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范文
时间:2023-07-21 17:38: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运输经济学;交通运输
中图分类号:C9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运输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来研究与运输相关的各种问题的一门学科。人类从事交通以克服空间距离的阻隔,是一项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任务,所以运输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活动之一,研究运输及其经济问题是运输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学科发展历史回顾
要了解西方运输经济学学科发展,就少不了对其发展历史的回顾,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观察老路子,达到探索新路子的效果。笔者将其发展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酝酿阶段、初创阶段、腾飞阶段和成熟阶段。
酝酿阶段
从古典经济学时期运输问题就开始受到经济学家们的关注了,那些与运输相关的经济学现象多次被著名经济学家作为案例来讲解其所提倡的经济学思想或理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高度评价了运输对城市和地区经济繁荣所起的重要促进作用,从此以后的经济学家就一直对运输及其经济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运输经济学尚未形成体系,这一时期仅仅为酝酿阶段。
初创阶段
对运输经济学的专门研究起源于1850年D拉德纳出版的《铁路经济》一书,这书为近代铁路经济科学奠定了基础。此后,德国K肯尼斯出版了《铁道经营及其作用》,奥地利E萨克斯出版了《国民经济中的运输工具》。后者构建了传统运输经济学政策论和营运论两条主线,为运输经济理论体系的建立做出了杰出贡献。这几本著作是运输经济学初创阶段的主要著作,为运输经济科学奠定了基础。
腾飞阶段
在这一阶段里,运输经济学科迅猛发展,研究范围、研究方向快速扩大,交通经济学类的著作层出不穷。这一阶段可分二战前后两个时期来研究。
1、二战前。1935年美国罗克琳出版《运输经济学》一书,标志着运输经济学从福利经济学科中分离出来,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应用经济学科。1940年美国的约翰逊等人在《交通运输:经济原理与实践》中讨论了包括铁路、水运、公路、航空和管道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经济问题。
2、二战后。由于经济学在宏观、微观理论方面的突破,运输经济学也得到相应发展,许多经济学家逐渐加入到运输经济研究的行列中。1950年费尔出版了《运输经济学》;1958年,约翰梅耶等人出版的《运输业的竞争经济学》对各种运输方式的成本结构、运输市场和运输需求特性的开创性分析,也促使运输经济学发生了深刻变化。
成熟阶段
运输经济学科在经历了腾飞阶段后,渐渐走向了成熟。这一阶段包含两个时期。
1、60年代以后。各国加紧建立各种运输经济研究机构,甚至出现了多国性的研究组织,例如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运输经济研究中心等。运输经济问题涉及的学科范围扩大到管理学、地理学、城市规划、环境科学、计算机应用等十多个学科。这些都反映出运输经济学与现代经济的密切关系。
2、七八十年代至今。这一时期因能源、环境等方面出现危机,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提出了新的运输经济课题。西方运输经济学除了综合性的著作,如美国桑普森等人的《运输经济—实践、理论与政策》、哈帕尔的《美国运输:使用者、运动者和政府》以外,还有数量众多的专门性文献,如航空经济、运输与能源、运输与土地利用等。这一时期,运输经济学开始运用标准经济学分析方法进行研究,这标志着其开始步入了成熟阶段。
运输经济学发展中的主要变化
从世界各国运输经济学的发展来看,最近几十年该学科出现的一些新动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范围不断扩大
尽管从酝酿阶段起,运输界就没能包揽过这一领域,但跨学科发展的脚步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运输经济学科的研究内容大致可分为:交通运输与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的关系;运输需求、供给、成本、运价研究;运输政策与发展战略研究;城市运输问题研究;与交通相关的环境、土地利用、能源问题的研究。
加强了对运输需求—供给一般规律的研究
目前运输经济学对运输需求—供给的分析突破了旧范式下运输经济学的分析模式,不再是简单地对运能和运量进行分析,而是从需求和供给特性的角度出发研究它们的一般规律。
研究方法日趋多样化
当今科学界,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研究运输经济已不局限于单一方法,其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日趋多样化、丰富化,各类定性的、定量的、逻辑的、历史的以及计算机模拟等方法被广泛地采用,特别是标准经济学的进一步完善,促使运输经济学能够更加有效地处理社会经济中与运输问题有关的大量复杂信息,能够进行更精深的研究。
逐渐脱离经济学和地理学等主要学科
与多学科参与研究运输经济问题不同的是,当前运输研究似乎与经济学和地理学等主要学科理论发展主流相脱离。在古典经济学时期,运输问题在经济学理论中通常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近期在经济学分析过程中,运输多被置于外生变量的地位,经济学家们关注的重点已经从运输问题上移开了。对于传统的经济地理学而言,其基础也是建立在对运输条件和运输费用研究之上,可是运输问题目前在国际地理学界已经不再是热门话题了,有不少地理学家转向对商业地理的研究。
篇2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一、发展经济学的产生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谈到一个国家如何由穷变富的问题,实质上已涉及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亚当•斯密关于经济发展的构想是: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是国民财富和社会财富的集聚与增长。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劳动力人数的多少决定了国民财富的增长。这是发展经济学的雏形。但是,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则产生于二战后。当时一些国家为摆脱殖民压迫,纷纷独立,迫切需要发展经济。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在实践上,一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二是当时战败国的经济复苏问题;要么对原有理论加以改造,这比较容易,要么建立新的理论,这相对困难。一些学者深入研究各发展中国家之后发现,其环境与发达国家最初完全不一样,传统理论无法复制和拷贝到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理论由于条件不同、问题很多、相去甚远,也无法照搬到发展中国家。所以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迫切需要一门新理论,由此发展经济学诞生了。早在1939年,克拉克(Clark,C.G.,1939)就出版了《经济进步的状况》一书,对后来经济发展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东欧与东南欧工业化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在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中具有引领性和开创性的历史地位,是发展经济学的标志性文献。
二、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经济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其政策演化和发展思路的差异性,发展经济学家将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
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其结构主义思想,是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后来也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二战结束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经济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诸多阻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滞后、经济变量弹性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明显的刚性结构。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完全不同,市场不完善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价格刚性,有时还会出现市场机制的失灵,经济在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难以达到均衡状态。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是静态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而应建立在动态调整可投资资源和保证供给增长的前提下,使社会经济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第二阶段。
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结构主义发展思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结构主义还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和实用上的局限性,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复活”而成为发展经济的新的主流思想。概括起来,新古典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一是社会的发展应是综合的发展,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二是重视人力资本,纠正唯物质资本的缺陷;三是强调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显著拉动作用;四是新古典主义突出了市场机制、资源优化配置、微观经济基础等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第三阶段。
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同样,由于新古典主义在实践中和理论上也存在诸多缺陷,于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开始盛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思想表现在如下:一是可持续经济发展观念的产生;二是新增长理论的快速发展;三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
三、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即都存在着发达地区和和相对落后的后发展地区。发展经济学主要讨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发展中大国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小国的特征。现有的研究已经表明发展中的大国发展经济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发展中大国人口数量众多,消费需求旺盛,市场容量的绝对数相比较发展中小国要大。第二,发展中大国人口基数大,幅员辽阔,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和实现产业的集聚、调整、优化,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庞大的基础设施,同时满足不断增长的庞大的国内需求,需要资金数量大,依靠外援或外资几乎不可能解决问题。第三,由于发展中大国在工业化起步阶段缺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动因,实现的是内向型发展的政策,工业化起步阶段建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也就是必然选择。第四,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腴是发展中大国良好的资源禀赋,国内市场规模大,但是,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中也存在如下难题:一是遗产和文明传统的重大影响;二是沉重的人口压力、严峻的就业问题和低下的经济效率;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四是落后农业与工农业协调发展问题;五是内部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适度选择。发展中大国与发展中小国相比较,其工业化过程亦不同:一是资本积累。发展中小国既可以自身积累,也可以依靠国际资本。而发展中大国则不行,尽管利用外资绝对量不少,但所占比例有限。二是产业结构。发展中大国的产业结构要求门类相对齐全,这是由发展中大国的资源状态和国内需求状况共同决定的。三是国内市场与国际贸易。发展中小国幅员小,国内统一市场较易形成;发展中大国幅员辽阔,建立交通和通讯网络需要巨额投资,且耗用时间长。所以,发展中大国不同于发展中小国,发展中大国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更为严重,更为棘手。比如中国,存在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处于末端的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大。发展中大国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层级性。
四、发展经济学适用于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与其他国家的后发地区相比较,我国西部地区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历史条件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第一,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资源丰富。第二,区域经济基础薄弱,二元结构典型。第三,教育科技落后,基础设施差,社会发育度低,资本形成能力弱。第四,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发展经济学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今,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内部,亦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后发展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学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问题探索了良好的范例,提供了成功的借鉴,那么用它来解决一国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是可行的。这是因为一国内部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条件和现实情况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类似,所以,发展经济学完全可以用来解决中国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后发展地区具有普适性。
五、发展经济学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经济,就必然要走工业化道路。但是,对工业化的理解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结构主义和激进主义所采取的工业化,既忽视农业的发展,又只采取单向的工业品导向,虽然使工业获得较大的发展,但也导致了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不但农业发展严重滞后,而且工业发展亦后劲乏力。张培刚教授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曾指出,完整的工业化是包括农业发展在内的工业化。后来发展经济学之所以陷入危机,是因为发展经济学没有完成使命,广大农村依然贫困,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如今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与工业的协调。我国后发展的民族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类似,作为一个整体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民族地区又更为落后,暂时还不具有全面进行工业化的现实条件,发展中国家在由传统的农业化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转化时,应具备较强的物质资源的储备,包括:数量庞大的、可使用的资本储备,劳动技能较高的、符合现代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资源储备;先进的科技发展水平、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良好的基础设施等。显然,西部民族地区在整体上还不具备这些条件。从资本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资本形成能力弱,资本使用效率差;从适合现代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科技教育水平低下,具有一定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力资源稀缺、素质差;就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现代管理制度的适应性来看,就连东部沿海地区目前都还不够成熟,何况西部民族地区;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地势地貌和气候和水资源等特征,其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其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当困难。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应该是这样的路径选择:一是继续做好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工作。因为一个民族、一个区域如果还没解决温饱问题,怎么奢谈现代化。二是在国家扶持下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关”———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工业建立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西部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不能搞重复建设,要从自身特点和优势出发,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有潜力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四是发展科学技术,注重人才培养。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毫无疑问应是后发展的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主题。
【参考文献】
[1]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郑长德.世界不发达地区开发史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4]齐良书.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篇3
关键词:企业管理;管理经济学;运用管理
经济学是对企业生产以及经营活动进行管理方法和技巧引导的学科,对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中管理经济学中的需求规律、价格规律、价格弹性、成本分析等方面的原理和知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导向性作用,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现状,管理经济学是把握企业发展方向、正确制定企业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可以引导企业决策者遵循经济规律、制定科学决策,助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我国现阶段企业管理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以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转折,我国现阶段国内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决策者的决策能力和战略规划能力是企业获得长远发展对的关键因素,而我国现阶段企业管理却面临着等多方面的问题和缺陷。第一,决策失误。企业管理者由于前几年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效应,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状况良好,而失去了对企业具体情况的准确了解和掌握,导致企业对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存在缺陷,例如组织臃肿、信息传达延迟、决策信息不全面、企业闲杂岗位较多等问题,导致企业管理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能有效决策。第二,管理模式杂乱。企业管理者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无法按照既定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和规划,在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越级干预、越级管理的现象严重,这些越级管理、跨部门管理长期以来使企业的管理模式以及运行程序陷入混乱,不仅影响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更助长了企业的不正之风。第三,人员关系复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风险与机遇并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层以及股东之间的决策就会出现争议,由于不同股东之间存在不同的利益群体和人员组织,因此企业一些重大决策无法顺利执行,造成企业整体工作效率低下,最终影响到企业整体的发展。由于我国企业大多数是改革开放之后建立和兴起的企业,特别是在民营企业中,传统的管理思想和决策思路依然存在,这就是导致企业管理出现问题和缺陷的重要原因,另外在大型国有企业中,由于人员关系和利益群体的复杂性,企业的经营效益也明显打折,因此,总体来说我国现阶段企业发展主要以管理较为混乱、矛盾较多、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杂乱等方面为特点。
二、管理经济学在企业管理中的管理内容
管理经济学是依据科学、合理的经济学原理对企业生产对象、生产方法、生产计划以及产业分配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决策,助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生产对象方面,经济学研究的是企业发展目标是以最小的资源量来生产企业产品,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因此如何通过有限的成本和资源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同时这些所生产的产品还能够被消费者最大限度地接受,这是管理经济学所研究和实践的内容之一。生产方法方面,由于不同企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的不同,不同的企业由于地域限制和科技水平的约束,其生产方法也不尽相同,而企业生产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对企业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有着极大的影响,不同的生产方法有着不同的生产效率,因此企业要想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进而推动企业盈利能力,则必须依照管理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制定科学的生产方法。生产计划方面,企业的生产计划是依照一个时间段内企业产品供应量与市场消耗量的具体数据来制定下一个阶段的生产量,即生产计划。如果企业生产产品过少,则供不应求,无法达到企业利润的提高,而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过多,则又会导致滞销或者价格下跌,也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因此合理制定生产计划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管理经济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管理经济学是指导企业科学、合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经济原理,对企业的发展和决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管理经济学可以解决企业生产对象和生产计划这两方面的问题,由于企业在生产对象的制定和生产计划的制定关乎企业效益最大化的最终效果,因此需要遵循管理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合理进行资源的利用和配置,科学地进行生产计划的制定,这样才能实现企业产品生产效益和销售效益的双重最大化;其次,管理经济学可以为企业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通过科学的资源配置和人员管理,调动企业资源和员工积极性,可以为企业效益最大化提供应有的支持和促进。
四、管理经济学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1.提高企业生产效益
管理经济学主要是为了提高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管理中的管理思想和思维能力,对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益方面来说,管理经济学倡导利用企业生产函数,通过企业的生产函数准确找出各项边界值,从而制定合理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计划,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达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2.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企业的生产成本是通过企业边际产量来计算和规划的,通过对企业产量与企业产品价格的边界值可以对企业生产成本和生产数量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达到企业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生产数量的合理,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度。
3.合理定位产品价格
产品价格的合理制定是提高企业利润的重要方式。企业管能力者可以通过管理经济学中的价格原理,都对不同价格的市场占有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算,对产品定价之前准确了解市场中的价格弹性,首先进行较高价格的制定,然后根据市场反应进行调整,最终确定利润、价格、销量、成本的最优值的价格确定,这也是管理经济学的管理思维。
五、结束语
管理经济学是通过对企业管理者管理思维的引导和管理方法的优化,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管理方法,对企业生产对象、产品数量、产品规划、产品价格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严密的计算而得来的企业管理规划方法,因此将管理经济学的管理原理和理论知识运用到企业管理实践中去很有必要,不仅可以推动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也可以引导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秦秀兰 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大英县供电分公司
参考文献
[1]高强.企业管理中管理经济学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6,(4):122-123.
篇4
论文摘要:在分析发展经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前提下,对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学术流派作了回顾,着重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发展经济学未来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一、发展经济学的来源
对任何学科的研究都应该从它的起源开始深入研究它的发展历程。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是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萌芽,经过十年,该学科就被冷落。从发展经济学定义看这一问题,在上个世纪经济迅猛发展,很多国家渐渐摆脱了发展中国家的桎梏,逐渐走上经济发展道路。
最早的经济学萌芽是从1938年威廉姆·吕彼克用法文发表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一般把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初。这是结构主义兴盛时期t经济学在这一阶段得到迅猛的发展;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这是新古典派理论在发展经济学中复苏并出现依附论,这是发展经济学发展昌盛时期,紧接着在7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断节。直到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为发展经济学的第三发展阶段,这是一个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时期,这个时期发展经济学达到了理论成熟的时期,很多著作以及一些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学家渐渐地在理论上有所创新。
二、发展经济学的定义
广义的发展经济学概念是:凡是研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都可以算是发展经济学;狭义的概念是:发展经济学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或者说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的问题。
三、发展经济学研究方法
经过战后50余年的探索,人们对增长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在研究方法选择上,以及方法论认识上均达到了较高水平。不过,即使如此,人们尚无法解释与经济发展相关的许多问题。可见该学科知识体系的复杂性。了解发展经济学最重要的一些研究方法,这有助于在研究过程中减少因研究工具短缺、选择不当带来的各种困难,也有助于更方便、更科学地解释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大体划分为三类:实证主义、规范主义和实用主义。实证主义的哲学观点认为,只有通过观察(感觉)获得的知识才是可信赖的,旧的实证主义甚至认为推理亦不可靠,而较新的实证主义则信奉事实的逻辑延伸产生的知识也可以认为是可靠的,称为逻辑实证主义。自然科学中的实证主义认为,只有直接可以观察到的事物,即有形的事物及其关系才是真实的,认为只有当理论或命题能够用数量表示时,这种理论才是有效的。
四、发展经济学的发展
如果说发展经济学中工业化理论对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那么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工业化进行了比较准确的定义。前世行副行长、经济学家钱纳里把工业化界定为“一般可以由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增加来度量”,我国的张培刚教授则运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从技术创新角度对工业化进行解释,认为“工业化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础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概括起来说,工业化的实质就是高效率的工业部门比例上升,低效率的农业部门比例下降。
其次是工业化理论历经几十年发展所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也成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参照物。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这是发展经济学研究工业化问题的最初阶段,以刘易斯模型为代表。刘易斯认为,主导经济发展的是工业部门,决定经济成长的关键是工业部门自身的扩张过程,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前提条件;他还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三种工业化战略:农产品出口,强调国内市场和制成品出口。
新古典学派这种发展观点,显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客观实际。事实上,市场机制起不了合理调节的作用,经济增长的利益并不能普及人群。贫困,失业、社会矛盾、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等现象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有增无减。除了前述对发展的基本看法外,发展经济学也承袭了新古典学派的研究方法,并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经济发展的质的规定性。
在国际经济旧秩序之下,发展中国家在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中处于不平等的、脆弱的地位,从而在贸易条件、商品出口、跨国公司投资各方面都蒙受损失。但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却往往从发达国家的角度去解释和辩护,从而模糊了是非界限。
篇5
[关键字] 产业集聚 产业生命周期 产业衰退 产业升级
一、产业集聚理论综述
1.国外产业集聚理论综述
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对产业集群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代表理论有: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波特的钻石理论、经济社会学的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理论。
2.国内学者对产业集群、企业群、产业区等概念的纷争
目前围绕着集群内企业间是否形成网络,企业在地域上是否集中,集聚形成是自发的还是政策性的,有学者认为产业集群、企业群与产业区等概念应区别对待;也有学者认为这些概念指的是同一事物。
笔者认为在中国特色的环境下,产生产业集聚的原因和形式多种多样,但当我们对微观主体企业进行研究时,则这些概念都可以作为外部环境,并且可以不予区分。
二、关于产业聚集划分阶段和产业衰退理论的研究
Tichy G借鉴佛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集群生命周期划分成诞生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Tichy G,1998)。
在集群从产生、成长、成熟到衰亡的过程中,面临着结构风险和周期风险,对集群竞争力和区域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针对不同阶段集群特征进行相关政策引导,可以使集群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并在集群衰退期实现产业升级,并进而避免对地方经济产生冲击,产生正的外部效应。
结合产业升级理论与集群生命周期理论,本文认为集群的良性发展应该如下图所示:
三、由已有研究得到的启示
1.集群建模中对企业的战略选择分析较少
传统的对企业集群形成机制的研究强调了地区环境的力量,忽视了经济个体战略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角色。企业在企业集群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与地区的经济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政府政策相互作用后作出的战略选择,不仅促进集群形成也决定了集群的质量和发展。因此有必要分析企业在不同集聚环境下所做出的战略选择。
2.对产业集群阶段划分应增加定量分析
产业聚集已经有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证研究成果,但是对于产业聚集阶段的划分,只有产业聚集生命周期理论有所提及,并且只有定性分析,所以产业聚集的四个阶段如何从量变积累成质变进而形成一个阶段的转折,仍没有清晰的指标可供参考。
清华大学的黄涛博士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从企业微观主体主观的角度对四个阶段进行了聚类分析,但其由于衰退阶段样本数量不足没有涉及产业衰退阶段,样本不足可能是由于以下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样本涵盖范围有限,二是企业对产业衰退的主观辨别力有限,企业虽然处于衰退阶段,但由于有限理性,还不清楚客观情况,所以仍留在集群中。因为任何一个企业都不愿意进入一个衰退阶段的集群,或者去留下拼争一个衰退阶段的集群所拥有的资源。所以这种根据主观问卷判断集群阶段的方法显然不够准确。
参考文献:
[1]杨 治:产业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1985
[2]史忠良:产业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3]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李 怡:中国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
篇6
特别是在全球面临经济危机的今天,现代经济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然而,事实已经证明,凭借独特的视角、严谨的方法和科学的命题,现代经济学在很多方面可以有效地帮助个人、企业和政府作出正确的决策,改进社会福利。伴随着经济学本身的不断进步,事实也将继续证明这一点。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新规制经济学的创始人让-雅克・拉丰(Jean-Jacques Laffont)教授的遗作《规制与发展》,正是利用现代经济学解决现实问题的杰出成果。
电力、电信、交通和自来水等具有天然垄断性质的公用事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由于这些行业整体上不适合参与纯粹的市场竞争,那么,该如何对这些行业设定准入、价格、产量或收益率等方面的规制呢?这一直是经济学的难题。
由于忽视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或者假设规制者本身是仁慈的,传统的规制理论难以为真实世界中的规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例如,尽管拉姆齐定价给出了最大化社会福利的完美定价法则,但是,规制者通常并不了解企业的真实平均成本,而且,规制者还可能会和受规制企业合谋,以便获取私利。
在这种背景下,以拉丰教授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利用激励理论或契约理论,从不对称信息的角度创立了新规制经济学,重新诠释了规制问题,并设计了不同情境下的最佳规制方案。这一丰硕成果的代表作,就是拉丰和梯若尔合著的《政府采购与规制中的激励理论》。
然而,拉丰并没有在巨大的成就面前止步。他逐渐认识到,新规制经济学假设政府是有效率的,资本市场是完美的,法律是完备的,规制人才是足够的,但是,这些假设都不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
发展中国家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规制理论和规制方案。为了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规制难题,拉丰以知识分子的普世情怀,毅然将发展中国家的规制理论作为生命的最后阶段的神圣使命。于是,便有了《规制与发展》这本书。
本书可谓发展中国家的“规制指南”。凭借娴熟的契约理论工具,作者在经典的委托-框架下,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高昂的公共资金成本、薄弱的审计成本能力、普遍的腐败、低效率的信贷市场、不受约束的政府、脆弱的法治和稀缺的外资等约束条件,发展了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规制原则、私有化理论、实施理论、接入定价理论、普遍服务理论以及规制机构设计理论。
这些理论提供了许多丰富并且可操作的政策启示。例如,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特征,作者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规制的“三阶段论”:
第一阶段,缺乏成本审计,因此,应该提供具有高能激励特征的固定价格契约或者价格上限规制;
第二阶段,会计和审计体系建立了,因此,应该提供具有低能激励特征的成本加成契约;
第三阶段,征税效率改进了,因此,可以跳回高能激励方式。本书用一些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数据,验证了这一理论。
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面临着许多重大的规制问题,例如,电信重组、电力放松规制、银行卡结算和水污染问题等。这部杰作,可以为所有试图解释或解决这些问题的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启发,从而为改进中国公用事业的效率贡献智慧。
对于规制理论或公共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者来说,阅读本书可以学习如何在经典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体现中国国情的约束条件,从而在一个一般理论框架中诠释中国问题,并利用计量经济学加以检验。
拉丰教授从对称信息的基准模型出发,先是引入信息不对称, 从而得到新规制经济学的一般模型。更重要的是,为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他进一步放松假设,先后考虑了没有成本审计、没有转移支付以及存在合谋时的最佳方案。随着约束条件的不断放松,理论模型和现实情况也更紧密地吻合了。
优美的数学模型和直观的经济学命题在这部杰作中完美结合,使我们认识到,只有更深入地学习现代经济学,追踪国际学术前沿,并联系中国的国情,中国经济学人才能真正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并且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逐渐还学术研究以尊崇地位。
对于规制当局的决策者来说,阅读本书可以理解如何从经济学视角分析规制问题,进而将中国的实际情况和模型的基本假设相匹配,从而找到适合于中国国情的规制解决方案。■
篇7
【关键词】博弈论;发展脉络;理论体系
博弈论是研究在利益相互影响的局势中,参与人如何选择自己的策略才能使自身的收益最大化的均衡问题,是研究聪明而又理智的决策者在冲突或合作中的策略选择理论。无论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我们都会经常碰到利益相互影响的博弈问题,也会经常使用博弈去选择策略,不管是自觉的还是无意识的。博弈论的思想极为深刻,内容十分丰富,引起了众多经济学家的极大兴趣,赢得了经济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一、博弈论发展脉络
博弈思想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早就存在,但这只是停留在经验上,没有形成理论。在我国,有文献记载的最早博弈思想,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著名的田忌赛马的事例。在国外,1500年前巴比伦犹太教法典中的婚姻合同问题,也包含着明显的博弈思想。博弈论应用到经济分析中,是在19世纪中期,博弈论体系的产生、发展、繁荣,则是近几十年的事。
现代博弈论思想在经济上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萌芽阶段
最早的包含博弈思想的经济学文献,是1838年法国经济学家古诺(Cournot)提出的寡头市场产量竞争模型。而1883年法国经济学家伯特兰德(Bertrand)提出的寡头市场价格竞争模型,把古诺模型里寡头厂商的产量竞争变成了价格竞争。1913年策梅罗(Zermelo)提出的关于象棋博弈的定理是博弈论的第一个定理,提出的逆向归纳法是博弈论的第一种有一般意义的分析方法。这一阶段,还有很多学者涉及了博弈论的研究,但都是零散的研究,没有形成体系。
2、产生阶段
一般认为,博弈论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产生的标志,是1944年冯・诺伊曼(von Neumann)和摩根斯坦(Morgenstern)合著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一书的出版。该书在总结以往博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出了博弈论研究的一般框架、概念术语和表述方法,提出了较系统的博弈理论。在此阶段,还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博弈理论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概念和理论。例如,1950年纳什(Nash)提出了均衡点的概念,1950年塔克(Tucker)介绍了“囚徒困境”博弈,1953年夏普里(Shapley)提出了合作博弈里著名的“夏普里值”,这些概念和理论共同构成了现代博弈论体系的核心。
3、发展阶段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博弈论进入一个发展和完善的阶段。1965年泽尔腾(Selten)提出了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的概念,1967-1968年海萨尼(Harsanyi)建立了不完全信息博弈理论,1974年奥曼(Aumann)提出了相关均衡的概念,1975年泽尔腾又提出了颤抖的手均衡的概念,1982年克里普斯(Kreps)和威尔逊(Wilson)提出了序贯均衡的概念,1991年弗登博格(Fudenberg)和梯若尔(Tirole)提出了完美贝叶斯均衡的概念,这些都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博弈的理论。
4、繁荣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博弈论开始受到经济学家真正广泛的重视,并被看作重要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学的核心分析方法,开始贯穿几乎整个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在宏观、金融、环境、劳动、福利、国际经济学等学科中也开始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大有以博弈论为基础重构经济学大厦的趋势。尤其是1994年纳什、海萨尼、泽尔腾这三位博弈论学者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使博弈论作为重要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权威性的肯定,也表明了博弈论已在主流经济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博弈论理论体系
博弈论涵盖的内容很多,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两大类。如果博弈中存在有约束力的协议,就是合作博弈;相反,如果博弈中不存在有约束力的协议,就是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主要研究的是在有约束力的协议作用下,参与人采取符合集体理性的行动达到博弈均衡后,各参与人的收益分配问题。而经济问题中遇到的多是在个体理性基础上的决策,这使得基于个体理性的非合作博弈在经济研究中广泛应用。对非合作博弈的分类,主要涉及博弈的过程和博弈的信息结构两个方面:
1、博弈的过程
从博弈的过程来分,博弈论可以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两类。如果所有参与人同时选择策略,或者决策虽有先有后,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的选择,这样的博弈称为静态博弈;如果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而且行动在后者可以观察到行动在先者的选择,并据此做出相应的选择,这样的博弈称为动态博弈。
2、博弈的信息结构
博弈的信息结构又分为关于收益的信息和关于博弈过程的信息两方面。在关于收益的信息方面,如果各参与人完全了解所有参与人各种情况下的收益,称为完全信息;而至少部分参与人不完全了解其他参与人的收益,称为不完全信息。在关于博弈过程的信息方面,如果轮到行动的参与人全部能够看到在他行动之前行动的所有参与人的行动,就是完美信息;而至少部分轮到行动的参与人不能全部看到在他行动之前行动的某些参与人的行动,就是不完美信息。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完美信息和不完美信息实际上是只针对动态博弈的,而静态博弈中所有参与人可看作同时选择策略,所以不存在完美信息和不完美信息的问题。
这样,根据上述博弈的过程和博弈的信息结构两个方面,我们可以将非合作博弈分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完全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等类型。掌握了博弈的分类情况,针对每一个具体的博弈问题,我们就可以将其归于某一特定类型,根据这一类型的分析思路来解决这个博弈问题。
参考文献:
[1]奥斯本,鲁宾斯坦.博弈论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弗登博格,梯若尔.博弈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王文举.经济博弈论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5]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篇8
1产业经济学与物流人才培养
“产业经济学”在西方又称“产业组织学”或“产业组织理论”,是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应用型经济学科。产业经济学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理论(研究企业的本质)、市场理论(研究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市场竞争(寡头垄断企业竞争模型、企业合谋与卡特尔行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形成与发展、演进规律、变动因素)、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关联分析方法与产业波及效果分析方法)、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和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产业布局影响因素和产业布局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理论(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等)。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主要运用经济学理论来深入分析现实产业中的市场行为。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产业,且其与其他各个产业的融合度非常高。按照产业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可以培养学生对物流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深入的研究,掌握物流产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在物流产业具体岗位上能够从整体或者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所在企业的市场行为等状况。因此,产业经济学作为物流相关专业或者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的应用经济学课程,需要我们将重点工作放在如何能够构建符合现代物流产业高级人才需求的教学模式,从而在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以及产业转型升级驱动下,专业人才能够被不断吸纳到现代物流产业中。
2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依据相应的教学目标而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由于教学目的、任务和侧重点不同,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学模式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一般来说,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则更偏重于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善于利用掌握的知识准确地、创造性地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因而,教学模式更注重体现对学生在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称为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质是把人力资源转化为应用型人力资源的过程,而学生是否具备了应用知识的能力,是决定这一转化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课程教学模式或一般的理论型教学模式,是一种以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和应用能力培养为主导的专业训练教学。将产业经济学这一应用经济学作为物流相关专业或者物流产业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专业课程,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建立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随着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等客观因素的变化,产业始终处于变动状态。例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不断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而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了不同的产业集聚体,这样,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必须能够相结合,特别是对于西部地方高校,在产业经济学课程内容设计上必须进行调整,否则,学生无法进一步掌握较新的产业经济学理论知识,更不可能深入到物流产业园区进行实践。在现有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内外优秀教材的理论框架,实现产业经济学知识体系更加科学化,同时,从产业发展的动态观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在课程讲授方法方面。克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从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可以以系统、综合地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原则,采取学生自主进入物流产业园区,实现与物流企业紧密接触,若条件容许可以参与其生产经营过程,进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使学生对物流产业有了更为直观的和感性的认知,有利于后续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接触,可以极大激发学生主动对产业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实践课题引导方面。强调提倡学生以探索性、自发性的学习方式,并通过学生个体或者团队为单位在区域物流产业园区进行实践,并进行研究,以此来巩固产业经济学理论知识,获取一定的经验,提高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法。教师需要把握好课程课题选题,包括探索性课题类型、课题内容和难度要适度。课题的内容需要以应用性为主,学生通过自己或者小组的努力达到课题的进度要求。否则,学生会因难度太大,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完成,将影响学生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另外,主讲教师必须知道和熟悉学生选题的内容,即对学生的选题难度和内容结构要有所把握,主要目的是能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掌握学生研究过程,能够给学生恰当的指导意见。同时,在每一个规定的研究阶段,需要在班级进行汇报、讨论、研究以及指导,帮助学生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3基于物流产业人才培养的产业经济学研究性教学模式创新
有很多课程设立案例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将鲜活的经济社会事件以案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能够利用这些理论知识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过,若从动态角度或者亲身实践角度来讲,一些案例教学并不能完全达到预期目标。也就是说,案例研究中的许多知识点、问题的讨论是在我们事先已经设定好的学习和研究讨论材料,对于学生来说,只是在现成的研究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脱离现有经济社会现象或者没有能够做到动态地以及系统地对一些知识点的掌握。科研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增加学生科研的考核内容,涉及学生研究的任务,结合产业经济学理论知识来进行分析实际问题。也就是教学的作用不仅仅需要给学生讲授产业经济学理论知识,同时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思维,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具体来讲,教师事先并未给定特定的案例,而是根据教师所讲授的理论知识框架,将授课班级按照学生人数分为若干小组,然后由学生根据小组实际情况进行选题。学生所要选择的案例不仅仅是活生生的现实经济现状本身,而且更重要的是就所研究案例的某一个知识点和理论框架的应用,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这种方法对于问题的研究要比案例研究深刻一些。这种方式即锻炼了学生收集国内外文献的能力,又比较全面的能够掌握理论知识。对产业经济学某一个理论框架下的“研究”,需要学生提出对于此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理论基础、理论知识在所研究问题中的应用。按照教学计划,产业经济学分为四个教学内容板块: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管理理论、产业发展理论,重点是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理论。将每一个部分特别是前两部分的理论作为一个研究性主题。授课过程中按照自然班级将每一个班级分为若干研究小组,每一个研究小组需要在以上四个理论框架的每一个理论体系中选择一个“选题”,这个“选题”的核心内容是围绕本模块的理论体系,选择其中一个产业经济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对象是当前的物流产业,研究周期是本模块的教学计划执行完毕。具体来讲,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讲授基本知识。这一阶段的教学主体是教师。将知识点的重要概念和理论体系传授给学生,例如,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产业组织理论渊源、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理论框架和衡量指标等。第二阶段:学生研究阶段。这一阶段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师讲授的知识框架下,学生小组就某一个产业组织问题在自己查阅大量的文献和所研究的现实问题的现状、本质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基础上,自己对其中的一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基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下的中国物流产业分析”,这样小组将会对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存在的问题用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的各种指标来分析,并且,能够学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等各种衡量指标的计算、理论含义及其如何应用。第三阶段:课堂讨论。这一阶段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每一个小组均需要将自己所研究的问题在课堂中进行讨论,学生与教师共同讨论问题,教师在研究问题讨论过程中,对于学生理解不到位、或者不透彻的知识点、或者不全面的地方需要加以重新解释,教师就此问题展开对该知识体系进行详细讲解,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对此问题得到更好的理解。第四阶段:巩固和继续完善、跟踪研究。这一阶段主体仍然是学生本人。主要是在第三阶段的讨论的结果中寻找对某一问题研究的深化,或者改进或者延续。
4结束语
篇9
关键词:新结构经济学 西南民族地区 产业结构变迁 动因 阿坝
引言
发展经济学认为,结构变迁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基本内容,在经济结构所包含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所有制结构等多种构成中,产业结构尤为重要。产业结构既是民族地区政府和企业关注的主要经济问题,也是民族经济学者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对于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结构特征分析、产业优势与约束、产业调整策略三个方面,研究地理尺度涵盖民族地区、西部民族地区、西南民族地区以及西南民族地区范围内的民族地区等多个层次。新近有学者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对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进行了研究(郑长德,2013),主要从禀赋结构变迁的角度论述了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因,拓展了研究视域,深化了对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变迁的研究。但是,从总体上看,全面、系统研究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变迁动因的成果目前还较为少见。
西南民族地区是我国的经济落后地区, 2011年人均GDP为18084元,为全国人均GDP的51.4%,是内蒙古的31.2%、 新疆的60.1%、青海的61.3%、宁夏的54.7%、广西的71.4%,不仅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还远不及其他民族省区。西南民族地区2011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5.1∶41.5∶43.4,第一产业比重高于全国5.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低于全国 5.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与全国持平,产业结构层次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也有不小的差距。贫穷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根源,探讨西南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研究产业结构变迁的机理,寻找产业升级的战略和路径,对于促进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借鉴新结构经济学理论,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影响西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变迁的主要因素,并对产业结构升级提出政策建议。
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新结构经济学(New Structural Economics)是林毅夫教授在总结分析发展经济学第一版结构主义、第二版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及其实践教训和东亚经济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运用新古典分析方法构建的第三版发展经济学理论,根据笔者的梳理,其理论要点有三:
第一,经济增长本质。现代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一个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技术持续创新的连续性结构变迁过程,一个经济体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内生并决定于要素禀赋结构,每一种产业结构都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作为禀赋结构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来降低交易费用,因此,一个经济体要实现快速发展,发展战略的首要目标就是提升要素禀赋结构,主要是提高人均资本存量和改善基础设施。
第二,比较优势战略。按照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选择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取得成功的重要路径。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密集使用本国丰裕且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其产业才会具有竞争力,多数企业才会具有自我发展能力,才能够创造最大的经济剩余,促进资本积累,并反过来促进要素禀赋结构的进一步提升。比较优势是动态变化的,产业结构升级也是一个连续性的动态变化过程。
第三,市场与政府的作用。新结构经济学试图调和旧结构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对于市场、政府作用的两极化认识,一方面,它认为要确定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前提是要素相对价格必须充分反映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而只有竞争性的市场才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制度;另一方面,它也强调政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的缺陷,在改善软硬件基础设施以及发现、诱导和促进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升级方面发挥重要的因势利导作用。
总体上看,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是一个正反馈环路模型,可以用图1来表示。
新结构经济学不仅提出了逻辑自洽的理论框架,而且还从政策层面为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一套名为“增长甄别与因势利导框架”(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的操作指南,这一指南包括了挑选产业、消除瓶颈、吸引外资、壮大规模、产业集聚、产业激励等六个步骤,其中的第3、4步均取决于国内或国外企业的自主选择,政府的作用则是以有限的资源来帮助那些具有潜在比较优势部门内的企业消除它们自己难以解决的具有外部性或需要多个企业协调才能成功解决的增长瓶颈限制(林毅夫,2013),因此,这一框架既体现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也体现了政府的产业发现、诱导与促进作用。
阿坝州产业结构变迁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阿坝州的产业结构经历了较为剧烈的变迁,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图2显示了阿坝州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
根据阿坝州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阶段特点,可以将其产业发展划分为1978-1990年、1991-1998年、1999-2003年、2004-2012年四个阶段,表1列出了阿坝州各阶段三次产业的年均增速和年均变动比例。
从图2、表1可以看出,阿坝州产业结构变迁特点主要有:首先,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表现出“慢-快-慢”的演变轨迹。第一阶段下降速度极为缓慢,年均下降0.12%,第二阶段有所加速,年均下降0.89%,第三阶段达到降速的顶峰,年均下降2.05%,第四阶段降速有所减缓,年均下降0.68%。其次,第二、三产业比重交替上升。在第一、三阶段,第三产业分别以年均1.67%、2.33%的速率上升,并在第三阶段上升到三次产业的首位;在第二、四阶段,第二产业分别以年均0.8%、1.73%的速率上升,并两次重回三次产业的首位。再次,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有较强的相关性。一般来说,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愈快,经济增速也会愈快,且增长更为平稳。
阿坝州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因分析
(一)禀赋结构变迁
根据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产业结构内生于要素禀赋结构,要素禀赋结构变迁正是阿坝州产业结构变迁的内在原因。在阿坝州的劳动力、自然资源、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基本生产要素中,对产业结构变迁影响最为显著的是自然资源禀赋和物质资本禀赋的变迁。
自然资源禀赋变迁是阿坝州产业结构变迁的重要原因。森林资源禀赋的变迁在2000年前对第二产业比重的影响很大,在第一阶段,随着森林资源的日渐枯竭,森林工业由支柱产业转为夕阳产业,导致了第二产业比重由1978年的48.1%下降到1990年的29.5%;第二阶段,森林工业产值继续下降,部分地抵消了水电产业发展带来的第二产业的增长;第三阶段,1998年9月,天然林保护工程启动后,森林工业退出历史舞台,第二产业比重在1999、2000年分别下降了2%、1.5%。森林资源禀赋的变迁促进了阿坝州加大对水电、旅游资源的开发,改变了资源利用结构,形成了阿坝州第二产业“下降-稳定-上升”的U型演变。
物质资本禀赋变迁是阿坝州产业结构变迁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对水电产业及高载能产业的投资,促进了第二产业比重的上升。1991-1996年,阿坝州政府与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国家能源投资公司共同投资6.78亿元修建太平驿电站(26万kw),在电站机组投产的1995、1996年,第二产业比重分别提升了2.7%、5.0%。2001-2004年,国家投资19.45亿元建设福堂水电站(36万kw),民资投入7.95亿元建设天龙湖水电站(18万kw),在两座电站投产的2004年,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1.9%。2005年,随着高载能工业改建扩能工程的完成和新的水电站的投产,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3.9%。汶川大地震后,在巨额资金的推动下,阿坝州水电业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高载能重化工业也得到较大扩张,2012年第二产业比重急剧上升到50.1%。另一方面,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促进了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比重的提升。1993-1998年,阿坝州投资4亿元改建九环线,在九环线全线贯通后的1999年,旅游人次数较上年增长211.1%,旅游收入增长64.8%,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6%,2000年比重上升3.5%。2002-2003年,投资10亿元修建九黄机场,在九黄机场通航后的2004年,阿坝州旅游人次数较上年增长70.4%,旅游收入增长87.6%,在第二产业以23.1% 的超高速度强劲增长的情况下,第三产业比重仅下降了1.8%。纵观阿坝州产业发展过程,在2000年西部大开发之前,资本投入很少,阿坝州产业结构升级缓慢,2000年后,随着资本投入力度的加大,产业结构升级也随之加快,因此,对工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是产业结构变迁的根本动力,决定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快慢。
(二)产业发展战略
产业发展战略是指导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方向性的策略,其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阿坝州的产业发展战略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探索调整过程,1985年1月,在《关于阿坝州经济翻番的初步设想》中,阿坝州提出了“七五”期间经济发展的战略――“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中心,放手发展林果业、畜牧业、电力工业和第三产业4个优势产业,大力开发旅游业、采矿业2个新型产业,积极发展农、林、畜、矿产品的加工业”。1994年3月,在州委第六次党代会上,首次提出了“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以农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以水电开发为龙头带动高耗能工业和其它相关产业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和促进第三产业发展”。2002年9月,全州经济工作会议对“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作出了新的阐述,将旅游业置于优先于水电业的地位。2008年1月,阿坝州在《加快推进富民强州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方案》中,突出生态立州、工业强州、旅游富州、稳定安州四个重点,将水电、高载能等工业再次置于优先于旅游业的地位。从阿坝州产业发展战略的形成和调整过程来看,它长期将水电业、旅游业、高载能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反映了它在水力、旅游资源方面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总体上是符合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制订和实施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战略,是阿坝州产业结构持续升级的重要原因。
(三)市场与政府的影响
持续增加物质资本投入,促进要素禀赋结构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的先决条件,阿坝州之所以将大量资本投入水电、旅游、高载能等产业,根本原因在于市场是有效的,阿坝州在这些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产品具有竞争优势,资本投入这些产业效率会更高,可以获得更多利润,这就是市场机制的作用。
但是,在阿坝州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市场发育程度低,市场机制极不完善,如果任由市场自发发挥作用,显然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经济增长,这就给政府积极有为提供了空间。阿坝州政府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产业发现。阿坝州很早就有了小中型水电站,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了“以水电能源为先导,发展高能耗电冶工业”的工业发展思路;在 “七五”经济发展战略中,将电力工业列为优势产业,将旅游业列为新型产业。二是产业诱导。阿坝州不断出台鼓励投资优惠政策,通过税收、财政、金融、土地、电价、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有时间限制的优惠政策来促进符合比较优势产业的发展。三是促进产业集聚。1998年阿坝州成立了四川省能源高耗能工业经济开发区;2003年正式成立阿坝州工业经济园区,先后筹建了5个工业集中区;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将5个工业集中区调整为4个,并与成都市合作组建成阿工业园区。四是产业直接投资。主要体现在对水电业的投资、早期对高载能产业和旅游景区的投资。五是改善基础设施。将有限的资金集中投放于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阿坝州政府的作为,与新结构经济学“增长甄别与因势利导框架”的操作指南是基本一致的,较好地发挥了因势利导作用, 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极为重要的推动因素。
阿坝州产业结构变迁对西南民族地区发展的启示
作为西南民族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阿坝州地跨我国地势两级阶梯,无论是从地形地貌、资源特点、民族构成、人口分布,还是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经济空间布局来看,均可视为西南民族地区的缩影,运用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对其产业结构变迁动因进行分析,可以为西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以下启示:
(一)提升要素禀赋结构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
第一,继续改善基础设施。以交通为例,阿坝州的九环线和九黄机场的建设、云南省的高速公路和机场建设、青藏铁路的贯通,都曾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四川甘孜州因为交通滞后,其旅游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开发,产业结构升级较为缓慢,因此,考虑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应从长远、战略的高度,继续加大对西南民族地区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第二,提升人均资本存量。西南民族地区政府应充分利用政策优势,争取国家投入,加大对优势资源的开发,同时,改善投资软环境,主动出击,吸引民间资本投资,促进资本深化。第三,增加对人力资本和科技的投入。随着资本投入的增加,资本的边际收益最终会趋于下降,为保持和提高产业竞争力,需要不断改善生产工艺以降低成本,增加科技含量以提升产品附加值,这就要求加大对人力资本和科技的投入。
(二)按照比较优势选择产业结构是产业结构持续升级的重要保证
相对于劳动力、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西南民族地区在资源上更具有比较优势。受制于近年来我国空气、水源、土壤遭受大面积污染的影响,西南民族地区煤炭、有色金属资源的比较优势有所下降,相关产业发展应受到一定的限制,与此同时,西南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优势得到凸显,发展生态农业、食品加工、药品生产、生态旅游等相关产业具有较好的前景。在不超过生态承载量的前提下,水能、旅游资源开发的环境负效应相对较小,具有可再生和永续利用的特点,水电、旅游及关联产业应继续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随着技术的巨大进步,太阳能开发的成本正在迅速降低,西南民族地区在太阳能资源上的潜在比较优势正在显现,建立太阳能电站将是未来能源开发的方向。
(三)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前提条件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就要求市场充分有效和政府有所作为,新结构经济学关于市场与政府作用的认识与这一论述总体上是一致的。西南民族地区资源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在市场有效的情况下,资源价格相对较低,可以保证价格相对较高的资本获取一定的来自资源的溢价,在促进资本增值的同时,也促进了资源资本化,而且还会吸引更多资本投入,有利于提升要素禀赋结构,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动力。同时,针对西南民族地区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应该继续有所作为,在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制度改革与建设、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建立经济集聚区、协调区域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产业结构升级创造良好的软硬件条件。当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政府发挥作用是有边界的,这一边界就是不能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不能干扰市场的正常运行。要确保政府不逾边界,西南民族地区应加大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力度,加强法治建设,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继续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工作效能,以有效防止权力寻租和对经济的过度干预。
参考文献:
1.郑长德.论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产业竞争力的再造[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9)
2.徐丽华,武友德.西南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与优化产业结构政策设计[J].经济问题探索,2007(1)
3.张明善,肖凡平.论四川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8)
4.钱利英,吴映梅.滇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演进状态协调分析[J].经济地理,2010,30(8)
5.郑长德.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2)
6.林毅夫.经济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与自生能力[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8.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9.林毅夫.繁荣的求索:发展中经济如何崛起[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篇10
关键词:新时期;全面深化;国有经济改革;重大任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之确立,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该如何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也成了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我国经济改革三十多年的道路上重点表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与建立,我国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不断融合,在这当中国有经济所占有的影响力以及对市场经济产生的主导作用,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改革中存在比较重要的问题,因此新时期我国深化国有经济改革是一项重大任务。
一、国有经济改革的发展阶段
1.在中国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之后,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相融合就成了我国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我国的经济改革先后出现了大概三个阶段,其中包括改革开放初期到之后的十五年之间,这一时期该和的中心基本上是国有企业,重点改革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引导国有企业走出旧的经济发展观念,使其适应现阶段市场的发展情况。
2.第二阶段大概是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这期间大概经历了十年左右,当时改革阶段,重点放在了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还有促进国有经济改革体制的阶段上,在这一时期,市场经济的改革主要是建立现代制度的企业管理方式,通过调整战略结构,改善市场中优胜劣汰的竞争方式,通过挑战战略布局,改变国家经济负担过重的情况。
3.第三个阶段,开始的时候是在党的十六大之后,这个阶段,我国的企业进入了一个国有资产管理推动国有经济改革的局面,主要是负责监督和管理国有经济,使其发展中所使用的资产具有保值作用,最终使国有市场逐渐的发展壮大。
二、国有经济改革的重要性
1.推动我国国有经济的改革时现阶段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任务,因为国有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国有经济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我国想要维护国家统一,在外加方面保证我国的综合国力有所提高,就要全面发展经济问你,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拥有比较强的战略战术。
2.国有企业的改革时国有经济该和的重要核心,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模式,以便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采取对应到策略,使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飞跃性的进展,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国有经济飞速发展,只有搞好国家企业的发展和改革,经济才能够随之发展起来,这样有利于提高全国的经济效益和人民的切身利益,以便保证国家居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真正开始快速发展,拥有良好的效益,并且保证其发展道路是健康合理的,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幸福安康。
三、新时期背景下对国有经济改革策略
在新时期背景下进行国有经济政策的改革,是为了实现我国未来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在新时期背景下实现国有经济改革,需要进行优化市场经济格局的操作。将原本的经济发展体制进行改革,从传统的生产行业操作中替换出来,进行国有资本的转移和分化。促进国有经济在其他方面的利用,坚持加大对国民经济命脉产业的扶持,整合国有经济的资本,投入到更多的重点领域,实现对国家经济掌控的主要引导作用。
一方面,积极的推动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发展。优化政府扶持策略,相对的树立起良好的管理机制,帮助国有经济繁荣发展。有效的政府扶持、管理机制,能够改善传统经济发展的模式。保守的观念局限了企业的发展,形成了任何政府部门都有权利干涉企业发展的局面,非常阻碍企业经济的创收。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企业,大多数都是由政府内部管理人员参与计划实施,导致经济发展缓慢。进行企业和政府管理、经营模式的转变,优化发展手段和管理手段,才能够促进经济的收益,改变落后的势态。传统的资本预算需要扶持国有经济的亏损或者是支出项目,进行国有经济改革后的管理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由政府指导的管理,不会影响创始人的资金支配职能。
另一方面,在新时期背景下进行国有经济改革,需要优化经营理念。国有经济改革的措施,就是要建立全新的企业发展机制,能够从传统的国有企业模式中跳脱出来。股份制的企业改革才能够帮助国有经济的改革,建立完善的经济发展体系,促进企业优化管理。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今社会的中国,只有坚持努力不懈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因此我国的经济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主题,加快经济的转变形势,重点关注全局的战略战术,只有不断的加快新经济发展,深化经济改革的体制,才能够增强经济发展的力量,保证经济持续健康的走在前进的道路上。但是,与此同时我国也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在经济发展的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所以要在群众的切身利益考虑,从基层出发,在发展中寻求缺点和不足,使机遇与挑战并存,保证我国的市场经济和国有经济能够顺利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2014)[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5,02:3-44.
- 上一篇:民营医院市场营销策略
- 下一篇:水电安装施工技术方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