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时间:2023-07-21 17:38: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不久前,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有关调查表明,当前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也相当高。1998年天津师大教育学院对1782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比例平均为35.31%,有明显问题的比例为16.72%。而笔者在从事班主任期间也深刻体会到许多学生在行为表现中成表现的种种异常如:好动、多话、厌学、打架等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一、了解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经过长期观察,笔者认为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方面的极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
2、意志方面一般为忧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
3、性格方面的因素是中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一般表现为:(1)自私狭隘型,常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自解脱,甚至耿耿于怀;(2)自大自负型,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3)自卑怯懦型,这类人较为孤僻,不合群,做事忧柔寡断,唯唯诺诺。
4、青春期综合症。表现为:(1)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发展,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一些学生情感上有了纠葛,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抑称为青春烦恼;(2)从某个时候起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听课,称为青春抑郁,还有青春期幻想与所谓的“早恋”的问题等。
这些主要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但由于中学生心理的可变性与可塑性、过渡性与动荡性等特点,因此只要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地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这些学生所谓心理问题是能够得以纠正与调整的。
二、对症下药,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伏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其一,针对一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从而使他们智力因素受到极大束缚的特点,我开展了“学习为了什么”、“磨砺坚强的意志”等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制定了不良学习习惯治疗卡,制定了系列监督机制,并配合“学习竞争伙伴”、“进步之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在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到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习两极分化的局面。
其二、针对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点,我又先后开展了“九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共同创作班歌,唱班歌,共同参与班级公约的撰写与讨论,让学生与兄弟班开展辩论赛、拔河比赛、篮球赛等,在活动中,学生开始变得热情,开始团结,开始互相关心帮助,整个班集体开始形式较强的凝聚力。
其三、笔谈——开启学生心理的一把钥匙。我发现,要想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想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笔谈比个面谈更加行之有效(特别对于一部分特殊生而言)。
笔者在开学伊始就让每个学生制作一本“交心本”,要求字数、内容不限,一周与我交流一次,刚开始学生并不习惯,东搬西凑或词不达意,渐渐地,学生敢说悄悄话,知心话了,每次与他们的交流都是一种心灵的对话。
笔者曾经有这么一个女学生,成绩优异,能力强,却过于要强,要斤斤计较,一次在“交心本”中她谈到自己竞选班长落选后颇多微辞的看法,我随即也在交心本中写了一封诚恳的回信,其中信的末尾我是这么写的“一个人衡量能力的大小不在于职位的高低,只有输得起的人才可能赢得真正的人生,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得失,然而与年龄不相称的衡量得失实在是最大的悲哀。”此后这个女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爱计较的毛病也收剑了不少。
篇2
[关键词]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融合路径
2014年9月19日,同志在接见云南民族大学留印学生时指出:“要砥砺品德,笃志好学,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正确方向的指引,为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发展增添了正能量,同时也为民族高校“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赋予了新的涵义。近年来,民族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列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纳入日常教学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均归属于育人体系,是高校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建设,有效融合施教路径,有助于高校课程改革创新,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对于民族高校来讲,应促进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促进施教主体种好综合育人的“责任田”,担当核心价值培育的“承载体”及推进民族团结的“动力源”。为此,准确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内涵,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融合构建的根本原则,探讨推动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发展的科学路径,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切。
一、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概述
(一)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1]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民族高校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穿插运用课堂讲授、心理干预、校园文化熏陶等方法,宣讲心理知识,增进民族感情;在教育目标上,旨在帮助民族高校大学生挖掘认知潜能,进行自我适度调控,防治心理困惑,提升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身心抗挫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进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民族高校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完成了教育教学课业安排、开展心理学术研究、培育良好人格等工作,又满足了民族高校大学生端正动机、培养情感、心理矫正的主观诉求;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按年级和所学专业的不同,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改进亚健康状态,提高心理素质,开发潜能,培养其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2]同时,针对民族高校大学生来自不同民族地区,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思维模式等特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使各民族学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形成正确的民族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民族高校德育的内涵
德育在宏观上是指所有有目的及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3]微观层面的民族高校德育是指民族高校按照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基于自身教育属性,本着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的原则,结合不同少数民族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4]帮助其走出自我闭塞和自我放任的心理误区,有效消解“心理贫困”,[5]加强自我约束,克服厌烦情绪及疲倦、敏感、依赖、逆反心理,确保其心理行为不偏向、政治觉悟不降低、人格品行不脱轨。对于民族高校来讲,德育是一种细节、一种关爱、一种责任,在少数民族学生点滴的日常行为、教师的为人师表、高校的育人环境中,无不蕴含着人性的塑造、品行的规正、核心价值的引领。从本质上讲,民族高校德育具有施教目的一元及学生诉求多元、内容认知及内化体悟、体系精神及方法精确等特性。民族高校应注重吸收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从培育“人”的德性出发,将“民族文化特色”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三)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关系
1.涵容与内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完善道德培育方式,丰富立德树人内容,持续增强德育的熏陶力和教育力。《纲要》对德育工作职责、教育目标、担负任务、施教方式及内容的进一步明确,旨在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和影响,使其知、情、意、行与时代要求相合拍,与品德修养相吻合,与实现“中国梦”进程同节奏。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解决学生心理层面的问题和维护其心理健康,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心中的压力和消除不良心理,使他们能从容地面对各种磨难与压力,防止其采取错误、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6]塑造其民族精神,提升其人格素养。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虽然施教发力角度不同,教学内容、具体目标及施教路径存在差异,但心理健康教育被德育所涵容,内驱德育顺畅开展,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精神滋养和文化补充。
2.支撑与依赖
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均被纳入通识教育必修课。当前,有的高校将两者进行量分细化,与学业衡量相挂钩,与评比优秀大学生和取得奖学金资格相联系;注重规范考核制度,调动学生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主动性,促使其自觉参与各种学生团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纵观德育发展历程,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其施教基本原理、原则、内容前后衔接,一脉相承。本质上,它是一种“大德育”,涵盖着思想、政治、道德等内容。[4]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助力德育施教主体转变观念,主动将系统的心理知识寓于以学生为本的德育体系。实践证明,教师由权威者到指导者角色的转变,可以有效拓宽德育的理论传授、榜样示范路径,发挥品德塑造功能,帮助大学生在顺利完成学业的过程中,进行适度的心理调整,克服自我发展障碍,使其思想上更加成熟、心理品质上愈加丰富和完善。
3.独立与一致
民族高校德育依托于“两课”,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将哲学原理、政治建设融于其中,注重打牢思想品德基础,促使大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育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7]为此,两者在施教目标上有着本质的相同性,又存在运行渠道的不同。从施教内容看,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德育以转变民族高校大学生道德理念为基点,宣传思想政治理论,加大优秀品德的塑造。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将心理专业知识与心理辅助活动有机结合,关注民族高校大学生情感的培育和个性的形成,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其心理素质,促进其健康心理潜能的最大开发。[8]两者各司其职,互为借鉴提升,良性推进民族高校整体育人工作。
二、加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所需
高校要发展,改革创新是必经之路。实践证明,不管高校位于何种层次、何种学科领域,只要定好位,瞄准突破点,坚持内蓄正能量,聚力治理短板,就能充分发挥“科研”与“服务社会”的职能,创出高水平的治学之道和办学之路。民族高校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也有着厚实的民族学科基础和人文底蕴。事实上,民族课程构建运行的基础,在于育人本体功能的发挥。当前,民族高校正以“中国梦”为牵引,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机结合,并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倡导爱国、敬业、奉献理念,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践于行。[9]民族高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两类学科的有机融合,不断优化育人路径,调整教学资源配置,进而夯实学术研究的着力点。建立心理与德育双轮驱动的融合发展路径,对于拓展与其他学科内在的衔接面、促进民族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在教学改革中,坚持交叉内容不平行、互补方法不偏颇、融合目标不孤立的原则,通过两者教学理念、路径、手段的融合,形成了特色鲜明、符合民族高校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育人体系。不仅做到了以人为本、以心育德,使两项教育价值实现有机统一,而且能够增强民族高校的“话语权”,提升学科创新的“显示度”。
(二)学生健康良性成长所需
民族高校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量上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具有真挚的民族情感、刻苦的学习精神、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同时部分学生存在心理上的自我封闭、盲目的民族自尊或自卑、单一固化的思维方式、狭窄的人际交往理念等特点。[10]这些个性特征,在心理品质塑造、核心价值观培育等方面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和困难。为此,基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具体教育目标,将两者教育内容、方法、理念与教育制度相融合,以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德育的路径,以德育模式承载运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构建将心理、品德、思想、政治等因素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而在民族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土壤中栽培心灵的“生长树”。另外,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中,民族高校要将其作为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按照实地调研、归纳分析、合理排序、科学重组的思路,既要搞好与其他学科、校园文化、课程体系、学术研究、高校改革发展的无缝对接,又要有组织和有计划地进行融合任务分析、教学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教育情境设计和实地论证,通过高校系统规范地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教育体系,促使民族高校大学生健康良性成长。
(三)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所需
民族团结教育在民族高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反观我国历年来的民族问题,一些民族冲突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究其原因,部分是由于社会个体思想道德滑坡、人生观和价值观偏移、心态扭曲变形导致。民族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历史赋予的责任,需要其固守民族团结的底线,不越违法乱纪的红线。而这些基本素养的获得,既需要民族团结教育,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支撑,[10]否则高校教育工作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要注重启发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两者对教育融合创新的主动性,营造浓郁的融合氛围,探索科学的施教路径,形成前瞻性研究成果,以提升指导实践的实效性,增强心理健康和德育教育融合的可行性。本质上讲,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归属于文化范畴。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发展,切合了各种文化渗透发展的现实需求,进一步凝练了学科教育发展方向,能够有效解决大学知识生产、养成、传播的时代问题,孕育民族团结要素,增强民族高校人文教育功能。
三、构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路径的基本思路
(一)在教学路径上“融”,增强互补实效
构建运行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路径是大势所趋。当前可从三方面入手。
1.解构原有体系
针对当前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平行发展且既成体系的现状,应以德育实效为融合的起始和归宿,强化心理知识的内化和心理干预活动功能,消除心理教育着力面窄的问题。畅通思想道德修养与形势政策教育主渠道,将理论知识与心理问题案例相结合,努力在网络、科技、环境道德宣讲上下工夫。
2.重建融合体系
结合民族高校学生心理特点,以明确教育目标、灵活课堂教学、丰富学习资源、增强育人实效为基点,破解两项教育融合瓶颈,对接学生现实心理、文化、实践活动需求,对学校课程设置进行动态调整,形成“综合育人牵引、民族专业支撑、施教内容补充”的新格局。
3.搭建渗透式教育平台
要固本守基,找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理论依托,夯实综合育人的“点”;以道德养成教育为主,规范施教主渠道,链接社会、高校、家庭的“线”;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整合施教目标与内容,拓展融合的“面”。同时,可运用收集、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等方式,积极融入社区、企业、军队及外来文化,增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的普适性、综合性和完整性。通过这三方面的立体构建,推进两项教育深度融合。
(二)在施教主体上“合”,打牢素质基础
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有机融合,涉及内容多、涵盖范围广。然而,最关键的就是施教主体上的“合”,既要规避简单的拼凑、机械的组合,又要防止施教主体入口无标准、考核无依据的问题。
1.人无我有,健全队伍
分类优化两项教育教师结构,将熟悉民族政策、精通教学业务、了解心理知识、掌握德育技能的教师吸收进来,并按照学校、机关教辅、二级院(系)、班级四个层次,调取不同民族的学生骨干,组建团体,增强融合教育的力量。
2.人有我优,提升素质
改变当前的“柔性”学习为“刚性”培训,定期组织专题教师学习研讨,并与教师晋级、评定职称相挂钩,使其教有劲头、研有盼头。针对辅导员队伍薄弱的问题,在把好“入口关”、“培训关”的同时,组织其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其心理动态,摸清德育底数,增强心贴心、面对面帮带效果。
3.人优我专,突出特色
针对一些民族高校学生自我封闭、自信心不强等问题,创建融合教育的质量论证制度,坚持“韧性”原则,注重保持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连续性。树立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意识,将两项教育融合机制纳入民族高校育人工程,大力排解学生的烦心事、挠头事。通过“惠生工程”的实施,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的正能量,达到“水利万物生”的效果。
(三)在学术研究上“统”,搭建融合平台
创办有特色、高水平的民族高校,需要规避同质化的问题,打造特有的办学理念与风格。当前,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相融合是民族高校办学的一条创新之路,而创新的层次与领域必须在学术研究上进行有效的“统”,进而统一搭建融合的平台,提供创新施教的舞台。
1.加强“以心育德”实施办法研究
要以学生综合发展为研究课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校正思想偏差,使其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基本道理,进而夯实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重点在“以心育德”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上下工夫,特别是将融合内容进行目标分层、过程分层、练习分层、考试分层、辅导分层。同时,要特别关注集体备课、课堂观察、练习、作业等工作重点。
2.加强破解“各自为政”模式研究
民族高校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衔接,尤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上,要打破“各行其道”教学模式的桎梏。比如,针对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不善交际的问题,要分析主客观原因,找到心理干预的契合点,引导其树立良好的交友观。
3.加强“以德育人”的路径研究
在加强“以心育德”实施办法和破解“各自为政”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巩固研究成果,使民族高校师生自觉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融合教育机制,探索知行合一教学实践模式,引导大学生加强社会公德的培育和实践,进而实现以德育人的目标。比如,在民族高校建立德育基地,利用升国旗仪式等活动抓紧抓实传统美德教育的日常行为规范,特别是与政治课、各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等相结合,使学术研究的成果自觉运用于育人环境体系中。在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路径必须动态构建,持续改进。为此,民族高校要准确把握融合的规律,不断加大课程开发力度,汇聚多方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方案设计,增强施教主体功能,加大学术理论研究,通过多维构建、科学推进,完成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刘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成功(教育版),2013,(20).
[2]众心.心理健康教育要以人为本[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6).
[3]聂美琦.试述社会化心理机制及对改进中学德育的启示[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3,(6).
[4]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金荷香.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与创新———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6).
[6]李娅.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实践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
[7]吴盈英.基于主体性教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美与时代(下旬刊),2014,(4).
[8]汪满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就、困境、出路[D].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
[9]陶元.以美育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J].前沿,2013,(8).
篇3
关键词: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104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巨大的压力使人们感觉喘不过气来。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心理健康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青少年是未来发展的栋梁,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为了根据科学的方法与理论,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消除负面影响,使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向上地发展。
一、高中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高中德育教育c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在于:德育教育是以理论为基础,注重以社会共同认可的品德和方式为标准对学生进行教授和感知;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对学生自身心理状态进行评测,同时对学生进行情绪的诱导与宣泄。
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1. 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是处于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在时代不断发展的同时对于人才的全面性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社会最需要的便是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当企业在选择员工时,不仅仅会看工作技术或者学历高低,还会对员工的三观和心理素质进行鉴定。将高中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二者相融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此同时健全学生的心理精神发展。作为一个有着正确三观与健全心理的优秀人才,才会更容易被社会所接受。
2. 顺应德育教育的现状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教育方式存在相应的区别,德育教育的教育方式侧重于教授,这种方式容易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主要以科学的引导方式来进行诱导发泄的,这种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也是顺应德育教育的现状。
三、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途径
1. 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教育的主体便是教师,教师承担着对学生培养及塑造的重要任务,学校的教育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教师的道德品质以及行为习惯对学生都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仅仅需要有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有正确的三观与健全的心理。
班主任是在校园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岗位,目前专业的心理教师资源严重匮乏,很多学校将班主任作为德育教育者与心理健康教育者。学生绝大多是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班主任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相关,是学生良好品德与健全心理的关键教育者。因此,学校应帮助班主任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尤其是提高教育学、心理学的素质。要求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以及正确的诱导方式,并将这种教育方式与德育教育相融合,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2. 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主题文化精神的重要反映,学校的教育氛围离不开校园文化。学校应根据自身校园环境,积极打造有特色的文化氛围。
3. 建立心理咨询室
因心理教育学专业教师严重匮乏,许多学校都是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担任德育心理教育师的情况。这种情况有一个很大的弊病,当学生需要情绪疏导时,只能去办公室寻找教师,办公室除教师外还有学生来访,很多学生因为这种情况而不愿意去进行疏导。因此,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的开设能帮助学生心理品德的发展,也是实现德育心理疏导的有效场所。高中生处于青春后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与对未来的迷茫。此阶段要求充分发挥心理教师与心理咨询师的作用,可以在心理咨询室举行心理讲座活动,给学生积极的引导。同时,因为有了专门的环境,需要单独沟通的学生也有了隐秘和放松的地方来发泄自己心中的困惑。心理咨询室的建立有助于学生正确处理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培训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 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对于一个人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孩提时代还未接受教育时,受到的教育是来自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每个学生的行为习惯、个体性格、思想品德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差别。家庭教育主要是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相处的作用,如:家长的言传身教,这种方式就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感染;而家庭成员的亲情感化会对学生的心理情感进行影响。由此可见,学校应通过各种方式来帮助家长提升素质,如:教师进行学生家访,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传达培养良好心理品德的观念;教师与家长电话互访,进行问题交流;学校组织年级家长会,将同年级的学生家长组织在一起进行心理品德的讲座;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之间互相交流。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在学校的行为活动并与家长进行交流,使家长了解孩子在校园的各种情况,积极配合学校进行教育工作。
四、结语
篇4
【关键词】医学 教育 心理健康
一、医学教育的概述
1.医学教育的总体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医学教育面临着人才竞争和科学技术发展、社会问题和卫生事业发展的双重挑战,在这种新形势下的医学教育要更加注重人才素质的培养和教育的质量。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出现和发展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不断渗透,目前我国的医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随着基础医学在宏观和微观的双向深入发展,生物学已经从以前的分子水平发展到了量子水平,同时用分子水平的相关研究结果说明了人体结构及其功能,并仔细阐明了有关疾病的机制和疗效。(2)预防医学在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引导下,研发出了一种新且高效安全的预防药物和疫苗。(3)很多的临床医学开始应用一些高科技成果,更新和发展各种诊断、检测、治疗手段和设备,使医学逐渐走向了综合化、多元化和整体化。
2.医学教育的发展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教育应紧跟医学的发展,树立相应的发展观,特别要注意的是创造性思维的教育,这对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智能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科学技术方法论的相关内容,从科学技术方法的角度来认识医学创新中的想象和灵感,同时教师还应做好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地探究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医学教育的平衡观。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岗位为目标,重视的是医学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教育,导致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成为重专业知识、身体建设、专业建设,轻社会知识、心理素质、个性发展,长期下来造成医学教育模式都处于一种比较单一的状态。然而随着社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医学教育应该将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其医学课程应该和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相结合,培养新时代的新型医学人才,推动医学教育的平衡发展。
二、医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概述
1.心理健康教育和医学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会市场竞争的加大、各种社会矛盾的增多以及工作节奏的加速等因素造成了人们的心理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也致使医学心理健康教育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医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名医学生,除了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确保其能够克服当代社会所面临的各种心理问题,推动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2.医学心理教育的主要方法。(1)系统的学习医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将提高心理素质与心理理论知识相结合的,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变化规律,学习相关的心理保健方法,使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情绪,以此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由于医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教师必须要重视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一些专题讲座,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心理理论知识、心理疾病的预防知识以及保持心理健康的相关途径等,促使学生能够进行自我调节,从而提高其适应力和心理素质。(2)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树立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并能够正确地评价自我。同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之间的正常交往,实施情感教育,深入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此外,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提高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比如在进行护理科目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通过其自身的的演示,在进行护理操作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个场景,将学生引入到一个较为真实的环境中,尽量做到准确、规范和语言清晰,同时还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整个医学教育中去,加强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掌握专业技能和沟通知识,并且能在实际临床中自觉地运用。(3)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不仅是解决医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咨询教师通过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采取电话咨询、网络咨询或者个别咨询等形式,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对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4)医学生面对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激烈的社会竞争,难免会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较大等状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根据这些情况,对学生进行定点联系,通过语言的交流或者谈心的方式,帮助其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此外,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心理情况等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及时地发现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防范于未然,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确保其能够更好地面对社会各种压力,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蕾,赵旭东,姚玉红等.构建医学生全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01).
篇5
1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涵义及内容
心理健康是指对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心理咨询记录、心理测验结果等材料的集中保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是学校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每一位学生在心理方面建立起来的档案材料。其涵义可分为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学生的心理档案,就类型讲属于专门档案,它是在一定的基本单位即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专门负责下建立。由具有专业知识的心理辅导员保管整理,保存应严格、规范,并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若缺乏专业人员的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可能会失去科学性和实用性。第二、心理档案是由各种材料有条件地转化而来的。只有日后对学生心理辅导与治疗及科研活动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资料,才有必要作为档案保存。这些资料按照一定的程序排列,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如实反映学生的心理面貌。第三,心理档案市学生心理特点变化历程的真实记录,从适应准备阶段、稳步发展阶段到趋于成熟阶段。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心里矛盾及冲突,任何人不能依自己的观点和需要去增加或删改它,应保持它的原始性,以免使心理档案失真。
学校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收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学生的个人简要情况(出生年月、民族、身体健康状况、疾病史等)
2.家庭成员情况(家庭结构、父母职业、学历、经济情况、疾病史等)
3.个人心理特点(兴趣爱好、、交际能力、自信心、同情心、独立意识、师生及同伴关系等);
4.心理测验的日期、类型、结果及分析(如智力测验、创造能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健康测验、职业测验、考试测验等);
5.心理咨询记录(次数、主诉及症状、病因分析、疏导措施及效果);
6.心理健康的阶段性记录及评价(入学、毕业、及每一次的记录);
7.其他材料(转介服务、会诊意见、家长、任课教师及同学的意见等)。
2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功能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既是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有效开展的必要依据,又是学生接受心理辅导的原始记录,它将为我们进行心理科学的研究提供大量的、客观的第一手材料,同时也有助于广大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具有以下不可替代的功能:
1.预防功能。一般心理咨询员与学生没有经常接触的机会,班主任老师对有攻击性、焦虑、自卑心理学生的问题也不易及时觉察,而心理档案的建立则可通过定期的专业化的心理测验,及时发现患有神经症、人格障碍、适应障碍的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训练、角色转换、合理宣泄、体育及文艺活动,尽快使学生恢复常态,适应生活和学习环境。心理档案的预防功能突出表现在对学生心理障碍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上。
2.参照功能。学生的心理正处于一生中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心理辅导人员在进行个别辅导的同时,若能先研究其心理档案,就能对症下药,使辅导更有针对性、连贯性,提高咨询工作的效率。另外在咨询辅导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疑难和障碍等。辅导教师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往往会请教同行,如果有必要则请专家会诊。若能参照学生的心理档案,使未接触过学生的专家了解基本情况,就可制定出帮助学生的最佳方案。所以心理档案的参照功能表现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准确诊断上。
3.自我教育功能。学生的心理档案时期心理健康成长的历史记载,学生通过查阅自己的心理档案,不仅可以分析自己的过去,客观地评价和悦纳自己,而且可根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纷繁的环境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学生心理档案的自我教育功能就是在于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做到扬长避短,为今后取得事业的成功做好准备。
4.推荐功能。学生的心理档案是其心理发展变化的真实记录。它记载着学生的人际关系、兴趣爱好、性格才能、生活习惯、人生态度、反映的是学生内在的心理素质。这些经过专家鉴定的材料,在学生升学或选择职业时,就可以成为学生自我推荐的有力证据。用人单位也可以根据学生自己提供的心理档案(在自愿的前提下),使其人尽其才,避免学生才能被埋没、被压抑和被浪费,使其个人潜力得以很好的发挥。
3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应遵循的原则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是学校咨询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全面客观、科学地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就应大力宣传和普及学校的心理卫生工作,优化心理咨询大环境,使全体学生统一认识,转变观念,力争校领导及教职工都了解、配合、支持、参与心理咨询及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建立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系统性工作,应在专家的指导下,由心理咨询员负责收集整理有关学生心理方面的资料。在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保密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学校心理辅导人员,有责任对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予以保密。在学校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为广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提供服务。除心理辅导员外,其他人须经本人同意方可查阅。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理辅导员,应加强自己的职业修养和品德修养,坚守档案秘密,尊重学生的人格及要求,维系师生双方的信赖关系,并将此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
2.整体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收集学生档案资料过程中,辅导人员要有整体观念,既要重视心理活动诸要素的内在联系,又要考虑心理因素、生活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相互制约与影响。在具体操作中,既要考虑学生这一年龄段的总体特点,又要兼顾性别、专业等局部特点。通过全面的分析综合了解学生的心里特点及健康问题,为从事心理辅导和治疗专家,提供干预和研究的科学依据。
3.发展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档案资料分析整理过程中,辅导人员要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要在问题的分析和把握中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做动态考察,而且在问题的解决和结果的预测上也要具有发展的观点。这一原则对心理辅导人员提出了更特殊的要求,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发展条件做准确的估计,记录其已有的发展结果;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有恰如其分的把握,并揭示其今后发展的方向。
4.公正客观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学生心理档案的材料首先要真实客观,咨询记录要详细认真,咨询员不能将自己的主观臆测加入记录。同时,慎用各种心理测量表,对测验结果的评价一定要游专业技术人员来解释,不要轻易施测和下各种结论,以保证测量的科学性、公正性。
4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管理
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管理,必须依据科学的管理方法,实行计划管理、目标管理,切实发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学校首先应建立心理咨询机构,承担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任务。作为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机构应由校长直接领导,使之与学校的教务处、学生处并列,发挥其独特的心理服务功能。辅导人员应具备通情达理、真诚坦率、态度积极、善于理解等品质和条件并受过专业训练。
篇6
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及其特征
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广泛重视,为了弥补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不足,人们在近几年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个新途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学校中利用网络,由心理学专业教师通过聊天室、电子邮件、新闻组的线上互动功能,向来访者(主要是学生)介绍心理学知识,提供调适心理状态、治疗心理障碍等的服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网上心理训练、网上心理咨询、网上心理测验、网上心理诊断以及网上心理治疗等。它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比,具有新颖性和灵活性、可操作性和及时性、速度快、信息量大、自主自、双向互动性、虚拟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和优越性。
二、如何增强学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要发挥网络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应积极地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建立并完善网站。在学校中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网站是首要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个条件作为支持根本谈不上网络心育。所以,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校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条件暂不具备的学校可以在校园网站上设立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主页。网站要有专业人员管理,及时更新资料,开发网络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模块功能,要符合学生的特点,易于进入,操作简便。
2.在内容上应该满足广大师生的心理需求。内容的选取上应当涉及学习(学习方法指导、学习策略的运用、考试焦虑的调整等)、交往(人际交往的原则和规律,如何在交往中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如何克服刻板印象在人际交往中的影响等)、适应(如何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等)等师生感兴趣的话题,同时这些也是影响师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了解师生的心理需求,并能最大限度予以满足,只有这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才具有发展潜力。
另外,在网站栏目内容的设计上,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校、不同时期安排不同的内容,并及时更新,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
篇7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
近年来,因心理问题引发行为问题,最终导致休学、退学的大学生不断增多,凶杀、自杀等恶性伤害性事件也不时发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与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有关,扩招使得高校在校生数目猛增,即便当前大学生群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概率与扩招前持平,以现有高校规模,大学也已是“多事之地”;另一方面,高校现有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远不能满足学生求助的需要,预防性、发展性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讲座,不能有效解决某些心理障碍较为严重学生的问题;而针对某一种心理问题组织的团体辅导虽然能帮助数量较多的学生成长,但依然受团体规模和辅导周期的限制;至于为了替当事人保密,连续几周甚至数月针对某一个来访者进行跟踪辅导,对为数不多的专职心理教师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以现有的具有心理咨询资质的专业人员的培养规模和速度,高校显然不可能在短期内大量扩充心理教师队伍,而要较稳妥地解决当前大学生求学过程中尖锐的矛盾,只有充分利用现有教师资源,而其中高校辅导员队伍无论从工作职能、业务范围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第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状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学生作为统计学意义上的大样本群体,心理完全健康和心理障碍特别严重的学生都只占大学生群体的极小部分,大部分学生的心理状态都是在某个心理维度较为倾向不健康或亚健康,常态分布于两个极端的连续体中,所以非专职心理咨询人员在心理问题程度较轻的学生群体中可以发挥适当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分担专职心理教师的压力,从而促进构建大范围的“和谐校园”、“平安校园”,而高校辅导员因职务、素质方面的优势,成为扩充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重要选择。
二、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优势
(一)沟通优势
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中绝大多数都是从高校毕业的研究生,年龄、价值观、生活模式与在读大学生都很接近,属于同辈群体。师生之间基于成长背景的差别小,沟通的防御性低、有效性高、互动性强,所以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心理素质的培养、塑造、提高和发展具有最直接、最持久的影响和作用,很多学生比较信赖辅导员,学习、生活中出现问题,愿意主动与辅导员沟通,征求意见,寻求支持。
(二)信息优势
就工作内容来看,辅导员负责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工作,小到学生的生活起居,大到毕业生就业,对于学生适应环境能力、情感状况、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等情况都比较了解,加上学生干部团队的辅佐,使得辅导员与专业任课老师和行政工作人员相比,无论在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还是工作内容的性质方面,都有十分独特的资源优势。辅导员老师经常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比如实地考察调研、春(秋)游、评优,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分歧、插曲,辅导员老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群体,并充分利用班级群体效应——对同辈群体强烈归属感的特殊制约功能,健全、规范和发展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引导教育工作,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对话、学会自我管理,探索如何营造一个积极进取的班级环境。
(三)功能优势
我国目前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师范院校毕业的,数年师范教育的熏陶,使得这部分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变化、情绪反应较为敏感,而心理学、教育学的专业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辅导员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或有能力提供正确的实现成长的其他途径。非师范教育专业出身的高校辅导员,在正式参加工作前,也接受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岗前培训,了解了大学生群体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结合自身经历,进入职业状态也比较容易。总之,高校辅导员已经基本具备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同伴功能、顾问功能和疏导功能。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寓于辅导员的常规工作之中
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有前述种种优势,但是也存在一些劣势或不足,其中包括经验有限,心理学专业素质不强等。高校辅导员教师普遍比较年轻、实践经验不足,处理生活危机、心理危机的能力相对欠缺,对某些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定位欠准确等,所以较为可行的方案是在常规工作中,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潜移默化地引导、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仅仅局限于正规的课堂教学和咨询门诊,辅导员的常规工作无时无刻不渗透着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下转第92页)
(上接第73页)
四、提高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
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辅导员,应该不断加强心理教育的相关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教育素养与心理咨询水平,在原有专业知识结构基础上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定势效应等,将其运用到工作中去。如通过在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对照了解学生对事物做出反应的速度、强度以及灵活性等行为特征,对不同学生科学归入相关类别,同类学生进行小群体活动,既有针对性,也有实效性,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高校辅导员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专业水平的不足应该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大辅导员心理学教育的力度,定期举办各种专题性的讲座、辅导班,提升辅导员的业务素质,使全校师生均受益于辅导员队伍心理素养的提高。积极拓展多种渠道,定期组织辅导员与心理咨询专职人员交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效衔接。由于条件限制,大学新生心理测试和建档工作在很多高校还没有开展,这对于辅导员老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尤其在补习心理专业理论的过程中,辅导员老师应该审慎把握学生心理,不要随便根据书上的症状给学生贴标签,对于有疑惑的学生案例,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和学校负责的精神及时请教专业人员的帮助。
总之,高校辅导员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大学生心理素质明显提高,而目前大学生群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和我国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家庭抚育模式变迁、基础教育模式等都有十分密切的关联。高校、家庭、社会需要联手,借助心理学的专业力量,科学界定大学生的各种心理困扰,使因心理问题导致的不良事件得到有效避免。
参考文献
[1]李晖,郭林春,汤腊冬主编.心理素质培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2]谢安邦等主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伍新春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篇8
关键词: 幼儿 心理健康教育 身心并重 情感投入
健康是人们最基本的要求,它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现在人们普遍存在片面的身体健康观,忽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特别在幼儿健康教育中,这种现象尤其普遍。由于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幼儿心理健康知识很缺乏,并且幼儿园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不够,因此很多幼儿教师将幼儿心理的一些异常,看成幼儿成长过程中的自然现象,并没有加以有效关注。我现结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问题谈谈认识与体会。
一、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健康是指人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综合状态,并且应把心理和社会适应这两个方面作为健康的主要要素。但是很多幼儿园对健康的认识依然只停留在生物医学的维度上,没有实现向心理医学维度的转变。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重身体保健轻心理辅导的现象。这种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最主要原因是幼儿教师普遍缺乏幼儿心理健康知识,对幼儿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认识不科学,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不够,很多幼儿教师将幼儿心理的一些异常,看成幼儿成长过程中的自然现象,并没有加以有效关注。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缺乏系统性
目前,我国除了很少的幼儿心理卫生、行为和情绪方面的书籍外,还没有见到一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著。在我国数量不多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中,很少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在全国幼儿师范学校中,没有一套全国通用的幼儿心理健康教材。尽管我国幼儿教育教学纲要明确提出我们要对幼儿心理健康进行必要的教育和辅导,但内容分散、繁琐,很多体现在其他教学之中。同时这些内容之间缺乏必要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性,还有很多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没有纳入日常幼儿教育之中,没有引起广大幼儿教师的重视。这就导致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只能借鉴与其相关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理论和经验,并且融合还不够。
三、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近年来,幼儿园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他们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并且很多高校开始加大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学术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随之也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理论和幼儿教学实践的严重脱节。一方面,高校中从事幼儿健康教育的科研人员很少深入幼儿园进行调研,更少建立长期调研基地。另一方面,幼儿园在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只停留在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表象认识,不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因此,很多时候,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只能是一种经验总结,很难使其得到更深的发展和提高。
四、幼儿教师缺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
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本身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然而,在传统幼儿师范教育体系中,知识更新不能有效跟上时代的发展,这直接导致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匮乏。与此同时,如何处理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和幼儿科学教学的关系,注意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将影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现在,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与此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五、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工作中的不科学性
1.违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问题。比如:有些孩子出现攻击,这应该属于品行障碍,对于孩子们的这种行为的矫正与教育应当采取正面手段,树立学习榜样,或及时隔离,降低刺激。但有些幼儿教师在处理这一类问题时,只采用指责或体罚的方法加以矫正。研究表明,孩子们在受到老师指责和体罚后,可产生更强的叛逆倾向,更会强化幼儿的攻击。因此,指责和体罚的方法违背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是不科学的。
2.家庭和幼儿园教育不同步的问题。在幼儿园中对孩子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本来是一件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好事,但在实施中如果没有注意和家长的有效配合,那么幼儿园的努力就会付之东流。如某幼儿园几年来一直坚持对孩子们进行社会交往能力训练,目的在于让他们学会和他人交往,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但在具体实施中,幼儿园忽略了和家庭的联系与合作,而有些家长对子女采取溺爱与放任的教育方式,结果导致孩子们在幼儿园中所学的和家庭教导发生冲突,以致幼儿园教育教学未能收到实效。
3.不能区分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在一些幼儿身上,说谎这一现象是很常见的。造成孩子们说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他们认知发展水平不高,在思维、记忆和判断等方面与事实不一致时造成说谎。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做错了事,怕受到老师、家长的过分指责而说谎。因此,我们对孩子们说谎的现象应全面分析,区别处理。如由于认知水平不高所致,就是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如因怕受到过分指责所致,就是教育方面的问题,但这些都和成人的说谎有很大的区别,无所谓道德不道德。
篇9
【关键词】研究生 心理健康 问题 方法 工作模式 探幽
1 写在前面
当前我国在校研究生124万,今后十年,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顺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将在2020年使在校研究生规模达到244万人,即平均每年将扩招2万研究生。同时,特别是研究生来源也越来越广泛,仅以我们学院为例,2009年招收博士生16人,硕士生155人,来自于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8所高校。由于来自于不同经济、社会和地域文化环境,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研究生比例有上升趋势,因而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作者对武汉地区四所高校工科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检索显示,研究生群体中73%左右的同学基本具备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意识;大约27%左右的同学有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约有18%左右的同学认为心理健康与高尚人格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没有直接联系;15%左右的研究生认为违纪行为、个性孤僻与心理因素无关;30%的同学认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生是因为思维存在障碍、精神欠正常;其中不足5%的研究生愿意找心理健康咨询人员和研究生辅导员沟通有关心理方面的问题。由此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研究生在心理健康认识上存在较多问题和偏差。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关系到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纠正这些问题和偏差的不二选择就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方法。
2 提出问题
近三年来四所高校的研究生规模有逐年扩大的明显趋势,在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也发现在工科研究生群体中存在诸多较难解决的心理问题,有关学校和学院加大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各自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目前这项工作在四所高校的开展还较为不平衡。有的高校或学院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向、内容、特点和规律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与深入探究,导致教育过程存在以下偏差。
2.1 忽视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
有的认为,研究生除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研素质之外,必然还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此外,各学校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明确的学分要求,包括入学前或入学后的心理测试工作也不太重视,《心理健康测试量表》和《人格测试量表》阅卷结果不能受到充分重视甚至束之高阁。还有的认为,研究生就是搞研究的,因而其财力物力不如直接投到请专家开学术讲座上。而在研究生群体中也有不少人认为研究生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学习、科研上,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只是个性表现,可以不接受治疗。上述种种看法和现象表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被明显忽视。
2.2 混淆了有关概念和定义
比如,片面认为心理问题就是精神疾患,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等同于心理疾病的治疗过程,心理诊断和心理治疗的意识较浓,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意识则较淡,具体表现在教育过程中注意调适研究生心理障碍的问题较多,解决他们在学习、科研、经济、婚恋、交际、求职过程中的一般心理问题较少,以致于部分研究生无法接受“自己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事实,对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神秘感和恐惧感,有的甚至持鄙视态度,更不要说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2.3 单一了有关理论、手段和方法
表现在自上而下没有形成一套契合研究生心理特点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而对研究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采用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手段和方法。而研究生的心理特点与本科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倾向从本科生时期的交往障碍、思想不成熟为主转变为对未来无把握而产生的不安感和恐惧感;此外90%多的研究生求学经历顺利,受到社会尊敬,易形成较强的优越感;研究生们更多关注社会,思考未来,积极的寻找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以期最大限度地追求自我,讲求实效等等。
2.4 出现了德育问题与心理问题相互偏颇的现象
当前四所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线的老师侧重于德育工作者队伍,比较容易把本来属于心理方面的问题当作思想意识、道德品质问题和违法乱纪行为来处理,从而导致了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德育化现象。当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得到国家、社会的重视时,一些人又认为传统的德育已经过时,主张以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取代传统的德育方式,片面地把研究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觉悟问题与心理问题划等号。有些人更过分地夸大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认为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甚至某些心理健康教育完全可以取代德育,这种倾向又使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德育问题心理
3 方法探幽
当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和偏差是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症结,因而必须采取积极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科学工作方法予以解决,以期达到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3.1 全面巩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国家要大力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工作,促进交流。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更新设备。重视和加强对规模大、周期长、有创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活动的支持,保证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各高校要充分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加大教育力度,优化教育环境。寻求适合本校、本院所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广大高校教师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的观念,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提高理论研究能力和教育实践的指导能力,切实提高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3.2 进一步确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向和任务
首先,要使他们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向和任务就是培养研究生健康、完善的人格,这与医疗保健机构和社会咨询服务机构中的心理诊断和治疗不同,使他们克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神秘感、恐惧感和排斥感,逐步接受并认可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当前高校应更加强调一些最起码的、最基本的以人格主要内容的教育和研究生学习、科研、生活、婚恋、求职、交往中的发展心理问题的教育,如研究生的社会适应、人际交往、职业选择、以及应付挫折、情绪调节等方面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以期实现完善人格、发展人格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
篇10
摘 要: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是开发学生潜力、全面培养学生的必要的途径。思想品德学科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实施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思想品德学科教材,不仅思想内容丰富,而且不少课文中都蕴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教师教学时要很好地去把握这些内容,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步渗透到思想品德教学中去。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材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目标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
心理素质已成为衡量现代人的重要指标。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是开发学生的潜力、全面培养学生的必要方式。社会在转型时期,紧随其后的是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面对现状,初中思想品德出现新的课程改革亮点,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整合功能。通过心理健康研究的整合内容,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陶冶、体验和感悟。
1.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条件。教师必须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及良好的品行和渊博学识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2.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要创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通过自身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情感信息、信任,让学生感到舒适,从而逐步形成主动参与、敢于争辩的气氛,让思维得到内化,让潜能得到发展。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
1.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将课程内容具体化
初中生心理健康方面内容丰富多彩,七年级涉及如何关注心理健康,如何展现自我风采和调节情绪,如何应对成长过程中的挫折,八、九年级则扩展或延伸到青春期的心理调适、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等更高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通过学生愿意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具体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的内心有所领悟,认识有所完善。
2.满足学生的成才需求,加强学生心理体验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其学习动机。教师要善于运用课堂提问、练习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评价,因人而异地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提出不同要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失败,进而不断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例如对于学生提出的好点子给予充分的肯定,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于解答中有不足之处的学生,先肯定他们解答中的正确之处,然后用“你能想一想还有什么方法吗”等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问题。
3.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管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例如在学习《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这一课时,有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插嘴、讲话,影响了课堂纪律。我没有直接批评他们,而是请学生思考: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你要怎么做?“尊重他人。”学生大声回答。“对。”我顺势引导:“尊重是相互的,尊重别人,就是尊重你自己;尊重别人,最重要的就要尊重别人的劳动。上课认真听讲,就是对老师的尊重。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你自己。作为学生,对自己最起码的尊重,就是上课认真听讲,不妨碍他人学习。”几个学生听到这里,马上安静下来,开始认真听课。这一小插曲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尊重,如何尊重别人。
4.适时帮助,化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困扰
我们要善于了解、发现和理解学生的情感情绪。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疲劳、紧张等不良情绪,要善于因势利导地进行调适、疏导,并随机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使学生能较长时间地保持愉悦、平静的心态,从而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师要对学困生进行个别教育,帮助其改进方法,提高学习技能与自信心,以及对学习的积极态度。例如班上有位学生,因为父母离异,原来性格内向的他更加沉默了,也不愿意与同学沟通,学习也一落千丈。从其他同学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跟他进行了一次长谈。通过沟通,他明白了,父母的决定也许无法改变,但可以改变自己。同时请科任教师予以其特别关注,本学期这位学生成绩大幅提高,人也变得开朗了,过去上课从不举手发言的他,现在也会积极举手。
5.关注学生青春期,培养良好健康的性心理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学生不能从正规的途径获取性知识和正确健康的性心理,就容易发生问题,从而阻碍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青春期发育特点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破除学生对性问题的神秘感。例如,在上《欢快的青春节拍》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从青春悄悄来、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说到如何消除青春期的烦恼和困惑。用情景剧、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让学生明白如何正确面对青春期的烦恼和困惑。
三、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很多课文中都蕴含着心理教育理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挖掘心理素质训练内容,在文本中抓住它,渗透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思想道德教育中去。
1.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触动学生心灵
在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中应该处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对思想品德内容加以梳理,即能挖掘出教材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例如,《珍爱生命》一课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生命的精彩,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自己存在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再如思想品德中的亲子关系、同学友情、师生结伴同行、诚信等,正确对待学习压力、责任等其中也不乏正确看待自己、锻炼心理品质、善于调节情绪、磨砺坚强意志、能够承受挫折等与中学生心理密切相关的内容。
2.通过剖析课文主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例如,在《做情绪的主人》这一课,教材首先出示了一张情绪天气图,画中的学生有不同的情绪表现,那么,这些学生的情绪表现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教学时,可借助学生先前的经验,展开一系列活动。如情绪词语接龙活动、不同的情境会导致不同情绪的填表活动、关于喜怒哀乐是不是个人的事的讨论等。学生在了解了人的情绪是各式各样的,人们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是正常的概念之后,可以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情感需要调整,理解调节自己的情绪的重要性。
3.通过知识点或事例分析来揭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心有他人天地宽》一课中有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对蔺相如的容忍行为进行质疑、解疑,从中培养学生待人宽容的心理。
思想品德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教师应该逐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教材,从文本中发掘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让我们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而努力吧!
⒖嘉南祝
- 上一篇:高中政治哲学矛盾知识点
- 下一篇: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