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21 17:38: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篇1

[关键词]人口 资源环境 经济社会 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对经济社会研究的不断深入,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对于经济学的研究较早,人口经济学作为社会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来加以建设,人们的认识略显有些不完善或者不完备。工业革命的到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日益提出的资源损耗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众多资源学家、经济学家和生态学者的重新思索,严重的社会资源环境问题激起了社会的强烈抗议,从而也把人口资源环境列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部分。WCED在对联合国提交的关于《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这么认为的:“就是在满足当代人现实需求的基础上而不损害后人需求的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成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称之为一个重大的战略。通过控制人口、保护和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出发,为经济社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抉择。

一、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存在的问题分析

1 人口问题

我国现有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成为世界人口的第一大国,尽管从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就开始实施计划生育策略,有些地区出现了人口的负增长现象,但是从总体看来人口数量的增多却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在2035年人口将达到16亿以上,并且呈现人口的严重老龄化现象,并严重超出世界平均水平。

2 人口的整体素养依然很低

目前我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为明显,分析主要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中国目前贫困人口的比例依然很高,就业率和失业率居高不下,依然有几千万的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以彻底解决。加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人员的需求却出现了下降的发展态势,从而形成国有、民营和事业单位下岗的人数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诚实人口的贫困现象。

3 我国的资源开发较为严重

尽管我过的地下资源较为丰富,但是这些能源的开发毕竟是有限的。由于过度追求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资源的过渡开发造成了很多地区出现了沙漠化和盐渍化状态,地下资源、森林资源和水资源出现了大幅下滑。我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均占地面积却相对不高,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会造成未来我国将成为世界进口资源第一大国,这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很大影响。

4 环境污染问题

由于人口过多的压力和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从全球的形势来看,酸沉降、全球变暖和臭氧层逐渐变薄的现象日益严峻,空气和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垃圾的处理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的一大困扰。

二、人口资源环境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

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该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和终极目标,但是人的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认为,用固定的土地供给相对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生产报酬的递减标志着单位资本的产出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在整个经济系统中,人口与资源、环境、消费、生产、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可以说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人口与环境形成一种生态关系,人口与经济形成经济关系,人口与消费形成一种消费关系,人口与生产成为一种生产关系,人口与资源成为资源关系。在整个环境资源系统中,都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环境的总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自然基础,通过不断吸收、储存和扩散而不断净化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是,对环境的开发必须在一定的限度范围内,一旦超出了这个界限就必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造成生态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从而产生对经济社会的制约和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才能真正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策略

1 控制人口数量,完善人口结构调整

对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的控制措施主要采用优生优育的宏观举措,同时也能为人口质量奠定良好的自然和物质基础。实现对人口的控制也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根本,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对人口增长的控制既有利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又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本的积聚。完善人口结构需要从教育的现状出发,不断完善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对人才资本的投资力度,并建立终身教育机制。

2 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并重

对于资源的合理保护首先各地区要根据本地区的资源现状,分析造成资源环境恶化的有关因素,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开发的双向发展。另外,要加大对新技术的开发,实现对资源的利用率,并建立各级保护区。

3 走区域经济的特色发展道路

区域经济的特色发展主要表现值第三产业方面,对于旅游产业来说,积极开发本地域的自然景观资源,完善基础设施改造工作,普及和落实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加大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不断实现技术创新,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四、结束语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间可以说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内在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开发需要从控制人口数量,完善人口结构调整入手,实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并重,从而推进各地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步伐,这也是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社会战略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非物质社会;可持续发展;自然;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067-01

一、非物质社会的特征

(一)非物质属性的出现

什么是非物质社会?“所谓非物质社会,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数字化社会、信息社会或服务型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信息工人比率大大增加。”①相对于手工业时代或机器时代的物质社会,现代正处于一个非物质社会时期,在这个社会中,大众媒介、远程通讯、电子信息技术以及其他信息媒体的普及,标志着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也意味着一个新的设计时代的到来。

(二)非物质社会中的设计

非物质社会设计是基于非物质社会特征背景下发展而形成的,在非物质社会土壤的孕育中,繁育出新的果实。随着非物质社会的到来,设计行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各种信息技术、数字媒体技术、虚拟影像技术等等的支撑下,设计从传统的单纯的“物”的设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另一种设计形态,即所谓的非物质设计。

二、可持续发展设计风格极其意义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概念。它应是不断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的,并满足当代人需求而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而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别的国家。可持续发展是着眼于未来的发展,不仅应考虑社会范围内的东西,而且还应考虑经济的可持续能力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与资源与永续利用问题,强调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及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前提下的延续。②

(二)如何体现可持续发展设计风格

回顾历史,人类在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只考虑到自身的舒适与满足,而很少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因素。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在我们美化环境的同时,应该更多的考虑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做到真正的可持续性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也越来越注重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不断完善自己的居住环境,那么长此发展下去,我们的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会不会不堪重负?这是摆在人类面前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也是我们设计师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在我们今后的设计活动中,应该更多地考虑到生态设计、绿色设计等,真正朝着可持续发展设计的道路迈进,这样才能构筑我们理想的美好家园。

三、现代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社会已进入了一个“非物质”的时代,但是社会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带来的不仅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系列环境问题,这些突出的矛盾已开始威胁人类的生存发展甚至子孙后代的延续,人们在非物质社会设计中仍然要总结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探寻新的发展模式。

(一)尊重自然

美国著名景观设计师Mc.Harg认为,每一块土地的价值是由其内在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人的活动只能是认识这些价值或限制、适应和利用它,只有适应了才有健康和舒适。因此,处于非物质社会背景下的现代景观设计,不仅要把尊重自然的理念贯穿始终,更是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界中的每一个要素,这样才能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才能保证景观效果的可持续性。

(二)因地制宜

景观设计是在一定地段中进行的,并且是对地段进行适度的、有目的的改变,这就需要从浅层到深层认识该地段及所在区域的特征。浅层的特征是地域自然综合体的生态自然完整性特征,如植被、气候、土壤和地形之间的和谐,旅游景观与周围自然景观的统一,建筑的布局与地形的统一等。深层的地段特征便是场所精神,是根植于场地自然特征之上的,在其上面,时间、空间、人、自然、现实、历史纠缠在一起,往往保留有人的思想感情。现代的景观设计不仅要尊重当地区域的自然特征完整性,更应该尊重该区域特色鲜明的传统和历史,通过因地制宜的景观设计向人们传达出这样一种场所精神。

(三)适度设计

对与一个景区来说,其景观节点的数量、密度、线路上的空间布局,以及单个景观节点的体量、层次、规格都应注意坚持适度原则。处于新技术背景下的现代景观设计应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生态发展的角度出发,避免过高过大的奢侈设计,避免好大喜功、急于求成的设计,在可持续发展的范围内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使整个景观设计成为一个持续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四)人性化设计

景观设计最重要的是要能够满足游人追求愉悦的心理需求,同样景观设施布置也必须满足安全性、私密性和欣赏风景的要求。景观设计大到观景节点、空间布局,小到台阶的高度、栏杆的设置无一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人性化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的设计,也正是秉持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以人为本,从人的需求、人的行为特征出发,为现代社会中繁忙奔波的人类创造出一个理想的生存家园。

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由于城市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现代景观设计应从尊重自然、因地制宜、适度设计和人性化设计等方面入手,重点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是一味的追求人工的新奇趣味,要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实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公众活动、娱乐休闲的场所,在改善我们的人居交流场所的同时,生态建设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相信在物质极度丰富的今天,人们所追求的不仅是高层次的、有品位的休闲娱乐,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亲近也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四、结语

透过非物质社会的发展特征,我们发现非物质社会的设计更加注重人性与情感。充斥着数码产品、电子科技的一座座方盒子里,居住与栖息不再,更多的是一种冷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缺乏交流。我们设计师能够做些什么?这是一个标榜个性的时代,但再高深的科技也要与生活相结合,我们知道飞速发展的代价却是资源的短缺、生态的破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施迫在眉睫。

可持续发展的景观设计可以说代表着现代景观设计的潮流。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既要达到发展的目的,又要协调好人类活动与自然家园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安居乐业,可持续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在非物质社会的背景下,很多景观设计师在设计方面的主导思想是“美”,而忽略了景观设计中的生态要求,没有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所以,现代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当时当地的景观特征,使设计能成为与自然与社会有机结合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景观设计包括环境设计中,有很多可供借鉴并具有指导意义的生态处理方法,依靠科技、依靠植物、依靠地被水文,一定能够将城市人居环境打造成自然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使人们能够“诗意的栖居”,从而使景观设计能够健康的有价值的发展下去。

注释:

①马克·第亚尼.非物质性主导[M].李砚祖.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24-132.

②郭怀成,尚金城,张天柱.环境规划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1-35.

篇3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 可持续发展 必要性 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4-0001-03

在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提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后,十提出了“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在国民素质的提升与人力资本的充值成为当下社会竞争力的核心条件及我国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通过“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实现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正确选择和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的背景与理论内涵

20世纪末,面对日趋严重的生存危机,人类反思自身观念和行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理论。其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强调人们要辩证地理解发展与可持续的关系,认为发展是根本和目的,可持续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可持续发展包含四个基本原则:其一是全面性原则,其强调的是一种全面的发展观,即在强调经济发展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同时促进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其二是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动态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即要求前一阶段的社会发展必须维持或促进后一阶段的社会发展;其三是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谋求社会公平,强调各发展主体(包括代内和代际)都有平等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利,不仅要实现各个地区发展的公平,还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发展的公平;其四是协调性原则,传统经济发展造成了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与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彼此分离、相互冲突,这种分离与冲突导致了人口数量过多、经济两极分化、环境破坏严重、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出现,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社会系统内部各个部分之间要进行协调与沟通,做到稳定、和谐、持续。

二、学习型社会构建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有助于提高人口素质,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类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无知、愚昧以及片面的认识所造成的。因而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入手,而我国提出的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学习型社会建设必须实现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家庭、学习型企事业单位、学习型城乡社区,这样教育就不再仅限于传统的学校教育,它会遍及社会的每个角落、每个系统,惠及每一个公民,其最终目标是全面提升国民的素质,有助于培养公民环境优化、资源有效利用意识和行为,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有助于充值人力资本,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如何从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使命。建设学习型社会,发展终身教育,其本质上就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而通过人们不断接受学习教育所开发的人力资源本身具有增值性、长效性。这样,终身教育―人力资本充值―人力资源开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构成了学习型社会构建与经济发展的必然逻辑关系。

(三)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人们接受可持续的教育

受教育权、学习权是基本的人权。学习型社会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最大限度地给每个个体提供学习机会,要面向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面向不同地区的人,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的教育,最有效地保护受教育权,并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合理地分配给每个人,最大可能地实现社会的公平。所以,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不仅将有助于消除不同年龄之间在教育机会和教育保障之间的差距,为不同年龄的人提供相应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而且还有助于缩小城乡与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实现各地区之间的教育公平。

(四)有助于均衡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持续利用

学习型社会就是要将全社会的资源作为教育资源而共享,所以建立学习型社会,应建立社会不同系统或不同组织之间的资源共享运作机制,实现知识的生产、传播、消费一体化,保证社会资源的全面共享、有效合理的配置。大力发展各级各类的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教育资源横向共享的一个有力保障。应加强职业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之间的衔接和沟通,充分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等的功能。

三、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学习型社会构建的基本途径

(一)以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为宗旨

1.培养学习能力,是人力资本不断充值的内动力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知识的竞争、人力资本的竞争,而知识的积累和人力资本的不断充值从根本上要依靠自主学习,这要求一个人必须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习能力的最佳时期首先应该是基础教育阶段。要非常重视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们不仅爱学习而且会学习,让他们从小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是高等教育阶段。要大力提高教师及学生的科研水平,加大科研经费的支出。爱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需要具备的学习与研究能力。除此之外,还要改变普通百姓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知识能够提升自己和改变生活质量的意识,从而最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2.高度重视基本道德文化素质的培养

首先,强调灵活运用学科知识,摒弃那些已被科学发展超越的、至今还残存在教科书里的东西,补充对人类的思想、能力与素质发展有基础意义的新内容。其次,改变学科结构,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沟通。要促进学生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了解,丰富学生头脑,让他们探索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真正了解人口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要进行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等教育,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志愿者实践活动,让公民真正亲身投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动当中。

3.发展各级各类学习型组织,全面提升国民素质

构建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推进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家庭是建设学习型城区的前提。要以市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构建和谐社区、家庭为宗旨,大力进行道德法律教育、普及计划生育政策、生活常识等,从而有助于完善家庭、社区的管理,丰富社区文化,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构建学习型企事业单位,以满足事业持续发展和员工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科学思考教育培训任务的长、中、短期发展规划。抓好职工培训工作,大力倡导员工不断学习、进修的理念,将提高职工技术业务素质、培养业务能力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构建学习型农村,一方面要构建以职教中心为龙头的农村社区职业教育网络体系。市政府要统筹协调,对各县区的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组建区县职业教育中心,制订构建农村社区职业技术教育网络,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技术和政策的讲授,鼓励农民发展养殖业、大棚种植业等,提高农民农业生产技能,实现绿色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农民素质文化教育活动,提倡清洁乡村、不乱砍滥伐,真正实现农村人民的全面发展。

构建学习型社会要求素质教育不仅要做到全面,还要做到持续进行,不能随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的教育或整个学校教育的结束而结束,必须涉及各个领域、贯穿于人的一生,在人的一生中要不断提高和更新,并随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变化而变迁。

(二)加强各教育形式的联系,有效配置教育资源

传统的教育体系是条块分割、彼此联系松散、界限分明的,并且学校教育内部体系的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外部教育体系的发展,二者发展极不平衡。为保证各种教育体系健康持续发展,充分利用教育资源,需要学习型社会构建一种“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开放性的教育体系。

1.实现各种教育层次的上下衔接

在纵向上,综合规划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以及老年教育,加强上下之间的交流。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学校领导之间也要及时交流,这有助于在学科课程设置中做到衔接自然,从而有利于节约教育时间。在进行继续教育发展初期,校舍紧张时,可以考虑租用大学的闲置校舍,做到充分利用资源。

2.实现各种教育时空的相互沟通

现如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内容都集中在学校教育上,然而学校教育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相比,普通教育发展起步早,各方面都很成熟,而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一般都融合在了普通教育中。职业教育虽这几年虽然发展迅猛,但还没得到社会的完全认可,在教育质量、制度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而成人教育至今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管理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就是要分清各个部分教育之间的界限,充分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的优势,建立相互沟通的教育结构体系,在制度上相互借鉴,在文化上及时交流,在学习内容上能够相互贯通、相互扶持,这样才能保证原有的教育组织能够更加完善。

(三)进行科学规划,分地区分步骤步进行

构建学习型社会,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有两个显著的特征:终身性和全员性。由于我国各地区的发展不平衡,教育基础、教育资源、人民平均文化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学习型社会推进过程中,如果是一刀切的话,会出现有些地区很难跟上进度,有些地区会感觉进度缓慢的情况。因此,全面构建学习型社会这一战略不可能按统一标准在全国各地区统一实施,应采取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和分步推进的策略,根据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1.先城市后农村,先易后难解决地区差异难题

我们可以考虑先城市后农村,由东向西、分片推进的办法。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先从比较容易解决的难题入手,在条件好的地区推行,逐渐过渡到难度较大的问题和条件较差的地区。可以在条件好的地区建立社区教育学院和教育中心,在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建立以学校为中心的终身教育体系,从扫盲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开始抓起。

2.鼓励社会各种力量参与到贫困地区学习型社会建设中

在构建学习型社会时,应加大重视力度,提倡发达地区扶持贫困地区,鼓励优秀教师去贫困地区教书;提供充足的教学设备,鼓励社会团体、非营利组织提供对贫困地区的资助;创办教育交流会,加强地区之间的教育经验交流与分享,实现各地区教育竞的全面提升。

构建学习型社会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力保证。构建学习型社会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原则,制订行之有效、合理的方案,有步骤、有计划、分地区进行逐一推进。

[ 参 考 文 献 ]

[1] 朱新均.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念、路径和对策[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1(1).

篇4

关键词:林业生态;生态保护;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S75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2031

1 林业生态功能及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林业生态功能分析

森林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空气净化站,它对防止水土资源的流失以及涵养水源、储存水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森林能将大气中一部分降水截留,降低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及侵蚀,有效缓解水土流失的影响,实现保持水土的目的。林木的根系相对于其他的植物而言是相对发达的,树木的根系根植于土壤之中,对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森林起着屏障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风沙对农田、村庄及城市的侵袭,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保障。森林能促进气候的调节,降低工业废气对空气的影响,大面积的森林能降低太阳的辐射,加大空气湿度,同样也能起到保温作用,减小气候温差,改善水分循环和气候条件,形成区域性的降水,树木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减轻污染。

1.2 林业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制度不健全,主要是以资源型经济为主要发展模式,资源的耗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也从另一方面对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人口与土地、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一些城市的大气污染成为环境问题中的主要方面,人们呼吸道疾病频发,大气污染形式日趋严峻;林地被占用使得我国的耕地面积锐减,作物产量也不断减少,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已严重影响到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加强生态林业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林业建设对我国社会发展来说是一项基础产业,恶劣的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生态林业建设对改善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1 生态林业的功能及建设意义

林业对水土保持、防风固沙、调节气候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生态林业建设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林业建设能为工农业的发展提供可循环利用的资源,有效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能促进生态环境地和谐。传统林业向现代化生态林业的转型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同样也是全球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林木的砍伐及生产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经济效益,但长久的利用则会导致生态环境的失衡,生态林业建设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相协调的良性循环整体。新时期我国林业建设的发展目标是:建立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将生态环境建设与国家民生相结合,合理的利用林业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化、有效应用。

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和基础,生态林业建设能稳固生态经济的平衡、多样化发展,在和谐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林业生态化建设能为经济发展模式创造有利条件,保护并完善森林资源不受破坏,建设平衡的生态系统,从根本上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林业作为环境资源,能为社会提供可再生资源,为科技发展生态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环境基础,生态化已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生态林业建设还能有效的促进经济结构的重设,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由以粗放式资源耗用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以仿生学方式对传统材料进行设计,是科技发展成为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核心。

2.2 生态林业建设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保障

资源的使用及保护是否达到平衡是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是否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标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是在遵循生态建设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的,生态林业系统的建设为环境及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保护及改善生态环境使对生产力的保护及发展,林业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和措施。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提出建设生态林业的总体规划及目标,突出的反映了生态林业建设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生态林业建设能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满足社会发展对环境的需求,我国将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

我国的少数地区的农村仍然存在着粗放式的耕种方式,为了更多的获取粮食,农民开垦森林,但由于靠天吃饭的特征,使得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恶性循环,更加趋于恶化,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建设,调整农业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化发展一体化。

3 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措施探析

3.1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对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在制度和法律上起到了一定的保障,对林业建设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政府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对林业生态资源保护,加强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与完善,落实责任到人,明确组织机构的划分及管理原则,对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实施有效的管理。根据不同林木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可以建立起林业保护区,对保护区内的资源建立合理的管理规范,对外来人员的出入进行控制,并做好登记,防止外来人员对林业生态资源所造成的破坏。

3.2 采取有效的经营和保护措施

森林资源作为可再生资源的一种,对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具有重要作用,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对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的是生态环境的失衡及破坏,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保护作用,固定水土资源不被流失的措施主要分为3个方面的内容: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林木的种植及养护。政府相关部门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在森林再造过程中加强林木的种植及养护,根据不同林木生长特征,积极改善其生长环境,促进林木的循环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在必要时进行封林,做好宣传保护工作。为给林木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和生存条件,一些林木在造林后需进行封林养护,同时还要加强对林木保护的宣传工作,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林业保护意识,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要根据该地区的土壤条件及气候环境选择适宜本地区种植的林木品种,因地制宜。

3.3 保证充足的资金的供给,加强政府部门的管理

政府在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以及必须的机械设施配备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撑,人才的建设及机械设备的应用能有效解决林业生态资源保护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人类社会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为生态环境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林业生态资源保护,对水平流失、大气污染等治理问题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成果收效甚微,在治理效果上依然不是很理想,我国的林木生态资源保护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加强整顿。

明确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能让人们在思想上对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视,凸显出林业资源保护的意义。林木对防止大气污染及防止水土流失等房间都具有优势,传统掠夺式的开采方式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国家加强对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的重视并加大力度进行林木的保护、培育,建立起有效的可持续发展循环体制,这对当前及今后的环境保护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3.4 加强林木种植的数量及质量,建立有效的循环机制

林木的种植及保护是林业生态资源建设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对一些林木贫乏的地区适当增加森林的覆盖面积,利用荒地开展造林活动,提倡退耕还林;政府要制定严格的林木保护政策,严格执行征林审批制度,保护生态林,向人们推广林木栽培技术,有必要时封山育林,同时还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严格杜绝森林火灾,保护与种植并行。

建立良性且有效的循环机制是实现林业资源保护的重要途径,林木的生长速度高于林木的消亡速度才能算得上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良性的循环机制的主要内容是将林木保护责任落实到个人,并根据工作状况对其进行负责人员进行奖惩,深化人们对环境保护的理念,更好的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从社会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说,养成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生态与环境之间的有机结合,创设科学、统一的机制,促进林业生态资源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结语

拓展融资渠道,保障充足的资金供给,国家要不断加大对林业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严格的规范制度,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环境特点,种植适合本地区生长的植物,改善林木种植结构,真正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林业建设是兼具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生态价值在可持续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多受到重视,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态效益为经济效益提供了基础。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既要注重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炎. 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分析[J]. 绿色科技,2015(01):117-118.

[2]唐晓华. 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探讨[J]. 科技风,2015(17):84.

[3]吴俊亮.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分析[J]. 吉林农业,2013(03):186-187.

[4]赵宇翔. 中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篇5

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而不是任何其他形态的和谐社会。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是一个表征关系的概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有效协调人们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特别是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马克思说过,利益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人们所奋斗的一切归根到底都与其利益相关。要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就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价值原则和价值标准。离开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丧失了价值的支撑,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形成及时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这样,全体人民才能和谐相处,整个社会才能和谐。

二、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社会和谐是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的。富裕不一定和谐,但贫穷肯定不会有和谐。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要保持社会长期而稳定的和谐是不可能的。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目前,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拥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平衡的城乡区域发展、过大的贫富差距、相对滞后的社会事业,以及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等等,构成了建设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是为了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推进社会和谐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发展推动社会和谐和以社会和谐促进发展的理念,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用发展的方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协调好社会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也只有社会的不断和谐,经济社会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才能顺利推进。

篇6

关键词:“两型社会”;内涵;特征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3-0013-02

“两型社会”从本质而言,是一个社会的范畴。根据《辞海》中的解释,社会是人们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相互联系而结成的有机总体。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通过生产关系派生了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社会,并在一定的行为规范下从事活动,使社会藉以正常运转和延续发展。从整体来看,人是自然长期发展与进化的产物,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始终处于自然生态环境之中。人、自然环境和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体系。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快,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然而,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又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不断提高的发展阶段,各种资源开发力度加大,能源消耗迅猛增长,因此我国目前承载了较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压力。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张,经济发展和资源约束之间的矛盾还将不断加剧,如不尽快突破这一发展瓶颈,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将难以实现。2004年初,中国政府正式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问题,目的在于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和健康发展。2005年6月,同志指出,“节约能源资源,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并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同年12月,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表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观已经从过去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逐渐转变为以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多层次目标。

1“两型社会”的内涵

“两型社会”包含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由此,“两型社会”是指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制、宣传、教育等手段和途径,在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各个领域,实施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以最少的资源投入、最小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从结构来看,“两型社会”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复合体;从目标来看,“两型社会”都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实现过程来看,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在全社会范围普遍采取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生产、生活以及消费方式;从结果来看,“两型社会”的构建是定向性社会变迁的形式,最终会通过对现存社会结构和体制的局部性变革,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资源和环境的约束日益凸显。在这一背景下,为了保证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的统一,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必须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由传统工业社会下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向“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中部地区作为承接发达国家与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资源环境压力尤为突出,因此国家将“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在中部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是极具全局意义的战略举措,也将成为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突破口。

2007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旨在两个区域获得成功经验基础上探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两型社会”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简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要求在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环节、各领域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量少的资源消耗换取尽量多的社会经济收益,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要求人类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时,必须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前提,实现人类、自然、经济社会的和谐共生,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两型社会”的构建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一条社会经济发展新模式的特色道路;是顺应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规律,首次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大目标结合,上升到社会演进路径转变的高度,并设立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由点及面、由局部到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全新模式的构筑。“两型社会”的建设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崭新阶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理利用环境不断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更符合中国利益,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的重大举措。

我国“两型社会”发展战略可以分别从经济、社会和自然(资源和环境)三个方面入手,从源头入手解决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冲突,努力完成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共赢。“两型社会”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树立“两型”理念、借助体制机制的监督和引导,合理规划建设路径,才能转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2“两型社会”的特征

“两型社会”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倡导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社会形态,更是探索一条生产绿色高效、生活健康富裕、人与自然和谐的全新发展道路。“两型社会”的建设就是要实现速度和效益、结构、质量相统一、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立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全新观点,是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发展的具体表现。从根本而言是一次社会变革。其具有明确的目标并在现阶段已为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可;“两型社会”建设只涉及体制机制的优化,而并非根本制度的变革;由政府自上而下地发动,其步骤具有局部性和累积性。“两型社会”的特征总结如下:

2.1系统性

“两型社会”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就是资源和环境,这一问题既是自然生态领域的问题,也是经济、政治、社会领域的问题,甚至是科技和文化领域的问题。因此,“两型社会”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它具有涉及经济、社会、生态、政治、科技、文化全方位变革的系统性,这些领域相互交叉、相互影响。“两型社会”更是一个系统复合体,由国家、地区、城市、产业、企业、家庭等多个层次的子系统构成,且均围绕“两型社会”的发展目标进行自我组织和系统控制。

2.2共生性

“两型社会”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在这一系统中,人与自然之间通过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即共生。共生是向异质开放或与异质结合的方式。人与自然都共同存在于共生网络中,社会由各个层次的共生系统所构成,要实现和谐共生,必须重视利益主体的平等,如资源、环境利用中的代内和代际公平;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实现合理分享资源。人向自然索取资源,但又不得造成过度破坏,并且保护环境,改善共生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2.3渐进性

“两型社会”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发展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两型社会”的建设是以现有的条件为基础,以现实的问题为导向,在现实的可能中不断探索的渐进式发展道路。建成“两型社会”是长期目标,这决定了从中短期看来,不同的发展阶段将会有不同的具体目标,其间“两型社会”的评价标准也必然会根据本阶段的客观现实制定,从而体现出差异性,相关的建设步骤和措施也要予以一一对应。

2.4耦合性

“两型社会”要求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相统一。不同社会主体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状况不同,则压力不同,“两型社会”建设路径也不同;不同社会主体自身发展水平不一,则其对资源的需求和环境的影响不同;不同社会主体外部约束条件,如社会风气、受教育程度等迥异,则其参与建设“两型社会”的主动性和结果也不尽一致。因此,对于不同的社会建设主体,尽管“两型社会”的最终目标、短期的评价标准相同,但其实现路径和方式存在差异,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耦合性。

2.5创新性

“两型社会”是一个要求社会主体具有创新意识和改造能力的有机体,在其发展过程中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主动调整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创造和完善其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因此构建“两型社会”离不开改革创新。

3结语

“两型社会”是以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为目标,预示着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选择。虽然有关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相关研究已有较长时间,但“两型社会”并非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全新概念,一种新型社会发展观。因此进一步厘清“两型社会”建设的要素、内涵和特征,将有助于推动“两型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朱孔来,王如燕.两型社会的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2).

[2]蔡景庆.两型社会建设应当把握的几个关键因素[J].湖南社会科学,2011,(1).

篇7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早在人类历史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面对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人们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既要满足当前人的需要,又要满足子孙的生活需要。这一概念的提出,促使人们对环境、对资源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唤醒了人们对生态问题的觉醒,同时也促进了国际性的环境保护活动开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强调区域内经济与社会、经济与人口、经济与环境、经济与资源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即生态可持续性与经济可持续性的统一。坚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它绝不只是一个口号,它是要付诸实践的一个刻不容缓的历史要求。人类只有尊重这一历史要求,依靠人力资本的开发,依靠科技的进步,走集约型的发展道路,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力资本开发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不断开发人力资本,加快科技进步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

相对于人类对资源的无限需求,地球的任何一地区无论其目前的自然资源如何丰富,其自然资源终究是有限的,资源的供给具有严重的稀缺性,无论是在数量、质量、时间、空间或是在结构上都对经济发展形成一个无形的制约。诸多的客观制约、诸多的不可忽视的客观问题,也使人们意识到为了克服资源的有限性,使区域内有限的资源已最小的消耗发挥最大的效能,实现低碳经济,同时又不断开发新的能源,必须且只有加快科技事业的发展。这也正验证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然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科技事业的发展是绝对离不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人力资本的开发。再者,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经济发展不能走高消耗、低效益、粗放经营的路子,而必须选择低能耗、高效能、集约经营的发展道路。前者主要是依赖于投入,而后者主要是靠技术进步推动。投入不可能是无限制,而技术进步则是无限的。它可以使等量的资源投入产出更多的产品组合,在资源严重稀缺的情况下,依靠人力资本的开发,促进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才能使我们的经济走集约化道路,也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二)不断开发人力资本,促进科技进步,可以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容量是经济社会全速发展时绝不能忽视的客观问题。因为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的环境,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人们通过教育、通过人才培养、通过科技的开发,一方面使得生产更节约、更环保,及时缓解原本可能更加严重的生态环境压力。也即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低碳生产、减少污染、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低碳生产是通过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控制生产每一环节的污染排放,以最经济、最环保的方式生产,使污染物的排放达到最低程度。也就是变“末端治污”为“全过程防污”。另一方面,也源于我们的人才开发,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使得我们在各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治理上有了积极的突破。并且科技的进步也促进了国际间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合作。因此,科技是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科技的进步又有赖于人才的开发,鉴于此,我们不难理解人力资本开发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大力开发人力资本,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21世纪经济社会的发展日益取决于人力资本的开发、取决于科技的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看,21世纪是由物质资源与经济资源为主向人力资源与智力资源为主转变的时代。加强人力资本开发、促进科技进步是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本开发是相辅相成的,科技进步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去推动,也只有提高了人力资源质量,才能使科技成果得以广泛利用。而科技成果的广泛利用,又会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三、积极促进人力资本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教育投入,重点在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

我国的国民教育重点投入在基础教育和一般高等教育。这是非常重要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对于这二者的投入只能体现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程度,或者说可以说明一国对其人力资源的初次开发程度,而不能体现本国人力资源的再次开发状况。因为人力资源的再次开发需要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就如欧美国家那样,追求终身教育,不断开发人力本,将人无穷的潜能都开发出来。人的潜能会随年龄阶段的不同而不同、也会随所受教育的程度不同而不同。因此教育不能仅限于“学龄”阶段,它应贯穿于人从出生到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从无意到有意、从被动到主动转换,从追求实现人的个人价值到实现人的社会价值。通过终身学习发挥人一生的潜能,真正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再有,因为观念的原因,职业教育在我国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也不利于我们的人才建设。我应突破束缚,加大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

(二)加大社会公共福利建设,改善民生,如加强公共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社会基本保障的保障力度

人力资源不同于物质资源在于他自身拥有能动性、时效性、智力性、可再生性等。其中可再生性包括两点:一是人类的繁衍;二是人力资源在经过体力、脑力劳动之后需要有身心恢复的时间和条件。这就要求政府通过公共福利来促进人力资本的再生,也只有如此才能对人力资本进行重复开发;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是,通过增强福利,加大保障力度,来缓解家庭负担,让人才真正能从家庭的重荷中抽身,全身心投入科研与建设。社会的职能不仅在于培养出大批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要让培养出来的人才,有时间、有精力、有条件去展示自己的才能,去追求社会理想,促进社会进步。所以,国家应加大社会公共福利建设,改善民生,为人才的成长创造环境,为人才的开发创造条件。

(三)要开拓视野、树立不拘一格的人才观

建国后的几十年,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人才的辈出,保证了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由于一直以来根深蒂固的狭隘的人才观的束缚,我们在人才认识和人才培养上还未能突破传统的思维。思维决定意识、意识又会指导人们的实践。落后的思维方式、错误的思想意识,带来不正确的实践活动。由此,多年来我们对人才的开发、对人才的培养都存在错误的做法,以至于限制了我们的人才队伍建设,使得大量的人才被埋没。鉴于此,我们一定要摒弃之前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人才培样方式,以使人才在各行各业、各个层次都得到得发展和壮大,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我们的经济建设因“技工荒”、“民工荒”,而出现人才供给不足,制约经济发展的现象。所以说,我们应有开阔的视野,树立不拘一格的人才观: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技能,通过自己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创造性地为社会创造财富、做出贡献的人,都可称为人才;人才,总体来说,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但人才队伍也是有梯度的,处于经济、科技、教育等前沿的是人才,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也是人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无可置疑的需要大批的优秀的掌握先进技术和知识的人才,但同时更需要千千万万的平凡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才,如一线工人和农民,没有他们的劳动和付出、没有他们参与到经济建设中来,社会的进步是无从谈起的。所以,我们对人才一定要有正确的界定,否则还只是将人才观囿于一些精英上,也就不利于我们培养出大批的社会发展亟需的人才,或者是已有的大批的人才,因得不到应有的认可而被漠视,他们的潜能也就无法得到开发。所有的种种,都不利于经济的建设,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篇8

(延寿县太平川林业站,黑龙江 延寿 150700)

林业部门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承载着重要的责任。造林绿化是利国利民,荫及子孙,造福后代的公德事业。地球需要绿色,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绿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需要绿色,林业承担着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山川秀美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上来看,生态恶化源于毁林,生态改善始于兴林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提高造林质量,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要根治水土流失,恢复植被,绿化山川,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就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好造林绿化工作。不抓造林绿化,森林就不能恢复,水土流失得不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不到根本改善;不抓造林绿化,农业的基础地位难以巩固,粮食稳产增产、农民增收就得不到保证;不抓造林绿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会落空。进一步建设自然、改善自然、完善自然,建立人与自然新的更高水平的和谐,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努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强调的发展,应是全面、协凋、可持续的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1)人与自然的关系反应着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文明的进步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经历了由和谐到失衡、再到新和谐的旋律上升过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效应日益凸显,林业产业是规模最大的循环经济体,森林资源的可再生性和林产品的可降解性,为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展示了光明前景。加快发展林业产业,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2)把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建设任务放到特别重要的地位,走一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工业文明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极大的提高。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才能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为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提供重要保障。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不仅将产生巨大的生态、社会效益,而且将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多种需求。人类对自然的理念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利用变为了征服,人是自然的主宰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使人类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就是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寻求和建立新的更高层次的和谐,重要的是要采取行动去扭转和改变造成不和谐的因素。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与自然,与自然相处、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题中之意。破坏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保护自然就是呵护人类自己,改善自然就是发展人类自己。

(3)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林业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维护国家木材安全的根本途径。森林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木材和林产品需求急剧增长,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经济越发达,对木材和林产品的需求量越大。而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又对保护森林资源提出了强烈要求。森林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的刚性需求的矛盾日益尖锐。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立足国内解决木材和林产品供应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可以为农民提供最适应、最直接、最可靠的就业机会,充分释放林地、沙地、湿地资源和物种资源及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潜力,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人类的发展。

篇9

今后几年我市将全力推进“节水晋中”建设。总体目标是: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到2015年,基本建成节水型晋中。在全社会形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思想观念和自觉行动;建立起功能完善的节水工程体系、科学合理的用水定额体系和运行高效的节水管理体系;主要节水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基本实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和优化配置,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0*年我市水利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三农”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提供安全、可靠、良好的水环境为目的,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建管并重,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晋中在全省的率先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水利基础。200*年水利工作的重点是:引深三项改革,强化四项建设,推进五项工作。

为推进“三农”工作,落实中央“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的高度,阐述了做好新时期水利工作的重要意义和面临的发展机遇,各级水利部门,一是要以先进性教育促进水利工作。抓住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契机,认真研究水利发展方略,理清思路,转变作风,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二是要以科学发展理念推进水利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保护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推进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是要以改革创新精神落实各项措施。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增加投入,搞好服务,切实在兴水富民上办成几件大事。

篇10

(一)从实证研究来看

全球化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经济发展产生冲突,让谁优先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人类以自己的需要作为价值标准来衡量其他万物的有用性,对自然大肆开发,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利用,资源日渐匮乏和生态系统的功能被忽略,社会发展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威胁着生物多样性系统,自然生态结构遭到破坏。生态主义者认为,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直接源于自认为可以征服万物的人类主体性和中心性。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难题,对于我国西部贫困地区更面临这样的困境,中国西部贫困地区一般属于自然环境较差和资源短缺较严重的地区。为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过度地向自然索取,如草原的过度使用、水资源滥用,森林滥砍滥伐,植被退化、草场沙化、石漠化等。人们不以生态为本的掠夺式经济开发,导致经济发展的欲速不达,形成环境破坏、资源锐减,而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或畸形发展的恶性循环。环境问题暴露出一个内在的原因,人们为了经济发展客观上牺牲了资源与环境。现象背后明显地看出有和环境法相一致的价值导向———人类中心主义。

(二)从学理上看

对环境法立法本位的探讨观点各异,但都离不开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本位法律价值观应是现代环境法的法哲学基础。环境法的基本理念体系应该是建立在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面对生态危机,人类应该审视现有的环境价值观和利益观,从人类中心、非人类中心向生态主义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环境法的伦理基础。学理界关于环境法本位的探讨主要观点有几种:环境法以社会利益为本位,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环境法教授吕忠梅。这种观点认为维护环境的代内公平,代际公平要依靠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观点是较为温和的人类中心主义。但他们的观点是立足于现实社会发展阶段的,认为现在用法律来调整人和环境的关系还为时过早。环境法的本位是社会责任,主张任何环境主体包括国家、法人、非法人组织、个人都要承担环境义务,这是环境主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任何活动都应考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观点是具有进步性的,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是有积极的意义的,但实质上还是以人类中心为理性思考基点的。环境法是以义务为本位的,这种观点的代表是环境法教授徐祥民。传统法律的模式是授予公民权利,权利人提出主张,国家机关加以救济。非人类中心论的学界代表有郑少华主张的环境法的自然本位学说和以陈泉生教授为代表的环境法生态本位学说,这两种观点是超越传统人类中心论的思考模式,开创性提出环境法伦理基点不应只建立在人类的利益上,还应该兼顾后代人、自然和有生命的其他物种,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上考虑自然的利益,生物的利益、生态权利和后代人的利益。比较各种学说,学者们虽观点各异,但都是立足于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把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作为思考的伦理基础。对比来看,将环境法主体拓展最宽的是自然本位学说和生态本位学说,这两种学说不仅考虑各代人的利益,又扩展了主体范围,从环境资源永续利用和人类长远发展来看,自然本位和生态本位学说则更可取,这两种观点是非人类中心的典型代表学说。

(三)从立法来看

我国现行环境法立法以人类中心为出发点需要改变环境保护法确立了我国环境与资源法的基本原则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资源保护的协调发展原则,协调发展原则是符合人类社会的理性认识的,但不能否认这项原则是标准的以人类为中心的思维方式,环境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附属。协调发展原则虽然明确了环境与资源的重要性,却没有将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置于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在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驱使下,环境与资源保护必然沦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重视以代际的观点审视本代人的发展,和关注后代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当代人在追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应让不断恶化的环境反过来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而剥夺后代人享受的良好的自然环境的权益。

二、生态本位的法哲学价值观的学理发展

(一)的生态主义观

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一词,但并不意味着缺乏明确的自然生态观,马克思多次论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提到“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提到,人们必须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违背自然规律,不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人是“站在稳固平衡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类常常忘记自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以征服者、支配者的角色出现,在观念上将人类与自然界对立起来。马克思恩格斯承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又强调人要了解自然界,人作为社会的存在要对自然界进行统治,但同时强调对自然掠夺式开发,会造成难以察觉到的间接影响和长远利益,要求人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中要斗争又要合作。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虽然是以人类为中心展开论述的,但却是人类文明转向生态文明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生态本位的环境价值观

随着工业化发展,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加剧,人口急剧膨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出现的环境问题由区域性向全球性扩展,资源短缺现象出现,环境污染加重,生态平衡被打破,直接影响到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人类自然理性的提高,人们从地球科学,生态系统与人类关系,生态伦理等不同角度对环境问题的思想根源进行深入的学术探讨,反省和批判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伦理观,应该确立以自然生态为基础的环境伦理理论。生态主义的环境法律观念要求人类发展不能只考虑人类自身的利益和权利,同时考虑其他动物植物的权益。我们思考人和自然关系时,应该秉着两条原则既要促进人类的生存发展又要有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平衡。不能将经济社会的发展置于其他物种的生存、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平衡等之上。生态主义的环境法律观念还要求承认人类价值,也要承认其他物种的价值,尊重其他物种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倡导注重人类的环境资源责任和代际间的公平,充分考虑其他物种对于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生态主义对环境立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