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范文
时间:2023-07-21 17:38: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化工生产技术管理与化工安全生产的相互关系
(1)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伴随化工安全生产事业的全过程化工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实践行为与化工安全生产的完整过程相互伴随,为了切实为化工产业的生产实践活动提供充分的安全性支持,一般会同时性地运用和实施多种形态的生产实施技术以及管理实施方式。生产技术是我国当代化工企业实体实现良好而充分的发展,目标的重要基础,对化工企业的生产技术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将会有效保障化工企业生产实践各个基本技术环节的安全性,切实保障化工企业实体能够比较稳定地处于稳定运行的良好状态,就这一学理性考量层面而言,可以比较清晰地认识和感知到化工生产技术管理与化工安全生产事业之间现实存在的较为紧密的实践关系。(2)实施生产技术管理能助力消除生产实务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化工企业想要充分实现安全生产的运作目标,就必须开展科学且合理化的生产技术管理实践工作,充分而有效地开展技术实施层面的管理工作,能够切实帮助化工企业有效消除生产实务过程中的相关安全隐患。在实际的化工生产工作实施过程中,有较大数量比例的化工原料都客观性地具备着易燃、易爆,以及有毒等化学属性,加之化工生产中会不可避免地使用易燃易爆设备,共同为化工生产工作的实践路径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客观存在的安全生产实践隐患。在这样的实践新环境背景下,如果化工企业不能开展科学化且是行之有效的生产技术管理实务,将会难以阻止安全隐患发展成安全事故,阻止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现象的发生,在这样的实践背景下,化工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将会切实性地成为消除化工生产实践过程中安全隐患现象的重要途径。
2提升化工企业生产技术管理以及安全生产事业实施水平的措施
(1)切实提升化工企业在岗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建设水平化工企业应当切实加强针对员工群体的安全教育工作实践力度,可以在生产区域内,通过宣传栏或者是宣传海报的形式,针对参与企业日常生产实践的员工开展安全生产知识技能的宣传工作,并针对本企业在特定时间节点的生产实务工作的运行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工作管理制度,并在实际的生产实务工作运行过程中,严格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制度的落实工作,要针对化工企业实体不同岗位的具体员工配备专门性的指向安全生产实践目标的指导资料以及工作状态考核标准,并在针对化工企业员工开展安全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尽量引入实践案例进行情境教育,在有效引起员工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帮助员工有效实现安全意识的切实提升。(2)切实贯彻落实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实践制度要切实而充分地响应国家有关部门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实践事业的相关理念号召,逐步建立和完备指向化工企业内部各项实务工作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具体的制度建设实践过程中,化工企业要切实针对企业自身在现有发展阶段条件下的生产技术运作情况展开充分的评估,要充分关注生产实务运转过程中的全部技术细节,并在相关管理制度的实践运行过程中是,实现对制度的充分完善和强化。要切实保障已经制定的相关制度获取充分的落实程度,对一切违反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实务行为的工人要执行严格的处罚制度,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关于安全生产操作知识的强化教育,切实帮助企业中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开展安全生产实务行为的重要性,切实减小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3)切实加强员工队伍培训工作的实施力度在实际生产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缘于现有化工企业员工在自身素质建设过程中的差异性,使得一直有一部分员工不可避免地在生产环节的技术操作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规范性,但是就实践性考量层面而言,员工的专业化水平以及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是影响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实践性工作背景之下,化工行业的企业实体应当切实提升针对员工群体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培训工作,要清晰组织专门形式的会议,对员工开展针对性的专业化生产知识教育,重点致力于帮助化工企业员工提升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安全性操作技能,助力我国当代化工企业生产实践工作安全性水平的有效提升。
3结语
篇2
煤矿生产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自身生产的特殊性,具有收益率高、危险性大等特点,因此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生产管理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受到了国家高度的重视。现阶段,为了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职工的人生安全,国家对煤矿生产安全技术管理方面进行了法制完善,加大了政策方面的支持,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机构组建进行了明确,同时也加大了对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资金方面的支持。通过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以及对煤矿瓦斯的有效治理和诊治,煤矿生产安全技术管理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煤矿安全技术生产带动产量的大幅上升,“十五”时期中我国煤炭总产量每年平均的增长速度高达17%左右,其中国家重点煤矿煤炭生产量可达到12亿吨左右,国家地方性煤矿总产量也达到了3.5亿吨左右,乡镇级别煤矿原煤产量达到了近9亿吨左右。其次,生产技术指标稳步提升,目前我国重点大型煤矿企业采收工作量平均单产达到了5万吨/个/月,比五年前提高了近60%。挖掘能力方面单进达到了150米/个/月,开采人员工作效率达到了4.5吨/工时。第三,我国煤矿生产技术安全性总体趋于稳定。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治理煤矿安全技术生产,完善了管理制度,加大了对国家以及地方性煤矿的监管力度,各煤矿企业对安全技术管理越加重视,截止目前为止我国煤矿年发生事故总量、特大事故率以及死亡率均有了明显的下降。事故率和死亡率同比分别下降近10%和20%。第四,为了加强对国内中小煤矿企业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管理,在近两年里,我国加大了对中小煤矿企业的检查力度,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技术能力的企业给予暂停生产直至关闭的处理,使得我国煤矿市场得到了净化,同时对安全规范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以上就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现状进行了阐述,可以看到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国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具体问题如下:
(一)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理念和思想较为落后。我国部分煤矿企业在技术管理方面,缺乏安全意识,对国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落实与执行程度不够,对生产、安全与产能效率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当,没有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在煤矿企业中的重要性。只是一门心思扑在生产上,造成安全事故频发,导致人员伤亡、生产停滞等等,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二)煤矿企业技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目前,某些煤矿企业对技术管理的安全性不够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不够科学,同时对监管的落实情况也不够到位,导致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长期处于低下。我国大部分煤矿企业仍然沿用着传统的安全管理手段,即,企业内设定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只是凭借着自身的经验和技术能力,到现场进行监管,而这种监管存在着制度上的漏洞,明显缺少量化管理的方法,检查结果也缺少一定的权威性,此外安全检查人员也缺乏制度的保障,使得检查力度过于薄弱,效果可想而知。
(三)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相对被动和滞后。在我国某些煤矿生产企业对于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相对被动和滞后,每当煤矿生产出现了安全性问题,才会开展紧急动员,对受伤职工展开营救,处理遇难人员补偿问题,对相关责任人员给予处理,在进行安全生产整改,而这种被动的处理方式最多维持几个月,之后安全管理又开始逐渐散漫下来,导致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
三、如何有效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管理
(一)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煤矿生产中属于重中之重,而煤矿安全生产首先要注重生产技术的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技术是煤矿企业生存的根本,因此技术管理是新时期驱动煤矿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是安全生产的基础,而科学技术管理与其他管理不同,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规划性和指导性,煤矿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技术管理出现了问题导致的,因此加大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视力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做好对煤矿技术管理中的“一通三防”。纵观这几年来,我国煤矿生产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大部分是由于煤矿瓦斯问题所致,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导致瓦斯事故的主要问题在于“一通三防”技术管理不到位所致。“一通三防”中“一通”是指对煤矿井加强通风管理,“三防”则是指对玩死、煤尘以及煤矿井内火灾的防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通三防”技术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因此,煤矿企业要加强对“一通三防”技术的管理,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1、进一步完善“一通三防”管理制度,细化到部门和个人,明确责任,制定考核指标,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度,落实到位;2、加大对矿井内“通风”技术的管理力度。“通风”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三防”工作的开展,首先要做好通风系统的管理,对矿井内落后的通风系统进行改善,对通风设施定期给予维护,制定通风系统管理制度,保证供风、配风的通畅性;3、加强对“一通三防”技术的投入,煤矿企业要多老旧通风系统进行定期更新,做好除尘检修管理,引进先进的除尘通风设备,确保瓦斯的排除率,避免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依靠科技作为推动力。目前,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煤矿生产安全管理需要依靠科技作为支撑,引进先进的采煤技术和生产设备,并给予推广和应用,同时注重对煤矿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广大职工整体技术水平,努力完善煤矿井下作业的环境,依靠科技进步的力量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的进行。在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过程中,要学会因地制宜,对不同地区、不同地理特点的矿井生产,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式,充分做好可行性研究,并给予论证,切忌盲目行事,确保技术实施的可行性和适应性,杜绝新的隐患出现。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现在;存在问题;完善制度
一、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现状
煤矿生产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自身生产的特殊性,具有收益率高、危险性大等特点,因此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生产管理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受到了国家高度的重视。现阶段,为了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职工的人生安全,国家对煤矿生产安全技术管理方面进行了法制完善,加大了政策方面的支持,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机构组建进行了明确,同时也加大了对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资金方面的支持。通过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以及对煤矿瓦斯的有效治理和诊治,煤矿生产安全技术管理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煤矿安全技术生产带动产量的大幅上升,“十五”时期中我国煤炭总产量每年平均的增长速度高达17%左右,其中国家重点煤矿煤炭生产量可达到12亿吨左右,国家地方性煤矿总产量也达到了3.5亿吨左右,乡镇级别煤矿原煤产量达到了近9亿吨左右。
其次,生产技术指标稳步提升,目前我国重点大型煤矿企业采收工作量平均单产达到了5万吨/个/月,比五年前提高了近60%。挖掘能力方面单进达到了150米/个/月,开采人员工作效率达到了4.5吨/工时。
第三,我国煤矿生产技术安全性总体趋于稳定。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治理煤矿安全技术生产,完善了管理制度,加大了对国家以及地方性煤矿的监管力度,各煤矿企业对安全技术管理越加重视,截止目前为止我国煤矿年发生事故总量、特大事故率以及死亡率均有了明显的下降。事故率和死亡率同比分别下降近10%和20%。
第四,为了加强对国内中小煤矿企业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管理,在近两年里,我国加大了对中小煤矿企业的检查力度,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技术能力的企业给予暂停生产直至关闭的处理,使得我国煤矿市场得到了净化,同时对安全规范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以上就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现状进行了阐述,可以看到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国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具体问题如下:
(一)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理念和思想较为落后。我国部分煤矿企业在技术管理方面,缺乏安全意识,对国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落实与执行程度不够,对生产、安全与产能效率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当,没有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在煤矿企业中的重要性。只是一门心思扑在生产上,造成安全事故频发,导致人员伤亡、生产停滞等等,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二)煤矿企业技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目前,某些煤矿企业对技术管理的安全性不够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不够科学,同时对监管的落实情况也不够到位,导致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长期处于低下。我国大部分煤矿企业仍然沿用着传统的安全管理手段,即,企业内设定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只是凭借着自身的经验和技术能力,到现场进行监管,而这种监管存在着制度上的漏洞,明显缺少量化管理的方法,检查结果也缺少一定的权威性,此外安全检查人员也缺乏制度的保障,使得检查力度过于薄弱,效果可想而知。
(三)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相对被动和滞后。在我国某些煤矿生产企业对于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相对被动和滞后,每当煤矿生产出现了安全性问题,才会开展紧急动员,对受伤职工展开营救,处理遇难人员补偿问题,对相关责任人员给予处理,在进行安全生产整改,而这种被动的处理方式最多维持几个月,之后安全管理又开始逐渐散漫下来,导致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
三、如何有效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管理
(一)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煤矿生产中属于重中之重,而煤矿安全生产首先要注重生产技术的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技术是煤矿企业生存的根本,因此技术管理是新时期驱动煤矿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是安全生产的基础,而科学技术管理与其他管理不同,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规划性和指导性,煤矿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技术管理出现了问题导致的,因此加大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视力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做好对煤矿技术管理中的“一通三防”。纵观这几年来,我国煤矿生产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大部分是由于煤矿瓦斯问题所致,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导致瓦斯事故的主要问题在于“一通三防”技术管理不到位所致。“一通三防”中“一通”是指对煤矿井加强通风管理,“三防”则是指对玩死、煤尘以及煤矿井内火灾的防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通三防”技术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因此,煤矿企业要加强对“一通三防”技术的管理,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1、进一步完善“一通三防”管理制度,细化到部门和个人,明确责任,制定考核指标,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度,落实到位;2、加大对矿井内“通风”技术的管理力度。“通风”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三防”工作的开展,首先要做好通风系统的管理,对矿井内落后的通风系统进行改善,对通风设施定期给予维护,制定通风系统管理制度,保证供风、配风的通畅性;3、加强对“一通三防”技术的投入,煤矿企业要多老旧通风系统进行定期更新,做好除尘检修管理,引进先进的除尘通风设备,确保瓦斯的排除率,避免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依靠科技作为推动力。目前,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煤矿生产安全管理需要依靠科技作为支撑,引进先进的采煤技术和生产设备,并给予推广和应用,同时注重对煤矿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广大职工整体技术水平,努力完善煤矿井下作业的环境,依靠科技进步的力量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的进行。在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过程中,要学会因地制宜,对不同地区、不同地理特点的矿井生产,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式,充分做好可行性研究,并给予论证,切忌盲目行事,确保技术实施的可行性和适应性,杜绝新的隐患出现。
四、结语
总之,在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技术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煤矿企业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新工艺,同时注重对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晓雨.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J].企业导报,2011(05)
[2]李兵,周军民,王学哲.浅析煤矿“一通三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中州煤炭,2010(03)
篇4
1.1新能源发电
火力发电是我国最主要的发电形式,但是由于煤炭的逐渐减小,人们开始逐渐开发各种新能源发电,如小水电、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核能发电、潮汐能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沼气发电等,这些技术所用的能源都属于清洁能源,并且是可再生的,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它们虽然在技术上比较复杂,并且也需要投入较大的费用,但是它的资源量大、对环境污染少、分布广泛,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新能源发电会得到更大的利用。
1.2高可靠性、高性能的输变电系统
电力系统中的输变电系统,是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输送给用户的媒介,为了保证输变电的质量、运输的可靠性,需要对其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目前常用的输变电技术有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柔流输电技术。高压直流输电采用晶闸管换流器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这样可以较小线路的损耗,同时还能使线路的稳定性增强、传输的能量增大、系统控制更加灵活,大大较少了经济成本,它一般用于传输线路较长,电压等级较高的输电线路。柔流输电技术是用电力电子技术灵活的调节输电系统的阻抗和相位,它能使系统的稳定性大幅度提高,输出的无功较小,便于控制,这样也能降低线路损耗和输电成本,保证输电系统稳定可靠。
1.3优质可靠的电能供应
由于对用户提供电能时,负荷的密度大,供电网络比较复杂,因此需要保证电能的优质可靠。目前,电能用户除了用于照明之外,多数都为电动机,它对电能的质量有很大的冲击,会影响到电压,频率、谐波以及电能的波动,因此提出了用户电力技术,它运用柔流输电技术的原理,对用户潜在的电能需求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并且生产成本也比较低,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当然,对于特别重要的电力用户,还需要为他们提供不间断电源,但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供电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
2.电力生产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2.1电力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
电力部门都制定有一系列的安全生产制度,但是由于电力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使这些安全制度不能真正落到实处。不能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只是简单的说一些原则性的东西,遇到不安全问题,不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不能提出一系列的安全防范措施。这些都是电力人员缺乏安全意识的表现。
2.2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体制不完善
电力企业没有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也没有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章程,安全管理部门对出现的安全问题不能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也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和防护措施,致使制定的安全管理体制不能真正的落到实处,同时对安全管理体制不能及时的完善。
2.3电力生产现场管理混乱
电力生产现场比较混乱,如习惯性违章、现场记录不明确、安全工具质量较差等。电力人员在现场工作时,态度不认真,作风不严谨,经常出现习惯性违章,如误操作、断电放电不充分、误送电、带电操作、不进行定期检查、不适用安全防护用品等,存在各种不安全隐患,严重时会引起不可挽回的事故。安全工具质量比较差,并且还缺乏定期检查,一些质量不合格的工具还一直存在。在生产人员交接班时不能做好交接记录,多设备进行检修时,记录工作不认真、不规范、甚至出现错误。这些都会引起各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3.电力安全生产的对策
3.1制定完善的电力生产安全管理机制
首先,要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章程,使安全生产按照一定的依据进行,对章程中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进行修改,使安全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其次,建立完善的安全问责制度,一方面提高了安全生产实施的效率,另一方面还能使生产人员更加重视安全生产。最后,要制定生产作业规范制度,并有效的实施,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现场作业更加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全面实施各种安全制度,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2加强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
生产安全管理的重点是对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由于电力生产现场的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造成各种重大事故。因此,企业要加强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详细的调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对生产安全比较薄弱的地方,要强加管理,杜绝各种不安全隐患。定期对生产现场的安全工具进行检修,发现不合格的工具,要及时处理。做好相应的维修记录和交接班记录,定期检查这些记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提出并解决。
3.4增强电力人员的安全意识
电力工作人员能够从思想上重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保证电力生产安全的重要原因。电力部门应该定期对电力生产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组织各种安全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并进行定期考核,对那些安全生产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奖励,对安全生产表现较差的员工要进行再教育,并予以惩罚。保证电力人员能够及时应对各种安全事故,杜绝出现不安全隐患。
4结语
篇5
关键词:采煤工作面生产;安全管理;技术措施;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的意义
对一个生产企业尤其是采煤企业而言,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生死存亡的根本所在。在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有调查数据显示,在采矿作业中发生的重大事故有70%以上出现在采掘工作面,可见采掘工作面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长期以来一贯坚持的安全生产方针,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采煤企业,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经济效益能否实现,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安定等重大方面。
⑴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关系到采煤企业的社会形象。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才能更好树立企业形象,赢得更多市场份额。对于采煤企业而言,安全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以安全促生产,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改善采煤企业的生产环境。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对外形象。
⑵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利益。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只有搞好安全生产,采煤企业才能有效展开日常生产活动,一心一意提高经济效益;也只有搞好安全生产,才能更好的发挥和调动生产人员的劳动积极性,使每个工人都能在安全的生产环境中安心工作创造经济价值。因此经济越是增长,就越要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形成以安全求效益,以效益促安全的良性循环。
二、采煤工作面生产的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1.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构建安全监管体系
如何去执行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和管理规章制度,这是采煤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2010年4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确立了采煤企业安全生产行业标准。采煤企业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等国家法律制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之外,在企业内部还必须建立起健全的安全监管体系,可以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来完成。
2.加强工作面支护质量管理,保证支护设备的有效支撑
采煤作业场中需要用各种支架支护工作空间的顶板,以保证可采工作能正常进行。按照采煤作业规程的规定采煤工作面必须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防止矸石涌入工作面影响煤质。为了有效预防多发性顶板事故的发生,采场支架应具备支、护、稳三个基本功能,即支得起、护得好、稳得住。
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组合悬移支架(如图1所示),它具有安全可靠、节约支护材料、能有效提高单产和工效、降低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以及大大提高煤炭回收率等优点。
在工作面支护质量管理过程中,要强化三项管理:
⑴现场初撑力。液压系统:应该保证泵站压力、密封件不失效管路不漏液,最后安全阀要达到规定的调整标准;操作时必须将初撑力给足;试压、更换、乳液配合比合理,防止杂物进入,以保证支柱完好。
⑵矿压监测监控。该项监控工作由采煤矿长组织,采煤副总负责实施。矿设矿压组,由技术科归口管理。监控原则如下:初放期间强化监控,正常生产时选择性监控,重点区、异常段和特殊点重点监控。监测项目有:活柱压缩量、支柱载荷、顶板下沉量等。如果检测过程中发现问题,应该及时整改,保证工作面生产的安全进行;收集矿压显现规律,以指导工作面安全生产。
⑶质量标准化。采用矿井自查申报,公司组织验收的检查方法。检查内容有:质量管理,顶板管理,工作面支护,安全出口,回柱放顶,煤壁机道,两巷与文明生产,假顶和煤炭回收,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等等。
图1 组合悬移支架型号说明
3.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企业最核心的一项安全管理制度,概括的讲,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是企业各级生产领导应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负全部组织领导责任;各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应对安全工作负相应责任。
⑴采煤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可以使企业各级生产领导、各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等各类人员在生产过程中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共同努力做好安全工作,防止一旦出现安全生产事故之后互相推诿、无人负责等情况的出现。
⑵采煤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可以更好的发挥企业安全专职机构的作用。这既可以进一步加强采煤企业的安全工作,又是对安全专职机构所做工作的肯定以及对其工作职责的明确。
⑶采煤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利于安全事故发生之后进行的事故调查、处理,可以分清责任,吸取教训,前车之鉴,以便采煤企业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不再发生类似安全责任事故。
4.加强对生产人员的安全教育
煤矿企业作业由于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不是很高,所以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缺乏长期稳定的岗位技术工人,临时雇用安装工、维修工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会给采煤企业安全生产埋下隐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和《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等的规定,矿山企业从业人员必须参加企业统一定期组织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生产经营单位应该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之后方可持证上岗。
三、结论
采煤企业要想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尤其是对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的管理,必须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针对不同生产岗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时要加强企业职工和一线人员的安全教育,对那些转岗、复岗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后方可使其重新上岗。相关责任部门必须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隐患应该及时整改。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煤矿企业;生产技术;问题;管理措施
0.前言
目前,利用新技术,加快技术创新是当前改善煤矿企业面貌的一项较为系统的工程。因此,加强煤矿企业生产技术管理成为最终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出现一些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时,大多数因技术管理没有落实到位或者是在技术管理工作上存在一些漏洞而导致的。由此看来,煤矿企业要加强技术管理。本文主要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且又提出了一些加强我国煤矿生产技术管理的对策。希望可以对今后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1.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分析
煤矿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与发生的基础,然而,目前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始终都是企业管理的重点、难点。在煤矿生产中,存在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例如:水、火、粉尘等,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又会涉及到煤矿采掘、运输等各个环节,从某种程度来看,直接决定了煤矿企业生产具有复杂性以及危险性等特点,如果出现安全事故,那么势必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此看来,只有使煤矿企业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将生产流程实行规范化管理,那么必然会减少各种安全隐患的出现,切实提高煤矿生产的质量与效率,使煤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加快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2.当前我国煤矿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
现如今,我国依然处在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近年来,我国煤矿企业产量大幅度增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然而,在煤矿生产中,却存在大量的问题急需我们解决。例如:产业结构不科学、安全事故偏多、应急救援能力较差等,从而直接影响我国煤矿企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在我国煤矿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中,又存在大量的薄弱环节,比如: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偏低、技术手段落后、制度不够完善等,因此,未能充分发挥出煤矿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的作用,这样一来,难以提高我国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3.加强我国煤矿生产技术管理的对策
3.1增强没课生产技术管理意识
在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内容较多,例如:工程设计、作业规程设计、报告管理等。这些内容都对煤矿企业生产发挥指导性作用。因此,要不断增强煤矿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从而正确指导企业职工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作业,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减少煤矿生产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切实提高煤矿生产的质量、效率,使生产技术管理更加规范化,加快我国煤矿企业管理建设与发展。
3.2健全煤矿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对于煤矿企业的生产管理部门来说,其主要的工作是要排查以及彻底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完善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制度,认真执行煤矿生产的标准,只有这样,才可以大大提高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以及防范各种安全隐患的能力。这样一来,煤矿企业必须要更加完善煤矿技术管理体系,例如:技术安全管理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等。
3.3进一步加快没课生产技术管理队伍建设
从整体上来说,煤矿职工整体素质的高低会对管理工作质量产生巨大影响,其中,有些煤矿企业在生产中,过于重视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从而完全忽略管理队伍建设工作,尽管能够获得短期经济效益,但是难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各个煤矿企业必须对生产技术管理研究的投入大量资金,不断鼓励企业的技术人员开发更新的生产技术以及生产工艺。例如:煤矿企业要定期组织职工参加业务与技能培训,这样一来,既可以增强企业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又能够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从而加快我国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4加大对煤矿生产技术监督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要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只有确保制定的落实与执行,才可不断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出政府以及各个部门的监管职能,从根本上改善当前煤矿生产的现状,有利于提高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正确指导煤矿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
3.5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水平
想要真正使煤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那么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完善开采工艺,研究新技术,从而改善井下工作环境。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煤矿安全状况的好坏,除受地质与开采条件影响之外,很大以部门因设备以及开采工艺落后所造成的。所以,只有依靠先进科学技术,才可以加强煤矿煤矿企业的技术管理,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然而,我们在推广与应用新技术的同时,必须要因地制宜,认真做好技术论证工作,减少其工作的盲目性。除此之外,投入足量的资金,确保新技术与设备的可靠性,减少新安全隐患的出现,这样一来,才可以在煤矿生产中发挥较好作用。
4.结束语
总体来说,近年来,我国经济市场的体制正处于完善阶段,想要使煤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那么必须要使煤矿企业及时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煤矿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的技术规范,使企业职工都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而不断加强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这样一来,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质量与效率,使企业的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并且,还要不断开发新技术,使用新设备,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将煤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确保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传文.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措施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11(24).
[2]颉占胜.关于煤矿矿井通风技术管理的思考[J].技术与市场,2011(4).
篇7
1.1企业生产设备陈旧,给冶金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随着冶金行业的迅速发展,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然而,在我国许多的钢铁企业仍然存在着生产技术落后、生产设备陈旧等问题。虽然我国钢铁企业在不断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并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进行吸收与改造,但是我国钢铁企业的生产设备还只是极少一部分能够达到世界的先进水平,一半左右能够达到国内的先进水平。落后的企业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为企业的冶金安全生产带来严重的隐患。
1.2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模式落后,粗放的管理给冶金生产带来隐患
当前,我国在钢铁企业的生产中,主要采用的是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企业生产的环节和生产工艺不仅多,而且十分繁杂,这就使得企业的内部生产管理很难真正地实施到位,导致企业管理粗放的问题,直接或者间接制约企业的生产发展。而在冶金生产的过程中,高温熔融金属以及有毒气体的逸散,很容易产生烧伤、爆炸、中毒等安全生产事故。而在许多冶金企业,依然实行着模块化管理,各个流程分开管理,不能实现生产流程的相互监督与监督,对安全生产的设备不能做到及时检查与维修,这很容易使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另外,一些冶金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的责任没有明确落到实处,盲目地追求企业的经济利润,管理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生产作业环境较差。这些现象都是冶金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重要根源。
1.3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意识不强,没有严格遵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生产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使企业的安全生产逐渐走向规范化与法制化的道路。但是,冶金安全生产事故依然时常发生。许多冶金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安全生产。企业在设立和审批新的项目时,对项目的前提条件把关手段不够强硬,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即使是有相应的法律规范,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很难真正实施。在许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地方,安全生产的管理条例随处可见,这充分说明企业在冶金生产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生产,这些规章制度往往只是一个摆设。企业领导对冶金生产的重视程度不高,企业职工也不能够认真执行生产的规章制度,职业技能和素质低下,埋下安全生产的事故隐患。
2冶金行业安全生产的主要对策
2.1健全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落实企业生产主体责任
安全生产在冶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企业要积极健全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国家安全监管部门以及企业的领导要加强对冶金安全生产的重视,明确落实企业生产主体的责任,完善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保障冶金生产的安全。冶金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对企业领导和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冶金生产的安全意识,让企业职工掌握先进的冶金生产技术,并能够严格按照相应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进行生产作业。另外,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冶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应急管理预案,并积极加强演练,以降低企业职工在冶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人员伤亡,保证职工的生命安全。
2.2加大冶金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减少安全生产隐患
许多冶金企业在生产管理的模式上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对企业冶金的生产流程和生产设备监管不到位,这就给企业的冶金生产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冶金企业要积极结合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做好安全生产的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加强对企业日常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督力度,及时检查和维修冶金安全生产的设备,认真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整改的责任和方案制度,减少冶金生产的安全隐患,保障冶金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另外,对于一些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高危险工艺生产环节,以及一些重要的生产设备,企业也要积极加强监控,努力促进冶金企业的安全生产。
2.3严肃彻查安全生产事故,加大对事故的惩罚力度
对于冶金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这一现象,国家相关部门要对这些事故进行严肃彻查,通过加大对发生安全事故企业的惩罚力度,提高事故的成本,促使企业重视冶金的安全生产,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在安全生产事故查处的过程中,国家相关部门要认真查清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根源,事故安全的主要负责人,企业在冶金生产过程中是否严格执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通过对安全生产事故的严肃彻查,提高企业管理层对冶金的安全生产意识,减少冶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2.4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更新企业生产设备
在企业的冶金安全生产的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能够有效促进冶金企业的发展,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频率。在冶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势下,河北钢铁集团为促进企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已开始致力于全球资源、技术的科学配置,积极采用全新的生产技术,创新企业的生产工艺,积极研发新的钢铁产品,在生产与管理上,通过技术与设备的革新,保证冶金生产的安全。企业可以根据冶金生产技术发展的状况,并结合企业的冶金生产发展规模,选用科学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加大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使用力度,不断提高安生产的设备水平,实现冶金的安全生产,降低冶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概率。
3结语
篇8
【关键词】煤矿技术管理;高度危险性;事故;安全生产;基础;保障
前言
科教兴煤战略的发展方向是强调技术的创新和促进技术的进步,这也是完善煤炭行业面貌的重要工程。煤矿要确保安全的生产就要加强煤矿技术的管理。而煤矿技术的管理具备了规划性、前瞻性、基础性和指导性的特点,因此强调煤矿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1 分析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取得的成就和现状
1.1 安全生产取得的成就
我国煤矿的开采事业在近些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与社会经济发展密不可粉的。而在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面进步也是比较大的,煤矿安全生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1)生产方面。安全生产的重大进步,煤矿集团在生产每百吨煤时造成的死亡人数下降非常明显。
(2)标准化建设方面。在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比较显著,治理瓦斯爆炸的效果显著,大大减少了瓦斯超限的情况,并制定治理瓦斯示范矿井的标准,加强并完善了矿井防水的治理措施。
(3)安全监管方面。严密的进行安全监管,深入到位的排查隐患,加强培养形成浓厚的安全氛围,有效的从整体上提高了煤矿安全生产的水平。
1.2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近年来,我国虽然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发展方面取得优异的成果。势较好, 但是,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在部分的煤矿企业中还是存在的,对其进行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煤矿的数量非常多,安全水平的整体质量低,不合法的的生产现象存在严重。
(2)薄弱的基础工作,加上在安全保障方面的投入比较少。
(3)没有明确企业安全生产主体的责任。
(4)在技术管理环节比较薄弱,加上职工的安全意识不高。
(5)有些领导对安全意识防范方面不注重, 没有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水平也没有完善相关的安全生产制度。
2 分析煤矿技术管理和安全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
煤矿要确保安全稳定的生产,自然少不了要综合的运用多种的生产技术。煤矿的生产管理工作时刻要把安全管理防在第一位。尽管生产煤矿的环节比较多和生产的过程十分的复杂,但是安全管理始终是首位,不能有丝毫的疏忽。而煤矿安全生产的首要组成部分和煤矿生产的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就是煤矿技术的管理。这项管理涉及到煤矿生产管理的整个过程,在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上起指导作用,并有效促进煤矿生产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而因环节出错而导致故障发生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维护了正常的生产秩序。
2.1 技术支撑决定了煤矿合理开拓开采方案的设计
煤矿的安全生产与矿井的开拓、合理的开采设计密不可分。矿井的开拓和开采设计主要是指对采区划分、巷道布置、设备造型、生产工艺流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等都进行总体的安排和规划。为了有效的进行矿井的开拓,就需要合理部署开采的步骤,因此需要深入了解地质的勘探、先进的技术和装备的使用和工艺流程的发展水平。
设计要在合理化的原则下进行,这些合理化的原则包括机械化、集中化和技术经济。巷道的布置要做到简单明确,在技术和经济实用两方面来进行选择系统的设备设施,制定有效控制全矿性防治事故的措施,而要达到上面的效果,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只有对所采用的技术进行充分的分析、论证和比较,才能制定最佳的方案。设计技术管理直接决定了矿井的开拓或采区的开采的寿命和效益。所以设计技术管理的作用非常重要。
2.2 煤矿技术管理是查处和治理煤矿事故隐患的有效途径
在煤矿井下的生产过程中火、水、煤尘、瓦斯和顶板等五大自然灾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而且会带来危及工人安全的严重后果。任何的煤矿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安全的因素,所以只有不断的查处存在生产中的隐患,安全生产放在首位,采取的措施要合理而且要有针对性,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煤矿生产存在的隐患是一切事故出现的根源,所以只有足够的重视才能消除隐患,煤矿的安全生产才能得到保证。所以只要发现有隐患,无论是小的还是一般的都必须重视,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理,才能控制事故的发生。煤矿在开采过程中,一直捆扰和影响矿井开采的则是火、水、煤尘、瓦斯和顶板等五大问题,要想有效的控制这些长期性的隐患使其不发生危险状态就要做到:强化建设基础工作,建立并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改善监测的手段,落实有效防治的措施。
在开采过程中,面对短期的隐患例如采掘的工作面临近含水层、局部瓦斯超限的存在、钻空顶和过断层、采煤工作面的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等,一定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来消除,这些方法有责任一定要明确并落实到人、要有临时的处理措施和管理要加强等。煤矿的短期患也是技术管理中的一个重点,所以要进行定期的分析和确保做到定量的分析,然后依据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来进行分析探讨隐患与事故的密切关系,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措施,最终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
2.3 “一通三防”的技术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点
我国煤矿瓦斯事故的频繁发生所带来的严重的后果,已经严重的警示我们 “一通三防”的技术管理工作不能粗心大意,在安全生产方面绝对不可以有侥幸心理。因为一个疏忽或者暂时的思想放松,安全生产得不到保证,事故就可能发生了,这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想要抓住安全生产的主动权不放手,就必须抓好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一通三防”技术。有效避免瓦斯、煤尘等重特大事故的出现就要狠抓“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而做好“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就包括以下几点:
(1)制定并完善各级领导与各业务部门关于“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的责任制,明确分清责任,严格落实,采取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方式。严格把守四个重点关即:设计关、生产布局关、措施审批关和隐患处理关。
(2)对矿井通风的技术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视,因为这是关乎防治矿井瓦斯、灭火和粉尘的基础工作,在实际工作的执行中,要强化管理通风系统,对不合理的通风系统要及时进行调整改造,爱护好通风设施,制定并完善矿井通风管理的制度,保证合理的供风和配风。除此之外,要教育和提高广大员工要有爱护通风防尘设施的素质,了不可仪出现人为性的破坏,才能保证有稳定、可靠和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
(3)增加“一通三防”安全措施的投入资,配备齐全相关的通风防尘设施。在资金上大力支持“一通三防”设施的建设,从质量上来设备的实用性,这样通风、防尘的设施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安全可靠。
2.4 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技术管理
煤矿要保证进行安全的生产,就必须依赖于科技的进步,采煤的工艺要不断改进,努力的使用推广新的技术、设备、材料和工艺,提升广大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井下的工作环境也要好好的整改完善。
煤矿的安全状况整体上一直都不是很好的,这些影响因素除了地质和开采情况等制约外,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来自工艺和装备的落后以及有待提升的员工综合素质和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等。因此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就是依赖科技的进步来完成技术管理的高效性。对于新技术的推广要做到因地制宜,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可行性的研究和技术论证的工作,不能想当然也不可以盲目行事。另外资金的投入却是最坚实最强有力的保证,着有足够的资金才可以购置改善安全条件的新设备和新技术。
2.5 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大量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事实证明了只有强化生产技术的领导、清楚明确的责任分工和建立由总工程师做领导的技术责任制的技术体系是有效控制和减少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事实证明,如果没有建立明确有效的技术管理机制和健全的技术管理机构,那么在技术管理上就必然存在随意性和主观性的行为,其结果就会大大增加煤矿安全生产的风险。
在技术管理方面要体现和坚持以人为本。要满足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各级的组织单位或机构就一定要多关心和改善工程技术人员的生活需要,在工作上尽最大的努力去支持和帮助工程技术人员,努力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待,这样工程技术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都可以很好的调动发挥出来,全心全意的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建设,在建设中,积极发挥聪明才智和进行创新,带着这种工作干劲进行工作,就能更好的为煤矿的开采业服务。
3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3.1 煤炭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现状
煤矿行业在收益和风险等方面要比其他行业更富挑战性。所以要保证煤矿行业的高收益和低风险,就要认真做好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工作了,这是煤矿行业生产中的关键又重要的环节。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关于支持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一系列政策。我国在煤矿安全生产技术运用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是值得庆贺的,这些可喜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由于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管理有效提升然后促进了煤矿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在十五期间,我国每年的煤矿生产总量的增长幅度都保持在百分之十七左右,而其中属于国家重点煤矿的年均生产总量已经达到了12亿吨,地方性的煤炭总产量也有效的增加了,达到3.5亿吨;二是生产指标的稳步提高,目前在我国重点大型的煤矿单位已经达到5万吨每个月的年均挖窳浚较五年前有了百分之六十的增长率;三是我国在煤矿生产安全的技术已经基本稳定成熟。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国家在治理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方面上的力度前所未有,国家和地方性的监督力度也大大的增强了,越来越重视关注各煤矿企业对安全技术的管理,最为有力的证明就是我国煤矿发生的特大安全事故比以往大大减少,有效的保证了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四是对中小煤矿的管理不断加强,由于我国对中小煤矿检查的力度不断加大,坚决处理甚至关闭那些不符合安全生产技术的中小型企业,为其他的企业起到震慑的作用,有效的净化了我国煤矿的市场,为煤矿今后的安全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提供一个强有力的保障。
3.2 存在于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中的问题
虽然我国在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上获得飞速发展的成果,其发展速度可以说是突飞猛进,但是很多不容忽视有待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依然存在在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管理中,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相对落后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观念,基本安全意识的缺乏我国部分煤矿企业的技术安全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没有执行和落实好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制度,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没有真正认识到,这都是煤矿事故频频出现的原因,这些事故的发生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欠缺完善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的规章制度,目前我国很多的企业在安全生产制度的建立上都是欠缺科学性的,而且监管的力度也没有落实到位,以致我国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的水平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三是相对滞后和被动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目前我国部分煤矿生产单位没有提前做好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工作,主要是意识的落后,以致都是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后,然后才进行紧急的动员拯救和补偿,这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和工作人员的生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加强和提高煤矿单位的安全管理意识势在必行。
4 消除煤矿事故的有效途径是技术管理
在进行煤矿井下生产时,各种的危害都时刻存在,严重威胁煤矿的安全生产,例如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在采、掘、机、运、通等的工作环节和顺序上一旦出现不当的配合时,事故或故障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灾难,工人的生命健康都受到威胁。所以对于任何的不安全因素,我们都不可以坐视不理,而是应该大胆积极的进行严查,这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最重要的也是最强有力的手段。
4.1 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贯穿着整个的煤矿生产工作中,其地位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了。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来说,没有比注重煤矿生产技术的管理更有效了重要的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大大提高了机械化的程度,而技术管理是任何煤矿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说技术管理是煤矿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科学技术管理有着明显的规划性、超前性和指导性的作用,这是其他技术无法相提并论的。所以要确保煤矿事故的有效减少甚至杜绝就要重视和加强技术的管理。
4.2 用人本管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管理
在总结大量的煤矿安全事故过程中,事故的出现都是由于缺乏对生产技术的领导,每一个人的责任都不够明确和权与责混淆不清所造成的。建立一套有效的技术管理体系是十分重要而且紧迫的。只有责任到人,才没有依赖和推卸的可能性,才可以有效确保煤矿安全技术的管理有原则的执行落实到位。在分清责任的同时,也要关心和理解员工的实际生活需求,从多方面来满足和保证员工的生活,让员工没有后顾之忧,全心全力的为煤矿安全生产建设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5 总结语
总之,在受到实施科技兴煤战略新形势的影响下,改革煤矿安全管理的体制和安全监察的体制是不可避免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和发展,积极的稳定煤矿安全生产局面。所以要想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的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就必须要大力加强煤矿技术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
[2]大洪沟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手册.神华新疆公司大洪沟煤矿,2011.
[3]李兵,周军民,王学哲.浅析煤矿“一通三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中州煤炭,2010(03).
篇9
关键词:冶金行业;安全生产;生产事故;设备陈旧;粗放管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X92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5-008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0375
冶金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最近几年频发的安全生产事故也逐渐引起社会对冶金安全生产的关注,冶金行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深,冶金企业的生产依然存在的安全事故的隐患。
1 冶金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频发根源
1.1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
目前,我国社会市场对冶金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企业在市场销售利润的驱使下,不断加快企业的冶金生产,许多新建的冶金项目,没有经过实践的调研就积极投入生产,使得企业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生产的负担也就变得更加沉重。但是,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的过程中,并没有转变传统的冶金生产方式,安全生产的设备和措施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更新,冶金企业的迅速发展和粗放的生产方式、日益落后的生产设备之间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很容易导致冶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1.2 企业生产设备陈旧,给冶金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随着冶金行业的迅速发展,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然而,在我国许多的钢铁企业仍然存在着生产技术落后、生产设备陈旧等问题。虽然我国钢铁企业在不断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并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进行吸收与改造,但是我国钢铁企业的生产设备还只是极少一部分能够达到世界的先进水平,一半左右能够达到国内的先进水平。落后的企业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为企业的冶金安全生产带来严重的隐患。
1.3 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模式落后,粗放的管理给冶金生产带来隐患
当前,我国在钢铁企业的生产中,主要采用的是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企业生产的环节和生产工艺不仅多,而且十分繁杂,这就使得企业的内部生产管理很难真正地实施到位,导致企业管理粗放的问题,直接或者间接制约企业的生产发展。而在冶金生产的过程中,高温熔融金属以及有毒气体的逸散,很容易产生烧伤、爆炸、中毒等安全生产事故。而在许多冶金企业,依然实行着模块化管理,各个流程分开管理,不能实现生产流程的相互监督与监督,对安全生产的设备不能做到及时检查与维修,这很容易使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另外,一些冶金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的责任没有明确落到实处,盲目地追求企业的经济利润,管理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生产作业环境较差。这些现象都是冶金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重要根源。
1.4 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意识不强,没有严格遵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生产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使企业的安全生产逐渐走向规范化与法制化的道路。但是,冶金安全生产事故依然时常发生。许多冶金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安全生产。企业在设立和审批新的项目时,对项目的前提条件把关手段不够强硬,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即使是有相应的法律规范,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很难真正实施。在许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地方,安全生产的管理条例随处可见,这充分说明企业在冶金生产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生产,这些规章制度往往只是一个摆设。企业领导对冶金生产的重视程度不高,企业职工也不能够认真执行生产的规章制度,职业技能和素质低下,埋下安全生产的事故隐患。
2 冶金行业安全生产的主要对策
2.1 健全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落实企业生产主体责任
安全生产在冶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企业要积极健全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国家安全监管部门以及企业的领导要加强对冶金安全生产的重视,明确落实企业生产主体的责任,完善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保障冶金生产的安全。冶金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对企业领导和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冶金生产的安全意识,让企业职工掌握先进的冶金生产技术,并能够严格按照相应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进行生产作业。另外,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冶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应急管理预案,并积极加强演练,以降低企业职工在冶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人员伤亡,保证职工的生命安全。
2.2 加大冶金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减少安全生产隐患
许多冶金企业在生产管理的模式上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对企业冶金的生产流程和生产设备监管不到位,这就给企业的冶金生产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冶金企业要积极结合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做好安全生产的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加强对企业日常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督力度,及时检查和维修冶金安全生产的设备,认真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整改的责任和方案制度,减少冶金生产的安全隐患,保障冶金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另外,对于一些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高危险工艺生产环节,以及一些重要的生产设备,企业也要积极加强监控,努力促进冶金企业的安全生产。
2.3 严肃彻查安全生产事故,加大对事故的惩罚力度
对于冶金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这一现象,国家相关部门要对这些事故进行严肃彻查,通过加大对发生安全事故企业的惩罚力度,提高事故的成本,促使企业重视冶金的安全生产,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在安全生产事故查处的过程中,国家相关部门要认真查清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根源,事故安全的主要负责人,企业在冶金生产过程中是否严格执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通过对安全生产事故的严肃彻查,提高企业管理层对冶金的安全生产意识,减少冶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2.4 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更新企业生产设备
在企业的冶金安全生产的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能够有效促进冶金企业的发展,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频率。在冶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势下,河北钢铁集团为促进企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已开始致力于全球资源、技术的科学配置,积极采用全新的生产技术,创新企业的生产工艺,积极研发新的钢铁产品,在生产与管理上,通过技术与设备的革新,保证冶金生产的安全。企业可以根据冶金生产技术发展的状况,并结合企业的冶金生产发展规模,选用科学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加大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使用力度,不断提高安生产的设备水平,实现冶金的安全生产,降低冶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概率。
3 结语
总之,冶金安全生产事故的频发,并不只是偶然的、局部的现象,其发生的根源更是多方面的。所以,冶金企业在保障冶金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加强对引起生产事故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保障企业冶金生产的安全,进而促进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凤都.冶金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根源及对策措施
[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2,15(6).
篇10
第一条为了排查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整顿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总煤矿字〔200*〕134号《煤矿隐患排查和整改实施办法(试行)》、安监总煤矿字〔200*〕133号《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和《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等有关文件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煤矿企业是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的责任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全面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的隐患排查和治理以矿井为单位进行,各矿矿长对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和治理负直接责任。
各矿井要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查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发现存在重大隐患,要立即停止生产,并向煤矿主要负责人报告。
第三条矿井有重大隐患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排除隐患。本实施办法所称重大隐患是指《特别规定》第八条第二款所列15种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详见安监总煤矿字〔200*〕133号文件《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以及*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管理资料汇编中所列的重大隐患。*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管理资料汇编中所列的主要隐患,按一般隐患的要求进行排查、整改。
第四条集团公司安全监察部、集团公司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安全监察部,以及集团公司驻矿(处)安全监察处,对所属矿井的重大隐患负有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定期监察的职责。
第二章隐患排查
第五条各矿井要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健全各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的的责任制,组织职工发现和排除隐患。
1、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和各矿矿长,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负全面责任。应当每月组织一次由相关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参加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对查出的隐患要登记建档。要定期听取有关人员及部门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汇报,督促和检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计划和资金的落实,组织健全机构、配备人员、组织制定岗位责任制,主持召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办公会及工作会议,及时作出决策和下达指令。
2、集团公司和矿总工程师,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负技术领导责任,负责组织制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负责配备技术力量,确定岗位责任、开展科研攻关、推广应用新技术,组织安技措资金计划,参加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
3、集团公司分管副总经理和各矿的矿长,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负直接领导责任;各矿分管副矿长协助矿长开展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工作,对此项工作的开展负有同等责任。负责组织实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计划,监督检查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组织实施整改隐患的各项措施,参加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
4、集团公司和矿分管的副总工程师,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负技术责任。负责组织制定、审批和落实整改隐患的安全技术措施,参加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
5、集团公司安全监察部部长和驻矿安全监察处副处长,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负监察责任;集团公司安全监察部分管副部长、总工程师,对各自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负有安全监察直接责任。负责监督检查本企业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和业务保安责任制的履行情况,参加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跟踪落实隐患的现场整改情况,对各自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隐患实行闭合管理,并建立和保管好安全生产隐患整改台账。
集团公司安全监察部总工程师、驻矿安全监察处技术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负技术监察责任。专兼职安监人员要按三大规程及有关文件规定,认真排查本单位安全生产隐患,跟踪安全生产隐患整改,认真检查整改隐患的各项措施执行情况,严格把关。
6、集团公司生产技术部和矿生产技术管理部门,是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实施整改的主要机构,对隐患排查、整改负生产技术管理责任。具体负责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定具体整改方案、指导整改方案的实施以及现场整改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7、基层区队的区队长,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负全面责任。每天组织一次对本区队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及时整改,对排查出来的安全生产隐患要登记建档,并及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工作情况。
8、基层区队的技术负责人,对本区队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负技术管理直接责任。负责编制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的安全技术措施,现场指导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
9、基层区队的班组
长,对本班组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负直接责任。作业前,必须认真排查本班组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提出在工作过程中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对依靠本班组力量无法进行整改,或一时不能彻底整改的安全生产隐患,必须及时向区队以及矿调度室汇报。
10、基层区队的现场作业人员,对所在岗位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负责。必须每班排查本岗位安全隐患,对排查出来的安全生产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如不能整改的,必须及时向班组长和区队带班干部进行汇报,同时,在现场作业过程中,必须无条件接受各级领导及安全管理人员交办的安全生产隐患整改任务,并按要求完成隐患整改工作。
第三章隐患的分级管理和监控
第六条对煤矿的安全生产隐患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和监控。
集团公司生产技术部在每月5日前,各矿井分管部门要在每月25日前,按照以往对十害专管的要求,从采煤、掘进、机电、运输和提升、通防、巷修、火工品管理、水文地质、冲击地压、其它等十大方面,对安全隐患进行一次彻底排查,对所排查出来的各类隐患按照下述方法进行分类和定级,并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即:需要地方政府或省政府及部门协调解决的安全隐患为a类,需要集团公司帮助解决的安全隐患为b类,属于矿安排解决的安全隐患为c类,属于区队自身解决的安全隐患为d类;按照其危害程度和隐患的性质不同,分为:特别严重、严重、中等、一般、较轻5个等级。在填报安全生产隐患汇总表时,要按照隐患的类别、危害的程度和隐患的专业类别,依照a类、b类、c类、d类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填报;重大隐患和一般隐患分别填入各自的汇总表,以明确区分。煤矿重大隐患和一般隐患排查和整改情况汇总表,要及时报送相关领导和部门,并及时下发到基层相关单位。对不属于上述两类煤矿安全隐患的其他安全生产关键问题,仍按现行的相关规定,经梳理后专门填写安全生产关键预报表,分别报集团公司安全监察部和生产技术部;属于基本建设工程的,要同时报送规划部。
集团公司安监部负责跟踪督查b类隐患,并协调省或地方政府及部门解决a类隐患。
一般隐患由矿长指定隐患整改责任人,责成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对限期整改的隐患,由整改责任人负责监督检查和整改验收,验收合格后报矿长审核签字备案。
重大隐患由各矿矿长组织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安全保障措施,落实整改的内容、资金、期限、下井人数、整改作业范围,并组织实施。整改项目结束后,由矿长按照重大隐患的整改验收标准组织自检。
矿井重大隐患自检合格后,要及时向集团公司公司安全监察部、生产技术部以及当地市(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部门进行报告。申请报告应包括整改方案中的内容、项目和自检结果,并有煤矿主要负责人签署的验收意见。
第七条集团公司和各矿井必须建立正常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活动制度。集团公司和各矿井按照季度和月度分别召开一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分析会,每季度的第一个月可将季度和月度排查分析会合并进行。各矿井的采煤、掘进、机电、运输提升、通防、巷修、火工品、水文地质、冲击地压及其它相关方面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每周要与安监部门一起召开一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分析会;区队每天要分析一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情况。每次会议都要有原始记录。
第八条集团公司和各矿两级安全监察部门要建立隐患整改档案,对各类隐患实行“谁排查、谁签字,谁整改、谁签字,谁验收、谁签字”的闭合管理。
每月底,集团公司、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安全监察部门,以及驻矿安全监察处,要将本单位当月安全隐患的整改情况及时反馈给集团公司以及本单位的相关领导和部门。对重大安全隐患没有按期进行整改的,先停产整顿,再按照集团公司相关规定实施责任追究。
第四章隐患的建档和上报
第九条集团公司安全监察部、驻矿安全监察处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及时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或安全监察意见书,并跟踪落实隐患整改的情况;对未按期完成隐患处理或因安全隐患处理不当而造成事故的,要依照责任追究等相关文件的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条各单位安全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所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的跟踪落实,及时进行统计汇总,实行档案化闭合管理。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情况档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安全隐患的名称和种类(类别)、危害程度、产生的原因和现状、所采取的整改方案及安全措施、整改的单位和整改责任人、组织和参加整改验收的人员、整改结果等内容。
第十一条各生产矿井、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应当于每月25日前将本月安全隐患的落实整改情况,以及所排查出来的下个月的安全隐患,向集团公司安全监察部和生产技术部提交书面报告。在每季度第一个月的5日前,要将上季度重大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本季度所排查出来的重大安全隐患,向集团公司安全监察部、生产技术部以及当地市(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提交书面报告。上述报告均要经矿长签字。报告的主要内容要包括:产生重大隐患的原因、现状、危害程度分析、整改方案、安全措施和整改结果等内容。重要情况应当随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