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讲座范文

时间:2023-07-21 17:39: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语文教学讲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语文教学讲座

篇1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因受应试教育和"传道授业解惑"思想的束缚,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讲"主导整个课堂,而学生则更多的是听听、记记、背背,效率自然很低。在新课改下,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较好的发掘,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本文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对精讲多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究。

1精讲多练,深度解读教材

高效的课堂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正确把握和深度解读水平。加强对教材深度的解读,并且能在教师"深入"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浅出"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杨九俊教授说过的:"教师可以走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于永正老师也曾说过:"这法,那法,研究不透教材等于没有法。"因此深度解读教材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也是前提。解读教材的目的在于把握教学目标,每堂语文课都要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它是每节课的教学定向,往往也是教学的评价依据。在课堂上,教师按照相应的教学思路,逐步引导学生走向教学目标。目标定得不明,内容就会取舍不当。要么课堂密度太小、效率低,要么密度太大、无法落实,这些都是造成课堂低效的原因。一堂课由于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成了一堆无序的朗读活动的简单连接和叠加,表面上非常热闹, 实际上学生无须动脑; 造成了学习内容杂乱,学习质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一堂有效的语文课,要使学生和听课者感到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留下深刻的印象。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目标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实际上在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时常会将三维一体的多元目标进行了人为的割裂,所以说,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确立明确的目标,看似简单,但是简单中蕴含着深刻。

2精讲多练有利于抓重点、破难点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从头讲到尾, 胡子眉毛一把抓,就怕学生学不会,担心落下什么内容,于是,这节课讲了下节课讲。学生则只能拼命地接受来自教师的信息,"用心"地记录,花大量的时间背诵,至于考试,则只能是借助平时那些背诵的内容回答问题,缺乏自己的理解或感悟。这样的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多是"高分低能"的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在新课改下,教师从课堂的权威逐渐走向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意识也逐渐觉醒。采用精讲多练的模式进行教学,就是要以教师的讲为引导,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不断地去动口、动手、动脑,从接受知识逐渐过渡到构建知识,从学习知识到应用知识。

以七年级上学期的《社戏》教学为例,传统教学完成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介绍、生字词的清扫、让学生读通顺课文需要一课时;对课文进行分层,逐层讲解需要两个课时;人物形象分析、主题解析、练习等又需要一个课时。而上述都是教师在包打全场,学生的学习效率始终不高。采用精讲多练法,教师首先采用导学案的形式将写作背景、作者简介、生字词等让学生在课前读的过程中完成, 课堂中只需花10 分钟左右的时间对重点部分进行强调,加深学生的印象即可,同时以"看戏前,看戏时,看戏后"为线索引导学生在讨论后对文章进行分层,省去了大量的时间。而对课文的学习则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以问题"'我'幼年最美好的回忆就是夏天随母亲到姥姥家,读第一段,说说那是怎样的一个地方? 这么小的村子,为什么'我'认为是'乐土'呢? 在这里除却这些乐事,最令'我'盼望的是什么呢? "对文章的第一部分进行初步阅读,阅读后教师进行点拨精讲;以问题"看戏前遇到了什么波折?夏夜行船中'我'的心情如何?在船头看戏的过程中'我'的反应如何? 月夜归航中小伙伴们又经历了怎样的波折? "来引导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讨论;最后再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拓展中以"我的童年和'迅哥儿'的童年大比拼"为题进行写作练习。如此,两个课时的教学收到的效果远远大于传统教学四个课时所收到的效果。

3精讲多练有利于培养问题能力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要培养的学生的核心能力。传统教学中太过于注重从教师的角度来解读文本,而忽视了具有自主意识的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这不利于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能力的培养。而在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合作式的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对文本的解读真正建立在"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基础上。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教育改革;教师素质;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和主题是学生发展,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这种新局面,教师不仅应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应提高自身素质,丰富自身文学文化,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等来适应新教学。

一、对初中语文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

现如今,我国的教育模式还是以传统的教育模式为主,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也不例外。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师教学中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有哪些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初中语文教师对自身的教学岗位责任不明确

语文是学校教学课程的主要科目之一,其对学生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所以,我们应该严格把守对语文教师的征集条件。然而,在一些贫穷落后地区的中学,由于师资匮乏。一名语文教师可以同时兼任数学教师、历史教师,甚至是学校的管理人员。这样一个多重身份的职位会使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对自己的岗位工作和责任表现出混乱与不明确的现象。

2.初中语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缺乏自我评估、自我检讨、自我改进

对于大多数的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很少主动进行教学的反思、检讨、评估和改进,更多地是被动地接受学校教学效果考评以及学生的教学信息反馈。比如,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面对教学课堂上学生反映少,课堂提问不积极,作业上交率低,迟到旷课或是考试成绩下降等问题的时候,没有去反思教学模式是否出现问题或是学生是否适应,也没有去找出改善出现状况的方式方法,而是随之发展。同时由于部分语文教师不善于自我反思,很难准确掌握学生的动向及进行自我提升,这导致语文教学质量较低。

二、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改善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反思等方面着手,从而推进初中语文教师自身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完善,为新课程改革中初中语文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制定长远有效的教学目标

语文学科对初中生的文化素养培养有着重大作用。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根据教学任务,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兴趣爱好及素质缺陷制定学期的教学目标,根据过去学期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避免本学期出现同样的问题,使学生在每一个学期可以学到不同的知识,扩充知识量,明确初中生语文学习的目标。

2.转换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对许多初中生来说是一种束缚。而作为教师,应该发现问题同时转换教学模式,通过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如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角色性教学等新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重运用现代教学媒介及高科技产品与教学进行有效结合,拉近师生关系。通过以上努力,除了可以使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外,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可以得到提升。

3.持续教师的教学反思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学生对语文课的态度更多地是无聊,不想听。是学生的责任还是教师的责任?无疑是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和枯燥。而提高教学课堂效率就需要教师根据班级情况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化,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向进行变换。还有另外一个问题:现如今很多初中语文教师都没有或是很少读书、写作,也很少去参与一些知识竞赛、知识讲座或是一些室外扩展活动。因此,进行教师的反思,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势在必行。

4.不断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语文教学是一门向学生渗透文学素养的学科。一个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要做到的不仅仅只是把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给学生打下扎实的文学底蕴,更多地应该是让学生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做到扎扎实实读书、写作,提高文学底蕴。语文教师还要在业余时间,加强专业文化的学习,了解更多的理论知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熟悉掌握其操作技巧,学习更多先进有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并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呈现出一个有学识素质、有文化底蕴、有智慧、有思想的语文教师形象。

三、改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适应新改革

篇3

当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具之后,这种教学手段运用的成效就应该成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在为语文教学的改革带来生机与活力的同时,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也应该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提高教学成效。

一 多媒体手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多媒体手段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主要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这样的模式容易引起学生审美上的劳累,难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为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注入了一股源头活水,其灵活的影音表现手段,可以为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全新感受,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吸引力。

2.多媒体手段有助于补充教学信息。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信息,但是教材中受到编辑篇幅以及出版周期的影响,所包含的教学信息容量非常有限,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课堂教学的拓展需要。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辅助,可以从网络中或是教学网站上面下载丰富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了教材的生动性。

3.多媒体手段有助于强化双边活动。开展双边互动,是提高语文教学成效的重要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这一过程之中可以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在一些教学情感较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渲染情境的音乐烘托氛围,在一些主题讨论活动中,可以选取讨论、辩论观点的一些典型案例作为素材,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成效。

二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多媒体运用的存在弊端

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一种刚普及不久的现代教学设备,在基层学校,尤其是一些农村初中,在推广运用以及提高运用成效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有待于改进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操作手段掌握不熟,教学环节相互脱节。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虽然也运用了多媒体,但是没有能够实现教师讲解与多媒体展示的有效衔接,教学环节脱节,该演示的时候没有及时演示,或是演示内容与教学进度发生偏差等。

2.过于依赖模式程序,教学过程生硬呆板。有些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照搬硬套教学网站上面的成品教学软件,没有进行改进性运用,软件设计的程序牵制了教师的教学思维,结果变成了电脑指挥人脑,教学过程生硬呆板。

3.教学过程喧宾夺主,教学秩序难以控制。有的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演示内容的新奇性,或是演示次数与时间过多,导致学生被多媒体教学演示内容吸引住了,而忽略了教学活动本身,发生了喧宾夺主现象。

三 对提升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作用的建议

不可否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多媒体设备,教学效果会逊色很多,但是运用的过程也要讲究科学高效,要不断改进这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使之能够扬长避短,发挥出更大的成效。

1.强化学习,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管理者,在教师培训工作中,都要将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培训内容,利用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后续教育、教学辅导讲座、教研教改活动等载体,为广大基层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创造更多的现代信息教育培训机会。作为教师本身,也要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并努力自学,提高自己对现代信息技术的熟练掌握程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初中语文教学活动。

2.合理运用,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作用。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要进一步提高科学性与实效性,要避免为了提高教学的观赏性而运用,要着眼于提高教学效率,在新课导入、信息拓展、氛围营造以及活动组织等方面发挥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与丰富性,增强教学感染力。同时要注意使用的时机,该用的时候要多用,不该用或是不适宜使用的时候,尽量不用,千万不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都被多媒体本身吸引去,而发生教学活动本身被忽视的现象。

篇4

一、语法教学地位的缺失。《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知识教学。”语法知识只是在书后的“附录部分”被提及,并没有相关的知识要点和例题巩固。再从初中语文试卷题型的设计来看,语法已经不被列入考试的主要内容,顶多就是仿写句子和病句的修改,而这些并不需要系统的语法知识,花一定的时间进行强化训练即可。既然不考,那教师和学生就更不会去上繁琐的语法课。再加上,现在各种理论和研讨会对人文性的提倡,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倡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主体的感悟。从而使初中语法教学彻底陷入了低谷。

二、语法教学缺失的尴尬。但一个非常尴尬的现状就是,语文教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并不能回避语法知识。考试尽管不考语法,但要考病句的修改,修辞手法的仿写等。这些并不难的知识点在九年级语文总复习课的教学中却成了难点。因为学生一直没有系统的接触过词、短语、句子等语法知识点。面对病句修改上的一些术语往往是不知老师讲的是什么。从基础开始重新讲语法,那是不现实的,但是不讲,让学生凭语感。凭语感,学生是会改但不知错误的原因。

三、语法教学不能淡出。

那么,到底要不要教语法?我觉得淡化语法是有道理和应该的,那些过于繁琐的语法知识,过于机械化的语法训练是应该淡化,但淡化并不等于淡出,常用语法知识的学习是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的。

首先可以减少学生的错别字,了解了中国汉字集声音、形象、词义于一体的特性,学生就不会因为形近、音近而写错字了。其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修改病句,学生了解了词性,句子成分以及句子的构成后,就能分析出句子错在哪。三是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掌握了修辞的用法后,阅读中句子的赏析,就能针对修辞手法的特点加以分析。四能提高学生学习古文、对联等内容的兴趣。

四、构建合理的语法教学体系。首先可以根据学生知识梯度和具体的教学需要,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应该掌握的语法知识要点。在专题讲座之前,可以让学生阅读语法知识短文的文本材料,先自己探究、分析。接着教师采用讲解、启发、点拨的形式进行专题讲座。采用这种方式教学可以包括这些知识点:形声字、实词、虚词、短语的基本类型、常见的四种句式、常见的单句、复杂的单句、常见的复句。

同时,结合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倡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活生生的语言中随文强化。

篇5

1.当下语文教学工作的反思

在很多学生的眼里,语文学科是比较容易学好和掌握的,只需要背背课文,多读几篇文章,就能取得比较高的成绩。这种观念认识显然是错误的、不全面的,他们没有真正认识语文学习的宗旨和要求的表现,难免导致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放松轻视,消极懒散,久而久之,必然使语文学习失去动力和方向,造成很多学生一旦在工作中需要运用到语文方面的知识,就会大伤脑筋,连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不具备,让多年的语文教育失去应有的意义。因此,无论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失误,还是学生自身对语文学习的观念偏差,都会严重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最终效果,这些都是值得教师注意的问题。

当下的语文教学工作存在很多缺陷与不足,老师身为授业解惑者,在经历了漫长的教学生涯后,必然会拥有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但是光凭经验为学生授课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会不断总结、反思以往的教学过程,不是回顾,而是自省,找出自身能力的不足和教学方式中的不可取之处,加以改善和调整。这样不仅完善了语文教学方法,使学生得到了更多收获,而且成就了自己,让自身教学能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因此,深刻挖掘语文教学的真正内涵,不要只关注表象,坚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初中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不断反思和总结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初中语文教学中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1)语文教学中“听”的能力培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了人类最直接获取信息的方式――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听是一种学习能力,也是一门学问与艺术,学生需要了解并掌握这种能力,这就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培养。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其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听、愿意听,从知识的单纯接受变作自己的主动汲取,让学生听得舒服、听得愉悦,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比如:某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将课本知识内容化成美妙的音乐故事,配以恰当的曲子,使学生把对课本教材的学习当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享受。由此可见,听的能力培养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知识学习的能力具有很大作用,不容忽视。此外,只要是有利于初中语文的学习,听力的培养方式其实是多种多样的,倾听老师讲课,聆听同学意见,听报告,听讲座等方式,都会不同程度地强化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听是教师针对学生初中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的第一个方面。

(2)语文教学中“说”的能力培养

说,作为人类本能的一种表达信息的方式,寄托了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恰恰体现了“说”的重要作用。这种口头表述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与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常是教师占据说的主动权,而完全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不知不觉中使学生的说的能力严重下降,只是被动接受,不会自觉主动参与。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活跃起来,积极参与师生、同学间的讨论研究,重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活动,充分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并与大家分享,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其慢慢感受语文学科中说的魅力。

(3)语文教学中“读”的能力培养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的作用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尤为明显,它是一种感受语言文化和魅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读的能力,将会对其一生的学习有所帮助,因为任何知识都是通过阅读理解后才掌握的。读的概念不限于语文学科的范围内,还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学习能力,掌握读的能力,将对任何方面的学习都有所帮助。语文教学的要求中,本来读的作用就非常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和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不仅仅是读课本,只要是与语文方面有关联的知识和资料都可以参阅和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布置读书的任务,写下读书心得,让其在拓宽知识范围和视野的同时,记下自己的观点和心得体会,从而有利于找出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这远比仅靠老师一个人教的力量要大得多。读的能力培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知识面越宽,自身的观念、技能储备越新颖、充足。

(4)语文教学中“写”的能力培养

篇6

一、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想象力。古诗词精炼、简洁,寥寥数语就能充分表达诗人的情绪和描写的画面。只要学生接触到古诗词,并加以理解,就能被诗词的意境美俘获。当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再次深入探究诗句的言外之意时就能从侧面提升自己的想象力。当然,初中生群体是个爱“做梦”爱“幻想”的群体,他们有着极强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将语文古诗词教学作为学生想象力培养的一个起点,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联想、去补充,以构成想象中的画面。

2.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古诗词具有音律美、意境美和色彩美。它将色彩、声音、画面充分融合在一起,能使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所以,与其说初中古诗词教学是一个提升学生理解能力的过程,还不如说是鉴赏美的过程。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所形成的审美体系还不够完善,对于好与坏、善与恶还不能完全区分开来。而教师通过古诗词教学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点,帮助学生完善审美体系,真正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弊端

1.学生方面。就现阶段的教学现状来看,很多初中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都不高,他们陷入了古诗词学习的误区,片面地将古诗词的学习归纳为“死记硬背才是硬道理”。不注重理解、记不熟、记得混乱等现象频频出现。另一方面,迫于升学的压力,他们只是抓重点,记忆一些考试重点,对古诗词的名句学习犹如囫囵吞枣。这些严重阻碍了教师的教学活动,也影响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

2.教学方法方面。从教学方法上来讲,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古诗词过程中会看重串讲,轻视吟诵。他们并没有明确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目标,只是将古诗词当作另一种文言文进行讲解。这样既影响了古诗词的美感,又会让学生走入学习的误区。其次,很多语文教师都看重传授,轻视学生的主观感受。教师往往会告诉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理解,却忘了鼓励学生大胆探究自己的独特体会。这样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产生困惑,使优秀生成为被动的课堂记录者。

三、提升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水平的措施

1.强化吟诵,注重感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里所说的其实是吟诵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也曾提到:诗要反复的吟诵。只有通过反复的吟诵,才能真正与作者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慷慨激昂地读、婉转低回的吟,整个课堂回荡的是由古诗词构成的交响曲,学生与教师都能沉醉其中。

2.走进诗人,加深理解。诗人是写作古诗词的主体,学生要想真正理解诗人创作诗词的背景,就需要深入诗人的社会背景,真正了解诗人。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为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前作业,让学生预习某一首古诗词,指导学生通过课前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真正深入诗人的生活,了解诗人。以杜甫的《春望》为例,杜甫在写这首诗时面临的是国破家亡的背景,他的悲痛,他的无奈其实早就体现在诗句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短短两句话就可以把垂垂老者的无国可归表现的淋漓尽致。而W生只有走进诗人,通过各种手段搜集关于诗人的信息,才能真正了解诗人作诗的情绪,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3.开展活动,联系生活。初中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活动应将诗词的学习引领到更加广阔的空间。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拓展诗词学习的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关于诗词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放松心情,又能在活动中加强对诗词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开设专题的诗词讲座。可由学生和教师作为讲座的嘉宾,围绕某一固定的主题进行讲座。作为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创新课外活动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从活动中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凝聚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教师要重视古诗词的教学,实施有效性教学。可以通过强化朗诵、开展课外活动、古诗词竞赛等方式转换传统的教学思路,激发初中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达到古诗词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丁荣.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J].读写算(教研版),2015,7.

[2]王汝飞.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9.

篇7

一、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活动,提高教学教研水平。

根据教科室的统一安排,本学期全组教师都参加了校本培训活动。主要的内容有:组内公开课、试课、专题讲座。开课教师都能认真解读文本,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课堂上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问题设计环环相扣并有层次性。课后我们能及时安排交流、反馈。每次都有主评、记录。郑兴利、林丽丽、孙启会等老师的课受到好评。汤志凡、余秋莲老师的新授课别出心裁。缪招娣老师做专题讲座。每位老师都能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此外我们还分备课组组织了集体备课活动,针对疑难课、专题复习课等不同的课型。由主备教师主讲,其他老师参与研讨。研讨中我们进一步明晰对不同课型的教学方法和复习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效率。另外我们还参与了学校组织的专题培训。每次模拟测试后我们组都能及时做好交流、总结,对典型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下阶段的教学进行反思及改进。

二、以语文教学教研活动的开展为载体,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学期语文组老师积极参加县市级教学教研活动,如xxxx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复习会议,县xxxx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复习会议,县xxxx年初中语文骨干教师提高班活动。县九年级质量分析会议等。会后我们都能及时探讨、交流,针对不同的课型,及时反馈,不断促进教师的成长。

三、参加各类教学评比,成绩显著。

本学期我组郑兴利老师、缪招弟老师、孙启会老师参加县初中语文教师素养比赛荣获二等奖,童小燕老师的论文《立足校内,内外结合--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途径的探索》荣获县三等奖。

四、及时开好学生座谈会,了解学情和学生的需求。

本学期进行两次学生座谈,主要针对学生课堂学习、作业及考试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查了解。比如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考前心理等问题。另外要求学生对本班语文教学提出建议和意见。大部分学生都能畅所欲言,我们能及时针对学生提出的建议以及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予以解决。满足了学生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进行教学常规检查,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篇8

关键词:初中 语文 人文素养 培养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学生的培养要逐渐趋向更高的素质教育,而反映到语文的教学学习上,则是不再仅仅桎梏于过去传统的背记课本内容的形式,而是要通过对课本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学习,同时经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之间渗透进人文精神的熏陶,从多个角度,并且以多样的方式来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实现原本语文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充分而整体性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培养出多元化的人才。

一、言传身教中感受人文精神

毫无疑问,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而言影响很大。对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处在思想人文素养逐渐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能够从教师的言谈举止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个人发展。教师本人突出的人文个性就是学生感受人文熏陶的一个重要教材,作为一名足够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当看中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在自己的谈吐间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人文魅力,并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之后自由自主地进行自我的人文探索,从而不断地使学生自发性地进行自我素养的提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必须进行自我提升,拥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足够尊重学生,才能在和学生平等交流的过程中以自己的个人魅力引导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例如,教师在业余时间应当多多阅读人文性较强的书刊杂志,聆听一些名家讲座,参与一些文化讨论,从各个方面利用多种方法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并在和学生的交流之中展现出自己的人文素养,让学生感受到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状态,并以教师为榜样;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调整自我认知,理解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平等性,以一种更为自由的方式和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教师的人文素养才能从多个方面进行发散,感受到教师言传身教的学生们自然会在不知不觉中进行自我人文素养的提升。

二、阅读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

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进行阅读的机会,首先是课本文章的阅读,在课程改革进行后,语文课文都体现出人文性、时代性较强的特点,非常值得细细品读。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教师可以有层次的带领学生选择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文章来进行精读,并在读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逐字逐句得体会作者在文章中的不同用意,不仅利用优良文章来进行学生的人格教育,更要引导学生的思维回到现实生活中,结合生活实际来进行人文熏陶。除此之外,教师还可精选优秀的课外文章,安排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可以将这些文章的阅读以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充分的进行学习。

例如,在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时,学生将从中感受到文中爸爸对女主角深深的爱,并为之感动,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思绪回到现实生活中,回顾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爱的点点滴滴,体会日常中深藏的感动,这个过程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孝心,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告白感恩父母一类的活动,让学生在向父母告白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孝心,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学会感恩;而在课外文章的阅读中,教师可以抽出时间和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表达自己阅读的体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生和教师自身的双向提高。

三、写作过程中体验人文熏陶

写作过程也是进行人文熏陶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是课后作业,教师也可通过布置学生写日记、周记以及随笔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初中生会将他们对周遭事物的感受记录在日记里,教师在阅读学生的作品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可以将自己的建议写在批改过程中,也可以不那么刻意地来和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走出瓶颈,更加其人格。这样,不仅能够通过练笔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展现学生的个人风采,更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能够成为更加积极而有思想的新一代人才。

例如,教师通过阅读某一位同学的周记了解到该学生最近因为和同学相处不愉快的问题而感到苦恼,此时教师就可以在批改时给学生较好的建议,日常和班级同学进行聊天时,通过独到的方式巧妙地缓解该学生和他人的矛盾,从而解决学生当下的困难;在教师读到某一位同学的文字有非常精彩的段落时,也可拿到班上和其他学生分享,让其他同学能够感受到他人身上的人文风采,并以这样的同学作为榜样,不断进行自我提高。这样一来,班级的整体语文水平将会提升,而且每个学生心中不愉快的情绪也会在教师的帮助下得以消失,这对提高整个班级的精神风貌都有很大的好处。

总之,想要培养出适合现代化建设的综合性较强的高素质人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上要下很多功夫。尤其是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可以进行人文熏陶的机会,教师们应当充分抓住这些机会,在日常的学习中,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在进行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的过程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加强学生自我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人文精神的存在,并结合生活实践,将人文和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站在人文精神的制高点,这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将存在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钟贞琼.初中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32).

[2]陶婷.初中语文教学更应渗透人文教育[J].江西教育,2013,(18).

篇9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十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在这秋高气爽的美好季节里,我们初中语文优质课竞赛顺利圆满地结束了,在此我谨代表教育局向获奖选手表示热烈地祝贺。此时此刻,我心里首先想到的是感谢,感谢教科所领导将这次竞赛活动安排到我县,给了我们举办州级活动的机会,感谢9位参赛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为我们展示了先进的语文教育理念,感谢本次比赛的5位评委,你们专业的眼光和敬业的精神为本次活动增添了分量,也感谢为本次活动的承办付出辛劳的的领导和老师,是你们的大力支持和细心工作,保证了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我还要特别感谢的是所有观摩老师,你们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抽时前来,始终坚持参与本次活动,求知上进的举动值得敬佩。这次全州初中语文优质课竞赛,9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精英与..中学的学生们,一起演绎了一节节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这些课堂以体现新课程、展示新课改为宗旨,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行为,都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教学活动有特色、有亮点,多媒体课件运用恰当灵活,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做出了示范。可以说,这次活动为全州初中语文教师搭建了展示教学技艺和相互交流的平台,无论是参赛教师,还是观课教师,通过两天的上课、观课活动,都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而提高了全州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水平。

为了推进我县新课改健康发展,提高我县广大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从4月开始,我们在全县中小学组织开展了“五课”教研活动,先后邀请了..语言专家对初中英语教师进行培训、..教科所教学专家举办中考命题形势专题辅导讲座、州教科教育专家开展教学支持活动和“五课”教研专题辅导,召开了教学现场会,各校以“五课”教研活动为载体,组织了示范课、公开课,开展了优质课竞赛、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将校本教研责任化、具体化。特别是在今年4月份,我县教研室组织举办了初中各学科优质课竞赛活动,参

 

加竞赛、观课的教师有300多人,有效地提高了初中各学科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一年半来“五课”教研活动的开展,我县初步建立了县、校联动的校本教研机制,广大一线教师能运用新的理念,以教材内容为本,选择正确、灵活的教学方法,从课堂动态发展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教学,为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虽然,我县在“五课”教研活动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兄弟县市开展“五课”教研活动的成效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值得学习的经验多,感到肩上的担子重,今后我们将继续在全州开展“五课”教研活动的大氛围下,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胆探索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手段,大力推进“五课”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这次活动的举办,对我县初中语文教学,语文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希望参赛老师、观课老师们认真回顾、研究这些课堂,并运用到自己的常规教学中去,不断研究推广。我们坚信:只要勤于专研,广采博纳,融汇贯通,自成己见,初中语文教学的园地里一定会绽放出绚烂多彩的花朵。在竞赛活动举办期间安排不妥的方面请批评,照顾不周的方面请海涵。祝各位国庆假期开心快乐,今后工作顺利,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篇10

——基于多元化阅读教学策略的探讨

摘要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当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应树立提高自身阅读水平的意识,做好课前准备,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阅读训练,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些措施实际上便是多元化教学策略的一种表现,因而本文从多元化角度出发,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为其他教师应用该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多元化

引言

当前,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出发,提出多元化教学的思维模式与应对措施,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教师灵活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教学方法较多,笔者主要从多元化阅读教学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教学方式。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仍停留于静态式教学模式上。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着重归纳字词、段落、语法句式、中心思想。如果涉及到具体的考试阅读题,则更多地注重正确选项。在语文阅读的拓展上,教师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没有得到有效激发。笔者大致总结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如下:

1.教师未能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开展阅读教学

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并存着“静态填鸭式”教学、互动教学、启发式教学等理念和方法。多数语文教师都认真讲课,力图从多角度,

多层面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方法,以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升学压力的存在,导致语文阅读课程的新理念和新方法难以坚持,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静态式教学具备“简单明了、直奔主题”的特点,似乎能够直接提高成绩。但语文能力的提高,不仅在于分数的提高,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与文学文化素养同样重要。

2.教师备课方面的现状

语文阅读课程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教师的认真准备。认真备课,研究教学,是多数青年教师刚步入工作时的绝佳状态,但是在授课几年之后,入职时的激情与动力会逐渐减弱,准备的上课内容也由细变粗,由繁变简,对于知识的讲解总是单一匮乏。同时,备课过程简化处理,课堂内容单一枯燥,缺乏生动性,同学们也逐渐丧失了听课的兴趣。

3.授课知识的片面化

在对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往往着重讲解重要考点,要求学生反复背诵文章中出现的新字词、文学常识、名篇段落等等,却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要想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训练,老师应该带领同学们对文章进行深度解读、全面分析。

二、多元化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根据笔者自身授课经验,结合当下阅读课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应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采取多元化教学措施,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1.树立责任意识,加强自身阅读水平的提高

欲渡人,先渡己。语文老师自身能力的欠缺往往会使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在教授过程中,语文老师会接触到各方面的知识,如自然科技,人文社科等。这对教师的理解力与钻研态度有很高要求,若是只停留在表面,不深入剖析理解,语文老师也许只能吃透文章中的知识点,但是对于文章深刻的内涵及道理,也就无法理解了,何谈将他们教授给学生?这对教育资源是一大浪费。为了减少老师自身因素对课堂的影响,语文教师要在平时养成多阅读、多思考的好习惯,加大自身阅读量,切实做好自身业务水平的提升。其次,态度决定一切,良好的教学态度可以弥补教师在能力上的不足。若教师有着良好的师德和高度责任意识,那么他的课堂一定是成功的,学生也是乐意加入到这样的课堂的。语文教师应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当成一项系统工作来做,将阅读作为一个系统的综合工程来考虑。

2.认真备课,做好授课前的各项准备

教案的准备是个细致的过程,认真备课,做好授课前的各项准备可以使教师面对学生们的提问时“游刃有余”。而这样的状态就需要教师做许多准备:确定讲课篇目,细致研读文章,提出问题,查找相关资料,解决问题。在课堂上,教师也应该有针对性的为同学们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进行预习,

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教师可鼓励学生查阅资料,用自己的想法将文章的主旨与写作手法表达出来,并将问题带到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交流,使学生在深入系统学习之前,能够充分体会文章美感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3.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堂自主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师生有效的互动配合为课堂增添许多活力与生机,如果想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就要尽可能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将各自发现的问题带到课堂上共同探讨,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进行分析,以求获得全方位解读。如古文《二章》中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篇的学习,将古今中外的诸多事例拿到课堂上来讨论,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刻苦学习不可懈怠的重要性等等。

4.加强学生的读后感写作训练

师生的课堂互动,可以说是意义非凡的。激烈的思想碰撞常会有一些好的看法观点出现,如果不能及时记录下来,很容易被遗忘。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下写读后感。学生通过将想法落实成文字这一过程,可以提升其阅读感知能力和写作水平。当然,部分学生可能对写作不感兴趣,认为“写读后感”是变相的要求多写作文,教师为了调整学生心态,可以将读后感与作文相结合,以充分提升学生的水平。

5.合理有效利用网络媒体资源

教师应合理运用网络媒体资源。通过聆听知名教育专家或学者的讲座,探寻合理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同时还可以将积极向上的优秀网络文章介绍给学生,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面。

三、结论

阅读课堂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从思想意识到具体措施,教师作为主要的把关者,应从备课过程的每个细节入手,充分思考各种合理的教学方式,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阅读课堂的时间分配比重向学生倾斜,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发言空间,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引导,促使他们喜欢语文阅读,享受语文阅读课给他们带来的乐趣,进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丽.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林区教学,2017(11):36-37.

[2]何涛.

中学语文文本的多元化解读及实践策略[D].陕西师范大学,2018.

[3]吴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