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07-20 16:40: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低碳经济;产业结构;体系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is the only way to build a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and it is the strategic choice to promote our economy and society to achiev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opportunities and method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from the importa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Key words: low-carbon economy; industrial structure; system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低碳经济是指兼顾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低增长、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基础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它是相对于人为碳流通量而言的,是一种为解决人为碳流通量增加引发的地球生物圈失衡而实施的人类自救行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实现低碳生存。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2010 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光鲜的数字背 后,我们需要认识到中国经济的增长依然是以资源的大量 投入和环境的污染为代价的,技术进步或全要素生产率的 贡献相对较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未得到转变 。 随 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整个世界经济体开始关注环境的污染 问题,全球经济变暖成为人类面临的极大挑战,低碳经济 成为人们开始关心的话题。1900 年―2004 年的 105 年,主 要国家和地区的碳排放历史积累份额中,欧美等资本主义 国家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这也进一步说明了经 济的发展必然会导致较多的碳排放 。 从经济所处阶段和产业结构特征看,中国目前正处在快速重工业化阶段,而支撑重工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是能源供应。只有实现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从而实现经济稳定和持续发展的目标。从社会结构转型进程看,中国目前正处在快速城市化阶段,而作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活动频繁、交通拥挤和财富集中的庞大有机体,中国城市高消耗、高排放的“高代谢量”特征十分显著。随着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扩张速度越来越快,控制城市能源资源消耗和废气排放成为实现节能减排战略的关键所在,发展低碳型城市化乃大势所趋。从社会发展战略看,我国粗放型发展方式的高碳排放和其他伴生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已经造成严重后果。发达国家的发展导向和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使得中国的生态文明应当立足于国情,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动态导向型社会”,重点围绕提高能源效率和构建清洁能源结构开展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二、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
(1)借鉴国际先进的经验。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已推出若干重大举措,其基本模式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系统和低碳产业结构,要求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鼓励低碳发展的政策,发达国家的低碳之路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2)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将会创造新的投资点和消费点,从而促进内需的扩大,使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转化为机遇。据汇丰银行的德利马预计,低碳经济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到2020年时,该行业的年收入将超过2亿美元。
(3)碳交易的发展将带来商机中国获得联合国批准的核证减排量约占全球总量的40%。根据国际清洁发展机制,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国家可以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碳排放权,中国极有可能成为最大的低碳商品生产基地、最大的低碳制品出口国、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场,这其中无疑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中国企业也可以在碳交易中直接得利。
2.2 发展低碳经济的挑战
(1)能源消费结构的挑战。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能源需求量将达到50亿t标准煤以上。从能源消费结构看,我国煤炭消费所占比重过高。2007年全球一次性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仅占27.8%,发达国家煤炭消费比例大多不到20%,而我国煤炭消费所占比重高达69.5%,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高碳”的挑战。
(2)经济增长模式的挑战。中国近30年的GDP以平均每年9%左右的速度增长,能源消耗几乎也在同步增长,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以“高碳”消耗为代价的。按照这个速度,到2030年中国的煤炭消耗大约为每年40亿t,而中国煤炭产量的峰值大约在2027年达到27亿t。按照当前的“高碳”模式发展,不但能源供应将成为增长瓶颈,环境的危害和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也无法应对。因此,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增长模式是我们当前的必然选择。
(3)技术水平和资金投入的挑战。目前我国在能源生产和利用、工业生产等领域的技术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和关键设备制造能力差,产业体系薄弱,这是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最大挑战。比如,在电力行业中煤电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热电多联产技术等,中国仍不太成熟。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但执行情况并不乐观。由于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又存在技术壁垒,中国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先进的技术,尤其是煤炭的清洁化技术。
三、实现低碳经济的途径分析
3.1 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低碳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从高碳向低碳转变,成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又一个重要方向。产业结构调整应侧重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如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旅游、教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不仅要关注“中国制造”,更应该关注“中国创造”,要减少中间制造环节的能耗、物耗和污染。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使单位能耗创造的GDP有明显增长,在国际分工中实现价值链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改变经济增长长期依赖低成本制造业优势的现状,限制“三高一低”产品出口。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高碳产业准入的市场门槛,积极发展低碳产业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3.2 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政策体系
完善低碳经济政策,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鼓励发展低碳工业并对低碳技术实行补贴政策,支援低碳消费者或生产者;积极构建碳权与碳市场,开展国内自愿性的碳排放交易机制;另外,还要建立碳基金、碳汇生态补偿机制、投融资机制等。完善低碳消费政策,加强公众参与意识。大力推广我国的低碳标志认证制度,鼓励企业生产低碳型产品,把温室气体减排同商品销售的竞争挂钩;制订和完善主要工业能耗设备、家用电器、机动车等能效标准,强制淘汰高耗能产品要想把社会发展纳入到低碳的轨道上来,就要从改善 民生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如要尽量坐公交车,尽量乘火 车去 8 公里以外的地方,用跑步等节能方式锻炼,使用节能 灯,改用节水型淋浴喷头,午餐休息时或下班后要关闭电 脑及显示器,等等。这些事虽然琐碎、细小,但它的意义却 严肃、重大。这一切不仅仅是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改进 我们的生活质量,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这些 节能低碳的小事正在准备迎接并创造一个新的社会,这就 是低碳社会的时代 。所以,改善民生不仅是低碳社会发展 的根本目的,也是根本手段,正是改善民生才能够从根本 上造就我们所梦想和追求的低碳社会 。另外,还要在“政府采购”中加入低碳采购的相关标准等。完善低碳强制性政策,加大政府保障作用。积极拟定碳排放总量控制方案,制订低碳城市评估标准及建设规划技术指南等,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3.3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的手段
发展低碳经济不是一时的时尚,而是社会公德和时代 精神的必然要求。发展低碳经济要求建立低碳社会,低碳 社会是一个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特别是切身利益 有密切关系的社会,也是一个同民生问题和民生工程有深 刻联系的社会 。 简言之,低碳社会的建设过程,必将也是一 个改善民生的过程 。 在低碳社会中,一些基本的问题如低碳教育 、 低碳科 技 、 低碳文化 、 低碳旅游 、 低碳医疗等,都凸显和倾向民生问 题 。 由这些基本要素组合成的低碳社会在整体上不仅有重 点,而且这个重点非常明确地体现为民生,从而使民生成 为低碳社会整体的重中之重 。 离开了民生,这种重要性就 要失重了 。 因此,推进低碳社会建设,就应像党的十七大精 神 、 十二五规划所要求的那样,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 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 重点的社会建设 。 低碳社会的建设是一个大局,无论各项具体工作如何 重要,在实施上都要服从大局,而实现这种统一最好的标 准就是民生问题,就是改善民生的事业。改善民生的方针 既体现了全局的要求,也体现了局部的取向。以民生为准 则,低碳社会建设工作全局的权威性可以得到更好的支 持,低碳社会建设工作局部的权益也可以得到更好的维 护。
参考文献
[1]刘向兵,刘钊,杜军杰. 电力发展如何应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J]. 价值工程,2011,(2).
篇2
关键词:区域经济;城市经济;体育设施;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4-0048-02
体育设施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体育运动的硬件条件和基础保障,体育设施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公共体育事业的发展。近些年来,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参与体育锻炼成为了人们业余生活的首选,他们渴望通过体育娱乐活动获得健康的身心,因此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需求自然也在不断增加,无论是在设施的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需要加大力度,才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对体育设施的要求。体育设施的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提高体育设施的建设水平,需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一、体育设施建设概述
体育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的硬件条件,同时也是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现代城市体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体育设施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体育事业的发展,关于体育设施的建设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体育设施一般需要按照体育赛事的举办要求分为室内设施和室外设施不同的种类,因为很多体育项目本身具有多样化特征,所以体育设施的建设也需要结合体育活动的开展需求进行相应的设置。通常情况下,对于体育活动都可以从室内和室外两个角度进行划分,而且体育项目的种类较多,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频率等都随时发生变化,所以体育设施的建设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除了保证体育设施的基本功能以外,还需要考虑到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体育设施的建设可以满足城市经济发展需求。
二、体育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表现
1.促进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的完善。体育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设施的建设可以极大地改善城市的形象,对城市整体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有很好的带头作用。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的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的要求,需要投入相应的人力和财力进行体育设施的建设,不仅满足了城市体育活动的开展需求,同时也改善了市容和城市空间的规划,有利于促进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的完善。
2.促进城市结构的优化。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在举办体育赛事时必须要保证具有配套的体育设施,这不仅可以满足体育赛事的举办需求,而且可以改变城市的结构和环境,促进城市区域功能的增强。同时,体育设施的建设需要结合城市规划的整体要求,对体育场馆、场地进行合理布局,这也有利于促进城市空间的优化。
3.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播。体育文化是伴随着体育活动的发展而形成的,与城市体育事业的发展密不可分,体育设施可以作为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传播平台,促进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体育文化逐渐吸收了不同的文化精髓,同时结合区域经济和人文的发展情况,才能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体育文化同时也是城市精神文明事业中的重要内容,举办不同的体育赛事可以带来不同的体育设施规划需求,也可以针对体育赛事构建一个主题文化场景,而这对于体育文化的传播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促M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体育设施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举办体育赛事的城市中,每一次针对体育赛事开展的设施建设都能够使城市居民的健康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体育设施的建设可以对城市起到很大的改造作用,无论是在硬件设施方面还是体育科技信息的软件系统方面,都可在城市中形成客观的规模效益,对区域内的城市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比如我国在2008 年举办的奥运会,大大地推动了城市的建设,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且有效促进了交通、房地产、旅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三、城市体育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影响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体育设施的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体育设施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尤其是大型场馆的建设与维护需要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如果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则无法满足体育设施的建设需求。所以说,区域经济发展对于体育设施建设有较大的约束作用。
2.对体育设施的重视程度。地方政府对于体育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财政投入的比例,而这对于体育设施的建设与维护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在体育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中需要明确建设规划,并且将体育设施的建设纳入到城市整体的规划政策中,才能在财政、行政等方面给予足够的优惠政策。同时,政府的重视也可以帮助体育设施建设获得更多民间投资者的关注,吸引更多民间资本注入,从而为体育设施的建设提供更多支持。
3.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收入和消费能力也不断提高,而这也是影响城市体育设施建设的重要因素。参与体育娱乐活动已经成为城市居民业余生活的主要方式,群众对于体育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包括体育设施的数量、功能、结构以及舒适度等方面,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越高,对体育设施的要求也越高,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推动了城市体育设施的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4.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能力。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同时需要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城市建设中是否具有承办大型赛事的能力,对于地区体育设施的建设也有直接的关系。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需要完善的体育设施系统为基础,为了增强城市举办体育赛事的能力,需要不断提高体育设施的建设水平,为城市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体育文化设施建设协调发展的途径
1.充分发挥政府在体育设施建设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政府的投入是城市体育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渠道,政府在体育设施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所以要充分调动政府对体育事业的投资热情,不断加大体育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可以在现有的财政支出基础上,考虑体育设施的建设需求,结合当地的民俗风情和地域特色,将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到政府发展规划中,为体育设施建设提供更多支持。另外,体育设施的建设工作不是独立存在的,在体育设施相关配套服务的建设方面也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包括景观特色、配套服务、综合利用等行业都能够获得更大发展,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实现快速发展。
2.增加城市体育设施的数量和功能。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对体育设施的使用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所以在体育设施的数量以及功能方面都需要进行调整。一方面,根据当前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适当增加体育设施的数量,使体育设施与城市发展规划的需求相适应,室内设施与室外设施协调建设,这样才能满足群众的体育娱乐需求。另一方面,则要丰富体育设施的类型和功能,比如赛车场、保龄球馆等,这些场馆的建设可以改变以往单一的体育设施体系情况,满足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体育活动的需求,扩大体育设施的娱乐功能。
3.以大型体育赛事的承办为契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因此地方政府可以积极承办大规模的体育赛事,并且以此为契机加大体育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一方面可以促进城市布局和结构的完善,实现均衡布局;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大型赛事的举办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体育设施建设水平的提升。为了满足大型赛事的承办要求,需要加强城市体育设施的建设,而这也可以拉动区域内相关行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4.拓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通常情况下,政府的财政投入是体育设施建设的主要投入方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实现体育设施建设水平的提升,除了政府的财政支出以外,还需要积极吸引社会力量的投资。为了保证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成立专门负责体育设施建设与维护的部门,设立专项资金,将以往单纯依靠政府财政的独立投资渠道转变为政府支持、企业运作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渠道,改变以往经费结构单一的模式,充分利用政府、社会、集体、个人等不同的投资渠道开展体育设施的建设工作,促进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
5.完善体育场地法治建设。体育设施的建设与维护需要完善的法律w系做保障,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额指标暂行规定》等,这些制度的有效执行为体育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提供法制化保障。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也需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修订地方法规,使其更加符合当地体育设施建设的需求,并且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其能够发挥保障作用。对某些不符合体育设施建设的工作则需要有效地控制,如用地方面、资金方面,都需要通过严格的审批手续,保证体育设施建设工作的有效进行。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体育事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而体育事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体育发展硬件保障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在现代体育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应不断完善体育设施的类型和功能,实现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由世梁.我国城市体育设施建设布局研究文献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2).
[2] 何国民.区域体育事业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5).
[3] 张岩,唐宝盛.公共体育设施的特性与我国公共体育设施供给[J].冰雪运动,2015,(2).
篇3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法 劳动能力权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经济的总体思路是发挥自身优势,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开拓国际市场,发展经济。我国吸引外资的主要优势是廉价劳动力和资源。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资源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外技术和经验可被学习和借鉴的空间不断缩小。这些变化使得我国以简单制造方式生产低成本产品的竞争优势慢慢削弱。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向科技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人才创新型的道路发展。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在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方面取得很大成就,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十分明显。但是,总体上来说,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科技对经济的贡献还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即使是上海这样一座代表中国科技创新最强和经济层次最高水平的城市,仍然主要是依靠资金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科技对上海经济的贡献率只有35%,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68%的水平。同时,我国企业社会化生产水平低,组织程度差,技术和创新能力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较还明显具有较大的差距。
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以从美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中借鉴一些有益的做法。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经历了长期的增长。而同期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比如日本、欧盟国家则处在经济增长乏力的阶段。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在于,一是美国重视发展人力资本。20世纪90年代,美国每年在教育上的投资达到了GDP的20%。并且,美国的教育极具自己的特色。美国不仅重视精英教育,而且重视普及教育。不仅重视抓好学龄教育,而且重视开展终身教育。美国每年的在职教育投入高达GDP的5%。由于美国对教育极为重视,因此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到美国学习,为美国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资源。二是创新管理机制,促进经济发展。美国政府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和激励经济的发展。在财政方面,政府优化开支,减少赤字;在货币方面,控制通货膨胀率,维护经济发展的稳定环境;在经济上,鼓励和奖励企业科技创新,强调科技的产业化,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贸易中,坚持“公平”政策,开拓科技产品的国际市场,增加出口,推动经济增长。总之,由于美国科技发展和管理创新的共同作用,促进了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并且使美国引领世界经济前进的步伐。由此可见,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重视科技发展,管理创新,而这些目标都只能通过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有效实现。因此,大力保护和发展全体社会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
经济法是提高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基础性法律
经济法之所以能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原因在于它可以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这种功能自经济法诞生开始就深深地镶嵌于其中,并不断发展和完善。1802年英国制定了《学徒健康与道德法》,以此来保护学徒的健康。这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意味着雇佣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得以保护,劳动能力权作为一种新型法权观念自此产生。随后,劳动能力权在公司法、劳动法等法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和保护。法律对这些权利设立都是在确认和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发展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则是在商品流通领域保护劳动者的消费权,本质上是在规定任何劳动者都有正当消费、获取合格商品的权利,以保存和发展劳动能力。另外,有关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的法律也同样是以确认和保护国家管理劳动力权的方式来调整经济发展。总之,不论是在生产、交换、消费等微观经济运行领域,还是在市场调控和监管等宏观经济管理领域,经济法都处处包含着对劳动能力权益的保护。可以说经济法是保护劳动者劳动能力权益,提高劳动者劳动力权的基础性法律。
经济法对劳动能力权益的保护和对劳动能力的提高,是通过调整剩余价值的分配来实现的。任何经济形态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劳动,越是高级的经济发展形态越需要劳动者的密切合作。那么,如何调整劳动者在共同创造的社会新增财富中的比例影响到人才的发展和企业的生存,并关乎国家的经济发展。通常情况下,如果劳动者在创造财富时付出的劳动多,而所分的社会财富少,或者劳动力水平高,却得不到更高的劳动报酬,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这便直接影响了经济生产。另外,劳动者获得的劳动报酬偏低还会直接影响劳动者的营养、医疗、培训和对其后代的教育。因此,当劳动者的经济能力不足时,必然会阻碍其劳动能力的提升,甚至引起劳动能力的下降。所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保护和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而保护和提高劳动能力的重点又在于合理分配劳动者共同创造的社会财富。经济法调整社会财富分配,保障劳动力权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上,这一观点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被普遍接受。其主要做法就是通过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为,使企业,即集体劳动者,能够通过正当的市场竞争行为实现劳动剩余价值。这种借助“国家之手”克服“市场之手”的弊端的经济管理工作我国一直在做,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体现在,国家通过企业法调整投资者、管理者和生产者共同劳动所创造的社会财富的分配。目前我国的公司法和劳动法基本上还是在遵循国外传统民商法的理论,承认了投资者资本获利的正当性,将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视作商品关系来确定权利义务,而对于劳动者通过体力劳动来分享剩余价值的权利未作规定。这种理论回避了为什么劳动者通过劳动利用资本生产产品,资本可以获得多数利润,而劳动者却只能获得少数利润这样一个基本问题。之所以要坚持建立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就是要规定不论是投资者、管理者,还是生产者都只能通过劳动贡献分享财富,这种分配方式更有利于保障劳动力权,促进劳动能力的提高。
劳动经济法理论及法律体系构建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充分肯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等多种手段的综合作用。构建劳动经济法理论及法律体系,需要从理论和制度两方面进行创新。
(一)构建劳动经济法理论
从理论上来说,需要构建劳动经济法理论,以此来指导经济法律制度的改革。所谓劳动经济法是指,以劳动能力权为经济法的基础性法权,以劳动力个人所有制为基本制度的经济法律理论。具体来说,我们有必要突破两种传统法学理论的束缚。一是突破传统的国家干预论对经济法的禁锢,加强其他有关就业、创业、生产、分配、管理、持股等劳动能力权保护的公司法、劳动法等法律的研究。传统经济法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作用,这种理论的缺陷在于它容易割裂法律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使法律有时难以正确反映经济发展规律。因为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从理论上来说这些法律应当反映广大人民的公共利益。实际中国家制定的法律并不必然全部符合公益。从根本上来看,经济发展的活力在于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者。因此,运用公司法、劳动法,甚至从更广泛意义上来说通过教育法、知识产权法和社会保障法等法律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力权及劳动成果分享权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二是要突破传统的财产个人所有制理论的限制,建立以劳动力个人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法体系。由于传统私法以财产个人所有制为基础,构建了以所有权、债权和人身权等为基础权利的法律体系,体现了个人利益发展的需要,因此它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进步。然而,人们过于追逐私利会最终导致贫富悬殊、资源枯竭、经济危机的出现。为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建立以劳动力个人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法律体系,再一次确认和保护劳动者劳动权益。所谓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度是指每一个劳动者的劳动力天然归于本人所有,为本人自身生存和发展所用。我国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彻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目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实现了马克思提出的“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设想。这种创举彻底粉碎了以往任何一种依靠资本剥削他人劳动成果的制度,实现了人人平等地、完整地拥有个人劳动力的目标。当前,为了进一步保护劳动能力权,以立法形式确立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对于调整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激励劳动者提高劳动能力,激发创造财富的热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创新经济法律制度
从具体制度上来说,需要创新经济法律制度,进一步保护劳动者劳动权益,提高劳动者劳动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成功转变。一是要在经济法中确立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和劳动能力权。虽然目前我国的经济法一直没有明确规定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和劳动能力权,但是我国其他法律中的某些规定却早已隐含着对二者的肯定。比如宪法中有关按劳分配的规定,劳动法中关于专业技术培训和同工同酬的规定等等,这些法律规定都是在以不同的形式对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和劳动能力权的承认。因此,为了更好的保护全体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们可以,并且有必要在经济法中确立劳动力个人所有制,设立劳动能力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雇佣工人只能通过出卖劳动获得基本生活资料,而资本家却凭借资本占有剩余价值,以此来积累财富,这种生产方式包含对劳动能力个人所有的某种程度的否认。然而,当前资本主义国家却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了保护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和劳动能力权的法律制度。如美国的人力资本入股制度就是对劳动能力确认和保护的直接案例。美国学者西奥多・ W・舒尔茨认为人们对劳动能力的投入使人的劳动能力形成并得到提高,并成为人力资本。这些投入包括卫生保健、教育培训等等。这种资本同样可以在公司中享有一定比例的股份,与其他资本形式共同分享剩余价值。有数据显示人力资本对美国经济增长贡献巨大。可是,正式确立劳动能力权的问题在我国却还没有广泛受到重视。我国本身既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当前又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之下,我们更宜尽早在经济法中确立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度,设立劳动能力权。二是要扩大经济诉讼的种类,完善经济诉讼法。目前,为了解决经济诉讼法可诉性差的问题,许多学者提出公益诉讼的解决方法,并且对操作性问题也作了研究,这无疑值得肯定。但是经济法需要保障的权益并不只限于公益,还有以个人劳动力和集体劳动力为主的私益。例如劳动者与企业之间关于劳动报酬的争议,对劳动者健康保护的忽视,职业和技能培训不足的问题等等,这部分利益纠纷的解决被传统的经济法所忽视。这些涉及劳动能力保护和剩余价值分配的问题都需要有相应的经济诉讼机制加以保护。目前,在这些利益冲突中,尤其要注重对企业内部劳资双方利益纠纷的诉讼解决。这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劳动报酬偏低、劳资矛盾尖锐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从长远看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彻底改变过去以经济数量增长为统一标尺的发展观念和对劳动能力保护和发展不足的现状,构建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科技发展为引领,以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环境优化为依托的和谐经济社会。这种转变成功与否将会决定中国能否在经济发展上实现质的飞跃,成为世界真正的经济强国。为此,我们要在现有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之下,通过经济法和经济诉讼法对全体社会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权益进行更加明确、更加充分的确认和保护,以此促进人们提高劳动能力,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让社会各个层次的劳动者都能共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的经济成果,为自己谋得更多的幸福与福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陈乃新.论劳动力权是经济法的基本范畴―兼论研究经济法权利应当突破三大理论障碍[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8
3.陈乃新.劳动能力权导论―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经济法保障[M].湘潭大学出版社,2010
篇4
摘 要:经济的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之间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两者之间也有着一定的互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经济的改革不断深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着经济法的完善,而反过来讲,完善的经济法又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本文就当前环境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之间的互动进行探究。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法;互动;再分配
一、引言
伴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在短时间内进行了转变。事实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之间有着密切不可分的关系,两者之间也有着一定的互动关系。面对当前的市场机制,要加强政府的调控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动经济法完善,并以完善的经济法带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发挥两者的互动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
经济发展方式就是指所有可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与模式,主要包括经济的增长方式,结构变化以及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收入分配指标,甚至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所谓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指以投资、出口等方式来带动经济增长,并以消费、投资以及出口相协调的方式来带动。另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还可以以第二产业为主,以拉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相互协调的方式来带动经济增长。此外,还可以将物质的增加和资源的消耗为转变,转变为以技术投入、提高员工素质和创造性管理的方式来带动。
所以说,改变经济发展的观念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所以应将经济数量的发展与劳动者劳动状态的提升转变成为以人为本、有科学技术指导以及协调统筹为核心、改善环境为目标的协调、全面的可持续发展观。这也是充分证明经济方式的转变是决定我国经济有质的转变的重要前提,也是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竞争力的重要动力。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互动的战略意义
就我国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来讲,大多表现为投资过高、能源浪费严重、物质损失超高、不够环保等等情况,而这种粗放型的经济方式的重要结果。而在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中,这种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会使得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从而加社会的阶级冲突。这也是反映社会背后发展不协调,投资与消费不协调的重要体现,会直接给我国经济发展的收入与投入造成不协调,且会拉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差距,激化矛盾。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不仅是经济数量的增长,更多的已经扩展到了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中。只有利用政策指导转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缓解这些矛盾,以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稳定好市场。
而针对这一点来讲,经济法作用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基础性法律上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是实现我国经济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的重要措施,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结合起来也成为了主要任务。作为直接反应经济发展的经济法来说,其有着调整的不要醒,不管从制定还是执行上来讲,其都对经济方式的转变起到了指导的作用。尤其在科学技术的投入与劳动素养的提升方面得到了结构优化,不仅增加了经济效益,更降低了环境污染,进一步实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基本理论互动关系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发展已经是必然趋势,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要不断的将经济发展转变为以科学技术和人才创新为目标的方式,以提高企业与国家的实力。一方面,通过转变员工素质、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要在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中加以强调国家干预,使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的互动关系足以表现在基本理论上。另一方面,实施与完善有助于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经济法,进而增加经济效益,并实现经济发展。
比如说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有了通过经济法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措施,自此之后,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法律概念被纳入经济法中施行。此外,对劳动者劳动能力的保护也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中得到了以体现与确认,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容的提出,其已经发展到了注重脑力劳动的培养上,而不再仅仅局限于体力能力。作为劳动者劳动能力保护的基础性法律,经济法必须要在理论政策与制度上得到相应的完善。而我国的经济法则指出,要加强国家对经济市场的干预,这种制度指导实践直接带来了经济实际与法律之间的分裂,不但降低了法律对市场经济的真实反映,更局限了法律代表民众真实意愿的功能。所以,必须要减少国家对市场的干预,使得法律更加真实的反映出劳动者的想法,并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以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还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理论与制度,构建经济法律透析,对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进行规范,在公司法、知识产权法、劳动法以及多种社会保障法中得到体现,以此来不断推进经济的发展。
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实施的互动关系
1、完善对利益主体的调整。
由上文所述可以看出,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对于提高利益主体的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其能提高民众的收入水平、增加国家的社会经济效益与财政收入,但也会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失衡,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如果过分的追求经济数量的增加,对于经济发展的质量没有足够重视,则会带来很多的环境问题,这不仅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更会使得经济发展过分拘泥于表面,缺乏创新,最终出现产业结构布局问题。因此,想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使得经济法实施以不断实现利益主体的留意平衡,并完善相关法律规范。
2、加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实施互动。
经济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实是相互影响、相互衔接的,完善的经济法必须要在发展方式的转变实践中得到实现,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与改进,以提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另外,经济法体系的完善不仅是实现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更是加快经济运行速度的重要前提。从理论上来讲,经济法因市场调控和政府主导所以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发展,而从实质上来讲,完善的经济法体系,是实现经济法价值的基本,是以市场实际情况为导向的必然趋势。
六、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之间有着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的互动关系,这种配合与衔接不仅关系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更与我国财政和社会经济收入有着重要的关系。运用这样的政策使得我国经济更加完善、科学,使得经济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长春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 赵玉.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J]. 广东社会科学,2012,05:251-256.
[2] 江晓波. 浅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互动的关系[J]. 东方企业文化,2014,01:28-29.
[3] 汪素芹.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相互影响的实证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2014,01:51-60.
篇5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09-0021-04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Sanhu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XU Jie, GONG Xinsh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832000)
Abstract: Based on relevant panel data from 2000 to 2011, using regression model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Sanhu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The results show that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an improve the consumption level, but the scale of real estate is a negative item. It concludes that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promotes to chang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but the effect of other two is varies for different province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panel data
2008年的经济危机对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很大冲击,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亟需转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党的十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十二五”是我国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时期。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三化”发展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推动作用,成了亟需探讨的重大课题。
国外学者致力于研究消费者行为等因素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其中,J M Keynes的绝对收入学说、F 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理论、M Friedman的永久收入理论较为著名。另外,Duesenberry(1949)认为居民消费受个人习惯的影响。Kahle(1986)发现价值观差异对不同区域的消费有显著影响。但是,没有针对“三化”如何影响居民消费变化的研究。
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城镇化与居民消费关系方面,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较少,而且对于城镇化与居民消费关系的研究各执一词、莫衷一是。有学者质疑城镇化对于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范剑平等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并没有促进居民消费率的增加[1]。也有学者肯定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率的促进作用。张杰等认为城镇化有利于打破二元结构促进消费率提高[2]。马远认为城镇化是刺激内需的重要手段[3]。姜凌等发现城镇化能显著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4]。丁任重等认为城镇化率、房地产市场发展规模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存在着地区差异[5]。上述研究都只注重研究“三化”的某个方面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而没有将“三化”同时纳入一个系统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虽然严立冬(2012)将“三化”置于一个系统进行研究,但是仅研究经济增长而忽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且用1984~2010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研究,27年的样本数据难以确保研究的可靠性。
本研究将“三化”置于一个系统,研究其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关系。基于2000~2011年31个省的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方法考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关系。通过该研究可以为我国在新时期推进“三化”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政策建议,同时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转型提供借鉴。
1变量与数据选取
采用全国31个省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三化”发展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参考最新研究成果,选择消费率(con)作为被解释变量,体现经济的“三驾马车”对其拉动的平衡性[6]。解释变量有:①农业现代化水平(alp):在参考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农业部门产值比重与农业部门就业人口比重之比来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7]。②工业化水平:选取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ind1)和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ind2)两个指标衡量工业化水平。③城镇化水平: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衡量地区的城镇化水平(urb)和商品房销售总额占地区GDP的比重(hou)衡量房地产规模。由于消费率的变动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此将经济发展水平即GDP的实际增长率(rat)作为控制变量。
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将我国大陆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板块并采用其2000~2011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文中变量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各地区各年统计年鉴。
2面板模型设定
我国学者姜凌将城镇化变量纳入动态面板模型,对城镇化和农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加入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等指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变量取对数):
lnconit=αit+β1itlnratit+β2itlnalpit+β3itlnind1it+β4itlnind2it+β5itlnurbit+β6itlnhouit+μit (1)
面板数据模型一般有三种,即混合回归模型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和个体随机效应回归模型。对于模型的具体形式采用F检验和Hausman检验确定。对全国而言,F值的伴随概率为00000,给定5%的显著水平拒绝原假设,因此应建立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以同样的方法可判断,东中西部地区均应建立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继续运用豪斯曼(Hausman)检验,进一步确定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豪斯曼检验结果见表3所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除西部地区应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外,其他地区均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具体形式如式(2)、式(3)所示。
lnconit=αi+β1lnratit+β2lnalpit+β3lnind1it+β4lnind2it+β5lnurbit+β6lnhouit+μit+νit (2)
lnconit=αi+β1lnratit+β2lnalpit+β3lnind1it+β4lnind2it+β5lnurbit+β6lnhouit+μit (3)
式(1)至式(3)中,t=1,2,…,T,表示时间;i=1,2,…,N,表示观察个体数目;αi、αit为常数项;β*it、β*的“*”取1,2,…6为相应变量的系数,经济意义为弹性。
3实证结果与分析
31面板单位根与面板协整检验
为了避免伪回归问题,通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以检验每个变量的稳定性及计量模型的稳定性。本研究采用基于相同单位根情形下的LLC检验和基于不同单位根情形下的Fisher-ADF检验。只有当在5%显著性水平下LLC与ADF统计值都显著,才认为变量不存在单位根,具体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存在单位根假设,两种检验方法均通过则判定不存在单位根,滞后项采用(Schwarz)准则确定
从表1可知,在5%显著性水平下变量都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而同样显著性水平下这些变量的一阶差分都能够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表明差分变量是平稳的,即原水平变量是一阶单整序列。因此,可以继续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本研究采用Pedroni检验和Kao检验两种方法。Pedroni检验采用7个统计量综合检验,由于文中T=12
表2协整检验结果显示,在10%显著性水平下,无论是Pedroni检验还是Kao检验都拒绝原假设,则可认为全国和各地区lncon、lnrat、lnalp、lnind1、lnind2、lnurb、lnhou变量存在协整关系。
32基于全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对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数据显示,农业现代化、工业增加值比重对于消费率的增加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城镇化水平对于消费率影响不显著,房地产规模扩大与消费率提高显著负相关。农业现代化、工业增加值比重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16和005,即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1%会带来消费率增加016%、工业增加值比重增加1%会带来消费率增加005%,农业现代化的弹性系数要大于工业增加值比重的弹性系数,表明农业现代化对于消费率增加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工业化。这一现象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一方面,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存在的消费不足是由农村居民的消费不足所导致的,农村居民占全国人口的58%,但农村居民消费占全国消费的份额不到40%[9]。农村收入水平低又缺乏相应公共服务,导致家庭负担增加,因此农村居民消费倾向较低。另一方面,中国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城镇化速度缓慢,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5亿增长到2010年的670亿,增长了288倍;空间城镇化速度飞快,建成区面积从1978年的074万平方千米上升到2010年的401万平方千米,增长了439倍[10]。在这样的城镇化进程中,产生了一大批“失地农民”,他们不能成为市民,不能享有城市社会保障。城市的空间快速扩张,土地成为稀缺要素,地方政府凭借垄断势力提高地租,使得住房成本上升[11]。居民为了购房必然会降低生活消费,这就是购房的挤占效应[12]。
33基于东中西部地区比较分析
331农业现代化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的地区差异
农业现代化对于地区消费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东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弹性系数分别为011、004、028。这是因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够显著促进农村居民收入的上升,进而促进消费率增长。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这种特征有利于大型农业设备的作业,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中部地区,经济水平没有东部地区高,土地资源没有西部地区丰富,且人口尤其是农村人口基数庞大,导致了农业现代化水平弹性系数低下。
332工业化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的地区差异
工业化对消费率的弹性系数有工业增加值比重弹性系数和高技术产业占制造业产值比重弹性系数。在表3中,前者东部地区为007且显著,中部地区为-003且显著,西部地区为003但不显著;而后者东部地区为002但不显著,中西部地区都为负值且显著。由此可知,除东部地区外,工业化对于消费率提高没有促进作用,反而起一定的阻碍作用。因为地方政府通过国有工业部门投资“大项目”、“重项目”干预工业化,阻碍了消费率的提高[13]。中西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国有经济占据份额较大。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高,国有经济占据份额较小。2011年数据显示,中西部绝大部分地区国有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在32%以上,而东部多数地区在20%以下。
333城镇化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的地区差异
城镇化弹性系数有人口城镇化弹性系数和房地产规模弹性系数。在表3中,前者东部地区为003且显著,中部地区为001但不显著,西部地区为-001但不显著;后者东、中地区都为负值且显著,西部地区也为负值,但不显著。表明东部地区人口城镇化能促进地区的消费率提高,而中西部地区则不能,这是因为消费率提高必须同时具备消费欲望和购买力。东部地区能够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而中西部地区虽然人口城镇化对于消费的提高有拉力,但是缺少购买力推动。东部和中部地区省域面积普遍小于西部地区,但是空间城镇化速度要快于西部地区,导致土地资源锐减,地租急剧上升,因此随着房地产规模增加房价涨幅巨大,对于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较大。西部地区,房地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房价上涨幅度较小,对于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较小。
334农业现代化对新型工业化的影响分析
学术界对于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之间的关系观点不一。本研究借鉴Rivas构建解释变量交互项的方法[14],引入农业现代化和高技术产业与制造业产值比重的交互项,进一步考察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消费率提高这一路径是否存在,引入交互项的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知,交互项系数东部地区为048且显著,中西部地区为负值但不显著。这说明东部地区存在上述路径而中西部地区则不存在。因为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将一部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后,能够进入非农业部门就业且提高收入水平,进而促进地区消费率的提高。但是,中西部地区非农就业机会少,即使农业现代化将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也不能显著促进消费率增加。
335房地产规模对城镇化的影响分析
引入房地产规模和人口城镇化的交互项,进一步考察房地产规模扩大人口城镇化地区消费率上涨路径是否存在?引入交互项的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表4东中西部地区加入lnalplnind2交互项的
由表5可知,交互项系数东中西部地区都为负数且显著。这说明房地产规模扩大人口城镇化地区消费率上涨路径不存在。其原因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游资、热钱炒作房地产促使其价格疯涨,阻碍了人口城镇化的继续,并且高房价还挤出了通过按揭购房居民的消费需求。
4结论与政策建议
利用2000~201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三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①农业现代化促进地区消费率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房地产规模增加不利于消费率的提高。人口城镇化与工业化对于地区消费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②不同地区“三化”对于消费率的促进作用差异显著。东部地区工业化对于消费率提高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最大,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促进作用不明显。③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不同,存在着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消费率提高的路径。④人口城镇化与房地产规模的相互影响不利于地区消费率提高。鉴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高度重视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以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重视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15]。
(2)进一步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将教育、就业、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与户籍制度脱钩,真正实现共同市民身份。改革干部考核机制,适当减少GDP增长在考核体系中的权重,将地方政府官员晋升的标准转向辖区内居民福利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方面。
(3)分区域规范房地产市场,保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东部地区应着重规范土地市场的出让行为,推行制度规范与行政监督共同作用的新制度。中部地区应建立土地市场实时监控的长效机制,推进房地产市场长远发展。西部地区应推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改善投资与消费环境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进而强化市场机制对房价的调节功能[16]。
(4)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并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东部地区应该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且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中西部应该积极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为非公有制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当地落户提供便利,同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构造现代产业体系并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参考文献:
[1]范剑平,向书坚.我国城乡人口二元社会结构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J].管理世界,1999(5):35.
[2]张杰,龚新蜀.基于状态城镇模型的新疆城镇化发展研究[J].软科学,2011(8):120-123.
[3]马远.基于面板模型的城镇化经济绩效区域分异研究[J].软科学,2012(5):76-79.
[4]姜凌,高文玲.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消费――基于我国31个省(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投资研究,2013(1):141-149.
[5]丁任重,朱博.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基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13(2):9-13.
[6]关欣,乔小勇,等.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43-50.
[7]王贝.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11(9):21-24.
[8]张捷,周雷.国际分工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基于新兴工业化国家跨国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1):38-49.
[9]尹宗成,张士云,李冬嵬.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分析[J].消费经济,2009(2):27-30.
[10]熊柴,高宏.人口城镇化与空间城镇化的不协调问题――基于财政分权的视角[J].财经科学,2012(11):102-108.
[11]辜胜阻,刘江日.城镇化要从“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J].人口研究,2012(6):3- 12.
[12]田青,马健,高铁梅.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分析[J].管理世界,2008 (7):27-33.
[13]张宴,龚六堂.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5(1):75 -108.
[14]Rivas. The Effects of Trade Openness on Regional Inequality in Mexieo[J].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2007(41):545-561.
篇6
关键词:成都经济重心;经济发展方向;转移轨迹
一、经济重心理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因素
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更多的是考察该区域内工业总产值的总量水平。城市内的工业布局总是遵循着一定的工业集聚和扩散理论。早期的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产业集聚是在不存在规模经济和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主要是最求知识外溢、共享市场、经济外部性。新经济地理学的克鲁格曼认为产业集聚是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形成的结果。当产业集聚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形成工业园区,这种工业园区的形成模式称为是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但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为了加速经济增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带动经济增长,我国的园区模式大多是先由政府成立园区,再进行招商引资推动园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园区的集聚和扩散影响着一个城市、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的变化。为了研究一个区域内经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经济重心的概念。重心的概念来源于物理学的力学的知识,主要是指在各个方向力的作用下,使得各个牵引力的作用能够达到相互制约、相互制衡的一个均衡点。经济重心是反映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在各个方向上的经济牵引力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一种相对静态的均衡状况。在我国最早利用经济重心来研究和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是周良民(2000)《经济重心、区域经济与协调发展》,徐建华和岳文泽(2001)《近20年来中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及其对比分析》,冯宗宪和黄建山(2006)《1978-2003年中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的动态轨迹及其对比研究》。赵祥(2013)
在《产业集聚、扩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书中提出了产业重心的概念,认为我国工业发展空间格局的变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都会受到产业重心变化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产业重心变化引起了我国跨区域的产业转移。经济重心的移动可以从长远上把控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导向指明方向,对推动区域内产业集聚和产业扩散具有重要意义。当区域内一个方向的经济发展发展或其他方向的经济弱化都会推动经济重心的轨迹向着一定方向移动。
影响一个区域内经济重心移动的因素有很多,我们主要考虑本区域内工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本区域内地理空间坐标的位置。一个区域内各个辖区工业园区的建立可以帮助这个区域内工业经济的发展,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本辖区在整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整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就越大,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对整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就越小。在整个区域内空间地理位置也影响着经济牵引力的大小,距离中心区域越远对整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就越小,距离中心区域越近对整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就越大。
二、经济重心的模型构建
以赵祥的产业重心分析模型为基础,构建区域经济重心模型。前提假设:
(1)推动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是区域内产业集聚所带来的工业生产总量,只考虑工业生产总值对经济的牵引作用,不考虑农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对经济的牵引力。
(2)以城市的区域地理中心,作为区域内的坐标原点,在坐标轴上来考察区域地理内的各个经济增长点和距离中心原点的坐标位置。
(3)不考虑城市内区域经济所占面积的大小,我们只考虑城市内各个区域方向上经济增长点经济总量的影响。
假设一个城市内有n个经济发展区域,第i个区域内带动经济增长的点的坐标是(Xi , Yi),Vi表示第i个区域内经济的发展水平,即该方向上对经济发展的牵引力,(X , Y)表示该城市内经济发展的重心。
X=∑ni=1xivi∑ni=1viY=∑ni=1yivi∑ni=1vi
三、成都经济重心的移动轨迹计量分析
(一)成都经济在成渝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国务院着力培育成渝经济区,将成渝经济区作为推动西南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来带动成渝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成都作为成渝经济区内的一个核心极点,成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方向、工业的布局直接影响着整个成渝经济区的发展状况。在整个成都市中,成都的行政辖区为7区12县市。成都的每一个行政区域可以作为成都市县区内一个县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着周边经济的发展。由于成都各个区县之间存在着空间的距离,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各个区县对经济重心移动轨迹的影响力大小也不相同。各个区县内的经济增长点都影响着成都经济重心移动的轨迹向着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方向发展。在成都各区县内的产业集聚总会带动聚集区内或集聚区周边的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外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强的牵引力,总是希望的经济发展,向着集聚区域内发展。
(二)经济重心模型的计量因素选择
1、经济重心模型的计量因素之一――成都经济空间布局
篇7
【关键词】经济发展;经济转型;物联网
经济发展动力来自于生产要素的不断投入,但是要实现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仅仅是投入生产要素是不够的,还必须依赖于生产效率的快速提高。因此,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一般将经济的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与集约型两类。它们根本区别在于对经济的贡献不同,前者依赖于投资的增加实现对经济的增长,主要体现在数量的投资增加;后者依赖于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质量的提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一、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演变特点及经验
1.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式演变的过程,纵观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史,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
1.1机械化阶段(1760年-1860年)
此阶段的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简单的机械生产方法代替手工劳动:机械制造、铁路交通及航空运输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此时个体私营企业或者合伙制工厂成为主要的生产组织,与前期的土地等自然资源的投入的农业经济相比,此阶段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依赖于新兴部门吸呐大量的剩余劳动人口而获得的,因此,称此阶段的的增长方式为劳动力投入驱动型的。
1.2重工业阶段(1860年-1910年)
此阶段的主要特点:重型机械替代了简单机械,基本实现了社会化大生产,国家基本建立现代化工业体系,工业革命基本完成。钢铁、电气、重工业、化工等领域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股份制公司成为了生产组织的主要形式。此阶段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依赖于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而实现,因此,称此阶段的经济发展方式为资本投入驱动型。
1.3资本管理阶段(1910年-1970年)
其主要特点是:社会经济组织已经经历了资本的积累阶段,由于流水线生产的应用,大规模的精益生产与销售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特征。汽车工业、石油工业、民用消费及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此阶段的经济发展方式已从资本投入驱动逐渐转向管理创新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驱动型。
1.4信息化发展阶段(1970年-现在)
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信息化与智能化成为生产方式的新特征,服务、金融、电子信息成为了社会经济增长的新的引擎;教育、研发、科技创新等词语成为此阶段的主要关键词,此阶段的经济发展方式演变为知识创新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驱动型。
2.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验
在世界经济发展史有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其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2.1政府应该在非竞争领域做出自己的职责
政府在非竞争性领域所做的一些干预政策对经济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税收优惠、出口退税、支持研究与开发等,能发挥较好的协调、引导作用,能为经济的发展转型起到基础性作用。在90年代,美国总统克林顿为了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设立网上交易免税区。
2.2强化市场机制在竞争性领域的地位
强化市场机制在竞争中领域的地位,确保市场开放性、充分竞争性,建立完全的市场秩序,欧美发达国家一般采用如下措施:一开放生产要素市场、促进资源合理配置,让资源合理流动;二充分发挥市场的价格机制的作用,确保市场价格信息透明;三 强化企业才是市场的主体、一切以企业的发展为前提。
2.3通过科技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发挥主导作用[1,2]
此阶段政府要注重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并实现科技创新。要达到上述效果,政府要做如下工作:首先要提高国民素质,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离不开教育,因此政府必须加大教育力度。其次 要加快新技术装备引进的步法,提高企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要加大技术创新,要开发具有前瞻性与实用性的产品。例如:日本SONNY和韩国三星,在这方面做得都不错,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因此政府必须提供相应的发展平台和空间。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在资源约束和经济结构失衡的情况发生,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自改革开放以来,GDP增长率均达到了9.7%,形成了庞大的国民经济总量,到2010年GDP已经超过日本,仅此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此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过于追求速度,产生了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失衡,反而束缚了经济的发展。
1.重工业化的资源稀缺约束了本国的工业化水平,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的后阶段,即以重工业阶段为主的阶段,这对资源的持续供应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到2009年底,我个各项能源消耗占世界的比例均达到世界消耗的1/5;因此国际上形成“中国需要什么、什么商品涨价”的格局。同时我国面临着资源总量有限而资源利用率又低的局面,这些因素不解决必将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
2.产业结构不合理引起就业结构扭曲,过去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格局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得到加强[3]。
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就业结构扭曲经济发展,各类产业应该协调发展,目前中国主要是依靠第二产业发展经济,占GDP比重为46.8%,分别高于第三产业42.6%,而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的比重为70%,因此第三产业不足,造成无法吸纳更多的人就业,大量人员无法就业就造成经济的负担,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投资、消费与进出口“三驾马车“发展失衡具体表现在: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经济发展主要依赖投资和净出口拉动。
从2003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都是以投资为主经济增长模式,每年固定资产投资均超过了25%,对经济的贡献都超过40%以上;同样进出口贸易增长过快,经济结构不合理,风险较大,经济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净出口拉动,国民消费率严重过低。
三、推动国家与地方经济转型的手段与趋势
1.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
首先维护市场的公平与竞争性,建立市场公平竞争的体系,加大公共产品的建设,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从制度和层面上保证市场机制才是社会的主角;其次是完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把节能降耗减排、市场机制是否完善,居民生活和居住环境等民生改善等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中,从制度设计上,限制地方政府为片面追求GDP增速导致的资源浪费和与民争利问题,抑制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的为追求短期业绩的冲动。
2.优化投资结构
一是以优化投资结构为切入点,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严格控制土地审批,调节信贷投放总量和投向,提高环保、节能、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大力支持经济发展内生性较强的民营企业发展。二是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消费倾向和消费能力。一次分配在注重效率的前提下,重视和兼顾社会的公平,逐步增加城乡劳动者整体收入水平;政府扩大转移支付的二次分配,要重点向低收入人群倾斜。同时,改善消费环境,拓宽消费领域,挖掘潜在消费需求,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三是优化进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支持具有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扩大服务产品和农产品出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增加能源、原材料以及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
3.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产业促进工业化,大力发展物联网,以物联网推动经济发展的转型
目前,业界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即物联网是互联网和信息化应用的延伸和拓展。物联网推出以后,将引发产业革命,促进社会变革,将促进行业融合,尤其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物联网是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发展成果,大量劳动力会在物联网发展过程当中得到释放,这将引发劳动力的转移。
以珠三角地区为例:到2012年,广东将力争实现物联网设备制造业产值超1000亿元、物联网信息服务业产值超1000亿元,催生广东物联网产业集群,最终打造“智慧广东”。广州是“智慧广东”计划的试点示范城市。广州700多家物联网企业主要分布在卫星导航、RFID、传感器三大行业,这些行业将吸纳大量的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因此大力加大物联网的建设,可以顺利推动国家和地区的顺利转型。
参考文献:
[1] 李宝.坚持科技创新加快经济转变[J].建材世界,2012,33(2):169-172.
篇8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 效率 区域经济柳州
The application of DEA method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fficiency evaluation
Liang Hui
Abstract :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calculates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value of Liu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wenty years by using the C2R Model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further analyz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efficiency of Liuzhou city and countiesfrom cross-sectional data and finds some problems exiting in Liuzhou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uts forward the improved measures of the counties DEA effectiveness after thoroughly analyzing the influencing effective factors ofDEA, providing decision-making support to those cities in transforming their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Keywords: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Efficiency; Regional Economy; Liuzhou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项目: 数据包络分析在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编号:200802LX057)
一、 引言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区域经济的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它不仅取决于该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交通条件等历史状态,还受到该区域的外部环境变化趋势影响。有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很多研究是围绕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展开,侧重于经济增长量与经济增长速度的研究及经济产出指标的测度和评价。但区域经济是个多投入多产出的综合经济体,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当下,对区域经济的分析不仅要考察其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更要将投入和产出指标进行综合分析,重视发展效率的评价。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柳州二十年间经济发展效率情况进行评价,并重点对2008年柳州市区及其各县的经济发展效率情况进行分析。
二、 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是美国运筹学家A.Charnes, W.W. Cooper等基于“相对效率评价”概念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系统分析方法,是在运用和发展运筹学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主要依赖于线性规划技术、用于经济定量分析的非参数方法。DEA模型是基于多输入、多输出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DMU)相对有效性的一种数学规划分析模型,通过输入和输出数据的综合分析,DEA可以得出每个DMU的综合效率。据此将各DMU定级排队,确定有效(即相对效率高)的DMU,并指出DMU非有效的原因和程度,给主管部门提供管理信息。
假设有n个DMU,每个DMU都有m种类型的投入以及s种产出。用投入指标向量 、产出指标向量 分别表示DMU的输入与输出指标,其中 。本文记选定的DMU为 。 模型对偶线性规划问题表述如下:
s.t.
式中 为权重, , 为松弛变量(Slack or Surplus)。解此线性规划得最优解为 、 、 , ,其经济含义为:
(1) =1,且 = =0,则 为 模型下有效,即在这n个DMU组成的系统中,资源获得了充分利用,投入要素达到最佳组合,取得了最大的产出效果,也就是说DMU在有效生产前沿面上生产。
(2) =1,且至少有某个 >0或者某个 >0,则 为 模型下弱有效,即在这n个 组成的系统中,若 >0,表示第i种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数额为 ;若 >0,表示第r种产出与最大产出值存在 的不足。
(3) <1,则 为 模型下非有效,即在这n个DMU组成的系统中,可通过组合将投入降至原投入的 比例而保持原产出不减。此时, 在相对有效行业生产前沿面上的投影为: , 。由此,可以计算出 转为DEA有效时,各指标项与相对有效目标的差距。对非DEA有效或弱DEA有效的DMU进行投影计算,可在现有DMU集合基础上提出使其转变成DEA有效的改进方案,还可具体指出每个投入、产出要素应改进的程度。这对管理决策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信息。
(4)投入冗余率与产出不足率DMU中各分量的 与对应指标分量 的比值称为投入冗余率,记为 ,它表示该分量指标可节省的比例。同样地,设 ,则 称为产出不足率。
(5)若 ,表示 规模收益不变,此时 达到最大产出规模点; ,表示规模收益递增,且 值越小规模递增趋势越大,表明 在投入 的基础上,增加投入量,产出量将有更高比例的增加; ,表示规模收益递减,且 值越大规模递减趋势越大,表明在 投入 的基础上,增加投入量不可能带来更高比例的产出,此时没有再增加投入的必要性。
三、实证分析―对柳州经济发展效率的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经济发展效率研究中输入输出指标的确定是评价决策单元的有效性的关键,只有那些与决策单元最密切相关的输入输出因素才可以作为分析评价的指标。区域经济体的投入指标有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人力、资本、资源三类,在选择输入输出指标的过程中考虑到柳州经济系统的特点及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了6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作为输入输出指标。输入指标有:职工人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总额、财政支出;输出指标有: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些指标能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区域经济系统的耗费与收益情况。
(二)决策单元和数据的选取
本文以纵向数据(1989―2008年)分析柳州二十年整体经济发展效率,再以横截面数据(2008年)分析柳州市区及各县经济发展相对效率。前者以年份为决策单元,后者以市区、县为决策单元,虽然决策单元不同,但目标一致。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均从《柳州经济统计年鉴》整理,指标数值代入DEA模型,利用LINDO软件计算出经济发展效率值。
(三) 柳州经济发展效率纵向分析
将1989年-2008年柳州经济发展指标值代入模型运算,得出各年份的经济发展效率值及其它相关的定量数据,见表1。
结果分析如下:
(1) ,且 = = = = = =0的决策单元有13个,即1990年、1994年、1995年、1997年、1998年、2000-2002年及2004―2008年经济发展整体效率DEA有效,这十三年的 =1,规模收益不变,表明投入和产出已达到较为饱和的状态。
(2) ,但松弛变量不全为零的无,即不存在整体效率弱的DEA有效的决策单元。
(3) <1的评价单元有7个,且 <1,即1989年、1991年、1992年、1993年、1996年、1999年、2003年,各年整体效率非DEA有效,规模收益递增。
(4) >1的无,即不存在规模收益递减的决策单元。
表11989年-2008年柳州经济发展效率评价值
决策单元
(四)柳州经济发展效率横向分析
从上述结果分析可知,柳州二十年特别是2000年后经济发展整体效率DEA有效,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但各区域是否协调发展,有待进一步评价分析。以下以2008年为例,在2008年柳州经济发展整体效率值DEA有效的状态下,以市区、县为决策单元,具体评价柳州区域经济发展效率。
各决策单元输入输出指标数据见表2。
表22008年柳州市区及各县经济发展指标值
数据来源:柳州经济统计年鉴(2009)
将表2指标数值代人DEA模型,利用LINDO软件计算出柳州市区及各县经济发展效率评价值,见表3。
表32008年柳州市区及各县经济发展效率评价值
结果分析:
(1) ,且 = = = = = =0的评价单元只有市区,即在这七个DMU组成的系统中,市区为 模型下有效,资源获得了充分利用,投入要素达到最佳组合,取得了最大的产出效果。市区的 =1,处于规模收益不变阶段,规模有效,其投入产出比已达最优。
(2) <1,六个县均非DEA有效。从投入方面来看,六县的财政支出均有冗余,说明财政支出规模过大,效率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柳江、鹿寨、融安、三江四县固定资产投资有冗余,说明投资规模过大,利用率低,存在较大的浪费;柳城县和融水县没有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存在劳动力过剩现象。从产出方面来看,六个县均在财政收入指标上未达到有效水平,在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上也分别存在不足,未能达到最佳产出,存在较严重的利用效率低下问题。
(3) <1,非DEA有效的六县,规模收益递增,说明这六县具有较强的经济发展潜力,尚处于经济发育成长阶段,如能在现有投入的情况下适当地加大投入,通过规模扩张,实现规模经济,提高投入资源的相对利用效率,并找出产出中低效的环节,加以适当的调整,必定能促进其经济的较大发展。
(4)改进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 对于非DEA有效的六个县,存在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对非DEA有效的六个县进行投影计算,得出使其转变成DEA有效的目标改进值,结果见表4。
表42008年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的目标改进值
四、 结论
本文利用 模型求解出二十年柳州经济发展效率评价值,其中有十三个年份资源获得了充分利用,投入要素达到最佳组合,取得了最大的产出效果。但从横截面数据深入剖析柳州市区及各县的经济发展效率,可以看出柳州经济发展问题所在。以2008年数据为例,从纵向来看柳州整体经济发展效率DEA有效,但从柳州经济体各构成部分分析,柳州经济区域内部的经济效率差距问题较严重。七个区域中只有市区经济发展效率值DEA有效,规模收益不变,达到最大的规模收益产出点,其它六县均非DEA有效,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市区、县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差,发展不平衡。非DEA有效的各县既存在投入过剩又存在产出不足,这里的投入过剩不是数量上绝对的过剩,而主要是由于投入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相对过剩。其由于各县具体情况不同而又有其不同的原因,各县应引起重视,根据自己情况加以改善。
根据模型求解结果,提出改进各县使其DEA有效的目标值,从而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重要的决策信息,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贡献。柳州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需要科学地使用好有限资源,通过优化和协调,达到各区域DEA有效,提高经济发展效率。
参考文献:
[1]盛昭瀚,朱乔.吴广谋 DEA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53-161.
[2]吴文江.数据包络分析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134-166.
[3]高亚春. 基于DEA的我国各地区经济相对效率评价研究[J]. 统计教育,2009(1):1-8.
[4]柳州市统计局.柳州经济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梁慧(1968―)女,广西柳州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硕士。
篇9
关键词:地方经济发展;人力资源;成人高等教育;协同关系
“十三五”的开局,伴随国际金融危机的余啸,我国的经济发展整体进入调整期。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等因素,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笔者认为,成人高等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发展具有先天条件,可以为地方经济在原区域位置、自然资源、制度文化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实现为地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兼顾提供支撑。
一、“软条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
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区域位置、自然资源、生产环境等硬性条件,二是制度环境、人力资源、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软性条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大背景下,人力资源、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软条件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区域环境以及制度等条件相对固定,如何在一定量的生产要素条件下,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成为地方政府关心和研究的主要问题,这也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等因素成为推动经济发展重要因素的原因之一。因为生产要素保持一定量的情况下,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成为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
二、人力资源的提升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其中包含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所能贡献的经验、技能、体力等因素。本文重点从后一层含义来探讨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人力资源决定生产效率。从宏观角度看,经济增长(社会总增长)是通过社会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体系把各种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在一定量的资本和劳动要素条件下,经济增长主要是由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决定的。产出效率越高,经济的产出总量就越大。微观经济理论得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在市场上的收入分配是由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决定的。显然,对于既定的生产要素量,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不同,将决定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及水平。2.人力资源的提升可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索洛最早发现了投入产出中的“剩余”现象,他在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考察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时,发现去除资本和劳动力因素产生的产出,有很大的产出“剩余”无法解释。舒瓦茨后来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用来解释投入产出的“剩余”。人力资源属于隐性条件,一旦形成经验或者专业技能,可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管理水平。流程优化和创新管理方式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3.人力资源的提升可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源的提升对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也有显著的效果。教育与经济属于间接联系,中间的联系即为人力资源,张晓秋等在其《成人高等教育对重庆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研究———基于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一文中,为了研究成人高等教育对于重庆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选择人力资源中的“技术”来作为中介,得出“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能够促进技术的进步,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一结论。科技技术的创新一定是在研究和一线中诞生,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的技能性人才,有一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在科学技术创新和发明上,具有很好的优势,对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起到良好的作用。
三、成人高等教育对人力资源提升的意义
人力资源中的技能、经验等要素,是推动经济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这些因素的获取则是来自于教育和实践。1.成人高等教育能提升人力资源的“技能”。成人高等教育通过专业理论加社会实践的方式培养拥有某一专业技能的人才,直接与生产结合,在专业理论学习中配合专业的社会实践,达到学即用的效果,对于提升人力资源的“技能”效果显著。杨雪祥在《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分析》一文中提出,成人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增加,会提高劳动的产出效率,而普通高等教育能提高资本的产出效率,这意味着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侧重于提高劳动的产出效率,即从事技术工作的人才。2.成人高等教育能提高人力资源的“创新”水平。成人高等教育既有实践的操作,更有理论研究和创新的基础,可结合地方的优势产业,申报项目,联合政府、企业和高校进行专业研究,培养实践和研究双高的人才,促进人力资源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提升软实力。成人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专业理论的学习,对于人才接触实践操作之后的“经验”和“创新”,会奠定一定的基础。以实践检验理论的学习,以理论提升实践操作和创新,从而培养人力资源的“创新力”。
四、成人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协同关系
成人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属于协同关系,成人高等教育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支撑,而地方经济发展则制约和影响成人高等教育的定位和发展。1.成人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力保障。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李守镇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指出,在日本,整个产业工人队伍的高级技工占比40%,德国则达到50%。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5%左右,全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人。地方经济发展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成人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而理论加实践的教育教学模式,为技能型人才的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因此,成人高等教育能够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2.地方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经济的发展对成人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硬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投入上;二是软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源的吸引力及就业方面。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优势学科以及就业效果,都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寻找能够提升人力资源效率与质量的方法,而成人高等教育对于人力资源的技能性和创新性培养也是其主要目标,并且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依托地方经济的支持,双方要互相接力,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雪祥.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2):58-63.
[2]王超,罗然然.我国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4):18-23.
[3]张晓秋,冉茂盛,徐磊.成人高等教育对重庆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研究———基于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7-22.
[4]陈龙根.浙江省成人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关联性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0-53.
篇10
GPI指数的提出
GPI指数的概念GPI是国内生产总值污染物排放指数(GDPPollutantEmissionIndex),是反映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状况的指标。GPI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每生产一个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所排放的污染物数量。在环境统计公报、环境状况公报中,废水的统计指标有废水排放总量、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COD)、废水中氨氮排放量;废气统计指标中有二氧化硫排放量(SO2)、烟尘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固体废物排放量状况主要由固体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量来衡量。因为废水中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废气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在污染物排放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所以本研究选取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COD)、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SO2)、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工固)作为GPI的分析指标。
GPI指数的作用GPI指数是反映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状况关系的指数,它能反映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组成的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的状况,也能反映经济与环境发展规划和计划的执行性情况,以及对过去发展状况和相关工作的总结和评价等。GPI指数提供了一个科学客观的、明确具体的评价指标,是对经济与环境系统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工具。GPI可以对城市经济与环境系统进行衡量,纠正唯国内生产总值反映城市经济发展的片面倾向,使城市有一个合适的近期努力方向和科学长远的奋斗目标。GPI把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起来,为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发展及城市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使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确保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达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基于GPI的城市经济发展与污染物排放分析
部分城市经济发展与工业污染物排放状况分析在分析城市经济发展与工业污染物排放状况中,考虑分析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工业污染物指标的代表性,本研究选取全国三类23个城市(直辖市3个、部分省会城市7个、部分非省会城市13个)作为分析对象,统计了2011年这些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废水中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废气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运用公式(3),计算了GPI工业COD,即单位GDP废水中工业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运用公式(4),计算了GPI工业SO2,即单位GDP废气中工业二氧化硫(SO2)排放量;运用公式(5),计算了GPI工业固废,即单位GDP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
部分城市工业GPI分析从GPI工业COD的平均值来看,有16个城市GPI工业COD的指标值低于23个城市的平均值5.65,其中直辖市、省会城市的GPI工业COD平均值分别为2.56、5.01,均低于23个城市的平均值,而一般城市GPI工业COD的平均值6.72高于其平均值。从GPI工业SO2的平均值来看,有15个城市GPI工业SO2的指标值低于23个城市的平均值36.27,其中直辖市的平均值22.45低于23个城市的平均值;省会城市和一般城市均高于其平均值,而省会城市的平均值41.65高于一般城市GPI工业SO2平均值的36.56。从GPI工业固废平均值来看,有17个城市GPI工业固废的指标值低于23个城市的平均值0.47,其中直辖市的平均值0.18低于23个城市的平均值,省会城市和一般城市GPI工业固废的平均值均高于其平均值,其中省会城市的平均值0.50低于一般城市GPI工业固废平均值0.52。根据图中所示,2011年按不同的城市类别列举出23个城市工业GPI的指标值。在3个直辖市中GPI工业COD、GPI工业SO2、GPI工业固废指标值中,重庆最高,北京最低。由表1可以看出,重庆在直辖市中废水中的工业COD排放量、废气中的工业SO2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均最高,北京排放量均最低。在7个省会城市中,GPI工业COD指标值中南宁最高、哈尔滨最低,南宁废水中的工业COD排放量最高,哈尔滨排放量较低;GPI工业SO2指标值中乌鲁木齐最高、南宁最低;GPI工业固废指标值中昆明最高、哈尔滨最低,昆明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最高,哈尔滨排放量较低。在13个一般城市中,GPI工业COD指标值中宜宾最高、青岛最低,宜宾COD排放量位于第3,青岛位于第10;GPI工业SO2指标值中宜宾最高、本溪最低,由于宜宾SO2排放量位于第3,本溪排放量最低;GPI工业固废指标值中本溪最高、中山最低,本溪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最高,中山排放量最低。一般来说,GPI值的高低主要受到四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各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与资源状况存在不同;二是各城市经济发展的状况不同;三是各城市的经济结构存在不同;四是各城市在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方面存在差异。
部分城市GDP与GPI的综合分析根据23个城市GDP、GPI工业COD、GPI工业SO2、GPI工业固废数据,见图4四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以下几点:第一,23个城市的GDP按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排列,可见对应的GPI工业COD、GPI工业SO2、GPI工业固废大体上呈现波动递减的趋势,表明GDP曲线与对应的GPI曲线大体上成负相关关系,具体体现在GDP较低的城市,GPI工业COD、GPI工业SO2、GPI工业固废相对较高,而GDP高的城市对应的GPI工业COD、GPI工业SO2、GPI工业固废较低。第二,GPI曲线的波动明显,对于GPI曲线波动较大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各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化水平、城市功能、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状况等的差异所产生的。如GPI工业COD曲线在连云港、常德、南宁出现明显拐点,兰州、乌鲁木齐GPI工业SO2相对其他城市指标值来说很高,本溪、昆明GPI工业固废相对其他城市指标值来说较高等等。从对部分城市GDP与GPI的初步综合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归纳为三类:一是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不合适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二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制约经济的良性发展;三是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依赖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结论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