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的解决方法范文

时间:2023-07-20 16:39: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污染的解决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污染的解决方法

篇1

关键词:建筑施工;环境污染;防治

Abstract: The following is mainly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noise, waste water, waste gas, solid waste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causes, puts forward the environmental aspects of the management and technical measures, 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建筑工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现状

目前,建筑业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施工噪声、建筑粉尘、建筑垃圾、固体废弃物等,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1.1噪声污染。噪声是居民反应最强烈和最常见的建筑施工污染问题。现在的建筑物绝大多数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混凝土需要搅拌、运输、浇注,这些施工环节是施工中的主要噪声源。施工现场的噪声污染源还包括:挖土机、推土机、运载机、压桩机、切割机等设备作业声音。

1.2扬尘污染。施工扬尘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施工场地的土方挖掘、装卸和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填方扬尘、管网布设、路面开挖产生的扬尘;建筑材料(白灰、水泥、砂子、石子、砖等)的现场搬运及堆放扬尘;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扬尘;运输车辆行驶现场道路扬尘等。扬尘量的大小与砂土的粒度、湿度成反比,与地面风速成正比[1]。

1.3建筑垃圾的环境污染。建筑垃圾主要指一些废弃的建筑原材料、建筑半成品和建筑原材料的包装物。建筑垃圾排放量大,且面广,影响深远,比较难以降解,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会改变土壤特性,影响植物的生长,并对城市的市容产生不利的影响。

1.4建筑废气的环境污染。建筑业的废气主要来源于建筑装修材料,如油漆、涂料等。建筑业废气的排放量较小,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不大。但是由于此类废气具有污染物种类较多、毒性较大的特点以及产生的地点一般都是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地方,通风状况一般都不佳,故对人的危害较大。

1.5建筑施工中废水污染。建筑施工中废水主要来自于井点降水、桩基施工产生的泥浆、建筑材料及砼输送管道的清洗水、砼养护排水、设备水压试验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废水等。一些工地的临时供水设施跑冒滴漏而无相应管理跟进导致施工现场污水漫流。一些施工单位将泥液、废浆直接排入下水道,沉淀后的原浆堵塞下水道,导致次生水环境污染问题。

2建筑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

建筑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污染物排放种类和特征也有别于其它行业,具有污染面广、难以治理和危害群体广等特点,因此我们针对建筑业环境污染现状,建议采取以行政管理为主,技术革新为辅的方法来控制建筑业的环境污染。

2.1在进行现场施工前完成围墙的砌筑,对于相邻的敏感噪声保护目标一侧提前安装降噪声安全围屏并加强对人为噪声的控制,杜绝人为的敲打、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性,对模板拆除、物体装卸、搬运噪声进行主动控制。根据施工阶段特点,合理进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将产生高噪声的机械设备布置于远离声环境保护目标(如居民、医院、学校等)的一侧。

2.2大力推广商品混凝土,从源头上预防粉尘、噪声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混凝土是主要建筑材料之一,建筑工程中所用混凝土来源有在建筑工地上现场搅拌和由搅拌站通过搅拌车运送到工地上的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所占的比例大小反映了一个国家建筑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我国的商品混凝土占混凝土生产总量的比例还不到10%[2],而且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

2.3生产废水应导入事先设置的沉淀池,经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严禁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和河流。生活污水应与施工废水一起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由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严禁直接排入周围雨水管网或直接排入河流。对各类车辆、设备使用的燃油、机油和油等应加强管理,所有废弃油脂类均要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和随意排入市政雨水管网及附近其他河流。

2.4建立建筑施工工地申报制度和限制作业时间,施工制度建筑施工应在工程开工前按照分级管理的权限,向市、区环保部门提出申请,并说明工程项目名称、建筑施工单位名称、建筑施工场地位置、施工期限、可能排放的建筑施工噪声的强度和粉尘量以及所采取的环保措施等。这样可使环保部门对辖区所有的建筑施工工地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进行管理。以前我国一直推行的是夜间限制施工,我们认为对建筑施工有必要分功能区分时间进行限制,例如学校附近白天就要限制高噪声的施工,居民区就要对夜间施工进行限制。

2.5加强建筑施工场地的管理,实行环保达标准入制环保部门、建设主管部门和城市管理部门应相互配合,要求建筑工地进行封闭施工,建筑材料和土石方的堆放运输过程中要采用蓬布覆盖等措施,减少粉尘污染并且要通过各种评比等方式,对环保防护工作做得好的建筑单位和从业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达不到环保要求的单位采取警告、罚款,直至取缔从业资格。

2.6推广环保型建筑新材料和新方法,选用新型环保建材是解决建筑业废气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的主要途径。要在加大对环保型建材研制和开发力度的同时,积极研究如何开展建筑材料的环保认证工作,鼓励建筑施工单位使用已通过环保认证的建材。

2.7推广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设备,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利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设备不仅能够提高建筑质量,还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例如先进的混凝土浇灌技术的使用不仅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还有效地降低了建筑施工场地的噪声。故此要加大技术改进的力度,推广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设备。主管部门要通过评选科技进步奖等方式促进建筑施工单位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同时在此基础上还应该督促建筑施工单位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2.8加大对建筑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建筑垃圾基本都可以回收利用。例如碎砖和混凝土碎块可以在铺设路面时使用,水泥袋可以回收给厂家经加工后重新使用。在建筑业中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引导建筑企业自觉实施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污染防治的成功经验,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清洁生产引入建筑业中,必将使建筑业进入一场变革,建筑业的能耗将大大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将大大减少。

3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业的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在环保法律法规不断健全,行政管理措施不断完善,施工技术不断进步,公众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危害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建筑业顽症的环境污染进行根治。

[参考文献]

[1]张帅.建筑工程绿色施工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

程施工.2009.

篇2

我国环境污染纠纷的处理方法

本文所指环境污染纠纷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关于环境污染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而产生的纠纷。

(一)我国目前解决环境污染纠纷的方法

协商。这是由纠纷双方针对已经发生的环境污染,自行协商,通过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因为许多污染者不愿主动承担环境污染的责任,实践中纠纷双方很难达成和解协议。

调解。根据调解人的不同,分为民间调解和行政调解。行政调解是由环境行政机关主持,对环境污染纠纷双方进行调解,以促成纠纷双方在自愿的原则下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与之相对应,是民间调解。我国目前主要由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民间调解人,也可由较权威的民间调解人居间调解,促成纠纷解决。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达成协议后又反悔的,任何一方都可以请求环境行政部门处理,也可以向法院。

行政处理。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是指环境行政机关对社会成员(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由于环境污染产生的纠纷进行处理的制度。“因环境污染引起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不能以作出处理决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因而,我国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性质上属于行政调解,其处理决定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仲裁。仲裁是指环境污染纠纷的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裁决,解决纠纷。我国现行环境立法,缺乏关于环境污染纠纷仲裁的特别规定。实践中通过仲裁解决环境纠纷的情况较少。

民事诉讼。即环境污染受害者依法向司法机关,请求法院判令污染者停止侵害、排除妨害、赔偿损失。实践中,环境污染纠纷的诉讼解决方法耗时长、取证难、费用高;由于现行法律对于环境污染纠纷的资格、因果关系的确定、污染损害赔偿等问题都欠缺明确具体的规定,从而阻碍了污染受害者寻求司法诉讼的救济途径。

(二)环境污染纠纷行政处理制度的优势

环境污染纠纷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损害性决定了解决环境污染纠纷的方法应当灵活、及时、专业。实践中环境污染受害者选择行政处理方式寻求救济,与其他解决方法相比,行政处理环境污染纠纷的优势在于:

专业性。环境污染纠纷涉及很强的技术性,因而对于污染损害的证明要求较强的专业性。环境污染事故一旦发生,环保部门负有监管和保护环境的法定职责,而且环保部门设有环境监测机构,这有助于及时、准确地确定污染责任。

及时性。环境污染发生后,环保部门负有及时有效地调查处理污染事故的法定职责,这有利于纠纷双方在最短时间内澄清事实,明确责任;同时,鉴于环保部门对排污企业享有监管的权力,因而,排污企业对于环保部门的处理意见愿意采纳并及时执行。这些因素都有助于环境污染纠纷的及时解决。

成本低。救济费用的高低直接决定当事人对于救济方式的选择。由环保行政部门对环境污染纠纷进行处理,是环保部门在执行法定职责的过程所进行的。因而,相对于诉讼和仲裁,行政处理方法成本低廉,且效率较高。而国家也在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过程中实现了诉讼资源的节约。

完善西部环境保护行政处理制度的法律问题思考

作为一种权利救济制度,其内部的具体救济规范的安排应当统

一、协调,并且有相关的制度予以支持,才能实现对于缺损权利的有效救济,进而最大可能地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效率等价值。环境污染纠纷行政处理制度至少应具有以下功能:及时、迅速地解决纠纷,救济缺损权利;损害赔偿制度的安排应当有利于提高污染削减的效果;能够促进和加强环境行政管理,即发挥环境污染纠纷行政处理制度与环境行政管理的协同效应。

在环境污染纠纷行政处理领域,日、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和实践都较成熟,我国应当呼应当前社会实践对于行政处理制度的迫切需要,完善环境污染纠纷行政处理的相关立法。

(一)行政处理机构的设置

独立且中立的环境污染纠纷处理机构是公正、有效地解决纠纷的前提。因而,首先应当设立在财政和人事上都能保持独立性的纠纷行政处理机构,以保证有效、及时地处理环境污染纠纷。具体到西部地区,立法中则应当关注到跨行政区域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机构的设置。

(二)完善行政处理程序

考察我国《环境保护法》和各环境污染单行法,对于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仅仅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不仅起不到解决纷争的作用,而且会使环境行政部门由于缺乏具体的法律规定,而产生权责不清、权力滥用、等违法行政行为,从而起不到程序法应有的法律作用。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制度应当对于行政处理程序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

1.环境污染纠纷的投诉制度。日本《公害纠纷处理法》中最有成效、最受关注的制度就是公害纠纷的投诉制度。该法规定都道府县及市区町村的公害课设置公害意见调解员。其职责,作为公害意见投诉和咨询的窗口,根据市民的意见,提供给当事人有关公害的知识和信息;调解员本人就公害的实情进行调查,给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出主意,进行中介调解和指导等工作。同时,把有关公害意见的信息迅速准确地向有关部门报告,协调和促进问题的解决。

污染纠纷行政处理制度应当设立一个促进公众与环境行政部门之间的信息窗口:污染纠纷投诉机构。同时,该机构人员的配备应当是具备相当完善的环境法和环境科学的知识,并且行政能力较强,以切实保障环境污染受害者投诉有效。

2.污染纠纷的处理办法。一个富有活力的救济制度应包含一种合理、节俭利用救济资源的机制,以保证所利用的救济方式与特定救济需要相符合;同时一个富有活力的救济制度中所包含的权利救济方式也必须能满足不同缺损权利的救济需要,并且相关主体有权选择自己认为最“合算”的救济方式(即各类救济方式之间有替代性)。

我国现行法律关于环境行政部门的污染纠纷处理方法并没有具体的规定;而且行政部门对于环境污染纠纷的处理实质上属于行政调解,不具有法律强制力,从而使救济结果处于不确定状态。在徽县血铅事件中,当受害者寻求行政部门的救济时,污染事件已呈严重化状态,对于此类严重的、影响恶劣的企业违规排污行为,作为执法部门应当依法主动、强制进行调解,以充分发挥纠纷的行政处理方法的优势。

据此,完善西部地区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办法,应当明确规定多种行政处理方法,以供不同的权利缺损者选择;比如,斡旋、调解、裁定等;应当赋予行政调解以法律强制力,使救济结果确定,给当事人提供一个合理的预期;应当规定行政处理部门对于特定情形(比如严重违法排污事件、社会影响广泛的污染事件等)的强制调解职能。

(三)建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制度

1.一种救济制度如果得不到执行,其有效性是令人质疑的。权利人寻求救济的最终目的就是使缺损的权利获得补救。合理有效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机制,应当至少对以下重要内容作出设计安排: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目前,各国的立法和理论界都确立了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无过错责任原则:不论环境污染者主观上有无过错,即无论是环境不当行为还是法律所不禁止的环境行为,只要其污染行为对他人客观上造成了财产损害或人身损害,就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受害人群的确定。对于受害人群众多的环境污染事件,比如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事件等,首先应当规定确定受害人群的方法,即确定谁有权获得损害赔偿。比如日本的公健制度中关于公害患者的认定,就规定了认定条件的三要素和认定有效期限(根据指定疾病的种类分为2年和3年)。

赔偿范围的确定。即确定赔偿金额。合理确定损害赔偿范围有利于有效救济受害者,同时制裁排污企业,抑制排污行为。依我国现行立法及司法实践,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间接损失以及可能造成的受害人精神损害。

赔偿金额的来源。环境污染纠纷产生的巨额赔偿金是污染纠纷案执行困难的根本原因。实践中,我国许多企业经济效益并不好,巨额的环境损害赔偿金令企业无力负担,严重者导致企业破产,社会失业人口增多,引起社会不稳定。

2.借鉴各发达国家在理论和立法上较成熟的经验以及我国部分地区的试点性实践,都可以为我国的相关立法提供经验。

适用污染者负担的原则。即污染环境造成的损害及治理污染的费用应当由排污者承担。该原则能够通过经济手段,实现环境污染的外部费用(即环境污染损害及治理污染的费用)内部化,以实现污染削减。各国立法实践证明了该原则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建立污染损害赔偿基金。一般地,排污企业不愿意主动承担污染赔偿责任;同时,突发的、严重的污染损害所产生的巨额赔偿金往往令排污企业难以维系正常的生产经营,企业衰落、破产带来的众多失业人口可能引起社会不稳定。鉴于此,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建立污染损害赔偿基金,即通过对污染企业征收有关税、费(如排污费税、自然资源开发费税、生态补偿费税、石油税等),构成污染损害赔偿基金。我国可以充分考虑各地的经济和环境条件,通过征收各种环境税费来建立各地的污染损害赔偿基金,以分摊企业的部分污染损害赔偿金额。

篇3

一、美、加越界环境污染事件的历史回顾

在越界环境污染方面,法学界一直高度重视曾发生在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一件经典判例――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是,该案件的解决过程及其裁决结果至今在国际环境法领域影响深远。案情是这样的:特雷尔冶炼厂位于原英国自治领地加拿大哥伦比亚省,这家工厂因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硫给美国境内的农作物、牧场、森林造成损害引起环境纠纷。该厂从1896年起开始冶炼锌和锡,到1930 年,每月的排硫量高达10000吨。该厂含硫烟气随气流南下,沿哥伦比亚的溪谷越境进入美国的华盛顿州,污染了该州的土地、农作物、森林、牧场,使美国蒙受损害,为此,美国将此问题提交给美加联合委员会审理。1932年2月该委员会向冶炼厂发出劝告,但未能满足美国的要求。双方为了谋求该问题的彻底解决,于1935年将此纠纷交由一个比利时人任主席和美国、加拿大各一人任仲裁员的仲裁庭裁决。仲裁庭于1938年和1941年分别发出第一和第二裁决书。法庭认为:根据国际法原则,“任何国家无权使用或允许使用其领土,在他国域内或对着他国国民财产,以这样一种方式施放烟雾,只要这种施放具有严重的损害后果和明白可靠的证据。”还认为“国家有义务尊重他国及其领土,有义务对他国领土给以保护,使之不受由于自己领土内的个人行为而造成的损失。根据国际法,加拿大自治领地应对特雷尔冶炼厂的行为负责。加拿大政府有责任弄清它的行为是否与加拿大根据国际法所应负的义务相称。”纠纷随之得以解决。

此案是国际法历史上第一起越界环境污染案例。该案的裁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时仲裁庭作出裁决依据的是英美法系公害法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即“自己财产的使用不应损及他人的财产”。据此该判决确立了国际环境法中的“各国环境和不损害管辖范围以外环境的责任原则”。这为跨国环境损害所引起的国际纠纷的解决提供了基本准则。针对该案的上述裁决,不仅为美加两国,并且逐渐被各国所接受,成为一项公认的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

二、越界环境污染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分析环境和发展的曲折历程,不难发现,在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都比较偏重经济指标的增长,甚至会一度忽视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效应:即环境污染和破坏。等到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失已经严重阻碍到了本国经济发展时候,政府才开始猛然醒悟,采取一系列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抑制因发展而产生的不良环境后果,降低其损害程度。这几乎成了规律。但是,如果发展过程中损害的环境成本是具有国际性的,如:上游国家对界河或者国际河流产生了污染,污染物顺流而下,最严重的损害情况反而发生在下游国家。这时候就容易产生跨国界的环境污染纠纷。其实从预防的角度来看,如果相关国家事先能够采取污染防治措施,越界环境污染是有可能被避免的。但是,单个国家在采取环境保护措施时,不排除其首先要考虑其经济效益以及相关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如何。因此,就容易形成如下局面:一方面,对于跨国环境污染,需要相关双方或多方共同合作进行防治;另一方面,由于相关国家为环境保护而付出大笔费用将削弱其产品的竞争力,使其在国际市场上丧失价格优势,从而使国民经济受到影响。因此,在自由竞争的世界市场上,各国都不愿付出巨大费用来整治环境污染而削弱本国产品的竞争力。这是越界环境污染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由此可以看出,越界环境污染未必在经济上缺乏效率,但必然产生国家间的环境不公平。因此,越界环境污染的实质是国家间的环境不公平,即环境污染的外部不经济扩散到污染国之外的国家,一些国家从产生污染的发展中得益或者虽受损但获益较大,另一些国家从污染中受害,而受害国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总体上可能有效率的经济收益只为污染国占有。因此,为弥补受损的环境公平,一国的行为若对别国管辖下的环境造成污染,则应承担制止这种危害结果的责任。

从国际法律责任的视角分析,一国在其境内从事的行为,如果对它国环境造成了实质性损害,则构成了国际不当行为。尽管该国在其境内的行为有可能是符合本国法律的,或者是法律未加以禁止和限制的,甚至可能大多数是对该国至关重要的,该国仍然需要为其行为承担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在“特雷尔冶炼厂案”中,仲裁庭的裁决已经清楚表明,国际法对越界环境污染造成的别国环境或者国际公域受损认定为是一种国际不当行为,如果后果严重,污染国应当承担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毫无疑问,这体现了人们对环境公平的追求,但由于越界环境污染的复杂性与领土障碍,公平的结果往往不易实现。在通往最终解决方案的路途上,不同国家往往会斟酌解决越界环境污染纠纷的各种可能备选方法,衡量拟采取的方法对本国以及本国企业的利益影响程度,最终作出决策。

三、越界环境污染的几种国际解决途经

根据国际环境保护的有关实践,解决越界环境污染事件主要有如下几种途径:

1.外交途径。外交解决途径主要包括谈判、协商、斡旋和调停方法。其中,谈判和协商是解决越界环境污染事件的主要办法,许多国际环境条约都规定了这种解决办法,如《联合国》第33条就是明确地把谈判作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首要方法。例如,我国2005年的松花江污染事件,影响到了下游俄罗斯渔民的相关活动,中俄两国就在互相谅解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达成了解决协议,顺利解决了该污染事件。一般来说,谈判和协商的基本操作途径是,与越界环境污染事件有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国围绕彼此间的环境争议而进行交涉。其中,外交谈判方法由来已久,也比较成熟,已经有了较固定的一套形式和原则。在谈判过程中,应遵循利益均衡原则。以谈判和协商解决越界环境污染事件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采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或者二者同时并用;可采取双边形式或者由有关国家召开国际会议的多边形式进行;可由国家元首或者政府首脑参加,也可由环境部长、驻外使节或特派全权代表参加。在采用该类方法时候,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平等原则,在谈判中坚持利益平衡原则,各方在平等基础上,互谅互让,解决争端。由于具有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特点,谈判和协商方法成为解决跨国环境污染事件的主要途径。

当越界环境污染当事国不愿意直接谈判或者虽然谈判了但是仍未能解决双方分歧时,第三国或国际组织可以出面协助当事国解决,这就是外交斡旋和调停方法。斡旋和调停本身并没有实质的区别,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斡旋是第三国以各种有助于促成当事国进行直接谈判的行动,但是斡旋者本身不参加谈判;而后者则是第三国以调停者的资格直接参与当事国的谈判,如缓和紧张气氛、主持谈判、调和双方的分歧、提出折衷建议等。应当明确的是,在斡旋或调停中,越界环境污染事件的当事国都保留了完全自由,斡旋或调停无论最后结果如何,第三方的任务也就终止了,而且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仲裁途径。除了外交途径,解决越界环境污染事件还有一种常见方法,即仲裁途径。仲裁是一种古老的争端解决方式,早在12世纪,就已经被瑞典、英国等国家所应用,成为与司法途径并重的纠纷解决办法。具体来说,仲裁是争端当事方根据协议,约定把争端交给他们所选择的仲裁员处理并接受和遵守仲裁员作出的裁决。使用该方法必须具备几个条件:一是双方应当达成仲裁的意愿,即具有仲裁协议;二是裁决应当依据国际环境公约和其他相关法律文件作出;三是仲裁裁决对双方具有约束力。由于该解决方法既能够充分尊重越界环境污染当事国的意愿,又能体现国际法保护全球环境的立法宗旨,所以成为许多越界环境污染案件解决的首选途径。美国和加拿大之间发生的的著名越界环境污染事件――特雷尔冶炼厂案件最终也采取了仲裁途径解决。

3.司法途径。司法途径的基本做法是越界环境污染事件的争议双方在共同同意的基础上,把争端交给一个国际司法机构,以判决来解决该争端。目前,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能够受理国际环境诉讼的司法机构主要有联合国国际法院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立的国际海洋法庭。此外,欧洲法院可以受理欧盟成员国提起的环境诉讼,在一定条件下个人也有权向欧洲法院提起司法程序。值得注意的是,和仲裁方法一样,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越界环境污染案件也必须以争端各方的同意为前提条件,并依照国际环境条约、协定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等作出判决。例如,国际法院自设立以来,曾解决过多起跨国污染事件,包括1949年的科孚海峡案、1974年的核试验案和1997年盖巴斯科夫-拉基玛洛水坝案等。

四、中国在解决越界环境污染事件过程中的立场

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各类环境问题,有些环境问题明显具有越界环境污染的特征,如2005年发生的松花江特大污染事件。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类似的问题仍然有可能发生。那么,我国在面对和解决这些越界环境污染问题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立场,如何才能充分体现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形象呢?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坚持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国际环境问题林林总总,但是,无论是从工业化的时间还是从对全球环境资源的占有和耗损比例上看,发达国家都对全球环境恶化负有较大责任。而发展中国家面临紧迫的经济发展任务,因此,在解决越界环境污染问题时,在坚持保护国际环境要素的前提下,也要区别对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其次,寻求国家间的合作解决。由于越界环境污染问题的复杂性,没有一个国家或集团有能力在一个时期只依靠自己保护环境,但秉承国际合作精神就能够以全球伙伴关系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包含越界环境污染在内的环境问题的解决还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性,需要各方面的专家和专业性的国际组织的参与,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和治理方案。

篇4

关键词: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现状;治理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3-0042-01

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因为集中饲养等问题,导致畜牧养殖行业粪污排放量急剧增加。粪污中一般都含有各种毒素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畜禽粪便当中的污染物质不仅包含了悬浮物、有机物,同时也有沉积物、气体以及细菌、病毒等[1]。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在收集、运输、储存过程中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很有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的家畜粪便产量每年大约为1.73×1011 t,如此庞大的粪便产量已经明显超过中国工业行业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所以必须要对畜牧养殖环境污染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法。

1 畜牧养殖污染现状

我国畜禽每年的粪便产量比较大,而粪便中的氮、磷等物质含量都较高。畜禽粪便总体土地负荷警戒值已经超过了最大额度,显现出环境胁迫与环境压力问题。

1.1 水质污染问题

水|污染一直以来都是畜禽粪便污染的主要体现形式之一,因为如果粪便的浓度比较高,而且还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处理就直接排入到江湖当中,会严重影响水质。以上海地区为例,上海市郊地区的集约化畜禽粪便每年流失率约为50%,而这些流失掉的粪便会直接流放到周围环境中,导致周围环境恶化,并影响当地地下水水质。不光是上海,其余地区的污染也比较严重,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广州市、北京市情况也不容乐观。

1.2 大气污染问题

畜禽的粪便在发酵之后,会产生较多的粪臭素等气体,这些气体会直接挥发到周围环境中,不仅会使动物应激,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对人类的健康水平产生影响。在规模化养殖的过程中,因为养殖场的高层管理人员一般比较轻视这一环节的问题,所以对粪便的处理比较随意,导致养殖场时刻都在散发较为难闻的味道[2]。这种味道会直接影响到周围环境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提升了空气污染指数。而且在恶臭的物质当中,包含了一些对人类影响较大的物质,这些物质会直接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并促使酸雨的产生。所以近年来各国的专家都在努力研究畜禽粪便当中存在的CH4以及NH3。

2 治理措施

2.1 好氧处理方式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使用好氧技术的方式来处理各种畜禽粪尿,将这些粪尿通过生物处理的方式,结合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序批式的反应器,是一种与Fill系统相对应的,在该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间歇性的活性污泥生产工艺。国内专家学者使用序批式反应器来处理粪便的实例比较多,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作经验丰富。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很难单独使用,需要结合其他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性处理。利用活性污泥膜分离技术来处理家畜日常产物带来的污水,利用膜取代前些年常用的二沉池,这种方法可以提升出水的稳定性,还可以提升活性污泥的浓度,让其抗冲击负荷能力不断变强,剩余下的污泥量也会逐渐变少,装置结构更加紧凑的同时,占地面积也变小[3]。

报道称,使用SBR来处理宰鸡场排出的废水,可以有效提升沸水当中CODcr的含量,而且整体去除率可以达到95%左右。一般情况下,屠宰厂废水都必须要经过预沉池、厌氧以及SBR等诸多工艺环节,在满足一级排放标准之后再排出。好氧处理也可以使用在畜禽粪便进入到污水之前,或者也可以将其单独和其余物质放在一起进行堆肥处理。对这些家畜的粪便先进行脱水处理,等到这些粪便完全干燥以后,再将其生产成有机肥来使用。

2.2 厌氧处理方式

厌氧处理是能量需求比较低,可以产生新的能源沼气,对温度、对环境都比较敏感,所以可以当成具有高有机物负荷潜力的物质来使用,部分好氧的微生物如果不能降解有机物,则可以使用厌氧的方式来产生沼气。

3 小结

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是近年来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中国的整体环境,提出了常见的问题以及问题解决方式,希望可以为日后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提升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彭家军,张韶林,陈妮琳,等. 畜牧养殖过程中针对环境污染的对策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16(24):240.

篇5

关键字:环境地球物理学;环境;治理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010-01

环境地球物理学是将物理学与环境科学融合起来,运用地球物理学与环境科学方法对地球环境的各种问题做出解决对策,使地球环境得到改善,使人类的生活范围发生变化,保证人类的生活不受各种地质灾害的影响。

1.环境地球物理学的总体概括

环境地球物理学是环境科学与地球物理学相互影响共同进步从而形成的具有两者特点的科学,它主要是将地球物理学中的思想和要领用作对地球物理场和地球物质的物理性质与人类生活周边情况联系的研究。当前看来,环境地球物理学是将是拥有远景潜能的科学,它的用途很广泛,不仅包括对环境污染的监督、自然环境改变的估计,还可以对已经存在的污染现象提出具体而有效的解决方法。环境地球物理学又叫做近地表地球物理学,它的最为明显的特色就是具有很高的分辨率、精密度和准确性。

环境地球物理学主要将地球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和大气圈作为最主要的探索范围,根本宗旨就是将地球物理内容运用到探索和处理出现在环境科学中的各种问题。环境地球物理学是探索地球物理场和地球物质的物理特征与人类生活有什么联系。所谓的联系是指:一,地球物理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和其他生物特别是人类身体情况具有强大的作用,反之,人类在地球上做出的各种行为也会使地球物理场与地球物质产生明显的改变;二,地球的物理特征与地球物理场的改变是由人类生活的自然与人工环境的改变所造成的。地球环境物理学探索的方面有:地球物理场对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的监督和解决,探索整个地球所发生的改变。

2.环境地球物理学的现状

在最近的这些年里,环境地球物理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它从未停止过前进与自我完备的脚步,所以它在环境的分析、监督、估计和改变等问题上起到的作用是不断增加的。与此同时,地球物理思想在能源寻找中所占的比重在慢慢变低,但是在环境方面所占的比重却在慢慢升高。根据美国1993年全部地球物理用度去向数据显示,石油与天然气勘测所占用的地球物理用度从之前的85%降低至65%;金属矿勘测所占用的地球物理用度从之前的9%降低至2%;但是环境科学项目探索所占用的地球物理用度从以前的1%上升至26%。在当前来看,对环境地球物理学的探索已经是21世纪关注的焦点,也一定会变成当代地球物理学最重要的部分。

中国的环境地球物理学在1989年得到了提议,在之后近20年里,中国的科学家对此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无论是在著书还是建议提出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与此同时,环境地球物理学也得到了从事物理学研究人员的重视。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呈指数方式增长,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国家的富足,还有各种各样的污染,环境不断的恶化,被污染的最严重的是水源与土地,但是水源与土地却是别的环境科学极少关注的,所以在中国支持环境地球物理学是很根本的要求。

目前为止,我国的环境地球物理学目前为止还是一门不太完善的科学,这里不完善不只是理论上的不完整,还有就是没有得到所应有的重视,在国外已经有了专门的机构,但是在国内却依然没有成立相关的机构,这也就要求国家增大支持力度,使我国的环境地球物理学更有效的发挥其作用,使其成为更加完善的科学。

3.环境地球物理学物理学的发展方向

环境地球物理学在最近的时期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对地下水污染原因的寻找、监督和探索,天然的核辐射,电磁辐射,地球物理场环境效果,城市中抛弃的垃圾应该放置位置的选取和监督,干旱地区水质咸淡的观察还有环境地球物理途径的整体探索的方面。这其中最重要就是能够产生污染的物质和地球内里的物质之间的关系,还有能够产生污染的物质是否会对地球的物理场产生什么样的作用。

地球环境物理学在日后的发展中将应该继续注重对地球环境污染的治理与防护,各种地质灾害的预计和对新的地球物理科技的改进与研发等方面。

3.1 地球环境污染的治理与防护。环境的污染是现在地球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所以如何将环境地球物理学的方法运用到如何更好地解决环境污染和怎样更有效的保护地球不受污染的威胁。这不仅要求环境地球物理学本身是一门具有应用价值的科学,还要求科学家更加努力的将环境科学与地球物理学更好地进行改进,使两者彼此影响,研究出更加适合地球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法,使地球环境不再继续恶化,使其情况渐渐好转,焕发出新的生机。

3.2 各种地质灾害的预计。地质灾害是现在社会所面临的最大的危险,是不可预计的,这种危险包括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海啸等,每年死于地质灾害的人们不计其数,所以,如何更好地预计地质灾害是很需要的。地质灾害是地球发生的物理性改变从而导致地球环境产生变化,这不仅是物理学的知识也包括环境科学,所以应该更好地运用环境地球物理学内容更有效的预报地质灾害,使人们免于遭受各种大自然带来的危害。

3.3 地球物理科技的改进与研发。对地球的各种探测都需要有现代高级科技的支持,现在的高科技是远远不能满足所有地球环境的探索的,比如说对于地震的预报还没有做到百分百的准确,这就要求技术人员运用物理学技术,研发出更完美更精确的仪器,对环境治理或者是灾害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环境地球物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但是在快速发展的科学,它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它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因为有很多的问题需要用它的知识去解决,用它的内涵去指导,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解决治理污染的方向,将物理学与环境科学更好地融合,使环境地球物理学不断地进步。

参考文献

[1] 曹俊兴,贺振华,朱介寿:《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997年工程与环境物理国际学术会议侧记》,《地球科学进展》,1998年。

[2] 楚泽涵,王小波:《地球物理学在生态环境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地球物理学进展》,1997年。

[3] 崔霖沛:《地球物理方法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水文工程地质》,1997年。

[4] 徐宝慈,《环境工程地球物理学-一个新的前沿领域》,《中国地质》,1995年。

篇6

一、民法学与环境法学的沟通是完善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制度的客观要求

环境污染侵权是伴随着工业化及其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特殊侵权行为,不仅直接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且往往会以受到污染或破坏的环境为媒介,造成对他人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害。因此,在世界不同法律文化背景之中,有关环境污染侵权责任问题的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在民法、民法学以及环境法、环境法学中,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同时,在国际法和比较法领域,它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各方面的关注[1]73。

一般而言,应对现代社会环境污染侵权问题的法律,实际上是以民法中的人身权、财产权的民事法律保护和民事法律救济为起点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形成和发展也主要是从民法中的侵权法理论和实践中脱胎而来。具体而言,英美法系国家的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法主要是从普通法中的妨害行为法演变而成,大陆法系国家的环境侵权法主要是在干扰侵害法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日本的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法则是起源于公害的无过失责任法[2]1。通常所指的民法是指近代民法,是适用于全体人的法、一个无等级社会的法[3]15。民法中,人的形象根植于启蒙时代,是尽可能地自由且平等、既理性又利己的抽象的人,是“兼容市民及商人的感受力的经济人”(古斯塔夫语)[4]。这决定了民法的价值判断必然以个人为中心,以权利为本位。近代民法建立在私法自治的基础上,其伦理基础即人的相互尊重,旨在保障每个人的存在及尊严。借助于康德的道德训诫来表述,民法的目的是:“人之为人,其自身系属目的,不得仅99以目的使用之。”[5]35民法属于私法的范畴,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以个人为法律的本位,以意思自治为基本原理。由于民法是现代社会生活的法律基石,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民法是与社会生活最为贴近的法律部门,并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解决平等主体之间因环境污染而产生的侵权冲突和纠纷的基本法律手段。换言之,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个人乃至群体的人身权、财产权的侵害,是民法对于环境问题作出回应的直接原因。环境问题既向传统民法、民法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也为民法、民法学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6]251。民法需要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反映环境保护这一社会实践的客观要求,并在发展中变革传统民法的理论和实践。

与此同时,当代环境危机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各个方位的日益凸显,使得传统的民法理论和实践在解决因市场失灵而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由于民法的私法法律视阈的局限性,以及其采用的私法手段解决环境污染侵权问题的事后补救、司法消极干预、诉讼效力限制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单纯地运用民法手段难以充分适应环境保护社会实践的现实需要。由此,以专门调整环境保护社会关系和解决环境问题为己任的环境法应运而生。在这个新兴的环境法律部门中,包含着以公法管制为特征的大量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的法律理念和制度。尽管如此,环境法仍然不可避免地关注到民法所关注的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以及对污染受害者进行民事法律救济的私法问题。实际上,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责任理论不仅是环境法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最早引起学者关注的、与民法相关的研究领域,而且,与民法相关的环境法律问题仍然一直是环境法学者研究和关注的重点[7]。

面对我国环境污染侵权责任问题的现实挑战,环境法既要依托于民法相对成熟的理念、制度和方法,同时还需要透过其独特的部门法视阈,对环境污染侵权的传统私法救济手段进行修正、补充和完善,并提出一些新的法律解决方法和路径。例如,民法视阈中的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主要是为了使污染受害人的合法人身、财产权益获得弥补和赔偿,而环境法视阈中的环境污染侵权责任除了考虑对污染受害人的民事法律救济之外,还注重考虑环境污染的预防和建立环境污染的社会安全保障机制。又如,为了有效地、及时地解决层出不穷的环境侵权纠纷,环境法中环境污染侵权救济机制需要摆脱单纯的私法视阈的局限性,并通过杂糅公法手段和私法手段,发展并演化出一些新的环境侵权行政救济机制和环境侵权法律责任形式;其结果是,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社会化的思路被逐渐引入到环境法理论和实践之中,有关保险制度也出现在环境法视野之中。

当前,随着环境污染事件的频繁发生及其影响程度和范围的不断扩大,环境污染侵权责任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社会问题,对我国环境法治建设构成了严峻挑战,从而日益成为民法学和环境法学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学者认为,我国现阶段对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污染环境和破坏资源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的侵权救济领域,重点关注归责原则、举证责任、因果关系和责任范围等问题,侵权责任社会化的思路最终被引入有关的环境侵权领域,从而推动了民事侵权理论的发展[7]。由于民法学和环境法学对环境污染侵权责任问题的不同法学视阈的存在,两个学界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成为完善我国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制度的客观要求。对于这一问题的共同关注,以及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公平、合理、有效的法治方法和路径,则构成了我国民法学与环境法学的沟通与互动的客观基础和根本动因。

二、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协调

在我国,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理论研究和法律实践起步较晚。环境污染问题之所以引起民法的关注,主要是因为环境污染问题造成了人身权和财产权的侵害问题并引发了社会冲突和纠纷。早期有关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法律制度主要体现在专门民事立法之中,特别是散见于1986年《民法通则》之中。作为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法律,《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奠定了我国环境侵权污染责任法律制度的法律基础。具体来说,该法第124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此外,该法第107条关于不可抗力的规定,第123条关于高度危险作业的民事责任规定,以及第83条关于不动产相邻关系的规定也都与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有一定关系。环境污染侵权往往是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并具有复合性、滞后性、累积性、迁移性等特征,民法试图通过不断地调整和变革自身的理论和实践,以适应保护污染受害者合法权益的现实需要。例如,传统民法中过失责任的归责原则在环境污染侵权案件中不利于有效地保护污染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民法中环境污染侵权归责原则的发展经历了“过失客观化”、“违法即过失”到过错推定,乃至最终无过错责任的确立[8]。除了引入无过错责任外,民法还通过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举证责任等程序规则的变革,来不断适应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法律实践的现实要求。实际上,《民法通则》将环境污染侵权作为特殊侵权行为予以对待,并在其构成要件,特别是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方面做出了特殊的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法对于环境污染侵权责任问题的重视和关注。

就我国环境法领域和环境法学研究而言,环境污染侵权责任问题也逐步成为最早受到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在1989年《环境保护法》及其后颁布的一些单项环境污染防治立法中,对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分别做出了规定。不过,我国环境法中有关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规定,基本上都是因循《民法通则》相关条款的规定,再结合环境法的理论和实践而做出的一些更为明确、具体的要求。尽管如此,在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具体法律规定方面,由于民法和环境法存在一些立法用语上的差异,使得对于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在理解和适用上出现了一些歧义。例如,《环境保护法》第41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于承担责任。”由于该规定中没有包含《民法通则》第124条中“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的表述,使得在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是否包含行为的违法性的问题上,产生了理论上的分歧和司法实践中的障碍。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制定和修订的一些单项环境立法中,分别根据水污染、大气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不同的环境污染形式,对于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作出了更为明确、具体的规定。这些环境单项立法主要包括1984年颁布、1996年和2008年两次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1987年通过、1995年和2000年两次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1995年《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6年《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82年通过、1999年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以及2003年《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这些法律涉及的环境污染侵权责任规定大都沿用了《民法通则》或者《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一个明显的立法特征是,考虑到环境污染侵权法律救济的现实困难和障碍,以及结合不同环境介质的污染特征和造成的环境污染侵权事实,我国环境法学者呼吁在相关单项环境立法中规定更加明确的关于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法律适用的条款,以保护污染受害者的合法环境权益。一定程度上,这些单项环境立法反映了环境法学者的这种主张和要求。例如,《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修订)第85条规定:“因水污染受到损害的当事人,有权要求排污方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由于不可抗力造成水污染损害的,排污方不承担赔偿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水污染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排污方不承担赔偿责任。水污染损害是由受害人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减轻排污方的赔偿责任。水污染损害是由第三人造成的,排污方承担赔偿责任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该法第87条还规定:“因水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排污方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显然,这些细化的实体性和程序性的法律规定,有利于污染受害者援引法律保护自身的合法环境权益。

从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立法的形成和发展脉络可以看出,我国立法实际上采取的是民事立法和环境立法的双轨制,并分别反映了民法学和环境法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其对于立法实践的能动性。因此,民法学和环境法学的积极沟通与有效互动是确保我国环境侵权责任制度的统一性、协调性的根本要求。实际上,近些年来日益增强的民法学和环境法学的沟通与互动,为2009年《侵权责任法》以专章形式规定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提供了较好的理论铺垫。针对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几个关键问题,《侵权责任法》在第八章用四个条文分别规定了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无过错责任原则,污染者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以及环境共同侵权和第三人原因造成污染损害时各个责任主体的责任范围等内容。可以说,该法推动了我国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立法进步。尽管《侵权责任法》属于民事立法的范畴,但对于环境污染侵权责任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民法学和环境法学的共识,是民法学界和环境法学界沟通与互动的结果。

三、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拓展

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是基于特定社会语境下的自然科学发现、伦理道德观念、政治价值取向、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的认知产物。随着环境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演化及其社会认知的深化,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法律制度肯定需要不断地予以拓展。目前,环境本身损害的民事法律责任问题,以及新型环境风险引发的侵权责任问题,已经引起了法学理论领域和法律实践部门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这些新的环境污染侵权责任问题对于民法学与环境法学的沟通与互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

(一)对环境本身损害的民事责任问题

与传统的侵权行为不同,一般而言,环境侵害行为往往是通过环境介质而对他人人身或者财产产生的侵害,并兼具对个人和人群的私害性和公害性。在传统民法的视阈中,由于民法以个人权利的保护为出发点,民法(特别是其中的侵权行为法)关注和保护的是以个人为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而无法关注到具有公共财产属性的一些环境要素,如土地、水资源等环境要素,以及本身并不具备财产属性的一些环境要素,如大气、水等环境要素。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由于民法尚无“环境”观念,更无“环境损害救济”观念,民法中的侵权法的功能只以填补个人损害为唯一要旨[6]232。然而,由于环境污染的空间跨度和时间跨度都在急剧地扩大,相对于人身、财产权利受损害,在很多案件中,对于环境本身的污染或破坏而造成的损失往往要大得多,治理、清理和恢复费用也更为巨大。例如,在2004年四川沱江水污染事故中,肇事者川化集团仅支付了1100多万元作为对相关利益主体渔业财产损失的赔偿,并交纳了100万元的行政罚款。而实际上,该事故导致了当地约100万人的饮水受到严重影响,直接经济损失约达3亿元;另据专家估计,沱江生态系统的恢复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又如,2010年美国墨西哥湾BP石油公司石油泄露污染事故,以及我国大连发生的输油管道破裂而造成的海洋污染事故,相对于巨大的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的损失而言,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损害在某种意义上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实践中,这些治理、清理和恢复受污染的环境的费用或者需要由公共财政和社会来负担,或者因公共财政的无力负担而导致了对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放任。由此,暴露了民法的以私法救济为基础的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法律制度的不足和局限。因此,国外有学者呼吁在国际法中建立协调的环境本身损害法律责任体制[9]。对环境本身损害的赔偿问题无疑对传统民法的侵权责任理念和规则构成了挑战[1]1。考察我国现行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立法,不论是民事立法中的环境污染侵权责任还是环境立法中的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实际上都是从现有的民法理论与实践出发,关注于人身、财产权利的保护和救济,并没有涉及到环境本身受到侵害的损害赔偿问题。以《侵权责任法》为例,虽然该法专章规定了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但是一些环境法学者所主张的对环境本身侵害的法律责任并没有规定在其中。该法第65条要求行为人承担责任是因为行为引起的环境污染造成了权利人的利益损害,要求行为人承担的是侵权责任,作为责任构成要件的损害可以理解为某种权利主体的损害,如人身损害、财产损害等[10]。据此,《侵权责任法》显然没有涉及到环境本身受到污染或者破坏的民事法律责任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其体制改革的深入,环境资源的诸多价值也逐步得以浮现,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环境资源市场化趋势。一方面,这种趋势对于解决环境本身受到污染或者破坏的民事责任问题是一个重要契机。显然,市场化的领域应属于私的领域,民法的调整作用和私法手段的运用是解决环境本身损害责任问题不可或缺的手段。吕忠梅教授指出,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公法调整手段中,通过启动私法机制,可以有效防止“政府失灵”,从而优化环境资源配置、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11]。另一方面,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出发,环境法学必须突破民法学“兼容市民及商人的感受力的经济人”的视阈,在解决环境问题时必须超越传统民法通过“意思自治”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6]232。实践证明,政府行政管制手段和市场机制调控手段的结合,已经日益成为我国解决包括环境污染侵权责任问题在内的环境问题的基本路径。我国有学者提出,以往环境法学所讨论的环境侵权只是环境侵害的间接结果,对这种侵权的矫治及对受害人的补偿等,是传统法律部门的事,而环境法的使命则是防治对作为媒介的环境的侵害[12]。这种观点似乎有失偏颇;因为对于环境本身污染或破坏的法律责任问题,仍然无法漠视和摆脱传统民法侵权责任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运用。在此方面,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法律实践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例如,2004年欧盟颁布了《关于预防和补救环境损害的环境责任的第2004/35/EC号指令》。它以污染者负担原则为依据,试图在欧盟范围内建立了一个针对环境本身受到损害的民事责任法律框架,以解决对环境本身污染或破坏的民事赔偿责任问题。该指令以传统的民事法律责任构成理论为基础,结合行政法律手段的运用,在环境本身受到污染或破坏的民事责任方面,实现了突破性的变革。对于我国民法学和环境法学围绕着环境本身受到污染或者破坏的民事法律责任问题的沟通与互动,这种做法无疑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借鉴。

(二)新型环境风险带来的环境风险侵权责任问题

伴随着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一些具有高风险特点的新型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转基因生物技术、核污染的扩散等新开始显现。这些后工业社会的环境风险的特点在于其在科学上所具有的不确定性:一方面,科学上难以对这些环境风险所造成的损害及其发生的概率进行可靠的预测;另一方面,确切地评估可能发生的损害范围和程度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具体而言,环境风险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损害地理范围的不确定性,如气候变化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的不确定性;二是影响时间的不确定性,如有毒化学物质或核辐射的环境影响;三是影响的滞后性和累积性,如气候变化的环境影响等。“在风险的界定中,科学对理性的垄断被打破了。”[13]即使是科学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在环境风险的预测和防范方面,也往往是束手无策,难以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做出科学的判断。然而,如果不对环境风险采取广泛的应对措施,将极可能发生严重或者不可逆转的环境威胁、环境污染或破坏,以及对人身健康权、财产权的巨大侵害。这里以气候变化问题为例进行讨论。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大气环境中的过度累积。从温室气体的排放分析,其排放主体不仅具有现实社会的多元化特征,而且还具有产业革命以来的历史累积性特征。关于气候变化的损害结果,美国国家科学院255位院士(其中有11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指出:“地球变暖将导致许多其他气候模式以现代史无前例的速度发生改变,包括海平面上升以及水文循环变化的增速。二氧化碳浓度的日益增加正在使海洋的酸度增加。”而且,“复杂的气候变化作为一个整体威胁着沿海的社区和城市,威胁着我们的食物和用水供应,威胁着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威胁着森林,威胁着高山环境,以及威胁诸多其他。”他们还指出:“对于像气候变化这样一个潜在的巨大灾难,不采取任何行动则会对我们这个星球构成一种危险性的风险。”[14]然而,与传统的侵权行为不同,气候变化引发的环境侵权十分复杂。它可能是一因多果,也可能是多因一果;它既可能造成近因损害,又可能造成远因损害;它既可能是一种即时的损害,也可能是一种滞后的累积性损害。这样,对于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特定侵害行为或活动,不仅其侵权主体难以确认、损失程度和范围难以估量,而且,直接因果关系的确认也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在民法中,侵权民事责任的适用条件是以侵权主体和受害人的确定性、违法行为的确定性、损害结果的确定性,以及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确定性为前提。显然,如果拘泥和固守于传统的民法侵权责任理论,则无法解决环境风险造成的风险损害责任问题。为了公平、合理地实现对环境风险损害受害人权益的法律保护和救济,需要加强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沟通,并对传统民法的侵权民事责任法律制度和机制进行调整、变革和创新,才可能有效地应对新型的环境风险侵权责任问题,从而共同解决环境风险侵害产生的民事法律责任问题。例如,可以考虑在变革传统侵权民事法律责任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环境风险社会或者集体分担责任机制,包括环境风险基金、环境风险救助基金等,以应对环境风险并解决环境风险侵权的法律救济问题。然而,环境风险社会或者集体分担责任机制不仅离不开传统民法的侵权民事法律责任理论和实践的变革,而且需要创新和发展环境法中污染者负担原则和风险预防原则的理论和实践。

篇7

汽车制动系统故障灯亮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如下:

1、刹车片磨损严重,刹车片分为带有感应线和不带有感应线两种,带有感应线的会在刹车片磨损到极限位置时,感应线就会自动接通电路,这时就会亮起故障灯。需要更换刹车片。

2、刹车油液位过低,制动液缺失同时还会伴有制动力明显不足,严重甚至会出现失去制动力的状况。这种情况警告灯会亮起。只要及时补充制动液即可。

3、刹车系统漏油、假报警。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技术性能,导致油、燃油的浪费,消耗动力,影响车容整洁,造成环境污染。会使故障灯亮起,需要更换衬垫或者油封加以解决。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关键词:干法造粒制粉,陶瓷原料制备,干法制粉,湿法制粉,节能环保

1 前言

陶瓷行业目前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具体体现在其粉料制备、烧成和精加工三个方面;目前陶瓷粉料的制备是由泥土原料与矿石料经球磨机制成料浆,然后再由喷雾塔喷干造粒而获得的。就球磨而言其能耗巨大,以18t球磨机为例,它需要180kV电能且须连续工作16h,也就是说它的单班能耗达2880kWh。

通过球磨获得的原料是含水率高达33%的泥浆,将这些泥浆经过喷雾干燥,使水份从泥浆中蒸发排放掉,制成陶瓷厂所需的含水率为6%~7%的粉料,不仅浪费了25%左右的水,而且这其中还要消耗掉使25%左右的水变成蒸汽的热能;在喷雾干燥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燃油,燃油燃烧的热效率极低(

本技术所提供的粉料超细化干法造粒制粉技术及后加工工艺干法制粉,用来取代原有的球磨、喷雾造粒工艺的湿法制粉,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陶瓷行业粉料制备方面的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

2 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目前国内外均使用球磨机和喷雾干燥塔作为陶瓷粉料的主要生产设备,这种工艺加工手段既造成了能源浪费又造成了环境污染。近年来超细粉体的发展极其迅猛,但其应用领域主要在高分子材料、涂料、油漆、胶粘剂及造纸等行业。而对于大量消耗粉体的陶瓷行业,目前仍主要采用湿法球磨喷雾干燥造粒的普通粉体。

国内大多数超细粉体制备设备都是依靠国外进口或仿制,缺乏自主创新,主要表现在工艺不连续、单机产量小、能耗高、粒度分布不均匀等方面,对粉体的后加工研究很少。特别是在陶瓷行业,至今仍然沿用球磨工艺,所产生粉体的粒度粗,生产过程不连续,能耗高、污染大,如何使用新技术、新装置对这一传统产业实施升级改造,显得尤为重要。

3 技术产业化前景分析

目前,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企业已达3800家以上,其中建筑陶瓷企业有2860家左右,整个陶瓷企业区域化集中程度非常高,仅佛山陶瓷产品的产量就占全球总产量的25%。陶瓷行业是一个高能耗行业,其生产能耗占陶瓷生产成本的30%~40%,高能耗带来高污染,对迅速发展起来的陶瓷产区及周边地区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本技术的实施,将从根本上解决高能耗问题,同时只要对陶瓷成形工艺稍加改进,就可以使得陶瓷的烧成时间变短,从而进一步节约能源,如果该技术能在陶瓷行业推广使用,其经济及环境效益将是极其巨大的。

4技术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及技术、经济指标

4.1 主要技术内容

传统的球磨机是利用球磨机桶体的旋转将桶体内的球石带到一定的高度从而储存能量,在球石下落过程中形成冲击力,击打物料从而起到物料粉碎的工效。这种粉料制备方式设备简单,可以通过加长工作时间的方法获得粒度符合要求的粉料,而且混料均匀。但其显著缺点是占地大、能耗高、生产效率低。

本技术主要包括粉料超细化干法造粒及后加工新工艺,以连续作业的方式,将粉碎、混料、超细着色在同一工序中完成,简化了生产工序,降低能耗,而且产量可大幅度提高。

4.2 技术方法、技术路线以及工艺流程

4.2.1技术方法、技术路线

本技术采用预粉碎设备对陶瓷原料进行预粉碎,使物料的尺寸小于120目,这一过程要注意防止铁等杂质的引入从而降低粉料的质量;将经预粉碎后的物料与其它原料(色料等)进行粗混,然后一起进入强力机械粉碎机进行超细加工,如此获得的原料经造粒后制成陶瓷用粉料。

整个造粒过程将采用如下设备流程组合:

(1) 陶瓷原料的预粉碎使用震碎机;

(2) 原料预混是本技术的关键环节,它将直接影响成品粉料的质量,这一环节将采用强力连续式预混机;

(3) 强力机械粉碎机是本技术的另一项关键设备;

(4) 造粒制粉将采用圆柱雾化微波造粒机。

4.2.2工艺流程

本技术采用如下全新的粉料制备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主要工作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喂料机将泥土原料或矿石料送入雷蒙磨机组进行预破碎,在预破碎过程中去除杂质后分级,将小于120目的粉料选出,粗粉筛选后再回到雷蒙磨机中;

(2) 将预破碎的粉料与一定配比的色料送入强力连续式预混机组进行均匀化混合;

(3) 将预混后的粉料送入超细加工机组进行超细研磨,使粉料达到超细体及着色效果;

(4) 将超细体着色的粉料送入圆柱造粒机组,进行雾化粉水凝聚微波造粒,从而达到颗粒级配与含水量稳定的粉料;

(5) 将造粒好的陶瓷砖生产用粉料送入储藏料仓备用。

4.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 生产能力:4t/h;

(2) 粉料粒度分布:d50

(3) 能耗:约135kV/8h;

(4) 生产方式:连续生产;

(5) 环境污染:无粉尘、烟气、污水、废弃物。

5 技术特色和创新突破点

本技术以连续作业方式,将粉碎、混料、超细着色在同一工序中完成,改变了传统的间歇式工艺,简化了生产工序,降低了能耗,减少了环境污染。

粉料研磨后可达亚微米级。由于粉体的粒度比通过球磨获得的粉料要细得多,因而在烧成过程中的高温反应活性增高,亦可有效减少烧成时间;同时微细的粉体颗粒粒度分布均匀,可使陶瓷坯体的强度增高,提高产品性能,提高色彩鲜艳度。

6社会和经济效益分析

该技术的推广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在:

(1) 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由于取消了喷干造粒过程,无须燃烧柴油获取热能,这将极大地改善陶瓷生产地区的空气质量。减少了传统生产方式造成环境中的废气(SO2、CO、CO2、NOX及烟尘等)、废水(含铅、镉、汞、铬等重金属无素)、粉尘、游离SiO2以及噪声、热源;使生产区及周边环境有所改善;

(2)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国家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明确提出支持大型机械国产化和提高其技术含量,逐步替代进口;本项目的建设完全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3) 满足了市场需求,为陶瓷企业进行节能、环保、高效生产提供了保障;可减少粉料制备设备的投入,极大降低陶瓷生产企业的投资成本。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是我国近年来工业高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建筑陶瓷工业粉尘和烟气污染;而传统的粉料制备关键设备球磨机与喷雾干燥器正是产生高耗能、高污染的环节;本技术的实施将代替传统的湿法粉料制备工艺,为陶瓷行业推行清洁生产、降低污染、节约资源、改善工作环境和周边环境、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了有效的技术装备。

参考资料

[1] 奚天鹏,刘传义,何士安.粉体干燥-造粒-微波加热干燥新工艺[J].

塑料助剂,2005(04).

[2] 吴义权,张玉峰.镁铝尖晶石超微粉的制备方法[J].材料导报,

2000(04).

[3] 张忠杰.旋流式组合压力喷雾干燥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

[4] 王喜忠,于才渊,刘永霞.中国干燥设备现状及进展[J].

无机盐工业,2003(02).

篇9

虽然我国的环境检测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首先环境监测基础地位不牢固,并不能得到认可尤其是工业企业的认可,管理模式不具有规范化,参与环境检测的人员不足,导致许多活动不能够同时进行。环境质量考核体制还不够完善。在我国,环境监测由政府管辖负责,由环保部门进行实施,但是由于体系的管理关系过于分散化,使得上报不够及时,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其次,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虽然有了显著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监测使用的方法跟不上其发展的趋势。环境监测所得的数据不具有普遍性和特征性,监测结果的精密性也不十分的满足需求。最后一点是环境监测的区域范围不够,目前只出现在一些较大的城市,整体水平还是很低的。而且监测工作不具有针对性,受外界条件干扰因素较大,所以说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不够完善的,必须加以针对性的解决。结合具体实践,提高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有效性。

二环境监测问题的解决策略

环境污染包括许多方面,如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物质的污染,这些污染正在破坏着我们生存的环境,所以说完善环境监测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他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

1加强环境监测人员队伍建设

环境监测技术需要大量的具有专业知识储备的人员,这些人员的素质将会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所以要对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从而保证监测工作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监测技术人员一般包括收集资料的人员和研究整治人员。对于收集资料的人员来讲,他们应该进行实地的考察研究,所以针对于他们的培训,应当是保证监测内容的真实准确性,和遇到困难情况时的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精神。第一手的资料对于后续的工作尤为重要。对于研究整治人员,应当培养他们在日常检验工作中对各项指标熟记于心,研究所用到的技术也应当熟练掌握,只有这样,才能使检验的结果具有权威性,才能提出更加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还要求研究人员要有不断钻研刻苦的精神,不断地探索研究,从而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2提高监测技术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们的研究手段也应该随之不断地发展进步,对于一些特殊的手段更加应该熟练掌握,比如说现在的工业放射性污染十分严重,所以我们就应当掌握一种甚至多种解决放射性污染的检测方法;对于土壤当中可能存在的重金属污染,我们也应该具有先进的检测手段对这个问题及时的发现处理;另外导致空气污染的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粉尘等这些会造成酸雨、雾霾等物质的含量,也应当采取相应的检测措施,保证监测的结果能够及时准确的上传。我们要时刻谨记,监测技术与方法应该紧随时展的步伐,要保证多样性的解决方法和监测手段,从容面对各种环境问题的发生。

3仪器设备的配置

应与时俱进仪器设备是环境监测的主要条件,没有高科技的检测设备,即使我们有再优秀的人才,再多的检测技术也不可能实现环境的高效监督和治理,所以我们应当加强我们的硬件设施的配置工作。但是我们应当知道,先进的仪器设备配置也就意味着要有现金的高额支出,所以这就需要我们的政府部门,我们的国家要对环境治理问题足够的关心,要对治理好环境问题有足够的决心。我们应当知道好的仪器设备不仅可以使数据更加精准而且还能应用于人力所不能及的地方,比如在土地沙漠化严重的地区,人工的勘测费时费力还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更为重要是这种恶劣的环境还极有可能对监测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说应用仪器设备是保护监测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提高监测水平的一举两得的方法。

4建立环境监测的健全的法律管理体系

环境监测的基础性和认可性较差,许多企业并不会加以重视,所以我们应当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利用法律的手段和方法,对相关企业和个人进行约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环境监测工作平稳进行,才能使环境改善有保证。使得更多的人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从思想上、行为上保护环境,才能根本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三结束语

篇10

中学阶段正是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时期,中学生物课又与环境知识紧密相连。因此,生物课教学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中学生环保意识的重任。

一、立足教材,挖掘环保内容,将环保意识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生物学教材中蕴含了许多环境教育的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结合教材中介绍或涉及到的环境保护内容,将环境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在长期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如:在讲“青蛙”一节时,通过介绍青蛙惊人的捕食能力,使学生自觉做到不捕杀、不食用青蛙,并与捕食青蛙的行为作斗争,组织学生将课堂的实验用蛙放回大自然,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爱心。同时,引导学生联系近几年来的禽流感、猪链球菌病给人们造成的心理恐慌和生理病痛,从而使学生更加认识到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他们对周围环境问题的关心和重视

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界,了解现今的环境状况,以及环保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这样有利于他们将环境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认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向学生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内容,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热爱。向学生讲述,生物的多样性是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着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实现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例如,50年代以来,我国的野马、高鼻羚羊,白臀叶猴等十几种珍稀鸟兽已经绝迹或基本绝迹,据推测,在未来的40年内,亚洲象、华南虎、东北虎等十多种珍稀动物将在中国消失。科学家们估计,地球上现在每天都有一个物种绝灭,如果不加以保护,物种的消失速度还继续加快,生物资源极待保护,能源危机迫在眉睫。以这种危机感来激发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热情。

2.展现当今环境污染和破坏情况,激起学生产生环保意识。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与环境不可分离,人类与自然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环境遭受到污染和破坏,必定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利用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事例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容易激发学生产生环保意识。

三、组织各项课外活动,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根据生物教学实际情况,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其力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课堂教学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学到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又能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1.每节生物课课前由学生收集一条环保信息,朗读给班级同学听,并形成制度。由于近几年媒体都注重宣传环保,实际收集并不难。关键是学生没有主动意识去获取,这样做使其自觉留意环保知识,培养环保忧患意识,通过课代表整理后形成宝贵的资料,对教师而言同样是有价值的。

2.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环境科学知识的讲座、故事会或利用电教手段增补环保知识。以课外阅读为基础,增加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现在中学生的求知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文章,帮助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由来和解决方法,并引导他们把学到的环保知识与课堂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

3.实地考察居住环境,亲自体会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如开展生活垃圾污染现状调查、农贸市场塑料袋使用及危害、森林公园植被群落结构调查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校园环境、工矿企业、河流、湖泊的污染情况,并就如何防止污染发表自己的见解。

4.倡仪人人都来保护环境。配合“地球日”“环境日”“节水周”“爱鸟周”“植树周”等纪念日进行宣传,倡导保护环境。

5.组织系列专题讨论会。让学生自己准备台词或讲稿,如“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地球一人类唯一的家园”“中国城市的环境状况”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教育自己,提高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