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状况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9: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状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发展状况

篇1

关键词:生态经济;变异系数法;相对偏差模糊矩阵;安徽

基金项目:安徽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安徽省经济转型下生态经济建设的评价与建议”(项目编号:201510378390)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变异系数法的生态经济发展状况评价与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14日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但是粗放式模式所带来的恶果却频频出现:资源消耗过大、生态恶化、产能过剩。在经济转型下生态经济建设的提出,是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使经济结构转型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改变依靠投资和低端产品出口拉动经济的格局。要提高生态经济水平,必须转变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使经济、社会系统建立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当前,应从解决结构性问题入手,减少高能耗和低效率企业,鼓励与推动服务业的发展,构建新型发展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生态农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环保产业,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从而提高生态经济建设水平。

一、相关文献综述

对生态经济发展状况如何进行评价是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生态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是对特定地区内不同子区域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等要素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进行合理的区分,强调区域内各生态要素的协调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当前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的研究有:黄和平等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建立了包括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生态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5个模块的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行评价。李崇勇等基于对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观,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综合类评价指标,并介绍了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张秀梅选取变异系数法、阈值法,基于PSR模型和GM(1,1)模型等建立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镇江为例,对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与预测。封新林利用频度统计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独立性分析等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AHP法或因子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从横向与纵向两方面对安徽省各市进行分析。何伟军等通过构建生态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湖南省武夷山片区的25个县(区、市)的生态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本文以建立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状况评价体系为基础,在变异系数法下建立相对偏差模糊矩阵评价模型用来评价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生态经济建设基本状况。依据评价的结果对各城市的生态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提出关于生态经济建设的改进措施,为抵御安徽省经济转型时的阵痛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份有价值的材料。

二、构建生态经济发展状况指标体系

(一)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同时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的基础,我们不仅要重视经济发展的数量还要注重发展的质量,摆脱以往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建立以创新为基础的高效率发展模式。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对自然资源与环境进行有节制的开发和利用,以维持资源再生的能力和环境自我恢复能力。而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目标,在维持生态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追求以人为核心的生态-经济-社会综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二)指标体系建立原则。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我们在评价它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因此在建立评价体系时应该依据一定的原则,这样才能方便指标的选择和体系的建立。科学性:指标的选择应该尽可能地反映整个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与内在的机制。指标应该具有明确的概念,并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比较。完备性:生态经济系统中包含若干小系统,因此指标的选择应该兼顾各系统,反应更全面。独立性: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内容繁多的系统,各指标可能会存在重叠,因此在选取指标时,要注意指标的独立性。数据可获得性:指标的选取应该注意到数据是否容易监测与获取。

若要建立生态经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要包括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环境系统、资源系统这四个子系统。根据以上分析建立生态经济建设指标体系,详见表1。(表1)

三、建立相对偏差模糊矩阵评价模型

(一)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在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时,一般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而主观赋权法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本文主要考虑客观赋权法。本文使用变异系数法来确定指标权重,综合评价是通过多项指标来进行的,如果某项指标的数值能明确区分开各个被评价对象,说明该指标在这项评价上的分辨信息丰富,因而应该给该指标以较大的权重。

(二)建立相对偏差模糊矩阵评价模型。具体方法是:由不同的评价指标因素和安徽统计年鉴(2015)的原始数据得到一个原始数据的观测值矩阵,根据正逆指标的不同得到一个相对偏差模糊矩阵,最后结合指标权重建立评价模型,结果如表2所示。(表2)

四、评价分析及建议

(一)评价分析。由表2可知,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黄山市生态经济建设情况较好,而淮南、马鞍山、淮北、安庆市的情况不容乐观,有待加强。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发展迅速,相比其他市它在经济方面更具优势,高校众多,其中高新产业和研究实验经费占GDP的比重在全省遥遥领先。芜湖市靠近南京市,具有区位优势,经济发展快速,GDP增速全省第一位,产业结构合理、居民人均收入多、失业率低、社会服务设施健全。蚌埠市经济增速全省第二位,资源利用合理,尤其是废品利用率高;应当在维持经济增速的同时加强环境建设,重返安徽省内第一方阵。黄山市是全国闻名的旅游城市,境内有黄山、西递、宏村等著名景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高,单位GDP能耗低而且节能环保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全省遥遥领先。淮南市是安徽省内知名的以煤炭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城市,环境资源问题是其首要解决的问题。在发挥自身地域特色的同时,还要追求经济全面发展,避免经济结构单一化。安庆市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资源系统得分均位列全省倒数。经济增速慢,经济发展结构单一化、传统化,高新技术产业落后,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应注重加强居民环保节约意识,提高居民生活环境。马鞍山市虽地处安徽省东部,靠近南京市,但未能充分发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经济发展缓慢,资源利用率低下,缺乏城市特色发展产业。

从经济系统看,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这一指标在经济子系统中占比最大,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深度与潜力,合肥市达到了1.82%,而亳州市仅有0.08%,全省各市间的差异较大,存在一定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各市应当注重加强科研建设,走科技发展道路。从社会系统看,各市之间的整体差异并不大,就城镇失业率而言,淮北市、淮南市达到了4%,阜阳市只有1.53%,各市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较小。从环境系统看,主要考虑的是对环境的破坏与保护两方面,其中单位GDP固体废物排放量在整体中占比最大,突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淮南市是以煤炭、电力为支柱产业的工业城市,因此在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节能环保占财政预算的比重,黄山市最高,为0.108%,与其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分不开的。从资源系统看,单位GDP工业用水量和危险物品综合利用率这两项指标比重很高,前项也符合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事实,对危险品的处理既包括减轻对环境的危害也包括资源的合理利用,相当符合我们的主题。经济相对落后的城市资源评价指标排名也靠后,其经济发展缓慢和资源有效利用率存在一定关系。

(二)建议

1、制定绿色GDP评价标准,增加环保因素,更加关注绿色经济与持续发展,让生态经济评价标准深入人心。同时,推行绿色GDP政绩评价,使政府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生态经济建设中来。在现阶段,由于地区发展不均衡的客观因素,需要对不同地区提出差异化的评价标准,各有侧重。待状况有所改善后,再实行统一标准。

2、调整产业结构,突出特色。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朝着绿色、高效的方向调整是迫在眉睫的。注重产业的自主创新,推动服务业的大力发展。随着市场的细分,要根据地方特色,着重发展适合地域特色的绿色产业和发展模式。

3、充分发挥政府对市场的积极引导作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大力推进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的发展,创建生态友好型发展模式。树立典型带头企业,给予政策优惠,带动相关绿色产业的发展;加大对高消耗、高污染产业的限制,引导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4、加强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历来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对于这两方面安徽省各市间的差异较大,要因地制宜。不仅要对不达标的地区与企业加大惩罚力度,而且对表现突出的地区与产业进行奖励,要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与不可妥协。

5、注重科研与教育的投入。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国家大力推动创新发展的背景下,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加快优秀科研成果运用到企业中的进程,同时促进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教育,使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经济建设问题。

安徽省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态经济建设状况也有较大差异,各地区应结合自身特色,结合相关政策,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绿色发展道路,改善整个安徽省的生态经济建设,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黄和平,彭小琳,孔凡斌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指数评价[J].生态学报,2014.34.11.

[2]李崇勇,陈森林,范源.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4.

[3]张秀梅.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镇江市为例[D].南京:南京大学,2008.

[4]封新林.安徽省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的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5.

篇2

一、区发展基础和现状

撤县设区十多年来,积极探索,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全区上下负重拼搏、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实现了较快发展。

(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9年,全区GDP达到103亿元,是2005年的2倍,年均递增19.8%,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5亿元大关,达到5.6亿元,其中区本级财政收入达到1.8亿元,均达到2005年的3倍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00元,比2005年增长57.8%,年均递增12.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比2005年增长44.5%,年均递增9.6%。区域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主要是源于二、三产业的强劲上扬。

(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已由2005年的19∶33.8∶47.2调整为14.2:43.5:42.3。5年时间,一产比重下降了4.8个百分点,二产上升了9.7个百分点,三产下降了近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进入二、三、一阶段,产业结构趋向工业化、所有制结构趋向民营化、就业结构趋向非农化、人口结构趋向城镇化。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非农产业主导作用日益强化,经济效益不断改善,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在区域工业中,逐步形成了医药加工、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一批优势产业。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主导产业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

(三)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我区地处市水源保护地,通过多年的摸索,形成了推进工业化,发展洁净、高效的新型工业,带动产业升级与城市转型的发展思路。逐步形成了以水泥、啤酒、石油、鹿产品加工为龙头的资源型、特色型产业,拥有亚泰水泥、银瀑公司、采油厂支柱型工业企业。2009年,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实现115亿元,规模工业企业总数发展到64户,规模工业产值达到68亿元,其中区属规模工业达到12.67亿元,比2005年增长153.4%,年均递增26.2%,工业核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四)突出旅游带动,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制定出台了旅游总体规划,加快了核心景区景点建设。经过几年来的建设,四个超亿元旅游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嘉来宝航空俱乐部、御龙温泉对外试营业,旅游业发展活力日益增强。长大旅游学院完成整体搬迁,建筑装饰学院主体工程封闭,高等教育形态初步形成。服务行业随着旅游业发展也实现快速发展,区内流通等服务性行业个体、私营企业增加,城乡流通体系日趋完备。服务业成为全民创业重要领域,区域经济活跃的亮点。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8亿元,是2005年2.5倍,年均递增21%。

(五)农业产业化扎实推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经过多年引领推动、大力培育和扶持,我区农村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依托的区位优势,按照市整体经济布局调整要求,农业园区、牧业小区数量和规模及绿色植物面积日益扩大。2009年,新增特色农业种植园7个;新建牧业小区22个,新增规模养殖户550户。农业总产值实现27亿元,增长18.4%。农业结构呈现品种向名、优、特、新发展,园区建设由分散向集中,由单纯注重基地建设向“企业+基地+农户”发展趋势。

(六)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发展后劲明显增强。通过不断完善政策、创新机制、优化环境,良好的招商引资氛围逐步形成。项目建设呈现出数量增加、规模扩大、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超亿元项目由2005年15个发展到2009年46个、超10亿元项目8个,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8亿元,是2005年的4.3倍,年均递增44.2%,其中工业投资达到64亿元。亚泰五线达产见效、亚泰六线主体完工,铸诚集团整体搬迁项目正式奠基,中冶京诚项目一期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实现了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的新突破。初步形成了水泥建材、装备制造、鹿生物医药、旅游综合开发等大项目集群,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在项目建设快速推进的同时,不断完善两个开发区基础设施,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2009年,两个开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亿元,占全区总数的56.5%,引进超亿元项目13个,占全区总数的48%。财政收入均突破1亿元大关,共实现2.3亿元,占全区的41.8%。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区经济实现较快发展,但与周边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求快多于求好,经济总量需进一步扩张。我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实力不强,本级财政仍然困难,“吃饭财政”导致很少有财力安排建设支出和生产投入。因而,在发展思路和发展措施上,有的迫切求“快”而忽视了“好”,经济、社会、生态建设的协调性不够。

二是竞争多于合作,开发区分工需进一步明确。两个开发区的产业规划不明朗,个别地方大同小异,有时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出现低层次竞争,给地方及群众带来不必要的利益损害,也不利于产业集群发展。

三是压力多于实力,壮大乡镇经济需进一步努力。作为区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乡镇经济还十分薄弱,乡村债务沉重,个别单位更多注重考虑任务的完成情况,在主动发展、奋进赶超上意识不强。

二、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建议

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挑战来看,随着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我区一些传统的优势产业正在丧失竞争优势。周边城市在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等方面的竞争,对我区投资环境软、硬件的改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区地处市水源保护地,产业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地价偏高,招商引资难度加大,不同程度地制约我区经济发展。从机遇来看,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明确指出,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巩固和发展企稳向好的经济形势,国内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良好势头。国务院提出进一步加强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市对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市把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地域,外部发展环境将会越来越宽松。从自身发展来看,近年来,我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城区多条主干道的拓改、美化工程相继完工,城市的功能和品位进一步提升。同时,我区社会安定,政通人和,特别是抓项目、谋发展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创业创新的观念也已渐入人心,都将推动我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一)突出工业核心带动,加快产业集聚步伐。区域经济发展从本质上说就是工业化过程,就是用现代工业改造传统农业和农村经济,从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工业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经济强区发展实践所证明的基本规律。推进我区工业化进程,当前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突出主导产业。依托我区的资源和产业优势,着眼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规划、引导、培育和发展具有区域特色、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鹿产品及医药加工、绿色食品加工、水泥建材加工、油气开发、煤炭开发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等支柱产业和品牌产品,全面提升支柱产业发展水平,坚持把鹿产品加工业、环保建材业、洁净工业作为重点,提高经济效益,积蓄发展后劲,迅速做大做强,使其成为我区优势最明显、竞争力最强、扩张力最大的支柱产业。二是突出骨干企业。培育区域经济龙头,盯住支柱、规模、成长型企业,通过政策扶持、贷款担保、人员培训、信用建设和信息化推进等方式加大服务、扶持力度,尽快形成骨干企业群体,彻底改变大企业不大、规模企业断档局面,形成规模企业梯次发展格局。三是突出技术创新。实施名企、名牌、名人工程,鼓励企业创品牌、创名品,加大技术改造,提高工业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四是大力抓好开发区建设。要把开发区建设作为推进工业化的主攻点,集中力量建设开发区和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充分发挥开发区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的“洼地”效应,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加快聚集,使开发区成为推进工业化的主要增长极。

(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依存,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又可以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快我区经济发展,必须加快城镇化进程,并使之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一个基点。要按照建设“宜居、宜游、宜兴业”的现代化山水型新城区总体框架,推进我区城镇化步伐,重点抓好中心城区、奢岭组团、双营组团、山河组团城镇建设。要把城镇建设、开发区建设、专业市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引导、鼓励各类企业向城区和中心乡镇集中,加快产业集聚、人口集中,促进城镇建设发展。改革和创新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行市场化经营,多渠道加大对城镇建设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将城市的基础设施不断地向周边乡村延伸,对连接城乡和跨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筹资、统一建设,以改善内外联系条件,优化投资环境,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三)掀起全民创业热潮,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不多,企业数量偏少,民营经济不强,是当前我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尽快形成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新格局。要加大全民创业的宣传发动,深入开展全民创业行动,激活各类创业资源,尽快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进一步消除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真正做到思想上放心、放胆,政策上放宽、放活,工作中放手、放开,放宽准入限制,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要把发展民营经济同新上项目、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结合起来,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参与新上项目投资入股,组建各种形式的农村经济组织。

篇3

一、07-10年家乡甘蔗经济发展状况

今年,家乡遭受了冰冻天气的影响,甘蔗受到了一定的损失。即使如此,甘蔗经济还是一片大好。今年,家乡甘蔗普遍增产,产量增幅为历史之最。以本人所在的村为例,今年我村甘蔗亩产都在8吨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1吨以上!而以往,亩产都只在5-7吨左右。据很多蔗农反映,今年他们甘蔗产量增长都在30吨以上,有的甚至达到50吨!除了处于高增产之外,甘蔗价格也处于历史高价位,达到275元/每吨。而以往,甘蔗价格都只是在200元/每吨上下浮动。粗略计算,蔗农总增收都在5000元以上,最多的可达10000元!收入增加了,蔗农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二、原因如何

今年,家乡甘蔗经济一片大好,蔗农大幅增收,这主要是得益于甘蔗产量的大幅增加和甘蔗价格的提高。

一方面,甘蔗产量的大幅增加。自XX年推广良种甘蔗种植以来,到目前为止,家乡良种甘蔗种植面积已覆盖到家乡的大部分地区。新引进的“新台糖22号”具有易生长,抗病毒,抗灾害天气等特点。特别的,此品种含糖率很高,达到17%。而以往的品种只有10%左右。这样,良种的广泛种植为甘蔗的高增产奠定了基础。当然了,XX年年风调雨顺的天气(冰冻天气时间很短)以及蔗农的科学耕种也是甘蔗增产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甘蔗处于历史高价位。近年来,国际糖料供应紧张,糖料供不应求,这使得甘蔗价格大副上涨。特别是今年,由于受灾害天气的影响,很多地区的甘蔗受到大面积的损失,这使得糖料供求不平衡的状况进一步加深了。据了解,今年广西中部和北部地区的甘蔗损失的情况最为严重(桂南的损失不大),很多地方的糖厂出现了甘蔗“不够榨”的现象。甘蔗供不应求,其价格势必维持在高价位。

三、家乡甘蔗经济面临的困难。

虽然,今年家乡甘蔗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但仍然面临着一些可困难。

首先,家庭劳动力严重不足。

蔗种植很难使用机械,因此,它必须大量依靠人力和畜力。而在现实情况下,农村大部分的青壮年劳动者都选择外出务工。这使得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甘蔗砍收的工作量很大,这使得蔗农的工作非常艰难,非常辛苦。虽然在家乡,蔗农们实行“合作互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紧张的问题,使得甘蔗坎收的效率提高了,其效率也提高了。但是,蔗农必须支付相对较高的工钱。这样一来,甘蔗的经济成本增加了,农民的负担被加重了。

其次,交通不便。

蔗农在完成一次砍收后,都需要及时地把甘蔗运到糖厂(防止因蒸发而损失)。交通运输是连接蔗农与糖厂的重要纽带。而目前,家乡的交通运输还很落后,好的路段所覆盖的村庄(或装蔗地点)非常有限。蔗农们为了方便装运,不但不把砍收完的十几吨甘蔗集合到方便装运的地点。这种工作量是很大的,而蔗农又只能依靠人力和畜力来完成。交通不便的造成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影响了糖厂的运输效率,进而影响到其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影响了蔗农的生产效率,加重了农民负担。虽然,糖厂方面也投资对道路进行了修整,但其覆盖的地区是很小的。而且这种修整只是一种小修小补,交通不便的状况依然没能得到很好的改善。

第三,物价上涨,特别是农药和肥料价格上涨。

目前,各类商品的价格都在持续上涨,农药和肥料也不例外。甘蔗种植需要大量的农药和肥料,甘蔗收入中很大一部分是用来购买这些。例如,某蔗农的甘蔗年产量是100吨,则他每年就得需要购买8吨(160包)左右的肥料。我们可以粗略计算一下,按照目前甘蔗价格275元和肥料价格100元计算,这位蔗农的甘蔗总收入为27500元,肥料花费就为16000元,整整占用了一半以上。再除去工钱总共约6000元,那就余下5500元了。如果再除去农药钱,那就更少了。由此说来,蔗农的净收入只占甘蔗种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物价上涨,特别是肥料农药价格上涨是增加甘蔗经济成本的重要因素,是增加蔗农负担的重要因素。

第四,企业(糖厂)体制不完善。

对于蔗农而言,这种制度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甘蔗砍收规划制度和运输制度上。每年的甘蔗砍收工作是由糖厂统一分配规划的,甘蔗运输也是由糖厂统一调配的。这两项工作必须协调一致才能使整个榨季工作顺利进行。然而,由于目前这两项制度的不完善,使得砍收工作和运输工作不能协调一致。。这样一来,蔗农和糖厂的工作效率被降低了。据了解,家乡的糖厂就曾经多次出现了一方面糖厂蔗料不足而蔗农砍收完的甘蔗没能及时运到糖厂的这种矛盾现象。

最后,有关部门对惠农政策的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国家颁布了许多惠农政策,目的是为了极力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可是在家乡,这些政策,如农村医保、基础设施建设、农作物补贴等等这些政策都没能很好落实到位,蔗农们没有真正享受到实惠,农民的负担依然很重。

四、家乡甘蔗经济发展的出路。

综合上述观点,我认为家乡甘蔗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要科技兴农,极力提高农村生产力,走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的发展道路。在家乡,要积极引进更优的良种甘蔗,并大力推广;要研制和采用适合甘蔗种植的机械,使甘蔗种植也能实现机械化;要向农民大力普及农业科技,使农民真正掌握甘蔗种植技术,提高其劳动生产率。

第二,糖厂要依靠科技进步,完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特别的地,对于一些制度,如砍收分配制度和运输调配制度,糖厂要联系自身和蔗农实际,大胆革新,使之适应目前甘蔗经济发展的形势。

最后,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惠农政策。例如,对于目前农民普遍关心的农村医疗保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运输建设)、物价上涨(特别是农药肥料价格上涨)、农民工等问题有关部门要认真地、及时的处理好,解除蔗农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蔗农才能有一个安心安定的生产环境积极投入生产,才能真正实现增收,才能真正实现生活水平的提高。

五、我的收获

经过这次寒假实践活动,我的收获很大。通过实践,我对家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解到了家乡经济发展的状况,并能提出一些对于家乡经济发展有用的建议,这使我感到非常自豪。通过实践,激发了我对家乡的热爱,它将促使我为建设美好家乡而努力奋斗。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的思想认识变得更加深刻,处事的方式更加稳重,人也变得更成熟了。总之,这些收获将对我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

学生:邓##

篇4

关键词:服务业;外资经济;比较分析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上的外资企业为10.3万个,其中第二产业占56.26%,服务业占43.74%;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3 029.48万人,其中第二产业占84.59%,服务业占15.41%;资产总量为324 080.44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占58.70%,服务业占41.30%;主营业务收入为326 795.26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占74.77%,服务业占25.23%。从以上企业经营数据可以看出,与第一、二次经济普查相比,外资经济逐步从第二产业转向服务业,服务业中的外资经济占比越来越大。

一、 服务业外资经济的基本情况

和第一、二次经济普查数据相比,服务业外资经济的占比在不断提高,服务业规模以上外资企业法人单位数是4.50万个,资产总量为133 838.8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为82 436.11亿元、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466.80万人,分别占第二、三产业外资企业的43.74%、41.30%、25.23%和15.41%。从法人单位数、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和从业人员人数看,服务业外资企业占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总量的2.08%、9.63%、12.78%和9.28%。虽然企业法人单位数占比很少,但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和从业人员人数的占比却不容忽视。

1. 行业分布。服务业外资企业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这些行业的企业法人单位数为32 977个,资产总量为125 683.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为78 564.8亿元、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336.2万人,分别占服务业外资总量的73.08%、93.91%、95.30%和72.01%。

2. 投资主体。服务业外资的投资主体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法人单位数为24 436个,资产总量为65 717.1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为52 074.76亿元,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257.80万人,分别占服务业外资企业总量的54.15%、49.10%、63.17%和55.23%,由此可见外商投资企业是服务业外资经济的主要来源。从行业来看,房地产业的投资主体主要来源于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比分别达到66.95%、65.53%、68.34%和62.7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投资主体主要来源于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比分别达到54.37%、53.13%、50.13%和69.23%。

3. 单体规模。从单体规模看,服务业外资企业的平均单体规模为2.97亿元。其中单体规模较大的行业有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单体规模分别为10.16亿元、4.10亿元和2.85亿元。单体规模较小的行业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别为0.22亿元、0.39亿元和0.48亿元。这与各行业的外资准入要求相关。从不同来源来看,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单体规模相比于外商投资企业略胜一筹。

二、 服务业主要行业外资经济的发展状况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看出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对服务业而言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资产总计位居服务业前三位,其不断的发展也对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乃至我国经济的整体繁荣起着至关总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针对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进行详细的分析,进一步帮助我们把握我国服务业外资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势。

1. 房地产业。房地产业是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础产业之一。由于房地产业和其他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在外资经济中始终保持着比较活跃的趋势。2013年限额以上房地产企业个数达到91 444个,其中外资企业5 065个,占5.5%,并且在其澳台商企业占据所有外资企业的66.9%,占据着投资的主体。资产总量为425 243.89亿元,其中外资企业共计51 447.73亿元,所占比重为12.1%。

从劳动收益率来看,外资经济的收益率高于内资经济。在房地产业限额以上企业中,2013年每就业人员平均创造的营业收入达到272.81万元,在其中,外资经济达到425.73万元,而内资经济仅为123.19万元,外资经济相较于内资经济高出2.46倍。就外资经济内部来看,港澳台商企业每个就业人员平均创造的营业收入达到463.54万元,其也远远高于外商投资企业361.99万元的水平。可见在房地产行业中,港澳台商企业的劳动收益率遥遥领先。

外资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与内资企业相当。从资金周转率来看,2013年服务业限额以上房地产企业平均资金周转率为16.62%,其中外资企业平均资金周转率为16.05%,内资企业为16.71%,两者水平相当。进一步看港澳台商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的资金周转率,其数值分别为16.74%和14.74%,两者相差两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资金周转水平大致相当,且外资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的资金周转率相对较低。

从劳动报酬和从业人员数来看,外资法人单位的房地产业的从业人员平均工资高于内资法人单位,分别为71 760元和46 515元。外资法人单位在该行业的单位数有5 529家,内资法人单位有93 489家。外资法人单位的从业平均人员数少于内资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分别为41万人和435万人。

2. 批发零售业。从经营效率上来看,外资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略低于内资企业。就资金周转率而言,2013年批发零售业限额以上外资企业的水平略逊于内资企业,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分别为201.73%和223.56%。而就劳动收益率来看,2013年批发零售业限额以上内资企业劳动收益率为396.34万元/人,而外资企业的劳动收益率为345.87万元/人,内资企业的劳动收益率依然保持领先。与此同时,批发零售业限额以上企业的平均资产收益率为5.58%,其中外资企业为7.47%,内资企业为5.3%,在这方面内资企业的效率并未优于外资企业。

从出口倾向来看,外资企业的出口倾向不如内资企业。由经济普查数据可知,2013年批发零售业限额以上企业实现出口额22 453亿元,其中仅内资企业贡献就达到19 104.6亿元,比重高达85.1%,这反映了内资企业在批发零售业的整体出口势头强劲,也体现出了我国批发零售业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的特征。

内资企业创造营业利润的能力显著。2013年批发零售业限额以上企业营业利润为11 324.29亿元,营业收入达443 886.56亿元,其中,内资企业占据份额均超过80%。进一步分析单个企业的平均利润,外商投资企业与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获利能力均远远高于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平均营业利润达到3 385.68万元,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平均营业利润达到2 051.84万元,分别比内资企业高出2 810.63万元及1 476.79万元。

从劳动报酬和从业人员数来看,外资法人单位的批发零售业的从业人员平均工资高于内资法人单位,分别为80 617元和41 949元。外资法人单位在该行业的单位数有6 408家,内资法人单位有16万家。外资法人单位的从业平均人员数少于内资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分别为151万人和976万人。

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劳动收益率来看,外资经济的收益率远远高于内资经济。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限额以上企业中,2013年每个就业人员平均创造的营业收入达到42.79万元,其中外资经济达到143.41万元,而内资经济仅为38.10万元,外资经济相较于内资经济高出2.76倍。进一步研究外资经济澳台商企业与外商企业的差距,外商企业的劳动收益率达到176.09万元/人,与此同时港澳台商企业的劳动收益率为96.66万元/人,也远远高于内资企业的水平,是内资企业劳动收益率的1.82倍。由此可见外资经济整体的劳动收益率相较于内资经济都遥遥领先。

外资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同样高于内资企业。从资金周转率来看,2013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限额以上企业平均资金周转率为9.64%,其中外资企业平均资金周转率为31.38%,而内资企业仅为8.6%,两者差距较大,外资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远高于内资企业。进一步在外资企业内部来看,港澳台商企业的资金周转率为19.98%,外商投资企业的资金周转率达到40.18%,两者同样差距显著。由此可见,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中外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最高,其相对港澳台商企业以及内资企业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内资企业需要进一步学习外资企业进而提高其资金使用效率。

从劳动报酬和从业人员数来看,外资法人单位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平均工资远高于内资法人单位,分别为18.5万和5万元。外资法人单位在该行业的单位数有2 309家,内资法人单位有2.4万家。外资法人单位的从业平均人员数少于内资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分别为39万人和381万人。

三、 中国服务业外资经济和内资经济的比较分析

为了了解服务业整体发展状况,我们将服务业的外资经济与内资经济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对服务业外资经济的影响产生更加清晰的认识。

1. 行业分布。从资产总量来看,服务业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排名前5名的行业都覆盖了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由此可见内外资企业的行业分布表现出趋同性,主要集中在现代服务业,这也是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大势所趋。这5个行业的占比分别达到服务业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的96.25%和94.14%,只是两者的顺序稍有不同,在外资企业中排名第一位的是房地产业,在内资企业排名在首位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法人单位数来看,这五个行业在外资和内资企业法人单位数的占比分别为87.55%和75.58%,并且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法人单位数在外资和内资企业都处于第一位,紧随其后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 经营状况。从我国的服务业整体上来看,内资企业依然处于主体地位,外资企业的占有率相对较低。从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可知,2013年服务业限额以上内资企业在企业数、资产总数、主营业务收入以及从业人员数都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分别达到97.92%、90.37%、87.22%及90.72%。

外资经济的劳动收益率高于内资经济。与第二产业情况相同,外资企业在经营管理效率以及盈利能力上相对与内资企业来说具有较大的绝对优势。在服务业限额以上企业中,2013年外资经每个就业人员创造的营业收入达到176.60万元,而内资经济每个就业人员创造的营业收入为123.19万元,外资经济相较于内资经济高出43.36%。进一步就服务业的所有行业来看,在11个具体行业中,外资经济劳动收益率高于内资经济的数目达9个,仅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批发零售业上低于内资经济。并且在绝对差距来看,外资经济和内资经济劳动收益率差距最大的是房地产业,其绝对差距达到165.3万元/人。从相对差距上来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外资的劳动收益率是内资的3.76倍,是相对差距最高的行业。由此可见外资经济的劳动收益无论在绝对值还是行业分布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

从资金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来看,外资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也同样高于内资企业。2013年服务业限额以上企业的平均资金周转率为46.4%,其中外资企业为61.59%,内资企业为44.78%,其差距为16.81个百分点。通过行业整体的比较可知,在11个行业大类中外资企业资金周转率高于内资企业的行业有6个,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的差距最多,达到24.33%,其次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达到22.79%。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无论是内资经济还是外资经济,批发零售业的资金周转率均为最高,分别达到223.56%和201.73%,并且在该行业中内资经济的资金周转率高于外资经济。总体来讲,外资企业的资金周转率始终保持高于内资经济的水平。

3. 劳动报酬。服务业外资法人单位平均工资高于内资企业,外资企业的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最高为19万元(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而内资企业最高仅为12万元(航空运输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排名前十的行业中,外资单位排名第十位的批发业平均工资(121 528元)高于内资单位排名第一位的航空运输业平均工资(116 699元)。从差异情况看,内、外资排名前十位的平均工资的变异系数均为0.14。就具体行业而言,航空运输业、研究和试验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五个行业都跻居内、外资平均工资排名前十位。

四、 发展服务业外资经济的政策建议

1. 修订完善外国投资的法律制度,营造稳定、公平和透明的投资环境。法律制度是市场公平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公司所得税法》实施以后,不断减少内资和外资的税收待遇差异,经过五年的过渡期,外资的税收超国民待遇彻底结束,内资和外资的税收政策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从而营造了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继续推动《外国投资法》的实施进程,放宽外资准入标准,推行外资的准入前国民待遇。把事前审批向核准和备案形式转变,并且加大事中事后的监督管理。

2. 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要形成科技研发良性互动和合作的机制,不断提高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积极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研发中心通过整合和配置人才、技术和资本等科技创新资源,为推动产业升级优化,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起到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和示范效应。本土企业和科研院所要与外资企业保持科技研发的良性互动,加强交流,并积极探索与外资企业进行联合建立科研中心、共同承担科研课题的合作机制。学习外资企业带来的先进科研技术和管理经验,逐步进行消化和内化,不断提高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 不断优化外资的产业投资结构,重点向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转移。外资在产业的投向出现失衡,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2013年修订实施的《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和2015年修订实施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积极鼓励外资投向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并鼓励外资投向研发环节。政府不断转变外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节能、环保、技术和安全等措施能够实现内资外资一致监管的条目不列入限制类。

4. 积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加强外资并购行为的监管。外资企业主要还是以独资方式进行落地经营,这样不利于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以及容易造成对某些行业的垄断经营,甚至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积极鼓励外国投资者以合资的方式投资国内企业,部分区域和产业可以出_一些合资经营的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此外,要加大对外资企业并购行为的监管力度,避免造成行业垄断经营。对于竞争力相对较弱但对国家经济安全有重要影响的产业,国家对于外资的参股比例要进行限制,避免外资垄断,有效防范外国投资对国家经济安全构成威胁。

5. 利用外资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即从稳定规模到提高质量。国家对外开放的战略要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进行转变,吸引外资也需要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提高质量。根据2014年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数据,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外资流入国,外资的规模处于历史最高水平,现在更看重的是外资的质量。吸引外资从注重投资硬环境向依靠投资软环境的转变。外资从服务于国际市场的出口战略转向服务于国内需求的内销战略。外资从过去主要对制造业开放向对现代服务业开放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高敏雪,等.中国外资经济发展现状报告――基于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的截面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 高敏雪,等,追寻中国经济与世界的联系――对外经济统计数据估算与计量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3] 许晓娟,中国外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影响的统计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篇5

关键词:桉树;经济效益;广西地区

中图分类号:S7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3000102

1引言

1982年实施“中澳技术合作东门桉树示范林项目”以来,速丰生产林的高效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广西先后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巴西等国家引进了200多个桉树树种,500多个种源,2000多个家系。目前,广西桉树的基因库收集了大量的桉树基因,已筛选优良树种9个,优良种源100多个,优良家系500 个,优树2000株,获得了桉树杂交新种50个,杂交家系260个,培育出了高产无性系100多个,获得国家林木良种审(认)定1个,推广造林使用的优良无性系30多个。广西桉树无性系快速繁殖技术处于国内领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桉树造林良种使用率达到100%。

2广西桉树经济发展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广西桉树每年以13.33万hm2的速度快速发展,广西已成为我国速生桉树的重要生产基地。“十二五”(2010-2015年)以来,广西实施南方速生丰产林工程,桉树人工林得到迅速发展,造林面积逐步扩大。2010年,广西桉树种植面积为123.3多万hm2; 2011年,广西桉树人工林总面积约为153.64万hm2,蓄积量约为5793.2 万m3;2012年,广西桉树人工林总面积约为170.2万hm2,蓄积量约为6853.8 万m3;2013年底,广西已营造桉树人工林面积达185.23万hm2,蓄积量8026.3万hm2。据项东云研究\[1\],2014年广西全区桉树面积为201.26hm2,蓄积量为9911.0万m3,位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桉树种植面积的38%),其中桂中和桂东南地区为主要分布区域,面积达120多万hm2,占全区桉树面积的75%,约占当地森林面积的39.5%;2015年,广西全区桉树人工林面积达到224.36万hm2,桉树商品林高达48.21%;总蓄积量接近10000万m3,为全部树种蓄积的45.32%。桉树人工林面积、生长量、蓄积量继续稳居全国第一位。

2000年以前,广西桉树大面积造林仅限于北回归线以南的南宁、崇左、钦州、北海、防城港、玉林、贵港、梧州等8个市。近年来,随着栽种效益的凸现、选育水平的提升和抗寒品种的推广,速丰桉逐步向北扩展,如今全区14个市102个县(市、区)都有种植\[2\]。

3桉树与其他树种生长比较

桉树人工林在广西地区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并取代了许多乡土树种种植,应用面积大,且受到广大农民的喜爱。黄秀勇\[3\]的研究表明:桉树成活率、地径和苗高均明显高于防护林主力树种麻黄,各个方面都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充分体现出其作为速生树种在苗期生长时的优势;从成活率、地径和苗高三个指标中可以认为桉树和肯氏相思能够适应滨海沙地的恶劣条件。

郑郁善、张顺恒等\[4\]经研究发现尾巨桉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能够提高沿海沙地的水分涵养能力。桉树具有速生丰产、适应性强、抗病虫能力强、较抗台风等特性,符合沿海防护林防护效能的要求。因此,尾巨桉可以作为沿海防护林树种,但因造林实验尚处初期,后期生长情况还需继续研究。

桉树、马尾松和相思人工林的生态环境比较,通过对尾巨桉、马尾松、相思三种人工林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3种人工林层次结构分明,各层优势植物种类基本相同。同年龄阶段桉树人工林相对马尾松、马占相思的蓄积量高达一半,体现了桉树高效丰产作用\[5\]。因此,尾巨桉林生态环境最好,而马尾松林和马占相思林之间大致相同。

4广西地区桉树林分生长情况及经济效

益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在经济效益评价中,主要需要考虑静态指标项目内部收益率、纯利润和投资成本,及动态指标年投资利润率、林分蓄积等指标。结合表1可以得出,桉树在广西林业发展过程中,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均高于平均经济水平12%,其中以崇左市最高,最低为南宁市,刚达到12.00%。这其中主要原因为不同地区劳动力水平不同,且管理和砍伐费用较高,其中南宁市桉树经营项目投资成本高达17590元/hm2,为调查地第二高。且该地区林分蓄积量达到了78.64 m3/hm2的高生产水平,因此桉树人工林项目内部收益率的高低收到了当地生活水平的限制。在观测纯利润指标中,可以看出,以梧州市桉树人工林经营纯利润最高,达到了 163892.8元/hm2,而林分的树高和胸径仅为17.04 m和13.98 cm,且蓄积量在调查地桉树人工林项目的第4位,并不是太靠前,然而该城市桉树存利润远高于其他省市,主要是梧州市广西最大的木材交易市场之一,有效的促进桉树人工林木材的价格。结合年投资利润率展开分析,其中梧州市桉树纯利润率高于其他8个城市,其次为玉林市,年投资利润率达到了35.11%,高出了马尾松、杉木等广西主要用材树种。综合分析,桉树经济效益,各市桉树人工林平均纯利润达到了143499.4 元/hm2,在广西主要用材树种中,桉树人工林成熟林的你投资利润率到达最高,标示这桉树人工林种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发展潜力巨大(表1)。

5结语

广西桉树种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经营目标单一,人工林结构单一,实生种子园建设重视不够,新良种选育研发滞后,采穗圃桉树母树和扦插苗质量欠佳,种苗行业管理与社会化服务需要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难度大,人为活动对林地干扰频繁,水源涵养林改造现象普遍。基于此,本文针对桉树人工林发展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桉树人工林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项东云.广西桉树的产业贡献[J].广西林业,2014(5):16~17.

[2]杨钦潮, 方朱宗, 唐颖,等.桂南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J].绿色科技,2015(6):35~36.

[3]黄秀勇.福州滨海后沿沙地相思、尾巨桉和木麻黄等树种造林效果初报[J].林业勘察设计,2012(2):86~88.

篇6

一、湖北省县域经济的现状

近年来,湖北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一是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县域经济“半壁江山”已经形成,“基石”作用更加明显;二是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产业发展特色化和集群化更加明显,产业布局向园区聚集;三是发展方式转变迈出新步伐。传统产业改造、自主创新、名牌产品建设的步伐都在加快;四是后劲和活力得到了提升。投资和招商引资规模不断扩大,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全民创业热情高涨,一批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县域脱颖而出。

但是,与沿海先进地区相比,湖北县域经济仍有相当的差距:一是规模小。2008年,湖北省县域生产总值的平均规模只相当于江苏的五分之一、浙江的三分之一。二是工业化程度偏低。2008年,湖北省县域工业增加值仅占其生产总值的35%,而江、浙两省该指标分别达到65.9%和54.4%。三是投入不足。2008年,湖北省县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规模为16.6亿元,仅相当于江、浙两省的四分之一。四是市场主体少。2008年,湖北省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县均为93家,而浙江省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县均为549家。国家农村调查总队对全国县市区的综合测评结果显示:在“全国百强县(市)”中,自2004年起,湖北省没有一个“全国百强县(市)”。

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定量分析, 以期为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提供科学参考。首先,借助于SPSS统计工具,构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评价的因子分析模型,其次,使用《湖北省统计年鉴——2011》的面板数据,对2010年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因子分析,最后,根据统计结果分析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提出加快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力求能够对推动湖北县域经济的研究与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二、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因子分析模型

(一)因子分析的建模

因子分析是用少数几个潜在的、不可观测的变量(因子)来描绘许多变量之间的协方差关系,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个变量转换成较少的几个互不相关的综合变量,从而使研究简化的一种统计方法。因子分析的一般数学模型为:

式中x1、x2、...、xm为实测变量;aij(i=1,2,...,m,j=1,2,...,n)为因子荷载,是第i变量在第j因子上的荷载。aij越大,说明第i变量与第j因子的关系越密切,aij越小,则说明第i变量与第j因子的关系越疏远。εi(i=1,2,...,m)为特殊因子,是实测变量与估计值之间的残差值。Fi(i=1,2,...,m)为公共因子。

(二)实测变量的选取

衡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因素众多,如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工业产值等。这就需要一种综合评价的方法,通过综合评价来帮助我们准确地量化县域经济的整体实力,厘清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发现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为实现均衡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参考众多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2011年的“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所使用的指标进行分析,在原统计公报“县域主要经济指标”列出的80个县级单位38个经济指标中,遴选出12个主要经济指标作为实测变量,构成了本文的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指标考察体系。这12个经济指标分别是:常住人口(万人)(x1)、第一产业(亿元)(x2)、第二产业(亿元)(x3)、第三产业(亿元)(x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万元)(x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万元)(x6)、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万元)(x7)、常用耕地面积(千公顷)(x8)、粮食产量(万吨)(x9)、棉花产量(吨)(x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x11)、招商引资(万元)(x12)。通过对这12个经济指标的因子分析,来完成对县域经济发展状况的研究。

三、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因子分析

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使用SPSS对数据作相关性分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原统计表960个数据中,有20个数据为0(原因不详),在使用SPSS统计时,为了真实科学,对于缺失值,我们采用取均值来替代。结果显示,在相关矩阵C12×12的144个数据中,112个数大于或等于0.3,占比77.8%,可以认为大部分在0.3以上。其KMO与Bartlett''''s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80,Bartlett''''s检验在0.05的水平下显著。因此,可以得出该样本数据适宜作因子分析的结论。

因子提取。求解特征方程,计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计算得出前3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84.8%,说明这3个因子已包含了全部12个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

因子载荷旋转。为了使得因子意义更明显,采用方差极大方式,对因子载荷正交旋转。经过6次旋转迭代,得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1。

计算因子得分。使用SPSS计算因子得分,进而实现降维和简化问题的目标。SPSS计算后得到因子F1、 F2、F3的公式。最终,综合因子F公式可写为:

F=(38.479F1+ 32.060F2+14.303F3) / 84.843=0.454F1+0.378F2+0.168F3(2)

用综合因子(F)给湖北80个县(区)域逐一计算得分,根据得分高低排名,见表2。

四、因子分析结果的解释与建议

(一)因子分析的解释

从旋转后的因子载荷表1可以看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亿元)、第二产业(亿元)、第三产业(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6个指标在公共因子Fl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些指标都是些经济总量指标,因此可以将公共因子Fl命名为经济总量因子;常用耕地面积(千公顷)、第一产业(亿元)、粮食产量(万吨)、棉花产量(吨)、常住人口(万人)5个指标在公共因子F2上有较大的载荷,因此可以将公共因子F2命名为农业与人口因子;招商引资(万元)指标在公共因子F3上有较大的载荷,因此可以将公共因子F3命名为招商引资因子;换言之,可以从经济总量、农业与人口、招商引资三个维度来对湖北县域的经济发展实力进行评价。

从求解特征方程计算得出,决定湖北县域的经济发展实力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总量因子F1,方差占比38.5%,其次为农业与人口因子F2,方差占比32.1%,第三是招商引资因子F3,方差占比14.3%。三因子方差累加占比84.8%,说明三因子能很好地代表全部12个指标的信息。

从综合因子得分排名表2中可以看出,第一名仙桃市综合因子(F)得分与最后一名梁子湖区综合因子(F)得分相差很大,说明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并不平衡,位于“1+8”武汉城市圈的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江夏区等发展较好,综合因子(F)得分都在1.2以上,而鄂西、鄂南山区,库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力相对很弱,像来凤县、鹤峰县、五峰县和梁子湖区等综合因子(F)得分都在-0.8以下。

(二)加快经济发展的建议

第一,进一步突出工业主导地位,以工业化引领和支撑县域经济发展。从公式(2)可以看出,决定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实力的主要因素中,经济总量因子F1占比45.4%。而经济总量的大小主要还是需要工业产值来给力,因此工业是县域经济的首要支撑,是发展的“第一产业”,工业强则县域经济强。从统计公报的各项指标数据也可以看出,在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县中,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工业规模总量大,依靠工业带动了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实施“工业兴县(市)”战略,把推进工业化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狠抓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和企业培育,把抓发展的主要精力向工业集中,保障发展的资源向工业汇集,促进发展的政策向工业倾斜,通过加快工业化进程,支撑和引领县域经济发展。

第二,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从公式(2)可以看出,决定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实力的主要因素中,农业与人口因子F2占比37.8%,比例很高,与经济总量因子F1占比差不多。由此可见湖北省县域经济第一产业比重仍较高,二、三产业比重太低。因此,湖北省要想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必须正确处理好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稳定提高第一产业,调整提升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了缩小县域间经济的差距,应大力推动不同的产业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流动,增强经济发达县域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使得一般制造业更好更快地流向欠发达的城镇和农村,最终形成所有县域都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合理分工、相互配套的产业体系和空间布局。

第三,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从公式(2)可以看出,决定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实力的主要因素中,招商引资因子F3占比16.8%。因此要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坚持把扩大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组织利用各种经贸洽谈会、招商会、展会等平台,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的大项目,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

参考文献:

①2009年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报告[N]. 湖北省人民政府政研网(hbzyw.省略)

②湖北省县域经济2008年度发展报告[N].湖北省人民政府政研网(hbzyw.省略)

③ 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省统计年鉴 2011[M].统计出版社.2011

篇7

关键词:霍林郭勒;电力消费;经济发展

能源作为当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日常生产生活的必需物品。能源的存在,是经济发展、企业生存的血液。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或地区对能源的需求会逐步增多,而电力作为重要的二次能源,已经完全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当前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电力,而电力行业的发展也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工业用电指数已经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参考指标。经济发展良好,工厂开工率较高,会导致企业生产性用电量的增加;而经济状况较差,工厂开工率较低,会导致企业用电量的下滑。同时,电力的来源构成,也会影响到当地经济。当地电力来源多源于火力发电的方式,则会导致当地环境受到影响,且当地产业结构主要以重工业为主,容易出现严重依赖于当地资源的产业布局。

一、霍林郭勒市的电力消费与电力行业发展现状

霍林郭勒市由于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经过多年的发展,霍林郭勒成为蒙古最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并大力依托煤炭资源发展煤炭相关产业,形成了煤炭、电力、煤化、冶金为主的产业格局,城市发展目标也是注重发展以煤炭为核心的产业。其中电力行业已经成为该市的支柱产业,它的快速发展已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当前霍林郭勒的电力行业主要是以火力发电的方式进行发电,然后再将电能转化为生产生活用电。将煤炭等化石燃料作为重要的电力生产原料,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严重的伤害。其中包括煤炭开采、运输等都会出现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是当地经济结构是以煤炭产业为核心,形成了与煤炭相关的产业链条,而在这种产业结构下所造成的污染将是成倍的增加。

再者,由于霍林郭勒煤炭资源丰富,大多用于生产电力的煤炭资源取自本地,所以电价相对较低,吸引了较多高耗能企业进入。而在这种状况下,由于高耗能企业参与本地经济,由其产生的引致需求大力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但是,这将严重影响当地环境的同时导致当地产业结构以高耗能、高污染为主,形成了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同时,在煤炭能源日益枯竭的时候,面临着艰难的转变。

二、霍林郭勒市电力消费情况表现出的经济发展状况

霍林郭勒市的电力消费总量近几年下降明显,主要是受国内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影响。由于煤炭等行业国内出现严重的产业过剩,大量产能闲置,导致煤炭产品的价格下滑,企业利润率降至很低的水平。由于产品滞销,这些产业的企业缺乏扩大产业规模的动力,导致工厂生产下降,从而使得霍林郭勒市的电力消费量下滑。从霍林郭勒市电力消费总量下降可以看出,当前霍林郭勒市的经济受到国内经济大环境影响严重,以煤炭为核心的产业发展受阻,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

同时,霍林郭勒市的电力消费主要是由一些高污染的企业所产生,这些企业由于生产设备落后,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导致了产品生产能耗大。这样的低技术含量、低生产效率的产业发展结构,使得当地经济发展容易面临严峻的问题。在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的时期,由于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下滑,急需改变当前的产业结构,通过提高生产的技术含量,从而提高产品生产的利润率,增强企业的获利能力,从而摆脱经济困境。而此时霍林郭勒市的电力消费结构主要以火力发电为主,过多的使用煤炭等能源,容易出现由于能源资源枯竭而导致产业衰败,从而影响了整个城市的发展。

在以火力发电作为主要的电力供应方式的同时,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也令人担忧。大量的开采煤炭等矿产导致地表被严重破坏,而露天洗煤等生产方式将导致大量水资源的浪费,并严重污染附近水源和地下水,导致居民日常用水困难。在煤炭发电过程中,由于大量煤炭的燃烧,以及除尘滤气的设备不完善,导致大量的粉尘、污染气体排入空气中,容易使得雾霾等空气污染状况的出现。这对当地可持续健康发展影响深远。

三、调整霍林郭勒市经济发展现状的对策

(一)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大力扶植新兴产业

对于以煤炭为核心的产业结构,一方面要引导企业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技术设备升级改造中,从而改变当前企业发展注重扩大规模而忽视技术提升的现状,导致企业发展成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一方面要使企业发展注重精细化,以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有效处理余热、废弃物及粉尘等副产品,从而对周围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同时,对于新兴产业的扶植,要改变原来以煤炭为产业发展核心的状况,开发当地的地方特色,使得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可以发展地方旅游业,充分挖掘当地的民俗特色、草原风光及冰川遗迹等,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一方面可以利用当地的气候条件,发展光伏、风力发电产业,从而改变原来只以煤炭作为发电原料的状态,既能增强发电量,也能改善当地环境。

(二)加强引导民间资本流入新兴产业建设

霍林郭勒市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而资金的来源需要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参与的积极性,这是由政府资金的有限性决定的。在加强引入社会资本时,需要加强金融制度的调整和改革。由于这些新兴产业发展初期经营能力不足,在利润率的把控上能力略显不足,使得这些企业不容易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而缺乏经营资金的这些企业,将面临着更大经营困难。金融制度的改革要更加注重政策向这些新兴产业倾斜,使这些企业更加容易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

(三)加强环境执法监督队伍的建设

霍林郭勒市由于原有的产业发展注重将煤炭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导致了当地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要组建一支能力较强的环保执法队伍,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将当地企业的污染行为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从而保护一方水土不受污染。

参考文献:

[1]李晓磊. 霍林郭勒市煤电铝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篇8

1.1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科学合理的农村经济发展策略是引导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有利于依据农村实际情况制定出正确的发展策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结构和经营模式的转变,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意识的改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1.2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是政府管理的客观需要

农村经济发展必须依据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的引导和支持。农村作为我国落后地区,以政府为主体引导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短期内不会改变。政府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策略制定的主体单位,必须依据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策略,所以,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是政府管理农村经济的客观需要。

2.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1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道路承载量低、质量低,宽度不够,无法承载大型载重车辆,交通网络结构单一,甚至有的地方还未实现乡村交通网。我国大量农村自来水网络不健全,生活用水质量低,因电力低无法进行大规模建设。通讯网络不健全,农民获取信息的手段单一。

2.2农村生产经营发展模式落后

2.2.1生产力落后 生产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关系的保证。很多农村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技术含量低,劳动者素质低,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属于典型的自家经营、自主消费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

2.2.2农业结构单一 我国农村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主要生产方式以种植业为主,结构单一。没有形成农、林、牧、副、渔一体化农业,没有形成种植多样化、特色化的农业生产结构,作物品种单一,质量低。

2.2.3农村市场不规范 农村市场的健全繁荣程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大量农村市场不健全,市场管理交易不规范,市场小,商品流通量低。农村市场网络化程度低。同时,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发展缓慢,市场仍不健全。

2.2.4农村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农村作为我国资源的宝库,具有强大的潜在资源优势。然而,我国广大农村资源开发力度小,资源开发利用率低,造成大量资源闲置、浪费,无法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实现资源的经济价值。

2.2.5乡镇企业发展缓慢 乡镇企业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然而,我国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十分缓慢,没有发挥自身主力军的作用,经营管理及生产模式落后,科技含量低,从事简单的农产品加工、销售,无法带动农村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农产品市场。

2.2.6农村经济发展的对外开放程度低 农村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低,导致外部资金无法进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无法引入,内部市场无法与外界市场相接合,阻碍农村资源开发、农村市场健全和农村经济发展。

2.3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不健全

2.3.1基层干部管理机制不健全 基层干部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管理者,在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我国部分地区农业系统干部管理呈现反金字塔形,呈头重脚轻之势,基层管理力度下降,基层干部素质降低的现象严重。

篇9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不平衡 民族发展问题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发展迅速,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进步。然而,作为一个以汉族为主、拥有55个少数民族的多民族大国,各民族、各地区现代化启动的起点、机遇、社会环境、发展态势不同,形成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不平衡性,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水平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格局。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缓慢,并逐渐拉大了与东部沿海地区(汉族聚居区)的差距。民族地区,这里主要指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中西部10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省区;东部沿海地区则指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东部沿海11个省市。

以经济、教育、科学技术以及文化事业的发展为例进行分析,少数民族及中西部民族地区与汉族及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导致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发展、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态势。

一是从国内生产总值(GDP)看,东部沿海地区11省市,其总和高达117010亿元,中西部民族地区10省区则只有26613亿元,东部沿海地区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的4.40倍。中西部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最低的只有250亿元,东部沿海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广东省达21701亿元,两者相差21451亿元,仅为广东省的1.15%;即使中西部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四川与广东相比,也相差14316亿元,是广东省的34.03%。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4.18%和14.60%。

二是从财政收入看,东部沿海地区11省市的总和高达7458.1679亿元,其中,最高的广东省多达1418.5056亿元;而中西部民族地区10省区的总和却只有1567.3096亿元,与东部沿海地区相差5890.8583亿元,仅是东部沿海地区的21.01%。

三是从高等院校数以及在校学生人数看,全国共有高等学校1731所,在校学生13334969人。其中,东部沿海地区11省市有770所,在校学生6105952人;中西部民族地区10省区有312所,在校学生1962324人。东部沿海地区高等学校数和在校学生数分别占全国的44.48%和45.79%,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的2.47倍和3.11倍。

四是从科学技术发展指标看,全国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专业技术人员21739699人。其中,东部沿海地区有7667168人,中西部民族地区有4241255人,东部沿海地区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的1.81倍。

五是从文化事业发展状况看,东部沿海地区11省市有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2428个,中西部民族地区10省区有1991个;东部沿海地区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的1.22倍。

六是从医疗卫生发展状况看,全国卫生机构共有从业人员535.3628万人。其中,东部沿海地区有230.9565万人,中西部民族地区有106.088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占全国的43.14%,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的2.18倍;中西部民族地区只占全国的19.28%。

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下民族发展面临的问题

民族发展,这里主要是指少数民族的发展,指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这既是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和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与体现。

一般来说,民族关系体现为一种利益关系,市场机制的运转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民族间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在市场经济的活动中,民族利益不断分化和重组,结构由单一转为多元,以前在国家计划经济支配下的少数民族地区不再仅仅服从中央的安排,而是有了自己的发展目标和竞争权利。在这一过程中,新的利益分化很容易产生分配上的不公平,从而引发民族矛盾,使民族发展面临着方方面面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已由过去民族间不平等、不团结的问题,转化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发展的差距以及由此造成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下民族发展面临的政治问题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会造成不平衡心理,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正常的差距有利于竞争,调动积极性,但差距过大且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就极有可能使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产生“被剥夺感”和不公平感。同时,在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建设之际,原来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优惠政策和支援措施也在这一过程中或取消、或名存实亡,使民族地区的一些利益在改革中受损,这些地区人民的不平衡心理由此产生。民族地区的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若长期落后,发展缓慢,不能形成良好的发展能力,它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这种强烈的反差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的民族团结,成为阻碍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还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良性循环,进而也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定、团结和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下民族发展面临的经济问题

首先,市场体系不健全,竞争力弱。民族地区自建国起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逐渐形成了依赖性较强的补贴型经济,主要依赖外部的资金补贴和物质投资维持经济的增长。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在民族地区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补贴型经济带来的惰性已经使这些地区的自身发展能力变弱。同时地方工业起步晚、规模小,发展水平低,技术、设备、管理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地方财政不足,支柱产业形成时间短等因素,都直接导致民族地区的市场发育不佳,市场体系不健全,竞争力弱,成为这些地区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其次,市场经济给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问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建立、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市场经济不仅给民族地区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更以公平、开放、自由的发展模式将民族地区的经济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舞台。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市场经济给民族地区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体制的改革力度加大与民族地区承受力的矛盾;市场竞争激烈与民族地区商品经济起点低的矛盾;资源丰富与民族地区市场发育滞后的矛盾;沿海地区飞速发展、差距拉大与民族地区要求加快自身发展的矛盾;民族自治地方企业与国家企业之间在经济利益上的矛盾;汉族与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之间在土地、森林、矿山、草场等资源方面不同利益而引起的新的矛盾和冲突等。

再次,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产业化水平偏低。要提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必须确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并适时地进行产业结构转换。但我国的民族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并没有建立起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缓慢,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康目标和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再如,由于民族地区的工业属于重工业型结构,资金密集程度高,原材料、初级产品的深度加工不发达,使得工业企业的产业关联弱,经济带动作用不强,也不能很好地吸收和扩大当地人民就业。2004年,中西部民族地区的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为579.4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为3248.6万人,其中最多的江苏省达562.1万人,是民族地区私营企业就业人数最多的四川省188.4万人的2.98倍。

(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下的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问题

中西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储藏面积大,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之一。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以来,国家迫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进程不断加快。另一方面,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长期推行“模仿或照搬汉族发展模式”的追赶战略,形成了典型的资源密集型工业体系。以“九五”计划发展思路为例,民族地区都把重点放在了实施发展能源和原材料工业的资源导向型战略上;与此同时,各省区也将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如甘肃是石油化工、建材,宁夏是冶金、煤化工,青海是电力、盐化石油和天然气化工。资源的过度开发不仅加重了民族地区的生态负担,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更使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隐患。

(四)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下民族地区国企改革的问题

近些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被视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从总体上看,国企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中西部民族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在这一问题上仍有较大的差距。具体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的不少企业已经相继建立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也初步建立了国有资产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不断调整和优化了国有经济的结构和布局。相比较而言,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国有企业比重大,亏损面高,国企改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国有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就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由国企改革引发的银行的不良债务、社会就业与下岗问题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2]龙远蔚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导论[M].民族出版社,2004:256.

篇10

关键词:金融危机;消费信贷;宏观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1.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6-0020-03

一、引言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热点问题。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发挥银行信贷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我国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2008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提出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2009年3月23日,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又联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银行加大消费信贷的投放力度,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分析了金融危机以来山东省辖内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状况,找出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拉动不力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针对性措施。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山东省消费信贷的发展状况

近年来,消费信贷成为各银行竞相追逐的业务增长点,贷款品种不断增多,业务量逐步扩大。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粗放型发展模式的制约,近期出现了增幅放缓、占比下降的态势,顺经济周期特点明显,对消费和经济拉动作用发挥不够等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消费信贷业务持续较快增长,但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增速放缓

近年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将消费信贷业务列为风险低、收益稳定的信贷品种来重点发展,消费贷款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自2008年以来消费信贷业务增速逐渐放缓,甚至降到近几年的最低水平。虽然国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施使消费贷款增速有所回升,但仍然明显低于全部贷款增长幅度。

(二)消费信贷业务顺经济周期现象明显,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发挥不够

经济决定金融,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着银行的发展状况,宏观经济波动、增长方式转变以及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对银行运行状况产生影响。统计数据显示,山东辖内消费贷款业务发展与宏观经济运行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经济波动对消费贷款运行的影响较大,消费贷款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如,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内(2005年-2007年),消费贷款年平均增长幅度高于GDP年平均增速6.86个百分点;经济放缓增长时期内(2008年),消费贷款增速相应回落,且回落幅度大于GDP增速回落幅度5.52个百分点。目前山东省消费信贷占信贷总量的比重不足10%,且由于产品开发滞后、市场潜力挖掘不足等原因,消费贷款对消费总量的正向刺激仍然有限,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作用。

(三)住房贷款是消费信贷主体,受房地产行业影响较大

住房贷款一直是消费贷款的主体,业务量占比一直都在70%以上。但住房贷款受房地产行业影响较大,被动发展现象明显。2005年至2007年,山东房地产销售额年均增幅为35.23%,相应住房贷款平均增速也达到24.86%,年均增量为176.61亿元。进入2008年以来,山东省各地市商品房销售量逐步萎缩,增幅大幅回落,市场观望气氛更趋浓厚。2008年末,山东省房屋销售额为1540.31亿元,同比增长8.5%,增幅回落25.4个百分点,直接导致住房贷款增速明显放缓,成为消费贷款业务全面走低的主导因素。

(四)汽车消费贷款增长较为平稳,但仍显乏力

据被调查银行反映,汽车消费贷款在经历过2004年-2006年调整期后,进步了稳步发展的通道,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汽车消费贷款呈现出增速放缓迹象,但在国家出台成品油价税费改革以及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推动下,乘用车市场出现回暖迹象,与之相对应,汽车消费贷款未再出现如2004年-2006年的持续负增长现象,发展较为平稳,但增长仍然乏力。

(五)消费信贷逐步实现多元化发展,但集中性特征仍然明显

一是机构集中。近几年,各银行机构纷纷开展了消费信贷业务,消费贷款逐渐成为各银行争相发展的业务,但由于中小银行起点较低,规模偏小,仍无法与国有银行平分市场。二是信贷品种集中。目前,消费贷款品种仍集中在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等传统个贷业务,两者业务规模已达到消费贷款总规模的83%,其他新型消费业务发展较慢。三是区域集中。由于农村领域可用于抵押的财产较少,农村消费贷款发展较慢,绝大部分消费贷款发放到城区。四是担保方式集中。为了保障消费信贷的质量,各银行纷纷增加抵押贷款比重,提高风险覆盖率,调查数据显示,消费信贷中82%以上为抵押担保贷款。五是客户经理集中。受人力资源限制,各银行机构存在消费信贷业务从业人员与规模发展不匹配的问题。

(六)资产质量相对较高,但潜在风险逐步加大

从静态历史数据看,消费贷款不良率整体较低,但在房地产市场低迷进而导致住房贷款违约增加的背景下,消费贷款特别是住房贷款风险逐步上升。同时,考虑到个人住房贷款大多以中长期贷款为主,风险暴露时间一般应在5年之后,而山东省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大多起步于2000年左右,近几年风险才逐步显现,加之目前国内外不确定的经济环境,消费贷款隐性风险不容忽视。

三、消费信贷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08年下半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的急转直下导致消费贷款增长乏力,增幅下降。这种现象说明,银行对经济运行及宏观形势变化缺乏研判和应对预案,消费信贷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和贡献程度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银行在发展消费贷款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长远规划,对宏观形势变化预判不足

从长期的监管实践和近期调查情况看,银行在发展消费信贷时普遍缺乏长远规划和明确的市场定位,对宏观政策研究不足,对产业的发展前景缺乏科学的判断和长远把握,没有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贯彻落实措施,致使消费贷款应对经济和政策变化的弹性差。具体表现为:在经济处于上行时期和市场需求旺盛时,银行一哄而上,业务规模急剧扩大;而在市场发生波动和变化时,则采取消极被动的上收信贷权限、压缩业务规模甚至只收不贷等简单化处理方式,导致业务量增速减缓,很容易陷入一种消极的循环圈中。

(二)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应对经济及政策变化准备不足

近年来,商业银行普遍将个人贷款业务视为低风险、高回报的优质业务来重点发展,但对消费信贷的风险普遍认识不足,对其潜在的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及法律风险缺乏深入研究,更没有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手段。这种不计成本、不顾风险,盲目扩张的发展方式,在经济上行、消费旺盛时期尚可以维持,但在经济下行、消费紧缩时期则极易暴露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进入2009年以来,消费贷款一改以往资产质量良好的态势,不良贷款比率明显提高,而且增速高于全部贷款不良率,正是说明了这个问题,同时也说明银行没有建立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缺乏先期准备和风险防范措施。

(三)产品创新能力差,对经济复苏和发展的拉动作用不足

产品创新既是业务发展的需要,也是分散、转移和规避风险的一种途径。调查发现,各银行消费贷款产品之间同质化问题严重,差异程度小、抗风险能力弱,研发新品种的主动性差。基层银行对于消费信贷品种基本上是被动接受,缺乏大力开拓业务的主动性和灵活性。银行间在产品设置和组合上的相似性,难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差异化的市场需求,不能在经济形势变化的情况下有效挖掘市场消费潜力,制约了消费信贷业务的长期可持续增长,也影响了消费贷款拉动消费需求继而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发挥。

(四)内部管理不规范,长期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各银行对个人消费贷款的范畴没有统一的界定,统计口径及管理规定不一致,特别是其他类个人贷款业务管理混乱,导致消费贷款难以持续平稳发展。从调查情况看,各银行其他类个人贷款业务一般包括个人住房、汽车、助学、旅游、家装、个人投资等多种贷款用途。银行主要凭借个人信用等级发放贷款,贷后无法监控资金流向,无法审查资金用途及真实性,潜在风险较大。

(五)恶性竞争现象严重,消费信贷市场秩序混乱

2008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变化影响,个人消费贷款发展压力增加,部分银行纷纷降低授信条件、调低产品价格来争抢业务,个别同业机构甚至在部分地区、部分产品上突破了监管部门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竞争秩序,造成客户的误解和投诉。近期调查中也有很多银行反映,目前在住房按揭贷款方面银行政策执行口径不一致,部分银行已或明或暗地放开了一二套房贷标准,导致市场竞争失衡,对其他银行消费贷款发展造成了困难。

四、发展消费信贷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一)从战略发展的高度确立理性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消费贷款对经济复苏的拉动作用

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购买力决定消费贷款的外延,银行的经营理念、营销策略及产品创新程度影响消费贷款的市场发展深度和空间。因此,各银行要从战略发展的高度统筹规划消费贷款的发展方向和思路,根据各行及当地实际情况明确市场定位,借经济结构调整之机,将消费贷款引入有序发展的轨道,促进经济良性健康发展。

(二)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产品创新拉动居民消费需求

各银行要通过细分市场,充分挖掘潜在的市场和客户,根据目标客户的投资和融资需求,集中优势资源开发特色化、个性化消费信贷产品,加大信贷拉动消费的力度。一是大力提升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先进服务业信贷投放,积极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和扩大内需型建设项目,支持一批与扩大消费密切相关的产业和企业做强做大。二是在防范风险前提下扩大银行卡业务,加大对汽车、家电等消费需求的支持力度,促进城乡消费升级。三是以扩大农村消费为重点,继续做好送家电下乡等相关信贷支持工作。

(三)监管部门要加强引导,促进消费贷款稳健发展

一是对商业银行推出的消费信贷新业务品种在合规的前提下给予宽松的监管政策,科学评价商业银行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能力,对适销对路的产品给予鼓励和支持,同时严格落实报告制度,对缺乏管理技术和内部控制的消费信贷品种适当加以限制。二是改进和完善消费信贷的统计监测体系。目前统计报表中关于消费贷款的统计分类不细,缺乏具体品种的数据,建议在研究个人信贷违约行为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统计口径并增加部分报表或指标,加强消费信贷业务的分析和预测工作,动态跟踪评测贷款风险。三是研究制订有关监管指引,有效遏制商业银行间开展个人消费贷款的同质恶性竞争以及通过降低贷款准入门槛争夺客户资源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