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归责原则范文
时间:2023-07-20 16:39: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污染归责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环境污染侵权法的归责原则,是行为人的行为或物件致他人损害的情况下,根据何种标准确定行为人的侵权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侵权责任法》第六十五条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环境法;民事侵权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148-01
一、环境法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在民法上,民事责任的构成要具备四个要件:违法行为、损害事实、损害与行为间的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过错。环境法一般也适用民法的规定,但也有自身的一些特殊规定,具体来看:
(一)违法行为
民法当中的“违法行为”是指行为具有违法性,只有在实施了违法行为的情况下才会承担民事责任,但是在环境法里面行为的违法性却并不是承担民事责任的要件,因为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并不全是由违法行为所导致的,有的是在正常的生产情况下且符合国家标准排放污染物,并不存在行为的违法性问题,可能是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环境污染。正因如此,环境法里面把“违法行为”这一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改为了“损害行为”,如《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就规定了“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二)损害事实
损害事实是环境法当中民事责任最重要的构成要件,某一行为只有在造成了损害事实的情况下才会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无损害就无赔偿,就无需承担民事责任。
(三)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环境污染案件的因果关系,是指实施污染环境的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与一般侵权案件的因果关系相比,有其显著特征:一是因果关系推定;二是举证责任倒置。
(四)行为人具有主观上的过错
民法上一般民事责任采用了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即有过错才有责任;但是环境法当中则采用了无过错责任的原则,即不管行为人主观有没有过错,只要其污染环境的行为对他人的财产权益、人身权利造成损害,就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二、环境法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不以行为人的过错,而是以已发生的损害后果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判断依据的归责原则,这种原则是保障受害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和补偿,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故这一归责原则在环境污染、产品责任、工业事故等方面被广泛应用,产生了深远影响。《侵权责任法》第65条就规定:“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为什么现代环境民事责任会采用无过错责任呢,理由如下:
一是因为民事主体地位的平等性是民法理论的基石,但在环境侵权案件中,由于加害方多为国家许可的具有特殊经济实力和法律地位的企业,而受害人多处于弱势地位,确定侵权人的环境民事责任的难度比较大,而且现代企业的科技水平及各种保密措施使受害者很难加以举证,所以不应由无辜的受害者来承担风险,基于公平原则的考虑应当由造成损害的一方来承担风险。而采用无过错责任的一大特点就是举证责任倒置,就不需要受害者去承担举证责任了,而将举证责任转移到了被告身上,这大大保护了环境侵权当中处于弱势一方受害者的利益。我国针对环境污染致人损害责任中的因果关系规定了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则,如《侵权责任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因污染环境发生纠纷,污染者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二是在一般民事诉讼中,要求原告提出侵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并提出直接证据。但是,环境损害因果关系的认定更加困难和复杂,原因如下:
1.一般侵权行为大多数是直接作用于受害人,但损害环境的污染行为往往不是即时完成的,而是通过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再作用于人体和财产,其因果关系不会立即和直接显现出来,因而判断损害事实是否由侵权行为造成的是很困难的;
2.污染物进入了环境之后,可能与损害后果的发生在时间上的间隔较长,这就使得因果关系表现得十分隐蔽和不紧密;
3.环境污染的危害一般都潜伏期很长,因为环境污染是一个积累、潜伏、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发生损害的时候可能因为时间隔得太久、证据灭失等原因而使得因果关系的证明更加困难。
4、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的认识能力有限,目前人们对环境污染致害机理的认知处于滞后状态,而且想要证明环境侵权和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还必须要具备相关的科学知识和仪器设备,但是这些条件目前还很难实现。因此,在环境法保护当中采用因果关系推定的原则,就是在不能确定因果关系时,如出现某种结果,便推定这种结果是由某种原因引起的。
三、环境法民事责任的免责
篇3
【论文摘要】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第3款规定了无过错责任原则,并且具体规定了高度危险作业,动物致人损害,环境污染,产品责任等一系列的适用类型。这一转变,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于人的生命、健康愈加重视是分不开的,体现了立法思想从个人本位主义到社会,公共本位主义的转变,其更加适合现代社会对于公平与正义的要求。但是,从实际操作的效果以及经济学理论方面看,单纯完全地适用无过错责任也是有相当的弊端
一、科斯对于福利经济学的质疑
科斯在他1960年发表的著名论文《社会成本问题》中,对于经济学家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庇古提出:在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时,需要政府(法院)的介入(判决),从而使制造污染的企业通过行政处罚,法院判决并执行的方式赔偿因污染造成的损失,使污染产生的负外部性问题转变成为企业的内部问题,计入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通过征税等方式通过国家的强制力量减少甚至消除这种负外部性的影响。而科斯则认为,在污染致人损害一类的案件中,损害是双方的,因为如果加害企业对受害方进行赔偿或为减少污染而被迫减产,实际上不仅减少了企业的利益,也减少了企业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这并不是一种资源最优化配置的方式,这种方式实际上是拆东墙补西墙,不符合经济学上的帕累托最优的状态。问题首先便是如何使产量确定在“社会最优”的水平上。不是因污染而不生产,而是在生产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控制污染所带来的好处之间求得某种合理的平衡,使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其次,法律制度对这类纠纷的解决不是终局的,当事人双方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可能继续讨价还价,通过交易来改变双方的权利义务配置,换言之,诉讼以后市场对于诉讼结果存在回馈机制。
保障法律的效率,就是消除对法定权利自由交换的障碍。含糊不清常常损害法定权利,使其难以得到正确估价。经济学家们认为,除了交换自由之外,还必须具备一些其他条件,才能使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条件之一是关于交易成本的含糊但不可或缺的概念。由于强调了“交易成本论”,科斯定理可以被认为说的是:法定权利的最初分配从效率角度看是无关紧要的,只要交换的交易成本为零。所以,“只要交易成本为零,无论立法者或法院对权利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据此,科斯提出,在产权明晰,并且交易成本为零的前提下,即使没有国家的介入,通过市场本身的调节作用,也能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而政府的作用则是使产权明晰,将产权归属到个人。科斯的主要观点在于提出产权对于市场经济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说,市场经济的核心不在于由于供给和需求关系形成的价格,而在于产权的归属。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情况的复杂性,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法院裁判(国家介入)的作用就是在交易成本普遍大量存在的情况下,使双方的成本/收益大致处于一个较为均衡的水平上,保证整个社会福利的增加。
二、从科斯定理的角度反思现行的单一无过错归责原则
我国法律体系对于环境污染侵权行为的规范中,无过错原则贯彻得较为彻底,无论是在《民法通则》还是各单行法律中,都贯彻了这一思想,对于各种侵权情况规定也较为详细。
在目前学界,关于环境污染侵权是否以行为的违法性作为要件存在很大的争议。其中一种学说认为:“这种侵权行为仅仅符合侵害结果和因果联系这两种要件即可成立。”另外一种学说认为,“侵权行为成立的要件包括:损害事实、污染环境侵权行为的违法性、因果关系。”文章认为,后一种学说无论是从学理还是实践的角度都是较为可行的,因为若不将行为违法性作为要件之一,在实际的审判中往往会出现缺乏明确的标准,使裁量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不利于双方当事人权利的保护,甚至可能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在因果关系的认定上出现很大的问题,举一个例子:某工厂为国家达标排放企业,居民甲为此地居住了十年的居民,因身体健康出现问题,其以工厂排污损害其健康为由向法院提讼,要求工厂赔偿。而其他在此地居住的居民均未出现身体健康问题。在本案中,若没有一个国家相关排放标准,又怎能认定这位居民的健康问题是由于工厂的排污造成的呢,又怎么去确定这其中的因果关系呢,不能仅仅因为工厂实施了排污行为,且该地区有人生病,就牵强地认定工厂侵权,这其中还涉及诸多的技术性鉴定问题,如果缺乏一个衡量标准,将会为审判工作增加很大的难度。
企业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经济组织,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是近现代社会的重要细胞和组成部分。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的状况。企业兴,则国家强,人民富。企业具体从事经营活动要在企业章程中载明,在企业登记管理部门注册登记,排污单位还必须向当地环保部门就排放的污染物及其排放方式等进行排污申报登记。可见,企业的排污行为一般已受到政府管理部门的严格监控,许多企业在环境损害中不是故意或过失对他人造成危害。
在当今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状况下,企业的排污行为有时无法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将面临行政处罚、企业名誉因污染行为而受损、企业因污染而造成停工的损失的风险。同时,还要承担因污染而造成的赔偿。合法经营污染环境的企业有的确实无力赔偿而难以为继,破产,失业造成社会不安定。从长远看,这并不符合社会公共利益,也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福祉的提高。当然,在大多数的环境污染侵权案中,受害者往往处于弱势,但如果一旦发生此类诉讼,只要符合了侵权行为的其他三个要件,就让企业去承担巨额的赔偿款,这显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而从科斯定理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样的情况也不利于达到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在目前交易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假设就河水污染这个问题居民和企业进行谈判,双方都可能不说实话,在居民有权索要赔偿的情况下,他们可能漫天要价;在企业有权索要“赎买金”的情况下,它可能把减少生产的损失,一元说成十元,双方讨价还价。所有这些所引起的时间、精力、金钱的耗费,就都是在这个问题上的交易成本。而正是这些交易成本,可能使得前面所说的那种由私人交易达到的资源配置无法实现。法院(国家)所要做的,应该是从公平分担损失的角度出发,以明确合理的依据和评价标准做出判决,双方合理分担风险。
三、将侵权行为归责原则中的公平责任原则引入环境污染的侵权责任归责体系
公平责任原则,其主要适用于当事人双方都没有过错的情况,由法院根据公平观念,责令加害人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害给予适当的补偿,由当事人合理分担损失。而在企业符合相关国家行政规章规定排污仍然造成环境污染侵权的情况下,我们很难说加害方具有多大的过错。但是,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国家所制定的环境污染保护的规章制度还很难从根本上杜绝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仅以此作为认定企业承担无过错责任,势必不利于企业的正常发展。
公平责任作为一项归责原则,可以作为一项确定责任范围的普通原则而普遍适用。从主观方面来说,其主要适用当事人没有过错的情况,即指加害人和受害人对损害的发生均无过错,从客观效果来说,在环境污染侵权领域,若仅以有损害后果以及其和污染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不论其的行为是否合法,而笼统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往往对一方当事人极为不利,更体现不出法律上的平等和公平。因此公平责任介入到其中,对不具有违法性的环境污染侵权行为进行规制,就可以有效弥补无过错责任原则在保护上的单方性和惩罚上的绝对性,使两者能够在该体系中实现互补与协调统一,真正构建出相对合理与完善的归责体系。对于违反法律规定而产生环境污染侵权的,就应当对此承担无过错责任,而对于依照法律、法规合法排污的,其的污染行为所造成环境污染侵权就不应当承担无过错责任,但加害方也不能因其行为不具有违法性而免责,而应当基于对加害人的经济状况、受害人的损害程等方面考虑,选择适用相对公平合理的公平责任。这样可以使责任得到合理区分,使双方当事人的利益都能得到较好保障,有利于在平衡中达到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樊纲.人间扯皮与科斯定理 [J].读书, 1992,(4) .
[2] 科斯 (美) .企业、市场与法律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10.
篇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D 2.C 3.D 4.C 5.D
6.C 7.B 8.B 9.A 10.B
11.B 12.C 13.A 14.C 15.D
16.B 17.D 18.C 19.B 20. 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21.ABCDE 22.ABC 23.ACD 24.BCDE 25.BCE
26.ABCE 27.ACD 28.ABC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9.排污费必须纳入财政预算,列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进行管理。(2分)
排污费主要用于下列项目的拨款补助或者贷款贴息:
(1)重点污染源防治;
(2)区域性污染防治;
(3)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示范和成用;
(4)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项目。(4分,答对三项即可)
30.(1)企业开发利用环境的一般权利与义务:
①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和义务。(1分)
②利用环境容量排污的权利和义务。(1分)
(2)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
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是指实施开发利用环境行为的企业作为一类社会群体对社会以及其他公众承担的除强制性法律规范外的环境保护义务。(1分)
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表现:
①通过环境质量体系认证或获得绿色标签认定。(1分)
②推行清洁生产。(1分)
③主动对外宣示企业环境保护守则。(1分)
31.(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采取措施,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3分)
(2)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违反者,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恢复原状;逾期不拆除、不恢复原状,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3分)
32.(1)跨界环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主要包括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3分)
过错责任原则是指行为人有过错才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无过错就不承担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只要存在跨界环境损害,无论行为人主观上有无过错,都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根据加害方是否存在免责事由,又可以分为严格责任和绝对责任。严格责任下,加害方可以以不可抗力、第3方故意、受害方过错等作为免责事由。在绝对责任下,加害方不能诉诸任何免责事由,绝对责任目前仅适用于高度危险行为或活动引起的环境损害。
(2)跨界环境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二个方面:一是人身伤亡;二是财产损失,通常仅对直接的财产损失进行赔偿;三是预防措施、应急措施和恢复措施的费用与支出。(3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33.《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规定了预防和预警、应急响应、应急保障、后期处置以及责任追究等五项机制。
(1)预防和预警机制要求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开展对国内(外)有关环境、自然灾害等预警信息或者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折、风险评估工作。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级别由 低到高分为蓝、黄、橙、红四级。当有关信息证明突发环境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可能性增大时,应当按照相关应急预案执行。(5分)
(2)应急响应机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①按照属地为主的原则实行分级响应。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分为特别重大(I级响应)、重大(Ⅱ级响应)、较大(Ⅲ级响应)、一般(Ⅳ级响应)四级。(2分)
②实行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制度。
a.初报实行1小时报告制,即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后1小时内上报事件的初步情况。(1分)
b.续报是在査清有关情况后随时上报,主要报告就事件等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情况。(1分)
c.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部级联席会议可以根据需要成立环境应急指挥部,负责指导、协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1分)
③应急保障机制确立了资金保障、装备保障、通信保障、人力资源保障、技术保障等应急保障的内容,并对宣传、培训与演练以及应急能力评价等做出了规定。(1分)
(3)后期处置机制要求地方政府在做好受灾人员安置工作后,组织专家对受灾范围进行科学评估,提出补偿和对遭受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的建议。此外,还要求建立突发环境事件社会保险机制。(2分)
(4)责任追究机制规定,对各种违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的行为,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有关法律和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追究法律责任。(2分)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34.(1)木案中F公司的行为违法。F公司保安以必须经过公司负责人同意为由,阻碍市环保局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进厂检查,构成拒绝执法人员检査,违反了上述规定,应受到处罚。(5分)
(2)根据《环境保*》等相关法律的规定,现场检査制度是环境保护中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本案中,市环保局依法履行法定的执法检査职责,具有强制性。同时,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部门也应该保守检査中知悉的被检査对象的商业秘 密。F公司作为被调査对象具有协助环保行政执法部门现场检查的义务,应当诚恳接受、配合环保部门的监督检查,不能拒绝或以公司内部管理规定为由对抗。(5分)
35.(1)杨某应该承担此次交通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责任。因为杨某作为车主在交通事故中负有全部责任,对于Y村1组遭受的环境污染损害具有过错,其过错行为与Y村1组遭受的环境污染损害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故杨某应当承担环境污 染损害的赔偿责任。因杨某已在事故中死亡,应由其遗产继承人在继承的杨某遗产的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5分)
篇5
【关键词】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在立法上尚存有不足的地方,归责原则在立法上相互矛盾。关于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认定所需要的具体方法和标准,我国立法也尚未予以明确,这使得我国在保护环境、保障环境侵权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以及追究环境侵权行为者的责任上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因此,完善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构成的立法思考显得尤为必要。
一、明确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
第一,环境侵权不应以违法性为前提。以行为的违法性作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与无过错归责原则的精神相悖的。所谓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无论行为人是否有过错,只要造成了损害事实并且没有法定的责任承担阻却事由,侵权人都应该承担责任。无过错责任的适用是为了解决其所产生的环境损害问题,以补偿受害人所受到的损害。我国环境立法时,确定其基本原则为”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其目的也是在于遏制和减少污染或破坏环境的行为,保护公民的身体健康和其他公共利益,由于环境的社会妥当性,立法时用了 “防治”而非”禁止”一词。
第二,无过错原则的适用范围应该扩大。德国《水利法》第12条第1款规定:如果连续的无限制的使用水可能对公共供水造成严重损害,可对执照加以限制或予以吊销。在此情况下,可以判处赔偿。通过对外国法律关于环境侵权无过错原则适用上存在的优越性分析,结合我国司法实践与立法现状,我国法律也可以对此予以借鉴,使无过错责任原则不仅在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侵权案例中,同时也适用于生态破坏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中,这样可以同时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公民的环境权益,促成双赢局面。
第三,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应该有明确的条件。环境侵权问题已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各国关于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确定也各不相同,但共同之处在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扩大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范围,无疑可以有效保障受害人的损害得到补偿,但是为了平衡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当性与受害人的环境权益,有必要对过错原则的适用条件加以明确的限制。结合国外其他国家对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规定,我国可以对此进行一些国家的立法,采取区别对待的做法。在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基础上,明确规定一些环境破坏所致的侵权行为,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我国应在民事基本法、环境保护法以及各个单行法中确立归责原则,完善这些规定中一些不足的地方。只有限制条件明确,才能体现法律的明确性、严肃性,从而实现法律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
二、明确因果关系推定方法的适用
学界对于侵权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作为环境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毫无疑义的,而对此主要的难点是如何确定因果关系的存在。在民事侵权责任中,因果关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客观必然的因果关系,那么侵权行为人就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换言之,无因果关系则无责任承担。在对因果关系进行认定时,传统民法不仅要求受害人对侵权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着客观和必然的联系予以证明,还要求其提出证明的同时出示直接的证据。为了公平公正的确定行为人的责任,这种要求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环境侵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环境侵权中的因果关系的科学性判断不能像传统民事民法侵权责任中那样严密,如果过于追求对因果关系的严密论证,势必会导致受害人得不到及时的损害补偿救助,也势必会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
由于环境侵权的特殊性,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行为与导致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存在一定特殊性,要想准确证明这种因果关系,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技术或者专业水平的限制是不能够实现的,因此许多国家都采用推定这一方法来确定因果关系。之所以研究因果关系,是为了环境侵权案件的司法实务中对因果关系的认定提供理论支撑。虽然因果关系本身具有客观性,但人类对其认知却是主观的,对具有客观性的因果关系认定时,必然要受到人类认知能力和现有科学技术水平的束缚,立法者进行立法判断、执法者在进行司法判断时,都要受到其局限性的影响。在侵权行为因果关系的认定过程中,法的价值判断自然也无法避免的要惨杂其中。而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试图为侵权行为的主观认定建立客观标准。由于受环境侵权特点的影响,受害人对因果关系的证明存在很大的阻力。因此很有必要确定因果关系推定方法的适用,且应多种因果关系推定方法相结合以适应环境侵权案件的复杂性。此外,还应建立一套相应的判断因果关系的标准体系,以满足环境侵权的特殊性要求。
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成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随之产生的环境侵权问题也愈来愈多,我国关于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认定在立法与实践中又很多不足的地方,因此会导致很多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必须有与其相适应的经济、法律制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相互促进的共同发展的目的。发达国家关于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的立法规定与实践操作较我国都有一定的优越性,这对促进我国环境侵权立法的完善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当然,在参考和借鉴西方国家对于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立法经验和教训的同时应注意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发展走向相结合,须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现行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构成立法进行修正和完善,从而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达到保护环境和保障公民相关环境权益的目的,使社会在稳定和繁荣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志音.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D].西南大学,2012.
[2] 肖阳.论我国环境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D].北京化工大学,2012.
篇6
【关键词】污水处理 环境污染 风险
污水处理企业是指专业对污水进行处理后,进行达标排放的企业。污水处理企业运营企业应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和污水达标排放,确保不对周边的环境产生臭气、水以及噪声等污染,同时还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对于一个污水处理企业而言,由于生产操作不慎或其他不可预知的原因,导致其废弃物或污染物排放事故,这就要付出巨额的罚款或赔偿,有时甚至可能导致破产,而且还会造成生态破坏,甚至引起社会不安,将会对企业带来很大的危害。
近年来,随着多起污水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在事后责任认定上虽然已有《民法通则》、《环境保护法》等诸多法律法规为依据,但是在污染责任的界定以及赔偿等问题上仍然存在异议。2010年7月1日,《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实施,其中第八章单独对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作了明确规定,它对于进一步构建公平合理的环境污染责任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对最近几年屡屡发生的社会事件的一个法律回应,它强化环境污染的归责原则以及企业对环境污染应承担的责任。鉴于国家对污染企业的责任追究越来越重,因此当前污水处理企业面临的环境污染风险责任,也越来越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行无过错归责原则。《侵权责任法》第65条规定“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而根据《民法通则》第124条规定,因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而造成的损害,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新法取消了“因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这一限定,而无论有无违反国家相关规定,只要因环境污染造成损害这一事实,污染者都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侵权责任法》第66条规定“因污染环境发生纠纷,污染者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这就使污染企业举证责任的难度加大,也就是说尽管事实实际上存在,但如果污染企业无法举证,那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3.免责条件很严格。《环境保护法》第41条规定“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时,免于承担责任。”即使在不可抗力的条件下,环境污染者只有尽到“及时采取合理措施”的义务后,才有可能免责。
4.共同侵权承担连带责任。《侵权责任法》第67条规定“两个以上污染者污染环境,污染者承担责任的大小,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排放量等因素确定。” 该法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对被侵权人应承担连带责任,共同侵权人间的责任大小按比例划分,但并不影响被侵权人要求其中任意一方承担完全的赔偿责任。承担了完全责任的一方可以按本条划分的赔付比例,对其承担限额以外的部分向另一方行使追偿权。
5.第三方责任承担赔偿责任。《侵权责任法》68条规定“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污染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污染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环境污染事故如果由第三人过错造成时,第三人和污染者两个都有可能成为向被侵权人承担责任的主体,事实上要求污染者和第三人向被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而后污染者可向第三人行使完全的追偿权。
《侵权责任法》是一部以消费者为出发点的法律,旨在提供一个与发达国家接轨的民法法律环境,更加有利于保护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但是另一方面,新法加大了企业的运营风险,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企业承担了更大的社会责任。在当今各种法律体系日趋完善的形势下,污水处理企业面临着很大的环境污染风险,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该风险。
我国对环境风险管理尚未列入相关法律法规,也未形成良好完备的管理制度,大量的环境违法行为也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仅少数进行了刑事责任追究。党的十修正案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今后国家对污染防治的力度以及对污染惩罚力度必将进一步更加严格。燕山威立雅作为多年从事污水处理的企业,在风险防范方面已经做了很多,不仅按照《水防治法》获得排污许可,公司实现“无污染扰民”事件发生,而且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能够很好地避免企业环境污染风险的发生。多年来,公司已经形成以下管理经验:
1.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要求,做到合法运营。污水处理企业必须具有必要的诚信经营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企业千万不能在经营活动中只考虑自己眼前的现实利益,不考虑长远的环境利益。燕山威立雅作为专业化的污水处理企业,严格按照北京市污水处理运营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条件,申请获得环保部门颁发的甲级资质等级,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和污水达标排放。公司严格按照外排国控点管理要求,建立一整套规范外排在线监测管理体系,并对重点中控数据实现时时在线监测,及时调整工艺流程,优化设备运行方式,精确投加药剂,增强各系统的处理能力,千方百计保持了各套污水处理装置的安稳高效运行。
2.加强对环境因素分析评价,建立健全环境污染应急预案。污水处理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前国家环境风险防范管理制度不是十分完善的情况下,各污水处理企业的管理者必需要加强的公司内部风险管理,认真分析企业内部潜在的环境风险威胁,制定应对措施加以预防。2012年,公司开展内部控制实施工作,将风险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专门制定了《环境污染事故管理规定》,出台了环境污染的整体应急预案和各级专项应急预案,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工作,建立健全了应急管理网络,并开展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工作,公司综合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达到大大提高。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自然灾害面前,公司由于应急物资准备充足、人员调配合理、生产调控得当,公司应急响应到位,有效控制了由于污水的跑冒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为公司生产安稳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3.加强企业技术进步,不断提高污水处理水平。公司作为专业化的污水处理企业,最初经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北京市二类水体排放标准进行达标排放,成为了环保友好型企业的窗口。2002年,随着北京市水资源日益紧张的状况,燕山威立雅开展污水回用工作,利用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将处理后的污水回用于炼油装置作为补充循环水使用,通过采用超滤和反渗透双膜组合处理工艺,生产准一级脱盐水,作为锅炉补水使用,实现了国内化工污水回用作为锅炉补水在实践上的突破,公司也发展成为资源利用型企业。
4.开展综合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公司根据IS09000,14000,OHSAS18000等标准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公司准备着手建立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为一体的综合管理体系。按照体系要求通过对各种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识别公司在活动、产品、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评价并及时更新重要环境因素,实现对环境的污染预防和有效管理控制,不仅要符合各种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法规,而且要建起和遵守环境管理体系,达到环境持续改进的目的。公司根据综合管理体系的要求,公司正在不断严格各项工艺运行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处理水质、防范水污染风险提供管理保证。
燕山威立雅由于非常重视环境污染风险管理工作,公司在年度工作规划中,能够真正做到将环境污染风险防范放在首位,体现“防患于未然”的管理理念,建立一套科学的风险防范体系,公司在水污染防控上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污水处理企业必须要增加环境污染风险的防范意识,必须密切关注水体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要以切实可行的措施抓好水污染的防控工作。企业必须建立环境污染风险评估管理体系,制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快速有效的进行现场应急处理、处置,保护周边环境和居住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将企业面临的风险降到最低。
作者简介:
篇7
关键词:环境犯罪;生态损害;预防;刑事责任
一、环境犯罪刑事责任的必要性
很多种类的环境污染一旦发生是很难恢复或者说需要花费巨大代价和时间才能达到合格的标准,甚至有些环境污染是不可逆的。生态环境是由一定的张力和包容力的,这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似没有危害后果的行为不代表它真的不会造成危害后果。只是由于这种行为短时间造成的危害是生态环境可以容纳或者消化的。这些危害也就不是金钱价值不能衡量的。这也就是说在环境污染发生后经济补偿也好或者说事后补救也好根本不能达到人们预期的效果或者说是达不到试试这些惩罚的根本目的。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经济损害可以给予经济补偿,但是生态环境利益的损害是不可量化的也就是不可补偿的。
二、环境犯罪刑事责任实现方式
我国环境犯罪刑事责任实现方式是多元化的。其中非刑罚处罚的方法有三种:其一是赔偿经济损失或责令赔偿经济损失;其二是训诫、责令悔过和赔礼道歉;其三,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分。环境犯罪具有与其他犯罪不同的特殊性,环境犯罪种类很多,现实状况中环境犯罪所导致的危害有时是多样化的,所以单一的环境犯罪惩罚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或者说起到比较好的震慑作用。这种多元化的惩罚方式可以更好地起到教育的效果和惩罚的效果。通过观察学术界对该问题的关注和理论分析结合实际案件可以看出刑事责任多元化的实现方式对于环境犯罪是很有必要的。为了给生态环境更加周全的保护我们必须完善环境犯罪的刑事责任体系以弥补立法上的不足。
三、环境犯罪刑事立法不足
(一)犯罪归责原则不合理
日本采用的是更为严格的过错责任原则,只要求环境犯罪实施者的行为存在使人感觉有危险或者恐惧的情况下就要承担过错责任。然而在我国法律规制中大部分条文都是例如“导致重大污染事故”或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者人身伤害”等损害结果才会追究犯罪实施者的刑事责任。严格责任原则则可以很好达到预防犯罪和预防环境污染的目的,而且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也可以证明严格责任原则可以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但是这里运用的严格责任原则不是一味地适用于所有的环境犯罪案件,要考虑到意外事件的存在,但是对从事危险事业的企业应加以严格限制。
(二)立法体系
模糊环境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综合问题,它涉及到人身、社会、国家甚至是政治。这也就要求关于环境犯罪的立法系统化。纵观整体法律规制内容很多但是互相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更不要说形成一个科学的法律体系了。而且刑法将对环境犯罪的法律规制置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章节中也不合理,这等同于将环境犯罪看做一般的危害社会的犯罪,没有考虑到它的严重性和特殊性。在环境行政法中也经常出现“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样的规定既不够明确也不能凸显刑法对环境犯罪的规制,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环境犯罪刑事责任不够明确惩罚力度也不够。
(三)刑事责任实现方式简单
我国刑法对环境犯罪的刑罚制裁与其他刑事犯罪无二,对自然人采取自由刑和罚金刑对法人采取双罚制。这种惩罚方式从理论上和惩治其他犯罪的实践上啊来看可以达到震慑和预防犯罪的目的。但是正如上文对环境污染侵害的特殊性的分析,为了达到保护环境的最终目的最好的途径就是预防犯罪的发生。在犯罪发生后造成了环境污染侵害结果的发生靠单纯的刑罚也无法弥补恶果,当危害结果真正发生时还是需要通过国家的力量去救助和弥补。而且还存在刑罚力度过低的问题,由于罚金数额较低,没有固定数额,污染环境的行为只有造成严重后果才会定位刑事犯罪的情形,这无疑是纵容了他们的犯罪,起不到预期的震慑作用和预防犯罪的目的。
四、环境污染侵害刑事立法的完善
(一)实施严格责任原则
人类的生存是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因此环境犯罪造成危害可以说是不可估量甚至可以说是毁灭性的。那么对环境犯罪的严惩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有些环境犯罪造成的不仅仅是生态的损害甚至直接侵害了人类的人身健康,如果不对换进犯罪进行严惩也难以平息民众心中的怒火。很多大型的后果严重的环境生态侵害的行为都会一些企业造成的,他们享受了很大的利益就应当承受更多的责任,从这角度看实施严格的责任原则也是合理的。
(二)补充完善立法体系
将大部分具有稳定形态的环境犯罪由刑法来进行专门的规定,一来是实现环境犯罪的刑事责任的实现;二来,可以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将形态不够稳定和需要特殊刑罚的犯罪行为进行分散立法归到单行法律条文中。这样既可以明确罪名和刑罚又可以确保法律的稳定性。也便于司法实践提高司法工作效率。
(三)完善刑罚措施
为了到达震慑作用和预防犯罪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针对环境犯罪的特性,应当加大惩罚力度并且使用严格责任原则。加大惩罚力度可以从两个方面一个是量刑第一个是罚金的力度第二个是加大罚金力度,很多环境污染侵害都是有大型企业造成的,现在规定的罚金数额不足以对这些企业构成惩罚或者说威胁,适当的加大惩罚力度可以很好地起到预防和教育目的,同时也分担了国家治理环境污染的负担,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供足够的有后续力的资金。也可以考虑将资格刑纳入惩罚环境犯罪的方式中,给一些企业和其领导者使以心理压力,切断环境犯罪的源头并使违法者得到深刻的教训,起到特殊预防的作用。
总之,对于21世纪来说环境生态问题已经刻不容缓,解决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有所成果,法律只是其中的手段之一,但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完善环境污染侵害的刑事责任无疑是其中比较有效立竿见影的方法。为了人类未来的生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加强环境犯罪的刑事责任也是符合国际潮流趋势的。
参考文献:
[1]徐祥民.环境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美]巴里.康芒纳.侯文惠,译.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篇8
关于公民环境权内容,有的学者认为:它包括实体权和程序权两方面内容。所谓实体权,是与公民自身利益相关的权利,具体有:清洁空气权、清洁水权、采光权、通风权、眺望权、优美环境享受权等。所谓程序权,主要指公民有环境知情权、环境事务参与权、环境监督权等。
公民环境权是随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一项新型公民权利,它独立于公民财产权,人身权而自成体系,应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同人身权、物权、债权和继承权并行写入民法,其价值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它顺应可持续性发展要求。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人开发和利用自然的过程,环境的损害,常伴随着一时物质利益的出现而产生,这与人们日益追求舒适、健康、优美的生存空间相悖,也不利于后代的持续发展和权益公正。因此,加强公民环境权的法律地位是维护人类公平、正义的最集中体现之一。
其二,它有利于提高公民环境权利意识。当前,侵害公民环境权的现象比比皆是,而由于公民环境权意识普遍薄弱,侵权行为得不到应有制止或惩罚,权利所受侵害得不到或惩罚,权利所受侵害得不到应有恢复或补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侵权势头,明确公民环境权,对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至关重要。
其三,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保证公民享有和追求高质量的生存空间。我国是成文法国家,立法状况直接决定着法制进程。当前,我国因无系统的公民环境法而使环境权的保护无法可依,加强公民环境权立法势在必行。
其四,有利于预防、遏制、惩罚侵犯公民环境权的行为。
其五,有利于健全我国的法律体系,促进法治建设。公民环境权法是传统民法和环境保护法交叉形成的新型法学分支,属于民法调整范畴。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公民环境权法相对发达。例如美国的《清洁水法》、《清洁空气法》、《综合环境影响赔偿和责任法》等。我国应结合自己的国情,尽快出台《公民环境权法》。
公民环境权所受侵害及其保护研究
在我国,对环境权损害的分类一般根据环境损害的因素进行,诸如大气污染损害、水污染损害、噪音污染损害、固体污染损害、海洋污染损害、放射性污染损害等。并且立法上也遵循这种思路,分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但笔者认为,这种划分方法有很大局限性,表现在:
(一)在侵害公民环境权的事件中,由于法律关系主体类别或地位不同,从而使损害事由,侵权特征,侵权行为和侵权结果及其影响产生很大差异,为更好保护公民环境权,可能导致其归责原则、举证责任不同,传统环境分类与此很不适应。
(二)环境损害因素多样,且常常多种因素混合在一起,仅按上述分类对公民环境权的保护十分不利。
(三)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环境损害因素不断涌现,同时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许多原先不认为是环境侵害的行为,现在可能为人们所无法容忍,依上述分类,造成法律保护的严重滞后。
综上,笔者试图对其作如下分类:按侵权主体不同,分一般自然人的侵权和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侵权两大类:理由:①前一种侵权行为,加害人和受害人在地位上可以互换,更具平等性;后一种侵权通常在经济地位及经济实力上非普遍公民所能及,当事人双方很难对等抗衡。②前一种侵权行为,侵害对象一般是单个主体或有限主体,影响面小,危害消除较容易;而后一种侵权则侵害的是社会群体,危害性较大,波及范围广,潜在性持续性较强。③前一种侵害的损害结果、损害经过、损害程度一般较明显,而后一种侵权,案情通常十分复杂,且涉及复杂的科技问题,损害原因损害结果的发生、过程往往模糊。由于上述原因,致使这两种侵害的行为在处理过程中有很大差异,所以这种分类方法,更符合一般分类规律,同时,这也避免了单纯靠枚举侵害事由而引起的局限性。
关于侵害公民环境权的处理及其保护,笔者想就如下问题重点探讨。
(一)归责原则。随着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的深入,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公害事件频频发生,人们对权利的保护要求日渐提高。许多国家诸如日本、韩国、英美等国家均将无过错责任原则作为侵害公民环境权的归责原则。而在我国,无过错责任原则仅仅适用于特殊民事侵权,而一般情况下,采用过错责任原则,对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十分不利。笔者认为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应作如下处理:对于自然人的侵权行为,除《民法通则》上列举的特殊侵权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外,一般应采用过错推定原则;对于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侵权,则应一律适应无过错责任原则。原因①这种侵权由于影响面广,潜伏期长,持续性长,危害性大,必须加重加害人责任,遏制其侵权行为。②它们是危害的制造者,在某种程度上,只有他们能防止和控制这种危害。③这些法人及其它组织具有较强的经济承受力,且常具有盈利性,获益即应承担风险,体现了民法的公正原则。
(二)同其它国家一样,针对环境之严重损害,我国制定了许多环境污染防治标准,诸如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海水水质标准等。当公平环境受侵害时,加害者能否以环境损害未超标为事由对抗公民环境权和保护人请求?笔者认为回答是否定的。理由:①这些标准是国家为预防、遏制环境损害而制定的,是管理环境和征收污染费的标准,而非判断侵权与否的界限。②标准的制定常受时空的局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人对环境损害的容忍度常不一致。③否认上述标准之抗辩效力,有利于加强自然人、法人及其它团体组织的环境责任感,有利于保护公民的环境权。实际上,许多国家如日本等,都以社会一般公民对环境损害的容忍度来衡量侵害事由。环境的自净力是有限的,人对环境的损害的忍受能力也是有限的,当环境损害超此界限,则加害方无疑应承当相应责任。
(三)公民环境权受侵害时,能否附带请求精神赔偿?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失的单位或个人赔偿损失。”但对公民环境权受侵害能否请求精神赔偿未作规定,其他法律也未涉及到。但笔者认为,同传统侵权行为一样,环境侵权常给受害者的身心带来不利影响,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如噪音污染、大气污染、观瞻权受侵害等,对人精神方面的影响较大。然而,由于我国这方面的法律空白,公民环境权保护很难全面落实。
加强我国立法,加重政府职能
(一)我国公民环境权立法现状。目前,各国普遍重视环境立法,我国也相继出台了许多法律。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可以说,从整体上说,我国的环境法律体系在世界上并不落后,然而,可惜的是,至今,保护公民环境权的立法还很薄弱,表现在:
1、我国的一系列环境法带有浓厚的公法性质,它们主要针对国家对环境的管理和对破坏环境者的处罚而言,即使偶尔涉及到民事争议条款,也显得很粗陋。而《民法通则》除第83条关于相邻关系的规定;第123条、第125条、第126条对特殊民事侵权有所规定外,基本没有保护公民环境权的内容。另一方面,公民环境权的侵权与传统侵权无论在特征,还是在处理方式上都有很大差异,故此,加强公民环境权立法极其必要。
2、我国环境法多是有关对环境损害的处罚性规定,以“治”为主,缺少“防”的思想。而环境损害因其潜伏性|长期性、扩散性的特点,若待损害事故发生后再治理,未免过于滞后,所以应转变立法思想,从源头抓起。
3、我国处罚的多是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重保护环境的安全、卫生。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多追求舒适、优美的环境,这对立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加强对公民环境权的处理规定,明确归责原则,举证责任至关重要。
5、保护公民环境权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加大政府职能,扩大公民环境知情权、环境事务参与权、监督权的过程。而我国环境法对公民环境程序权规定较少。
(二)政府在公民环境保护中应扮演的角色。保护公民环境权,不仅在于公正有效地处理关于侵害环境权的民事纠纷,还在于治理环境,优化公民生存空间。然而,由于环境治理是一项投入很高,收益很慢的艰巨工程,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力量都是十分有限的;同时,由于环境的治理、改善属于复杂而系统的公益事业,只有政府才能当此大任。在这里,政府是真正的管理者、协调者和引导者。
在国外,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不但法律明文规定政府有维护国民良好生存空间的职责,而且在实际中,政府不惜投入巨资,用于环境治理。政府同民间组织开展广泛合作,为保护公民环境权而共同努力。有的国家还尝试建立“绿色国家帐户体系”,以取代传统的所谓“灰色国民帐户体系”,目的在于增强国民的环境观念,引导经济科技朝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
篇9
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责任以补偿受害人损失和恢复环境功能作为首要功能,故采用无过错归责原则和因果关系推定并不强调违法性。惩罚性赔偿的首要功能也在于最大程度的实现足额赔偿。社会救济制度能够实现风险分散,使权利人获得保障。
一、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1.无过错责任。从环境污染赔偿诉讼来看,除少数事故性污染外,绝大多数污染损害都不是出于污染者的过错,并且由于种种原因也难以查清和证明加害人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及环境的恢复,而不是考虑污染者主观上有无故意和过失。再者,企业的经营和获利是建立在污染环境和使他人受损的基础之上的。环境污染赔偿诉讼要考虑加害人和受害人经济地位不平等的现实,考虑当事人所具有的负担及分散损害的能力的差异,采取损害分散或者损害分配理论,由拥有分散风险的能力的加害人承担事故造成的损失,再由加害人通过将该损失加入到产品的价格中,或者通过责任保险将损失分散掉更符合分配正义。因此,不论加害者有无过错,由其赔偿受害人的损失,满足了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责任填补受害人损失的功能需求,使受害人的损失得到快捷、合理、公正的补偿。
2.不以违法性作为构成要件。我国环境保护具有的行政主导性质,以是否拥有并依照排污许可证排污作为判断行政违法的一个要件。但在许多情况下,污染危害的发生通常是在污染源集中地区,企业在正常生产并符合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情况下,但污染物总量超过环境容量而造成污染危害。环境法为了保护环境和公众利益,将环境侵权行为作为一类特殊侵权行为加以规定,注重强调保护环境的法定义务,强调环境侵权行为不以违法性为前提,而是以侵权损害的客观性作为承担环境民事责任的要件。因此,排污企业不能以达标排放作为阻却违法事由,拒绝承担民事责任。只要从事了致人损害的行为并发生了危害后果,就要承担民事责任。
3.因果关系推定。环境侵权具有间接性、潜伏性、复杂性,致使因果关系具有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此时如果再坚持严密科学的因果关系证明,很可能陷入科学争论和裁判难决的泥沼中,受害人势必会因证明的困难而得不到救济,环境的质量损害也得不到经济上的补偿。为保护受害者的利益,立法试图突破传统的因果关系理论,建立新的符合环境侵权损害特点的因果关系的判定方法,即因果关系推定理论。原告只需提出排污行为和受到损害的事实证据,改为由被告对其排污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举证,如果被告无法证明因果关系不存在,就推定因果关系存在。
二、补偿形式
通过损害赔偿方式填补受害人损失以救济受害人是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责任的基本功能。通常情况下,因实施环境侵权行为致使环境受害人生命、身体健康、财产等遭受损害时,环境侵权法的基本功能就在于填补受害人因此而遭受到的损害,使受害人在财产上迅速得到填补,并因财产上的填补而最终获得救济。
良好的环境质量不仅是社区生活质量的前提,也是保持区域生态状态的基础。在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场合,加害人还应该对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改造,恢复环境原有质量或者达到符合功能标准的质量状态,从而实现环境再生。因此,加害人承担“恢复原状”等责任,将环境恢复到原有或符合功能标准的状态,是填补受害人损失的必要措施。例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85条规定:“造成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应当排除危害,依法赔偿损失,并采取措施恢复环境原状。”
三、惩罚性赔偿
美国《侵权行为法重述》第908条将惩罚性损害赔偿所下的定义为:“在损害赔偿及名义上之赔偿以外,为惩罚极端无理行为之人,且亦为阻止该行为人及他人于未来从事类似之行为而给予之赔偿;惩罚性损害赔偿得因被告之邪恶动机或鲁莽弃置他人权利于不顾之极端无理行为而给予。在评估惩罚性损害赔偿之金额时,事实之审理者得适当考虑被告行为之性质及程度与被告之财富。”在实践中,承担惩罚性赔偿至少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加害人在主观上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二是客观上存在损害的结果。在环境污染侵权损害赔偿案件中,受害人与加害人经济实力显著不平等,加之诉讼成本高昂、诉讼风险过大等原因,受害人往往无法通过法律程序获得及时、充分救济;环境质量下降、精神损害、人身损害的确切数额往往难以用金钱衡量,而且有时也是难以证明的,这也给受害人获得足额补偿增加难度,甚至可能出现受害人寻求救济时入不敷出的情况。适用惩罚性赔偿,不仅使补偿数额“充分、足额”,而且受害人提讼之后所支付的各种费用也可以通过惩罚性赔偿才能获得补救,以抵消诉讼成本的巨大压力,实为推动受害人寻求救济的一针强心剂。
可见,惩罚性损害赔偿并不是独立的请求权,而必须依附于补偿性的损害赔偿。一方面,只有符合补偿性赔偿的构成要件,才能请求惩罚性赔偿,另一方面,惩罚性赔偿与补偿性赔偿应“保持一种比例关系”。由此可见,惩罚性赔偿产生的首要原因在于真正实现对受害人损害的填补,惩罚性损害赔偿的首要功能仍然是补偿。
篇10
我国环境污染纠纷的处理方法
本文所指环境污染纠纷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关于环境污染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而产生的纠纷。
(一)我国目前解决环境污染纠纷的方法
协商。这是由纠纷双方针对已经发生的环境污染,自行协商,通过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因为许多污染者不愿主动承担环境污染的责任,实践中纠纷双方很难达成和解协议。
调解。根据调解人的不同,分为民间调解和行政调解。行政调解是由环境行政机关主持,对环境污染纠纷双方进行调解,以促成纠纷双方在自愿的原则下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与之相对应,是民间调解。我国目前主要由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民间调解人,也可由较权威的民间调解人居间调解,促成纠纷解决。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达成协议后又反悔的,任何一方都可以请求环境行政部门处理,也可以向法院。
行政处理。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是指环境行政机关对社会成员(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由于环境污染产生的纠纷进行处理的制度。“因环境污染引起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不能以作出处理决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因而,我国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性质上属于行政调解,其处理决定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仲裁。仲裁是指环境污染纠纷的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裁决,解决纠纷。我国现行环境立法,缺乏关于环境污染纠纷仲裁的特别规定。实践中通过仲裁解决环境纠纷的情况较少。
民事诉讼。即环境污染受害者依法向司法机关,请求法院判令污染者停止侵害、排除妨害、赔偿损失。实践中,环境污染纠纷的诉讼解决方法耗时长、取证难、费用高;由于现行法律对于环境污染纠纷的资格、因果关系的确定、污染损害赔偿等问题都欠缺明确具体的规定,从而阻碍了污染受害者寻求司法诉讼的救济途径。
(二)环境污染纠纷行政处理制度的优势
环境污染纠纷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损害性决定了解决环境污染纠纷的方法应当灵活、及时、专业。实践中环境污染受害者选择行政处理方式寻求救济,与其他解决方法相比,行政处理环境污染纠纷的优势在于:
专业性。环境污染纠纷涉及很强的技术性,因而对于污染损害的证明要求较强的专业性。环境污染事故一旦发生,环保部门负有监管和保护环境的法定职责,而且环保部门设有环境监测机构,这有助于及时、准确地确定污染责任。
及时性。环境污染发生后,环保部门负有及时有效地调查处理污染事故的法定职责,这有利于纠纷双方在最短时间内澄清事实,明确责任;同时,鉴于环保部门对排污企业享有监管的权力,因而,排污企业对于环保部门的处理意见愿意采纳并及时执行。这些因素都有助于环境污染纠纷的及时解决。
成本低。救济费用的高低直接决定当事人对于救济方式的选择。由环保行政部门对环境污染纠纷进行处理,是环保部门在执行法定职责的过程所进行的。因而,相对于诉讼和仲裁,行政处理方法成本低廉,且效率较高。而国家也在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过程中实现了诉讼资源的节约。
完善西部环境保护行政处理制度的法律问题思考
作为一种权利救济制度,其内部的具体救济规范的安排应当统
一、协调,并且有相关的制度予以支持,才能实现对于缺损权利的有效救济,进而最大可能地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效率等价值。环境污染纠纷行政处理制度至少应具有以下功能:及时、迅速地解决纠纷,救济缺损权利;损害赔偿制度的安排应当有利于提高污染削减的效果;能够促进和加强环境行政管理,即发挥环境污染纠纷行政处理制度与环境行政管理的协同效应。
在环境污染纠纷行政处理领域,日、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和实践都较成熟,我国应当呼应当前社会实践对于行政处理制度的迫切需要,完善环境污染纠纷行政处理的相关立法。
(一)行政处理机构的设置
独立且中立的环境污染纠纷处理机构是公正、有效地解决纠纷的前提。因而,首先应当设立在财政和人事上都能保持独立性的纠纷行政处理机构,以保证有效、及时地处理环境污染纠纷。具体到西部地区,立法中则应当关注到跨行政区域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机构的设置。
(二)完善行政处理程序
考察我国《环境保护法》和各环境污染单行法,对于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仅仅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不仅起不到解决纷争的作用,而且会使环境行政部门由于缺乏具体的法律规定,而产生权责不清、权力滥用、等违法行政行为,从而起不到程序法应有的法律作用。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制度应当对于行政处理程序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
1.环境污染纠纷的投诉制度。日本《公害纠纷处理法》中最有成效、最受关注的制度就是公害纠纷的投诉制度。该法规定都道府县及市区町村的公害课设置公害意见调解员。其职责,作为公害意见投诉和咨询的窗口,根据市民的意见,提供给当事人有关公害的知识和信息;调解员本人就公害的实情进行调查,给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出主意,进行中介调解和指导等工作。同时,把有关公害意见的信息迅速准确地向有关部门报告,协调和促进问题的解决。
污染纠纷行政处理制度应当设立一个促进公众与环境行政部门之间的信息窗口:污染纠纷投诉机构。同时,该机构人员的配备应当是具备相当完善的环境法和环境科学的知识,并且行政能力较强,以切实保障环境污染受害者投诉有效。
2.污染纠纷的处理办法。一个富有活力的救济制度应包含一种合理、节俭利用救济资源的机制,以保证所利用的救济方式与特定救济需要相符合;同时一个富有活力的救济制度中所包含的权利救济方式也必须能满足不同缺损权利的救济需要,并且相关主体有权选择自己认为最“合算”的救济方式(即各类救济方式之间有替代性)。
我国现行法律关于环境行政部门的污染纠纷处理方法并没有具体的规定;而且行政部门对于环境污染纠纷的处理实质上属于行政调解,不具有法律强制力,从而使救济结果处于不确定状态。在徽县血铅事件中,当受害者寻求行政部门的救济时,污染事件已呈严重化状态,对于此类严重的、影响恶劣的企业违规排污行为,作为执法部门应当依法主动、强制进行调解,以充分发挥纠纷的行政处理方法的优势。
据此,完善西部地区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办法,应当明确规定多种行政处理方法,以供不同的权利缺损者选择;比如,斡旋、调解、裁定等;应当赋予行政调解以法律强制力,使救济结果确定,给当事人提供一个合理的预期;应当规定行政处理部门对于特定情形(比如严重违法排污事件、社会影响广泛的污染事件等)的强制调解职能。
(三)建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制度
1.一种救济制度如果得不到执行,其有效性是令人质疑的。权利人寻求救济的最终目的就是使缺损的权利获得补救。合理有效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机制,应当至少对以下重要内容作出设计安排: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目前,各国的立法和理论界都确立了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无过错责任原则:不论环境污染者主观上有无过错,即无论是环境不当行为还是法律所不禁止的环境行为,只要其污染行为对他人客观上造成了财产损害或人身损害,就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受害人群的确定。对于受害人群众多的环境污染事件,比如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事件等,首先应当规定确定受害人群的方法,即确定谁有权获得损害赔偿。比如日本的公健制度中关于公害患者的认定,就规定了认定条件的三要素和认定有效期限(根据指定疾病的种类分为2年和3年)。
赔偿范围的确定。即确定赔偿金额。合理确定损害赔偿范围有利于有效救济受害者,同时制裁排污企业,抑制排污行为。依我国现行立法及司法实践,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间接损失以及可能造成的受害人精神损害。
赔偿金额的来源。环境污染纠纷产生的巨额赔偿金是污染纠纷案执行困难的根本原因。实践中,我国许多企业经济效益并不好,巨额的环境损害赔偿金令企业无力负担,严重者导致企业破产,社会失业人口增多,引起社会不稳定。
2.借鉴各发达国家在理论和立法上较成熟的经验以及我国部分地区的试点性实践,都可以为我国的相关立法提供经验。
适用污染者负担的原则。即污染环境造成的损害及治理污染的费用应当由排污者承担。该原则能够通过经济手段,实现环境污染的外部费用(即环境污染损害及治理污染的费用)内部化,以实现污染削减。各国立法实践证明了该原则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建立污染损害赔偿基金。一般地,排污企业不愿意主动承担污染赔偿责任;同时,突发的、严重的污染损害所产生的巨额赔偿金往往令排污企业难以维系正常的生产经营,企业衰落、破产带来的众多失业人口可能引起社会不稳定。鉴于此,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建立污染损害赔偿基金,即通过对污染企业征收有关税、费(如排污费税、自然资源开发费税、生态补偿费税、石油税等),构成污染损害赔偿基金。我国可以充分考虑各地的经济和环境条件,通过征收各种环境税费来建立各地的污染损害赔偿基金,以分摊企业的部分污染损害赔偿金额。
- 上一篇:医疗行业市场调查
- 下一篇:发展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