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的分类范文

时间:2023-07-20 16:39: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动画电影的分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动画电影的分类

篇1

    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的区分

    在这里我之所以用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这种浅显的称呼来区分二者的关系是有原因的。我国在电影种类的划分上分出了四大片种,它们分别是故事片、动画片、纪录片以及科教片,可见动画也是归属于电影范畴内的。在其它的国家里也有把动画片算在故事片范围之内的,比如像美国就把电影分为纪录片、故事片和先锋派三种,而动画片就包含在故事片当中。他们之所以这么划分的理由是从二者的本质上来讲的,因为一般的动画片和故事片都是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影片,所以这么划分也不无道理。其实电影分类并没有一个什么明确的标准,只要是在道理上能讲的通,怎么分类都是可以的,所以本文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在影片种类划分上而产生的歧异,就直接用了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这两种浅显易懂的称谓来区分二者的关系。

    在过去我国一直把动画电影作为美术范畴中的一种艺术形式,“美术片”一名由此得出。虽然动画艺术在视觉元素中借鉴了好多美术上的东西,但是究其本质我们不难发现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一样也是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的一门艺术。动画电影所具有的这个本质特征恰恰就是电影艺术的本质特征,所以动画艺术还是应该归纳在电影范畴内作研究并找寻其规律。然而动画电影在电影范畴中无疑又是极特殊的一份子,因为其在制作手段上与实拍电影迥然不同,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的关系说成完全一样或完全不一样。我们得在“电影”这个大家庭下,来分析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这对本质相同外貌却迥然各异的亲兄弟。

篇2

一、日本动画电影的客体世界

客体世界,指的是艺术活动、艺术创作所反映出来的客观社会生活和客观自然,在艺术创作中,客体世界应具有审美价值。日本动画电影的题材在早期受到时代和社会的影响,大多数是以战争为背景的反战题材,漫画家以自己的视角反映了战争的多面性以及战后的日本社会和民众生活,有一些作品立意和表现都较直白,有一部分则较隐晦,代表作品是吉卜力的《萤火虫之墓》等,在二十世纪末,人与自然、地球的关系成为了最多的创作主题,这与当时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资源的大幅度汲取造成的诸多环境问题有关,当然也和全球的自然环境变化有关联。而另一面,日本人信仰传统的武士道精神,并崇拜个人英雄主义,以上这两点结合后创作出的作品,就是代表了这一时期日本动画电影特色的“灾变”和“机战”题材,代表作品为宫崎骏的《幽灵公主》,押井守的《攻壳机动队》,大友克洋的《阿基拉》等等,其特点是将灾难“群体化”或者“全球化”,以上帝视角向整个人类发起试炼,世界观非常宏大,并且剧情依靠激烈的战斗场面迭起。除此之外,一些灾变题材的动画电影以自然环境的骤变和人与动物的关系为题材,虽然没有过多的动作元素,但所表现出的反思情绪很强烈。在这一时期,日本动画电影已经逐渐挣脱了本土化的受众群,融入了诸多的国际元素。

二十一世纪初期至今,日本动画电影开启了多元化题材的门扉,世界观各异,题材十分广泛,这一时期兴盛起来的题材是“内心”和“日常”这两类,所谓“内心”类,是指这一时期的日本动画开始关注人的内心和情感,人文气息很浓厚,初期代表作主要有宫崎骏导演的《千与千寻》,安浓高志导演的《幸福的祈祷》,新海诚导演的《星之声》《秒速五厘米》,以及大森贵弘执导,根据漫画家绿川幸漫画作品改编的剧场版《夏目友人帐》等等,这些作品的特点是剧情细腻真挚,抛开了日本漫画中的热血冲动的元素和一些官话,直击人的内心深处,并带有少许的励志色彩;除此之外,获得2013年奥斯卡提名的《魔法少女小圆》则是内心类题材的另一位面的代表作,特点是通过架构虚拟的次元和现实社会所不存在的情节,去反映时时刻刻发生在人身边的某些情感,简言之,题材和世界观的表象性已经成了成了日本动画电影越来越具有代表性的趋势。“日常”类,这一类在东方国家比较受到欢迎,与文化风俗关系很大,主要是将现今青年人和日本家庭的一些生活日常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表现出来,并没有很明显的起承转合,但是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这一时期的日本动画电影,分类已经十分细化,受众群也比较明确。

二、日本动画电影的艺术构成要素

顾名思义,电影的要素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人、物、景、声、光、色”这六点,动画电影虽然并不需要由现实中真正的场景、灯光布局和真人去上演,但其制作与出炉的过程也同样由这六部分构成。除去由漫画改编的动画电影之外,更多的日本动画电影都是独立的创作,动画电影的制作组有专属的脚本团队,基本上都不是一人创作,这也说明了日本动画电影和其他国际电影的制作接轨并实现了商业化的转化步调。此外,日本动画电影还善用“虚拟次元”来布景,除去画风的不同,还有很多更大胆的尝试,比如影片通篇都是蜡笔画或油画的风格,在表现诡异气氛时将画面大幅度扭曲等等,在近几年的日本动画中十分注重视觉的冲击,例如《魔法少女小圆》,在表现魔女吞噬生命时,并没有血腥的场景,而是将黑通话中的各种道具和建筑实体化地表现在画面上,然后把画面的背景旋转起来,营造出诡异十足的气氛,而有些动画电影则是通过把日常生活中玩的电玩游戏元素套入影片情节,用比较娱乐化的方式来表现某种剧情桥段,这一点很吸引青少年的眼球。最后是“声”,“声”指代的是动画电影的配乐和配音这两者。日本动画电影能够入住奥斯卡席位的一大“功臣”可谓就是它的配乐,由于动画电影本身题材就十分多元化,影片的作曲家也很清楚电影配乐的理念是“声音为画面服务”,在此基础上,日本动画电影的配乐更加纯熟,配乐的曲风突出、旋律起伏跌宕、异域风格明显,这三点是它在国际动画电影领域站稳脚跟的关键,比如《魔法少女小圆》的影片作曲浦由记女士擅长将哥特式的唱诗元素融入音乐中,《攻壳机动队》的作曲川井宪次先生的配乐优雅浪漫又不失磅礴激昂,而泽野弘之先生的曲风则是章节感十足,“日本动画电影和配乐相结合起来就像一部宏大的歌剧”,动画导演真下耕一曾经在采访中这样说道,可见配乐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篇3

关键词:美国动画电影;美国文化;多元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138-02

美国动画电影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特点。美国动画电影在世界动画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引领着世界动画片的潮流和发展方向。从美国动画电影所体现的美国文化看,美国文化虽然具有开放性,包容性,进取性,创新性等优势,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正在“变异”的地方。

美国动画电影类型颇多,从其所体现的文化元素分类,也可以看出美国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一、美国英雄主义动画与小人物动画

而最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动画电影无疑是体现美国英雄主义的动画电影。在动画电影中,美国的个人主义可谓是渗透到了各个角落。这类动画的代表作主要有《超人》、《蝙蝠侠》、《钢铁侠》、《辛巴达七海传奇》。这些影片中大多有一个典型的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形象——高大,威猛,单枪匹马,在危难时刻能够力挽狂澜。这明显地体现了美国的英雄主义和个人主义。美国英雄文化是个人主义、进攻性和绝对的自信。

美国人信仰个人的尊严,个人的神圣性。任何人干预个人按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思考,判断,决策和生活的行为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是亵渎神圣的。可以说,“美国的的最高理想是个人,最高贵的社会理想和世界观也是个人主义。”无所不能,维护正义,近乎完美的超人就是美国人的最高理想。然而,这种英雄主义太超乎实际,毕竟“人无完人”。

哲学家色诺芬尼说过,如果牛也有上帝,它的上帝一定是牛的模样。美国的电影作品乃至动画电影作品中很多都有一个美国式的英雄角色,都体现出了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这一切恰恰生动说明了英雄文化和“美国式英雄”,在美国人中有多么大的市场和多么深远的影响。如今美国这样“简单”的英雄文化已深刻影响着世界,正如美国的其他文化一样。

而与英雄主义动画电影形成对比的一类电影就是以小人物为主角,描述小人物变成大人物,以弱小力量成为强大为主题的颠覆传统(Everyone can success)的动画电影也鲜明地体现了美国文化,体现了美国人的平等观。这类影片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英雄主义的演变,也体现了个人主义。被赋予英雄使命的普通人或是小人物开始受到大众的喜爱。这类小人物和所有美国大众一样,有着一样的迷茫和烦恼,但是他们却能在危急时刻拯救世界。他们或多或少有着自身的缺点,但是他们通过成长和自我实现成为了拯救世界于危难的英雄。这类影片的代表作有《功夫熊猫》、《小马王》、《快乐大脚》、《星银岛》、以老鼠为主角的《料理鼠王》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功夫熊猫》和《料理鼠王》,一只身体肥硕,不灵活的熊猫从面店的小二最后成为了拯救整个村子的英雄;一只小老鼠竟然成为了一家大餐厅的主厨。这便是美国人的平等观念,以人性为基础,强调每个人生来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毕竟,大家一样是人”(We are all human,after all.)

二、总动员系列与美国大众文化

其次,还有一类与个人主义相反的动画电影,即皮克斯商业和娱乐性的创举——体现童心和故事的总动员系列,其代表作有《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机器人总动员》、《赛车总动员》、《母牛总动员》、《蜜蜂总动员》、《怪物公司》等,它们的一般模式都是大帮动物或人结成群为达到一个目标而奋斗最后达成圆满的结局。总动员,即“为完成某项重要任务动员全部力量”。这从某种程度上又体现了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这类电影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娱乐性和商业性。这就体现了美国的大众文化。

类似于总动员动画电影的还有一类体现美国幽默文化,娱乐文化,美食文化的以《猫和老鼠》系列、《加菲猫》、《料理鼠王》为代表作的动画电影,主要也体现了一种美国式幽默和美国大众文化,以及美国人追求物质享受与消费文化。幽默与娱乐是人的一种心理需求,也是理想人格的表现之一,也是动画表达的重要性质。美国动画电影中会运用经典的模式化角色或情节设定来体现美国人性格中幽默、娱乐的特征。

美国大众文化是美国现代社会的产物,高度的大众文化又是现代社会的主要标志。美国大众文化具有通俗化、产业化、商品化、娱乐性、消费性和多变性的特征。大众文化冲击精英文化,蚕食主流文化,对美国人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但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文化类似于快餐文化浮于表面,不能引起人更加深度的思考。

三、人与自然题材和后现代主义

而涉及人与自然题材多以人用理性征服自然,人与自然不是对立,可以共存为主题的一类动画电影,代表作《人猿泰山》、《狮子王》、《熊的传说》、《冰河世纪》、《恐龙》、《丛林大返攻》还有表明动物反抗人类工业社会的《小鸡快跑》《别惹蚂蚁》等,它们多反映出人类要用理性和科技征服自然的条件下人和自然是可以和谐相处共同生存以及对工业时代的反思和批判,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观点。

篇4

关键词:色彩艺术;动画色彩;暖色调 ;冷色调;

中途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106-02

前言

色彩是动画制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动画作品的色彩组成能充分的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情感和艺术风格,也是塑造动画人物、动物形象最生动鲜明的手段和方法。宫崎骏在自己的动画电影中,非常注重色彩和画面的结合,在他很多知名的电影中,都能看到这个特点。

一、《悬崖上的金鱼公主》的色彩艺术分析

色彩不仅可以在绘画、建筑等地方发挥出色彩应有的功能,在电影这个包罗万象的艺术里,色彩同样能够找到合适的角色。动画电影里的很多场景都需要色彩的点缀和雕琢,色彩具有非常高的辨识度,由色彩所形成的事物,无论是连绵起伏的山峦,还是葱葱郁郁的草木,无论是庄严肃穆的建筑物,还是湛蓝深邃的天空,这些都是色彩有意或者无意的作用。色彩同样能够显示出四季的轮回,时间的更替,营造出不一样的气氛。鲜活突出的动画色彩在电影中,不仅可以奠定整部电影的整体色彩基调,同时也能沉淀出电影的整体风格特色。

《悬崖上的金鱼公主》是日本漫画大师宫崎骏的作品。宫崎骏的动画电影总是带有他自己独具的特色,关注小朋友的成长,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主题,在这部动画电影中都有所涉及。《悬崖上的金鱼公主》描述一个住在深海里的人鱼波妞,为了跟小男孩宗介一同生活,一心一意想变成人类;同时也描述了五岁大的宗介如何信守承诺的故事。这是一部关于儿童的电影,同时也是一部关于爱和信任的动画电影。浩瀚的大海,建在悬崖边上的宗介的家,大海边上的向日葵一家,向日葵之家行动不便的老奶奶们,这些生动的人物与事物构建起了这部动画电影的主要脉络,这部电影虽然是动画电影,同时也是宫崎骏与孩子间深深浓浓父子情的真实写照。

二、《悬崖上的金鱼公主》的动画色彩分析

动画电影是电影类型电影中非常独特的一个类型,很多人都说动画电影是拍给小朋友看的,所以动画电影在色彩的选择上会更加丰富鲜艳,也在电影主题的确立上,更加的人性化和更符合小孩的心理。动画电影中的色彩,能够让电影的画面更加绚丽多彩,不同色调的色彩运用,同样表达出不一样的意义。暖色调的颜色,如红色,让电影呈现出欢乐祥和之气,而冷色调的颜色,则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色彩的这种“传情达意”的作用,让《悬崖上的金鱼姬》这部电影,在色彩艺术的表现上,有了更多的内涵和意义。

(一)暖色调的动画色彩,让电影充满祥和之气

动画电影留给观众除了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动画形象外,电影里色彩斑斓的各种颜色组合合成的服装道具等,一样动人。变幻的色彩让动画人物的各种情绪如悲伤、快乐、忧郁、高兴等情感表现表达出来。而暖色调的色彩如红色、黄色,营造出的氛围是快乐的、愉快的、祥和的。而这种电影的氛围同样能够感染观众,这些在感观上给人积极的色彩元素同样蕴含着非常深刻的内涵和意蕴,这些意蕴和内涵则很好的辅助于电影主题。在很多动画电影中,色彩的运用都是带有某些夸张性,大胆夸张的色彩运用,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造成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同样也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享受。色彩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通过静止的艺术语言传达出深刻的艺术的各种特性,在动画电影中则与电影画面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塑造出性格丰富独特的人物。在动画电影中看到的动画人物,看到的色彩艺术,这些都是主观上的感受,在很多时候,这些色彩艺术会不知不觉间在人们的心里留下印记。色彩是具有很多内容的,暖色调的色彩的特性事实上是很容易把握的,色彩具有非常强的表意功能,这样在某种程度上,是会影响动画电影的整体审美走向的。在《悬崖上的金鱼公主》这部动画电影中,暖色调的色彩运用非常多。金鱼公主波妞是粉红色的,这不仅表现出金鱼公主的性别,同时也展现出金鱼公主在变成小女孩之后的性格,与她身上穿的那件粉红色的裙子一样,鲜艳动人,活泼开朗。电影的开头是一大群的金鱼公主在深蓝色的大海中游荡,它们对大海之外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一个个小小的金鱼公主远远望去,十分显眼,配上金鱼公主憨厚可爱的表情,让动画人物显得亲切动人。除了金鱼公主身上的明亮红色之外,无论是悬崖上宗介的家,还是向日葵之家老奶奶的身上,都能看到暖色调的色彩搭配。在他们身上,都能感受温情祥和之气。

(二)冷色调的动画色彩,让电影充满神秘气息

在电影中,色彩的作用是让人物看起来更加鲜活,让画面看起来充满质感。色彩在电影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电影也是在各种元素的组合之下才充满了魅力。宫崎骏的名字也总是与动画、动画电影结合在一起,动画和动画电影是宫崎骏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宫崎骏不仅创作出优秀的动画电影,还非常顾及电影的主题,在取得骄人的成绩之后,宫崎骏一如既往孜孜不倦地创作着属于他的动画王国。冷色调的色彩,最突出的是蓝色,不同层次的蓝色所表达出的意义又不一样,蔚蓝色的天空给人的感觉是非常清爽舒适的,颜色越深的颜色在视觉上的冲击是不断递进的。动画电影中每个画面,每个画面中的色彩的运用,都是十分相衬的。如行云流水般的动画画面,给人非常美的视觉享受。冷色调的色彩,总是带给观众一些神秘的气息,同时也带给观众不一样的审美感受。在不同色彩的对比中,这种视觉上的享受会更加突出。

当色彩与电影情节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色彩就融入了故事,融入了电影。金鱼公主是生活在大海中的,在《悬崖上的金鱼公主》这部动画电影中,当然就避免不了大海的画面。在影片的开头,金鱼公主不小心被网住,头钻进了一个透明的瓶子里,不能呼吸,小男孩救起了差点窒息的金鱼公主,还给金鱼公主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波妞”。在这个情景中,宗介住的房子的颜色是偏冷色调的,悬崖下的大海也是蓝色的,这些冷色调的颜色的运用,与金鱼公主的颜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视觉上给人非常大的冲击,传达出不一样的意味。

在电影中,大海的颜色是深蓝色的,有的时候甚至是墨蓝色的。而大海中的浪花不仅是一浪高过一浪,而且每个都长了眼睛,是听从大海的主人藤本的命令。深蓝色是属于冷色调的颜色,这种颜色总是带给人们一些恐怖神秘的气息。电影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作了非常深刻的探讨。当金鱼公主遇见宗介,被爸爸藤本抓回去之后,她想尽了一切办法想再次回到宗介也就是人类的身边;当她运用魔法让自己长出了手脚之后,在姐妹的帮助下,成功地脱离了藤本以及海洋的控制。她追逐着宗介的脚步,在海面上不断地跑,那一小片红色的裙子在大片深蓝色的海面上,这个画面是非常震撼的。金鱼公主不知道的是,她的出走,使生活在陆地上的人类,不得不面临着由她而引起的海啸。汹涌而来的海啸不仅冲毁了道路,也让在海上的宗介爸爸耕一带来了麻烦。在冷色调的运用上,特别是在蓝色这个色彩的使用上,传达出了令人恐惧的信号。

三、结束语

色彩在动画电影中的表现有着不一样的审美意蕴。《在悬崖上的金鱼公主》这部电影中,在色彩艺术的衬托上,不仅能感受到电影的魅力,也能在电影中找到属于记忆中的那份纯真。色彩所营造出来的画面效果,将电影的主题恰到好处的表达出来,让电影达到了新的高度,也让电影在画面之外有了新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叙事模式;叙事结构;电影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135-01

无论是故事片、纪录片还是动画电影,只要是被称之为影片,几乎都是为了传达信息与观念,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千奇百怪的世界与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它们为我们提供赏心悦目抑或震撼冲击的观看感受,并以这种体验来掳获我们。不光是在探索视觉特性与追求音响质感的影片类型当中,这些体验通常最主要通过故事来带动,故事能不能吸引观众决定了影片的成功与否,甚至决定了其具不具有更多的商业价值。所以叙事可以说是影片基本的核心范畴之一。《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中说到:电影也可能发展出观念。电影本来就是被设计出来影响观众的。也就是说其叙事模式是具有导向性的,会把我们带进一段旅程,提供一段触动我们心智与情感的特殊经验。

在我国传统动画电影中,常常采用单一式的主线。初期国内的动画电影受众的定位限于少年儿童,简单的单线结构显然更容易被低龄化的观众所理解和接受。加之我国动画创作长期遵循着重视画面的美术思维模式,而忽略了电影思维。简单的一人一事模式更是极尽突出了主角的性格,弱化了其他角色的个性。像经典之作《大闹天宫》也是凸显了孙悟空的张扬,而其他所有的人物都是显得更像是为了衬托他而出现,这就造成了其他的角色性格模糊或者根本没有性格。

美日动画的叙事方式十分严整划一,即戏剧化结构、客观视角和时空顺序来叙述,强调故事情节的可看性,在编排上也是复杂多变,连连,引人入胜。而我国传统动画目的在于说教,通过简洁的故事达到教育儿童的目的,情节平铺直叙,直到部分说出教化的道理。在美日动画电影影响下,观众的审美取向不再满足于传统动画故事的缓慢节奏和单一主线,更加注重通过观看动画作品得到的娱乐,不再倾向严肃的说教方式。动画故事的趣味性被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

1981年中国第一部与他国合作拍摄的动画片《熊猫的故事》上映,由日本国熊猫动画制作委员会和天津工艺美术设计院联合制作的。其动人的情节,深刻的思想主题,再加上多处运用的极其特别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得本片凝炼大气,与众不同。87分钟的影片讲述一只30年代被带到欧洲某动物园内的熊猫的故事。该片在故事叙述中不再是单纯直叙的形式,在画面和故事中都使用了表现蒙太奇的手法。在当时它颠覆了动画影片总会出现的皆大欢喜的结局模式,用眼泪唤醒了人类的良知,激发了对生命的重新审视,震撼了所有人。

真正意义上的中外合作的动画电影并不是很多,这就肯定要说到《藏獒多吉》,它是根据杨志军先生的畅销小说《藏獒》改编的动画电影。该片入围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也成为2011年中日电影周开幕式的主要影片。故事中多吉和獒王的恶斗以及与草原上的恶魔的战役都是以弱胜强,虽然要表达的主题是严肃的,但还是无法掩盖总体叙事的缺陷,话剧式的旁白做作不自然,不温不火的情节设置杀伤力十足。

同年,吵的沸沸扬扬的国产2D大片《魁拔之十万火急》一经放映争议不断,多数观众反映影片日式风格浓厚。魁拔系列在剧情设置上还是有所突破的,故事宏大,世界观完整。故事在构筑宏大宇宙观的躯壳下兜售了一个自我励志和自我寻找的内核,这点应该算是目前中国动画故事的突破。成长励志的概念、迷失与自我寻找的哲学内涵成人化了动画故事。在一片争议声中,青青树却凭借此片在国外卖得300万欧元的版权费,这无疑能让我们都冷静下来,仔细地琢磨这够不够的上进步呢?

2011年算是中国动画电影比较多产的一年,这部长达1小时13分43秒的电影《刺痛我》是一部批判现实的独立电影作品,获得众多国际奖项。该片可以归为实验性质影片,小众化类型。故事情节上对中国贫富分化的现实以及人性的冷酷的表现是十分成功的。作品节奏把握适宜,通过带有强烈冲击性和讽刺意味的不同寻常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当代社会。影片已经不再是单一结构,平铺直叙,平缓抒情的传统“中国式”的叙事,时空交错结构和多角度叙事等方式预示着国产动画开始迈向了电影叙事模式之路。

时代正在改变着,数字技术开创了动画的新局面,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着明确的技术标准,可以轻松地复制和传播,而且技术门槛远没有传统手绘那么高。综合来看近年国内动画电影可谓多杂参差,相较于好莱坞动画电影其成熟的戏剧电影美学观念,还需要在起承转合的节奏、角色戏份的分配和气氛的调节等方面不断的尝试突破,叙事方面仍然是不可放松的环节。成长与励志是动画影片永恒不朽的主题,以上述动画为镜鉴照国产动画电影的进步与不足,在今后的动画影片生产上也能做到成长与励志。脱去山寨的影子,自我励志和自我寻找,这不仅是动画的主旋律,也是所有动画人的主旋律。

篇6

关键词:凯尔经的秘密;动画电影;线条;影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一、动画电影的审美特征

动画作为ACG亚文化的元素之一,凭借着与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的紧密关联,越来越受到主流文化的认同与接受。特别是当动画以电影的形式呈现在银幕上,动画便有了新的身份与活力,在扩大了受众群体的同时,也使自身的美学价值得到了新的提升。

动画电影,具备以下三个美学特点:

第一,动画电影受到现实条件制约更少,可以使影片的内容、形式、和拍摄手法上得以充分发挥。动画电影起于画笔,因此具备了无限的自由发挥空间,可以轻易的根据导演和编剧的需求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并以非人类的物体作为主人公,同时还可以打破常规电影拍摄中,由于技术限制的镜头运动方式,从而营造出一个更为美丽、充满诗意幻想的“梦世界”。

第二,动画电影可以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形成多变不同的艺术风格。真人电影导演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但风格的鉴别与区分建立在大量观赏影片的基础之上。而动画电影可以根据画面风格和人物造型来一目了然的判断出不同导演的作品。当然,这种风格的区别是因导演对于作品的要求而决定的。如钟爱自然反思人文的宫崎骏动画电影中,大片的绿色自然风景描绘和朴实又坚强的人物设定。

第三,动画电影可以做到完美的场面调度和镜头。由于动画电影不需要实际的真人演员参与,不需要特定的拍摄地点,因此导演可以将自己的意图通过绘制的方式达到100%的呈现,而不必受到现实条件和意外状况的制约。并且对于真实镜头中难以把握的各种元素,如天气的变化、物体的移动方向和轨迹等,可以做出完美的安排,使得动画电影的镜头往往充满了即现实又神奇的美感。如新海诚电影中极美的天空和细节描绘等。

二、《凯尔经的秘密》的独特之美

(一)关于《凯尔经的秘密》

《凯尔经的秘密》是一部来自爱尔兰的充满了欧洲风情和地方风格的动画电影。片长只有75分钟,却通过独特艺术风格和悠扬的配乐营造了一个唯美的世界。

布兰登是爱尔兰一所修道院里的小画师,叔叔是修道院的院长,每天带领修道士维修的城墙,抵御海盗的袭击。在院长的要求下,布兰登每天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直到画师艾丹的到来,打破了布兰登一成不变的生活。他希望布兰登能够和他一起完成《凯尔经》的绘制。布兰登为了寻找制作墨水的浆果,违背院长的命令,来到了神秘的森林之中。在森林里,布兰登遇到了少女阿诗玲,并在她的帮助下顺利得到了浆果,逃脱了院长的惩罚。然而好景不长,海盗轻易地突破了修道院的围墙。灾难中,艾丹带着布兰登逃离了这里。多年之后,长大成人的布兰登带着绘制好的《凯尔经》回到了修道院,《凯尔经》成为黑暗中的光明被流传下来。

这部名不经传的动画电影曾获得2009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传统的2D画面和独特艺术风格让这部动画如梦境一般灵动绚丽。

(二) 线条之美

《凯尔经的秘密》给观众带来的第一印象就是其独特的线条。这里的线条又可区分为背景填充的线条和物体形态的线条。背景线条多为曲线构成的美丽花纹,辅以不同的深浅交错的颜色,加上斑驳的光线,形成了如同万花筒中的奇妙镜像一般瑰丽梦幻的意象。这样的背景绘制,打破了多数动画电影的景深技术,将动画置于一种平面之上,成为区别于其他动画电影的第一个显要的审美特征。而背景线条的存在并非只是为了突显其独特的风格,还与人物的心情和故事剧情相配合,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样态。如院长在批评布兰登的时候,背景的花纹是尖锐、复杂、凌乱,不规则、黑白色的,这暗示了院长矛盾、悲观、复杂的心态。而当布兰登在森林中遇到了神秘少女阿诗玲,背景中的花纹则圆滑、明亮、色彩鲜艳、配合阳光在林间的照射,形成了一副神秘又友好的自然美景。

构成人物和其他物体的线条则简洁明了的交待了人物性格特征以及环境的变化。影片中,院长的身躯用笔直的线条绘制,配上深红色的袍子,显示出了一种强势的性格特征。而院长所居住的高塔,也使用笔直的线条进行勾勒,是一种绝对权势的象征。不仅如此,片中的海盗、巨蛇等事物都是用笔直充满棱角的线条绘制,更是象征了邪恶和力量。与此相反,布兰登、艾丹、阿诗玲等角色的绘制则以曲线为主,呈现了一种善良,温和的特征。另一方面,其他物体采用了曲线与直线的融合,如对森林的描绘,笔直的树干上面是曲线的树冠,说明树林具有危险和美好两种特质;阿诗玲化身的白狼即具有对狼群的统治力和强大的力量,也具有善良的心灵等。

线条在这部动画中不仅仅是描绘事物的基础,也是这部动画电影的审美风格形成的重要元素之一,同时承担了交待人物性格、地位和物体属性的作用。

(三) 影之美

上文提到院长的身躯用笔直的线条绘制,是否说明院长本身是代表邪恶的存在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线条可以代表角色的外在的显性特征,但如果角色是个表里不同的人物,就需要另一种手段来进行表现了。除线条外,《凯尔经的秘密》采用了对影子的描绘来表现人物的内心状态。如夜晚上楼的院长,仍旧笔直的身躯投射出的是弯曲弓着腰的影子,这显示出了院长外在强势,而内心承担着巨大压力的疲惫状态和由于惩罚了布兰登之后的沮丧的情绪。

另一方面,影子则发挥了交待事物实质的作用。影片中,阿诗玲用歌声操纵着猫的灵魂,盗取禁闭布兰登的钥匙的一段戏中,猫咪化身为灵魂的状态,在墙上投下了猫的影子,这样的细节处理,在给影片加上灵动的印象同时,进一步加强了这部动画电影的梦幻意境。

此外,对于海盗的烧杀掠夺,影片也采用了剪影式的描绘。在红黑色的画面中,笼罩在阴影中的海盗,漫天飞舞的乌鸦的剪影,逃生人群的剪影,则加强了这一段戏的悲剧色彩。

影相对于线条,是对影片的补充,也是一种对于真实状态的描绘。不仅加深了影片的深度,也使得影片的美不仅仅被束缚于线条和花纹之中,从而使整部《凯尔经的秘密》的美变得多样而不至于单调。

(四) 音之美

不同于默片时代,一部好的影片是不可缺少音乐要素的。《凯尔经的秘密》在美学上的成功同样也得益于其优美、具有爱尔兰民族风情的配乐。伴随着剧情,音乐时而悠扬、时而激昂、时而舒缓、时而紧张。特别是阿诗玲在操纵猫的灵魂一段时所演唱的《PANGUR BAN》,优美的旋律和动听的歌词配合梦幻般的画面,真可谓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PANGUR BAN》是西欧文学史上第一首关于猫的诗,相传作者是九世纪一位爱尔兰修道士,他的猫就叫“Pangur Ban”,意思是“比白色更白”。

三、结语

可以说《凯尔经的秘密》在美学上的成功,是反3D潮流的。一方面它对于3D动画统治票房的局面发起了反击,一方面也应该启发中国动画电影人,摆脱低龄向的习惯,和一味模仿日式与美式动画电影的作风,只有拾起自己的风格,我们的动画电影才能做出自己的艺术品。

参考文献:

[1]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2]B日丹.影片的美学[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

[3]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第8版)[M].世界图书初版公司,2008.

[4]胡疆锋,陶东风.亚文化读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篇7

关键词:主流媒体技术;动画电影;符号;动态设计

中图分类号:J21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688(2015)04-0033-04

0前言

如今,主流媒体技术不断进步,动画事业也日渐蓬勃发展,将动画电影中的角色符号化也是当今动画界盛行的一种表现手法[1].而利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这一主流媒体技术中的高新科技,能够将这种符号化的表现手法逐步运用到动画电影中,完全改变了传统动画电影的呆板、枯燥,同时也能使观看者更直接地理解影片内容.因此如何利用符号这一信息载体使意识层面更富于内涵,是当代动画制作者为了动画的发展所必须探讨的问题[2].

1符号在主流媒体动态设计中的运用

1.1动态设计表象的符号化

在动态设计的大环境下,形象造型是利用符号化使其带有象征意义,也就是说符号是动态设计的重要表现形式.真实形象通过动画化的转变,利用形象造型这一表现形式,传达内部本质的特征,其特征是由艺术家所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是一种表现符号,形象造型能否充分展示真实形象的性格与特点,能否传达感情是鉴定一部动画作品好坏的关键[3].可见,动态设计中的形象造型是一部影片的基本要素,是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集合体.

1.2动态设计的形象造型划分动态设计的形象造型直接运用视觉符号的形式呈现,主要分为具象造型与抽象造型:

(1)具象造型.具象造型的符号化主要表现在角色造型对现实本体的总结、化繁就简的过程.现实生活中的形象通过动画师的提炼更具有符号化,是一种有代表意义的标志.

(2)抽象造型.抽象造型是以几何图形或者图形符号的形式组合在一起,一般是为了表达某种含义.动态视觉设计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视觉上能给观众带来一种思考,目前的动态视觉设计一般都属于实验短片的范畴,并没有登上主流动画的舞台.抽象造型的手段丰富多样,造型语言异常丰富;抽象造型可以利用图形的多样性,用图形组合去创造一个抽象的人物形象,或者单纯利用图形元素来构成一部影片.图中的画面都是由图形符号构成的,为了使画面更加丰富,创作者加入了大小、形状、色彩等视觉元素,使一幅画面更具有动感与活力,通过图形与色彩的搭配,表现出作品的内在理念.

2主流媒体技术的符号化造型在动画电影中的多元化

从主流媒体技术的造型化入手,分析符号化造型风格的表达,其中符号化造型较为常用的表达方式如下:

(1)点.点在造型设计中是最基本的视觉成分,具有独特的视觉魅力与情感表达,点的跳跃可以使人联想到欢快的节奏,进而使人产生愉悦的心理.而无数点在画面中的跳跃也会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混乱,使人产生负面情绪.

(2)线.绘画中的线条很具有表现力.国画中的线条讲究力度与洒脱,是刚柔并济的艺术,线条中既要有刚硬的线条表现力度,又要把线条美放在首位.把情感融入到每一根线条中,创造别具一格的符号语言与图像语言.

(3)面.面作为平面元素,表现方式多样.运用不同画面能组成丰富的动态造型,如面的大小、结构、虚实、色彩等都能构建出不同的造型世界.在面中也有不同的形式,如不规则图形构成的面,有机形态构成的面,这些面所组成的画面表达的情感也是不一样的.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核心,开创一种新的造型设计表现形式,利用Photoshop绘图软件将该组造型中的人物符号化、拟人化,富有效率和创意空间的演示环境将符号化的造型赋予生命.利用方便快捷的多媒体软件技术可以实现自由操作,将小鳄鱼的形象放大、缩小、复制、旋转、拖拽等,使画面更加生动.在动画电影中,符号化造型风格主要是表现具象和抽象两方面,具象具有鲜明的形象特征,抽象则是以符号化造型来表现[4].故事是以一只生动并富有灵性的小鳄鱼的形象作

3主流媒体技术的符号化造型在动画电影创作中的特殊性

符号在字典中的解释是标记,记号.符号是用一个简单的代号来表示一些复杂的事件或者抽象的观念,是事物用来传达信息的特殊标志.符号一般既有表象的内涵,也有精神层面的思维.符号化造型在动画创作中的特殊性一般表现在通过对符号元素的提取与精炼,塑造其内部理念与表象特征,在理念上运用符号化加以诠释[5].通过动态的表现形式配以鲜明活跃富有节奏的音乐,使主流媒体通过动态设计符号元素与音乐节奏的运动来传达情绪,符号元素的节奏快慢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直观感受.动态设计中以符号元素为主导,与其他元素相呼应,进而产生情感的碰撞.动画电影中的角色大多是以拟人化的形式出现在屏幕中,而该组造型以剪纸的形式出现,因此采用民间传统的红色作为主色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生动刻画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每一只小鳄鱼的形象都浓缩了每一件新鲜事物对生命的渴望与追求,用最真挚的语言说明生命的真正意义.每一组画面都运用了大小不一的相似形,并且能够突出主体,整体上分布得体,以形式语言说明了画面的聚散关系,并且强调了画面的视觉效果.从造型角度分析,该组小鳄鱼的形象都是由一些简单明快的相似形构成,并不复杂的形态构成了画面的进深感,抨击画面,并且每一组都有不同的变化,体现出每一种新鲜事物都有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同时也代表了生命的延续[6].

4结语

以符号在造型设计中的延伸为中心,逐步分析符号在造型设计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符号是一种有意义的标志,具有一定的深刻内涵,其应用范围异常的广泛,尤其在造型设计领域运用得更为广泛.符号的造型设计作为表达人类情感的重要手段,无时不刻不在显示着他独特的魅力以及对未来视觉符号在造型设计中的发展与思考.

参考文献:

[1]周鲒.动画电影分析[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2]周兰平.动漫的历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3]苏珊·朗格.符号美学研究[M].吴风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4]魏三强.新媒体时代下微动漫的创作技艺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8(1):47-53.

[5]严宪定,林文肖.动画导演基础与创作[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

篇8

【关键词】新海诚;动画电影;创作风格;技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49-01

新海诚,作为日本新生代动漫电影的领军人物之一,有“小宫崎骏”之称,他凭借浓郁的画风特点,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动画效果,并将CG技术巧妙合理运用在动画制作中,一跃成为当代日本最具个人特色的动画制片人。他在短短时间内相继推出《星之声》《追逐繁星的孩子》《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秒速五厘米》《言叶之庭》等代表作品,这些作品一经问世就带来业界及动画市场的强烈反响,取得了不俗成绩。继这些作品之后,新海诚继续延续其独特的个人风格,并弥补之前作品情节简单、叙事单薄的不足,全新推出力作《你的名字》。这部影片上映之前就已经取得了不俗的关注度,上映之后的票房成绩更是以令人惊叹的速度节节走高,确立了近年来最成功动画电影作品的地位,并被业界誉为新海诚最高杰作,就连新海诚本人也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一部作品。

一、新海诚动画电影的创作特点

(一)新海诚作品的创作风格。在画风创作上,新海诚一贯以其优美细腻的画面著称,细节处理精益求精;在内容设置上,情节设置往往简单,不追求强烈的戏剧冲突,并善用音乐和旁白,大多营造一种孤独、成长、哀伤的诗意情调。在他的作品中,富有真实感的场景、精致的细节描绘,晨昏光影的映照与挪移不停诱唤着观者的人文感性。

(二)新海诚作品的技术应用。新海诚作品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在传统动画绘画技术的基础上,有效融合计算机图形技术,即CG技术,充分利用2D技术和3D技术,并把传统的有纸动画和无纸技术相结合,注重前期脚本和素材的收集,一般都以现实的照片背景为蓝本,因此他的作品极富现实美感。在光线应用方面,他也独树一帜,尤为擅长运用反光和阴影,背景画面往往移动缓慢或接近静止,声音进出与画面中局部的细微变化显得格外扣人心弦。

(三)新海诚作品的制作特点。新海诚是首位以独立动画制片人身份跻身顶尖行列的动画家,CG技术的有效运用使得独立创作动画变为现实,只需个人电脑和专业软件就能完成一部动画制作,适合于个人或小型团队创作,这种新型的动画创作模式更促进了作者独立风格的自由表现,为传统动画和商业动画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你的名字》之二元性审美赏析

(一)技术的前卫性与情调的怀旧性相结合。在这部新作中,新海诚依然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更加注重分镜头的使用,尽可能简化人物动作,用叙述技巧、旁白、音乐来弥补动作场面的空缺,CG技术的应用更加娴熟。与技术前卫性不同的是,《你的名字》继续延续其怀旧舒缓的叙事风格,故事情节依然是青春、幻想,背景依然是观众熟悉的日本传统景色,伴随着舒缓怀旧的音乐,和人物孤独哀伤的心境,营造出一幕幕怀旧、自然、田园的氛围。

(二)画面的写实性与意境的梦幻性相结合。新海诚作品中对于背景画面的创作,大多借助于现实影像和照片。他在脚本创作时,会花大量时间去采风和选景,实地拍摄大量照片,然后根据创作需要,再通过图像制作技术制作成动画背景,因此,画面的仿真度极高,细节丰富、色彩绚丽。在《你的名字》中,依然能感受到背景世界极大地现实性,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但又会感到这种画面并不真实,因为它比真实场景更干净、更简洁,加之光线的巧妙运用,产生了一种亦真亦幻,虚实结合的审美效果,带领观众进入到一个既虚无缥缈又真实呈现的奇妙境界。

(三)动静协调中向静的回归。这是新海诚作品与当代动漫电影一个最显著的区别。目前市场上的动画电影大多以内容夸张、大量的动作场景、科幻巨制为卖点,而新海诚另辟蹊径,在静态背景上大做文章,动静完美结合,并在动静之间取得了微妙的平衡,总体而言,是向静的回归。《你的名字》依然如此,凭借唯美的画面,悠远的意境取胜,为现代嘈杂的动画片市场注入了一股静谧、舒缓的暖流。

《你的名字》是新海诚迄今为止的巅峰之作,也是他自身风格表达最为成熟、最为浓烈的一次尝试,它是动画、文学、绘画、摄影、音乐、现代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为日本及全球动画创作和动画产业带来了新的灵感和源泉,希望以新海诚为代表的新一代动画电影人能带来更多更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新海诚作品:《星之声》《追逐繁星的孩子》《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秒速五厘米》《言叶之庭》《你的名字》

[2]赵昆.新海诚动画作品的创作理念和技术分析[J].老区建设,2012.

篇9

关键词:特效技术;三维;动画;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3-0205-03

Abstract: animation design often the magnificent symphony and ink infection and three-dimensional effect is animation special effects the most welcome and wide for the public favorite animated 3D effects to make the entire animation showing the visual is more solid, more rich and vivid.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the meaning of special effects technology, special effects technology in animation design, performance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Key words: special technology; 3D animation; design

随着国内动画行业的不断进步,观众对动画设计中表现出的效果要求也在显著地提升,虽然国内动画设计技术仍在不断的提升之中,但是依然与西方相差较远。特效技术在动画设计中不光为一类开展后期补充的重要手段,也是能够强化动画设计中的画面的表达效果和视觉感受的重要工具,它可以使动画设计更具独特性和强烈的吸引力,将三维特效技术应用到动画设计中,可以在将来的动画市场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前景。

1 计算机动画设计的分类及特效技术的主要含义

1.1 动画设计的分类

计算机动画特效技术总体上能够划分成两个方向,分别为二维动画方向和三维动画方向。曾经比较传统的动画是二维动画,也常常称作2D动画,也就是使用二维效果制作出来,其中重要的设计方式为手绘,设计出的画面效果为连续平面效果,风景多为水墨渲染,人物或动物设计所呈现出的效果就如观众比较的熟悉的唐老鸭、汤姆猫等形象效果。

三维动画由于采用立体的空间观念,因此也经常称作3D动画,和2D动画设计有着本质的区别。通过三维图像技术做为奠基,使用三维立体动画软件构造出来的三维动画,它的空间构思的自由性很强,创造性也极为突出,能够将画面变得更加质感和真实,由此也给观众带来很强的吸引力。当前在动画设计的领域中,属三维动画最受大众的青睐。此外,在动画设计当中,3D动画是由对物体形象的描述、3D 建模、材质补充、锁定骨骼动画、渲染输出等程序所组成的,此类程序在制作过程中比2D动画更加辛苦和繁复。不但要熟悉3D动画软件的使用,还要具备良好的艺术设计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整个设计过程通过3D max,Maya,shake等专业软件来进行制作,所制作出来的风景极为灵动,画风逼真,可以对现实生活中的物体展开模拟。人物和动物形象所呈现出的效果如观众所熟知的怪物史莱克和精灵鼠小弟等。

1.2 特效技术的含义

特效技术为一类以整体光感效果为依托的渲染技术。伴着世界动画设计技术的持续更新,许多三维立体动画出现在银屏,更有许多优秀的三维动画设计被转化为动画电影,深受观众的喜爱。总体而言,动画的特效技术是利用人的视觉虚像来营造动画环境中的特殊氛围或动画本身的特殊效果,此类幻象能够打破空间性、时间性及地域性的观念,给观众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然而,在动画设计中对特效技术的使用原则就是要保证画面的生动形象的质感。

如果为2D动画,可以将《成龙历险记》作为案例,其中的动画设计便是将真实人物动作以带有灵敏传感器的专业软件中,使用特效技术来讲人物的动作引入2D动画中,使动画更为生动。如果为三维立体动画设计,就比如最近很受欢迎的《超能陆战队》,便是使用计算机3D特效技术把平面人物转化为3D立体动画效果,使人物更加活灵活现,也由此引起人们对里面“大白”的无限喜爱。

2 动画设计效技术的应用步骤

3D动画的设计和3D动画设计比具有很强的个性,它的设计可以不用受到像2D动画设计中的各种情形的阻碍,它的设计中图形的转化可以灵活使用,多角度的呈现出不同效果。此外3D动画的设计能够使用灯光的映射,将画风变得更具真实性。3D动画的设计不但要进行动画、画图和调色渲染的程序,还得进行相应的后续操作。动画的造型设计常常使用3D建模,经过将物体和画面进行多角度的变换来完成预计所要达到的视觉效果,而且可以把动画的许多部分结合起来,构成一部生动的动画或动画电影。特效技术动画设计中的应用程序主要分为动画设计的前期工作、动画的片段加工和动画的最终合成的几个部分,以下为详细步骤。

2.1 动画设计的前期工作

三维动画的前期工作包括在动画设计伊始所需要制定的动画结构策划,比方说手稿的分镜头和相关标注,动画环境构造等。其主要任务便是把动画中需要呈现出的效果使用文字来进行整理和描述。在动画设计的前期,动画设计师需要依照动画中的主角和配角的喜好及性格特征,来对人物的形象和服装搭配进行详细的记录描述,这样可以方便动画设计中对人物构型的掌握。比如对三维动画《疯狂原始人》的前期设计要求,便是需要将动画风景环境的设计,和动画画面的灯光调配,以及各种场景的建模等统统归纳整理好,以便用来进行后期的特效技术的使用。

2.2 动画的片段加工

当动画设计的前期工作进行顺利之后,便可以依据策划标注来进行剩下的片段加工。对片段的加工就要求利用专业性的3D操作软件。特别是随着电脑技术的显著发展,动画设计的软件也更加全面丰富,陆续创新,这段时间来看,我国的动画设计市场上使用较多的3D设计软件,包括3D max,Maya,shake和Paint3D等,在这之中比较普遍使用的便是Maya和shake,不但操作简单,运用灵活和快速,更有着很好的旋转型和对图形的拓展性,因此受到众多动画设计师的喜爱。经过使用此类动画设计软件,能够将动画作品更加真实的呈现出来,使人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另外,许多建筑模型一般在3D动画设计软件中制作,这是因为画面对灯光照应的要求很多,不但要具备良好的艺术鉴赏能力,还要有一定的软件特效技术实力,如此方能保障画面的稳定和通顺。

2.3 动画的最终合成

动画的最终合成所要完成的人物主要是对前期工作和对动画的片段加工后,将动画情景中的音效和所制作出的不同的动画部分加以整理、连接和组合。使用剪辑工具最终产生比较健全的动态动画。这一部分的人物最为关键,就我国目前的动画设计领域中来看,通常普遍使用的合成软件使5DCyborg,因为其带有创新性的设计程序和完善的使用模式,可以将各种帧速率结合起来,呈现出各种风格的特效。虽然动画设计看起来不是很复杂,但是需要许多专业性的知识,并且熟知5DCyborg的使用,唯有如此,方能将画面有效的连接起来,最终形成荧屏上收人喜爱的各种动画。这也说明,后期的特效合成效果在动画设计中十分重要。

3 特效技术在动画设计中的表现力

例如在《马达加斯加》在动画场景的设计上,良好的使用动画特效技术,可以很好的营造出云朵的飘逸、森林迷雾、森林大雨倾盆、和冰山融化后冰雪消融的自然生机的元素效果,具备良好的真实性。能够获得炫彩生动的艺术画面 ,给动画中的自然环境带来勃勃生机。所以能够理解为,特效技术在动画设计的使用能够使动画的场景逼真,人物立体,行动灵活,使动画环境得到良好的渲染等特殊效果。在动画合成效果的表现形式上,其效果的好坏主要也取决于三维特效技术的施加和运用。总体来说,三维特效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此外,特效技术在动画色彩搭配方面也尤为突出,主要是因为动画色彩是观众视觉感受的重要表达因素。例如在《疯狂原始人》中,动画设计师便使用特效将动画的整体色调调设为明亮鲜明,这种鲜活的视觉色彩可以给观众带来良好的视觉冲击,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原始森林中的狂野奔放的境遇。

一般来讲,动画设计中所要使用的特效技术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镜头调配、特效光影、交叉特效和立体质感。

3.1 镜头调配

首先是镜头调配,主要是指动画设计中的任何微小的镜头都要开展特殊的技术效果,从而完成动画艺术的互相结合。因为动画的整个部分都为许多镜头拼接起来的,若要良好的完成这些微小镜头的连结,便一定要灵活的使用特效技术手段,使渲染更为光滑融洽。因此,在一些动画电影中,比如《成龙历险记》,便需要使用虚拟摄影技术和虚拟空间质感来实施特效技术的操作,使动画更为生动形象。在动画设计的过程中,使用3D特效技术可以通过专业软件和灵敏传感器转化现实中高难度的动作效果,如此,在一些动画电影的设计中,便可以很好的缩减拍摄成本,使观众感受到动画的最佳艺术效果。

3.2 特效光影

其次是特效光影,根据调查结果现实,目前的3D动画中,应用最为广泛和最受欢迎的特效技术便是特效光影技术。传统的动画设计中光影效果皆为依照动画原稿的描述,进行十分粗略的调光,此类处理方式在传统动画中经常使用,却在现有动画设计当中不被广大设计师所介绍,这主要是因为其中的调光技术会是动画情景缺少灵动的特征,不够真实。以此,在当代的动画设计中,设计师更倾向于特效光影的使用,例如《阿凡达》中许多星空场景,便是通过特效光影的技术方式所达到,这样可以把主角心中的感想和情境给观众良好的呈现出来。经过运用特殊的2D动画设计软件的关键帧技术能够营造这种特效,完成情景和人物相互辉映的粒子偏移操作。另外,经过使用特效技术,可以将虚拟光影的特性指数更改来完成光和影的辉映效果。

3.3 交叉特效

再就是交叉特效的技术,此类特效技术的操作可以经过对动画模型的组建形式,使用交叉特效的技术来实现动画人物或者其他物体的行走途径,从而组建出很好的模拟情景,经过对物体的定义和两旁静物来完成总体画风的互动的协调,进而带动道路两边的静物跟着物体行走而产生改变。此外,在对人物的形象进行设计使,要能够和观众发生共鸣和互动的效果。经过使用模拟技术来完成动画设计中带有特色的视觉效果,此类交叉特效的技术在将来的动画设计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3.4 立体质感

最后是立体质感,通过使用立体质感的特效技术不但可以良好的对动画角色展开衬托,还可以运用3D空间的视角使画面呈现动感特效,以此促进动画中的物体与周遭环境良好的融为一体。若是传统的动画设计,动画情境和所创造的动画物体是不再一起制作的,是以元素的状态分开储存的。若是在传统的动画空间设计里,对动画中物体的设定是经常与空白相结合来进行创作的,但是若使用3D立体质感则能够把动画中的物体进行全方位的角度转换。

4 特效技术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使用动画特效技术可以对动画进行后期处理和影视效果,选取优秀的动画设计制成动画电影,采取特效技术对人物的影视效果进行转换,这样能够省下许多的成本费用,并且可以节约许多的人力资源。同时也给动画电影在动画市场中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优势。举例来说,《成龙历险记》中便通过使用专业特效软件,实现成龙动作特效的转换和处理,使动画更具真实性的效果。这是在2D动画的应用中,若是3D动画的设计中,可以将3D动画设计成动画电影,这便可以代替人物电影的特技拍摄,人物电影的特技需要投入很多的资金,采购许多的专业道具,但是使用动画特效技术,能够替换演员的高危镜头。此外,在动画设计中使用特效光影等操作,可以使动画中的情景具备良好的灯光效应,营造动感星空的效果,从而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视觉体验。

5 结语

无论是在2D动画还是3D动画的设计中,特效技术都可以使动画中的情景和人物更加生动形象,通过营造不同的光感,可以增添动画视觉效应,或者适当的渲染画风,增添动画的唯美性,也可以采用专业设计软件中的灵敏传感器,将人物动作转化为动画特效,以此来增添动画的真实性,这些有十分显著的说明了,特效技术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促进我国动画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云岚.计算机数字技术为电影带来的空前发展[J].电影文学,2011(6):14.

[2] 葛玉清.动画电影艺术空间的本土化生存[J].当代电影,2012(4):73.

篇10

张小涛:这个动画电影的视觉经验和心理空间的原点是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四川美术学院上学期间对重庆钢铁厂的记忆。9年以前我回重钢想找一些元素做作品,又怕掉入宏大叙事的俗套,一直在怀疑中。2002年我的工作室搬到了“798”,这里的迅速变化让我很自然地联想到了过去重钢的一些经验。2006年我做了第一件动画作品《夜》,初次做动画让我很兴奋,也遇到了不少新的问题,同时开始在构思动画《迷雾》的创作,两年之间我和助手们一起去重钢、、深圳等地做了大量的田野考察。做动画需要和团队的默契配合,这次的合作经验对我以后的创作也很有启发,如何通过一个工作团队把艺术家的独特语言展现出来?电影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我的重点是在动画语言上的突破,尤其和李一凡的相遇,他的工作方法是四川画家少有的,这两年我们交流得很深入,他给我不少电影语言的重要影响。我希望作品是自然生长出来的,而不是一时想出来的“点子”或“方案”。作品是思想、技术、心血、金钱的“炼丹”过程,去年我们来找您和冯博一谈展览计划时,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尤其这两年间一直在和策展人、艺术机构、工作团队、媒体、玩具厂、包工头等来回折腾,以及展览后期的资料整理、出版等工作更是一个复杂的工程。

绘画是我艺术语言的基本媒介,我想把我在绘画中找到的方法论转换在动画电影里,90年代末坚持绘画的艺术家并不多,那时候大家都显得不自信,感觉是新媒体的天下,我当时的坚持完全是来自童年对绘画的热爱。而今天因为艺术市场的火爆,绘画成为了“主流”。我想偏离这个系统的主流话语,能做一些独立的实验和思考,我希望绘画受到其它媒介的影响,让绘画产生“抗体”。艺术家有了钱以后是继续投入在作品里还是消费?关键是我们为何花钱?印度艺术家SHEEBA CHHACHHI说:“有了钱,你就可以创作之前你只有梦里才能做到的作品。”这也是我想说的。动画对我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对新媒介语言的尝试,有一种未知的期待,我通过新的实验,可以找到一些新的视觉经验来表达我的观念,并且也弥补了绘画语言相对的单一性,反过来,我又可以把动画语言的实践经验带回到绘画的实验中,这种影响是相互的。

巫鸿:很有意思,所以做这个电影对你来说有一种更大的意味,就是找回一种“实验”的感觉。你是否可以再具体谈一谈“实验”的内容有哪几个方面?在哪些方面比绘画语言有所扩充?而你长期以来形成的绘画语言对这个动画片又有什么作用?

张小涛:我把这种“实验”理解为跨学科、跨媒介的尝试,既是“思想实验”也是“技术实验”。面对新学科我感觉到知识的老化,所以我阅读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和电影。我希望用“坐标”去参照自己的工作,比如和徐天进、彭锋、王守常等老师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做的主题为“古今一体,恒久当代”的《重生》展览,通过谈话、研讨会、社会调查等形式,讨论死亡、生命在不同时空中的价值呈现,我做了一个飞机廊桥的装置来链接博物馆户外中庭,试图和民国建筑、博物馆的藏品(嘎巴拉碗Kapala Bowl)对话,通过里外的人工造景,营造了一个时间通道。我和考古学家张建林老师的交流,让我了解了藏传佛教的历史渊源,尤其去年我带助手去萨迦寺(Sagya Monastery)采访他,实地拍摄北寺的废墟,让我不得不思考古典文明的“标本”在今天的意义。我还记得去年您对我提的很关键性意见,如何区别游戏和商业动画的语言模式?所以一开始我就带着这个问题去做这个片子,我在细胞、心脏、工厂之间寻找某种时空的联系,画家有处理现实和心理空间的丰富想象力,标准的动画电影对我的意义不大,我希望偏离传统电影中单一的叙事结构,处理一些抽象性的空间来破坏电影中的完整性,构建一个多重叙事的空间。我用了大量的设计性语言,如图案化的迷宫、线状、点状的抽象视觉元素,打破动画中3D建模制造的镜像世界,抽象性的设计语言是我的心像。这次音画的同步关系还没有处理得好,主要是视听经验不够。古典音乐的庄严肃穆感和现代音乐的无调性的区别,音乐、音效、声音和动画语言的关系等,这些新课题都是我要继续学习和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