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形势分析范文
时间:2023-07-20 16:39: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前经济形势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宏观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预计,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4.7亿元,同比增长3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18.9亿元,增长41.1%;第三产业增加值4.5亿元,增长9.5%。水电工业成拉动经济增长强大动力。预计上半年水电工业拉动经济增长29.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2.9%。
农林牧渔业生产稳步发展。种植业喜获丰收。预计,上半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10211公顷,产量883吨。其中:玉米产量51吨,同比增长13.3%;油菜籽产量675吨,增长0.2%;豆类产量达439吨,增长8.4%;蔬菜播面560公顷,增长7.1%;全县水果产量达12669吨,增长87.9%,其中:桃子5648吨,增长36.1%,李子6722吨,增长194.8%,其他水果162吨,下降3.6%,果用瓜中的西瓜产量2763吨,增长125.5%。畜牧业生产呈“二增五降”发展态势。预计,上半年全县肉类总产量5856吨,与上年发展持平,羊出栏1.17万头,增长3.5%;禽肉产量518吨,增长2.37%;生猪出栏6.06万头,下降0.8%;猪肉产量4563吨,下降0.04%;牛出栏0.54万头,下降3.6%;牛肉产量480吨,下降3.8%;家禽出栏30.76万只,下降3.9%。渔业生产稳步增长。初步统计,上半年水产品产量1359吨,增长3.4%。
工业生产高速增长。预计,上半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23.1亿元,同比增长81.3%。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22.3亿元,同比增长86.4%;规下工业总产值0.8亿元,增长2.0%。全部工业总产值中:水电工产值21.9亿元,同比增长88.0%。水电工业高速增长是拉动全县工业经济乃至拉动全县宏观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上半年,全县水力发电量84.1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加39.3亿千瓦时,增长87.6%。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今年以来,加强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预计,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亿元,同比增长32.5%,其中,项目投资(城镇+农村非农投资)完成7.3亿元,同比增长37.2%。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农投资完成1.7亿元,基本建设完成4.8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71.6%和21.9%;分别拉动投资增长14.2个百分点和16.1个百分点,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分别为43.6%、35.8%。
消费市场保持稳定。上半年,在各种节庆活动拉动下,消费市场保持稳定,预计,上半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5亿元,同比增长11.5%。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5.6%;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增长分别增长11.0%、10.3%。但限额以上餐饮业仍然处于负增长状态,营业额同比下降3.7%。
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上半年,县委县政府积极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全方位提供就业服务,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预计,上半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61元,同比增长8.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554元,同比增长13.0%。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县财政总收入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6%,其中,一般财政预算收入0.9亿元,增长77.8%。上半年全县财政收入主要依靠__电站所缴的增值税及其相关税赋,主要税收来源是__电站缴纳的增值税及随税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费收入。此外,通过深入推进生态特色农业、生态工业经济、生态养生旅游及重大项目建设等多渠道培植财源,促进财政收入持续健康增长。
金融保持稳定。6月未,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0%;各项贷款余额40.7亿元,增长0.7%。金融保持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总体看,上半年全县经济形势良好,但经济运行中各种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剔除水电因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据预计,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24.8亿元中:县本级约10.2亿元左右,约占41.2%,同比下降约0.2%;水电约14.6亿元左右,约占58.8%,同比约增长54%。剔除水电因素,全县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二是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加大。受种植业成本持续增加、养殖业动物疫情威胁、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等因素影响,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持续增长难度增大。
三是规上工业企业培育难度加大。因基础差,今年1月份新入库的5家规上工业企业仅维持2个月,就因主营业务收入达不到2千万元,被国家统计局工业司清退出库。目前,县本级仅有2家小规模规上工业企业,即水利电业公司和细木工板厂。
四是项目建设任务依然艰巨。从项目情况看,新
开工项目虽然数量增多,但中小项目偏多,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仅1个,上半年仅完成投资1310万元,对完成投资贡献不大。从目前投资情况看,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受往年基数大、本年项目小、投资后劲不足、增长空间小等因素影响,在缺乏亿元项目支撑的情况下,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困难重重。五是内需增长动力仍然偏弱。一是网络购物冲击较大,网上购物日趋普及,造成大量消费和资金外流,对我县实体店零售业务影响较大。二是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居民购买力减弱。
上半年,全县宏观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为完成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年经济运行走势判断如下:
水电工业是全县经济的主体,其增加值占GDP比重过高,水电工业对全县经济运行影响极大。预计,上半年水电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达55.4%,因此,它的生产状况决定了全县经济运行走势。2014年全县GDP逆势回升,呈高位运行态势,2014年冬季,__库区出现了自从电站投产以来少见的高水位。当前,__电站正常运行,上半年,水电工业生产不断攀升,下半年如无特殊因素影响,水电工业正常运行,在上年高基数的影响下,从第三季度开始,宏观经济运行开始逐渐回落,第四季度将回落到合理区间,全年全县经济增长7%预期目标可望实现。
一是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确保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坚持稳中求进、提质发展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既要坚持底线思维,不让经济发展失速,又要坚持战略思维,确保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
二是抓住国家实施重大发展战略机遇,加快县域经济提质发展。一是抓住国家重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大支撑带”区域发展战略机遇加快发展。二是抓住国务院对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即将出台,__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进入实施年,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__河____系统、__至__二级公路__段开工建设机遇,加快__经济发展。
三是深入推进生态特色农业,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坚持发展特色农业不动摇,继续培育生态农业产业和巩固生态农业示范工程,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化、品牌化。积极推广超级水稻良种良法,确保粮食安全;发展特色养殖业,确保畜牧生产发展。
篇2
一、经济增长持续回升,经济主体信心日益加强
初步统计,2009年GDP增长8.7%。从同比增速看,一、二、三、四季度GDP分别增长6.2%、7.9%、9.1%和10.7%,经济增速在逐季加快。从季节调整后环比数据看,2008年四季度GDP环比折年率为4.3%,是2003年三季度以来的最低点,2009年一季度开始明显回升,折年率为9.5%,而同比GDP增速则在去年二季度开始反弹。2009年二至四季度GDP环比折年率分别达11.4%、11.0%和11.3%,平稳较快增长。
人民银行5000户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去年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80.7%,比上季度上升5.3个百分点,自前年四季度探底到近十年来的最低值(60.9%)后,已累计提升19.8个百分点,达到了2007年3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去年四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60.7%,比上季上升2.6个百分点,连续3个季度出现上升。企业家对宏观经济信心显著增强。
二、工业生产增长强劲,企业利润状况不断改善
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0%,增幅较上年低1.9个百分点。其中,12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增幅比上年同月高12.8个百分点;季节调整后12月份工业月环比为1.15%,增幅比上月低0.54个百分点。
重工业生产加快,轻重工业增速差扩大。去年12月份,重工业增加值增长21.4%,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2.1%,重工业生产增速比轻工业生产增速快9.3个百分点,创1998年以来历史次高水平,预示经济增长速度将进一步提升。
企业存货余额持续增加,增势放缓,存货指数连续四个季度回升。人民银行5000户企业调查显示,2009年12月末,5000户工业企业存货余额较上月上升56%。
5000户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指数变化趋势亿元,延续了7月份以来的上升趋势,但环比升幅有所下降,企业存货增加幅度减缓。2009年4季度,5000户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指数较上季上升0.4至49.6,连续第四个季度回升,并连续两个季度超过48.9的历史平均水平,同样显示增加产成品存货的企业比例持续上升。
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大幅度回升。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在连续下降10个月后,在11月份实现正增长。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实现利润25890.8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较上年同期高2.91个百分点,较前5和前8个月的增速分别提高30.65和18.41个百分点。人民银行调查的5000户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在2009年12月份也呈现大幅回升。
三、国内需求稳定增长,国外需求有所改善
投资快速增长带动GDP企稳回升。在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的带动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速回升,2009年1~4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30.5%,为2006年8月以来投资增速首次超过30%,此后,去年5~12月投资累计增速均在30%以上。全年累计,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4139亿元,同比增长30.5%,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35.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2009年城镇新开工项目344769个,比上年增加87694个。
2009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67.2%,增幅比2008年提高61.8个百分点。尽管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累计增速在下半年出现回落,但全年增速仍处于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实际消费和居民消费意愿平稳增长。2009年全年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同比增长15.5%,实际同比增长16.9%,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季调后月环比增长基本稳定。居民消费意愿平稳回升。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去年四季度有38.0%的居民认为本季消费支出较上季增加,已连续3个季度平稳增长;有39.3%的居民预期下季消费支出增加,比上季提升7.9个百分点。
进出口持续回升,贸易顺差收窄。从2008年10月份以后,进出口形势急转直下,出现负增长。2009年一季度形势最为严峻,5月份以后,进出口降幅开始减缓,12月份出口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17.7%,出口规模相比危机前的最高水平,已经恢复了96%,外需进一步回暖;进口同比增长幅度连续下降12个月后,11月份增长26.7%,年内首次实现正增长,12月份快速攀升至55.9%,国内需求增长强劲。
从季节调整后的环比增速看,进口在去年2月份就表现出复苏迹象,之后一直保持正增长,并且在9月份以后环比增速逐渐走高;出口在下半年也表现出稳定的复苏迹象,12月份进出口月环比均达到历史高位。
2009年全年累计,出口同比下降16%,进口同比下降11.2%,贸易顺差为1960.6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020.7亿美元。去年四季度5000户企业景气调查中的进出口企业订单指数为54.1%,比2009年一季度的最低值高24.8个百分点,预期下季订单指数为52.9%,仍处于扩张区间。进出口企业销售情况和总体经营状况在逐季好转。
四、就业形势趋于好转
2009年下半年以来,在国内经济快速回升和国际经济步入复苏过程中,沿海省份许多企业订单回升,并接近金融危机前水平,劳动用工出现了短缺现象。
2009年4季度,人民银行城镇储户调查问卷显示,居民未来就业景气指数从去年1季度的42.2%,逐步上升到4季度的53.1%,连续2个季度高出50%景气值。12月份PMl分类指数中的从业人员指数为52.2%,其中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自6月份以来一直位于景气区间,显示制造业的就业情况好转。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统计显示,2009年城镇新增就业较2008年减少102万人,达到1102万人,远超过全年新增就业900万人的目标。
五、物价全面企稳回升,房价快速上涨
CPI、PPI等主要物价指数,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从高位持续回落并出现负增长。从季节调整后数据看,CPl月环比在2009年2月份进入正增长区域,PPI月环比在6月份进入正增长区域。2009年下半年,主要物价指标先后触底回升。CPI同比在连续下降9个月后,11月份首次转为上涨变化,12月份上涨1.9%,较11月份高1.3个百分点。全年累计下降0.7‰PPI同比在连续12个月下降后,12月份首次转为上涨变化,上涨
1.7%,全年累计下降5,4%。人民银行监测的企业商品价格(CGPI),其同比在连续12个月下降后,11月份转为正增长,12月份同比上涨3.4%,全年累计下降5%。CGPl月环比提升,下半年月均上涨0.7%,12月份上涨了1.4%。
从结构上看,去年12月份CGPI中的投资品价格同比上涨3.5%,环比上涨1.4%;CGPI中的农产品价格同比上涨7.7%,环比上涨2.7%;CGPI中的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3%,环比上涨1.5%。
2009年3月份以来,房屋销售价格环比已经连续10个月正增长,同比房价自去年6月份转正后加速上涨,1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8%,涨幅比11月份扩大2.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5%,涨幅比11月份扩大0.3个百分点。
200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比上一轮房地产价格高涨时期的2007年高20.8%,1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比2007年同期高7.4%。目前,一线城市房价已超过2007年下半年的高点,部分二、三线城市房价也接近或超过2007年的高点。
六、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信贷投放总体宽松
货币供应量增速加快。2009年12月末,M1同比增长32.4%,比上年同期提高23.3个百分点;M2同比增长27.7%,比上年同期提高9.95个百分点。M1和M2已经分别连续6个月和10个月在25%增速以上运行。12月末货币流动性(M1/M2)为36.3%,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为2008年2月份以来最高水平,货币流动性明显增强。消除季节因素后,12月份M1季调后环比折年率为14.4%,比上月末下降4.7个百分点,M2季调后环比折年率为5.2%,比上月末下降14.9个百分点,增速均呈高位趋缓态势。
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9.97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31.7%,比上年末加快13个百分点。全年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其中12月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798.3亿元。从结构上看,2009年新增人民币中长期贷款6.7万亿元,同比多增4.18万亿元;新增人民币短期贷款2.15万亿元,同比多增5241亿元;新增人民币票据融资4563亿元,同比少增1898亿元。
七、中国经济运行趋势展望
从总体来看,2010年中国经济继续向好的趋势有望不断得到巩固。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经济增长趋势
依据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测算的经济景气指数,目前工业增加值的一致合成指数、先行合成指数都已经显著回升,显示出未来经济将延续企稳回升的趋势(参见图18)。
在投资方面,在国家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政策推动下,企业投资意愿继续上升。人民银行5000户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企业投资意愿也逐步恢复,去年4季度企业固定资产、设备和土建投资指数分别为51.2%、50.5%和48.1%,比上季回升0.8、0.7和0.4个百分点。
在消费方面,去年四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消费意愿小幅回升,居民投资意愿略有增长,储蓄意愿有所回落。城镇居民判断收人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2季度的12.6%,回升到4季度的17%,并预期2010年1季度上升至22.1%。同时,银行家问卷调查显示,居民消费贷款需求景气指数从2008年4季度的51.8%(2004年以来最低点),逐步回升至2009年去年4季度的66.5%,达到2007年以来较高水平,居民贷款消费意愿已回升至较高水平。
在外贸方面,2010年世界经济缓慢复苏,我国对外贸易将出现恢复性增长,但也应看到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频发,我国贸易条件重新恶化,我国对外贸易形势仍比较严峻。
(二)物价变动趋势
依据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测算的物价景气指数,2009年四季度CPI-致合成指数已经触底回升,与先行合成指数在2009年上半年的触底回升形成呼应。目前,CPI先行合成指数继续上扬(参见图19)。
人民银行监测的5000户工业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景气指数,从2009年三季度的48.8%上升至四季度的51%,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上升。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显示,2009年四季度对未来物价预期指数达73.4%,已经连续四个季度上升。
从影响物价变动的因素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内货币信贷存量较高、国内需求继续回升和资源性基础产品价格调整等因素,对2010年最终物价水平产生上涨压力。同时,近6年来粮食连续增产,对稳定食品价格涨幅起到积极作用,部分行业产能相对过剩、消费市场供给充裕也将对物价上涨产生一定抑制作用。
篇3
关键词:经济形势 政策及措施 深化改革
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报告》2015年10月所的预计来看,全球经济增长今年和明年分别为3.1%和3.6%,分别是低于的该报告在4月和7月所预计的数据,根据数据推测,世界经济增长趋势呈现下行。
要分析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形势,主要就是分析仪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在此,就主要是分析美国的经济形势与我国国内的经济发展趋势,以此为我国的后期发展提高理论和指导。
(一)美国的经济形势呈现下行趋势
根据国际货币经济组织的调查数据:美国在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比例为1.8%,根据2015年4月的预测为3.1%,2015年9月预测2015年9月为2.6%,而2016年则为2.8%,相对于的全球和其他经济发达体,可见美国经济在2015年为下行形势,美国经济对于经济全球化的意义和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在贸易、金融以及在货币政策方面对全球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然而根据数据可知,美国依然还在金融危机中,多多少少仍然在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且美国的经济走向高增长在目前也是困难重重的,美国经济处于重要阶段,但是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的发展速度和趋势也是不可阻挡的,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对美国经济发展一集经济高增长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与美国在市场份额上进行竞争,影响美国的经济发展。就比如在技术方面,中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全球各国对中国设备需求量的增加就必然会对美国产生影响。
(二)中国的经济形势分析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占全球化的比重已经达到13.5%。在贸易方面:贸易规模已经成为全球第一。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就不断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对创新的重视和国家政策的相应调节,中国的实体经济尤其是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已经到达顶峰阶段,产能和供给已经趋向绝对的过剩。根据近几年数据显示,已经有在很多产业和行业已经出现了绝对的过剩情况。2014年中国铁矿石的产量近15亿吨,进口9.33亿吨,在全球进口中所占比重很大,已接近70%左右,因此,中国的需求对于全球的产品销售贡献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中国市场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很多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和经济政策的制定。如果中国的需求下降,则全球的经济势必会受到影响,在目前,中国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是不会减退的,并且就目前这一趋势也是不会改变的。
二、经济政策及措施分析
(一)制度性经济政策
第一,改革激罨制是保证人民建设积极性的根本举措
首先,激励国有企业的创新;国有企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主导地位,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始终突不破体制的限制、思想的限制等。
其次,激励科研创新;激励科研,保护产权。积极提高人们的创作积极性,激励奖励制度的创新;
再次,激励举报,保护举报者。对于经济发展中的经济违法行为,政府要从奖励制度创新方面出发,积极激励大家的监督与举报。
第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首先,保护个人的合法收入,增加地方税。个人税可以实行全国联网,这样有利于消除个人收入的巨大差距;其次就是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尤其注重打击非法收入,加强法律制定,人民监督。
第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经济建设解决后顾之忧
尤其是人们退休后的经济收入保障制度;解决退休员工的收入保障,保证人们工作积极性,以及全身心投入到经济建设过程中,因此,这对于我国经济建设有十分重要作用。
面的目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采取向相相应的措施来应对经济形势。
(二)非制度性的经济措施
第一,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互联网、大数据等基础设施建设。当前的社会发展已经在朝向的科技社会、知识社会。因此就要加强互联网等的建设。提高服务业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以此推动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以及管理创新。加大互联网与大数据的联系与融合。
第二,政府加强经济监督;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市场调节为主,国家宏观调控为辅,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就要退出这个领域了,而是要把各种手段综合运用,充分发挥政府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首先,加强相关法律的制定与运行的监督,确保政策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其次,在国家关键领域的发展中,政府在放权中要注重度和分寸的把握。但并不是全盘不管,也不是全盘监管,要根据时展特点充分的运用各种手段,充分发挥在经济背后的作用;然后,就是加大惩罚力度,对经济欺诈,及商业犯罪要加大惩罚力度。让经济犯罪,经济欺诈毫无生存余地;最后,加强对全体公民的意识教育,加强权利意识教育、法律意识教育等,充分发挥公民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再次,加强欠发达地区经济建设,尤其是西部经济建设。首先,加大资金投入,为西部经济发展提供充分的资本;其次,加强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后续力;然后,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尤其注重网络交通的建立,加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达地区甚至是与国际社会的联系。
如今的经济形势变化只在一瞬间,面对极速变化的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我们要对经济形势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在正确判断之后又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制定出相应的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宇辉,毛莹.当前国内国际经济经融形势下中国货币政策的分析[J].宏观经济,2015.
篇4
关键词:户型设计建筑风格 精细设计
1户型设计
当前的房型趋势与整个房地产形势是息息相关的,全国各地的情况会稍有差异,但面积趋小是一致的。房型的大小最终由市场来选择,单套住宅建筑面积减少的现象在2009年开始甚至以后都将持续。与现在的市场供给相比,房型面积呈现两极分化:大面积的豪宅还是有其固有的市场需求,特别在城市中心区域或者景观、区位特别优越的地段,量价都日趋稳定,作为较为成熟的供需关系,伴随整体经济总量提升,还会稍有增长;中间面积户型(指100~120m2)的市场将持续萎缩:而小面积户型(指70~90m2 )的市场占有率愈发占据绝对位置。整个分布就像一个宝葫芦――中间小两头大,就绝对数字而言,小户型比豪宅的发展潜力要大得多。在小户型设计中,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注意:
以“节能省地”为大前提,着力探讨节约型居住区的规划方法,如增加中高层楼栋的比例,以北向退台的楼栋形式节省日照间距,设计通风良好的一梯多户的单元住宅等等。
① 在容积率压力大、中小户型比例大的项目中,板塔结合式(见图 l)住宅可以较好的解决各种资源的占用与分配问题,如下图:
② 利用单体的斜边单元斜边单元在日照上较有优势,由于倾斜摆放使前后单元间距可适当减小:斜边单元轮廓线舒展从而面积增大,且争取了更大的采光面,所以斜边单元的户型往往采光通风较好;斜边单元视线开阔,结合景观资源可提升其价值,且立面、体型设计也易达到好的效果,有利于小区形象的提升(见图2)。
③ 利用单体的尽端单元
尽端单元是指位于单体端部的单元,因其外墙面较中间单元多,户型的日照、通风条件好,应充分利用其有利条件。但同时也要注意解决好开窗时与近处单体之间的对视问题。常见的户型处理手法有改变户型和增加户数两种。
④ 为满足节能省地的要求,每单元多户型成为设计趋势一梯两户、南北通透的板楼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居住者对采光和通风的要求,但对于那些高层带电梯的住宅,难免会带来较大的公摊面积。对于90m2以下户型,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同时为了紧缩户型面积,往往需要压减住宅进深以减掉户型中部多余的面积。这就造成板楼的厚度有所降低,由此导致的容积率下降又无法满足节能省地的需要。因此,一旦90m2及以下面积的户型成为主流,一梯两户的楼层格局很可能将被一梯多户所取代,板楼在住宅建筑中的主导地位也将让位于塔楼、板塔结合、连廊式住宅等其它的建筑样式,这样才能解决住房率和节能省地两方面的需要。
提倡住宅的精细化设计,追求户型结构的合理配置,功能空间的灵活可变、厨卫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以及利用压缩户内多余交通面积等手段在节地的同时保证居住空间的舒适性。
板式中高层住宅交通空间面积设计一般要求经济节约,除了满足基本的交通功能外,还应满足设备管线的有效排列、安全维修、底层入口空间结构对齐、方便进入、防止电梯运行噪声等基本要求。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墙面上布置管井、入户门、采光窗、垃圾暂存间等等,使其位置相对集中,占用空间合理紧凑。如: ① 管井的布置。布置管井时应考虑其位置对楼梯间和室内空间的影响,此外应考虑管井的面积、长度、检修口和操作空间的大小、水平管入户是否顺畅等问题。管井的布置大致分 3 种模式:
a 设在楼梯休息平台处;
b 设在入户平台的横墙上;
c 设在入户平台的纵墙上。
② 底层交通空间的设计。设计板式中高层交通空间时,首先要满足标准层的要求,同时兼顾底层空间的特殊需要。般住宅的单元出入口应设一定大小的门厅、信报箱或布置停留和管理空间,如室内外有高差时还应考虑轮椅坡道和旋转空间等无障碍设计。因此常需要在底层扩大面积形成入口空间,底层扩大空间有以下几种方式:
a一层变一跑楼梯,向外延伸扩大空间;
b把邻近户型的一部分改为入口,注意应尽量减少户型功能的损失:c如须南侧入口,可把一层南侧一小间(如书房)打通,在标准层设计时,应考虑好一层门厅所需的空间,注意结构、管线对应在及一层户型的变动等问题。
功能空间的灵活可变性是指,住户能够根据家庭生命循环周期的进展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需求“参与设计”,在己经确定的住宅框架中根据个人需求和喜好,对空间加以内部装修和改造。常见手法有:大空间结构体系、灵活分隔墙设置、模糊空间设置、复合式厨房设计和可变式卫生间设计。
推广精装修住宅,以工收化、标准化的产品,精细成熟的施工技术和环保的建材降低建筑成本,保证住宅产品的质量,减少在人力物力方面的浪费。目前盛行的毛坯住宅土建设计没有考虑室内空间的模数化和标准化,造成空间的浪费和布局的不合理,管线位置没有结合室内家具和设备的布置,也造成更多的浪费。长远看来,深化设计,发展住宅精装修住宅是势在必行的。长期以来,我国住宅产品产业发展滞后,建筑模数、分模数系列始终未得到长足发展,致使应用水平落后于国外20年。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充分应用模数协调的原则方法,指导住宅产品的开发,生产和安装。模数网格设计的目的,不但能保证结构组合(或现浇混凝土模板)的模数化系列尺寸,最主要的是为结构主体所包容空间(或称可容空间)提供了一个模数化空间,为建筑部品提供了模数化可能。这就为各种部品或是组合件提供了标准定型化、模数系列化和组合装配化的前提条件,才能使住宅产品及其配件生产和安装纳入工业化、集约化和组装化的道路。除此之外,尚应围绕模数协调工作,开展相关技术攻关的研究。
2 建筑风格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设计一界的各个领域内中国元素开始抬头,规划、建筑、室内和景观设计师们都开始了尝试及发展,有原封不动照搬祖宗做法的、有企图中西合璧的、有部分体现现代因素的、有以现代因素为主体现中式文化内容的,等等。
当前的居住产品的风格将更趋向于理性化、人性化、技术化、精细化、生态化和品质化。风格离不开结构的稳定和安全:生态环境恶化教会我们风格离不开体型系数的合理:经济危机教会我们风格离不开各项指标的经济合理性;房地产发展节奏的放缓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教会我们风格离不开建筑师们的精心设计和职业素养;越来越富裕的生活状态教会我们风格离不开消费者们展示个性的需要:精密制造和工艺的飞跃更教会我们风格离不开技术的精湛、规模化生产的可能和材料构造等的合理细致。
3 建筑师需有建筑策划意识
建筑策划应作为不同于设计方的第三方存在,其与业主之间的关系为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实现为主价值最人化是其工作。满足业主要求用专业语言帮业主表达出工程项目的想法,用符合业主要求的详尽的设计任务书传达给设计方。建筑策划不能由设计方进行,业主有可能不专业,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业主与设计方信息不对称。而业主的要求越来越多越具体,进行设计的障碍就越大。设计方肯定不会主动争取自己设计障碍,因此设计方不能完全站在业主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在业主不专业的情况下,就会产生业主与设计方信息不对称,设计方不会以实现业主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篇5
(一)2010年全年工业经济走势判断
从前三季度的发展势头来看,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不出大意外的话,预计2010年全年将保持恢复性快速增长的格局,增速将超过去年水平。但由于受近期宏观调控政策和发展环境变化的影响,第四季度增速很有可能较前三季度有所回落,工业增速可能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预计我国工业增加值2010年下半年增长10%左右,全年增速将达到15%以上。
1、“促内需、保增长”的基本政策没有改变,出口恢复性增长趋势明显,工业发展整体向好的趋势仍然存在
2010年的宏观调控仍以“促内需、保增长”为主要基调,采取“结构从紧、总量从宽”的政策思路,内需增长是保持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自2009年以来,国家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了内需的较快增长,弥补了金融危机以来外需不足的影响。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26.5%。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11.5%,国内贷款增长22.6%,自筹资金增长30.5%,利用外资增长3.9%。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492亿元,同比增长18.2%。当前消费者预期指数仍处在上升阶段,虽然7月份呈现小幅回落态势,但总体趋势而言,向上攀升的势头依然明显,说明消费增长能力仍有一定保证。进入2010年,全球经济和世界贸易显现复苏迹象,我国出口快速回升并创下新高。统计数据表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有继续走强的趋势,鞋类、塑料制品和玩具的出口增速大于整体的增速,服装出口也在加速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目前还未大幅损害劳动力密集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2、投资的超高速增长势头正在减弱,消费增长在短时期内很难替资增长
一是随着四万亿投资计划的逐步完成,短期刺激政策效应趋于减弱。2011年是此轮应对金融危机刺激政策和10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期的最后一年,各项资金投资将陆续完成,各项短期刺激政策陆续到期,投资对工业发展的直接推动作用趋于减弱。二是为防止通胀和抑制流动性,紧缩政策出台的可能性依然存在。8月份,CPI同比上涨3.5%,涨幅比7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年内CPI月度同比涨幅回落到3%以下难度很大。三是房地产市场调控组合政策的实施显示了国家打压房地产泡沫的决心,后续可能还会有一系列政策跟进。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基本建设和房地产的投资增速将放缓,这将直接影响到以钢铁、水泥等原材料为主的重化工业和其他关联行业的增长。预计第四季度工业经济增速回落的可能性较大。另外,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对过剩产能的抑制等一系列措施的推进,也将对短期内的工业增速产生影响。
3、世界经济复苏形势不明朗,人民币汇率升值和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出口需求的增长存在一定的变数
受全球债务危机及各国财政压力、美国内生经济增长动力乏力、全球不均衡复苏及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2010年二季度全球经济增速较一季度有所放缓,显示复苏势头在减弱,除了国际因素以外,在国内则主要体现在人民币汇率升值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压力两个方面。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开始呈现震荡向上的态势。从短期走势看,这种扩大波幅的升值模式将加大出口企业在汇率方面面临的不确定性,也会对本身议价能力较低的出口企业利润产生压缩。而今年国家加强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对于改善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特别是优化出口产品产业结构的政策也表明,中国对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取消出口退税将是长期性的,它反映了节能减排、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未来一段时间,中国还将进一步取消或降低其他“两高”产品的出口退税。出口加工类产业受的影响可能会比较大,进而影响到工业经济的整体运行。
(二)2011年工业经济形势预测与展望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和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成为“十二五”时期的中心工作已成定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促进节能减排”将是“十二五”时期工业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对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变化和宏观调控政策的预期分析,相对于2010年的高速增长而言,2011年的工业经济整体将保持平稳趋缓的增长,增速将很有可能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以结构调整为中心的增长模式将使工业行业发展出现分化格局。
在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我国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任务日益迫切,工业发展将加快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不同行业的发展也将发生结构性变化。一是在投资减弱和节能减排措施的影响下,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将受到更加严格的限制,以能源、原材料为代表的重化工业增速或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产业波动风险加大。二是在持续的政策支持和需求带动下,装备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技术密集型和高加工度的产业有望获得较快增长,对工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将有所增强,对我国工业结构改善的积极作用也会逐步显现。三是在外需再次面临压力的条件下,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制造等部分外向型产业在恢复中有望再次面临调整,尤其是受到原料、劳动力等成本上升的双重影响,部分处于低端产品制造环节的企业生存压力将再次凸显,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转移的步伐将会加快。四是以内需为导向的轻工、家电、食品等消费品工业将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部分产品可能出现较快的增长,但受制于居民消费倾向的惯性作用,消费品工业整体增速出现大幅变化的难度较大。在宏观经济短期复苏与经济结构长期转型的双重作用下,未来我国工业企业经营状况也会呈现加快分化的趋势,部分粗放经营、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将面临经营困难,被加快淘汰的困局,而具有核心竞争实力和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经营状况将会继续改善,并面临兼并重组做大作强的战略机遇。
二、政策建议
(一)立足扩大内需,引导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1、继续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投资需求
以“十二五”规划为基础,在保障房建设、落实西部大开发政策、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投入,民生、科技创新、节能环保等薄弱领域,积极增加新的项目储备,财政预算预留必要的支出空间,一旦社会投资增速出现大幅度回调势头,适度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同时,继续加快带动和启动民间投资,提升民间投资的信心和意愿,推动民营企业投资逐步接过国企投资的“接力棒”,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加强国际合作,有针对性地改善外商投资环境,积极加强国际合作,尽快扭转利用外资增速下滑的局面。
2、制定完善促进消费和提高居民收入的相关措施,积极培育消费新热点
继续实施促进家电、汽车、节能产品的消费政策,积极鼓励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继续采取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等措施刺激节能、环保、绿色产品的消费需求,引导消费升级。紧紧抓住3G发展、宽带建设、三网融合等市场机遇,加快推进软件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工业设计以及工业金融等生产业的发展,积极开拓新型消费领域。
3、加快推进城镇化,切实提高居民收入
以城镇化为依托,调整优化城乡和区域结构,扩大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调整不同阶层、区域、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结构,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发展社会公共事业,逐步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倾向。
(二)积极调整外经贸政策,继续改善出口环境
1、加强国际合作,及时调整外贸政策
针对当前出现的国际经济和贸易形势新变化,有针对性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及时国际市场和贸易政策信息,协调贸易摩擦,根据产品出口形势,灵活调整出口退税等相关贸易政策,不断改善出口环境
2、灵活调整人民币汇率政策
继续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协调国内外金融政策,充分考虑汇率平衡的长短期因素,根据形势适时保持人民币汇率政策的灵活性,在稳定出口增长的基础上,积极引导贸易结构乃至产业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
3、积极引导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提高“走出去”效率
及时抓住我国经济率先走出低谷的良好机遇,积极引导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加大“走出去”步伐,扩大对外投资领域,提高战略资源掌控和跨国经营的能力。
(三)加快调整工业结构,尽快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1、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落后产能淘汰
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和技术标准的门槛作用,对不符合要求的落后产能坚决淘汰。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加大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利益补偿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手段,促进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职工再就业,积极支持企业改造升级。
2、大力推进工业节能减排,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加强行业分类指导,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继续淘汰技术落后、污染环境、资源利用率较低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引进节能减排的先进设备;加大资金投入,通过投资、补贴、价格等经济杠杆,从研发、应用、推广等各环节加强财政资金引导,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充分调动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考核体系。
3、积极推动大企业集团建设,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加快清理废止各种不利于企业兼并重组和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制定有利于推动企业进行兼并重组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整合内部产业资源和生产要素,建立健全有效的生产和管理模式;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继续抓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以及公共服务平台、信用制度建设,实施产业集群示范工程,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
(四)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抢占行业制高点
篇6
关键词:结构调整、城市化、资本形成、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尽管受到非典冲击,但GDP 高速增长的趋势依然没有改变,今年将一举突破七上八下的格局,预示着整个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增长的景气周期。
1998年以来,国家通过积极财政政策及相配套的银行贷款大规模投入到基础设施,使经济增长稳定在七上八下格局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枝独秀。5年来的发展,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基础设施的投入奠定了城市化的基础,工业化在消费和出口的拉动下在逐步升级。2003年,人均GDP 达到1000美元,中国经济进入了世界上比较公认的一个“增长加速”[2]的时期。增长的加速器表现在两大引擎上,即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时配合着资金流程和资本形成的改变,经济增长加速,经济结构和资金配置结构调整的累积效应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中国2003年强劲增长的第一动力仍是“投资推动”,这是中国经济增长加速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但理论上的解释和提出的政策却是差异很大的。从理论上看:(1)中国经济增长“不具备持续的动态改进的力量”(张军2002《经济研究》6期),以TFP 衡量的持续改进在1992年后就不显著了,中国存在着通过投入推动的“过度工业化”,这与克鲁格曼对东南亚经济发展的评价“东亚无奇迹”即主要是靠投入支撑是相一致的。(2)以经济所宏观课题组的系列文章为代表的观点认为,高增长依然是合理的,但由于制度障碍导致了两大问题:一是制度性的投资饥渴使“经济过热”导致波动;二是更多地集中讨论了转轨时期的体制对经济发展政策执行的障碍,如体系性紧缩就是对货币政策和传导机制的一种总结;(3)中国高速经济增长中存在着巨大的结构性变革和技术改进,代表作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强调了“高储蓄和高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指出了结构配置优化,“资本形成效率的提高对增长有重要贡献”,分析了资本形成和形成效率对增长的贡献(王小鲁、樊纲2000),《大调整:一个共同的主题和必然的选择》(经济所宏观课题组1998)、《中国经济走势分析》(刘树成等)、世界银行《2020年中国经济》,也都强调了结构变革的贡献和结构变革的方向。从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来看,资本形成一直是经济增长核心,发展经济学早期中的“大推动”、“低水平陷阱”、“非均衡增长”、“结构化变革”等,也包括金融深化等的研究的都是通过一切手段提高资本形成推动经济发展。
传统发展经济学强调了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启动作用,而后的发展经济理论强调了公平、社会进步、市场机制和制度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针对发达国家提出了内生增长的“持续”理论,缺少对中国这样一个已经启动起来、要继续前行的大国发展的理论表述。从全球发展的历程看,结构变革,特别是伴随着非农就业增加的变革始终是发展的主线,资本形成是引擎,资本的配置效率是关键。
中国经济在高资本形成的推动下不断增长,其能持续的原因是经济结构的变革和市场化的推进,提高了资本形成的效率。本课题从结构调整的累积效果入手,分析资本形成的持续性和效率性,特别分析其形成方式和配置方式中的制度障碍,试图再探讨中国经济的结构变革、可持续增长与宏观政策的选择基准。
一、结构调整的累积效应:低价工业化和高价城市化双引擎
自1998年以来,政府大规模投资对经济结构调整产生了累积效应,最明显的标志是由工业化这一经济增长的单引擎发展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双引擎。2003年中国经济出现了自主增长。
1.低价工业化
工业化始终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一条主线。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乡镇企业的崛起,开创了一条全新的农村工业化道路。上亿农民以低成本的方式进入工业部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相关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导致劳动力配置对GDP 增长的贡献平均在1.5个百分点,这还不包括其对产业结构调整效益的贡献(林青松2000、王小鲁2000、世界银行2000)。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如果说80年代基本靠“老农”(即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那么90年代基本靠“老外”(即大量外国直接投资企业的发展以及沿海地区外向型产业模式的基本形成)。
低成本是工业化的核心竞争力,这包括劳动力成本低、土地价格低以及实际税收低。“离土不离乡”政策大大推动了低价工业化。农民工成本仅仅按“剩余劳动力”定价,并且不需要住房、社会保障等所有城市居民所需要的工资外成本,农民工的这一切都可以在乡村土地上得到解决。乡镇土地征用是“无偿”或低价的。没有了城市社会保障、城市土地与基建开发、基础设施的营运,与城市相匹配的高税收在地方上很多是减免的。在这里通过农村的“廉价”土地和剩余劳动力把工业化的成本给节约下来,不仅在早期的“离土不离乡”的乡镇工业上造就了低成本,而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则使中国产业继续保持了这一低成本优势,吸引全球的产业转移和采购,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的“大工厂”。
工业化进程产生了两个结果:其一是推动了非农就业,把农村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先是“离土不离乡”的乡镇工业,而后是劳动力流动,到发达的地区去就业。其二是长期工业化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产能和资金。在人们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的情况下,因工业结构本身的调整尚未完成而出现的结构性产能过剩、工业增长速度放慢就是必然的了。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寻找新的增长引擎。城市化可以说正是上述工业化发展和累积的一个结果。
2.高价城市化
中国1992年进行了土地要素和资金要素的体制改革,特别是土地要素从无价变为有价,开启了城市化进程。由于“要素价格双轨制”(即土地和资金利率价格双轨制)以及微观主体的“软预算约束”,刚开启的城市化导致了“房地产热”、“开发区热”等经济泡沫,形成巨额不良资产,国家开始调控、软着路。同时土地要素的价格改革得以初步完成,奠定了城市化的基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国家通过积极财政政策,发行国债,投资于基础设施启动内需,城市化进程因此有了基本架构。1998年以来,国家一方面大规模地投资于基础设施以推动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启动住房消费信贷,将消费者与城市化进程对接,作为城市化最重要标志的房地产业成为支撑经济的重要因素。
2001年,中国人均GDP 约为1000美元,城市人均估计在2000美元以上;城市化率为37%,也就是说,有近5亿人口处在人均2000美元的城市化高速起飞点上。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化引致的投资,特别是住房、汽车、电子类耐用消费品、娱乐、金融、交通通讯等服务的升级将决定未来中国的发展。从2002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一个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2003年城市化的主导将逐步从中央积极财政的推动转向地方政府推动。中央政府积极推进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了城市化的基本构架。随着中央财政赤字的加大和财政支出逐步转向再分配,城市化的基础设施将主要由地方政府推动。地方四级政府,省、地市、县、镇全面在政府履新年里积极“土地批租”融资,实施基础设施政府担保贷款等,加大城市化的投资活动,城市化引致的投资仍然是今年投资启动的重要部分。
与工业化相比,城市化是高成本的,这包括:(1)基础设施的高投入。如水电、燃气、公路和绿地都是高投入,需要政府的推动;(2)社会保障的高投入。一旦农民变为市民,社会保障就是必需的。大量的公共支出如教育、环保和城市运营等都需要政府财政支持,因此城市化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为公共支出而征税??-较高税收不可避免。高价的城市化直接表现在:高的土地价格、高的劳动力成本(增加社会保障)和高的税收。城市化的第一阶段是基础设施投资;第二阶段,随着城市化过程,大量的农民变市民,核心支出就是社会保障。目前中国总体上的城市化处在第一阶段,但也开始遇到第二阶段的问题了。社会保障现在支出比较低,农民土地征用费用也较低,城市化的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非常低。但从国际经验看,社会保障支出是城市化后的最大支出。
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得益于自90年代中后期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的累积效应,政府推动的城市化和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两大主推动力。双引擎的含义不仅是投资配置,更重要的是非农就业的双重配置,即工业化过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过程中的服务就业。当前的非农就业中服务业就业比重远要高于工业就业,因此,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重非农就业是迈向现代化的关键。
二、资金流程变化与资本形成
结构调整的成功源于资源配置的变革。与上述“从工业化到城市化”的结构变化相对应,中国的资源配置(主要是资金流程以及资本形成)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1、银行资金流程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此前主要是财政)。1990年代后,随着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开始破产,银行坏账问题凸现出来;加上1992、93年形成的房地产泡沫,银行坏账问题非常严重。1997年后国家四大商业银行开始了严格的贷款管理,出现“惜贷”现象。资金向国家集中,商业银行把存款放到央行和购买国债,货币政策尽管通过连降利率来扩张,但实质上是紧缩的,即政策上扩张和体制上收缩(宏观课题组,1999),货币放不出去。
1998年国家加大了对经济的刺激,银行放款有了新的渠道。而这些新渠道都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一方面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央发行国债,银行则提供国债配套资金投向基础设施领域;另一方面是与城市化消费相关的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这样调整的结果是,银行中长期贷款逐步从工商企业转向与城市化相关的个人消费信贷与基础设施贷款。
我国商业银行开办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始于1980年代中期,但当时消费信贷发展缓慢,到1997年底,全国消费信贷规模仅为172亿元。1998年以来,消费信贷步入了快速增长轨道,特别是个人住房信贷成为消费信贷发展的重点,个人住房贷款占个人消费贷款的比重高达80-97%.1998-2001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分别为426.16亿元、1357.71亿元、3376.92亿元、5597.95亿元。2001年与1997年相比,增加了5425.95亿元,增长了32.55倍(见表1)。2002年,住房信贷增加的同时,汽车贷款增加迅速,新增超过了住房,个人消费信贷随着居民消费的升级,还会有一个较大的增长。对比1992年的房地产热,这次是居民真实的消费需求带动的,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市化水平非常高(邓宇鹏1999)。更为中性和科学的分析认为,按照国际经验分类,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工业化和城市化呈现明显的两阶段,第一阶段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第二阶段,工业化稳定或下降,城市化率的提高完全是由经济服务化导致非农就业的比重上升所带动,未来发展的关键仍然是非农就业(郭克莎,2003及表3)。
行业务完成了第一次转型,从生产型贷款逐步转向个人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和企业贷款,但过于集中在个人和基础设施贷款,导致风险集中,需要银行业务的再次转型,积极开展中间业务,形成新的收入来源,再次降低坏账比例。但这一转型取决于证券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在国家逐步淡出积极财政政策的时候,留下来的融资缺口需要新的融资弥补。加大企业的直接融资安排,提高结构效率十分重要,但从当前证券市场的发展状况看实现这一目标有很大挑战。
从中国居民储蓄增长、金融资产分配和意愿上看,基本的事实是:(1)高速增长的储蓄总量,2003年第一季度储蓄为10.86亿,每年增长20%;(2)金融资产分配有极大差异,2001年最高的20%的城市居民家庭占金融资产的66.4%,而最低的20%则只占1.3%,,富裕家庭对资产选择多样化的要求非常强烈(国家统计局2002年9月);(3)居民金融资产希望获得中长期的保障和收益。在中国产能过剩,大量资金从产业部门析出,同时资金供应多,并逐步开放外国资金渠道条件下,如果不能更广泛地开拓资金运用渠道,在“限制下供应的金融资产”的价格必然够快增长(这既包括股票价格的上涨也包括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这就是日本的教训(见刘霞辉2002)。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需要大量资金搞建设,拓宽资源配置渠道和居民选择渠道才能合理分流现有的银行储蓄。
中国资金受到渠道配给限制,不能按资源-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去配置,导致了资本-价值创造能力的下降,资金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需求,特别是政府过度参与配置资源,扭曲了资源的需求和价格,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挑战。
四、保证持续增长的政策选择
城市化的推进以及与之相应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将中国经济带入了新一轮的景气周期,但高价城市化以及资本形成过程中政府过度参与所导致的种种问题(价格扭曲、结构、效率等问题)也给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挑战。此外,从增长必须伴随结构调整、而贯穿结构调整的主旨是“非农就业”看,如何有效地扩大“非农就业”将是未来的更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即高价城市化、资本形成及非农就业的挑战,它们之间实际上是相互关联的),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中长期的政策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国土规划和地方政府改革,寻求降低城市化高成本的道路。
当前城市化高成本的最直接原因是多层次的政府体制,导致土地、基础设施和福利制度的不规模运营。寻求降低成本的城市化政策已经时不我待,重要的一条就是土地规划和地方政府改革,配合实现的手段就是集中,撤并乡镇,进而消减乡镇一级地方政府,形成中央、省和市三级,不但对于城市化有利,对地方、农村的财政改革也都具有战略意义。
地方政府改革,特别是县以下地方政府的全面改革将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传统体制下设立的公社,和后来形成的乡镇一级政府,主要是与统购统销联系在一起的,现在职能基本上已经消失,随着市场经济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乡镇政府的历史功能应该结束,这样有利于节约土地和创造有规模经济的城市;另一方面也能解决好农民负担问题、基层人满为患和财政破产问题。事实上,不撤销乡镇一级政府,农民问题、土地较大范围规划问题和基层财政破产问题是难于解决的。中国正面临着城市化发展的期,解决好与城市化相适应的政府体制是十分重要的。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非农就业。
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不断转移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非农就业是良性的,否则会出现“人口漂移”,即人口从农村漂移到城市,形成城市中的农村和“贫民窟”。非农就业不仅要依靠工业化的发展,更要依靠城市化进程中服务业的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城市发展的规律是独立于工业发展的,城市发展的道路是服务,只有通过深化服务才能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否则随着地价上升,企业的营运本上升,产业转移是必然的。中国当前很多发达的中心城市仍然拼命地通过补贴发展“工业园区”,对提升服务业品质投入不足,这是需要扭转的偏向。
国家这几年放松了第三产业的管制,大量非公企业的投资热潮,极大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这是非常正确的。服务业要向高附加值的深化发展与人力资本的提高是密不可分的,教育是服务业深化发展的关键。城市发展应加大城市发展规律的探索,而不应重复“同构的工业化”。
(3)完善金融体系,通过间接杠杆调整货币政策。
配合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金融体系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因为正如前述分析,金融体系是提高资本形成规模和效率的关键元素。
金融体系的完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发展资本市场,将其居于企业和地方政府投融资的最主要渠道,这包括股权和债券融资以及资金配置。在证券市场中,债券市场是发展的重要部分,特别是企业和地方政府债是发展的核心。二是体制改革,推进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权多元化的改革,将坏账逐步剥离后上市,改变银行体制,同时加大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而股票市场的问题是“国有股”的体制改革,增量改革是比较可取的方法。三是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不仅仅是银行体制,证券市场也应该建立起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只有金融体制的改革和结构的调整才能提高资本形成的效率,资金的价格才能合理地反映出其稀缺程度,否则要素价格的扭曲,会导致资源的误配置(misallocation )。
在货币操作上注意运用间接手段,目前运用间接杠杆的条件基本成熟。1998年后中长期贷款均开始抵押,如个人抵押贷款、房地产开发的抵押贷款和基础设施的收费权抵押贷款,这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非常成功的方面,形成了贷款抵押比例调节的手段,其调整是非常迅速和有效的。另一个就是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和公开市场操作的改革。通过这些市场方式调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将比较平稳。
(4)实行税制改革,促进资本形成与产业升级。
出口退税制一直是中国刺激出口、扩大外需的一个成功手段。不过,出口退税也带来一定的财政负担。今年出口退税的欠款已达到2500亿左右,负担过重。去年以来美元贬值,提高了中国出口竞争力,应该是逐步减少出口退税的好时机。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长进入以城市化为带动的景气周期,给以消费带动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机会,特别是机械装备工业的升级。从现阶段发展看,重振中国内需,特别是装备工业产业升级需要税收上的激励;另外,现阶段出口主要是制成品的出口,加工工业的升级也需要增值税的改革。
因此,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应逐步从“出口退税”激励,转向“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的减税方案。当前的生产型增值税,投资品不能抵税,而采用消费型增值税,就只对增值部分征税,所有购进价值(包括投资品)都可以抵税。这种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化,将直接刺激国内企业的更新改造,扩大投资,从而促进资本形成,带动工业产业的全面发展(经济所宏观课题组,2000)。从财政改革看,由于所得税的不断提高,创造了流转税的改革时机。从生产型增值税转到消费型增值税尽管每年会减少国家税收500-600亿,但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从长远看,这样的税制改革,可以促进资本形成与产业结构升级,从而为结构变革与长期增长提供了可能。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处在一个增长周期中,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其发展的两大引擎,资金流程的变化是有利于增长的,通过进一步政府、金融体系和财税改革必将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和非农就业的增长。
参考文献
Barro ,Robert J.Xavier Sala-I-Martin,1995,Economic Growth,McGraw-hill,inc.
郭克莎,2003,《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分析》,发表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国家统计局,2002,“首次中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调查报告”
Hersh ,Adam and Christian Weller,2003,Does Manufacturing Matter?Challenge,March-April.
华民,2003,“长江边的中国(纲要)”,《参阅文稿》2003年2月21日;贾康、白景明,2002,《县乡财政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经济研究》2002年2期;经济所宏观课题组:1)《大调整:一个共同的主题和必然的选择》,《经济研究》1998年9期;2)《投资、周期波动与制度性紧缩效应》,《经济研究》1999年3期;3)《寻求更有效的财政政策》,《经济研究》2000年3期;刘树成等,2002:《中国经济走势分析(1998-2002)》,《经济研究》2002年4期;刘霞辉,2002:《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稳定》,《经济研究》2002年4期;李治国、唐国兴,2003,《资本形成路径与资本存量调整模型—给予中国转型时期的分析》,《经济研究》2003年3期;钱纳里等,1986:《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出版;世界银行:《2002年的中国》,财政出版社。
王小鲁、樊纲主编,2002,《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跨世纪的回顾与展望》,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王小鲁、夏小林,2002,载于王小鲁、樊纲主编《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跨世纪的回顾与展望》,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张军,2002,《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转轨的特征》,《经济研究》2002年6期。
张平,2003,《增长与分享:居民收入分配理论和实证》,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
张平、张晓晶等著,2003,《直面符号经济》,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
支德勤,2003,《武汉信贷投入剧增:凸现中心城市金融集聚力》,《金融参考》,2003年2期。
中国人民银行,2002,《2002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注释:
篇7
关键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宏观调控。
一、我国宏观经济概括。
从宏观环境来看,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实现平稳增长的关键时期。由于中国经济面临的通胀压力较大,并且调整经济结构的难度日益增加,因此中国将稳增长、抑通胀和调结构确定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与之相适应,中国需要在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基础上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积极的改革,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具有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采取有效措施,在2010年逐步消除全球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并实现了较为显著的经济发展,具体表现为:首先,中国的宏观经济由低谷转入回升阶段,并驶入稳定发展的轨道。其次,内生性的增长机制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三,2010年中国出口的增长势头有所恢复。这些经济发展成果的取得,是促进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基础条件。二是中国经济处于“十二五”这些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当前及以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的基础及优势。其次,我国的经济发展当前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那就是“十二五”开局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具体来说在“十二五”规划中有以下几个方面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十二五”规划中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可以进一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二是“十二五”规划中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布局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实现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三是逐步拓宽了民间投资领域逐,对投资环境进行了不断优化;四是收入分配改革为居民收入增长加快提供了体制性保障;五是就业的增加和收入分配的改善为我国经济发展继续保持繁荣稳定提供了保障。
(二)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与矛盾。
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显著的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协调及发展不可持续的矛盾。首先就是我国的通胀预期还存在,通胀压力甚至有增强的趋势。虽然说当前的总体物价基本平稳,但是我们要看到在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下,诸多抑制和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在2011年的中国经济发展中仍然还是存在。其次,令世人瞩目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虽然在去年2011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相继推出后,市场上的商品房销售价格有走向平稳的趋势,但是随后的房地产市场又有了继续反弹上涨的态势。出现这样的情况的一方面是因为房地产市场发展长效调控机制缺失,另外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对房地产的过分依赖,这就导致了房地产调控目前来看还主要依靠的是短期的行政措施,所以调控效果是非常不理想的。最后,信贷高增长的同时,贷款难问题也同时存在。当前的货币信贷增长可以说还是非常迅猛,一直都运行在高位。但是我们又看到很多的中小企业发展又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这样就出现了一方面信贷宽松,另外一方面贷款又难同时存在的问题。所以当前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有很大的阻力和困难。
二、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路径的选择。
为了保持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当前必须在保持中国宏观经济运转相对稳定的同时大力推行更多的合理科学的宏观调控政策,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首要任务就是要继续加强通胀预期管理。
首先,当前必须要大力扶持农业生产,确保粮食供应充足,要对农业产品市场运行机制和市场规则加以大力监管,以便防止炒作投机,同时避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快速上涨,确保价格稳定,另外还要对国际市场大宗商品及农产品等价格变动高度关注,以便能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缓解输入型通胀带来的压力。其次就是要适度提高存款利率,要对信贷规模进行合理控制,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合理均衡汇率的形成。最后就是要通过采取法律及必要的强制行政手段来积极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对市场过度投机行为加大打击和监管力度。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我国经济稳定增长。
为了确保我国的经济发展平稳,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通过优化财政支出可以保障投资规模合理快速的增长。具体来说首先就是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合理的完善和管理,对于可能出现的国际金融危机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其次要通过努力优化投资结构来严格限制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同时对于代表了高科技的新能源及新材料要给予大力资金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除此之外,政府还要逐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加大投资倾斜力度。
(三)加快改革步伐,积极推行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以便能有效解决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深层次问题。
具体来说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除了要调控好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还要加快对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调整步伐。积极构建包括煤、电价、天然气及成品油等在内的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价,彻底来改变资源要素价格长期不合理的情况。二是要不断加快垄断行业及部分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可以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来在国有企业内部推行公司治理制度,还可以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能够进入到部分垄断行业的领域中来。三是在我国经济内在增长动力不够强大和世界经济复苏不到位的大形势下,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发展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要过早停止,相反还要继续采取更多的必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当前的经济发展,以确保我国的经济能保持持续回升的发展态势,同时能有效缓解经济发展的压力。
参考文献
[1]杨晓光。2011年我国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01.
[2]耿庆峰。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及宏观调控对策研究。现代金融,2008-05.
[3]王月。对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观点综述。银行家,2011-02.
[4]王延南。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前瞻。中国货币市场,2011-01.
[5]王小广。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年展望。企业管理,2011-01.
[6]刘伟。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企业经济,2010-03.
[7]王多宏。当前经济形势下宏观调控方面的思考。生产力研究,2010-05.
篇8
他认为,干散货、油轮、国内沿海运输三个方面均将受制于运力过剩。而集装箱运价则由于类似马士基等企业拥有较大话语权,变数较大。对于国内航运企业,张页认为依然面临挑战。如干散货总量及品种的增长率都在下降,并且未来依然保持下滑趋势;油轮运输可能是重灾区,从而影响国内油运企业的业绩。
就A股航运板块而言,虽然从2月7日BDI指数创出新低之后至28日,航运业指数涨幅为10%左右,但在行业整体不乐观的背景之下,未来走势仍将承压。而目前中金、国泰君安等券商均认为航运业中期态势仍不乐观,不宜追高。
据了解,2012年伊始,各大航运运价指数持续爆跌,多方认定的全球经济“晴雨表”―BDI指数从年初的1624点一路跳水至2月3日的最低点 647点,跌幅高达60%,并创下了1986年以来的新低。然而,代表集装箱运价未来方向的SSEFC集装箱运价衍生品EU1204即上海欧洲航线2012年4 月交易合约从2012年1月19日起就开始旗帜鲜明的上涨行情,仿佛提前告诉世人全球经济的未来趋向走好。1月31日更是以涨停报收,此后连续7个涨停,充分展示了其价格发现功能,并引领BDI指数从2月4日起触底反弹。上海欧洲航线远期运价突破1000美元/TEU后,市场的多空双方出现了分歧,略做徘徊,2月22日才实现向上突破。
篇9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县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形势分析会议精神,让大家认清当前我县经济发展态势,正视存在的差距,进一步统一思想,自我加压,强化举措,扎实推进,确保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刚才,陈书记、张林县长分别通过了城区建设、园区建设上半年工作情况,对下半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都讲得很好,我完全赞同,等下,县委韩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与。
一、肯定成绩但不可高估,更重要的是必须凝神聚力,加快发展
今年以来,我们紧扣市委提出的“两区互动,强工兴城,加快发展,奋起赶超”的战略部署,按照县委确定的“两区一村”的发展思路,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攻坚克难,加压奋进,工业园区、中心城区建设稳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1-6月份,预计全县GDP可实现26.53亿元,同比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5.58亿元,同比增长28.6%;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92亿元,同比增长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13亿元,同比增长20.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81元,同比增长12.5%。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财政收入顺利过半。
二是工业发展势头强劲。
1、工业三大指标稳步增长;
2、工业运行态势良好;
3、园区经济快速发展。
三是项目建设成效明显。
1、招商引资有突破。
2、争资争项有实效。
3、重大项目有亮点。
四是重点工程加快推进。
在园区,12项重点工程加快推进;
在城区,20项重点工程加快推进。
五是三农工作扎实开展。(张华)
六是民生工程落实有力。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委定目标、把大局、建机制、抓重点、攻难点的结果,是几套班子共识共为、各条战线分口主攻的结果。可以说,同志们做了大量工作,吃了苦,流了汗。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县委的决策是科学的、正确的,是切合**的需求,契合发展的要求、符合群众的盼求的,找准了加快发展的方向,抓住了赶超进位的关键,只要我们按照既定的正确思路走下去,赶超、进位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充分说明了在核心党委的统揽下,几套班子合心合力、共为善为,合力是强大的,营造了一个风清气正、心齐劲足的良好发展氛围,为我们事业和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和保障;充分说明了全县广大干部执行县委决策的态度是坚决的,操作是有力的。在湖东新区综合性学校建设过程中,面对周边村民无理阻工情况,分管领导与一线的同志直面困难,化解矛盾,保障了四个标段同时开工建设。沿河路拓宽改造工程责任领导、包片单位不畏任务之重、压力之大、矛盾之多,深入一线,迎难而上,依法拆迁,有情安置,仅用2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拆迁164户、征地50余亩,迁坟657座。艾恒公路园区段改造工程责任领导多次亲临一线,多次现场调度,既化解了征地过程中的矛盾隐患,又确保了工程顺利推进。
二、正视挑战但不可低估,更重要的是必须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虽然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可喜、势头良好,但要看到,这些成绩,还是过程中的、阶段性的、暂时性的、充满变数的,甚至是脆弱的、经不起冲击的。7月13、14日,我们参加了全市经济形势分析会,通过听取**区、共青城、**开发区、**县的情况通报,参观**开发区、市本级的项目建设现场,我们发现这几个地方重大项目之多,建设速度之快,发展势头之猛,令人震憾,可以说是有场面、有看点、有规模,红红火火,热火**。看完、听完之后,感觉压力很大,心情可以用坐立不安来形容。
一是财政增收的压力前所未有。
二是财政支出的压力前所未有。
三是争先进位的压力前所未有。
1、从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来看;
2、从重大项目建设来看,
四是完成目标任务的压力前所未有。
1、从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来看;
2、从园区12项重点工程建设情况来看;
3、从城区20项重点工程建设情况来看:
三、坚定信心但不能掉以轻心,更重要的是抢抓机遇,奋力赶超
在看到差距的同时,我们更重要的是要看到发展的有利条件,盯紧全年的奋斗目标,抓住机遇,抢抓发展,奋起赶超。
1、有一支作风硬朗的干部队伍。
2、有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发展基础。
3、有赶超发展的空间和机遇。
4、有全县人民赶超发展的渴望和热情。
四、统筹兼顾但不能均衡着力,更重要的是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当前时间已经过半,我们没有退路。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进位赶超,不可动摇,必须全力以赴。
一是要牢牢把握县委确定的发展战略和思路,不动摇。20xx年县委确定全县发展的战略和思路是:进一步加大强工力度,保持兴城势头,咬定发展目标,奋力进位赶超。我们要始终以县委的工作思路为指导,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二是要牢牢把握年初确定的预期发展目标,不放松。按照年初确定的发展目标,今年我们要力争实现“三个突破”、“三个增长”、“两个控制”,即财政总收入突破7个亿、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个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40个亿;GDP增长15%、达到62.4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0%、达到3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达到5888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单位GDP能耗下降5%,力争所有经济指标摆脱后三进入中三,核心指标全部进入前三。
三是要牢牢把握事关全县发展的工作重点,不懈劲。突出是打好“四场攻坚战”,强化“两条保障线”。
1、要千方百计抓收入,打好财税攻坚战。财政是总阀门,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要坚持财税工作“一周一分析,半月一督查,一月一调度”,力求均衡入库,确保全年实现财政收入7.2亿元的奋斗目标。第一,依法治税强征管。第二,培植财源增后劲。第三,科学理财保运转。
2、要坚定不移抓项目,打好园区攻坚战。围绕今年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决战140亿元的目标,重点实施“三大带动”。第一,实施平台带动。第二,实施项目带动。第三,实施产业带动。
3、要抢抓进度建新区,打好城市攻坚战。第一,开发湖东区。第二,完善湖西区。第三,改造老城区。
4、要不遗余力促增收,打好“三农”攻坚战。**是农业大县,农业发展基础较好,多年来,“三农”工作在全市有位子,在全省有名次,要继续保持这方面的优势,不断加大“三农”工作力度。第一,发展特色农业。第二,做美农村环境。第三,夯实农业基础。
5、要不折不扣抓落实,强化民生保障线。
篇10
Abstract: From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to economic recovery in 2009, the real estate bubble grows seriously, the real estate market faces adjustment.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Jihua should analyze the situation, tak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the article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history in Jinhua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o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Jinhua and some strategies the enterprises should tak.
关键词:金华建筑业;经济形势;对策
Key words: construction in Jinhua;economic situation;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6-0013-01
0引言
金华建筑业发展非常迅速,从最初的“泥木工仓库”到“建筑之乡”,再跃进“建筑大市”, 在短短三十年内,金华建筑业实现了“三级跳”。
1金华建筑业的发展概况
1982年1月,金华地区第一家农村建筑公司――“东阳县歌山建筑工程公司”成立。此后,一大批农村集体建筑企业相继成立。目前,近千家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建筑企业和建筑劳务公司基本上形成了工程项目总承包、建筑施工总承包、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这样的梯次较为合理的队伍结构。施工区域不断拓展。改革开放初期,金华市建筑业就确立了“立足浙江,面对全国,走向世界”的市场拓展战略。目前,国内主要大中城市均飘扬着金华建筑队伍的战旗。亿元以上施工基地星罗棋布。在东北、环勃海、中西部、长三角、珠三角、西海岸等地区的中心城市都有十亿以上施工规模的基地。
建筑业已成为金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柱产业,2009年,金华市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177亿元,比上年增加186亿元,增长18.8%。
2当前经济形势分析
建筑业对局势和趋势的认识极为重要,中国经济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作用显现,房地产市场景气回落。2009年,我国的经济出现微型的复苏,但是我们的复苏还没有达到一个全面复苏的阶段,很多还是依靠政策的支持。由于目前信贷空前宽松,自住性需求与投资需求相结合,房地产市场未经实质性调整就开始再度走高,房价持续上升。导致社会恐慌心理加重,投资需求日盛,供求矛盾凸显,房地产泡沫日趋严重,市场面临调整。
3当前经济形势对金华建筑业的影响
当前经济形势对金华建筑业的影响表现在:
3.1 海外业务受到的冲击, 风险加大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建筑企业海外业务造成了较大的冲击。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蔓延到实体经济,境外一些工程因资金短缺纷纷缓建、停建或压缩投资规模,不仅对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造成很大困难,甚至对在建的海外项目也产生了直接影响。
3.2 国内建筑市场,资金愈发紧张政府调整房地产政策、有效抑制泡沫已迫在眉睫,但是,如果调整力度过大,导致房价由升转降,就会导致房屋土建工程的萎缩。我市建筑业产值的大头恰恰在房屋土建工程上,这对我市建筑业的发展无疑会造成巨大压力,对主要从事房屋土建的企业甚至带来生存危机。
3.3 外币资产风险加大金融危机引发的汇率和利率震荡,给我市建筑企业外币资产安全造成了巨大风险。我市建筑企业实施的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和对外劳务派遣也由于难于把握的国际金融市场而面临着巨大的汇兑损失风险,这些都给我市建筑企业的整体效益带来了重大影响。
3.4 管理难度不断增加随着国家基本建设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我市一些建筑企业的经营规模持续扩张,管理幅度进一步加大, 由此带来的企业经营管理难度也不断增加,企业的安全生产、工程质量、项目管理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风险也将进一步加大。
4当前经济形势下金华建筑企业应对策略
严峻的经济危机既是一个很好的考验,也是一个机遇。
4.1 准确判断,冷静面对,寻求发展准确判断是积极应对的前提,认真分析并正确把握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特别是中国目前的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形势。建筑企业首先要正确判断当前的形势。冷静面对危机,寻求发展先机。首先,要坚定不移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建筑经济转型升级。其次,有的放矢地实施应对金融海啸影响的具体举措。第三,开阔视野,高瞻远瞩,在当前经济形势中寻找下一轮经济发展的机遇。
4.2 加强风险管理要切实加强投资决策管理,根据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审慎决策投融资项目及房地产开发项目,集中力量抓好在建项目,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控制风险,确保企业的经营安全。
4.3 考虑转型我市建筑业应继续加快在全国的对外投资步伐,如研究开发、地产等,同时应回避周期性较强的投资,为了规避风险, 更为了长远发展,承包商应考虑适时转型,变危机为机遇。
4.4 注意工程款问题,防止资金链断裂要极端重视工程款问题的解决。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抓紧清理应收款。作为建筑企业而言,年前是资金最为紧张时期,而且,由于目前房地产形势的不明朗性,更应该告知建筑企业及时收取应收款。二是由于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大,施工企业原则上不承接带资、垫资的项目,将资金风险降到最低。三是充分运用合同法286条所赋予的工程款优先受偿权这一尚方宝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四是积极投入国家支持项目。五是审查各在建项目,对于没有按照合同支付工程款的项目,应综合考虑,必要时采取暂缓施工的措施。总之,金华建筑业要做得更大更强就必须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和发掘管理人才,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防范未然。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杨光永.房地产的政治经济学[J].建筑经济,2008,(12).
[2]朱中一.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式及发展趋势[J].城市开发,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