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

时间:2023-07-21 17:39: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的根本,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发展的根本

篇1

一、 坚持民生优先,必须大幅度提高居民消费率

近十几年来,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不断提升,城市化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巨大需求,投资率不断上升,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2010年,我国的投资率上升到48.6%的历史最高点,第一次超过47.4%的最终消费率;居民消费率则降低到33.8%的历史最低点,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的局面进一步加剧。居民消费率比历史最高水平1981年的52.5%低了18.7个百分点,比美国的72%低了一半多。我们每年辛辛苦苦创造的社会总产品和服务,只有三分之一用于居民消费,其余都用于投资和出口,充分说明了宏观经济效益的低下。2011年的数据可能比2010年进一步恶化,说明我们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需求结构方面不仅没有前进,反而倒退了。这种失衡的比例关系,一方面使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脱节,另一方面必然带来生产能力过剩,注定是不可持续的。

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投资主体是中央政府,投资效益低和消费增长缺乏约束机制,商品短缺就成为必然结果。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已成为投资主体,投资决策分散化,消费增长的约束机制已经建立起来,生产能力无限扩张与居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二战以来,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依靠经济调节、福利制度和全球市场,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避免了生产过剩的危机。如果我们对这个问题不给予高度重视,消费需求的增长继续落后于生产能力的增长,出现最终需求不足乃至生产过剩的危机,就难以避免。因此,坚持民生优先,首先应当大幅度提高居民消费率。如果能实施强有力的调控政策,在“十二五”期间把居民消费率提高十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每年有五亿元左右的商品由现在用于投资和出口,改为用于居民消费,不仅能使居民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而且能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支撑。即使把居民消费率提高到43%,距离改革以来最高水平的52.5%仍相差近10个百分点,不会产生什么风险,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二、 坚持民生优先,要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提高居民消费率是一项系统工程,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是其前提条件。党的十七大报告已明确提出,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在初次分配中,要改变资本所得偏多、劳动所得偏少的状况,增加劳动报酬。要加快推行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进一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政府要定期公布行业平均工资和人工成本,为企业工资协商提供参考依据。在再分配中,要改变政府和企业所得偏多、居民所得偏少的局面,尽快增加居民收入。加快改革税收制度。实行结构性减税让利政策,即政府对企业减税,企业对职工让利。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和小微型企业的税负,鼓励创业和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加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尽快形成橄榄形收入分配结构。为了增强税收杠杆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要研究如何由间接税为主向直接税为主过度,以家庭为纳税主体,实行综合性所得税制度。为此,要建立个人收入信息透明制度。实践证明,用税收杠杆调节收入分配,能够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去年11月份,由于提高了个人所得税和小微型企业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就使2000多万个工薪阶层降低税负200多亿元,使900多万个小微型企业税负降低40%,而减少的税收仅9亿元,对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和鼓励群众性创业活动起到了很好作用。但政策力度还应进一步加大。如对小微型企业营业税的起征点由月销售额5000元提高到2万元,这是一个很大的优惠,但按10%的销售利润率计算,每月2万元销售额的纯收入仅为2000元,比个人所得税起征点3500元还要低1500元,这样的税收政策如何体现鼓励创业的精神?建议将小微型企业增值税、营业税的起征点提高到月销售额10万元,这样,既有利于降低征税成本,又有利于放水养鱼,培植财源,对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三、 坚持民生优先,重点应放在增加农民收入上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是当前收入分配结构中最突出的矛盾,也是造成居民消费率低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一矛盾,国家财政政策支持是必要的,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为农村人口还有6亿多,去年财政用于三农支出达1万亿元,可以说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但平均到每个农村人口也只有1000多元。根本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推进农业现代化,尽快使农业劳动生产率接近或达到第二、三产业的水平。201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36.7%,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只有10.1%,就是说,每3.6个农业劳动力创造的价值仅相当于一个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创造的价值。把一部分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既有利于发挥农业劳动力的巨大潜力,满足工业化、城市化对劳动力的需求,又有利于发展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过30多年的努力,农业已经转移出2亿多劳动力。未来20年,如能再转移出两亿人,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就有可能接近第二、、三产业的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将趋于均等化。也只有使种地的收入超过打工的收入,才能把高素质的劳动力留在农村,解决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目前,实现这个目标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一是农业劳动力转移有出路,许多城市都存在着“招工难”;二是农业机械装备制造能力强大,能够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求;三是市场对优质绿色农产品需求旺盛,大量依赖进口;四是社会资金充裕,只要有一个好的吸引投资的机制,农业现代化所需资金不成问题。如果能够把这四个条件结合起来,就能形成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我国由传统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衡量工业化、城市化的标准,不仅要看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和城市人口的比重,更要看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的比重。一个国家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接近并赶上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过程。目前全国有2.8亿农业劳动力,耕种着18亿亩耕地,平均每个劳动力仅能种6.4亩。而美国一个农业劳动力种几千亩地,欧洲一个农业劳动力能种几百亩地,中国的农民比美欧的农民更能吃苦耐劳,机械化水平也能赶上发达国家,关键是土地资源少。我们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土地向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制度,用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垮人为设置在城乡之间的种种壁垒,以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

四、坚持民生优先,要把扩大公共服务放在突出地位

公共服务落后,是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低的又一个原因。由于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广大居民不得不存钱以备子女上学、看病、养老等支出,造成我国居民在收入水平较低情况下储蓄率畸高,严重制约了即期消费。近几年,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有了迅速发展,但仍不完善。要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加快发展养老保障,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提高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争取早日实现全国统筹,以改变目前新老城市养老金盈亏不均问题。要把发展社会保障的重点放在农村。城市交通、生态环境、水电气供应等基础设施供不应求,影响了居民的消费环境和生活质量。老百姓好不容易有钱买汽车了,却因为交通拥堵、缺乏停车场所等不得不放弃消费。所以,扩大公共服务应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

扩大公共服务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如果说在短时期内要缩小个人在收入水平方面的差距难以做到,但通过增加公共服务支出,实现公共服务的大体均等,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扩大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以人均公共财政支出的大体均等实现人均公共服务的大体均等。凡是境内的中国公民,都应当享受到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

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通过财政资金投入,或制定合理的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政府使用特许经营权的方式,把社会资金吸引到基础设施建设上,如BOT(建设--经营--转让)、BT(建设—转让)等,就是成熟的办法。这里的关键,是政府要合理核定企业经营的期限和工程成本,保证企业投资能够按期收回并有合理回报。在目前社会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利用好社会资金具有重要意义。

改变目前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局面,也应充分利用社会资金,鼓励发展民办学校、民办幼儿园、民办医院、民办养老院等,与政府所办的公共服务事业相配合,满足多层次的服务需求。通过强化竞争,改进服务理念,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保险事业,运用市场机制构建社会安全网。目前我国每年各项保费收入仅占GDP的3%左右,世界平均水平达到8%,美国等发达国家达到13%以上,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的潜力巨大。

慈善事业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事业,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落后,应当大力倡导。要健全各项政策,鼓励社会捐助,培养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办好慈善机构,树立社会信誉。

城乡社区是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阵地。积极培养社区工作人才,建立一批高素质、热爱社区工作的队伍。农村是社区建设的薄弱环节。有的地方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验探索,其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篇2

针对目前机票退改签中存在的问题,江苏消保委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化解“退改签费率畸高”难题,施行差异化的合理的“机票退改签阶梯费率”;二是,打破“特价机票一律不得退改签”的“三不得”行规。

并且,江苏消保委要求各家航空公司在一定时间内对江苏省消保委的建议给予明确答复。多数航空公司表示,将把建议带回公司,认真研究,按期回复。

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亿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认为,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航空业本身发展的困境,处于行业周期下行阶段,仓位管理是航空业可控成本的重要核心点,因此在控成本上,会产生种种高额退改签现象。

消费者与航空公司都是民法上的平等主体,对“退改签”这件事应当负一定的违约责任,但这个责任范围不够明确,在实际案例中甚至出现了退票费比机票费用都高的情况,加之航空公司的运输成本不透明,难以计算损失,“退改签费”便给了航空公司自由发挥的空间。此外,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也应当考虑到航空业困境。航企之间因过多运力投入而导致的价格战,导致飞机票价勉强覆盖其成本,加之航空公司具有天然的垄断性质,若缺少前置规定、持续监管、后置惩罚措施,则易导致行业内部“霸王条款”层出不穷的情况。

董毅智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上海亿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研究领域: 主要执业领域为主要从事企业投资金融、电子商务、法律顾问等有关企业发展与经营的法律领域。致力于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以及公司法律风险评估领域的研究,为企业进行全面的法律风险审查,解决企业存在法律风险隐患,现以常年法律顾问的形式与多家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担任多家的大型民企、有限公司等企业法律顾问。

电话:13555987329

篇3

关键词:工商管理;经济发展;推动作用;制度

经济全球化是当下各国发展经济共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样的经济形势,市场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实现了极为频繁的经贸合作,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十分严峻的考验。就目前来看,经济危机已经成为了全球性质的经济问题,一旦酿成经济危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幸免。因此,在这样的经济背景环境下,加强工商管理工作,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就显得尤为重要起来。本文就工商管理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提出了笔者自己的观点,提出了市场经济在工商管理的推动下,能够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的观点,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一、工商管理与当下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

工商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管理工作,对市场具有监管职能,同时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是我国对当下市场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之一,二者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认清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1.经济发展促进工商管理工作的发展

工商管理对于企业经营活动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在市场交易环节中处于监管地位,规范市场行为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工商管理的出现,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发展下的产物,它的出现,是当下市场经济发展作用的结果。可以说,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工商管理工作的发展。

2.工商管理工作促进经济发展

我国当下阶段实行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变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调控渐渐退居幕后,由市场这只无形的大手来进行经济调节。但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弊端出现,国际型的经济危机出现,经济发展不能单单依靠市场调节,国家也要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了各个国家达成的共识,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阶段,国家宏观调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始终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工商管理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工商管理通过对市场规范,以及对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对促进经济发展来说,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推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工商管理,进行工商管理的同时,也要以促进经济发展为首要目标,二者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二、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具体表现

1.工商管理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为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市场基础

市场是经济发展的载体,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根本存在,市场的好坏,对经济发展好坏起到了最为根本的作用。一个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良好的市场环境,需要进行强有力的工商管理,以此来维护市场环境的公平、公正。企业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发展经济,将会注重自身竞争力的提升,通过改善机制体制,提高自身的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经济效益,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若是市场环境差,恶意竞争严重,投机倒把现象频繁,企业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将不会注意自身原因,反而会利用一些非正常手段来实现经济效益,久而久之,市场环境混乱,经济不但停滞不前,反而容易出现衰退现象。所以,工商管理对市场的有效监督,为实现公平竞争环境创造了条件,为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工商管理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制度保障是进行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它对经济发展以及企业间的竞争提供了明确的依据,规范了企业竞争行为,从而促进企业内部深化机制体制改革,解放劳动生产力,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工商管理自身就有着制度根据,并且具有法律效益,很多管理章程和制度都有着法律作为保障,这就在根本上规范了市场行为。与此同时,这种法律制度保障维护企业利益的同时,也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对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对消费者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的产品,采取强硬措施整治,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同时,让消费者更加放心的参与的市场当中,从而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3.工商管理促进了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工商管理具有法律效益以及监管职能,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让市场经济体系在工商管理部门的规范下,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市场经济发展与建设。同时,工商管理的市场监管机制,促进了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优化使用,对经济发展中不合理的现象进行完善,使之符合市场监管的同时,也能促进自身实现经济效益的发展,以此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工商管理工作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及其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我们不难看出工商管理的重要性。因此,为了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又好又快的发展,市场经济平稳健康进步,就要切实推进工商管理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使之更加完善,更加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关于“九五”计划的建议中,就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提了出来,强调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向结构优化、规模经济、科技进步、科学管理要效益。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取得明显进步,效益不断提高:区域发展出现新变化,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战略性调整加快进行,国企改革成效显著,研发投入不断扩大,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管理得到加强,宏观调控不断改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我国客观存在的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差距大等基本国情,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党的十七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来的实践,科学分析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两个字的改变,而是包含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在涵盖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体现了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理念上的深化,道路上的拓展,国际环境认识上的提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理念上要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不仅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要更加注重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总量小,社会物资匮乏。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在推动经济发展时,我们自觉不自觉地把速度看得更重,更多地追求总量的增长。现在我国经济总量已跃至世界第四,供求关系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一定程度的相对富裕,人民生活由解决温饱向全面小康迈进。在解决了这些紧迫问题、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后,我们不仅要继续保持发展得快,更要注重发展得好。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继续保持量的增长,而且更要注重质的提升,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道路上要根本改变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支持经济增长,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煤炭、钢铁、铁矿石、氧化铝、铜、水泥消耗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能源消耗的第二大国。如果说以往缓解能源资源矛盾还有较大回旋空间,发展到今天,由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负担过重,一些地区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同时,随着地球环境变化,为保护全球气候和地球家园,我们也必须为此作出贡献。因此,不管是从可利用的能源资源看,还是从保护环境看,都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篇5

宏观调控的关键

针对2012年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宏观调控的关键,就是要统筹处理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的关系。

“稳增长”,一方面要防止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滑坡,另一方面要特别防止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速。要把经济增速稳定在合理区间,既不能在内外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盲目追求高速度,又要避免经济增速出现持续回落;同时努力化解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增加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改善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基础。

“调结构”是转方式的主攻方向和关键所在,是培养竞争新优势,形成增长的新动力,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经济增速放缓和产能过剩矛盾凸显,增大了结构调整压力,也为结构调整提供了时间窗口,要紧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下大决心推进结构调整,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要通过稳增长、控物价为调结构创造必要的、宽松的条件,通过有效的调结构、促转变、提效率、增效益,真正从根本上营造能够较长时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景。

“控物价”首先关系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物价稳定,居民的生活稳定就有了基本保障。“控物价”与“稳增长”有密切联系。经济增长比较平稳,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平衡,物价总水平就不可能大幅提升。同时中国已进入资源要素价格普遍推高阶段,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压力将持续加大。随着美欧经济困难增加,美元、欧元要寻求宽松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输入性涨价的压力有增无减。此外,理顺国内比价关系,完善资源、能源等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也会影响物价上涨。因此,“控物价”一方面要继续巩固已有成果,防止物价涨幅过高;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国内、国际经济的现实环境及条件,把握好“控物价”的目标与经济发展规律对物价必然作用的统一,适当提高对物价上涨的容忍度,为价格机制改革预留空间。这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营造良好宏观环境的重要前提。

综上所述,只有统筹处理好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才能在避免经济增长出现大的波动的同时,增强自主增长内生动力,为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

把握好稳中求进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态势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但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有两个趋势可以基本确定:一是经济增长速度已开始小幅下降;二是物价上涨的内外压力交织并将较长时期存在。应对经济增长速度低一点、物价高一点可能带来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从长期看,根本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变幻莫测,关键在于准确、辩证理解和把握好“稳中求进”这一经济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稳是基础,进是争取;一味求进,大局难稳;只稳不进,机遇错失。稳是为更好地进,进是为长远的稳;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把握好稳中求进,才能有效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同时力避物价涨幅反弹,有利于疏解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压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尊重企业家精神

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牢牢把握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夯实经济社会得以健康、持续、较快发展的基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调整需求结构,着力提高社会最终消费在内需中的比例。要尽快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解决居民住行困难和消费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要注重在经济发展基础上较大幅度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要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覆盖范围,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要加快解决制约城镇化的瓶颈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开拓国内消费投资增长的广阔空间;要全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和产业政策引导作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大力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要根据长远发展规划促进区域、城乡经济在调整、转型中科学协调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要着力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创新驱动作用,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功能,要充分激发和尊重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大力推进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在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中,中国能与世界主要国家同步迎接新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当前尚属首次,这是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我们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走出一条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的科技振兴之路。

篇6

[关键词]困境;对策;转变;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4-0094-02

1 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困境

从“九五”时期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看,我党历来重视这一问题,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效。但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仍很滞后,存在着诸多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深入分析发展方式难转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传统发展观念的存在,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观念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形成与转变具有重大的影响。从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六二五”讲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目的就是要对以往发展理念的反思,在新阶段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但直到今天,以GDP为中心的传统发展观仍然存在,并影响人们的行动,追求经济增长,只见物不见人;不少地方还出现了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出现低质量高增长,不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问题。这种发展观念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发展方式的转变,即使是在提出科学发展观后多年,也没有真正形成新的发展理念,这是造成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转变的首要原因。

(2)国内消费长期不足,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拉动内需的根本在于扩大消费需求。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消费率长期明显偏低,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这导致了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只能依靠投资和出口带动经济较快增长,形成内需与外需的不平衡,使我国经济发展不稳定,易受外部经济的影响与干预;由于消费不足,影响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只能依靠第二产业。这种增长的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环境约束,其后果是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消费不足,也说明居民收入较低,只够维持日常的生活,而不能再有多余的收入进行人力资本或教育的投资,使得我国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后果是经济只能走粗放型的发展道路。消费需求不足,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障碍。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成为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的深层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但现阶段体制不健全,也成为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的深层原因。政府管理体制的滞后,在一些重要领域排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政绩考评体系的不科学,导致过分追求GDP增长与短期利益,忽视质量与效益;财税体制的不合理,造成三次产业结构扭曲、创新能力不足及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问题;价格机制改革不到位,价格水平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及全部成本,从而使生产成本低估、资源浪费严重,重要生产要素,如土地、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导致资源配置严重失当。

(4)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含量不高,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的支撑是高投入和高消耗,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含量不高。这种以要素驱动的增长模式,会带来的严重后果:有“中国制造”,缺少“中国创造”,许多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由于技术水平低,生产中资源消耗高又导致国内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又会出现我国三大产业不协调,结构不合理,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工业结构不合理、不高级等问题,服务业发展缓慢,使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低端的位置。

2 采取多种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根据《建议》提出的“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在“十二五”期间,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和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转变发展理念,落实行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的是转变经济发展理念,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抛弃以“物”为中心的旧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注重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把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在转型发展中,让老百姓看到的、体会到的是收入增长、福利保障、实惠越来越多。

除此以外,现在的关键在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只是一个认识上的问题,而是将认识转化为行动,并以一种主动的、刻不容缓的态度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

(2)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使政府参与到市场顾及不到的领域或市场失灵的领域;完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把节能、降耗、减排、民生等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中。其次,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在财政支出方面,降低政府对一般竞争性领域投入,强化对文、教、卫、农业等关键领域和重要产业部门的投入;在财税政策上,制定有利于资源有效利用的税收政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再次,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继续改革和完善资源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理顺扭曲的资源价格体系,完善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加强激励性、限制性和惩罚性制度建设。

(3)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综合全社会,采用多种手段,刺激消费需求,使居民“有钱消费、敢于消费、善于消费”,由此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鼓励消费,释放消费欲望,让消费者充满信心,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要采取多种手段,增加收入,实现“藏富于民”,让老百姓“有钱消费”,达到扩大消费需求的目的;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潜在的消费转变为现实的消费,消除百姓的后顾之忧;制定有利于消费的财政政策,以达到鼓励消费的目的。此外,作为消费者要转变消费观念,树立科学消费、理性消费、可持续消费的理念,逐步做到“敢于消费、善于消费”,释放消费能力。

(4)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为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后劲、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要树立自主创新的理念,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深化科技体制的改革,形成产、学、研、政模式,这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并促成经济发展快速转型的关键所在;要坚持强化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创新的成果由企业享受来鼓励企业创新;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才,培养科技人才,努力建立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机制、考评机制、激励机制等。

篇7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增长模式(Growth Pattern)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从靠资源投入驱动的粗放增长方式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必然产物,1995年在制定“九五”计划的时候,总结了原苏联的教训(其在1965年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直到解体之日也没转变过来),提出“要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一个是增长方式从粗放增长到集约增长的转变;一个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各地依靠大量投入土地和贷款拉动GDP增长,而依靠技术创新提高效率的集约发展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也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推动经济发展的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三大方面,由此,人们也往往把消费、投资和出口看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需求是中间需求,出口满足的是国外需求,只有居民消费需求才是我们所讲的国内最终需求。在我们这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居民消费需求是总需求最主要的部分。因此,作为经济发展基本推动力的是居民消费需求。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投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GDP和消费增长速度。2001年至2008年,我国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为9.9%,而按累计法计算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高达21%。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22.4%急速增加到2007年的40.9%;同时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由65.1%下降到39.4%。这种状况使得消费与投资的结构性矛盾更趋突出,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国一直采取积极的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用以支持持续的高速增长和维系人民币的低汇率。2008年3月,CPI高达8%以上,严重的通货膨胀一触即发。全球金融危机一爆发,严重的流动性过剩突然转变为流动性极度短缺。因此,政府在2008年下半年决定采取“扩需求、保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大规模进行“铁路、公路、机场”等基本建设投资,就是用4万亿的投资、10万亿的贷款来增加总需求,拉动GDP增长。

现行的县级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的背景下,以追求GDP总量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任务,以土地批租和重化工项目为主要路径,以行政干预和行政推动为主要手段。上级政府确立一个量化的增长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县乡两级,使GDP的增长成为县乡两级官员考核升迁的主要指标。从上到下,多年的实行积极性的扩张货币政策导致广义货币量M2对于GDP的比例高达180%以上,资产泡沫生成,通货膨胀的压力极大;另一方面,城乡消费需求不足,增长缺乏内在动力。显而易见,如果非要在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保持高增长,就必须继续采用积极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但是货币超发引致的泡沫膨胀和CPI居高不下,就必须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如此一来,为了确保增长则多发货币,多发货币则经济过热,资产泡沫、通货膨胀而后则又紧缩,紧缩过大则GDP增速下降过快,无法确保增长,整个经济发展战车被裹挟到一个“两难抉择”的态势之中。

二、以消费增长拉动经济发展是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十二五”时期追求的目标是公平与可持续发展,为此规划建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以消费增长拉动并主导经济发展。 从国际经验看,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投资出口对GDP的影响呈下降趋势,消费开始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当前,我国人均GDP在3000~4000美元之间,正处在提升消费率的历史拐点。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消费率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例如,2008年,与金砖四国中的巴西、印度和俄罗斯比,巴西是80.9%,印度是67.1%,俄罗斯是63.7%,我国大约落后于这三个国家15~30个百分点。

县域广大农村的消费潜力巨大,要从提高县域农村居民收入入手,增强扩大农村消费的针对性,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从现实看,农村生存性的消费需求支出开始降到45%左右,发展性的消费支出开始提升到50%以上,消费潜力开始逐步释放,这将对形成消费主导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扩大内需,尤其是广大县域农村的消费能力,必须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县域要结合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大力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继续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增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和报销水平,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加农业保险费补贴品种并扩大覆盖范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等农村服务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开展劳务输出对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外出务工。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努力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同工同酬,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增加县域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以创业带动就业。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扶贫投入,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增加农民劳务收入。

根据我国长期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我国现阶段的消费率在65%左右,其中居民消费率在50%左右比较合适。但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近年来我国消费尤其是国内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消费率由1992年的62.4%下降到2008年的48.6%,其中居民消费率由1992年的47.2%下降到2007年的35%,为历史最低水平。与此相对应,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下降,由1992年的72.5%下降到2007年的39.4%。与其他国家的消费率相比,我国的消费率明显不足。1993年到2004年,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消费率为78.4%,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消费率为73.5%,低收入国家为81.2%;而我国这一时期的年均消费率不到60%。从中长期经济发展来看,没有消费需求支撑的投资将成为无效投资,而无效投资是无法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人民的根本利益集中体现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因此,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就是我们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体现,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例如:地处鄂西北的远安县是湖北省38个山区县市之一,人口不足20万,不沿江,不沿线(铁路线),不是对外开放县。首先就从思想认识上打破“消费等于浪费”的束缚,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引导人们意识到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没有消费就没有投入,没有消费就没有流通。从2010年开始,每年用于民生支出不低于财政支出的40%,为民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远安县的例子说明,通过扩大消费来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坚持从收入、供给和环境等方面入手,创新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刺激和促进消费增长,也只有这样,消费推动经济增长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的才能够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吴敬琏,“十二五”中国宏观经济态势和展望[J].新华文摘,2011.19第23页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科技日报2011年03月17日

3、迟福林,“十二五”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趋势与重点,新华文摘2011

4、周建.打造山区经济强县新路径湖北日报[N]. 2011.11.09

5、周金堂.国家背景下的工业化与县域经济发展[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6、五中全会前瞻之五:扩大居民消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EB/OL].人民网2010年10月14日

[作者简介]罗勇(1973―),男,江西吉安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务部,主要从事县域经济研究。

篇8

一、发展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农村人口和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转移。

要把发展县域经济同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转移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县域经济发展了,县一级中心有望成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县域经济发展能够提供一条将发展经济和提供就业结合起来的发展之路。所以要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对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作用。据有关估算,“十一五”期间,还有几千万农村劳动力要转移,这将给城镇就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县域经济发展,将会为农民就业创造机会,就能够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发展县域经济同发展特色经济结合起来。在一定意义上,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围绕地方,坚持资源开发与市场需求的统一,找准地方特色和市场对接的着力点,突出重点,依靠特色,培育产业链条,使资源特色经济产业化,实现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发展。

二、发展县域经济同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增加农民收入应该说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目的。县域经济是要富民强县。富民就是农民收入的增加,强县就是使县的财力增加。这两个方面是要统一的。农民收入增加了,县里的财力也就能增加。从“三农”来看农民增收是中心。所以在发展县域经济的时候要看到这个根本目的。发展县域经济还是要把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根本目的。所以县域经济发展要落到实处就要落在农村增收上。县域经济发展如何就要看当地农民是否增收。有了这个衡量标准就可以在一些项目的选择上和一些产业的开发上有所遵循。所以从解决三农问题出发,应该把农民增收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和首要目的。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当地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当地的县域经济才能够发展壮大。所以发展县域经济应该是紧紧围绕农民增收来展开。从国家宏观上来讲要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农村经济的问题,同样也是宏观经济的问题。解决了县域经济问题,也就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重要基础。

1.在金融信贷方面还是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大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要健全融资担保机制。要探索建立健全县域企业融资担保机构。解决县域经济的中小企业担保难问题。要深化信用社政策。要真正把农村信用社办成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机构。

2.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对作为农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县域经济制订相应的特殊政策。要本着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投资等一系列政策上,支持县域经济,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在财政政策方面,要根据新的要求,对县域经济发展实行更加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是适当调整现行的财政体制。“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理顺省以下的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省级直接到县的财政体制。根据这个精神,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应适当调整市县财政收入分配体制,促进财力分配向县乡倾斜,给县级政府更多的调节余地。

3.投资政策。一是要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县及县以下的投入力度。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在公共设施的建设投资上也要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这样既能够改善县域的区位条件和发展环境,也能够直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4.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支持。是否可以考虑研究对县域新办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以解决企业初期发展的困难。县域经济发展确实很难,当地的条件各方面都有限,那么政府在税收政策方面如果能够给予适当的不同于城市企业的一些政策,能够吸引一些资金向县域经济转移。

篇9

做为一名企业员工,我深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搞得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形象及生存竞争力等诸多方面。安全文化也最终影响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实效与成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gdp连续多年以9%左右的速度增长,发展速度举世瞩目。但是也应该看到,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发展极不平衡,与发达国家相比工业整体素质较低,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相对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工业结构和布局不甚合理。大部分企业主要聚集在东部及沿海地区的中心城市和区域,投入较高、产出较低、资源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来拉动,而不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效率提高来产生。

“安全生产”指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各个行业和领域、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必须以安全生产为基础、前提和保障。这就包括经济发展要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状态持续改善、劳动者生命安全和人体健康得到切实保障,安全生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是相辅。

现代安全经济学“三角形理论”认为,经济是两条边,安全是底边,如果没有底边的支撑,即使经济发展再快也构不成稳定的三角形,可见安全生产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搞好安全生产能够保障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三大要素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而事故与职业伤害使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伤害,劳动力受损,而搞好安全生产是人力资源稳定的最根本保障,只有人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才能充分激发人们创造财富的热情和动力,只有遏制重大事故,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才能使社会安定有序。

安全生产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活动是人们经过劳动的物质转换活动,而生产过程中,人们会遇到各类的事故隐患,排除事故隐患,遏制事故发生,用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安全生产所产生的效益是隐性效益,不象普通投资那样直接反映在产品数量的增加和提高产品质量上,而是体现在生产的全过程,不发生事故,才能保证生产的正常开展和连续进行。

安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受到结构、体制和环境三大因素的制约,而安全生产是影响环境因素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安全生产在市场竞争中是一个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砝码,良好的环境因素可以给企业带来广阔的市场、充足的资金、可观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国际市场,欧美发达国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制裁,其中安全卫生方面的限制和标准,也影响我们参与国际经济领域的活动,安全和谐发展对于开发国际市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篇10

关键词:林果市场;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拉力效益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7-0155-1

0 前言

我国的林业在这些年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中林果产业占据了相当重要的比重。而在一些特别适应发展林果业的地区,这种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的情况尤其明显。就天津地区而言,林果产业在产业结构中,也占到了相当的比重。由此可知,如何能更好的发展本地区的林果产业,同时利用林果市场来带动本地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我们目前需要更加深入考虑的问题。

1 林果市场所产生的市场价值。

1.1 培育和建设林果市场,有助于实现生态环境建设

对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进行明确是认识认识这一问题的基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要以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为基础,然而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与基本保证是建设生态环境的基础。所以,生态环境的建设必须被纳入经济发展的系统之中。

自然换环境和生态资源在单方面强调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巨大的、难以弥补的损失,最终导致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受到抑制和阻碍,这是经济发展历史告诉我们的经验。所以说,为了使人类文明得以发展,必须协调发展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介的林果专业市场,换句话说,林果专业市场的发展要以自身发展与环境建设的协调共荣为目标。

1.2 培育和建设林果市场,有助于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和谐统一

对生态环境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的明确、对生态环境的建设、精神文明的建设所构成的与农村林果市场的内在联系的明确是认识这一问题的基础。原因如下:

第一,人类求得与大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从而主动采取的使人类生存环境得以改善的措施便是建设生态环境的过程。作为地球生态环境的硬件组成部分,人类生存环境也使人类精神文明成果得以显示出来。

第二,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市场建设的内在联系是生态环境建设和林果专业市场的内在联系演化而来的。

综上所述,两个文明的建设,即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可以推进农村林果专业市场的发展,并且这种推进将会改善生态环境,这是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这个角度来看,生态环境的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的和谐统一可以通过农村林果专业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得到实现。

2 林果专业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关系

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市场发展和区域经济繁荣相互作用的机理,是通过林果专业市场对区域经济的拉力效应、区域经济对市场的推力效应、拉力效应和推力效应的相互作用的内在统一而表现出来的。

2.1 林果专业市场对区域经济的拉力效应

所谓市场对经济的拉动,指的是以需求信号的反馈为手段从而产生的一种市场牵引经济发展的作用力。简言之,是对于经济市场所具有的反弹效应。对于林果等经济、土特产品的社会需求是林果市场对经济产生拉动效益的最深厚的根源。具有分散性、独立性、群体性、统一性的内在统一的农村市场经营主体是导致需求转化为经济拉力的现实原因。然而,农村经营形式的运作是经营主体具有分散性、独立性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在下的经营主体在具有客体存在的物质基础的前提下还具有法人资格。家庭经营从属于双层经营的集体经济,也就是说集体经济说具有的属性,家庭经营也具有,因而,这种经营模式与社会主义市场十分类似,必须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导之下进行,这也是之所以经营主体具有群体性和统一性的主要原因。

2.2 区域经济对林果市场的推力效应

是指区域经济发展及其所带来的经济总量(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长,对商品交易场所(即市场)的扩大所产生的驱动力。

这种促进作用,是由于经济总量价值实现的客观要求造成的。农村经济经营主体,不管是生产商品还是提供劳务,其根本目的都是为寻求自身的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实现,才是这个根本目的的实现。价值的实现必须求助于市场这个中介。所以,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总量的增长必然推动着市场的发展。

2.3 拉力效应和推力效应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

在宏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部,小区域经济和市汤发生协调“共振”从而推动经济整体向前发展,这就是拉力效应和推力效应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而这一机理存在的客观基础,则是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即经营者个体利益与国家的、人民的整体利益是一致的。正是这个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才导致了上述的协调“共振”认识这一点,就能使经营者和决策者,在培育和建设市场上,运筹帷幢,更深入、更自愿,经营策略也会更高超。认识这一点,就能在学会运用“拉力”和“推力”的正向效应,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学会运用它们各自的“反过来”效应,即“拉力”效应反过来又是使市场充满生机的经济根据,“推力”效应反过来又能充当使区域经济走向繁荣的中介。

3 结语

综上所述,林果市场的发展,是一个生态环境与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和谐统一发展的过程。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林果市场会良好积极的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区域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也相应的推到了林果市场的发展,给决策者跟经营者都给予了明确发展的导向。因此,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好的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