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范文

时间:2023-07-20 16:40: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篇1

我国农业中所使用的农业机械95%以上使用的配套动力是柴油机,柴油机在使用的过程中排放出来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碳烟颗粒化合物。众所周知,二氧化碳的增多会使地球产生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会使地球的温度上升,造成两极冰川融化、一些动物失去栖息地等危害。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的量增大,被人类和动物吸入后,会降低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危害人类的健康。碳氢化合物是一种毒性很强的化合物,对人类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氮氧化合物在加热和阳光照射的时候会形成臭氧,在地表上的臭氧是以烟雾的形式出现的,这样的烟雾会造成人们呼吸系统发生疾病,并抑制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且这些烟雾出现的时候会影响人们的视野,对于交通运输也十分的不利。最后就是烟碳颗粒物,这种颗粒物容易吸附在人们的肺部,造成一些呼吸疾病,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农业机械对于环境的污染的主要原因以及这些污染对于人体的危害,所以我们必须要及时的拿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来应对这些污染,下边本文将针对这些污染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农业机械污染的防治措施

(一)提高农业产品的技术含量

对于大部分的农业机械在使用上漏油的状况以及排放出来的气体对环境污染的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提高农业机械的技术含量,在进行设计、研究、制造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要多用、质量好、价格便宜,还需要注意是设计的环保。针对农机具漏油的状况,可以对农机具容易漏油的部分加以调整,让漏油量减小或者是彻底根除。采用新的调节、控制和催化技术,改善可燃混合气体的燃烧状况,抑制一些有害气体的产生,还可以在一些农机具上安装气体进化装置,对于那些废气进行净化,让这些废气在被进化之后再排入空气当中。

(二)加强宣传,增强农民环保意识

可以通过各种传播媒介来宣传和农业机具有关的环保知识,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例如,村里可以举行一些座谈会,请一些专家来给农民普及相关的环保知识,告诉他们废油对环境、人类的危害,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废油,而不是把这些废油给倒掉。村里可以组织专门的人员,来收集这些废弃的油,并把这些废油进行再利用。

(三)推广使用清洁柴油

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不容小觑,而解决这个最好的办法就是推广使用清洁的柴油。清洁的柴油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标准,但是最关键的就是降低硫的含量,硫的含量降低了机械排放尾气的清洁度也会提高,可以减少微粒尘埃对空气的影响。政府在推广使用清洁柴油的时候,可以出台相应的优惠措施,这样可以更好的推动清洁柴油的使用,从而让农业机械对空气的污染降低。当然除了针对以上问题的几个措施之外还有其他几个方法也可以降低农业机具对于环境的污染。

(四)制定农业机械使用报废标准

农机主管部门,要组织人员定时或者不定时的下乡对农民所使用的农业机械进行检查,对于那些使用时间过长、技术落后、技术状况差、耗油量大、污染严重的机械,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报废标准予以报废。

(五)搞好科学技术普及推广工作,加强机手技术培训

现今农业机械化程度越老越高,在农业中所使用的机械也越来越多,但是很多操作人员的对于一些机械操作并不是十分的熟悉,可以多印发一些宣传册,来教会农民如何正确的使用这些机械,详细的讲解如何操作、使用,并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了一些防治农业机械污染的措施,其实治理措施还有许多,关键还是要靠政府、各级单位、农民的共同配合,才能更好的降低农业机械对环境的污染。

三、结语

篇2

中图分类号:D92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2-0289-01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土壤污染的概念,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分类。针对不同的污染物来源介绍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物;防治措施

土壤污染属环境污染的范畴。环境污染指的是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环境污染的产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当某种能造成污染的物质的浓度或总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便可能产生危害。环境污染根据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人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中某些或某种有害物质含量过高,致使健全的土壤功能受到损害,理化性质改变,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破坏,肥力下降,导致农作物生长发育不良,造成减产;对生物、水体、空气或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现象 。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浅析:

第一:工业点源污染物主要有废水、废气、废渣、粉尘、噪音等。工业污染源的防治措施:

(1)推行清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严格执行国家工业三废排放标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技术进步,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过去的“资源-产品-废物”的生产过程转变为“资源-产品-再资源”的生产过程。包括征收污染税和排污费等惩罚性政策,以及政府对环保型产业的财政补贴和信贷支持等鼓励性政策。最后从侧重污染的末端治理逐步转变为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由重浓度控制转变为浓度与总量控制相结合;由重分散的点源治理转变为集中控制与分散治理相结合。

(2)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推进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在化工、冶金、轻工、机械、电力、建材等行业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速技术改造,加快生产设施和工艺流程的更新及改造,减少和控制“三废”的排放量,强制淘汰污染重、能耗物耗高的设备和产品。

(3)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城市功能布局。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把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等环境保护内容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城市功能分区,调整工业布局,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改变工厂和居民混杂状况,从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控制城市环境污染。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染防治能力。增强工业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能力,提高城市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水平。

(5)构建森林过滤器作用带和森林缓冲带。在工业污染集中的区域,通过构建森林过滤器作用带减缓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速度,营建森林缓冲带减小污染物在风力和水力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对其他地区的影响。具体地:

①在粉尘沉降严重的地段,种植阔叶的泡桐、女贞、夹竹桃、毛白杨、大叶杨等滞尘树种;

②在工矿企业周围选择种植抗二氧化硫的树种臭椿、香椿、苦楝、垂柳、桑树、侧柏、杜英、夹竹桃、法国冬青; 抗氯、氯化氢的树种合欢、榆树、木槿、构树、紫荆、槐树、紫藤、梧桐、刺槐、紫穗槐、胡枝子;防火树种广玉兰、法国冬青、女贞、木荷、油茶、白栎;

③在铅汞污染地区栽植有吸铅尘本领的青杨、桑树;有吸汞能力的桂花、棕榈、腊梅。

第二: 土壤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由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畜禽废弃物的随意排放,废弃的农用地膜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区,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1)标准化施用化肥、无公害农药,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薄膜,从源头上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对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的使用管理,提倡使用生物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施用有关规定,控制氮素化肥施用量,增加有机肥施用量。

(2)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施用次数和施用量,同时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

(3)选择种植抗性较强的品种,如种植转基因水稻可以减少农药的用量[15]。

(4)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大力推广生态养殖。在畜禽养殖区用畜禽废弃物充当沼气底料生产清洁能源,发酵后的剩余物又是高效的有机肥料,既解决了畜禽废弃物的污染难题,还可以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大力开展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不断提高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率。

(5)对于已经污染的地区,通过增施有机肥料、使用微生物降解菌剂、调控土壤pH和Eh等生态、生物修复措施,加速污染物的降解,从而消除污染。此外在面源污染区构建水土保持林,防治水土流失,防止污染物进入水体,进而迁移到其他地区造成危害。

第三:工农业复合污染的防治

在工农业复合污染区,要采取分类治理的措施,对于已经污染严重的地区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采用农业生态修复措施,因地制宜地改变一些耕作管理制度来减轻危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改变耕作制度,选种抗污染作物品种,或筛选出在食用部位累积污染物少的品种;种植不进入食物链的植物,如种植树木、花草等观赏或经济作物;

篇3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影响防治措施

农业面源污染又称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重金属以及其他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质,土壤颗粒等沉积物,从非特定的地点,以不同的形式对大气、土壤和水体等环境形成的污染,尤其是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造成水域环境的污染。由于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控制难度大。因此,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目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污染源。

一、农用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1.化肥的过量使用是引起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

众所周知,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使用化肥。根据临沧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的试验,临沧市的肥料利用率氮肥35%,磷肥12%左右,钾肥利用率较高可达45%左右。剩余的养分通过各种途径,如径流、淋溶、反硝化、吸附和侵蚀等进入环境。这些过量施用的化肥流入水中,使水中藻类迅速生长繁殖,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导致水体丧失应有功能。水色变绿、变黑,严重时会发出臭味;进入土地中,会改变原有土壤的结构和特性,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减少。另外,化肥中过量的重金属成分积存在环境中,若被农作物吸收,会损害人体健康。

2.农药使用量的增加是农业面源污染的又一因素

临沧市2010的农药使用总量为2000吨,平均每亩用药量0.40千克左右,且用药量分布不均,城郊和坝区用农药量相对多一些。据调查,喷施的农药若是粉剂,仅有10%左右的药剂附着在植物体上;若是液体时,也仅有20%左右附着在植物体上;1~4%接触到目标害虫,其余40~60%降落到地面,5~30%的药剂飘游于空中。大量使用农药,虽然控制了病虫害,但造成对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品质下降。

3.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一是畜牧业养殖废弃物对环境污染。如今畜禽养殖业由农民个体家庭饲养逐步走向集约化、工厂化集中养殖,从养殖场产生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未能充分利用,随每天冲洗的污水流入河道、湖泊,造成水体污染。二是农用地膜对环境的影响。目前普遍使用的农膜不易分解,留在土壤中100年也不会烂掉,影响农田机械耕作、农作物根系的伸展、影响土壤结构及正常灌溉;三是农作物秸秆堆放和燃烧。农村每年夏秋两季双抢时节,全市有100多万吨的作物秸秆除一部分作饲料或燃料运回家,其余大部分秸秆采用就地集中焚烧的办法解决。秸秆燃烧产生浓烟,污染大气环境,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另外,还有近30多万吨的垃圾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也是造成农业污染的主要原因。

二、防治措施

积极推进发展现代农业,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使农业生产中的能源和物质流动实现综合利用,做到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良性生态循环,使农业生产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小。

1.认真做好农业污染源调查,准确把握农业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农业投入品增加,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低,以及不和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了农业污染加重,农业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做好农业污染源调查,有利于准确了解农业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摸清家底,科学制定农业环境保护的政策和规划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加合理的利用农业资源,节约农业资源的消耗;有利于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农业环境污染,改善农业农村环境,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2.推广科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肥使用总量

施用化肥并非施得愈多愈好,农田投入养分过大,盈余部分并未起作用,而最终是进入土壤和水环境,造成土壤和水环境的污染。因此,防治重点应在化肥的减量提效上。从技术上指导农民施肥要“因缺补缺”测土配方,严格控制氮、磷肥的使用量,平衡氮、磷、钾的比例,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降低流失量,减少对农业环境的污染。

3.开展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减少农药使用量

充分利用耕作、栽培、育种等农事措施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利用生物技术和基因技术防治农业有害生物;应用光、电、微波、超声波、辐射等物理措施来控制病虫害。在使用农药时,喷药前要仔细阅读农药使用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使用,并选择最佳使药时间,尽量选择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品种。

4.提倡有机肥资源化利用

最大限度地将农作物秸杆、畜禽粪便等有机物质用于农业生产,培肥改良土壤、减少化肥施用量,积极开展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畜禽粪便多样化综合利用示范,将厕所和畜禽舍跟沼气池结合在一起,人畜粪便自动流入沼气池中,既可减少污染又可净化庭院环境,能有效解决畜禽粪便对地表水、地下水和空气的污染问题。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农村燃料问题。对集中规模化养殖的村寨,制定相应规章制度,组织好、实施好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和清洁排污处理方法,削减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5.建设湿地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为减少农业污染物随径流污染环境,可在坝区和可集水的地方建设湿地,截流污染源,在湿地种植能净化环境,分解农业污染物的作物或植物,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的污染。

6.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建立检验监测机构

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特别是广大农民对面源污染的认识,引导农民科学种田、科学施肥、喷洒农药等,尽量减少由于农事活动的不科学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中残余污染物的增加。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农药、化肥中对环境有长期影响的有害物质的含量,减少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的排放量。建立健全农业面源污染的检验、监测机制,为更有效地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大气污染 污染情况 防治方法 对策

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健康带来很大影响,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下,经济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同时也面临了与其他国家一样的问题,即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比如我国的雾霾,使得很多人生病,大气污染作为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需要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加以控制,使得经济和环境能够获得双丰收。

1我国大气污染情况

空气是人类以及其他的一切生物一刻都不能够缺少的生存条件,人类一旦离开了空气是不可能存活的,但是由于大气环境的污染,让我们越来越对未来担心,长期在受污染的环境中生存,呼吸的是充满了颗粒物、粉尘以及有害气体的空气,对生活以及健康带来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我国的很多地级及以上城市(含部分地、州、盟所在地和省辖市)中,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很多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逐年上升,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也在逐渐上升。在全球的大气监测中,参与评比的北京、上海、西安、沈阳、广州五个城市,在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名列前10位,在我国,这五个城市的大气污染固然严重,但比这五个城市更严重的城市也存在,这表明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现象十分严重。比如北京的雾霾,是很多人讨论的热门话题,雾霾现象首先会对百姓的生活产生影响,对此,我国也积极加强了对大气污染的控制,国务院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措施,规划范围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13个重点区域,明确提出相应的大气污染防治策略,对空气中PM10、SO2、NO2、PM2.5的平均浓度提出了要求和目标,增强了区域大气环境管理合力。对于构建美丽中国以及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大气污染来源

大气的污染物的产生来源可以分成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两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为污染,主要是由于人们在经济生产活动中的各种生产活动对大气造成的污染。第一,是工业污染源,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很多,这些废气中往往都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比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都是工业废气中的主要成分,我国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有很多工厂,比如火电厂,钢铁厂等,在大力生产的时候,由于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足,一味地进行经济发展,因此向空气中大量排放有害气体,最终使得大气环境质量受到破坏,对人体造成伤害。第二,交通工具产生的尾气排放也对大气产生影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交通工具也越来越多,比如汽车、火车、飞机等,这些交通工具最开始对尾气排放的控制不足,排放的尾气对大气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污染。尽管近年来人们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对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进行了控制,但是尾气排放依旧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一个原因。第三,人类的生活活动所造成的大气污染。除了工业生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也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比如人们在烧火做饭、取暖的过程中,就会通过燃料的燃烧产生很多的烟气,再比如人们在焚烧垃圾的时候,也会产生很多对空气产生污染的气体,随即进入空气中,使得空气质量受到影响。第四,来自农业的污染,在农业活动中,人们为了提高农业产量,防止一些害虫对农作物产生影响,因此会大量的使用农药以及化肥等,而且有的农田还会产生甲烷,这些有害气体也会进入大气中,造成大气的污染。第五,军事或科学实验污染源,为了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我国也在积极加强军事研究,核试验、原子弹爆炸、航天器的废弃物及毁坏后的碎片垃圾等,都是在军事以及科学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废弃物在,和谐废弃物也会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一旦形成了,很难清除,对人体会造成十分严重的伤害。

3大气污染防治现状和措施

3.1大气污染防治现状

3.1.1环境意识薄弱

大气污染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为的,人为原因之所以会造成较大的危害,是因为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长期注重经济发展,对经济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对环境的重视程度,等到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时候才来加强保护,为时已晚。人们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很多时候都只考虑近期的、局部的经济发展需要,在制订一些综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缺乏对保护大气环境的考虑,造成大气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也是无法挽回的。

3.1.2大气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不足

大气污染已经形成,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大气污染的防治,从而降低大气污染程度,使得人与自然依旧能够实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当前在大气污染的投入方面还存在问题,资金不足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国想要从根本角度改变大气污染,比如在推行清洁煤炭政策、改善能源结构的措施如煤炭洗选加工、型煤、燃煤脱硫、使用清洁能源等,但是在这些方面的投资力度还不够,资金不足,导致一些设备的配备不足,最终导致大气污染得不到有效地防治。

3.1.3执法不严,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大气污染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肆意破坏造成的,但同时,相关的执法部门也难辞其咎,环境监督管理部门应该要加强对这些行为的制止,一旦发现应该要及时叫停这些污染严重的企业,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环境监督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不够,也是导致大气污染持续加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执法部门有时候并没有真正发挥出监督的效应,对自己的职责不清楚,加上我国关于各类大气污染源控制的相关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时间较晚,因此使得大气污染一直持续,并且还有加大的趋势。

3.2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大气污染现象一年比一年严重,全球很多国家都在积极加强对大气污染的防治,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工业依旧是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工业,但是工业对环境的破坏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做好布局规划,尤其是要对工业进行合理的布局,从而使得工业生产过程中能够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在布局工业时,应将工业生产均衡分布,不要将工业生产局限在一些大城市中,当前我国很多大城市的工业外迁就是进行大气污染防治的一个有效措施,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工业外迁的时候,也应该要对迁入城市进行了解,从而做好工业与环境的统筹。

(2)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往往也会产生很多的危害,因此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是进行大气污染防治的有效途径。在大气污染防治以及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全民宣传,使得百姓能够有更强烈的意识去进行环境保护,去进行污染的防治。比如当前很多人都选择了节能减排的汽车,或者甚至摒弃汽车选择公交车出行,这就是一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的有效体现,加强对居民的环保意识的提升,可以使得大气污染得到有效地防治。在全社会范围内应该要营造一种良好的环保氛围,要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动员全体成员都积极参与到保护大气环境以及其他自然环境的活动中来,从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细节着手,加强对各种污染的防治。比如引导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节能绿色产品、节能省地型住宅,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各种污染大气的气体的排放,倡导一种简约适度、低碳环保的理念,反对奢侈浪费的行为。

(3)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十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生态平衡的维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该要加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建议的研究,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对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当地的大气污染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探索有针对性的治理模式。比如针对森林覆盖率相对较低的地区,可以采取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方式。绿色植物可以使大气中的氧气不断更新,以此调节空气成分,净化大气。因此在大气污染的防治过程中,应该要加强植树造林的力度,利用森林以及绿色植物对大气的调节作用,使得大气环境得到净化,从而改变气候条件,使得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循环。

(4)加强大气污染防治过程中资金的投入。在大气污染防治过程中,资金是各种防治策略有效推进的重要保障。我国应该要加强对这部分的投入,加强资金的整合。一方面,国家应该要积极加强对节能减排相关的各项研究的资金投入,比如节能型住宅技术的研究、节能减排汽车技术的研究等,这些都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为支撑,国家要加强对这些新技术研究过程中的投入,从而使得各项技术研究能够顺利推进,并且今早投入使用,防止大气污染持续加重。另一方面,应该要加强社会资金的整合,社会中的团体和组织应该要加强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投入,比如企业自身应该要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对于一些产生污染比较严重的设备要进行更换,对于各种防污染的技术要进行引进,从而使得污染的防治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能够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

(5)加强对农业生产以及科研研究的控制。在农业生产以及各种科学研究过程中,对大气也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对此也应该要加强这部分的控制。首先,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对传统的生产模式进行改进,应该要积极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的控制,尽量采用生态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加强效益农业模式的应用,使得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可以逐渐减少,甚至是完全消失。其次,在各种科研过程中,应该要加强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废弃物的处理,防止这些废弃物的累积,从而使得大气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比如科研部门应该要设置专门的废物回收装置,安排专人对这项工作进行管理,从而使得科研过程中的废物得到有效的处理,而不是随意丢弃,进而从根本上遏制废弃物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4结语

综上所述,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污染形式。在我国未来的经济建设过程中,由于注重短期的经济利益,对大气污染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导致当前大气污染十分严重,而且还有逐年恶化的趋势。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建设过程中,应该要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各种经济生产生活活动对大气污染的控制,加强对各种先进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从根本上遏制大气污染的产生以及扩散,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为百姓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得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良好的平衡。

参考文献:

[1]苗得雨,周孝德,程文.中国环境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管理措施[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02).

[2]晏君根.浅析大气环境污染与防治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5).

[3]张然,靳秋萍.环境空气与大气污染的预防治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4).

[4]刘刚,张花锋.浅谈大气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具体防治措施[J].西部大开发旬刊,2012(06).

篇5

关键词: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2-0177-1

随着农牧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宿迁养殖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比重基本保持在45%左右,污染已成为农村及城郊、镇村结合部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虽然国家出台了畜牧养殖污染的管理办法、技术规范、排放标准等规定,但面广、量大,不少规模养殖场特别是小型养殖场普遍存在选址不当、污染防控投入不足、环境管理不善的现象,以至环境污染问题充分突出,环境纠纷不断,日渐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因此,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控已成为新生的重要环保工作,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事实工程,现结合工作实践,浅谈以下几个方面的防控措施:

1 政府引导,合理规划

1.1 基层镇村把好第一关

镇村基层政府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把好第一关,协调国土局、农业局建设行政村,群众积极参与,防治提前介入,在管理上、技术上以及养殖场地的建设上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凡是在农村建设养殖场的,属规模养殖的,应督促业主进行评价,建设相关符合国家标准的污染防治措施,环保局要严把审批关,对防护距离以及设施达不到要求的畜禽养殖场不予审批;对有一定数量但没有达到规模养殖场数量的,督促其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凡是不能做到的,乡镇政府要在用地等方面进行制约。对于未达到规模养殖的散养户,建议镇村积极引导为其建设集粪池等基础性设备。

1.2 尽早出台地方性法规

尽早出台地方性法规,规范行事,使管理者有法可循,对违规者有法可查,对违规者提出相应的处罚办法。

2 养殖场要有规模且选址必须合理

结合新农村建设,养殖场点必须合理选址,尽量远离城区和居民集中生活区。镇村统一协调,将目前的一家一户松散养殖模式改为区域化集约型养殖,也可以建立几个集中养殖小区,建设公用的污染处理中心,减少一家一户的投入,减少养殖成本的投入。

3 加强畜禽粪便和废弃物的处理

在专业化、集约化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粪便和废弃物,如何正确处理和合理利用,是养殖业环境保护的关键。首先从生产工艺上改进养殖场的粪便污水治理模式,采取干清粪工艺或循环水清系统,减少污水量,使干粪与尿污水分流,最大限度保存粪的肥效,减少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其次推广现代堆肥技术、沼气发酵技术、立体养殖技术、有益微生物发酵除臭技术等。如将畜禽粪便堆积熟化后,既可制蘑菇的优质培养基,也可做培养富含动物蛋白的蝇蛆良好饵料。此外,可制作出高效生物活性有机肥。还可将畜禽粪便装入沼气池制取沼气,为全场提供能源消化粪便,也可采用“鸡―猪―沼―菜”等模式,因地制宜,就地化污,高效利用,变废为宝。从而用科学的手段有效遏制畜牧养殖业的污染。

4 重视畜禽养殖业污染的宣传和监管工作

要加大宣传畜牧业污染的严重性,提高畜禽养殖场从业人员的环境意识和管理水平。政府要将畜牧养殖业的污染管理纳入环境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监管,对养殖场的粪便废弃物实行申报制度,经常开展对畜牧养殖业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强化环境污染者治理污染的责任,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污染严重的养殖户采取排污收费或罚款的方式。这样才能既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又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研究推广畜禽养殖新技术

为了减轻畜禽排泄物产生的不良气味对空气造成污染,可在饲料中或畜舍垫料中添加各类除臭剂,且畜禽排泄物中的残留成分主要来自饲料,因此,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提高饲料转化率,开发环保饲料,提高畜禽的饲料利用率。

6 畜牧养殖业污染治理法制化

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引导养殖户科学养殖,采取农牧、林牧、渔牧、肥牧结合等方式建设循环性畜牧业工程,实行生态养殖,促进农村畜禽养殖场环境综合治理。

篇6

摘要阐述了新形势下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并针对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客观现实,分析了当前农村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和成因,提出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措施,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治理农村面源污染以及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污染防治;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6-0391-03

EnvirinmentalPollutionControlofRuralRegionBasedonConstructionofNewSocialistCountryside

CHEN Yong-hua 1FU Wei-zhang 2 *CHEN Hong-gang 1

(1Pingyi Environment Protection Bureau of Shandong Province,Pingyi Shandong 273300; 2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bstractThe target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under new situation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According to the objective reality of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mental pollution in China’s rural region,the primar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current rural region were introduced.Then the main reasons which led to the enviromental pollution were analyzed.Finally,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ere proposed,which had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r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rural pollution managem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ety,econom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pollution control;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新时期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统筹。围绕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这一核心任务,全面推进环境友好型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积极培育农村生态文明,以环境保护优化农村经济增长,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1-3]。

1目前农村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1)农村饮用水仍存在安全隐患。全国仍有3亿农村人口饮用水不安全,其中因污染造成饮用水不安全人口达9 000多万人。大多数农村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污染治理不力,监测及监管能力薄弱。

(2)农村生活污染加剧。据推算,全国农村每年生产生活垃圾约2.8亿t,生活污水约90亿t,人粪尿年产生量2.6亿t。绝大多数没有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倾倒,随意丢放,随意排放。“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成为一些地区的形象写照。

(3)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日益突出。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使用量最多的国家,据统计,全国化肥和农药年施用量达4 700万t和130万t,而利用率仅为30%左右。流失的化肥和农药造成土壤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据不完全调查,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 000万hm2 [4]。

(4)畜禽养殖及农业生产废弃物污染严重。全国畜禽粪便年产生量达27亿t,80%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没有污染治理设施。在个别地区,畜禽养殖污染成为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每年产生的6.5亿t各类农作物秸秆有20%未综合利用,或被焚烧,或被堆积于河、湖、沟渠或道路两侧。每年地膜残留量高达45万t,造成土壤污染严重[5]。

(5)农村工矿污染突出。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工艺落后。绝大部分没有污染治理设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污染引发的上访、纠纷事件呈上升趋势。城市工业污染“上山下乡”现象加剧,全国因城市和工业固体废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超过13.3万hm2。

(6)农村生态破坏严重。目前,我国农村还存在着大量掠夺式的采石开矿、挖河取沙、毁田取土、陡坡垦殖、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等现象,很多生态系统功能遭到严重损害。

2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

(1)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我国现有的环境管理体系主要是针对城市和工业污染防治建立的,缺乏城乡统筹考虑,对农村环境问题重视不够。一些地方“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严重,片面强调农村经济发展,忽视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农村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健全,监管能力薄弱。农村环保工作起步晚、基础差,缺乏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门法律法规,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面源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相关立法仍处于空白。

(2)农村环境监管能力严重不足。大多数基层环保部门经费紧张,监测设备陈旧落后,人员不足,无法开展农村环境监测和监察工作,地方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法定职责得不到履行。

(3)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长期以来,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十分有限,缺乏投、融资机制和政策,村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严重缺乏。目前,我国近4万个建制镇和集镇绝大部分没有集中的污水处理设施,300多万个村庄的生活污水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4)农村环保科技支撑薄弱,宣传培训亟待加强。由于多种原因,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尚未建立起配套的科技支撑体系。农村环保多是直接套用城市环保的办法,很少重视科技创新,缺乏适应农村区域特点的农村环保运用技术。农村地区的环保宣传教育和培训还很有限,导致一些干部、群众的环境法制观念不强,环保意识薄弱。

3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3.1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

(1)科学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参照有关规范要求,尽快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调整工作,确定保护区等级和界限,并设立警示标志。优先划定人口比较密集的村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把水源地保护区与各项自然保护区建设结合起来,明确保护目标和管理责任,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农村分散式应用水源地的环境保护,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摘要阐述了新形势下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并针对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客观现实,分析了当前农村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和成因,提出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措施,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治理农村面源污染以及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污染防治;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6-0391-03

EnvirinmentalPollutionControlofRuralRegionBasedonConstructionofNewSocialistCountryside

CHEN Yong-hua 1FU Wei-zhang 2 *CHEN Hong-gang 1

(1Pingyi Environment Protection Bureau of Shandong Province,Pingyi Shandong 273300; 2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bstractThe target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under new situation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According to the objective reality of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mental pollution in China’s rural region,the primar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current rural region were introduced.Then the main reasons which led to the enviromental pollution were analyzed.Finally,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ere proposed,which had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r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rural pollution managem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ety,econom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pollution control;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新时期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统筹。围绕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这一核心任务,全面推进环境友好型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积极培育农村生态文明,以环境保护优化农村经济增长,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1-3]。

1目前农村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1)农村饮用水仍存在安全隐患。全国仍有3亿农村人口饮用水不安全,其中因污染造成饮用水不安全人口达9 000多万人。大多数农村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污染治理不力,监测及监管能力薄弱。

(2)农村生活污染加剧。据推算,全国农村每年生产生活垃圾约2.8亿t,生活污水约90亿t,人粪尿年产生量2.6亿t。绝大多数没有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倾倒,随意丢放,随意排放。“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成为一些地区的形象写照。

(3)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日益突出。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使用量最多的国家,据统计,全国化肥和农药年施用量达4 700万t和130万t,而利用率仅为30%左右。流失的化肥和农药造成土壤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据不完全调查,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 000万hm2 [4]。

(4)畜禽养殖及农业生产废弃物污染严重。全国畜禽粪便年产生量达27亿t,80%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没有污染治理设施。在个别地区,畜禽养殖污染成为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每年产生的6.5亿t各类农作物秸秆有20%未综合利用,或被焚烧,或被堆积于河、湖、沟渠或道路两侧。每年地膜残留量高达45万t,造成土壤污染严重[5]。

(5)农村工矿污染突出。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工艺落后。绝大部分没有污染治理设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污染引发的上访、纠纷事件呈上升趋势。城市工业污染“上山下乡”现象加剧,全国因城市和工业固体废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超过13.3万hm2。

(6)农村生态破坏严重。目前,我国农村还存在着大量掠夺式的采石开矿、挖河取沙、毁田取土、陡坡垦殖、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等现象,很多生态系统功能遭到严重损害。

2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

(1)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我国现有的环境管理体系主要是针对城市和工业污染防治建立的,缺乏城乡统筹考虑,对农村环境问题重视不够。一些地方“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严重,片面强调农村经济发展,忽视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农村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健全,监管能力薄弱。农村环保工作起步晚、基础差,缺乏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门法律法规,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面源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相关立法仍处于空白。

(2)农村环境监管能力严重不足。大多数基层环保部门经费紧张,监测设备陈旧落后,人员不足,无法开展农村环境监测和监察工作,地方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法定职责得不到履行。

(3)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长期以来,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十分有限,缺乏投、融资机制和政策,村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严重缺乏。目前,我国近4万个建制镇和集镇绝大部分没有集中的污水处理设施,300多万个村庄的生活污水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4)农村环保科技支撑薄弱,宣传培训亟待加强。由于多种原因,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尚未建立起配套的科技支撑体系。农村环保多是直接套用城市环保的办法,很少重视科技创新,缺乏适应农村区域特点的农村环保运用技术。农村地区的环保宣传教育和培训还很有限,导致一些干部、群众的环境法制观念不强,环保意识薄弱。

3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篇7

关键词 农药;生态环境;污染;防治

中图分类号 S1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248-01

农药是消灭植物病虫害的有效药物,在农作物增产、保收和保存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农药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滥施、滥用农药对环境和农产品安全存在非常严重的潜在危害。近年来,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们对环境和农产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加强环境保护,降低农药污染是社会发展的潮流,也是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1 农药污染现状

农药的品种已发展到上千种,使用量也急剧增加,全球每年约消耗460多万t农药。我国是农业生产的大国,也是农药使用大国。在所使用的农药中杀虫剂所占的比例最大。在使用农药中,不按剂量使用、随意加量、剩余农药储存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农药残留在土壤、水体、农产品中,对环境、生物、人体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1-2]。

2 农药的危害

2.1 农药对人体的危害

农药危害人体的方式主要有3种:一是偶然大量接触;二是长期接触一定量的农药;三是日常生活接触环境和食品、化妆品中的残留农药。人体接触农药后产生的不良后果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农药急性中毒。农药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造成个体死亡。急性农药中毒是农药对人体危害最明显的表现方式。二是慢性中毒。长时间接触或者食用含有农药的食品,而农药不能随着代谢排出体外,其浓度在体内越来越大,给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和损害。与急性中毒相比,慢性中毒不会导致短时间内的个体死亡,但是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诱发其他疾病。三是致癌、致畸、致突变。根据研究,常用的一些农药,能够明显导致癌症发病机率增加,部分农药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3-4]。

2.2 农药对其他生物的危害

农药对其他生物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药直接将有益的鸟类、微生物、兽类杀死,破坏食物链,不利于生态系统维持平衡。二是农药滥施、滥用,使病虫害抗药性增加,导致后续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农药残留在土壤、作物及水体中,给人类及其他生物生长带来了潜在危害,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2.3 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一是农药对水环境的污染。在实际生产中,农药对水体造成污染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为了防治蚊子等害虫,喷施有机杀虫剂于水面。②为了防止渠道、水库、湖泊中的杂草,将水生型除草剂喷施于水面。③制造和使用农药过程中农药瓶或其他包装物随意丢弃,其中残留的农药随降雨进入水体,造成污染。二是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农药污染土壤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①农药直接进入土壤。直接进入土壤的农药除了防治线虫和苗期种子病害的杀虫剂和拌种剂外,还包括喷施于农作物的农药,在施用过程中喷施在土壤中的部分[5-8]。②撒施在农田中的农药。③随着大气沉降于灌溉水和植物残体中的农药。三是农药对大气的污染。根据农药在大气中不同的浓度和分布密度,将大气中的农药分为3个带:①药源带。农药的浓度在该带中最大,农药通过这一带进入空气。②空气污染带。在这一空气带中,农药的浓度因为对流作用而降低,一般低于药源带。但也可能会由于气团不能够完全混合,导致局部地区空气中农药浓度偏高。③大气中农药迁移最宽和农药浓度最低的地带。由于大气的扩散和迁移作用,这一空气带的面积最广,农药的浓度最低。

3 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

使用农药时一定按规定的量配比,不可随意加大,更不可一种农药对各种作物都使用。使用后剩余的农药一定要保管好。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要做到“四防”,具体如下:一是防事故。农药具有毒性,要注意妥善保存,以免误食导致伤亡事故或农药泄露后污染其他物品。另外乳油剂和烟熏剂农药不能和易燃易爆物品放在一起,不要放在儿童可接触的地方。农药的纸包装物品和药瓶,也应该进行回收后妥善处理。二是防挥发。由于大多数农药具有挥发性,贮存时要注意密封。三是防农药标签或使用说明书丢失。标签上有有效成分含量、用量、防治的对象及使用方法等。说明书上有注意事项,对贮藏、运输、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介绍,要将其妥善保存,并应严格按照注意事项进行贮藏、运输和使用。如果农药的标签丢失或模糊,应该及时进行补贴。农药的标签应该包括品名、用法、用量、有效期、使用范围等内容。四是防高温。农药多种多样,在高温下有可能使其性能发生改变,导致失效。有的农药在高温下甚至会发生燃烧或爆炸等现象,非常危险。农药应该储藏在通风、干燥、避光、低温的条件下。对于已经失效或剩余的少量农药不可在田间地头随地乱倒,更不能倒入池塘、小溪、河流,应采取深埋处理。

4 参考文献

[1] 靖波.农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及综合防治[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7(12):51.

[2] 杜蕙.农药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治理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2010(11):24-28.

[3] 许海萍.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防治[J].现代农业,2011(2):92-93.

[4] 黄秋婵,韦友欢,韦方立,等.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3):17-19,2.

[5] 肖军,赵景波.农药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5(12):2376-2377.

[6] 华小梅,江希流.我国农药环境污染与危害的特点及控制对策[J].环境科学研究,2000(3):40-43.

篇8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全文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防治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自治区的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农业环境保护,是指对影响农业发展的农业用地、农业用水、大气及农业生物等的保护。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农业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本行政区域的农业环境质量负责。

第四条 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列入预算,统筹安排。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农业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农业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控告。

第六条 对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监督管理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和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土地、水利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各自法定职责对本行政区域的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八条 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拟定农业环境保护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

(三)开展农业环境质量调查与监测,负责农业用地、用水、农畜产品质量和农用化学物质的监测,对农业环境质量作出预测和评价,向本级人民政府提供农业环境质量的报告;

(四)组织开展农业生态建设,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开发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农业环境保护产业;

(五)开展农业生物物种资源调查,保护珍稀濒危生物资源及其近缘的生物资源;

(六)对影响农业环境的建设项目进行环境评价,对直接影响农业环境的建设项目和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七)参与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的调查处理;

(八)宣传普及农业环境保护知识,组织开展农业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推广农业环境保护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第九条 自治区地方农业环境质量标准,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自治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拟订,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设立的农业环境监测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农业环境监测工作。业务上受上级农业环境监测机构和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测机构的指导。

农业环境监测机构按有关规定纳入环境监测网络,其所提供的监测数据,可作为开展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和调查处理农业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依据。

第十一条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乡级人民政府可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农业环境监督员。

农业环境监督员应从熟悉农业环境保护业务和环境保护法规的人员中选任。

农业环境监督员由本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聘任,《农业环境监督员证》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核发。

第十二条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对污染和破坏农业环境的单位或者个人进行现场检查。

农业环境监督员执行公务时,应当出示《农业环境监督员证》。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资料。

第十三条 跨行政区域的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防治工作,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或者由其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作出决定。

第十四条 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当事人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个人,并向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第三章 保护防治措施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农业自然资源状况和农业环境保护要求,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建设,改善农业环境质量。

第十六条 禁止在农田、基本农田保护区倾倒、弃置和堆存固体废弃物。在农田、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的农业用地倾倒、弃置、堆存固体废弃物的,应当依法办理用地手续。

第十七条 向农田提供的城市垃圾、污泥,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第十八条 向农田灌溉渠道排放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应当保证其下游最近灌溉取水点的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直接向农田排放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的,应当确保所排放的城市污水或者工业废水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农田灌溉水质的标准。

农业环境监测机构对利用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进行灌溉的,应定期组织监测,向灌溉用水单位和个人通报水质情况。

第十九条 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等大气污染物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其对农业环境造成污染。

第二十条 合理规划乡镇企业的布局,发展无污染、少污染的行业。

禁止新建土硫磺、土炼焦、小造纸等污染项目,对已建成且污染农业环境的,按有关规定责令其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由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责令其关闭。

第二十一条 禁止猎捕、收购、销售国家和自治区明令保护的有利于农作物的动物,并保护其栖息、繁殖场所。

第二十二条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用塑料薄膜等农用化学物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其对农业环境的污染。

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综合防治技术。使用农药必须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积极研制、推广使用易分解、无污染的农用塑料薄膜。使用不易分解、有污染的塑料薄膜,其残膜应当回收,防止残膜对农业环境造成危害。

第二十三条 对遭受严重污染、影响作物正常生长或者所生产的农畜产品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区域,可划为农业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区。

农业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区的划定范围和治理方案,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人民政府土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拟订,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处罚:

(一)拒绝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二)在农田、基本农田保护区倾倒、弃置和堆存固体废弃物,或者未依法办理用地手续在农田、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的农业用地倾倒、弃置、堆存废弃物的,责令限期排除,逾期不排除,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排除,费用由倾倒、弃置、堆存废弃物的责任者承担,可以并处罚款;

(三)将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城市垃圾、污泥用于农业生产的,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四)使用不易分解、有污染的塑料薄膜后不回收残膜的,责令限期回收,逾期不回收的,由乡、村、场负责组织回收,其费用由农用塑料薄膜使用者承担;

(五)违反《农药安全使用标准》使用农药的,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一)向农田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

(二)向农田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等大气污染物,污染农业环境的。

第二十六条 罚款的具体办法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罚款全额上交同级财政。

第二十七条 造成农业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给予赔偿损失。

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农业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予承担责任。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重大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等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农业环境监督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条例自1995年5月30日起施行。

农业环境保护的措施①利用植物防治。如选用具有较强抗性和耐污性的树种营造防污林带,以阻止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并通过林网吸收污染物质等。某些对污染物敏感的植物,则可作为指示植物用来监测大气污染。

②利用某些生物的自净能力。池、沼、库、塘、湖泊等水域中的某些水生生物除能将酚、氰等毒物分解成无毒物质外,对汞、镉、铬、锌等元素也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③耕作措施防治。对已被污染的土壤,除发挥土壤自然净化作用外,可通过深翻、刮土甚至换土等方法来消除污染。此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可提高土壤的净化能力;施加石灰、磷酸盐、硅酸盐等可抑制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

篇9

关键词:化肥污染;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E99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4(C)-0167-01

一、化肥污染。随着化肥使用面积和使用量的增加,加之长期以来的不合理使用,因化肥引起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一)氮肥污染。在氮素循环中,氮素通过各种途径固定下来,其中一部分经过反硝化作用返回到大气中。每年固定下来的氮素比返回到大气中的多,存留在地球上的这部分氮素,分布在土壤、地下水、河流、水库、湖泊和海洋中,在生物圈中,固氮作用长久地超过反硝化作用,氮素输入大于输出,是氮素推敲的主要原因。氮肥中主要品种是碳酸氢铵,其次是氨水,另外还有为数不多的尿素、硫铵等。化学氮肥的损失途径有:(1)氨的挥发:施用铵态氮肥的损失主要是氨的挥发,特别是铵态氮肥施于石灰性土壤或碱性土壤,便生成游离形态的氨而挥发。挥发出来的氨进入大气,以后又随降雨重新返回土地,其中,一部分返回土壤被作物存留在土壤中,一部分落入地表水体,增加水体的氮素负荷。(2)硝化-反硝化脱氮:土壤中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处于嫌气条件时,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以氮气或氧化氮的形式向大气中逸失。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会破坏大气中氧化氮的平衡,因为矿化的氮肥约30%经过一系列转化以氮气或氧化氮的形式进入大气,根据土壤类型和肥料不同,排入大气中的氧化氮为矿化氮的5%~25%。(3)硝酸盐的流失:无论是施用有机氮肥还是无机氮肥,在适宜条件下,通过土壤微生物的硝化作用,最后均可以转化成硝态氮。硝酸盐在土壤中很容易以垂直或径流方式进入河流、水库、湖泊或地下水。化肥大量流失可以使作物和水体中的硝酸盐增加。植物通过根系土壤中的硝酸盐,硝酸根离子进入植物体内后,经过硝酸酶作用还原成亚硝态氮,再转化为氨基酸类化合物,以构成自身和维持生存,这是植物的正常生理作用。但植物对硝酸盐的利用,往往会受到许多环境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充分加以同化,致使大量的硝酸盐积累于叶、茎、根、花中,这种累积对植物本身无害。但却能危害取食的人类和牲畜。大量施用氮素化肥,能缩小土壤有机质的碳氮比,使有机质分解加快,土壤容重增加,土壤物理性质变坏,同时,铵态氮肥的铵根离子能将吸附在土壤胶体上的钙、镁离子置换下来,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导致土壤板结。

(二)磷肥污染。普通过磷酸钙是我国磷肥的主要品种。作物对磷肥的利用率一般不超过10%~25%,滞留在土壤中的磷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土壤中磷的流失决定于土壤本身的流失量,淋溶损失极少。一般认为,随表土流失磷肥不超过施肥量的1%。磷肥中有些含有氟、砷和重金属元素镉、铬、铅、钡等,尤其是含氟磷肥进入土壤中可以在土壤和植物体内蓄积,造成不良影响,长期食用、饮用含氟高的食物和水,可导致氟骨症。

(三)水体富营养化,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在促进水体富营养化的各种因素中,外源营养是主要因素,外源营养中又以氮、磷为主要成分,而氮肥和磷肥的流失是水体中外源营养的重要来源。

天然水体接纳了过虑的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后,将促进自然生物的旺盛生长,某些藻类迅速上升为优势种。由于藻类繁殖迅速,生长周期又短,大量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死后的残体又为水生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来源。在水生微生物中,好氧微生物的分解,不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厌氧微生物的分解,不断产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从而使水体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微生物在分解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的残体时,又可把氮、磷等营养物质重新释放到周围环境中,供新一代藻类利用,使氮、磷在水体中实际上构成了一个生物小循环。藻类一代一代繁殖下去,其残体不断沉积于水底,使湖泊不断进行生态演替,直至成为沼泽和干地。

二、化肥污染的防治

(一)合理施肥是防治化肥污染的主要途径,最大限度地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减少化肥的流失和挥发。不少地区由于施肥时期的不当和不适宜的施肥量,从而使化肥流失较严重,施肥效益偏低。随着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应逐步推广土壤诊断和植物营养诊断等技术,并进一步发展施肥新技术。还要逐步改善化肥结构,改变目前磷、钾比例失调及化肥中大多为单营养元素肥的状况,提倡使用复合肥料。(二)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使用。在肥料使用上,应强调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的方针。关于有机肥的施用,我国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要努力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并从制度上加以保证,用经济手段加以引导。(三)合理的耕作措施,也是减少化肥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的重要途径。此外,严格检测化肥质量,防止有毒有害物质随化肥进入土壤。

篇10

关键字:生态洁净型;小流域建设;措施;建议}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作为社会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良好环境和清洁水源的需求日益迫切,建设以清洁淡水和改善环境为目标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已经成为新时期水土保持的发展方向。结合平度市水土保持的实际,谈一谈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看法。

一、平度市小流域治理现状

多年来,该市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到2012年底,全市已建成塘坝1310座,谷坊3309座,水平梯田50.2万亩,水土保持林22436公顷,经济林37093公顷,环山道路1450公里,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33平方公里,综合治理程度达60%以上;旧店镇方家小流域、城关办事处窝洛子小流域、大泽山镇青龙山小流域、大田镇铁夼山小流域、云山镇洪山小流域被国家财政部、水利部联合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小流域,大泽山镇尹家小流域被评为青岛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小流域,平度市被评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

二、小流域治理存在的问题

该市的小流域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增加了水源保护和环境改善等内容,小流域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人们对小流域治理认识不足。

大部分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没有真正把水土保持提到基本国策的地位,导致一些人、部门为了眼前的利益或本部门、本行业的利益,破坏小流域治理的情况。

2、各种污染严重。

一是农民大量地施用的化肥、农药,随着水流入河道、水库或下渗,造成水资源的污染;二是居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和垃圾的随意堆放;三是流域内企业排放污水、污渣;造成水资源和环境的污染。

3、水资源供需矛盾严重突出。

该市人均拥有水资源量486方,属重度缺水区,连续的干旱使水库蓄水量大幅减少,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农业用水入不敷出。

4、人为水土流失严重。

矿山开采、公路和城镇建设等开发活动,由于缺乏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造成水土流失严重;部分地区村民无序开发,也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

5、监督不力。

由于执法队伍人数少和破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隐蔽性,导致一些案件不能及时查处。

三、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措施

根据该市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以下工作思路和防治措施。

(一)工作思路

以流域为单元,以流域内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调整人为活动为重点,按照国家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标准,把小流域划分为“全面封、重点治理区、主要保护区”三个区域进行治理。

1、全面封。对流域内人烟较少的山岭地实行全面封禁,禁止人为开垦和放牧等生产活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散户的移民,杜绝人为水土流失的发生,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原生植被系统。

2、重点治理区。对村庄内垃圾和污水进行处理,改善居住环境;规范开发建设活动;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减少面污染。

3、主要保护区。维护河道和水库周边生态平衡,改善水质。

(二)防治措施。

根据保护水源,改善环境的总思路,我们在做好水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坚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的原则,在传统治理措施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以下工作:

1、全面封。

(1)加强法制建设。根据平度市小流域建设的实际情况划定全面封,建议市政府印发《关于禁止在小流域全面封内进行生产活动的通知》,为全面封的封山禁牧和水政队伍的执法提供法律依据。

(2)加强舆论宣传。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舆论手段进行宣传,使小流域内居民人人知道为什么要划定全面封,全面封的范围包括什么地方,在全面封内进行生产活动会造成什么后果,从而为建设全面封打好群众基础。

(3)成立水保联合民间工作队。由小流域内靠近全面封村庄的村民成立水保联合民间工作队,监督全面封的封山禁牧工作。使全面封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

(4)减少人为水土流失。对分散居住在全面封的个别住户,建议其搬离,其开垦的土地,全部退耕还林,减少人为水土流失。

2、重点治理区。

(1)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重点治理区的农业生产应当有计划地利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调整农业结构,积极施用有机肥,大力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建设绿色生态农业基地,并逐渐形成规模种植,减少面污染。

(2)加强对排污企业的控制。对流域内厂矿企业、工业企业等排污企业加强监督,要求其污水全部达标排放,废渣集中堆放,对处理后仍不达标的企业,采取关、并、移等措施,令其搬离该小流域。

(3)建立污水处理和垃圾填埋设施。在重点治理区的村庄内建立污水与雨水管理分离的管道网,将村内的污水集中后,统一处理。积极推动流域内各村垃圾定点分类堆放,由各村定时清理到垃圾场统一填埋,减少环境污染,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规范开发活动。对重点治理区内的土地,严格按照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综合开发标准进行开发,并有相应的水土保持方案,杜绝不当开发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

(5)实行节水灌溉。在小流域内大力发展滴灌、微灌等节水灌溉设施,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3、主要保护区。

(1)整治河道。对河道内垃圾和障碍物进行清理后,实行河道内禁止挖沙,在河道边坡、河道堤坝种植草和灌木,河流的管理范围内种植水保林带等措施,建设生态河道,维护河流自然健康发展。

(2)改善水库环境。在水库周边结合恢复湿地、种植改善植被,建立拦污缓冲过滤带,防止污水和垃圾从四周入库,控制水土流失,维系水库周边环境生态平衡。

四、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几点建议

1、统筹考虑。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建设应当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采取的各项水保防治措施应当站在整个小流域的高度来考虑。

2、理顺关系。小流域建设关系到建设、环保、农业、公路等部门,以及镇、村等地方。在水利部门专业规划的基础上,应当与有关行业、部门建立工作协作机制,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顺利实施理顺关系。

3、科技护航。

在进行科学监测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科学实施,注意结合实际情况多采用高科技、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