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疾病的健康教育范文
时间:2023-07-20 16:39: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呼吸道疾病的健康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健康教育讲座;社区;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治体系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health education lectures in the role of community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Methods For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 in the community (mainly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bronchial asthma ) patients on a regular basis to carry out health education lectures, observation period of 12 months. Resul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lectures, popularize lung function for 12 months, for all of th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for swot analysis of disease, treatment adherence and can improve the number of hospital compared with before (P
Key words:Health education lectures;Community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随着工业社会化进程,大气污染逐年加重,慢性呼吸道疾病,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影响人群身体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以社区为平台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治工作势在必行。本研究对所在辖区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观察12个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针对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的慢阻肺、哮喘患者49例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所有对象均为辖区内居民,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的诊治标准[1]以及2008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哮喘防治指南[2]的诊断标准。其中单纯慢阻肺患者28例,单纯哮喘13例,慢阻肺合并哮喘8例;年龄54~85岁,平均年龄71.5岁;男性29例,女性20例。
1.2方法 将每位入组患者建立社区管理健康档案,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每周定期电话回访,每个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1次,讲座内容主要涉及慢性呼吸道疾病预防、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如何正确吸氧、常用吸入药物的正确用法、何时复查及复诊以及免费监测肺功能检查等等,并对其近期不适及时记录健康档案中,同时对上述不适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参会率100%,观察期为12个月。
1.3 健康教育讲座干预效果评价 干预期为12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后检测每位入组患者的肺功能,所用肺功能机器为德国耶格MasterScreen Diffusion肺功能仪;评价标准为采用自身对照方法,于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前后进行评估,根据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问卷主要有以下内容:①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包括疾病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药物、注意事项、家庭护理要点等;②治疗依从性:包括戒烟情况、坚持吸入药物、长期家庭氧疗、是否定期呼吸专科门诊随访或治疗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49例入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本研究,1年后给入组患者及家属发放调查问卷共计49份,回收4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1健康教育前后肺功能比较,见表1。
2.2健康教育前后问卷调查结果比较,见表2。
3 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将“慢性疾病(chronic disease,chronic condition)”定义为需要数年或数十年治疗的健康问题,包括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心脏病、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肿瘤、艾滋病等[3]。慢性疾病是一个广义的健康问题,相对于我们过去重点关注的急性病、传染病和发作性疾病而言,这些“慢性疾病”对疾病防治体系(医疗体系)、医疗机构、患者个人及其家庭提出了新的并且相似的需求,值得进一步研究,需要建立慢性疾病的一体化防治体系势在必行,而自我管理教育项目是国内外用于慢性疾病管理的有效方式之 一[4]。
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慢性疾病正成为致残的主要原因和卫生资源的主要消耗所在[5]。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大气污染、工业化进程、吸烟等理化、生物等因素的影响,社区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呈不容忽视,尤其是慢阻肺和哮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虽然国际上定期更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The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和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但是患有上述疾病的患者生活质量仍不乐观,本研究组织入组患者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同时普及肺功能检查,讲座内容为与慢阻肺、哮喘疾病相关的知识,以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干预期为12个月,采用自身对照方法,于健康教育前后行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FEV1、FEV1/FVC(%)较入组前明显改善(见表1),统计其急性加重而住院的次数较前有所减少(见表2),生活质量有所改善。
健康教育讲座是一种开放性的健康教育手段,与会者之间、与会者和授课者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学习、互动,甚至现身说法,引起集体共鸣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以往,患者出院便意味着患者与医院的关系结束,患者只能通过回院复诊才能得到相关的康复信息,患者的需求有时很难得到及时满足[6]。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是让医患之间再次沟通的一个桥梁,可以让患者及其家属对所患的疾病有所了解,同时可以促进和谐医患关系。慢阻肺、哮喘这两个呼吸道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治愈,只能控制症状、延缓肺功能,所以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是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是建立慢性病防治体系不可缺少的,可以有效克服传统医疗体系存在的不足:①疾病防治主要或基本依靠医务工作者,②患者是完全被动接受治疗,③忽视社区工作者的作用和地位,④未真正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⑤缺乏行之有效的长期随访治疗机制和保障。本研究在辖区内通过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加强患者对慢阻肺、哮喘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定期电话随访,随时解答患者问题,使其树立健康行为方式、坚持规范化治疗。开展讲座的同时,在医患之间开展娱乐活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加强医患之间、患者患者之间沟通交流,干预期12个月,干预前后比较,入组患者活动耐量均较前增加(见表2),生活质量随之得到提高。以人群为基础的健康教育讲座,真正的做到了医疗卫生系统-患者及其家庭一体化、预防-治疗-随访-监控一体化综合防治体系[7]。
据统计,所有慢性疾病所致死亡人数的72%在低至中等收入的国家,因此慢性疾病的主要影响在发展中国家[8]。全球40%的医疗资源用于慢性非感染性疾病[9],对于常见的社区呼吸道慢性病慢阻肺、哮喘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据报道,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8.2%[10],哮喘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目前中国约有3000万人罹患哮喘[11]。这两者也正成为或即将成为我国医疗负担最主要的消耗者,因此它们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慢性病”一体化防治的重点。
健康教育作为综合性质量手段之一逐步得到医学界的重视,目前高血压、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已取得良好效果,但是针对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防治还有很大差距,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临床、科研、教学等诸多方面,需要医患共同努力。
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综合防治刻不容缓,建立适合社区慢性呼吸道疾病一体化综合防治体系势在必行。健康教育讲座对设立防治体系是必要的,可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促进和谐医患关系,减少急性加重住院次数,从而降低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85.
[3]WHRLD HEALTH ORGANIZATION:Innovative care for chronic health condition[J].Rev Pannam Salud Publica,2002,12(1):71-74.
[4]刘鹏飞,汪涛,王宜芝.慢性疾病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354-356.
[5]ATKINS R C.The changing paRern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the need to develop stzategi for prevention relevant to different regions and countries[J].Kidney Int Suppl,2005,(98):83-85.
[6]李善玲,刘清华,黄萍.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亲情化延续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3):74-75.
[7]邹和群,建立慢性病一体化防治体系[J].现代医院,2008,8(5):99-100.
[8]ACH D.Towards a long term strategy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leading chronic diseases[R].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4.
[9]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orld Heath Report 2004:ChangifIg History[S].Gent8,Switzerland,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4.
篇2
【关键词】冠心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067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066-02
1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方法
1.1收集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背景、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经济状况,并查阅门诊病历,对照本次体检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计划。
1.2确定健康教育方式,尽量符合个体化患者的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指导。如文字、卡片与口头讲解方式相结合;提问与讨论相结合;示教与自学相结合。
2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内容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可由多种原因诱发:如社会心理应激、精神紧张、吸烟酗酒、情绪波动等,经临床观察,这些患者突出的心理状态表现为焦虑、忧虑、恐惧、否认、角色紊乱等。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在实施健康宣教的同时做好心理护理。
2.1冠心病患者焦虑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目的由于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呈昼夜变化,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能否治愈常常产生焦虑心理,特别当心律失常频繁发作时,患者顾虑重重,心神不定,焦虑不安,睡眠明显减少,情绪非常低落,容易使原有病情加重。针对这样的患者,要充分了解他们的个性,讲述有关预防本病的知识,给予耐心的心理疏导,稳定其情绪,使其正确理解治疗、护理、饮食方面的相关要求,从焦虑状态中解脱出来,消除疑虑,自觉配合治疗护理和饮食宜忌,正确进行适当的活动,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2.2冠心病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恐惧心理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紧张状态。冠心病患者通常在夜间发作或夜间症状加重,有的患者每到晚上睡觉前即开始精神紧张,有的患者听到朋友因患冠心病而突然去世就紧张恐惧,促使病情加重。针对这种心态的患者,在体检反馈时主检医师应以热情亲切的态度与之接触,主动介绍冠心病发生的原因、影响其治疗的相关因素和自我预防的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讲解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增强自我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避免不必要的不良情绪引发疾病的发生。
2.3冠心病患者忧虑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措施忧虑心理在临床上表现为对未来事件及其结果的担忧。多见于疾病初发期、缓解期和恢复期的患者,这类患者非常担忧自己的冠心病复发,担心突然病情发作时得不到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照顾。有的患者愿意让一直负责他的医生治疗,担心更换医生后,不了解病情而延误治疗,从而对医生的治疗措施形成依赖性,不相信其他医生的治疗方案。针对这种心理,我们制定措施时,更要加强有关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和掌握冠心病的发生机制、治疗休养中的注意事项及自我保健、自我救护等相关知识。
2.4冠心病患者否认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措施有的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或病情加重,对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缺乏思想准备,只相信自己的身体会抵抗所有疾病或者根本不相信以往健壮的身体会得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更应该主动地、有分寸地把病情和体检结果告诉患者,使患者认识所患疾病的程度,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使患者承认患病,同时讲解病情,介绍当前冠心病治疗研究的进展,明确指出冠心病不是不治之症,回避只能对自己不利。同时结合一些冠心病治愈的实例现身说法,请病情缓解的患者介绍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切身体会,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认清疾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2.5冠心病患者角色紊乱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措施针对这一类患者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介绍同种患者康复的病例,创造机会让患者与康复者见面,让他们之间直接交谈,进行双向信息交流。由于介绍者与听者之间相同的角色,患者心理容易接受,直观形象地看到疾病是可以康复的,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2.6满足患者对疾病有关知识的需求心理措施给患者讲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一系列变化过程。心绞痛的诱因、治疗药物的使用方法、作用、副作用以及饮食宜忌。告诉患者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检查后要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患者。
3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的效果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术,不仅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控制疾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还能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同时,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有了信任感,缩短了护患距离,加深了护患感情,提高了患者的保健意识和生存质量,促进了中医治未病的发展。
4冠心病患者的饮食与保健
4.1冠心病患者的运动与饮食指导①适量锻炼: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户外体育锻炼;②合理膳食:避免体重超标;③心理平衡:避免大悲大喜;④科学合理地安排作息、用药、运动时间;⑤应对精神压力:寻求各种途径来调解生活上的压力,可以培养适合自己的嗜好或通过运动松懈日常生活中的紧张情绪,控制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定时检查身体并遵照医生的指示去做。
4.2冠心病保健要从细节着手冠心病要重视预防、保健,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可能很多患者、中老年人都注意不到生活中的点点细节。首先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问题:①除坚持按时服用冠心病的常用药物,外出活动还要备好保健盒,最好携带通讯工具(手机等)。②如频繁发生心绞痛,要及时卧床休息,并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③冠心病患者注意四不宜:不宜睡眠少、多;不宜清晨锻炼、锻炼强度不宜大;不宜频繁参加聚餐或聚会活动;不宜观看惊险、紧张的影视片以及竞争性体育比赛。④冠心病患者不要参与长途旅游或旅行。
除此之外,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①中老年人突然出现胸闷、心慌、气短、心前区疼痛、胸背疼痛、牙痛、上腹痛等症状,不管疼痛轻重或有无放射,也不管是否诊断过冠心病,都应及时到医院检查。②中老年人还要积极预防呼吸道疾病,春季也是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好发的季节,容易引起感冒、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一旦发生也会影响心脏,诱导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和心肌梗塞发生。因此要积极预防,一旦发生,要积极有效地治疗。
总之患者要适当地了解疾病的性质,以便正确对待。要消除不必要的焦虑与恐惧心理,培养乐观情绪。工作应妥善安排,防止过度脑力紧张和重体力劳动,应有足够的睡眠时间,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初发或发作忽然变为频繁而加重者,应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短期休息和疗养。轻体力劳动或散步对于一般病人可减少心绞痛发作。避免在日常生活中过快或突然用力的动作,在任何情况下有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安静休息。与一般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一样,饮食方面须限制富含动物脂肪与胆固醇的食物,肥胖者应使体重逐渐减轻。避免一餐过饱。茶与少量咖啡,如不致引起明显的兴奋或失眠,可以饮用。小量非烈性的酒也属无害,或许可帮助起扩张血管及镇静的作用。心绞痛患者应尽量不吸烟。高血压,贫血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都能增加心脏负担而使心绞痛加重,应予积极治疗。
篇3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护理;健康教育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以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引起的气道变应性炎症为主要特征[1]。
不仅影响个人生活质量,还会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负担[2]。
为降低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率、降低死亡率。本文就我院的支气管哮喘教育与护理体会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5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5例,男77例,女48例,平均年龄43.4土12.7岁;试验组127例,男67例,女60例,平均42.3±13.7岁。两组年龄、性别、病程、首次发作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护理分为估计、计划、诊断、实施、评价5个步骤,了解患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因素等方面影响,有针对性地满足患者各种需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2.1 估计
就是收集资料,分为主观、客观资料,是护理的基础。
主管护士应把握各种与患者沟通交流机会,收集第一手临床资料。
转贴于
1.2.2 诊断 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做出正确护理诊断。
1.2.3 计划
健康教育是双向的、动态的,因此,需咨询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获得理解和支持配合,注重方案计划实用性。使患者能够比较容易接受,并依病情变化情况,对健康教育方案随时调整、补充。
1.2.4 实施
在护理方案计划的实施中,护士是实施者、决策者,同时也是教育、组织者。护士应具熟练的技术水平,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以所掌握的知识,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
1.2.4.1 健康教育方法
(1)口头宣教:宜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沟通,避免过于学术术语话。(2)书面教育:可发放健康手册或健康教育处方;开办宣传栏,定期更新内容。(3)电化教育:组57织患者集体观看相关知识知识的电教片并进行相互的交流。
1.2.4.2 健康教育的内容
1.2.4.2.1 预防呼吸道感染 哮喘患者应尽量不要在公共场所逗留;感染时应进行积极有效治疗;对合并上呼吸道病灶,如慢性扁桃体炎、鼻窦炎应积极治疗;避免过度劳累、淋雨、受凉等刺激。
1.2.4.2.2 识别病情变化 患者应了解病情加重时征象,包括运动耐力降低及其它自觉症状加重等,早起或夜间出现的症状对睡眠造成影响,应及时向医务人员反映。
1.3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均以(x±s)形式表示,本研究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哮喘急性发作及再住院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两组出院后两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及再住院治疗情况的比较,表1。
表l两组出院后两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及再住院治疗情况的比较
3 讨论通过有目的、计划的开展健康教育及护理,笔者发现,试验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率及再次入院治疗的比例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1),提健康教育及护理可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哮喘疾病的基本知识,能够有效降低急性哮喘发作频率及再次住院比例,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经济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曾小琴.老年重症哮喘患者57例护理体会[J].重庆医学,2009,38(4):496-497.
篇4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6-03--01
哮喘是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小儿哮喘主要是在学龄之前、或者学龄内出现[1]。哮喘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它与其他疾病相比,发病率非常高,而且还是一种反复的慢性病程,对患儿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严重影响患儿的学习和生活,不利于患儿正常的生长发育[2-3]。目前,在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式就是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之后实施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患儿的自我康复能力[4-5]。本次对60例患儿的护理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将结果进行总结,并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60例患儿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儿进行随机分组,主要分为观察组,例数为30例,对照组,例数为30例,观察组男性患儿18例,女性患儿12例,年龄3到10岁,平均年龄为(6.01±1.41)岁,病程为1-4年,平均病程为(2.45±1.36)年;对照组男性患儿16例,女性患儿14例,年龄2到11岁,平均年龄为(7.06±1.63)岁,病程为2-5年,平均病程为(3.56±0.67)年。所有患儿均符合该病的诊断标准,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均有家属代签许可同意书,且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儿的常规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一是经过检查,患儿符合小儿哮喘的临床诊断标准;二是本次研究均已得到患儿家长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一是患儿的住院时间小时10天,且患儿的年龄小于3岁等;二是患儿存在先天性肺部疾病等。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服务,其中主要包括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合理控制饮食、保持病房内空气流通、对患儿进行适当的清理口腔,可以引用淡盐水等等。
1.3.2 观察组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实施健康教育,其主要的步骤如下:一是健康教育宣讲解。护理人员要向患儿以及患儿的家属对于该病症进行有效的讲解,另外还可以在饮食方面、注意事项方面、药物的使用方面进行全面、详细的告知[6-7]。让患儿和患儿家属对哮喘发病的征兆进行全面的了解,一定要随时观察患儿身体变化的情况,对于一些不良反应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办法进行护理服务,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现有该疾病出现的征兆,一定及时的到医院进行就诊[8]。二是生活习惯的宣传教育。要不断培养患儿有一个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进行体能锻炼教学。对于日常保健活动、锻炼方式、饮食方式等方法都要进行全面的讲解[9]。在饮食方面,要对患儿的饮食进行合理的控制,因此护理人员要让患儿多喝水,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补充一些淡盐水,提高患儿的抵抗能力。其次,在饮食方面,一定合理控制患儿的饮食,食物一定要以低激素性、低脂肪为主,而且食物里一定要含有一些高纤维、高蛋白、高热量的,要告知患儿的家属要让患儿忌辛辣,少食多餐[10]。三是要对吸入的方法进行准确的掌握,在准确掌握之后进行入院,在对患儿身体各项指标进行监测,比如:心率、呼吸、脉搏及血氧饱和度等,尤其患儿疾病如果是处在急性期,一定要对患儿的的精神状况进行随时、密切的观察。一旦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患儿的身体情况出现异常,护理人员一定及时告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办法进行治疗[11]。另外,在使用药物和雾化吸入护理过程中,应指护理人员必须细心、耐心的告知患儿家属正确的用药方法,以及药物的用量,在用药过程中,动作要慢一些,必要时,要安抚患儿,对患儿用药进行鼓励,可以积极的配合治疗。同时,在吸入雾化的时候,要将患儿口腔内的分泌物进行清除,这样可以提高雾化的效果。四是出院指导。在出院之前,先对患儿的哮喘发作次数进行疗效评定,在采用问卷调查对患儿以及患儿家属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把问卷调查的资料进行整理,整理之后在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患儿出院之后,对患儿进行随访,需要达到一年,对患儿家属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解答。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情况,其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儿胸闷、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完全消失,而且对哮喘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有效:患儿胸闷、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有明显好转的迹象,哮喘病情得到了基本的控制;无效:患儿胸闷、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没有消失,哮喘的病情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甚至患儿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观察两组患儿的遵医行为的情况,其中主要包括为情况包括四个方面:持续用药、持续锻炼、合理控制饮食和防止呼吸道感染。观察两组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次数与再次住院次数的情况,在患儿出院在个月之后进行统计,统计急性发作次数和再次住院次数。
观察两组患儿PEV1和PEF 的肺功能水平情况:观察两组患儿的哮喘知识掌握率情况,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哮喘知识掌握度进行调查,将收集整理好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满分为8分,哮喘知识知晓率大于或等于6分为优秀,3到5分为一般,1-2分为差。总掌握度=(优秀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得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表示,并用卡方加以检验;实验样本差异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情况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两组患儿经过诊断。该病症的诊断标准,非常符合标准,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是96.6%,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是63.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情况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儿的遵医行为情况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儿遵医行为情况的比较,观察组持续用药、持续锻炼、合理控制饮食和防止呼吸道感染都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
2.3 两组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次数与再次住院次数的情况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次数与再次住院次数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急性发作次数为(2.01±0.22),再次住院次数为(1.12±0.81)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
2.4 两组患儿PEV1和PEF 的肺功能水平比较 两组患儿的经过护理之后,对两组患儿进行比较后,观察组患儿 PEV1、PEF 的肺功能水平明显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
2.5 两组患儿哮喘知识掌握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总掌握率是93.3.%,对照组患儿的总掌握率是4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
3 讨论
近些年,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所处的生活环境在逐渐恶化,导致人们的抵抗力也在随之下降,导致哮喘疾病的发生率也在逐渐上升。由于小儿的免疫力还没有发育成熟,小儿的鼻腔与成人相比比较短,而且小二的后鼻道也是非常小狭窄,在加上本生小儿的鼻毛就比较稀少,相对较为狭窄,再加上小儿的鼻腔内部鼻毛相对较少,对外界的抵抗能力就比较薄弱,容易患有哮喘疾病[12]。另外,引起哮喘疾病主要的原因还有遗传基因、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等。哮喘疾病对患儿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儿的学习和生活,无法使患儿正常的生长发育,而且容易让患儿产生生理和心理上恐惧。由于哮喘疾病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的疾病,一旦发现该病症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对患儿进行及时治疗,一旦延误病情或者治疗不合理,会导致病情发展成成人的哮喘,患儿的肺部功能出现损伤,病情严重会丧失体力的活动能力,甚至死亡[13-14]。根据研究结果表明,患儿一但发现出现该病症,由于患儿家属对该病症没有足够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及时规避一些过敏原,缺乏一定的护理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患儿的更加严重[15]。另外,在临床上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是在治疗之后无法使患儿的病情痊愈,还需要实施有效护理服务进行预后,对于传统的护理来讲,只进行基础护理的服务,对患儿及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传教育,?亩?忽视了对疾病的掌握程度,所以其护理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的状态。经过不断研究与探索,要对患儿进行健康教育,提升护理的质量,提高治疗效果[16]。实施健康教育可以从健康教育宣讲解方面、生活习惯宣传教育方面、出院指导方面等进行入手,通过护理人员对患儿以及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宣传和讲解,有助于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和重视,对于疾病可以进行及时的预防。而且也可以将降低患儿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另外,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满足患儿和患儿家属的实际需求。
经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是96.6%,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是63.6%;观察组的急性发作次数为(2.01±0.22),再次住院次数为(1.12±0.81)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 PEV1、PEF 的肺功能水平和哮喘知识掌握率都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遵医行为情况也要优于对照组,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
4 结论
对小儿哮喘疾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在临床上其效果非常显著,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认识和理解,可以对疾病进行及时的预防,值得广泛使用。
篇5
关键词:健康教育;小儿肺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426-02
小儿肺炎是临床中一种比较常见和多发的呼吸道疾病,冬春季节是其多发季节,咳嗽?呼吸困难是其主要临床症状[1]?近年来,小儿肺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是儿科重点防治疾病之一[2]?在小儿肺炎的治疗中,为了保障其治疗效果,除了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外,临床护理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院在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收治的92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方式将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46例患儿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1-6.5岁,平均(4.37±1.41)岁;病程1.5-7d,平均(2.36±0.15)d?研究组46例患儿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1.5-6岁,平均(4.26±1.53)岁;病程1-8d,平均(2.40±0.13)d?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的对比上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予以常规护理,包括护理(比如憋喘严重患儿,取半卧位;及时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等)?环境护理(比如温度为22℃-25℃?湿度为50%-60%?光线等)?发热护理等?
研究组:对患儿予以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①饮食指导?患儿年龄较小,胃肠道功能发育不全,患儿尽量避免摄入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儿童大多喜欢零食,极易厌食,在饮食方面,患儿家属既要考虑其喜好,同时还要控制零食和主食的比例;鼓励儿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饮食注意粗细搭配?②疾病宣讲?定期对患儿及其家属讲解小儿肺炎的相关知识,比如发病原因?预防措施?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患儿的护理工作?③出院指导?患儿出院后,医护人员向其讲解患儿日常护理知识,加强营养,提升患儿的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陪孩子多参加一些户外运动,比如晒太阳?散步等;平时注意做好孩子的保暖工作;当患儿感冒后,尽量不去公共场所,同时多饮开水等;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做好卫生,避免呼吸道感染等?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2)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评估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总分100分,根据得分情况,可分为满意(≥80分)?基本满意(60-79分)?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PSS)20.0版对本研究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分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分组对比采用X2检验;对比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主要情况比较
经统计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2.2 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经护理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总满意度为80.43%,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5.65%(P
3 讨论
大多数小儿肺炎有支原体感染引起,患儿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影响其健康成长,甚至还会危及生命安全[3]?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的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位之一,其目的在于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同时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护理措施,加快患者的康复[4]?有相关研究显示,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可以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5]?从本文研究来看,在小儿肺炎常规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其中,饮食指导可以让患儿保持良好的饮食,满足身体每日所需营养,提升其身体免疫力,加快患儿的康复;其中的疾病宣讲可以加深患儿及其家属对小儿肺炎的认识,取得家属的认可和支持,同时加强患儿的配合;通过出院指导,可以让患儿及其家属了解注意事项,比如保暖措施?运动锻炼?感冒的应对措施等?通过护理后,研究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汪先芹.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医药前沿,2014,21(20):337-338.
[2] 李剑.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8(15):22-23.
[3] 张桂珍.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3):334-335.
篇6
关键词:儿科综合内科;呼吸道疾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干预对策
0引言
在医院的儿科综合科中病人的流动性比较大,患儿的病情也是不稳定,发病的原因有很多,因此就对医护人员与床位的要求比较高。为了有效的减少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本次对儿科综合科中的40例患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具体的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选取的是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呼吸道疾病40例住院发生医院感染的患儿进行分析研究。其中有男25例,女15例,患儿的年龄在30天至10岁,平均2.35岁[1]。
1.2方法。对这2年中40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进行病例资料的整理,发现其中发生感染的主要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并结合患儿的年龄、性别与感染类型进行详细的分析。
1.3诊断标准。具体的诊断标准根据我国卫生部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病情分诊断与分析。
1.4统计学分析。数据分析使用的是SPSS7.0进行处理和分析,其中的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病人的基本情况对发生医院感染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对比。
3讨论
篇7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00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406-02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其病程长、治疗时间长、症状多变等,常使患者身心均受到影响。数据统计,每年因结核病致死患者多达13万人,是各类传染病致人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由于结核病起病慢、病程长、感染率、耐药率、死亡率较高,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我院通过在针对结核病的护理程序中应用健康教育模式,探讨健康教育对防治结核病的重要性,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共选择57例结核病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中心结核病防治所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6例;患者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2.5±5.8)岁;患者中大专及以上文化11例,高中及中专29例,初中及小学以下文化17例。采用数字表报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28)与护理程序中应用健康教育(观察组,n=29)效果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等方面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护理程序中应用健康教育模式,重点加强对患者健康知识的讲解,具体方法如下:
患者来院治疗时,与患者进行初步沟通,了解患者对结核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患者的文化程度,给予一对一病情等方面的讲解,介绍病情发生、发展及传染性,告知患者早期、规律用药对疾病痊愈的作用;配合印刷宣传单、小册子、光盘及院内宣传海报,讲解结核病菌的危害性及防治方法,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配合讲座、患者间沟通等形式,向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讲,提高患者的顺从性及对社会、家庭的责任心,克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争取痰菌早日转阴,减少社会传播性。
与患者保持积极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积极给予心理疏导,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消除心理障碍,稳定情绪,增加治疗的信心,促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医生及护士的治疗、护理工作。
用药指导。向患者讲解早期、规律用药对治疗的重要性,且由于治疗疗程长、不良反应多,用药指导非常重要,要向患者讲解药物治疗的作用、用药时间、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要给予及时告知,叮嘱患者服药进发生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护理或医师,以给予适当调整,不要擅自停药或改药。
对伴咳嗽并咯血患者要给予及时抢救治疗,叮嘱患者不可用力咳嗽,咯血时应保持情绪稳定,不可惊慌失措,以免加重咯血。嘱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将血轻轻咯出,不可憋气,勿吞下,不宜坐起,防止窒息。咯血时发生窒息的,若无急救设备应使患者处于头低脚高俯卧位,头稍后仰,轻叩背以便将血咯出。痰、血吐入容器内,给予来苏浸泡3-12h,或吐于纸上置于可耐高温容器内,点火焚烧处理。这种方法也可用于患者家庭护理时痰的处理。
对具有传染性的结核患者应给予呼吸道隔离。出入公共场所须戴口罩,待痰转阴后可在家里接受治疗。
给予讲解营养知识,给予饮食健康指导,应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素,单独使用餐具,餐具应煮沸消毒;忌烟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防止加重患者肝肾负担而影响治疗。非活动期可进行适当户外活动,保持室内清洁、安静,空气流通,阳光充足。
与患者家属保持积极有效的沟通,向患者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预防方法,向患者家属讲解规律用药的重要性,使家属协助患者积极配合护理。
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向患者讲解出院后的自我护理要点,做好消毒隔离措施,有痰者要将痰吐在纸上集中焚烧,使用固定餐具并给予消毒,有条件的患者可独居一室,无条件患者可采用与家人分头睡,不可对他人咳嗽或打喷嚏,房间内保持通风,衣物经常给予日晒,定期到院复查。
1.3疗效判定标准采用调查问卷法及观察法,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遵医依从率进行对比。结核病知识指标包括病因、传播途径、常见症状、治疗方法、常见的副作用、消毒隔离方法等,采用百分制,知晓率=得分90分以上/例数×100%。
遵医依从率分别从定时完成检查、正确服药、心理状态、合理饮食、休息与运动、适度戒烟酒等行为进行对比。完成上述项目即为良好。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转归情况及复发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量采用t检验,P
2结果
对照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5.0%(21/28),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31.%(27/29),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其治愈率在53.9%,如何有效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减少传染性是当前结核病防治的重点。研究指出,要彻底根治结核病,不仅需要医生正确诊断及合理用药,更需要结核病患者规律用药,按时完成完整的疗程,这就需要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在护理程度中采用加强患者健康教育的方式对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遵医依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肺结核病患者病程长,治疗时间长,患者多有一定的心理负担。我院通过在护理程度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方式,加强对结核病患者的教育,一方面提高患者对结核病的正确认识,了解如何防治结核病,加强自我监督、管理,减少传染性与社会危害;另一方面,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治疗的信心,配合医生及护士的治疗、护理工作,提高临床疗效。
篇8
老年患者是一组特殊的人群,随着社会的老龄化,住院的老龄患者逐渐增多。由于老年人组织器官老化,支气管腺体增生分泌物增多,黏膜纤毛清除功能降低,细胞免疫力下降,体液免疫功能也较年轻人差。全麻较其他麻醉能显著影响患者的生理状态,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尤为明显,而且对呼吸的影响常延续到术后。再加上外科手术的损伤,极易引起呼吸系统的并发症,导致不良后果。我科针对全麻腹部手术后老年患者重视呼吸道护理,采取了综合护理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20例,男性75例,女性45例,年龄最大91岁,最小60岁。其中胃癌根治术26例,结肠癌、直肠癌根治术24例,肠梗阻25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15例,胆总管结石18例,消化道穿孔修补12例。术前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53例,有吸烟史的23例。术后1~3天痰多49例,手术当天SpO2
2 术前护理
2.1 重视术前健康宣教 术前健康教育是患者术后顺利恢复的关键,术前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评估了解患者有无吸烟、既往病史、肺功能是否良好、对术后咳痰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亲属对患者的关心程度、家庭经济条件等。根据情况通过多种形式对患者进行有关知识教育,健康知识宣教内容有预防交叉感染,避免受凉感冒,增加营养,手术前后戒烟,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术前宜进易消化,少刺激性的食物,按要求做好术前禁食及胃肠道准备工作以防行气管插管,快速诱导麻醉时出现肺误吸或窒息的危险并可预防术后腹胀、呕吐对呼吸的影响。
2.2 指导正确的呼吸模式及深呼吸有效咳嗽 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前有针对性地给患者及家属示范深呼吸有效咳嗽的方法,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检查督导、演示测试,直到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1)深呼吸运动,鼓励患者在术前练习慢且深的呼吸,每日2~3次,每次10 min,8~12次/min;也可模拟自然“叹气”“打哈欠”的方法,进行有效呼吸运动。避免浅而快的无效呼吸模式。(2)有效咳嗽训练,教会患者先作深吸气后关闭声门,然后骤然收缩胸腹肌,将气冲出呼吸道。指导患者咳嗽时用手按压刀口。
3 术后护理
3.1 临床观察 根据氧饱和度检测,随时调整给氧流量。指导选择给患者吸痰的时机、时间。有5例老年患者,长期患老慢支、肺气肿,已耐受呼吸道不畅带来的不适。当痰液阻塞,氧饱和度降至85%以下,心率100次/min以上,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无特殊主诉,经观察及时发现排除痰液,氧饱和度达95%以上,心率也随之下降。
密切观察神志、表情、呼吸频率、节律的变化,大手术患者由于术中失血,术后禁食,体能消耗明显,大多数不能及时准确地表达自己不舒适感受,有的表现嗜睡、表情淡漠,有的神情紧张,要通过神志表情和呼吸节律、频率的观察来判断有无病情异常。术后要善于结合肺部听诊,判断呼吸音情况,确定痰鸣音位置,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3.2 半卧位休息 患者清醒后取低半卧位,使横膈下降,以利于肺膨胀,术后6 h内每2 h翻身1次,鼓励患者在床上活动,预防肺不张,腹带松紧要适当,防止影响呼吸。向患者说明此的意义,取得患者合作。这样既可减轻腹内压高而引起的呼吸困难,也可以避免因长期卧床引起的肺部感染。同时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全麻术后传统上用去枕平卧6h后改为半卧位,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患者未清醒时呕吐引起吸入性肺炎。但一般经麻醉恢复室的复苏,患者回病室时大多已清醒,因此应在术后及时改半卧位。一般术后病人回病房,第一个血压测定在正常范围,即可抬高床头30°~45°。
3.3 有效止痛 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常感到伤口疼痛,24h内疼痛明显,2~3d内逐渐减轻。术后伤口疼痛常迫使腹部手术患者由正常的周期性深呼吸改为浅快呼吸,导致肺泡通气不足,咳嗽乏力,肺内分泌物潴留,可引起肺炎和肺不张等并发症。术后及时有效的镇痛是有效咳嗽的前提。传统的术后镇痛多是疼痛难忍时再应用派替定等麻醉止痛药,由于担心用药过量产生成瘾性,以及影响呼吸和循环、肺不张等,术后很难得到满意的镇痛效果。对此我们给予病人自控硬膜外或静脉持续镇痛,效果满意。自控镇痛泵控制权掌握在患者的手中,镇痛药物用量少,能保持体内有效的药物浓度,对呼吸中枢无明显影响。
3.4 有效吸氧,促进呼吸功能恢复 由于麻醉和手术刺激反应,使患者总肺顺应性下降,通气功能下降,患者不同程度存在缺氧,因此老年全麻腹部手术后病人,常规必须给予吸氧24h.流量2~4L/min,具体视情况而定。根据氧饱和度监测,随时调整给氧流量。上腹部手术,老年性肺功能不全者术后氧疗时间适当延长,停止时采取间断过渡法直至完全停止。
3.5 保持呼吸道通畅 全麻术后因患者咳嗽排痰无力,必须采用辅助方法:(1)辅助咳嗽法:即在患者吸气时或在咳嗽时,用双手保护切口,以加强咳嗽效果;(2)手击震动法:医护人员手掌半屈呈杯状,反复叩击背部或胸壁,每次3~5 min,用力适当,可使黏稠的分泌物松动,配合有效的咳嗽即可排出;针对性地叩背;通过X线胸片显示的部位,针对性地有目的性选择叩背的部位。(3)刺激咳嗽法:用食指和中指在吸气末用力向内压迫胸骨柄上窝的气管,并活动压迫方向,以引起咳嗽反射;(4)雾化吸入:由于术前术后禁食、术后呼吸幅度变浅、过度换气使呼吸道分泌物黏稠不易咳出,术后常规给予沐舒坦30㎎,生理盐水20㏕,雾化吸入,每日2次,以稀释痰液,易于咳出;(5)对于不能耐受雾化吸入的,术后常规给予沐舒坦30㎎,生理盐水20㏕,静脉注射每日2次。小剂量沐舒坦可以促进纤毛上皮的再生和纤毛功能的恢复,加速黏膜纤毛运动,从而维护上呼吸道的自净机制。
3.6 有效地控制感染 术后要保持腹部引流管通畅,特别是上腹部手术要防止膈下积液和膈下感染,以免影响呼吸运动和引起肺部感染。上腹部手术患者偶尔会发生顽固性膈肌痉挛,可采取针灸,使用镇静剂等,以免影响呼吸功能。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促进腹部和肺部炎症消退。
3.7 术后早期活动 早期积极活动可刺激肺通气/血流灌注增加,促进分泌物清除及氧合作用,腹部手术需插胃管也影响患者有效咳痰,易出现肺不张。早期鼓励患者活动可促进肠蠕动恢复,可早日拔除胃管,以利有效咳嗽排痰。术后6h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协助床上活动或下床活动,大手术患者,如活动耐力较好,让其自行床上活动。方法:将一根结实的带子系在患者床尾的栏杆上,让其用于拉紧带子坐起、躺下,如此反复锻炼。
4 讨论
4.1 老年患者多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术前均有一定程度肺功能损害,患者气管上皮细胞纤毛运动能力下降,反射迟钝,咳嗽无力,分泌物易于肺内聚积阻塞小气道和肺泡,导致术后肺不张及严重低氧血症。长期大量吸烟患者术后易得肺部并发症。再加上老年患者机体营养差,咳嗽无力,还有患者怕疼痛不愿咳嗽,使得肺部分泌物潴留造成阻塞性肺不张、肺部感染。因此,应重视患者术前营养支持及健康宣教,并积极治疗原发病。
4.2 由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影响,呼吸道粘膜损伤,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且干燥,痰液不易咳出。在护理中也发现在患者术后当天由于气管插管的刺激和呼吸模式的改变,使痰液增加且粘稠,患者难以咳出,早期湿化呼吸道,应用沐舒坦等化痰药物、鼓励协助患者排痰,将为病人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奠定基础。
4.3 老年患者尤其是肥胖患者,平时以腹式呼吸为主,由于手术疼痛和术后扎腹带的影响,术后早期以胸式呼吸为主,膈肌活动幅度减少,肺顺应性降低,可致形成肺不张或肺部感染,全身麻醉拔除气管插管后给患者取半卧位,使膈肌下降,增加肺活量。术后应用止疼泵可有效止痛,有利于咳嗽,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全麻患者因气管插管及麻醉药物影响,术后患者易出现痰多、黏稠,对呼吸功能有不良影响,如护理不当,可出现肺炎、肺不张等肺部并发症,应引起高度重视,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预防性护理,可以预防或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对高龄、吸烟及原有肺部疾病的高危人群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遵循预防为主,护患配合,综合护理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呼吸道并发症,使腹部手术患者顺利度过术后康复期。
篇9
(珲春市英安镇三道岭卫生院,吉林 珲春 133301)
【摘 要】儿童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一直是我国儿童身心发育关注的重点。目前在医学上对儿童传染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儿童传染病仍严重危害着儿童的健康。了解儿童传染病的现状及发病规律可以有效的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对儿童传染病的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了解常见儿童传染病的发病特征,并提出了一些防治儿童传染病的对策。
关键词 儿童传染病;现状;防治对策
0 前言
儿童的身心发育是我国关注的重点之一,然而,由于儿童的自身免疫力较弱,在儿童中发生的传染病较为流行,这对儿童自身及家人产生较大影响。其中在中小学校为儿童传染病的高发地带。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如天花、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等一些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已经渐渐消灭,但是传染病的种类以及儿童的发病率仍然较多[1]。因此,当今医学应该采取更加有效的防治方式来减少儿童传染病的发生。
1 儿童传染病的种类
1.1 结核病
我国是高发结核病的国家,据统计儿童感染结核的概率高于9.6%[2]。儿童结核病诊断较难,并且受重视程度不高,儿童结核病特点为感染率高、治愈率低、死亡率较高、农村患儿高于城市。儿童结核病一般为初次结核感染,前期基本没有症状,原发性PTB随着时间的进展,症状逐渐显现,儿童年龄越小症状越明显[3]。呼吸道是主要的儿童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健康的儿童吸进有菌的尘埃后会产生原发病灶。通过消化道、皮肤也同样会传播结核病。儿童营养不良、年龄偏小、卡介苗未注射都会增加感染的几率[4]。
1.2 腮腺炎
包括流行腮腺炎、复发腮腺炎和假性腮腺炎几类[5]。腮腺炎病毒属于副黏液病毒的单股RNA病毒,一种急性得的呼吸道疾病,腮腺炎的突出特征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腮腺炎一般有半月左右的潜伏期,多发于冬春季节,常在小学,幼儿园引起流行爆发[6]。患病期间要注意护理,防治并发症的产生。化脓性腮腺炎一般是一侧,红肿伴有疼痛。此时患儿会哭闹、烦躁,护理人员一定要细心照料,切勿急躁,患儿生病期间可以用仙人掌捣碎敷面,以达到消肿止疼的作用。
1.3 手足口病
该传染病是法定丙类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常见的有CoxA16和EV71病毒。5岁以下发病率居高,症状表现为手足口处有溃疡、头痛、低热等。一般会在一周内康复。但是有些患儿年龄小,或就诊不及时有可能产生并发症,一般表现在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三方面。患病初期需与咽颊炎、风疹等区别。对患儿应注意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不要抓破皮疹,可在疱疹破时涂0.5%碘伏。在发病24-48小时使用抗病毒药最佳。
1.4 猩红热
该传染病是法定乙类传染病,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冬季为猩红热高发季节,男性患儿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患病整体呈下降趋势,猩红热患者中儿童占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发热、草莓舌、鲜红皮疹等。在2005年后发病率有上升趋势[7-8]。猩红热对青霉素、红霉素敏感,发病期服用抗生素药物可有效治疗。
2 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2.1 切断传染源
预防小孩传染病的关键有时常注意儿童的生活状况,观察儿童的精神是不正常,对病情要早发现,早治疗。平时要注意儿童的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防止蚊虫对疾病的传播,避免在人杂的地方玩耍,可以戴口罩以防止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9]。若在公共场所有患病儿童,要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对于患儿接触者进行医学排查,避免传染的扩散。尤其是在小学,托幼机构等场所,老师要时常关注孩子的精神面貌,如若发现不正常现象要及时采取措施,并且老师要与孩子家长保持联系。发现患儿要尽早隔离,避免传染的扩散,也有利于患儿的及时治疗。
2.2 预防接种
儿童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中之重,疫苗接种后可以使儿童对该传染病产生抗体,降低患病的概率。小儿计划免疫是我国在医疗事业的重要措施,可以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降低患病风险[10]。目前我国在疫苗接种工作上还存在许多的不足,据统计调查显示多数人并不知道办理接种证后接种疫苗,接种工作的告知义务比较缺陷[11]。这样则增加的儿童的患病风险,对儿童及家庭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要完善接种疫苗工作,该方法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便捷的方式,要尽可能做到对每一个儿童都进行接种。在接种过程中要采用全程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效果观察,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的减少儿童的不良反应,并且可以提升家长对接种服务的认可程度[12]。
2.3 循证护理概念
如今,循证护理在我国护理领域得到有效推广,在儿童传染病预检过程采用循证护理可以使病情结构化、固定化。能准确有效的对儿童传染病确诊,避免与一般性疾病混淆,把握救治时机。循证护理可以利用网络、数据库等资源检索各种护理措施和相应的技术支持,并进行实用的,科学的评价。传统的预检是有经验的护士进行分诊,这受护士主观因素影响,而循证护理可以强化分诊流程,提供有效数据,根据患儿及家长的需求制定方案。从观察、用药、康复、心理进行全方位护理[13]。
3 小结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而且由于人们的物质水平和对饮食卫生的提高,儿童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由原来的肠道传染病为主变为以呼吸道为主的传染病[7]。一些新兴的传染病更要引起卫生部门的重视。
人们要加强对传染病的认识,了解一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要从根源上避免传播的扩散。同时要对小学,幼儿园进行密切关注,定期对儿童进行身体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以降低儿童患病的概率。计划免疫工作应不断完善,该方法是消除传染病,降低发病率最有效的措施,要将计划免疫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儿童身上,这样才能给儿童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保护儿童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杨勇,刘作义.儿童传染病的现状与未来[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22):1697-1699.
[2]王宇明,顾长海.感染病学新进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2,422-464.
[3]田建岭,吴喜荣,申阿东.儿童结核病现状[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3,20(6):458-462.
[4]黄平,刘作义.儿童结核病的概况与对策[J].儿科药学杂志,2013,19(2):52-56.
[5]马立虎.儿童腮腺炎的高频彩色血流声像图特征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5,13(2):118-119.
[6]段芳胡.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体会[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246.
[7]李伦,闵京梅.新世纪儿童传染病流行特征变迁[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17(3):209-211.
[8]王慧雯,张震,初艳慧,等.北京市西城区1993~2007年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J].首都公共卫生,2008,2(4):30-32.
[9]章俊霞.儿童传染病的预防[J].临床合理用药,2014,7(5):142-143.
[10]聂小华.浅谈小儿计划免疫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4):250-251.
[11]朱洪霞. 0~7岁儿童预防接种现状及对策探讨[J].蛇志,2010,22(4):384-385.
[12]李燕荷,张丽君.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护理,2015,7(1):34-36.
篇10
摘 要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2011年10月-2013年6月收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92例,所有患者给予阿奇霉素静滴治疗,同时给予雾化、拍背、吸痰等辅助手段治疗。结果:经过积极治疗,92例患儿全部治愈康复出院。结论:悉心的护理能增加患儿及家属对医务人员的信任,防止重症肺炎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护理体会 生存质量
Nursing experience of 92 case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 in children
Xu Feixia
Xinqu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nan County,Jiangsu 222500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nursing experience of mycoplasma pneumonia in children.Methods:92 cases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 were selected from October 2011 to June 2013.All cases were given azithromycin treatment,while they were given atomization,patting the back,sputum suction and other auxiliary treatment.Results:After active treatment,92 cases were all cured and discharged.Conclusion:Careful nursing can increase the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trust to the medical staff,prevent severe pneumonia and complications,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Mycoplasma pneumonia in children;Nursing experience;Quality of life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呼吸系统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冬寒冷季节多发。临床症状多见发热、刺激性咳嗽、喘促鼻翼煽动、肺部体征明显(细湿音),血清冷凝集试验IgM抗体阳性。小儿肺炎近年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健康[1]。2011年10月-2013年6月收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92例,经过诊疗后全部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0月-2013年6月收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92例,男33例,女59例;年龄9个月~11.5岁,平均(4.3±1.1)岁;6岁24例;发病天数0.5~1.5天;体温正常5例,低热(40℃)8例。白细胞计数正常53例,升高39例,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92例均呈现阳性。
诊断及纳入标准: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参考第7版《实用儿科学》:患儿急性发病、发热、咳嗽、肺部湿音、X线片见斑点状或点片状模糊影、酶联免疫法检查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符合小儿肺炎轻症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患儿[2]。
治疗护理方法:阿奇霉素10 mg/(kg・d),5%葡萄糖溶液300 ml,1次/日,静滴;10%葡萄糖溶液40 ml,5%碳酸氢钠溶液20 ml,静滴。同时以雾化、拍背、吸痰等辅助手段治疗,给予退热、止咳、化痰,吸氧等对症治疗[3]。
结 果
经过积极治疗,92例患儿全部治愈康复出院。
讨 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作为一种临床常见急性呼吸道疾病,是由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超滤过性病原微生物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引起的疾病。发热、咳嗽、喘促等是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其呼吸急促且表浅,稍重患儿有鼻翼煽动,唇指发绀的症状。常伴有肺部湿音,X线广泛单侧或双侧改变较多。护理是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病程长,病情重且缠绵难愈容易复发。护理对疾病的痊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护理体会:①一般护理:保持患儿病室的空气通畅及适宜的温度、湿度并采取呼吸道隔离、空气消毒等措施防止交叉感染;患儿床铺、衣物保持清洁干燥,更换潮湿衣服;加强皮肤、口腔卫生的护理;患儿因炎症缺氧时给予氧疗纠正乏氧;持续高热要及时予以降温措施:多次少量饮水,物理降温(酒精擦拭、头部冷敷等),口服退热药等。患儿宜清淡高营养易于消化半流质饮食,较小患儿喂奶时要注意方法防止饮食(乳汁)进入食管发生窒息的可能;患儿静滴时应注意速度、药量及液量,密切观察输液反应[4]。②用药后护理:阿奇霉素等药物的运用对患儿的胃肠刺激大,常有腹痛、呕吐等表现,故在诊护时一要输液速度不宜太快,应该控制输液速度,缓慢滴入,二要嘱患儿家属静滴半小时前进食(不宜空腹),以减轻胃肠的反应。如婴幼儿1分钟15滴左右,稍年长患儿1分钟20滴为佳。患儿口服止咳糖浆后不要立即饮水以免稀释药物从而使药物不能发挥疗效。饮水可以避免使用解热剂后的大量出汗导致的虚脱。③心理情志护理:喜、怒、忧、思、悲、恐、惊为“七情”,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悲恐。不同时期的患儿采取不同的情志疏导方法:婴儿期的患儿年龄小,表达能力不强,加之家长对疾患了解认识不清,难免心情焦虑、困惑。此时要详尽地向家长讲述疾患知识以消除家长不良心理情绪配合诊疗护理工作。学龄前期患儿已经有了明显的自我意识,具备相当的表达能力,就医过程中情志主要表现为紧张、恐惧、害怕打针等,护士进行诊疗时要注意手法熟练、准确,严禁对患儿进行各项强迫性诊疗。而学龄期患儿已经上学而病程较长,这样就造成家长及患儿担心学习的焦虑思想较重,此时就需要护理人员的积极沟通、交流,消除其后顾之忧。④食疗护理:小儿肺炎的诊疗三分靠治疗,七分靠调养,“食药同源”,药疗不如食疗,要指导家长给予高热量、易消化、高维生素、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急性期),并注意少食多餐,不宜过饥过饱,忌食生冷食物。不同年龄段患儿适用不同的饮食:喂奶的患儿以乳类为主;年龄稍大的患儿可食清淡、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配合蔬果;发热患儿早期给予流质饮食,热退后给予稀饭等半流质饮食,所有患儿均应注意补水。⑤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隔离避免交叉感染。肺炎患儿咳喘较重,鼻腔分泌物及喉部痰块较重,防止黏稠痰块、奶汁、口服药物引起窒息,可以通过吸入、雾化等方式抗感染、止咳化痰,利用拍背、吸痰等方法使其痰块排出,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病室的湿度、干燥程度适宜也有利于痰块的排出。患儿自行咳出痰块也是一种方法,可以防止痰液排出不畅影响肺功能的恢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诊护时要加强呼吸道的隔离。按病儿病原、病期分别安排病室,做好隔离工作,以避免交叉感染[5]。⑥对症护理:对持续高热的患儿除用药物降温外也可先采用物理降温,如头部放置冰袋冷敷、30~50%的酒精擦浴、重症高热患儿可采用亚冬眠疗法等。当高热大量出汗时嘱患儿少量多次喝水以补充水分。密切观察患儿的体征,如发现发绀,喘憋明显,面色苍白、心率>160次/分等心力衰竭症状或危重肺水肿症状时,要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小儿肺组织发育不成熟,肺的呼吸功能不完善,发生肺炎时常发生呼吸困难的症状,此时当及时给予吸氧以纠正缺氧状态。吸氧时随时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以达到给氧目的[6]。⑦健康指导:疾病流行春冬季节尽量少到公共场所以防疾病的传播。加强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了解患儿发病时的症状体征及常用药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多晒太阳,多进行户外运动,增强患儿的体质。居室保持通风,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学会早期呼吸道疾病的处理办法。
综上所述,悉心的护理能增加患儿及家属对医务人员的信任,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防止重症肺炎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金玲.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16):1615.
[2] 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04-1205.
[3] 梁颜开.石艳红.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护理[J].广州医药,2011,42(1):76-78.
[4] 王嵘娟.小儿肺炎护理措施的探索与体会[J].医学信息,2010,23(11):4058-4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