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07-21 17:38: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篇1

城市的聚集扩张,有利于城市功能的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和功能提升,是城市经济实力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由于中心城市一旦形成,就具有极化效应和扩张效应,将城市区域经济的增长点,并极具带动效应,将由此来满足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服务产业的发展要求,产生最富活力的规模效益。在此基础上,择优加强中、小城市(镇)建设,形成二者之间的互补互动的关系。即中心大城市具有较强的聚集辐射功能,中、小城市(镇)具有城乡中介功能。针对我国农村人口多特点,必须通过大、中、小城市共同分流,实施城市带动战略,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城市化进程,大力加强城市的配套改革和制度创新。

一、以市场化推动城市化加快发展

市场体制和市场环境是推动城市化的内在动力。市场化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受外在制约和影响的规律,从市场化这个城市化制度层面来看,就是排除外在人为的干预,让城市化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发进行。按照市场化的要求,一是把城市工业园区向乡镇企业开放,乡镇企业要利用工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有利时机,加紧进行技术创新与改造,为向城市转移奠定基础:二是改革户籍制度,促进人口流动,用城市的社会保障换取流动人口原所在地的土地使用权,这既有利于经营规模的扩张,更有利于城市化的进程。

二、保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为优化可持续发展的条件,要按照建设现代化都市的要求,在路、桥、水、电、气、热、环保、通讯等基础设施上,进行科学的规划并进行建设。一是要采取多样化的投、融资形式,开阔投、融资渠道:二是要利用好国家的特殊政策,抓住机遇,努力争取更大的优惠,并设立专项资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三是要争取国家对城市改造的财政支持,如“老工业基地改造”、“生态环境保护”等,切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关系,要三者并重,以保证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高速发展。

三、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

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城市化进程中要把协调和整合城乡利益关系作为着眼点,大力促进城乡之间人口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理顺二元结构下的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只有大量减少农村人口,土地才有可能实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农产品的成本才能下降,品质才会提高,市场竞争力才会更强。只有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才可能实现城市化。

四、城市化与经济一体化要协调统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很大程度上催化了城市进程,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也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结合城市实际制定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部局,做到既发挥聚集经济效应,又通过分工、协作降低城市发展进程中的风险和成本。

五、完善城乡土地及城市建设用地制度

实现城市化。必须割断农村人口与土地的联系,农村人口是城市化变革的对象。同时又是城市化进程的参加者,所以。要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制度,包括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同时,国家管理一级土地市场,建立土地价格体系时,应着力寻求城市建设合理用地需求与建设用地指标控制的衔接点,保证公共设施建设用地,尽量满足经营性用地,批租土地的收益则应用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六、发挥中心大城市整合经济及增长作用

城市尤其是中心大城市,在完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的基础上,要加强城市要素、产业与职能的扩散。追求城市区域化。从城市区域发展的角度,发展从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城镇结构体系。一是要加快近域的城镇结合,根据城市与城镇之间要素和产业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制定城市整合目标,构建一体化结构与功能体系,确定城市整合点;二是要加快广域城镇整合,使城镇间产业合理分配及区域城镇整体功能的增强,突出区域性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七、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协调、服务功能

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主要作用是,提供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养老、保险、就业等服务性机构和保障制度及体系,建立和维护经济秩序,调控和协调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为城市发展提供财政、政策、法规、信息、规则、制度等支持,为城市化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降低发展成本和各种服务。

八、前瞻性的进行城市整体规划

篇2

一、对被征地农民进行社会保障的必要性

(一)确保被征地农民的公民权利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农民的支持和大力配合,他们出让了自己多年维持生活的土地,给城市的发展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所以在他们失去土地后,也应该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服务,这是其应享有的基本的公民权利,政府部门应当予以保障和维护。

(二)体现社会主义公平公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是公平公正、和谐民主的价值观念,所以政府作为国家的职能部门,在行使国家权利的过程中,也要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保障失地农民的生活要求。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来源和保障,失去了土地农民就和下岗职工一样失去了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基本生活无法得到保障。况且农民让出土地是为了社会的发展进步,是被动的行为,所以国家除了给予经济补偿外,还应为失地农民提供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社会福利和保障,以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公正,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三)利于社会保障持续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据我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农民生活的安定和谐对社会的和谐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做好和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尤其是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尤为重要。但是城乡差距越来越明显,集中体现在收入差距、医疗差距、社会养老差距等很多方面,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发展,不利于城乡的和谐进步,所以应尽快出台政策,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的养老医疗等社会问题,最大限度保障失地农民的公民权利,使其享受应有的社会保障,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社会保障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现状

(一)征地补偿标准偏低,甚至被截留

首先,在征地补偿的政策上,国家给出的征地补偿政策是根据农民的平均亩产收入和土地种植的类别,以市场价值为导向,进行核算和评估,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太具有普遍性和计划性,而没有考虑气候环境、区域位置、人口数量、经济附加值等因素,导致国家给予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标准偏低,保障不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少数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在执行补偿政策的过程中,滥用权利,私自克扣农民的补偿款,导致最后发放到农民手中的补偿款寥寥无几,严重损害了被征地农民的基本利益。

(二)农民被征地后再就业困难,成为城市边缘人群

我国的大部分农民存在着文化水平低、缺乏一技之长的特点,他们常年以土地种植为生,与城市的生活节奏不相符。在他们的土地被征用后,尽管有部分农民被安置了就业单位,但由于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的限制,很多人无法胜任被安置的岗位工作,而且仍然有很多农民没有实现在岗。被征地的农民丧失了土地后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就不再是农民了,但是又不能很好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他们成为了城市的边缘人群,这也使得没有了经济收入的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和社会保障问题没有了保障,而且越来越突出,不利于城乡社会治安的稳定。

(三)被征地农民养老、医疗等没有保障

被征地农民失去了土地,即等于失去了最基本的养老保障,同时还存在着很多不利因素,一是国家发放的补贴款基本都低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的日常生活所需,而他们又没有其他可以增加收入的来源或能力,基本生活都成了问题,更别说养老问题;二是失去土地的农民将不再享受以前的农村合作医疗优惠政策,而且作为城市边缘人群,他们又享受不到城市的医保服务,看病就医费用昂贵,对于靠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生活的他们来说,“生不起病,更看不起医”是他们目前普遍的生活状态,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相当严重。

三、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应对策略

(一)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规范补偿发放行为

为了保证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首先政府部门要做好和提高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标准,同时要深入了解农民的实际生活情况和生活所需,以及他们未来生活的需要和保障,站在农民的角度,为其排忧解难,这样才可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得以维持,未来的医疗养老有所保障。其次,在确定补偿款后,政府各部门要严格监督补偿款的发放流程,公开透明,让农民及广大民众享有知情权,切实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在补偿款的额度分配上,要优先考虑失地农民的利益,他们要占绝大部分的分配比重,政府和集体则占小数,真正保障农民得到应有的、合理的补偿。

(二)拓宽被征地农民就业渠道

提高补偿款只能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从长远发展角度来说,农民还需要靠自己的能力不断地去创收和增收,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由于农民自身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对他们进行特别的帮助和扶持,一方面可以在政策上放宽和降低要求,鼓励农民贷款进行自主创业,并给予他们最优惠的贷款利率,降低他们创业的成本。另一方面就是组织他们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使其能在城市中安居乐业。同时政府部门还要设立失地农民专门的就业保障金,以备不时之需。

(三)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一个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对于失地农民来说,他们最关注和关心的问题就是再就业问题和未来的养老问题。所以,政府部门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完善的养老保险。并且根据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存趋向问题分别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例如,进入城市就业的农民可以把他们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但对于没有找到工作仍滞留农村的农民也应该帮助他们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同时对于还没有实现就业的失地农民要按照城市职工一样,发放一定的失业补贴,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四)鼓励被征地农民参加商业保险

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也不能单一的全部依靠政府部门进行解决,农民自身也要积极地想办法,多途径多渠道地寻求自我保障。商业保险是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和人们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而产生的一种保险模式,同样具有一定的社会保障作用,而且商业保险形式多样,种类较多,失地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险种,如关注医疗的,可以购买的医疗险,关注养老的,可以购买养老险,比标准化、统一化的社会保险更具有灵活性和自主性。所以失地农民可以从征地补偿款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来购买商业保险,为自己未来的生活增添一份保障。政府也应该积极鼓励和大力提倡失地农民参加商业保险,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篇3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不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反映了人们在发展观上的不同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我们党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作出的高度概括。它明确告诉人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以人为本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既是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片面地把经济社会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把经济发展等同于GDP增长,忽视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密切关系,忽视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忽视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既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是人的素质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命质量的提高和生存价值的提高。不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发展,既没有意义,又无从谈起。

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应当坚持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具体来说,有这样几层含义:其一,充分肯定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既要强调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又要强调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其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尊重人、解放人和塑造人。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尊重人的独立人格、不同需求、能力差异,尊重人的创造和权利。解放人,就是不断冲破一切束缚人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的体制、机制、观念。塑造人,就是既把人塑造成权利的主体,又把人塑造成责任的主体。其三,在研究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时,既要坚持并运用历史的尺度,又要坚持并运用人的尺度,真正着眼于依靠人、为了人。

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应当始终关注人的价值和意义。人的价值和意义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创造的。劳动和创造是一切价值的源泉,人只有在劳动和创造中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就是要在肯定与重视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同时,想方设法为人创造更大的价值提供条件。科学发展观的落脚点在人,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和素质高低,决定着社会全面进步的速度和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形成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潜能,使人们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应当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贯穿于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只有坚持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贯穿于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才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础上,不断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从而使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动力。

篇4

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亦是生态价值观对于人类的物质、制度、精神层面不断渗透、改善的动态关系。换言之,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所应当达到的文明程度: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应当正确处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形成了生态行为文明与生态产业文明;人类在改造社会过程中应以环境介质的保护为基础来处理的人与人的关系,即形成了生态制度文明与生态管理文明;人类在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处理的主观与客观、人与自我的关系同时,应当秉承环境伦理观念,即形成了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不协调现象,是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中最突出的问题。据中科院测算,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率为7.5%,而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5%左右,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的矛盾仍然扩大,环境损害更是给社会各主体的环境权益及环境权造成了严重损害。将生态文明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之中,是确保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唯一路径。经过格兰杰因果检验(GrangerCausali-tyTest),可以得出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且二者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达到了10%的显著性水平并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证明了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及对外贸易是“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换言之,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资源消耗及污染破坏会制约生态文明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工业化发展所增加的技术研发投入有利于控制环境损害,故应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加大环境修复力度、增强环境管理制度,促进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向因果关系,决定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只有将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融合,即向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的转型,才能够正确认识和解决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存在问题,确保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对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的思考

所谓生态文明发展模式,即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融入到人类社会的社会结构中,融入到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文化价值观中。发展生态文明,就是建设与自然界良性互动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即将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发展生态文明应当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及循环性等基本特征,换言之,需以宏观的视角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问题进行审视,立足于自然与人类发展全局的综合性视角促进各学科交流,发展清洁生产与低碳绿色经济,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降低环境损害,以促进经济增长及社会进步,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发展模式,应当具备以下基本要求:第一,以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系统为立足点,即发展经济社会必须考虑生态系统的容量限度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发展方式应当顺应自然界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善待自然,爱护自然,将生态保护观念融入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如产业发展、考核标准、生活消费、制度设计等等);第二,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乃至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宗旨,即坚持从整体主义的视角来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坚持可持续发展;第三,以发展生态文化为重心,促进生态保护理念的传播,加强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使得生态伦理观在人类社会中树立。具体而言,生态文明发展模式集中表现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明产业发展与生态文化建设三个方面。

(一)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生态文明制度的构建是国家在宏观层面推动生态发展的表现。生态文明制度具体包括社会发展评价制度和生态保护法律制度两方面。所谓社会发展评价制度,即符合生态文明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及奖惩机制。政府的行政规划应当具有整体性、长远性、综合性,尤其对于涉及生态安全、长远发展的问题或事项,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容纳限度及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把资源消耗、生态效益、环境损害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政府在编制开发利用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并对建设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同时,应将生态保护纳入行政考核标准,把环境状况作为行政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并把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确保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的实施。生态保护法律制度建设,主要表现为具体的环境基本制度完善,如生态修复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确保对环境损害进行救济,对于受损的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进行针对性的修建和恢复。明确生态修复的责任主体和参与主体,明确各主体的权限责任分配及协调合作机制,明确生态修复的对象并科学的进行分区和规划,对于生态修复的财政拨款及其他来源资金建立专项基金,明确构建生态修复管理机制、生态修复监督机制及生态修复激励制度,完善生态修复规划制度与评价制度。同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健全生态补偿的协商机制,加强生态保护及恢复治理的力度。

(二)促进生态产业发展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是生态文明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表现。循环经济,即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实现能力利用效率的经济。把环境保护与产业布局相结合,通过优化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布局、限制排污总量等方式,将生态保护理念融入到产业发展中。鼓励企业向高科技、低污染、低能耗的产业转型,确保高耗能、高污染的设备及产业链被及时淘汰。提高新兴产业项目在产业结构的比重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例,发展节能产业及生态能源循环产业,刺激以能源资源产业为中心的多元化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应强化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维持企业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动态平衡。鼓励循环经济的发展,鼓励企业进行低碳绿色生产,开发高新技术推动能源行业发展,鼓励企业开发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再生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清洁生产,不断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鼓励企业加大对于自然资源的循环式开发利用,开发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技术,鼓励第一公共部门(政府)、第二私益部门(企业)及公众的良性互动,以充分发挥各主体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强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引导规划作用,提高企业的资源环境意识和公民的绿色消费意识,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良好社会氛围。

(三)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篇5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科技兴区”战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强我区综合竞争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创建目标

按照科技部—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各项指标进行创建,通过科技部-年度全国科技进步综合考核,并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三、考核内容

(一)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1、党委政府重视情况

党委或政府召开、研究解决由科技管理部门负责或参与的科技进步工作重大问题的专题会议和听取科技管理部门科技工作专题汇报的次数,每年总计不少于四次,并切实、有效和及时解决科技进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科技管理机构情况

本级政府设立独立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所属乡(街道)全部设置专门科技工作机构或配置专人负责科技工作。

3、科技经费投入情况

全区本级科学技术支出所占比例达到2%。

(二)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为

1、科技促进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重点开展引进、消化、吸收、集成先进适用技术、科技成果和再创新等举措,推动主导产业发展的项目3-5个。

2、科技促进创业就业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推动科技特派员创业、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及现代服务业发展、开展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创业培训、开展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

3、产学研联合情况

举办产学研合作项目对接活动、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等。

4、科普工作情况

主要包括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及使用,组织大型科普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

5、本地区科技工作特色

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开展促进本地区科技进步特色工作,包括:相关科技政策的制定与落实、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企业发展、科技防灾减灾等内容。

6、党委政府其他部门依靠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举措与成效

主要举措是教育、工信、农业、商贸、卫生、环保等多个党政部门充分发挥科技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开展科技兴农、科技兴贸、科技强警等工作。

7、乡党委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依靠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做法及经验

乡党委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充分发挥科技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开展各项科技工作。

四、创建步骤

(一)准备阶段(6月1日-6月15日)

1、成立“区科技进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开展全区“十二五”科技进步工作,并指导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工作。

2、制定工作方案,分解任务,建立创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会,统一思想,落实任务,明确责任。(6月15日前)

(二)汇编材料及初审阶段(6月16日-6月30日)

1、材料报送(6月20日前):各单位组织专人负责,严格按照科技部科技进步考核指标要求,整理相关数据和材料,报送区科技局,做到材料齐全,数据准确可靠,逻辑层次明晰。

2、材料汇总(6月25日前):区科技局填写基本情况表、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定量指标,撰写考核定性内容。

3、领导审阅(6月28日前):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审核。

4、市检查初审(6月30日前):提交市科技局初审,根据指导意见,进一步补充完善申报材料,并报送省科技厅。

(三)审核阶段(7月1日—7月15日)

专家审核(7月15日前):省考核专家组依据审查的材料填写考核计分表,计算被考核地区的得分,考核专家组根据考核地区的得分经综合分析和讨论,作出考核组意见。

(四)迎检阶段(7月16日—7月25日)

区科技进步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和各责任单位精心组织,扎实做好科技部的抽查准备工作,争取我区进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行列。

五、保障措施

(一)成立专门机构,提供组织保障

成立“区科技进步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按照科技部的考核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分解指标任务,加强对考核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及时研究和解决考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加强部门协调,形成创建合力

各责任单位要按照职责开展工作,加强协调,形成推动科技进步工作的合力。建立责任单位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科技与各责任单位的配合与协作,保证创建工作顺利完成。

(三)设立专项经费,提供资金支持

区财政列出专门预算,全力支持创建活动中会议、调研、统计、印刷等各项具体工作的开展。

篇6

[关键词] 人才;河南;第一要素

[中图分类号] C964.2 [文献标识码] A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河南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发扬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严肃认真、无私奉献的求索精神,勇于创新、不懈登攀的科学精神,着力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明显提升了河南的科技创新水平和人才创新能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人才,正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伟大进程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成为亿万中原儿女实现“中原梦”的第一要素。

1 自然科技人才推动河南科学发展

河南省自然科技人才自觉担当自主创新的先锋,刻苦钻研、勇攀高峰,大力推动科研方法创新、学术观点创新和学科体系创新。瞄准发展前沿,拓展思维空间,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了河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显著提高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人才成长带动自主创新。以解决工农业生产中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为重点,河南省积极实施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以企业为主体,以重大科技专项为抓手,以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为载体,以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为基地,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广大科技人才的创新成果大量涌现。在工业领域,河南省科技人才先后研制出第一台履带式拖拉机、我国最早的喷气纺机、大型轴承和第一台液压支架;在农业科研领域,河南省农业科研人才提出异地培育玉米自交系,开创了我国南北穿梭育种的先河;在信息产业领域,王永民教授发明的王码五笔字型被称为汉字信息化的革命。1991年HJD-04程控交换机研制成功并通过国家鉴定,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垄断;在重大工程领域,建筑结构用高强度钢板、钢化异型玻璃、“神七”出舱宇航服面窗等成果,相继应用在北京奥运会、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和项目中;在重大科技专项领域,河南省科技人才在全国率先解决了纯低温余热发电等关键技术难题,研制的多晶硅产业化、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大采高液压支架等实现了重大突破,输变电装备、电解铝、超硬材料、客车等重点产业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十一五”以来,河南省共有2 730多项科技成果取得省部级奖励,100余项成果获国家级奖励,其中4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科研机构和科技人才进一步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日益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全国重要的多晶硅、超硬材料和电池等生产基地。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河南科技人才也已形成技术和市场优势。中科院的《中国科学发展报告二九》,通过对“创新发展指数”等重要的综合考核标准进行定量分析,对我国内地各省区市科学发展能力进行总评估和总排序,河南位居前十。随着创新主体的不断壮大,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带动了全省战略支撑产业加快升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基础产业迅速发展。

人才集聚赢来观念更新、发展升级。一个个高层次科研和创业平台,成为一个个聚集人才、项目和资金的“聚宝盆”。河南省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或在国内得到广泛认可的技术领军人才、领军后备人才,带动形成了一批创新团队,造就了一支综合素质过硬、专业贡献重大、团队效应突出、引领作用明显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形成了一支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思想道德素质过硬、学术技术水平领先、被业内广泛认可的科技领军人才队伍。一批由“两院”院士和其他科技领军人才带领的100余个杰出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带动形成了一支两万人左右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骨干队伍。目前,在豫两院院士达到17人,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248万多人,比2004年增长77%。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批准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实现了零的突破。几百名各领域专家担任省管企业高级专家顾问,从省到市,都有院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担任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参、顾问,给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和高效益、高回报。特别是在2009年,河南省本土培养的首批“中原学者”郑州大学校长申长雨教授和河南省农科院副院长张改平研究员,分别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对于增强郑州大学创建国家重点大学整体实力,确立河南省农业科技强省地位,进一步激励和引领了全省广大科技人才锐意进取、勇攀高峰具有重要意义。

人才支撑产业成长。广大科技人才紧贴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明确重大科技专项,进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攻关,带动了相关领域生产技术水平整体提升。近几年,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实现重大突破,由郑煤机集团承担的重大科技专项“大采高高可靠性液压支架及电液控制系统”,开发出世界最大采高7米的液压支架,并攻克了电液控制系统,不仅巩固和扩大了河南省煤矿装备制造业在全国的技术优势,而且提升了我国液压支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现同一块土地上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平均亩产超吨半粮(1 733.66千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华兰生物公司承担的治疗性乙肝疫苗研究开发专项,已获得国家新药证书,有望形成近百亿元的市场份额。企业技术创新实力大幅提高,河南省依托企业科技人才申报的“粮食加工机械”、“兽用药品”和“高压输变电装备”等三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批准,占全国总数的九分之一。2010年申报的“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钎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耐火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浮法玻璃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成功入选新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名录。一大批高素质科技人才通过“干中学”、“用中学”,培养带动企业技术工人素质稳步提升。如淮滨县的江淮造船工业园,大力发展造船业,园区内直接从事船舶生产的产业工人达5 500人,带动了原材料、电力、机械、轻工、商业、物流、社会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劳动就业机会2万个以上,为产业规模扩张与转型升级储备了大量的人才,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

2 社会科研人才聚力中原崛起

广大社会科研人才自觉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深入阐释、深入研究和广泛宣传,努力弘扬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人文精神,积极传播先进思想、宣传科学理论、倡导科学精神,为推进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依据。

求实创新,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伟大事业提供理论支持。社会科研人才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这三大任务,用新视野观察新事物、研究新问题,形成见解独到、阐述有理、指导有力的学术思想;精准创新重点,积极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学科体系;拓宽创新渠道,积极主动与地方政府、企业、高校、兄弟省市开展形式多样的联系合作;广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汲取国外前沿理论研究的精华,不断增强社科研究的前瞻性和时代性。一大批优秀理论人才、优秀出版人才和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以特聘专家制、高级雇员制、客座荣誉制、协议签约制、项目合作制和设立工作室等灵活形式,精品争奇斗艳、工作硕果累累、人才枝繁叶茂、事业茁壮成长,在理论创新、学科发展、决策服务、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形成了一批专业贡献突出、引领作用明显、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理论名家、文化大师,为全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用战略思维、世界眼光,深入研究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社会科研人才立足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着眼点,对全省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迅速做出反应,围绕热点难点加强对策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破解“三农”难题、推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发展开放型经济等问题,就河南可持续发展问题、社会和谐稳定问题、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等,及时向省委省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密切关注全省工作大局,敏锐捕捉河南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并做出快速反应,进行深层次的应对性研究,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河南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河南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河南农业现代化推进战略研究”、“河南产业集群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河南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经济研究”、“建设和谐中原与推进三大文明建设‘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研究”、“培育构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原旅游核心隆起带”等课题研究的建议;先后举办了“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理论研讨会”、“推进河南新农村建设”等学术活动,完成了《中原崛起的内涵与实证分析》、《河南省GDP翻两番的综合支持系统研究》、《河南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究》、《实现中原崛起的若干政策研究》、《破解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六大矛盾研究》等课题,对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了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科学引领,大力弘扬河南人文精神。广大社会科研人才大力宣传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和“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的新时期河南人精神,以创新为本,以创新为责、以创新为荣、学术研究不断闪耀创新创造的火花。正确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共识,积极营造正面、向上、和谐、求进的社会氛围,动员全省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伟大建设事业,在全社会形成了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的生动局面。有关专家深入机关、农村、社区、学校、企业,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背景、战略意义、战略重点、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等有关问题,为基层机关干部、社区市民、乡村农民、企业职工、学校师生进行宣讲解读,为广大干部群众认识中原经济区,切实增强建设中原经济区使命意识,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献策献力营造了良好氛围,达到多领域、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效果,受到基层群众的普遍欢迎。

3 人才助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渗透和融合是新时代的特点和趋势,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与自然科技人才同样重要。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社会科学研究是创新的根本,是保持创新区域科学技术优势的源泉,是后发地区突破技术封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一些大型的、结构复杂、靠相关单位的大协作进行研制或由多个分系统组成的项目,得益于自然科技人才与社会科学人才的协作配合,科学地验证新思路、新技术、新理论的可行性、实用性和经济性。

篇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选好人、用好人,是各级党委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河北省邯郸市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是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战略的重要节点,改革发展的任务繁重。适应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真正做到选贤用能,引导各级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干事创业、促进发展上来。

用发展的眼光和战略的思维看待干部。工作越创新、事业越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就越大,对人的素质要求就越高。因此,选好人、用好人,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一些地方在干部的选拔使用和管理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时甚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是选拔人才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与发展实践不相适应。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摒弃妨碍使用优秀干部的各种陈旧观念和偏见,真正确立符合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和党的干部路线的用人观念。应从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出发,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和遵循干部选拔任用程序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破除论资排辈、迁就照顾的观念和做法,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战略的思维来看待干部,努力把那些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选拔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上来。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上检验和识别干部。能不能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能不能有效解决改革发展中的实际矛盾和问题,是考验各级干部能力、素质和水平的重要标准。邯郸市坚持把广大干部放到发展实践中接受检验,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上识别、选拔干部,促使优秀干部通过实践的大舞台脱颖而出。一方面,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干部的重要标准,重用那些埋头苦干、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干部,激励更多的人干事创业。同时,对那些工作不得力、措施不过硬、成效不明显的不仅不重用,还要进行教育和处理。另一方面,根据党的干部政策和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让广大干部清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以科学有效的机制选拔和评价干部。一是探索试行“带责推荐+实绩遴选”民主推荐机制。这一机制的核心要求是让推荐者带着责任去推荐,确保推荐的公正性。在具体操作中,进行综合分析,严格保密措施,保证民主推荐工作的质量,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用人环境。二是探索试行以“突出重点目标、分类量化考核、综合定性评价、奖惩使用挂钩”为核心的一体化综合考核评价机制。这一机制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广大干部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多干群众急需和受益的事,多干为后人打基础的事,多干能够长远起作用的事。通过建立和落实这些机制,促进了广大干部工作思路和作风的转变、创造精神和潜能的发挥,初步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篇8

LI Dan ZHANG Jie

(The University Of Taizhou,ZheJiang Taizhou 318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influence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gradually increased, local government reliance on local universities increas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disadvantages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serv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local universities.

【Key words】Local Universitie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Promote;Countermeasure

0 前言

高校是??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量,是促进产业升级的主要推动力之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未来发展方向必须有助于促进高校重要职责的完成,促进未来高校的发展能够适应社会进步特别是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日前,科技和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越发显著,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校未来发展的新增长点。 地方高校作为国家高校的一部分,应刻不容缓地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调整高校学科和科研布局,多方共建产学研公共技术创新平台,积极开展全面的产学研合作,为地方经济贡献力量。

1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优势

1.1 地理位置

地方城市在地理位置上远离省会城市或中心城市,而高校一般都集中分布在省会城市或中心城市;其次,地方城市的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差,在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稀缺行业的专家学者上就较为困难。再者,地方高校地处本地区之内,与地方政府和企业都比较近,交通便利,方便联络;能及时、快递地给予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方案以及解决实时问题。

1.2 自身综合实力

随着地方高校自身师资、科研、教学等各方面水平的提升,地方高校在地方创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逐渐增强,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的依赖程度日渐增大,从而逐步加大了对地方高校发展的支持。有了政府的支持,地方高校在人才引进、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就有了更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产学研活动的开展,加强了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作,为地方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3 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上地方高校也非常具有优势。地方高校的主要生源是来自本地,这就决定了地方高校在通过培养人才服务地方时,其培养目标更具针对性,而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也会选择留在当地就业,分布在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里,这又为地方高校日后在本地区内开展政策咨询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社会实践与服务工作提供了便利。

2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足

2.1 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之间沟通不通畅

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之间,由于其工作性质和工作方式不同,且缺少有效地交流平台,导致了他们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沟通和信息传达也不通畅,进而致使彼此之间缺乏了解和信任。从客观上,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文件中,针对地方高校的扶持政策比较少;从主观上,地方高校对于政府的相关政策,也是知之甚少,很少主动去学习理解的;因此,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并没有对地方高校起到引导和扶持的作用。

另外,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也不通畅。通畅的信息沟通是地方企业之间开展有效合作的前提条件,两者之间的信息传递不及时或者不对等,就很难能达成合作。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地方高校和地方企业之间都没有建立正规的信息沟通渠道,一般通过个人关系与企业接触的较多,这样就很难从学校层面与企业进行沟通、洽谈,这对两者之间开展合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2.2 地方高校对科技创新认识不到位,意识薄弱

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职称评价体系,使得高校的科研人员“重成果、轻转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科研人员在开展科学研究过程中,只注重基础研究,获得项目、发表科研论文、评职称,却轻视了研究成果的后续转化问题。科学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比如提出科学问题、研究问题、、申请专利,更要理论联系实际,把研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运用到实践中,以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最终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科研人员对科技创新的意识薄弱,从而对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缺乏了解,科研成果偏离社会需求,难以转化和应用。

2.3 地方高校的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成果转化不足

一直以来,地方高校都长期致力于基础研究,且缺乏科研成果转化的专门机构,这就导致了地方高校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科研成果很难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也就难以转化为实际产品。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束之高阁,在如今大力提倡科技创新的时代,无法转化的科研成果就失去了其现实价值,从而导致了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局面。虽然目前我国SCI(科学引文索引)和EI(工程索引)数据库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数量非常大,达到世界前列,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却相差甚远。

2.4 地方高校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长期以来,高校科技管理大多是“重管理、轻服务”“重成果、轻转化”的状况,这样的管理理念直接影响了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地方高校由于其自身的科研水平有限,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科技论文、专利)数量也相对较少,这就形成了科研管理权力过度集中的情况。学校科研管理部门通过行政管理方式直接对二级学院管理,管理层面大、头绪多,往往无法做到较好的统一规划;且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机动性,也阻碍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由于目前高校科技管理?w制和机制是对科研人员作出评价,而不是科学技术本身,地方高校的科技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一是,缺乏分类评价,使用相同的评价标准去衡量不同的科技成果,使得科技成果无法得到客观真实的评价。二是,导向不合理,只注重数量,而轻视质量,注重形式,而轻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不良风气。三是,缺少长效机制,现在的科技评价大多只关注眼前利益,忽视了科学研究的持续性和长远效益,从而影响了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3 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分析

3.1 搭建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之间有效的交流平台

地方高校应与政府、企业达成共识,共同强化为地方社会服务的观念,地方政府要为地方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搭建沟通桥梁,组织搭建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保障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信息流通和传递的通畅;在交流平台上,公开并宣传地方高校的科研成果的同时,收集企业发展需求信息,加强与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系,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要经常性地开展一些跨学科、跨专业的学术交流,邀请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参与,不仅给不同学科背景的科研人员创造一个思想碰撞、发现问题、共同探讨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还加强了地方高校和政府、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了解。

3.2 确立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的发展思路

地方高校必须立足地方,以地方社会需要为导向,根据地方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特点及特殊的人文和自然资源,优化学科建设,对接地方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方向,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逐步确立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的发展思路。

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离不开教学内容的创新,而科学研究中获得的成果和想法,又是教学内容创新的来源;因此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科技创新与教学创新是互相依赖和互相促进的。地方高校要全面审视现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开展专业人才调研,深入地方,深入企业,优化调整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案。将现有的资源整合,形成高水平的专业的团队,把科研、教学融入社会服务。

3.3 积极推进产学研,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

地方高校必须紧密对接地方主导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加强特色学科、重点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提升科技攻关能力和技术研发水平。地方高校必须积极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及时了解地方经济社会需要和科技动态,掌握最前沿的科技信息,积极投入到地方经济建设中去。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地缘优势,主动选择地方产业、行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研究,切实解决共性问题的技术难题,加强应用性科技成果的市场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全面合作,主动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联络,鼓励科研人员经常到企业调研、考察,学校层面应多组织一些产学研的交流大会,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全面合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地方党政重大决策出台提供智力服务。

篇9

一、提高认识,强化做好政务信息工作责任意识

政务信息工作是政府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领导了解情况、协调工作、科学决策的重要保障。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情况,对于保证政令畅通、促进政府机关科学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区正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发展难题亟待破解,更需要以高质量的信息分析局势、制定措施。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切实提高对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把信息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努力使信息工作更加体现时代要求,更加符合领导需要,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二、把握重点,切实增强政务信息工作服务功能

各级各部门要树立精品意识,精选题目,加强分析,把好质量关,确保信息实用、及时、准确。一要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跟踪反映各单位落实上级决策情况。认真做好省、市、区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和领导重要指示跟踪落实情况反馈工作。二要坚持喜忧兼报,加强问题类信息的报送工作。积极反映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新情况、新问题,便于领导及时完善决策,推动问题的解决。三要围绕决策需求,加强政务信息调研工作。要围绕领导决策需求和涉及全局的问题,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形成系统的、有较高决策价值的调研报告,使信息更具政治性、指导性和典型性。

篇10

【关键词】管理科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一、导言

本文以财经类本科院校为例,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对管理科学专业的新要求,对管理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创新,使其能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紧跟时代趋势,并培养出适应于经济转型需要的高层次管理人才。

二、文献综述

林孝贵(2002)以广西工学院为例,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出适合广西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创新设计管理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专业发展方向,并具体设计各个方向的相应课程。朱海霞(2005)通过回顾西北大学管理科学专业学科的建设历程,总结分析了管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专业教育等方面的建设思想、具体做法与成效。王周火、谢恒(2008)以地方高校湖南邵阳学院为例,从本校管理科学专业方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等方面,探讨了管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钟映f、黄深泽(2009),基于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具体学院的特点,探讨了管理科学专业人才的发展方向以及课程体系设计方面的相关问题。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现有成果更多地集中于课程建设与课程体系的设计,缺乏针对该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方面的研究。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立足与原有的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对是否做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是否紧跟社会发展趋势等方面缺乏研究。

三、经济社会发展对管理科学专业的新要求

通过2012年版与1999年版的本科专业目录对“管理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表述相比较,可以看出经济社会发展对管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一)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2012年版的本科专业目录对“管理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培养“复合型人才”,而1999年版的要求为培养“专门人才”。专才的专业知识比较精深,可以在对口的专业岗位中做出成绩,但过窄的知识面容易限制其视野和思维的灵活性,因此,在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以及人才流动性大的现代社会中易显后劲不足,并难以创新。与专才相比,复合型人才的专业造诣可能没有专才深,但其知识面较宽,从而对其他学科的渗透力较强,迁移性也比较好,在现代社会里,其适应性更强,后劲更足,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也比较强。

(二)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

2012年版的本科专业目录中要求“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与之相比1999年版的要求为“应用优化算法”。优化算法属于定量分析,优化算法有很多,关键是针对不同的优化问题,应用不同的算法。现代定性分析方法要采用数学工具进行计算,而定量分析则必须建立在定性预测基础上,二者相辅相成,定性是定量的依据,定量是定性的具体化,二者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三)专业发展方向的调整与拓展

在2012年版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对“管理科学”专业的培养方向要求为“宏观决策、战略规划、企业诊断和管理研究等管理决策”,相比于1999年版要求的“信息管理、系统分析和设计等管理类工作和现代业务管理工作”,专业发展方向更加具体,覆盖范围更广。

综上所述,管理科学人才培养的模式必须进行改革。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不仅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科学技术发展,还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学会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本领,成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四、财经类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创新

培养模式概括为:“彰显本色-夯实基础-凝聚特质-实践融通”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建立“三个层次,一个延伸,一个拓展”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搭建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平台,培养学生进行数据研究、软件应用、评估决策、管理咨询的实践技能。

五、总结

鉴于管理科学本身内涵丰富的特点, 其专业方向的定位应与时俱进, 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其最终的定位要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 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因此, 我们的专业方向规划的过程中也应关注管理科学的发展趋势和实践中的热点问题, 及时进行调整, 使我国管理科学专业培养出既能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特色, 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 又能适应时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