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3-07-20 16:39: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2007403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对外直接投资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的重要特点,区域经济一体化和FDI的结合部分就是直接投资效应。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与跨国公司的战略决策无疑会受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刻影响。
尽管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相对滞后,但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是21世纪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其现在主要是“10+1”和“10+3”的合作。
1.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FDI理论
1.2.1区域经济一体化FDI理论回顾
欧盟的形成和发展促使了大量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的研究的出现。美国为了维系其商品在欧洲市场的份额,成功绕开关税及非关税壁垒,于是对西欧进行了大量的FDI,这一现象引发了学者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FDI的注意。经过长时期的发展,根据研究角度的不同,区域经济一体化FDI理论的研究主要形成以下几种思想。
第一,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流向的反应角度。美国经济学家Kindleberger借鉴Viner(1950)的提出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学说,率先提出了两个概念: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这也奠定了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流向做出反应的基本分析框架。
第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跨国公司投资战略的角度,亚诺普洛斯是这一理论的代表。随着新贸易理论的发展,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以占领市场为导向的寡占反应战略成为了解释FDI的一大重要原因。
第三,关税同盟和内部化理论的共同作用角度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区域内FDI和区域间FDI的影响。内部化理论认为,“开发无形资产”是外商投资的主要动机,但是例如出口或技术转让等都会带来很高的交易成本,所以外商在国外建立子公司进行内部化有很大的必要性。
1.2.2对现有区域经济一体化FDI理论的评价
现有的文献资料更多的是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而且研究地区较单一,主要集中于欧洲和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则比较欠缺。总体而言,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FDI效应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和成熟的理论体系,以及一个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分析思路与框架。
2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FDI发展现状
中国和东盟各国都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地区,均受到国际资本的青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吸引着众多投资者。在20多年内,中国吸引的FDI从最初的每年几亿美元到后来的每年十几亿美元、几十亿美元再到1992年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再到2008年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可以说FDI在量上的发展保持了一个较快的增长。
图1中国、东盟FDI的流入情况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东盟一直是FDI的主要流入地区,2005年7月1日随着全面降税进程的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开始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如图2,1992—2010年期间,东盟国家FDI流入占世界总的FDI的3.97%,东盟地区是世界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
图2中国、东盟FDI流入量占世界FDI总量的比例3中国-东盟间相互投资的现状
3.1东盟对中国FDI的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东盟各国家对中国有了直接投资。开始时规模较小,80年代后期投资数额逐渐增长,在1993—1995年进入高峰期。但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后,东盟对中国投资增长趋势出现了逆转趋势。从2001年起,东盟国家对华投资逐渐回升。从2002—2006年,对华投资金额基本在30亿美元左右,从2007年起超过40亿美元,2010年达到63.2亿美元,同比增长35%。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从1991年截止至2010年底,东盟国家对华实际投资金额623.1亿美元,占中国实际吸收的直接投资总额10791.6亿美元的的5.77%(如表1)。
东盟国家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额来源地区分布不均,大部分的投资量来源于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这五个国家,占东盟对中国直接投资的90%以上,而在这五国中,新加坡在华直接投资最多。在东盟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中,新加坡的份额一直在60%以上。
3.2中国对东盟FDI的现状
由于历史原因,在过去的长时期内,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投资基本上是单项的,即FDI主要是于东盟国家流向中国。由于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对东盟的FDI表现出稳定增加的趋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总额迅速增长。虽然同美国、日本、韩国、欧盟这些相比,中国对东盟投资相对较少,但可以看到发展潜力较大。
图3东盟实际利用的五国外国直接投资从图可以看出,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占东盟吸收FDI总量从2001年的0.7%,上升至2004年的2.03%,此后在2005—2007年一直保持着2%左右的份额,在2009年有一次迅猛的增长至10.35%。从趋势上可以看出,中国正在不断扩大对东盟地区的直接投资。但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相比,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所占比重仍然偏低。
从地区分布上来看,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国家主要是以新加坡、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老挝。
4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FDI效应的实证研究
4.1研究方法及模型说明
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lnFDIit=a+β1lnGDPit+β2lnImportit+β3lnWit+β5Dit+μit
其中,i表示国家,t表示年份。为t时期i国家的FDI流入量;表示t时期i国的GDP;表示t时期i国家的进口总额;表示t时期i国的工资水平;表示t时期i国家是否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一,市场规模。预期其符号为正。第二,进口总额。用进口总额来表示,预期符号为负。第三,劳动力成本。用制造业的月平均工资水平表示,预期符号为负。第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该变量是本文要重点关注的变量。虚拟变量(D)表示代表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与否,此变量在成员国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后为1,未加入为0,预期其符号为正。
4.2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文将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国自身的经济禀赋情况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FDI效应的影响。对于市场追求型的FDI,选用国民生产总值(GDP)这一指标来体现东道国的居民消费能力以及市场规模;对于效率追求型的FDI,用东道国的制造业的月平均工资水平这一指标来代表东道国的劳动成本;用进口总额(import)这一指标来表示区内外关税的差异。与此同时,选取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作为控制变量,控制一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对FDI的影响。
从1992年起,中国吸引的FDI增长较快,因此样本时间选为1992年至2010年共19年。由于数据的不完全,选取中国和东盟中的六个国家的FDI数据进行回归,其中包括新加坡、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以及柬埔寨。由于工资的数据缺失较多,部分采用了内插法进行处理,数据来源及表示如图3。
4.3定量分析方法
本文中利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6.0分别对面板数据进行处理。Hausman检验的结果支持了本文的模型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本文除去虚拟变量以及比重指标外,其他变量都采用自然对数形式,同时为了消除自相关因此加入AR(1)项。估计结果见表2。
4.4实证结果及其说明
133注:括号内数值为t统计量值。上标***,**,*分别表示在l%,5%和10%的水平下显著。
在模型一中,市场规模变量的系数为正,并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成员国市场规模越大,越能吸引外资的流入。
在模型二中,代表对外关税水平的变量符号为负,这表明成员国较高的关税水平会使厂商的出口成本增加,跨国公司会通过选择投资方式来替代出口。
在模型三中,劳动力成本变量的系数为负,并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员国的劳动力成本越低,越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这也是中国和东盟各国成为世界投资热点的原因之一,虽然现在这种优势在不断下降。
在模型四中,代表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与否的虚拟变量D的系数为正,并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各成员国吸引外资。
5基本结论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提高了东亚区域的区位优势,同时促进了区外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在市场规模的增加的情况下,厂商可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影响,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从而增加了市场追求型的FDI。自由贸易区内部和外部的关税水平的差异使得厂商针对贸易转移做出进口替资的决策。自由贸易区内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促进了外商选择直接投资而不是进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区域内各国吸引FDI效果的影响程度不同,中国由于市场规模和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在中国-东盟区域一体化的竞争中占有优势。
应该注意的是,一体化协定的合作范围及深度,以及区内成员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这些都会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FDI效应。
最后注意的是,本文研究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FDI流入的影响,仅关注了FDI的流入一个方面,关于区域FDI的流出效应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东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与投资效应[J].学术探索,2004,(10):3638.
[2]李东阳.国际直接投资与世界经济一体化[J].经济研究参考,2002,(8):3338.
[3]李皖南.东盟扩大对新成员国吸收区域内直接投资的影响[J].世界经济导刊,2006,(10):6873.
[4]卢孔标.引进FDI的业绩与潜力:中国与东盟的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4,(8):5358.
[5]张晓琦.国际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J].经济与管理,2004,(5):57.
[6]Baldwin,R.E.,Forslid,R.and Haaland,J.Investment Creation andd Investment Diversion:Simulation Analysis of the Single Market Programme[J].NBER working paper #5364,1995.
[7]Blomstrom,M.and Kokko,A.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three Cases[J].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1750 Washinghton,DC,United States:World Bank,1997.
[8]Kindleberger,C.European Integration and the IndustriaI Corporation[J].Columbia.JoumaI of World Business.1996,(1):6573.
[9]Motta,M.and Norman,G.Does Economic Integration Cau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Intem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96,37(4):75783.
篇2
【关键词】我国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趋势分析
自我国经济企稳回升以来,我们就步入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道路中。我国不断推进跨区域经济的项目合作,普遍获得了不错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区域间的经济交往不断拓展,贸易量逐渐上升。将来,我国将逐渐打开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我们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
就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来讲,要想为区域经济发展夯实基础,就要注重自身特色项目的发展,不断为本土产业注入新鲜血液。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国内自由贸易区域的设立,拓展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格局,使本土特色产业带领区域经济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一)注重本土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特色经济提供支持
就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而言,不但要注重本土产业的发展,让企业步入品牌发展之路,进而形成在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竞争优势,还要不断提升开放领域与增加开放力度,推动国家经济整体格局的铺展。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注意到国内各经济单元间需要进行互相渗透和相互协调,在这一点上,国内企业基本都能做到,特别是东南沿海区域的经济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撑下,不但对本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还通过本地区所发挥的贸易合作桥梁渠道,拉动了其他内陆经济单元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本土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设立本土自由贸易区,拓展区域经济发展范围
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意味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上我国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在这种具有重大意义的举措下,我国将会在境内实现投资和贸易的自由化。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定后,我国的许多具有良好发展势头的大型城市也先后在未来发展规划中纳入了自由贸易区,由此可见,我国不仅支持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且切实做出了实际行动。终上所述,我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参与中,不但要积极发展国内领域的区域经济,突显我国制造业的优势,而且还要积极探索对外服务投资项目的发展趋势,借助有利时机提升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促进区域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二、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未来趋势的探索
通过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客观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在朝向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已经确立,这意味着我国在未来要用更多元化的服务、更高质量的产品及更为高效的企业管理模式来应对区域经济发展日益激烈的竞争。
(一)为我国地区特色企业夯实管理基础,制定鼓励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
凭借地方资源和特色文化发展起来的优秀企业几乎在我国的任何地方都有,这类企业占据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领先优势,毫无疑问,这是我国在规模化生产发展初期的主要形式,也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明显优势。就我们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格局来看,我国较为发达的地区是东部沿海地区,这一地区所创造的生产总值每年都领先于其他地区,甚至有时候这一地区的生产总值能够超过其他地区的总值和。由此可见,我国要想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要为各地区的特色企业夯实企业管理的基础,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鼓励跨地区间的经济贸易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通过借鉴优秀经验,充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架构
在过去一段时期内,我国区域经济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国家也先后制定了各项鼓励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并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状况。比如,国家相继制定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策略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国家也逐步增加了向上述地区重点项目的投资倾斜力度。设定了多个自由通道,目的就是要实现区域特色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逐渐改善这些地区的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人们群众的生活水平。经过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有效的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迅速改善与发展,显著的提升了这些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并且在大程度上强化了当地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内驱动力,所以,各地区未来比能够实现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会促使人们的生活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扩大企业创造的社会价值,当然,各地区在发展区域经济时还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让老百姓享受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益处。
三、结语
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此,我国通过实行本土自由贸易,不管扩大各地区区域经济的范围,而这一措施也是区域经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除此之外,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地方企业管理工作,鼓励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吸取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充实我国的经济建设框架,确保我国区域经济能够按照协调发展的路径一直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燕,魏后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U型转变及稳定性分析[J].江海学刊,2012,(02).
[2]魏后凯,高春亮.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态势与政策调整思路[J]. 河南社会科学,2012,(01).
篇3
摘 要:目前中部地区区域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广度和深度还不够。本文从区域协调理论的视角,分析中部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加快中部地区一体化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经济一体化;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139-01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デ域经济一体化就是市场的一体化,其不断协调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区域制度不断创新的过程,要实现经济一体化,就要通过加快经济的市场化发展来达到制度创新的目标,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以往国际经济一体和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经济一体化就是通过制度创新不断地形成和发展的。
シ⒄咕济学家赫西曼认为非均衡发展是区域发展的一种常态,他认为一个区域的资本是稀缺且重要的,如果各区域的经济要实现均衡发展,则很难突破资本的约束。因此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出现在每一个区域的机率是非常小的,而且会产生很大的推动力,促进增长极的出现,从而因外部效应使得区域的经济发展出现不平衡现象。均衡发展理论假设在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价格和竞争机制促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从而缩小区域间的差别。该理论指出,区域经济的增长取决于资本、劳动力和技术三个要素的投入状况,各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决定其报酬。各要素在各区域虽然存在差异,但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使得各要素的收益趋于平均,从而达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ト说男形和活动受到现有制度的约束,并且在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下产生并进行的。制度具有很多功能,它也是影响经济效率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制度替代另一种制度的过程。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制度是博弈的规则,在不同的规则条件下,行为主体的决策也有所不同,不同的决策选择对于单一行为主体和整个行为主体的收益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制度对资源的配置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制度变迁就是用一种有效率的制度替代另一种制度。
二、中部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中部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现状
ノ夜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六个相邻省份,总面积102.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0.7%,总人口3.61亿。在支持东部率先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中部地区在我国区域经济版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プ愿母锟放三十年来,我国实施的是一种非均衡发展战略,70年代末期重点发展珠江三角洲地方,90年代末期倾力打造长江三角洲,90年代中期重点建设京津唐环渤海地区,90年代末期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3年又提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而中部地区一直被置于全国区域发展战略重点之外,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与西部地区的差距日渐缩小,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呈现出“塌陷”趋势。
サ是自2004年中央提出促进中部崛起以后,中部六省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六省GDP增速超过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居三大地带之首,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仅次于东部地区。2007年以来,中部地区多项经济指标增速高于东部、西部和东北,凸现中部“板块效应”。
2.中部地区经济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ィㄒ唬┤狈合区域协调政策
ブ胁扛魇《嘉痪幽诼剑经济发展水平相近,虽然都以中部崛起作为共同的发展目标,但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各地区政府各自为政,保护主义现象严重,削弱了中部地区经济的整体性,使得中部地区缺乏强大的凝聚力和合适的利于地区协调发展的区域政策。
ィǘ)产业结构趋同
ゲ业结构存在趋同现象,中部6省中除山西之外的其余五省的产业相似度系数较高,几乎都大于0.8,产业结构高度趋同现象背后是重复建设,盲目竞争。
ィㄈ)城市群规模较小
2009年8月由社科院的《2009中部蓝皮书》指出,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较大,其中城市群的发展水平就是造成其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中部地区各城市群中占据主体地位的是中等城市,大城市数量少,导致了不能很好地起到带动城市群周边区域的快速发展。
ィㄋ模贫然约束
ビ捎诙部地区靠近沿海,比较早地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影响,接受了先进的市场经济观念,树立了开拓创新意识。而中部地区深处内陆,思想观念较陈旧,开拓创新意识不那么强,相对落后的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ネ时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政府行为越位、错位及缺位等现象,政府的公共服务意识跟不上经济的快速发展,阻碍了中部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ツ壳爸胁康厍缺乏强制性的实施机制,没有权威的政治组织,只有一些松散的区域性的协调组织,无法约束和规范地方经济主体的行为,使得各方的利益得不到有效地协调,不利于中部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三、中部地区经济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1.营造产业内组织与分工的条件和环境
ブ胁苛省要加强区域内部产业分工与合作,充分发挥各省自身的比较优势。各地区政府应制定统一的区域产业政策和规划,建立区域统一的产业基地和产业一化化协调互动机制,为产业组织与分工创造相关的条件和制度环境。
2.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
コ浞址⒒悠湓谧试磁渲弥械幕础性作用,同时要协调好市场和政府二者的关系,构建统一的商业信誉评价体系,为市场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公平的竞争条件;共同培育区域性的统一大市场,建立健全大规模、多层次和功能各异的区域性市场体系。
3.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ヒ实现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加快相关的各项法律制度建设,包括国家层面上和地方性的法律法规,用法律的手段来规范中部地区各省的合作行为,明确合作的目标和领域,还可以建立区域合作组织,以达到规范和约束中部地区的合作行为的目的,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4.强化经济圈、城市群之间的联系
セ极培育和壮大中部地区的城市群,不断增强各城市群之间的凝聚力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以区域内各省中心城市的共同利益为重点,以线带面带动中部地区各省城市群经济的整体发展,强化城市群之间的联系,增强其竞争优势从而提升其整体实力。对于城市群的发展中部六省应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建设,明确其功能分区,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的竞争,从而实现中部地区城市群的分工合作与协调发展。
5.建立地方政府间联席、对话的长效机制
ゼ忧康胤秸府之间的沟通,积极地研究各项发展方案,对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积极地协商和对接。建立中部地区地方政府的联席、对话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おげ慰嘉南祝
[1]王洪庆,朱荣林.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一体化[J].经济问题探索,2004(05).
[2]刘 洋,罗建敏,王健康.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地理,2009(05).
篇4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 现代物流 物流一体化
一、引言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长三角逐渐成为接轨世界经济的前沿,这要求长三角在经济发展中迅速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同时,要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实现长江三角洲现代物流业的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物流一体化的网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现代物流与经济发展关系
1、现代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物流在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在:物流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保障,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是以物流的发展为基础的,物流对经济增长起着支撑作用。根据经济增长理论,社会专业分工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之一,而物流的发展是社会专业分工得以实现的前提。社会专业化在不同地区的分工,必然带来货物在空间的位移,专业化分工越高,货物的集散在规模上就越大,在空间上就越广,而物流的作用被解释为克服需求和供给之间的时间性、空间性距离过程,可以说只有完善的物流系统,才能够保证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实际进行。
2、经济增长对物流发展的推动作用
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现代物流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构成要素,是经济系统形成与经营承包的一种主导力量,现代物流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双重功能,即从属功能和引导功能(即基础作用与促进作用)。而同时,经济增长越迅速,对物流的需求就越高,经济对物流的依存度越大,物流在经济增长中就愈显重要,因此经济对物流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就越大(如图1所示)。
三、长三角地区经济和物流发展现状
1、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长三角地区实现生产总值28775亿元,占全国22.5%,比2005年增加了4977亿元。人均GDP(按户籍人口计算,下同)达到35147元。上海人均GDP达到55306元,比上年增加8589元;江苏8市人均GDP达到31042元,比上年增加5542元;浙江7市人均GDP达到31363元,比上年增加5164元。
2006年长三角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8000亿元,达到8259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比2005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消费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从全国情况看,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3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2006年长三角地区16城市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20亿元,比2005年净增加了447亿元。人均财力方面, 2006年长三角地区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955元,比2005年增加532元。从16个城市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情况看,上海以8312元雄居榜首,遥遥领先于位列第二、第三位的苏州(3691元)和杭州(3051元)。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收入均值达到13481元,同比增长13.7%,上海以16683元遥遥领先,浙江7市均值达到15022元,比江苏省8市平均的11731元高出3291元。
2、长三角地区物流发展现状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实力雄厚,各城市物流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交通方便快捷,物流业发展水准在中国已处于领先水平。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推进,物流正在成为长三角地区各省市间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
交通基础设施的大发展是近几年长三角物流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高速公路网已将长三角的16年城市全部覆盖在“3小时经济圈”内,加上宁波北仓港、南通港等,能够组合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运网络;高度现代化的浦东机场,则与虹桥机场、周边城市机场一起,共同构成了有竞争力的国际空运中心。这些十分有利的物流基础硬件设施,加上近几年来在物流信息系统和快速通关方面所做的巨大改进,使得长三角形成了良好的国内国际物流基础,成为吸引外资制造企业和采购中心进驻的有利条件。
但是,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逐渐增强,这几年经济活动的实践也显示,长三角物流水平的低下,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长三角地区现有的铁路、公路运力(能)已经趋于饱和,特别是沪宁、沪杭铁路的利用率已经达到100%,高速公路运量也已经超过设计承载能力,严重塞车现象经常发生。
然而长三角三省市的政府已经认识到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纷纷出台政策来加大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2005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环渤海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5―2020年),同时以此为基础,长三角城际铁路筹备组也提出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的发展目标:建设以上海为中心,沪宁、沪杭(甬)为两翼的城际轨道交通主框架,覆盖区域内主要城市,基本形成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1-2小时都市圈。根据规划方案,将建设5条城际轨道,如:南京―镇江―无锡―苏州―上海,上海―嘉兴―杭州等城际轨道交通线。
四、如何构建长三角交通、物流一体化网络
根据长三角经济和物流的发展现状以及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就如何构建物流一体化网络,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以下看法。
1、对物流一体化的理解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物流组织方式、管理模式逐渐向现代物流转变,物流一体化已成为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一个重要标志。所谓现代物流是指运用现代组织和管理方式,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对物流环节进行跨地域、跨行业的整合和一体化过程。而物流一体化是指将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供应、销售结合成有机整体,实现流通与生产的纽带和促进关系,它是物流管理系统化的具体体现,是应用系统方法。长江三角洲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如何跨地域、跨行业整合,实现现代物流体系的一体化运作。
2、长三角物流一体化的建设对策
在我国实现现代物流体系的一体化运作主要面临的问题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各种物流环节的多头管理和相互分割,呈现分立发展的局面;二是各种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缺乏必要的协调,重复建设严重,使用效益不高;三是由于受部门、地方、行业利益方面的牵制,存在着部门、地方和行业保护现象。因此,物流一体化的关键就在于把物流作为一个系统,把物流各功能、涉及的各个行业统一规范、管理,以使现代物流发挥出整体最大优势和效益。在本文中,具体对于长三角物流建设的对策如下。
(1)完善现代物流基础设计网络是发展长三角物流一体化网络的首要任务。通过长三角以及浙江省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关系研究,我们发现长三角不仅经济得到快速增长,现代物流也得到空前的发展,并且现代物流的发展速度比经济增长的速度还快。经济的快速增长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快速发展,但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并没有满足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而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是物流一体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进一步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发展成为发展物流一体化网络的首要任务。长三角经济和物流的快速发展,需要辐射内陆的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编织的物流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在各个城市发展不同的定位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物流分工协作,在现代物流基础设施规划研究方面进行合作,合理布局,实现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和网络化,发挥共享性和兼容性,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2)培育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努力扩大物流有效需求。除在供给角度对长三角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网络、信息网络进行完善外,长三角现代物流的发展还要在需求角度努力培育物流市场体系,推进长三角现代物流的潜在需求向有效需求方面转化。长三角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物流需求,产生发展现代物流的迫切要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第三方物流需求不足,现代物流发展速度跟不上经济的快速发展,故建立和培育完善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加大力度将巨大的物流需求由潜在需求向有效需求转变也是发展物流一体化网络的重要部分。
(3)推进长三角现代物流合作机制的建立。加强长三角三省市的合作,无疑在构建现代物流一体化网络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一点三省市政府和各界人士早就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早在2001年5月,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政府就共同发起组织了第一届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三省市政府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围绕构建区域大交通体系等重点专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有效推进长三角现代物流一体化进程,有必要进一步建立长三角现代物流合作联系制度,加强三省市现代物流主管部门间的合作和交流,从而在长三角构建最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一体化网络。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物流一体化网络的发展是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柱。长三角的中心城市上海市的现代物流一体化的发展无疑在长三角现代物流一体化网络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展“融入长三角,发展上海现代服务业”专题论坛,加强三省市在交通、物流等领域的合作适应了长三角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建设物流园区,进一步推进现代物流一体化网络的发展,使得长三角和上海逐渐向全球现代物流业的重要发展区域和重要结点城市迈进。
【参考文献】
[1] 熊伟、刘南:供应链竞争力与经济发展[M].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
[2] 张潜:长三角区域物流发展战略探析[J].科学中国人,2007(9).
[3] 康贻建:长三角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07(9).
[4] 陶进、姚冠新:长三角区域物流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互动机理及规划探讨[J].区域经济,2005(11).
[5] 张晓阳:基于CSSCI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学研究评析[J].中国市场,2005(36).
篇5
[摘要]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及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概述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旅游合作开发现状,着重分析了长吉图区域旅游合作开
>> 长吉图开发区域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研究》等 长吉图区域文化产业资源开发存在问题探析 长吉图区域内的旅游商品设计问题浅析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与东北亚区域合作 赣粤交界大庾岭古驿道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研究 关于完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税收政策问题的研究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旅游温泉小镇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长吉图区域科技合作发展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特色旅游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的长吉图产业先导区实施区域品牌战略选择与对策研究 长吉图冰雪体育旅游产业资源开发浅析 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中朝鲜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让旅游业成为长吉图 开发开放的“牵引机”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的长吉图产业先导区区域品牌培植模式研究 吉林长吉图地区旅游规划设计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周瑞娜,南颖,李银河,等.长吉图区域经济一体化的 SWOT分析[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0(3):220-224.
[3]蔡业新.吉林省旅游经济地域分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4]李秀娟.长吉图旅游产业核心发展力研究[J].前沿,2011(2):198-200.
篇6
[关键词]环渤海;区域旅游;竞合模式;竞合机制
环渤海地区旅游资源是以北京为首位城市,天津为次首位城市,青岛、大连、秦皇岛为此区域中心,丹东、营口等城市为补充的双核多中心多极网状拓扑结构。
1、环渤海区域旅游竞合模式的SWOT分析
1.1优势分析
(1)旅游资源优势。
环渤海地区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开发上各地各具特色,互补性很强。
(2)经济优势。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经济区域之一。外商投资较为密集,且分布着众多国家级的开发区和保税区,同时,东北亚区域合作开发开放的势头较猛。因此,该地区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3)区位及交通优势。
环渤海地区位于我国华北、东北、西北三大区域的结合部,内涵京津,外邻日韩,怀抱渤海,处在“东来西往,南联北开”的重要位置。
1.2劣势分析
(1)区域内城市旅游业发展不均衡。
环渤海区域内的城市旅游业发展首位度很大,北京作为这一地区的首位城市,旅游业发展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区域内旅游业发展极不均衡。
(2)市场通道不够顺畅。
环渤海地区市场观念相对落后,合作意识比较淡薄,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现象阻碍了经济资源自由流动和跨地区合作。
(3)区域旅游产品单一,结构不合理。
环渤海地区凭借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多年来形成了传统的华东观光线路和旅游产品,占该地区旅游市场的主要份额,但对“回游客”市场吸引力不足,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的简单组合将限制区域旅游合作的深化发展。
1.3机遇
(1)国家的政策扶持。“十一五”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进一步发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区域在全国经济增长中的带动作用”。标志着整个环渤海区域经济联合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也为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2)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作为经济前沿地带的环渤海地区面临破壁互融、互动沟通的又一轮新发展,推进环渤海区域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3)奥运经济的推动。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将为北京和区内其它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奥运经济将推动环渤海地区旅游、会展、物流、建筑、商贸、城市规划和建设等各领域的全面合作与发展。
1.4威胁
(1)行政体制的束缚。在高度集中的旧旅游管理体制下和以地方利益为前提的政策导向使雷同的旅游项目在区域内盲目重复建设,造成旅游资源和建设资金的极度浪费。
(2)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挑战。从长三角的旅游合作发展历程来看,从2003年开始,进入了区域旅游合作的融合阶段。而环渤海地区虽然从1985年召开的渤海湾经济圈协作研讨会就开始了旅游合作,但现阶段旅游合作仍处在一种较浅的层面,大范围的区域合作还没有形成,更多的是次区域合作。
2、环渤海区域旅游建立竞合模式与机制的建议
2.1强化合作意识,摆脱体制约束。
转变观念是区域旅游合作面临的最大问题。为加快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进程,形成多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旅游合作,政府在其中必须发挥相应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引入全区域旅游效益最大化的概念,打破现有的以行政区域为主导模式的区域旅游功能的分工和分割,促进旅游要素的无障碍流动,在规划协调、环境保护、交通配套、政策扶持等方面营造有利于合作和发展的软环境,消除障碍因素,促进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形成区域自由、开放、统一的大市场。
2.2加强优势互补,形成“规模效应”。
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异性导致了不同旅游地的差异性,而旅游者的流动正是在这种区域内差异的驱动下产生的。合作开发旅游产品不等于简单的产品组合,关键是要根据不同的消费需求,开发多层次、全方位的旅游产品,力求创新,培育新型的消费热点,保持组合产品的持久生命力。
2.3坚持以市场为主导,支持旅游企业跨市联合。
在区域旅游竞合过程中,应吸引国内民间资本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流向旅游开发领域;将现有旅游开发实体改制为股份制公司,积极创造条件上市,实现快速融资,发挥行业龙头作用;加大整合实力较弱的各地中小型旅行社的力度,按照股份制和连锁经营的方式组建大型旅游服务公司,形成有一定规模与数量,具备较强竞争力的旅游服务集团。
杨新春
参考文献
[1]潘文达.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初探[J].学习与探索,2005(3).
[2]陈建华.奥运概念与环渤海经济的崛起[J].特区经济,2005(1).
[3]史春云,张捷等.区域旅游竞合研究进展[J].地理与信息科学,2005,(5).
篇7
关键词:河南区域经济;产业重构;县域经济;缩小区域差距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006-02
十七大报告指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际上21世纪初我国就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全局,以转变发展模式为主轴,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发展方向。在这一大目标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显然是一个战略重点。根据这一要求,河南省在2003年出台的 《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中将全省划分为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和黄淮地区四个经济区。
1 各经济区域发展现状概述
1.1 中原城市群发展现状
中原城市群是指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的城市密集区。该经济区域位于河南省中部,各城市之间距离较近,距离中心城市郑州大都在100公里以内。该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工业门类齐全,交通便利,全省90%以上的高等院校聚集此地,区位优势显著,发展基础较好。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重点之一(另一重点是县域经济发展),中原城市群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从空间布局上看,城市群的“龙头” 郑州,随着其重要性的日益提高,这个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将日趋扩大。洛阳则是城市群中的“副中心”,其产业基础、科研实力、文化资源等优势突出。
从经济发展来看,中原城市群在河南省经济发展中处于“龙头”地位,占全省比重不断提高。2005年完成GDP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6.1%。从产业结构来看,中原城市群的产业结构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中原城市群工业化程度最高,在2000年已率先突破50%并一路领先,在2005年达到61.27%。从其中的城市来看,郑州市、洛阳市、平顶山市、焦作市、漯河市和济源市等6个城市的工业化实现程度在2000-2005的6年内均达到或超过了50%。中原城市群在2005年末拥有六十多家全国知名企业,其中有多家上市公司,企业主要有郑州宇通客车集团、中国一拖集团、郑州日产汽车公司、河南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焦作万方、神马、新飞电器、许继电器、黄河旋风、漯河双汇集团、银鸽实业、豫光金铅等。
1.2 豫西、豫西南经济区发展现状
豫西豫西南经济区包括三门峡和南阳2市,工业有一定基础,煤炭、有色金属资源比较丰富。从经济发展来看,豫西豫西南经济区在河南省经济中所占比重略高于豫北经济区。2005年完成GDP占全省经济总量的13.1%。
豫西、豫西南经济区在2005年末拥有12家百强企业,主要企业有灵宝黄金、三门峡天元集团、天冠集团等。相比较而言,豫西豫西南经济区工业化程度名列第三,仅在2005年突破50%大关达到50.98%。
1.3 豫北经济区发展现状
豫北经济区由安阳、鹤壁、濮阳3市组成,油气、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从经济发展来看,豫北经济区在河南省经济中占比重较小2005年完成GDP占全省经济总量的10.7%,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第三产业比重较低。
豫北经济区在2002年以后的工业化实现程度超过50%。其中,鹤壁市的工业化实现程度最高,安阳市在2001年之后超过50%,濮阳市在2003年之后3年内的工业化实现程度均达到或超过50%。豫北经济区在2005年末拥有十多家百强企业,主要有安阳钢铁厂、鹤壁煤业、中原油田、安彩集团、中原油气等。
1.4 黄淮经济区发展现状
黄淮经济区包括驻马店、商丘、周口和信阳4市,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农业发展条件优越,从经济发展来看,第一产业比重较高,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重较低。2005年GDP占全省经济总量的20.1%。从产业结构来看,产业结构相对滞后。
黄淮经济区的工业化实现程度是全省四大经济区中最低的,一直到2005年末尚未达到50%。黄淮经济区在2005年末拥有16家百强企业,主要企业有天方药业、科迪集团、周口莲花味精厂、永城煤电(集团)、神火集团、商电铝业、辅仁药业、华英禽业、羚锐制药等。
通过实际情况总结可以看出,自身条件良好的经济区域具有吸引新的经济活动积聚的功能,能够自发的增强自身实力,促进自我发展,进一步引起新的积聚?相反,基础较差的经济区域,由于缺乏资金?技术积累,不具备经济起飞的能力,对基金区内企业产生离心力,更不具备吸引区外企业的可能性?因此,经济基础较好的经济区域发展必然比基础较差的经济区域要快,区域差异必将逐渐被拉大。
河南省的四个经济区域之间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工业化程度、城市化水平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并且这种差距有继续扩大的态势,区域差异的扩大会严重制约河南省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为加快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坚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2 河南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措施
2.1 产业重构是整个中原城市群建设的核心。
产业重构的成效已经显现,据河南省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全省年工业总产值在1亿元以上的工业产业集群达到388个,年工业总产值达4501.6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7.1%。其中,中原城市群经济区域中的郑州、开封、洛阳、新乡、焦作等9市共拥有工业产业集群228个,占全省的58.%。
2.2 郑汴一体化是中原城市群的破题之作
中原城市群建设的重头戏是郑汴一体化,在郑汴一体化建设规划中,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郑州汽车工业基地、郑州现代物流中心、郑州先进制造业基地、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出口加工区、中牟汽车零部件工业园区、中牟汽车工业基地、杏花营工业园区、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0余个产业群落被密集的规划在一条产业带上。
另一方面,2005年11月9日郑(州)开(封)大道正式开通。这是一条免收任何路桥费的城际快速通道,它的开通使郑州与开封之间的距离缩短为30分钟车程,与郑开大道同时开通运营的还有101路城市公交车。不要小看这一条路、一趟车,它是一个破题之作,标志着郑汴一体化正式启动。 除了交通一体化外,河南移动还推出了“郑汴一体化移动通信解决方案”――两城通话,免收长途费。老年免费乘车卡在郑州、开封两市公交车上互通。旅游一体化也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后无论是到郑州还是到开封旅游,游客手中拿的将是一张导游图。
2.3 加快城市化进程,积极发展县域经济
2000年河南省政府就出台优惠政策,对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实力较强的巩义市竹林镇、安阳市水冶镇等115个重点镇建设加快步伐,使它们尽快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经济文化中心,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河南省政府确定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全省城市化达到35%以上重点建设成400个布局合理、规划科学、设备配套、环境优美、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现代化小城镇。
建设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关键一条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 一条很好的途径就是发展乡镇企业,把农村中零散的资金变成了资本。一则把农村这个“大蓄水池”中的剩余劳动力、隐性劳动力吸纳出来,二则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这两个条件达到了,农村的问题就好解决了。
2.4 推动区域合作,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发展合力
从放眼全国、放眼世界的角度看,河南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加强与国外、我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合作,用引进来的资源提升河南的经济实力,增强河南产品的竞争力,同时河南要四面出击,提高产品在省外市场的占有率。从河南省内部的四个经济区域发展角度看,这四个经济区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相互割裂的,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分工是建立在各自的优势基础上的,突出发展优势产业,合作是为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2.5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着力点”应当放到缩小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之间的过大差距
十七大报告指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公共服务供给就相对多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公共服务的供给就相对少。这样,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越拉越大。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切实保障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大规模地开展农民职业教育的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另外还要积极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要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基础,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其它象农村文化事业、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农村生活条件改善和环境建设等各项工作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重点抓好。
2.6 缩小区域间高等教育发展差距
促进教育机会公平,努力做到招生计划分配科学、公平、透明。提高生源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全省的各类高校应结合自身办学条件、近年来各地生源情况和毕业生就业情况,按照“生源质量为主,兼顾地区平衡”的原则,加大对农村学生的的支持力度,为促进河南各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作出贡献。
从十七大报告中可以看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仍然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是十七大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河南省积极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是符合实际的现实选择,这对于带动中原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成都城市经济圈;区域特征;带动效应
2007年6月7日,成都、重庆获批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经济圈”必将成为继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京津环渤海经济圈之后的中国第四个增长极。成都城市经济圈是成渝经济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好成都城市经济圈,强化以成都为核心的城市群的辐射能力,带动四川乃至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是试验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当然,这也将会对成渝经济圈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l成都城市经济圈的界定
成都城市经济圈的圈层结构可分为核心层、紧密层、辐射层。
1.1核心层
成都城市经济圈的核心层一般指的是成都市整个城市实体空间地域。目前来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都城市经济圈的核心层可能相对稳定在含三环路以内。
1.2紧密层
通常来看,紧密层指的是以成都城心地域为中心,半径30一50公里的地域。其空间范围包括双流、新都、郫县、温江、龙泉驿的全部区域以及青白江、新津、崇州、彭州、都江堰等地的部分区域。这一圈层与成都的车程距离在30分钟以内,受成都辐射影响最大,与成都经济社会联系最为密切。在成都经济圈的未来发展中,这一圈层与核心层高度互动、一体化,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度集聚的区域。因此,也被称为“半小时经济圈”。
1.3辐射层
一个大城市对另一些中小城市的辐射能力所达及的区域范围称为辐射层。根据大城市的经济势能、中小城市的经济势能以及两个城市的经济距离的不同,又可以把辐射层进一步划分为:近辐射层和远辐射层。成都城市经济圈的近辐射层是指以成都城心地域为中心,半径50—150公里范围内的中小城市为结点的地域范围。近辐射层中的中小城市主要包括德阳、绵阳、雅安、乐山、眉山、简阳、资阳等。这些城市通过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与成都相连,车程距离在一个半小时以内,与核心城市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远辐射层是指以成都城心地域为中心,半径150—300公里范围内的中小城市为结点的地域范围。主要包括泸州、内江、自贡、宜宾等4个城市。从成都的城市辐射力以及相关城市的经济势能、空间可达性等因素来看,远辐射层受成都城市辐射力的影响较近辐射层小,而且具有一定辐射排斥力。因为一般来讲,城市的产业结构越完整、空间聚合度越好,则其对来自于更高等级城市的辐射排斥力越强。泸州、自贡、宜宾等属川南地区,已成为四川第二个层级的城镇与工业密集区,因此完全融入成都城市经济圈比其他近辐射层中的城市要难。
2成都城市经济圈的现状和基本特征
2.1成都城市经济圈的现状成
都城市经济圈是以成都作为核心城市逐步向外扩展的环状区域经济结构。目前成都的城市格局为“一主七卫”(1个主成区和7个卫星城)的大成都市。随着成都市市区的扩大,在形成半小时城市圈基础上,向外扩展形成一小时经济圈和两小时经济圈,从而使成都经济圈成为在西部地区中在经济发展总体规模、产业群规模、经济结构和城镇聚积度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优势的经济圈。
2.1.1在经济总体规模上成都城市经济圈是我国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之一。区域的人口密集,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在整个四川省中占绝对比重,十分有利于实现经济一体化。统计表明,2007年四川省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西部12省市国内生产总值为43630亿元,成都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324.4亿元,占四川省全省的33.24%,占西部12省市GDP总值的7.6%。
2.1.2在产业群规模上成都城市经济圈已经初步形成了产业群、企业群、市场群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目前,已形成食品、机械、电子信息等几大支柱产业,涌现了长虹、新希望、地奥、二重等一大批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荷花池、红牌楼、金府、二仙桥等一大批年交易额上lO亿元的专业交易市场。成都城市经济圈内的产业群、企业群和市场群的整个交汇作用和良性互动,客观上大大推动着整个城市经济圈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2.1.3在经济结构上就经济结构而言,成都的经济发展目前已走上“退二,进三”的良性发展道路。即减少第二产业的投入,加快发展以科技教育、金融、房地产、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餐饮、旅游业、信息等为支柱的第三产业。作为城市经济圈核心的成都市的经济结构的高级化,正在对周边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起着重要作用。
2.1.4在城镇聚集程度上从城镇聚集程度看,成都城市经济圈是四川省城镇聚集程度最高的地区。以成都为中心半径100公里范围内,以宝成、成昆、成渝、达成铁路、成绵、成乐、成雅、成南、成渝高速公路为轴线,分布着德阳、绵阳、绵竹、什邡、江油、遂宁、资阳、简阳、乐山、眉山、雅安等一系列大中小城市,高密度地聚集在一个地域。城市高密度的组合,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必定推动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
但是,目前成都城市经济圈还存在三个主要问题:第一,地区产业机构趋同现象日益严重。虽然成都城市经济圈域各城市经济发展都有侧重,但由于成都平原地区的资源禀赋大体相同,受地方经济利益推动和地方保护主义等原因,区内各城市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等现象日益严重,正在走向严重的恶性竞争,从而导致了大量资源浪费。第二,城市化水平过低。2007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统计显示,2007年,成都城市圈8城市地区(包括广大农村地区),人口城市化比例(非农业人口/总人口)非常低,》仅为25.78%,虽然市区人口城市化比例较高,为42%,但仍然大大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过低,严重影响到经济圈城市的集聚与扩散效应的发挥,非常不利于成都整个大城市经济圈经济一体化的加快。第三,行政分割导致各自为政。从成都城市经济圈内各城市发展现状来看,依然存在着各自为政的分割局面。这样一来,必然制约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自由流动,阻碍了城市经济圈的经济一体化发展。
2.2成都城市经济圈的基本特征
首先,经济中心突出。在整个城市经济圈中成都市区经济总量占三分之一,已具备成为整个圈域经济的核心和支撑点。其次,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是城市经济圈的经济特征。圈域内以成都市为核心,各城市在诸多方面相互融合和互补,形成生产要素的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环境资源开发和保护一体化、城市化发展一体化的格局。再次,空间可达性高。成都城市经济圈以成都为中心,利用圈内密集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将中心和经济圈周围的城市紧密连接起来,形成密集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保持了较高的空间可达性。最后,聚集程度高。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的“三中心,两枢纽”,人口、产业、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在这里高度集聚。这种集聚效应促使城市产业分工更细、专业化程度更高,因此带来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和发达,最终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3成都城市经济圈的辐射范围及其带动效应
成都城市经济圈的辐射范围,就是指以经济圈的核心成都市为中心,圈内各中等城市为副中心,向圈内各地区产生的城市辐射力所达及的范围。也就会导致经济圈中核心层、紧密层、辐射层所产生的辐射效应。这一效应具有整合性、聚集性的特点,是成都城市经济圈带动成都周边卫星城镇建设,促进外圈城镇区域经济建设的有力体现。
3.1成都城市经济圈的带动效应
成都城市经济圈的带动效应,就是要充分发挥成都作为西部地区最具实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作用,推动成都与周边城市的经济一体化,推进经济圈紧密层快速交通、物流、信息、金融等四大网络的建设,加强产业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一体化区域经济。换句话说,就是推动四川人口的空间集聚和产业链以及产业群体的形成,加速城市规模的扩张,增强城市间的空间聚合度,优化经济活动的空间配置,充分发挥城市群体的发展成本低、土地占用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好、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市场竞争力和生产集约能力高、积聚国民财富能力高的优势。从而,成都城市经济圈内各城市可获得以下共同利益:第一,可以推动区域内贸易更快增长,并将区域内贸易同国际贸易高效结合起来,进一步改善成都城市经济圈地区的进出口条件。第二,可以发挥各城市的比较优势,完善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既从总体上提高全区域的资源利用率,又从个体上提高各城市的资源利用率。第三,可以缩小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各地区的共同繁荣。
3.2成都城市经济圈对成都周边卫星城镇建设的带动效应
成都城市经济圈对卫星城镇建设的带动效应,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经济圈中心城市的功能外溢区。应该看作是在成都的城市辐射效应影响下在经济圈内培育有着独立性和自主性的新的生产力布局点在经济圈发展过程中,卫星城镇之间的竞争也会越来越突出,在圈内合作的基础上力量薄弱的城市必须突出自己的个性,以促进产业互补和人才的流动。
3.2.1利用在城市经济圈内的区位优势
发展房地产业和农业产业化例如,新都属于驰名中外的都江堰自流灌区,河渠密布,水源丰富,农业开发历史悠久,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已实现标准化渠系村41个,总长840千米,村道绿化面积达50%。全县机耕面积达90%以上,连续被评为国家农机化先进县H1。利用这一自身地域优势,通过农业产业化,已形成了10多个商品型农副产品基地和10大产加销农业产业化集团,成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拥有“天府粮仓”之称。成都以西的温江县地处成都平原腹心,距成都18公里。县境内平畴沃野,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被联合国批准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是最适宜居家的生态性城市。因此政府应利用这一区位优势广泛吸引客商参与城镇和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带动温江房地产蓬勃发展,使其成为温江新的经济增长点。
3.2.2整合经济圈紧密层中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
建立将短距离的农家旅游和长距离的风景名胜旅游相结合的特殊旅游服务体系。利用“假日经济”,大力发展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农家旅游已成为适应市民休闲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村商贸经济发展的新产业。如郫县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已呈现出农家民俗、休闲娱乐、世界风情、古蜀文化于一体,点、线、片结合的城郊旅游发展格局。而拥有风景名胜的大邑县素有“西蜀望县”之美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距成都市45公里,成温邛高速公路(318国道)由东至西贯穿全镜。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西岭雪山,集森林、雪山、云海为一体,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可以带动相关的交通、餐饮、娱乐、休闲第三产业的发展。
3.3成都城市经济圈对外圈城镇区域经济建设的带动效应
事实上,要充分发挥成都城市经济圈的辐射效应,我们还应该考虑成都城市经济圈的外圈建设。当然这必然就会涉及到与其他行政区域的合作问题。换一个角度看,我们可以把成都城市经济圈外圈看成是成都与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相邻行政区划城市之间建立都市带的问题。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我们主要强调的是在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任何一个城市或区域的发展都不能完全独立进行,要进入到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区域的整体实力是非常重要的,但单靠一个城市的发展是难以进行竞争的。城市经济圈外圈的建设就是要把成都经济联系紧密的地区,如德阳、绵阳、乐山、资阳、遂宁等与成都的发展联系起来。统一的城市经济圈可以让地方跳出自身局限,从更广、更高的角度来解决地方的发展问题;统一的成都城市经济圈,要求我们从整体、全局的角度考虑,利用不同地区不同区位优势,进行功能定位,发挥地方最大的比较优势;最终形成一个“由点到面”和“由面及点”的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增长带。
3.3.1统一的城市经济圈有利于建设产业集群,形成“由点到面”的产业结构
在统一的城市经济圈中发展产业集群,各大中城市就能够明确分工,利用自由优势壮大特有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在城市经济圈中形成没有重复建设的互补的产业“面”。如此以来,利用各自经济优势,成都可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家具、服装等产业集群;绵阳可重点发展家电电子等产业集群;德阳可重点发展重型机械等产业集群;乐山可重点发展旅游、建筑陶瓷等产业集群;雅安可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等产业集群;遂宁可重点发展纺织产业等产业集群;眉山可重点发展诗书文化、食品等产业集群、资阳可重点发展铁路机车等产业集群;泸州可重点发展以建设西部化工城为突破口的新型工业集群。这样,在统一的城市经济圈中各大中城市有了明确分工,既避免了产业的重复建设又促进了经济圈经济的联系和合作,最终使经济走向一体化。
3.3.2统一的城市经济圈有利于各大中城市经济增长点的产业联合,形成“由面及点”的产业带
在统一的城市经济圈中仅有“由点到面”的产业结构还不行,那只是经济圈中孤立的产业集群。除此还要发挥好城市经济圈的整合效应,从产业“面”上联结各孤立的产业“点”,以形成产业集合优势。例如,“成德绵”西部制造业基地的打造,就体现了“由面及点”的产业集合优势。成都是西部中心城市,有成都飞机公司等一批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企业;德阳是我国重型成套技术装备、大型成套发电装备和重要的国防装备基地,有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东方电机股份公司,东方汽轮机公司“三架重工业马车”带动着357家装备企业集聚发展;绵阳是著名的电子工业城市,有亚洲乃至世界顶尖级的科研院所和一大批技术实力雄厚、创新能力强的三线军工制造企业。2006年召开的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工作会决定加强成德绵三市的重装产业带建设,预计到2010年,将建成世界上有重大影响的重装城市产业群。除此之外,成、德、绵是四川经济最为发达、最富活力的区域。3个城市约占了四川经济的半壁江山。2008年成、德、绵GDP总额超过5339亿元,占去年四川省12506.3亿元GDP的约43%,高新技术工业产值占70%,其中制造业就占了96%。三个城市中德阳的装备制造业实力最强。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36.7亿元,同比增长31.2%,占德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6.9%,支撑德阳成为四川省第二工业重镇,也使德阳成为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集中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这将更加有力地推动了其机械工业的快速发展。但三个城市的产业又有着互补性。成都高新区和绵阳科技城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为德阳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而德阳装备制造基地的建设又可为成都高新区和绵阳科技城提供装备保障。因此,成、德、绵三城市的制造业的强烈互补性,十分有利于将三城构造成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中心。目前,三城最需要做的就是,通过扩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政策软环境的支持,建立一条“快速通道”将三地的装备制造业连接起来。
3.3.3统一的城市经济圈有利于构筑统一大市场,推进产业整合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三中心,两枢纽”,在商贸方面、市场建设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与周边的城市进一步密切衔接,构筑一个更大的更统一的大市场。具体地说,就是以成都为中心,联合周边城市,发展统一的辐射全国的商品、资本、劳务、技术,信息等市场。目前来看,城市经济圈的辐射效应有利于统一发展大型百货和超市等商业形态,向周边城市扩散农产品市场,形成以成都为中心的农产品批发网络;有利于统一发展旅游业,形成以成都为中心的,包括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碧峰峡等著名景点的成都经济大旅游圈。
参考文献
[1]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2008)[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成都市统计局.成都统计年鉴(2008)[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徐清梅.中国城市群几个基本问题的观点述评[J].城市问题,2002(1):19—20.
[4]戴宾,等.成都都市圈的战略规划研究[R].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2006.
篇9
关键词:区域贸易协定 多边贸易体制 对立统一 良性互动
区域贸易协定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间经济依存度的逐渐加深和贸易联系日益紧密,区域贸易协定与多边贸易体制齐头并进已成为当今国际法治重要特点。目前WTO多哈回合谈判障碍重重,屡遭瓶颈。虽然近期结束的第九届部长级会议取得了阶段性突破,出台了《巴厘部长宣言》,通过了巴厘一揽子协议关于贸易便利化、部分农业问题和发展相关的三项支柱的十份文件,但是这项协议仅仅是多哈回合“早期收获”成果,仍有多个重要议题亟需进一步推进。
在多边贸易体制发展遭遇瓶颈时,以双边和复边贸易协定为表现的区域经济合作及其一体化已成为国际经济主流合作形式之一,区域贸易协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下文简称RTAs)受到国际社会尤其是一些贸易大国的青睐。RTAs指政府间为了达到区域贸易自由化或区域贸易便利化目标所签署的协定。据WTO秘书处官方统计,截至2013年7月31日,向WTO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通知备案的RTAs总计达575个,其中408个是根据GATT第24条及《关于解释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24条的谅解》提出的,38个是根据东京回合“授权条款”提出的,剩余129个是根据GATS第5条提出的。在这575个RTAs中,379个已经生效。
与美欧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区域贸易安排起步较晚,经验较少,但中国目前也积极参加和尝试主导区域经济合作和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和建设。据商务部最新统计,目前中国正在建设的自由贸易区18个,涉及3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已经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12个,涉及20个国家和地区;正在谈判的自由贸易协定6个,涉及22个国家。
WTO多边框架下区域贸易协定生存的法律环境及其规制
RTAs的出现并不必然与WTO体制及其所致力构建的全球贸易体系相冲突,由于RTAs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与WTO构建多边贸易体制保持一致的,因此,在WTO规则中是将RTAs作为最惠国待遇和非歧视待遇的例外,允许其在符合一定限制的基础上与多边贸易体制共存。
(一)WTO规则对RTAs的具体规定
1.GATT第24条及《关于解释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24条的谅解》(以下简称《谅解》)。GATT第24条是商签区域贸易协定最主要法律依据之一,规定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以最惠国待遇例外的形式存在。第一,此类区域贸易组织成立必须以成员领土之间的贸易便利化为目的;第二,符合要求的区域贸易组织必须涵盖“实质上所有”的贸易范围;第三,无论是关税同盟还是自由贸易区,若是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段逐步完成,则必须在合理期限内(一般10年)完成;第四,该区域贸易组织成立前后对于区外成员的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在整体上不得提高或增加限制;第五,WTO货物贸易理事会有权对区域贸易组织成立进行审查并提交报告;此外,GATT第24条和《谅解》第5条还对成员方为成立关税同盟而提高关税,造成区域外成员损失时作出补偿的相关内容进行规定。
2.GATS第5条。GATS允许其成员国依据第5条的规定签订以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为目的的经济一体化协议。该协议应包括“众多服务部门”,而且规定消除在其成员方之间所涵盖服务部门“实质上所有”不符合国民待遇原则的歧视措施:包括消除已有歧视措施和和禁止实施新的歧视措施。此外,GATS第5条还特别规定发展中国家间给予服务贸易经济一体化的相互优惠措施。
3.“授权条款”。“授权条款”是WTO东京回合谈判中缔约国通过的一项决议,该条款允许缔约国给予发展中国家差别和更优惠的待遇,而无需依照最惠国待遇原则将这种待遇给予其他缔约国。此项决议为发展中国家在区域贸易安排中的差别和更优惠待遇提供了法律基础。
4.《透明度机制》。《透明度机制》本是WTO总理事会于2006年12月14日确定的针对所有RTAs协定实施透明度原则的临时措施。该机制包含对区域贸易协定的早期声明、通报、增加透明度的程序、后续通报和报告、透明度机制的委托执行机构、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支持、透明度机制的临时适用及其他规定等几个方面具体规定,完善了WTO对于区域贸易安排进行审查的程序性规定,加强了RTAs透明度纪律,充分体现WTO多边贸易体制对区域贸易安排问题的重视。
(二)WTO相关规定的模糊与妥协
由于历史、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原因,WTO在规则制定的最初就为RTAs提供了适宜生存的土壤,并为防止其破坏多边贸易制度基石而作出一系列限定和规制。然而,由于相关规则在措辞上存在歧义、理解上模棱两可,及多方谈判力量博弈导致的一些妥协痕迹和保守风格,WTO在对RTAs进行审议时理解分歧频出,严重影响审议的有效进行。例如对GATT第24条“实质上所有贸易”的界定标准,是采用定量还是定性分析,抑或两者兼顾,成员方观点莫衷一是;对这个问题,无论是DSB还是CRTA均未能给出明确的答复。此外,对GATS第5条“众多服务部门”的措辞亦表明并不要求100%的服务部门取消贸易限制,允许例外的存在,但是,“众多服务部门”认定标准的缺失为成员方在缔结RTAs时,利用“否定清单”将本国政府敏感的服务部门排除在自由化范围外预留充分的空间。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服务业相对落后,所签署的RTAs倾向于排除大部分服务部门,更有甚者完全不开放服务部门。类似规定不胜枚举,导致审议机制流于形式,至今为止CRTA对已通知备案的RTAs几乎都没有形成最终审议结论。
区域贸易协定和WTO多边贸易体制对立统一的互补性竞争
区域贸易协定对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追求目标是最终与WTO多边贸易体制殊途同归的,因此,在多边贸易体制的框架下有其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然而,目前WTO多哈回合的进展缓慢,进一步发展和推进的困难重重,而区域经济组织却由于地缘政治、经济因素以及国家安全和外交等考虑,从传统的货物和服务贸易合作发展成多方位的整合,其深度和广度正在经历着WTO多边贸易体制从未达到的发展规模,在WTO多边贸易体制还未涉及的许多方面,诸如海关程序、电子商务、投资、环境保护和劳工标准等领域纷纷开展合作和安排。WTO所建立的世界贸易多边体制对区域贸易协定的蓬勃发展无疑怀揣着复杂的情感。笔者认为,不应将区域贸易协定片面的界定为多边贸易自由化的“奠基石”或者“绊脚石”,而应辩证地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虽然以WTO为中心的当代国际贸易法治秩序受到了RTAs激烈解构运动的猛烈冲击,但国际贸易法治秩序终究需要维持。WTO至今为止仍是全球贸易领域成员最多、权威性最强的普遍性国际组织,亦仍处于国际贸易法治基石的重要位置,它对各种各样的RTAs具有重要的整合作用,而RTAs又在WTO贸易谈判暂未涉及的领域,或是在数量相对较少的国家之间以程度更高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谈判促进国际社会经济合作的发展。
区域贸易协定的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WTO多边贸易体制的继续推进有消极的抑制作用。虽然两者在终极目标上保持一致,但它们都在国际法治领域面对共同的国际法主体,争夺国际贸易规则的主导。
(一)区域贸易协定与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对立
第一,虽然RTAs最初破土而出的萌芽是WTO最惠国待遇和非歧视待遇原则的例外,但如今它越来越猛的发展势头已对WTO的制度基础造成极大威胁。RTAs的例外地位在GATT成立之初由于数量极少还算名副其实,而如今通知备案到WTO的RTAs已达575个之多,日益呈现出与多边贸易体制并驾齐驱之势,它对WTO的影响已远非例外可比。
第二,RTAs给予成员国间更优惠政策和制度安排,容易产生贸易转移效应,引发区域组织内外国家的贸易摩擦和冲突。区域性经济组织建立后,往往造成“外高内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成员国贸易必然会从外部低成本优势产品向内部高成本劣势产品偏移,这与自由贸易基石之一的国际比较优势是相悖离的。这种效应的结果只能是各国不再依靠产品比较优势而是依靠贸易保护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取胜,无疑偏离WTO多边贸易体制游戏规则。
第三,RTAs在原产地规则和贸易自由化时间表等方面自成体系,加速全球贸易规则体制碎片化,增加全球贸易治理难度。原产地规则是区域贸易安排基本内容之一,区域内的原产地规则是为了将享有优惠待遇的产品和非优惠待遇的产品进行区分,防止区域内优惠被免费“搭便车”的现象存在。然而,随着RTAs数量的激增,不同RTAs所制定的原产地规则亦存在差异,世界范围内充斥着复杂多样的原产地规则,一个国家往往又是不同RTAs的缔约国,原产地规则繁复且混乱。此外,RTAs在优惠安排上还往往附加差别迥异的贸易自由化时间表,区域内国家总是采取一种逐步减让的方式来依次开放国内贸易。贸易减让时间表长度不一,往往又不对称,一些RTAs甚至将过渡期设置的十分绵长且将敏感商品和服务部门排除在外,这亦与多边贸易体制背道而驰。
第四,区域贸易组织特别是集中化程度较高的区域集团(例如欧盟和NAFTA),都具备其特有的争端解决程序和机制。若区域内成员产生贸易纠纷,WTO争端解决机制与区域内争端解决机制的竞合关系如何处理和平衡亦是十分现实的难题。若一方诉诸区域集团内部争端解决程序,而另一方诉诸于WTO争端解决机制时如何调处,其中一个机制所作之判决对另一机制是否能产生影响或在多大程度上产生影响等问题至目前均未有定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挑战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权威性。
(二)区域贸易协定与WTO多边贸易体制的统一
首先,RTAs作为国际贸易法治的“次优”选择,在多边贸易体制这一“最优”选择发展迟缓时勇担重任,是多边贸易发展“必由之路”。基于比较优势理论,主流经济学仍认为只有全球层面的自由贸易才能实现世界各国利益最大化。但在目前WTO多哈回合谈判难堪重任时,以特定区域为突破口,率先实现较小范围的贸易自由化,试图建立区域层面的复边机制,并以此为基点向全球范围拓展,不失为一条切实可行之路。
其次,RTAs是WTO多边贸易体制的有效补充,共同推进自由化进程。RTAs事实上已成为多边贸易体制谈判的先行者和试验场,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不再局限于传统货物和服务贸易领域,还在许多WTO贸易谈判未及之领域不断拓展。区域贸易谈判一方面开拓贸易合作新领域,充当多边贸易体制谈判的先行者和试验场,为多边贸易体制提供新样板;另一方面,区域谈判和多边谈判互相促进,相互推动,对在区域内已达成一致意见的问题,无需在多边谈判中再行协调,从而提高多边谈判效率,推动多边谈判实质性进展。
(三)区域贸易协定与WTO多边贸易体制的良性互动
事实上,在现今的国际经济环境下,要构建国际社会共同的法治规则,无论是WTO多边贸易体制还是区域贸易安排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两者均不可偏废,而是要基于现实状况让其产生最大积极效应。上文已述及区域贸易安排和WTO多边贸易体制之间是对立统一、既互补又竞争的辩证关系,那么,要推动国际贸易法治的统一和实质进步,必须试图寻求区域贸易安排和WTO多边贸易体制的良性互动。
首先,无论是WTO多边贸易谈判还是区域贸易谈判都应将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尽可能实现贸易竞争公平作为其指导目标,让两者和谐共存。为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RTAs与多边贸易体制在较长一段期间内将各自客观存在并相对独立发挥作用,忽略或偏废任何一方都会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甚至阻碍。区域贸易协定不应被某些别有用心的国家作为其结成经济联盟,进而孤立其他国家达成某种经济和政治目标的工具,而应是以实现公平自由贸易为最终追求,先在一定区域内实现较高程度的贸易自由及便利化,并推而广之逐渐施惠于更多国家,最终实现多边贸易机制实质性发展的阶段性措施。
其次,要重视WTO体制中对区域贸易安排运作机制的规范和约束。目前,WTO多边贸易体制仍是国际社会法治的基础和动力,区域性经济安排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改善相关国家间的贸易环境,但由于不同RTAs的主导国家不同,各国家在商签区域贸易协定时可能有其特殊经济、政治和国家安全考虑,从而造成RTAs主导国家主观性较强,可能对其他非缔约国或相对弱势缔约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任由RTAs完全自由发展对国际社会整体的贸易自由化发展是不利的。既然RTAs存在的法理基础是最惠国待遇的例外,那么RTAs要继续名正言顺地在WTO体制下发展亦必须受到该框架的制约。目前WTO规则对RTAs的约束和制约比较疲软,审议标准不一,审议机制收效甚微,基本流于形式。因此,建立一套更加完备、系统化的RTAs审议程序及规则,提高效率,严控质量,实现在WTO体制下对区域贸易安排合理且切合实际的监管是必要的。
最后,RTAs由于数量众多,主体繁杂不一,协定内容和贸易开放程度均存在差异,加速了国际贸易规则的碎片化和繁复化。因此,加强各RTAs内容的协调统一亦是今后努力重点。某一国家应尽可能签订内容和贸易开放程度类似的RTAs,尤其是在原产地规则方面。作为区域贸易安排固有特点之一的原产地规则,是区分货物或服务是否享有优惠待遇的重要标准,随着RTAs的迅猛发展,原产地规则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大大增加国际贸易中相对处于弱势的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遵守相关贸易规则的难度和成本。因此,协调和统一日趋复杂的原产地规则并进而逐步统一数量庞大的RTAs的实质内容,是最终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美好愿景的重要方式。
中国的战略选择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和第二经济大国,在欧美等国通过大规模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分割世界市场,扩大自己国际市场份额、抑制竞争对手崛起并企图孤立对方、维护和巩固自身霸权地位的背景下,更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审慎调整自身战略。
第一,坚定支持WTO多边贸易体制,以负责任大国形象忠实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虽然目前WTO所构建的国际贸易法治秩序受到RTAs迅速崛起的剧烈冲击,但WTO仍然是全球最具普遍性、所涉成员最多、制度优势最强的国际性组织,它是无法被RTAs所取代的。在多哈回合谈判曙光初露之时,中国作为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支持者、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沟通和对话的桥梁,应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对外开放总体思路,在巴厘岛部长级会议达成的“早期收获”基础上,积极推动多哈回合剩余议题谈判,促成多边贸易体制在新形势下冲破瓶颈掣肘继续发展。
第二,继续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将区域经济合作作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基础和动力。十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都将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坚持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作为今后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的战略重点。作为一个刚刚融进世界贸易制度体系不久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同时利用多边体制和区域贸易协定资源,从本国现实出发,趋利避害,努力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中国在亚洲地区的地位不亚于美国在美洲地区的地位。中国应基于政治、经济和国家安全等考虑立足东亚、辐射全球,致力于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建立一个包括东盟、中国、日本、韩国在内的泛东亚区域贸易协定。中国所坚持和实施的区域经济战略不同于美国的霸权主义战略,中国是在“互不干涉内政”,共同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目标下促进共同发展。这种尊重他国的经济战略获得许多国家的一致好评,并让其他国家在选择区域合作伙伴时更倾向于考虑中国。中国应在这样的优势背景下更加积极灵活地进行区域贸易谈判,不仅考虑地域临近国家,还要推进跨区域一体化合作,收获更多战略盟友,进而在全球经济治理平台获得更多话语权。
第三,积极推进WTO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贸易协定的协调统一与良性互动。虽然目前中国是贸易大国,但并非贸易强国,自身经济实力和处理、影响国际贸易事物能力还需加强。为此,我国要建立国际社会负责任大国形象,在WTO体制和RTAs的对立冲突上,积极促成两者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以增强自身对全球经济治理的协调和处理能力,最终促成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一方面,我国要积极行使WTO成员国权利,促进WTO体制对RTAs监管和规制的完善。在深入研究两者矛盾冲突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要求建立具备实效的审议机制,规范审议程序规则,真正实现RTAs在WTO多边框架下有序发展。
另一方面,在中国对外进行区域贸易协定谈判时,同样有义务尽力协调并进而消除WTO体制和RTAs之间的矛盾。我国应以身作则地推进所商签的各个RTAs的内容特别是原产地规则的统一化进程,以RTAs缔约国的身份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目标的实现,减少RTAs与WTO体制间的矛盾,进而实现在全球经济治理中两者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俊.区域贸易安排的法学进路[M].中信出版社,2004
2.杨丽艳.区域经济一体化法律制度研究(兼评中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法律对策)[M].法律出版社,2004
3.曾令良.区域贸易协定的最新趋势及其对多哈发展议程的负面影响[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朱廷.区域贸易协定扩散与WTO新角色假说[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5.Rafael Leal-Arcas.Proliferation of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Complementing or Supplanting Multilateralis.Chicag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2011
6.Zakir Hafez.Weak Discipline:GATT Article XXIV and the Emerging WTO Jurisprudence on RTAs.North Dakota Law Review,2003
篇10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河北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实证研究
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区域经济竞争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些制约因素的存在,使得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十分缓慢,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
(一)交通一体化发展现状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东北部地区交通枢纽,在经济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作用。[1]因此如何更好地促进当地交通的发展,不仅对京津冀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关系着整个东北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近年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发展较为迅速,尤其是硬件基础设施已经达到一个较高水平。2014年京津冀公路里程共计达到21万公里,比上年增加0.56万公里,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3月成立了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共同规划以及投资建设京津冀城际铁路,体现了铁路建设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取得的重要成就。京津冀还形成了“一环六射”的运输通道,2020年,将形成一小时交通圈,极大地缩短各地的交通运输时间。京津冀地区交通的快速发展,体现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交通一体化发展必将极大加速河北省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规模。
(二)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现状
科技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推动科技创新的一体化发展对于整个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北京作为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力量雄厚,因此充分利用该地的人才等优势资源,协同带动津冀地方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有关资料统计,北京输出到津冀地区的相关技术合同在2014年就已经达到了3475项,其中成交总额约为83亿元,同比增长16.8%,同时京津冀地区共用大型科研仪器也是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的一个体现,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到2013年底,就有单位44家,474台(套)价值2.5亿元的仪器设备资源实现对外开放共享,汇集科技需求200余项、开放实验室21家,研发服务合同总额达4688.86万元,其中河北省作为北京科技主要共享单位,积极引进北京科技创新成果,对河北省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共有的科学网络技术平台缺乏相应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部门间缺乏共享意识,不愿意将自己的科技成果在平台上共享,降低了平台的存在价值。同时由于地区间发展差异的存在,使得人才流动较为困难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河北省经济包括农业经济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得河北省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高素质人才,阻碍了当地农业经济整体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三)产业协同发展一体化现状
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一体化发展,加快产业融合,积极推动区域产业合作,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14年,北京搭建的产业合作平台就已经拥有40个左右,其中中关村在河北以及天津等地创立的企业合作机构达到了1500多个,产业协同发展取得重要进展。除此之外,京津冀在资源要素流动对接对流以及区域投资贸易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极大的推动了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同时京津冀产业协同一体化发展具有较强的优势,首先三地之间的交通不断的得到完善,为产业协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三地之间拥有较强的区位优势,有利于三地产业协同的发展。其次三地之间具有不同的资源优势,这就为三地产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比如北京地区拥有充分的科技人才等资源优势,而河北地区拥有土地等资源优势,双方通过合作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二、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区域内联系不断加强,产业间协调合作力度不断加大,跨区域投资总额数量不断增加,科技创新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河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经济较为落后。如能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受益,将更好地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省粮食生产影响的分析
随着经济区域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河北省与京津两地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交通便捷,运输成本大大降低,这就使得河北省农业粮食可以较为迅速地销售到京津地区,广阔的市场环境极大激发了河北省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信息一体化的发展,使得河北省对区域内农业经济的需求状况有一个更好的了解,能够及时把握农业市场的经济走向,调整相应的生产结构和生产规模,从而降低农民生产损失,提高农民应对市场的能力。从2005年到2014年,河北省农业总产值一直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其中2009年到2010年增加值尤为巨大。农业总产值的不断增长,反映了河北省农业生产的不断加大,同时也侧面反映出京津冀一体化为河北省农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生产市场。[3]
(二)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省农业科技影响的分析
随着京津冀科技创新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河北省农业科技水平在此机遇中也得到了不断增强,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京津冀内部区域合作程度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北京以及天津等科技水平较高的地区不断向河北地区输出科技设备,提高了河北地区的科技水平,促进了其产业化发展程度的提高。由表2河北省农业机械总动力图表可以看出,河北省农业机械总动力从2006年到2013年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状态,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有了较大增长。除此之外,河北省还充分吸收北京等地的高知识人才,实施“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不断壮大农业科技创新队伍。[4]在此基础上,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急速涌现,培育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粮食新品种,同时还有许多国家级科研成果。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有力地促进了河北省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省农业生产资金影响的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区域内部资金流动更加便捷,河北农业发展在资金方面也获得越来越多的机会。同时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背景下,河北省经济投资也将会吸引到更多的国内外投资人,从而不断增加农业资金的投入。2014年1月至11月,全省外商直接投资达到518962万美元,其中第一产业外商直接投资33242万美元,其中期末投产企业33个,新批合同项目个数为8个。[5]同时河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对于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河北地区农业竞争力,地方政府会不断地加大农业资金投入,提高农业产出。2009年全省农林支出为253亿元,而到了2010年,则达到300多亿元,同比增长13%。河北省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多,在2005年达到了11142万元,2010年达到了8402万元。农业基础设施资金的投入显示了有关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
(四)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影响的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有利于加快区域内部产业融合,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2014年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已经达到了6666.1亿元,同比增长8.4%;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了64.2%,同比增长1.2%;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个数为688个,同比增长2.5%;龙头经营组织个数为1974个,同比增长7.5%。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扩展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竞争力水平,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给河北省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河北省如何能够更好地抓住机遇,对接京津,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关系到整个河北省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6]
(一)大力引进资金和人才,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
京津两地作为我国北方的主要经济中心以及环渤海地区的主要经济中心,在资金和人才等资源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投入以及相应的人才支持,只有充足的资金投入,才能够投入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才能够不断地扩大农业的生产规模,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总体产量。而只有高素质的人才对河北省农业发展的支持,才能够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化,不断改善农作物的品种,提高农产品产量,实现粮食增产增收。因此,加大对河北省农业经济的资金和人才投入是改善河北省农业经济状况,促进河北省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下,区域之间要素流动更加便捷,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区域政府势必会在一些政策上给予河北省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河北省应该充分抓住机遇,主动引入外部资金,支持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主动引进优秀人才,给予优秀人才以优惠政策,提高农业经济人才队伍的建设。例如河北承德充分引进北京地区的资金,建立京承农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总投资额达200多亿元,惠及农户20余万户,给当地农业经济带来巨大改变。2015年4月,北京顺义和河北威县合作建立“威县•顺义产业园”,通过此次合作,河北威县将会大量引入北京顺义的技术、人才以及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同时顺义区企业的进驻,将会给河北威县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等带来极大影响,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促成经济发展的保障
为了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农村经济的不断前进,维护社会稳定,中央以及地方政府持续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出台了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比如对农村粮食种植实行补贴;提供支持,促进农业土地流转;对粮食价格实行保护政策,保护农民利益;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水利环境,提高农民抗风险的能力;同时鼓励粮食生产,对粮食生产大县实行相应的奖励等,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在实施中央政策时候,出现政策落实不到位,地方政府不够重视等现象,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河北省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地方政府要坚决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补贴力度。地方政府也要加大对农民生产的培训力度,让农民能够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农业生产。[7]同时地方政府还应该大力鼓励相关的农产品生产企业落户,不断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只有更好地落实政府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河北省农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才能够相应地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例如在北京和张家口农业合作过程中,张家口的蔬菜产品大概占北京市场的40%,而北京市人民政府每年给予张家口的农业补贴也达到了2000万元左右,同时还向一些菜篮子工程的主要厂家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开发了各种支农合作项目。因此河北省政府需要及时落实好各项政策,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改良经济发展的路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市场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农业生产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面向市场进行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市场竞争力,是农业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而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需要面向市场需求对农产品生产结构进行调整。[8]京津冀一体化之后,区域信息更加流通,农业生产市场灵敏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市场化也有了很大发展。因此河北省地区应该充分利用机遇,不断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搞好农产品区域规划,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科学种植,降低生产成本。因地制宜,依托当地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扩大作物种类,提高农业经济收入来源。[9]2015年3月在北京举办了北京农业嘉年华,通过该活动,京津冀三地区的农业特色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同时通过该活动,让河北省更准确地把握了农业市场的需求,为调整农业结构做了很好的参考。
(四)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优化经济发展的布局
目前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发展下,还存在着三方各自只顾自己利益发展的情况。比如在资源等方面不愿意做出共享;在区域规划上只顾自己利益,一些规划难以达成共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区域一体化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河北农业获得外界资源支持的能力。[10]因此京津冀地区要建立好利益协调机制,充分协调和各方利益,促进区域合作的长远发展。加强各方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区域经济长远发展。例如随着京津冀协同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京津冀交通“一卡通”也在加速进行,对于广大市民来说,交通“一卡通”给他们带来的无疑是巨大的好处,如果实现了京津冀交通“一卡通”,市民只要持有一张卡就可以随时去到自己想要去的京津冀城市,但是目前河北省以及北京交通部门给出的答案是该项目未有实质性的推进。京津冀“一卡通”项目的实施困难,虽然有很大部分为技术原因,但是同时区域利益难以协调也占据了很大因素。“一卡通”在实行过程中将会涉及各方面的利益机制,比如北京地区公交公司、河北地区的公交公司等,如何更好地协调各区域机构之间的利益,是促进交通“一卡通”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四、结语
农业经济在河北省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一直是当地政府所关注的问题。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深入推进,给河北省农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河北省应该充分抓住机遇,利用好各种优势资源,最大程度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作者:来臣军 王磊 卢恩平 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邦凡,华继坤,詹国辉.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J].中国商贸,2013(34):146-147.
[2]从佳琦.京津冀区域旅游发展与河北省对策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8(12):7-10.
[3]赵晓明,郑思海,阮小鸣.基于DEA的河北省农业生产超效率分析[J].商业时代,2009(22):117-118.
[4]涂英柯,司林波,孟卫.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13(26):136-138.
[5]李媛媛;孙文生.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10):139-141.
[6]王振国.论农业经济技术创新与推广体系建设[J].科技信息,2009(30):164.
[7]哈妮丽,曲兵.探索先行先试首都经济圈人才一体化[J].投资北京,2012(9):37-40.
[8]岳金柱.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现状及对策[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4(44):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