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课堂趣味性范文

时间:2023-07-21 17:39: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提高语文课堂趣味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趣味性

篇1

关键词: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 课堂设计 教师素养 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77-01

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普遍存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究其原因,“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文化遮蔽了教育的原生性目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思想。由于语文学科固有的特点,高考语文成绩很难的高分,成绩不容易拉开差距,高中语文学科在学生心里的地位很低。如何改变这一尴尬的现状,让学生重新热爱这门学科,这是摆在当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要解决它,需要从多方面努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提高语文课堂趣味性的角度试作一些思考。

1 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所授教材内容特点,考虑学生的知识层次,能力基础,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使其想学,甚至主动去学,从而收到积极的课堂效果。

1.1巧妙设问,设置悬念

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地在课前或课中提出疑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其原因,那么课堂教学定会活起来。

1.2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以境致情

现代课堂教学可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此情此境下受到感染熏陶,以境来达到入情的目的。具体可以采用多媒体、影视片断等手段。通过情境的创设和课文内容的结合,学生情绪激昂,并对自由做出全新的认识。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可以利用教师精美的语言,借助美术手段等多种方法达成。

1.3进行多样化朗读,以读促趣

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读。课堂上恰当运用读的方式教学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剧本《辛德勒名单》课堂教学为例,在品味人物个性特点的时候,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同学甲读辛德勒的语言,同学乙读伊特兹哈克的语言,同学丙读高斯的语言,教师旁白。声情并茂的朗读,把人物性格演泽得淋漓尽致:学生沉浸其中,课堂气氛活了,学生理解加深了……

1.4教学中应实施民主教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要使学生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之中,仅靠教师本身的满腔热情,生动讲述还远远不够,关键是要设法使学生变忠实的听众为积极的参与者,创设使之主动投入学习活动的快乐氛围。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笔者特别注重学生的感情需求,努力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民主氛围,使学生在语文课上真正做到心情愉快地学习。

2 精心选择教材内容,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高中语文文学作品占了很大比重,它们承载着传播文化的重任,其人文性能引起读者(学生)共鸣,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必然吸引学生,让学生喜爱语文,喜欢上语文课。

2.1因材施教,合理使用教材资源

针对学生的基础以及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实情,灵活处理教材,发挥教材本身的吸引力,拓展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既注重语文运用,又重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还可尝试举办学生喜欢的讲座,举办学生喜爱了的语文课堂活动诸如课本剧表演,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学生驰骋于开放的语文教学中,享受语文带来的快乐。

2.2精心选择教材内容,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教材是《课标》的载体,是课程目标实现的手段。因此,教材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应用活教材这个例子,而不是把它当做死材料。

用活教材内容,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

3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3.1提高教师素养,做好学生学习的榜样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教师要让学生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首先教师必须有吸引力,得想办法让学生喜欢你、爱你。很难想象,一个令学生讨厌的老师可以让学生对他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喜欢语文,就必须为自己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增强个人魅力。字写得好、口才好、学识渊博、风趣幽默,这些都是作为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所必备的。要想成为一个好老师,就要在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种种困难,为他们搭建脚手架,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让每堂课都变得生机勃勃。要利用各种手段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激发他们的兴趣。

3.2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其学习兴趣

如果一个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的意义,能控制自己学习的情境,支配自己学习的活动和速度,那么他是能学好的。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效果。通过自主学习,在语文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时,就会消除心理的自卑感,树立自信心,也就提高了学习的兴趣。由于自主学习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尽量协调好自己学习系统因素的作用,使它们发挥出最佳效果,一般说来,学习的自主水平越高,学习的过程也就越优化,学习效果也就越好。

3.3尊重、热爱学生

篇2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趣味性

一、前言

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来看,新课标给小学语文教学指明了发展方向,对小学语文教学做出了具体规定,使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了满足小学语文教学需要的重要手段。基于这一现实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应积极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结合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特点,从教材运用、故事教学和课后作业入手,认真做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升课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满足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

二、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应通过灵活运用教材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

语言文字,尤其是低年级的汉语拼音是一种枯燥无味的字符,要让学生想学、乐学,就要变无趣为有趣,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例如在学习韵母“a o e”时,可以根据书中的插图引导学生编故事:早晨,太阳公公出来了,小朋友和小动物们都起床了。新的一天开始了,大家可高兴了,你看,小妹妹来到了小河边开始练嗓子了“a a a a a…a a”,而且我们还可以根据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编上相应的儿歌,每个字母编一首儿歌,便于学生记住它们的音形。如:圆圆脸蛋扎小辨,张大嘴巴a a a;太阳出来红通通,公鸡一叫o o o;清清池塘一只鸭,水中侄影e e e。当学到声母“d”时,我问:“你们准备怎么记住‘d’的样子呢?”学生在我的启发下学着编了一句儿歌“小马下山坡,左下半圆d d d”。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加深了对字母的印象。

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考虑到新课标的具体要求,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就要从教材运用入手,做到合理选择教材,正确选择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进而满足课堂教学需要。从目前小学教学的发展来看,灵活运行教材,提升教材的利用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成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重要手段。

三、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应通过讲故事的手法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年龄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就要采用讲故事的手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课堂教学中加入讲故事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加入讲故事环节,应开辟专门的讲故事时间,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有专门的时间听故事,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故事教学中,应在时间上保证故事教学得到有效开展,保证故事教学的整体效果。

2、改变正常教学内容的叙述角度,引入故事情节

除了要开辟专门的故事时间之外,还要在正常教学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改变叙述角度,积极引入故事情节,使小学语文教学能够形成故事教学的良好氛围,满足课堂教学需要,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所以,在故事教学的开展中,叙述角度的选择十分重要,我们应积极做好故事情节的引入工作。

3、根据学生兴趣爱好,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阶段,应明确故事教学目的,并认真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以此作为选择课堂小故事的依据,使课堂小故事能够满足教学需要,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故事教学法的运用,应使课堂小故事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

四、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应从课后作业入手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

如果说课堂内容的丰富多彩是增加课堂趣味性的主要部分,那么课后作业的趣味性也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孩子的天性是爱动好玩,针对孩子的这一特性,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作业不能只限于抄、读、写。它的设计要可读、可写、可看、可玩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了保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应对课后作业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1、明确课后作业的目的,优化课后作业的设计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阶段,设置课后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并巩固课堂知识。在这一过程中要想提高教学趣味性,就要明确课后作业的目的,并对课后作业的设计方法进行优化。

2、在课后作业中,更加关注作业本身的趣味性

在设置课后作业时,应选择有趣味性的内容,同时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课后作业,使学生的课后作业既能够满足趣味性需要,也能够满足实际教学需要,起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

3、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从目前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性教学的实际开展来看,趣味性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整体教学效果,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同时对学生的整体能力形成良好的培养。而这一切的实现,课后作业是重点,因此应通过课后作业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十分必要的,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就要从教材运用、故事教学和课后作业入手,采取积极的教学措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提升整体教学效果。从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来看,趣味性教学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认真做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参考文献:

[1] 陈东生;;如何搞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阅读与鉴赏(上旬)

[2] 高多多;;浅谈实施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

[3] 李丽丽;;有效性――语文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J];学周刊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有效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80-02

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实际的教学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本人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在不断地进行归纳与总结,希望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点,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本文就如何有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展开论述,希望能够更好的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在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过程中,首先要求教师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为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奠定基础。传统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够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因此,教师往往对学生提出较为严格的要求,要求学生静悄悄的听教师的讲解,自然整个课堂教学气氛就显得十分沉默,教师不能有效的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因素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学生也难以感受到课堂教学的乐趣。

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不仅认识到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重要性,还能够积极的将多种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只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才能带动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整个课堂教学才能变得更加有吸引力。

2.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环境基础

课堂教学是否有趣,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要实现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同时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对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产生重要影响。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只有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才更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师在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展开教学活动,整个身心也处于一种十分放松的状态,这就使教师的教学更加具有艺术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想象力,有效的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有趣素材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起来,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目的。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在较为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有趣的话题更容易点燃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快速的感受到课堂教学的乐趣,及时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

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在营造趣味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在营造趣味课堂的过程中,有效发挥环境因素的作用。

3.通过将学生纳入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明白,只有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才能真正营造有趣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快乐,还能够使教师也感受到快乐,进而教师的教学更加有激情,学生的学习也更加有激情。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该如何将学生纳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呢?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能够更好的将学生纳入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就是收获知识,也只有有效的收获知识,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课堂教学的乐趣。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唱独角戏,而不能及时有效的与学生进行互动,那么即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一些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因素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学生也难以感受到课堂教学的乐趣。相反,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将学生的注意力锁定于课堂教学,那么学生不仅能够更加高效的获取知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还能够感受到快乐,教师引入课堂教学的趣味因素,也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课堂教学自然使学生感到更加快乐。

4.多种不同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在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过程中,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也是必不可少的。单一的讲授法,不仅难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目的,而且还会使课堂教学宛如一潭死水,没有一点涟漪。反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针对不同的知识点,灵活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使知识点更好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还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过程中,如果直接通过讲授法将文章的中心思想呈现给学生,那么,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将是被动的。反之,为了使学生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最终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思想,那么学生不仅掌握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也掌握了如何去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学生自然会感觉十分满足,产生巨大的成就感。这较之于教师直接对学生进行文章中心思想的讲解,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到课堂教学的乐趣。

5.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发展的,因此,虽然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理论性,然而却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尤其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过程中,更要注重与实际的生活有效结合起来。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不仅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注重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篇4

一、导入趣味

一堂语文课是否能够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也依赖于导入设计是否足够合理、足够有趣。但是,大部分教师都没有意识到导入的重要性,要么是忽略导入直接进入教学环节,要么是简单带领学生回顾旧知,从未想过设计出一个充满趣味性的课堂导入,使初中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伊始便被吸引住,由此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主动参与到语文课

堂中。

在《月亮上的足迹》一课中,在课堂导入环节我为学生播放了航天英雄杨利伟登上月球的视频片段。在这个视频中,学生可以看到杨利伟作为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完成太空飞行的英雄事迹。学生对于航天员如何登上月球感到非常陌生,这个视频可以让学生直观了解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展开《月亮上的足迹》一课的教学,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他们的热情都被这个航天视频充分激发了出来。除了会利用视频之外,我还常常组织学生玩游戏,这除了是为了实现语文教学的趣味化以外,还能够帮助学生做好课间与上课的过渡,让他们由空间的自由活动的散漫状态回归到学习中。

二、教学趣味

如果我们能够在课堂导入环节激发出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却没有在正式的教学活动中保持住对学生的吸引力,那么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便会快速消退,最终又回到传统教学中。施教环节是真正落实语文教育的最关键步骤,教师是否能够真正激发出初中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取决于这个教学环节。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重知识的教学活动,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需要的、兴趣爱好的语文教学活动。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用不同的教法来激励初中生,从而促使初中生真正喜欢上学语文。

就如在《皇帝的新装》一课中,为了实现趣味性教学,我组织学生展开了创编情景剧的教学活动。我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让学生将课文中并非讲全的情节补足,对他们进行增补与想象训练。学生在听到这个学习任务的时候都十分高兴,认为十分有趣,所以积极地自由组合,并且快速分配了角色,然后学生便展开了激烈讨论。整个教学活动的学习氛围十分浓厚,学生都十分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之中。

三、作业趣味

任何学习都离不开在课后作业中得以巩固与强化,但是,大部分教师都过于依赖“题海战术”,认为初中生只有多做题才能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与答题技巧。我们不可否认,初中生在大量的、枯燥的课后作业的练习中,会在最短的时间提升他们的语文成绩,但是要问学生是否感到快乐,是否能够体会到乐趣,答案却是否定的。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初中生能够对我国伟大的中华民族与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因此,教师必须对课后作业进行改革,实现作业的趣味化,丰富课后作业的形式与内容,使学生不再排斥课后作业,反而主动完成相关内容。

篇5

【关键词】 新课程;趣味性;语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把语文教育的特点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趣味性,学生的反应是多元的;二是语文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生活性,应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三是汉语言文字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语文教学应适应并挖掘这些特征。《新课程标准》同时也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趣味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提高文教育的趣味性,给语文课堂以生命的活力和创新精神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形成趣味教育的环境

情感熏陶目标是人文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例如,在教学李白《望天门山》时,事先设计好课件,独立出现在屏幕上,浩瀚的江水、小船、山峰、绿树……然后,上课时让同学们根据诗歌的意境,当场演示,组成画面。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组成了许许多多的画面。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视觉、听觉都受到了极大地冲击,既记住了诗句,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对作品的意境获得了独特的感受。

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还包含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与学生的真切互动,学生的真情提问等等。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有众多因素,但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和正确的情感示范。以情感的课堂,动情的教师来牵动学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其实也就体现了一种趣味性,有了这样的前提,进行深层次的趣味性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二、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材是丰富多彩、充满感情的,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感情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趣味课堂的营造也起着重要作用。

学生的学习本质上是认识活动,也是一种智力活动,即认知和提高认识能力的活动。但教学过程除了智力活动之外,同时还有非智力性活动。教育心理学家潘淑认为学生的学习“这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有一类是有关学习的积极性的,如注意、情感、情绪与意志等;另一类是有关认识过程本身的,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与思维等。前者与个性心理特征和学习动机密切相关,它对认知过程及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动力、激发作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需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独特的语言训练,促进学生人格养成

“工具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言文字训练与趣味教育是血肉与灵魂的关系,是语文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统一,是语言文字工具训练与趣味陶冶的综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着意引导学生于语言习得过程中确立主体意识,锻炼独立人格,陶冶良好性情。

首先,要求教师在常规的听读训练中锐意革新,要将学生从有限的所谓“重点”篇章束缚中解放出来,鼓励他们广泛阅读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同时利用电视广播新闻媒体,不断吸取传统民族文化精髓,感受时代改革的惊涛骇浪和平凡生活的酸甜苦辣,而这一切都应该在听、说、读、写中去落实。这一段富有诗意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联想。学生们开始了与文本的对话,与他人的心灵的交流。有的想起了默默无闻的工作在大街小巷的“当代雷锋”;有的想起了每日迎着朝阳美化世界的环卫工;有的想起了战斗在灾区第一线的武警战士;也有人说起了为学生呕心沥血的老师……学生们在学习文本、积累文本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情的陶冶,以及心灵的洗涤。

四、建立师生的平等对话,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教师也是普通的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有些教师往往会把这种情绪带到教学当中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自己的工作。还有些教师为了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望,成天板着脸让学生有一种恐惧感,久而久之便与学生疏远。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更为典型,阅读不但是因文会意的理解活动,而且是以文会友的对话行为。学生和教师都是文本的读者,都要与文本的作者对话,这是一种全方位、跨时空的交流。“对话”的本质不是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而是一种“共享”,是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等。

首先,教师注意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你的脸上清楚地写着真诚与善良,你已经品味得相当不错了,老师真的还没有想到这些呢!”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自己表达的内容和方法,灵活、迅速地处理偶发事件。另外,师生之间的对话是意义建构活动,在对话中应该学会欣赏他人、鼓励他人。“我想对你的要求提得高一点,因为你有这样的能力。可以吗?”教育在发展,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教师的教育密不可分。趣味教育是精神的,同时也是智慧的。

总之,在语文课堂里,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更应关注的是充分挖掘趣味资源,走进教材,走进学生的生命领域,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身心参与其中,让课堂充满趣味,课堂才能由此焕发生命活力,也才能彰显语文教学这门美丽的艺术。

参考文献:

[1]吕世虎,刘玉莲. 新课程与教学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6

关键词:多媒体;高效课堂;学习兴趣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古今中外人类思想的精华,对当代青少年而言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每篇课文又都具有不同的艺术魅力,向孩子们展现了或情或景等多元化知识。如何能够将语文课本中的多元化知识以最完整的面貌呈现给学生是教师的重要课题。科学合理地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加大课堂的信息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还能够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取代枯燥的语言文字,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来,不断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对教学的重难点进行讲解,而取得的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因此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掌握多媒体的相关知识和运用技巧,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化繁为简,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回乡偶书》时,可以将该诗的朗读视频下载下来,根据情境插入相应的图片,也可以在图片上配上对应诗句,使之成为较为完整的故事。课上,将视频播放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一边讲解,一边将图片展现,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联想,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在多媒体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源动力,因此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辅助工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使整个课堂充满趣味性。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占有绝对的,学生只能够被动接受,师生之间互动几乎为零,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现,大多数教师认识到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点,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并不能够将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甚至适得其反。归根究底就是教师不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需求,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要在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同时,提高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开展的教学活动,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构建趣味性的教学,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完成学习任务。如,在屏幕上显示“林”字,然后利用音效教学生读拼音:lín,就能给学生一个初步印象。但是,如何使学生形成长久的记忆,并且不忘记这个字呢?首先显示出一幅森林的画面,然后问学生屏幕上显示的是什么?学生很快就能回答出来是森林,接下来教师就解释:“很多树木种在一起就形成了‘林’。你们看这个‘林’字(画面下出现“林”字),它就是由两个‘木’字组成的。”这时从画面的森林中蹦出来一只小松鼠:“记住:双‘木’为‘林’。”这样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很快地记住这个字。

三、营造和谐师生关系构建高效课堂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然而课堂氛围的营造既需要教师有效的带动,也需要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配合,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还能够激发学生课上思考发言的热情,所以说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让学生都能够投入到教学的活动中来。课堂教学本身就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教师自己讲学生不进行积极的配合就会削弱教师上课的积极性,同样的如果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发言没有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学生在以后的听课中也就会逐渐的失去学习语文的热情,所以良好的课堂氛围的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的磨合和调整,这样才能找到最适合的相处的方式。

篇7

关键词:愉快教学法 语文课堂 教学策略

技校学生普遍认为语文课程缺乏实用性,这使得他们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他们的专业特色设计更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投入到语文课堂中来。愉快教学法可以构筑趣味而生动的语文课堂,它面对的是全体学生,通过教学双边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这样充满活力的课堂中,学习效果会更好。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采用愉快教学法构建生动式的技校语文课堂略有心得,总结如下。

一、多元对话,营造热烈气氛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构建多元对话情境,既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也能让课堂气氛更加热烈。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将更积极地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

在学习《荷塘月色》一文时,如果刻意设计“朱自清为什么会内心不宁静”等问题,则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不妨在组织多元对话的过程中将问题渗入进去。例如先进行诵读比赛活动,让学生评选诵读最到位的同学。这个活动激发了课堂气氛,此时顺势提出:“为什么你们觉得这位同学读得最好?”“因为他的诵读抑扬顿挫,富有感情。”“那么为什么要这样诵读呢?作者在文章中体现了怎样的情感?”这样就很自然地利用师生对话将课文的主题引入教学中。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互动讨论,引发了生生对话。再顺势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探究作者内心不平静的原因。

在这种共同探讨、各抒己见的热烈课堂气氛中,学生体验到了积极思考、自主表达的乐趣,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获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妙解诗词,渗透价值观念

部分技校学生认为诗词学习和自己未来的工作无关,所以往往对其较为忽视。而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人云亦云地品读赏析诗词,也是造成学生不爱学习诗词的原因之一。如果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兴趣点巧妙解读诗词,并巧妙将价值观念渗透进去,引导学生体会文本的思想性和典范性,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大大提高。

在教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笔者认为学生感兴趣的应该是周瑜何以被苏轼如此称赞,因为“既生瑜,何生亮”。于是笔者以诗文中对周瑜的评价为突破口,先让学生尝试说说还有哪些诗词描写了三国时期著名的英雄人物。这一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各抒己见,列举了“生子当如孙仲谋”“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等诗句。这时候再引导学生思考:“三国时期有这么多的英雄人物,但是作者却偏偏对周瑜情有独钟,大家觉得这是为什么呢?尝试找出这首词中形容周瑜的句子,并说说苏轼对周瑜的态度。”学生很快找到“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等词句。抓住这些词句引发学生思考:“作者称呼其‘公瑾’,而并非直呼名讳,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夸大了周瑜的能力吗?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通过这些思考,学生认识到苏轼借助周瑜的形象表达的是自己想要建功立业报国的伟怀。“苏轼时年四十五,尚且希望建功立业报国,我们正值青春年少,又当如何呢?”这样就巧妙地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渗透到了诗词教学中。

教书育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利用每一个教学环节渗透价值观念。

三、融入网络,拓展阅读视野

随着现代化网络技术的发展,合理使用网络已成为一项必备技能。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杜绝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在技校语文课堂中巧妙利用网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扩展阅读面。

《不能没有音乐》一文用生动、情感丰富的语言引领读者体验天籁之趣,感受生命之美。为了激发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可以将网络引入本文的教学中。“课文中谈到音乐是一种记忆、一种文化,那么作者又是如何阐述这一点的呢?尝试在网络上进行搜索,找到代表每一个时代的经典音乐,并说说这些音乐体现的是怎样的文化?大家可以从课文中扩展开来,做一个专项研究,并尝试写下自己的调查结果。”这个活动从学生喜好的音乐入手,让学生对文本产生兴趣,并在尝试撰写调查报告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作者在阐述音乐起源的时候提到了《诗经》,大家知道当今还有哪些《诗经》中的经典诗文被谱曲传唱吗?可以利用网络来搜索一下。”这就能利用网络激发学生对《诗经》等古典名著产生兴趣,从而拓展阅读视野。

另外,《中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技校语文在阅读和鉴赏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更好地认识世界。”而网络阅读正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四、结合专业,引导学以致用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密切联系现实社会生活和地方产业,注意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加强课堂训练和课后实践,为学生就业需要服务。”语文教师结合学生的专业,围绕专业设计趣味课堂活动是有效的教学策略之一。

根据学生的专业,可以选择适当的课文和其专业结合进行教授。如针对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将《流行服饰的非理性》一文的学习和其专业结合。“文中回顾了服装发展史,根据其中每一个不同时期流行的服饰阐述了流行的非理性。你能否模仿课文的内容,尝试说说中国服饰发展有哪些阶段,说说每一个阶段的流行服饰的特征,并阐述其是否理性。”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能读懂文章的内涵,更能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在总结流行服装特点的过程中,学生的归纳能力得到锻炼,在尝试阐述自己的服装设计理念时,也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要设计课堂训练,促使学生爱上语文的同时帮助他们切实提高综合运用语文能力和专业素养,以帮助他们今后更快地融入社会,胜任自己未来的工作。

梁启超先生在《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一书中提到自己信仰的是趣味主义,并用其作为“根柢”。笔者认为,真正的愉快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更加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实践证明,在技校语文教学中,利用愉快教学法建构生动式的语文课堂可以让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提高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天香.趣字为先,建构生动式中职语文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1).

篇8

关键词 情景教学 语文课堂 有效运用

建构主义认为:情境教学指的是模拟现实环境,使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现实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根据对问题的分析,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法,使学习效果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反映。①

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的含义:语文课堂是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教学原则、教学规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效果,从课堂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上升理性认知,使学生接受课堂所学知识,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语文课堂学习中。

1 情境教学实施在语文课堂的可行性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教师与学生的帮助下,利用相关学习资源以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②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不同课堂教学中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依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就可实现教学效果优化目的。③

语文课堂的特点使它具有实施情境教学的可行性。语文课堂教学主体要从生活中索取,事物的时间、地点、故事情节、语言背景材料、意识形态变化,必须要实事求是,按照事物客观规律的发展,不违背情境教学的原则。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客体,是注重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学生的言谈举止。一个好的情境创设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是不可忽视的,情境的创设在课堂上一定要有教师与学生积极主动去寻求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融入到课堂上去,使枯燥语文课堂变得生动,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积极主动学习。

2 有效进行情境创设的原则

2.1 合理原则

创设情境教学法一定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合理的情境创设是要把语文课堂的思想让学生有所认同,作家的作品、名人的名篇,这些内容题材都源于生活中真实的记录与写照。情境教学法创设必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而且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求更加贴近现实。

2.2 导向原则

情境教学法创设离不开学生的价值观,学生的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师知识的传授,教师教学的目标、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的导向都取决于自身引导的创设,学生学习的能力与应变能力应该跟随教师的语言、动作、神态去思考问题。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最主要的是这节课堂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把握,学生学到了什么,得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怎样的技能,这些都是在教学情境中把握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能力创设情境,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氛围,有的学生反应较快,有的学生反应较慢,因人制宜正确的引导,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教学时一定要从学生中找到平衡点,让学生都能够接受语文课堂的学习氛围。

2.3 多样原则

情境教学法的创设应以教师教学设计为出发点,根据语文课堂的特点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提问式、互动式、联想式、启发式等)提高课堂学习氛围,更直接的让学生有所认同,让视觉的信息传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中。语文理论知识的讲授原本较为无味,在情境教学的情况下,把语文课堂的方式由复杂的局面转化为简单的局面,有多重方式结合形成一条主线才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2.4 趣味原则

情境教学创设要有趣味性,引导学生激发兴趣。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让语文课堂产生兴趣呢?首先,教师要创设好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到哪一个位置去做什么事情,这件事情产生的影响是什么;其次,教师遇到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时简单化,举例子说明,情景与语言交融,让学生更直观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最后,创设情境要从生活感觉中来,语文课堂创设情境一定要有趣味,有了趣味才能更懂得学习。

3 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方式

教师创设的情境通常包括有生活展现的情境、图画再现的情境、实物演示的情境、动作展现的情境、音乐渲染的情境、言语描述的情境。创设教学情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提问方式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学则需疑,疑则需奇。有问题才会有疑问,有疑问才能产生好奇,其实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问题的,教师授课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许多不明白的东西。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都是一种创设情境的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过程。对于教师提出的这些问题,学生不仅仅要问,而且先要想,经过一番思考后再答,效果会更好。对待任何知识,我们都要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可以大胆地否定,然后经过辨别、思考,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到底是对还是错,最后,真理自然而然就会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认真思考并提出质疑。④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富有想象精神的人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如何合理的有效提问,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有效的创设情境,抓住文章主要矛盾,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心存疑问,渴望答案,进而在求知过程中得到解答。

3.2 引导方式式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课堂是以学生作为主体的课堂,形成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从什么样的角度出发,如何合理引导创设课堂情境,这就要求教师要为他们营造一定的环境,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去思考探索,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有时候教材内容自身就具备一定的灵活性,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艺术引导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的想象空间,从而使学生主动而迅速的理解课文,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种方法首先需要老师对文本深入了解,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然后再向学生展示,以教师的感情激“学生的情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读书要入境始与亲。”所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悟文意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知道,情境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再现。引导学生在课堂去发散想象力,感知文章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走出文本,在情境中学习,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引领学生在情境中感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产生学习欲望,在老师的引导下,在轻松欢快的情境中,对学习本节课程目的、内容、意义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3.3 多媒体方式创设视听课堂情境

多媒体课件将语言、影像和声音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教学真正实现了调动起学生各种感官,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相应的课堂活动中去,在活动中获取知识,训练技能。比如在给学生讲授诗歌时,引入徐志摩的《偶然》这一首诗,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映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如何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呢?

首先,教师要把诗人的形象概括出来,即一个文弱的戴着金边眼镜的书生,有点浪漫忧郁的气质,似乎和他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有点不相符合,倒是和他诗歌中所流露出来的深层的情感特征有着某种程度的契合。

其次,教师要把握诗歌张力结构的理论。诗歌本身就存在一种内部力量对抗对立的统一,课堂上理论的阐述无疑是枯燥的,学生的认知程度有大小,能力有浅深,在讲授诗歌内容时,诗意内容课堂感性化,诗意结构课堂理性化,张力对峙,形成层次与结构鲜明。

最后,在这首徐志摩的爱情诗中,对爱情的描写比较委婉含蓄,因为徐志摩自己特殊的情感体验与切身的经历体现着一种真实的美。两句诗引出多种不同方式的问题,把文学和情感结合在一起来讲,给学生新鲜的感觉,也增强了趣味性。

4 语文课中开展情境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语文课堂创设教学情境,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本节课所学知识的问题,在课堂上交流问题,使问题及时得到有效解决。这就要求教师应该随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去改进,不断去完善。语文课堂的创设情境教学法一定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多积累问题,注意问题存在哪些方面,才能更好的完善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情境互动。

(1)教师教学专业技能应该不断强化,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不断学习,积累更多学科知识的储备。每一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语文课堂一直都误被认为灌输式的教学,在创设情境教学过程中,课堂学习的内容都是一种感情传播,教师细心的讲授知识、学生用心的聆听、遇到问题耐心的解说,用一颗永恒的心坚持不懈的追求真理,这样才能达到在课堂上中创设情境的需要。

(2)情境的创设离不开教师与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情境,必须根据实际需要,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忽视了教学内容,尊重教学规律,科学合理教学环节,才能使情境教学法得到更大的发挥。

(3)新课程下的教学是教师、学生在一定课堂情境中,借助文本交往互动、平等对话的过程。⑤情境教学促进了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融入课堂学习中就是情景教学主要思想。无论教学过程中怎样安排教学环节设置,教学情境不应该盲目追求情感诉求,教师与学生都应该保持一种彼此真挚的默契。

总之,语文课堂的实施情境教学,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在教学环节上多思考,与同学科教师多交流探讨学习,最终达到让学生独立学习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目的等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学习语文的观念在情境教学法中得到改善和提高。

注释

①③李吉林.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② 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法,1999.

篇9

关键词:小学;高校课堂;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121-01

1.建立趣味课堂

针对小学生特点,小学的语文教学应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激情,放松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建立趣味课堂,不仅活泼了课堂,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老师的提问进行思考,使学生养成踊跃回答问题的习惯,从而紧跟老师的讲课步伐。这对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来说也是一个可行性较强的方法。总体来说,建立趣味课堂对于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具有良好的助力作用。但是也应注意的是,趣味性课堂的创建要遵循有意义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所以,老师应特别注意掌握趣味课堂的"度",不能盲目将课堂打造成无意义的趣味课堂,为了趣味而趣味,这样会使学生降低对于语文课堂的重视度,也会使老师的教学效果下降,不利于高效的语文课堂的有效进行。

2.实现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具备形象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已被大量运用于各种学科的课堂中,小学语文课堂也不能例外。情景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具有较高的带入度,很容易将学生带入到一种特定的环境中,带给学生真实的体验感,也就更容易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也可以使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上升到一定高度,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对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3.引导讨论,释疑解惑

开展课堂讨论应作为语文课堂的常用教学方法,主要用意就是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其学习得到提升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应极为重视。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让学生对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4.如何提高加强小学作文教学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面对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所面临的瓶颈,加强小学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作文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教启蒙作文的语文老师来说,对学生进行过多的理论、技巧的讲解容易让学生学生感到枯燥而有压力,在这样教学环境下,容易让学生丧失对作文的兴趣。因此,面对这样的作文教学现状,由于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加强作文教学,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其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有利于激发大脑的潜能。为此,面对思维导图在作文教学中的优势,笔者重点研究了如何构建基于思维导图的作文教学流程和作文技巧训练体系,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理论与实践、阅读与作文等方面的关系,并以创新思维发展的规律为依据,其教学流程为:情境创设、思维导图、素材选择、写作训练、修改讲评、鉴赏总结等。在该教学实践中,本研究的实践对象为六年级的学生,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然后做好基础作文训练,最后是基于思维导图的写作训练方法,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命题作文或自由命题习作训练,例如"阳关总在风雨后"为例,根据命题选材进入情境写作,按照"开头、过度、中外伟人、点明中心、照应题目"等五个阶段进行构思,如点明中心的讲解,可以通过举例论证来点明中心,包括自信心、坚强、取得成功等,最终完成该命题的写作训练。通过教学实践,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采用思维导图的作文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学生自评、教师自评等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写作兴趣及写作水平进行检测,发现运用思维导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作文竞赛形式的开展,发现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由此可知,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思维导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结:通过对小学作文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可以知道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教学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写作兴趣及写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为此,充分发挥思维导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优势,以保证作文教学质量。

高效的语文课堂的建立应基于学生的需求来实现,只有老师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才能够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 覃怡昱.小学作文教学现状考察[D].首都师范大学,2012.

[2] 张晓芬. 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文献综述研究[J]. 语文学刊. 2012(20)

[3] 杨华.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探究[J]. 考试周刊. 2012(20)

[4] 洪秋丽. 让"绿色作文"尽显个性魅力[J].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2(03)

篇10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主体是全体学生,教师只应该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在课堂中最佳角色是起到过程的引导和连接的桥梁作用。语文课又是什么?曰听、曰说、曰读、曰写。听老师讲解,说自己的理解,读深层内涵,写心中感想。听与读的最终的目的是要学生有话可讲,有感触可写。而且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的人,这就是要求学生掌握主动权,摆脱被动,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主动探求新知识。要求学生充发表自己的见解,阐述自己的观点。如此而来,就会为语文“有效教学”的开展插上飞翔的翅膀,使学生尽情翱翔在语文的天空,去见识广阔浩淼的世界。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们都有着这样的诸多困惑。

        困惑一: 语文课堂的现状是有些学生无论是汇报交流,还是讨论质疑,总是缄中不语,低头干自己的。

        困惑二:课堂上总会有那么些同学,没有跟上老师的教学思路,以至于被点名提问时,一脸懵懂的表情,不知老师说了些什么。导致了这些同学的课堂效率低下。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没能及时掌握,长此以往,在语文综合学习能力上就出现了好坏优劣之别。

        困惑三:即使是有些同学(尤其是语文理解能力较好的同学)对于老师的一些提问内容心中是理解的,也不愿意举起右手,潜台词可能是“不一定需要我来回答,别人也是知道的,让别人去回答吧。”

        困惑四:有些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但是却不愿意在课堂上自由表达,只有偶尔能听到那些真正胆大的同学的一些新颖而富有创意的言语。

        困惑五:有些语文课堂上还是没有实现角色的转换,老师在唱着独角戏,而学生成为了观赏者,有悖于新课程标准的主张。 

        困惑六:老师在主张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自由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如何将教师和学生的课堂地位进行正确的估计?如何将课堂的话语权真正地交还给学生?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如何激发起所有学生对于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

        纵观当前的语文教学,但凡想要教得好的,都是有着自己的独特的一套教学方法的,必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课堂充满趣味性,还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最主要的是应该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下功夫,让学生有话可讲,而且是有话要讲,这样才不会出现课堂气氛沉闷,为了不让语文课堂教学出现教学成果低效化情况,我认为对于让所有学生开口说话的方法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二、激发兴趣,角色转换

        语文课堂必须让所有的学生无负担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从学生角度来说,发言是最基本的权利,如果不说,不表达,语言的这个功能就无法体现出来。而且,从更高的角度来看,语言是人类文化的根基,说话流利的孩子,表达清晰的孩子,对知识的领悟力比别的孩子要强,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会处在比较优越的位置。我一直认为:语言是心灵的血液。所谓“言为心声”,语言训练与开启心智密切相关。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不仅要求他们讲真话,讲流利得体的话,讲朴实可信的话,还要鼓励学生们在语言中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智慧与个性,其中偶尔闪现的幽默与机智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