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改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4-07 09:15: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作改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作改善建议

篇1

摘要: 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扶持和鼓励小企业发展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然而,由于在当前金融体制下缺少政策支持、风险分散和补偿机构缺乏以及自身融资能力不强等因素,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融资难问题。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可从四个方面考虑:政府为小企业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银行业改善小企业间接融资状况;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推动小企业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关键词: 小企业;融资;改善

Abstract: the small enterprises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support and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enterprises is the national strategic development needs. However, due to the current financial system lack of policy support, risk dispersion and compensation mechanism deficiency as well as their financing ability and other factors,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enterprises is facing the problem of financing. To solve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financing small and medium-sized, can consider from four aspects : the government of small enterprises to create a good credit environment; banking improve small business financing state; broaden direct financing channel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multi-level capital market; to promote small enterprises structural adjustment,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development mode.

Key words: small enterprise; financing; improve

1 改善小企业融资工作的重要意义

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吸纳劳动力就业、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小企业在全国工商登记的法人企业中占到80%以上,比5年前提高约10%。小企业创造了全社会60%以上的经济总量、50%左右的利税和80%的就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事关经济发展的后劲与社会的稳定。改善小企业的融资服务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支持小企业发展,各级政府、工信部、银监会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各国有商业银行积极转变经营理念,创新建立了一整套有别于大企业、专业发展小企业业务的体制、机制、模式、流程和产品等,实现了从“垒大户”到“亲小企业”的转变,努力破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2 小企业融资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企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尤其是“融资难”问题仍困扰着大多数小企业。今年以来,在货币政策相对紧缩的大背景下,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主要表现为融资渠道窄和获得的信贷支持少。

2.1 金融机构体制不适应小企业融资需求,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金融机构没有建立差别化小企业融资工作机制,在机构设置、激励机制、业务流程、产品创新、信用评级和贷款管理等方面,与大企业一样管理,导致小企业准入门槛高、贷款效率低,不能有效满足小企业融资需求。

2.2 小企业风险分散和补偿机构缺乏

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不足,难以满足小企业融资的需求。政府出资建立的担保机构缺乏后续补偿机制,担保机构独自承担担保风险,导致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和担保资金的放大作用受到限制。与担保机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担保业务的发展。

2.3 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不强

目前,小企业管理基础薄弱,普遍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主业不突出,关联交易复杂,资信度不高,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透明。小企业贷款特点为少、急、频,银行常因小企业贷款监控难、成本高、风险大、没有合格的担保机构而审慎贷款。

3 小企业融资工作的有关建议

解决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信用环境、企业自身和金融服务状况等诸多因素。具体看,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发挥政府作用,为小企业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银行加大对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通过税收支持、扩大利率浮动幅度和人民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方式,鼓励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提高对小企业的信贷投放比例;鼓励政策性银行依托地方商业银行和担保机构,开展对小企业的转贷款和担保贷款业务;对银行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利息收入适当降低营业税,允许小企业贷款损失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税前核销等。

创建良好的信用环境。

加快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协调工商、司法、海关和税务等相关部门,建立统一小企业征信咨询平台,为持续推进小企业融资工作提供有效的信用支持。

(3)培养多元化的小企业融资体系。

大力改善银行间接融资方式,探索建立专门为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完善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逐步培养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公司和担保公司等多种市场体系,满足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建立较为完善的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3.2 发挥银行作用,改善小企业间接融资状况

提高责任意识,切实转变银行盈利观念。

目前,小企业融资成本相对较高,尤其在目前货币紧缩环境下,部分领域民间融资盛行,“高利贷”已经构成了对小企业经营的危害,成了小企业融资的“”,不仅严重损害经济金融秩序,也积累了大量的经济运行和金融风险。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银行不仅要同大企业共进退,也要一视同仁地解决小企业“融资贵”,要在培育小企业的过程中通过共同的增值来持续盈利。

建立针对小企业的融资模式。

在评级模式上,建立有别于大企业、专业服务小企业的评级模型和标准,特别是对于新成立的小企业和微小企业,关注小企业的资产状况、业主信用、优惠政策等风险缓释因素,改变一味只强调企业财务数据的传统做法。

在服务模式上,要采取适应小企业特点的服务方法,从过去服务大企业只需在“办公室”里谈判,转向走近社区、贴近客户,全面了解企业及其业主的情况。

创新小企业贷款产品。

一是大力发展“信用贷”业务。银行要创新管理方式,争取政府支持和企业配合,使大量缺乏有效抵质物的小企业也能享受服务,努力去解决长期困绕银行的小企业信用贷款难题。

二是力推助保金业务。系统整合政府、企业和银行的信用资源,以政府扶持资金与企业助保金为增信手段,有效缓解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培育税收资源和优质客户群体,配合地方招商引资工作,解决就业难题。

(4)打造小企业业务发展的重点区域。

小企业业务资源要投向民营经济比较发达、小企业比较活跃、各类经济元素众多、信用环境和法律环境良好、机构经营管理水平及业务操作合规化程度高的区域。

3.3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继续发挥主板市场的作用,在现有中小企业板块的基础上,努力发展中小企业创业板市场,扩大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功能,规范现有产权交易市场,鼓励非公企业进行项目融资;支持设立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公司。

3.4 推动小企业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引导小企业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服务型、开放型和生态型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探索低碳、生态、集约化的发展模式;加快技术创新,引导企业走精、特、新的发展路径,实现小企业由数量向质量、由粗放向集约、由外延向内涵发展的转变。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发〔〕3号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效率、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目标,以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重点,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能力为基础,以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机制为核心,以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动力,以加强医学科技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突出基本、基础和基层的改革重点,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二、总体目标

到2011年末,初步构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进展,医药科技创新和卫生人才队伍水平明显提升,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初步建立,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逐步缩小,人民群众享有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三、工作措施

(一)普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突出公共卫生问题,免费提供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施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老年人保健,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监管等。

制定实施并适时充实调整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实施结核病、艾滋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国家免疫规划、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农村改水改厕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提高人均公共卫生经费水平。

(二)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成县乡两级、乡村一体、防治结合、分工合理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在每个乡镇设立1所由政府举办的全民事业性质的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建成1所村卫生室,推行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

加强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标准化卫生室建设,确保乡镇卫生院具备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综合服务能力,村卫生室具备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疾病的诊治能力。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完善社区在公共卫生服务、初级诊疗、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等功能。

(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全体城乡居民。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有效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努力降低个人医药费用负担比例。

(四)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所有政府举办公立医疗机构使用药品,全部执行市级统一网上采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其他公立医院按规定使用一定比例的基本药物,允许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买基本药物。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居民医疗保险报销目录。

(五)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龙头医疗机构建设,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改革公立医院以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财政补助为主的补偿机制,积极探索医药分开运行机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建立以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为主的补偿机制。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增设一般诊疗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一般诊疗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积极推动非公立医院发展,形成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院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格局,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各类医疗机构的管理、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六)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合理规划和配置中医医疗机构。加强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室建设,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积极促进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鼓励西医师学习中医,培养一批中西医结合型人才。开展面向基层医生的中医药基本知识与适宜技术培训。

(七)逐步建立全县实用共享的信息系统。创建一体化的医疗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医疗保障、药品监督四大信息体系,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

(八)改革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偿机制。完善公共卫生投入机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经费由政府根据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足额安排,所需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由政府根据人员编制、补助标准、服务任务和服务绩效考核情况全额预算安排。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取得的服务收入按照规定上缴财政专户或纳入预算管理,逐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

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公益性事业单位,药品收入不再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经费的补偿渠道,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由县财政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给予足额补助,人员工资水平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提供医疗服务的价格按扣除政府补助后的成本确定。社会力量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由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补偿;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采取签订医疗保险定点服务协议等方式,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等渠道给予补偿。县政府按绩效考核兑现的方式,对取得乡村医生从业资格且被聘任在村卫生室工作的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给予补助。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把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落实政府的公共医疗卫生责任,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确保改革成果惠及全县人民群众。

篇3

一、完美项目遴选机制,确珍重点项目质量

1.项目遴选的总体要求:具体表现科学开展观要求,愈加凸起计谋性、根底性和影响力、竞争力;能有用改善单薄环节,带动财产构造优化晋级,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起到主要引领与支撑效果。

2.项目遴选的首要局限:重点项目按市、县两个层级进行遴选。市级重点项目标遴选局限首要包罗国度及省结构的严重项目、严重根底设备项目和公共效劳设备项目、严重财产构造调整项目、严重生态工程和节能减排项目、严重招商引资项目、其他对国计民生有主要影响的项目。县市区级治理的重点项目应凸起对本地经济社会开展的辐射、带动和支撑效果。

3.市重点项目标当选前提:必需契合国度财产、地盘、环保、平安出产、节能减排等政策,契合全市经济社会开展规划、主体功用区规划、城镇系统规划、地盘应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生态功用区规划、情况维护规划、财产开展规划和财产堆积区开展规划等。详细前提与规范由市开展变革部分依据经济社会开展实践,经过制订年度市重点项目选择指点目次加以指导和标准。

4.市重点项目标分类:重点项目按施行进度分为前期项目、方案新开工项目和在建项目。前期项目是纠正在展开规划、论证和相关手续报批,需提早协调落实建立前提的项目;方案新开工项目是指曾经完成项目立案(立项)或经过城市规划预审、地盘预审、环评审批,建立资金落实,昔时可以本质性开工建立的项目;在建项目是指各类建立手续齐备,昔时持续建立或完工投产(用)的项目。

5.市重点项目标选定顺序:市重点项目每年分两批确定。上年10月底前,由各县区当局和市直有关部分依据年度市重点项目选择指点目次,向市当局大型项目建立指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大项目办)引荐报送今年度第一批重点项目。市大项目办担任组织有关部分和专家,依照“严重标记性、基地型、枢纽型项目优先,技能含量高、联系关系度大、支撑引领效果强的项目优先,投资规划大、产出效益好、要素本钱低的项目优先,结构在重点开拓区、财产堆积区、财产带的项目优先”的准则进行论证、比选,提出初选名单,经分担重点项目标副市长初审,并寻求有关副市长意见后,12月底前提交市当局常务会议或市长办公会议核定。第二批项目于昔时5月底前引荐报送,并按上述顺序核定。

6.各县市区确定的重点项目报市大项目办核备。契合核备要求的项目,有关部分在包管市重点项目需求的前提下,统筹思索有关要素目标的布置运用。县市区重点项目标施行推进、监管、经营等任务由各县市区当局担任。各县市区须将昔时市重点项目归入本县市区重点项目治理。

二、完美要素资本装备机制,确珍重点项目需求

7.优先装备地盘资本。重点项目建立用地要契合集约用地的要求。依照“有限目标珍重点”的准则,市疆土资本局要在省下达我市的年度用地方案目标内,提出年度市重点项目用地规划。在选择确定重点项目时,由市大项目办、市疆土资本局一起对市重点项目年度用地需求进行测算,经均衡后,在市疆土资本局提出的年度用地方案目标规划内对市重点项目建立用地目标进行预留,并按重点项目开工建立要求有序供地。重点项目用地需乞降国度分派的年度用地方案目标矛盾较大时,由分担副市长担任均衡。市开展变革委、疆土资本局等部分要积极争夺将我市重点动力、交通、水利、严重民生等项目列入国度、省项目用地方案。对其他类别重点项目标建立用地,也要积极争夺国度目标的支撑。重点项目触及地盘规划调整的,在契合国度有关规则的前提下优先调整。积极支撑契合进入开拓区、财产集聚区前提的重点项目用地。重点项目在完成用地预审和项目同意(核准)、初步设计后,节制工期的单体工程可依规请求并处理先期用地。重点项目较集中的当地原供用地不克不及包管需求的,积极在全市局限内进行调剂。各县市区每年第三季度末仍未用完的目标,由市一致调剂用于其他重点项目。各县市区重点项目所需用地目标由各县市区在市下达的年度用地方案目标中优先布置。增强重点项目供地治理和督察,对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等不按要求运用的地盘,实时依法回收。疆土资本部分要对重点项目用地报批和投标、拍卖、挂牌出让等事项优先处理。

8.优先保证情况容量。由市环保局依据全市情况容量和国度、省下达的年度减排义务需求,提出年度重点项目情况容量可接受的耗费目标。在布置重点项目时,由市环保局会同市大项目办对所需情况总量目标进行均衡测算,并分化到响应的县市区。各县市区应本着“自我均衡”的准则,自行处理重点项目标情况总量目标,并担任在年度任务中组织落实响应减排办法,依法裁减、封闭掉队出产设备和产能,对曾经达标排放但不克不及知足情况总量要求的企业施行综合管理,为市重点项目建立腾出情况容量。关于非凡的、对全市经济社会大局有严重影响的项目,假如项目地点地情况容量无法保证,但本地情况质量尚能知足项目建立需求时,由市环保局报请市当局赞同,经过组织排污权买卖和从全市总量减排充裕目标中予以调剂。环保部分应增强对市重点项目建立的跟踪治理,增强情况监管,落实减排办法,实在保证市重点项目情况总量目标的需求。

9.优先保证建立资金。经过各类银企洽商运动指导金融机构优先支撑重点项目。鼓舞金融机构接纳银团借款、授信借款方法支撑重点项目建立。优先支撑项目业主经过企业上市、刊行企业债券等方法进行融资。市直有关部分在争夺中心财务性建立资金和布置市级财务津贴资金、专项资金、配套资金、贴息资金时,优先包管市重点项目。重点项目建立触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契合国度、省、市审批规则并设有浮动区间的,一概按下限收取;国度、省、市未明白的,一概不得收取。对当局全额投资、外国当局借款项目,按一事一议方法确定税费减免优惠政策。

10.优先保证资本装备。在矿产后备资本装备、资本整合、矿业权属设置上,优先支撑市重点项目。供气、供电、供水、供油、供热和运输主管部分要对重点项目开拓绿色通道,自动做好保证效劳。征询、设计、施工单元要以质量和诺言为本,履行工程效劳质量信誉保险准则,不时进步效劳程度。

11.优先处理各项手续。对重点项目触及的行政答应事项,各级当局和有关部分要自动效劳,简化顺序,特事特办,进步效率。能就地办结的就地办结,不克不及就地办结的要限时办结。手续不齐备、资料不契合要求的,要在1个任务日内一次性提出需求补齐的悉数内容。对需托付中介机构进行评价的,最长不克不及超越15个任务日。需报国度和省里审批的,要全程跟踪效劳。

三、完美协调推进机制,确珍重点项目顺畅施行

12.执行市当局指导分工担任制。市长首要担任协调需求国度和省支撑、处理的全局性严重事项和问题。常务副市长协助市长做好严重事项落实和主要外部前提保证任务,担任协调需市财务、金融支撑等问题。其他副市长依照任务分工,做好分担范畴内市重点项目标前期推进任务,协调停决好项目进度、建立情况、工程穿插、要素保证和监视反省等事宜,组织好工程的详细施行。

13.强化市重点项目建立指导机制。完美由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市直有关部分担任同志为成员的市重点项目建立指导小组。指导小组担任统筹指点、催促和协调市重点项目建立,搜检市重点项目名单,研讨重点项目建立中的严重问题;组织全市重点项目巡回观摩运动,指点全市重点项目经营和储藏,制订重点项目建立的相关政策办法。指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开展变革委。各县市区当局也要完美重点项目建立指导协调机制。

14.强化市大项目办督导协调本能机能。市大项目办的首要义务是:担任研讨提出增强和改良重点项目治理的政策性建议;组织进行项目比选,提出年度市重点项目初选名单;对市重点项目标前期任务、要素保证、投标招标、建立进度、外部情况等状况进行具体督导;协调停决市重点项目推进进程中呈现的复杂矛盾和问题;精确、实时、具体地把握市重点项目建立状况,按期向市当局报告请示;共同组织大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观察重点项目任务;增强对各县市区重点项目建立任务的指点。

15.强化市重点项目建立责任制。各分担副市长是市重点项目建立任务的第一责任人,担任分担范畴内市重点项目标前期任务和详细施行。各县市区当局、市直有关部分和单元依照项目从属关系为市重点项目主管单元,其首要指导是所属市重点项目建立任务的首要责任人,分担指导是直接责任人。重点项目标法人单元选择、手续处理以及建立进度、资金落实等任务由项目主管单元担任。各县市区当局担任辖区内重点项目标选址、规划答应、征地拆迁、安顿赔偿、建立情况等任务。开展变革、财务、建立、疆土资本、规划、环保、交通运输、林业、水利、文物、铁路、电信、电力、地质、地动、人防、消防等部分辨别对触及本部分的行政答应事项和支撑保证任务担任。项目法人单元对资金落实、投标招标、建立进度、工程质量、平安出产等方面具体担任。每年年头,各项目主管单元就各自责任辨别向市当局递交年度目的责任书,项目法人单元向主管单元递交目的责任书。

16.对峙重点项目建立例会准则。市重点项目建立指导小组按期召创办公会,听取全市重点项目建立发展状况和严重专题任务推进状况,剖析研讨建立中呈现的各类凸起问题,有针对性进行分类指点和布置摆设。

17.完美重点项目共同联念头制。具体履行县级指导和市直部分指导包干督导制,对所辖(属)项目按期进行现场督导。市大项目办对峙每月逐项目督导一次,对问题特殊严峻的项目,会同有关部分进行结合督导,需要时驻地督导。对建立中呈现的共性问题,由主管副市长接纳现场办公、召开专题会议或相关单元参与的联席会议等方法进行协调督导。各级各部分要在项目经营、前期任务、项目建立、政策支撑等各个环节,各负其责、协调联动、构成合力。

18.树立重点建立项目观摩点评准则。每年一致或分片组织1-2次全市性重点建立项目巡回观摩运动,由市长、相关副市长带队,各县市区当局和市直有关部分首要指导参与,现场观摩点评各县市区重点项目标经营储藏、建立进度、外部情况和招商引资等状况。

四、完美项目监管机制,确珍重点项目治理效能

19.增强重点项目建立进度监视。市大项目办担任市重点项当前期任务和工程施行进度的监视反省。重点对有关本能机能部分触及的行政答应事项能否按规则顺序和时限处理,能否表现特事特办、优先处理准则等进行监视反省。对项目单元及其主管部分制订和落实工程节点收集节制方案、项目组织施行状况进行监视反省。

20.增强重点项目投标招标运动监视。市开展变革委和市重点项目治理机构担任市重点项目招招标运动的监视反省。重点对投标招标当事人及其主管部分的投标招标行为能否契合法定权限和顺序,对资历预审、开标、评标、定标进程能否正当等依法进行督查。

21.增强重点项目工程质量和平安出产监视。项目行业主管部分和工程质量、平安出产监视治理机构辨别担任对重点项目工程质量和平安出产施行监视治理。重点对项目单元和有关方面树立落实工程质量与平安出产责任制、保证治理系统、操作规程、技能办法状况,执行国度规范或行业规范状况等进行监视反省。

22.市财务、审计、建立、疆土资本、环保、劳动、监察等部分依照本能机能分工,担任市重点项目建立相关任务的监视反省。

23.严厉落实重点项目建立督办准则。对重点项目施行进程中呈现的效劳质量、任务效率、组织治理、外部情况、工程进度等问题,由市大项目办视状况对相关单元进行督办和传递。相关县市区当局和市直有关部分、单元被黄牌正告或批判的,要向市当局提交书面反省;一年内被两次传递批判的,作废该单元和相关责任人年度一切评优评先资历。项目参建单元被黄牌正告或传递后,在限制工夫内无合理来由整改不到位的,接纳改换项目业主、分化建立义务等处分办法;问题特殊严峻的,将项目单元及相关担任人列入黑名单,向社会,从之日起两年内制止进入建立工程市场。

24.执行重点项目掉队裁减机制。对因为本身缘由,前期任务半年以上无发展的预备项目、不克不及如期开工或开工后发展缓慢的方案新开工项目、投资和形象进度严峻滞后于节点节制方案的续建项目,经市重点项目建立指导小组赞同,作废其重点项目资历,回收已装备的要素资本。要素资本无法回收的,按项目从属关系,等额扣除项目地点县市区下年度相关要素资本装备目标。

25.执行重点项目建立情况监视注销准则。为营建优越的重点项目建立情况,从泉源上避免乱反省、乱收费、乱分摊、乱罚款景象,从2009年起,由市大项目办和市优化办结合印发“市重点项目建立外部情况监视注销卡”。凡到重点项目单元进行反省、收费、罚款的部分,必需先按规则内容和要求填卡注销,不然项目单元有权回绝。

26.完美重点项目建立综合考评准则。市大项目办依照各县市区当局和市行业主管部分向市当局递交目的责任书,每岁尾组织各县市区当局、市直有关部分和重点项目法人单元,就项当前期任务、建立进度、投资、外部情况、协调效劳等任务完成落实状况进行综合考评,考评后果以恰当方法向社会。对重点项目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元的考评,由各县市区当局和市行业主管部分组织。树立鼓励机制,对在重点项目建立中显示凸起的进步前辈集体和小我,以市当局名义每两年进行一次表扬。

27.强化重点项目稽查和效能监察准则。开展变革和监察部分会同有关部分以当局投资项目、涉农项目、群众告发项目和主要民生项目为重点,接纳事前、事中、过后相连系的方法,积极展开稽查和效能监察,严峻查处各类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行为。

五、完美严重项目经营机制,确保后备重点项目足够

篇4

一、加强公共消防安全基础建设,提升城乡火灾防御能力

(一)强化城乡消防规划管理。科学编制城乡消防规划。底前,各区(市)县政府要完成与当前城市总体规划相配套的城市消防规划和所辖镇消防规划编制工作,并对所辖乡和村(社区)的消防安全布局、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出规划指导意见;年底前,完成所有乡、村(社区)消防规划编制或者在城乡总体规划中明确消防规划内容。加快推进《省天府新区部分消防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将消防规划同步纳入“天府新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要地段城市设计。

(二)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认真组织实施城乡消防规划,切实加强消防设施、消防装备建设、维护和管理,确保消防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与城乡建设同步发展。力争到年底前,全市市政消火栓设置基本达标;年底前,全市新增17个普通公安现役消防站、9个特勤消防站、47个政府专职消防站、1个进口消防装备区域性维修中心,每个普通公安现役消防中队全面达到新一轮消防装备建设“六个一”标准,基本解决高架道路、立交桥和城市隧道消防供水及农村新型社区消防水源问题,基本杜绝商业区、居民住宅区停车位占用、堵塞消防通道现象,基本完善地铁、大型城市综合体、易燃易爆场所、化工区等消防安全高危区域防灾救灾和紧急求援避难设施与场所,确保救援通道畅通。

(三)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加强公安现役消防力量建设,充分发挥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核心作用。加快推进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合理确定人员规模,切实落实人员待遇。积极发展消防文员队伍,定编配备消防文员。督促需依法建立专职消防队的单位开展专职消防队建设,并接受公安消防部门的统一调度指挥。志愿消防队伍、治安联防、保安队伍需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装备,主动承担防火巡查、消防宣传、初起火灾扑救等工作。

(四)完善消防法规和科技支撑。认真贯彻落实《消防法》,积极组织起草和修订消防地方性法规草案、规章和技术标准,切实加强消防工作法制保障。积极开展消防科研课题攻关,加快推动消防科研成果转化和消防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消防科技支撑水平。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消防管理,改善城乡消防安全环境

(五)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认真总结“清剿火患”战役的经验做法,建立健全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对“三合一”(生产、存储、居住为一体)场所、租赁用地建筑、大型批发市场、“城中村”和“三边”(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工程消防安全薄弱环节,要经常组织开展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的火灾隐患,要逐一落实整改;对存在严重威胁公共消防安全隐患的单位和场所,要采取改造、搬迁、停产、停用等措施切实加以整改。进一步规范重大火灾隐患政府挂牌督办和约谈机制,确保火灾隐患得到及时有效整改。

(六)加强消防安全源头管控。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质量和消防审核验收终身负责制,全面推行建设工程重大消防安全违法行为“黑名单”制,督促落实建设工程从业机构和人员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消防安全审批,凡不符合法定审批条件的,不得核发建设工程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不得批准开办学校、幼儿园、社会福利机构、医院、博物馆和公共娱乐场所等。对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件的宾馆、景区,不得对其评定星级宾馆、A级景区。对生产、经营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要依法取缔其相关产品市场准入资格,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对使用不合格消防产品的,要依法予以查处。强化建筑材料消防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加大防火性能见证取样检验力度,确保建筑材料、外保温材料、室内装修材料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七)严格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抓紧研究制定《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界定标准和管理规定》,积极推行火灾高危单位“户籍化”和消防安全评估管理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纳入信用评级参考依据,督促消防高危单位强化自身管理,严格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

(八)提高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全面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逐步建立以区(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居民小区(或社会单位)为“四级网格”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力争到年底前,全面实现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目标。强化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提升社会单位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四个能力”,力争到年底前,全市所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标准化管理全面达标;年底前,全市人员密集场所的非重点消防安全单位标准化管理全部达标。规范社会消防技术服务,引导社会机构依法开展消防技术服务。

三、完善综合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城乡灭火救援水平

(九)完善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尽快完善全市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在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设置市综合应急救援力量调度办公室,统一协调调度市域范围内各类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力量。各区(市)县政府要依托当地各类消防力量组建城乡一体的综合应急救援力量,建立相应应急救援力量调度体系。强化应急救援专家库建设,健全应急响应、跨区域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加强综合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协同作战能力。

(十)提高队伍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深入开展“铁军中队”创建活动,推动消防执勤中队“攻坚班组”人员装备全面达标。加强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和地震救援、防化反恐事故处置专业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各区(市)县政府要根据当地防灾减灾工作实际,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与消防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装备配备和技术支撑,强化物质保障,提升队伍应急救援能力。

四、强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

(十一)建立健全消防宣传工作机制。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区域、本行业特点,制订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计划,落实宣传教育责任,完善宣传教育指导、督查、考评、监测工作机制,实现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网格化、常态化。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参与消防公益宣传。探索建设消防新闻发言人制度,促进消防信息公开透明。

(十二)广泛开展社会化消防安全宣传。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景区、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大力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年底前,锦江区、金牛区要完成社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年底前,其他区(市)县要结合各自特点,分别完成企业、学校、农村、和景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示范创建工作。

(十三)深入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加大对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投入,推动消防安全普及教育、职业教育和专业培训顺利开展。教育部门要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学校教职工培训和学生课堂教育课程,人社、司法、行政学院、科协等部门(单位)要将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知识纳入职业培训、普法教育、领导干部培训、科普教育内容,各乡镇(涉农街道)要着力开展以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大学生村官为重点的“农村带头人”消防安全培训。

五、完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推动消防工作顺利开展

(十四)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各区(市)县政府要加强对消防工作的组织领导,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为主要责任人,其他负责同志按照“一岗双责”制度负责分管领域的消防安全工作。各地要完善消防安全委员会,健全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消防工作涉及的重大问题。

(十五)强化部门日常监管。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履行消防安全监管职责。结合行业系统特点,制定消防工作计划和具体推进措施,坚持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评,全面改进和提高本行业本系统消防安全水平。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消防安全监管,协同配合,形成监管合力。

(十六)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各单位法定代表人是本单位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要依法履行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人,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完善消防设施和器材装备,保障必要的消防投入。要建立完善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备案申报、消防设施日常维护保养、消防安全状况自我评估等制度,确保单位消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各类消防设施完好有效,切实做到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

篇5

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目的是为了引导全体员工主动发现问题、培育员工主人翁意识,自下而上的提出问题和建议,通过建议的提报,被管理者所采纳、落实,从而实现持续改善经营管理。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就如何让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成为一项常态的工作,提出了构建四个机制为主线的工作模式。

1.保证能够源源不断产生有效建议的机制

首先要让员工能不断提出建议,始终保持提出建议的热情并逐渐形成习惯。本着尊重基层员工,鼓励引导员工多提建议,做到“建议必接,有接必审,有审必果,结果必反馈”,采取精神与物质奖励并重,不轻易否定员工提出的每一个建议,即使对于同一问题重复提出的建议,我们也不轻易拒绝排斥,因为对于员工重复提出的建议,恰恰可能就是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我们珍惜员工提出的每一个思想火花,即使对于初审认定不具备受理条件的建议,也规定必须作出不受理的原因说明,再反馈给建议人,保护员工建言献策的积极性。其次,要确保员工对提出解决实际问题有价值的建议是企业需要的。管理者应该采取有效引导,即在不同阶段向全体员工提出领导关注的和企业需要的征集主题,让员工积极动脑筋,企业才能出黄金。一是围绕经营管理重点,改善经营管理建议涉及到基层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但是如果没有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使得工作的方向过于分散,没有侧重点和针对性,则目标不能有效聚焦,不利于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在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中,可以在不同的阶段围绕企业的经营重点,如开展“全员目标成本”、“我为销量献一计”、“经营一元钱,节约一分钱”等主题征集建议,引导员工献计献策,唯有如此,才能使得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在企业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得到领导的支持;二是要把重心放在基层。基层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环节,基层员工往往最了解、最熟悉问题、顾客的想法,最先发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短板和不足,提出的建议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基层充满活力,建议工作才能保证有源头活水。

2.强化落实建立优秀建议能够转换投入实施的机制

改善经营管理建议目的就是通过员工提报的建议,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的存在“短板”和问题的“望闻问切”,进而“对症下药”。因此要将建议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成果效益,推动建议落实实施和建立长效实施机制是关键。在建议实施过程中,有不少建议可以实施,但是存在实施主体、实施期限、投入资金等差异,这就需要对建议进行分类实施。第一类是把好的建议内容尽快转化为工作要求和规章制度。有许多建议虽然未获奖,但其中确有一些闪光点能给人以启发,可以将有关内容转化为工作要求和企业规章制度中的有关条款,或是以文件形式直接发给企业;第二类是把有效益、投资又不大的建议直接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对这类建议,不需要或者投入较少,只需对日常工作的局部流程进行调整和优化;第三类是把立项实施建议的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对需要一定人力、财力支持的建议项目,由企业评审委员会提议立项,报企业领导审批。项目获得批准后,由该建议所涉及的职能部门指定项目负责人,组成有相关人员参加的项目组,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组与建议人一道拟定更为详尽可行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各方力量按进度将项目实施到位。

3.建立优秀建议成果的长效推广共享机制

考虑到销售企业点多面广、可复制性强的特点,好的经验成果可以在全销售系统具有推广,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销售企业的“长板效应”,让改善经营管理建议的“小成果”可以转化为全系统的“大效益”,这才是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的升华。在具体分享机制方面,一是做好优秀建议的共享。我们利用信息平台,将各企业的优秀建议进行系统内公开共享,兄弟企业之间也可以相互查询,避免金子被埋没。经常会出现一种现象,某企业员工提出的建议在本企业还没得到有效实施,却被其他企业借用并实施,造成“墙内开花墙外香”,跨企业发挥了系统价值;二是做好优秀实施成果的共享。我们对优秀改善实施成果,建立了两级评审机制,各级企业对优秀的实施成果评审,择优上报销售事业部评审,对优秀的具有推广价值的改善成果编制成册宣传推广,事业部每年度专门编制《源泉与活力-年度优秀改善经营成果选编》,利用工作会进行宣传推广,同时要求各企业针对每条成果,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选择性地学习借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先进经验和管理亮点,做到“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补齐短板,赶超先进”,全面做好以上经验成果的推广实施,实现“一处开花、多处结果”,全面提升销售系统的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建立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联系平台。要做好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不仅要做到建议成果的全局共享,还应做好开展此项工作好的做法、典型经验的全局共享,才能提高开展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的质量。为此专门利用工作简报、课程培训等平台,及时共享各省市、各地市在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中好的做法、典型经验,带动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的全面提升。

4.强化考核,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要建立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的长效机制,强化绩效考核是一个重要手段,而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是激励企业积极开展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的重要措施。一是目标激励。目标是动力的源泉,是奋进的坐标。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工作本身也存在建标、对标、追标、创标等方面,通过比先进、赶先进,不断增强岗位能力,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开展目标管理,定期通报各企业优秀建议数量,实施数量,对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组织得力的企业与个人进行大力表彰和奖励,使得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有具体的赶超目标,以激励更多员工“勇占鳌头,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使之真正发挥“动力源”和“催化剂”的强力功效,在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中形成良好的“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二是物质激励。要根据建议人的建议提案的适用性、创新性、完整性、可行性、有效性,被认定有价值、可实施、具有推广价值的建议,对建议提报人进行适当建议提报奖励,并对实施建议取得的效益情况,适当给予一定比例的实施成果奖励,以此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提报建议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激发员工的潜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献计献策;三是精神激励。定期对在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企业、实施部门、个人进行表彰,销售事业部专门设立了“十佳改善经营管理地市公司”、“十佳改善经营管理金点子员工”等荣誉奖项,除通报表扬、授予证书外,还在职称评定、评先树标、业绩考核、职务晋升等方面,将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情况作为参考因素。很多企业主要领导还亲自签名给建议员工发送感谢信,对于一些优秀建议总部领导还专门在工作平台上做出批示,积极肯定建议的价值并要求相关专业部门积极落实,通过短信平台自动将领导批示直接发送建议提报人,让建议提报人感到自己的想法倍受上级部门重视,精神上获得自我价值成就感。

二、取得主要成效

1.为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了明显的改善效果

一是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部分经济效益类改善经营管理建议项目实施后,通过增效或降费等方式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2012年,全销售系统累计提报24023项建议,采纳实施19572项,据统计,该年度通过改善管理共取得近亿元的经济效益。二是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很多改善实施成果,带来了巨大的间接效益,防范了企业风险,提升了服务,提高了管理效率,明显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在销售系统上下形成“有建议就提,有条件就实施”、“提出一条建议是美德,实施一条建议是功德,系统共享一条成果是功德无量”的文化理念深入人心。三是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一些优秀建议的提出、实施,使加油站、油库等“企业窗口”的工作环境、服务水平、营销效果得到明显改善,使企业在安全、数质量方面的管理力度加强,从而让消费者、客户对企业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更好地树立了企业的品牌形象。

2.增加了企业凝聚力,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

篇6

为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参与公司管理的积极性,改善公司管理,提高经营效益,特制定本条例。

二.管理范围

以下范围的建议是应鼓励和可接受的:

经营管理思路和方法的改进;

各种工作流程、规程的改进;

新产品开发、营销、市场开拓的建议;现有产品、外观与包装的改进;

制造工艺、设备、技术的改进;

原辅材料节约、三废利用;品质的改进;

降低成本和各种消耗;安全生产;

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凝聚力;

其他任何有利于本公司的改进事项。

以下范围的建议不予受理:

夸夸其谈、无实质内容的.

为完成合理化建议的任务而无新意的;公认的事实或正在改善的.

已被采用过或前已有的重复建议;在正常工作渠道被指令执行的。

针对个人及私生活的。

三.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一个合理化建议委员会。该委员会可由企业总经理任主任(主席),委员由各有关职能部门经理和工会、工人代表组成或任命。

在该委员会中还可设立专门小组,如建议提案审查组、处理组、执行组,负责提案的征集、登记、整理、评审、传递、总评存档等日常工作。

在公司的下属分公司、子公司,可设立相应的合理化建议委员会分会。

合理化建议委员会职责范围:

⑴提出或修订公司合理化建议活动的政策方针和总体规划;

批准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年度经费预算;

⑶制定和实施例题建议活动的工作流程;

⑷审查和监督重大合理化建议的实施;

⑸总结、评估、奖励每年的合理化建议活动。

四.管理程序

公司合理化建议委员会颁布实施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工作流程,并进行必要的培训。

公司员工均有权对公司经营管理运作情况提出建议。该建议可用较正规的提案表填写。提案表主要记载事项:

⑴建议人姓名、部门、职务;提案日期;

提案原因或理由;建议方案或措施;

预期效果及改善前后比较分析;

[4]其他事项。

员工建议可送达提案(意见)箱或直接送到合理化建议委员会办公地点。提案(意见)箱应及时或定期开启。

允许员工建议是匿名或联名的。合理化建议委员会也可公布若干经营管理问题或难题,征招建议。收到提案后即进行登记、编号,同一内容以先提者为准,同一日提案视为联名。

经初步分类整理后送有关专家或被提案单位初审。不予以受理或暂保留的,应及时通知原建议人。原建议人准予申诉一次。初审认可后,委员会进行复审。复审中对提案划分等级,并落实提案执行部门和主办人。

提案依其重要性分为四级:

A级,重要的,多为创新性的;

B级,较重要的,多为改良性的;

C级,一般性的;

D级,反映在个别问题点上的。

对提案落实执行情况进行调查、追踪,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对提案执行情况进行总结、效果评估、效益测算及相关资料归档保存。

将提案结果作成报告产拟订奖励方案,报委员会核准后张榜公告。提案改进结果所导致的专利、专有技术和成果,其知识产权属公司所有。

五.奖励

(一).奖励办法

凡1年内提出建议累计3项,且均不采用的,发给奖金______元。凡1年内提出建议累计3项,且均为暂保留的,发给奖金______元。对正式受理且分类为A类的,发给奖金______元.对因改善而降低成本或增加收入的,按下列比例提取奖金:

年节约工新创价值100万元以上,按1%计算。年节约或机关报创价值50万元以上至100万元以下,按1%~1.5%计算。

年节约或新创价值10万元以上至50万元以下,按1.5%~2%计算。年节约工新创价值1万元以上至10万元以下,按2%~3%计算。年节约或新创价值1000元以上至1万元以下,按3%~4%计算。

(二).提案改进结果导致注册了公司所有的专利、专有技术和成果,可给建议人一次性特别奖金。

(三).保留或不采用的提议如后续得到采纳,接第二十条给建议人追认奖励。

(四).联名建议的奖励分配由具名在前的第一提案人主持,其他建议人如不服可向委员会申诉。

(五).公司的合理化成果可报当地政府申报合理化建议奖。

(六).公司总经理或其他高级职员的合理化建议及其奖励由公司董事会参照本条例执行。

(七).合理化建议奖励金在公司成本费用中列支,不列入工资总额,公司可适当提取合理化活动费。

六.附则

篇7

教育、人才、就业、医疗改革、食品安全、物价、社会保障、城镇化……连日来,这些目前亟待破解的难题,使社会对本次大会的关注度持续升温,人民群众迫切期待能够通过会议得到积极的回应。“报告实事求是,鼓舞人心,全面回顾了过去五年工作,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对今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既符合中央精神,又符合吉林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始终关心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人大代表车秀兰十分高兴地对记者说,教育公平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她认为,过去五年,我省教育方面一系列重要成绩有目共睹,人民群众得到了诸多实惠,是真正的见证者、受益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薄弱环节建设,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从“办好民生实事”、“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的角度,布置了重点任务,体现了政府对教育发展的准确把握。车秀兰代表建议,下一步工作要更加注重教育总体布局和统筹协调,积极推动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转型,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巩固提高,发挥好教育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李念福、安立佳、高维平、刘和忠等代表建议,要重视高等教育规划,将其纳入全省总体发展规划,切实提升高等教育的规模速度和结构质量;要加强职业教育和敬业精神的教育,提高科研人员的整体素质。龚玲、马廷芳两位代表建议,要尽快出台学前教育方面的地方性法规,采取整合教育优质资源、加大政府专项投入、强化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培训等措施,确保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李元元代表特别关注报告中提到的“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科技创新引领驱动作用”、“基本建成创新型吉林”等内容。他认为,这些都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创新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的高度重视。为此,他建议政府要打造一个科技创新的“特区”,在“特”上下功夫,做好文章,建成创新的政策特区、创新的人才特区,特别是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密集区、创新的组织机构特区、创新的企业特区。就大学而言,杨元元代表建议,要加快学科调整优化,完善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实现高校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建与共赢。杨小天、郑秋林两位代表建议,要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能力和水平,加快制定实施人才兴省战略,用政策、环境和条件吸纳人才、留住人才。

推进具有吉林特色城镇化实现新突破是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亮点之一。究竟我省城镇化发展要走什么样的路子,代表们对此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赵振起代表认为,发展城镇化要走产城融合的路子,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城镇空间布局,实现城镇功能完善和产业发展的有机统一。要突出产业支撑。他认为,现代经济竞争是产业竞争,只有产业发展,才能增加就业和促进人口的转变,才能促进城镇化快速发展。“发展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比例和城市面积的扩张,不能只靠土地财政来解决,必须把产业做大做强,才能有资金支撑功能完善的城镇化。”赵振起代表还提醒有关部门注意,在城镇化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率。“目前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底下的问题比较突出,应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

“积极保障改善民生”、“让城乡居民生活的更加美好……”代省长巴音朝鲁代表吉林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所做出的庄重承诺回荡在会场上空,令与会的代表们心潮起伏。“省政府能够把这些承诺写进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中,充分体现了一以贯之抓富民工程的决心。”陈洪海代表动情地说。他认为,过去五年,省政府始终把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将新增财力的70%用于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改善幅度前所未有,进一步增强了全省上下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勇气。

长期以来,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大病”得不到及时诊治等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对此,王江滨代表“把脉”并开出“良方”。她建议政府从城乡居民的医保补助资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的费用,设立体检专项基金,在全省范围内的基层医院对未曾因“大病”住院报销的城乡参保居民进行分期、分批筛查,为群众健康提供及时、可靠的保障。李海宽代表建议,省、市政府及医疗部门要增加对医保基金的投入,改革医保、农合统筹资金支付方式,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补偿力度,促进医保、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正常健康地运转,切实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报告中对劳动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王化文代表针对提高劳动保障水平问题提出,应进一步优化创业就业环境,鼓励引导劳动者创业,健全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在加强社会养老服务和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王化文代表建议,应切实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此外,王化文代表还建议,应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保补助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

肯定成绩不放大,直面问题不回避,这是报告带给每位人大代表的深刻印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十二项民生实事中,“启动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引起代表们广泛讨论,大家纷纷为此提出真知灼见。瘦肉精、塑化剂、染色馒头、毒豆芽……近年来,频繁发生在百姓餐桌上的食品安全事件一次次向人们敲响警钟。一句“如今我们究竟还能吃什么?”已经成为大家常说的“冷笑话”。在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宋亚坤、曲江、王向东、杨成虎等代表围绕时下的食品安全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他们认为,政府要从源头上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统一利用检测资源,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食品安全。沈亚菊、张雪梅、哈日巴拉、李锐代表建议省政府相关部门,要把好入口关,打防并举,标本兼治,使假劣药品、食品无法进入市场。同时,他们还建议强化人大工作监督的作用,促进安全责任落实。

篇8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1 人员流失的理论回顾

2 相关概念的描述

2.1.1 人员流失的概念

2.1.2 离职意向的概念

2.1.3 人员流失和离职意向的关系

2.2 国外人员流失的理论回顾

2.2.1 马奇和西蒙模型(March Simon)

2.2.2 普莱斯模型

2.2.3 拓展的莫布雷模型

2.2.4 Price-Mueller(2000)模型

2.2.5 组织平衡理论和展开模型

2.3 国内人员流失的理论回顾

2.4 国内物流企业人员流失研究回顾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中国物流行业人员流失问题分析

3.1 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3.2 中国物流行业人员流失现状分析

3.3 中国物流行业人员流失主要原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M物流公司人员流失的现状分析

4.1 M物流公司经营状况.

4.1.1 M物流公司概述.

4.1.2 M物流公司经营现状.

4.2 M物流公司人员流失现状.

4.2.1 M物流公司存在的人员流失问题.

4.2.2 M物流公司离职员工的访谈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物流公司人员流失问题分析

5.1 问卷设计与制作

5.1.1 问卷设计的理论基础

5.1.2 问卷的制作.

5.2 问卷调查

5.2.1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5.2.2 样本特征分布的基本情况

5.2.3 描述性分析

5.2.4 差异性分析

5.2.5 相关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改善M物流公司人员流失现状的建议

6.1 从市场环境角度对改善M物流公司人员流失问题的建议

6.1.1 提高市场竞争力,削弱外部就业机会的威胁.

6.1.2 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降低员工对流出行为的预期.

6.2 从企业组织角度对改善M物流公司人员流失问题的建议

6.2.1 改进工作条件,增强企业文化活力.

6.2.2 畅通沟通渠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6.2.3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保持对员工的长期激励.

6.2.4 加强员工素质培训,拓宽员工上升通道.

6.2.5 推进人本化的管理,消除员工组织疏离感.

6.3 从行为个体角度对改善M物流公司人员流失问题的建议

6.3.1 合理分配工作任务,为员工工作压力减负.

6.3.2 体恤特殊家庭员工,体现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

6.3.3 充分发挥员工专长,提升员工工作热情.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的创新点及总结.

篇9

一是应急管理体制不尽完善。虽然区级层面成立了区政府应急办,*但各镇街和区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没有相应的机构和人员专职从事应急管理工作,农林、卫生、安监等部门承担着全区重要的应急任务,普遍反映部门内部没有设立相应的应急管理科室,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人手严重不够。

二是应急救援装备尚待改善。我区现有高层建筑531幢,其中50米以上的337幢;地下建筑158个,拥有重庆面积最大、人流量最大的杨家坪地下商场;易燃易爆生产储存销售单位75个,有西南地区最大的战备储油站;有化工仓库及生产企业9家,加油加气站57家,应急任务十分艰巨。但目前用于专业救援的特勤器材更是严重缺乏,远不能满足处置大型灾害事故的需要,处置急、难、险、重救援任务的能力受到极大限制。

二、全区应急管理工作现状

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完善了各项体制机制,强化落实了各种制度措施,现应急管理机构基本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完备、应急队伍建设初具规模、应急物资装备逐步改善。

三是应急管理资金投入不够。根据《国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公共安全工作以及预防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需由政府负担的经费,并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健全应急资金拨付制度。目前,由于应急保障投入不足,将直接面临应急装备、物资短缺,应急队伍建设难以到位,应急培训和演练无法开展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三、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

根据《“十一五”期间重庆市**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结合2009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要点和全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如下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建设

1.由于农林、安监、卫生、公安分别承担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四类突发事件综合应急协调处置的职能,建议在上述四个区级部门中挂牌成立专项应急指挥分中心(科级),各增加人员编制2名,专职从事本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协调处置工作。

2.在各镇街完成应急管理办公室挂牌工作,并内设1名专职工作者,直接负责镇街突发事件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工作。

3.在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分别设立1名兼职应急管理信息员,全面形成区、部门、镇街、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多级应急管理模式。

(二)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资金保障

对此,建议区政府设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专项工作资金,以2009年100万元为基数,逐年按一定比例递增,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1.应急管理工作经费需求约80万元,其中包括日常应急值守、一般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应急专家组工作经费、应急管理培训、应急宣传教育、应急设备运行、应急预案修编、应急考察调研、应急工作会议经费等。

2.安排20万元专项用于应急预案演练工作。由区政府应急办牵头,在区级层面举行1-2次大规模综合应急演练;四个指挥分中心在区政府应急办指导下,分别牵头在本系统内开展2次以上分类演练;区政府有关部门分别按照各自职能职责开展1-2次针对性演练。

3.各镇财政按照现行的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别负担本级预防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经费。

(三)进一步实现应急救援装备提升

建议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0万元设立应急装备保障提升专项资金,重点用于:

1.石油化工、有毒有害、地震灾害等特殊灾害事故特勤器材购置和公安消防应急救援人员个人防护装备改善。

2.四个应急指挥分中心专项应急救援和灾害事故监测预警装备投入。

篇10

民进内蒙古巴彦淖尔总支部成立于2010年6月21日,共有会员33名。2012年,获“民进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集体”称号;2014年,获“民进全国组织建设先进基层组织”称号,贾润莲主委被评为“民进全国组织建设先进个人”;2014年,被评为“ 《民主》杂志发行优秀集体”,赵建忠被评为“ 《民主》杂志发行优秀个人”。

民进内蒙古巴彦淖尔总支部成立以来,把提升会员学习能力和自身素养作为推进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内容,要求会员通过学习提高政治理论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充分体现民进会员的精神风貌。

总支始终把调查研究视为参政议政的根基。对一些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的重大课题进行了重点调研,提出了许多富有针对性、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政协这一参政平台交由有关部门办理,较好地发挥了参政议政作用。

近年来,总支4份提案《关于加快教育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建议》、《提高认识,促进全市节能减排工作顺利进行》、《加强民营实体书店的建议》、《关于改善公交车内卫生环境的建议》获市政协优秀提案奖;《保护阴山岩画刻不容缓》被市政协列为2014年重点提案,副主席刘新乐给予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2013年提交的《关于加强我市农村牧区学前教育的建议》、《改善民营实体书店经营环境、促进民营书店健康发展》被列为市政协主席会议重点督办提案。2012―2014年度总支连续被评为全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先进集体。总支被市政协评为2011、2013年度全市政协信息宣传工作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