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红线范文
时间:2023-07-21 17:38: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的红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本文通过梳理现代宏观经济学演变发展历程中的三个重要阶段,主要学派形成的历史条件、思想渊源,以及其理论要点、政策主张和实践,分析其演变发展过程的特点。
总体而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演变发展,是随着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出现而发生的,一直围绕着国家干预和经济自由这两大主题进行争论和融合。这两种基本力量此消彼长,相互批判,相互融合,不断深入发展,从而丰富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和经济政策的实践。
一、凯恩斯主义: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一)凯恩斯主义
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普遍性的经济大萧条。首先是股市的暴跌风波,接着是生产大幅度下降,企业大批破产,失业急剧增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37.2%,倒退到20世纪初的水平;失业和处于半失业状态的人数接近5000万。据估计,危机期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额达到了2600多亿美元。传统的经济理论对此一筹莫展,既无法从理论上给予解释,也无法从政策上提出摆脱困境的办法。1这场危机促使人们对资本主义经济生产和基本矛盾进行新的思考。统治阶级迫切希望有一种新的经济理论,既要承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失业的存在,并且能提出应对的政策,但又不要将危机的根源归咎于资本主义制度。
在这种背景下,凯恩斯在理论、方法和政策上,都提出了与传统经济学不同的观点,其思想主要体现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凯恩斯主义的思想渊源是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学说、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学说、孟德维尔的高消费促进繁荣的学说和霍布森的过度储蓄导致失业和经济萧条的学说。
理论上,凯恩斯反对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遵循的“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强调总需求是决定国民收入的关键。他提出三大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在它们作用下,有效需求不足将导致大规模失业和生产过剩,而市场机制无法自动调节并实现充分就业均衡。方法上,凯恩斯开创了宏观经济的分析方法,即总量分析法,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合为一体,克服了此前传统的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分开的“二分法”。政策上,凯恩斯反对“自由放任”和“无为而治”的传统做法,主张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来消除失业和摆脱经济萧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相继接受凯恩斯理论,并根据“有效需求理论”来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例如,1945年,英国政府了就业政策白皮书》,声称政府将稳定就业水平作为主要目标和责任;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政府也宣布将充分就业作为战后施政的重要目标。1946年美国通过的“就业法案”规定“促进最大限度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是联邦政府的一贯职责”。50年代以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进入鼎盛时期,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二)新古典综合派--凯恩斯主义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逐渐恢复,此后的20多年是相对繁荣和稳定发展的时期。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主要是针对经济危机提出的,追随者必须对其理论进行新的解释,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状态。这个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又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威胁,需要对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所忽视的长期发展、价格和工资问题进行研究。此外,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的不一致性,需要加以调和;经济结构的改变,也要求将反映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学和反映国家干预的宏观经济学结合起来。在这种理论和现实背景下,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
新古典综合派的思想渊源是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和新古典经济理论。该学派理论的最大特点体现在“综合”上:①综合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把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总需求所引起的“收入效应”,与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替代效应”结合起来。②综合凯恩斯的短期分析方法与古典学派的长期分析方法。③将传统的对市场自行调节的机制与凯恩斯所主张的政府干预机制结合起来。④把新古典经济学强调的货币政策与凯恩斯强调的财政政策结合起来。⑤把非均衡分析方法与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结合起来。⑥80年代以后,其“综合”的特征还表现为对凯恩斯主义反对派各种理论的综合。其代表人物萨缪尔森曾经说“星期一、三、五,我可以是一名萨伊定律的侍从,而星期二、四、六,我却可以是一名凯恩斯分子。”
新古典综合派的核心政策主张是“需求管理”思想,提倡由政府采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对社会总需求进行适时适度调节,稳定经济增长。1950年代,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主张是补偿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960年,肯尼迪总统采纳了新古典综合派代表人物托宾和奥肯的政策建议,削减个人所得税,生产与就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这又对1970年代的“滞胀”困境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应对这种困境,新古典综合派又提出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实现多种经济目标的策略。
二、新自由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推行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缓和了阶段矛盾,推迟了周期性危机的爆发,剌激了生产与经济的发展,但是却造成了通货膨胀的加剧。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发生了急剧的通货膨胀,并在70年代初形成了高通货膨胀率和低增长率并存的“滞胀”局面,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此束手无策。。5在这种情况下,新自由主义宏观经济学,包括现代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在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论战中迅速崛起。
(一)现代货币主义
现代货币主义的思想渊源是费雪的货币数量论和芝加哥大学的经济自由主义理论。该学派强调货币问题的重要性,主张通过货币政策来消除通货膨胀。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从50年代中期起,根据费雪和芝加哥大学的传统观点,对货币数量理论作了新的论述,主要观点是:货币是唯一重要的因素,货币数量变动既影响物价水平,又影响商品和劳务的生产量或国民收入的变动;通货膨胀不仅被看成是纯粹货币现象,而且被认为是国家干预破坏市场机制作用的后果;反对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提出有计划地稳定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即按照国民收入增长率有比例地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政策主张。
现代货币主义者曾提出过六大政策命题: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是控制通货膨胀,而不是失业;中央银行需要使用明确而有效的目标框架和工具变量;合适的工具变量是全额准备金(制度);中央银行能够充分精确地控制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是适宜的高层目标;货币应以稳定或不变的比率增长。。]
货币主义在整个80年代成为撒切尔主义的理论基础。撒切尔的通货紧缩政策使失业率一路攀升:50-60年代,失业率只有1%-2%左右,1979年撒切尔上台时为4.5%,1981年猛增至9.1%,1985年高达13%。
1979年,美国进行了一场“货币主义者的实验”,美联储不再以利率为中心,而是使银行储备和货币供给遵循事先确定的增长路径。这项政策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取得了成功,从1978年到1982年,通货膨胀率从13%降到了4%,失业率从6%上升到10%;但是却使货币周转率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因此美联储渐渐不再以它作为货币政策的风向标。
(二)供给学派
供给学派强调要注重经济运行的“供给方面”,其理论与政策的核心是说明财政政策的变化,尤其是边际税率的变化,对剌激劳动积极性、储蓄与投资等的作用,进而对总供给和经济增长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供给学派的学术渊源主要是古典经济学,具体来说,主要是指从亚当?斯密到约翰?穆勒,并由萨伊建立的“从供给出发,将生产、成本、生产率作为研究重点,并以经济自由主义为主要政策主张的经济理论体系”。供给学派反对凯恩斯“需求管理”的国家干预主义,认为它是导致产生“滞胀”的根源,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供给管理”,强调财政政策的作用应该影响供给而不是影响需求,以促进私人储蓄和投资,主张全面恢复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主义精神,尤其是萨伊定律。
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在经济陷入“滞胀”和凯恩斯主义失灵的背景下被里根政府所采纳。里根政府大幅减税:1981年第一次总统预算将非劳动所得收入的最高税率从70%降到50%,把资本收益的最高税率由28%降到20%。1983-1984年,美国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复苏,失业率降低。1986年,失业率回到70年代末期水平。
里根政府推行供给经济学,目的是通过增加供给提高生产率、消除“滞胀”。但推行减税却使税收降低、赤字高涨,并造成低储蓄率、低投资率、低生产率、高汇率,投资下降,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
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学派)
在20世纪70年代时,西方国家经济面临“滞胀”和大量失业的困境,凯恩斯主义和现代货币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都未能改变这种局面,一些经济学家从现代货币主义中分离出来,形成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学术渊源是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该学派有3个重要的假设:理性预期(经济行为人对经济变量的主观预期将符合这些变量实际的或者客观的条件数学期望)、持续市场出清(工资和价格变动非常迅速,因此市场总是处于均衡状态)、经济当事人最大化。从这些假设中可以推导出一些重要的政策主张:①政策无效主张。如果货币当局宣布打算增加货币供给,理性的经济行为人会考虑这一信息并完全预见货币供给增加对一般物价水平的影响,因此,产出和就业保持在自然水平上不变。②减少通货膨胀的产出和就业成本。为了减少通货膨胀,经济体要承受产出和就业的损失。③动态时间的不一致性、信誉和货币规则。最优政策选择是在动态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由于存在试图预期政策行为的当事人,会导致政策制定者在一定时期内的相机抉择政策不会导致社会目标函数的最大化。因此,要制定一些长期不变的政策规则,而不是相机抉择,建立对规则的信誉比具体的规则本身更重要。④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独立的中央银行更能建立信誉,以更低的代价实施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⑤宏观经济政策增加总供给的作用。附加预期变量的总供给曲线自然隐含着增加总供给的微观经济政策,即增加产出或者减少失业的适宜政策是那些促使厂商和工人提供更多产出和劳动的微观经济动机的政策。卢卡斯曾指出“福利的潜力来自较好的、长期的、供给方的政策,其收益远远超过短期稳定政策进一步提高所带来的福利。”⑥政策评价的“卢卡斯批判”。卢卡斯批判使用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来评价不同政策方案的效果,因为当事人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他们的行为,参数可能因政策规则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所以无法比较不同政策产生的效果,即宏观经济模型对于政策评价没有用处。
(二)新凯恩斯主义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长期在西方宏观经济学处于主流地位的凯恩斯主义在应对“滞胀”问题时一筹莫展,陷入困境。新凯恩斯主义的产生的理论条件是凯恩斯主义的理论缺陷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解释现实问题时的软弱无力。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观基础,没有清楚阐释名义工资刚性和价格刚性。尽管新古典综合派的萨缪尔森后来把古典微观理论引入凯恩斯经济理论中,但是却没有形成有机的结合体。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虽然发展了一种有微观经济基础的宏观经济理论,但是过于追求理论结构和分析方法的完美无暇,其市场出清的微观分析严重脱离了现实,宏观政策无效性的结论也难以令人信服。在这种背景下,新凯恩斯主义产生了。由于主张政府干预,它被看成是凯恩斯主义的复也。
相比旧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的“新”主要体现在:①在解释经济周期波动方面,强调的是名义价格刚性,而不是名义工资刚性。新凯恩斯主义的重要内容包括“菜单成本”理论、“近似理性”模型、长期合同理论或价格交错调整理论。②强调实际不完全,主要是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并用它们来解释工资刚性和价格刚性。③试图为解释工资和价格粘性现象提供一个可以接受的微观基础。新凯恩斯主义把名义不完全与实际不完全的相互作用和理性预期假说、自然率假说结合在一起,说明名义总需求的波动如何能够对产出和就业产生重大的实际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干预政策如何可以稳定经济。
四、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演变发展特点
虽然现代宏观经济学在产生和演变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争论和分歧,但是在也存在一些共识:①真实GDP的运动方向基本上是由供给方面的因素推动的。M②真实GDP在长期内是螺旋上升的,而短期内实际GDP的波动基本上是由总需求的冲击引起的。③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在短期内存在,但在长期内不存在。④在长期内,货币供给的增长率决定通货膨胀率,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应该是追求一个较低且稳定的通货膨胀率。⑤不主张政府使用不谨慎的“微调”总需求的政策,来使产出和失业水平接近或保持在它们充分就业时或自然的水平上。⑥经济稳定被看成是一个博弈理论的问题。政府的政策体系能够影响人们的预期和行为,因此建立政策的可信度和相关的制度很重要。
20世纪30年代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后,经历了凯恩斯主义的产生和兴起、新自由主义宏观经济学取代凯恩斯主义成为经济理论的主流、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趋同与综合这三个重要的演变发展阶段。
篇2
关键词:单根线棒 耐压试验 定子线棒
1、概述
景洪水电站首台水轮机组的定子设备由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供货。发电机定子是在现场进行下线组装的重要设备之一,其施工周期长、工序多、质量要求高。为保证定子安装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必须制定严格的施工计划和试验计划,并对整个试验过程进行严格控制。
2、基本参数
定子铁芯外景18900mm,铁芯内经18130mm,铁芯高度1800mm,定子机座高度为2140mm。定子绕组为三相双层四支路“Y”型连接条式波绕组结构,720槽,共1440根线棒,每相由4支路并联,绕组单相对地电容1.32μF,绕组绝缘是F级。其基本参数见表1.
3、试验
3.1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1)试验保证电源容量5000VA,空气开关20A,电源线采用BVR2.5mm2;(2)试验前确认试验仪器、仪表完好,接线正确和电源线绝缘满足要求;(3)试验前完成技术交底;(4)单根线棒试验:根据国家标准(GB8564-2003),确定对整台机组线棒抽样72根进行安装前耐压考核,如出线异常,则增加抽样数量或全样检查。
3.2试验内容与试验方法
(1)单根线棒耐压前的绝缘测量
定子线棒采用真空包装,开箱检查无异常现象,用2500V兆欧表测量线棒在冷态下的主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应大于5000MΩ,如绝缘达不到要求,在厂家的指导下进行干燥。
(2)单根线棒的交流耐压
绝缘满足要求后,单根线棒进行安装前耐压考核。试验在光线暗淡的场所进行,线棒应起晕点高(大于1.5UN),经52(2.75UN+2.5)kV交流耐压1分钟应无闪络击穿。如达不到要求,应重新进行防晕处理,并重新试验。定子单根线棒耐压试验接线图如图1。
(3)单根线棒耐压后的绝缘测量
用2500V兆欧表测量线棒在冷态下的主绝缘电阻,绝缘电阻跟耐压前的绝缘相比,应无突变。
3.3主要试验设备、材料及工器具
试验所需主要试验设备、材料及工器具如表2。
3.4试验结果
从12箱下层线棒中抽取36根进行了绝缘检查和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结果如表3。
3.5结果分析与处理
由表2可知,在试验过程中,当电压逐步加至50kV时,有15根线棒在R弯处有放电现象,其中1根闪络击穿。分析其原因为:(1)线棒R弯处受潮;(2)线棒R弯处绝缘材料没有干燥透;(3)线棒R弯处清洁不干净。对其处理意见为:(1)对有放电现象的线棒清除绝缘漆,重新进行防晕处理;(2)对所有线棒进行干燥;(3)干燥要求:温升不超过15度/小时,升至90度保温12小时,降温不超过10度/小时;(4)干燥后,线棒进行100%(1440根)耐压。
对试验不合格的线棒重新进行处理、并对所有抽样线棒干燥后再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线棒的绝缘、耐压均合格。
4、结语
发电机定子线棒质量符合要求,在进入发电机机试运行各项试验中顺利通过考验,目前机组运行情况良好。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的测量标准,在良值上有明确规定,但对使用兆欧表也应提出要求,保证试验数据的可靠行和可比性,以便做出正确地分析判断。■
参考文献
篇3
守不住的“红线”
根据《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抚仙湖一级保护区的“红线”是指“最高蓄水位沿地表向外水平延伸100米的范围”。按规定,“红线”以内禁止新建、扩建或者擅自改建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一切破坏生态系统和污染环境的行为。但实际情况是,这条最后的“红线”最终还是被各大地产商捅破。
据悉,在抚仙湖区,“环湖公路内侧”是湖泊保护的一条警戒线。因为环湖公路距湖边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数百米,一旦在这一范围内兴建项目,就无法保证不冲破上述100米红线。
财经频道评论员张鸿说:“过去我们谈到环境保护,经常强调无法可依,但其实我们也看到了,对于抚仙湖,云南省专门制订了保护条例,在中国,即使是全世界,为了保护一座湖泊而专门制订法律法规的情况也不多见,并且在条例之上还有《水法》、《环境保护法》等等。
在开发与保护的并行发展中,出现了有法不依,保护形同虚设的怪圈,这并不难理解,因为生态保护条例并不能直接带来效益,而如火如荼的各旅游项目建设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现时利益和财富。对于无形的未来效益,选择的天平往往会倾斜到眼前利益这一边,使得所有的生态保护条例成为摆设,并不能真正落到实处。
违规项目何以得到审批
那为什么有了法规还保护不了抚仙湖?答案并不难找。《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2007年颁布后不久,2009年9月,玉溪市便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其中明码标价,市财政以奖代补:“引进一家投资3亿元以上的国际知名品牌五星级酒店,建成后奖励当地政府1000万元”。而公开资料显示,像“樱花谷”、“太阳山”、“仙湖锦绣”几个项目粗略计算,投资总额就达到了七八百亿元。
只不过这些项目最初开展时,都是打着其他名号来躲避公众的质疑。比如打着“老年康体养生度假中心”的招牌,实际建起的是五星级酒店和商品房,而诸如此类“挂羊头卖狗肉”的例子不止一个。无论是以“健身中心”还是以“文化园”为名的项目,其实质内容都是体育娱乐场地、星级酒店和公寓商品房等。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八条规定,“专项规划草案审批前要获得环评报告,没有进行环境评价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那在建的工程项目是否符合这样的规定呢?据相关报道,以高尔夫球场的环评审批为例,虽然并没有拿到国家颁布的环评报告,但开发商却持有施工许可和销售许可的相关政府文件。经过审批的原因是他们申报的并不是高尔夫项目,而是按照“惯例”,避公众之嫌,申报的是“世界第一大高端体育运动会所”。
地方政府成违规项目推手?
根据《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在抚仙湖一级保护区内改建建设项目或者在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的,都应经玉溪市人民政府批准”。也就是说,这些高档别墅、度假村、高尔夫球场项目上马的背后,都有政府的影子。
2009年9月27日,《云南日报》对玉溪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全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进行了深入解读。分析认为玉溪市级财政的从2010年起,每年投入旅游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各县区同时设立和增加旅游专项资金的决定,是想要通过刺激旅游业来带动抚仙湖地区经济发展,改变以农业为主的生产结构。
据经济观察报记者贾华杰报道,这些项目动辄投资数十亿元,给玉溪2013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带来了增长,这也是玉溪市政府2008年制定的抚仙湖“保护性开发”路线图的一部分。
另外,根据玉溪市出台的《关于加快全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表明,旅游项目的引进,将会有市财政以奖代补,因此,很多投资不大的项目甚至都不被政府放在眼里。
地方政府的开发冲动缘于经济利益,也得益于“柔性”的法规所提供的巨大操作空间。政府热衷于推广这类的旅游项目上马,即使其并不符合国家相关的环保生态法规,也还是可以顺利得到审批。有多家媒体都报道说,甚至不用通过环评,仅凭市委书记一句话,就可以为这些违规项目开绿灯。
抚仙湖的产业结构困境
提及玉溪市政府加大力度投资旅游开发建设的原因,据悉是为了“今后能够以旅游业和配套服务业为主导,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方向,引导区域经济由低端平面化发展向多层次立体化和综合配套发展转换”。
抚仙湖流域的产业结构是以农业为主,经济发展处于产业结构低端发展态势,对此,玉溪市副市长孙云鹏表示,玉溪的产业发展“非常的不合理”。他说道,“我们想把旅游产业作为玉溪的第三支柱产业,第一支柱产业是烟草,第二支柱产业是矿产”。在玉溪,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烟草,烟草占经济总量甚至一时间超过60%,近两年,烟草约占经济总量40%左右,占财政收入的70%。玉溪市政府认为旅游产业也是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支柱产业,但是已经培育十年了,还停留在基础阶段,包括抚仙湖的保护和开发,因此要大力开发旅游产业,逐步转变农业主导的发展模式,这才有了大量抚仙湖边相关旅游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要实现双赢
抚仙湖大片“度假村”、“高档别墅”、“星级酒店”的出现,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但人们所能看到的就是眼前一步步恶化的生态环境和多数人不具备消费能力的旅游项目。
段昌群教授认为,首先,在中国不一定所有地方都要建高尔夫球场。“它带来的是大面积的土地占用、极高的维护成本,很小的私人消费群体以及潜存的生态环境问题”。尽管政府想要求发展,改变低端的产业结构模式的初衷有一定道理,但是一切的发展也都要建立在合理和长远发展的框架下,才能够得到良性和有序的发展前景。而发展的意义本身也是多元化的,并不能一味只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这样损失的会是未来更大的利益,只是这些利益不在眼前,人们无法预估和衡量而已。政府应该将生态保护和经济利益协调发展作为未来的布局战略,抚仙湖本身具有较大的缓冲能力,很有希望维持良好的水质,但前提是“官方对目前的开发进行前瞻性的、科学严谨的管理,好好考虑发展方式和发展布局,以便把生态环境风险化解到最小程度。”
篇4
会议提出,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要立足于转方式、调结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形成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的新机制。会议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的预期目标:到201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标准煤左右,用电量控制在6.15万亿千瓦时左右。
会议同时要求,要把总量控制目标科学分解到各地区,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负总责。
在这一能源总量控制框架要求下,一些省份必须减少能源消费数量,这相当于给地方经济增长上了“紧箍咒”。目前,我国能源领域市场化程度与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相比仍然比较滞后。而且能源和民生密切相关,涉及利益群体复杂,推进存在较大难度。加上地方政府出于对经济发展的担忧,会在能源总量控制目标的分配上斤斤计较。因此,国家发展改革委方面专家建议,国家应根据不同地区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合理制定能源消费控制指标。
除划定能源消费总量“红线”外,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科技创新。完善水电、核电及可再生能源电价定价机制,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比价关系和煤电价格关系,完善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政策。
中海油能源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陈卫东表示,与风电、光电等新能源电力比较,当前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更加紧迫。天然气在我们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虽然从2007年开始提高,但2012年也仅达到5.5%的水平,而全球平均水平为25%。此前,国家已在广东、广西两省区进行了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工作。
更有专家认为,能源消费“红线”政策促进了新能源发展步伐。2012年12月21日,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技术商业化示范项目——华能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开工,随后的12月27日,江苏田湾核电站二期工程低调开工,而在此之前的一个月,广东阳江四号核电机组以及福建福清四号核电机组也已经相继开工。
篇5
地球就这么大,不变的,所以土地的自然供给是固定的。地球上的人口还会持续增长许多年,这个是很难改变的。技术进步可使土地单位面积产出增长,但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变市民所导致的物质(粮食、树木、煤、油、气、矿产、水等)消耗增长进度远远快于土地单位面积产出的增长。耕地身肩食物生产、社会保障、生态景观等多种功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坚守耕地红线,不能动摇”,节约土地,特别是耕地和各种资源是必须的。
只有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才有利于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首先城市化的结果应该是节约土地,不仅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这是最低限,还应抬高红线。从理论上讲,城市化应当是有利于节约土地、增加农地,而不是相反。如果进城人口按每人需要交通、居住、工作、公益设施等用地0.25亩计算,未来30年有6亿农村人口进城,需占地1亿亩。但是另一方面,农村人口减少6亿,通过村庄整合、产业集群和土地整理,至少可以节约2亿亩耕地。农村腾出的土地要多于城市占用的土地。城市化应当更有利于18亿亩红线抬高,而不是相反。其次,只有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才能统筹并促进城市化和新农村两个建设。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需要占用土地,而新农村建设理论上可以节约土地,如果不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就会造成农村占地和城市化、工业化,同时占地增加的局面;如果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统筹城乡建设,不仅可以城乡建设相互促进,还可以抬高18亿亩耕地红线。有人可能认为这样做会增加城市化成本,延缓城市化进程,其实不然,因为这样做使的土地的经济供给量增加了,地价应该是下降的。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常识。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做会增加新农村建设的成本,加重农民负担,其实不然,如果村庄整理后,数亿农民居住在中心镇和中心村,节约出来的土地进入市场,可以增加农民数万亿元土地收入。此外,建设在中心镇和中心村的农民房可以进入国家现代产权制度体系,农民可以增加数万亿元的“可变现金融资产”,这会大大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而不是延缓。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这会使农民变市民,农民变城镇居民的速度大大加快,对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国民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意义重大 。
只有保住耕地,才能保证粮食安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增加了45%粮食产量增加了60%,这正是建立在越来越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之上的。1981年至1985年,全国净减少耕地3690万亩,其中1985年净减少高达1500万亩直接导致粮食大减产。中央及时将“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确定为基本国策,对耕地实行严格保护。此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耕地年均净减少维持在400万亩至500万亩左右(含国家生态退耕任务和农业结构调整),并呈总体下降的趋势,2007年后耕地净减少则控制在100万亩以内。据粗略估计,如果没有及早采取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1985年至今,我国耕地面积可能会多减少2亿亩左右,粮食安全难有保证。 只有保住耕地,才能保持社会稳定。耕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我国目前城镇化率为45%,至少有7亿多农民生活在农村,有约1.3亿农民进城务工。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 日深得情况下,耕地成了一些失去工作岗位农民工维持生计的重要“心理底线”。 只有保住耕地,才能保证经济安全。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遏止了乱占滥用耕地的势头,引导了地方政府努力在节约、集约用地上很下工夫。
只有保住耕地,才能保护生态环境。耕地是最好的绿地,在有机物质生产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价值。
我国素有“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等朴素大义,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也都将粮食安全作为治国安邦的基本理念之一。在技术水平增长势缓的情况下,耕地数量的多少就成为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关系国家社会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计。现在我国农业产出效率不高,因此,保有一定数量的耕地就成为现阶段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目前,由于城市化建设的扩张、生态退耕、生态灾害破坏和农业结构调整,我国耕地数量呈现较快下降态势。基于此我国政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从保障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出发,在2008年8月新修订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目标,即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
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提出,是建立在国情的基础上的。我国人口基数占据世界人口总数的约22%,而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的约7%,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有人认为,废除耕地红线可能形成的粮荒的概率很小,而且可以通过国际市场来调节国内粮食的供给不足。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其认为也许不无道理,但是耕地红线一旦突破,我国将形成巨大的粮食缺口,而国际市场也可能无法提供如此庞大的供给。如此,带来的灾难是无法估量的。从长远看,世界范围内粮食供给增速远低于粮食需求增速,国际粮食市场已进入粮价上升时代。这是因为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基数还将继续扩大,人均耕地面积呈逐渐缩小之势。另外,气候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导致粮食大范围减产的几率在上升。而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需求粮食水平却在不断增大,加上人口基数的膨胀,粮食需求量将越来越大。随着世界范围内的高粮价时代来临,进口粮食的成本将会不断升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居民购买力不高,高粮价将降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最终得不偿失。当然,增加粮食供给,在确保一定量的耕地数量同时,还需要提升耕地的产出效率。一方面,通过农民耕作技术的提高和优良种子选育,加强地力培养。另一方面加强制度创新和财政支持,提高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当今和未来世界,粮食就是能源,耕地不仅仅与口粮相关,耕地已经与能源高度相关了,耕地已经与人类的生活方式相关了。13亿人的中国,即使粮食与石油不挂钩,在吃饭的问题上,靠人之心不可有,自给之心不可无。何况粮食与石油已经挂钩了呢?
篇6
刚才,听了市国土资源局工作情况汇报,使我对的国土资源工作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总体感觉,市国土资源局的工作思路非常清楚,大局意识、中心意识都很强,而且能够立足大的背景思考问题。对宏观政策把握的准,对现实问题研究的深,工作办法周全细致,服务中心切实到位。因此,的国土工作整体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和好评。特别是在“两保”方面做得比较好。一个是保发展,方方面面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另一个是保“红线”,包括土地执法工作,能够正确处理保发展与保“红线”的关系,具体办法上、具体服务上动了不少脑筋,想了不少点子。总之,近年来,市国土资源局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发展、保“红线”,工作有点有面、有声有色、成绩显著、可圈可点。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家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地感谢!
国土资源工作非常重要,大家身上的担子很重,责任很大,大家工作很辛苦,也很有成效。当然,土地问题也很敏感,是各方面利益、矛盾问题的交织点。因为包括土地出让、土地收储,都有巨大的利益在里面,可能会和群众产生一些矛盾。甚至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腐败行为。因此,做好国土资源工作,对我们这支队伍从领导到工作人员都要有更加严格的要求。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一系列的机制,依靠制度推进国土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确保有章可循、有制可循,依法办事。
国土资源部门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国家在实施宏观调控的时候,有两道闸门,其中一道闸门就是土地。土地、资金缺少任何一项发展就无从谈起。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做到健康发展,土地是前提条件。对土地的利用要做到合理,能最限度地发挥土地的作用和效益,不是说占地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如果土地成为瓶颈的话,就会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包括工业厂房,盖到哪种程度是最好的,都有一个平衡点。实际上,投资强度不够会带来极大的浪费,对国家、对、对未来都没有好处,大家一定要把好这个关。
有几个方面的材料需要再整理一下,主要是土地报批、土地收储、土地出让、土地整理、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城中村改造等方面,要说明工作的重点,具体的进展情况,工作的主要程序及需要政府关注的重点。
最后,特别强调一点,希望国土资源部门要进一步为政府当好参谋。要通过依法行政,推动国土资源工作的健康发展,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7
关键词:青海;生态环境;改善;倒逼机制
青海是我国资源环境压力最大的省份之一,能源消耗密度高、工业和生活废弃物排放量日渐增大,再加上青海特殊的自然条件,决定了青海生态环境存在着脆弱性、易损性和难复性。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青海面临着生态环境亟待保护的问题。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加大力度研究和破解“如何利用倒逼机制改善生态环境”的问题,通过建立完善的环境法规、标准及政策等,从而使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向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的方向转变,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这无疑是青海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战略选择。
一、青海生态环境形势现状分析
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从生态保护方面看,乱采滥挖破坏矿山生态环境现象仍有存在,由于青海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生态环境被损坏后的修复程度较低,加之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不断增加,生态环境抗自然能力逐渐减弱,物种生存条件恶化,生物多样性处于衰退状态;由于受到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省野生动物,物种分布区域缩小,物种生存条件恶化,受威胁的生物物种约占总类的15%-2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水土流失严重。目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仍以每年0.21 万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大,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面积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地沙化日趋严峻。全省沙漠化面积12.5万平方千米,潜在沙漠化面积0.98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青海湖地区和黄河源头区;退化草原面积不断扩大。全省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面积733万平方千米,占全省草地面积的20.3%,严重退化草地面积440万平方千米,占全省草地面积的12.2%,沙化草地面积193万平方千米,占全省草地面积的5.3%。退化草地中以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的草场最为严重。从污染治理方面看,部分地区水环境质量还没有得到根本性好转,城河治理的进度较慢;用水源地上游村庄和周边的环境整治工作力度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库水质;区域性、行业性污染问题仍比较突出;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还比较低下,滥用农药、化肥现象仍然存在,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大气污染日趋严重。近年来,青海重点城镇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地区和重点流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青海大气污染日趋严峻,特别是以西宁为重点的东部城市群,存在大气污染状况。其中,空气颗粒物污染问题不断增加。而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有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污染、扬尘污染、煤烟污染以及工业污染等。[1]据环保部门提供的资料来看,2013年上半年,西宁市大气质量中度、重度污染天数较前一年明显增多,首要污染物为PM10和PM2.5的超标天数占检测天数的90.6%。
协同组织力量较为薄弱。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牵涉建设、水利、农业、城管等20多个部门及各镇(街道),单靠政府部门去考核、检查、督查,力量比较单薄,工作往往只是汇总各项目进展情况,检查、监督力度不足,效果不是很好。同时,环保部门自身力量也不足,基层环保网络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就目前日趋繁重的环保执法任务而言,基层环境管理还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管理不到位问题偶有存在。
生态优先的理念普及力度不够。在青海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边污染边治理或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长期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对新污染产生的控制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社会公众对于提高生态承载能力、生态保护、减少污染的前提下发展经济的认识还有待于提高,对生态环境共建的意识还不强,从自身做起、共同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共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青海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坚定地把生态保护作为重大的历史责任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来抓,大力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加强大气和环境治理,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总体来看,青海生态环境总体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由于青海特殊的地理条件,也存在一些需要长期加以修复的生态环境。
二、利用倒逼机制改善青海生态环境的基本思路
以环境目标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青海是资源型省份,盐湖、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资源储量相当可观,特别是在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2]随着工业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路径依赖。如甘河滩工业园区,园区内工业聚集,企业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对于雾霾的形成,来自工业的占比较大,煤炭燃烧,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很多化合物的排放,都为霾的形成输送了颗粒物。因此,要转型,首先要靠政策引导。优先突出环境问题,以环境质量目标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建立起相应的环境保护战略体系、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等。其次,要转型,就是把生态环境的约束条件引入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中。同时,不断强化环境质量标准的导向作用,以环境质量标准倒推规划目标,按照规划所确定的目标确定重点任务,通过确定的任务需求配置所管理的资源,形成以环境目标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机制,积极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污染物总量约束倒逼环保产业结构调整。青海省多年来的粗犷、高消耗、资源依赖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造成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下降,再加上企业环境守法成本高于违法成本等制度缺陷,使得环境污染势头没有得到有效改变,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污染物排放总量大,传统煤烟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青海面临的挑战之一,要遏制环境恶化的趋势,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变“黑色发展”为“绿色发展”。[3]因此,首先,要摸清地方实际,对区域内环境容量加以测算,根据环境容量来制定污染物总量控制的阶段性目标与总体目标。地方政府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以解决区域性环境问题为重要抓手,明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在规划目标与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加强统筹协调、上下衔接、部门联动,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区域与流域相结合、行业与项目相结合;其次,通过对现有污染物的梳理,将新污染物纳入总量控制范畴,实现对污染物的全面控制,并将总量控制指标逐级分解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并落实到排污单位。再次,发展高新产业、环保节能产业等,淘汰重污染产业与排污大户。近年来,青海省政府加大行业整治,着力强化节能降耗措施,对造纸、电镀、水泥、印染等行业利用“市场倒逼机制”抑制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如海西州采取“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三大措施,实施青海碱业脱硫、青海庆华煤化脱硫、海西化建脱硝、弘扬水泥脱硝、格尔木炼油厂酸性水汽体硫磺回收装置等8项减排工程。对重点区域大气、水资源和土壤污染情况进行了综合整治,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以环境政策的改革创新倒逼经济社会政策的“绿色化”创新。在创建生态文明先行区进程中,不断改革创新环境政策,正确处理好保护生态与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三个关系,抓好三江源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三江源二期工程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积极推行绿色金融政策、绿色贸易政策以及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环境收费、绿色税收、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绿色贸易等环境经济政策,通过控制污染环境产品的生产使用,更好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改革创新环境政策来促进倒逼经济社会政策的“绿色化”创新,使之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建立起与环境政策相协调的绿色财政、价格、税收、信贷、补贴、采购与消费等政策,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为绿色税收、绿色贸易等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提供具体的可操作对象。
以生态红线倒逼区域布局优化。2013年,青海省政府下发了《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明确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了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三类区域。其中,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面积占全省面积近90%。应以此规划出发,强化生态红线的刚性约束,从法规制度、协调机制、目标考核等层面,形成环境保护的倒逼机制。不断完善和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严守青海生态红线,优化国土空间开局,把主体功能区规划纳入相关的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中,以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生态示范及绿色创建,完善“天地一体化”生态监测评估预警体系,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做好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围绕城镇化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早实现各县建有污水处理厂的目标,加快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4]
通过严格的准入条件倒逼新增项目节能减排增效。节能减排是推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近年来,青海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远远大于减排量,污染物总量的削减任务异常艰巨。因此,要保证不突破下达的控制总量指标,就必须坚持项目准入、总量准入、空间准入 “三位一体”和专家评价、公众评价“两评结合”的环境准入原则,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升重点行业、企业减排能力,对于新增项目制订严格的环境测评标准,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和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关,努力完成总量控制及减排目标任务。对不符合环保准入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对污染治理设施不能与主体同时投运的新建项目,一律不得投入试生产;新增污染负荷通过“以新带老”或区域削减等措施提前予以解决,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确保减排措施的落实;倒逼新增项目加大对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与污染治理的投入,实现节能减排增效。
三、以倒逼机制改善青海生态环境的有效举措
1.建立完善、高效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青海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革,一方面,建立独立监管和统一保护修复的体制机制,将分散在各行政部门的环境污染防治行政监管职能统一整合到环保部门,对其统一管理,并建立统一服务于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环境监测和信息网络平台。另一方面,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而言,打破以往单向管理模式,由社会公众参与,共同实现环境治理,是汇聚社会资源、社会力量、与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来源,也是实现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的最佳路径。因此,要进一步促进社会组织和社会个人不同程度地参与到政府的行政决策以及监督政府的行政行为中,不断增强环保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管理的能力,形成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相互监督、相互配合的“协同治理”新格局,使政府环境保护的行政执法和独立监管职能真正发挥作用。
2.建立完备的环境保护制度体系。鉴于青海省目前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及制度安排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需要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进行完善与变革。因此,要围绕生态补偿、环境承载力与生态红线、主体功能区规划、排污许可和排污总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立法;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和偷排罚款金额;进一步明确责任追究制度,构建严密的责任追究体系,对重大环境事故责任和危险废物污染责任实行终身追究制度;进一步从实体与程序上建立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在法规上,明确环境损害的概念、范围、标准和具体赔偿金额等;在程序上,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并将公益诉讼进行具体化;建立环境纠纷的仲裁和调解机制,明确群体性环境纠纷解决的认定程序等。
3.建立环保优先的综合决策机制及宏观经济政策。一是建立各方参与的宏观政策制定机制。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要考虑到环保、生态、资源部门与其他有关部门的共同参与,确保在制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政策制定中充分考虑环境生态因素。二是在政府综合决策中引入环境影响评价。进一步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评价的内容、对象、范围和程序等进行规范,从而增强环境影响评估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政府宏观重大决策中引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使其制度化。三是建立生态环境优先的决策机制。在地方政府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中应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重要性,当地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出现矛盾时,要将环境保护放在优先的地位,使地方经济发展要服从于生态环境的建设。同时,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决策制定过程中,考虑并充分体现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需要,及时修改与环境保护不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制定与环境保护相适应的经济与产业促进政策。
4.不断完善国土空间及用途管制。政府在国土开发或新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保持一种自然资源的底线思维,通过划定生存线、生态线和资源保障线,以保护对于维护自然生态系统服务持续稳定发挥、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关键作用的国土空间。如何按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进行主体功能区的用途管制,是青海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要通过法律形式确立主体功能区的法律地位,整合已有的各类规划和区划,不断完善现行的相关规划、区划制度体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要求的空间规划体系。二要加强对生态保护、自然资源和污染防治的监测、统计制度和相关规范的梳理工作,建立健全相对统一、协调的监测、统计制度和规范。三要根据所确立的生态红线保护区,对其采取严格的用途管理措施,在配套实施生态补偿制度的同时,对划定的生态红线区域降低GDP的考核要求或不进行相关考核要求。四要建立严格的生态红线区域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方与管理责任,建立行政不作为责任追究制。[5]
注释:
[1]蔡雅雯. 青海省出台措施治理大气污染大力改善空气环境[N].西海都市报,2013-09-09。
[2]马风元.大美青海蓄势已发[N].青海日报.2012-05-07。
[3]刘继峰.环境约束加大 倒逼环保产业结构调整[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09-30。
[4]杨汝坤.环境保护如何在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中发挥主阵地作用[N].中国环境报,2013-06-11。
篇8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小城镇 交通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交通和小城镇发展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交通推动着小城镇数量和规模的变化,制约小城镇的产生和布局,以及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反过来,小城镇发展是交通建设的必要条件,将刺激和影响交通需求。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指出要“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与交通干线、交通枢纽城市的连接,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公路技术等级、通行能力和铁路覆盖率,改善交通条件,提升服务水平”。因此,合理的规划小城镇交通系统,提高小城镇交通服务水平,是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的重要保证,对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 小城镇交通的主要特点
由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相应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也不一致,所表现出来的交通特性也不一样。
处于城镇化初期的小城镇,由于城市经济、生活对交通需求的质量不高,交通基础设施较差,城市机动化水平偏低。交通结构中以非机动方式出行占比最大,小城镇内部的交通压力不明显。
处于城镇化发展加速起步期的小城镇,这一时期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交通需求急剧增加,居民出行距离加大,交通方式呈现多样化,机动车出行比例加大,但是交通设施建设没有及时跟上,交通管理水平较低,小城镇内部交通比较混乱,交通安全问题突出。同时,由于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同步发展,小城镇物流和对外交通需求加大。
处于城镇化成熟期的小城镇,小城镇的内部交通设施和条件已比较完善,具备一定的交通管理能力。此时,小城镇空间形态向联系密切的都市群模式发展,城际交通的需求日益增长,由此带来城际交通会越来越频繁。
3 我国当前小城镇交通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对小城镇交通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我国城镇发展规划中,城镇间的交通规划研究还比较滞后,详细的交通发展规划还没有作为城镇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其中。交通规划中针对小城镇的分析部分欠缺。对小城镇的分析经常是流于表面,没有针对小城镇作深入透彻的分析,交通对城镇的影响分析不足。
3.2缺乏统筹考虑和系统规划
目前大多数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是各自为政,交通建设缺乏长远考虑,没有统筹规划,存在道路功能分类不明确、等级结构不合理,路网不完善,只重视干路,忽视支路,断头路较多,交通层次不明确,脉络不清晰等问题。
3.3未充分考虑小城镇间的横向交通规划
现阶段我国公路网布局中,主要是以城市为中心将各个镇用直线联接起来,小城镇只保持与作为行政中心城市的直接交通联系,这样就形成了以各小城镇与行政中心城市的单一经济体系,隔断了各小城镇间的相互经济辐射的通路。各镇间的横向网络交通被阻隔,形不成县际、省际之间的网络交通。
3.4交通管理落后
小城镇中交通管理人员少,体制不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不完善;道路照明、交通标志、交通指挥信号灯等设施缺乏,致使交通秩序混乱。
3.5未充分重视自然环境和历史风貌的保护
在小城镇交通规划中,大多只重视经济效益,往往造成对自然环境保护和历史风貌的破坏,未与其形成和谐自然的融合。
4新型城镇化框架下小城镇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4.1以人为本,公平共享
新型城镇化规划最大的亮点是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框架下小城镇交通规划应服务于人的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重点解决人的交通需求,使人人都能共享安全、快捷、高效的交通服务。
4.2规划先行,统筹发展
新型城镇化规划中要求推动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就要求小城镇交通规划必须综合考虑经济、文化、人口、资源等因素,制定科学、全面的综合交通规划,促进小城镇良性发展,从根源上避免“城市病”。
4.3优化布局,集约高效
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以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依托,科学规划建设城市群,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合理控制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紧凑发展,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这就要求小城镇交通规划要通过交通网络布局,促进小城镇空间和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4.4生态文明,绿色低碳
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在小城镇交通规划中,要着力推进绿色交通、生态交通的发展,使交通布局不破坏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创造和谐宜居的城镇环境。
5 新型城镇化框架下小城镇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各地对小城镇交通规划所涵盖的内容及规划深度存在差异,相关标准也缺乏统一,根据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为使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提高小城镇交通规划的深度,笔者认为小城镇交通规划的内容至少应包括:镇区道路系统规划(道路网规划、道路红线规划、道路横断面规划)、对外交通规划、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公交场站设施规划、公交线路规划)、停车系统规划、步行及自行车系统规划、交通管理规划等。
5.1镇区道路系统规划
镇域公路网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提出公路网空间格局和道路分级系统,并为每条规划道路提出红线控制指标,包括道路网规划、道路红线规划、道路横断面规划。
(1)道路网规划
小城镇道路网规划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道路网空间布局规划和道路分级系统规划,并提出道路间距、道路网密度、道路用地率等规划指标控制要求。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应使所有道路主次分明、功能明确,不仅应提出每条道路的规划行政等级,而且应对道路的技术等级给出明确规划要求,使道路网系统高效、合理、完善,使小城镇各功能区之间有安全、方便、迅速、经济的交通联系。
2)道路的选线布置要特别重视自然环境和历史风貌的保护,尽可能少占田地、少拆迁房屋等建筑物、不损坏重要历史文物,并为行车、建筑群布置、排水、路基稳定等创造良好条件。
3)要为交通组织管理创造良好条件。道路系统宜尽可能简单,以便于行人和车辆辨别方向,便于组织和管理道路交通。
4)小城镇道路应与铁路、公路等对外交通系统密切配合,实现良好衔接。
5)道路设施的建设应本着从实际出发和近远期相结合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发展和组合实施。
(2)道路红线规划
道路红线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提出每条规划道路的红线宽度,为道路用地的控制提供依据。
综合考虑小城镇建设规模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小城镇道路红线宽度应适度,不提倡“宽马路、大马路”的规划思路,应满足集约高效的原则,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由于建设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差异,小城镇的道路功能和交通条件配置与大中城市相比,可以考虑至少降低一个等级。
(3)道路横断面规划
道路横断面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为不同道路等级和红线宽度的规划道路提出横断面规划设计的原则和要求,并可针对每类红线宽度推荐典型道路横断面。
小城镇道路横断面的形式、各组成部分的尺寸等应按照道路的性质、技术等级、红线宽度及沿线土地使用情况等区别对待,在规划设计中应合理组织行人交通、公共交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以及公交换乘,综合考虑交通组织及交通管理等措施,使各级道路上的各类交通实体尽量分流行驶,减少相互干扰。
5.2对外交通规划
从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规律和经验来看,“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形态是城市群,要提高城市群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竞争力,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是其重要支撑。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强化城市群之间的交通联系,加快城市通一体化规划建设,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对外交通,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对城镇化格局的支撑和引导作用”。
小城镇的对外交通不仅是城镇内部交通的依托,更是连接小城镇与中心城市、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的纽带,因此,小城镇的对外交通规划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特点,根据公路、铁路、轨道交通、航空、水运等不同交通方式的优势,合理的布局综合交通枢纽,建立与小城镇发展定位相适应的对外交通联系,保障小城镇与中心城市之间具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并且,要特别重视小城之间的横向交通联系。
5.3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公交场站设施规划和公交线路规划。
新型城镇化规划中要求“将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要提高城镇化质量,改善城市运行效率,妥善处理好快速城镇化条件下的出行问题,必须建立起面向全社会的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在小城镇交通规划中,应坚持公交优先的原则。
公共交通系统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道路、场站、枢纽的统一建设,合理配置资源,预留好公交场站设施用地,为后续的实施建设创造必要条件,确保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性以及各种公共交通方式之间衔接的有效性。
5.4步行及自行车系统规划
在小城镇交通规划中,要明确小城镇在步行及自行车交通上的政策,以及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和实施的原则等。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要“改善步行、自行车出行条件,倡导绿色出行”,在小城镇交通规划中要充分重视步行及自行车系统规划,结合城市主要景点、公园、城市绿地及河流走向,建设有特色的慢行通廊。
5.5停车系统规划
停车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停车供给政策和建筑物配建停车要求,提出社会公共停车设施的空间布局方案及用地规模要求。
目前停车难是大城市的通病,小城镇的停车系统规划应有一定的前瞻性,随着城镇化发展和居工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拥有率会逐步提高,在规划中要适当提高停车设施的建设比例,并预留一定的停车设施建设空间。
5.6交通管理规划
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是对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在城市道路空间网络上流动规则的规划。小城镇交通管理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提出政策性、原则性的建议或具体措施,为交通管理部门更加有效地开展交通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上述只是小城镇交通规划中的一些基本内容,各个部分还包括更多的子项,在具体的规划制定中,小城镇可根据自身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对规划的内容和深度有所侧重,并制定分阶段的实施计划。
6.结语
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中小城市,特别是重点城市群内部的中小城市将是今后城镇化的重要战场。而小城镇要发展,就必须有强有力的交通基础设施作保障。如何合理配置城镇交通系统,妥善处理各小城镇之间、单个或数个小城镇与城镇群体之间交通关系,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新型城镇化规划,对小城镇交通规划进行了初步探讨,但在规划的方法、标准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希望本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2014.
[2]曾静康,邹亚华. 城镇化与城市交通发展.城市交通[J]. 2003(1):8-12.
[3]陈红,李永涛. 小城镇交通系统布局优化方法研究[A]. 第四届亚太可持续发展交通与环境技术大会论文集[C]. 2005:772-776.
[4]李宗侃. 当前小城交通规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科技经济市场[J]. 2006(08):167-168
[5]阮金梅、盖春英. 北京市小城镇交通规划编制方法探析[A].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 2008:1-7.
篇9
2、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
3、规范土地市场,保护土地资产
4、严格土地执法,规范土地市场
5、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6、大力推行土地招标拍卖
7、建设一个稳定,公平,安全的土地市场
8、土地是国家和集体的重要资产
9、保护耕地,人人有责
10、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11、规范土地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12、规划用地、利国利民
13、用地要规划、规划促发展
14、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1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妥善处理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重要手段
16、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
1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乡各项土地利用的基本依据
18、科学规划、合理用地
19、严肃土地执法、维护规划权威
20、决不允许擅自将耕地改为非农用地,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21、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22、严格执行规划、实施用途管制
23、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现象
24、严格土地管理,构建和谐社会
25、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
26、严格按照规划使用土地
27、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28、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科学发展
篇10
1.1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概念/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0理念由于提出的时间比较短,还未形成统一的概念和定义。当前较为合理的定义为: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一种行政管理制度,它是指根据区域水资源潜力,按照水资源利用的底限,制订水资源开发、利用、排放标准,并用最严格的行政行为进行管理的制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是由开发、利用、保护、监管四项制度来构成,再往下面则贯穿了整个水资源工作领域的评价、论证、取水工程管理、计划用水、保护治理、规划配置、监测、绩效考核等若干小制度。1.2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内涵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以水循环规律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制度,是在遵守水循环规律的基础上面向水循环全过程、全要素的管理制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对水资源的依法管理、可持续管理,其最终目标是实现有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旨在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的管理,水功能区达标率的提高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条件,而用水效率的提高是水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外在体现。
2实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需要的科技支撑
2.1完善的水文工作基础水文工作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其主要表现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主要目标的考核需要依靠水文行业扎实的基础工作;地表水、地下水的水量、水质监测,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0的重要基础工作;突发水污染、水生态事件水文应急监测,是健全水资源监控体系,全面提高监控、预警和管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防汛抗旱的水文及相关信息监视与预警,是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的重要基础;水文及水利信息化建设,是现代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基础;同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关键科学问题的解决,需要水文科学的支持和广泛参与[3]。2.2高效的水资源调度能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之一是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这意味着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要从取水源头出发,从取水总量上进行第一步的/最严格0控制。而我国国情和水情共同决定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居民的生产生活,这也是出现地下水超采以及局部水资源供应紧缺的根本原因。水资源调度作为改变水资源天然时空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能够起到实现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是落实用水总量控制方案的重要抓手,也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基础性工作。因此提升水资源调度能力是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快速和有效实施的重要支撑。2.3准确的用水总量控制模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出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但是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的研究还未形成体系,不同层次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在具体指标的编制、实施、核算、优化、调控等过程缺乏科学依据,所以难以保证制度实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4]。目前水资源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确定方法存在大量主观因素的干扰,缺乏系统性、科学性[5]。不过实践证明,基于/自然)社会0二元水循环理论的用水总量模型能很好地协调各方面限制因素,达到科学控制用水问题的目的。它在科学评价流域(区域)水资源量、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用水需求以及公平、高效与可持续原则,通过多目标决策分析将水资源合理分配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部门,确定流域(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从而为取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高效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促进[627]。2.4精确的用水效率控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0分别控制的是取水、用水和排水环节。用水环节作为中间过程,用水效率控制目标的实现直接关系到用水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并且与废污水排放量、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情况有很大的相关性。用水效率控制是与具体用水行为关系最紧密、效果最直接的管理手段,因此,严格控制用水效率是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关键环节。基于分级控制的用水效率控制能够更精细化地管理水资源,在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为/红0/黄0/蓝0三条线,加强对用水效率的控制力度。对用水效率进行/红0/黄0/蓝0三条线的分级控制,可以将原有的单一控制指标进一步细化,一方面为用水效率的监控提供明确的划分标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用水单位提高用水效率的积极性,还能促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8]。2.5合理的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指标体系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是以水体功能相适应的保护目标为依据,根据水功能区水环境容量,严格控制水功能区受纳污染物总量,并以此作为水资源管理及水污染防治管理不可逾越的限制。红线要求按照水功能区划对水质的要求和水体的自净能力,核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合理的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体系建立所要求的关键部分就是水功能区纳污能力与限制排污总量的准确核算以及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时空分配的确定。合理的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指标体系能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的落实提供前期的基础,也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提供必要的科技支持[9]。2.6先进的数字流域建设数字流域是对流域的数字化表述,是在现有的流域数字化体现形式的基础上,运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流域,实现流域的再现、优化和预测,对宏观与微观信息都能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从而有效弥补现有流域的运行缺陷,帮助解决流域现有问题,优化流域的建设、管理和运行,促进流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10]。数字流域不仅能在计算机上建立虚拟流域,再现流域的水资源的分布状态,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通过各种信息的交流、融合和挖掘,综合气象、水文、国土、交通等信息,通过数字化模拟现代化手段,提高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水平。同时也可以为最严格水资源制度的有效落实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11]。
3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理论体系框架
基于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理念的认识,以及其内涵的理解,总结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理论并构建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理论体系框架,见图1。同时,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理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主要内容、理论方法和保障措施进行探讨,以指导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实践、支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战略的规划和实施。
(1)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方法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本质就是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强化用水需求和用水过程管理,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强化监管,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2)人水和谐思想。人水和谐是指/人文系统与水系统相互协调的良性循环状态,即在不断改善水系统自我维持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使水资源能为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久远的支撑和保障0[12213]。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的根本目标就是解决当前紧缺的水资源形势,控制水资源开发总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限制污水排放总量,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终达到人与水的和谐相处。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资源问题,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坚持人水和谐,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处理好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水和地下水关系;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注重制度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1)三条红线。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是确立/三条红线0,实际上是在客观分析和综合考虑我国水资源禀赋情况、开发利用状况、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等方面的基础上,提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方面的管理目标,实现水资源的有序、高效和清洁利用。/三条红线0是国家为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各个环节划定的管理控制红线。(2)四项制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四项制度0是一个整体,其中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具体内容,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是落实前三项制度的基础保障。只有在明晰责任、严格考核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发挥/三条红线0的约束力,实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目标。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具有联动效应。任何一项制度缺失,都难以有效应对和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复杂水问题,难以实现水资源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包括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水循环理论、水量平衡原理、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水资源高效利用理论和水体排污总量控制理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基础理论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的基本支撑,也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理论体系的基础。(1)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指在维持水的持续性和生态系统整体性的条件下,支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和满足代内和代际人用水需要的全部过程[14215]。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一种在不超过水资源再生能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或者保持以前的发展速度的前提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地球上的水资源量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是由于水循环的存在,才使得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可能。由于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实现最严格水资源制度本质上就是要在取水、用水、排水三个方面严格控制,减少水资源开发量、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水体排污总量,以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的可承载、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2)水循环理论。水循环是联系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纽带,是水资源形成的基础。也正是由于水循环的作用,使水处在永无止境的循环之中,也使得水资源成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因此,水循环的存在是水资源可再生性的基础,也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水循环理论的研究是开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理论研究的基础。水循环的机理和特点决定了水循环是永无止境的,但是可再生并不意味着无限可取。因此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一定要转变观念,实施最严格的管理,以保证水资源的可再生性,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水量平衡原理。水量平衡原理是研究一切水文现象和水资源转化关系的基本原理。水量平衡原理的提出从根本上说明了水资源是有限的,不是无限可取的。水量平衡原理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的基础理论。从本质上表明了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红线的根本意义以及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红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水量平衡原理的存在,决定了宏观和微观上的/开源0措施均不是解决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根本措施。只有严格的/节流0措施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4)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水资源优化配置泛指通过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改变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开源与节流并重,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利用系统科学方法、决策理论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统一调配水资源;注重兴利与除弊相结合,协调好各地区以及各用水部门之间的利益和矛盾,尽可能地提高区域整体的用水效率,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16217]。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实质就是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一方面提高水的分配效率,合理解决各部门和各行业(包括环境和生态用水)之间的竞争用水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促使各部门或各行业内部节约高效用水。(5)水资源高效利用理论。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目的就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维系的需水要求,以提高水资源的单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水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流域或区域内的水循环转化机理是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理论基础[18]。加大推进工、农业节水技术和居民生活节水器具、合理有效的水价体系、流域或区域内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都是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直接效用就是提高用水效率,杜绝各种用水浪费,更进一步的减少取用水总量,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最终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6)水体排污总量控制理论。水体排污总量控制是指根据一个流域、地区或区域的自然环境及其自净能力,根据水环境质量标准,通过控制污染源的排污总量和相应的污染物处理措施,把污染物负荷总量控制在自然水体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19]。水体排污总量控制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流域或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通过行政与经济干预以及各种技术措施,逐步将污染物排污总量控制在水环境容量范围之内的过程。(1)科技支撑保障的建设。先进技术和制度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实施提供科技保障,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实施的前提。目前其研究和建设情况还很薄弱,现有的技术条件还不足以支撑最严格水资源制度的实现。因此,要加快基础水文信息数据的采集和观测,健全全国水文观测站点和水文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加快对于/自然)社会0二元水循环理论的用水总量模型的研究,系统提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加快节水型生产工艺、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器具的推广和实施,建立精确的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体系;加快水功能区纳污能力与限制排污总量核算和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时空分配的研究,确定合理的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指标体系;加快数字流域建设,实现对全国河湖水系的数字控制和管理。(2)/三条红线0指标选择和控制指标的分解的研究。/三条红线0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进行管理的一个明确的界限。同时,/三条红线0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当前反映取水、用水、排水过程的指标很多,但是缺乏将其作为统一整体考虑的指标体系,因此,要加快完整控制指标体系的研究。还要迅速着手于对国家层面的宏观控制指标进行分解的工作,建立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红线指标体系。(3)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的建立。要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国务院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指标落实情况进行考核,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具体组织实施,考核结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地方人民政府相关领导干部和相关企业负责人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具体考核办法由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4)水资源监控体系的建设。全面提高水资源监管能力,是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必要手段。加快建立与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管理、水功能区管理要求相适应的监控体系是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迫切需要。加强省界等重要控制断面、水功能区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监测能力建设;加强对重点取用水户取水、主要入河排污口等的适时监控;加快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实现水资源管理向动态、精细、定量和科学管理转变。(5)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的完善。进一步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切实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拓宽投资渠道,建立长效、稳定的水资源管理投入机制,保障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经费,对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节水技术推广与应用、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等给予重点支持。(6)政策法规和社会监督机制的健全。抓紧完善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体系。广泛深入开展基本水情宣传教育,强化社会舆论监督,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水忧患意识和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大力推进水资源管理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听取各方面意见,进一步提高决策透明度。
- 上一篇:建筑工程消防措施
- 下一篇: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