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根基范文
时间:2023-07-21 17:38: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的根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中我国处于以电子制造业为主要形态的低端环节,在创造巨大利润时对环境造成破坏,所以推行清洁生产是陕西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根基。未来20年我国进入电子电器设备报废的高峰期,有成为全球电子垃圾场的危险。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巨头“绿色产业宣言”,共同推动“绿色制造”。“绿色制造”的途径在于清洁生产,即物料消耗最少、产品产出率最高。清洁生产必然加大生产成本,在推行中将面临许多障碍。
一、陕西电子信息产业推行清洁生产的障碍
1、对清洁生产的认识不足
企业清洁生产是一个持续改进过程,许多企业在审核期间认真对待,通过审核验收后不能实施清洁生产。个别领导认为清洁生产是一种宣传口号,不能带来实际好处,对推行清洁生产采取不作为态度。还有企业把满足环保法规要求作为企业环保工作的“上限”。
2、清洁生产资金投入不足
清洁生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资金瓶颈制约了企业持续推行清洁生产。许多企业资金不足,亏损问题尚未解决,对环保“心有余而力不足”。清洁生产成本投入大,但收益不确定,对企业经济效益有影响。对废料的排放收费太低,对企业缺乏有力的经济制约。
3、清洁生产外部监督不力
《清洁生产促进法》明确规定,被公布了名单的企业应公布其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第五条也明确规定“列入公布名单的第一类重点企业,应在名单公布后一个月内,在当地主要媒体公布其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接受公众监督”。目前来看,一些企业尚未公开信息,导致公众监督缺失。
4、清洁生产技术咨询机构的能力有限
由于清洁生产技术咨询与服务体系不健全,为企业清洁生产的服务能力明显不足。缺乏经验丰富的清洁生产审核机构;清洁生产的技术指导缺乏行业专家参与;对审核咨询机构和审核人员管理不规范,导致审核水平参差不齐。
二、电子信息产业消除障碍及陕西推进清洁生产的方式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的环保型经济增长方式,目标是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是陕西电子信息产业推进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陕西省应发挥科技大省优势,采取院企携手等形式,加快研发高新环保技术和产品,大力推广清洁生产,促使企业经济循环发展。
1、电子信息产业消除障碍的方式
持续高效地消除障碍、推进清洁生产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绿色设计。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电子产品及其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其中产品和生产工艺的设计、产品制造和产品回收是核心阶段。绿色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在设计阶段将环境因素纳入产品设计中,使产品对环境影响最小。
①清洁能源与材料设计。欧盟RoHS指令要求投放欧盟市场的电子电气产品不得含有铅、汞、锡、六价铬、多溴联苯(PBB)或多溴二苯醚(PBDE)六种物质及其类似物质(指其化合物等)。
因此,电子信息产品要首选清洁能源与材料的设计。②清洁产品设计。电子元器件行业清洁产品设计的重点是通过提高产品的耐用性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或者通过废旧电子元器件再利用,实现材料级高效循环利用。半导体及集成电路行业清洁产品设计重点体现在产品微型化和高集成度设计;延长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品的生命周期。IT 设备行业清洁产品设计重点在于重视核心部件可拆卸性以及零部件的回收利用。
(2)绿色采购。“绿色采购”首先是从“政府绿色采购”而来,在政府采购中选择符合国家绿色标准的产品和服务,GE、GM、苏州佳能等公司已形成完备的绿色采购体系。绿色采购的核心在于建立一个“完全绿色”的供应网络,约束其供应商使用绿色原料进行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多数供应商尚未通过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认证,建议探索绿色采购供应模式,实施“绿色采购计划”,实现绿色制造。
(3)绿色制造。绿色制造是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使电子信息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电子信息产品的绿色制造体现在通过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减少生产过程废弃物的排放;通过环保设施再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重新利用产品制造过程中报废的材料。
2、陕西电子信息产业推行清洁生产的方式
(1)认真开展清洁生产培训。1995年联合国国家清洁生产中心在陕西省举办了首批清洁生产审计师培训班,为我省培训了一批技术骨干。近年来陕西省环保局在全省10个地市举办了清洁生产培训班百余次。通过清洁生产培训使管理人员掌握了清洁生产审核方法,为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打基础。
(2)有效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在国家倡导“节能减排”政策指引下陕西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促使300余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发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通过方案实施使能耗、物耗显著降低,实现节能增效。
(3)科学制定清洁生产配套政策。1996年陕西省环保局和陕西省经贸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2004年省环保局会同省发改委起草了《陕西省清洁生产审核办法实施细则》、《陕西省清洁生产审核绩效评估办法》、《陕西省清洁生产审核机构管理办法》以及《陕西省清洁生产审核培训管理办法》,为推行清洁生产奠定基础。
(4)积极参与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制定。陕西省清洁生产指导中心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安排,承担了电子行业《彩色显像管清洁生产标准》和《清洁生产审核指南》的编写任务。通过对全国11家彩色显像管生产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的清洁生产水平调查,初步确定了三级清洁生产标准以及各项指标的计算标准方法。
三、陕西电子信息产业推进清洁生产的具体措施
1、持续高效推进清洁生产审核以及生产者回收制度
清洁生产审核是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诊断,找出原因,提出方案,选择并实施方案。事实证明,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企业效益明显提高。清洁生产审核采取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三种方式,其中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的比例较低。建议加大舆论宣传,增强企业资源忧患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推动清洁生产持续高效进行。
建立生产者责任制度。生产厂商必须回收自己的产品并建立完善的循环再利用体系。我国应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规模制定电子产品再生利用的比率标准。对没有回收能力的企业严格限制其生产资格。
2、增强企业生产投入和实用技术研发
陕西康佳电子集团通过对生产能力及特点审核后投资345万元新建仓库,年节省资金97万元,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该集团改机壳厚包装为废弃包装袋,每年节约费用4.89万元。彩虹集团彩管一厂生产科库房运送HF酸时,对酸桶及时检查管理,制作酸桶托盘,防止HF酸滴漏造成污染;在彩管包装中改纸包装为塑料包装,年节约资金80万元。
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开展清洁生产需要全方位改进,需要在科技领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充足的科研投入可以促进清洁生产发展。资金瓶颈是陕西电子信息产业清洁生产难以持续推进的原因,各级政府应多途径争取资金,实行产业倾斜政策,对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和环保补贴,鼓励推进清洁生产。
篇2
一、 坚持民生优先,必须大幅度提高居民消费率
近十几年来,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不断提升,城市化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巨大需求,投资率不断上升,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2010年,我国的投资率上升到48.6%的历史最高点,第一次超过47.4%的最终消费率;居民消费率则降低到33.8%的历史最低点,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的局面进一步加剧。居民消费率比历史最高水平1981年的52.5%低了18.7个百分点,比美国的72%低了一半多。我们每年辛辛苦苦创造的社会总产品和服务,只有三分之一用于居民消费,其余都用于投资和出口,充分说明了宏观经济效益的低下。2011年的数据可能比2010年进一步恶化,说明我们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需求结构方面不仅没有前进,反而倒退了。这种失衡的比例关系,一方面使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脱节,另一方面必然带来生产能力过剩,注定是不可持续的。
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投资主体是中央政府,投资效益低和消费增长缺乏约束机制,商品短缺就成为必然结果。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已成为投资主体,投资决策分散化,消费增长的约束机制已经建立起来,生产能力无限扩张与居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二战以来,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依靠经济调节、福利制度和全球市场,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避免了生产过剩的危机。如果我们对这个问题不给予高度重视,消费需求的增长继续落后于生产能力的增长,出现最终需求不足乃至生产过剩的危机,就难以避免。因此,坚持民生优先,首先应当大幅度提高居民消费率。如果能实施强有力的调控政策,在“十二五”期间把居民消费率提高十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每年有五亿元左右的商品由现在用于投资和出口,改为用于居民消费,不仅能使居民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而且能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支撑。即使把居民消费率提高到43%,距离改革以来最高水平的52.5%仍相差近10个百分点,不会产生什么风险,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二、 坚持民生优先,要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提高居民消费率是一项系统工程,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是其前提条件。党的十七大报告已明确提出,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在初次分配中,要改变资本所得偏多、劳动所得偏少的状况,增加劳动报酬。要加快推行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进一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政府要定期公布行业平均工资和人工成本,为企业工资协商提供参考依据。在再分配中,要改变政府和企业所得偏多、居民所得偏少的局面,尽快增加居民收入。加快改革税收制度。实行结构性减税让利政策,即政府对企业减税,企业对职工让利。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和小微型企业的税负,鼓励创业和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加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尽快形成橄榄形收入分配结构。为了增强税收杠杆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要研究如何由间接税为主向直接税为主过度,以家庭为纳税主体,实行综合性所得税制度。为此,要建立个人收入信息透明制度。实践证明,用税收杠杆调节收入分配,能够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去年11月份,由于提高了个人所得税和小微型企业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就使2000多万个工薪阶层降低税负200多亿元,使900多万个小微型企业税负降低40%,而减少的税收仅9亿元,对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和鼓励群众性创业活动起到了很好作用。但政策力度还应进一步加大。如对小微型企业营业税的起征点由月销售额5000元提高到2万元,这是一个很大的优惠,但按10%的销售利润率计算,每月2万元销售额的纯收入仅为2000元,比个人所得税起征点3500元还要低1500元,这样的税收政策如何体现鼓励创业的精神?建议将小微型企业增值税、营业税的起征点提高到月销售额10万元,这样,既有利于降低征税成本,又有利于放水养鱼,培植财源,对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三、 坚持民生优先,重点应放在增加农民收入上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是当前收入分配结构中最突出的矛盾,也是造成居民消费率低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一矛盾,国家财政政策支持是必要的,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为农村人口还有6亿多,去年财政用于三农支出达1万亿元,可以说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但平均到每个农村人口也只有1000多元。根本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推进农业现代化,尽快使农业劳动生产率接近或达到第二、三产业的水平。201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36.7%,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只有10.1%,就是说,每3.6个农业劳动力创造的价值仅相当于一个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创造的价值。把一部分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既有利于发挥农业劳动力的巨大潜力,满足工业化、城市化对劳动力的需求,又有利于发展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过30多年的努力,农业已经转移出2亿多劳动力。未来20年,如能再转移出两亿人,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就有可能接近第二、、三产业的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将趋于均等化。也只有使种地的收入超过打工的收入,才能把高素质的劳动力留在农村,解决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目前,实现这个目标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一是农业劳动力转移有出路,许多城市都存在着“招工难”;二是农业机械装备制造能力强大,能够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求;三是市场对优质绿色农产品需求旺盛,大量依赖进口;四是社会资金充裕,只要有一个好的吸引投资的机制,农业现代化所需资金不成问题。如果能够把这四个条件结合起来,就能形成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我国由传统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衡量工业化、城市化的标准,不仅要看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和城市人口的比重,更要看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的比重。一个国家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接近并赶上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过程。目前全国有2.8亿农业劳动力,耕种着18亿亩耕地,平均每个劳动力仅能种6.4亩。而美国一个农业劳动力种几千亩地,欧洲一个农业劳动力能种几百亩地,中国的农民比美欧的农民更能吃苦耐劳,机械化水平也能赶上发达国家,关键是土地资源少。我们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土地向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制度,用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垮人为设置在城乡之间的种种壁垒,以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
四、坚持民生优先,要把扩大公共服务放在突出地位
公共服务落后,是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低的又一个原因。由于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广大居民不得不存钱以备子女上学、看病、养老等支出,造成我国居民在收入水平较低情况下储蓄率畸高,严重制约了即期消费。近几年,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有了迅速发展,但仍不完善。要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加快发展养老保障,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提高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争取早日实现全国统筹,以改变目前新老城市养老金盈亏不均问题。要把发展社会保障的重点放在农村。城市交通、生态环境、水电气供应等基础设施供不应求,影响了居民的消费环境和生活质量。老百姓好不容易有钱买汽车了,却因为交通拥堵、缺乏停车场所等不得不放弃消费。所以,扩大公共服务应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
扩大公共服务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如果说在短时期内要缩小个人在收入水平方面的差距难以做到,但通过增加公共服务支出,实现公共服务的大体均等,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扩大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以人均公共财政支出的大体均等实现人均公共服务的大体均等。凡是境内的中国公民,都应当享受到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
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通过财政资金投入,或制定合理的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政府使用特许经营权的方式,把社会资金吸引到基础设施建设上,如BOT(建设--经营--转让)、BT(建设—转让)等,就是成熟的办法。这里的关键,是政府要合理核定企业经营的期限和工程成本,保证企业投资能够按期收回并有合理回报。在目前社会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利用好社会资金具有重要意义。
改变目前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局面,也应充分利用社会资金,鼓励发展民办学校、民办幼儿园、民办医院、民办养老院等,与政府所办的公共服务事业相配合,满足多层次的服务需求。通过强化竞争,改进服务理念,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保险事业,运用市场机制构建社会安全网。目前我国每年各项保费收入仅占GDP的3%左右,世界平均水平达到8%,美国等发达国家达到13%以上,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的潜力巨大。
慈善事业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事业,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落后,应当大力倡导。要健全各项政策,鼓励社会捐助,培养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办好慈善机构,树立社会信誉。
城乡社区是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阵地。积极培养社区工作人才,建立一批高素质、热爱社区工作的队伍。农村是社区建设的薄弱环节。有的地方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验探索,其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篇3
一、强化项目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1.做好工程投标工作。工程的招投标对施工企业的收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考察工程现场和研究工程的投标邀请书、投标人须知等投标文件后,编制投标文件时,不仅要评估自己的能力,还要对工程的工期、质量、技术、资金、投标额、材料单价和价差、暂估价材料等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工作,了解工程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原材料供应和工程现场三通情况,为下一步的施工组织设计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同时还应对采用的定额及有关规定及包干费、投标费、钢筋调整等详细说明。最终目标是能够合理准确计算投标价,工程投标尽量做到报价接近标价,以便能够以合理的价格中标,便于企业获得合理的利润。、
2.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有效途径。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时间从开始至结束,尤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总之,成立行为目标,成本控制才有针对性,不进行成本控制,成本预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就无法谈成本管理了。
3.做好工程索赔工作。重视合同履约过程中的索赔管理,做好索赔的各项基础工作,特别是对那些变更新增工程项目,必须及时取得建设单位书面签认的设计图纸变更,并协商确定价格,以便索要工程款。而在施工管理中,能否及时、全面地发现潜在的索赔机会是索赔工作的前提条件,作为索赔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熟悉施工中的各个环节,通晓各种建筑合约和建筑法规,并具有一定的财会知识,才能全方位地捕捉潜在的索赔机会。
4.制定周密严谨、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计划,缩短工期。工程的施工工期拖得越长,则所消耗的人工和机械费用越高,这是工程管理人员所共知的常识。因此,可以首先从施工组织计划着手,以往的工期安排是由横道图来描述的,它的优点是表达方式简单、明了、容易掌握,便于检查和计算资源的需求状况,但横道图存在一个问题,它不能正确反映工程的关键工序,不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出各项工作之间的互相制约。因此,现在大型工程均要求采用网络计划,它完全克服了横道图的缺点,能够科学地反映出工程的关键所在,且能够利用计算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可以根据网络计划把施工中的有关工作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全面而明确地表达出各项工作开展的先后顺序和反映出各项工作之间的互相制约和相互依赖的关系,使工程管理者对关键问题一目了然并予以高度重视,以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
二、加强成本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中之重
1.分包及人工成本的控制。施工项目季节性、流动性的特点,决定了施工企业人员的流动性。另外由于企业自身专业能力的限制,有可能无法按时完成施工项目,需要采取分包方式。而对于分包工程成本的控制,应以收入来决定支出,以事先确定的责任成本为标底,由几家的分包项目进行招标,一方面增加竞争,另一方面增加透明度,评定后确定最终分包单位。对于分包工程的结算,项目应严格按照分包合同执行,各专业分项工程都需经工程、质量部门验收合格后,由经营部门根据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进行结算。对于劳务分包单位,应选择实力强、信誉好、工人素质较高的队伍,以减少质量成本的支出;在签订分包合同时,一定要详细、严谨、明确,在实际执行中坚持每月考核评比制度,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才能真正将奖罚制度贯彻实施。
2.抓好材料管理“降低材料”消耗成本
(1)认真细致做好材料计划。工程材料计划应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出材料使用数量,为材料供应提供依据,工程施工所需的材料应根据工程施工需要,用多少进多少,待工程竣工后应场光地净,从而达到最佳的供给状态,这不能不说是降低工程成本的一项措施。
(2)认真做好工程材料的招标采购与供应。主要的大宗材料采用公开对外招标#实行最低价中标原则,这样一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材料成本实现最大利润,二可以处理好施工单位与材料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杜绝人情价格,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工程材料的验收与管理。
(3)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的验收保管对合理提高材料的利用起着重要的作用。一项工程质量的好坏除了施工工艺外,材料的质量问题也至关重要。由于材料质量问题造成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采购人员必须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很强的责任心,严把质量关,杜绝不合格料进入施工现场,建立健全材料管理制度,做好事前控制,避免出现亏料现象,做好防雨、防潮、防盗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质量成本的控制和安全费用的控制。首先,目前靠质量信誉占领建筑市场的形势,使质量成本的投入愈加重要,企业必须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建成质量进度控制系统,对影响质量和进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为企业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减少机会成本的支出。其次,要建立安全责任制。企业法人代表是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工作负有重要责任。公司、项目经理部、班组,都要订立安全责任书,发生安全事故,各级责任人和班组都要承担一定经济责任。同时,
确保安全设施投资到位。安全设施投入不能省,特别是企业改制以后,安全设施投入更不能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要比你安全投入的费用大得多,而且,造成的影响很大。
篇4
[关键词]市场;社区;根基
[作者]马岚,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南京,210093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8)01-0173-005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大多集中在西部和边疆地区,因其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的特殊性,呈现出特别的自然景观。这些少数民族大多拥有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风俗特征、生活方式上差别很大,并且由于少数民族地处比较偏僻的地区,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风俗传统,都较少受到外界的影响和破坏,大都保留了未经人工雕饰的原始风貌。这些迥然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氛围,因其积淀性、差别性、原始性与汉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形成了互补,成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为民族旅游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如“人间瑶池”的黄龙、“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壁画长廊”的敦煌莫高窟等,都是世界级的精品和绝品资源。
近年来,国内的民族旅游开始迅速发展,各少数民族纷纷开始利用自己的自然、文化资源,打起“民族旅游”的牌子,建设旅游设施,招徕、接待旅游者,为其提供游览、交通、食宿、购物、文化娱乐等综合,从中获得收益。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最大的特点就是民族性,利用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差异吸引旅游者。对于游客而言,他们的目光始终聚焦在通过民族差异寻求“真实感”,追寻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如艺术品、节庆、仪式、饮食、服饰、建筑,等等。正是游客的这种心理需求,使得民族地区日益关注并维护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如云南省弥勒县可邑村在“彝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建设中,彝族村民就主动穿上已不多见的民族服装,加入民族的集体活动,并自发地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进行整理、创新、传承,成为了较成功的民族旅游“文化示范点”。然而,很多现实也表明,旅游在民族地区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现在虽已进入空前繁荣阶段,但伴随着这种繁荣,各种消极效应也开始出现并显示出其潜在的威胁。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一定程度上污染了目的地民族社区的自然环境,而且有一些民族文化不仅没有因此发扬光大,反而受到外部侵蚀,出现了衰退的趋势。如贵州省黔东南州曾经先后开发了八个民族风情旅游村寨,接待了成千上万国内外游客。20年过去了,这8个旅游景点相继出现老化的趋势,甚至倒闭。最典型的是当初参观者如云的自治州民族博物馆如今改建成了家具市场。(引自中国工商时报)民族旅游缘何在20年的发展中,不仅没能做大,反而出现了衰退的危机,是民族文化在现代文明的侵蚀下被取代,还是民族文化自身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有的学者批判某些少数民族把自己的民族文化遗产当作商品出售,文化要素被商品化,只要出钱,都可以购买,他们把注意力完全放到饭店规模以及如何吸引游客、餐馆、购买纪念品等,使得当地社会道德风尚退化,淳朴的民风商品化,最后丧失了自己的文化。而有的人支持少数民族的市场化、商业化进程,提倡少数民族应该和汉族一样享有均等的发展机会,应该积极地参与到市场经济中,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提高生活水平。究竟应该如何发展民族旅游?Gudeman的经济人类学视角或许能给我们一定的启发。
经济中的社区和市场
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理性化假设,任何经济主体都是为了实现利润和效用的最大化,每个参与者都必须是完全理性的,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将社会、道德、情感、习惯等非理性因素排除在外。在当代经济话语中,社区和市场常常是分离的。如新古典经济学只关注一个领域,即市场,认为正是这个单独的领域组成了经济的全部,在其中所有的物品都是有价的都是可以用于交换的。效率是中心价值观。许多当代经济学理论研究个人偏好如何影响需求,需求与供应结合在一起如何决定了商品的价格或价值。(Gudeman,2001:5)
在谈及民族旅游发展给少数民族带来的消极影响时,有人认为旅游开发造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改变,古雅淳朴的民俗民风商品化。他们认为少数民族大多热情好客、忠诚朴实、重义轻利,具有敦厚淳朴的民风。但是,随着旅游的开发,受外来风气影响,一些地区少数民族民众的价值观被同化,出现了明显的退化现象。比如的有些旅游地,经过旅游开发,商品意识和货币概念渐渐深入人心,这本来是社会变迁和文化变迁的正常情况,但在有的地方却走上了极端。例如在牧区,科研考察人员看到藏民的小孩子,就想与他们合个影,小孩子也非常配合,可是摄影完毕,他们伸手要钱的动作却也非常的干脆和老练,让人感叹不已。(孙天胜摩永乐中国民族杂志2006/9)
首先,这种看法明显是沿袭了传统经济学的看法,把社区排除出经济领域,认为社区、社会关系、文化传统与商业活动、市场经济、商品化是两个完全隔绝对立的系统,社区内部不存在经济利益的算计,而一旦开始追求经济利益就会丧失社区的文化传统。其次,这种看法明显是在少数民族和主流民族之间作了类似于人类学学科传统的二元区分,即一方面把少数民族看作是原始的、落后的、前现代化的,而另一方面又认为他们未受到商品化侵蚀,性格中保留了人性中最本真、最单纯的部分,善良淳朴;而主流民族、城市族群则是虽然具有先进的现代文明的,但是因为受到市场经济、商品化的影响,变得斤斤计较,精于算计,任何东西都用金钱来衡量。这样,一旦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旅游景点开放,就会受到外部影响,丢掉自己的本真而变得商业化,在一定程度上人性也发生了变化。
而人类学拓宽了对经济的理解,Gudeman认为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包括市场和社区两个领域以及根基、社会关系、交易和积累四个价值维度。这些领域和维度的重要性随社会和历史而变化,但是经济行为常常是置身于价值背景中的。经济的两个领域中,社区代表基本的社会关系。社区中的互动都是面对面的,经济价值观是地方性的、具体的、由社会关系建构的、情景性定义的。而市场是匿名的、短期、远距离的交换,在其中经济是非个人化的、全球性的、是从具体的社会情境中抽离出来的。Gudeman认为社区是互惠的、非标准化的领域,但它并不是资本主义的对立面。社区和市场通过制度和实践相联系,因为即便是最具市场导向的行为,也依赖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源。但是无论在哪个领域,人们都是由社会成就、好奇心、控制欲以及工具性的目的,由竞争、积累所驱使。(Gudeman,2001:1)因而分别
处于社区和市场中的人并不存在人性的差别,少数民族开放社区从事商业活动,也并不是人性发生了变化,社区通过道德责任来维持,但并非就是平等的和利他主义的,它的内部也充满了权力和剥削。(Gudeman,2001:28)少数民族之前也并不是不懂追求利益,只不过社区和市场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Gudeman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base”,即社区的“根基”。根基是群体共享的利益或价值,包括诸如土地、水等可持续资源,生产性产品和一些观念性构造,如知识、技术、法律、习俗,仪式。(Gudeman,2001:1)在经济的社区领域,根基和社会关系是最为重要的,尽管交易、分配也存在,但个人都被置于社会关系之中,社区事业高于个人利益,利益具有稳定性、可预测性。而在市场领域,交换和分配是最重要的,个人和群体被看作分离的行动者,交换和互动都是短期的,匿名的,自我利益是首要目标。在嵌人性经济学中,也认为土地和劳动通过社会关系来进行交易。当受亲属关系支配时,是互惠;当受政治、宗教制度支配时,是在分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所有东西都从生产的社会关系中去嵌入化。(Gudeman,2001:18)可见社区和市场只是在一个连续统中处于不同位置而已。
保持根基和资本积累是社区和市场差异的缩影。根基的组成物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而资本的所有部分都是由金钱来衡量,在交换中可通约的。竞争性的、市场性的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就是获取利润和积累资本,而社区的中心过程是生产和维持根基,但它们都是在交易中实现的。社区交换是保证、维护与支持根基,马克思认为这是一种“物品――金钱――物品”的交易;市场交换是为了增加金融资本,是“金钱――商品――金钱”的交易。
而无论在哪个领域,人们也都不可能丢掉自己所依附的社会关系。因而社区和市场在行为、制度上是分开的,但市场是依赖于社区的,依赖组成社区的群体和社会关系。(Gudeman,2001:10)市场不能离开社区的支持而存在,社区也是内在于市场的。比如在殖民统治中,跨国企业凭借政治力量来利用社区经济,同样,世界港口在某些地区经济中有特殊的地位。社区和市场相互交织,交易的合作双方希望保持一种持久的关系,这体现了社区的方面,同时希望从对方获得利益,这是商业的一方面,并且交易者自身也常常面临着利益最大化和维持关系的困境。(Gudeman,2001:11)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利用经济的两个方面。比如大型超市就是匿名的,非个人化的,满足个人交易的目的;而社区中的小店则是群体关系的体现,不仅仅是为了购物,也在购物中满足了个人与他人沟通交流,维持社会关系的目的。(Gudeman,2001:12)
Gudeman将经济看作是由民间模式和隐喻建构起来的,质疑一般的“经济”概念,认为并不存在基础的、唯一的经济,而是在具体文化情境中的多样化的、有意义的形式。(Gudeman,2001:4)
社区的根基――民族旅游的资本
伴随着旅游的开发,现代化所具有的普遍商品化原则,使得文化产品更加标准化,这在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表现为民族传统文化的过度商品化导致民族传统文化的退色。旅游形象为了迎合大范围的游客爱好而发生改变,开发商让当地社区改变自己传统习俗及一些仪式的原有功能,使之变成商品。例如婚俗、节日等,目的地人民不分时间和地点地把一些旅游者希望一睹的习俗礼仪表演一番,或者在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进行多年一次的神圣宗教礼仪时,有意识地把这些活动包装为商品,出售给游客,使得这些具有特定含义的习俗商品化,失去其原有的意义和功能。例如一些旅游点将少数民族的婚俗进行开发后成为游客可以参与的一项表演活动,但在一些地方为了迎合一些游客的需要,竟出现了只要给钱,游客就可以摸“新娘”的怪现象。这些对民族文化缺乏尊重的做法让许多游客大倒胃口,扭转了游客最初的追求真实的旅游兴趣,那些抱着寻找真实文化想法的游客难免会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其次,有些少数民族社区受到外部的影响和同化,改变了生活方式。由于经济落后,少数民族对自己所拥有的文化遗产价值缺乏认识,缺乏自信心,转而盲目追求所谓“现代化”,对民族文化造成了破坏。例如,贵州镇山作为一个民族旅游点,其布依族服饰文化集中表现为,没有冗繁的图案,青布服装清新淡雅,服装上的绣花简洁明快。但随着旅游的发展,年轻人受到都市潮流的影响,牛仔衣、牛仔裤大量流行,更有甚者,都市里一些极为暴露的服装,在镇山也时时可见。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山寨,拆了古老的木楼,盖上贴了白瓷砖的新房子等。在贵州省黔东南州的一些民族村寨,汉文化的侵袭无所不在,村民们讲的是汉语、穿的是汉装。这些行为破坏了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遗产,满足不了旅游者求知求异的心理需求,久而久之,对游客缺乏吸引力,市场效益也会日趋下降。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也就失去了旅游资源的生命力。
还有一些民族文化遗产正在慢慢绝迹,如在贵州省台江县的一个村庄,一个八十多岁的苗族老太太,没有文化,她的剪纸图案就有上百件,但老太太的这一绝技却没有继承人,这种断层让人担忧。(引自中国工商时报)
一方面是社会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则是民族文化的逐渐消失。现代物质文明的入侵,给民族文化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习俗和信仰陷入了迷茫。在一些地方传统文化只在节日中被形式化的表演出来,而以现代文明的产品改变它们的生活方式,到底是进步还是倒退?民族文化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
一个社区创造并共享一个根基,根基是群体共享的利益或价值,它是一个社区的遗产,是社区成员的物质和社会,包括诸如土地、水等可持续资源,生产性产品和一些观念性构造,如知识、技术、法律、习俗,仪式。通过物品、服务、观念体现出地方性的价值维度,表达了群体认同,是非价格化的,异质性的。(Gudeman,2001:7~8)虽然根基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但它体现了临时性和持续性。根基是一群人所共有的物质或知识,它不是偶然存在的而是一种社会事件,没有一个根基,就不存在社区。(Gudeman,2001:27)
社区根基的核心部分“sacra”,它是一种象征物,可以是一面旗帜,一部宪法,一个徽章,一顶王冠,想象的圣杯,祖先或具体化的精神,被看作一个神圣的、神秘的世界,通过仪式呈现出来,并被当作财富保存下来。作为sacra的食物具有神圣性,它传达、维持了群体认同和社区的权力,处于社区的中心地位,被一些禁忌围绕、保护。这些事物不能被交易,甚至不能在社区内部流通,是被限制的和不能转让的。(Gudeman,2001:32)它不能被用于交易,象征着社区本身不能被出卖。(Gudeman,2001:28)Sacra与社区是同一的,sacra的破坏,对一个社区来说是灾难性的,夺取一个社区的sacra,如同破坏了这个社区。(Gudeman,2001:30)
根基常常具有双重意义:作为一个群体,作为一种延续性的财产。根基具有社区价值,它是群体认同的象征,是价值的体现,是物质的来源,但可以用于市场用途。(Gudeman,2001:29)当今经济的一
个特点就是将建立根基和积累资本的冲动的融合,将不可通约性与统一性相结合,将地方性与全球化相结合。经济的一端是普遍换和全球化,另一端是有限交换和地方性实践,两类是交织在一起,外部的、标准化的实践是在地方情境中实现的。(Gudernan,2001:121)比如市场中一些的“基础产品”――汽车、牛奶、纸巾、剃须膏以及汉堡等都可以在任何地区被制造出来,但是对于另一些产品来说,原产地就非常重要,决定了它们的品质和价值。比如酒,往往就比较强调原料产地和酿造工艺,因为它们传达了社区产品的信息。产地作为一种标志,表达了与历史遗产的联系,包含了继承性技能和地方性资源。比如佛罗里达的橙汁,就是宣称这种果汁是合作加工生产出来的,暗示它包含更精心的培育和制造,作为社区继承物具有更好的品质。(Gudeman,2001:159)
而民族旅游正是在这种背景中出现并发展起来的。异质性、原生态的自然、历史、文化传承成为一种资源、一种品牌。从游客角度来看,人们出游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追求“差异性”,希望能够观光、体验和经历与自己熟悉的文化体系完全不一样的东西。二者的差异越大,对游客的吸引力也就越大。少数民族地区奇特的自然生态和丰富多姿的民族文化由于与客源地自然环境和文化产生巨大的反差,因而对游客具有无穷的魅力。购买者通过消费,使社区和对它的品质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产品被想象为神圣的,满足了消费者通过共享一个社区物质加入一个社区的愿望。换言之,这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地方性的一种追求,在现代化世界中对原生态的一种回归,在标准化场景下对异质性的一种探索。因而这种异质性、原生态和非标准化可以说是这些少数民族社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保留根基、形成认同是关键,正如跨国市场通过标准化和商品化的过程扩大其领域,社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创造社区认同,保留根基产品。(Gudeman,2001:159)公园和纪念碑都改为收费项目的问题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公园和纪念碑是国家的根基,如果将这种根基商品化,就会失去公共性,失去我们的社区。国家的承诺之一,就是使少数族群、穷人和主流群体、富人一样,共享根基。这种居住在社区中的价值是没有市场价格的,这是社区何以成为社区的根本。(Gudeman,2001:163)以上提到的那些例子,正是该少数民族社区只一味注重商品化、现代化,而丢了自己的根,从而“赔了夫人又折兵”。
出路:以两个社区为例
然而民族旅游究竟应该如何在市场和社区之间进行抉择,如何既利用市场机会来获取一定的收益,同时又不被背上“卖文化”的骂名,维护和拓展了社区的根基。
Gudeman的书中提到Guatemala西部的两个高原城镇的例子,表明通过转变市场行为,市场可用于维护地方遗产,从而用资本维护了社区的根基。这两个城镇具有宗教上的兄弟关系,它们都有一系列偶像崇拜仪式,这些独特的仪式通过吸引游客,使地方经济获益。但是举行仪式所需的乐队、舞蹈、小船等等花费都很高,会增加社区的经济支出,使社区面临经济危机。
在第一个社区,地方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持,但是要求当地人只能在非宗教日为游客表演,游客为这种娱乐性表演付费。作为回应,当地人说他们可以找到一些廉价的物品来完成宗教仪式,因为这种表演是一种义务,但是对游客的表演会收费高一些。由此,他们把市场性支付与社区服务区分开来。
在第二个社区,旅馆、饭店、和商店一致同意支付仪式所需的花费,但是当地人回答说他们对宗教服务不收费,建议企业提供一些捐赠。通过将社区语汇施加于互动,将商业活动引进了社区,同时获取了商业财富。
篇5
一、围绕社会需求开展研究,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
学校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围绕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开展应用研究,通过技术合作、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等形式,加强产学研合作,参与企业科技进步,促进科技开发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并引导教师和科研人员围绕区域发展规划和当前农村社会经济的重大问题,充分调研,开展农业政策和战略研究,以解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重大战略和政策问题,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水平的政策咨询和发展规划。
二、发挥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为区域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
篇6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流失 农村经济 影响
[中图分类号] F3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032-01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崛起,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城市人口急剧攀升,农村人口急剧减少,很多农村地区留守的多是妇女、老人以及儿童。农村劳动力的严重流失,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国经济的快速进步,国家正处在转型升级阶段,城市化建设效果趋于显著。结合地区要素流动相关理论,劳动力逐渐从低收入地区流向高收入地区。究其本质,农村人口流失能够有效缓解当地就业压力,刺激农业发展,从而积累更多的原始资本等。由此看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有助于为后续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1 农村劳动力流失现状
据权威数据统计显示,在我国13亿人口中,有超过9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我国拥有18.5亿可耕种面积,其中农村现有青壮年劳动力为4.5亿人口。结合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科技水平来看看,1.6亿人口在农村生活即可保证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满足土地耕种需要。也正是这种人口多,可耕种土地面积少的现象造成劳动力要素无法科学合理配置,农业生产效率滞后,难以有效提高,城乡差距越来越大[1]。尤其是在当前时期,“三农”问题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提高农民收入和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最主要方法,就是将劳动力迁移到城市。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农村耕地压力,还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市化建设需求。
2 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2.1 致使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农村务农人数逐渐递减,大约每年减少600万人口,劳动力数量也保持着稳定的数量,增长速度越来越缓慢,即使非农业就业人数增长,但是务农人数仍然保持着每年600万人口的速度下降,在未来的二十年将呈减半下降趋势。如果仅仅从当前农村劳动力数量来看看,农村劳动力还有相当的富余,但是实际上我国农村农业规模较小,这种生活方式造成农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和农村生活劳动力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对称现象,加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留下了老人、儿童和妇女的弱势群体,所以农村劳动力富余并不能单纯的以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规模来看[2]。
2.2 金融危机无法阻止劳动力流失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世界范围内某一国家出现金融危机,将直接对世界各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金融危机的出现,致使城市大量的企业倒闭、破产,市场资本流失,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但即使面对金融危机,农村劳动力仍然保持着向城市迁移的趋势,从最初的民工荒变成了民工剩。在此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实力逐渐衰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失业和返乡。据权威数据调查显示,2009年全国有超过1.5亿农民工外出务工,其中有超过15.6%的农民工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失业,难以找到生存的工作机会[3]。
2.3 农村劳动力流失影响农业发展根基
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失,严重影响到农业发展根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可耕种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农民对于土地重视程度较高,利用效率较高,但是自从进入九十年代后,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失,迁移到城市,农民收入结构呈现明显的不平衡现象,农村家庭总收入是以非农业收入为主,这种现象在当时的农村较为常见。土地耕种逐渐以粗放型耕种为主,耕种田地越来越少,粮食主要依靠高产的杂交水稻,但是粮食产量却急剧下降[4]。
3 农村劳动力流失对策
3.1 深化农村,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
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失,致使农村可耕种土地荒废,土地资源严重浪费,但同时也为农业规模化经营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以往家庭式农业耕种方式逐渐被抛弃,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倾向于城市发展,对于农村土地的感情较浅。为了转变这种现象,党和政府逐渐深化农村,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可耕种土地从最初的三十年转变为永久性承包,农民对于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随之提升。此外,农村土地规模化发展,有助于解放更多劳动力,在推动城市化建设的同时,保证农业生产和发展,实现共赢。
3.2 在农民工返乡基础上再就业,推动新农村建设
金融危机后,由于大量农民工失业无法维持生存和发展,开始大批量返乡,形成农村返乡热潮,这种现象尽管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会加剧农村劳动力过剩现象的深化。但是,从整体角度来看,农民工返乡热潮可以看做是一种劳动力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新形势,有助于优化经济发展结构,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大量劳动力返乡,政府应为其营造更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普及新式农业生产技术和理念,促使农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农村大量劳动力的流失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会造成大量农村可耕种土地资源减少,致使大量农村可耕种土地荒废,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故此,针对此类现象应继续深化农村,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梦超. 人力资源流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何泉.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长江大学,2013.
篇7
关键词:实体经济;“脱实向虚”;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F019.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01
一、背景
古往今来,人们的一切活动,从衣食住行到医疗、娱乐等各个方面,都是以实体经济的发展为保障的。实体经济是一国发展的根基,是物质文化不断增长的基础。而我国目前出现实体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虚拟经济异军突起,发展迅速,导致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中国经济目前“脱实向虚”以及工业“空心化”问题的出现,让我们更加认识到振兴实体经济已迫在眉睫。2017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高了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视,也加大了对振兴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这为实体经济的发展点亮了希望,指明了方向。
二、我国经济“脱实向虚”的表现及其背后的原因
首先,实体经济发展的指标远低于虚拟经济。实体经济方面,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9%;虚拟经济方面,仅2016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债券发行规模同比增长78%,保险业资产同比增长26%。以上数据明显说明了实体经济发展和增长远低于虚拟经济。
其次,资金流量以流向虚拟经济为主。2001年金融业GDP占全国GDP总比重的4.69%,2015年涨了将近一倍,达到8.39%。2016年M2余额150多万亿,是2016年GDP的两倍多,同比增长11.3%。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是20%―30%,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可见,金融循环封闭期仍没打开,资金仍然在虚拟市场里空转,而实体经济融资仍然较难。
最后,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涉足金融行业,企业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更加倾向于做虚拟经济而非实体经济。人们有钱了也将大部分钱投入虚拟经济,以获得经济利益。这也是“脱实向虚”的一个明显表现。
究其原因,总体来讲有两方面:第一大方面是实体经济融资难。具体来讲由两方面原因造成,首先是资金大都流向了盈利较快的虚拟经济,资金在虚拟经济里空转,虚拟经济的循环封闭没有打开,因此实体经济融资难是显而易见的。其次是,实体企业融资成本高。一般来说,银行贷款利率为5%―6%,而到了融资的企业家手中则达到12%―13%,一些金融中介机构,以及民间借贷,融资等的利润近年来暴涨,有的经济学家认为近年来80%的经济利润都在金融业中。第二大方面是实体经济利润过低。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成本高。土地,制度,能源,物流以及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2015年的《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报告中显示:近十年,中国劳动力成本从4.4美元涨到12.5美元,涨幅达到187%,除了劳动力成本之外,与美国相比,中国的运输成本是美国的2倍,中国的能源成本综合起来是美国的2倍多,中国的土地成本更是一大难题,在目前房地产行业的行情下,仅用地问题就让很多实体经济望而却步,我国的土地成本高达美国的四倍。尽管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于美国,但综合来看,并不能抵消其他方面的成本劣势。因此,就有了一些实体经济“外逃”现象,也有了“美国建厂论”的说法。第二,税负重。2015年,我国税负率是64%,而美国只有34%。第三,需求不足。国际方面,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需求相对降低;国内方面,资金大量被圈在虚拟经济,国内需求持续较低。
三、解决“脱实向虚”问题,振兴实体经济
解决“脱实向虚”问题,振兴实体经济,要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共同努力。
从外部来看,从政府和体制方面需要给实体经济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政策。
首先,减税降费。我国经济面临“脱实向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实体经济利润过低,因此企业家不愿意经营实体经济而投向虚拟经济。而实体经济利润过低的原因之一是税负过重,因此政府要进行减税降费,减轻实体经济的负担,增加实体经济的税后利润。
其次,改善投资项目审批。除了税费高,实体经济审批程序繁琐,审批手续繁杂的问题也较为突出。目前,我国政府对项目审批采取审批管理模式,按照法律程序走,一个项目建设的审批要经过多部门多环节的审批,一般需要2―3年的审批时间,审批过程中也收费繁多,这大大增加了企业的交易成本。政府应该对企业的项目审批模式进行改革,在安全和环境两个方面没有问题的前提下,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同时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督。
再次,降低融资难度。这点可以借鉴美国,美国设有社区银行,并且不可跨区,我国也可以加快银行的介入,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度,鼓励和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
从内部来看,实体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创新改革,加快转型升级。
首先,严格要求并提高产品质量。实体企业的核心即产品,而产品的核心即质量。目前,“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的比重不断提升,而我国实体经济目前正面临国际需求与国内需求同时降低的瓶颈期,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我们更要严抓质量,让世界信任“中国制造”的产品。
其次,加强创新改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法就是创新。不创新,就被淘汰。加强技术创新,运用高科技操作以降低劳动力需求,从而降低劳动力成本。我国正全力打造“中创造”,而要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需要的就是创新。我国实体企业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要有品牌意识,这也是实体企业改革转型的重要一点。
最后,利用好互联网+的大背景。有人说正是由于电商等这样的虚拟经济挤垮了实体经济。这种观点有很大问题。首先,没有划分清楚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界限,网络电商也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它不但没有挤垮实体经济,反而带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其次,实体经济现在应该做的不是抨击互联网电商的发展,而是学会利用好这样的大背景,改变传统的观念,做好线上线下的协调合作,这样才能使实体经济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端.理清实虚关系,振兴实体经济.发展研究.
篇8
一、综合型会计人才的职能作用
综合型会计人才的职能和作用随着经济发展在不断变更,其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和工作侧重点正在逐步转变。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形成要求综合型会计人才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和运用会计网络传递会计信息。会计电算化使会计由手工记账的“原始社会”进入计算机会计处理的“文明时代”。会计电算化实现了会计信息瞬间无误处理,摆脱了繁琐的手工记账程序,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速度,保证了会计信息质量,突破人工计算对计算复杂问题产生的限制,使原来为追求简便而简单化了的计算得到完善,使之能更准确地模拟和反映企业的经济运行过程。
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大大减少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使会计工作重点由核算转变为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财务管理,实现了会计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将会计工作的重心由传统的对会计信息的加工转变为对会计信息的分析、运用。在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上,企业管理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会计的功能不仅仅是反映经营成果,更多的是参与企业管理。知识经济时代是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是知识创造利润的时代,运用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进行财务分析、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并将其运用于企业管理,不同层次的综合型会计人才为企业创造出不同的利润。
二、综合型会计人才的教育方法
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后续教育在综合型会计人才成长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一)基础教育是培养综合型会计人才的基础工程。基础教育就好像一座建筑物的根基,根基不扎实,建筑物便不牢固。基础教育程度的高低、范围的宽窄、扎实的程度对职业教育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对职业教育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在我国,通过中考、高考的形式,通过制定录取分数线的方法,把所有接受过基础教育之后的人划分成不同的水平和层次,分别接受不同的职业教育。从会计专业的角度来说,接受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便形成不同层次的综合型会计人才。
(二)会计职业教育是综合型会计人才走向社会的桥梁。一个人在接受基础教育之后,要想踏入社会,接受职业教育是必经之路。但是,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不同。要加快高等院校现行会计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调整教育目标与层次,加大会计教育内容、方法、手段及组织方式创新的力度。教育目标上要走规范化、科学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力求从高校中培养精通会计业务、通晓会计基本理论、熟悉国际会计惯例、了解世界主要会计模式异同、懂外语和计算机、具有较广泛的商业知识的国际会计人才;课程设置上要“厚基础,宽口径”,将会计财务知识、计算机技术、管理、金融、税收、法律及外语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处理好“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关系;教材建设上要加强现有内容,尽快改变目前教材内容过于陈旧,跟不上经济形势需要的局面,有条件的,可尝试与国际化同步的做法;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上要强化案例教学,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大力开发会计教学软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
1、职业教育包括研究生、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四个层次。会计是一种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职业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会计职业教育的重心由中等职业教育转变为高等职业教育。随着知识经济对人才需求质量的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已不能符合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的需求,政府应适时增设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以满足经济需求。在有政府导向的前提下,开办高职教育的教育单位和部门要正确领会政府精神,真正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内容的转变。
2、会计职业教育要实现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在新的层次上的新综合。会计史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曾经说过:“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在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阶段,由于社会发展的需求,职业教育从基础教育中分离出来,在经历了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到来之时,经济的发展又要求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重新结合,并侧重于职业教育,以适应知识经济对人才高素质的需求。
3、会计职业教育要实现专才教育向通才基础上的专才教育的转变。作为一名综合型会计人才不仅要懂会计、懂财务,还要懂管理、懂法律、懂金融。会计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融于经济发展大环境的一门学科和经济体系。会计人才的培养所经历的学校教育,即会计职业教育应实现对会计人才的全面培养,实现综合型会计人才在宏观经济层面上对会计理论和会计技能的全面掌握,这样才能符合知识经济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目的。
4、在校接受会计教育应使学生具备能够成为职业会计师的能力,而不是进入职业界就成为会计师。学校教育将为综合型会计人才走向社会奠定一定的根基和基础,使综合型会计人才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综合型会计人才指明奋斗的方向,为综合型会计人才成为职业会计师创造条件。
5、从目前情况看,会计人员的职称考试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所以企业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应该将重点放在考试后的继续教育上。要通过有关管理制度的设计和执行使会计人员感受到增强业务能力的紧迫性,同时又为其创造了提高业务水平的机会。
篇9
城市文化是城市外在形象与精神内质的有机统一,是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统一。城市文化特色是长期以来由城市的物质生活、文化传统、民俗风情、社会风气、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城市生命的体现,是城市的灵魂。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它对于城市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座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城市文化特色是一座城市的个性、城市的品牌,是城市竞争力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标志,没有特色的城市就不可能有品牌效应,就没有吸引力和竞争力,就失去城市发展的根基。可以说,新世纪城市发展的关键,主要在于城市是否具有自己的特色,是否具有吸引人才、技术、资本的独特性,也即是否具有自己的城市文化。
专家指出,城市文化是影响城市社会经济活动方式的根本因素。作为价值观念形态的文化,在通常的情况下并不直接介入具体的社会活动。文化总是通过经济活动的方式、规模、层次曲折地反映出来,又反过来影响经济活动。解决城市经济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不仅需要经济手段,更需要逆向、发散思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先进的经营理念。文化等非经济因素对经济行为的制约和影响有时比经济本身的因素更重要。
篇10
一、社会诚信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1.以诚信为本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从运行机制上讲是一种契约经济,从法律层面看也是一种法制经济。各市场主体之间、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等等都要在规定的范围内承担自己的责任、履行自己的义务、享受自己的权利。但如果大家都视契约或法律法规为儿戏,不诚实、不守信,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就无法正常进行,如果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投机取巧、虚报浮夸盛行,就会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秩序,动摇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根基。
2.以诚信为本是“入世”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需要。各级政府、各级组织、各类市场经营主体都要了解熟悉掌握世贸组织规则,并且要恪守规则,践行承诺,不断修改完善我们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建立起良好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环境。而这里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诚实守信,如果不诚实守信,我们就无法同国外企业和经济组织打交道,特别是我们的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重合同、守信誉,视信誉为企业的生命。
3.以诚信为本是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方略的需要。道德与法同属行为规范的范畴,二者虽有区别,但却相互作用,相互补充。法律约束相对道德约束而言,法律是强制性的低层次的既定范围的,道德是自律性的高层次的更宽范围的。在现实生活中,违法必缺德,但缺德不违法的现象还是较为常见的。只有法治与德治并举,才是治国安邦的根本之策。而无论是法治还是德治,都必须以诚信为本。没有了诚信,德治就显得苍白无力,没有了诚信,法治就变得无所适从。法律法规是要靠人去执行去实施的,是否违法、违法到何程度、应予以什么样的惩处都要靠人去裁定。执法是否公平、公正、公道,这里就有一个执法者的职业道德问题、法治的环境问题、法律制度的信誉问题。法律和诚信体系是维护市场有序运行的两个基本机制。完善的法律体系和高度的社会诚信水准可以大大降低市场运行的交易成本,提高市场运作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与法律相比,诚信机制是一种成本更低的维持交易秩序的机制。诚信机制建立不起来,不但加大了实施法律的负荷,提高了交易成本,而且法律本身也不可能得到有效执行。没有了诚信基础,法律能起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二、经济发展可以促进社会诚信水平的提高
1.经济越发展对社会诚信的要求就越高,从而形成建立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和提高社会诚信水平的强大动力。高速发展的经济必然要求经济活动的高效和快捷,较高的社会诚信水平可以简化经济活动中防范欺诈和验证身份等环节,提高交易的效率。人们从自身利益出发,都希望自己的交易对象是一个讲诚信的人,都希望政府是一个讲诚信的政府。诚信是市场经济的根基,拥有良好诚信资源的市场经济是健康的市场经济、是有秩序的市场经济。在这种状态下,社会运行成本降低,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度提高,社会关系和谐。
2.经济的发展可以为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经过上百年的发展过程,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信用体系,各种法律体系完善,人们的观念已经变得与市场经济接轨,发达的服务业为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载体。比如有信用评估公司、信用评级机构、信用担保公司、行业协会等,能较好地发挥行业自律作用,较好地维护了业内信誉。通过这些机构,可以方便地查询合作伙伴的相关信用信息,为正确决策做出参考。同时,完善的信用体系也是对不守信用公司的约束,使其不敢失信,如没有信用记录的公司其业务就受到影响。越来越多的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已形成一个规则,即不与未在信用机构进行注册的公司开展业务。上述信用机制都是市场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果,离开发达的市场经济,这些信用机制就难以建立起来。
三、社会诚信和经济发展二者不可割裂
社会诚信和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缺乏社会诚信就难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离开经济发展也难以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
1.市场经济是众多市场活动主体经济行为的总和,市场活动主体是市场经济的细胞,要想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必须诚实守信。因为,任何一个市场主体都是市场经济的一分子,都不能脱离其他市场主体而单独存在。并且,一旦失去信任,就会被淘汰出局。市场主体主要包括三大类,即政府、企业和个人。政府是社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诚实守信的政府会得到人们的支持和拥护,政府意图就能够得到更好的贯彻和执行。相反,失去信任的政府会遭到人们的抵触和反对,令不行禁不止,严重者甚至会失去政权。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诚实守信是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的。企业要和外界打交道,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争取客户,就必须讲诚信。成熟的市场经济包括诚实、信誉、公平、互惠互利等道德因素。谁讲职业道德,向社会提供名优产品和诚信服务,谁就会争得顾客,赢得市场,取得竞争优势;企业道德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培育企业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观,严格规范的职业道德行为,素质全面的职工队伍等等来体现的。企业道德文化是发展的重要人文因素,是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于个人来说,人类是社会的动物,个人要能够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同样必须诚实守信。诚信是做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也是做人最起码的美德。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为人处世的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诚信不仅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要外在条件,还是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的内在因素。如果说,市场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那么,市场信用产生之后,马上就反果为因,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渗透到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赋予诚信这一传统美德以日益丰富的时代内容,促使人们对诚信的理解从伦理道德的范畴提升到了制度建设的层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种内在要求,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力量。
3.发达的市场经济启动的是一个巨大的信托网。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维护交易是现代市场的生命。世界经济市场化和信息化构成了经济全球化(金融和贸易自由化,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推动力。在这种意义上,维护诚信、维护可以预期的交易远景是订立契约、维持契约、实现交易目标的保障。甚至可以说,诚信是市场的生命。
- 上一篇: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
- 下一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趋势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