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的污染及治理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9: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环境的污染及治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健全生态文明的法律体系,提供环境治理的程序保障
法律法规既是社会活动的底线,也是环境治理的基本规范。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中逐步化解乃至消除环境污染,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的法律法规,将环境保护作为一种基本的要求融入政府、企业、农民等群体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具体来讲,就是要将环境保护融入基层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实施科学的生态奖惩制度,打击破坏环境以及假冒无公害产品等经济违法行为。
二、构建农村环境教育体系,营造环境治理的心理空间
环境污染既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关联,同时它所损害的也是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农村环境治理需要广大农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广泛深入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这就要求激发农民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意愿和能力,孕育农民参与环境保护的心理空间。具体来讲,我们需要结合当前各地开展的科学下乡、文化下乡等活动,培养农村精英和技术人才,进而通过农村精英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农民的生态生产和生态生活,提升农民素质,培育环境污染治理的主体。
三、培育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系统,提升环境污染治理能力
很多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归根到底是发展能力的问题。能否有效提供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农业技术和生产工艺,是建设农业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的前提和基础。政府应充分考虑到农民环境保护及农业升级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知识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地方各类大学及研究机构的既有资源和能动性,搭建农民、大学、乡镇企业与政府共享的技术、知识的公共平台,以此沟通社会和农业发展,形成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知识创新、产业创新的支撑,为提高农民脱贫发展,推进农村环境治理提供能力支持。
四、创新农业发展的投入机制,加大环境治理资金支持
现代农业发展中,粮食产量的迅速增长与环境恶化并肩而行。土地肥力衰减、地下水污染、食品毒化、水资源匮乏等问题层出不穷,导致农业与环境的冲突日益严峻。其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化农业的线性发展模式。建设农业生态文明,促进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在现实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的整体转型。但这种发展模式已经形成现实性的路径依赖,农业的转型发展事实上存在很大的制约。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公共政策、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真正加大生态农业的投入,鼓励环境友好的农业发展模式,同时,也要为农村环境治理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五、协调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搭建农村环境治理的三维社会平台
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环境污染是市场失灵的产物,但同时也不能忽略政府决策中可能存在的环境责任缺失。农村环境治理,决不应单一地依靠某一种力量,而应该是“政府之手”与“市场之手”和“社会之手”的协调并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以农村生态社区建设为核心,以食品安全和环境治理为抓手。一方面,要利用经济手段,营造一种环保者有利可图的市场平台,促使人们在经济发展中切实考虑其活动的环境效应;另一方面,也要利用行政、法律等手段,促成环境友好的社会管理创新,为农业生态文明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总之,农村环境治理是农村环境与发展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这种问题既具有阶段性特征,也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积极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实现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才是根本的出路。为此,必须形成政府、大学、农民、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的生态运行机制,从而在政府推动、市场承接、科技催化、社会参与的循环互动中协调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
篇2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环境法制;环境立法;环境政策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比较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步。昔日的山青水秀土肥村美的秀丽乡村,出现了水体大面积污染、土壤肥力下降、垃圾随意堆放、工业污染加剧的情况。长期以来由于国家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不够,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落后于城市速度,对农村居民卫生和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尽管近期国家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力度,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农村的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使农村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并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切实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是否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有效政策、法规与制度体系。
一、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
(一)水体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破坏
农村水体污染主要表现是工业污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三污合流”,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污染饮用水源,无法满足农田灌溉;同时近几年农村旱涝灾害频发,河流断流,湖泊萎缩,鱼虾绝迹,天然绿洲消失,水库蓄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严重。
(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固体垃圾污染严重
长期以来,村庄建设规划差,基础设施少,道路无硬化、无公厕、人畜居住混杂、不可降解农膜使用量急剧增加却无法回收,固体垃圾随意堆放。
(三)农业生产不当,环境资源破坏严重
农民环保意识比较薄弱,滥施农药、化肥,恳荒围湖造田,乱挖乱采,不仅农业产品受到严重污染,也逐渐污染了土壤、空气、水源,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威胁。另一方面由于人多地少,再加上自然灾害多发,土地退化、沙化、碱化严重,进—步加剧了人地矛盾。
(四)集体林权改革滞后,林业生态系统破坏
集体林权改革滞后,经营主体不明确、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其次地方政府决策不当,盲目开发山区,发展果业,加剧了森林植被破坏。再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农民伐木为柴,乱砍滥伐现象屡禁不止,结果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使生物多样性环境遭受了破坏,并造成了大量水土流失,土地蓄水量下降。
(五)工业向农村的转移,加剧了农村的工业污染
乡镇企业大多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布局不合理、无集聚效应、粗放经营为特征的工业化。由于其生存环境、基础条件及管理水平的相对薄弱,造成污染后缺乏治理技术与资金,治理困难,使农村生态环境产生工业化污染问题。同时大量污染严重的城市工业企业搬迁到城郊或农村地区,或者直接将城市垃圾运往农村,造成城市工业污染“上山下乡”。
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法制成因与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有着自然、历史、经济与社会等诸多方面原因,这里只对其法制成因与对策进行分析。现行法制状况对环境的保护力度不够,立法是从过去的经济发展为重,环境保护为轻出发,“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①所以,要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以新的角度和新的观念完善环境法治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下面对影响农村生态环境法制建设成因逐一进行分析。
(一)环境政策原因环境政策原因主要表现是环境政策失灵。环境政策失灵是指国家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宏观政策失灵和微观政策失灵。宏观政策失灵集中表现为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忽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缺乏必要的环境问题保护对策,只到07年国务院专门召开的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才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才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与城市相比,城市早已在这些方面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环境噪声和烟尘控治、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循环经济与节能及减排、综合利用等方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与措施。同时还有“创建环境模范城市”的鼓励政策以及有“飞行监测、限期治理、关停企业”等强制措施,而农村在这些方面几乎是空白。微观政策失灵是指具体的环境保护政策的缺陷而导致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政策不够健全,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缺乏实效性强的政策,即使有政策但因原则性太强缺乏可操作性而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已有的环境保护政策存在着不一致和不协调之处,尚需完善。无论是政策体系,还是工作力度,农村环保工作都还在起步阶段,其中农村生活污染治理、规模化畜禽及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农药和化肥面源污染防治等政策几乎是空白。因此,要根据农村环境问题量多面广、监督对象复杂的内在特点和工作基础薄弱的实际现状,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政策支持工作,在政策上倾斜,在经济上扶持,在技术上支持。要多出台农村环保财政补助、污染减排财政奖励等政策手段,推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尽管中国农村环境与经济的矛盾有别于城市,但城市环境保护积累的经验和各项管理制度足以供农村环境管理借鉴。”②环境问题的出现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资源、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环境支撑。所以加大政策保障措施,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二)立法原因
立法原因主要是指农村生态环境立法缺位,已有立法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环境保护法》立法时间较早,受时代影响侧重于工业污染控制和城市环境保护,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关注不够,仅有几个条文很简单。我国目前的诸多其他有关的生态环境法规,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措施与制度规定不足。二是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缺乏统一规范,并且未能将农村环境、农村自然资源和农村生态的保护统一起来,农民的环境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三是行政法规不到位,本应弥补农村生态环境的上位立法的过于原则性和不足这种情形,却未能出台一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性行政法规。“一些重要环境领域还存在立法空白,如土壤污染防治、农用塑料薄膜污染、农村噪声污染、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基本是空白”。③各地方即使有相关地方法规,在规定上也不尽相同,比较混乱,并且是条块分割,形不成完整统一制度体系。如农业部负责农业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是保护和管理农业环境,控制农药、化肥、农膜对环境的污染,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国家环保总局负责农村村镇环境保护工作,各个地方政府所颁布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涉及到渔业、水利、林业多个部门,内容和规定都存在差异。因此,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农村环保的地方性法规体系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将来的《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应强调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并制定农村生态环境单行法;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也要关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尽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办法》等专项法规,逐步把农村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管理体系之中,修订原有涉及农村环境保护而不适宜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责权清晰,有效防止农村地区种植业、养殖业、工业、生活以及外来污水和废弃物的污染,防止农村生态遭到破坏。
(三)法律制度原因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方面,考察现有的有关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会发现现有的制度比较零散、不全面,缺乏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系统而明确的规定,无法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需要,从而导致制度缺位、制度执行和监督不力的情况。目前相关法律法规虽已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限期治理污染制度等一系列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主要应用于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方面。同时在农村生态保护方面仍存在制度缺位现象,至今仍没有一套治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制度具体安排。在这种制度缺位的情况下,诸如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与污染严重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难以得到有效治理。再次,尽管在有些方面建立了制度,但由于制度执行不力,致使制度功能不能有效发挥。从环境污染的治理制度来看,如排污收费制度,资源收费制度虽然对控制环境污染有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中存在着一定问题。此外,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计划、农业、林业、畜牧、水利和科技等多个部门,管理体制与环节多、各项治理措施相互脱节,造成制度执行和监督不力。因此要尽快建立起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制度。“农村环境保护制度和考核体系建设要尽快建立,将城市环保和农村环保置于平等位置,从法律、法规体系上,对农村环境保护制度的建立提供依据”,④它是构成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法律的基本内容,对于实现生态环境建设法律的目的与任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些制度应当包括:除继续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制度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切实可行外,还应建立如下制度: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制度、农村清洁生产促进实施制度,生态环境建设问责制度、农村环保责任制度和农村生态环境考核制度,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农村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农村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生态环境破坏事故防范与预警制度、农村环境纠纷法律援助和公益诉讼制度等。
(四)政府管理原因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环境管理不当。主观上来看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是有政策但政策在部门之间协调不足或冲突,无手段和措施来达到政策目标;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有效行政管理工作体系和管理措施。客观上是农村生产与生活中不科学的行为,长期形成的一些生活陋习和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缺失,企业地处偏远、点多面广,排污主体具有不确定性,监管主体很难界定,难以用城市的监管的手段与用行政执法的手段来治理。因此要克服以上不足,农村环境治理要走与城市环境治理不同的工作思路,要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服务意识,变监督管理为预防管理,变单纯的依法行政为服务与执法相结合。具体工作中要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实行行政问责制的工作体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落实工作人员与经费,探索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农村环保治理社会化管理模式和机制。其次,制订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及年度实施意见,根据年度工作重点,将各项整治和建设任务分别落实到相关部门,并建立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制,设立环境指标作为对乡镇考核的重要指标,专门出台年度生态任务和环保专项行动考核办法。再次,要强化农村环境服务与执法力度。在服务上,要象创建国家环保城市一样大力开展生态乡村示范创建,重点开展农村工业点源污染防治、生活污水与垃圾治理、农村畜禽养殖业的管理、土壤污染防治、流域河道整治、生态产业实施等关键工程。加大农村农业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的推广运用力度,落实好“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的政策措施,做好农村环保项目申报,积极争取中央和省里的专项资金,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在执法上各执法单位要切实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监管和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打击力度,加大农村环境执法力度。超级秘书网
(五)生态环境技术规范制定与推广原因现阶段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尚不足,对环境保护的知识很欠缺。滥用化肥与农药、秸杆随意焚烧、家禽粪便污染水源等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却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浑然不知。长期以来,农民缺乏环保理念,而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中主导作用不足,农民缺少科学规范来保护环境,也缺乏科技与资金,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过去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随着各乡镇精简与压缩,基本处于瘫痪与失灵状态。既是尚存的农技推广系统由于缺少财政支持,也无法开展农业技术推广,从而切断了农民获取环保措施的最重要渠道。农村的环境污染治理正是由于存在着政策、技术、经济等方面问题,从而使农村污染治理体系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基本没有形成有效防控与治理机制。因此要组织农业科技服务专家队伍,在农村中大力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提高农村干部群众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维护生态平衡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大力推广绿色植保和环保防治技术,引导农民发展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畜牧业、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等环境问题;要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药、化肥、农膜等对农田和水源的污染。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的监测工作,加强农村环境质量监测。要针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和农民群众的特点,采取符合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群众的形式,制订简单易懂的安全控害技术规程,把农产品安全生产安全与监控、农村生活污染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秸秆综合利用、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农药化肥面源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技术编发成切合实际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手册,把生活与生产活动的科学规范以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送到农民身边、农户家中,使环保科技知识与法律法规深入人心。
三、结论
环境法制建设是事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因此针对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
【注释】
篇3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挑战,畜牧业养殖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坚持社会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集中精力治理畜牧业养殖中的环境污染。本文主要从畜牧业养殖工作中环境污染的特征出发,从而探究出有效的治理措施,为畜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关键词:
畜牧业;养殖;环境污染;特征;治理
1畜牧业养殖中环境污染的特征
1.1化学污染
畜牧养殖过程中会使用到很多化学饲料,但是一般畜禽对于蛋白质的利用率都比较低,饲料中含有的氨、磷都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氨和磷挥发到大气中会增加大气的氨含量,为酸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养殖户将畜禽粪便用于农作物生长,会增加土壤中的氨、磷含量,造成土壤污染,再通过土壤冲刷和渗透作用对地下水形成污染,人们生活中使用地下水,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1]。所以,在畜牧业养殖过程中,饲料中的氨、磷含量会对大气环境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对农作物生长和人体健康都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1.2自污染
畜牧业养殖过程中,自身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主要是因为畜禽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粪便,粪便中含有很多会对生态环境形成污染的物质,如果没有对这些粪便进行有效的处理,就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会对周围居民生活质量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2]。畜禽长期处于低度氨环境中,随意焚烧畜禽粪便会污染空气质量,甚至可能引发火灾,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2畜牧业养殖中环境污染的因素
2.1缺乏环保意识
目前,大部分畜牧业养殖户还未意识到畜禽养殖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认为工业和生活才是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的关键性因素。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缺乏环保意识,没有对养殖场进行合理布局,也没有配置相应的畜禽粪便池,粪便直接输送到种植业中,通过土壤和挥发对地下水和空气造成了污染,导致生态环境污染的情况出现。
2.2资金投入力度比较低
在我国大部分小规模养殖户都是贫穷农民,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上,一般采用的露天养殖,缺乏科学的管理规范,随意性比较强,容易造成生态环境污染。
2.3养殖模式转变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养殖业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造成大量粪便累计,粪便不能及时用于农作物生长中,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抗生素和激素类药品频繁出现在生活中,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为提高畜禽的成活率,会使用这些药品防治疾病的出现,促使畜禽快速成长,药物残渣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也对人畜健康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作用。
3畜牧业养殖中环境污染的治理
3.1提高环保意识
当前,在畜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要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目标,就必须使养殖户认识到科学养殖的重要性,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增强养殖户的环保意识,合理布置养殖场的布局,加强养殖业和种植业的联系,及时将畜禽粪便投放到农作物生长中,避免粪便大量积累,在挥发作用和渗透作用下造成生态环境污染。通过增强养殖户的环保意识,使其在养殖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为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要使更多贫穷的农民富起来,可以鼓励农民小规模养殖畜禽,但是,也要树立环保意识,在畜牧养殖过程中,注重基础设施建设,配置相应的粪便处理池,相关部门加强监督,帮助养殖户解决畜禽养殖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基础社会建设不齐全的养殖户,应该督促其快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3],始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畜牧业实现长远发展目标提供充分的保障。
3.3养殖方式转变中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在畜牧养殖业转变发展方向的时候,要保护生态环境,避免畜牧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就必须加强环境治理工作,将种植业和养殖业联系起来,使畜禽养殖中产生的粪便可以技术投放到农作物生长中,一方面,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养分;另一方面,避免畜禽粪便堆积造成生态环境污染。最后,在畜禽养殖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品,主要是因为这些药品会对人畜健康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药品残渣也会造成生态环境污染。
作者:蒲文娟 单位: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农业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田发荣,田玉屏,杨光,等.山区畜禽规模养殖环境污染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湖北畜牧兽医,2013,34(6):92-94.
篇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提高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和物质需求的不断进步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的基础,生态旅游是景区服务单位把优美的生态环境开发到游客面前,如果游客在旅游时,只顾着享受自然风景,不保护生态环境,这些问题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的发展,因此保护生态环境,找出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才是生态旅游的生存之道。
1 生态旅游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旅游业的发展是依赖于环境的;但由于旅游环境有脆弱性存在,旅游业的发展又会对旅游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和影响。若不妥善对旅游环境进行管理和系统保护,则必定会对旅游业发展的持续性造成影响。
生态旅游从整体上分为陆地生态旅游和水体生态旅游。陆地生态旅游包括森林、沙漠、草原、山岳的旅游;水体生态旅游包括冰雪、滨海、河湖和湿地等旅游。陆地生态旅游存在着白色污染、水体污染、植被破坏、森林面积缩小、物种减少、固体垃圾、林地退化、空气质量下降、沙漠面积扩大、草地沙化、土壤硬化,噪声污染、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一系列问题。水体生态旅游存在着白色污染、固体垃圾污染、植被破坏、局部地区冰雪融化。富营养化、海域面积减少、物种减少、空气质量下降等诸多问题。旅游开发已经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在加上游客的不合理保护,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有旅游开发的组织者、游客和自然污染,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下手,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保护生态环境。
2 解决生态旅游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2.1 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和治理方法
固体的废弃物主要包括塑料、果皮果壳,电池和金属等。我们可以通过分类回收的回收方式来解决,在生态旅游区的不同地方放置分类的垃圾箱,回收不同的固体废弃物,在由环卫工人将垃圾分类拉走送到工厂进行焚烧或销毁。而有的旅游区不适合放置回收垃圾箱,我们可以通过游客在进入旅游区时,向游客免费发放垃圾袋,提醒游客把垃圾放入垃圾袋中,带出旅游区放到固定的垃圾回收点,使景区服务单位和游客共同保护生态环境。
2.2 水体污染的治理方法
水体生态旅游包括冰雪、滨海、河湖和湿地等旅游。在水体污染的河道里,用可以漂浮在水里的材料建立浮岛,在浮岛上种植绿色植被,采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污染的水体,还可以利用沉淀等技术,去除水体的污染物,净化水体,还可以建立植被缓冲带拦截悬浮的污染物,达到治理水体污染的效果。
2.3 物种减少、植被破坏的治理方法
生态旅游中还存在着物种减少、植被破坏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人工和自然的修复技术进行治理,通过人工来种植树木等植物,通过管理人员的精心管理和栽培,慢慢修复破坏的植被,对于沙化的土地可以种植适合沙化土地种植的植被,通过一系列的治理模式修复植被,对于寒冷旅游区的植被破坏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封闭破坏的地区,利用当地的条件慢慢修复。
2.4 噪声污染的治理方法
噪声污染主要通过隔声法、吸声法、消音法等方法来治理噪声污染。隔声法是通过限制进入隔音范围的游客的数量,在隔音范围内对墙体和空气层进行特殊的处理来控制噪音的污染;吸声法是在游客比较多的范围设置吸声装置,杜绝噪音的污染;消声法是在有很大噪音的机器上安装消音装置,防止噪音的污染影响到其他游客的游玩。
2.5 空气污染的治理方法
治理空气污染主要是通过改变燃烧方式和增加空气净化装置。改变燃烧方式是通过增加在燃烧时氧的含量,保证燃料充分燃烧,减少排放物排到空气中,增加空气排放量,降低空气污染。增加空气净化装置使排放出来的烟气经过空气净化装置以后优化烟气,除去灰尘的排放,利用离子液体使烟气净化,离子液体有无毒无味,不挥发、溶解性能好等优点,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空气污染,达到空气污染的治理目的。
3 旅游环境保护的应用措施
为了使旅游业得到持续发展,将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充分发挥,针对旅游业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建议运用以下措施进行改善。
3.1 增强环境意识,强化法制观念,提倡绿色文明旅游
对旅游环境知识的宣传进行加强,提升人们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将旅游环境保护知识在全体游客、旅游从业人员及当地居民中实施宣传。当地政府和旅游有关部门应该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执行相关的法规、政策,分期进行环境保护法规、政策的培训,增强法制观念,加大执法力度,严格依法管理和保护旅游环境。
3.2 完善旅游资源管理体系,适当限制游客量
为了能够顺利地发展我国的旅游业,我们必须加强对旅游目的地容量的研究,根据每个旅游地的具体情况,提出可容纳游客的最大限量指标。运用一些手段,控制热门旅游地的游客人次。如采取提高景区的门票价格、划分特殊旅游景点等手段;调整旅游区的旅游规模,在保证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旅游区的环境得到保护。缓和旅游者对热点城市或景区的冲击。
篇5
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主要表现在:1现在全国的城市基本上都建有垃圾回收处理站、污水处理厂等一整套环保系统,但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没有统一有效的收集处理系统,大部分生活垃圾和污水随处倾倒,严重污染了耕地、空气、水源,进而影响农作物生长环境,影响粮食蔬菜等农产品质量,最终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2地方政府环保工作重城市轻农村,环保方面的人力、资金投入严重不足;3一些地方受利益驱使,把环保不达标、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尤其是城市近郊的农村,使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在农村蔓延,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恶化;4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农产品产量,不惜过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地质量下降,使有益的鸟类和昆虫死亡,破坏了生态平衡;5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动物粪便随意堆砌排放,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二、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
1切实保护好农村饮用水源地
把保障饮用水安全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依法科学划定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监测和监管,坚决依法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严防养殖业污染水源,严禁直接或者间接向河流、溪沟、水库、山塘排放超标的工业污水。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急预案,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2加大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力度
因地制宜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按照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采取分散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居住比较分散、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采取分散处理方式处理生活污水;人口比较集中、有条件的地区要推进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新村庄建设规划要有环境保护的内容,配套建设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防治设施。加快推广“户保洁、组收集、村转运、镇处置”的城乡统筹垃圾处理模式步伐,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边远分散地区可采取资源化的就地处理方式。优化农村生活用能结构,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控制煤和柴草的使用,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3严格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环保准入门槛,禁止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淘汰污染严重的生产力和工艺、设备。强化限期治理制度,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的排污单位实行限期治理,治理期间应予限产、限排,并不得建设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项目;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其停产整治。加快推动农村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4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
科学划定禁养、限养区域,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加快推行规模化养殖场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积极开展规模以上养殖户和散养户的污染治理。各地要结合实际,确定时限,限期关闭、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B殖场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对现有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其停产整治。鼓励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等综合利用方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依据土地消纳能力,进行畜禽粪便还田。根据水质要求和水体承载能力,确定水产养殖的种类、数量,合理控制水库、山塘养殖规模,坚决禁止化肥和畜禽粪便养鱼。
5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指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推行秸秆还田,鼓励使用农家肥和新型有机肥。鼓励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加强农资管理,禁止生产及销售劣质农膜,提高农膜使用周期及使用寿命,鼓励农膜回收再利用。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生物质能源。
6积极防治农村土壤污染
做好全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摸清情况,把握机理,逐步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制度,开展污染土壤综合治理试点。加强对污灌区域、工业用地及工业园区周边地区土壤污染的监管,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严格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环境监管。
7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
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重点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优先保护天然植被,坚持因地制宜,重视自然恢复。保护和整治村庄现有水体,努力恢复河沟池塘生态功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加强对矿产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和交通基础设施等开发建设项目和活动的环境监管,努力遏制新的人为破坏。
8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治理监管机制
建立公共政策农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政策源头上把关,控制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把环境监管工作的触角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可在全区范围内分片设立环境卫生监察大队,专职负责镇容、村貌的管理。在全区各乡(镇)统一设立环境保护管理站,负责乡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依法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和事。强化对各级党政部门环境保护工作的考评,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列入各级党政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评内容。引入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机制,开展绿色经济核算,逐步建立农村经济绿色统计和审计制度,将统计、审计结果作为考核提拔基层领导的重要指标和基层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
篇6
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土地资源的浪费,水资源、空气资源的污染两大类问题。
(一)土地资源的浪费问题
土地资源的利用问题一直是城镇化发展的关键问题,许多地区对城镇化发展的实质与内涵的理解存在着误解和偏差。单纯的以建筑设施的数量作为衡量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志,大肆的进行土地开采和建筑建设,没有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进行合理规划,造成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同时一些地区当局没有制定提出切实可行的城镇化建设方案,使得土地建设的布局,土地的利用结构相当的不合理,大量土地的利用率低下。
(二)水资源、空气资源的污染问题
城镇化发展使得大量的人口集聚。过度集中的人口对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要求巨大,大量人口的生产生活垃圾远超过了自然对其的消耗分解能力,而无法得到正常的分解。无法分解的垃圾对生态系统始终存在着巨大的威胁,而如今排污系统和排污技术的落后使得工业生产的废水废气、人们生产生活造成的废水,大量交通工具产生的废气等问题使得水资源、空气资源的污染进一步加剧。
二、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欠缺执法力度
目前,我国还需在环境保护和生态维护方面加强法律建设的力度。只有健全完善的环境法律、法规,才能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提供正确的引导,否则环境法律的漏洞就会给破坏生态的任何行为以可乘之机,必须健全环境的法律、法规。在此前提下,才能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国家在对环保问题时,不仅要针对重点的环保区域,还考虑到一些相对较小的、现在还没有引起人们太多注意的区域,要避免立法界限不明确的问题。
(二)环境管理的力度不足,环境保护体系不完善
国家应该建立一个明确的关于城镇化环境保护和生态维护的体系,避免以往一个环境问题牵扯多个部门,各个部门要么互相推诿,要么互相掣肘,以致于管理效率低下,政府要加大环境管理的投入力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再单纯的以9FR来衡量本地区城镇化的发展程度,而不加大在环境治理的投入。依法加强对破坏环境的企业和部门的处罚力度。
(三)政府及个人的环境保护意识不足
与西方的国家相比,无论我们的国家还是我国的公民,都欠缺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因为西方的发达国家经历了传统的工业化城镇化的传统模式,亲身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破坏。我国公民目前对生态环境的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限,所导致其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不足。政府环境保护意识不足则表现在对于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管理时,一般还偏重于经济的发展,对于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企业都还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纵容,这就在整体上加剧了环境治理的难度。
三、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治理生态环境问题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在治理城镇化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时,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普及,加大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对于城镇化发展和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好处,以提高公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如果公民的环保意识普遍较高,则对于城镇化的整体发展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有较低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公民占据社会主流,则会直接制约城镇化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要加强环境的法律法规立法工作,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以法律为根据,引导有关部门和企业治理生态环境问题。此外,政府还要树立正确的城镇化评价体系,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起来作为城镇化的评价措施。
(二)加强生态环保治理的执行能力,提高生态环保的管理水平
要贯彻和加强环境保护的执行能力,1)要保证环保资金的投入,为环境保护设备的购进,环保队伍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2)要设立专门的城镇化发展的环境监管机构,能在解决城镇化环保问题中起到引导,保障,监督的作用,要制定关于环境保护的措施,引导企业和个人在城镇化发展中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和保护程度,保障城镇化发展中的环境治理工作正常进行,解决环境治理中出现的问题,对城镇化发展的各环节进行监督,对生态环境污染大的企业做出相应的处罚措施。此外,环境监管机构要通过学习以提高其在城镇化中生态环境治理中的管理水平。
(三)走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在对待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上,我们要创新思想,摒弃传统观念的束缚,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转变观念,事先采取措施避免或尽量减少城镇化对生态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因此要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所谓新型城镇化道路,就奔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高效的利用自然资源为城镇化发展服务,从总体上改善生态环境的质量,减少环境的污染;同时城镇化发展要以科学为依托,提高科技水平,大力创造和发展环境保护产业。
四、结语
篇7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市有关工作部署,推动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风险管控、系统治理,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负责、部门有责”,全面加强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农村污染治理工作,持续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切实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这一突出短板;深入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保护优先,源头治理。加强空间布局管控,严格环境准入管理,切断污染物进入土壤、地下水环境的途径。强化农村环境整治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推进农业生产清洁化、产业模式生态化。
2.坚持预防为主,分类管控。强化源头防控,防止新增土壤污染。巩固提升耕地分类管理成效,严格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原则,坚持分类施策,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同农村厕所改造的衔接,大力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能力,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加快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慈峪镇污水处理厂邻近村庄生活污水网管铺设工作,大力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
3.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围绕重点问题、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污染物,聚焦突出环境问题,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土壤、地下水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分类施策、分阶段整治。加大执法监管和督导检查力度,防止新增污染。
4.坚持属地治理,协同防控。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负责、部门有责”,建立政府主导、市场驱动、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的污染防治体系。打通地上和地下、城市和农村,协同水、气、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系统实施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
三、主要目标
2021年,落实保护优先措施,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严格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巩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成果,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持续实现安全利用,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坚决杜绝违规再开发利用。建立健全危险废物智能监控体系。完成5个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突出具备条件乡镇实行管网归集和终端无害化处理,注重中水再利用,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能力,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作,实现动态清零。
四、重点任务
(一)加强土壤环境调查监测
1.配合省市开展非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根据省市工作安排,配合调查单位做好我县相关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进一步摸清相关非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及分布,为非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风险管控提供依据。(县生态环境分局牵头,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改局配合)
2.强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配合开展国控、省控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和省控耕地土壤监测。按照年度生态环境监测方案和有关文件要求,组织对全县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工业园区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周边土壤开展监督性监测,并按时上报监测结果。对监测发现的土壤超标情况,组织开展溯源排查,查明原因并及时阻断污染源。(县生态环境分局、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强重点区域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建立并完善省市县三级耕地土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制度,及时掌握受污染耕地农作物种植和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动态变化情况,根据县区内受污染耕地面积、污染类型和程度,设立监测点位,为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效果评价提供依据。加强超标农产品收购、收回等环节监管,禁止超标农产品进入市场。继续开展农田灌溉水质监测,加强监督检查,防止未经处理或达不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废(污)水进入农田灌溉系统。(县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改局按职责分工负责,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配合)
(二)严防新增土壤污染
4.加强耕地污染源头防控。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继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制定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方案,全县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7%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持续开展耕地周边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污染源排查整治,强化耕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县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5.强化重点监管单位监管。监督全县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严格按照《土壤法》落实相关责任义务,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并开展自行监测。对企业自行监测、隐患排查以及执法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问题,督促企业制定整改方案和台账,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污染隐患。加强企业拆除活动污染防治现场检查,督促企业落实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措施。(县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发改局、应急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6.统筹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促进工业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加强塑料污染防控,开展专项治理,强化对生产、使用、销售塑料制品单位的监督检查,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生活、销售、使用,稳中有序治理塑料污染。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提高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效率和水平,加快补齐危险废物处理短板。(县发改局、生态环境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7.强化危险废物监管。积极推进危险废物环境监管智能监控体系建设,提升危险废物智能化监管水平,督导企业主动在河北省固体废物动态信息管理平台申报危险废物相关信息,确保全县涉危险废物工业企业应纳尽纳,实现有效监管。组织开展危险废物环境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全面查清涉危单位生产经营重点环节、重点场所环境风险隐患。强化“一长三员”网格管理机制,统筹区域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排放、倾倒和处理处置等违法犯罪行为。(县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卫健委、公安局、交通局等配合)
(三)巩固提升耕地分类管理
8.加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清单管理。加强部门信息共享,根据土地用途变更、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深度调查、加密调查等成果以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效果,结合实际,进一步精准识别受污染耕地面积、分布等。不鼓励曾用于生产、使用、贮存、回收、处置有毒有害物质的工矿用地复垦为耕地;确需复垦为耕地的,应确保农用地管控标准之外的特征污染物不超过所在地土壤环境背景值,并依法进行分类管理。(县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9.持续强化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结合当地主要农产品品种和种植习惯,在安全利用类耕地采取农艺调控、低积累品种替代、轮作间作等措施,保证每季作物都得到管控。巩固严格管控类耕地治理成果,落实种植结构调整、休耕、退耕还林等措施。加强特定农产品严格管控区管理,严禁种植特定食用农产品和饲草。建立完善特定农产品严格管控区动态管理制度,为动态更新提供依据。(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生态环境分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配合)
(四)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
10.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排查。组织开展关闭、搬迁、腾退工业企业用地全面梳理排查,依据《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要求,动态更新疑似污染地块名单、污染地块名录。对列入疑似污染地块名单的地块,督促土地使用权人6个月内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对确定的污染地块,督促指导土壤污染责任人、土地使用权人及时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县生态环境分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改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1.组织开展建设用地风险调查评估。土壤污染状况普查、详查、监测、现场检查等表明有土壤污染风险的建设用地地块,督促土地使用权人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按照省市文件要求,对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中,查明的高风险地块开展调查和风险评估。严格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风险评估、治理修复的监督管理。(县生态环境分局牵头,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发改局、审批局等配合)
12.严格污染地块准入管理。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时,要优化主体功能布局,明确用途分区,合理安排城市产业用地。列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地块,不得作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未达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修复目标的地块,禁止开工建设任何与风险管控、修复无关的项目,不得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文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事项。依法应当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或风险评估而未开展或尚未完成调查评估的土壤污染风险不明地块,不得进入用地程序。(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生态环境分局、行政审批局等配合)
13.抓好建设用地风险管控。认真落实产业政策,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格控制涉重金属企业新、改、扩建。在涉疑似污染地块或污染地块的土地征收、收回、收购环节,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及时查询相关地块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涉及疑似污染地块或污染地块的,要记录查询日期和地块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结果,并征求生态环境部门意见,取得生态环境部门书面回复。对涉及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以及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在土地规划、土地收回收购、供地、改变用途、开工建设等环节,实行严格的准入管理,防止未按要求进行调查评估、风险管控不到位、治理修复不符合相关要求的污染地块被开发利用,切实保障人居环境安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分局、发改局、行政审批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强化监管和保障能力建设
14.提升土壤执法监管能力。提升土壤环境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进一步强化对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活动各个环节的监管,实现实时监管、动态监管、智慧化监管,全面提升土壤环境执法能力。(县生态环境分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深入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工程及农村黑臭水体整治
15.加强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乡镇所在地、中心村等规模较大、人口集中、具备完整上下水管道的村庄,实施污水收集管网和集中处理设施统筹建设,实现厕所粪污与生活灰水一体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邻近村庄可采用联合共建方式建设污水处理站,实现生活污水相对集中无害化处理。鼓励污水处理达标后用于绿化、街道冲洗、农田灌溉和景观用水。相关部门和乡镇加强对已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确保正常运行,达标排放。(县生态环境分局、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6.统筹厕所粪污无害化集中处理和生活灰水有效管控。对规模较小、实行单坑或其他形式卫生厕所改造的村庄,或不具备管网收集条件的村庄,统一实施厕所粪污无害化集中处理和生活灰水有效管控。根据人口规模和实际产生粪污量、处理覆盖范围等情况,统筹建立区域性厕所粪污无害化集中处理站,或利用已有沼气工程进行集中处理,集中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出水达到农田灌溉标准后可直接用于农田灌溉。制定农村生活灰水收集回用等有效管控措施,通过冲厕、庭院绿化等原位消纳方式,或联户建立集中生态化处理设施处理后中水回用,实现生活污水源头减量、无害化处理。(县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7.推进山区村庄生活污水分散治理。对居住分散、粪污不易集中处理的山区边远村,可采取户用化粪池、沼气池等进行分散治理,建设污水储存罐用于冬季储存,结合农业化肥减量增效、水肥一体化等,引导林果种植、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将治理后的污水作为有机肥水使用,实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县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8.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及管控。组织对行政村内村民主要聚集区向外延伸1000米范围内、乡级以上公路两侧200米范围内的河、塘、沟渠(不含城乡结合部或县城建成区),其他行政村区域范围内的河、坑、塘、沟渠等进行拉网式摸底排查,划分排查责任区,建立排查责任清单,逐条纳入黑臭水体清单台帐。对排查发现的农村黑臭水体要查明污染来源,通过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体净化等综合措施逐条明确治理方法和途径,完成治理。(县生态环境分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局、各乡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稳步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
19.配合做好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按照工作安排配合省市做好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工作,提出分区防治建议,确保分区划分工作圆满完成。(县生态环境分局牵头)
五、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属地治理。各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按照省、市、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部署,切实担负起保护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按照职责严格落实主体管理责任,确保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二是强化协调联动。县生态环境分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粮食和物资储备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打通沟通渠道,完善各级政府部门间的信息互通、联动监管机制。成立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工作专班,定期召开会商会议,建立协调机制。县生态环境局牵头负责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的监督指导、考核检查及日常工作;县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的监督指导和考核检查等工作。
篇8
一、指导思想
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指示精神和省、市关于生态环保相关要求,助力绿色交通发展,推动我市交通运输领域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打造绿色交通为目标,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年度任务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领域污染防控和治理能力,全面完成2021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
三、工作任务
(一)加强宣传教育
一是每季度至少一次开展全体干部职工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学习或工作安排部署会,树立生态红线思维;二是在机关、车站、相关企业等公共场所利用LED滚动播放生态环境保护标语;三是利用出租车、公交车等移动交通工具顶灯宣传生态环保理念;四是做好“6·5环境日”宣传工作。(责任单位:环保办、运管所)
(二)加强项目建设监管
在建和新建项目严格按照建设程序,履行好项目建设前期环评、水保、林地等手续办理,履行好项目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责任,加强项目建设过程中非法开挖、乱堆乱放和弃土扬尘监督管理。(责任单位:规划建设管理股、质监所)
(三)加强汽车维修企业专项整治
严格按照中央、省、市环保工作有关要求,重点对辖区一、二、三类汽车维修企业、作业点进行专项检查、督促、整改,严格管控维修企业烤漆房露天违规操作等行为。督查汽车维修行业规范建立台账,规范储存废机油等危险废物,规范完善标示标牌等。(责任单位:运管所)
(四)加强道路运输污染防治
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许可,加强危险化学品、医疗废弃物以及其它污染物运输监管和保障工作,防止运输过程中因泄露或抛洒滴漏造成环境污染。(责任单位:运管所、路政所)
(五)优化路网建设
根据交通发展规划,不断优化公路路网建设,提升公路通行率,减少道路移动污染源排放。(责任单位:规划建设管理股)
(六)加强农村公路环境整治
一是加强对国省干线公路的路面扬尘清扫清洗力度,加强对农村公路的保洁督查;二是积极督促属地街道、镇政府加大路面、桥涵、沿线设施保洁养护,及时处理路面病害,清理边沟、路肩等,保持路面、路肩边缘清晰、顺直;三是落实公路保洁巡查制度,巡查发现的公路卫生环境问题及时通报至养护公司、属地乡镇政府落实整改;四是加强砂石车辆超限超载整治力度,严格控制砂石车辆扬尘、抛洒。五是巩固好“四好农村路”创建成果。(责任单位:公管所、路政所)
四、加强排查治理
(一)开展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
以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国家移交长江生态环境问题和群众举报问题等上级移交反馈问题为重点,结合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特征,全面细致排查本领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重点深入排查整治大气污染防控、河湖长制落实、企业超标排放等方面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整改,主动发现主动整改。(责任单位:局相关股室、局属各单位)
(二)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回头看”
根据局党委责令的整改牵头股室、单位,对照问题清单(见附件)中的整改措施,逐一梳理“一案一卷”整改佐证及案件办理资料,逐条核实整改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目前现场有无反弹现象和新增涉污情况及采取的措施等。同时举一反三,排查新问题、明确新目标、制定新措施、开展新整改。(众力公司、局规建股)
(三)加强行业领域防污染排查治理
加强行业领域污染排查,主要涉及项目建设领域(责任单位:规建股、公管所、绵茂公司、质监所、交通发展总公司、众力公司)、道路运输领域(责任单位:运管所)、道路养护治理和扬尘管控(公管所、路政所)等,如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及时制定治理措施并进行整改落实。
篇9
关键词:环境工程;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 [P64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环境工程(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一是研究环境污染并进行防治的技术;二是改善环境质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技术。环境工程包括水污染防治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噪声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和放射性污染防治工程,还包括自来水的工程。
环境工程建设就是开展上述工程的建设活动,包括项目决策、立项、设计、施工到交付使用前的全部活动。环境工程建设的目的是防治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将改善生态环境放在重要地位。环境工程不等于环境生态工程,也就是说环境工程对保护生态环境有帮助,但环境工程的建设并不一定就能改善生态环境,这其中的关系正是本文将要探讨的。
1 生态环境及相关概念
1.1 生态和生态系统
生态是指生物生存的状态,即一定自然环境下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状态。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和非生物通过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信息的交互而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生态学的一个功能单位,简言之就是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所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可大可小,小到一个池塘、一片草地、一片森林,大至整个海洋、整个陆地、整个生物圈[1]。生态系统的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生态系统的组成
1.2 生态环境内涵
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是指影响生态系统发展的环境条件的总和,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三个部分。自然生态环境是基础,指未受人类干扰或扶持,可以依靠生物及其环境本身的自我调节功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如森林、草原、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上加以改造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包括农业发展必须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的总和。城市生态环境是人类建设的产物,或者说是人类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基础上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
1.3 生态环境影响
生态环境影响是指某一生态系统受到外来作用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和响应,其中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最为显著,因而对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的重要部分。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有[2]:⑴生态环境影响开发建设的全过程,但不同阶段的影响并不一定相同;⑵生态环境影响具有累积性,积累至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⑶生态环境影响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⑷生态环境影响有区域性和地域性特点。
2环境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2.1垃圾处理没有达到无害化程度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比重增长,固体垃圾总量逐年都在增加,引起的问题日益凸显。无论生活垃圾或工业垃圾都会污染城市空气、水源,占用大量土地,也直接对城市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合理处理垃圾已成为环境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垃圾处理规模和数量可以达到无害化程度的却少之又少,大多数市、县级城市垃圾处理程度根本达不到国家无害化标准[3]。
2.2 污水处理程度不高
一方面很多偏远地区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或渗入地表;另一方面各地污水处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发展滞后地区污水处理技术相对落后,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严重不足,污水处理率偏低。
2.3 大气污染、噪音控制不足
一些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大气污染已经从工业排放为主转变为机动车排放为主。不仅在于高排车辆尾气排放严重超标,而且因为汽车数量庞大,排放总量仍然惊人。不少城市有大量建设工地,粉尘、噪音污染也不容忽视。
2.4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相对滞后
一是绿化面积不足,很多城市缺少足够的绿化空间;二是城市建设中片面强调加大商品房、高档住宅开发和建设,绿化建设明显滞后。
3 环境工程建设与环境生态工程建设的异同点
环境工程与环境生态工程有不少相似点,如两者的目的都是保护环境及协调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效益;在原理运用方面,环境工程运用环境科学、生物学、工程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环境生态工程运用生态学、工程学等理论。但环境工程与环境生态工程的差异也很明显,环境工程着重于末端治理,目标具体,处理周期较短,见效较快;而环境生态工程着眼于整个过程,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循环达到理论上零污染积累的效果,其目标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一般处理周期较长,恢复较慢。环境工程可以治理环境污染,却不一定可以避免生态破坏,因为环境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产生的物质、能量排入环境造成的;而生态破坏是人为干扰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由于没有污染性,不属于环境工程的目标,如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4 环境工程建设结合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生态环境有两个基本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环境容载力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发展应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的需要。可持续发展包括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三个方面。环境容载力理论提出了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重要概念,前者指一定区域的环境可容纳发展规模及各类活动要素的最大限度;后者是指在环境结构不发生质变、环境功能不发生破坏时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环境容载力是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的结合和统一。由于环境有一定的容载力限制,在进行环境工程建设时就不能仅考虑末端治理,而应立足于生态环境这个大局,举个简单例子,某一区域的机动车即使每一辆车的排放都达标,但数量足够大,其排放总量还是会超出该区域的环境容载力,这样的发展必定是不可持续的。因此,环境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结合是必要的。
5 利用生态环境理论解决环境工程中遇到的难题
5.1 环境工程建设应进行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
环境工程建设时,应进行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根据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性质、概率、程度进行识别和评价,以消除不利影响。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按照工程调查与分析、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生态现状评价、生态影响预测、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及管理等程序进行。
5.2 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大力开发二次资源
目前,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仅达30%,其余70%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因而工业垃圾与日俱增。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将二次资源的利用列入优先考虑的经济战略之一,二次资源利用率逐年得到提升,反观我国这方面做得还不够。生活垃圾中也有大量的资源可以回收利用,我国在这方面刚起步,也有很大潜力。
5.3 改进工艺、设备和技术,提高废物利用率
减少废物排放是解决环境容载力的重要措施,发达国家对此作了大量研究,如烧碱生产以离子膜法代替水银法,生铁生产采用无焦炼铁工艺等,不仅降低了物耗和能耗,也大大降低了“三废”的排放。另外,采用闭路循环也是减少“三废”排放的有效手段,如用水闭路循环系统的供水-用水-净水循环流程,没有废水外排,也减少了水资源的消耗。
5.4 利用生态工程原理改善环境工程
利用生态工程原理改善环境工程,如采用基塘系统解决农、渔、牧结合的问题,采用生物栅技术处理石化废水,利用蚯蚓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等,既节能又避免了常规污水处理因为消耗大量电能(发电厂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来发电)而间接产生大气污染、温室效应。
5.5利用科技进步提高环境承载力,以生态文明创新环境工程的发展模式
环境影响或冲击与经济增长速率成正比,但与技术进步成反比,所以单纯发展经济的必然结果是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只有技术进步的速率超过经济增长速率,才能有效控制对环境的影响[4]。
参考文献:
[1] 马建立,李良玉,赵由才. 走进工程环境监理:天蓝水清之路[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
[2] 杨淑芳. 认识环境影响评价:起跑线上的保障[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
篇10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方向
目前广西南宁部分地区存在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灾害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脏、乱、差现象更为明显。传统粗放发展模式和生态保护意识淡薄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生态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农药、薄膜产品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禽畜粪便污染, 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污染, 这一切不但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而且阻碍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开发过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不容小觑,政府和社会均面临着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
1.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产品的食用安全和村名的生存环境,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农村生态问题;(2)农村环境问题。保护农村生态主要是解决人类生产生活所引起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石漠化、生物灭绝等问题;而对农村环境问题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探讨治理农村污染的对策与措施,对以上两点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如下图所示。
2.广西南宁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2.1取得的初步成绩
南宁市目前重点推进辖区生态村镇建设,将其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保证。各县区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环保行动计划的实施,积极开展生态村创建活动并取得好成绩。目前已有将近20个行政村获自治区级生态村命名,江南区吴圩镇坛白村、马山县乔利乡乐圩村和白山镇合作村等行政村国家级生态村创建工作通过了自治区环保厅的初步验收。
(1)实施水源、田园、家园清洁工程,重点对河流、道路、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强化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及环境监管体系的建设。
(2)加快六县六城区公益林保护示范区建设,开展村容村貌改造工程、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农村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土地污染治理和农村环境保护整治示范工程。
(3)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实现农村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83%。建设水土保持林、护坡、拦沙坝等生态工程,重点建设八尺江、凤凰江、马巢河、沙江河、心圩江支流(黄泥沟)、亭子冲、水塘江、那平江综合治理等项目。
(4)开发和建设了多种绿色工程,有效治理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十二五”期间,广西南宁市共治理了水土流失面积1425平方公里,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面积2250平方公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率达90%以上,通过以上措施增强了农村自然环境保护的可持续能力和水平。
(5)开展农村饮水水源区森林保护小区区划,并界定实施保护,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加大公益林保护力度。
2.2存在的问题
(1)农村教育普遍落后,文化水平较低,欠缺科学生产方式、农业生产知识、基本环保知识和环保措施。
(2)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生活污水一般没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河流或池塘,导致水体受污染,另外农村地区的现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还很低,容易造成“脏乱差”等现象。
(3)农村环境保护还存在立法空白,加上个别政府部门及其领导生态环保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极其淡薄,导致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力度普遍不严。
(4)农村地区发展理念错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乱砍伐森林资源、破坏植被、过分抽取地下水用于生产生活,导致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美丽新农村、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的要求不相适应。
(5)乡村企业与农药化肥污染、农膜污染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6)农村地区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南宁市周边农村地区的野生动植物锐减。
3.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未来方向
3.1逐步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筹资模式
要想把生态环境治理好,首先应该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南宁市政府应该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的筹资机制。要确保保护农村生态、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财政资金落实到位,优先安排生态农业项目建设,带动农民向生态农业投资。
3.2建立农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机制
南宁市政府已经明确提出要建立农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机制,这就要求对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的管理主体、管护人员、资金来源和规章制度进行维护,这样才能保证设施长期稳定运行并发挥效益。但靠政府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可事半功倍,要建立完善的村规民约,让村名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3.3实施规模农业生态建设,减少污染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造成了农村环境大面积的污染,这其中最主要的当属大量无机物质的使用造成的土地污染。因此南宁市要开展农村科技教育,指导农民科学使用新型肥料、低毒高效农药等,大力倡导机械化耕作,推广成熟的农业可以,以此减轻畜禽养殖,农药,化肥,农膜的污染。地方政府要引导农民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 大力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农村实用技术,推广有机和绿色食品生产,使老百姓从中获益。
3.4切实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
转变农村工业增长方式就是要引导农村和乡镇企业走高效、优质、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一方面需要根据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建立循环性的生产工艺,实现生产工艺生态化。另一方面要依靠新技术清除农村工业污染物,恢复农村建设新面貌。利用以上途径从根本上缓解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3.5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宣传以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广西南宁要加快建立健全各项农村生态保护法律、法规, 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并将其纳入国家法制化管理体系之中,对一些不适用于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要进行修改,通过以上措施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利用多种渠道加强宣传,以培养农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潜移默化中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要深入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从下一代抓起,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添加农村生(下转第418页)(上接第319页)态环境保护知识,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如果能够让农民从生态环境保护中获得实惠,这样就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
4.结束语
综上所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正面临着严峻的局面,为加快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扭转局面。目前,南宁市正通过政策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法制建设等)和技术措施(依靠科学技术、建立示范基地等)逐步改善南宁市的形象和投资环境,相信在这样氛围下,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将会有所改善,山清水秀的局面将永久保留,南宁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陈锦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J].青海环境,2007,03:125-131.
[2]张雅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01:77-80.
[3]卓吉华.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J].新重庆,2007,05: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