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教育的目的范文
时间:2023-07-21 17:38: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健康教育的目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已经覆盖到了包括教育行业在内的方方面面。高校大学生是网络时代忠实的“接触体”,互联网正在改变着大学生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网络的多元化与开放性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健康。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然在新时期已经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开展大学生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如何针对大学生特点有效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本论文讨论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互联网技术在教育行业的渗透与普及正在改变与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模式,网络教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并逐渐形成自己突出的特点——多元化与开放化。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开放,有着自己的行为模式与心理特点,网络教育更能促进他们内心的释放。但网络对教育环境的影响是双面性的,在看到网络给教育带来好处和便利的同时,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也危害着大学生的心理与思想,改变着大学生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因此,有必要对网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相关探索,以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健全大学生的思想与人格。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相比较而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诸多优势,可以更大程度地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全心理健康调节机制,从而针性地提出解决方案。1.资源信息的传播与共享互联网时代,资源和信息存在网络式的传播与发展,这些资源与信息无论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丰富多样,能够多角度、多层面地提升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学生现在上网比较方便,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了解到世界范围内的文字、图书与视频等资源。此外,大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上均可以对资源进行编辑与传播,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上,大学生可以通过远程连接的形式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进行线上交流,大学生可以更多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心理教育模式的范畴与内涵。
2.有利于心理健康模式的多样化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比较单一,不注重人本教育思想,且教育的内容与途径比较单一,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多元化与开放化的教育环境。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改变了心理教育的形式与途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型与前瞻性也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整体的发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有多种模式,例如教育论坛、专家在线咨询、心理健康视频讲解等。这些形式都可以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此外,这些创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会受到时间、空间、地域等方面的限制,有助于快速、便捷地发现并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当然,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和差异化的教育方法。大学生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性格与心理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与资源进行线上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另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可以避开大学生对自己自尊心、自信等因素干扰,抓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3.突破时空等因素的限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所使用的平台是互联网,基于互联网开放性与共享性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变得时时存在、刻刻存在。这种不受限制于时空因素的教育模式彻底摒除了传统心理教育的缺点,更符合时代的特点,使得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心理健康专家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灵活。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资源有限,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而从大学生角度讲,不同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采取的方法应不同,学生的基数又很大,要实现一对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显然要克服很多困难,操作起来非常不便利。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都比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意义。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性的学科,有着学科自身的特点与发展规律。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科的发展规模,并结合高校大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创新,才可以达到目的,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差异性原则大学生在每个个体成长的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即便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心理、思想情况也不尽相同。那么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这一发展规律,重视这种特点开展差异性的健康教育,依据不同的个体、不同成长阶段选择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在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的同时,更多进行内容上、方法上的灵活运用,注重“人本”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2.整体性原则所谓“整体性”原则即意味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与互联网信息技术形成统一的发展模式。要尝试将互联网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过程,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改变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需要从业者正确看待网络资源与工具,将其视为一种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工具而非目的,在现有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丰富化与多样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与形式,满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求。
3.人文性原则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归根结底是以“人”为服务对象,要关注“大学生”这一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看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过程性,要从深层次挖掘实质,在这一教育过程中要融入多种教育元素,加入人文主义情怀,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创造和谐良好的环境。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从业者需要树立正确的概念,在倡导这一教育过程的时候,注重与围绕学生主体,挖掘精神方面的内涵,努力提升大学生群体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
三、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对策
1.更新健康教育理念,开辟网络平台互联网时代,心理健康教育有自己的内涵,如人本理念、教育主体主导对象互动理念等。大学阶段是人生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要努力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平台与资源,如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学校网站专门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子板块,这些行为都可以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提供引导。高校还可以开展一些更丰富的多媒体手段,以促成大学生就业心理方面的解决方案,学生可以养成正确调节心理的方法,养成正确的网路教育观念,正确使用互联网,减少互联网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2.有效开展大学生网络健康教育调研有效开展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调研可以引导学生对健康教育的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依赖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这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通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调查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与发展规律,有效地进行预测与防治,更顺利地完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3.创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增加学生情感体验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应依托于学生主体进行,增强互动交流与情感体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要传输给学生正确的心理教育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上激发大学生的情感体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尝试在教学环节中增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中而并非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应综合运用文字、视频、图像与动画等形式让学生压抑的心理得到释放,释放心理的不愉快。
4.传统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而言,各有优点,在现实生活中,不应仅仅使用一种方式,要结合两者的优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学生更加主动、自觉与大胆地开展相关内容,但其目前仍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可以作为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与辅助手段。
参考文献:
[1]沈晓梅.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心理能量正向转化的教育机制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7)
[2]沈晓梅.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11)
[3]邓立.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才智.2010(04)
[4]王丽梅.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2(14)
[5]崔浩.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5(31)
[6]储璧茜,郭峰,沙莹.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策略[J].价值工程.2014(03)
篇2
关键词: 高校性健康教育 研究综述 教学改革
青少年期是发生性及相关心理卫生问题的高峰期。[1]大学生是这一人群中的特殊群体,正处于青春期,虽然其性器官发育成熟,但因尚未步入社会,在性心理上并未完全成熟。传统的观及性道德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已十分淡薄,性观念日益开放,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大学生恪守“禁欲”观念并不现实,婚前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因此,高校开设性健康教育相关课程是十分必要的。然而,限于历史及文化等多方面原因,我国高校性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相对滞后。随着大学生性压抑、婚前甚至性犯罪等方面问题日益突出,性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任务之一。目前,国内已有大量的关于高校性健康教育方面的文献报道。本文对现有关于高校性健康教育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归纳出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开展相应的性健康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1.高校性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相关研究
性健康教育是多方面的教育,应通过课堂理论知识学习、校园活动及相应的社会实践等多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而不应该仅依靠课堂理论讲授。尹幼明、吴瑕通过对传统的性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反思,认为传统的性健康教育存在教材陈旧、师资不足、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性相关咨询与解释服务缺失等缺陷,通过相应的实践,提出通过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采用参与讨论式的PBL教学模式、在校内建立性心理健康咨询与服务机构、加强相关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工作机制等方式,增强教学效果,达到性健康教育教学目的;[2]李江滨等通过对108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性知识缺乏,缺乏获取性知识的合理通道,因此,有必要开设性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并通过编写适宜的教材、完善性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改革与知识宣传等方面论述课程开设的可行性;[3]童伟、王孝锋通过多种途径调查,认为在朋辈心理咨询与教育过程中结合性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增强性健康教育效果,达到性教育目的;[4]崔志霞针对目前大学生性道德观念冲突、缺乏性知识、性心理与性生理发展的内在冲突、不良传媒影响等性心理问题诱发因素,提出在大学期间应通过性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大学生性知识、性道德、性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并在校心理咨询中心开设性心理咨询,以增强教学效果。[5]
2.利用其他课程完善性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
因性健康教育课程本身的特殊性,部分其他课程可以作为一个平台以补充传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彭英等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认为在体育课上,通过体育干预的手段与措施,可以为性健康教育提供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健康的性气质、鼓励异性之间的健康交往,虽然体育干预在性健康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但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性健康教育的补充。[6]
3.高校性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建设相关研究
张瑷琳等通过开设性健康教育相关选修课程,并选取选课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经过系统的性医学、性心理学和性社会学学习的学生,在性知识、性观念、对待的态度、性道德等方面有一定的改变。研究认为,大学开设性健康教育课程是十分必要的。[7]
4.大学生性健康、性态度等现状调查相关研究
为更好地开展性健康教育工作,有必要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性态度、性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知识获取来源、特点、性伦理道德、性观念等,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性教育,达到教学目的。目前此类研究较为丰富。田小英等通过包含性知识、计划生育知识及婚前态度的自制问卷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性知识,但在避孕知识方面较为匮乏,对婚前较为宽容。研究认为,大学生在性知识方面缺乏系统性,高校应针对调查结果有计划地加强相关性教育;[8]宋兴怡等通过分层抽样调查3所高校600名大学生的性观念、性态度、现状、艾滋病知识相关教育等,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性观念及性态度较为开放,对艾滋病有一定的认识,但目前性健康及艾滋病相关教育不容乐观。研究者建议,高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相适宜的性健康教育课程;[9]高文、郑灼珠通过自编问卷调查500名大学生的性健康、性教育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自己对性知识了解程度不足,主要知识来源于网络,缺乏系统的性健康教育。研究认为,目前大学生性态度较为开放但性知识相对匮乏,建议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普及大学生性健康教育;[10]何珊珊采用修订后的“亲密关系中的行强迫量表”研究恋爱大学生首次强迫的特点,结果表明,我国恋爱中的大学生首次强迫的发生率较高,并建议高校开设两性关系等方面的性健康教育课程;[11]张英华等针对女大学生采用自编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近半数学生对婚前持赞同或无所谓的态度,少数同学有人工流产经历,中学性健康知识教育对性态度无显著影响。研究认为,鉴于女大学生对婚前持宽容态度,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有针对性的性健康教育课程;[12]黄丹眉、潘燕华通过自编问卷调查在校大学生的性伦理道德、性知识获取途径、现状、性健康教育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性伦理道德水平基本符合社会要求,但性知识掌握程度比较有限,且缺乏引导,在校期间相关性健康教育不足。研究认为,目前大学生性态度趋于开放,对高校性健康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除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外,还应增加性健康方面科教片展放,通过发挥学校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性道德、性态度,提高大学生性心理调试能力;[13]黄艺娜等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在校大学生婚前现状及其态度,调查结果表明,约有15%承认有过,相对于以往调查有所增加,针对婚前的态度,男生较女生更开放,多数大学生期望能够接受系统、科学的性健康教育。研究认为,由于社会开放及网络等多方面原因,婚前呈年轻化,性健康教育迫在眉睫,高校应开设相适应的性健康教育课程,同时应提供避孕知识的咨询与服务;[14]张曼琳等通过自编问卷调查在校大学生恋爱观、观、婚前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性态度较为开放,对婚前较为宽容,婚前发生情况随年级增加有所上升。研究认为,高校应积极开展性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同时,性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侧重避孕知识及相关技能,同时建立完善的性健康分级管理制度。[15]
5.大学生异常性心理问题相关研究
随着大学扩招,学业、就业压力增大,大学生心理疾病发病率不断增加。因性压抑等因素,性心理问题发生率有所上升。刘亭亭运用访谈法研究高校6位女同性恋的身份认同与身份沟通,结果表明,调查对象基本能够接受自身的性取向,通过积极的身份沟通能够缓解调查对象的紧张及羞耻感,提出通过儒家文化中的仁爱观念,在传统的家庭伦理中存在包含同性恋关系的可能性。[16]
参考文献:
[1]姚树桥,孙学礼.医学心理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0.
[2]尹幼明,吴瑕.开展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成效[J].中国性科学,2013.22(2):73-76.
[3]李江滨,蔡梦珊,杨丽梅,等.在校大学生计划生育知识及性健康知识认知情况调查[J].科教导刊,2012.30:183-184.
[4]童伟,王孝锋.运用朋辈教育法开展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调查及评价[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31(5):186-187.
[5]崔志霞.浅谈大学生性健康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6):21-23.
[6]彭英,唐刚,陈真勇.高校性健康教育中体育干预的实施[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2):15-16.
[7]张瑷琳,王玲玲,薛云珍.医学生性健康教育成效评估[J].中国性科学,2011.20(11):35-36,41.
[8]田小英,曹阳,杨肖妮,等.在校大学生计划生育知识及性健康知识认知情况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6):108-109.
[9]宋兴怡,徐选国,苏天照,等.山西省3所高校大学生艾滋病及性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20(4):101-103.
[10]高文,郑灼珠.宁德师范学院在校生性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3(2):157-160.
[11]何珊珊.恋爱中大学生首次强迫的特点[J].中国性科学,2012.21(12):63-68.
[12]张英华,黄俭强,颜君.女大学生性态度与情况调查研究[J].全科护理,2012.10(11):1044-1045.
[13]黄丹媚,潘燕华.大学生性知识、性道德现状对性健康教育的启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28(6):45-47.
[14]黄艺娜,张铭清,江建平.大学生婚前和性态度调查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2.21(1):19-21.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167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不仅关系着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影响我国新世纪人才群的总体质量,更影响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与否,因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当前各大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首先体现在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界定上,由于立足点不同,其观点差异很大。目前主要流行以下四种:其一是以有计划、针对性地去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论”;其二是以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心理健康过程的“过程论”;其三是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心理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引导,健全个性,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维护和促使学生心理健康的系统工程的“系统论”;其四是以培养、完善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功能论”。上述的观点均从不同的角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做了阐述,但概念的界定过于模糊,致使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
其次,体现在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经过近年的发展,高校师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及重视程度均有提高,但仍存在着许多误区。各大高校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心理素质是学生成才的必须,在实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只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归属为学生管理人员的职责;在一些学校的心理引导中心,绝大多数的管理人员都是兼职,没有充分发挥其实效;与学校的其他工作相比,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和实用性相对较弱,经常忽视这方面的工作。在大多高校的教育工作中,往往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归为一门学科,他们常用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去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由于其枯燥的理论及不贴合实际的引导,往往事倍功半,而学生的心理问题依然存在。
再次,体现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化严重。近些年,社会各界都不断呼吁重视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其表面上轰轰烈烈地进行,但实际上大都是有名无实。有关心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大都体现在文件里,没有真正落实到专业队伍建设、基础设施配备等具体领域。经有关调查,设立心理咨询机构的高校中,大多只是摆设,里面从业人员大都是兼职人员,在特殊情况下,有些咨询室还会挪为他用,这使得心理健康教育难见成效。
另外,体现在师资力量不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起步本来就比较晚,其国内的师资力量存在着巨大的空缺,缺少足够多的受过良好训练的老师来教育和引导学生。于是,在大学只能通过大课讲座来传授、指导,很难形成面对面的个体引导交流。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咨询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虽然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职人员大都取得从业资格证,具备了从业资质,但由于心理咨询资格证的门槛较低,考核尚未完善,所以从业资格和上岗能力不是对等的,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其经验较少,滥用测验,缺乏对测验结果及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解读,严重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措施
首先,要走出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飞速发展的21世纪,更需要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当代青年学生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其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自身的才能积累和才干的发挥。因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依赖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观念转变,要改变只是针对少数问题学生的观点。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全校教职工和学生参与其中,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确保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顺利开展。
其次,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目前,各大高校都开设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有的还将其列入必修课之一,但是由于教材版本的传统,其内容比较狭窄,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其教育效果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很有必要加大课程的改革和教材建设的力度,真正的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协调好好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关系,这两者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其最终目的都是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在内容和方法上都有相似之处。所以,要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
重要的是,我们要加强教育队伍的建设。我国高校的师资队伍目前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教师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二是师资数量的严重不足。所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需培养一批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定期对这些专业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掌握最新的咨询理论和技术,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其次,要在教育行业开展一些心理教育的讲堂或培训,让参与教育工作的人员都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学会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教学问题,更有利于和学生们的沟通,引导学生,全面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也是新时代各大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要任务。我们要理性地认清现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科学的措施来引导大学生,使我国高校大学生教育通过有效改革和不断完善,更加规范、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赵亮.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教育对策[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5).
篇4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作用;积极心理学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是以消极心理学模式为主,将重点放在如何预防及治疗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疾病,只关注消极心理品质,缺乏对幸福、爱等积极心理品质的激发。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地利用心理学试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的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积极体验,二是个体美德、乐观等积极人格品质的形成,三是影响个体成长和发展的积极组织系统。它不仅仅局限于存在心理问题或疾病的人,而是要求我们用一种更加开放、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生存的个体。
二、心理健康教育对校园文化的促进作用
(一)二者目标一致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都以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人格为首要目标,以塑造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为重要内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属于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部分,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来看,校园文化的目标也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只有每个组成部分实现了目标,整体的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
在积极心理学看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将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激发大学生的积极体验,帮助大学生收获快乐与成功,引导大学生走向幸福。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直接影响到校园文化的构建。
(二)二者主体相同
大学生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人格作为人格中的动力,不仅可以预防消极人格的破坏作用,还能够促进积极适应能力的发展,维护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将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作为基本目的。大学生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享受者、参与者、创造者,其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将从2个方面影响着校园文化的构建:
1.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影响着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体知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而且意味着积极的理想追求、较好的社会功能、高效率的学习状态、建设性的人际关系、独立自主的人格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等。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成功与否,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状况,关系着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体味与感知,决定着大学生是否会以积极的向上的眼光去看待和感受校园文化,他们对校园文化的感受决定着他们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
2.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影响着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不仅是校园文化的感受者,同时还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创造者。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等在高校校园文化中展示自己、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在选择和设计自己的价值目标的同时,完善和健全自己的人格。在创造性地参与构建校园文化活动中,大学生将会严格要求自我、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促进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反过来,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又会促进个人发展,形成一种相互提升的状态。
三、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对校园文化促进作用的积极心理学途径
(一)积极更新观念,主动汲取积极心理学的价值理念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后,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渐已步入正轨、走向成熟。但仍存在着消极心理学居主导这一问题,片面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即心理障碍矫正或心理疾病诊治,或者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等同于人格补救教育或心里补救教育,忽略了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关注。积极心理学倡导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人在成长、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其独特的研究视角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高度吻合,符合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要想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对校园文化的促进作用,就需要尽快转变过去以为无病即健康的错误观念,积极汲取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正确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积极的情绪与体验,构建“以人为本、强调心理潜能开发和人格完善”的“发展模式”。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重视积极心理学理论学习
重视加强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的培训,尤其重视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学习与掌握,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以及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更多地选择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自我的积极体验,重视前摄性心理干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由消除心理障碍为目的向促进心理发展为目的的转变。
同时,学校、家庭、社会应形成合力,形成一个有序的和谐系统,共同营造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秉持积极心理学理念,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体验,尽可能多地体验积极情绪,形成积极人格和心理品质,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的相互提升与促进。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2-0075-0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成功,也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其开设目的是为了保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部办公厅2011年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1],明确了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的基本要求。如何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性,在本文进行初步探索。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所处的环境都发生着新的变化,如果大学生对这些新的变化难以适应,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困难。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更多的人走进了大学校园,需要面对新的环境。尤其是独生子女,因他们平时的独立生活能力较差, 需要更长时间的适应大学生活。其中一部分因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而产生了心理问题。
2.学习问题。大学期间,学习往往不再如高中阶段那样得到绝大多数人的重视,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构成了学习问题的主要方面。还有一些学习方法不能及时转变,面对专业课知识,理解较慢,或者兴趣不足,一些学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从而导致学习困难并产生考试焦虑心理,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3.人际交往障碍。大学生普遍认为大学里的同学关系没有中学时融洽,在大学里难以找到知心朋友;同学关系中功利色彩非常突出,傲慢、自负、虚荣等现象在大学生身上十分明显。不少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十分紧张,存在孤僻、自闭、忧郁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4.失恋导致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爱情”是大学校园里一个常见而敏感的话题。大学生由于生理上的成熟,使他们渴望与异往。但是,由于许多大学生心理的不成熟和对性认识的不科学,加之自我道德规范的失控,从而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或留下深深的遗憾和伤痛。
失恋后是情绪低落,无心学业,对身边的一切失去兴趣,得过且过,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极端的表现是精神呈病态,纠缠对方,甚至由爱生恨,酿成悲剧。
二、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有不少学校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3]。但毕竟开设时间较晚,对该课程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针对大学生不同的大学阶段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内容,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大一新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点群体。大一新生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的重要对象。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构成中,大一新生占有较大比例。许多学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产生了心理困扰,还有一些新生交往能力差,一时难以融入新的集体,就会产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困扰。
对大一新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后,掌握了自我调适的基本方法以后,其适应能力明显增强,其心理困扰问题大多能自我解决。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有利于预防心理问题的预防。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健康教育,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困扰型,我们应主要通过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逐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少部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心理障碍,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自我调适解决。极少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心理疾病,应通过心理治疗解决。
3.分段阶段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阶段性特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分阶段、有针对行地实施。例如:在大学一年级阶段第一学期应重点开展适应性教育。一些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失去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动力,产生学习疲劳。一些大学生新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产生学习焦虑问题。一些大学生未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不理想,因而产生挫折感,对考试产生焦虑。我们应针对这一阶段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特点,重点教会大学新生逐步适应大学新的生活,逐步适应大学新的学习环境,培养大学新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学生中应重点开展人际关系教育。针对这一阶段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和心理健康的需求,重点开展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会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教会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关系,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在大学四年级应重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心理辅导。针对这一阶段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重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心理教育,教会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教思政厅(20111)5号文件.
篇6
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理应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教学模式也应从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心理特点出发,使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然而近年来,现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文章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理论实践与思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现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作进一步思考。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
据最近一项研究调查表明,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认为最迫切想解决的问题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优化自我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克服自卑心理”、“控制不良情绪”等方面的问题,调查结果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课程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他们现存的心理不健康问题。目前,现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材编排上侧重于心理发展规律及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与高校大学生平时学习生活明显脱节,与大学生实际心理需求产生错位。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往往存在“脱钩”,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内容陈旧等问题逐步凸显。
1.2课程设置单一化
课程设置单一化,即是指众多大学只在大一新生班级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在其他年级如大二、大三、大四等则未设置、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而导致整个大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在大一已经全部讲授完。然而,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大一新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完成的首要任务是寻找自我和调节心态;大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健全人格”和“适应社会”;大三学生教学目标更多的是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心理、就业压力等,然而现今大部分高校仅在大一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立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级特点、学生的实际需要,目标设置不具体、不明确。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不能针对大二、大三、大四等不同年级分别设立针对性、具体化的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泛”而“空”,不具体不明确。
1.3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
通过作者对长沙理工大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等众多高校的现场实地调研,并结合自身多年的心理健康教学经验,不难发现,现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而讲授法受学生的欢迎程度却比较低,因此常常出现学生厌学、逃学、“隐性逃课”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极不理想。从目前的课堂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形式主要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方式过于传统,为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紧迫。
1.4课程考核单一化
通过作者对长沙理工大学等五所高校现场实地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方式,其中开卷考试、撰写主题论文是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采纳的主要方法,虽然有平时成绩如作业提交、考勤、到课率、旷课率等方面的考核,但是很多流于形式,对实施全方位、全角度、全维度地评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瓶颈。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1课程设置多元化
高校领导和心理健康教师应高度重,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和不同心理需求,对课程设置实施全面改革,可实施“对症下药、量身定制”课程设置,实施课程设置多元化,教学目标具体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在针对大一新生开设的基础上,还应针对不同年级的心理需求作为公共选修课“对症下药、量身定制”开设一些心理健康课程,采取“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模式。公共必修课应涉及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和基本心理需求,公共选修课则针对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开设不同主题或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分年级、分主题进行,设置系列化的课程,如学习心理学、恋爱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工作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等,为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每个年级的需求不同“对症下药”、“量身定制”课程,针对性、具体性解决大学生每个年级阶段的心理问题,推动课程设置多元化、教学目标具体化,避免一次课堂教学目标“泛”而“空”,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注意力,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2.2教学内容实用性
针对心理健康课程的教材及教学内容、章节的选择,高校与心理健康教师团队应通过众多本科、高职院校实地调研,在遵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实地学情分析,通过问卷、调研、访谈等形式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调研、问卷与实地访谈与调查,了解大学生针对心理健康教学目标以及大学生现存的问题,喜欢教师“讲什么、怎么讲、如何讲、什么方式讲”等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需求“量身定制”、“对症下药”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强调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与实用性的统一。有调查研究显示,60.5%的大学生不喜欢老师讲复杂难懂、理论性高的教学内容,这进一步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传授、选择应避免复杂难懂,应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实际接受的程度,应遵循“量体裁衣、对症下药”的法则,教学内容强调实用性,能解决孩子们的实际问题。
2.3教学方法多元化
针对心理健康教师课堂上教学方法单一、方式过于传统、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体验活动、小组讨论、行为训练等形式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参与度、体验度,引导同学们进行积极的师生互动。学习心理学理论提出:成人学习80%是由于自身体验而获得成长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教学方法改为“你做我听”,引入互动体验式教学,教与学形成一种积极地互动,通过互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和统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是一门填鸭式的灌输课,而是一门体验性、参与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体验课程。在课堂上,教师应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并重视大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增强课堂授课形式的灵活性,强化授课方式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
2.4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
为全方位公平、公正地考核、评估大学生的课程教学效果和大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方式在设有撰写课程主题论文、开卷考试、问题解答的基础上,应采取活动展现、案例讨论、比赛答疑等多种考核方式,对全面、综合性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奠定基础。
2.5注重优秀师资队伍的培养与选拔
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学工作的主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要建设一支以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应坚持少量、精干的原则,在按比例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基础上,高校还应鼓励、积极推荐高水平的、有丰富实战经验心理学理论背景的教师参与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去。另外,学校应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培养,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方法讨论,参加心理健康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以及教育教学培训等活动,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师资队伍水平,为保证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
篇7
关键词: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管理
改革民办高校安全教育方式,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民办高校安全教育管理模式。民办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随着民办高校日益发展,其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不容忽视。随着当前国内外形式的不断发展,对高校安全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民办高校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如何改革安全管理工作的安全教育方式,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创建和谐校园环境,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竞争力的日益加剧,受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力度和竞争机制的影响,使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大学生感到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影响因素相当复杂,高校应从影响因素入手,高度重视、齐抓共管,改革民办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传统的教育方法,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安全教育之一,促成心理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的有机结合,并多渠道,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引入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去,使其成为安全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以发挥其重要作用。
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确保广大师生安全是高等教育的头等大事,更是高校的头等大事,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是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基本前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提高预防灾害、应当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为师生创造安宁有序、和谐融合、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切实维护教育系统的和谐稳定。
一、民办高校安全管理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大学生是高校安全稳定和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主体。民办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新时期,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民办高校安全稳定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校园安全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社会的进步,民办高校校园安全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新的挑战,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办学和管理模式,高校的扩招和合并,这些都给高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防范和处理突发事件是高校的重中之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民办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复杂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然不能适应大学生教育,只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民办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为民办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基层。
心理问题是伴随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现实问题,准确把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只有正确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评价和分类,正确把握了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此展开的工作才会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才会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更好的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安全管理工作能够上一个全新的台阶,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为高校的安全稳定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是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石。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时俱进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离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不透切,致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范围受到很大局限,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内涵,使心理健康教育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学生本来可以通过心理辅导解决的问题,因得不到及时辅导,而成了心理问题,甚至退休、自杀。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高校安全管理的难点和重点之一。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已成当务之急。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构建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方法途径研究,发挥其在民办高校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不仅为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体系,而且也是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朝着正常的方向发展,促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得到全面提高,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整体效应,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发展,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发展自我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因此,了解和把握大学生的心理规律,找出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途径,具有深远的意义,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体制保障。
把握好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之间的关系。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相结合,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如此必然带来学校环境的安全稳定。安全工作的深入和开展,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撑,一味的强调安全制度,用刚性约束人,而不做软性的心理疏导,力度再大,也达不到安全管理的效果。所以,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溶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去,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发挥其积极作用,把二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防止心理性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对高校的安全稳定起到了保障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民办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作用,为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叶一舵。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260-02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浙江大学等一些高校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90年代后,政府和高校逐渐认识到加强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都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我国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社会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更需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不但要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何指导大学生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和巨大挑战。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都会产生。
1.由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而产生的心理问题。高等教育与初等、中等教育有着本质的差别。以前在学校出类拔萃,上大学以后,面临激烈的竞争,学习成绩不理想,部分大学生不免产生失落、自卑的心理。另外,由于社会的竞争越来越大,同时对大学生在知识结构和能力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们越来越感觉到四年的大学生活并不轻松,导致部分大学生难以适应这种压力而产生心理问题。
2.由于对专业不感兴趣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有很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由于缺乏对学校和专业情况的了解,盲目填报志愿,直到被高校录取时,才发现现实情况与自己的理想相差很远,于是便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情绪消极;或者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但又不得不读下去,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发展前途,因而缺乏学习热情。受以上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一部分学生在大学期间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甚至抵触情绪,在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
3.学习目的不明确而导致的心理问题。由于很多家长平时教育方法不正确,从小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鼓励孩子考大学,导致部分学生把考大学看作是完成父母布置的一项任务。考上大学以后就觉得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方向,学习的目的不明确。有的甚至整天沉溺在游戏当中,成绩一落千丈,最后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4.由于人际关系的不协调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大学校园环境和人际关系与中学有着显著不同。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经济情况、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各不相同,部分学生交际能力差,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这种变化,造成社会交往比较困难。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就会使气氛变得紧张,从而产生心理压力。
5.对个人前途不确定而产生的心理问题。由于目前全国的就业形势总体不景气,很多大学生甚至硕士生、博士生都很难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毕业就等于失业”的说法在大学校园里也随处可以听到。因此,有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产生困惑和迷茫,经常会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6.由于个人情感问题而产生的心理问题。高校大学生的年龄大约都在16~25岁之间,从生理上来说,正处于青春期,对异性的渴求尤为强烈。但是由于缺乏经验,有些大学生往往对感情比较执着,经常陷入感情纠葛而不能自拔。有的大学生因为失恋而陷入感情漩涡中,思想也逐渐变得偏激,有的甚至会产生自杀等心理危机。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1.思想理念滞后,存在认识误区。综合分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状况可以发现,普遍存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都不够到位的情况。从社会的角度看,由于我国文化传统的原因,大多数人往往把心理问题神秘化,有心理疾患的人也不敢就医,这种世俗的眼光使得部分想去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对心理咨询中心也敬而远之。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有的同学面子观念强,担心去心理咨询中心会被人发现,从而被扣上“有问题、不正常”的帽子。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时,求助的对象并不是具有专业心理咨询知识的咨询服务人员,而是朋友和同学。
2.心理教育应试化倾向严重。在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大多数高校为了显示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也纳入正规的课程,“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也被带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学生通过考试的方式取得相应的学分。学生整天记忆一些枯燥无味的心理学名词,而真正能运用到自己身上的却寥寥无几。从而出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情况,教学效果很差。
3.缺乏科学的认识和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起步比较晚,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个系统工程。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缺少本土特色和系统全面的规划。大多数高校都是直接照搬照抄国外的经验,致使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并不理想。部分高校甚至直到出了问题才感觉到心理健康的重要,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维护高校稳定的临时性工作。这充分说明部分高校还没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出现了忽轻忽重的现象。
三、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
1.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要全面认真地建立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准确地掌握每一个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中发现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防范和治疗。与此同时,要对前来咨询的同学进行跟踪观察,并保护好他们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从而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不断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为建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2.积极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构建网上心理教育平台。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工具,是大学生获取信息,进行人际交往,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现实中的各种教育途径和方法,而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的媒介来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思想,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积极构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平台,面向全社会,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理念。
另外,互联网具有信息量大、渗透能力强的特点,通过有效利用互联网,构建“微信”、“飞信”等网络沟通平台,创办多种体验式的心理游戏等,还可以缓解我国高校当前心理师资缺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与传统心理教育方式相比,互联网教育具有很强的隐秘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们的顾虑,更有利于了解大学生真实的内心思想动态。
3.积极开展个体辅导、团体辅导与同辈辅导相结合。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教育是从个体辅导起步的,这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个体辅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明显已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同辈辅导和团体辅导的模式应运而生。特别是同辈辅导,越来越受到在校大学生的亲睐。这种辅导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学生们在讨论个人问题的时候,他们需求帮助的往往是同辈而不是成人。因此,同辈辅导员和当事人都可以在这种相互作用中获益。
4.全面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全面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使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院系、学校、家庭、社会“五位一体”中分层次进行,并逐渐形成良性互动。心理健康教育重在预防,建立心理健康“五位一体”的防护网,可以大大减少人力资源和经费,并能取得取得良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可以增加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从而逐步形成心理保健的意识,有效地促进我国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盛华,李雪.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手段与目的[J].心理学报,2005,37(5):650-657.
[2]刘剑.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29(12):101-105.
[3]温永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26(2):48-51.
[4]张元洪,孔庆娜.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J].思想政治教育研,2013,29(2):134-136.
[5]李怀玉.论心理学新的研究趋势:积极心理学[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1):115-117.
篇9
关键词: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4)03-0093-05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问题频发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部规定的高校教育内容。然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亟待解决但尚未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关注积极心理品质、注重潜能开发、着眼建设性和未来希望感塑造的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它将关注点聚焦在人的健康幸福、积极进取、乐观开朗、勇敢创造等良好心理状态和积极心理品质方面,强调“标本兼治”,即解决心理问题与培养健全心理素质相结合。因此,以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为指导,建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对于解决我国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治标不治本”的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本土化建设,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问题分析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初步确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从课程的实施现状来看,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课程目标重补救预防轻发展促进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主要是预防和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心理问题的解决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这样的课程目标导致了不少大学生只知道应该怎样避免负面情绪却不知道该如何提升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能力;只知道悲观、自卑、嫉妒等各种不良人格是怎样形成的却不知道怎样去发展诸如乐观、自信、宽容等积极的人格品质。
(二)课程内容重学科专业性轻实际应用性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陈述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一般围绕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个性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恋爱与性心理、择业心理等内容展开,比较忽视学科在具体生活领域的应用,缺乏教育载体的深度发掘。比如:体育运动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艺术在大学生情感心理教育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在促进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心理健康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等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充分利用多样化教育载体,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课程模式单一实施途径简单
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模式主要是学科课程模式,基本上按健康心理学的知识逻辑来组织课程体系,很少兼顾学生的心理逻辑,课程模式缺乏灵活性且比较单一。课程实施途径主要有专题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健康活动以及心理咨询,课程实施途径相对简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课程模式还是课程实施,都应该从系统发展观的角度出发,以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自我潜能的开发为教育目的,建构科学有效的课程模式和实施途径。
二、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特征
健全的心理素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内源性条件,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直接效应和调节效应,健全心理素质的形成是个体维护心理健康和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以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作为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样做既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能培养学生成为更加积极、乐观、幸福、进取的个体。该课程体系将综合多个学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有效手段,其基本特征如下:
(一)发展与适应并重的课程目标设置
发展与适应并重是指该课程是基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首要目标的课程理念。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秉承积极心理学对人性持积极评价的取向,重心是重视人和社会的积极因素的教育功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观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上。因此,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既应指导学生积极适应又应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良好适应能力的发展。
(二)综合化的课程内容构建
综合化的课程内容是指一切与大学生有关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以及社会实践都可以整合成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即生活即课程的大课程观。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全方位、全过程、全面渗透、全员参与的途径,形成以学校分管领导为统领,以专业心理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为骨干,以学科教师为生力军,以宿管员和同伴为社会支持力量,以正向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和媒体宣传为积极氛围的心理健康教育立体网络。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重视学校教育与社会活动的有机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及自我教育与同伴互动的有机结合。
(三)自主参与的课程组织形式
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一切教育活动都以激发、调动大学生自主参与、自主体验、自主感悟为核心,形成围绕心理健康和积极心理品质的自我教育活动。实践活动是个体心理品质形成的主要形式。依据文化历史活动理论,从心理发生的角度分析认为,心理品质是主体依托实践共同体,通过实践活动内化外部刺激而形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灌输课,而是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体验课程,教师应该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与操作。因此,该课程体系非常重视大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实践活动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特别强调课程的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
三、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成
根据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我们认为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成包括表1所示的几个部分:
(一)专题训练课程
专题训练课程是基于“明理导行”的原理,让学生转变观念,提升认识,了解和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与技术。专题训练课有两种实施途径,分别为专家讲座和心理训练(心理教育课)。专家讲座课一般由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讲授,受众面比较广,使大学生深入了解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专家讲座的缺陷是难以实施具体的行为操作,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感悟成长较少。心理训练(心理教育课)是由心理老师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以学科课程的方式,围绕大学生成长中的各种心理健康主题开展的课堂训练或团体辅导。心理教育课让大学生亲身参与,共同交流,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或者领悟形成一些积极的心理品质。
(二)实践活动课程
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技能形成、心理素质提高的实践训练活动课程。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重视实践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课潜移默化地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实践活动课主要采用如下形式开展:(1)营销活动。以市场竞争实践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实施方法是邀请营销专业的老师参与到该课程中,让学生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和技巧来消除或缓解某些心理障碍(如社交恐惧)达到维护心理健康之目的。(2)媒体设计。让学生设计心理健康主题方面的多媒体作品,并参与竞赛。邀请对心理健康教育感兴趣的新媒体专业的老师参与该课程,在课程中向学生提供心理健康主题方面的信息以及校园的心理健康服务资源。(3)自我超越训练。自我超越训练可以培养健全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强化大学生的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增进团队参与意识和责任心,为大学生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4)健康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体育运动教育不仅促进学生身体技能发展,而且有益于学生社会技能、自尊、亲社会倾向以及学业成绩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三)艺术陶冶课程
艺术陶冶课程指利用艺术的审美心理教育功能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艺术的审美心理教育主要指个体通过艺术欣赏和实践,获得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个体的思想、情感、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个体正确地认识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艺术陶冶课程的具体实施途径包括以下内容:(1)音乐心理调节。音乐不仅能治疗心理问题,也能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音乐能渗透到人们灵魂的深处,激起大学生积极乐观的情感,使其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2)舞蹈心理教育。舞蹈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而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舞蹈不仅是身体的展现,也可以治愈心理创伤。舞蹈心理教育致力于将舞蹈的治疗功能和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这种课程要求学生编排具有情感愈合功能或者积极情绪体验功能的舞蹈。(3)美术心理教育。美术心理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通过美的事物来调动主体的各种心理功能,升华情感,使其通过丰富的内心体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促进自身内在的协调发展以及自身与外在环境良好共生关系的建立。美术教育也是张扬个性、表达自我的一种有效形式,有利于促进自尊、自信和个性成长。(4)影视观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忌讳强制、说教和指责,尤其要讲究分寸。电影艺术非常重视人物情感的宣扬和抑制,这使电影的情感心理教育功能成为可能并富有实效。影视观赏一定要在观看影片后进行有指导的分享交流。(5)校园心理剧。校园心理剧是利用舞台创设的生活情景,通过行为表达的方法和技术,重现生活情景中的心理冲突,使心理问题和心理过程表现出来,促使观众和演员产生新的领悟、体验新的情绪从而改变行为的一种综合性和表达性的心理干预活动。校园心理剧使参与学生的情感得到宣泄和梳理,认知结构发生变化,使参与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起新的行为模式,引导学生探索现实社会,完善自我。校园心理剧以其独具魅力的原创性、互动性、生动性和启发性等特点,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和人格影响,提高他们自我帮助和帮助他人的心理健康意识。
(四)微环境文化课程
篇10
目前看来,中国正位于构建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体系、全面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要时刻,社会形式产生了复杂又深远的变化,为如今的全面构建小康社会这一目标,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不但要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水平和专业水准及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怎么有效的引导大学生在观点、学识、能力、心理等方面尽快顺应变化,提高水平,是各大高校重点研讨和解决的新问题。大学生应当提高健康教育,以具备适应社会变化的生存能力,培养大学生拥有优秀的人格心理素质,激发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文化素养、专业水平和心理素质等和谐发展,加强培养和创造全方位适应的小康社会所需求的高素质、高体质的高级专业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是目前情势下全方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是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点途径和方法。
二、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基本现状
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对在校大学生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是:“不但没有疾病,而且具有健全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此,学校应针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培养。然而,现阶段的大学生健康教育却狭窄而单调。健康教育宣传力度严重不足。虽然大学生已进入人生发展的鼎盛时期,但其缺乏社会生活的磨练,思想比较天真,易于情绪化,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控制能力较差,自觉进行自我健康教育和健康发展困难。因此学校仍应扮演好监督、督促的角色,加强健康教育宣传,采取切实可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对策,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关于健康教育的相关活动过少。大学对于部分大学生来说是曾经梦想的天堂,进入大学犹如获得了自由,获得了可以真正主宰自己的权利。缺少对大学的正确认识和合理规划,开始放纵自己,荒废青春。在大学中,许多学校较少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使许多学生不能有效的进行自我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教学方法不合理。在大学中,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已被同学们定为“必逃课“。单纯的理论灌输使得课堂显得极其乏味,同学们提不起兴趣,索性离开教室,或者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同学们不在乎的态度也使得授课老师失去讲课的动力,老师的授课激情和效率严重降低,如此恶性循环,阻碍学校健康教育的良好发展。
三、情况分析
在大学生健康教育的认识上,一些学校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特点和规律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研究。相当大一部分教育者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不了解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缺乏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基本常识,没有把这项工作放到应有的重要位置上,甚至对还对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种种误解和偏见,没有真正确立大学生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不少人将大学生健康教育与思想工作混为一谈。大学健康教育老师专业素质缺乏,师资队伍是学校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此项工作的关键环节,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然而,且前我国高校健康教育师资队伍问题突出也是不争的事实。其一,数量严重短缺。其二,专业素质普遍不高。
目前我国高校健康教育教师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有的是各学科教师兼任,有的是学生管理干部兼职,有的则是来源于基层德育室、科研室的研究人员。这些人员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的教育专业理论。从实际效果看,其中大多数也很难胜任健康教育工作。另外当前我国也缺乏规范的高校心理辅导员督导制度,许多辅导员缺乏必要的督导训练,因能力不足及个人日常生活问题而产生的压力与焦虑过大,导致辅导员本身工作效能下降。
四、措施与建议
大学生健康教育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大学生心理学、德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咨询、职业指导以及各种研究方法等,同时,可举办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生理健康教育是指普及健康与疾病的区别与联系,提高对疾病预防的教育,主要针对青少年多发病、传染病、艾滋病及性病的预防和教育。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图文、影视观摩等形式进行。但许多学校对健康教育不够重视,并未开展相关的课程,同时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资格认证体系仍未开发完整,对其规范性还处于完善阶段。为了提升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避免出现因为失误而给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发展带来不好的影响,就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保证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其中首要的工作是确定大学生健康教育者的任职资格。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离不开信息交流,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者缺乏必要的相互联系和信息交流,难以获得健康教育的最新信息。
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又是一项非常繁琐的系统教育项目,是指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心理上和身体上以及与健康有关的知识教育,培养其良好的生活方式,纠正以往不良的生活习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目的性明确的教育活动,培养其良好的卫生态度,促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而使其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心理。通过对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普及,提升承受能力和以及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我国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发展呈现出的几个特点:第一、以高校为单位进行大学生健康教育实践。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高校和科研合作,进行大学生健康教育,并取得不少成绩。第二、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内容不断丰富,技术手段不断获得更新,许多高校的健康教育课程丰富、多样,包括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学习方法辅导、职业辅导、生活辅导、情绪辅导、心里咨询等多个方面。第三、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领域广泛,涉及大学生心里健康和生理健康的研究。
- 上一篇:加快经济发展
- 下一篇: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