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经济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21 17:38: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快经济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会展业发展迅速,依托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草原文化节、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中国药品交易会等展会,依靠地区优势以及配套服务优势做大做强了品牌展会。同时,依托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势,不断积极培育乳业、煤炭、医药、电力设备等特色品牌展会,加速了会展经营的品牌化,促进了会展业协调、稳定发展。树立了“大会展”观念,实施“会展、旅游、贸易、物流”互动战略,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
虽然,呼和浩特市会展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市场化程度低,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多年来,首府会展业都未被当成一个独立的产业来规划发展,仅仅被当作是发展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的促进手段,并且是由政府来主办,致使会展业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不足,不能适应我区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会展业的宏观管理涉及外经贸、内贸、科技、文化等多个部门,造成会展业管理政出多门、多头审批、多头管理现象严重,缺乏统一、协调和高效的管理机构。
二是展馆数量少、面积小、档次低。目前,呼和浩特市仅有几个展馆(内蒙古会展中心、内蒙古商品交易中心、内蒙古展览馆)可以满足展会需求,与国内会展业发达的城市相比,展馆规模小、数量少,缺乏大规模、上档次的国际性会展展馆。并且我区会展业的知名品牌少,仅凭内蒙古药品保健品交易会、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节等在国内会展业中的影响还是远远不够的。
三是缺乏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首府会展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专业会展人才和会展公司的精心策划和努力。但目前,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和会展公司奇缺,会展策划匮乏,会展业中,大部分人既是组织者,又是管理者、实施者,专业分工与协作十分落后,降低了会展工作的组织效率,影响了会展效益。
四是会展公司整体规模偏小,会展法律法规不健全。呼和浩特市会展业的组展商、搭建商、物流公司等服务于会展业的公司发展相对滞后。专门从事会展业的公司普遍规模不大,竞争实力不强,而且没有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还没有形成会展行业自律,一些中小型及民间会展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已影响到呼和浩特市会展业的健康发展。
五是会展服务的软、硬件不足。会展活动的相关配套服务质量跟进不及时,场馆餐饮、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备,展馆与办展方的沟通不及时,这些因素都影响和制约了高水准会展活动的举办,制约了首府会展活动水平的提高,影响了会展的整体效果和对第三产业的经济拉动作用。
为推进呼和浩特市会展业健康发展,在工作中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走市场化道路,加强宏观调控,为会展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会展业要走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要彻底改变过去很多主办单位靠政府部门批任务、发补贴过日子的状况,积极吸取国内外会展业的发展经验,让会展业走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政府要改革行政审批体制,要由过去的直接主办转为加强宏观调控,由履行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会展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政府应当做好中长期规划、发展战略、产业政策等,促进会展市场的公平竞争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把主要精力放在市场规则的建立和市场监管上,切实为会展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是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会展业资金支持机制。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改变融资渠道单一的局面,降低会展业准入门槛,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实现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政府有关部门对会展业的启动和发展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逐步提高其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政府可采取授权或部分授权会展部门搞会展资产运营,建议政府国有资产、国土资源等部门将会展资产授权或部分授权给会展部门,使其通过会展资产运营的方式获得现实的生存能力,通过产生效益哺育会展产业。
三是发挥旅游优势,实现会展与旅游的双赢。旅游是会展业的重要经济依托之一,多数参加会展的外地人员都会在会展举办地区观光旅游。因此,我们要努力从地方会展业优势中挖掘并发挥其拉动旅游业的效应。此外,会展业还要进行大规模的对外宣传促销,政府和企业应当联动起来,通过电视、电台、网络、报纸等多种媒体渠道宣传会展目的地及草原特色旅游项目,集中力量打造特色品牌的会展。以旅游促进会展,以会展带动旅游,努力实现会展与旅游的双赢。
四是坚持会展特色建设,打造首府会展经济知名品牌。首府的会展业已初步形成了特色,打造会展品牌,这是会展业健康发展、尽快与国内优秀会展业接轨的关键因素。如内蒙古药品保健品交易会(下称药交会)作为内蒙古会展业的龙头和代表是典型的新经济,在拉动相关产业的同时,也助推了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药交会不仅是内蒙古规模最大的展会,还被誉为“内蒙古新经济第一品牌”。药交会连续召开13年之久,累计为内蒙古相关产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约30多亿元,提供临时就业机会19万个,使呼和浩特成为闻名全国的“药展之都”。又如呼和浩特市自1999年起全力打造了十一届“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增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经济发展,提升了城市形象,扩大了对外交流,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弘扬昭君文化,迅速提高了的知名度,扩大了的对外影响。为此,首府会展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多创造一些像药交会、广交会、科博会等这样有规模经济和国际影响力的精品,加快会展经济建设的步伐,深入挖掘首府会展经济的核心价值。
五是开展会展理论学术研讨,不断加强会展专业人才的培育。会展业是人力资本主导的“新经济”,因而要加大对会展业人力资本培养。会展行业可以通过委托、定向培养、双向交流等多种途径,派相关人员到国内名校、研究机构学习进修,还可以通过与高校联合办学及中短期培训和举办会展业论坛等方式,培养一批营销策划、会展生产和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要加大对本土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要建立一套充满活力的会展业优秀人才、特殊人才的使用与激励机制,为会展业培养高素质的会展人才,并留住人才,促进内蒙古会展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六是建立健全会展业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根据会展业发展现状,抓紧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非市场行为的控制与管理,为会展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对会展业市场的不正当竞争、欺诈行为进行监督,以维护会展市场的公平竞争、保证会展市场的健康发展。健全会展业的行业组织协会,使其成为与政府之间的桥梁。这对于加强行业内部管理、协调和自律、防止恶性竞争、建立信息通道和交易平台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市城发供热有限责任公司)
篇2
关键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Abstract: this paper to speed up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change, is thoroughly apply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of important goals and strategic measures, China is the economic social development faces important and pressing the realistic subject. To speed up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change the key work puts forward opinions at 8. .
Keywords: to speed up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change
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涉及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改革与创新,又涉及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的更新与调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们立足扩大内需保增长,在扩大内需中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营造我国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在全党全国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我国经济实现总体回升向好。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实现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全党全国必须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他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工作提出8点意见。第一,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既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又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第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第三,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第四,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六,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针对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快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发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更好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快开拓文化市场。第八,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加快调整进口贸易结构,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推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一、放宽市场准入
1、降低准入门槛。创办民营科技型、外向型、农产品加工型企业及公务员辞职、干部、退伍军人、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和下岗失业人员创办的非公司制企业,非关键条件欠缺,由工商部门核发为期一年的临时营业执照。
2、拓宽准入领域。区国有集体企业、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全面向民营经济开放。鼓励、支持民间资本通过参股、联合、购并、独资的方式参与我区城建、环保以及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的投资建设。
3、放宽准入条件。新注册民营企业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时,除房屋、土地管理部门出具的权属证明外,如租赁不能出据权属证明的,由区政府有关部门和街道、科管办、都市经济园的物管部门出具的同意使用该场所从事经营的证明,可以视为企业住所(经营场所)、个体工商户经营场所的证明。
二、提高注册效率
4、提供注册帮助。凡新注册资本金在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的民营企业和进入高科技产业集中地、都市经济园注册低于100万元的企业,除国家规定收取的费用以外,其它费用一律免收。并由所辖街道指定专人实行“一条龙”服务,协助办理前置审批、工商执照、税务登记等投资所需的各项手续。
5、简化注册程序。简化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核发营业执照三级(所、科、局)审批程序,改为由工商分局授权的工商所一站审批、核发营业执照。
三、鼓励投资创业
6、鼓励各类人员投资创业。凡大中专院校应届毕业生、低保对象、领有《再就业优惠证》的个体经营者、随军家属以及当年转业干部、退伍军人等,免收注册登记费用(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对工商管理、市场管理、年检等区权范围内规定的多种费用,实行三年免收。
7、扶持中小企业服务机构。鼓励以创业培训、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等为主的培训服务,以开展中小企业信用征集与评价及诚信活动等为主的信用服务,为创办中小企业提供的创业指导、综合服务等为主的创业服务,为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开展的管理咨询、企业诊断、信息服务等为主的管理咨询服务,并对获取国家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的服务机构,区政府给予一定比例的匹配补助资金,中外联办的服务机构优先安排补助资金。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8、设立以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为重点的“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区政府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民营企业贷款贴息、高科技集中地内企业房租补贴、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新产品创新、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专项补助等扶持资金。
9、对新办企业给予三个财政年度扶持。对新办民营企业,当年纳税区级收入在50万元以内的,给予区留成部分的15%三个年度的扶持;当年纳税区级收入在50-100万元的,给予区留成部分的20%三个年度的扶持;当年纳税区级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实行一事一议办法确定扶持政策。
10、鼓励重点民营企业发展。对当年区级财政贡献率前20名的民营企业(含法人代表),分别授予荣誉称号和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优先安排一名区管重点学校或幼儿园入学名额。
11、鼓励高科技民营企业发展与技术创新。经省科技主管部门认定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经区政府审核,从认定年度起,增值税、营业税区留成部分,前3年全额扶持,第4至第5年每年扶持50%;企业所得税区留成部分,前2年全额扶持,第3至第5年每年扶持50%。对市科技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经区政府审核,从认定年度起给予两年当年纳税区级留成部分50%的扶持。
12、鼓励民营企业提档升级做响品牌。凡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和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区政府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一次性奖励。
13、扶持改制企业。对改制企业、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为民营企业的,可使用原名称、字号、企业联用名称。改制为公司制企业的,企业可选择变更登记程序直接办理变更登记。改制企业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法规限制的项目,原审批文书在有效期内的,可直接变更登记,不再重新办理审批手续,免收工商变更费。改制企业视同新注册企业,可享受第10款的扶持政策。对离岗自主创业的职工,可享受第7款的政策。
五、大力发展为民营企业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
14、扶持以服务中小企业为主的信用担保机构。在政府的引导下,按市场化运作方式导入社会资本,大力发展多元化的以服务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的信用担保机构,经过三年时间逐步形成5000?D10000万元的信贷担保规模。
六、完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
15、加强区政务中心建设。设立综合服务窗口。严格按《行政许可法》依法办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能,逐步实现网上并联审批。建立与区工商分局办公业务专线联网,实现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受理、审查、发照等工作的现场办结。中心收理民营企业投拆,投诉电话84556039。
16、建立对重点民营企业联系挂钩制度。全区重点民营企业实行区级领导、部门、街道三级对口挂钩服务,并明确挂钩服务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单位;要树立服务于企业的思想,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全方位的做好服务。
篇4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的状况,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尤其是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发展方式转变及相应的结构调整和改革深化,是我国经济正在经历的一次深刻转型。2010年初。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当前,应在继续巩同经济总体同升向好趋势的同时。抓住有利时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增强应对国际经济金融复杂局面能力的需要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是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将是一个“缓慢复苏的世界经济”。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使我国经济调整和转型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是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加大了我国经济减速压力,也增强了我国经济调整和转型的动力:二是绿色能源革命使我国科技发展面I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也扩大了我国在绿色经济领域的市场空间:三是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回归实业将挤压我国产品的市场空间,也充实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四是我国国际地位提升有利于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将面临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和责任的压力。世界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国际经济环境将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关系将明显增强,推进新一轮经济调整和转型,是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增强我国发展主动权的需要,也是促进全球经济平衡,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要求。
(二)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
中国经济实现30多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结构化问题导致的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与不可持续问题日益突出。主要是:内需与外需、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关系不协调;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高,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服务业发展滞后,一、二、三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以上问题,部分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部分源于中国的资源禀赋和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部分在于体制机制不适应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是未来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提高产业梯次转移质量和效益的需要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动加快,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这种形势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然而,在现代产业链中,研发、生产、流通环节的附加值曲线呈现两端高而中间低的形态。研发、流通环节的附加值远远高于生产环节,大体呈“V”形,称为“微笑曲线”。目前,跨国公司掌握的研发环节和流通环节,投入的主要是信息、技术、品牌、管理等知识密集要素,具有不可替代性,跨国公司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我国缺少核心技术的大多数企业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主要从事制造加工环节的生产,所需的主要要素是土地、厂房、设备、能源等物化成本和简单劳动,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较多,企业能够获得的利润空间极其有限。产业承接质量和效益不高。提高产业梯次转移水平是提高中国经济发展整体能力的重要着力点。
(四)钱行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需要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饯行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决定了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不仅要求始终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而且要求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符合不同发展阶段和广大人民的新要求。这包括经济发展方式要体现发展内容的全面性,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要体现发展过程的均衡性和发展成果分配的公平性,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以及不同社会群体间收入分配的差距:要体现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可持续性,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不仅满足当代人生活和发展的需要,而且能够造福于子孙后代。这些都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注重数量和速度的粗放型发展转向注重效益和质量的集约型发展。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
(一)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加快推进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从而谋取经济长远发展的主动权。在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上,除加大国家投入外,调动企业研发积极性至关重要。在政策上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开发,在产业化方面给予企业必要的政策支持,在新产品的市场化推广上给予有效的帮助。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重视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质量和标准建设,培育自主品牌,争创国际竞争新优势。
(二)有力提升经济结构调整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机遇和挑战,全面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一是着力增强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发挥消费对优化投资结构的引导作用。更加注重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合理性,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二是推进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开拓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的新空间。在城镇化进程中统筹城乡发展,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能力。三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向国际分工价值链高端移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瞄准国际科技和产业前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重点培育生产业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打破市场分割,探索建立有效推动生产业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尤其是在金融业开放、技术研发投入方式、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信息服务政策支持、商务服务的国际融合机制等方面取得大的突破。大力促进东部大城市率先进行经济转型,加快建设若干个具有金融服务功能、技术创新功能、商贸商务功能、信息支撑功能的大城市,带动我国生产业的整体发展与功能提升,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四)优化配置金融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为使金融体系的运行更有效地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是在金融配置资源过程中,紧紧围绕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财税、产业等相关政策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切实加强政策指导,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源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向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效率提升倾斜。二是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控,从严限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消耗型的企业和项目的融资支持,促进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提升经济发展整体实力提供有力金融支持。三是推动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继续完善公司治理,加强经营管理、风险控制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发展面向农村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加快金融市场创新发展,拓展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发展直接融资,优化融资结构。
(五)充分发挥人才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篇5
一、客观分析经济发展落后的现状及其原因
西部欠发达地区普遍受发展基础、地理位置、资金人才及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临时以来。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与发达地区相比差别明显,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观念滞后,发展主动性、发明性欠缺。受激进观念影响,很长一段时间仅满足于对自然资源的低水平开发,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发展的主动性、发明性不够,不能很好地发挥、挖掘自身优势和潜力,没有形成区域性特色产业群体。加之新形势下,受交通、资金、人才、电力和城镇化等瓶颈制约,短期无法突破的影响,使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状态,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别不时拉大,二元经济结构突出。二是产业失衡,经济转方式、调结构迟缓。产业结构直接反映一个地区资源配置与生产力布局的合理水平。县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层次偏低的问题仍十分突出。三是财政弱小,自我促发展、保增长力弱。四是平台欠缺,新型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缓慢。县和县以下的中小企业发展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劳动就业、推进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由于县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发展非常缓慢,年底,产值过亿私营企业仅锦帛钰一家,同时作为非农就业主体的乡镇企业临时处于萎缩状态,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极大地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缓慢,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功能发挥不明显,仍然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五大瓶颈之一。
二、充分认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构筑县域经济发展平台的关键因素。城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中心平台作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只有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才干使县域相关各行业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集聚效益,形成本区域的主导产业优势,增强竞争力;同时集中人、财、物力进行县域内水、电、路以及居民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由此促进经济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城镇化水平太低,肯定制约激进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因此,新形势下抓住城镇这一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交汇点,努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就可以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而促进县域经济不时壮大。
实现劳力转移促农增收的重要手段。像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偏多,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居住分散,严重制约经济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通过发展二、三产业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尽量实现农民就地转移,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可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发明条件,聚集能量,有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城镇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生活服务的中心,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沟通城乡交流的中介。推进新型城镇化,一方面促进乡村文明向农村辐射,引导农民获取新知识、树立新观念、形成新习惯,使其生活方式和文化意识得到更新,为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县与县以及县域范围内城乡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更大范围内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提供平台,促进县域经济的全方位开放。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超前谋划,科学规划。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就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区域城乡体系规划、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地的产业基础、经济结构、交通条件、资源禀赋、地理环境、民风民俗和城镇布局,科学制定出能发挥地方优势和特色的县城、乡镇、行政村三级发展规划体系。
重点突出,合理布局。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要依照全县功能区划分,通过合理布局、重点发展中心镇,增强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促进农村人口、生产要素向强镇集聚,全面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使城镇真正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平台。
凸显特色,增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实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在于搞好定位,整合商业元素,培育支柱,发展特色经济,建设特色型城镇,增强城镇化建设的经济实力。城镇建设上要与农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为农服务的思想。同时,要结合乡情镇情,确立主导产业,并强力培育和开发,通过完善的市场体系,建成资源型和特色型的城镇发展格局。根据各地的区位优势、民族风情、自然生态旅游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第三产业,从而增加城镇建设的经济实力。
篇6
转变发展方式
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付出的代价过大。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方针以来,我国虽然已在这方面取得不少成效,但从总体上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仅影响短期的健康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将严重制约长期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字的改动,寓意深远,意义重大,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
第一,更好地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这种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加。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协调、不全面、不可持续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就是简单地把增长当作发展、把增长作为第一位的追求。“增长方式”主要是就增长过程中资源、劳动、资本等投人的效率而言的。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了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增长方式只回答了在要素投入方面用什么办法做大“蛋糕”的问题,而“发展方式”不仅在要素投入上回答怎样做大“蛋糕”的问题,而且在发展道路上回答了用什么样的经济结构、什么样的环境代价做大“蛋糕”的问题。所以,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第二,更深刻地反映了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要求。内外需结构不平衡,国内需求结构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及体制机制不健全,是转变增长方式提出多年而没有实质性进展的根本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我国各方面条件比较好,必然成为发达国家或跨国公司最便宜的“加工工厂”或“生产车间”。这就必然带来投资、工业和出口的快速增长,而投资、工业的快速增长又必然带动消耗高、排放多的投资品生产的扩张及这些产业的投资扩张。加上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工业和出口的快速增长又必然主要依靠附加值低而占地多、消耗多、排放多的贴牌生产方式来实现。这是支撑现阶段粗放增长方式的机制。因此,单纯就转变增长方式做文章很难收到预期效果,必须直奔成因,从本源上抓好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等的调整,抓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内外需结构平衡了,产业结构优化了,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消耗高的粗放型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更强、现实指导意义更大。
第三,更全面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不断提高收入水平,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也包括获得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空间、惬意的环境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一些地区不顾自然规律竭泽而渔式的开发,导致生态系统整体功能退化,越来越多的区域成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空间。由于一些地区超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过度开发,导致水资源短缺,绿色空间锐减,环境污染加剧。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快速增长和收人增加带来的生活水平提高。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实现经济增长,而且也要求以尽可能少的污染物排放实现经济增长。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要求我们确定更全面、更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方针。所以,用“经济发展方式”代替“经济增长方式”,更好地体现了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需要的内容。
实现“三个转变”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这就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
(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包括内外需结构、内需中消费与投资结构在内的整体需求结构的调整方向,是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的问题提出的。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将严重制约长期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寓意深远,意义重大。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这就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
国内需求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6%,其中,国内需求的贡献率高达92.6%,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只有7.4%,即使近几年,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达到91.9%。而且,我国今后仍然能够主要依靠不断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人口大国尤其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加具备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的有利条件: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将为经济增长创造庞大的消费需求;工业化进程加速,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巨大的投资需求;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将为经济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内需空间。
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必须处理好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关系。近几年,我国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率的贡献率持续降低。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年的21.7%,增加到*年的40.7%。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由*年的63.8%,降到*年的38.9%。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消费增长并不慢。据世界银行《*年世界发展指标》,*―*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年均增长7%,远远高于美国的3%、世界平均的2.4%。但问题是,我国投资增长更快,从而使投资与消费出现不协调,经济增长过多依靠资本形成;从消费领域自身来看,消费结构性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是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低、消费能力不强。这一问题,制约了经济健康发展。
因此,要保持持久稳定的增长而不是短期的繁荣,必须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把经济发展根植于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形成消费与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层面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针对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三大产业之间比例不合理的问题提出的。
农业基础薄弱,“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工业大而不强,制造业规模虽已位居世界第三,但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世界知名品牌。消耗高、污染多的行业和企业所占比重过高;服务业发展滞后,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低十几个百分点,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需求。与此同时,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方向出现偏差,近年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格局不仅没有改变,反而继续强化,进一步加重了资源环境的压力。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年以来一路攀升,由44.8%提高到*年的48.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5.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年达到峰值以来一路走低,由41.5%减低到*年的39.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5.7%降到38.6%。
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不仅加大了资源环境的压力,影响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影响经济的稳定性。因此,必须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推动发展的主线,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逐步实现农业由弱变壮;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实现工业由大变强;加速发展服务业,实现服务业由慢变快,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经济增长中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针对经济增长中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人的增加和简单劳动,而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的问题提出的。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为2.26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生产总值的5%左右。但为此投入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却比产出所占比例高得多。*年,我国消费石油3亿吨、原煤21.4亿吨、粗钢3.5亿吨、水泥10.5亿吨和氧化铝1561万吨,分别约为世界消费量的7.8%、39.6%、31.8%、47.7%和24.4%。即使考虑汇率因素,我国经济增长付出的能源、资源代价过大,也是不争的事实。
另一方面,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缺少世界知名品牌,我们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换来微薄的利益,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我国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产品。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总额的24%,但自主品牌不足1%,且没有一个世界名牌。美国《商业周刊》和国际品牌公司*年公布的全球100个著名品牌中,美国拥有50个,欧洲占有38个,亚洲也有11个(其中日本8个、韩国3个),而我国却一个也没有。我国彩电、手机、台式计算机、DVD播放机等产品的产量虽居世界第一,但关键芯片依赖进口。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至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的趋势看,还是从我国劳动力供给出现的新情况以及资源环境的压力看,我国己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等带动经济发展的阶段。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
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已经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关键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功夫,努力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按照“三个转变”的要求,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应着力完成以下带有战略性的重大任务。
(一)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着力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二)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着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篇7
一、指导思想
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以引进规模以上企业总部为重点,积聚发展要素,整合区域资源,加快构筑都市经济发展平台。通过发挥政策和区域优势,把商务楼宇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载体,努力创造企业得发展,业主得租金,职工得就业,政府得税收,环境得改善的多赢局面。
二、发展目标
把握楼宇(总部)经济规律,合理规划、科学引导,努力形成定位清晰、特色鲜明、效益明显、辐射强劲的局面。重点新建一批高端智能化商务楼宇,置换转换一批非商务楼宇,改造提质一批旧商务楼宇,培育发展一批专业商务楼宇。着力引进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区域性总部;国际品牌五星级酒店;世界500强、国内200强、台商100强、行业前10强企业总部;重点引进规模型企业总部和设计、中介、传媒、广告等行业企业总部入驻,提高楼宇经济对区域税收的贡献率。
三、发展措施
(一)完善功能、提升品质。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科学规范商务楼宇建设与发展,着力做到“寻求支持全力推进”。
1、参与规划。积极与市规划局相关业务科室取得联系,了解我区规划项目基本情况。加强与其沟通,使规划部门了解楼宇经济的发展方向。对拟规划中的重点项目如:省钢材物资储运中心改造项目、胜利路交通银行周边改造项目、南昌无线电六厂地块改造项目等重点项目做到及早与开发部门协调,使其建设按我区规划进行。
2、参与建设。加快推进,跟踪服务好我区在建的重点项目,确保央央春天约5.3万平方米写字楼在2012年底、智通广场3.2万平方米写字楼在2011年6月按期完成,提升全区甲级写字楼和“5A智能大厦”的比重。
3、参与改造。提前介入旧楼宇的改造,引导日报大厦、纺织大厦、省物资大楼、金阳光大厦、利大厦、财富广场、省电力培训中心大厦等旧商务楼宇进行硬件升级改造,提高楼宇智能化水平,使其适应市场需求。协助楼宇产权单位做好楼宇功能定位,选准方向进行硬件的改造,如提升改造楼宇硬件设施(停车场、电梯质量、配置、空调、内部装修)。对重点楼宇进行专题调研,做到一楼一策一方案,从细节入手,具体落实每栋楼宇打造建设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4、参与转型。提前介入单位办公楼如日报社、出版大厦等楼宇转型的工作,与产权单位业主进行沟通,让对方清楚我区的政策并了解对方的转型意向。区楼宇办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对这些楼宇进行功能定位、升级改造,协助进行招商,使其按照我区现代服务业规划要求,转型为商务写字楼。
5、参与服务。一方面引入社会上具有良好口碑和市场品牌,有成熟管理经验的物业管理公司对写字楼进行管理,打造物业管理的标杆,带动整体物业提升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加大国内外知名企业引进力度,并以此为带动,促进相同或相关行业在一栋或几栋楼宇内聚集,实现商务楼宇专业化、特色化、产业集群化。
6、全面招商。每年定期召开商务楼宇专项招商推介会,重点展示、介绍我区优质商务楼宇如紫金城、西格玛、筑城奥斯卡、财富广场、胜利广场等。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对优质商务楼宇、物管公司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商务楼宇和物管公司的知名度。邀请专家学者举办楼宇经济工作研讨会,为我区的楼宇经济工作献谋划策,对重点楼宇进行专门的宣传推介。委托有经验的策划公司对紫金城、江报大厦等楼宇进行整体策划包装,整体招商运作,从而通过楼宇的宣传达到招商的效益。
(二)分工协作、形成合力。
要实现楼宇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在全区形成有利于楼宇经济发展的氛围,重点是建立健全六项制度。
1、领导挂点,层级负责制度。
建立区领导挂点楼宇,街办负责的机制,实行楼宇(总部)经济工作高位协调。每位区领导负责1-2个重点楼宇,分别负责重点楼宇改造提升、招商引资的协调工作,帮助楼宇物管和业主解决发展的难点问题。
2、部门牵头,综合协调制度。
明确区楼宇办工作职责,负责全区楼宇经济管理工作,研究拟定全区楼宇经济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定期调度的例会制度,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安排部署楼宇经济发展工作,协调解决楼宇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协调推进,形成合力。
3、街道主抓,分片包干制度。
在各街道设立楼宇服务窗口,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质的“一站式、全程式”服务,全程代办相关手续,协调解决企业的困难和问题。街道对辖区内重点楼宇设立专职或兼职楼宇联络员,每天与物业进行沟通、联络,及时掌握各种信息。区楼宇办要规范对入驻企业的检查收费,做到协调推进,形成合力。
4、物业参与,政企联手制度。
成立全区楼宇物业管理公司协会,规范引导物管公司进行优质服务,通过物管公司宣传我区发展楼宇经济的重点、规划和扶持政策,协调楼宇经济工作中的问题。组织物管公司外出学习考察,及时吸取先进地区物业公司好的做法和理念,服务于入驻企业。引导物管公司引入人性化管理概念,丰富楼宇管理内涵,如推动楼宇文化建设,开展楼宇主体活动等,增强楼宇企业的凝聚力。通过与物管的合作,搭建楼宇招商平台。
5、信息报送,动态管理制度。
各街办要把楼宇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来抓,做到情况清、目标明、措施实。形成以街办分管领导为责任人,以街办经济办为主体,以楼宇联络员为主抓,以社区居委会为配合的楼宇经济工作网络,形成齐抓共管,促进楼宇经济发展的格局。楼宇信息联络员要及时了解跟踪楼宇内企业变化情况,建立楼宇台帐,及时更新相关信息,掌握辖区楼宇的运行态势,为楼宇经济发展决策提供依据。加强楼宇信息报送网络建设,以11月份全区楼宇信息平台录入的各项数据为准,形成全区所有楼宇详实具体的数据资料信息,建立档案,对楼宇信息实行微机化、网络化动态管理。每月的15日为信息报送更新日,如遇周六、周日则推迟到周一。
篇8
关键词:市场经济;公路经济;发展策略
一、我国目前公路发展的主要现状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显得过时。特别是在现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公路的建设已经到了一个全速发展的新时期,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不管是高速公路,还是普通的公路,建设的数量都是十分惊人的。但是就算有着如此惊人的发展,我国公路发展由于起点低、限制因素多等方面的原因,总体的发展现状仍然不是那么令人满意,有着诸多可以进步和上升的空间。又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分布范围很广,公路的建设分布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均衡性。很多海拔较高的区域,公路的覆盖率仍然比较低,不能完全满足当地居民对于公路的实际需求。
二、公路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的主要关系
1、公路经济能够有效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公路经济属于市场经济范畴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市场经济对于社会的推动作用更是无与伦比的。换言之,公路经济能够有效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与社会的繁荣发展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因此,要想市场经济能够得以高速发展,公路经济也必须走上正规,与市场经济在相辅相成的氛围中协同发展。
2、公路运输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现如今,物流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想要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而在物流领域中,运输业又是关键因素所在。繁盛的公路运输业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路建设能够让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让各地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尽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地域居民的需求。同时,与其他运输模式相比,公路运输门槛低,费用合理,是我们目前最为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公路运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健全公路运输业的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经济长远发展的必要性所在
现如今,我国对于公路经济的需求和渴望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公路经济的推动作用也是愈加明显。我国现在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城市、农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而只有在可持续发展公路经济战略的指导下,相应的经济目标才能得以逐步实施完成。
四、市场经济发展下公路经济长远发展的主要策略
1、建立健全科学规划的公路管理体系。首先,在进行公路经济管理中,应该始终维持公路发展的正面形象,避免在管理中存在的乱收费、不作为等行为的发生。同时,为了保持公路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设一整套与实际相贴切的公路管理体系。通过体系制度的约束,让公路经济的发展之路变得更加顺风顺水;其次,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严格约束公路经济中各个人员的行为规范。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理念的约束,部分的公路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端正,使得公路经济的发展十分不顺畅。为了扭转这一窘境,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进行及时的管理,并对照相应的规章制度重新树立公路经济管理人员的形象,并通过有效的财政制度避免工作中出现乱收费和公款私用的现象;最后,建立健全公路管理体系,只有严格进行质量控制,才能有效保证公路建设的质量,让公路建设的理论寿命和使用寿命之间的差距降至最低。换言之,科学规范的公路管理制度体系对于公路建设与公路管理的意义十分重要,也是提升我国市场经济效益的有效策略之一。
2、通过具体的措施提升公路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相关公路部门必须从思想层面上加强对于各级员工的教育培训,通过过硬且到位的思想培训,让员工的思想得到彻底解放,相应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增强。同时,工作责任心也不断提升;其次,除了针对与普通员工的教育之外,对于公路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的教育与培训也是不容忽视的。领导是每个部门的领头羊,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连领导的思想和工作思路都存在偏差的话,其带给员工的负面影响往往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应该经常对单位领导干部进行培训工作,让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成为普通职工的榜样,并让普通职工争相学习学习和效仿,进而在单位内部逐渐形成一个积极向上、你追我赶的良好工作氛围;再次,公路经济要想始终保持长远的发展,对于懂技术、懂科学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是始终不能停歇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技术、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相关公路部门必须结合自身实际的人才需求,不断招贤纳士,让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加入自己的队伍中,助力公路经济的发展;最后,公路相关部门还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岗位培训模式,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组织在岗职工参加一系列的岗位培训,提升职工的业务素质,通过培训让职工时时掌握最前沿的行业资讯,有效的提升我国公路建设的质量与效率。
3、强化物流业的发展。要想实现公路经济的长远发展,强化物流业的发展非常关键。第一,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在政策上重视物流运输业的发展与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对于区域货物资源分拨中心的建设,加大对于当地物流行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第二,要想让市场经济下的公路经济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创新建设物流发展新模式也是一条可以逐渐摸索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各级地方政府都应该认真思考,严格探索,构建和谐健康的物流发展新模式,进而助力公路经济的持续发展。通过物流业的良性带动,公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不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是有着科学严谨的依据作为最终方针政策。
结束语: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公路经济的长远发展有了更多的机会与保障。在当前公路建设不断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对于公路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等都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公路经济与公路管理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科学规范的公路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公路经济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推进;国企;制度变革;加快;国有经济;发展
一、前言
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关注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需求,也在不断的追求更高更好的社会生活质量。重视对我国市场经济运作模式的改革,在创新发展的理念支持下实现对整体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模式的充分支持,能够满足我国社会长久的进步需求,并且能够为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提升我国社会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综合竞争实力。本次研究关注到当下我国国有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希望以科学的发展观念和良好的经济制度实现对传统经济模式的改革,并且在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支持下实现对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进而满足未来我国社会长久的发展需求,促进我国社会的市场经济得到稳定的进步与发展。
二、关注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争论热点
关注到我国国有企业在产权方面的改革争论热点,不得不重视对国有企业产权的制度分析与观察,针对实际出现的革新要求是否应当积极操作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探讨。国有企业在产权运作当前出现的问题是当下社会性的思考难点,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切实有效的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察企业内部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重视探究国有企业制度改革与国有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关系,是目前具有社会性价值的研究论题。
三、国有企业革新的必然性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传统的理念和科学技术自然不能长久地支持现代化的社会生产模式,通过对国有企业制度的改革,能够实现对我国社会国有经济发展的充分支持,这是保障我国社会良好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我国社会国民生活质量的关键。重视对我国国有企业制度的革新操作,主要是为了配合我国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国有经济制度,希望能够在实际的经济事业发展过程中实现对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与支持。我国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实施了很多宏观的经济制度调整政策,呈现出的效果可见一斑。针对国有企业的内部制度改革对于我国社会当下的国有经济制度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优胜劣汰下的科学改革方法。
四、我国企业改革四大阶段性特征
1.第一阶段
我国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时间节点,每个时期都具有其特征性,根据这种特征性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与研究,能够了解到标志性的制度与体系改革理念。第一个阶段就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旬阶段,这一时期的企业都在争取自主的权益,希望能够通过试点的方式进行整体企业的制度革新实验和参考,希望通过提升管理工作的实现对企业运营的一种刺激,在激发企业工作能动性和活力的同时进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部署。保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清晰的认识市场的需求,向市场积极的推广自身的产品,进行产品的销售,通过科学的方式保留经济的利润,实现对企业内部的充分管理。与此同时,应当保持政府的监督和管理权益,确保企业工作运营的坚强保护后盾。
2.第二阶段
到20世纪80年代中旬的阶段,我国的企业发展经历了再一次的转变,通过承包制的方式转变了传统的经济运营模式,改革了多种经营体系的主体情况。此次转变是针对我国经济制度的发展进行科学的调整,希望能够从国有企业的模式角度进行试验,进而转变企业运营得到模式,通过试点的实际工作实现了对国有经济体制的改革,将政府与企业的职能进行划分,保证能够清晰的区分经营的权益和所有权的界定,同时也要求强化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定位,明确两者的关系,采取承包的模式进行具体企业工作的划分。通过承包的形式可以促进企业发展的多样性需求,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经营权益的租赁活动,进而提升企业的自益。
3.第三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改变,传统的经营体制在变革。这一阶段的改革理念就是要求企业能够重点的发展自身的产业链条,从前重视对权益的拓展和扩充,要求经济利润的转让情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全新的生产模式要求企业能够认识到自身体质改革的重要性,并积极的进行企业体系的改革工作,逐渐的推动这一工作走上正轨。虽然企业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中努力的进行改革和转变,也希望能够从实际的工作中得到革新,但是具体的操作权益还是没有能够强化承包的制度,对于这一体系的完善程度不足。因此,我国政府相关的工作部门进行了科学的调整,希望能够进行正常的改革与优化,推动相关法律权益进行改革体系的维护。
4.第四阶段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的企业运作模式和制度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这种革新的状态主要是为了实现对相关生产权益和市场销售权益的维护及拓展。明确我国国有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及目标,希望在实际的市场经济运作过程中进行改革与完善,主要的做法和方式就是进行产业权益的明确划分,将责任划分的每个细节,要求政府的管理工作体系能够与企业的管理工作体系进行区分,实施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在具体的工作过程当中进行制度和体系的改革。保证实施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可以组建股份制的有限责任公司模式,实现对资产的理顺需求。
五、我国国有企业革新的可行性检验
通过本次的研究和讨论,希望能够切实有效的了解和掌握我国国有企业的革新制度在具体的市场经济体系当中是否具备可行性,针对这种可行性进行检验的操作,并论证具体实施的稳定性基础。从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角度进行分析和观察,进行制度的改革是具有可行性特征的,也就是具有很高的检验价值。如何提升这种检验的效果,需要根据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实际竞争力情况进行分析,观察市场竞争力增强或者减弱的情况,再针对国有资产实际运营的总体数量进行分析和观察,进而实现对市场经济运作模式、体系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与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这种改革与创新的理念不能够停滞不前,还需要再进一步的进行操作,保证实际的国家经济提升到更高的层面。
六、复杂的资产价值定位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制度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根据这种社会体系影响下的特征进行产业运作模式的分析,就能够发现国有企业发展的独特性。针对国有企业的独特性进行资产价值的定位,也能够发现其中涉及众多的复杂内容。很多国有的企业在实际的流转过程当中存在资产价值的定位偏低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不难发现流失的现象较为严重。但是这种资产上的流失情况也存在差异性,不能简单的定义为严重或者不严重,针对这种流失的现象进行准确的定位,就需要通过经济学的概念进行梳理,考量资产运转过程中存在的估计价值和价值定位问题。估计价值和定位价值都不是主观意识能够影响的,而是需要根据市场运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在实际的交易过程中参考买卖双方的客观性条件因素进行评定。
七、面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并积极解决
社会体系的发展和完善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此同时,经济和文化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也需要得到充分的支持与辅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当中不断的完善与优化,通过改革的方式进行工作质量的提升,并促进工作效率的进步。正确的对待和面对我国国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科学的方式制定改革措施,才是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才是促进我国社会长足进步的关键途径和力量。重视对我国国有企业工作的理顺需求,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进行国有企业制度的革新与优化,能够实现国有经济长足的进步,并且能够科学的提升社会生产工作效率,为我国未来长久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生产力基础。进一步的规划和完善国有企业的制度体系,就是为稳定我国国有经济的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也能够在实际的发展过程当中促进企业优胜劣汰。
八、结论
综合上述研究内容进行切实有效的分析、探讨和总结,能够发现,我国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会不断的遇到问题,正视可能出现的安全危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念和理论指导,在实际的工作进行过程中进行制度和体系的改革,以全新的先进理念实现对社会市场经济运作模式的引导,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的长足进步。本次研究发现,历史的发展需要人们清楚的认识到革新的重要性,在不断改革与完善的过程中实现对整体工作的优化与完善,进而保证我国社会公共事业长足的进步。关注到我国社会长久的经济、文化事业发展需求,应当从基础的体系改革工作入手,进行国有企业内部制度的宏观调控,进而促进我国社会国有经济的稳定发展,并促进我国社会国有经济计划的长远构想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刘颜,杨德才.国企改革:最优化目标、困境及其路径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2016,06:30-34.
[2]国资宣.积极完善和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访谈录[J].先锋队,2014,05:6-10.
[3]裘文意.企业文化变革:背景、目标及国企的实践纬度[J].学理论,2014,24:134-136.
[4]交通银行课题组,王辰,江海,张奎,黄礼健.国企改革再探讨:从放权让利到混合所有制[J].新金融,2014,08:41-49.
[5]王诚,李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市场取向改革以来学术界相关理论探索[J].经济研究,2014,06:156-178+184.
[6]陈东琪,臧跃茹,刘立峰,刘泉红,姚淑梅.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方向和改革举措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5,01:3-17.
[7]李锦峰.国企改制过程中的国家与工人阶级:结构变迁及其文献述评[J].社会,2013,03:204-241.
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先导,以扩大开放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为抓手,突出抓好2—3个大项目,全力提升镇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为重点,突出抓好畜牧、干鲜果、野生中药材、蚕桑等特色种、养、加项目引进与开发,着力壮大集体经济,保障农民持续增收,真正使全镇在两年之内大打一场经济翻身仗,重振大镇雄风,再铸附城辉煌。
二、项目实施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保证,纵观全镇的总体情况,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选准并落实好项目的推进、开发和储备,为加快发展镇域经济,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实保障。
(一)进一步确立提升镇域经济实力的发展重点,下功夫做强做大做活化工、铸造、建材、煤炭四大支柱产业。
——瞄准新型化,强劲推进建材产业。重点抓好*陶粒砂有限公司3万吨陶粒砂支撑剂及二条生产线和耐火材料的立项开工,同时要以加快开发和上马新型建材项目为突破,进一步加快全镇耐火材料行业资源整合,以改变我镇建材行业小而散,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局面。
——围绕清洁化,集中扩大化工产业。在坚持环保优先的前提下,突出抓好以二硫化碳系列产品为主的化工产业集中区的开发建设,实施企业联合经营,,着力提升规模效益。同时要抓好*化工有限公司3万吨造纸钙生产线二期工程建设,力求尽快达产达效。
——立足多样化,稳定转化煤炭产业。*煤矿要在完善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加快完成相关手续和证照办理;*煤矿要按照上级要求,实行彻底关停。同时两家煤矿要按照煤向非煤产业加快转移的思路,积极谋划接续产业开发,加速地下向地上、黑色向绿化转变。
——实施规模化,提升改造铸造产业。以引进开发高、精、尖铸件产品为重点,以发展壮大铸件产业为目标,集中抓好*有限公司5万铸件项目的环评报告和开发立项以及*冶炼铸件项目是上档升级,进一步加快全镇铸造行业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的转变。
(二)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发展思路,集中精力抓好畜牧养殖业,野生中药材,干果经济林,蚕桑养殖业发展。
——抓品种更新,加快形成具有一定市场竞争能力的干鲜果品产业。要以*\*等镇域北部区域老果园改造和应用果品套袋技术为重点,逐步淘汰规模小、产量低,效益差,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干鲜果品种,进一步提升全镇果品产业规模效益。
——抓龙头建设,不断发展壮大养牛、养羊、养猪、养鸡等传统畜牧养殖规模。要紧紧抓住国家对发展生态养殖业的鼓励政策,从我镇养殖业发展的传统优势出发,进一步加大*\*\*等养殖业龙头项目的建设力度,以带动全镇畜牧养殖的快速发展。
——抓基地开发,努力延伸中药材开发种植的产业链条。依托*野生中药材有限公司,以*\*等镇域东南部山区为重点、进一步推广扩大林药间作模式,促进中药材开发种植回归山林,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
——抓项目延伸,切实拉长延伸各个重点项目的产业链条。突出抓好以粮、药、果、蚕为重点的农富产品加工业发展,尽可能地延伸下游产品开发,提高其产品附加值,真正使我镇的产业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抓科技推广,全力提升全镇蚕桑养殖业的规模和效益。以*东南部各村为重点,大力加强桑园集中连片建设。坚持桑树品种优质化、桑园管理标准化、桑叶采摘规范化、蚕桑养殖科技化,使蚕桑养殖真正成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
三、推进步骤
实现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靠支撑镇域经济的大项目、好项目,以及“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有效实施。我镇将按年度迈出两大步,一是20*年项目的扩展和新建项目的实施,二是20*年完成项目的续建和开发建设。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于形式和性质上不拘一格,可以多元并举,无论独资、联营、股份、外引,只要是没有明令禁止的与产业政策不发生冲突的要放手发展。
——化工行业稳基础促发展。今明两年,我镇工业发展要突出抓好以二硫化炭为主的化工产业集中区建设,重点要实施联合经营,改善我镇化工布局分散的局面,该工程现已完成选址和规划,要抓紧水、电、路、厂房等基础工程建设、力争年底完成设备安装,明年春天投产。今年年底*化工有限公司的3万吨造纸钙生产线二期工程在完成车间厂房等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要完善设备的安装,争取年底试产,使碳酸钙系列产品年产量达到10万吨规模。
——铸造行业抓改造促提升。年内铸造业要在完成环评报告立项的基础上,要引进高档铸件系列产品,增强产品的科技含量,要真正做成符合节能降耗和环保要求的产业项目,提高产品附加值。*冶炼要加快向铸造的转变,尽快实施铸造工序的设计,完善环评和立项手续,力争年内有明显进展,使全镇铸造年产量达到9万吨的规模。
——建材行业抓整合促规模。年内重点要督促*陶粒砂有限公司第二条生产线的开工建设,积极整合全镇耐火材料行业,开发以工业炉渣、粉煤灰为原料的新型建筑材料,推动建材行业向规模化、集团化、系列化发展,争取陶粒砂支撑剂系列产品年产量达6万吨规模。
——煤炭行业抓稳定促转化。年内*煤矿完善15万吨规模的设施配套以及资源整合的相关手续,积极主动办理恢复生产有关证照,力争在今年8月份恢复生产,同时加快地下向地上的转变,为企业再发展奠定基础。
——村级工业抓重点促项目。重点是*\*\*等5大片头村,其中*\*投资项目额度要求达到1000万元——5000万元以上,以其规模的超前性,增强发展力度。*\*村投资项目额度要求达到500万元——2000万元以上。全镇除片头村外,凡有工业基础的均可发展,没有工业基础,能引进来或者村上有能人联办工业者,我们将积极支持和鼓励,党委、政府在待遇上与片头村一视同仁。
——种植产业抓巩固强技术。在种植业项目上主要是蔬菜、中药材、干鲜果等,现在有基础的村要加大力度,*村蔬菜种植要在原30亩的基础上,集中土地扩大到300亩,尽可能的发展大棚蔬菜100亩,填补我镇无大棚蔬菜的空白。*\*等村要将林药间作工程巩固和完善,力争达到户均3亩药材,产生效益。*村现有800多亩的退耕地的中药材、苜蓿草等具有一定的规模,要进一步加强管理,理顺销售渠道,提高退耕地的效益。*\*\*等村要做好果园文章,重点加强果园的蔬花、套袋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必须巩固原有面积,同时挂靠省、市、县的科研所,引进优质果树,改善果的品质,发展自己的品牌,进而成为本村的特色项目。*\*要巩固1000亩核桃林的培育生长,要组织一支懂技术的专门人员进行管护,保证千亩核桃园区的达产达效,使其干果成为农民增收的项目。
——养殖产业抓传统促扩展。养猪业方面,*\*\*等20个村实施“一村一业、一村一品”要以养猪为重点,村集体上一定要做好引导、提供方便,特别是在用地上帮助专业户与国土资源部门协调好相关手续,帮助养猪户做大做强自己的产业;现有猪场和新建猪场,要把建设标准定位在年出栏数2000头以上,以争取到上级3万元的扶持款项。养羊业方面,*\*\*等传统养羊村,要依托大户建立养羊园区,依靠政策鼓励大户壮大养殖规模,打破传统的养殖方式,改良羊的品种,实施圈舍和散养同步并举;在建立养羊园区时羊舍建设要求达到600平方米,园区的养羊数要达到600只以上,以积极争取市里5万元的扶持资金。养牛业方面,*\*\*三个养牛场,村上要作为重点项目积极扶持,在各个方面给予最大的便利条件,*牛场年底完成牛舍、生活区、设备等基础建设,明年春天雏牛入舍;*牛场饲养量现已达百头,力争年底足额到位;*奶牛养殖园区现已入园180头牛,年底要达到500头的规模。蚕桑养殖业方面,要求*区域的10个村,要在现有桑园面积的基础上,引进优质桑苗扩大桑园面积,*\*\*\*等村新开发的400多亩土地要作为桑园建设面积,全部实行优质化桑园建设,提高桑叶产量,依托桑园的厚实基础,改良养蚕技术,推广大棚养蚕,要达到户均6张蚕的目标,同时,*\*\*与*片一道,把蚕桑项目在今明两年之内做成富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四、保障措施
我镇的经济发展方向和目标现已明确,思路明晰,镇村两干部必须躬下身子、求真务实,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
一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更换头脑。我镇经济发展滑到历史的低谷已是不争的事实,全镇各级干部要勇于正视现实,反思自己,坚决克服不思进取、坐而论道、怨天忧人的消极思想,把解放思想、改变观念作为发展的意识基础,同时要打破循规蹈矩、因循守旧的思想,努力培训超前发展意识。
二是要精诚团结、带头做事、勇于争先。要求各村支书、主任结合实际发挥优势,发挥支、村两委一班人的作用,利用一切亲戚朋友关系引项目、办项目。不管是工业项目或者是农业项目,支书、主任都要积极的创办项目和领办项目。
三是要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全镇各级干部要善于走出去,积极进行引资金、引项目、引技术、引人才,同时还要善于跑上边,争取项目,争取政策,争取支持。从镇到村都要认真研究吃准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抢抓“两区”开发机遇,加大“跑部进省”力度,力争有更多的项目落户我镇并列入国家、省、市、县年度扶持范围和“两区”开发项目库。镇村两级要组织专门招商引资队伍,四面出击,主动参加各级各类招商贸易洽谈会、展销展示会和项目推介会,力求两年内在招商引资工作上取得明显成效。
四是要优质服务、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为项目落地提供便利。凡是来我镇投资办厂的客商,镇、村干部要以优质的服务态度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办理手续,在水、电、路等础基设施建设上要提供最大的便利。无论是民营还是集体,只要符合政策,依法经营,我们最大限度地给予优惠,优先支持,降低收费门槛,祛除巧立明目的摊派,要让项目建设在清新宽松的氛围中发展起来。
- 上一篇: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下一篇:大学生健康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