定是行不通的。也就是说,通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做法来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是值得尝试的。当然,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提升,这是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行为能力的基础。

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作业、试卷检测、自我评价和师生、生生互评等方式,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换句话说,教师可以借助作业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完成情况,随机给学生提供自我反思的空间和挑战自我的机会。与此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一旦发现学生陷入急躁或消极情绪时,要及时进行干预和疏导,让学生能尽早从不良情绪中脱离出来。等到学生状态缓和之后,再与之单独沟通,并在征得对方的同意后,进行新一轮的挑战和尝试。我想,这样的对话、互动模式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也能更好地把握师生关系和自身成长。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考试或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更好地提升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从而优化其接下来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心态,提高抗挫折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班级管理途径,来改善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其实,班级内部最锻炼人的往往是班委工作,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班委工作的开展来改善学生的办事能力,打造心灵防线,进而让学生完成自我教育。对于个别容易闹情绪或抗挫力弱的学生,我则设法让其担任班委(这必须是在自愿基础上实施),通过一点一滴工作的积累和突破,逐渐改善这些学生的思维结构和做事能力,同时也在不断提高这些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同学包括当事人可能都要遭遇和面对很多问题,甚至一些突发事件,为此,教师先要在心理上有一个准备,并做好某种预设,对当事人的期望值不能提太高。这样一来,等到当事人犯错或再度陷入不良情绪状态的时候,我们不至于急火攻心,而是能心平气和地与之交谈,从而帮助对方发现问题,有效帮助对方缓和心情,使之尽快地发现出路和走出低谷。我想,在教师的信任、引导和陪伴下,学生定能以积极的心态和行为参与实际学习和生活,重塑一个崭新的自我。

篇2

一、孔子之名:修养及发展的起点

孔子生在春秋末期大国争霸的乱世,当时社会诸侯不安于位争权夺利。他虽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但因其思想与现实不合而不被重用。一生生活贫贱颠沛流离,生在乱世又雪上加霜,中国常言的人生三大悲哀:幼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孔子都遇上了。他经历了幼年丧父,青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一生的坎坷不幸他没怨天尤人而把命运变成使命,没有强调自己所遭受的苦难却时时关心社会。孔子在其人生道路上战胜了自己使自己不为苦痛所系,致力于谋求社会大众的福利。他的经历教诲了后世,其思想和智慧更是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开启了儒家文化的先河。

孔子在论及名分时指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乱世的礼乐不兴渊源于名不正,导致言不顺事不成。孔子生逢的乱世始于人际关系的迷失,人际关系的失常则由于名不正,因此孔子提出了正名,以此作为化解人际关系危机的前提。所谓正名就是用周礼匡正已经发生变化的社会现实,使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各自的名分不越位不辱礼。孔子重视礼视其为维护制度的手段并认为维护礼需要从正名入手。在那种名分已失天下大乱之时,“孔子惧,作春秋”,他所害怕的正是人际关系的沉沦社会的混乱及人心的败坏。他虽然重视礼乐教化却认为礼乐的根本在于仁德的修养,要正名得从个人的修养开始,于是提出了其道德哲学的核心概念——仁。

二、孔子之仁:人生哲学思想的核心

孔子将仁作为人格的核心视其为完全人格,只有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才被称为仁人。仁是个体的道德内在性是个体成圣的内在依据,所谓成圣是个体修养所达到的最高境界。仁的意义首先是独善其身的君子;其次是兼济天下的圣人,两者的综合就是仁人即内圣外王,此为儒家的理想人格。仁的内涵有以下解释:其一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泛爱众”爱一切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其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此为仁者爱人的道德规范。其三克己复礼为仁,要求人们通过加强自我修养做到以礼为行事准则。其四“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的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孔子仁学思想的精妙在于将外在的传统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伦理意识的自觉要求,从最基本的家庭入手讲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使仁学植根于家庭伦理深入最基本的血亲观念之中。他们之间关系准则更突出的体现在孝悌、友仁和守信三个方面即人际关系中涉及的孝、仁、信。

孔子人生哲学是以仁为基础的伦理型人生哲学,是讲道德重进取的现实主义人生观。它要求为人“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从而亲仁”,以仁为基础提出了儒家的核心概念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等等,都是做人的基本规范也是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人都处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应将做人的基本规范视为一种普遍的人际关系准则,这便是孔子倡导的“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伦理法则。凡在生活中能够坚持以上操节并以之为安身立命者,就是儒家所称誉的圣贤仁人。

三、孔子之道:追求的终极境界

道在孔子思想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孔子之道即仁道。道的产生和培养是依靠人的努力,道在人中并由人传递下去,“吾道一以贯之”,最终依靠人们的活动而成为现实,“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孔子经常教导弟子:“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居,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荣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些调节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伦理原则从其深层的底蕴来讲,说到底是人生价值生命归宿的大问题。

篇3

一、尼采人生哲学的理论基点—权力意志

在尼采看来,基督教衰颓的道德观念导致了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不过,虚无主义有双重意义:消极的和积极的。前者可视为叔本华的归宿,而后者则是尼采的目标,即它可以作为强力的象征,表现为权力意志。权力意志是尼采的理论基点,它把人的生命理解为一种冲动、冲创和创造力,一个不断自我表现、自我创造、自我扩张的活动过程。当生命意志是表现、释放、改善、增长内在的生命力的意志时,它就是权力意志。这里的权力是指人不断地改善、扩大、增长、超越自身的生命力,而不能仅仅归结为追求政治权力的意志。具体说来,“权力意志专门化为谋生图存,谋求财产、工具、奴仆,谋求当统治者:人体就是例证。除了为意志而意志之外,根本不存在别的什么因果关系,用机械论是解释不了的”。[5]尼采认为,在不同的等级的人当中,权力意志的表现是不同的:在被压迫者和各种奴隶那里表现为争取“自由”意志,目的似乎仅仅是解放,从宗教和道德意义上说,是仅仅对自己的良心负责、福音的自由等等;在比较有力、正在向权力迈进的人生当中,是作为争取超等权力的意志;在最有力、最雄厚、最独立和最有胆量的人当中,作为对“人类”、对”人民”、对“福音”、对“真理”、和“上帝”的“爱”,作为同情、自我牺牲等等,作为征服、俘虏的活动,作为参与一种可以受自己指挥的巨大的权力的本能活动:这是英雄、先知、凯撒、救世主、耶稣。尼采用权力意志勾画出一副永恒轮回的世界图景,以排除基督教对某种绝对的、彼岸的目标的追求,而肯定现实的世界和人生。他认为这是对他的学说及其理论前提和结果的阐述,亦是其证明。他以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的学说为佐证,认为权力意志不仅永远停留于某种状态中。除了不断地流动、不断地变化本身以外,它没有任何永恒的东西。因此,“世界就是:一种巨大无匹的力量,无始无终;一种常住不变的力量,永不变大变小,永不消耗,只是流转异形,而总量不变。”[6]

二、尼采人生哲学的指归—超人

在权力意志的永恒轮回当中,“‘人类’不是目的,超人才是目的!”[7]在欧洲的虚无主义杀死了西方文化中的上帝之后,人就必须自我超越,成为超人,真正的哲学应当成为超人哲学。这便是尼采哲学的指归。尼采敏锐地感觉到,虚无主义已经站在了欧洲的大门口,由苏格拉底和基督教肇始的西方文明导致了悲观主义,而悲观主义又发展为虚无主义,这意味着人类的日益堕落和退化。真正富有创造性的文化一片凋零,市侩文化充斥一切场合,随之而来的是人的生命力和本能冲动被压抑和扼杀,人们处于一种麻木的、无目标、无标准的状态。于是,尼采呼唤像查拉图斯特拉这样的超人出现:“一切天神皆已死去;如今我们希望超人长生。”[8]人与末人对立起来。末人的个性被泯灭了,他们按照习惯的、传统的思想方式和道德规范来思想和行动;她们缺乏创造性和自主性,一切模仿别人或听别人指使,亦步亦趋、人云亦云;因而庸庸碌碌\苟且偷生。总之,末人是缺乏旺盛的权力意志的人,是为理性主义和基督教传统所产生的奴隶道德所支配的人,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莫不如此。而超人的根本特色就是权力意志得到了充分的发扬,冲破了一切传统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规范的束缚。他们是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是具有超群的智力、坚强的意志、绝对的自主性、高昂的激情的人。尼采“超人”说的两重性常为后人所误解和利用,一部分人看到了“超人”所体现出来的人的自我超越性,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高度来完善自己,发展自己。而另一部分人则看到“超人”作为上等人、高贵者的面孔,以此来为法西斯主义和种族歧视主义服务。然而,后者并非尼采的本来用意,尼采固然提出了人的等级学说,但他只是把这作为手段,作为达到超人的途径而非目的。尼采的人生哲学的核心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尽管他指出的人生道路不完全正确,但他毕竟为人们寻找人生的意义提供了一种新的人生视角。这对于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无启发意义。

三、尼采人生哲学的意义及其当代启示

尼采人生哲学的基本内涵揭示了人的存在是在体悟生命的痛苦与快慰的矛盾张力中,确立起对生存负责的永恒“自我意识”,在增强生命力量和沉重的生存中创造价值、实现自我,赋生命存在以超人的意义和价值,这些思想充分显示出尼采对人的生命存在的终极关怀,这也是尼采哲学中诉诸的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在现代的意义上,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尼采的人生价值观是在批驳旧哲学的非生存性价值观中升腾的。传统哲学价值观的着眼点关注生命以外世界存在的永恒性和不变性,寻求绝对性的存在价值,给人确立抽象的生存目标和终极归宿。尼采人生哲学价值观的着眼点则关注生命自身的内在意志存在,突现生命存在的生成性,强调变化、发展和价值的相对性,其实质是实现生命的创造价值。尼采的人生哲学是一种理想哲学,其目的是追寻生命(人性)的完美价值,尼采的人生哲学对人的过去与未来倾注了全部的思想思考和深厚情感,这集中表现在他对生命或人性、人格完美价值的关注与思考上。其实,生命价值的创造过程也就是人性得到完善的过程。尼采追寻神圣的人性、和谐的人格价值存在,这是生命完美的最深内涵,这一神圣、完美人性的理想代表就“超人”。尼采极力反对传统理性主义与基督教的道德哲学颠倒善恶,混淆真假,肢解人性,致使人类“没有一个大目标”。尼采要给人类的未来确立一种理想的、实在的人格类型,这种人类的意义就是追寻人性的和谐与完善、追求生命存在的完美价值。尼采认为人没有永远不变的本性,人的真正本性是流动的、变化的;人的完美本性在于不断地生成自己、创造自己、成为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人要不断地克服人性中假丑恶的本性,积淀人性中真善美的本性,从而积极主动地超越自我,取向完整合理的人性价值。这是真实生命最根本的价值所在。

篇4

1中国传统文化与禅宗的结合

禅宗是佛教的中国化,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支柱,道家和禅宗起着辅助的作用,禅宗受到道家、儒家文化影响,成熟后的禅宗又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1]

以先秦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是一种自然主义哲学,发展到魏晋又衍化出玄学。不管是先秦道家思想,还是魏晋玄学,对禅产生了极大影响。[1]作为佛教之一的禅宗,继承了印度佛教大乘“性空”“中观”“涅槃佛性”等基本理论,以“无”“空”“唯心”“真如佛性”为宗本,又受到老庄三无论、三忘说的影响,宣称不可言说。禅宗主张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在参究禅道时,要求心无一物,不假外求,不立文字,直截心源,见性成佛,自然任运。在修行的过程中也含有魏晋玄学的“忘言得意”“得意忘象”相近的含义。中国的老庄哲学,以“道”为中心,构成了一种注重内心世界而不注重外在为特征且主观随意的哲学思维方式。禅宗把这些思想都纳入了内心反思的框架中,以对空灵澄澈的“本心”的体验为中心,形成了独特神秘的直觉主义为特征的非理性的思维方式。[2]

禅宗和老庄思想有相近和融通的一面,儒学思想中的理学和心学也与禅宗有着渊源,当时代表官方文化的理学就源于禅宗的“本心”说,王阳明的心学更是如此。儒家思想自汉代以来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入世的人生观在历代文人心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入世精神通过新理学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理想一直顽强地占据着士大夫的社会观念与伦理观念。但是儒家的这种入世进取的人生观却忽略了个人生活情趣的一面,正因此禅宗文化成了士大夫生活的第二支柱,补充了儒学思想的不足。[2]禅宗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宗教伦理哲学,是重在出世间的。禅宗讲求忠实于自己的本心,注重内心性情的发掘。这就与儒学思想相反了,人的行为是需要调节的,努力和享受是要同时进行和互相补充的,儒学教育人们积极入世,勤奋努力,但在积极的人生追求背后总有疲倦和受挫的时候,这就需要禅学思想注重内心的教义调节了。所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学和禅宗一直活跃在文人士大夫心中,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2禅宗对中国绘画的接纳和反哺

禅画的形成是禅宗与绘画互相接纳影响的结果。绘画是修禅的一种方式,艺术品对于画家和欣赏者的修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禅宗对中国画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在我看来禅宗思想最巧妙的表达方式就是绘画。绘画具有可塑性和表现力,一直承担着抒感表达思想的任务,绘画的这种特性使其成为禅宗解释禅意的媒介。禅画是禅意的图像性表达,十分符合禅宗不立文字的传教习惯。但是“以画喻禅”的难度是非常大的,需要用有限的形象去发掘形象背后的含义,禅画艺术的魅力和内涵是巨大的,这就对欣赏者有了更高水平的要求,禅画便于启发欣赏者对禅意的追求和顿悟,是欣赏者的一种特殊的修禅方式。

绘画语言的巧妙运用,也是修禅的一个重要方面。墨色可清、可重、可淡、可深的效果非常有利于表现虚无缥缈,清幽逸远的禅境,而且作画者在创作作品时,往往在心中构思禅境和禅机,这种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另类的修禅方式,艺术构思同样也需要禅学的知识和悟道,以及参透禅机并表达的能力。正是基于绘画与参禅的微妙关系,禅宗理智而又主动的接纳了绘画这种艺术形式。

禅宗对绘画是具有反哺性的,体现在禅对绘画的影响:

(1)心灵。禅宗强调“心”的作用,艺术创作也离不开心灵。禅宗思想净化了作画者的心灵,使其在心灵上达到一种澄明心净的状态。禅的自性论理论,在哲学上是唯心的,在艺术上却符合创作规律,对文人画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表现心灵,抒发心灵的绘画,成了禅画甚至文人画的主题。[3]

(2)笔墨。在笔墨上,禅画相对于文人诗意画更自由,放纵。如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和《李白行吟图》,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人物的性情。这种对笔墨的处理是深受禅宗思想影响的。禅宗讲求内心的修行,不以外在具体的

式来局限内心的顿悟,个性而自由。

(3)深静。深静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独特美学品格。烟云供养,山水凄迷,引导艺术家在一个广阔的空间里,“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景气”,也就是在深静的境域里消解在世的烦忧。所以中国文人画即便是如徐渭般狂肆泼洒生动,也须以天遥地远、余音袅袅的深静境界为最终旨归。深静的来源是需要画中没有繁复狂肆而生的“火”气,作品中没有燥火之气,呈现清寒之境,是很多艺术家难以企及的境界。禅的思想正是涤荡了画家的内心,使其归附到清净,无欲,自然。[4]

3禅画艺术背后的文人审美情趣

禅画艺术在中国得到兴盛和发展,这与同是为创作主体和欣赏主体的士大夫的审美情趣不无关系,可以说禅画以及禅宗的艺术发展思想契合了士大夫的审美追求和艺术思维方式。

东晋以来,士大夫把名分,禄位看得很轻,在老庄玄学的影响下,十分推崇一种自然适意、无拘无束的生活,极力追求一种轻松自由、淡泊空灵的心理状态。这是老庄“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的生活情趣和“因其固然”的养生哲学的付诸实践。[2]这样的生活情趣为禅宗打开了大门,自六祖慧能之后禅宗不再以苦修为修禅唯一方式,更多讲求顿悟的禅机理解,使其与老庄玄学的人生观一道,成了士大夫们最为欢迎的人生哲理,其中《维摩诘经》还在南北朝时期士大夫不离手的小玩艺儿,标志着超尘脱俗的高雅。禅宗在士大夫那里留下的,是追求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适宜人生哲学与自然淡泊,情景高雅的生活情趣。

人生哲学、生活情趣与审美情趣往往是相连的。中国士大夫追求的是内心宁静、清净恬淡、超尘脱俗的生活,这种以追求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适宜人生哲学使中国士大夫的审美情趣趋向于清、幽、寒、静。自然适宜,不加修饰、浑然天成、平淡幽远的闲适之情,乃是士大夫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无论在唐宋诗词,还是元明清绘画中,我们都可以领略到,士大夫面对着这静谧的自然、空寂的宇宙抒发着内心淡淡的情思,又在对宇宙、自然的静静的观照中,领略到人生的哲理,把它溶化到内心深处。这种由个人内心与外界单线条的往复流通,乃是士大夫与宇宙、自然之间的情感的融合和心灵的对话,这种精神与物质的合一、情感与物象的交融,自然地从胸中泻出,写成诗,做成画,凝聚了一刹那间的心灵感悟。于是,凝结着这些情、景的诗画就成了中国士大夫所认为的无上艺术品。有人把这种包含了自然、恬淡的感情与静谧、空灵的物象的艺术境界叫作有“禅气”、有“禅思”。[2]正是基于中国士大夫的这种审美情趣,促成了禅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和鼎盛。参考文献:

[1] 刘长久.中国禅宗[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篇5

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也可以说是“人文系统”。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

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它的鲜明标志,它以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尊严为万物的尺度,以人来对抗神,对抗任何试图凌架于人的教义、理论、观念、进行中事业及预期中目标,对抗所有屈人心身的任何神圣。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关键词:艺术精神 境界 幽远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2-

一、幽远意境的内涵

幽远,在中国艺术语言里面含有一种深远、寂寞、超群脱世的境界。幽远是人们心里活动的远近,也是他们精神所达到的境界,意境与境界相互阐释,相互统一,在作品中可以看到在空间上表现出一种虚无。一是从远近,幽远必然是靠后,它的靠后无碍,但是因为它的远去,却给人一种隐隐约约、飘渺的境界,而这种感觉在中国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从而也从另一角度寄托了古人的追求宁静,脱俗,恬淡的人生哲学。

幽远给人的一种冥想,虚无的境界,体现了庄子的精神“神遇”, “虚无”,“物我两忘”,“淡泊无为”,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和宇功,圣人无名。”这充分的表达了庄子至人无几,物我合一,淡泊无为,不求在人间立名的人生哲学宙观。同样,中国的禅宗追求一种超脱、淡泊、高雅之禅境。幽远之境在禅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幽远意境在绘画中的体现

幽远之境始于中唐时期,但在宋朝山水画中出众。一方面由于由中唐到北宋进入后期封建制度的变异,很多前朝文人墨客难得在政治上施展或处于失意境遇之中,审美情趣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变化,文人士大夫画家总是以追求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人生哲学与自然淡泊、清净高雅的生活情趣,消极入世,他们并寄情于自然景物之中。另一方面,宋代开始兴起理学,使得儒释道更好的融合和发展。在这种文化下,幽远之境逐渐被人重视,正是这种道学观点,与文人士大夫们追求的一种空灵、宇宙论与修身为人之道揉合在一起,超群脱世、无我之境与幽远又是相互吻合的。于是幽远之境随着山水画的日趋成熟而表现明显。

北宋末年的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便明确提出“幽远”这个概念:“愚又谓三远者,有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有烟雾瞑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茫飘渺者,谓之“幽远”。他的“三远”,可以说是郭熙“平远”境界的延伸,丰富了郭熙的平远。幽远是平远的极至,即景色空茫,愈远愈淡,愈远愈无,它比三远中的阔远和清远更胜出。韩拙的分法,与其说是建立在客观的空间关系上,倒不如说是建立在氛围及其心理范畴上,从而预示出南宋画家笔下那些无限迷离的、惆怅的抒情画面。

韩拙的幽远之境是从郭熙平远之说中总结,多数是小景画幅为主,以小景表达“诗词中意趣”,追求意境,迎合贵族阶层的审美情趣,是北宋晚期宫廷与文人审美的转向,赵大年的《湖庄清夏图卷》也许可以作为韩拙笔下的幽远之境的最好的代表之一。此画为水乡平远小景。画风工丽,笔墨柔润,表现湖边柳岸幽居的情趣。绿树环绕湖庄,长条拂溪垂柳,水面荷叶田田,烟树迷离。远处林渚,时隐时显,有滋润迷蒙的空间深度,很好地表达出静谧、幽雅的意境。历来论者皆谓赵令穰的笔法自成一家,他的画,景致虽小但意境深远,刚柔共兼,墨气滋润,随意而不生狂,画家的“以意远法”,让人从中体会出清丽优雅的诗意。观此画看出与北派山水清朗明洁,远近皆可见不同,尽显南方水乡远景朦胧的特点。

三、幽远意境的拓展

不仅在画中有体现,幽远的境界在诗歌中则为涵永悠长,风格清幽旷远,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反影入森林,复照青苔上。”表现了一种空幽的境界。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可以看作一幅幽静寂寞的山水画,表现了中国古人的一种高古,超拔,幽远。

中国的儒释道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也不例外。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孕育出来的园林艺术同中国的文学、绘画有密切的关系。幽远之境从而随着中国文化的影响,在园林艺术中也有射影。尤其是中唐之后随着禅宗的确立和兴盛,禅学逐渐被文人士大夫所接受并深刻渗透到他们的文化心理和艺术精神中,使得禅学对古典园林的影响更加深化和普化。佛教与禅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形式和意境、审美产生了影响,从而寄托了古人追求宁静,脱俗的人生哲学。

幽远是中国艺术的境界,它体现在诸多方面,也对很多方面及后来产生了影响。可谓境界之高、玄妙所在,它超越视听,时而飘渺、灵现,神秘又不失高深的意境,带有中国哲学的痕迹,体会到那种高古、含蓄的美感。从而也从另一角度寄托了古人的追求宁静,脱俗的人生哲学。又能够让人在宇宙天地之间呼吸到一缕来自心灵深处的令人遐思神往的清古幽香。

参考文献:

[1]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王新伟.超越视觉的艺术――中国绘画风格流变史.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篇7

关键词:熟语;茶;心态文化

1 导语

熟语“是伴随着语言史发展的脚步和语用跳动的脉搏由使用该语言的整个社会力量对语言财富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是汉民族语言的精华”。①在无以尽数的语海中,关于“茶”的熟语比比皆是,形成了一套茶文化熟语。在讨论茶文化之前,首先我们得弄清什么是文化。H. H. Stern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

从文化的内部结构来看,包括下列几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制度文化层主要包括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人才培养选拔制度、法律制度和民间的礼仪俗规等内容。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心态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

那么,茶文化也应该有这四个层次。鉴于前者更多涉及的是经济、自然、民俗等方面,和语言类关系不是很密切,本文着重对心态文化做重点研究,以下是具体分析:

所谓茶文化的心态文化方面是指是人们在应用茶叶的过程中所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这是茶文化的核心。如人们在品茶中所追求的人生价值观,把饮茶与待人接物相联系起来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以及对方面的影响等等。

2 茶文化体现的人生价值观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的思想,贯穿于茶文化发展的历程,形成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分析和研究中国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思想,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茶文化的历史,理解茶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中国茶道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茶文化所体现的人生价值观就其要义来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2.1 重德

重德,是中国茶文化人生价值观中最基本的内容。讲究茶德,塑造高尚人格,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历代茶人崇尚和追求的目标,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关于此方面的熟语有“一女不吃两家茶”、“吃两家茶,睡两家床”是对“妇德”的说明,虽然不符合当今世界的思想,但是对爱情的忠贞是中国传统的道德。

2.2 尚和

茶道中“和”的基本涵义主要是和谐。通过以“和”为本质的茶事活动,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茶文化关于“和”的内涵包括人们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同时也是评价人伦关系和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通过饮茶、敬茶,形成了茶礼、茶艺、茶会、茶宴、茶俗以及茶文学等多种茶的表现形式,此方面的熟语有“客从远方来,多以茶相待”、“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人之交醇如茶”而实质内容则是以茶示礼、以茶联谊、以茶传情,而达到的目的则是以茶健身,以茶养性,以茶表德。

2.3 倡廉俭

廉俭之德的核心在于以茶示廉、以茶示俭的基本原则。关于这方面的熟语有 “粮收万担,也要粗茶淡饭”、 “勤快人讲实干,懒惰人讲茶饭”等等。当代茶圣吴觉农则示“茶性无邪”的理念,林语堂更是谨持“茶象征尘世的纯洁”之观念。茶为自然界之灵物,茶性至清,以至清至灵的茶性对应于人性,无疑要倡导一种廉俭的人生之道。在我们当代中国要以茶养德,修廉俭之德。这是茶文化给我们带来的人生哲理。

3 对中国的影响

随之最初的药用和饮食意义淡化,茶有了其他用意,并逐渐与宗教联系密切起来,茶与中国儒教、道教和佛教等联系起来更加丰富了中华茶文化。儒家以茶交友,以茶雅兴,以茶养廉,以茶提倡友谊与和谐。道家饮茶为契合自然。佛家饮茶为明心见性。以下分别分析。

3.1 茶与儒家的契合——贵和尚中

儒家思想核心是“贵和尚中”。“和”就是和谐,不冲突,中庸之道。儒家讲求的“和”可用于自然、社会、人生各个方面。万物调和、万事和平,才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和”是理性的节制,是一种气度、一种胸襟。这恰是茶的本性,反映了中国人的性格,即清醒、理智地看待世界,不卑不亢。“以茶会友”、“以茶养廉”、“以茶可雅志”即主张沟通思想,创造和睦气氛,同时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去看世界,认识世界,从而追求精神上的和谐。这也是中国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

3.2 茶与道教的融合——天人合一

道教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强调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通的,可以达到统一。道教与茶文化关系最有说服力的要数陶弘景《杂录》中所说“茗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君服之”的记载。道教有“以茶飨客”的风尚,道家强调“无为”、“避世”思想,将空灵自然观点贯穿于茶文化之中,注重茶的养生之法,使茶艺达到切合自然的境界。同时,道教重感通之情。吸取宇宙天地之精气的茶与天地宇宙之精灵的人有性情相通之处,即茶的清与淡雅之性,与人性中的静、清、虚、淡的品性相似。正是如此,茶的自然本性与人生精神在茶文化中能得到高度的统一。

3.3 茶与佛教的交融——茶禅一味

茶与禅渊源深长,可用“茶禅一味”来概括。②这句熟语浓缩着许多至今也难以阐述得尽善尽美的深刻涵意。“茶禅一味”中“一味”指茶与禅二者融为一体,两者不可分离。意指禅味与茶味同是一种兴味,品茶成为参茶的前奏,参茶又成了品茶的目的,二位一体,水融。

茶成为禅事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深层的原因当然在于观念的一致性,即茶之性质与禅悟本身融为一体,具体表现在内外两个方面:一、外在方面:因禅宗讲究坐禅和禅定,在佛家看来,茶的自然属性可帮助僧人们提神醒脑,消除疲劳,振作精神,完成坐禅。二、内在方面:二者均重在主体感受,饮茶需心平气静地品味,以求环境与心境的宁静、清静。参禅要澄心静滤的体味,讲究专注精进,直指心性。因而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很适合佛教徒守戒坐禅的需要。所以“茶助禅,禅助茶”。

4 饮茶透露出的哲学

中国茶文化自始便与中国人生哲学紧密关联。我们之所以可从茶文化中发掘出对应于人生哲学的有益理念,是因为茶性与人性有一定的对应性,特别是茶性中清醇静雅的一面,可让人不断地体味而受到无穷的启示。这些以茶喻理的茶文化熟语有着重要表义功能。现举例如下:

1.喻人情

人走茶不凉

客来茶相待,情谊融其间

2.喻事理

冷茶冷饭吃得,冷言冷语受不得

当家才知茶米贵,养儿方知报家恩

3.喻养生之道

宁吃粗茶饭,不尝无价药

吃生萝卜喝热茶,医生改行拿钉钯

5 结语

以上是对关于茶的熟语的文化内涵的浅析,我们在品茶中更应注重讲究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在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史上,茶为文化这一范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地位也是如磐石一般不可动摇。茶文化与茶文化的熟语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相互促进。中华茶文化为茶文化的熟语的形成创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相反,茶文化的熟语也为中华茶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人,我们要弘扬中华茶文化。

注 释:

①姚锡远.熟语文化论[J].河北大学学报,1994

②林志.中国茶道[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1]龚永新 蔡世文. 三峡茶谚及其特征[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

[2]李树新.人走茶不凉——柴米油盐酱醋茶文化义探微(七)[J].汉字文化,2007(04)

篇8

关键词:先秦儒家理想人格;大学生人格培养;启示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有着丰富的人格教育思想,先秦时期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人格思想,其中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较早全面探讨了人格问题。先秦儒家的人格思想包括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理想人格、内圣外王的人格模式、注重内省的人格修养途径。先秦儒家把“人”推崇到很高的地位,重视人,肯定人的独立人格,对“圣人”“君子”理想人格的敬仰和追求,希望通过教育达到人人“修身”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也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这些思想和价值观念对于培养人的高尚品行和塑造完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在国外方面,学者对儒学的研究一直有着很高的热情,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东方文化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对儒家思想的研究愈加热烈,随着汉语国际推广步伐的加快,对东方文化、对儒家特别是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研究,都在不同程度地加深加大,学者的观点也愈加深刻。近些年来主要代表著作有美国当代杰出教育家托马斯・利科纳博士的《人格教育》、美籍华人余英时的《士与中国文化》、美籍华人杜维明的《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韩国学者金日坤的《儒教文化圈的伦理秩序与经济》等。

杜维明以东亚工业文明的兴起为背景,提出了儒家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并指出:“传统的儒家伦理教人做人,做一个完整的人,全面的、有价值的、有生活素养的、有抱负的人”。相关著作有:史密斯的《中国人的特性》,罗素的《中国人的性格》,迈克・彭《中国人的心理》,狄百瑞的《儒家的困境》,韦政通的《儒家与现代中国》,杜维明的《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等。日本的西原春夫的《儒教与儒学在21世纪的意义》,永池荣吉德《儒教思想在现代的价值》,美国的Diane B. Obenchain《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在这一系列文章中论述了儒学思想并肯定了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在当今社会的作用,使儒学的伦理道德思想理论在当今社会展现出了新的价值。美国学者安乐哲在《自我的圆成:中西互镜下的古典儒家与道家》《通过孔子而思》(与郝大维合著)等书中认为,儒家的君子人格不仅仅是一种健全人格,也是一种理想人格,同时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并得出人格的培育与社群的责任感是相互联系的。

在先秦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多流派都对人格问题进行了研究,涉及人性、人格类型、人格发展、理想人格的实现等诸多方面,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人格思想。在古代诸多理想人格的构想中,先秦儒家的理想人格思想占有主导地位。认为:“循此时代之趋势,而集其理想之大成以为学说者,孔子也。是为儒家言,足以代表吾民族之根本理想者也”。孔子在儒家中的地位无人能及,柳诒徵认为:“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梁漱溟也认为:“孔子以前的中国文化差不多都收在孔子手里;孔子以后的中国文化又差不多都从孔子那里出来”。中国近代学者梁启超认为:“儒学一切学问专以‘研究人之所以为人者’为其范围,儒家舍人生哲学外无学问,舍人格主义外无人生哲学”。邓球柏认为:“孔孟的人格论没有将伦理学、哲学、心理学上的人格理论截然分开”。孔、孟的人格论既包含了道德人格理论、哲学人格理论,又包含了心理人格理论的部分内容。他认为孔、孟的人格论是以爱人为核心的仁、智、勇有机统一的完美人格理论。

在先秦儒家看来,学就是学做人。学做人意味着道德上的完善、人格的确立及精神境界的升华,所关注的焦点就是人如何完善人格的问题。先秦儒家的人格理论和实践以伦理道德为中心,重视理想人格的培养是其一以贯之的精神主旨。“内圣外王”是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模式,仁、义、礼、智是其内涵,圣人、君子、士是其追求的目标,而修身立命、学思并举、反求诸己、积善成德是其理想人格的实现途径。陈来在《郭店楚简与儒学的人性论》中指出:“从先秦到明清,儒学所以为儒学的标准、宗旨和核心,简单说来,就是‘宗本五经孔子,倡导王道政治,挺立德性人格,强调家庭伦理,注重社会道德,崇尚礼乐教化’。”郭齐勇在《孔孟儒学的人格境界论》中指出:孔子把人格境界划分三个层次,即圣人是理想上的至上境界、贤人是现实的理想境界、君子是现实的道德境界,他还指出终极至上和经世致用是孔、孟儒学人格境界论的主要特点。孙实明在《先秦儒家道德修养论》中指出先秦理想人格修养的方法和实现途径分别为:慎独,立志思诚;注重实行,学思结合;由近及远,推己及人;中庸之道;持之以恒,刻苦磨炼。

纵观上述的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大学生人格教育和人格塑造问题进行了研究,各具特色。大多数是从现论的哲学角度、伦理学角度、文化角度等出发去研究人格塑造,主要是在其儒家道德伦理思想思想体系方面做出了详细论述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同时也针对理想人格之培养提出了许多极具价值的思想。

参考文献:

[1]赖万青.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4.

篇9

  《人为什么活着》读书笔记

  《人为什么活着》我是第一次读,读了之后感触很深。人为什么活着?看完这本书,一个观点再次被强化,那就是:勤奋努力地工作,用乐观积极、与人为善的心态好好活着。

  书其中有写到:“我到现在所搞的经营,是一种以心为本的经营。换句话说,我的经营就是围绕着怎样在企业内建立一种牢固的、相互信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么一个中心点进行的。”白手起家的稻盛和夫认识到,“虽然没有比人心更易变、更不可靠的东西,但是一旦建立起牢固的信赖关系,那么也没有比人心更加可靠的东西。”

  与人为善,为客人,为公司着想,以诚相待。为消费者做好服务,消费者形成口碑宣传,带动销售,渠道建立了,基础打牢了,生意才会好,企业才能持续长久发展。所以我们工作的目的不应仅是为了取得金钱的回报,也应为了锻炼我们的心智,如果每个人都勤奋努力,就能够培养出美好的心智,让人变得更完美,物质和精神上都能得以满足。

  就像做导游,或许因为种种原因,很多游客对导游都抱有芥蒂。但我们应放平心态,仔细想想,其实导游这份工作算是世界上很快乐的工作之一,因为它让我们面对的对象都是抱有寻求快乐的心态来的。我相信你给他们带来了快乐,他们也同样会以快乐来回报我们。没有挑剔的客人,只有做的不够好的导游。面对简单的购物,加点,如果导游能真诚对待,以心服人,我想一切都会很顺利,客人心甘情愿为你捧场,开开心心花钱购物,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对于还没正式工作的我们来说,或许经验还不够,做事还不够圆滑,但都可以通过努力让自己更完美,真诚和态度才是最重要的。虽然在劳动的过程中,我们不免抱怨、烦恼,但当事情过去后再回头看,正是因为这些磕磕碰碰,我们才逐渐变得成熟,变得稳重,变得能独当一面。

  正如稻盛和夫所说,当一个人低落的情绪也会对一个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损害,乐观地看待每一件事情,不论结局如何,最起码我们赢得了经验和保持乐观的心态,因而心怀感恩、欣然接受这个考验。以前我觉得导游地位低,又辛苦,但我发现如果我们在每次的带团中能很好的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我们的业务水平和处事方法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带团中,在摩擦发生之前,我们可以尝试着将心比心,或是设身处地,有些摩擦和争议说不定就能避免。在顺利结束每次的带团中我们就会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快乐就是人活着的目的之一。

  努力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人为善。稻盛和夫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要保持谦虚真诚的态度,尽量少掺杂个人主观意识,秉承他人之心看待所处的局面。

  《人为什么活着》给我们的成长提供了不少帮助,作为一名党员我们更应该努力积极,提高修养。

  《人为什么活着》读书笔记

  我是活着的,能打字能思考,说明我确实是活着的,可是我为什么活着,活着是为了什么,这既是严肃的哲学问题,也是关乎我人生的基本问题,所以我要好好想清楚才行。我得老实承认我是个懒散的大学生,没有学会学习学会品味,网上的快餐信息接受得多了,好书没怎么看过,以至于习惯了断章取义。近期拜读了稻盛和夫的《人为什么活着》,一开始偶尔看到一两句不顺眼的就想反驳,但继续看下去又觉得先生的话很有道理。他把道理一层层地剥开讲给我们听,用严谨的思维一步步地论证他的观点,而他又能说得通俗易懂,再深刻的道理也不觉得晦涩。我,已深深为先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所折服。

  先生告诉我们:人生就是一个修炼的道场,活着就是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灵魂和心智,使其达到最高的境界,这样,人的意识体(即灵魂)在肉体死后就可以转世托生到更好的地方,也就是说,人不仅仅要对此生的自己负责,还要对来生的自己负责,活着就是为下一个“我”寻找更好的寄托。芸芸众生只是活着或想着要比别人活得更潇洒,至于究竟为什么活着,生活的意义何在?稻盛和夫在书中写道:人生的目的在于“提升心性、磨练灵魂”,或者叫“净化心灵”、“纯化心灵”、“提高人性”、“提升人格”等等。人生目的在于“为世人、为社会做奉献”,因为只有心灵纯洁、人格高尚的人才能一辈子为别人、为社会做贡献,而不计较自己个人的得失。

  在我看来,能够参透生死大彻大悟的人,活得达观洒脱、自在超然,他们明白“荣枯盛衰乃世之常情”,少了“戚戚于功名”“汲汲于富贵”的辛苦,多了“宠荣不惊,得失淡然”的从容。这样说来,有一种信仰是一件幸事!信仰不是迷信,信仰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信仰使你远离孤独和寂寞,信仰使你抛却烦恼和忧愁,信仰使你的心灵不再飘忽和空洞,相反,信仰使你心存善念,信仰使你心灵充盈。信仰使你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可不可以这样认为:人是为了一种信仰而活着!我知道稻盛和夫是位成功的企业家,“以心为本”是其经营哲学中的核心概念,“敬天爱人”是他的公司的社训。这些是做企业的道理,也是做人的道理,也正如他书中说的秉持利他之心而活。

  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们总是不断解决问题然后又产生新的问题,有些问题总是会让我们感到不知所措,成功的喜悦与幸福一样,也需要和痛苦和艰难来对比。当我们遇到阻碍时,不会为此感到胆怯和失落。与其失落不如乐观的去做某一件事情,不论结局如何,最起码我们赢得了经验和保持乐观的心态,因而心怀感恩、欣然接受这个考验并且乐观地全力以赴、努力奋战、不断设法摆脱困境,心中始终相信对未来的期望。我们要如何做到不去烦恼了,稻盛和夫给出了一些易懂的方法:如果有时间去烦恼,就比别人更加努力地工作;保持谦虚绝不骄傲;每天自我反省,反省并不是意味着让大家每天烦恼一下;以知足、感恩之心而活;秉持利他之心而活。这样即使在遭逢苦难时不能以平和的心态接受这些命运,或者保持有个感恩的心,至少可以避免自己嫉妒和愤恨的心。

  《人为什么活着》读书笔记

  在钦州港项目部领导的强烈推荐和带动下,我们项目部最近掀起了一股“稻盛和夫”风。我也花了将近一个星期拜读了稻盛和夫的名作《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一本让人震撼、深受鼓舞的人生哲学著作。浅显易懂、语言质朴、穿插其创业经历和奋斗历程让我更深入地感受到稻盛和夫深刻的人生哲学和经营智慧。

  人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本质,生活的意义又是什么?记得我刚毕业来到钦州港项目部龙门预制场时,在无数个夜里,我都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质问自己的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需要怎样的人生?我的未来会是怎样的绚丽多彩?

  稻盛先生说,人生的目的在于“提升心志、磨炼灵魂”,或者叫“净化心灵”“纯化心灵”。再换一种说法,人生的目的在于“为世人、为社会做奉献”,只有心灵纯洁、人格高尚的人才能一辈子为别人、为社会做贡献,而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这是稻盛先生的人生价值观。这让我想起了俞敏洪老师的经典语录。他说:“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这是我们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有所作为,能成就一番事业。但这个过程是漫长而艰巨的,挺过来了就是胜利。不是每个人都能风声水起,都能扭转乾坤的。当我们遭遇挫折和失败的时候,该怎么做?是不停的抱怨?是怨恨他人?怨恨自己?怨恨老天爷不公?是继续坚持还是就此放弃?我觉得老天爷对每个人都很公平,机会人人均等,就看你是否能抓住。通常,老天爷在对你关了一扇门的同时会在旁边开一扇窗。

  我觉得生命就是一场梦,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我们就是为了让这个梦中充满自己喜欢的东西。每个技术员都有一个当项目部经理梦,不想当项目部经理的技术员不是好技术员。稻盛和夫指出,只有努力,而且是“做出不逊于任何人的努力”,事业才能最终获得成功。为了实现理想,我们朝着目标一步步迈进,勤奋努力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梦想和愿望多么高远,现实中的每一天都要竭尽全力、踏实认真的工作。通向成功的道路是没有捷径的,只能是“每一天”的累积与“现在”的连续。

  在平时工作中,一些挫败和批评是难免的,我经常也会感到苦闷彷徨。稻盛先生教育我们:不管你遇到了什么难题,都不要放弃。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把心态摆正。遭受苦难时,不要憎恨,不要侧身躲避。要从正面接受苦难,努力克服它。稻盛先生,出身贫困;小时候正逢战争,房屋被美军的飞机炸毁;小学毕业两次没考上理想的初中;13岁时染上肺结核,差点丧命;考大阪大学又落第;毕业时还找不到工作;好不容易进了一家公司,又是连续亏本、连工资也不能如期发放的企业。他的人生也是遭遇很多苦难很多挫败。这些逆境、挫败就犹如人生路上的绊脚石,但摆正心态,我们可以利用绊脚石来垫脚往上爬,最后越爬越高,就能看到更多的风景。

篇10

关键词:上善若水

一、 浅析“上善若水”

近几年来,学习国学成为中国人所推崇的文化,国学是什么?简单地说,是中国人之所已成为中国人的学向。国学不仅包括数千年来积累下来流传开来的经典,如“四书五经” 《老子》、《庄子》、《史记》、唐诗、宋词,也包含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及至娱乐方式的各种学问;学习国学的且的在于: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及对人生的启迪作用。

老子:中国道教的创始人,他创立的道教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中国以“道光养晦,有所最为”的方式处理国际事务,就是受老子人生哲学的影响。老子的《道德经》成书于2000多年前,短短五千言,玄达数干年,蕴含着闪光智慧已渗透到中国人的血液中,分上、下两篇,在开篇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称为《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称《德经》,讲的是处事的方略。

我非常喜爱其中的“上善若水”这一成语。“上善若水”这一成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古人的话一字概括多种意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致使人们理解不同,说法不一。我们在正确理解古人所言的真正意义时,须将前后相关的词语,略省语句、引仲意思练习起来理解,方能领悟作者的本意。

“上善”:至善,最完美。

“水”:善于滋润万物,又不与万物争天下,论长短,这里喻指与世无争的圣人。

“若水”:故水名,即今雅袭江,古时称“若水”。

“道”:老子哲学的核心,是天地万物遵循的自然法则。

“几于道”:“几”非常接近,达到符合自然法则。

这段话的意思;最接近于善的人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从而有利于万物的生长,但它却不与万物相争。总是停留在众人都厌恶的地方,因此也最接近于“道”。

水具七种德行,既水性与人性最和谐的统一:

“居善地” : 人应像水一样,善于选择下位而居。

“心善渊” : 人心胸应该像水一样浮尘幽静。

“与善仁” : 待人应该像水一样真诚友爱。

“言善信” : 说话应该像水一样准时守信。

“政善治” : 做事要像水一样周旋调和。

“事善能” : 做事要像水一样发挥潜能。

“动善时” : 行动要想水一样飞把握时机。

老子强调:一个人应该像水一样,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世间万物争高下,总是处于人们不愿处的地方,洁身自好,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正道,能达到美好境界。

人们常说“柔情似水”,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到:“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即以水至柔的特性对比;但水也能至刚,自古就有水滴石穿的典故,石头何其坚硬,水能穿石,可见水的柔中有刚;水又是至韧的,李白有诗言“抽刀凿水水更流”,宝刀可削铁如泥,却无法阻凿涓涓细水,可见水长流部凿之韧,水至洁,能与万物相客,而不与万物相争,这才是一个胸怀高远的仁人志士所应具备高尚品德。

二、处世哲学

老子的“上善若水”处世哲学,从水的品格中道出了一连串的人生哲学的行为准则,无疑为世人立身具有身份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实社会中,物欲横流,各种欲望层出入不穷,不断冲击着道德品质的标准,人们不断被抑郁束缚理智,让狂妄丧失善的本性:“上善若水“,如老子所言,世间的万物,刚柔相济,阴阳相生,这才是最完美的物质世界,做人就应该如水一般,让心宁静、都江堰上就有“上善若水”四个字,自李冰横跨两千余年,为天府之国被连绵也无怪,提为“上善若水”,借水喻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应该做上善之事。我认为,“上善若水”就今日而言,其现实意义如下:

1.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水是自然万物赖以生存的根本,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报基,它穿行于万物之间,滋育,惠泽万物,永远卑下的向低处顺势流去,不懂表现。不是它无能,甘愿受人摆布,而是在沉默中积蓄力量,以弱小之躯,坚定的毅力滴穿磐石,无所不能,是人意志力的一种体现。

2.水溶与万物而不争

水是万能溶剂,它滋育万物的同时,却不与万物、自然争高下,论长短,不正如世人应淡泊名利吗?

3.随遇而安

遇石则绕,遇堤而停,入渠而顺,与人的随遇而安不谋而合,适环境而生存,以自然规律而行事。

4.水的灵活性

水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因物随行。遇冷成冰,遇热成气,在方则方,遇圆则圆,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自如应对,变通而不伤毫发。做人也应如水一般,学学它的灵活。

5.水质透明,清澈见底

6.水的公平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浮,做人应如水般:以宽容仁慈之心待人,以“水滴石穿”的毅力面对一切困难,善于把握时机,学会明辨是非,可与不可,不行违规越礼之事,用自己的全部身心为万物服务,不求回报。

无疑,老子“上善若水”的处世哲学对于我们今天的道德修养和立身处事具有重要的显示意义。

参考文献:

[1]毛佩琦. 名家批注道德经[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