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供应商管理流程范文
时间:2023-07-21 17:39: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采购供应商管理流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采购;供应链;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153-01
0 引言
供应链管理可分为三部分:采购供应链管理、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和分销供应链管理,本文只谈采购供应链管理。目前,供应链管理处于国内外经济转型的新时期,它为供应商、企业、消费者之间建立更加紧密联系提供了保障,使整条供应链从头至尾的物流联系更加密切,从而降低物流总成本。彼此间的利益关系从普通合作,转变为利益共同体。在此前提下,要想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就要从源头抓起,加强物资采购管理,来适应供应链管理模式。
1 采购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采购供应链管理是以采购产品为基础,通过规范的定点、定价和定货流程,建立企业产品需求方和供应商之间的业务关系,并逐步优化,最终形成一个优秀的供应商群体,并通过招投标方式实现企业的采购,从而达到降低采购产品价格、提高采购产品质量和提高供应商服务质量的目的。”“企业采购供应链是企业供应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提高质量、节约成本的关键。建立企业采购供应链系统,首先需要将涉及企业采购的各个环节纳入到整个系统中,保证采购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畅通,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信息共享,合理地利用和分配资源,为企业带来最大的效益。”
2 采购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企业采购供应链系统通过标准和规范的业务流程,建立协配件的供应商、事业部之间的业务关系,并逐步优化,最终形成一个优秀的供应商群体,在保证公司协作产品集中采购任务顺利完成的同时,达到规范采购过程、优化供应商群体、共享采购信息、监督采购过程、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信息化水平、任务分工与业绩考核和与供应商共赢的目标。”
3 采购供应链管理的具体任务
“企业采购供应链管理的具体任务为:建立采购产品信息库;建立供应商信息库;明确新产品定点流程;明确产品定价流程:如何通过招投标方式实现产品竞价;明确产品订货流程:如何向供应商下订单,并对产品的实际价格进行监督;建立企业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
4 采购供应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库存成本非常高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所需要在较短时间内针对不同市场领域生产大量不同的新产品,边研制、边投产带来的物资富余库存成本非常高。一新技术需要设计选用原料;二是由于企业内部信息不通畅,有些原料选用类似品种太多,扩大了库存成本。
4.2 采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流动性较大
许多企业聘用的采购人员层次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大,企业监管力度又尚未跟进,导致一些企业的采购成本增加。采购人员应该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分析能力、预测能力、表达能力、一定的知识与经验等能力。采购人员还应该具备廉洁、敬业精神、虚心与耐心、遵守纪律等良好素质。采购关系到材料市场行情的调查、采购成本控制、产品质量查证、供应商实力的评估、采购人员控制着供应链的命运,采购也直接影响生产。
4.3 采购成本难以控制
采购费用包括材料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以及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等。在实际业务发生时还有一些其它的费用,也属于材料的采购费用,例如:采购人员的旅差费,市内采购材料的运杂费,专设采购机构的经费等等。由于上述因素的不确定性,使采购成本无法得到控制。
4.4 供应商综合实力较弱
质量、成本、交货、服务、技术、资产、员工与流程是评价一个供应商的综合指标,然而许多供应商的综合实力较弱,缺少应急机制和应对策略,无法满足突发状况,无法达到企业多方面需求。
4.5 各部门缺乏沟通协调、采购程序混乱
采购部门与技术部门、制造部门、生管部门、质量监督部门、仓储部门、财务会计部门、公关部门等各部门因保持密切合作,各部门彼此之间也应该保持密切的沟通交流,这样才能了解产品质量、产品库存、供应商信誉等一些列问题,但往往许多企业的各个部门缺乏沟通与合作,导致消息闭塞迟钝,影响企业发展。
4.6 采购渠道与信息不畅通
一方面是供应商的销路难,另一面却是企业想要找到合适的供应商也难。市场上的实际供应市场与企业采购部门所掌握的信息不畅。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流通环节的不通畅成为企业市场发展的一个瓶颈。
5 加强采购供应链中的管理控制的具体方法
5.1 降低企业库存压力,实行科学库存管理
库存过量会占用不必要的资源,产生大量不的库存费用。库存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占用大量资金、发生库存成本和掩盖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要实行科学库存管理,把库存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企业可以通过库存信息管理系统配合‘ABC库存分类管理法’进行库存管理,实现库存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
5.2 选拔优秀的采购人员和采购主管,实现团队管理科学化
优秀的采购主管能够做出正确决策,并且领导团队完成供应商的寻找、资料收集及开发、对新供应商品质体系状况的评估及认证、与供应商的比价、议价谈判、对旧供应商的价格、产能、品质、交期的审核、及时跟踪掌握原材料市场价格行情变化及品质情况、采购计划编排、物料之订购及交期控制、部门员工的管理培训、与供应商以及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等工作。因此要选聘能力突出、品质优秀并且能够吃苦耐劳的采购人员,对采购人员进行岗位职责培训,实行定期绩效考核,最后改进薪酬福利制度防止优秀人才的流失。
5.3 设立专门的采购监管部门,加强采购成本管理控制
长期以来,采购部门的工作缺少约束监督和制衡机制。因此,采购监管是对采购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包括编制采购预算,选择采购方式,执行采购程序,拨付采购资金等。加强对采购的监管,购买物料时,采购员必须索要正规发票及采购单,同时完成发票的报销,完成对采购部的购销核算工作,以达到监督质量和控制成本的目的。
5.4 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加强对供应渠道的管理
可选择的供应商数量的多寡,直接影响原材料产品的质量、价格因素等。因此,如果供应渠道单一、供应商数量少,将会使某些供应商一家独大,产品价格和质量问题难以解决。建立一个稳定而富有竞争性的供应商群体,优化供应商间的关系,使其公平竞争,企业可以从中择优选择。改进完善整个供应链系统,建立健全的、覆盖广的采购网络,进行预测和风险评估,优化对供应商的管理,增强可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与供应商共赢。
5.5 改进采购计划管理,建立和实施制度化的采购管理程序
制定合理的采购供应链管理制度,使采购人员严格遵守。即:请购单的填写、提报、提报部门、审批程序、采购周期、价格交涉、签订合同、付款方式、报验及入库等程序务必遵守公司采购管理流程,可制定《公司采购管理流程说明书》,让采购部门人员能够分清条理,明细责任,尽职尽责、保质保量的完成采购任务。
5.6 实行信息智能化管理采购程序
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企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拔得头筹必须壮大自身的综合实力,建立企业数据库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通过信息系统管理终端,智能操作和监控整个采购程序的供应动态,使采购供应链中的整个流程,即:信息收集、价格交涉、评估决策、请购订购、催货验收、整理付款等程序都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加强信息科技在企业供应链中的运用可以更好的管理企业采购程序,库存管理、成本控制、评价供应商实力等,建立企业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使企业采购动态更容易掌握和控制。
结语
总的来说,加强采购供应链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企业只有加强对采购供应链管理的控制才能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的效益,降低企业面临的未知风险,缩短资金流通的周期,为企业带来更稳定的收入,早日实现企业的采购供应链管理迈上一个新台阶,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增添一份重量级的筹码。
参考文献:
[1]张浩,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篇2
【关键词】采购供应链;药品采购;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480-01
在企业的利润方面,将采购的管理有效加强,使采购的成本能够有效降低是有效的方法。目前,许多企业在对采购供应进行管理时,运用了成本的控制,使采购的管理有效加强,使采购的成本有效降低,提升了企业的利润。但是,一些医疗机构在进行药品的采购时没有运用成本的控制,没有对采购加强管理,使其利润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
1 采购供应链的管理
在采购供应链的管理方面,许多学者提出不同的定义,但是这些定义在基本的思想方面强调的是集成思想,将供应链中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机的结合,使整体的效率能够达到最优。在企业的资源方面,将范围进行扩展,对供应商、厂房、库房以及物资的流动进行全面的管理,最终的目标是以优质的产品在准确时间将准确数量送至准确地点,使整体的成本能够实现最小化。
与其他的产业链条管理相比较而言,采购供应链的管理具备独有特点。首先就是整体性,在对采购供应链进行管理时,将以往的观念进行转变,各个环节不再是独立的,重视的也不仅仅是部门的利益,对供应链中所有的企业进行有效管理,这些企业是紧密联系的,在战略的目标方面存在一致性,是利益的共同体;其次就是增值性,在对采购供应链进行管理时最为突出的就是增值的管理,在供应链中将产品进行加工,对产品进行批发以及零售等,使产品将自身的价值增加,在供应链中的企业都会获得相应收益。因此,采购供应链可以说是增值链,对采购供应链进行管理就要使供应链创造更多的价值;再次就是复杂性,供应链是相对开放的,对企业的外部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也就涉及到对多个企业进行协调以及组织,因为存在较多不确定的因素,使供应量呈现出复杂性;最后就是一致性,对采购的供应链进行管理,强调处于供应链的每个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使这些企业成为利益的共同体,保持行动的一致性,对风险能够共同承担。
2 运用于药品的采购
2.1 将采购的制度进行完善
对采购的制度进行完善,对药品的采购进行严格管理,将药品的采购进行规范,提高采购的效率,避免出现互相的推诿,同时还能够预防对采购人员不良的行为。在药品的采购方面,没有相应的制度,对于将权限明确,存在较强的随意性,各个部门不能进行互相的制约。一些采购的人员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没有将观念进行转变,一直在使用一些计划体制的作法以及模式,因此,对采购的制度进行完善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际的操作中,可以成立药品采购的部门,将药品引进的程序进行优化,将采购的制度进行完善,对采购的流程以及采购的环节进行管理。首先,对药品数量以及品种进行控制;其次,对采购的价格进行控制;最后,对采购的单位进行控制。这样,能够使药品的采购有章可循。
2.2 坚持公正、公平以及公开的招标
在药品招标的方面,国家的相关部门已经了相应的文件,保障了药品的采购实行招标制度。目前,在药品的采购方面,由过去分散的招标逐渐发展成为集中的招标,在逐渐的扩大规模,同时也逐渐的形成规范,保障了药品的质量,使药品的价格相应降低,对不合理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出现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例如在集中的采购方面主导权的归属,很难保障药品的质量,一些中标的药品价格相对较高以及在购销的环节中存在不正当的风气等等。因此,在药品的采购过程中坚持公正、公平以及公开的招标,首先需要将采购的计划、招标的资料、评标的标准与办法以及定标的结果进行公开,将监管进行有效强化,使药品的采购能够得到有效规范;其次需要将存在的违纪违规行为进行遏制,避免出现不正当的风气;再次需要对不正当的竞争以及商业的贿赂进行严厉打击;最后要对采购的成本进行控制。
2.3 对供应商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进行动态的管理
在对供应商进行选择时,要从经营的理念、财务的情况、药品的价格、供货商的规模以及地理的位置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同时对供货商进行全面的评估,保障供货商能够满足这样的几个条件:第一,供应商要通过相关的认证;第二,供应商要具备紧缺药品以及急救药品供应的能力;第三,供应商在配送方面要具备一定能力;第四,要保障供应商具备优良的服务态度以及服务质量,同时具备优良的信誉。除此之外,在选择供应商的方面,避免单一的货源,要进行多样的选择,在供应方面将供应的份额进行分配,要获取相应的折扣,使采购成本能够有效降低。在对供应商进行选择时,不仅仅要全面的评估供应商,还要考虑是否拥有合作的记录;不能只是重视供应商的报价,而忽视供应商信誉以及质量,这样会使自身陷入困境,同时会与供应商之间产生不信任以及猜疑。因此,要对供应商进行科学合理的考察以及选择,避免在物流的成本方面花费较多。
在对供应商进行确定之后,要实行动态的管理。对供应商的业绩进行有效评价,将竞争的机制完善,真正的实现优胜劣汰。对于已经开始供货的供应商,要依据供应的速度、服务的质量以及产品的质量进行综合的评定,将评定的情况进行汇报,对于不合格的供应商要取消其资格,对于合格的供应商,要督促其提高药品的质量以及服务的质量等等。这样,能够使供货商积极的进行竞争,将质量进行提升,将服务进行优化,将成本进行降低。
3 总 结
综上所述,在进行药品的采购时,要充分的运用成本的管理,将采购的制度进行完善,坚持公正、公平以及公开的招标,同时对供应商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进行动态的管理,使药品的采购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减轻居民在医药费用方面的负担。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多项目;建筑材料;集中采购
一、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由快速发展步入平稳发展的新常态,“十三五规划”提出大力投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综合体等工程项目的建设,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大多数以项目集合、多项目的形式进行,工程建筑材料需求量明显增加,特别是大宗建筑材料的需求量巨大,建筑企业如何做好建筑材料的合理供应成为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二、多项目大宗建筑材料采购供应的特点
在多项目工程同时开工建设的背景下,工程建设规模大,工期长,建设工程对建筑材料的供应要求高,这就要求建筑企业采用结合大宗建筑材料的物资需求特点制定高效的采购供应模式。(1)需求量大、质量要求高。由于多项目工程同时开工的特点,项目需要的大宗建筑材料量很大,而大宗建筑材料(钢筋、商品混凝土等)的供货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从而最终影响到建筑工程能否按照业主质量要求交付。(2)资源供应组织难度较大。多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资源的需求有冲突,特别是商品混凝土的配送过程中由于其具有无库存、时效性的特点,而要满足多个项目之间的协调供应对于建筑企业的组织管理水平有较高的要求。(3)占工程成本比重大。由于建筑材料等采购费用占工程成本的60%~70%,如何做好大宗建筑材料的采购管理工作对于控制多项目工程建设成本起重要的作用。
三、多项目工程建材采购模式的变革
1.传统建设工程建材分散采购模式
传统的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中,建筑材料供应商与建筑企业之间合作常以项目为纽带,尚未形成长期合作的战略合作关系,大多是工程项目采用自行分散采购模式采购建筑材料,导致同一个建筑企业管理下的各个项目对于同种建筑材料的采购价差异性较大,建筑企业为降低工程成本,在采购活动中常常对供应商进行压价、索取回扣等现象,由此引起建材供应商为了保证自身的利润,在供应的材料中会发生以次充好等现象,从而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多项目工程中,对建筑材料的合理供应要求更高,因此建筑材料的采购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2.多项目工程采用集中采购招标模式
为了适应多项目工程的建材供应需要,建筑企业推行建筑材料集中采购模式,以规范建材供应管理环节,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使得建筑企业能够与建材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从而引导建筑行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集中采购模式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将多项目工程的建筑材料需求进行汇总,形成规模化采购订单,从而增强大型建筑企业在采购活动中的议价能力,有利于降低采购成本。(2)通过集中采购模式,供应商能够取得长期稳定的建材订单,有利于发挥供应商生产供应能力,已形成建筑企业与供应商之间长期合作的“双赢”关系,有利与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四、多项目建材集中采购模式的设计
1.基本思路
在多项目工程的背景下,以满足多项目建筑工程的建材需求和供应为前提,搭建多施工工地—建筑企业—建材供应商的建材集中采购供应模式,以建立建筑企业与建材供应商长期战略合作的关系,通过建筑企业对多项目建材需求信息以及建材供应商供应能力的整合,形成多项目工程物资需求、物资供应的一体化功能,实现多项目工程建设物资的采购需求,以提高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2.采购模式设计
集中采购供应模式是建筑企业采购部门集合各个项目的采购需求,然后通过招标、询价等方式来集中采购并优选建材供应商,然后建材供应商结合各个施工工程项目反馈的进度需要及时对各个施工工地进行资源供应的过程,此过程是一个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之间的信息流、资金流之间整合管理的复杂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对建材集中采购供应流程进行相关的规范化设计管理。(1)建立集中采购中心负责制的采购部门。建筑企业通过设立统一的物资采购管理中心对建筑材料统一调度,根据各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及物资需求制定采购供应计划,对多项目需求的建筑材料采购环节进行统一管理,同时根据建筑材料的类别对建筑材料供应商数据库中的不同类别的潜在供应商进行动态考核评估管理。(2)建立建材分类分级管理模式。根据不同建筑材料的特点及多项目工程资源需求的特性,对通用建筑材料中的大宗建筑材料,采取招标采购,统一竞价的模式,有利于形成公平的竞争局面,通过与潜在的建筑材料供应商进行谈判议价,与供应商达成长期合作供应协议;对于专用的建筑材料,通过邀请有竞争力的供应商进行招标,甄选出价格合理、信誉较好的供应商进行供应。(3)建立集中采购信息化平台。建立供应商、建筑企业、施工现场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将各个施工现场的订货需求反馈到物资采购中心,建筑企业根据采购需求与建材供应商签订订货合同,建材供应商根据各个施工工地提供的进度要求及物资需求信息对施工工地及时进行供应,使得建材需求信息与供货信息保持同步,提高了施工工地-建筑企业-供应商三方的信息沟通能力。
作者:赵利军 陈海龙 邹汪平 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宇伟.对铁路项目建设工程物资集中采购供应模式的探索[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7(6):206-210.
篇4
据统计,集团所属上百家企业年采购总额达300 多亿元,是集团实现降本增效的一个重点。多年来,由于在管控模式和操作流程上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架构,在管理水平上也各有差异,因而集团所属企业的采购管理“各唱各的调”,有些企业明显存在问题和不足。其中,在采购模式上主要存在五个方面问题:一是分散的采购模式无法形成采购规模优势,造成采购成本增加;二是分散的物资不足以吸引核心供应商参与竞争;三是与关键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尚停留在初级层面,未注重战略合作关系的培育;四是采购部门设置重复,机构繁琐,人员成本支出较大;五是缺少系统的供应商评估体系、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导致了集团采购价值最大化难以体现,也直接影响到集团对外采购形象。
2010 年,集团着手对所属企业普遍使用的物资实施集中管理,积极促进由企业分散采购向集团集中采购管控模式的转变,并取得一定的进展和成效。
本文就集团创新采购模式、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综合效率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1 “集中采购”是企业转型的必然要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原有采购模式的种种弊端逐一显现,已无法适应集团快速发展的需要。集团采购管控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集团只有促使企业向“集中采购管控模式”发展,做到“集中渠道采购、规模效应采购”,才能争取到谈判主动权,挖掘供应链内在潜力,凸显采购效益最大化,提高市场竞争力。这既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所使然,也是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
1.1 构建科学的集中采购管控模式
集中采购是指由集团总部主导实施,与评估确定的供应商签订年度框架采购协议,集团总部统一购买、结算或所属企业分别购买、结算的采购方式,分“统谈统购”和“统谈分签”两种管控模式。
2010 年,集团为提升采购管理绩效,在外部咨询公司的协助下,在集团总部层面新增采购管理职能,在集团内推广先进的采购管理方式,同时充分发挥集团协同效应,以实现采购成本节省和供应商库优化,形成较为统一和规范的采购管理制度和采购流程。集团总部遵循“统一对外,集中决策”的原则,集中采购需求,整合所属企业优秀供应商资源和技术力量,大力推进“策略采购”、“框架协议采购”,努力实现集团层面采购总成本最低的目标。
根据集团发展战略、经营策略以及物资本身特性,集团的集中采购管控工作深入研究物资分类,对不同物资采用不同的采购策略和操作流程,并形成相应的供应商管理策略。在此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采购方式创新,有效地形成全局性或区域性采购框架协议,所属企业遵照框架协议,按照既定规则,直接派发订单,避免重复谈判,缩短采购周期,提高采购效率。
1.2 健全规范的采购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
采购管理制度是采购工作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准则。为了提高集团采购管理水平,降低采购成本和风险,集团先后制定了《采购管理规定》和《集中采购管理办法》等8 个采购管理制度和采购管理流程,作为规范所属企业采购工作的约束性文件,同时制定了《采购执行管理办法》和《采购质量管理办法》等4 个采购制度框架,并由所属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通过制定关键、通用的采购管理制度,整个集团初步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采购管理、运行和监督体系,使集中采购工作有章可循,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堵塞管理漏洞。采购管理制度建设与集中采购管理工作互相促进,并根据管理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为集中采购提供制度保障。
在操作流程上,集团实行“集中管理、分级执行”的采购管理策略。对于所属企业通用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物资,由集团总部通过目录形式,进行集团集中采购;对于仅少数所属企业采购的重要原料,由集团总部通过目录形式,授权一家企业主导协商或企业间组成联合体共同协商,各企业分别执行采购;对个别所属企业采购的重要原料和重大装备,由集团总部通过目录形式,并牵头成立品类采购策略决策委员会,建立以年度或季度采购策略研讨为主的工作机制,对所属企业制定的品类采购策略进行审核、分享集团内相似采购操作经验,并最终决策品类采购策略,由各企业分别执行采购;对整个集团的战略性供应商,由集团总部实施统一管理。
2 以“供应链管理一体化发展”为主导
强化供应链管理的一体化发展,必须以“价值创造者”为定位,以“集中管理、分级执行”的管控模式为导向,以采购运作能力的显著提高为核心,以员工能力与信息技术发展为支撑,发挥集团整体优势,打造国内领先的现代化采购管理体系。
集团在其总部完成采购部门组织定位的转型后,建立总部集中采购平台,全面负责集中采购工作,逐步实现集团生产所需的大宗、通用、重要物资的集中采购,最终实现采购部门为“价值创造者”的战略定位。随着集团总部物资采购供应管理体系的逐渐形成,集团的集中采购管控模式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并通过健全的制度流程和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保证采购管控模式的有效落实。
2.1 实施战略性采购,协同供应链运作
战略性采购,是指对企业成本有重大影响以及供应风险比较大的战略性物资进行集中采购。这种采购一般通过协议方式确定供应商,并在双方之间构建互利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
对战略性采购,集团可以供应链管理为抓手,促进采购营销体系规范化,与战略供应商(大客户)建立统一的工作平台和互品“年度框架、季度定价、月度协商”的工作机制;把一批知名的石化设备制造商和化工产品生产商培育成集团的战略供应商群体,全面提升集团与战略供应商的合作层次;通过建立与战略供应商之间生产计划、需求计划等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定期合作谈判机制。现在,集团已经与中石化、宝钢、神华集团等国内著名央企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十二五”期间,集团将继续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从供应链管理角度看,企业为降低物料成本,控制优质资源,获取更多利润,必须延伸供应链,依靠自身优势,大力开发和管理好上游供应商,充分发挥供应商的作用。落实和推行规范的供应商动态管理,形成科学的供应商分类机制,有助于提高集团的供应商管理水平,实现对战略供应商的协同合作,为采购工作绩效的提升确立基础。集团协同供应链管理,一是有利于控制供应链上游资源,提高对资源的集中管理能力,使有限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有序调拨和合理使用;二是有利于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三是有利于优化采购渠道,获得供应商在技术开发、货款结算、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与合作,缩短供货周期、提高生产率、减少库存、增强市场应变能力;四是有利于与供应商形成稳定的供需关系,确保物资持续、稳定供应,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2.2 完善采购平台,打造信息系统
采购信息化管理(电子采购)是提高集中采购管理水平的基础,是提供完整电子采购解决方案的系统平台。电子采购平台包括寻源和采购两大功能,其中寻源包含寻源管理、合同管理、支出分析、供应商管理等功能;采购包含采购执行、主数据管理、电子审批、采购目录管理等功能。采购信息化管理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网上电子竞标平台,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电子竞价平台只是一个提供供应商网上竞价的采购管理平台,它仅实现了电子寻源的一部分功能。采购信息化管理不仅要满足采购订单和审批,还要满足采购寻购需求、招投标管理、网上电子寻价、供应商管理、合同模板规范等功能,通过IT 系统达到一系列战略目标:即统一规范标准采购流程;削减物料、服务的采购成本;完善统一合同模板等。管理流程和标准制定工作与集团ERP 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优化工作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确保集中采购管理工作高效运行。
通过采用现代化信息手段不仅可以帮助所属企业提高日常经营管理效率、发挥集团管理的优势、简化采购流程、节约采购成本、缩短采购周期、提高采购效率,而且可以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使采购流程中的使用部门、供应商、采购部门、财务以及审计等部门,通过网络平台对采购项目的审批、文件的审核、信息的、供应商报价、监管部门的监督等实行全程电子化操作。通过采购流程的严格规范以及信息系统的完善,实现集团采购资源共享、成本控制、采购供应链管理的优化,提升采购执行的合规性和运作效率。
2.3 掌控资金流量,增强控制能力
资金流是采购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资金流顺畅,是采购商务流、物资流、信息流有机整合和高效运作的关键。掌控资金流,实行集团统一财务结算,可增强集团的控制力,使采购资金得到最大限度利用,降低财务费用,并可形成经济库存,减少采购、仓储过程中的费用支出,减少库存积压,缩减所属企业供应部门相关人员,实现集团对物流的有效控制。目前,在采购资金方面,集团已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或分别)结算”;还将在物资储备方面,实行“分类管理”,根据物资特点及供应渠道分类储备。
2.4 加快人才培养,推进专业采购
优秀的采购人才是集中采购管理工作取得卓越成效的关键。加大对采购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采购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能有效保证集中采购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位。集团所属企业涉及业务及生产产品覆盖面广,采购物资品类多,专业化采购管理难度大,对采购人员要求较高。实施及推进集团集中采购,必须有专业化团队的有力支撑。
集团应把系统内的专业采购人员进行优化组合和高效使用,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优势,提高采购管理效率,实现采购的专业管理和科学决策,提高集中采购的专业化管理水平。
2.5 规范采购行为,加强有效监督
集中采购管控模式从制度上解决了计划权、采购权、使用权三权分离问题,使采购、计划、质量、财务和使用部门各司其职、相互监督,同时监审部集中加强对采购工作的定期或专项监审,从而形成多层次、多角度、多环节的集中采购监督体系。只有提高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增强其反腐防变的自我保护意识,规范采购行为,加强采购管理工作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才能有效防止采购领域腐败的滋生。
集团采购部将建立起集中采购的“供应商和价格变化通告机制”,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参与到采购相关环节,促使采购活动公开、公平、公正开展,提高采购过程的透明度。集团采购部对所属企业提报的年度和季度需求计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需求规格的完整性,发出紧急寻购的次数进行记录和考核,积极促进采购规格标准化和采购量向集中采购供应商集中;加强对资金计划、支付凭证及支付过程规范性的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和合理使用;集团采购部在集中采购活动中,接受所属企业对采购渠道、协议条款等方面的监督,使集中采购工作得以良性循环发展。
3 工作重心放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集团以电脑等8 个品类集中采购为试点,在外部咨询公司的协助下,通过对所属7 家试点企业217 家供应商的综合评估,最后入选集中采购供应商为37 家,涉及集中采购金额2 453 万元,预计节约金额566 万元,节约率19%。
集中采购规避了传统的单个企业孤立采购的劣势,大大降低了企业采购的直接成本,增强了采购方势力,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集中采购的间接成本的降低,则体现在企业采购人员的精简等管理成本的降低,体现在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中的效率提高。另外,集中采购缩小了一些不规范企业的生存空间,而给予一些优秀供应商企业更大的成长空间。
4 切实解决改革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集中采购是对现有分散采购模式的一次改革,在采购体系的构建、企业的认同等方面,必然会遇到新的困难和阻力。要切实解决问题,需抓好四个“关节点”。
4.1 高层管理者全力支持
集中采购工作本身就是集团中央集权的一个举措,在推行过程中势必会受到所属企业出于某种利益考虑而进行的各种方式的“抵制”,这就要求集团采购部门要具备较高层级的管理职能,因此集团领导要给予集中采购部门充分的支持和信任,确保集中采购工作顺利推进。
4.2 设计考核制度保证“采购时效”
“采购延误”问题是集中采购推行过程中企业反应较为强烈的一个问题,但这并不是集中采购本身固有的问题,而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的是集中采购影响力不够,企业采购部门对集中采购的运作程序了解不够,集团与所属部门的采购接口不够完善;有的是供应商接单和供货等问题;有的是企业计划性不强或一些项目前期准备时间过长、方案反复修改等原因造成,对此要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并采取严厉的考核制度,努力杜绝时机延误问题。
4.3 兼顾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集中采购意味着对企业资金的管理从价值形态延伸到实物形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资金使用的自由,必然触动一些企业和部门的切身利益。
在推行集中采购过程中,个别企业往往强调自身的独立性、特殊性和专业性,或以集中采购周期长、效率低、买不到自己需要的产品等借口规避集中采购。个别企业对局部利益的过分强调和放大,必然会导致集团整体利益受损和失衡。集团在推进集中采购过程中,需要企业树立全局意识,强化一体化理念,着眼集团利益最大化,努力实现企业局部利益与集团整体利益的有机结合。
4.4 大力宣传采购管理制度的改革
目前集中采购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基层企业主管领导和业务人员对集中采购的认识理解问题。个别企业领导没有深入学习和理解采购管理制度的实质内容,在一些问题上“人云亦云”,对集中采购工作进行不切实际的指责,一定程度上给集中采购的实施带来了难度。要通过集团相关媒体报道、通过相关会议或举办学习班、培训班,提高主管领导和业务人员的认识和执行制度的能力。
5 结语
篇5
关键词:航天型号;物资管理系统;采购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4002502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物资采购的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企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物资管理信息化,实现对物资采购流程的支撑和采购信息共享,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航天型号物资管理系统
航天型号物资管理系统,具有信息服务、业务支撑和分析决策三大功能,三大功能互为基础、动态循环,为型号物资采购供应业务和管理提供服务和支撑,提高型号物资采购供应工作的效率和效益,提升型号物资管理水平。
信息服务是指提供规章制度、供应商及产品信息、价格信息、目录信息和质量问题通报等相关基础信息服务。便于相关人员及时了解供应商基本信息、物资基础信息、物资价格、物资在型号中的使用历史情况,掌握物资管理规章制度、物资选用控制的有关要求及型号物资发生的质量问题。
业务支撑是指支撑所有型号物资采购供应业务全过程(包括供应商管理、新型物资管理、物资选用、计划、采购、筛选、检测、仓储、配送、上机使用等各环节),实时记录和管理业务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业务数据。
分析决策是指对物资的全生命周期的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通过统计、分析、挖掘业务工作中产生的各类信息,使各级领导机关、两总系统和相关管理人员掌握型号物资系统业务工作、供应商为航天型号的供货、型号物资配套等综合情况,为型号科研生产、进一步加强物资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信息。
根据集团公司的物资总体实施方案和院的物资总体实施方案的要求,型号物资信息化的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型号物资信息化总体框架1.1 信息查询模块
信息查询就如百度一样,可以查询与型号物资有关的供应商、规章制度、物资检索、文档信息,作为军工企业物资管理标准的载体,公共基础信息库负责公共基础信息的制定、、动态更新,承担统一物资信息标准和汇聚公共信息的作用。
供方单位负责提供供应商信息、产品信息、相关技术资料,后期甚至一些电路的模型以及仿真需要的数据文件都可以成为公共基础库的一部分。需方单位从使用的角度也会积累较多信息,例如装配记录、当前库存情况等,也放入公共信息库供更多人员共享使用。
产品信息、价格信息、目录信息、质量问题和新型物资等相关基础信息服务;通过信息服务功能为设计选用、物资管理、采购供应等业务过程提供各种信息,使各项业务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
1.2 选用目录模块
物资选用目录模块,实现型号物资全过程的统一编码管理。统一管理和院物资数据,更好地支撑院物资管理工作体系建设,为设计师物资选用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通过信息化手段将纸制目录电子化,设计师可以在系统中进行选用目录数据的查询。查询检索方式快捷多样,支持对供应商和物资信息的模糊查询和组合查询。选用目录数据更新快,通过电子化管理,更新的数据可以立即在系统中展现出来。建立选用目录数据与编码数据的关联,令设计师能更全面的掌握选用目录数据的情况。统一的标准也解决设计之间、设计与物资之间、各单位之间对同一物资描述不一的问题。为准确掌控全院物资信息和数据统计分析搭建基础平台。
1.3 型号物资配套数据库
型号物资配套数据库包含定型、研制或试验产品不同版本的结构树,以生产任务作为物资需求的来源,通过BOM(Bill of material)录入及提前期的维护来生成物料需求计划,物料需求计划指导生产制造排产及生产过程中的物资领用和发放,根据物料需求计划生成 采购计划,经过平衡库存后形成最终的采购合同。采购合同经过审批后,执行采购入库接收工作,物资接收入库后可以进行在库管理工作如盘点、报废、转库等过程处理,在库房发料的时候,需要结合车间的领料单,并集合型号产品BOM进行限额发料操作。
1.4 物资业务管理系统
物资业务管理系统支撑所有型号物资采购供应业务全过程(物资选用、计划、采购、筛选、检验、仓储、装机使用等各个环节);通过业务功能支撑所有型号物资采购供应,实时记录和管理业务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业务数据,提高物资采购的效率、效益和可追溯性。
物资采购供应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在企业生产运行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物资供应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保障,没有通畅的物资供应服务,就会制约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面对扁平化管理的新形势,物资供应系统要将确保供应放在首位,突出物资供应的服务职能,努力将供应向生产延伸,加强采购计划管理,采购计划作为采购管理进行运作的第一步,是启动整个采购管理的开关,采购计划制定得是否合理、完善、直接关系到整个采购运作的成败。
2 航天型号物资管理系统的应用
篇6
为了打造全球买家与海内外配套企业间的高效沟通洽谈平台,推动手机产业创新发展和产业链优化调整,国际手机产业展览会组委会对历届参展商作了广泛的商贸配对意向的调研,特别是手机整机厂商、设计公司、ODM、OEM等买家和电子元器件、机械类零部件、软件类、代工类、原材料等优秀供应商。通过调研,组委会发现,随着跨国公司的设计研发中心和全球采购中心向中国转移,一个基于中国的全球供应体系正在呈现出新的局面,这为中国厂商进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供应链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而国际手机产业展览会提供的商贸配对服务则为广大供应商与采购集团提供了“零距离、低成本、高效率”的采购贸易洽谈平台,使中国供应商进入全球交易的门槛大为降低。
对于本土的供应商而言,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链中是非常有益的。一方面,从微观上看,各大跨国公司对供应商的采购投资已确保供应商提升水平,使之更适应其高标准的需要,促进这些供应商在全球范围内提升竞争力并实现业务的增长;另一方面,从宏观上看,全球采购作为一种新的贸易渠道和贸易方式,中国供应商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链中,将使我国产品扩大出口规模,促进出口结构升级,由“在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向“由中国制造”(Made by China)转型。
技术创新的需求
调研报告结果显示,具有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工艺的供应商更受到采购集团的青睐。据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研究和开发的规模和质量作为长期供应关系的必备条件。近年来,中国手机设计市场蓬勃发展,手机设计公司纷纷加强研发力量,这为中国手机芯片供应商提供了良好发展契机。与此同时,过去跨国公司在中国地区获取资源供应多数是基于支持其硬件的业务,以硬件采购为主流,而现在,在中国乃至扩展到全世界,对于软件和服务技能的采购需求正在日益增长。根据调查显示,跨国公司针对手机增值服务的应用软件的采购比例正在逐步提升。
而本届天津手机展聚集了大量设计公司和芯片厂商以及移动增值服务提供商,无疑将为双方的配对提供了零距离沟通、面对面洽谈的机会。
价格仍然是关注的焦点
跨国公司对成本非常敏感,为了维持采购成本的优势,衡量的标准由“成本最低”在向“高性价比”转变。大型采购商提出的“总成本”的采购模式反映了这一变化――不仅是根据报价,包括物流和废品率即运货成本、供应绩效成本和库存占有成本等要素在内的总供应成本管理成为选择供应商的要素。面对“总成本”采购方式,供应商的思维必须实现从低“离厂价格”到低“货到买家价格”的转变。
中国作为全球手机产业“制造中心”的地位已毋庸置疑。据调查显示,2006年中国手机产量超过3.4亿部,是当之无愧的手机制造大国。而天津作为中国手机的核心制造基地,手机上下游产业链完整,产业配套能力和产业聚集度非常高。依托于强大的产业优势,天津手机展可以为全球买家提供极具竞争力的配套式价格解决方案供应商。
总交易成本要降低
为了能更快速地识别和评估供应商,全球采购商与供应商之间的互动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OEM/ODM/EMS公司开始采用基于IT系统的采购流程,如在线询价和在线拍卖变得越来越普遍,从而加速采购流程并获得巨大节约。除此之外,为了降低采购成本,组织大型采购活动或采购集团团购等手段也被普遍采用。天津手机展之所以受到海内外买家的重视,除了天津手机产业基础雄厚,聚集了手机产业链上的电子元器件、机械类零部件、软件类、代工类、原材料等优秀供应商,还因为与之配套开设的国际手机采购网(eglobalpurchase.
篇7
【关键词】内部控制 酒店采购
一、HY酒店采购业务流程现状
HY酒店是一家国有四星级酒店,隶属于XY集团(以下简称“投资集团”)下属的BX酒店集团(以下简称“酒店集团”)。HY酒店设有餐饮部、客房部、财务部等八个部门。
HY酒店的采购业务分别由三个采购主体进行:
一是投资集团内的专业采购公司WX公司,负责投资集团内所有公司的办公用品、办公家具等通用性物资及所有设备的采购;
二是酒店集团采购部,负责酒店生产原材料采购,包括餐饮用的肉类、海鲜、蔬菜、水果、等以及客房用的一次性用品、布草等;
三是HY酒店财务部下设的采购组,负责上述两项以外的物资采购,如维修用的配件材料等。采购组设置采购主管、验货员、仓库管理员岗位。
HY酒店采购业务主要环节具体如下:
(一)采购计划
酒店于每年11月制定下一年度通用性物资及所有设备的采购计划,报酒店董事会审批。
(二)申请采购
1.生鲜类食材由餐饮部的厨师填写纸质《每日市场采购单》,在每天晚上8点30分前提交验货员,由验货员传真给供应商订货。
2.除生鲜类食材以外的物品,由使用部门填写纸质《采购申请单》,经使用部门经理、财务部经理、酒店总经理顺序审批后交采购主管执行采购。
(三)供货商选择、定价与订立合同
1.酒店的食材及客房用品由酒店集团统一以招标的方式选定供应商,并与供应商签订框架协议,确定供应价格,各下属酒店根据实际需求向供应商订货、结算。
2.酒店通用性物资及所有设备的采购由WX公司直接作为供应商,酒店与WX公司签订采购合同。
3.除上述两项以外的其他物资,如维修用的配件材料,由采购主管在市场上直接采购,未签订合同。
(四)验收
1.酒店每天购进的食材由餐饮部厨师与验货员共同验收,验货员将验收后的货物清单录入酒店管理信息系统。
2.除食材以外的其他物资、设备,由仓库管理员验收,仓库管理员将验收后的货物清单录入酒店管理信息系统。
(五)付款
采购人员定期与供应商对账,根据发票、进货单据填写《支票申请单》,经成本会计、财务部经理、总经理顺序审批后交出纳办理付款手续。
二、HY酒店采购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HY酒店在采购业务流程中建立了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来规范采购行为,但以《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以下简称“《应用指引》”)及相关规范的要求来看,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第一,采购计划不完整。酒店每年的采购计划仅包括通用性的物资和设备购置,而食材、维修所用的配件材料都没有制定采购计划。根据《应用指引》:“采购计划安排不合理,市场变化趋势预测不准确,造成库存短缺或积压,可能导致企业生产停滞或资源浪费”。采购计划不完整将导致库存安排的不合理,进而影响酒店的产品与服务。
第二,采购申请制度不完善。按照《应用指引》:“企业应当建立采购申请制度,依据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的类型,确定归口管理部门,授予相应的请购权,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和审批程序。”酒店使用的肉类、蔬菜等食材具有采购次数频繁,使用量难以预计的特点,但是HY酒店仅凭餐饮部厨师填写的《每日市场采购单》就进行订货,没有进行职责权限划分,缺乏必要的审批程序,不利于风险管控。
第三,酒店维修所用的配件材料采购流程缺失。配件材料采购是HY酒店自行组织采购的主要内容,但该项采购业务在计划、选择供应商、定价、订立合同等各个环节均存在缺失,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
第四,验收与仓库保管职责未分离。在验收的环节中,仓库管理员即负责验收货物又负责仓库保管,验收与仓库保管职责未相互独立。
第五,供应过程管理及采购业务后评估制度的缺失。根据《应用指引》“企业应当加强物资采购供应过程的管理,依据采购合同中确定的主要条款跟踪合同履行情况,对有可能影响生产或工程进度的异常情况,应出具书面报告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应用指引》强调企业应当建立采购业务后评估制度。但是这两个环节在HY酒店的采购业务流程中都没有建立。
三、HY酒店采购业务流程内部控制改进措施
(一)编制完整的采购计划
酒店应把食材、维修配件材料等纳入每年采购计划,这样才能使采购部门完整掌握需求信息,统筹安排,避免与生产经营不协调。由于酒店业务具有不可预知性,有多少客人入店、客人喜好什么类型的餐食,设施设备发生故障的时间、频率,都是不可预计的,因此,食材、维修配件材料的采购计划还要从年度计划分解为季度计划和月度计划,根据实际业务发生情况、库存量,进行动态调整,制定与实际情况相符的采购计划。
(二)完善请购制度
食材的申请采购环节要进行职责权限的划分,建立相应的申请审批程序,食材的归口管理部门是餐饮部,餐饮部负责人应承担起确认采购需求的责任,因此,应由餐饮部厨师填写采购申请单据,经餐饮部负责人审批后再提交给验货员进行订货。
(三)建立配件材料采购完整的业务流程
1.建立供应商选择机制。酒店首先应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对供应商资质信誉情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按照生产厂家商经销商批发商专业供应商的筛选顺序,确定合格的供应商清单;其次,建立供应商管理信息系统和淘汰制度,对所供应的物资或劳务的质量、价格及服务等进行实时管理和考核评价,根据考核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合理调整。
2.合理确定采购价格。酒店应将常年所需的、品种相对确定、数量消耗有规律的配件材料信息进行汇总,采取每年一次性集中招标采购的方式,确定品种、价格,实际需要时,按实际数量采购。
3.订立采购合同。按照规定权限签署配件材料的采购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保证产品的质量。
(四)验收和保管职责分离
验货员及仓库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应重新界定,验货员不仅要负责食材的验收,而且要负责酒店其他物资的验收,但不接触入账记录;另一方面,仓库管理员应仅仅负责仓库保管的职责,录入货物入库信息。通过重新界定验货员、仓库管理员的岗位职责,对验收、保管职责进行分离。
(五)建立供应过程管理及采购业务后评估制度
采购主管应根据采购合同建立合同台账,跟踪采购合同中主要条款的履行情况,对异常情况采取必要措施,保证需求物资的及时供应。建立采购业务的后评估制度,定期对采购计划、采购渠道、采购价格、采购质量、等采购供应活动进行专项评估和综合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采购业务薄弱环节,不断优化采购流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等制定.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
篇8
关键词:化工企业 物资采购 物资管理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为基础行业之一的化工企业发展速度加快,对促进我国经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在过于激烈的市场如果提高化工企业的利润水平,需要其眼睛向内,深挖内部管理潜力,而物资供应管理成为其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化工企业物资供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如何提高化工企业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工作提出了对策思考,以期共同商榷。
1.化工企业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采购计划编制不详不细
化工企业目前一般都进行了采购计划的编制,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采购计划编制还不够详细,没有进行具体项目的细分,对采购工作的指导性不强。二是采购计划主要是为了进行采购资金的预算,导致采购计划编制中规格不详细,采购材料的具体标准不清晰,进而导致采购材料质量难以保证生产的需要。
1.2供应商不能提高高品质产品
化工企业由于材料的专业性强,对供货质量要求高,不仅要检验实物质量,更注重对原材料生产过程质量的考评,而许多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质量意识淡漠,产品存在问题,产品的品质得不到保证。我国绝大多数化工企业的供应商都通过了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标准的第三方认证,但总的说来,质量控制仍是最薄弱的环节。
1.3企业采购内部控制不严
首先,部分化工企业没有制定严格的内部采购制度或采购制度执行不严密,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其次,企业采购内部控制的管理不严,存在不规范的采购行为发生,在采购岗位设置上,企业可能因为人力资源成本限制问题,将相关内部控制不相容的岗位进行合并设置,导致内部控制制度难以有效执行。同时,目前化工企业采购多处于买方市场,供应商为了自身的利益,通过回扣或红包等形式来让利给个人,导致化工企业采购的价格损失严重。再次,采购资金挪用现象比较普遍,采购人员长期占用单位的采购资金,名义是进行采购而实际是为自己所用,导致资金浪费严重甚至损失。
1.4库房管理不规范
存货库房管理是存货内部控制管理的核心,但化工企业库房管理不规范现象比较普遍。一是制度不严格,有的化工企业库房管理缺乏必要的制度,有的虽然能制定相关制度,但执行力不强,导致制度形同虚设。二是库房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日常收发登记管理不及时,存货盘点责任心不强,甚至还存在为了个人利益而偷盗存货的问题出现。三是有的存货没有合理规划储备数量,存货库存过大,容易造成积压,长期滞压,容易发生贬值、毁损、失窃,从而直接形成损失。也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造成资金的浪费。如果存货库存过小,容易造成企业缺少生产产品的原材料,也容易失去市场的销售机会,造成缺货损失或者是信誉损失。
2.提高化工企业物资采购供应管理的对策思考
2.1加强计划编制前沟通核对工作
首先,要树立全面采购的思想,在进行采购计划编制以前,要和各个部门进行充分的信息沟通,充分了解各个部门的采购需求以及需要的具体采购规格。在信息化条件下,可以通过企业内部信息网络进行信息收集,提高采购沟通的效果和效率。其次,要对采购计划进行认真核对,和仓库部门进行核对,避免在有库存的情况下进行采购,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各个部门进行沟通,防止重复采购现象发生等等。
2.2合理选择供应商
对大宗物资实行开招标,尽力避免“暗箱操作”。对零星物资采购尽量选择信誉好的供应商实行定点采购,比价采购,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对采购的物资要进行有效的检验,要有计划地组织供应、检验、使用部门共同抽查,以进一步完善存货管理。同时要对预付账款的挂户进行关注。对长期不动的客户着重调查了解;对大宗材料供应户应先进货后支付货款,预付款应有严格的审批手续,以免资金被挪用。
2.3加强物资采购的质量验收
化工企业在产品认可项目上应简化尺寸、材料认可内容,侧重于功能性试验认可。质保上强化生产过程审核检收。质保认可的工作重点是供应商试验条件的验收,供应商项目开展过程的检查督促,供应商生产条件、质量控制条件的验收以及生产线的验收,即新件质量管理和二日生产评价,帮助供应商准备生产条件。而对其产品仅注重尺寸、材料一致性、准确性的检验验收。通过认证供应商实验室水平的方式,逐步取消功能的复检工作,而到供应商处共同进行检验,节省时间,缩短周期,提高了采购效率。
篇9
关键词:原材料管理战略;电子VMI与JIT结合管理技术;趋零库存;看板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9-0074-02
1 案例介绍
DELL作为目前全球在个人电脑和服务器市场领先的电脑公司,其竞争优势之一在于其在全行业中最低的成本结构,而此成本结构部分得益于DELL的原材料管理战略。
DELL建立了完整的信息系统贯穿于整个原材料管理始终,最终目标是除了正在供应商和DELL公司之间运送的原配件外,把所有的原料存货剔除供应链,使原配件不经过库存直接分配到生产各个环节,有效地以信息代替库存。同时其互联网上订货和采购供应系统也使公司做到了需求和供给同步,通过平衡供需将额外过时的存货最小化,为DELL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优势。而对于原材料供应商,DELL通过与其共享关键数据,使他们能把握原配件需求趋势的最新信息,并自主预测和提供恰好满足DELL需求数量和质量的原配件。
2 案例分析
在DELL直销模式的背后是其出色的供应链管理,而其成功的供应链管理又起源于其独特的原材料管理战略:
2.1 原材料采购战略
2.1.1 电子VMI与JIT相结合的管理技术
DELL公司前期原材料采购战略选择的是ERP管理技术,本是希望以此来整合外部资源,但实践证明ERP无法帮助公司来实现这个目标,于是公司转向了VMI与JIT相结合的原材料采购管理技术。
VMI与JIT相结合的原材料采购技术的具体流程是:首先通过建立供应链的信息平台,利用信息系统来接受客户订单;然后通过供应链的管理平台将各个订单的消息传递给各个原配件供应商;同时,DELL进行及时的需求预测,每天三次将最新的预测结果通过网络提供给核心供应商,通知他们所需配件的相关信息,而供应商即可根据预测的结果及时组织相应的生产并迅速组织运货到装配厂,从而保证DELL的生产。在此过程中,DELL为了保证原材料的供应速度,其整个流程都是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电子设备来进行的,因此说其采取的管理技术是电子VMI与JIT相结合的技术。
DELL在原材料采购上采用此种技术,不仅可以灵敏的响应市场需求变化,有利于实现零配件的趋零库存;同时能使DELL将库存负担,原配件的进货与配送负担转移给供应商,从而减少了库存风险以及原配件的存储成本;同时采用电子化的采购管理技术,有利于扩大采购市场的范围,缩短了供需距离,简化了采购手续,缩短了采购时间,减少了采购成本,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然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该管理技术仍存在一些风险和不足:首先这样的管理技术对企业的信息系统以及供应商的业务运作要求特别高;其次由于这样的原材料采购技术是小批量,多频次的采购,因此难以享受数量折扣,且采购次数过多,势必加大采购成本;再就是由于采取趋零库存,公司没有可供缓冲的原材料的存货,那么一旦遭遇管理、网络或其他的差错,就可能导致生产的中断和损失。
针对以上这些弊端,DELL在采购批量、供应商的选择以及防范由于没有缓冲库存造成的中断问题上作出了相应的调整,选择了合理的应对战略,通过以下三个战略的配合,更好的控制了因采用电子VMI和JIT相结合的管理技术所带来的风险,弥补了其弊端,保证了生产的及时准确执行。
2.1.2 总量定购批量折扣战略
由于DELL实行原材料的趋零库存,因此就无法通过实行大规模采购原材料来享受批量折扣,取而代之的是小规模多频次的采购。DELL为了应对此种小规模多频次采购带来的采购成本上升问题,制定出了总量定购到达策略,即向供应商承诺一个年度原材料采购总额,以此总额来获得一个总批量折扣。此样的话不仅可以避免采购成本的上升,同时还有利于与供应商保持“长期合作”的关系。
2.1.3 原配件供应商选择战略-双赢战略
对于供应商,DELL不仅要求他们具有很强的研发、制造、财务及品质、成本控制能力,能响应DELL快速的节奏;同时还要求他们具有宽广的眼界,广泛的客户,从而能跟市场保持很密切地联系。不仅如此,DELL还对供应商设立了专门的评估小组测评每个供应商在成本、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表现,并每天将评比的分数公布在网上,使供应商能及时改进不足,得到进步和发展。
2.1.4 信息替代库存战略 以及平衡供需战略
DELL的小批量原材料采购,实现了原材料的趋零库存,但同时也易造成由于没有缓冲库存导致的生产中断以及供需失衡的风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DELL选取了信息替代库存的战略,即通过设置专门的组织,利用高效的信息系统来收集全球电脑零部件供应方面的可能突发事件,并对其可能发生的时间、程度以及导致的具体情况进行准确的预测,以预测来防范风险。同时DELL还配合了平衡供需战略,当原材料采购供应系统不能满足网上订货时,其会暂时以低价提供过时的或额外的其他相似材料来操纵需求,以此调整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
2.2 原材料库存管理战略
DELL原材料采取趋零库存战略,在其生产工厂里顶多保存供8小时生产使用的零部件存货,所有订单的整个生产流程也绝对不超过3天。趋零库存战略有利于节约原材料的存储空间及成本,但是此种库存战略对于DELL本身以及其供应商的人员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且由于此种战略原材料停留时间很短,就要求供应商能对生产需求做出快速的响应,同时要保障高供应产品质量的可靠度 ;再就是此种战略,要求DELL必须保证最低的生产机器故障率和设备更换时间,对每道工序都要进行质量检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产的流畅。
2.3 原材料分配管理战略
由于DELL采用接单后生产(build-to-order)及准时化(just-in-time)的生产方式,其装配车间不设置任何仓储空间,因此原配件是直接送到装配线上的,并通过 “看板管理”技术在供应链的各环节上进行分配。即根据客户需求的产品分析每种原材料在各个工序的分配,然后由原材料各个工序到生产线工作台附近的随需库存点领取,并向供应商下达各原材料的供应指令。这种看板分配原材料的方式,可以保证DELL只采购和分配各产品所需数量的原材料、不多给,同时上游环节会严格控制质量,不将不良的原材料提供给各工序,严格控制数量和质量,防止了原材料的浪费,有利于实现均衡生产,保持原材料的周转速度,实现趋零库存。
3 结语
通过对上述DELL原材料管理战略案例的分析可知,DELL通过采用电子VMI与JIT相结合的原料采购战略,配合上供应商选择的双赢战略、总量定购批量折扣战略以及存货剔除合平衡供需战略,不仅实现了趋零库存,节约了采购成本,保证了原料采购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弥补了在实际运行中,因采用电子VMI和JIT相结合的管理技术的不足,保证了生产的及时准确执行。且看板管理在原材料分配中的运用,严格控制了原料分配的数量和质量,也有利于节约成本。由此可看出DELL高效的原材料管理战略,以及贯穿其中的先进的信息技术,造就了DELL在整个行业中的低成本结构,赋予了DELL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王贵斌,靳荣利.戴尔供应商管理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06,(6).
篇10
关键词:煤炭企业;物资供应;完善措施
物资供应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企业降低材料成本、实现少投入多产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减少损失浪费的有效途径。所以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如何完善物资供应管理,确保煤炭安全有序的产出,成为当前煤炭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物资供应管理的重要性
物资供应管理,是指为保障企业物资供应而对企业采购、仓储活动进行的管理,是对企业采购、仓储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活动。其职能是供应、管理,服务、经营。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最优的服务为企业提供物资和服务。完善企业物资供应管理不仅可以充分的调动物资供应部门工作的积极性,合理地组织采购、存储、使用物资,而且也可以调动供应商的积极性,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产品,这样最终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产品的成本,加快资金周转速率,增强企业盈利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煤炭企业物资供应存在的问题
1、物资供应管理模式有待改进
为适应规模化经济和现代采购物流发展的需要,企业越来越需要抛弃以前落后的供应管理模式――即不少企业存在无明确采购计划而独立采购和未经批准的私自采购现象。以前的供应管理模式使得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因为缺乏一定的采购规模而失去与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不利于其提高自身得竞争力。
2、采购流程控制不严格
一是由于物资供应部门与使用部门脱节,使用部门只负责上报使用计划,采购部门只负责招标采购,双方沟通不及时,致使中标物资到矿投入使用时,与实际需要的物资不一致或与主机型号不匹配,影响正常使用;二是对入围供应厂商家没有纳入完全的跟踪管理、监控,出现物资质量低下、服务质量恶劣、合同履约不强等问题;三是超出合同约定的金额付款或者提前将货款付清,在出现质量问题时,由于没有质保金做约束,对方不及时处理问题,给企业造成损失。
3、库存结构不合理。煤炭企业“高消耗、高投人”的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现有库存结构调整幅度不大,长线物资仍有较大库存,积压、待报废物资所占比重较高,老的积压未处理,新的积压又出现,使企业大量的资金沉淀,影响了资金周转。
三、完善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的措施
1、改进企业的物资供应管理模式
企业应该加强采购供应部门的作用。首先,采购供应部门要编制准确细致的物资供应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尤其是在市场信息变化如此快速的情况下,物资计划也往往呈现出多变性,这时准确地编制并及时调整物资计划,可以提高采购资金的运营率,降低企业的采购风险。其次,企业要对采购供应进行集中采购。因为只有集中才能形成规模,才能在市场采购中处于有利地位,才能争取到生产企业优惠政策,才能得到价廉物美的商品。通过企业内外部采购资源集成管理,能够实现供应链上总成本的降低,提高运营效率。
2、规范有序的采购物资
搞好物资采购工作,是加强煤矿物资管理的重要环节。规范有序地搞好物资采购,是供应部门加强管理的重中之重。综合物资采购实际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应进行实时有效地跟踪管理。
(1)供应部门首先应对矿井所需物资设备进行分类排序、整合,在此基础上,实行批量物资分类集中招标采购办法。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招标采购的规范程序进行,实行阳光操作。
(2)建立供应商信息库,了解和掌握产品质量、价格、服务等信息。
(3)及时更新市场价格信息系统,开展经常性询价活动,及时掌握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格,经常分析价格走向。
在此前提下,按照货比三家、比质比价、择优选择的原则,实施招标采购。与此同时,认真依法履行采购合同,科学有序组织货源,紧密配合矿井生产。对零星材料的采购,关键、特殊配件的采购,及时与有关厂商取得联系,确保关键配件采购到位,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此外,在市场价格波动频繁的情况下,对零星采购、批量少不宜集中招标的物资,要对市场做出分析,合理安排库存,建立长期的供应商合作伙伴,以防止供应商哄抬价格,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加强物资库存管理
煤炭企业可以通过统一物料编码标准化管理,将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物资“购、存、供、耗”的一体化管理,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实时监控企业的物资使用情况。/保管费用,使企业资金周转不灵;库存量过少,一旦物资供应脱节,会影响生产的连续性,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合理的物资库存不仅要求总量合理,而且要求结构合理。同时,还要根据时间、条件的变化,不断完善、修订物资消耗定额,调整库存结构,降低库存储备,加快资金周转,是物资库存管理的核心。做好物资库存工作,可以使企业库存物资经常保持在合理水平,节约库存占用资金,增强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4、建立材料设备使用情况信息系统
在煤炭生产中,投入的设备材料相当部分具有回收复用价值。为提高材料设备的使用价值,物资供应部门就应对所有材料设备,尤其是大型设备进行跟踪管理,建立使用情况档案信息系统。通过系统的建立,可确立四个有利于:(1)有利于掌握设备的总台数及运转情况,防止盲目地采购设备;(2)有利于材料设备,尤其是支护材料的回收复用,减少丢失和浪费;(3)有利于掌握易损材料的消耗规律,准确的把握补充材料的采购规模;(4)有利于回收物资的修复和报废物资的处置。
为加强管理,材料设备使用情况信息系统可分子母系统分别建立,联网并用,信息共享。子系统建立在各生产区队,由班组发料员、设备操作维修人员、回收复用工作人员提供统计数字、规格、型号,由系统管理人员录入相关信息。母系统建立在矿供应主管部门,并分项分类收集子系统信息,建立材料使用消耗总目录。计划部门结合材料跟踪使用情况和库存情况,根据矿井生产进展计划安排,编制材料采购月度、季度或年度计划,供采购部门组织货源,从而实现合理采购、低投入,高效益。
5、加强对物资供应的监察,强化制约机制
⑴加强事前控制。首先对供应商的信用等级进行筛选,选择信用等级高的供应商与之合作。其次,建立采购计划审批制度,确保在采购之前就对采购的过程跟踪审查。
⑵加强事中控制。即按照事前的计划,对采购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与供应商能正确地交易。
⑶加强事后监控。在采购结束之后,认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次的采购积累经验。对物资供应加强监控,需要从执行层进行制约,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