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物品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07-20 16:39: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物品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6248(2012)02-0064-04
环境公共物品是公共物品的组成部分,但与一般公共物品相比来说,环境作为公共物品具有特殊性。环境公共物品不但是维持正常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经济正常运行、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公共物品不是单一的纯公共物品,由于其自然性质多种多样、各种环境要素所涵盖的地理范围不同,而且人为参与的力度不断加强,环境的性质与现代社会紧密结合并且发生着深刻变化。因此,对这样一个特殊公共物品的认识以及科学地对环境公共物品进行分类研究,是公共物品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公共物品与环境公共物品的分类
(一)公共物品及其分类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1954年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书中定义公共物品时指出:“每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1]以此为基础,美国经济伦理学家乔治?恩德勒在《面向行动的经济伦理学》一书中提出:“甚至可更广义地理解公共物品,即把它理解为社会和个人生活及追求经济活动的可能性的条件。”[2]与公共物品相对应的物品为私人物品,它是指一种物品能够加以分割因而每一部分能够分别按竞争价格卖给不同的个人,而且对其他人没有产生外部效果。公共物品有2个基本特征,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所谓非竞争性,是指公共物品在需求方面,人与人之间无须为争夺公共物品的消费权而竞争,即一个商品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的边际成本为零。所谓非排他性,是指人们不能被排除在使用一种公共物品之外,任何一位公民都可按既定的法律程序消费该物品,任何人包括公共物品的提供者都不可能阻止他人享用公共物品。
关于公共物品的分类,美国经济学家james指出,根据保罗?萨缪尔森的定义所导出的公共物品是“纯公共物品”,而完全由市场来决定的产品是“纯私人产品”[3]。在此基础上,根据竞争性和排他性的有无可以将物品分为4类,见表1。而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是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的一种物品,称作准公共物品或混合物品。因此,一些学者认为公共物品进一步可以分为以下3类:第一类是纯公共物品,即同时具有非排他险和非竞争性,如国防、环境保护等;第二类公共物品的特点是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是可以比较轻易地做到排他,如公共图书馆、公共电影院等,有学者将这类物品称为俱乐部产品;第三类公共物品与俱乐部产品恰好相反,即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是无法有效地排他,如公共渔场、牧场等,有学者将这类物品称为公共资源。俱乐部产品和公共资源产品通称为“准公共物品”,即不同时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二)环境公共物品及其分类
环境公共物品通常是指各种环境物品以及环境服务。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是人类共同的财产,因而环境是公共物品。环境物品作为公共物品,同样也具有2个基本特征:第一,环境公共物品存在消费的非排他性,是指己消费不能阻止任何其他人免费享受该环境物品的消费。例如,即使某人自己出资治理了城市的大气污染,他也不可能阻止其他居民免费“搭车”。第二,环境公共物品存在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某环境物品的消费完全不会减少或干扰他人对此物品的消费。如大气环境,某人呼吸新鲜空气不会影响他人对新鲜空气的吸收[4]。
对于环境公共物品的分类,一般是按照它作为一种特殊公共物品所包含的2个基本特征进行分类,即根据竞争性和排他性的有无把环境公共物品分为3类:第一类是纯环境公共物品,即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如大气、生物多样性、臭氧层等;第二类是指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是却可以较轻易地做到排他,如公园、公共体育设施等;第三类是指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是无法有效地做到排他,如公共渔场、牧场等。这种分类方法虽然是以公共物品分类作为依
据,但是环境公共物品与一般公共物品在一些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关于环境公共物品的分类也要考虑到这些不同。环境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性质和特殊形式的自然和社会的存在,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是整个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人类开发自然能力的提高和环境本身所具有的各种自然性质,环境公共物品呈现出包括自然和社会方面的多种特性。因此,对环境作为公共物品的分类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三)环境公共物品分类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物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而环境状况不断恶化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给人类安全有效地使用环境造成了更为严峻的威胁。如何合理地使用环境,在满足时人使用环境公共物品的同时,保障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是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对环境公共物品的价值分析和分类分析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内容。环境公共物品分类分析是研究环境公共物品的基础,也是研究公共物品的基础之一。
1.充实公共物品理论的内容
公共物品理论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公共物品是公共物品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对环境公共物品分类以及相关方面的研究,对于充实公共物品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2.科学有效地使用环境公共物品
对环境公共物品分类进行研究,有利于科学有效地使用环境公共物品,减少不可再生环境公共物品的消耗,促进可再生环境公共物品的循环利用,科学有效地使用和保护环境公共物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于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的分类分析
(一)环境的属性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一章第二条中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也就是说,环境是指人们周围的境况以及可以直接和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包括自然因素中的各种物体、现象和过程以及人类发展中的社会和经济的因素、成分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分类,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社会环境是自然环境的发展。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环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要素的总和。人类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环境影响着人类的活动,所以自然环境也是指可以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自然环境的分类比较多,按照其主要的环境组成要素,可分为空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声环境等。
2.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和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社会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必然产物,社会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了的自然物质、创造的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的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是与自然环境相对的概念。社会环境一方面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标志,另一方面又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社会环境所包含的内容是广泛的,可以说自然环境所包含内容之外的东西均是社会环境所包含的内容。社会环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道德、宗教、风俗以及人类建造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其他形态和作用的人工物品等要素。社会环境包括如自然条件的利用、土地使用、建设设施、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文化宗教、医疗教育、生活条件、文物古迹、旅游景观、环境美学和环境经济等众多内容[5]。
(二)环境公共物品属性分类
基于环境的属性分类,环境公共物品可以分为自然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和社会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自然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有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体、宜人的生态景观、舒适的旅游环境等天然的自然物。社会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包含关于环境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它的生产主要由社会完成,具体地说是由政府、企业及社会公众来完成的。
1.自然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
自然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包括自然界自然存在的一切,如阳光、空气等,它们的产生变化和消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更不能靠市场机制随意进行生产和
费。但是人类在对这些物品使用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对这些物品产生了一些影响,如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活动对空气、水的直接污染也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其原始特征。
尽管自然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大部分是由自然界提供的,不同于经济学所阐明的公共物品大部分是由政府提供的概念,但是从客观方面来讲它们的基本特征是相同的,即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因此,可以根据自然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的基本特性对其进一步分类,自然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是纯环境公共物品,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如阳光、大气、生物多样性等;第二类是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是可以做到排他,如原始森林公园、海滨沙滩等;第三类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是无法有效地排他,如水资源、草原等。第二类与第三类可以称为准环境公共物品。这3类自然属性的环境物品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所以保护好它们是十分重要的。
2.社会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
社会属性的公共物品不同于自然属性的公共物品。首先它不完全是由大自然提供的,主要是由政府、企业和一些非政府组织提供,其供给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利用环境、创造环境,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包括社群环境、经济与生活环境、社会外观环境3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它们反映了社会环境的结构、功能和外貌。社群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构成、社会状况、社会约束与控制系统,以此反映社会群体的特征和结构;经济与生活环境主要包括由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反映出来的生活环境、生产环境和市场环境及其结构和功能;社会外观环境包括自然与人文景观,即自然与人文的有形体与环境氛围配合的系统。从狭义角度说,社会属性的公共物品指的是人类的生活环境条件,是与人类基本生活条件有关的环境,如居住、交通、绿地、噪声、饮食、娱乐、文化教育、商业和服务业等。许多社会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也体现出公共物品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特征。通过为城乡居民提供舒适、清洁和便利的公共物品,从而提高社会环境质量[6]。因此,可以根据环境公共物品的不同表现形态进一步分类,社会属性环境公共物品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是实体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如人文景观、绿化工程、城市环保设施等;第二类是文化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如环保活动、绿色文化等;第三类是服务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如文体教育、商业服务、交通运输、医疗居住条件等。
三、结语
根据以上对环境公共物品分类的分析可知,环境公共物品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基于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分类的概念,在分析和总结公共物品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按环境属性分类的方法,把环境公共物品分为自然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和社会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并对这两类环境公共物品的组成进行了探讨。环境公共物品及其分类的分析有助于对公共物品理论更全面的认识、对环境公共物品更深入的思考,从而指导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的实践。
参考文献:
[1]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m].胡代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篇2
一、图书馆服务的公共物品特性
1.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含义
在普通的市场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衣服、水果、私家汽车等,这类物品就是私人物品。私人物品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是排他性,只有对商品支付价格的人才能够使用该商品;第二是竞用性,如果某人已经使用了某个商品,则其他人就不能再同时使用该商品。然而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满足排他性和竞用性的物品,非排他性是指无法排除一些人“不支付任何费用便可以使用”,非竞用性是指某个人使用某物品并不妨碍其他人使用该物品。经济学中通常把既不具有排他性,又不具有竞用性的物品称为公共物品,把不具有排他性但具有竞用性的物品叫做共同资源。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私人物品由于具有排他性和竞用性,市场机制就是在具有私人物品的场合才有效率。既不具有排他性又不具有竞用性的是公共物品,由于公共物品的特性,不可能由市场而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因为公共物品的社会成本和私人收益严重偏离,成本无法在短时期内收回,投资收益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图书馆服务的公共性
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公益文化机构,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图书馆被看成基础设施,它密切关联着一切个体。图书馆服务是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目标的重要形式与内容。
二、图书馆服务公共性的特征
1.图书馆服务的某些特殊性
从图书馆服务消费上来看,在某一特定时间,对于一本唯一的特定图书来说,某个读者借阅了则其他读者在同一时间就不能再借阅了,这个特征在一定的程度上具有竞用性。但是这个竞用性与私人物品的竞用性具有不同的性质,因为私人物品被个人消费之后就不能再重复使用了,但是图书馆服务不一样,它只在特定的时候具有竞用性,只要该读者归还了该图书,就不会影响以后的读者使用该图书。
2.图书馆投资收益的特殊性
要建立一个图书馆,除了图书馆的建筑以及各种电子设备等是固定投资,图书馆的服务的持续还需要源源不断地追加投资,如不断地增加各类新书和期刊、电子数据库、书架等。并且这些源源不断的投资追加进去之后,要收回成本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甚至是趋于无穷远的过程。
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的藏书机构,而藏书又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它需要持续不断地收藏新书进入图书馆。收藏新书就需要不断地追加投资,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公益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图书馆的目的是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技能等。私人一般是不会投资图书馆的,所以图书馆大都是由国家和社会集资兴办的。
3.图书馆服务的边际成本等于零
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简称MC)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由定义得知边际成本MC等于总成本(TC)的变化量(TC)除以对应的产量上的变化量(Q),即MC=TC/Q,通常只按变动成本计算。边际成本用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它是在管理会计和经营决策中常用的名词。对于一个既定的图书馆来说,多一个读者借阅并不会引起图书馆成产总成本发生变化,借阅图书需要一定的人工机器服?眨?但是成本甚微,可以忽略不计。
篇3
关键词:会计信息;本质属性;认识
一、简述会计信息本质属性的代表性观点
会计信息的本质属性问题是会计研究的基础,会计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会计与信息有着天然的联系,会计信息本质属性一直是学者研究的重点,然而至今依然观点不一。我们会发现大部分理论都是基于会计信息供给与需求,并偏重于需求,但无论公共物品理论还是私人物品观点在某种情况下都不能很好地解释会计信息在各种情形下表现出来的特性或现象,不能在真正意义上解决或诠释会计信息所表现的特征或现象。会计信息的基本属性问题,亦即被广为认可的所谓的会计信息的产权问题依然是大家争论的焦点:是公共物品还是私人物品。我们需要从本质上认清会计信息属性的真正面孔,会计信息严格地说并不具备产权的属性,只是一种中性的物品,所说的私人物品或公共物品都是会计信息被运用后的两种外在表现,而这两种表现都是在成本效益的原则下呈现出来的,并且是在成本效益原则下的两种表现形式。
二、解析会计信息属性与信息的关系
信息是会计存在的主要内容,会计报告是信息的一种载体方式,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信息是能够传递、传播、被人或物所感知的信号,这种感知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来正效益或者是负效益。美国会计学会认为,会计是对经济信息进行确认、计量和表述的过程,以便于信息使用者能够做出判断和决策。Accounting Principles Board定义为,会计作为一项服务活动,其功能是就一个经济个体主要财务方面提供量化的信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以及在不同的备选方案中做出最终的选择。从这两个定义中都能够发现,无论会计如何定义都与信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会计的作用就是提供信息。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被逐步运用到经济领域,当信息被运用到经济社会领域后,并以会计报告为载体的形式表现出来之后,被冠之于一个专有名称,即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来源于信息,具有信息的基本特征。从结绳记忆到现代的会计电算化,都是为了传递着某种信息,可以说会计的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信息的气息。会计信息是会计概念与信息概念的交集,会计信息是一种反映主体价值运动的经济信息,是对经济事项的说明,会计信息的基本形式是数据及定义,是会计数据被加工或者处理后的会计数据解释,是经济和包括社会活动在内的过程中的会计运用。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不断进步,会计信息的作用也日益突现,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通过会计信息系统,采取特定的会计核算模式、程序和方法,对取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分类计算,通常以货币形式编制成财务报告或者其他资料,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会计信息是以会计报告为载体,以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会计理论中一个基本范围。
三、会计信息属性剖析
1.会计信息向多元使用者的历史转变。我们认为的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商品形式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在商品经济的早期阶段信息不可能作为独立形态的商品进入流通,而且也发挥不了商品的作用,所以会计信息原本没有商品的本质属性。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产生了会计信息的产权界定,这种产权界定具有无意识的社会属性,认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责任归属管理当局。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信息的依存性决定了以管理当局利益集团为主体,而实质的产权所有人是股东和债权人,这要求管理当局要报告内部的管理业绩和经营状况。这一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会计信息的直接使用者就是所有者与债权人,会计信息的使用人非常清晰,因此企业的经营者的报告目标非常明确,报告也较为简单,相对来说提供报告的成本也就低;第二阶段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范围扩展到利益相关的第三人,因此提供经营状况的目标人相对较为明确;第三阶段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完全转向多元化,这就使得会计信息提供者的目标对象变得模糊、不明确,并且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目的各不相同,那么对会计信息的要求重点也就不同。这时对于管理经营团体的会计信息提供者,面对的是复杂的信息需求方,也就提高了会计信息提供的成本。 转贴于
2.会计信息需求状态本身具有多层次性。信息需求是信息消费者消费信息产品与服务的需要与能力,会计信息需求具备信息需求的潜在性、有效性、相关性三个特点,因此会计信息需求就分为三个层次:潜在的需求状态;被唤起的需求状态;被认识到的需求状态。
3.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阶层性。1973年10月,AICPA财务会计研究小组报告一共提到了12个目标,把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分成了5个层次,可以看出信息提供者不能满足各阶层的信息需求者,针对性已经模糊。会计信息需求以上特征的多元化、状态多层次、使用者多层次性,使得会计信息使用对象不明确。在会计信息需求不明确的情况下,会计信息提供者以什么为提供原则,给他们带来了难题,也为会计信息的提供有了选择披露内容的自由空间,也产生了会计信息的披露超载或不足。对于会计信息的需求者,由于会计信息的提供是面对不同的需求者,再由于不同会计信息的需求者目标不同,因此会计信息需求者需要甄别会计信息,在甄别会计信息的过程中需要付出成本。
四、结语
在理性的条件下,会计信息被冠之以利用的属性之后,便产生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表象,是现有产权制度安排下的产物,当把所有的限定和障碍都剥离之后,会计信息的物质性就会显而易见,是被假定某一方所拥有而产生的结果。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那么就会有不同甚至相反的表现,而其中之现象,会计信息的提供是在被贯之以有用性之后的事情,无论如何选择会计信息的参照物,只要投入的成本小于或等于所带来的效益,会计信息就会被提供,这种参照物可能是投资人、债权人、受托人或管理者等诸多与之相关的对象。所有的过程是一个各方利益相关者的不断博弈,因此不能仅仅孤立的把会计信息看作是公共物品或私人物品,所有的结果都是在一定的参照物之下的以成本效益为原则的选择,因此应以成本效益原则确立会计信息的本质属性特征。
参考文献
[1] 郭道扬.会计史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 葛家澍,裘宗舜.会计信息丛书——会计热点问题[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篇4
服务型政府,是在民主政治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实现服务职能,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它是公共行政从传统官僚制向后官僚制转换的一种理想模式。
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特征是:(1)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政府;(2)民主和负责的政府;(3)法治和行政行为有效的政府;(4)“顾客至上”,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5)职能有限的政府;(6)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7)实现了合理分权的政府。
二、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1.中国公共行政面临的突出问题
(1)党政的二元结构体系,造成党政不分,甚至以党代政,公共行政难以按照应有的规律来设计和架构,造成机构膨胀、人浮于事、推诿扯皮、行政成本高、猖獗。执政党如何执政,是推进政府公共行政改革的前提条件。
(2)权力过于集中,政府职能配置不合理。权力过于集中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病根。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企业、社会、公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受到压抑,政府又掌舵又划桨,承担着社会的无限责任。
(3)公共政策的失败。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基本手段是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但公共政策存在着种种困难、障碍和制约因素,使得政府难以制定并执行好的或合理的公共政策,导致公共政策失败。
(4)公营部门高度垄断,缺乏竞争。我国公营部门长期实行公共投资、公共所有、公共经营的方式,几乎不存在经营风险问题。由于其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具有独占性,公民的意愿和利益往往得不到有效维护。
(5)行政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消极因素,制约着公共行政改革的进程。我国传统的行政文化理念是权威主义,政府的绝对权力造成了许多寻租和腐败现象的滋长,助长了“官本位”思想,使政府难以真正产生“公民至上”的服务文化。
2.服务型政府理论运用于中国行政改革的战略构想
(1)掌划分离的有限行政。政府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事必躬亲,应更多地借助于市场这一手段,恰当地利用私营部门来供给公共物品和服务。有限行政是我国彻底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传统,推进行政改革的必然选择。
(2)讲求效果和收益的有效行政。有效行政是我国行政改革的基本理论诉求。以提供高质量的公共物品或服务,实现高绩效的社会治理为自身行动的终极目标。
(3)授权与分权的民主行政。我国行政改革要朝着民主行政的方向发展。政府在进行公共决策、实施公共管理和供给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增强民主意识,实行民主制度,积极发展和有效引导非营利组织的成长。
(4)以民为本的服务行政。服务行政是我国行政改革的根本目标。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的目的不再是为了管理甚至控制公众,而是为了给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此时,公众才能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才能得到根本体现。
三、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道路选择和对策
1.公共服务法治化,实现公共服务的良性发展
一是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职责权限。二是制定公共服务的最低标准,依据这个标准合理公平地分配公共资源。三是提高公共服务的透明度和公开化程度,加大对公共服务的监督力度,严厉禁止和杜绝公共服务中的乱收费、乱涨价现象,保证公共服务的质量。
2.重新审视和定位政府治理的角色,即“服务”而非“掌舵”
服务型政府理论强调政府角色的转换,主张将政府角色定位为“掌舵”而非“划桨”,意味着政府不应过多地具体承担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而是尽可能地以委托、承包、等市场化的制度安排,将公共服务呈递责任转移给私营部门及非营利部门,并对公共利益做出积极的回应,这也是服务型政府追求的根本目标。
3.建立政府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供给的民众导向制度
政府服务应体现“以人为本,以客为尊”的原则,以民众诉求为导向,以民众的期望决定策略设计的蓝图,以民众的需求决定服务的内涵和方式。我们应该重新认识社会与政府的关系,从制度上实现政府的决策与行为由“以政府为中心”向“以公众为中心”的转移,使服务行政具有透明性、公正性、回应性和责任性,疏通政府与公众对话的渠道,保障公众知情权。
4.培育公民社会自治能力,建立政务公开制度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强调社会力量的参与,强调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向社会组织的转移。首先,政府必须积极培育各种民间社团,培育各种带有自治性、自主性的社会组织,承担起多样的治理责任。其次,政府与社会应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沟通、互动和合作,形成治理网络,建立畅通的社会沟通与协商机制,推动政府文件的透明化传输,保障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5.建立政府绩效评价制度
目前,从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的整体价值理念来看,现代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所要求的服务行政还谈不上任何绩效管理。因此,必须对政府的服务实行绩效管理和评价制度。首先,政府绩效评价必须明确评价的主体。服务品质的好坏,必须取决于民众的满意度,评估主体必须是多层次、多渠道的。其次,政府绩效评价必须确立一定的评价标准。这些评价标准要具有有效性、效率性、公平性、合法性和政治可行性,要疏通民众参与评估的渠道,让民众评议,让人民监督。
6.加强责任制度的建设
责任政府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理念。人民不仅有享受政府服务的权利,还有监督政府行政、要求其承担责任的权利。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完善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强化行政问责体制外的控制手段建设,完善公民个人申诉渠道。逐步实现把政府和部门的行为置于社会和民众的有效监督之下,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从而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
篇5
[关键词]供水业;普遍服务;委托
[中图分类号]F0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0-0125-02
1 供水业的基本特征及其普遍服务
1.1 供水业基本特征
供水业是指围绕自来水的生产、使用等一系列业务而形成的产业,流程包括了取水、制水、用水等环节。
供水是准公共品。供水业具有排他性,可能阻止不付费者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供水业具有非竞争性,在一定规模内,增加一个人供水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从供水消费中获得的效用,即增加额外一个人消费,该供水业不会引起产品成本任何增加。因为服务对象是大众,不仅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而且是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间的准公共品,市场化背景下,更要重视亲贫规制,不能简单地套用市场机制定价,而应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供水行业具有公益性和普遍服务特征,且具有明显内部收益和外部收益,所谓内部收益就是水务投资经营者得到的直接经济效益,外部收益就是表现供水设施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土地增值等收益。外部收益大于内部收益,即是有正外部性的准公共品。国际上,将水作为人的一种基本需求、一种权利,可以说,水的公益性更加突出。
1.2 供水业的普遍服务
普遍服务是指基础设施产业的产品提供者必须确保服务区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可以支付得起的最低质量标准的服务。具体包括可得性和可接受性两个方面。而保持普遍服务目标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政治意义。随着私人企业的进入,原来享受普遍服务义务的既得利益集团面临失去这些好处的威胁,因此会成为改革的阻力。第二,公共意义。这些公共目标与发展的目标息息相关。水行业重要性更决定了供水的普遍服务意义重大。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委托形成的根本前提,并且在两个条件下,即经济人目标差异。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委托分析得到广泛应用。下面就供水业委托关系进行分析,特别重视亲贫等公共性目标实现的委托方面。
2 从委托视角对供水业普遍服务的基本论述
简单来说,委托关系可以理解为一种契约关系。契约的基本内容是规定人为了委托人的利益应采取何种行动,委托人应相应地向人支付何种的报酬。委托人与人的关系之所以成为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当然首先是因为人的目标函数并不总是和委托人相一致。所谓问题的要点就在于,委托人如何通过一套激励机制促使人采取适当的行动,最大限度地增进委托人的利益。所以,供水业委托人面临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设计一套激励机制,来获得掌握两个人信息,进而进行积极合作。下面就运用分析框架分析供水业这个公共事业市场化改革下的模式,分析角度是亲贫性。
2.1 传统政府供给模式分析
传统的政府供给模式,面临的是一级委托,大众对政府,政府和提供企业统一,效率方面可能有所欠缺,但是在亲贫方面,由于其服务直接提供,主体单一,普遍服务责任容易落实明显,监督成本低。在政府供给方面,是在政府机构内部即行政,不存在经济委托。供水组织都由政府部门组成,其独立利益不会明显地存在,所以在可能条件下,政府体现所有者意志,亲贫性是可以实现的。此外,在行政上可能由于公共权力委托链条的增大,风险也逐级放大。综合看来,政府内部行政委托,相对来说,效率方面激励不足,但是公平性会得到较好保证。
2.2 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模式分析
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随着政企分开,委托链条拉长,第二层次由行为经济。面临更加复杂的双向、多层次的问题。虽然直接提供主体变化,但是由于国企政府仍可以通过产权控制,所以信息不对称性方面成本较低。且政府控制与激励手段多样,故而较为容易。这种模式最关键的是国有供水企业的定位,即国有资本是否要求增值为首要任务。如果没有考虑到供水业本身技术特点和准公共品性,国有资本以自身资本增值为首要目的,使企业和政府亲贫等公益性目标相左,那么委托激励问题也就突出,从而公益性方面监督激励成本加大,使亲贫目标受到威胁。如果供水国有企业需要肩负公共性义务,那么就和政府目标一致,亲贫得到保障。政府对国企委托,虽然股东仍然公有,也已经存在信息不对称。企业独立经营者存在,必然加大成本。新的模式可能就存在利益集团的博弈。中间人(政府),最终人(国有企业),可能因为财政困难等原因,成为合谋,加大成本,损害初始委托人(公众)利益。总之,这种新型国有企业模式,加大了一部分委托成本,但是政府和国有企业还是能够一定程度上进行协调,主要问题在于国企定位与监督激励的配套措施得当与否。
2.3 特许经营的政府模式
分析政府特许模式,特别是私人资本介入下的情况。直观上,私人资本介入,为了保证其利润,营利性方面与效率方面有可能提高,但是更可能的是加剧了对亲贫方面的威胁。因为私人目标肯定不同于政府多目标尤其是公益性,人专业化为委托人加剧了隐藏行动与隐藏信息问题,所以在信息处理上,逆向选择道德风险问题多。私人参与使得水供给主体变得复杂,责任容易推卸,公众监督成本加大。特许经营面对市场化竞标,其中可能出现人合谋,受到集团利益影响。Estache认为公用事业对价格影响不仅依赖于改革前的成本与资费水平,而且依赖于民营化的利益如何在各集团利益之间进行分配。私有化会削弱政府顾及社会公平的能力。通过削弱政府这种能力,私有化也会侵蚀地方层面民主参与的重要地位。总之,私人资本介入会大大提高其对利润的要求。供给的经济委托可以得到委托专业化的好处,使得提供效率有可能提高,如果是“真正”的市场化还解决了垄断弊端。不过,政府原先多目标委托或许受到威胁,而且产生严重人合谋问题。
3 解决路径
根据委托―理论的研究指出,解决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一是建立健全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即通过合理厘定契约,明确人的权利、义务来给予人以最佳的行为激励,使人行为目标接近于委托人的目标,减轻人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和进行逆向选择的动机,使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得以控制。二是建立健全外部激励―约束机制,即在人之间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将委托―关系交由市场来决定,监督。这样就能够使得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成为迟早要接受市场惩罚的不利行为。同时,人市场的存在将使人的行为具有可比性,从而减少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降低进行监督和绩效考核所需的要素投入。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在市场化背景下,必须让公众具有足够监督权,这样才能反映水权人基本权利特点,这是使委托理论在城市供水业中完全适应性具备的前提。从公用事业中的多重委托特征看,公用事业监管中的委托包括:公众、城市管理部门、监管者、企业,这形成多重委托。这种关系的核心是,监管者作为消费者的人,它要确保被监管企业实现消费者利益。不仅如此,还需要公众能够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监督激励,对企业行为能够有直接影响。所以只有坚强公众对一级人和最终人,监督、激励才能有利于改革。
其次,立法保护重要性。消费者要求监管者能以法律权限实现被规制企业的信息公开,而且要求实行确切的监管。如果监管者能实行确切的监管,监管者本身则可以提高自身的地位和在社会上的评价,因此,建立这样的激励机制,对监管者来说是必要的。激励机制在监管者与被监管企业的委托―关系中是非常重要的,要严谨立法,有法可依。
最后,公众对两个人监督管理,即通过听证会、媒体监督等,这样可能缓解合谋。其中重要的一点,无论政治委托,立法等过长,还是经济委托,都可以建立直接的消费者监督委员会来执行监督。这样缩短监督链条,使亲贫性得到保护。
参考文献:
[1]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M].朱绍文,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82
[2]许峰.中国公用事业民营企业进入中的亲贫规制[D].复旦大学,2006
[3]张维迎.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人关系:理论分析和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1995(4):10-20
篇6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服务;体制创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党的1项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从理论到实践,它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新境界必有新要求,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完备的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系,以消除社会公共需求日益增长与当前社会公共服务提供不足的矛盾,缓解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紧张关系。
1、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与先决条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经在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社会市场化进程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催生了大量的利益主体,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但也带来了新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国内各种利益矛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伴生出了诸多的社会问题。比如,社会需求的某些方面仍然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社会贫困问题虽有所缓解但仍然严峻,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明显滞后,大量的社会稳定与公共安全问题、失业问题、教育问题、环保问题等日趋突出。诸如此类的社会不和谐问题犹如病灶1般侵入并损害了我国社会机体,给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深入分析上述这些侵害我国社会机体的因素,笔者认为,这些不和谐因素归根结底都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备所致。总理曾经指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这不仅给“公共服务”下了1个权威性定义,而且深刻地阐述了公共服务体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确,在新形势下,我国公共需求呈现出增长迅速、主体多元化、结构复杂化、需求多样化的特点,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需求比重大幅上升,公共需求结构正逐步由消费型向发展型升级。具体而言,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主要表现如下:1是公共需求以超常的速度增长。近几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总需求中,个人公共需求年均提高的比重相当于过去5年的总体增幅,并且近两年的增幅更大。2是公共需求主体快速扩大,广大农民和城镇中低收入者逐步成为公共需求的主体。3是公共需求的结构变化迅速,除了义务教育和公共医疗,对公共安全、环境保护以及利益表达的需求越来越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由于1方面是公共需求迅速增长,另1方面则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服务需求旺盛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使得我国公共服务体系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甚至已经成为我国突出的社会矛盾。这个社会矛盾不解决,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和谐社会的建构就无从谈起。因此,从1定意义上说,建设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就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与先决条件。换言之,只有建立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才能实现社会公平、稳定、快速、健康、持续性的发展。
2、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必须1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出发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相当长时期内所要面临的1大基本国情。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都要受基本国情的制约,和谐社会的发展程度同样要受制于此。也就是说,当前我国所要建构的和谐社会,是1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的和谐社会,否则,这种和谐社会就只能是空中楼阁。我们党也正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发展状况,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主要任务。这九大目标包含了我国民主法治、人民生活、公共服务、道德文化、社会创新、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全方位的内容,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的1定时期内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同理,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同样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1现实。也就是说,1方面,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建立1个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但在体系建立过程中我们还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要有条件的、分步骤的。那种脱离现实国情、好高骛远式的盲目建设难免要遭致失败。我国仍是1个发展中大国,在当前条件下,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目标是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就会严重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完备,就能安全地度过经济社会发展的危险期。唐铁汉等人的研究表明,依据国外经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可分为3个基本阶段:1是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左右的阶段。在该阶段,必须全面完善公共服务制度,否则,将导致经济发展的中断与停滞。2是人均GDP处于1000~8000美元的社会经济增长阶段。这是以公共服务为基础和平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阶段,需要注意全面、系统地完善公共服务职能,坚持教育、科技优先增长,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适度控制社会福利的增长水平。3是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左右、开始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阶段。这是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的发展阶段,要注意稳定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和政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控制社会福利的过快增长。在该阶段,要注意控制公共服务的数量、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当前我国正处在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关键发展阶段,比较国外经验而言,当前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应该说仅仅处在第1阶段(即“必须全面完善公共服务制度”的阶段)向第2阶段(即“以公共服务为基础和平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阶段)过渡时期。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路径
1般说来,公共服务体系主要是指以政府为主导、以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为主要任务、以全体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基本目标的1系列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安排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与体制创新。
1政府主导。有学者指出,公共服务主要是指由法律授权的政府、以及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有关工商企业,在纯粹公共物品、混合性公共物品以及特殊私人物品的生产和供给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履行的职能,其中,政府是责无旁贷的主导者。这种政府主导的特质,首先表现为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最主要的提供者。由于政府的公共性质,政府的主要职能之1就是公共服务。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政府必须加强公用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公共教育设施等方面的建设,积极发展义务教育和公共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治安和国防安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政府主导的特征还表现为政府责无旁贷地成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政府根据国情和本区域内的人口资源和财政能力来确定公共服务的总体目标、水平、策略、原则等方向性的框架,并经同级权力部门机构批准实施。从公共服务过程来看,无论从目标设定到组织设计再到公共服务的机理运作,还是最终输出公共产品到收集社会反馈再到修正输入,政府始终是其中的主导者。换言之,政府是公共服务制度的设计者、实施者与维护者。公共服务体系全面不全面、完整不完整,归根结底取决于政府意愿与政府能力。
2社会参与。和谐社会中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1个社会公众、政府以及其他各种公共服务供给者之间互动的过程。首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有公共服务需求信息与持续不断的支持。这不仅需要政府设置畅通的公共需求的表达渠道,而且更需要社会公众需求表达的积极参与。社会公众是公共服务的直接消费者,因而在公共服务的需求等方面最有发言权。如平新乔、赵俊超在浙江省慈溪市对外来务工人员和当地居民作了1项公共服务需求调查,并对公共服务需求事项作了1个排序。结果表明,解决户口需求排在第1位,其他依次是子女教育、各种社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补助、治安、卫生及其他。该项调研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我国某部分人群的社会需求。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对于公共服务需求是不1样的,因此有必要建立畅通的公共需求表达机制,以真实客观地反映来自各个地区各个阶层的心声。当前全国各地的献计献策行动即是1个很好的佐证。因此,不了解民意、不集中民智,政府就会在公共服务供给上失去方向。不仅如此,社会公众的合法性支持与资源性支持无疑是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所不可或缺的,比如在慈善捐助等慈善事业的发展方面,美国的慈善捐助每年达6000多亿美元,相当于GDP的9%;我国香港地区的慈善捐助每年也达60亿港元。我国内地目前每年仅有10多亿元,只相当于GDP的0.01%。因此有必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增加慈善捐助,扩大第3次分配的规模,这样既可弥补国家用于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资金的不足,又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应该说,政府不是唯1的公共服务供给者,私人部门和第3部门也要加入到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当中来。美国学者奥斯特罗姆等人认为,在治理公共事务方面,政府和市场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所以提出了多中心治理的制度安排。多中心理论突破了传统意义上政府与市场两种秩序的2元思维,公民通过参与自主治理公共事务,改进公共服务。在传统意义上,私人部门主要提供私人产品和服务,私人部门不得进入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提供领域;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则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公私界限,私人部门的力量逐渐渗透到公共领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私人部门的角色和性质。它不仅使自己获得了相应的利润回报,而且优化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提供了大量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从而分担了政府的责任,改进了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供给能力。第3部门以自身的非功利性目的或客观的公益性后果,以社会的自组织、自规则和自治理方式,或者以政府授权的行动方式,或者以跨国行动的方式,或者同政府或私人部门共同采取行动的方式,为社会提供局部性或专项性公共服务。
3体制创新。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能缺少体制创新。这种体制创新首先表现在如前所述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上。主体多元化良性造成了公共产品的生产市场化、效益化与社会化,并继而间接带来了这样1种前景可观的后果:政府可以逐步退出公共产品的直接供给,且依据公共产品的不同种类,政府退出的程度也有所区别。
其次则表现在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多样化上。政府职能外包理论表明,政府履行行政职能可借鉴经济部门有效的管理方式,用市场手段代替行政手段。利用招标、承包、租赁、委托、、拍卖等方式实现政府职能的对外转移,通过市场化手段来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这样,政府通过职能外包降低了公共服务交易成本,实现了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甚至精简了政府机构。近些年来,我国政府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大胆地借鉴了国外先进管理思想与方法,进行了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创新。比如,在我国公共事业市场化改革过程当中,政府就已经借鉴并摸索出了许多有益的方法,如BOT模式、合资模式、直接购并、纯民营模式、TOT模式以及PPP模式等等。
篇7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服务;体制创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党的1项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从理论到实践,它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新境界必有新要求,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完备的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系,以消除社会公共需求日益增长与当前社会公共服务提供不足的矛盾,缓解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紧张关系。
1、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与先决条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经在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社会市场化进程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催生了大量的利益主体,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但也带来了新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国内各种利益矛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伴生出了诸多的社会问题。比如,社会需求的某些方面仍然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社会贫困问题虽有所缓解但仍然严峻,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明显滞后,大量的社会稳定与公共安全问题、失业问题、教育问题、环保问题等日趋突出。诸如此类的社会不和谐问题犹如病灶1般侵入并损害了我国社会机体,给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深入分析上述这些侵害我国社会机体的因素,笔者认为,这些不和谐因素归根结底都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备所致。总理曾经指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这不仅给“公共服务”下了1个权威性定义,而且深刻地阐述了公共服务体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确,在新形势下,我国公共需求呈现出增长迅速、主体多元化、结构复杂化、需求多样化的特点,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需求比重大幅上升,公共需求结构正逐步由消费型向发展型升级。具体而言,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主要表现如下:1是公共需求以超常的速度增长。近几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总需求中,个人公共需求年均提高的比重相当于过去5年的总体增幅,并且近两年的增幅更大。2是公共需求主体快速扩大,广大农民和城镇中低收入者逐步成为公共需求的主体。3是公共需求的结构变化迅速,除了义务教育和公共医疗,对公共安全、环境保护以及利益表达的需求越来越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由于1方面是公共需求迅速增长,另1方面则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服务需求旺盛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使得我国公共服务体系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甚至已经成为我国突出的社会矛盾。这个社会矛盾不解决,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和谐社会的建构就无从谈起。因此,从1定意义上说,建设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就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与先决条件。换言之,只有建立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才能实现社会公平、稳定、快速、健康、持续性的发展。
2、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必须1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出发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相当长时期内所要面临的1大基本国情。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都要受基本国情的制约,和谐社会的发展程度同样要受制于此。也就是说,当前我国所要建构的和谐社会,是1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的和谐社会,否则,这种和谐社会就只能是空中楼阁。我们党也正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发展状况,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主要任务。这九大目标包含了我国民主法治、人民生活、公共服务、道德文化、社会创新、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全方位的内容,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的1定时期内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同理,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同样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1现实。也就是说,1方面,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建立1个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但在体系建立过程中我们还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要有条件的、分步骤的。那种脱离现实国情、好高骛远式的盲目建设难免要遭致失败。我国仍是1个发展中大国,在当前条件下,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目标是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就会严重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完备,就能安全地度过经济社会发展的危险期。唐铁汉等人的研究表明,依据国外经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可分为3个基本阶段:1是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左右的阶段。在该阶段,必须全面完善公共服务制度,否则,将导致经济发展的中断与停滞。2是人均GDP处于1000~8000美元的社会经济增长阶段。这是以公共服务为基础和平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阶段,需要注意全面、系统地完善公共服务职能,坚持教育、科技优先增长,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适度控制社会福利的增长水平。3是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左右、开始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阶段。这是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的发展阶段,要注意稳定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和政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控制社会福利的过快增长。在该阶段,要注意控制公共服务的数量、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当前我国正处在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关键发展阶段,比较国外经验而言,当前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应该说仅仅处在第1阶段(即“必须全面完善公共服务制度”的阶段)向第2阶段(即“以公共服务为基础和平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阶段)过渡时期。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路径
1般说来,公共服务体系主要是指以政府为主导、以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为主要任务、以全体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基本目标的1系列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安排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与体制创新。
1政府主导。有学者指出,公共服务主要是指由法律授权的政府、以及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有关工商企业,在纯粹公共物品、混合性公共物品以及特殊私人物品的生产和供给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履行的职能,其中,政府是责无旁贷的主导者。这种政府主导的特质,首先表现为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最主要的提供者。由于政府的公共性质,政府的主要职能之1就是公共服务。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政府必须加强公用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公共教育设施等方面的建设,积极发展义务教育和公共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治安和国防安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政府主导的特征还表现为政府责无旁贷地成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政府根据国情和本区域内的人口资源和财政能力来确定公共服务的总体目标、水平、策略、原则等方向性的框架,并经同级权力部门机构批准实施。从公共服务过程来看,无论从目标设定到组织设计再到公共服务的机理运作,还是最终输出公共产品到收集社会反馈再到修正输入,政府始终是其中的主导者。换言之,政府是公共服务制度的设计者、实施者与维护者。公共服务体系全面不全面、完整不完整,归根结底取决于政府意愿与政府能力。
2社会参与。和谐社会中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1个社会公众、政府以及其他各种公共服务供给者之间互动的过程。首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有公共服务需求信息与持续不断的支持。这不仅需要政府设置畅通的公共需求的表达渠道,而且更需要社会公众需求表达的积极参与。社会公众是公共服务的直接消费者,因而在公共服务的需求等方面最有发言权。如平新乔、赵俊超在浙江省慈溪市对外来务工人员和当地居民作了1项公共服务需求调查,并对公共服务需求事项作了1个排序。结果表明,解决户口需求排在第1位,其他依次是子女教育、各种社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补助、治安、卫生及其他。该项调研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我国某部分人群的社会需求。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对于公共服务需求是不1样的,因此有必要建立畅通的公共需求表达机制,以真实客观地反映来自各个地区各个阶层的心声。当前全国各地的献计献策行动即是1个很好的佐证。因此,不了解民意、不集中民智,政府就会在公共服务供给上失去方向。不仅如此,社会公众的合法性支持与资源性支持无疑是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所不可或缺的,比如在慈善捐助等慈善事业的发展方面,美国的慈善捐助每年达6000多亿美元,相当于GDP的9%;我国香港地区的慈善捐助每年也达60亿港元。我国内地目前每年仅有10多亿元,只相当于GDP的0.01%。因此有必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增加慈善捐助,扩大第3次分配的规模,这样既可弥补国家用于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资金的不足,又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应该说,政府不是唯1的公共服务供给者,私人部门和第3部门也要加入到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当中来。美国学者奥斯特罗姆等人认为,在治理公共事务方面,政府和市场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所以提出了多中心治理的制度安排。多中心理论突破了传统意义上政府与市场两种秩序的2元思维,公民通过参与自主治理公共事务,改进公共服务。在传统意义上,私人部门主要提供私人产品和服务,私人部门不得进入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提供领域;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则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公私界限,私人部门的力量逐渐渗透到公共领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私人部门的角色和性质。它不仅使自己获得了相应的利润回报,而且优化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提供了大量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从而分担了政府的责任,改进了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供给能力。第3部门以自身的非功利性目的或客观的公益性后果,以社会的自组织、自规则和自治理方式,或者以政府授权的行动方式,或者以跨国行动的方式,或者同政府或私人部门共同采取行动的方式,为社会提供局部性或专项性公共服务。
3体制创新。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能缺少体制创新。这种体制创新首先表现在如前所述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上。主体多元化良性造成了公共产品的生产市场化、效益化与社会化,并继而间接带来了这样1种前景可观的后果:政府可以逐步退出公共产品的直接供给,且依据公共产品的不同种类,政府退出的程度也有所区别。
其次则表现在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多样化上。政府职能外包理论表明,政府履行行政职能可借鉴经济部门有效的管理方式,用市场手段代替行政手段。利用招标、承包、租赁、委托、、拍卖等方式实现政府职能的对外转移,通过市场化手段来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这样,政府通过职能外包降低了公共服务交易成本,实现了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甚至精简了政府机构。近些年来,我国政府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大胆地借鉴了国外先进管理思想与方法,进行了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创新。比如,在我国公共事业市场化改革过程当中,政府就已经借鉴并摸索出了许多有益的方法,如BOT模式、合资模式、直接购并、纯民营模式、TOT模式以及PPP模式等等。
篇8
我国的公共投资经历了一个由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政府职能和政府行为转变不到位。“越位”、“缺位”和“错位”的现象比比皆是,旧的观念和体制的惯性阻碍着公共投资的改进和完善。不同时期公共投资的范围有所差别,总的来看目前公共投资的范围尚未明晰。因此,对公共投资进行深入研究,明确的界定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投资的范围,为政府制定公共投资方面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指导政府职能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公共产品
提供公共产品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公共产品”理论是公共投资的理论基础,所以说,公共产品的概念是非常关键的,David N.Hyman的定义为那些不能排除非购买者受益并且由大量的消费者受益的产品称为公共产品。一般认为,公共产品具有这样三个特征:
(一)受益的非排他性,即公共产品一旦被提供出来,生产者就无法排斥那些不为此物品付费的个人消费该物品。
(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即公共产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厂商享用,或者说,不能按谁付款、谁受益的原则,限定为之付款的个人或厂商享用。
(三)消费的非竞争性,即对任一给定的公共物品的产出水平,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影响原来的消费者对该物品的消费,新增消费者使用该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纯粹的公共产品必然同时满足以上三个基本特征。从消费属性上看,公共产品可分为满足人们物资消费需求和满足人们非物资需求的公共产品。满足人们物资消费需求的公共产品多具有有形的表现形式,如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等;满足人们非物资需求的公共产品一般不具有有形的物资形态,如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常称为“公共服务”。
二、公共投资的涵义
一般情况下,公共投资可以理解为各级政府及社区组织为了满足公共需求,消除“市场失灵”的消极影响,为本国(地区)居民提供公共物品及准公共物品或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公共支出。在现实生活中,公共投资(Public Investment)和政府投资(Government Investment)两个概念经常被混用,但是两者仍有一些不同。通常,政府投资侧重于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投资活动,但投资对象不一定完全是公共领域(如基础设施)。公共投资的理解有两种情形:其一指以公共部门为主体的投资活动(包括公共企业投资);其二指以公共领域(Public Domain)为对象的投资活动。本文对公共投资的理解侧重于后者,并认为公共企业或民间力量也能够成为公共投资的主体。理论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投资应该主要限定在公共投资,而在一定条件下,非政府主体也会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公共投资。
三、我国公共投资范围的界定
(一)界定公共投资的原则
1.弥补市场失效原则。
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经济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特别是价格机制进行,在一般的竞争性领域,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对社会资源的配置作用,但在其他一些领域,市场机制却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出现了市场失灵的现象。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必须由公共投资进行弥补,而在其他领域,市场机制能够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充分发挥作用的地方,公共投资就不应当介入其中,即“凡是市场能够做且能够做好的,政府都不要插手”,这是公共投资所要遵循的最基本原则。
2.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
社会福利最大化是公共投资的出发点和归宿。公共投资不可能也不应该首先以是否盈利和盈利高低作为投资选择的前提条件,这也是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的一个重要区别之处。公共投资主体在进行项目决策时,不应该局限于投资项目本身及相关的经济效益,而更应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大小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这就决定了公共投资不能单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要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即在强调经济效率的同时,还要兼顾社会公平。
(二)我国公共投资的范围
公共投资的“公共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市场经济的一定发展阶段而言,要从一定的历史背景来认识和理解公共投资,特别是制度性公共产品与传统意义上的公共产品不同。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经济体制下,制度性公共物品的存在范围和具体内容会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说。社会主义制度或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中,公共产品的存在规模和范围会相对大一些;而在资本主义制度或比较分散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公共产品的存在范围及其规模则会小一些。因此,我国的公共投资政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要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决不能照搬西方的一套。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转型国家,另外我国还有巨大的人口基数以及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这些都决定了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公共投资所要承担的任务要大得多,所涉及的领域也要广得多。
1.国防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
国防和行政管理方面的投资都是为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和实现其职能必需的物质条件,但这些投资从微观角度来看是无任何收益可言的,因而私人投资主体不可能介入其中,只能由政府公共投资加以解决。
2.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投资。
社会保障支出是指政府通过财政向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暂时或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工作机会或生活面临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支出。在社会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支出具有“安全网”和“减震器”的作用,是保障社会成员生存权的重要方面。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是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的重要途径。社会公平是市场无法自动解决的,但公平的影响对于市场经济运转状况的好坏又极为重要,因而公平是政府为市场、为整个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
3.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方面的投资
环境保护是一种为社会提供集体利益的公共物品和劳务,它基本上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往往被集体加以消费,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效应。这样,就很容易产生“搭便车”的问题。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或社会矫正,外部效应很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公共资源的破坏,而污染者或破坏者又不承担相应的责任或代价,影响环境的可持续性。既然私人投资对于解决环境保护这样的外部性问题效果不大时,那么,作为政府实施政策措施重要手段的公共投资就应该义不容辞的承担起保护环境的重担。
4.农业方面的投资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农业自然资源相对短缺,人均
耕地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建设必须同农业基础的稳固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农业方面的投入不足,不仅影响了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在根本上制约着经济发展后劲,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影响比较大,供给极不稳定,而农产品往往是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轻工业原料,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基础性作用。特别是我国这样一个拥有9亿农业的发展中大国,农业的基础性和弱势性尤为突出。
5.科教文卫等方面的投资
现代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研究与开发、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无形投资日益重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教育是科学技术这种生产力的源泉和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人们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但劳动的复杂性却日益提高,教育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政府介入教育投资是每一个人能够获取基本均等的教育机会,实现社会公平的前提。因此,科教文卫方面的投资属于公共投资的范畴。
6.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基础设施是为社会提供集体利益的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大部分是被集体加以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基础设施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社会性的,从而不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资源使用的排他性与基础设施供给要满足公共需求之间发生矛盾,所以作为满足公共需求的系统,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主要由政府或借助政府的力量来实施。
7.基础产业方面的投资
基础产业指对其他部门提供条件和机会的产业,或者说是那些由于它们的供给能力不足,导致国民经济增长机会损失的产业。基础产业是处在“上游”的生产部门。“上游”是指基础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是其他生产部门生产和再生产时所必须的投人品,也是构成经济中其他部门产品成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基础产业是一种公共生产性的活动,它的发展直接制约着经济各领域资源配置的效率水平,从而制约着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篇9
农村电视公共服务属于农村公共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农村公共服务则属于农村公共产品的范畴。在农村,一些农村公共产品“没有固定明确的实物形式,而是表现为一定的服务形式。我们称之为农村公共服务。”
公共产品(publiegoods)是经济学理论中的基本概念之一,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指出:公共产品是这样一种产品,在增加一个人对它分享时,并不导致成本的增长(它们的消费是非竞争性的),而排除任何个人对它的分享都要花费巨大成本(它们是非排他性的)。
在现实中,真正的纯公共产品是很少的,大多数产品因为兼有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特征,被称之为准公共产品。因此,按照产品特征,可以将公共产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纯公共产品。即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第二类是俱乐部型准公共产品,其特点是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是却可以较轻易地做到排他。即对这类产品的使用可以通过收费而将不愿付费者排除在对该产品的消费之外,同时,在该产品的使用者范围之内,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多增加一个使用者的边际成本是微不足道的。一些自然垄断行业的产品就具有这种性质;第三类是拥挤型准公共产品,这类产品与俱乐部产品刚好相反,即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但当消费者的数目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产生消费上的竞争性,也就是说这类产品是拥挤的。
根据这个分类标准,我们可以对我国电视产品进行分析:原来。无线电视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但是,随着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的出现,电视台通过光缆介质和加密技术可以向观众收取费用,拒绝为有线电视付费的人将不能收看其节目,使电视产品产生了排他性。因此,电视产品经历了从纯公共产品向俱乐部型准公共产品的过渡。
二、农村电视公共服务作为俱乐部型准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选择
与上面所论述的分类方式大体一致,詹姆斯·布坎南曾经把物品按照“公共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对公共产品进行分类。他认为,公共产品既包括“纯公共产品”,“也可以包括‘公共性’从0到100%其他的一些商品和服务”,即准公共产品。而关于公共产品的供给一般认为,“公共性接近100%(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显著)的准公共物品适合由政府供给,公共性接近0的适合由市场供给。”
俱乐部型准公共产品恰是一种公共性介于0到100%之间的公共产品。那么它采用哪种供给方式更合适?
首先,各级政府作为理性人,在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会重视有形的公共产品供给,而轻视无形的公共产品的供给;重视短期的能直接利于绩效评估的公共产品,而不重视投资期限长的公共产品。在这种导向下,电视公共服务的供给就会出现短缺现象。
其次,因为政府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作为市场中的经济主体,其自身运行同样存在交易成本问题。因此,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某种程度是一个政治过程,其交易成本甚至比市场制度昂贵,这表现为现实中政府的种种“政策失败”。
因此。准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不能依靠某种单一的政府供给模式。从公平与效率的角度考察,政府供给重在公平,市场供给则重在效率。如果新的市场主体进入公共产品提供加强市场竞争,势必能提高政府的效率和资源的充分利用。政府和市场既分工又合作,便可将二者的有效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这种有机结合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准公共产品能否由市场有效提供。要看一个排他成本问题。对于排他成本高的准公共物品。私人资本一般不愿生产。因为“搭便车”现象严重,会使收费比较困难。排他成本低的准公共物品,私人生产就比较容易。电视公共服务这一类的俱乐部型准公共产品是具有非竞争性但有排他性的准公共产品,一般属于排他成本比较低的准公共物品,所以,引入市场机制是非常合适的。
三、正在构筑的我国农村电视公共服务供给体制
当前,我国农村电视公共服务仍旧表现出供给不足的问题。
1998年以来,为解决部分农村地区收听不到广播、收看不到电视的突出问题,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广电总局共同组织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截止到2005年底,中国共投入建设资金34.4亿元,运行维护费0.4亿元。完成了11.7万个行政村、10万个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建设任务,并修复了1.5万个行政村“村村通”工程,解决了近1亿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问题。2005年。广电总局又启动了“村村通”卫星直播(DTH)试验系统。2007年,中央政府再次投资107.5亿元支持“十一五”计划期间村村通项目的建设和改造。
现在,农村电视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从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转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在财政方面,各级政府筹款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如自2007年开始实施的“村村通”工程,根据《“十一五”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规划》,除中央政府安排的补助资金外,省市两级政府负责解决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设资金,并切实落实修复“返盲”设施资金;省、市(地)、县(市)级政府分别负责解决转播本级广播电视节目无线发射转播台站的机房和设备的更新改造资金。国家给予建设、经营县(含)以下农村有线电视网络的单位给予一定期限的税收政策扶持。对用于覆盖农村地区的广播电视节目发射台、转播台和监测台的用电,执行国家规定的非普工业类电价标准,不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在国家广播电视机构控股51%以上的前提下。鼓励国有、非公有资本投资参股县级以下(不含县级)新建有线电视分配网和有线电视接收端数字化改造。在自愿的前提下,可以向农民筹集部分资金用于本村的广播电视设施建设。
尽管政府为农村电视公共服务供给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我国农村电视建设还处在较低水平,一些偏远农村还存在电视覆盖“盲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新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中还有广播电视覆盖“盲村”70多万个。早期建设的“村村通”工程,由于受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限制,投入少,起点低,通过无线方式覆盖的广大农村地区实际覆盖效果滑坡严重。无线覆盖是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的主要方式。但承担中央和省节目对农村地区无线覆盖任务的发射台、转播台资金投入不足、设备老化、日常运行维护经费缺乏。导致广大农村地区中央和省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成为薄弱环节。农民接收电视套数少,质量差,满足不了农民群众的迫切需求。
“村村通”工程的投资力度很大,但这还是政府行为。政府作为目前我国农村电视公共服务惟一的供给主体已经表现出了某些弊端。
首先,政府作为农村电视公共服务的唯一供给主体,供给效率相对较低。针对“村村通”的发展,作者在2007年10月和2008年4月两次在山东莱芜一些村庄进行调研,“村村通”开展以前,这里由于这里长期没有有线电视,农民一直是靠普通天线接收电视节目,但能收看的节目套数并不多,天线质量好点的农户能收到中央一套、山东卫视、莱芜电视台等六七个频道,差一些的只能收到三四个频道。而且接收质量也不稳定。“村村通”开展以后,花260元初装费安装了有线电视的农户说。现在接收到的36个频道里,单单山东台和莱芜台的频道就占了10个之多,虽然比以前有所进步,但离自己期望的还有距离。可见,有线电视作为俱乐部型准公共产品,虽然通过技术实现了排他,但是政府作为供给主体,提供的服务内容还有待丰富。
当然,由于是个案研究,这个调查的内容不能做推论,但这反映出政府在提供农村电视公共服务过程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而政府要提高农村电视公共服务的效率。关键在于把农民的消费需求集合为社会的需求,即政府只有按照农民的意愿进行资源配置才是有效率的。
其次,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农民,在信息的购买和使用上会遵循收益最大、成本最小的市场原则。虽然农民不能影响“村村通”工程中提供的电视频道,但他们可以选择安装或不安装有线电视。还以莱芜的农村为例,目前农村里很多农民自行添置了卫星接收器,能接收到的电视频道远远超过有线电视提供的频道数量。一般都在40个频道以上。在价格上也不同,卫星接收器的价格在160元至300元不等,而且是一次性投资;有线电视的初装费是260元,另外每月要交纳10元的收视维护费。相比之下。卫星接收器大受欢迎。
四、中国农村电视公共服务供给改革路径分析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自上而下”的供给和决策机制与需求表达机制的缺失造成了农村电视公共服务供给的结构性不足。应当对这种状况加以改革:
1改革农村电视服务供给的体制,实现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多元化的农村电视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可以包括政府供给主体、农村社会供给主体、私人供给主体等。在明确产权的前提下,可以采取“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来进行供给。
就电视公共服务而言,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的出现,特别是数字加密技术的运用,使得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能够变为排它性的,用户必须付费之后才能收看的到。这样,就能够消除了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特征,使电视产品可以具有排他性,因而具有了一定的私人产品的性质。如果预期收入大于排他性的成本,利用技术设备进行电视产品排它的行为将会有利可图,价格机制就会发生作用。付费频道和付费节目就具有这种特点。所以,电视产品是可以消除非排他性特征的公共产品。
另外,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俱乐部型准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提供还是由私人提供除了考虑该项产品收费管理的难易程度还应考虑它的需求弹性,难度越大。弹性越大就越适合于采用政府提供的方式,相反则应采用市场提供的方式。对于电视公共服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的发展和电视机在农村社会中的普及。电视产品提供难度正在减小,电视节目的需求弹性也有减小的趋势。这也给电视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创造了条件。
2建立农村电视公共服务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
当前。在“自上而下”的公共产品决策机制下。由来自于外部和农民不具有同等切身利益的政府进行公共产品的决策,就很难和农民做出同等精细的计算来保证公共资源利用的有效性。目前农村电视公共服务的供给主要不是由农村内部需求决定,而是由农村外部决定,由于公共产品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有待建立健全,农民难以在公共服务供给决策中体现自己的意志。由此造成农村电视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能反映农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现状。如果能建立农民需求表达机制,则公共财政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才能更有效率。
3发展直播卫星系统,促进农村电视公共服务供给
直播卫星的强大传输能力,带来了潜在的收视和商业革命想象空间。迄今,全球卫星直播产业的总产值,已经达到了近500亿美元。可见,市场在提供电视公共服务方面是非常有潜力的。在直播卫星发展的新领域中,高清电视服务、本地频道服务、国际频道服务、交互电视服务,都是重要的市场。从这里也可以看到,作为俱乐部型准公共物品。我国农村电视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提供是可行的。
电视作为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在农民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农村电视的公共服务供给也应当及时跟上。
篇10
【论文关键词】公共信息 资源体制 模式
1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与客体
1.1公共信息资源的概念
目前,公共信息资源尚无一个公认的概念,纵观国内外学者及行政机构等对于公共信息资源概念的界定,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狭义的观点认为公共信息资源即是政府信息资源,而另一种更加广义的观点认为公共信息资源的内涵应大于政府信息资源,即包含政府信息资源在内的任何产生并作用于公共领域的信息资源都可视为公共信息资源。
随着社会的 发展 ,仅靠政府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公众广泛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乃至私人 企业 开始为公众提供信息。显然,单从政府角度来定义公共信息资源是不够全面的。我们认为,公共信息资源是产生于社会领域并能为公众所享用的具有公共物品特性的信息资源。这里所说的公共物品特性,是指它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指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
公共信息资源作为一种公共物品,除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两点基本特征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征。首先,公共信息与公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关系到工作、 教育 、医疗、社会保障、娱乐等方方面面,政府十分有必要公开这些信息来满足公众对其的需求。
因此,公共信息资源具有公开性。其次,公共信息涉及社会的 经济 、 政治 、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为社会各项事务提供信息支持,具有十分广泛的适用面。所以公共信息资源具有基础性。再次,公共信息资源还具有公益性特征。公共信息资源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社会组织要免费或者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为公众提供,而不是以营利为目的。
1.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
鉴于人们对于公共信息资源概念的不同界定,对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也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一部分人仍从政府的角度理解,认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即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但是由于公共信息资源产生主体范围的扩大,数量的急剧增加,显然,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已经不能单纯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来解释。结合公共信息资源所具有的公共物品的特性,文本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理解为:政府或第三部门等生产公共信息资源的社会组织,为满足公众对公共信息资源的需求以及实现公共信息资源的全社会共享,而对其进行的收集,加工,整理,组织,提供等活动的过程。
1.3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客体
管理作为一项实践活动,必定有它实施管理的一方与接受管理的一方。也就是说必然具备管理活动的主体与客体。很明显,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客体无疑是公共信息资源本身。而我们主要要讨论的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公共管理活动不仅仅是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也不仅仅将公共管理活动等同于公共部门的管理活动,而是将公共管理看成是在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由多元主体共同组成的复杂 网络 的治理,是由公共部门、准公共部门及部分参与公共服务提供的私人部门共同对公共事务的处理。
政府作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政府在公共信息资源的生产与产生领域中占据着龙头地位。但我们所认同的这项管理活动的主体不再是单一性的,它应包括一切产生公共信息资源的组织或机构等。也就是说,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应由政府、第三部门以及企业这三方共同组成,而在其中,以三者所占比重来区分其主次。
2建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管理体制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作为一个多方参与的管理活动,其管理体制应当是多元化的,而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政府、第三部门以及企业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建立一个政府主导,第三部f3辅助,企业参与的管理体制十分有利于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
2.1政府主导
政府是公共信息资源的主要来源,政府信息资源是公共信息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政府信息资源与公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一些 法律 法规条例,医疗制度,劳动保障制度等,都是社会公众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公共信息,对于此类信息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能否有效地管理好政府信息资源,及时地为公众提供所需信息,都是衡量一个政府能力的关键指标,而政府对于其所产生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也是责无旁贷的。
政府作为公共信息的主要生产者,势必要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中起到主导作用,在全社会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中总揽全局。政府在其中的职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立专门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对全社会的公共信息资源作统一合理的管理、规划和配置。这一机构应当聘用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员负责对公共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提供等活动。
(2)制定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规范社会各个领域对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利用与获取,防止出现公共信息资源的垄断、浪费、不公开等社会问题,尤其要注重 金融 保险、教育、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和公共服务等信息问题比较严重的公共领域的管理。
(3)为社会公众提供有效的公共信息资源服务,方便公众对公共信息资源的查找和获取。公共信息资源的提供与获取要做到规范化,政府设立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机构作为公众获取公共信息资源的窗口,通过建立信息中心或官方网站等途径,为公众搭建获取公共信息资源的平台,以便更好地进行信息服务。
2.2第三部门辅助
第三部门,亦称非营利性组织,是指除政府部门和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部门(企业)之外的组织或部门。第三部门包括慈善组织、民间社团等,具体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行业协会、商会、学会、研究会、学校、 医院 、福利院、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 体育 馆等,它与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共同构成当代社会协调运转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第三部门在其自身的运作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相关信息,而其作为一种公共组织以及它的非营利性则决定了这些信息是具有公共性质的,其自身所产生这些的可公开、可供公众利用的信息也属公共信息资源范畴。第三部门所产生的公共信息资源种类繁多、参差不齐、分布分散,加强第三部门对其自身所产生的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也是社会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完全可以并且有理由加入到社会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中,帮助政府进行管理。
2.3 企业 参与
科斯的经典 论文 《 经济 学的灯塔》中的研究表明,一向认为必须由政府经营的公共产品也是可以由私人提供和经营的。同时,私人部门的一些信息也内在的具有公共信息的性质,例如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市场交易信息等都属于公共信息资源。可见,公共信息资源并不是与企业毫无关系的。
但是,企业毕竟是以营利为目的,所以其对于信息的公开程度是非常小的。有些企业的信息是政府强制规定要求公开的,如食品的原料、配料,药品的成分、副作用等,但涉及企业内部技术等的商业信息则不属于公共信息。大多数情况下,企业自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产生的一些公共信息,这些公共信息仅是以“副产品”的形式被顺带生产出来,而企业可能也没有多少兴趣来对其进行专门的管理。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这部分信息资源。我们所说的企业参与到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中来,是说企业作为生产公共信息资源的一类主体管理好其自身所产生的公共信息。
3构建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
3.1分散式管理模式
分散式管理是一种微观的管理模式。简言之,就是社会各部门、各机构对自己所生产的公共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整理、保存与提供等活动。就政府而言,各个政府部门、机构在日常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活动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公共信息,而这种分散式管理就是各部门自行管理其所产生的那一部分信息。
第三部门所涉及的社会组织是十分庞杂的,它们在社会活动中也会生产出繁杂的公共信息,对于这些公共信息,各部门则要配备专人来进行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公共信息有时作为一种“副产品”被生产出来,这些信息中的一部分是公众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比如药物的成分与副作用的这一类重要的信息。可见,企业也完全有必要将自己的这一部分信息管理起来。
可见,分散式管理是一种普遍适用的管理模式。但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只有在政府的统一规范与监督下,这种相对宽松的管理模式才可以顺利实施。
3.2集中式管理模式
集中式管理是一种宏观的管理模式,在整个社会领域中,主要在政府和第三部门两个领域中完成。这种管理模式要求政府设立专门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如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办公室),负责对各个政府部门的公共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这一机构除了制定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外,最主要的是要对各政府部门中所产生的公共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各政府部门将其所产生出来的公共信息上传到这一集中管理机构,由该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加工后,通过官方网站提供给社会公众。
在第三部门中,公共图书馆相对于其他机构而言,在信息的管理上,具有人员、技术、设备、环境等一系列的优势,因此,由各地区的省级图书馆管理第三部门其他组织的公共信息资源是十分适合的。各地区省级图书馆作为第三部门中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导,定期收集、整理、加工第三部门中所产生的公共信息,这些庞杂的公共信息就不会再另我们感到头疼,同时,对于企业中所产生的那一少部分公共信息也可以由当地的省级图书馆进行集中管理,这样也可以克服企业中的公共信息太过分散而不便管理的难题。各地区图书馆不仅可以作为一个管理机构,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立查询网站或公共信息资源数据库等,为公众进行信息服务。
3.3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分散式管理模式与集中式管理模式分别从微观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对于整个社会而言,管理模式是可以多样化的,我们同样也可以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 上一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现状
- 下一篇:当前经济形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