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常用方法范文

时间:2023-07-20 16:39: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教育常用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健康教育常用方法

篇1

关键词:临床护理健康教育

医院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与系统的护理行为相结合,贯穿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行为和观念,促进身心健康。我科自2001年正式开展临床护理健康教育以来,不断探索有效健康教育方式,完善健康教育内容和手段,取得较好成效,现将体会汇报如下。

1全面提升护士开展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护士作为医院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责任感以及自身对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方法及技巧的掌握程度都影响到实施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1.1引导护士正确认识临床护理教育 我科通过理论灌输、行为引导、案例分析等各种方法的结合应用,积极引导护士充分认识到医院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解决患者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增强整体护理效果,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作为医院临床护士,不仅要给患者提供治疗和护理,还要为促进患者的健康提供服务,教给患者及家属有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使其对疾病防患于未然,正确对待疾病,减轻心理负担,调动主观能动性,自觉配合医疗、护理,减少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避免疾病复发,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1]。

1.2督促熟练掌握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知识 要达到预期健康教育的目的,护士自身应熟练掌握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知识。我科在充分完善健康教育资料的同时,通过理论授课、查找资料、现场提问、试卷考核等形式,督促护士认真掌握相关知识,才能正确指导患者。

1.3在实践中引导护士逐步掌握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技巧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系统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有正式的护理健康教育活动,即按教育程序,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时间和必要的工具对患者和家属进行专题的健康教育;也有非正式的护理健康教育活动,主要以语言教育方法为主,比如在进行护理活动时,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简短的说明和指导。教育方法有语言教育、图文宣传、电化教育、实践教育等。常用的教育技巧有基本沟通技巧(如谈话、提问、非语言沟通等)、组织小组讨论或座谈会、组织专题讲座等。护士只有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些方式、方法和技巧,才能不断提高护理健康教育的水平,确保护理健康教育计划的有效落实。我科在临床实践中,通过以老带新、言传身教;制作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经验交流、总结提高等方法,引导护士逐步掌握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技巧。

1.4 制作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指引护士规范、连续、完整地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健康教育路径是依照标准护理计划,为某一类患者制定在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的路线或表格[2]。我科将科室常见病多发病,分别制定相关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将患者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内容标明,护士可根据路径表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时间性,循序渐进、分期分段地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从而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3]。

2丰富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资料

2.1制作常用健康教育的影像资料 我科拍摄了如术后基本活动方法、甲状腺功能锻炼方法、乳腺癌根治术后功能锻炼方法等影像资料,结合语言教育、现场指导等,有效地加深了患者及家属的印象,使其能尽快掌握并应用。

2.2 制作健康教育小卡片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常规做好口头宣教的基础上,我科还实施为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小卡片为模式的健康宣教方法,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广泛好评。健康教育小卡片设计小巧、精美、便于携带,将疾病知识、用药指导、检查注意事项、出院指导等内容用简洁的话语,配合形象的漫画图案,使患者或家属愿意阅读,利于掌握。同时也方便护士随时持卡宣教,不易出现遗漏或错误。

2.3开设健康知识小课堂 随着医院结构和服务功能的不断扩大,护理健康教育得到不断的发展,其内涵也由狭义向广义扩展。狭义的护理健康教育,其目标是针对患者个人的健康状态和疾病特点,通过健康教育,促进身心健康;广义的护理健康教育,是以健康为中心,为改善住院患者及其家属、社会成员以及医院职工的健康相关行为所进行的教育活动。我科从2012年开始,每月开展四次健康知识小课堂,通过幻灯普及常规健康知识及本科相关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同样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广泛好评。

3完善评价措施,确保健康教育取得实效

3.1实施护理组长评价、护士长抽检制度 我科采取护理组长评价、护士长抽检制度:护理组长对本组护士所进行的健康教育内容必须逐条进行评价,了解患者是否真正掌握,宣教内容是否齐全,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指导,督促责任护士进一步做好相关临床护理宣教工作;护士长每周抽检部分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情况,了解护士的健康教育工作是否执行到位,组长是否认真进行效果评价,健康教育工作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等。通过上述制度,促进本科健康教育知晓率达100%。

3.2问卷调查 为了确保健康教育的效果,每月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从中了解这段时间来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存在哪些问题,患者及家属有哪些意见建议,从而积极寻找解决方法,认真满足患者及家属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

4增强法律意识,避免法律纠纷

进行临床护理教育过程中所有教育指导内容均应来源于正规出版刊物,做到有据可查,有法可依,方能有效避免法律纠纷。

我科通过上述措施,提高了护士进行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丰富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完善了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资料,有效提高了健康教育的知晓率;许多护士受到患者的表扬,护士的职业认同感、责任心和与患者沟通的能力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化前珍.社会护理学概论[M].西安:第参考文献.

[1]张振路.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指南[M].广州:广东科级出版社,2002:1.

篇2

1.社区常用的健康教育方法

1.1语言教育方法

(1)口头交谈:通过面对面谈话,传达信息,交流情感,进行行为指导,是入户家访的基本形式。(2)健康咨询:以现场答疑的形式,应由有经验的相关专业人员承担。(3)专题讲座:由专业人员就某一专题专业性、系统性、针对性地听课,是社区常用的一种群体教育方法。(4)小组座谈:由健康教育者组织,组员讨论,互帮互学,特别适用于技能训练和行为改变,如戒烟支持小组、家庭营养培训班等。

1.2文字教育方法

(1)卫生标语:使用制造方便、易于记忆的大幅横额来大造舆论和创造气氛.(2)卫生传单:针对社区某个中心任务一事一议广泛散发。(3)卫生小册子:由专业人员编写,内容知识性、针对性强,便于保存,可反复使用。(4)折纸:制作精美、图文并茂,适用于低文化水平及空闲时间少的人群阅读使用。(5)卫生报刊:定期发行、信息量大,是广大群众学习卫生保健的健康之友。(6)卫生墙报:可以是设在街头、单位等显眼处的黑板报,制作简单、更新内容易,能起到宣传鼓动和普及知识的作用。(7)卫生专栏:图片、文字为主,设在社区居民主要的活动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教育性。(8)卫生宣传画:是文字与形象艺术的结合,以其绘画、图片、设计编排艺术及鲜明的色彩深受居民的喜爱。

1.3形象化教育

常用照片、标本、模型、演示等。其特点是直观性、真实性强、身临其境来强化教育。例如通过展示畸形胎儿标本,可强烈激发人民妊娠保健及优生优育意识。

1.4电话教育

包括广播、电视、电影,以及投影、幻灯、录音带、录像带等,此类喜闻乐见、传播迅速群众乐于接受,不少地方在电台开设“空中医生”或“健康医院”,是社区教育的有效渠道。

2.社区健康教育方法的选择运用原则

2.1要根据地区、对象、目的、内容选择适宜方法

(1)首先要考虑地区因素:不同的地区就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会存在着差异,要根据不同的社区情况来选择易于接受和开展的方法。(2)年龄结构:可分为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3)职业因素:可分为工人、农民、服务人员、学生、职员、干部、家庭主妇、以及物业居民等,(4)文化程度:可分为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博士等。因此,应根据社区各类人群的特点,选择不同形式,开展内容不同的健康教育。

例如,我站携手桂洲医院糖尿病专科,特邀请桂洲医院糖尿病科专家李舸共同举办一堂“糖尿病”防治知识讲座。前期,由医务人员和居委会工作人员深入社区每个家庭去派发讲座通知单,务求引起居民的重视而前来关注、倾听讲座。之后,我们就商定了参加的医护人员,决定由具有丰富临床及授课经验的糖尿病科专家李舸和邓伟文主治医师现场讲解,潘叶勤护师从旁协助,吴艳松护师作会场记录。

现场,采取互动的方式,许多老人家都积极地提问,专家李舸耐心地解说,他运用幽默诙谐的话语,图文并茂地带给居民一个很健康很肯定的信息:“糖尿病并非绝症,有得医,虽不可治愈,但可治疗。只要大家配合医生合理治疗,同样可以活到100岁!”台下,随即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居民们都表示不再恐病忌医,对战胜疾病有了信心。

此次所花费不多,确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2要充分调动社区群众的广泛参与

只有使社区群众广泛参与,才能有效地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应注意:(1)信息传播的程度;(2)活动内容是否为群众所关心;(3)教育内容是否为广大群众所接受;(4)活动组织是否科学,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等,是否方便群众参与。

篇3

【关键词】护理;健康教育;儿童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288 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5-1290-01

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由护士执行,针对病人或健康人群所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护理教育活动。儿童患者年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其学习能力、接受能力也不同,对其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也不尽相同,护士应了解儿童各个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针对疾病、性格、学习接受能力等,采取符合儿童特点的教育策略,使儿童了解疾病知识,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配合治疗护理,促进早日康复。我科从2009年1月起应用多样化的健康宣教方式针对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病人的满意度从85%提升到95%。

1.临床资料

2009年1月至5月共收治患儿1000例,年龄0岁-7岁,男性患儿689例,女性患儿311例;上呼吸道感染354例,急性肠胃炎234例,哮喘123例,其他189例。

2.健康教育的方法

健康教育方式包括口头讲述、提问、运用多媒体的技术,电视播放健康教育片、针对疾病发放健康教育卡通卡片等。每天两次定时播放健康宣传片,并根据季节随时调整更新健康宣传的内容。

3.健康教育的内容

门诊患儿的健康教育内容有登记药液时,向患儿及家长介绍输液的环境,告知洗手间、饮水机等常用设施的位置,嘱咐在输液前适当的进食及饮水,避免空腹输液,针对疾病发放相应的健康宣传卡通卡片,缓解儿童及家长的紧张情绪,并请在输液等候区稍等片刻;在等候期间,输液护士及时的和患儿及家长介绍自己,告知输液的药物名称、作用及有可能发生的药物反应,输液过程中家长如何看护患儿,避免患儿自行拔掉输液针尖,减少患儿的痛苦,通过与患儿及家长的有效交谈,可以缓解家长及患儿的紧张情绪,消除儿童的恐惧心理,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时也减少患儿的痛苦,缓解护患矛盾。输液过程中,随时巡视,观察输液情况,有无局部肿胀,有无药物反应;输液结束时嘱咐家长按压穿刺部位片刻,着重饮食指导、休息、活动、继续服药以及复诊等其他注意事项。

4.讨论

4.1 健康教育的时机要适当,内容要合适。环境、人员的熟悉有助于消除家长及患儿的恐惧心理,对所使用药物的名称、药理作用及输液过程中注意事项的了解,可以有效减轻家长的紧张情绪。输液结束后的健康教育有助于家长更好的照顾患儿,了解休息的重要性等。

4.2 健康教育的施教方法应得当,应该视年龄、性别、病情而定,3~7岁儿童宜用直观、形象方法,学龄前儿童宜用讲道理和鼓励的方法。另外还应与家长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反馈信息,注意观察患儿的不良健康行为,了解他们所关心的内容。

4.3 健康教育的语言要有艺术性并且通俗易懂,避免使用医学术语,注意交流技巧,语言丰富,词汇生动,患儿能听懂接受,施教时护士态度和蔼可亲,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是进行健康教育的关键。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1]。因儿童的实践不多,认识能力有限,所以健康教育的人群还包括家长,应根据家长及患儿的学习接受能力而定,不能高出其承受限度。儿童对生动形象的事物和现象比较容易接受和记忆,并有好奇的心理特点。在教育过程中,运用多样化的健康教育的方式,启发他们多想多问,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能提高教育效果。通过健康教育,促进了护患沟通,同时也提高了儿童的生活质量。

篇4

[关键词]健康教育处方;通知检查

21世界是人口老年化的时代,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患者数量不断增大,疾病发病率不断增高,而部分老年患者由于缺乏养老,照顾等基本社会保障,住院期间常常没有家属24小时陪同。由于老年患者具有健忘特性,常在晨起后遗忘已通知检查的注意事项,而留错标本或进食,导致当日检查取消或延后,从而导致检查结果的延迟和住院天数的延长,使患者住院费用增加,对医生治疗方案的设定、患者的康复均带来不利影响。近年来,本科将临床中常用的检查项目的的目的及相关要求自制成一系列健康教育处方,并应用到检查通知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6年9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老年科住院的生活完全自理的夜间无陪伴老年患者90例,按患者入院的单、双月顺序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单月为对照组,45例患者,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65~83岁,平均年龄73.9岁;双月为干预组,45例患者,男26例,女19例,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76.8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通知标本留取及检查时,仅采用口头宣教的形式,由责任护士根据医嘱通知患者第2天需要留取标本的方法及相关检查的注意事项及要求,并听患者复述一遍。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发放由科室自制的各种健康教育处方。处方单的内容为各个检查项目的目的及相关要求,内容制作通俗易懂,简明扼要,色彩鲜艳,字体合适。系列处方包括:①健康教育处方(一)--彩超。②健康教育处方(二)--胃镜。③健康教育处方(三)--肠镜。④健康教育处方(四)--造影检查(心脏、胃肠道造影)。⑤健康教育处方(五)--磁共振。⑥健康教育处方(六)--纤支镜。⑦健康教育处方(七)--尿标本留取须知。⑧健康教育处方(八)--24小时尿标本留取须知。⑨健康教育处方(九)--尿培养留取须知。⑩健康教育处方(十)--葡萄糖耐量实验。将处方单贴于床头柜上,通过醒目、直观的健教单达到提醒和强化患者记忆的目的。

2结果

干预组的宣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附表。由附表可以看出,健康教育处方的实施可降低无陪伴老年患者遗忘检查的发生率;提高了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3讨论

自制健康教育处方的优点:①可根据患者检查的项目,选用相应的健康教育处方。②能够使宣教更有条理,内容清晰,杜绝了交待不清及漏项[1]。③置于患者床头柜后,通过视觉刺激,随时提醒患者,避免遗忘。④不易掉落,且便于护士随时核对该患者的检查项目,随时提醒患者。⑤检查结束后可撕去,不需回收。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记忆力下降成为常态。在住院期间,当患者缺乏家庭照顾时,容易遗忘护士交代检查的注意事项,健康教育处方在护士常规宣教后可随时直观的提醒患者,避免遗忘检查的发生,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质量管理 急性白血病

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方法简单,以单纯的灌输方式为主,内容笼统,使大部分病人获得的知识不具体,而且病人容易遗忘,使健康教育的效果事倍功半。为提高护理质量,我科开展了提高急性白血病健康教育质量的质量管理(qc)活动。经过近1年的活动,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选择恰当人员组成qc小组

   

qc小组成员由具有一定写作能力和丰富临床经验的8名护理骨干组成,其中本科学历护士2人,专科学历5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4人。小组成立后对成员进行qc小组知识培训,小组活动遵循pdca循环,每月召开会议2~3次。

2  qc活动内容

2.1  选题

   

针对住院急性白血病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化疗反应严重等现状,我们确定以“提高急性白血病病人健康教育质量,降低疾病并发症”为活动课题,开展一系列工作。

2.2  现状调查

   

对2007年9月—2007年12月入住我科的30名急性白血病病人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为急性白血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需求情况等。结果显示,病人及家属对急性白血病相关知识掌握率为52%,而对疾病健康知识的需求率为95%。经过对现状调查的资料进行分析,认为病人急性白血病相关知识掌握率低的主要原因为:①书面材料少且不规范;②时机把握不好,病人接受方式不同;③护士观念未转变,缺乏知识技能;④检查反馈不及时。

   

同时对30名病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治疗期间感染发生率96.6%,口腔鼻腔出血发生率50.0%,脑出血发生率3.0%,化疗性外渗率3.0%,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41.0%。

2.3  设定目标

   

将住院急性白血病病人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由52%提高到90%,并有效降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起到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缓病人生存期的作用。

2.4  对策

2.4.1  制定阶段性健康教育处方 

急性白血病病人化疗健康教育要分阶段。我们将疾病阶段明朗化,根据病人对自己病情的了解程度分为:不知病情阶段、了解较少阶段、完全了解阶段;根据疾病治疗过程分为:化疗前、化疗期、化疗后;根据疾病治疗效果分为:未缓解、部分缓解、完全缓解、复发阶段。划分好阶段后,由组长分配组员制定相关阶段的健康教育处方,最后由组长逐一审核修改。处方内容主要包括:疾病各个阶段的特点及注意事项,化疗特点及副作用的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治,常用检查方法及正常值,常用药物特点及副作用,各种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饮食要求等。

2.4.2  把握健康教育时机 

责任护士对自己主管的病人病情要有充分的了解,迅速判断病人所处疾病阶段,了解病人白血病知识掌握情况,有针对性选取处方发放,对文化程度低或对处方有疑问的病人要给予充分的解读,并注意健康教育效果跟踪。随着疾病的发展或转归发放相应的健康教育处方,保证在病人最需要的时候获得最适合的知识。并且注重对病人家属的健康教育,力争建立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对白血病病人的心理及遵医行为是有益的。

2.4.3  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化 

采取以发放并解读健康教育处方为主,其他形式为辅的健康教育模式。包括专题讲座、交谈、健康咨询、专业性资料、康复病人现身说法、心理疏导等形式。针对疾病各阶段病人个体的具体情况因人施教。

2.4.4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病房护士健康教育综合能力参差不齐,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水平的护士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效果不同。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了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计划,并由资深护士及护士长进行提问考核,迅速提高其急性白血病知识水平。并通过小组会议讨论,使大家认识到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健康信息的需求及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护士必须不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才能满足病人越来越高的要求,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

2.4.5  加强质控及效果评价 

由护士长(即小组组长)进行质控,定期检查护士宣教的落实情况、病人及陪护人员对宣教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及时召开小组会议进行总结分析,查找不足,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完善健康教育处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小组组员培训。有好的经验大家可在会议上互相交流,共同提高。护士不断学习急性白血病治疗护理新进展、新知识,并用于阶段性健康教育处方使其质量不断完善。确保每一位病人及家属第一时间掌握处方知识。并将qc活动的管理制度纳入科室质量管理体系,新入科护士及时培训及考核。

2.5  效果评价

   

2008年1—10月开展qc活动期间对89例急性白血病病人出院前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88份(99%),其中1例因转科问卷未收回。对qc活动前后病人或家属急性白血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病人及家属对急性白血病知识的掌握率由活动前52%上升到95%。同时对89例病人住院期间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治疗期间感染发生率下降至82.0%,口腔鼻腔出血发生率28.0%,脑出血发生率0,化疗性外渗率0,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9.5%。

3  体会

   

通过qc小组活动,探索出阶段性健康教育处方的应用对提高急性白血病健康教育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①病人一次接受信息量较少易于掌握,避免了常规健康教育护士一次性将健康教育内容完全灌输给病人,而病人难以接受的弊端。②阶段性健康教育处方是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不同健康问题而制定的,具有针对性、及时性,通过护士的针对性解读,在共性教育内容方面充分考虑病人的个性问题,减少健康教育的盲目性,同时为了能够系统、全面地传授健康教育知识,护士必须自觉查找资料、看书、参加医生大查房及讨论等,从而丰富护士的理论知识,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③有利于出院后康复指导。急性白血病病人治疗时间长,阶段性教育处方为其提供各阶段知识,有利于促进康复。

篇6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医院

[中图分类号] R169.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191-01

我院是一所二级综合性医院,地处汉口的闹市中心。流动人口居多,他们对身体的疾病也常常以大病化小,小病化了的方式来处置,故而我院的门诊量大大超过住院量,在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模式转变的新形势下,人们对健康的需要已不仅仅停留在维持生命和没有病痛的水平上,而是需要不断的保持和促进健康。健康教育是一种增进健康的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1]。在这样的环境中,在医院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就很有必要,现将实施及体会介绍如下:

1 方法

1.1 广开渠道,强化卫生宣传工作

1.1.1 我院从2008年开始,即规定各临床、医技和门诊科室按月出版健康教育宣传板报,向病人和群众宣传防病保健知识。门诊护士长制订了全院宣传方案,加强了对板报宣传的督查力度。据统计,2009年全院共出版健教宣传板报12期。此外还编印《健康教育》小报5期共2000余份,分发各近郊区,深受干部群众欢迎。

1.1.2 在门诊各大厅的墙壁上,在人流量较多的地方设立资料架,定期补充健康教育宣传资料,架上的健康教育资料保持不少于4种以上。医院门诊部的宣传栏根据季节、科室、病区特点,体现健康教育的内容,版面整洁、图文并茂、美观大方。利用院内的电子显示屏幕及墙报进行健康知识宣传;

1.1.3 组织医院资深专家每月开展一至二次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现已成功举办60余场次;门诊常年开设健康教育咨询岗位。

1.2 集体化教育与个体化教育相结合 对门诊病人共性问题采取集体教育。建立病人联系方式,集中邀请病人到院进行健康讲座,对同病种、同治疗方案的病人采取相对集中进行教育;根据病人的不同职业、文化、所处环境、心理等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教育。

1.3 检查落实 责任到人 护士长根据健康教育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组成健康教育质量检查小组,负责全院健康教育质量控制。负责资料数据的收集及保存。

2 结果 通过科学的实施医院健康教育,使受教育者进一步掌握了医疗保健的常用知识,帮助患者建立了自觉的护理意识,有效地控制了病情的发作,降低了发病率,对人们的健康及疾病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 结论 由于受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护士的职能往往被局限在“保护生命,减少病痛”的层次上,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未被列入重要的护理内容,而现在的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满足病人的身心整体护理需要,为病人减轻痛苦,增进健康,护士既是组织者,又是教育者。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它的内容十分广泛,且形式多样,要针对受教育者的需要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活动[2]。护士要根据病人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病人及家属进行相应的护理健康教育,同时注意对他们身心的保护,避免不适当的打击而增进病情发展情况,这种教育在护士的日常工作中很重要.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健康教育;糖尿病;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051-02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三千万,居世界第二位[1-2]。糖尿病可引起系统损害,导致功能缺陷及衰竭,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命缩短,病死率增高。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疗效观察,发现有效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是糖尿病患者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之一。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确诊糖尿病而近三个月来单纯药物治疗空腹血糖仍在9mmol/L以上,糖化血红蛋白大于6.5%的患者102例,男性58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48.5岁。

1.2健康教育方法:开展糖尿病的健康讲座,每月一次,发放糖尿病宣传手册,入户巡防,每月一次,旨在了解患者血糖监测,用药情况,饮食控制及活动疗法的坚持情况;或电话了解治疗情况,每周一次。

2健康教育内容

2.1开展心里疏导:首先消除患者本人及其它属的恐惧心里,稳定患者情绪,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患者树立坚强的自信心,主动、积极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自我放松,乐观向上。

2.2糖尿病相关知识指导:向患者详细讲解糖尿病的定义、分型、常见并发症和并发症与血糖控制之间的关系及常用药物的分类,以通俗的语言介绍常用药物的基本作用原理及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性等相关知识,说明糖尿病是慢性终身疾病,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治疗,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控制病性发展,才能有效或推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2.3科学合理饮食:饮食的控制对糖尿病的病人尤为重要,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减轻体重,改善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减少降糖药物剂量.告知病人及家属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帮助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治疗计划.糖类约占总热量的50-60%,提倡用粗粮面和一定量杂粮,多食用苦瓜或苦瓜茶,苦瓜降糖更安全,无任何副作用。忌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15%,控制胆固醇摄入,忌吃油炸、油煎品、少盐。定时进餐,避免长时间和加大运动量,以防低血糖反应。

2.4合理运动: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降低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告知患者及家属“运动”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降低血糖、血脂,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2型糖尿病病人。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性格、病情、体力、爱好及有关并发症等指导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进行循序浙进,长期而有规律的体育运动,最好做有氧动动。

2.5自我监测习惯的建立和方法指导,血糖的自我监测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教会患者正确使用血糖监测仪监测血糖,告知患者每次测量均应准确记录,以便复诊时供医生参考。

2.6用约指导,糖尿病是终身疾病,绝大多数患者在家治疗,必须让患者了解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口服降糖药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教会正确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胰岛素放在2-8℃冰箱中保存,已经开启使用的胰岛素一般保质期为6周,记录每次注射剂量,定期请医生分析调整用药量。

2.7并发症知识:了解各种并发症症状、危害及防治。注意足部护理,每日检查足部,穿柔软舒适的鞋、袜,如有外伤、水泡、鸡眼等应及时就诊,不要私自处理。

2.8定期复查复诊:定期陪同患者到指定门诊复查眼底、尿徽量、白蛋白、血脂四项、肝肾功能及心血管、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等,以了解病情控制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剂量。每年两次全身体格检查,尽早防治慢性并发症和其它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医务人员随时陪同患者到医院做进一步的处理。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迄今为止,尚无根治方法,但是可以预防和控制[3]。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综合治疗糖尿病5项基本措施即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体育锻炼、药物治疗和自我监测[4]。说明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综合治疗糖尿病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通过对糖尿病病人开展健康教育,同以加强患者的科学意识,使其掌握正确的糖尿病概念和知识,提高保健意识及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郭立新,李丽慧,李慧,等.强化生活方式干预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2007,24(9):599-601

[2]刘尊永,沈蔷,楚亚琴.300例糖尿患者社区强化管理和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2,10:148-151

篇8

1.1一般资料

实施药房健康教育前后各1年时间内,分别随机选取我院就诊取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实施前1年内选取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实施后1年内选取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45例,女55例,年龄18~78岁,平均(54.2±6.2)岁;观察组中男47例,女53例,年龄18~81岁,平均(54.4±6.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自愿接受调查。

1.2排除标准

①排除非本地常住居民;

②排除有精神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不能配合完成调查患者。

1.3方法

健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领域,诸多方面。为便于把握,我们把药房健康教育的工作架构设定为3个维度,由健康服务、健康指导及健康促进构成,每个维度都对应着可操作的4个模块,3个维度密不可分,互联互动,形成一个可控的立体结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12-10核心释义上的要求,成立健康小组,通过多方面渠道学习先进管理理论和健康教育知识,小组内分工明确,搭建健康教育平台,编制健康教育内容,推出健康教育举措和药房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汇集“健康服务”和“健康指导”实用资料并汇编成册,定期在院内及辖区行发放宣传;定期举行健康知识座谈会,通过知识问答方式帮助患者提升健康教育知识;药房开展人性化窗口服务,患者在取药过程中向患者介绍疾病及药物有关健康知识,告知患者药物服用注意事项,在服用药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办法。实施前后分别选取100例患者采用自制满意度和健康知识调查表调查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1.4观察指标

(1)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共20个评分选项共100分,根据患者得分规定:

①非常满意(≥85分);

②满意(60~85分);

③不满意(≤6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健康知识掌握度:采用自制健康知识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常见疾病预防知识、常见药物使用方法、常用药物药理作用等,共15题,总分100分,根据患者得分规定:

①掌握良好:得分≥85分;

②基本掌握:得分60~85分;③未掌握:得分≤60分。掌握度(%)=(掌握良好例数+基本掌握)/总例数×100%。1.5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度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00%满意度,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7.7257,P=0.0054)。

2.2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度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2.00%掌握度,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21.4912,P=0.0000)。

3讨论

篇9

【关键词】脑梗塞 住院患者 健康教育

1 临床资料

选择自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脑梗塞患者100例,全部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并经头部CT证实,且均无严重的精神、意识障碍。年龄40-76岁,平均62岁。100 例病人均未接受过系统的脑梗死健康教育。

2 对入院患者进行评估,开展健康教育

2.1患者入院后,接诊护士负责收集与病人相关的所有信息。具体的评估内容包括: 病人的一般情况、生理、心理; 病人的文化程度和社会关系、经济状况; 发病前对脑梗死疾病的了解程度。通过对上述三方面的调查, 综合判断病人的健康观、学习能力、动力和学习方法以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诊治护理的要求。制定病人健康教育计划并根据病情的动态变化不断调整。

2.2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和内容[2]。

2.2.1偏瘫患者的健康教育偏瘫是脑梗塞病人最常见的症状,它不但给病人生活上带来很多不便,也使病人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在实施健康教育中,护士不但要教会病人自我护理的技巧和方法,还要让病人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于刚入院的患者,护士先将本科整理成册的科普资料和卡片交给病人阅读,使病人尽快掌握有关的医学知识,同时鼓励病人及早进行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加强日常生活训练,如穿脱衣服、先穿瘫侧、后穿健侧,脱衣时则相反。学会自我护理,就减轻他人的依赖感。多次患病,病情较重的病人,心理负担重,易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护士可请一些恢复较快、自信心强的病人讲解自己康复的过程,同时在日常的治疗护理过程中,帮助病人重新掌握拿筷子,端水杯,扣钮扣等的技巧,护士应边讲解边示范。在训练过程中,对于病人的每一点进步,护士都应给予鼓励,使病人树立战胜自我的信心。

2.2.2失语患者的健康教育 患者由于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要,时间长了,性格变得孤僻,不愿与人交流。护士应主动热情地与病人接触,向病人传授有关康复方面的知识和他人战胜自我的事迹,使病人树立早日恢复语言功能的信心。充分利用一切治疗护理的过程,如打针、服药时让病人说出所用器具的名称,如此反复训练。鼓励病人运用言语表达意思,从一个简单的字、词开始耐心教病人发音说话,逐步训练病人的语言功能。

2.2.3吞咽困难患者的健康教育 让病人选择容易变形的食物,即密度均匀,有适当的粘性,不易松散,通过咽及食道时容易变形,不在粘膜残留,并要兼顾食物的色、香、味及温度等,如豆腐脑、果冻、蛋羹等。进食时应少量而后酌情增加,每次进食吞咽后,反复做几次空吞咽动作或饮极少量水,使食物全部咽下再先进食,这样有利于诱发吞咽反射,又有达到除去咽喉部残留食物目的,以后根据吞咽功能的改善逐渐降低食物的密度,同时应注意训练中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2.2.4智力减退患者的健康教育 许多脑梗塞病人伴有智力减退,这些病人接受知识能力差,在进行健康教育时,要耐心、细致反复多次进行宣教。对抑郁状态或老年患者更要耐心,对出现急燥情绪而放弃努力或自怨哭泣病人,护士要耐心劝导,积极帮助病人寻找原因,启发病人思考。对准备出院的病人,要叮嘱他们回家后将日常生活用品放在固定的位置,防止忘记。

外出时,随身携带一张自我制作的卡片,注明姓名、年龄、地址、电话、联系人、所患疾病名称等,以便走失及时找回,这样使病人逐步熟悉自我护理的内容,掌握自我护理的方法。

3 出院时的健康指导

3.1饮食指导 首先指导患者出院后要戒烟戒酒,低脂低盐饮食,多食蔬菜、豆类制品及五谷杂粮等, 保证营养, 尤其是丰富的蛋白质, 可使受损的神经、细胞, 肌肉等更快恢复, 多食蔬菜、瓜果, 不仅可以减少便秘, 而且能供应更多的维生素, 减少盐摄入。

3.2 生活起居指导 指导患者生活起居的合理安排,居室的空气流通,床褥的清洁,充分的休息,良好的睡眠等都会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和修复。在生活中辅以文娱活动,如听音乐等,以增加生活情趣,增强康复信心,增进身心健康,康复期还应注意冷暖保护,防止感冒、气管炎,以防引起肺部感染。

3.3心理康复  脑梗塞患者发病较急, 患者往往对突如其来的生理功能障碍难以接受,产生焦虑悲观、烦躁、抑郁等心理。出院后不能坚持功能康复训练。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脑梗塞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使他们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认识到肢体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建立康复信心,积极进行康复锻炼。

3.4肢体功能康复的指导   给患者及家属讲解肢体康复的重要性,康复锻炼不仅要早期进行,而且要坚持不懈。这是因为从神经康复时机看, 脑血管疾病的功能恢复主要在6 个月以内,而头3个月最为重要。患者出院后在此期间神经虽未完全恢复,但要坚持康复训练,这样才能不失时机地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使其掌握相关的知识及基本护理技巧,从肌力恢复开始。鼓励患者主动活动,协助患者坐起,双下肢来回摆动。在练习行走时,先迈患肢。功能训练时注意运动量及体力、循序渐进; 当肢体肌力全部恢复后,可独立进行日常活动,如洗漱、梳头、穿衣、饮食、行走等。

3.5语言训练   为了使患者早日恢复完整的语言能力,指导家属利用与患者接触的机会,强化语言训练,从喉部发出“啊、啊”的声音,鼓励患者说出常用物品的名称,或看图识字。对患者出现急躁情绪给予理解, 对微小的进步给予鼓励。

3.6指导患者出院后坚持服药  给患者及家属讲解常用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及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出院后按时服药,切不可自行停药减药。

3.7指导患者出院后定期来院复查2周后回专科门诊复诊。病情稳定, 肢体功能恢复好的, 可以1个月复诊, 以后3个月或半年复诊。如患者感觉不适可以随时来院就诊。

4 结果

上述100例脑梗塞住院患者通过实施健康教育, 除两例患者因年龄较大,并伴有耳聋外,其余患者及家属在住院期间均掌握了必要的知识, 都能了解引起脑梗塞疾病的危险因素 ,主动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出院时有98%以上患者掌握了自我护理及保健知识。

5 体会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 促使人们自愿地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从而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3]。对脑梗塞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水平,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欢迎,多数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与护理转变为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能掌握有关疾病的知识和康复技能,增强保健意识,促使患者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 考 文 献

[1] 喻道会.浅谈脑梗塞病人的健康教育[J]. 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2006,12(12):0148.

篇10

[关键词] 癌症; 疼痛; 健康教育;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3;R4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5-96-02

近几年来,随着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的普及,对患者进行定时、定量个体化治疗后,癌症疼痛得到明显的控制。根据调查发现,在我国现有癌症患者200多万,40%~50%患者发生癌性疼痛,其中25%的患者未得到治疗,63.4% 的患者治疗不充分[1]。由此可知,大多数癌症患者忍受癌性疼痛的折磨。目前,癌痛治疗己是一个世界性的严重公众健康问题。癌痛得不到满意缓解的主要原因是存在治疗上的误区。在临床工作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疼痛是癌症患者的最主要临床护理问题,是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和生活幸福度的第一危害因素,有效缓解疼痛发作、减轻患者痛苦是医护患的共同心愿。近年来,我们通过对癌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对临床癌症疼痛控制起到积极的作用。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资料来源于2000年9月~2006年9月大理州人民医院肿瘤科的癌症疼痛住院患者425例。其中,男性200例,女性225例,年龄32~78岁,中位年龄50岁;肝癌97例、乳腺癌101例、卵巢癌38例、直肠(结肠)癌94例、肺癌71例、胃癌12例、胰腺癌6例、食道癌3例、膀胱癌2例、鼻咽癌1例。以干预前为对照组,干预后为研究组。

1.2 健康教育

1.2.1 教育方式 首先我院对肿瘤科医生、护士开展三阶梯止痛原则的专业培训。然后我科医护人员又对癌症患者进行癌痛教育。2001年3月~2004年9月共举办了5场次对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的相关疼痛教育讲座,并对卧床患者给予个体化的教育,收到很好的效果。

1.2.2 教育内容 (1)介绍镇痛药物的目的、作用及可能之不良反应等及治疗仪的重要作用:镇痛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大多数镇痛药属于阿片类生物碱,它们在镇痛剂量时可选择性减轻缓解疼痛感觉,但并不影响意识、触觉、听觉等,同时因疼痛引起的精神紧张、烦躁不安等不愉快情绪也可得到缓解,这就有助于耐受疼痛。镇痛药的临床应用:①镇痛;②心源性哮喘;③止泻。不良反应:治疗量吗啡可引起眩晕、恶心呕吐、耐受性及依赖性。如果通过健康教育,患者遵医行为明显提高,疼痛缓解程度明显改善,健康教育可提高癌性患者依从性,降低患者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2)疼痛分级标准 0级:无痛;1级:具有疼痛但可忍受,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2级: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止痛剂,睡眠受到严重干扰;3级:疼痛剧烈,不能忍受,要求止痛剂,睡眠受到严重干扰,可伴有食欲不振、厌食、心烦、出汗等植物神经紊乱或被动。(3)教会患者准确评估疼痛强度并及时向医护人员汇报,我们采用自我评估法、行为评估法和生理变化测试法三种方法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其中以视觉模拟评分法最为常用。(4)向患者分析应用止痛药常见误区(如要求针剂、疼痛无法忍受再用药、拒绝用麻醉性止痛药)并予相关专业解释。(5)对患者在疼痛治疗中的顾虑进行解释和指导,如担心癌性疼痛无法控制、担心药物成瘾、担心药物耐受、担心出院拿不到止痛药、担心止痛会影响原发病治疗。

1.3 疼痛的控制方法

1.3.1 疼痛强度记录单 为了加强医护人员对患者疼痛的管理,我院自行设计了一种疼痛强度记录单,既为医生提供了镇痛依据,且有利于护理人员及时做好患者的止痛护理。疼痛强度记录单有如下主要的项目:患者的姓名、床号、病区、住院号、疼痛的级别分类和镇痛措施等主要项目。应用方法:用五指法评估患者的疼痛强度后将评估结果用圆点标注在相应格内,将每次标注的圆点用线连接,一般疼痛患者每班均评估。实施镇痛措施后30min再次评估结果,用红色的圆点标注在同一纵列内,并用红虚线连接[2]。

1.3.2 药物止痛 按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进行定时、定量、个体化治疗,并依据疼痛的情况不断予以调整,尽量采用口服给药,以避免创伤(除非患者产生不良反应)。为了便于长期用药,把止痛药开具在长期医嘱上,作为治疗癌症疼痛的常规医嘱类别,以使体内药物浓度维持恒定,有力地预防疼痛的复发。同时,强调其使用时应遵循按时给药的原则,不用临时医嘱。进行规范疼痛治疗用药,加强癌痛治疗培训,按用药的原则,即轻度疼痛采用非阿片类止痛药,中度疼痛用阿片类止痛药,重度疼痛才用强阿片类止痛药。我科常用盐酸吗啡缓释片,每次1~2片,每日3次。

1.3.3 非药物止痛 指导患者应用非药物的方法减轻疼痛,如听音乐、看报纸、放松肌肉。物理方法(热敷、冷敷)、针灸,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良好效果。

1.3.4 有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给予非口服途径 ①直肠服药:将口服剂量的盐酸吗啡缓释片,在不改变用药量及时间间隔的同时,直接改为直肠用药,从而明显减轻胃肠道的副作用。②自控镇痛术(PCA):对于吞咽困难、胃肠功能障碍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或难以耐受阿片类镇痛药副作用的患者,酌情应用此模式用药。其主要方法是皮下PCA(适用于病情稳定、可较长期接受PCA患者)及静脉PCA(适用于全身疼痛和终未期疼痛患者)。③透皮吸收系统:用芬太尼透皮贴。通过皮肤吸收起效,血药浓度稳定,一次用药可作用72h,对稳定的伤害性疼痛控制效果好,使用方便。

1.3.5 心理护理和心理治疗 癌痛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癌痛患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因此心理护理和心理治疗在癌痛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常用暗示疗法、行为疗法等心理疗法。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样本率差别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满意度调查结果见表1。

3 讨论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情绪感受,伴随着现有的和潜在的损伤[3],其发生机制为致痛物质刺激感受器后从脊髓后根并沿脊髓丘脑侧束至内囊并传导至中央后回第一感觉区,由此产生定位的疼痛感觉。近年来,随着疼痛治疗手段的发展,用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可使90%~95%以上的疼痛得到有效缓解;但事实上,未缓解的疼痛仍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4],在疼痛控制中,尽管医护人员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如果患者不及时汇报疼痛或者不遵从医嘱用药,疼痛治疗仍然不能见效。本组资料显示,研究组对疼痛治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不满意及非常不满意率明显下降,说明对癌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缓解疼痛程度,提升临床镇痛效果,延长癌痛间隔时间,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改善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幸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对癌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让患者接受“无需忍痛,提升生活质量”的观念,消除的成瘾性、依赖性强的认识误区,减少治疗不充分和治疗依从性差的问题,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通过对癌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强化了医护人员的专科知识培训,在规范治疗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心理干预和心理护理,及时解除患者的心理问题,多给予心理关爱,增强心理抗癌和止痛效果,让他们轻松地愉快地度过每一天。

[参考文献]

[1] 陈振东,孙燕,王肇贵. 实用肿瘤并发症诊断治疗学[M]. 合肥:安徽出版社,1997:215-216.

[2] 张菊英,邹瑞芳,叶家薇. 五指法在疼痛强度评估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6):409-411.

[3] Lois VC,Elizabeth CS. Scientific inquiry:cancer pain in children:the selection of a model to guide research . Yournal for Specialists in Pediatric[J]. Nursing philadelphia,2002,8(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