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范文
时间:2023-07-21 17:38: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媒介融合 视听传媒 视听转型 视听无处不在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对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我们从全局和整体的高度谋划今后广播影视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广播影视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当前,我国传媒业发展正处在媒介融合的大时代。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群众精神需求双重力量的推动下,这场史无前例的媒介转型与变革已经在我国传媒各领域各环节深度展开,其特征突出表现在:一是日益开放、互动和去中心化的新型传播方式逐步打破了传统“大一统”、相对封闭和垄断的广播电视传播方式;二是数字化、网络化、交互性的视听内容和服务将逐渐取代传统的模拟内容和服务; 三是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媒体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用户规模日渐壮大,用户群的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视听节目已经成为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发展来看,传统广播影视和视听新媒体加速融合的趋势十分明显,视听新媒体议程设置与舆论引导能力开始比肩广播影视,视听新媒体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明显增强。同时不难看出,广播影视内涵与外延正发生深刻的变迁,广播影视正在向视听传媒转型。视听(Audio-visual)开始成为传媒内容的主要形式,它已经涵盖传统广播、电影、电视和网络广播影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影视动画和游戏等现代所有视听业务。
按照党的十提出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和进一步“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的发展总要求,结合以上分析和认识,我们对我国广播影视未来发展图景作出这样的基本判断:即伴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和卫星技术的发展,中国广播影视将摆脱自身传统传输方式的限制,逐步发展为覆盖全球的融合型视听传媒形态。它们会将拥有海量的新型视听内容作为发展追求,通过多种互联互通的网络,以多种终端向全球无缝传播,最大限度实现“视听无处不在”,中华文化的国际国内影响力将会不断增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广播影视发展的基本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基本趋势之一:发展视听化
随着数字、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广播电视之间的边界日渐模糊。以电视机为例,当它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后,传统单一的电视接收终端转变成为了一个集电视节目接收与分享、娱乐、通信、上网、购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视听信息总汇,俨然成为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其他新媒体新业务的集大成者。因此,可看出传统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处理后,彼此之间界限趋于模糊,而一律指向“视听”服务与消费体验,呈现出“泛视听化”趋势。这种泛视听化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是视听这一概念超越了传统广播影视的范畴,并且有了新的内涵和外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量网络影视剧、网络视频、微电影和微视频进入了大众生活。它们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广播电视节目或影片,传统广播影视的概念已经难以囊括这些在多终端播出、形态各异的音视频内容。以微电影为例,它是充分整合了传统电影和现代网络视频的一些要素,并适宜在移动和休闲状态下观看的网络短片。一方面,它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具备完整故事情节;另一方面,它又不是传统意义的电影,具有网络视频碎片化特征,片子短小,一般在15分钟以内,属微时长、微制作和微投资。
二是所有可上网、带有音视频接收和播放功能的信息终端都可以替代传统收音机和电视机消费各种视听节目。随着IT技术的进步,视听终端已开始从传统收音机、电视机逐步拓展到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视等,从固定、单一终端向移动、多样、智能化终端发展,用户在收听收看各类视听节目的同时,还可制作和大量短节目、微视频,或提供突发事件的第一手信息,积极参与视听节目的评论,等等,因此,基于互联网的视听终端已发展成了信息、传播平台和文化消费平台。美国市场分析公司In-Stat调查显示,到2015年时,全球移动视频消费将超过115.5亿小时;近2/3的智能手机用户将利用手机观看视频;86%的平板电脑用户将通过平板电脑观看视频。随着未来移动互联技术在机场、车站、火车站、码头、医院等各种公共场合的普及应用,各类可上网移动终端的用户,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碎片化”的时间,上网体验现代视听内容。
三是视听已经成为文化表达的主流形态之一,是当代人参与文化建设与交流的重要载体。随着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加速推进,视听文化形态将成为人类历史上听说文化和阅读文化之后的第三个主导文化形态,文化的视听表达将成为人们主要的文化活动,人类文化的视听时代已经到来。视听传媒的作用将更加提升,发展前景无限广阔。有统计数据显示,到2012年6月底,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增至3.5亿人,比5年前增加了一倍多。其中,视频用户占网民总数的65%,互联网上约70%的流量来自视听节目服务;使用手机收看视频的用户超过1亿人,占手机网民的27.7%。因此,不难看出视听传媒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参与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量的互联网视听节目和服务会通过互联网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成为展示中国风貌、传递中国声音、表达中国立场、弘扬中华悠久文化等最主要、最便捷的手段和方式,它也将成为今后我国进一步“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和增强广播影视国际传播的主要途径。
基本趋势之二:视听融合化
融合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进程中呈现的一种新的发展范式。党的十提出,要加快“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随着媒介融合的演进,我国广播影视日益与各类相关技术和媒介相互渗透、融合共进,呈现出融媒体、全媒体的动态聚合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是信息传播技术间的渗透融合。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直播卫星技术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报刊、广播电影电视技术之间相互渗透、融合,将以往单纯的视觉、听觉整合并扩大到人体全感官。新型融合传媒在信息传播和表达能力上将更具备“全媒体”特性,传受双方将需要调用各种生理感官来“体会”融合的视听传播内容,从而完成传播活动。随着人工智能、体感等各种人机交互和智能技术的日渐成熟和广泛应用,移动终端用户的视听新体验还将会进一步提升。
二是不同媒体之间的延伸融合。它主要是通过视听网站与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介之间的延伸与互补,实现融合与发展。这类融合通过赋予传统广播影视新的附加功能,形成融合型的视听传播新形态,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视听消费需求。比如,我国首档微电影剧场栏目“幸福微剧场”2012年已进入青海电视台,优秀的网络微视频节目开始反哺传统广播电视业; 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建立了用户原创内容(UGC)机制,用户通过CNN网站的iReport频道就可以自己拍摄制作的视听内容,等等。
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社交化应用与视听节目的融合,社交化收听收看群体正日渐扩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数据显示,接近50%的网络用户会将自己所看到的和喜欢的视频通过博客、微博等社交平台进行分享,43.5%的用户通过博客收看视频,33.8%的用户通过微博收看视频。到2012年6月底,我国社交网站用户达2.51亿人,占网民总数的46.6%,该数字还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社交化收看将成为今后视听收看的主流方式。海量的内容集成,显示出互联网信息平台对既有媒体资源的深度挖掘、无限延伸,及其对媒体之间相互渗透的极大牵引。
三是媒体内部各要素的重组融合。通过重组和整合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各环节、各要素,由此产生不同于原有媒体产品和服务的新型视听产品和服务。其突出表现在:一是视听服务与终端的融合共进。这类融合催生出以终端为主导的新产业。比如,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就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区别于传统电视机,苹果手机(iphone)和平板电脑(ipad)终端的优势就在于,最大程度满足了用户更丰富更高级的娱乐和使用需求。为提升用户视听体验,终端设备制造商、内容集成商也将更多精力投射在消费者感官体验上,通过完美的设计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终端产品以及视听内容、服务商。二是软终端和硬终端的融合统一。在新技术条件下,各类基于互联网的硬终端包括个人电脑(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与各类电台电视台客户端和社交网站、视频网站、软件商城等应用软终端相互捆绑,它们呈献给用户的界面直观、简洁、容易操作,为用户提供了个性而惬意的应用体验。
基本趋势之三:视听社会化
党的十提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在新的时期,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键在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吸引社会各方广泛参与,“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广播影视节目内容的创作、生产、传播等各领域各环节,大大促进了广播影视业的繁荣发展,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作为在广播影视的边缘和成长起来的新兴媒体,有着与生俱来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市场化特征,从一开始它就铸就了新媒体的无限活力。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我国广播影视在与新媒体融合共进的过程中开始快速转型,其社会化趋向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
一是内容生产供应逐步走向社会化。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播出平台不再稀缺,各类视听传媒对内容有着强大的需求。在视听内容供需链上,视听内容的提供不再被专业机构所垄断,内容的社会化创作生产格局初步形成。比如,新浪自制剧《杜拉拉升职记》,搜狐自制剧《钱多多嫁人记》《秘密天使》等,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好评。各商业网站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优酷网视频总数达2.31亿条、土豆网1.93亿条、搜狐视频1.45亿条,以平均每条视频10分钟推算,其视频节目时长分别为3850万小时、3216万小时和2417万小时,单个视频网站的采制和存储量已远超传统单个电视台的节目量。在内容制作流程上更加开放,每个环节上都积极吸纳有关各方参与,有效增强了内容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例如,风靡全球的网络互动剧《苏菲日记》在葡萄牙诞生后,被多个国家翻拍成不同版本,一度成为欧洲视频网站下载量最高的视频。该剧通过网络征集女主角苏菲,以及剧情互动模式,成为其制胜的重要砝码。随着商业视听网站日益重视内容原创,并逐步加大投入,这将进一步吸引社会各方广泛参与,内容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必将更加明显。
二是传受角色的一体化带来视听传播的全民化、全社会化。现代信息传播多种技术的渗透融合,推动了视听传播行为和过程的进一步扁平化、平民化和社会化。随着社交网站、视频分享网站,以及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迅速崛起,受众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根本改变。有学者使用了“产消者”(Prosumer)这个新的合成词汇,即受众已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变成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结合体,但在实践上受众角色俨然成了生产者、消费者和者的结合体,变成了“产消者”。在融合媒体的技术条件下,“每个人都是一个电台电视台”。美国社会化电视网络“Youtoo电视”提出“每个人都可上电视”的理念,用户根据主持人抛出的互动话题,录制15秒长的视频上传到Youtoo网站。几分钟之后,用户就可以在Youtoo电视上看到自己的节目。这种做法使得用户的参与更加深度化,而且节目的制作更加原创,更加贴近群众生活。
三是各项媒体服务提供逐步走向社会化。以应用商店为代表的服务将成为主导的视听业务模式,社会机构和个人将是各类内容和应用服务的主要提供者。随着智能视听设备的广泛应用,“用电视”将成为消费主流。今后,越来越多的智能视听设备与系统开始转向通用硬件平台,视听业务流程更加依赖软件来实现和运行。操作系统和软件在新型移动智能终端应用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苹果应用商城在推出后的9个月之内,其应用程序下载量即达10亿次,到2012年6月12日,下载量已突破300亿次。苹果公司服务模式将新媒体服务的社会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国际上看,“社会化”既是一种发展趋势和发展格局,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价值取向。对此,我们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深刻洞察媒介融合和社会转型所带来的视听发展大趋势,牢牢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宏伟目标,抓住“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这个关键,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参与视听文化建设的热情,深化体制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开创视听中国建设新局面。当前可以考虑以新媒体为突破口,本着“放开增量、激活存量”的原则,“撇开老城建新城”,用新媒体发展带动传统媒体体制改革,进而形成视听传媒总体改革的新路径。
基本趋势之四:“视听无处不在”
2009年,美国康卡斯特公司和时代华纳公司等有线电视运营商,为了应对互联网视频业务对传统有线电视业务的强大冲击,遏制传统付费电视用户快速流失的颓势,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或目标,即“电视无处不在”(TV Everywhere)。他们提出,只要是有线电视的付费用户,所体验的各类视频内容将不再局限于电视机接收这一种方式,用户通过互联网或手机等终端也可体验该公司提供的视频节目和服务。2010年,康卡斯特正式推出在线点播平台,向用户提供15万个在线视频点播节目,内容涵盖电影、电视剧、儿童节目、体育和娱乐节目等多个领域。同时,它还向用户提供该平台应用程序供智能终端下载使用,当年视频点播总次数达到180亿次。
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推进,新的视听传播格局决不限于电视节目延伸到互联网的“电视无处不在”,而是包括传统广播影视节目在内的所有视听内容,正在借助各种传输网络向社会各个角落延伸渗透,实现“视听无处不在”。当然,当前实现“视听无处不在”还存在一定的瓶颈:一是移动互联技术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网络带宽和网速还难以承载大的视频流以及大量用户同时在线使用;二是适合不同终端的视听内容数量少、影响力偏弱,还很难吸引大部分用户付费开通相关业务;三是大多数用户移动收看习惯尚未养成。今后,这几个瓶颈将随着技术进步、内容产业成熟和用户习惯养成而逐步突破。对此,我们应从国家战略层面谋划和实施文化视听时代的“视听无处不在计划”,全面加强“视听中国”建设。
党的十报告指出,“纵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媒介融合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国际大趋势,传统广播影视及各类新兴媒体汇聚指向现代视听传媒的路径和目标已非常清晰,新技术推动的视听转型与传媒变革已在广播影视各领域各环节深度展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按照党的十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总部署和总要求,顺应媒介融合大趋势,进一步增强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开放意识、产业理念、历史定位和价值关怀,努力推动从传统广播影视到现代视听传媒的历史转型。
(作者系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
篇2
多极化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两极格局终结后,并没有出现单极格局,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世界多极化是顺应时展需求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趋势;其发展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技术转移、资本流动、提供服务、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即把全世界连接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各国在这一大市场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是全球化趋势的一个组成部分。
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经济环境;十二五;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F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1-0038-05
一、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环境发展态势
起源于2008年美国华尔街进而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现行国际经济金融秩序造成严重冲击。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面临深刻调整,复苏历程不会一帆风顺,世界经济格局和全球经济治理结构孕育着许多新变化,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将呈现以下发展态势。
(一)世界经济将逐步走出衰退,但复苏历程不会一帆风顺
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将逐步走出衰退,但复苏历程不会一帆风顺,仍将受到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影响。一是从金融危机的发展前景看,由于银行金融机构资本金损失、流动性紧缺和偿付能力不足问题依然严重,仍面临巨大的去杠杆化压力,剥离处理大量不良资产和坏账需要注入上万亿美元的资金和耗时数年。二是从世界经济面临的调整压力看,全球经济再平衡调整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世界经济难以重现危机前几年的快速增长,需要在调整中逐步恢复。三是世界经济复苏还会受到其他方面因素的制约。美元贬值和未来流动性过剩,有可能在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形成新的价格泡沫,影响经济金融的稳定运行。此外,发达国家失业率持续攀升和发展中国家就业压力增大,以及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也会制约和干扰世界经济复苏。
但也要看到,仍存在诸多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有利因素。一是从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政策措施看,各国采取了一系列力度空前的大规模综合性措施,这对恢复当前市场信心、扭转经济下滑、促进经济复苏将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各国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纷纷加大相关领域的投入,积极培育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促进世界经济长期增长。二是经济全球化仍将在曲折中继续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还将不断取得新进展,资源配置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仍将继续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三是从以往世界经济的增长趋势和波动规律看,金融危机虽然会造成经济短期减速甚至衰退,但不会改变世界经济长期增长趋势。此次金融危机虽然导致世界经济大幅下滑,但根据以往规律,世界经济在“十二五”时期还是有可能逐步回升到长期年均增长水平。
我们预计,“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将逐渐恢复增长,总体呈现前低后高走势。预计2011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5%,2012年将增长3.8%,从2013年起增速将达到不低于4%的正常增长。据此预测,“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仍有可能达到3.8%左右。
(二)世界经济增长模式面临调整,全球经济失衡将有所缓解
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以全球经济失衡为代价的世界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金融危机实质上是对全球经济严重失衡的强制性调整,这种调整虽然有助于缓解全球经济失衡状况,但却是以全球经济衰退为代价的。
从中长期看,要想实现世界经济的平衡可持续增长,避免类似危机的再次爆发,必须对以往难以持续的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进行主动调整。美国等发达国家必须转变负债消费和超前消费模式,适当提高储蓄率;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需要调整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适当降低储蓄率,提高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由于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全球产业仍将继续向有成本和市场优势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转移,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决定了现行的全球贸易失衡格局难以根本消除;加之美元仍是主要的国际结算和储备货币,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金融因素也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因此,世界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虽会有所缓解,但不会完全消除,实现世界经济的平衡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
(三)经济全球化将继续深入发展,产业调整转移将出现新变化
金融危机后,特别是在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全球化仍将继续深入发展。其一,当前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远高于以往,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而独立发展,也不可能单方面采取保护主义措施而不受到其他国家的抵制和报复。当前出现的保护主义倾向不可能无限制地加强,更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的大趋势。其二,虽然经济全球化还会不断受到贸易、投资和金融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干扰,但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动力依然存在,加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十二五”时期经济全球化仍将在曲折中继续发展。其三,随着金融危机的平复和经济的逐步复苏,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多边贸易体制建设,以及扩大市场开放和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仍将是世界各国实现经济发展和繁荣的必然选择。
金融危机后,在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的同时,全球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也将出现许多新变化。一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有望引领全球产业转型升级。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投入和推动产业化进程,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的发展,有可能引发全球产业结构新的调整重组,推动新一轮世界经济增长。二是发达国家在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国际分工中仍将处于领先地位。发达国家在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和运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仍将继续发展金融、保险、信息、技术、会计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更加重视发展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和更新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将在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航空航天,以及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领域奋起直追,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三是国际产业转移将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深层次上进行。国际产业转移将呈现出多层次、多梯度和多向性,垂直转移与水平转移相互交织,从而形成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分工和产业发展格局。
(四)国际贸易投资将再趋活跃,但会受到保护主义的干扰
随着世界经济逐步摆脱金融危机影响重新走向复苏,预计“十二五”时期国际贸易和跨国直接投资还将再趋活跃。一是国际产业转移将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上进行,推动产品内和产业内贸易扩大,并带动相关服务贸易和投资的进一步增长,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机会。二是从发展趋势看,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仍将继续深化,区域内产品、资金、技术、人员等要素流动会更加便捷,区内贸易和投资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三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的迅速发展,将创造出对绿色产品、节能环保技术和设备等方面大量新的需求,带来更多贸易和投资机会。
但是,“十二五”时期也存在一些制约国际贸易和跨国直接投资发展的不利因素。一是全球经济失衡的再平衡调整,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将减少消费和提高储蓄率,降低进口需求,制约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增长,从而抑制国际贸易的增长。二是金融危机后各国就业压力增大,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明显增强。三是发达国家对来自新兴发展中大国的投资和收购兼并活动,有可能设置更多的障碍和采取更多的限制。
“十二五”时期,国际贸易和跨国直接投资将再趋活跃,重新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预计国际贸易的年均增速将恢复到5%~7%的正常水平,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继续维持在25%~30%之间,全球贸易失衡状况有望缓解;跨国直接投资将逐步回升,年均规模有望重新达到1万亿美元以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跨国直接投资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能源资源、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和绿色产业将成为跨国投资的重点领域。
(五)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问题更加突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增大
“十二五”时期,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制约将进一步加大,世界各国都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的挑战。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责任。其一,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共识,节能减排和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也不可避免地增大世界经济发展的成本。其二,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和重新恢复增长,全球能源资源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大,而能源资源的供给增长有限,价格仍有可能再度大幅上涨,加之世界各国对能源资源的争夺不断加剧,未来能源资源供求紧张和价格高位波动都会影响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其三,随着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对世界经济发展约束的不断加大,世界各国必须对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和工业文明的负面效果进行深刻反思,转变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六)新兴经济体地位进一步提升,全球治理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对比将继续此消彼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继续增大,主要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经济金融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将显著增强,世界经济格局将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其一,发达国家将继续受到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即使经济复苏也只能维持低速增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转向立足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仍将推动经济恢复较快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进一步增大,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份额也会明显提高。据推算,到2015年,美国、欧元区、日本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份额分别为18.9%、13.5%和5.3%,比2008年分别下降1.44、1.39和0.84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将达到52.2%,比2008年上升4.7个百分点。其二,金融危机爆发后,由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组成的20国集团已经取代八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和解决全球性重大问题的主要平台。随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的继续增加,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中还会争取到更多的投票权和话语权,从而在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和解决全球性问题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其三,虽然主要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不断提升,但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等方面领先的优势地位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发展中国家在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和维护自身利益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七)国际货币体系孕育新变化,但美元主导地位难以改变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国际货币体系也将面临新的调整和变革,美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地位将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一是金融危机重创美国经济和金融体系,世界各国对美国恢复金融体系稳定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信心受到极大打击,纷纷采取措施降低对美元的依赖,以规避美元贬值带来的风险。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金融市场交易和各国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有可能因此降低。二是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特别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强烈要求改革以美元为核心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虽然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在我国“十二五”时期还难以出现根本性改变,但国际货币体系变革将不可避免地朝着弱化美元地位的方向发展。三是随着新兴经济大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升和区域经济金融合作的深入发展,美元的独霸地位不仅继续受到欧元不断成长壮大的制约,而且将受到来自人民币等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国际化进程加快的挑战。不断增强的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趋势将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朝着更加均衡和公平的方向发展。
总之,在我国“十二五”时期,美元仍将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但其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地位将进一步削弱,国际储备货币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多元化,有可能形成由美、欧、中三大经济体货币共同主导的格局。从长期发展趋势看,未来世界各国有可能效仿欧元区的做法,探索建立世界中央银行和全球统一货币,彻底打破美国利用美元的特殊地位主导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运行的不合理格局。
二、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金融危机虽然给我国的国际经济环境带来许多新变化,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仍将继续深入发展,科技进步还将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世界经济将在调整中走向复苏,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但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等方面领先的优势地位不会发生根本改变,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世界经济发展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既面临需妥善加以利用的机遇,也存在需妥善应对的挑战。
(一)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给我国带来的主要机遇
1.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仍是我国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经济全球化是我国发挥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国外市场、资源、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加快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十二五”时期,经济全球化还将在曲折中继续深入发展,仍将为我国加快发展提供诸多机遇。一是有利于我国利用国际市场规模扩大和进一步开放稳定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二是有利于我国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人才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三是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开发,拓宽能源资源供应渠道,为小康社会建设提供能源资源供应保障。
2.绿色产业在全球兴起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契机。当前,主要发达国家争相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绿色产业,积极培育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预示着未来全球产业调整发展的方向,这为“十二五”时期推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的新契机。其一,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绿色产业,有利于保护环境、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结合点和突破口。其二,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正在全球兴起,但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这为我国赶上新一轮全球产业调整发展步伐,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改变我国在全球分工格局中处于低端的不利地位,提供了重要契机。其三,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为我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市场需求提供了重要机遇,发展这些绿色新兴产业也有利于利用节能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3.美元国际地位削弱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机遇。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地位进一步削弱,在长期有可能大幅贬值,这为我国在“十二五”时期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带来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其一,美元国际地位的削弱将刺激国际储备货币进一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为人民币成长为国际货币提供更大的空间。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外汇储备规模庞大,具备加快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和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物质基础,人民币完全有可能最终成长为与美元、欧元等并驾齐驱的国际货币。其二,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面临巨大的改革压力,中国等新兴大国在推动建立更加均衡和公平公正的国际货币体系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高,这将有助于我国加快实施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其三,为寻找更加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降低对美元的过度依赖,许多国家和地区更加重视加强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为人民币首先实现区域化带来新机遇。我国也适时同更多国家和地区建立双边货币互换机制、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和发行境外人民币债券,为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进程进行了有益尝试。
4.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国际金融危机催生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力量此消彼长,主要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进一步上升,这为我国在“十二五”时期提升国际影响力带来诸多机遇。一是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地位提升必然要求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进行改革,增加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这将增加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和决策权,扩大我国在国际经济规则制定和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中的影响力。二是由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20国集团正在取代仅由发达国家组成的八国集团,成为全球经济金融事务中最为重要的对话磋商协调机制,全球治理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为我国广泛参与全球经济金融事务提供了更多的国际舞台。三是世界经济格局变化还将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转变,这有利于我国和发展中国家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实现长远发展目标。
(二)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给我国带来的主要挑战
1.世界经济在调整中复苏加大了我国扩大内需的紧迫性。“十二五”时期,我国增加外贸出口将面临更多外部因素制约,难以继续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紧迫性加大。一是世界经济在调整中复苏不利于全球需求恢复,外需减弱将制约我国出口快速增长;二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将增加储蓄减少消费,由于这些国家是我国主要出口市场,其进口需求下降将对我国出口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三是一些国家为刺激本国经济复苏和增加就业,有可能加强对国内市场的保护,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限制措施势必增多;四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很可能以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碳排放为借口,设置诸如碳关税之类的绿色壁垒,严重影响我国相关产品的出口。
2.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随着后京都议定书时代的到来,“十二五”时期我国将面临更大的减排压力,不仅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硬约束增大,而且发达国家也会从各方面施压,要求我国承担减排责任,这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确定的基本原则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不应承担强制性定量减排责任。但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既要维护自身的发展权益,也要变压力为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3.国际能源资源争夺加剧继续影响我国能源资源供应安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能源资源供求紧张暂时有所缓解,但供求关系长期偏紧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十二五”时期,我国能源资源供应安全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受政治、经济、安全等因素影响,国际上围绕能源资源的争夺还会进一步加剧,有可能影响到我国的能源资源供应安全;二是出于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考虑,一些国家对我国企业“走出去”参与海外能源资源合作开发设置种种障碍,有可能影响我国建立稳定的海外能源资源供应基地;三是国际能源资源价格仍有可能继续大幅上涨,能否以合理价格稳定地获取能源资源,始终是确保我国能源资源供应安全和降低工业化成本所必须面对的挑战。
4.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措施可能干扰我国对外经济发展。“十二五”时期,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措施还会继续干扰我国对外经济发展。一是除了反倾销、反补贴等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外,诸如碳关税之类新型保护主义措施还会层出不穷,加之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还会增多,并由此引发更加频繁的贸易摩擦;二是我国正在成为对外投资大国,会有更多的企业本着互利共赢原则“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但也不可避免地与东道国发生利益纠葛,一些国家出于种种考虑,有可能采取各种形式的投资保护主义措施,防范和限制我国企业在海外的发展;三是我国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正处在快速成长期,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将更多地进入到国际金融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但由于金融行业的敏感性,一些金融业务会受到金融保护主义措施的限制而无法开展。
三、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策略选择
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环境变化,既给我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会带来新的挑战,机遇总体大于挑战,本世纪头20年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我们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外部条件。
(一)扩内需、稳外需,增强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在“十二五”时期,要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就必须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增强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同时,也要千方百计稳定外需,继续发挥出口对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
在扩大国内需求方面,重点是着力扩大国内居民消费需求,力争使居民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目前的38%提高到50%左右。一是较大幅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要下决心调整宏观分配关系,增加居民收入份额,降低政府收入份额,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扩大消费。同时,在微观分配上,要调整资本要素所得与劳动要素所得的比例关系,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较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健全城镇居民基本住房保障制度,解除群众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要结合财税体制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增加政府对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投入,减少对居民正常消费的“挤出效应”。三是改善消费环境和调整消费结构。要净化消费环境,加大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惩治力度;还要大力发展方便群众生活和满足群众文化精神需要的各种服务业,扩大服务性消费;此外,要扩大高效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积极引导消费结构升级。
在稳定外需方面,重点是稳定传统的出口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稳定现有促进出口的政策体系,并不断加以完善。保持出口退税政策和加工贸易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为出口企业创造相对稳定的政策环境。同时,要加大对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二是继续推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要继续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继续严控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同时,鼓励和支持出口量大的传统优势产业开拓建立海外自主营销渠道,在延伸价值链的同时巩固海外市场。三是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大力开拓新兴市场。要加强对贸易保护主义新情况新动向的跟踪研究,建立更加完善的贸易摩擦预警、应诉和应对机制,充分利用双边和多边渠道,主动防范、积极应对和努力化解贸易摩擦。通过加强双边经济技术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和推动多边贸易谈判等方式,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努力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二)抓机遇、调结构,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在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也要采取必要措施,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一是加强自主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要使我国经济发展尽快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更多地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二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顺应全球产业转型升级趋势,大力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绿色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形成新的国际竞争优势。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全面提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三)谋共赢、防风险,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十二五”时期,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仍是我国面临的重大外部机遇。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同时也要趋利避害,更加重视防范和有效化解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和负面影响,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一是加快形成双向开放格局。在优化结构、注重质量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优化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引导我国企业“走出去”,更好地利用国外市场和资源,提高能源资源的供应保障水平,逐步形成双向开放格局。二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充分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与发达国家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经贸关系,与发展中国家尽量错开产业竞争层次,进一步扩大进口,逐步实现进出口基本平衡,与世界各国共同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三是构建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建立健全国际经济风险预警、防范和应对机制,重点保障国家金融安全和能源资源供给安全,构建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建立以产业安全为基础的外商投资准入审查和监测系统,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篇4
关键词:美国的净出口和投资;储蓄的协整关系;投资与储蓄的缺口;美元中心地位
中图分类号:F81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08)01-0051-05
一、文献综述
美国持续的对外贸易巨额逆差及其所产生的国际影响,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广泛注意。产生美国外贸逆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大多数国内学者一致认为美国持续的对外贸易巨额逆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美国的过度消费,储蓄率低。但是这种观点是与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两个基本事实相矛盾的。
首先,美国经济增长的势头强劲,2002年以来的连续3年,美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分别为29.6%、33.8%、34.5%。其次,美元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市场份额也是上升的,据国学者估计,已经达到62%。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最新报告,世界各国,特别是中国、 日本和俄罗斯3国,所持有的美元储备都在增加,达到了历史新高。
从经济学的理论上说,一个消费得多,而储蓄得少因而投资得也少的经济体,是不可能取得持续的经济增长的。同样从经济学的理论上说,一个对外负债累累的经济体所创造的各种金融资产,包括货币和证券,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必然是脆弱的。实际上,不断地有学者预言美国的经常项目的逆差已经达到一个临界点,美国势必要采取调整政策。否则对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和美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一个灾难性的后果。但是这样的预言,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并不相符。
也有个别学者提出了另外的观点。伍戈先生认为,美国持续的对外贸易的巨额逆差的主要原因是结构性的,由于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重新配置,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降低了美国的对外贸易在国际市场的份额,美国在服务业的出口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在一般商品贸易上不具有比较优势。‘相对于伍戈先生的结构性原因的说法,前一种观点可以称为数量性原因。本文作者认为,有必要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美国经常项目持续逆差的原因及其影响。
二、美国持续性外贸逆差的主要原因
本文根据美国1960年1季度至2007年1季度宏观经济季度统计资料,对美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净出口X(包括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和投资I、储蓄S进行了单位根检验。
根据表l,可以认定,净出口X与投资I、储蓄S都是一阶的单位根过程。然后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检验的结果如表2所示。在5%的置信度水平下,净出口X与投资I、储蓄S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
残差EtX+ 1.19376II-1.024836S+5.93058
表3表明对残差Et检验的结果,Et是一个I(O)的平稳过程。这就充分说明,净出口X与投资I、储蓄S之间的协整关系是成立的。协整关系的成立,可以排除储蓄率低是产生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主要原因的结论,实际上自从1971年美国首次出现进出口贸易的逆差以来,在大部分的时间内,美国都是储蓄大干投资的。
1960年美国的个人消费约占GDP的63%,2006年约占GDP的70%。与此同时,1960年美国的储蓄率约为22%,2006年约为13%。由于2006年美国GDP为132 620亿美元,它的13%就是17240亿美元,约相当于1960年美国GDP的1/2多。一般将中国称为高投资的国家,这是从相对比例而言的。如果就投资的绝对规模而言,美国的投资规模是远远超过中国的。从比例来说,美国的储蓄率有所下降,但是从投资的绝对规模来说,仍然有巨大增长,所以美国有足够的生产能力,生产出满足国内需求的产品。认为美国消费得多,而生产得少的数量型观点,显然不合乎逻辑。
从美国外贸逆差发生的原因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内重新配置的结果,使得美国制造业的生产不具有比较优势。只要世界范围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没有变化,美国在商品贸易上的逆差就具有持续性的趋势。就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而论,无论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汇率发生怎样的变化,无论美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怎样调整,美国民众的消费占GDP的比重发生怎样的变化,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和美国在比较成本上的差距是无法改变的,中国生产的商品在价格上的优势将使得美国消费者更多地选购中国商品,从而使得中美两国商品贸易的不平衡具有持续性的趋势。从美国外贸逆差发生的规模来说,是由美国国内投资需求的强烈程度所决定的。统计资料表明,在1960年l季度至2000年4季度期间,美国只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中期和2000年4季度出现过6个季度的投资大于储蓄的状况,而自2002年第4季度以来,美国连续出现了18个季度的投资大干储蓄。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就个人消费占GDP的百分比而言,美国进入21世纪以来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变化;而投资的比重,比上世纪90年代提高了两个百分点。显而易见,正是美国投资需求的旺盛,使得美国对外贸易逆差有加速扩大的趋势。
从理论上来说,一个国家进口外国商品,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成本竞争型,对于同类商品而言,如果国外商晶的价格,低于国内商品,就有了进口;另一种是需求扩张型,当国内需求急剧扩张,国内供给在短期内发生缺口时,也会产生大量的进口。当进口是由需求扩张推动时,价格调整在短期内不会取得显著的效应。2005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有相当幅度的升值,但是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继续有大幅度的增长。原因就在于当前中国对美贸易的顺差,主要是受到美国旺盛的投资需求的推动。如果美国的投资需求有所回落的话,中国对美贸易的顺差将有所缩小。
三、当前美国持续性外贸逆差的主要影响
按照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的理论,社会再生产的过程,包括了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两个方面。美国经常项目的持续逆差,作为美国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反映,也包含了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两个方面。
与上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的经济繁荣期相比,2002年以来,美国出现的新一波的投资热潮,在产业结构上具有新的特点。美国的信息产业在2000年9月份出现了最高点34.6亿美元、计算机产品在1999年7月份达到最高点10亿美元的产值之后,自那以后这两个产业的生产规模有很大
程度的下降;对钢铁工业、石油制品等原材料工业产品的需求急剧上升,对军工产品的需求也有了大幅度的上升。美国投资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东亚国家对美国贸易的顺差,从产品结构来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中国为例,由表4可知,2006年1~9月,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商品总值增长了17%,但是中国传统的对美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鞋类,增长率都低于总体增长率,玩具出口甚至有所下降;而增长率高于20%以上的,几乎都属于投资品,尤其是钢铁,增长了50%多。中国出口商品产业构成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需求结构的变化。由于受到国际市场上对战略性原材料需求的急剧上升的刺激,20世纪末在经济发展上处于停滞状态的非洲大陆,进入21世纪以来,也出现了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
从价值补偿方面说,由于投资和储蓄之间的缺口,推动美国经常项目的逆差进一步扩大,这种扩大的规模,已经超出了外国资本流入的数额。联合国2005年的投资报告表明,2003年和2004年,美国在经常项目的逆差已经超过流入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由此而产生的由于经常项目的逆差所需要的支付能力的缺口,只能提高美元在世界范围的供给量补偿。有些学者仅仅认为,美国是依靠国外资本的流入弥补国内储蓄和投资的缺口,而忽视了美元作为世界经济的主要通货,对美国经济发展的资本积累作用。
从理论上说,当储蓄和投资产生缺口时,美国是没有资本外流的,因而首先必须有美国以经常项目的逆差形式输出美元,然后才能够有以美元表示的外国资本的流入。虽然实际的过程要复杂得多,美国的资本流出和资本流入是并行的,但是这种并行并不改变问题的客观逻辑。在这种情况下,以实际商品购买力为基础的现有货币的价值必然要产生一个调整过程。美元作为世界的主要通货,它的价值调整必然对国际经济的现有秩序产生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的表现之一,是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从2002年的20多美元一桶,最高的时候达到了100多美元一桶。其他原材料的价格也有了大幅度的上涨。
美元的价值调整,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主要贸易国家货币汇率的调整,这个调整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从2002年迄今,美元对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变化,呈现出一个波动趋势。另一个方面是以国际市场上大宗贸易商品所度量的美元的价值,则发生了大幅度的贬值。从而使得各国的美元储备的国际购买力,发生大规模的缩水,间接地减小了美国由于经常项目逆差所产生的对外债务的负担,从而弥补了国内投资与储蓄之间的缺口。以人民币对于美元的汇率来说,如果1美元等于8元人民币;而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本保持不变,则世界石油的美元价格提高一倍,则意味着中国必须向美国提供双倍的货物,才能够交换同样数量的石油。美元价值的这个调整过程,对于持有美元储备的国家是被迫的,但是在美元作为国际主要通货的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
四、结 语
国内学者几乎一致把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称之为失衡,讨论纠正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失衡的机制,那么首先必须明确世界经济均衡发展的标志是什么?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很短的时间内,美国的对外贸易就出现了逆差,在30多年的时间内,这种逆差一直在发展。难道说在30多年的时间内,始终存在并且一直在发展的现象,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吗?实际上,美国对外贸易逆差的累积,已经成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世界经济发展正常秩序的一个重要存在。有所不同的是,在上世纪的70年代至90年代,对美国保持贸易顺差地位的主要是日本和德国,而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对美国贸易的主要顺差国。
本文提供的实证结果表明,从长期来说,美国的净出口与美国的产出、个人消费、政府支出、投资,存在着一种协整关系,是稳定的。这种稳定关系的存在,是以当今国际贸易的制度框架内的平衡机制作为其基础的。这种平衡机制的作用,表现为4个方面:
首先,美国的对外贸易是不可能保持经常性的平衡状态的。如果美国的对外贸易保持进出口平衡,美元不外流,其他国家的美元通货从何而来呢?这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两难”是完全一样的。如果把美国在经常项目上的平衡状态,作为纠正世界经济失衡所要实现的目标,在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框架内,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美国的对外贸易不可能保持经常性的平衡状态,并不意味着美国目前经常项目的赤字,会持续长久地按照目前的速度发展。随着美国国内投资需求的回落,美国经常项目的赤字规模也会有所回落。
其次,各国所持有的美元储备,从总体上来说,如果不能通过货物贸易,取得美国的等值商品作为补偿,除了一部分为国际商品的流通过程所吸收以外,剩余的部分,只能作为金融资本,流入美国金融市场,尽管采取什么形式,在什么时候流入要取决于各种市场条件。有些学者通过计算表明,美国经常项目的逆差,总是能通过外国资本的流入得到补偿。这实际上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第三,如果美国经常项目逆差超出了必要的界限,使得流入世界其他国家的美元数量与国际贸易可供的货物价值量出现了偏差,则必将使商品的美元价格上涨,从而使得各国的美元储备的实际购买力价值发生缩水。
最后,通过美国经常项目的逆差而流出的美元资本,是否能够持续不断地流入美国呢?这取决于美国的经济是否增长?从而流入美国的外国资本能否获得必要的报酬率。如果美国的经常项目是逆差,但是美国的经济是增长的,则外国资本就会流入美国,从而弥补美国经常项目的逆差,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经常项目的逆差仍具有可持续性;如果美国的经常项目是逆差,而美国的经济是停滞的,则外国资本就不会持续流入美国,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经常项目的逆差则不具有可持续性。
篇5
关键词:跨国公司,发展,全球化,对策
0引言
全球性公司作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正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为这种多国经营有利于相互合作,采用新技术;其次,有利于突破贸易限制,进入市场;再次也为各自进入地方市场提供了便利,从而节约了市场调查和建立市场网络的费用。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普遍认为,全球性公司的兴起,是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健康现象,并预言这将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经济必将全面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对于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来讲,应当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的战略号召,成为有实力的跨国公司。本文分析了我国跨国公司的现状和主要问题,从企业自身和政府的角度提出了发展我国跨国公司的主要策略。
1本世纪初全球跨国公司发展情况
毋庸置疑,在本世纪末以前的130多年里,跨国公司成功而迅速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及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21世纪初跨国公司的发展将会出现以下一些走势:
第一, 企业兼并,强强联合仍将成为跨国公司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形式;
第二, 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合作更趋国际化;
第三, 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将进一步加强;
第四, 跨国联盟将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
第五, 全球性公司正在兴起。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批跨国界、不同于上世纪60年代跨国公司的全球性公司已经悄然兴起。
2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
在我国,相当长时间里把跨国公司看作是剥削第三世界和各国劳动人民的“吸血鬼”,因而对跨国公司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利用外资的逐年增多,国际跨国公司的触角日益伸入到我国,我国企业也逐步走向世界,逐步国际化。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从无到有、日益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1我国跨国公司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我国已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和条件,但仅有的几家跨国企业同全球性的国际跨国公司相比,差距仍很悬殊。我国跨国公司的现状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跨国经营的企业大量增加,但总体投资规模较小。
2003年我国累计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了7178家非金融类企业,协议投资总额147.9亿美元,中方投资额近100亿美元;累计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承包工程合同额约123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79.2亿美元。目前,从事跨国经营的中国企业已发展到3万多家。虽然我国对外投资的企业多,但投资规模小。据统计,1999年我国的境外加工贸易项目平均金额只有220万美元,而目前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是450万美元,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是600万美元。其次,跨国经营的企业多,但形成跨国公司的企业少。目前,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已达3万家,相当于世界跨国公司总数的近1/2,但还没有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跨国公司。这反映出我国跨国经营的总体水平不高。再次,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贸易加工类企业多,高新技术产业少。目前,我国对外投资的行业主要是贸易型企业,占61%;其次是资源开发型企业,占19%;生产加工型企业,占12%;交通业占2%;其它为6% 。
(2)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总态势良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相距甚远。
近年来,我国大企业数量在不断增加,由1996年的3家企业,增长到2001的11家。从营业收益率来看,2000年到2001年分别已经超过了世界500强的平均收益率0.25和2.5个百分点。2001年均超过了美国、日本和韩国的水平。但是另一方面,我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总数仍然很少;进入500强的11家企业仍不具有世界优强跨国公司实力;进入500强的我国企业基本属国家垄断企业,市场竞争力差,这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有着本质的不同。
2.2发展我国跨国公司的必要性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跨国公司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目前,世界6万多家跨国公司拥有85万个子公司,足迹遍及全球各地,它们中间不仅有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也有新兴后起、充满活力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这些国外子公司雇佣了5400万员工,控制着世界贸易额的65%以上,技术转让的80%以上和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90%以上。全球最重要的工业、服务业都已经进入了跨国公司一体化国际生产、流通和服务的网络中。与此同时,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不可低估的力量。2003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35亿美元,从事跨国经营企业达3万多家。目前,已经有15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行列。这些巨大的变化使跨国公司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理论界广泛关注的亮点。加强该领域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以及有效利用外资,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3发展我国跨国公司的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全面参与国际分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政府正在推动实施“走出去”战略。这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经济战略,将直接影响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中的国际地位。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我国外向型经济战略的实施,归根结底要体现在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实施上。因此,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战略与控制,应该适应新的国际国内形势的要求,借鉴跨国公司的有效做法,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企业特点的跨国经营战略和控制体系。
(1)走出去是企业扩张的需要。低成本扩张,境外收购、合资、独资建厂,进行境外加工贸易是当今世界上跨国公司盛行的投资方式和跨国经营方式,也是发展最快、最有前途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变产地为销地,有利于突破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迅速形成规模,降低成本,扩大品牌影响力,直接开拓目标市场。
海尔从1998年开始重点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目前海尔在全球共有8个海外贸易公司,在南非投资374.5万美元建立合资工厂,此外还在印度尼西亚投资100万美元,合资建设电视机生产厂。深圳康佳集团在印度投资900万美元组建合资企业,生产彩电、冰箱、视听和通讯产品,此外还在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亚投资建厂。广东TCL集团已在越南投资1000万美元建立彩电生产工厂,有50万台年生产能力,已占越南10%的市场份额。此外还在印度合资建厂,占当地7%的市场份额。广东科龙集团目前正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建立生产企业。
(2)以大型国企为依托,使之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以民营企业为依托,积极发展中小跨国公司,建构我国市场经济跨国公司框架体系。
我国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已具备了3个条件。一是国有企业经过改革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三年脱困目标如期基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我们已经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路子。二是近10年来在发展企业集团方面,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三是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发展前景好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 。
另一方面,我国民营企业目前具有良好的成长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获得了很大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国家统计局对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2001年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的企业个数、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出货值及利税总额等均有提高。我国民营工业企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和经济效益,它们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比国有企业具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一批民营企业已经走出国门,在跨国经营中取得了成功经验。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能力和水平在不断提高。如:联想、TCL、远大等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已经在跨国经营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3)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使企业发展的动力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我国企业要从根本上提高竞争力,必须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实施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加快解决国有资产产权单一的问题,使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只有这样,“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大规模重组”才会真正有效。
第一,应积极推进跨所有制的企业兼并重组,使国有企业的产权性质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在竞争性领域基本实现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退出,真正形成以市场为主导,以资本为纽带,企业自发兼并扩张的竞争格局。第二,鼓励国有企业上市,尤其到境外上市。境外上市能够有效地改变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实现国有资本的国际化流动,提高国有企业的国际融资能力。第三,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改变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优势企业应积极开展跨国并购,通过跨国并购实现快速扩张和企业股权结构的变化,加速跨国化进程。
3 结 论
21世纪是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纪,是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以及跨国公司的巨大作用都将会给世界经济及人类的生活质量带来深刻的变化。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且处于上升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密切关注经济发展的需要,趋利避害,充分把握和利用经济全球化及跨国公司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不断地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段先胜,杨秋梅.外国直接投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
[2] 梁能.跨国经营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篇6
关键词: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特点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055-01
国际经贸活动进一步向信息化、网络化、无纸化发展。预计今后5至10年,电子商务将以每年翻番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快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分工越来越细,而分工的细化意味着合作与协作的深化。企业间的垂直分工,把不同区域、不同生产性质、不同生产规模的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促成产品及生产要素在国际间、地区间的流动;跨国公司的大发展,更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目前,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南美共同体、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范围越来越大,联系越来越紧密,一体化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尤其是近10年,区域经济组织发展很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有利于消除民族、国家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障碍,有利于劳动和资本的节约,有利于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的自由流动,优化配置,从而达到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扩大市场的目的,促进各成员国及世界经济的增长。由于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区在各地区的相继建立,使自由贸易区内部关税将最终消除,生产要素逐步实现自由流动。因此,在一体化区域内部贸易量将迅速增加,同时将减少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使贸易更多地在区域内部进行。国际商品流动发展很快,并成为贸易效益的主要来源。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企业进入国外市场更为困难。为了绕过东道国的贸易壁垒,有利于降低研究、试制、生产成本,扩大市场,实现优势互补,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已开始走向无国界化。但是直到近几年,大企业间缔结国际战略联盟的工作才得到迅速发展。跨国公司联盟可以利用自身和他国的不同优势,通过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共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跨国公司发展迅邃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跨国公司发展尤为迅速,并正在不断改变着世界商品生产和流通的格局。目前,全球跨国公司约有1.3万家,控制着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2/3,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已占国际贸易的40%。随着生产国际化的新发展,跨国公司将在更大程度上控制着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技术转让等经济活动。制成品贸易,特别是高技术贸易和资本货物贸易在跨国公司内占的比重也将越来越大,在发达国家的制成品贸易中,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使同一行业内部的双向性科学技术在经济进步和资.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微电子、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领域为中心的高新技术、继续加速发展,而且日趋走向实用化、产业化的时代。随着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国际化分工的深化,产品性能的不断提高,产品种类、规格的不断变化,产品的生产周期将大为缩短。由于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必将促使各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使国际间的相互依赖和渗透进一步加深,从而推动国际商品范围和贸易量的不断扩大。使商品生产的内容、形式以及组织等方面都将发生变革。国际贸易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地和新技术联在一起,使国际商品生产和贸易的原材料密度和粗放程度大为减少,而技术、知识密集度却大大提高。由于社会消费需求向多样化发展,通过商品交换,促进行业内部贸易的发展。深加工、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比重大幅度上升,初级产品和技能低的制品占商品贸易的比重逐步下降。
篇7
从历史角度来看,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关系进入相互影响的阶段后,中国经济的上升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我国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后,把过热的经济往下降的时候,世界经济也跟着停止了快速上升的势头。原来是世界经济如果打喷嚏的话,我国要预防感冒,吃点板蓝根。现在的情况是中国经济如果有些问题的话,世界经济也跟着提心吊胆。
有一个好消息:商品的价格会下降。因为经济增长慢下来,尤其工业方面的增长速度的放慢,使得商品价格不会存在像过去那么大的增长压力。另一方面,劳动价格值得引起注意,比如说工资上涨的压力会增加。很多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工资的增长趋势平均5年要增长1倍,而且中国的企业发展需要更高的技术、高层的管理人员,工资、劳务费上涨的压力要增加。人民币跟美元有着直接的关系,人民币的汇率会不会升上去,对中资企业的发展趋势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另外,在大的国际环境中,世界银行利率会逐渐提高,这将给中国国内的企业带来压力,同时,也会导致企业新业务更加紧张。在前两、三年贷款高增长的环境中,企业比较容易拿到贷款,未来几年贷款会变冷,所以企业在这方面会发展会面临不一样的困难。
美国的经济和世界的经济同样是有快速增长、快速下降的周期,中国也是,而且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对中国经济有很大的影响。有这样一个说法,经济增长周期可看作心跳的心脉,现在全球经济进入缓慢的增长期。有人只看到经济中工业增长的情况,但这不是整个经济的反应,虽说工业领域对整个经济增长产生最主要的影响。工业生产的情况可能反映经济发展趋势,尤其是经济发展下坡的时候,工业经济发展缓慢的话,全球的经济也会缓慢下来,它可能下滑的比整个GDP下滑的更快。可能有一些人认为,在中国的环境里面不受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事实上,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比全球增长率要快得多,但要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可以看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经济增长非常快,虽说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为主的,但还是受到世界经济环境的因素的影响。2004年年初,我对中国经济做了一个2004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当时预测中国经济增长会增长10%。原因是全世界的经济都在增长,所以中国经济在世界大的经济环境里,经济的增长速度很难能够慢下来,结果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依旧很快。预计,2005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增长会非常强劲,而且中国的经济增长会高于一些决策者看到的增长速度。下半年经济增长会受到全球的影响,或者政府会采取宏观经济控制的措施,经济增长速度会相对减慢。
投资危机依然存在
现在中国的投资很多,但是没有足够的消费来支持。这里有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投资和消费比例的失调问题,经济的增长过多依靠的是投资来拉动。长期如此下去,恐怕会造成经济结构的恶化、经济结构的失常。
全球的经济环境是逐渐增长而且速度缓慢。最近几年,世界经济存在反弹现象,而中国经济保持迅速发展的态势。但是我们面临一个变化,原来世界经济增长给中国一个外界的需求增长和一些直接的投资的环境,现在这个大环境中,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正在缓慢下来,尤其是亚洲国家,包括中国。亚洲很多国家是以出口为主的经济体,而且这些国家非常依赖美国的经济增长,依赖美国的直接投资。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危机大部分因为有大量的投资,但是,这些投资缺乏消费者的消费来支持这么大的投资,最终导致了经济危机,这是值得中国经济投资热警惕的现象。
中国企业会有行业投资的压力。中国企业外界的竞争的压力是什么?有一些人认为,中国的企业不受世界竞争环境或者是世界企业的竞争环境压力。现在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制造行业就业量都在下降,但是中国制造业正快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生产效益和生产率的提高。中国企业的生产率的快速增长,很大的因素是因为投资比较高。分析这些投资是否有足够的回报,是否有足够的利润,得到的结果是,现在中国的这些行业在世界已经很拥挤的领域里正在大量增加生产能力,这对中国企业将来的利润或者是效益将带来很大的风险。这里有个企业生产率比较的例子,可以说明问题。世界的劳动生产率从1995年到2002年平均增长是1.8%。亚洲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是3%,中国是6%。但是在工业领域里,中国的劳动生产增长率是17%。按照年度的增长率来看,每5年中国的生产率会更翻倍地增长。分行业统计,电子、通讯行业生产率,年度增长24%,运输设备年度增长19%,纺织是12%,服装业是8%。这个反映中国整个行业的生产能力在大大提高,而且这些领域是在全世界上处于供大于求的领域,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中国企业还不断的往这些全世界已经饱和的行业保持较高的投入,其结果可想而知。
比较美国和中国在不同行业的就业增长或减少会发现,从1995年到2002年,中国就业下降了450万人,美国就业降了200万人。中国在电子行业和服装行业的就业是上升的,而美国这两个行业的就业是下降的。中国在这两个领域就业是增加的,投资也是增加的,结果是提高了生产率。在经济环境快速增长的环境中,中国的利率较低,贷款也比较容易拿到手,而且生产力资源相当丰富等,这样的优越环境对企业的发展的影响可能被人忽略。但是经济增长缓慢的时候,如果企业资金会变得紧张,竞争者会低价甩卖产品,这样导致企业产品的利润会降下来,也会导致其它竞争者的利润也会降下来,从而影响其它行业的发展。
环境改变使竞争加剧
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低物价容易得到贷款的环境会逐步地恶化。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我国在宏观调控上政策的一些不足,造成了经济过热的增长。特别是某些部门的过热,也造成了银行盲目放贷款,最终导致我国经济在某些领域的投资不平衡的局面的产生。这些问题从短期来看可能都有它有利的方面,特别是对企业来说有有利的方面,但是长期来讲这样的局面必然会逐步消失,这样会给我国企业下一步走出去,带来更多的挑战。
中国的企业去世界市场竞争的时候要谨慎。中国企业的生产率、生产效益,甚至在企业文化方面,还是比不上一些发达国家。现在有一些人认为,信息产业和通信产业的情况会代表一个竞争性的环境。但是生产高科技产品的能力,如通信设备和信息设备,不代表某一个国家经济方面的优越性。比较很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新兴的国家,比较它们信息产业和通信产业GDP的百分值,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一个企业的优势不在于生产信息产业和通信产品的优势,而是使用这些信息产业和产品的能力。企业要能够利用信息产业的产品为自己带来实惠,但是,这些利用这些资源的实用基础需要一个大环境和企业本身的环境。
全球的竞争环境比国内的竞争环境要更加激烈。假定美国的生产率作为100,跟美国比起来,欧共体是美国的74%。东南亚生产率是美国的15%,中国的生产率大约是美国的13%,这是比较全世界很多企业的平均数得出的结果。但是有一些中国的企业的生产率是有世界水平、有世界竞争能力,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很多企业的生产率不如国际的生产率,所以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竞争要谨慎。
篇8
近几年来,世界经济、贸易增长速度持续高于预期,2007年仍将保持继续较快增长。但世界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正在受到愈来愈多人的质疑,全球房地产市场迅速降温、利率上升,而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使通货膨胀呈现从上游产品价格向下游消费者价格传导的状态、全球经济发展失衡的加剧和贸易保护主义蔓延,不利于世界经济、贸易长期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一、世界经济形势与特点
1.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近几年来,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持续高于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06年9月份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分别将2006年和2007年的世界经济增长预测从4.9%和4.7%上调为5.1%和4.9%,均上调了0.2个百分点。照此计算,从2003年开始,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连续五年达到4%以上,平均增速接近4.7%。
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近几年来,在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下,在国际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的促进下,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得到加强;二是美国、中国等一些主要经济体实现了快速增长,中国为世界市场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大量质优价廉的产品,同时其进口的迅速扩大也拉动了对其他国家产品的需求,对世界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形成带动作用;三是世界经济在抵御外部冲击方面的能力明显增强。例如,对持续上涨的油价冲击的影响、对地缘政治冲突和恐怖袭击的影响,以及SARS、海啸、飓风等突发事件的影响等。
但是,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的持续能力正在受到愈来愈多人的质疑,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系统性风险值得关注。全球房地产市场的迅速降温、利率上升而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使通货膨胀呈现从上游产品价格向下游消费者价格传导的状态、全球经济发展失衡加剧和贸易保护主义蔓延、发达国家财政赤字依然庞大,使得世界经济增长出现迅速下降的可能性,比2001年恐怖袭击以来的任何时候都强。同时,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全球化收益和全球资源的分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等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此外,国际安全问题不利于人们对经济长期增长前景的预期。因此,世界经济在经历了持续、强劲增长之后,2007年增长将明显放缓的风险加大。但从总体来看,虽然受美国经济影响,世界经济出现放缓迹象,却不会出现衰退,发展仍会较为平稳。
2.世界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增强。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世界贸易额与全球GDP之比持续上升,从1988年至1997年的13.2%上升到2005年的16.7%,使得世界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以及世界贸易体制的完善,既给世界贸易发展带来了巨大推动力,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也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受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带动,2006年世界贸易增长也高于预期。按照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全球贸易量增长率将为9.4%和7.8%,分别比春季预测调高1.4和0.3个百分点,增速均高于2005年7.5%的增长水平。从进口需求来看,2006年,受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带动,美国进口增长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自2005年开始,日本和欧元区进口需求明显提高,成为促进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从出口来看,由于外部需求强劲增长,继2003~2005年出口持续快速扩张之后,2006年许多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了出口的较快增长。
近几年,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迅速增长,但世界贸易发展失衡加剧、国际市场产品价格迅速上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贸易摩擦有增无减。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将国内就业增长乏力、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归于贸易问题,并在重要贸易领域设置壁垒,使美欧、美中等国家间的贸易摩擦不断,不利于世界贸易地稳定发展。特别是持续近五年之久的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被迫中止,使多边贸易体制陷入困境,给世界贸易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
3.国际市场产品价格继续上升。近几年,由于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国际市场需求转旺,使得初级产品供需关系紧张,再加上地缘政治和投机因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呈现大幅上升的态势。与2005年同期相比,2006年一至三季度,国际市场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分别上升16.8%、26.2%和29.1%。
2006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延续了2003年以来持续攀升的态势。8月份后国际油价一路回落,10月初落至每桶60美元以下。2006年前八个月,国际市场原油现货和期货平均价格分别为每桶68.57美元和68.77美元,比上年均价上涨21.1%和21.3%;然而2006年9月现货和期货均价则分别骤降至63.80美元和63.90美元。
全球经济增长将趋于放缓是近期油价下跌的根本原因。但是此轮油价上涨呈现持续性的特点,这是由于油价上涨主要反映的是强劲的持续性需求增长。近年世界经济对高油价的承受能力明显提高,高油价虽然给世界经济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总体上来看,到目前为止高油价给世界经济和贸易造成的负面影响比预期的要小,但需要关注的是原油价格持续处在高位,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步深化。
二、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热点问题
1.利率全面上升。2006年全球利率呈现全面上升态势。英、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发达国家是最早进入此轮升息周期者。欧元区经济复苏的基础日益稳固,而通胀率却长期高于欧洲央行设定的2%通胀目标的上限。因此,欧洲央行连续五次加息25个基点至基准利率3.25%。日本央行于2006年3月9日宣布结束实行了五年之久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并于7月14日将基准利率提高到0.25%,结束了零利率政策。
美国经济从2006年4月中旬到6月初仍保持较快扩张,但随后增速减缓,同时房地产市场降温明显。更为重要的是,通胀始终保持在温和可控的状态下和失业持续保持在低位是此轮美国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的重要基础因素,然而,在利率不断升高的情况下通胀压力依然存在。目前美国利率调整已经达到前期确定的5%~5.5%的中性目标,在私人投资率持续过低和经济发展不平衡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低增长与通胀风险依旧,使美联储处于困难的决策阶段。过度紧缩有使美国经济增速大幅下降的可能,也会使全球利率水平进一步上升,不利于世界经济稳定增长。
2.房地产市场降温。受连续加息的影响,美国、法国、西班牙、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等许多国家房地产市场几乎都开始出现下跌。房地产是支撑这些国家经济繁荣增长的重要产业之一,例如美国,其房地产业规模超过两万亿美元,占全国家庭整体净资产的1/3以上,已成为美国金融、零售和建筑等诸多行业最重要的“晴雨表”。
从2006年二季度开始,美国房地产市场降温更趋明显。受连续加息的影响,美国长期利率特别是房贷利率逐渐上升,使消费者贷款发放速度下降。在货币政策调控下,房地产市场降温可以使房地产业许多已达到历史高水平的指标下降,挤出其泡沫成分。但另一方面,房地产业的社会财富巨大,房地产价格上升使得财富效应增加,是许多国家居民消费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实际住房价格下跌也将直接影响居民消费增长,而后者正是美国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之一。
3.通胀水平依然较高。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逾期上升,是当前对发达经济体未来经济走势的基本判断之一。按照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发达经济体通胀率将为2.6%和2.3%,分别比春季预测调高0.3和0.2个百分点。其中美国、欧元区通胀预期上调较大。2006年和2007年美国通胀率预测分别从3.2%和2.5%上调为3.6%和2.9%;欧元区通胀率预测则分别从2.1%和2.2%上调为2.3%和2.4%。
近期,随着经济增速的减缓,特别是能源价格回落,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核心CPI依然保持在高位。另一方面,2006年以来,许多国家物价呈上升趋势,从上游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价格开始向下游消费者价格传导的状态,表明原油价格持续处在高位对经济影响已经逐步深化。同时,一些初级产品价格呈指数式上升,也成为推动价格开始向下游传导的重要因素。
篇9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从物质形态看,全球化是指货物与资本的越境流动,经历了跨国化、局部的国际化以及全球化这几个发展阶段。货物与资本的跨国流动是全球化的最初形态。在此过程中,出现了相应的地区性、国际性的经济管理组织与经济实体,以及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精神力量的跨国交流、碰撞、冲突与融合。总的来看,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为科技、经济、政治、法治、管理、组织、文化、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国际关系十个方面的全球化。
按英国学者戴维. 赫尔德的说法:“全球化是一个体现社会关系和交易的空间组织变革的过程,此过程可以根据其广度、强度、速度以及影响来衡量,并产生了跨大陆或区域间的流动与活动、交往与权力实施的网络。
推动“全球化”进程的,从面上看起来是经济活动的作用;但就其根本却是科技进步。“全球化”作为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世界化”,其实是在互联网建立后才真正确立的,这种“世界化”程度的提升也是互联网不断创新、发展的产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网络化生存”就是“全球化进程”的当下写照。因此,正视“全球化进程”就意味着必须正视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和深刻影响。
如果把文化视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那么科技进步是人类在当下社会实践中最重要的“文化创造”;而如果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界定的“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那么当今人类的生活和生存方式显然具有极高的科技含量甚至有由科技进步来主导的趋势。科技进步已成为“全球化”的原动力,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变为全球化的依托。交通的进步促进人员和物质产品的全球化,通讯的进步促进精神产品的全球化。当然,两类技术的作用经常分不开。互联网能调动资本,轮船也能传播精神。目前的全球化主要是通讯技术的飞速进步引起的。伴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信息时代又接踵而至。随着商业竞争的加剧,企业产品创新速度的快慢和科技含量的大小决定了企业的盛衰成败。科学、技术、生产之间以及各门科学和各项技术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在西方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现在已达到80%。
篇10
关键词:要素流动;世界经济增长;影响机理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史进行分析能够了解到,在地理大发现之前,世界经济呈现着各国独立发展的状态。在世界市场形成之前,区域贸易出现在了世界经济之中。但是各个贸易区之间并没有联系,一直到航海技术以及科技革命后,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逐渐体现。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跨国公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使得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更加紧密,推动了国际贸易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数量增加和规模增大使得直接投资(FDI)的流入量也不断增加。笔者经过分析发现,随着跨国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直接投资波动幅度明显加快。受到投资本身特性的影响,以及其波动与跨国公司数量的关系密切,所以直接投资在世界经济中的活跃程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对整体的趋势进行分析能够发现,直接投资的增长率比国际贸易要快,目前,国际直接投资已经超过了国际贸易。现阶段,转型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流入量显著提升,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的流入量。可以说,转型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成为了吸引直接投资的主要地区。就目前的发展形式来说,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就是国际直接投资,已经完成了国际贸易为主要特征的转变。这使得对世界经济增长受到要素流动影响进行重新的分析更加重要。
二、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中要素观的应用
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本质问题为经济体的想差异性和真实收入随时间增加而增加的原因。经济增长理论一直是广大经济研究学者探讨的重点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经济增长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由于世界经济的增长机理会随着世界经济运行特征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所以斯密的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以及内生增长理论都成为了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斯密在其经济增长理论中提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是国际分工,而国际分工的动力则来自于不同国家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工人由于分工的不同,进行专业化的操作也有所不同。通过工人的反复操作,提升了物品的产量。在不同的工艺制造中,进行有效的劳动分工,能够使得劳动生产力得到成倍的增长。同理,在不同的国家,劳动生产率不尽相同,使得国际分工产生。不同的国家专门进行某一种专长的业务操作,在世界范围内提升了生产率,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新古典增长理论是在索洛和斯旺提出的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完善的。在新古典增长理论中,假设了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其中发挥调节作用的是价格机制。新古典增长理论还指出,资本与劳动可以互相替代、规模报酬不变以及技术的进步是外生的。结合道格拉斯函数能够得出:第一,经济最终总会趋向均衡增长。第二,短期的经济增长受到储蓄率变动的影响,长期的经济增长由技术的发展情况所决定。第三,不同的经济体之间可能会存在趋同。在内生增长理论中,资本、劳动力以及技术都是基本的生产要素。该理论中假设了人力的投资、资本积累知识外溢会影响技术的进步,对其产生推动的作用。所以,能够实现长期的、持续的经济增长。相比于新古典增长理论,对于要素有了更多的要求。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的增长不仅需要要素的量变,还要求着要素的质变。
三、要素流动对世界经济增长影响机理的分析
(一)要素流动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微观效应分析
人均实际产出持续的、稳定的增长就是经济增长。在目前跨国公司的数量以及直接投资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要素流动对于世界经济增长的微观作用为:要素流动有效提升了要素的边际生产效率。在实际的生产中,有多种的要素相互配合、共同组成了生产过程。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中,包含着技术、资金、管理等等要素,可以统称为资本K。所以,要素流动的过程可以由资本流动的过程进行直接的体现。为了分析要素流动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微观效应,可以进行如下假设:在生产过程中,只包含着资本K以及劳动力(可以用字母L进行代替)。这就意味着,资本K从一个国家流向另一个国家,就是要素的流动。对于资本K的流入国来说,新流入的资本结合学习效应,能够完成对L的边际生产效率的提升。同时,资本K与新的L相结合,在保证了原有生产效率的基础上,由于科技含量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原有的边际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提升。对于资本K的流出国来说,剩余K的边际生产效率得到提升,使得L逐渐转移到资本部门,有利于新的资本K的生成。由此能够得出,要素流动对于两个国家的要素边际生产效率都有所提升。可以说,要素流动对于世界经济增长的微观效应就是要素的边际生产效率的提升。
(二)要素流动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中观效应分析
1.对国家要素结构的影响。在国家的要素构成中,各种要素之间的比例就是国家要素结构,这种结构主要是由该国家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在国家要素结构中,各个要素的比例以及要素的总量都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影响。在国际直接投资的不断增长下,要素的流动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或转型国家尽心更直接投资。由于经济增长会使得要素以及要素结构得到更新,所以要素的差异是无法消除的。这就会使国家的要素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结合直接投资的调整形成新的国家要素结构。例如,在发达国家相互投资时,由于国家之间的需求结构有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更好的刺激了相互投资。2.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结构主义认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产业结构的变化,同时,产业结构也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的调整。不同的要素结构会形成不同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改变也影响着经济的增长,所以,要素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来进行的。可以说,要素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相互推进的。产业结构与要素结构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这就意味着一个国家在进行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规划时,除了要对该国家的产业结构进行考量,还要将要素结构纳进考虑的范畴。在要素流动后,两个国家的产业结构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升级。对于要素的流入国来说,因为流入了高端要素,所以产业结构与要素结构都得到了优化;对于要素的流出国来说,资源不断的流向高端的产业,实现了产业的升级。
- 上一篇:语文教学的重点
- 下一篇:环境污染纠纷的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