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类型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9: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县域经济发展类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县域经济发展类型

篇1

【关键词】县域经济 产业发展模式 特色产业

县级行政单位作为基层行政组织,可自主支配的资源要素相对有限,但县域经济依然发挥了功不可没的重要作用。截止到2010年,我国90%的国土由县级政府管辖,县域总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还多,但只贡献了少量的GDP,农民收入不足城市居民收入的三分之一。发展产业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产业兴衰直接决定县域经济的强弱。因此,县级政府要在深入了解本县实情的基础上,积极促进产业发展谋求产业发展优势,这是当前县级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不二选择。

一、县域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性

支柱产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效益。县域经济具有规模小、结构相对单一的特点,同省、地一级区域经济相比,县城行政区域面积较小,区域内经济资源不多,政策性资源也比较稀缺,这些都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也决定了县域经济独特的发展道路。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本区域内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建立适合本土实情的地方产业结构,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经济聚集效应。在已发展起来的产业基础上,横向拓展相关产业领域,最终打造结构合理、横、纵向交错的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效益。

县域经济受限于区域界线,在资源开发、生产要素供给等方面受到诸多影响因素限制,因此,其发展水平与当地产业结构和成熟度密切相关,地区产业体系的现状和发展潜力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说,产业发展水平不仅是当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一个县未来发展方向的主导因素。因此,必须充分重视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要努力通过打造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二、县域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的类型

本文在前面已对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进行了相关介绍,根据县域经济特点,可将其产业发展模式分为四种主要类型:即特色农业型、工业主导型、第三产业主导型与混合产业型。

(一)特色农业型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链,不仅要追求粮食产量的高增长、高总量和高效益,而且更加要注重与农产品市场的联系,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规划,培育集生产、精细加工和销售一条龙的特色农业产品体系,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打造本地优势农业产品品牌,最终实现以农业促进工业发展的目标。

(二)工业主导型

工业化是未来产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较高水平的工业化,能够创造众多就业机会,顺利吸收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从而加速城市化进程,同时切实提高社会生产效益,最终实现通过发展工业带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立足于工业,以发展工业促进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是大多数县城的经济发展战略。在以工业为主导的区域经济中,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农村地区逐渐开始向工业化过度,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涌出,工业产值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三)服务业主导型

一般而言,第三产业具有就业岗位多、涉及面广以及经营门槛低的特点,能够为区域带来量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在现代经济格局之下,服务业被众多经济人士一致认为是最具增长潜力的产业,在许多政府工作报告中,服务业的占比成为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来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成为地方政府的不二抉择。以服务也为主导的经济结构,重点是要发挥服务行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最终实现县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四)混合产业型

在混合产业型模式下,县域经济的发展受到不止一种的产业促进,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第一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不断下降,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日益提高,此时县域经济得到全面的发展,拥有比较合理的产业结构,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经济事业得到均衡提高,二三产业从业人数不断增长,GDP占比逐渐提高。

三、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路径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发力点,因此,采取何种经济发展模式来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实力,提高区域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和基础设施,利用 SWOT方法来分析县域经济发展,从而制定精确的产业发展方向,例如发展旅游产业、外来加工、贴牌生产、农产品深加工等;其次,确定实现产业发展目标的具体路径,扶持现有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或者吸引外资成立新兴产业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这条路径其实就是地方特色资源发展道路。对于县域经济而言,特色是最重要的主线,只有特色才能弥补县域经济发展遇到的瓶颈和短板, 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发展的机会;可持续发展道路,重视在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中,保证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互相促进,保证经济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从内在联系上看,特色与可持续不是相互冲突而是紧密联系的。唯有特色才能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保证产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除此之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要注重创新的作用,积极打造适合县域经济发展要求的投资环境;突出地方特色产业的辐射力;打造地方品牌,提高地方产业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

[1] 课题组.县域产业结构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湖南省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9-63.

篇2

县域经济发展多存在产业结构单一且层次低、技术含量和经济竞争力相对不足等问题。沉淀成本、规模经济和既得利益的作用,使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和资源要素成本的提高,经济新常态下的县域发展环境,正在倒逼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因此,振兴县域经济亟须打破路径依赖,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传统思想的刚性滞阻往往是一种无效的制度安排之所以得以维持的原因。因而,振兴县域经济,需要强化如下几种新思维:

要有质量思维,由速度发展向质量发展转变。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已经由高速发展转为中高速发展,县域经济增速也显著下降,这就要求县域经济发展要从过去强调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速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县域经济要改变过去更多依赖要素投入的粗放式增长方式,注重经济增速、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向投资创新双驱动转变,通过科技和制度创新推动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的协调统筹发展。

要有市场思维,由政府主导向市场决定转变。在经济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要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决定,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县域政府要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优化市场环境。县域政府要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通过减少审批和放松管制激发民营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等市场主体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同时,县域政府要重点关注和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树立民本和法治意识,发挥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保护环境等职能。

要有全局思维,跳出“行政边界”的框范,基于区域发展空间谋求发展。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互联网+”时代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交汇,内外部风险交织叠加的态势下,县域竞争日趋激烈和深化,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提高需要跳出县域行政边界,打破时空局限,融合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充分整合与利用区域内资源和市场,通过优势互补、生态共建,将县域经济发展放到全球、全国、全省和全市形势与发展战略的大局中去衡量和定位,寻找比较优势和发展机遇,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

要有特色思维,充分发掘利用县域经济的地方特色。县域经济发展并不需要“面面俱到”,而应更加注重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形成特色经济产业集群。纵观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域经济,都有适合本地发展的规模化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一方面要基于县域历史积淀的产业基础、特殊的人力资本等资源禀赋条件,以自身县域特色和优势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经济;另一方面,则要以经济区域范畴来对县域经济进行产业布局,通过积极参与区域内的产业分工,形成产业配套和关联集成效应,推动高端生产要素向县域流动,从而带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壮大。

要有风险思维,构建全方位的风险消解机制。当前县域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经济下行压力依旧较大,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益凸显;经济社会、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改革难度和阻力在加大,政策落地难度也在加大等。风险的不断增加,要求地方发展必须具有风险思维。要努力构建县域经济发展和质量提升中的风险消解机制,通过统筹安排,逐步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结构性的深层次矛盾,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消解风险。

要有服务思维,推动县级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县级政府改革总体应遵循双元复合分权的改革路径,推动建立县域治理权力结构之间的分权制衡机制。一方面,推进地方政府简政放权,创新县域政府管理,还权于企业和社会,激发市场和社会内在活力;另一方面,要推动政府内部分权,纵向上可将一些权力下放给乡镇甚至村,横向上合理推动政府部门横向分权,结合大部制改革等,理顺各职能部门关系,促进权力的科学配置和规范运行。

篇3

关键词:河北省;县域经济;县城

近几年,河北省将县域经济作为四大攻坚战之一,提出要下大力量把县域经济和县城搞大搞强。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发展县域经济的政策措施,创新县域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使得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当然,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一、河北省县域经济实力不断提高

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环保京津、濒临渤海、区位优越;资源丰富,地貌类型多样;既有平原县,也有落后的山区县,县域类型较为齐全。全省共有135个县、市及自治县区域,县域总人口占全省的83%,县域总面积占全省的94%。虽然各个县市之间经济发展存在着诸多不平衡,但经过近几年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河北省的县域经济整体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008年年底,全省县域生产总值为11551.26亿元,占到全省GDP的71.54%;2009年,县域生产总值上升到12794.6亿元,占全省GDP的74.2%;2010年,县域生产总值为15170.6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74.4%;2011年136个县(市)累计实现县域生产总值16773.9亿元;2012年,县域生产总值为18263.66亿元;2013年为28301.40亿元。

二、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县域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由于各县市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不同,使得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表现出了较为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在河北省的130多个县中,有将近30个县拥有着丰富的铁矿、石油等自然资源,如唐山周围的一些县市,还有一些县市的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如北京周围的一些县市,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自然资源及区位优势,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除了这些发达及较发达的县市之外,河北省仍有6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些贫困县多处于山区、冀南平原和中东部地区,因为地理位置等因素,生产总值与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的的强县相比有巨大的差距,如果这些县的经济不能迅速发展,将会对河北省整体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2.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县城的数量多,规模小,制约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支撑,县城的发展水平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关键作用。河北省目前的县城体系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是数量多,规模小,辐射带动功能较弱。全省现有县城城区平均人口10.9万人,20万人口以上的县城只有12个,多数为5~20万人口的县城。还有10个5万人以下的县城。县城小,就使得其能及较低,聚集和吸纳人口能力不足,产业能力不足现象较为普遍。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与先进省份差距较大。虽然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在过去的几年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一些县域经济发展好的强省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与位于“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相比,差距就更加明显。《2013年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中给出的全国百强县市排名江苏、山东和浙江三省占据了百强的将近半数,其中,江苏省在百强中占据18席,山东省占据16席,浙江省占据14席,江苏省的昆山市位列第一。而河北省仅迁安市和任丘市进入百强,仅位列19和51位。2013年,江苏昆山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920.08亿元,河北省排名第一的迁安市仅为1005.1亿元。与先进省份相比,河北省县域经济表现出来的一个特点是的弱县较多,强县少。2012年,河北省统计的135个县市中,生产总值在300亿元以上的县只有12个,不到十分之一,100亿元以上的县有63个,占总数的不到二分之一。有87.4%的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10亿元以下,有将近50%低于3亿元。

三、推动河北省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1.重统筹,促进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想要改变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的现象,须将统筹发展摆到突出位置。可以将河北省目前不同县的发展情况进行划分,分为强县、较弱县和弱县,分类指导。对于强县,制定优惠政策,使其更好的发展,然后带动较弱县及弱县进一步发展,更好的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资金缺乏对于河北省很多经济发展较弱的县是一大问题,可以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提供更多的发展资金,如完善农村担保体系;加快推进风险代偿基金建设,尤其是对“三农”的信贷风险代偿体系;改善农村金融信用环境等等。同时,对于这些县给予更好的财政政策支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通过这些做法,增强其自身的发展能力。

2.下大力气改善县城现状,以此促进河北省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因为县城规模较小,河北省县域经济难以形成规模优势。为了改善县城的这些现状,可以建设规划产业园区,通过园区经济带动县城的发展。通过对全国的县城进行考察发现,凡是在历届百强县评比中名列前茅的县市,大都是以园区经济的发展为支撑。产业园区的见了,可以放大人口聚集效益,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减轻环境污染,减少对土地的占用,还可以让农民工就近就业,减少生活成本,为县城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和发展空间。就目前河北省的情况来看,可以在每个县(市)规划一个产业园区,通过产业集聚提升技术水平,形成品牌效应,带动区域整体实例提升。同时,要注意推进骨干企业的规模化。要想发展产业园区,企业的规模很重要,如果都是小型企业,很难发挥产业园区的优势。所以,要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收购股权以及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经营等方式,扩大企业规模,形成规模较大的优势骨干企业。政府还要通过优惠政策,引导小型企业向大型企业转变,小规模纳税人向一般纳税人转变。通过这些做法,让园区经济能够发展起来,进而带动县城经济的发展,最终能够转化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3.积极采取措施,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缩小与先进县市的差距。通过分析,可以看到河北省的县域经济与先进县市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加快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是要充分利用京津冀一体化,充分利用北京、天津的资源,来发展河北的县域经济。河北省很多的县市其实很早就借助了北京的一些资源,如燕郊、涿州市、廊坊的香河等等,但是,很多县市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过程中还没有借助到一些资源,那就需要省政府进行协调,如积极争取将北京的一些企业转移到河北的县市,发展北京周边县市的旅游事业等等,带动河北省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大力发展外向型的经济。这主要是针对沿海经济带和环首都绿色经济圈。他们可以依据区位特色,把招商引资作为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之一,引进先进的技术、资金和项目,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三是要注重转型。对各个县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各县市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因势利导,如对农业县要进行引导,让其向工业县转变,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资源型县要向加工型县转变,不能只进行资源的采掘和粗加工,要延伸产业链条,加大对资源的综合利用等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2013年昆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载《昆山日报》,2014.

[2]四大攻坚战第三场座谈会:县域做强需突出特色.http://.cn,2013.5.30.

[3]马建章.河北:全面提升县城建设层次和水平[N].河北日报,2014.

[4]宋效忠,王利宾,靳兰.河北省欠发达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2).

[5]孙玉梅,朱军分.县域经济平稳发展 整体竞争力亟待提升[J].统计与管理,2011(5).

[6]陈佳飞,张玉,陈佳雨,等.河北省县域经济实力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2(1).

篇4

一、辽宁县域经济的总体情况

县区的基本情况。辽宁共有100个县区,其中44个县、30个城市郊区、26个城市区。县域经济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发展速度并不很快,是辽宁经济发展的最薄弱环节。县级财政更是举步维艰,省扶贫开发重点县还有15个,占全省县区的20%。而且县域经济占全省经济的比重与发达省份相比落后了一大截。

县域财政状况,决定着县域经济的兴衰。辽宁县域的工农业总产值占全省的1/2,财政收入占全省的28%,供养着全省57%的“吃皇粮”人口,承担着全省1/3的财政支出任务,因此县域财政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省、市和国家财政,影响基层政权的稳定,影响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影响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发展辽宁县域经济的必要性

辽宁经济的发展,从大的方面讲可以分为两大块,一是搞好、搞活城市国有经济;另一方面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仅是优化辽宁经济结构,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环节,而且是加速振兴辽宁经济,改造更新原有优势,培育新优势的战略选择,它既是历史与现实给予我们的警示,也是发达省份取得的成功经验。

1、横向比较,辽宁与先进省份发展的差距在县域。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其它发达省份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县域经济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体。县GDP占全省的比重,江苏、广东、山东都占了60%以上,辽宁还不到40%,县域经济发展缓慢是辽宁经济位次不断后移,与先进省份产生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2、战略摆布的失衡,贻误了总体发展的有利时机。由于辽宁城市经济比重大,国有大中型企业多的特殊省情,对县域经济发展只是片面追求粮食产量的增加和农副产品数量的增长,忽视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市场拉动作用,没有创造与城市经济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平合理的竞争机会。

3、巨大的发展潜力将成为推动辽宁经济加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几年来县域经济发展态势表明,县域经济已经成为辽宁最具生机与活力的增长点,如果加以引导,着力扶持,必将成为牵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4、振兴县区财政是实现全省财政振兴的关键环节。辽宁的经济发展不能依赖单一的经济模式,要广开新财源,进一步加大县级财源建设的力度。

三、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可行性

1、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县域经济大发展的前提。主要表现自然资源丰富,且大中城市多,大型企业多,且区位条件好,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要冲,又有发达的交通条件;四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众多,人才资源雄厚,技术力量强大。

2、县域经济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县域经济的总量已占辽宁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县区财政收入格局发生显著变化,财政实力有所增强,县域经济的运行质量迈上新台阶。

3、思想认识的不断提高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一是县区理财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理财水平有新的提高。二是各级领导更加重视了。三是发展思路清晰了。在财源建设中一些县区坚持走各具特色的财源建设之路。并依据辽宁县域经济的区位优势和经济类型,对城郊、沿海、山区、平原四种特色的县区给予分类指导,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经济结构雷同产业结构趋同等投资和重复建设问题;四是工作重点突出了。建立竞争机制,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择优扶强,培养和树立一批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雁,形成了强县带动作用。

四、发展辽宁县域经济的几点对策

1、把县域经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总体战略上实现新突破。树立“县域不活,城市难兴”的思想,在经济发展战略摆布上,把县域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坚持城市国有经济和县域经济“两块经济”一起抓,绝不可顾此失彼。

2、明确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在规划上力求大突破,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发展县域主导产业,培育特色经济上来。

3、放权松绑,力争在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和体制上取得大胆突破。

篇5

一、*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一)*县域经济变动的纵向研究:波动增长,阶段性特征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整体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但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的特点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增幅波动较大(如图1所示),阶段性特征明显。依据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来划分,1978年至2005年,*省县域经济增长可分为五个阶段,即1978―1985年、1986―1990年、1991―1995年、1996―2000年、2001―2005年,各阶段呈现不同的发展特点。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5年)――恢复增长期。1978年前,由于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剪刀差”的制度安排等方面的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举步维艰。后,以农村改革为先导,生产力初步释放,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较快的恢复和发展。1981年到1985年,全省县域GDP年均增长12.5%,比全省低1.0个百分点。但财政收入增10.2%、农业总产值增11.9%,分别比全省平均高出1.9和0.7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初期,*县域经济已经逐步摆脱贫困落后和停滞不前的落后局面,开始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第二阶段:(1986年至1990年)――平稳增长期。“七五”时期,全省经济改革的重点已由农村转向城市,由农业转向工业,由农民转向市民,城乡差距开始拉大,县域经济呈现低速运行的局面。这阶段,全省县域GDP年均增长仅为5.2%,农业总产值年递增也只有2.7%,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分别减少7.3和9.2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1991年至1995年)――高速增长期。尽管在1991年*受重灾袭击,县域经济遇挫,但后几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不仅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还从根本上改变了县域经济的结构。“八五”期间,增速达到顶点,全省县域GDP年均增长16.0%,财政收入增长27.2%,农业总产值增长7.4%,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9.6%,与全省平均增幅相比,分别高出1.9、4.5、0.9和0.3个百分点。显然,这是建国以来县域经济发展最稳定、速度最快、效果最理想的五年“黄金期”。

第四阶段:(1996年至2000年)――增速下滑期。“九五”期间,*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和严重连续三年水旱灾害等考验,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回落,增速放缓。五年间,县域GDP年均增长8.8%,财政收入增长11.0%,农业总产值增长5.9%。与“八五”期间相比,分别下降7.2、16.2和1.5个百分点;较“九五”期间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3.4、3.6和0.5个百分点。

第五阶段:(2001年至2005年)――相对滞后期。“十五”期间,相对于周边省份,*的县域经济处于滞后期。2001年至2005年,全省县域GDP年平均增长8.3%,财政收入增长8.9%,分别比全省低2.3和8.8个百分点。县域GDP占全省的份额由2000年的48.1%下降到的2005年45.9%;县域财政收入所占份额由32.4%下降到21.9%。

(二)*县域经济现状研究:总量扩大,增长动力增强

近年,*各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举措,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县域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质量提高、效益增加的良好发展态势。

1、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加快,总量规模扩大。20*年,*县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81.7%;县域人口4752.5万人,占全省71.3%,县域平均人口77.9万人。县域全年完成GDP349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8%,较全省快0.9个百分点。县域GDP总量占全省47.5%。县域GDP平均规模为57.2亿元,比上年增加10.3亿元,与20*年相比,GDP超过60亿元县市由20*年13个增加至27个。2、经济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年,县域财政总收入首度突破两百亿,达247.8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增幅比全省高7.5个百分点。总量占全省份额由上年的22.6%提高到24.0%,县域财政对全省财政增收的贡献率达29.1%,比上年上升3.5个百分点。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21.3亿元,比上年增长44.9%,增幅比全省高1.6个百分点。县域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697元,比20*年增长25.6%。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3439元,增长18.4%。

3、经济增长动力:需求作用增大,投资增速加快。20*年,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县域外贸出口14亿美元,增长40.8%,增幅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县域固定资产投资1633.5亿元,比上年增长62.8%,总量占全省份额的36.6%。县域实际利用外资7.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2%。

4、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工业支柱作用明显。20*年,县域全部工业增加值1109.9亿元,比20*年增长27.8%。县域经济明显地表现为第二产业领先增长的特征,工业在GDP增长中占主导地位。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40.3%,对县域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2.9%,比上年提高8.7个百分点。县域GDP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0.2:35.9:33.9调整为28.9:38.6:32.5,一产比重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三)*县域经济横向研究: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瓶颈”

*县域经济发展从纵向比较取得长足进步,但仍然呈现总体实力不强,发展程度不高,与邻近省份及周边发达省份横向比较,存在一定差距。

1、与周边省份县域经济对比的差异

――经济规模水平低。20*年,*县域GDP3491.3亿元,占全省47.5%,比河南、湖北、山东和江苏分别低23.1、3.3、11.1和4.6个百分点;县域平均GDP为57.2亿元,比河南低41.2亿元,比湖北低3.9亿元,比山东低83.4亿元,比江苏低198.8亿元;人均创造GDP为7346.1元,相当于河南的55.8%,湖北的73.6%,山东的38.5%,江苏的27.1%。

――工业化程度低。20*年,*县域实现工业增加值1109.9亿元,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8%,低于河南19.3个百分点,低于湖北1.1个百分点,低于山东20.2个百分点,低于江苏20个百分点;县域实现人均工业增加值2335.6元,仅相当于河南的37.7%,湖北的70.8%,山东的23.5%,江苏的16.6%。

――财政压力大。20*年,*县域地方财政收入143.3亿元,人均301.6元,比河南低104.3元,比湖北低3.4元,比山东低411元,比江苏低1309元。

――消费市场不旺。20*年,*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7.6亿元,人均2163.5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相当河南的38.4%、湖北的51.3%、山东的27.8%、江苏的30.3%,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河南低1160.2、比湖北低2162.9元、比山东低3305.0元、比江苏低4756.3元。

2、与全国县域经济平均水平的差异

从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比较看:20*年,全国县域平均人口规模46.4万人,GDP64.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7.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28亿元;同年,*县域平均人口规模77.1万人,比全国要多30.7万人;GDP为46.9亿元,比全国少17.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9亿元,比全国少10.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75亿元,比全国少0.53亿元。

从县域经济人均水平比较看:由于*县域人口在全国名列第三,县域人均水平就更低。20*年,全国县域人均GDP达13938.1元,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5869.7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492.2元,而*县域人均GDP仅有6*7.6元,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2187.3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为226.7元,较全国平均水平分别少7850.5元、3682.4元和265.5元。

从与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比较看。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统计,20*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81.5万人,GDP268.2亿元,人均GDP为3596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90元。同年,*县域GDP平均值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17.4%,GDP最高的无为县(98.3亿元)仅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36.7%;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16.9%,人均GDP居全省首位的宁国市(17677元)也只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49.2%;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13.8%,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居全省首位的宁国市(1290元)只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78.5%。

3、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中国历史上,*改革成为典范,率先实行,拉开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序幕;率先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冲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的樊篱;率先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催生了免除农业税这一千古变革。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省力显著增强。然而,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在经济总量、发展水平、结构变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在全国的第13位退至20*年的第15位。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1978年的135元扩大到20*年的6029元,处于第28位。排在*之后是云南、甘肃、贵州,*下滑到全国“锅底”。

中国社会科学院20*年6月首部中部蓝皮书《20*年: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该蓝皮书指出,与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中部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显示出下降趋势,中部GDP增长速度达虽然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却远低于环渤海和珠三角。

中部蓝皮书指出,近几年,在国家大开放政策和扩大内需政策的影响和带动下,中部地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然而,与其他经济板块相比,中部地区的相对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却明显落后。其中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与西部的差距越来越小,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呈现出落后于西部的态势。

中部蓝皮书指出,*GDP总量和增长速度均居中部六省第4位,但人均GDP却居中部最末位。在其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中,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成为重要因素。*能否在中部六省率先崛起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二、*县域经济发展梯度划分

本课题通过选取若干指标,借助数量分析方法,研究*县域经济发展梯度水平的差异状况,找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薄弱区域,以探求协调发展的途径。

1、研究模型、指标选择。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及类型划分处理方法有很多,如主观权数法、层次分析法、赋权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由于划分县域经济梯度的部分指标之间(如人均GDP与人均消费品零售额之间、GDP与人均邮电业务量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为消除自变量共线性问题,使划分结果更加客观、合理,本文运用SPSS统计分析系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县域进行梯度分区。

根据数据指标的可获得性、全面性、可比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等原则以及广义梯度推移理论,我们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效益、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等方面选取了以下指标:

①GDP总量、人均GDP、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人均消费品零售额、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7个指标反映经济综合实力;

②等级以上公路里程数、每百人拥有电话数2个指标反映自然优势与基础设施;

③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反映金融服务能力;

④单位GDP财政收入、单位GDP财政支出2个指标反映政府管理能力;

⑤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2个指标反映产业与企业竞争力;

⑥一产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2个指标反映农村与农户竞争力;

⑦科教文卫支出占GDP比重、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每万人拥有专利申请数3个指标反映人力资源与科技教育;

⑧GDP比上年增长反映发展活力与潜力;

⑨出口比率、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2个指标反映对外交流程度;

⑩人均财政支出、工业企业达标排放率2个指标反映社会保障及环境能力。

2、县域综合梯度值的计算。根据24项指标,对全省61个县市20*年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表1给出了观测变量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经过Barlett球形检验,其F值为0.000,表明各地经济发展状况数据来自正态分布总体,可以做进一步分析;而KMO统计量为0.762,大于0.7,说明主成分分析的效果较好,主成分分析的适用性通过。

从表2中的解释方差看,前八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大于85%,可以认定这八个主成分基本保留原有数据信息,能基本反映各县经济实力情况,故提取前八个主成分进行分析。

根据主成分载荷矩阵,可以计算主成分系数向量。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的是平均指标的信息,包括人均GDP、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等;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的是宏观经济数据,包括GDP、一产增加值、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第三主成分反映的是GDP增长率、单位GDP财政支出等方面的信息;第四主成分反映了三产方面信息,包括三产增加值比重以及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等;第五主成分反映了经济外向度方面的信息,包括出口比率和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第六主成分反映了基础设施方面的信息,包括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话数和等级公路里程;第七和第八主成分则分别反映了每万人拥有专利申请数和工业效益方面的信息。

最后利用主成分函数和综合主成分公式,以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占累积贡献率的比重为权数,求出61个县市的县域综合梯度值。

4、县域梯度划分及分析。根据F值的大小排序,将梯度值F大于1的县(市)划归为第一梯度,F值在0到1之间的县(市)划归为第二梯度,F值在-1在到0之间的县(市)划归为第三梯度,F值小于-1的县(市)划归第四梯度,这样就将全省61个县(市)分为四个梯度层次。

根据四类梯度区划分,计算出区20*年分析指标的平均值(见表4)。

梯度划分表明,*县域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差异较大,第一、二梯度县是全省经济最发达地区,尤其是第一类,各项经济指标遥遥领先;第三梯度县属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但部分县市社会发展指标处在全省中上水平,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较强;第四梯度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大多数指标与第一、二类差距较大。现分述如下:

第一梯度划分及分析:包括宁国市、繁昌县、无为县、肥西县、当涂县、肥东县、天长市、广德县、芜湖县、凤台县和桐城市,共11个县(市)。主要分布在沿江、沿边、资源富集区,承接周边省会城市和东部发达城市的经济圈辐射,区位优势明显,工业民营经济基础雄厚,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聚集效应显现,强力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其县域经济发展特点:一是经济总量较大。20*年,该类地区县域GDP达962.5亿元,超过全省61个县域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2.8亿元,占县域地方财政收入的36.8%;出口总额6.2亿美元,占全省县域出口额总量的44.2%。对全省县域经济的贡献十分突出。二是活力较强。20*年,该类地区人均GDP为12585元,超出全省平均水平71.3%,是第四类地区的2.5倍;人均财政收入1323.8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5倍。三是环境良好。距离大中城市较近,网络通信等设施发达,技术水平、教育水平、劳动力素质较高,受到各类投资者的青睐。四是工业主导。11个都是工业主导型县市,产业层次较优,工业化水平较高,其中、繁昌、凤台、天长、肥西和芜湖二产比重均超过50%,分别为60.5%、57.8%、53.7%、52.9%和52.2%。宁国、当涂、肥东、桐城、无为等地二产比重也在45%至50%之间。五是发展全面。该类县(市)不仅经济发展势头好,而且社会不断进步,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20*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259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18元,比全省县域平均水平分别高出3753元和1238元。

第二梯度划分及分析:包括铜陵县、长丰县、南陵县、霍山县、怀宁县、和县、枞阳县、歙县、郎溪县、颍上县和来安县,共11个县。主要分布在沿江经济区和皖南旅游区。与其它几类地区相比,平均辖区面积和年末总人口都是最少,但地方财政收入、GDP增长率在四类地区中都居第二位,人均指标如人均GDP、人均利用外资额、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财政支出也都位列第二,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6.9%。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21.8美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2.3%。该类地区虽都属工业主导型县市,但产业特色、优势带动作用不强,产业集聚功能有待强化。

第三梯度划分及分析:包括霍邱县、濉溪县、凤阳县、全椒县、怀远县、含山县、绩溪县、泾县、庐江县、涡阳县、青阳县、休宁县、祁门县、舒城县、蒙城县、潜山县、东至县、太和县、宿松县、寿县、五河县、黟县、萧县、明光市、定远县、界首市和岳西县,共27个县(市)。涵盖了皖北平原、江淮丘陵、沿江圩区和皖南皖西山区等多个区域,平均辖区面积最大,年末总人口也较多,在四类地区中位居第二,而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多居第三位,除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一产增加值等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外,多项指标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服务业主导型县市占9个,工业主导型县市10个,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和效益均有待提高。20*年,其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平均为28.1亿元,在四类地区中位居第三,而工业企业达标排放率在四类地区中最低。实际利用外资额比前两类地区明显减少,分别只达到其平均水平的28%和58%。由于该类地区县多为服务业主导型,因此这类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4.7%,居四类地区之首。

第四梯度划分及分析:包括固镇县、望江县、砀山县、金寨县、旌德县、泗县、太湖县、灵璧县、临泉县、石台县、利辛县和阜南县,共12个县。位于皖北平原、皖南和皖西山区,平均所辖面积在四类中排在第二,人口密集,区内各县多为人口大县,年末平均人口在四类地区中位列第一。工业化水平低,传统产业比重偏高,粗放型增长特征明显。农业在该类县域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十分突出,一半为农业主导型县市。主要特点:一是县域农业经济特征明显,产业是以农业为主。20*年该类县域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平均达到34.9亿元,超出全省平均水平18.5%,一产增加值占GDP比重41.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6个百分点;二是农产品产量在全省占有较大优势,除粮食平均产量小于第三类地区外,棉花、油料、肉类等农产品产量在四类地区中均居首位,超出全省平均水平;三是地方经济实力不强,农业的脆弱性明显,20*年县域人均GDP5048.1元,仅为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68.7%,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758.2元,在四类地区中居最末位,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平均为1.1亿元,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5%,还不到第一类地区的四分之一,农业遭受自然灾害的频率高,县域财政支出是自身财政收入的6.4倍,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缺口大。县域乡镇企业和支柱产业也比较少,缺少带动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三、*县域产业结构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县域经济发展系统是一个由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反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状态和变化趋势。县域梯度经济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最终还是体现在产业发展优势之上。

(一)*县域产业结构现状

近年来,通过各地采取措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县域经济结构的发生了较大变化。20*年,县域GDP中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37.5:30.1:32.5调整为28.9:38.6:32.5,一产比重比2002年下降8.6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提高8.5个百分点,三产比重维持原状。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国民经济中三大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23”、“213”、“231”、“321”,说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通过优化升级,已由原始的第一阶段“123”推进到第二阶段“213”。

20*年*县域61个县市三次产业构成状况可分为三种类型:

1、一产比重最大的农业主导型。共14个县市,比20*年减少2个,比2002年减少20个。包括灵璧、临泉、泗县、定远、砀山、五河、阜南、固镇、明光、萧县、怀远、寿县、宿松、庐江等县市。主要分布在淮北地区和江淮地区之间,地理位置相对远离省内各大中城市、交通较不发达地区和部分粮棉种植基地县。14个县中,一产比重占40%以上有8个县,其中灵璧、临泉、泗县一产比重分别达到50.5%、47.2%和47.0%。

2、二产比重最大的工业主导型。共34个县市,比20*年增加7个,比2002年增加18个,它们大都地理位置优越,工业发展较快,是推动全省工业发展的一支劲旅,其中繁昌、霍山、凤台、天长、铜陵、肥西、芜湖、郎溪、南陵、当涂等10个县市二产比重高达50%以上。另外,宁国、无为、桐城、肥东、长丰、怀宁、歙县、岳西、来安、枞阳、潜山、广德、颍上、青阳、石台、界首、全椒、绩溪、含山、和县、旌德、凤阳、太和、濉溪等24个县市二产比重均大于一、三产。

3、三产比重最大的服务先导型。共13个县市,比20*年减少5个,比2002年增加2个。包括祁门、利辛、休宁、泾县、黟县、太湖、舒城、涡阳、蒙城、金寨、东至、望江、霍邱等。其中祁门、利辛、休宁和泾县三产比重达40%以上。(二)用基尼系数法对县域产业结构对GDP影响分解

将*61个县域历年的GDP分为3个分项,即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并以分项产业增加值由低到高进行排序,分别计算每项增加值来源在总的GDP中的比重和集中率。用Yj、Gj、Cj分别表示第j分项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集中率、对总差距的贡献率。

1、分别计算三次产业增加值的集中率。计算公式为:

其中:Pi为各县域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Wij为第i县域第j分项产值占第j分项总产值的比重

2、计算总基尼系数G。它是三次产业增加值集中率的加权平均数,权数是各产业增加值占当年GDP的比重。

分项增加值的集中率Gj小于总的基尼系数G,则表示该项增加值一直发挥着均等化、缩少总差距的作用;Gj大于G,则表示该项增加值一直发挥着不均等扩大、加大总差距的作用;Gj等于G,则表示该项增加值的分布类似于GDP,对总差距不扩大也不减少。

根据以上计算公式,我们可计算出各产业增加值对当年*县域基尼系数的贡献百分比。各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不仅受到自身分项基尼系数大小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各产业增加值份额的影响。通过对*2002-20*年间61个县域数据进行测算,结果如表5:

为进一步分析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变化,根据总基尼系数计算公式,用t和t+1下标代表时间,假设相邻两期的基尼系数的变化率为G,经过替换则G可以写成:G=∑Yj*Gjt+∑Gj*Yjt+∑Gj*Yj

上述公式表明,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可分为三大部分:∑Yj*Gjt是由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总基尼系数变化,称为”结构性效应”,∑Gj*Yjt是产业集中程度引起的总基尼系数的变化,称为”集中效应”,∑Gj*Yj是由于产业结构和产业集中变化两者综合引起的总基尼系数变化,称为”综合效应”。通过以上分解可以揭示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主要来源是产业结构性效应,还是集中效应,这对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政策及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计算,得出2002-20*年间*县域差距的结构效应、集中效应和综合效应,如下表所示:

3、县域经济差异的分解。从表10看,各年度县域的基尼系数比较低,说明目前*整体县域差距处于”相对平均”状态。第一产业县域差异最小,第二产业县域差异最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城市化水平、人口密集度、市场化程度、基础设施及第二产业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县域差异波动较大。

4、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总体来看,*县域差异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份额逐年加大和不均衡分布有密切关系,第二产业对总基尼系数的贡献超过其他产业并居主要地位;集中率水平大于总基尼系数,对基尼系数的贡献远远超过第一、三产业,可见它对县域差异起着扩大作用,也说明*县域外部绝对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县域工业发展水平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第一产业增加值份额呈下降趋势,对县域差异起着均化作用。第三产业增加值份额波动性较大,对县域经济影响也逐步提高,说明*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从*县域2002年至20*年各种产业类型转换对经济发展影响结果也可佐证县域工业的重要性。如下图所示,2002年到20*年,由农业主导型转换为工业主导型的16个县GDP年均增速最快,达到22.5%;其次是服务业转换成工业的5个县GDP年平均增速为21.7%;第三是工业转换成服务业的2个县GDP年平均增速为18.7%。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县域外部落后于江苏、河南等省,内部各县市间发展亦不平衡。究其原因是县域工业落后,工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和所占份额相对不足,再次是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因此,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工业先行,努力形成以工业发展为牵引带动一产、促进三产,高速推进*县域经济全面进步的战略态势,着力增强县域工业发展的推动力,完成县域经济发展进程的“大提速”。

四、*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日益显现。多数县仍是经济小县、财政穷县,县域经济素质不高,产业层次低、工业化程度低、需求水平低及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等问题依然存在。

(一)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

一是发展水平差异。20*年县域平均生产总值为57.2亿元,有32个县未能达到平均值;县域人均创造GDP为1.24万元,有23个县低于平均水平。二是非农产业差异。20*年*县域非农产值平均为40.7亿元,仅有25个县超过平均值;县域工业产值比重超过50%的县市仅有2个,而低于30%的县市却有32个。三是两极分化差异。通过对县域人均GDP水平变化计算,反映出*五年间县域的发展差异依旧显著,而且绝对差异呈上升趋势,2000年人均GDP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7026.3元,到20*年上升为18160.1元,是2000年的2.58倍;人均GDP变异系数也呈阶段性的起伏变化过程。如图5所示,县域之间差异水平呈不断扩大之势。四是县域内部差异。以县域经济发达的无为县为例,经济发展比较好的集中在沿江高沟、姚沟以及镇关镇,占全县土地面积近六成的西南大部分地区仍处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位置。西南12个乡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40%,而财政收入仅占财政总收入的10%。

(二)县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2002年以来,*县域第二产业比重虽然有所提高,但与全省平均水平比,20*年一产高12.4个百分点,二、三产分别低6.1个和6.3个百分点。县域经济中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现象,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缺乏支撑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腿长,工业腿短”的格局未得到有效改变,经济增长仍然以粗放型为主,内部机制还不健全。一方面,县域农业虽然品种多、产量大,但农业经营效率低、效益差、特点不突出,农产品加工链条短、档次低,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市场优势。另一方面,县域工业虽然企业众多,门类齐全,但同样存在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经济效益差和名牌产品少的问题,环境污染也较严重。

(三)县域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县域财力不足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的突出障碍。20*年,全省县域财政支出458.4亿元,而财政总收入仅为247.8亿元,收支相抵财政赤字210.6亿元;61个县市中,只有凤台、当涂、繁昌、宁国和肥西5县市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绝大多数县市要依靠中央、省、市财政转移支付才能维持正常运转。眼下县域普遍面临着必须依靠自身努力消化许多刚性财政支出的压力,特别是为改变落后面貌,又必须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建立开发区,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加之增资、社保等方面的刚性支出增长远远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剧了县级财政收支失衡的矛盾。

(四)县域生产要素制约严重

一是建设用地紧缺。目前国家加强土地管理,特别是将未利用地也纳入计划管理,进一步缩小了县域建设用地空间。一些县已出现建设项目等土地或因无土地留不住引资项目的现象。二是发展资金短缺。目前县域发展资金迫切需要银行贷款的大力支持,然而金融机构对县域贷款的总量十分有限。20*年,县域人民币贷款余额仅1147.1亿元,占全省18.9%,远低于县域经济占全省的份额。金融机构贷款主要向大城市、大行业和优势企业倾斜,以中小企业占主体的县域由于企业本身效益不佳,并且缺乏有效的信贷担保机制,难以获得银行的支持。加之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式管理,为防范金融风险,收缩县级机构及其相关业务,县域经济发展陷入“贫困恶性循环”。三是招商引资困难。县域的比较优势本身不如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相对较弱。

(五)县域社会保障水平不高

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在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相比,制度尚不规范,表现在保障标准较低,保障范围较为狭窄,而且各地差别很大。农村居民就业制度已经打破,但是在政府部门等单位的就业竞争中劣势明显。教育和卫生发展无法与经济发展成正比。财政支出中科教文卫支出人均仅337元,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目前*县域范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系统十分薄弱,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县域未来经济发展。

(六)县域经济发展环境较差

当前,县级政府发展经济、稳定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任务在不断加重,而调控能力却不断弱化,主要是金融、税务、工商、国土、电力等职能部门的权力不断上收,使得调控手段越来越少。相对于省、市级政府而言,县级政府管理经济更具有直接性,责和权的失衡,往往使县级政府处于“空有雄心壮志,少有具体手段”的尴尬境地。由于管理权限过小,相当一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省辖市和省里,处于经济发展最前沿的县级政府没有最终决定权;上级垂直机构过多,县级政府缺乏有效的协调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手脚,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

五、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对策建议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已步入新阶段,中央中部崛起战略正在实施,国际国内产业梯度转移加速,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全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各县市初步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为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济发展新阶段所蕴涵的机遇。目前,*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更高目标进发,已经迈入工业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的优势将日益凸显,积累的能量将加速释放,潜力和空间更大。根据世界各国发展经验,人均GDP1000―3000美元这一阶段经济发展呈加速之势,即经济加速增长、产业结构加速升级、消费结构加速转型、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国际国内市场加速融合,县域经济也将随之步入快速增长期。

――国家政策支持效应所赋予的机遇。中央明确了我国区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布局,作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更加关注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十一五”时期,国家将从投资、信贷、利用外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布局等方面加大对中部地区扶持力度,这将大大改善中部地区的相对区位条件,必然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为*县域扩大招商引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推动力。

――产业梯度转移加速所产生的机遇。当前国际产业、资本加快向我国转移,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有些产业呈整体转移的态势。*位于我国中部,地处沿海腹地,内陆前沿,属中部欠发达地区,是典型的浅内陆省份。在全国经济发展梯度推进和沿海产业梯度转移中承东启西、联络南北的战略地位。*县域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以及资源比较丰富、商务成本较低、环境不断优化等综合优势,必将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争取有利位置。

为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课题组研究认为,全省各地必须从全局的高度,以统筹的理念,抓住国家政策与*优势的结合点,找准县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在增长方式、发展路径、产业选择、经济布局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与发达地区以及周边地区形成一种差异化、个性化的竞争合作态势,努力提高县域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全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以完善体制改革为载体,营造良好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一要完善扩权强县政策。20*年,*12个扩权试点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3.8亿元,比20*年增长15.6%,增幅比20*年提高1.5个百分点;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526元,增长27.3%,比全部县域增幅高1.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3802元,增长18.7%,比全部县域增幅高0.3个百分点。实行强县扩权政策后,使县能集中更多的资源统筹城乡发展,在全省县域经济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应进一步调动发展县域经济的积极性,依法对行政许可事项、行政审批审核事项进行清理,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将省、市各部门能下放的管理权限坚决下放,赋予县市更大的发展自、决策权。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对已经出台的扩权政策进行检查,督促其全面完整地落实,使各项政策措施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国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后,信贷规模和投放受到限制,企业融资难凸显。今年省委、省政府在着力破解融资难题方面创新举措,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月”活动,在全省17个市巡回举办银企对接活动,推动银企合作,协调资金供需矛盾,取得了丰硕成果。当前最重要的促进银企更好履约,建设一个长效的融资环境。其次,要建立覆盖全省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简化手续,降低担保费率,积极扩大担保放大倍数,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第三,可以借鉴山东经验,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积极扶持第一梯度县域强县做大做强企业,推动一批企业上市,为企业开辟一条低成本、高效率的筹集境内外资金的新渠道,从而改变县域企业过度依赖银行信贷资金的单一融资方式,实现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目前,山东省30个经济强县中,15个县拥有26家上市公司,占山东省的19.7%;共融资343.6亿元,占山东省的29.4%,成为该省经济中最具活力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要做强县域城镇经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做强城镇经济。从城乡发展的格局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市、在集镇。从我国的实践看,沿海发达县市,近十几年来小城镇发展很快,形成了一个个密集的城镇群,不仅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实力。可借鉴浙江经验,把培育中心镇作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切入点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体制创新、市场运作,使中心镇成为具有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小城市。同时,坚持将中心镇作为县市域总体规划的战略节点,实行县城、中心镇、中心村一体规划,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壮大特色经济。

四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城乡统筹的关键环节。县域经济上连城、下连乡。实现城乡一体化,推进城市与农村的均衡协调发展,必须加快县域经济从“行政板块”向“经济板块”转化,促进要素的流动与共享,实现效益的公平与合理。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产业政策指导,对三、四梯度县实行更加开放、灵活的政策,在交通、通信、能源、环保、流通、旅游、农业、林业、水利和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方面,投资重点向三、四梯度县倾斜,适当降低这类县重点项目的县级配套资金比例,鼓励和引导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向这类地区流动。要加速构建省会城市圈、皖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群建设,做大做强龙头和极点,充分发挥圈带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三、四梯度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帮助其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解决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2、以加快工业化进程为核心,推动*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一要承接长三角经济辐射。*与长三角无缝对接,是承接长三角地区经济辐射和梯度转移的战略前沿,在区域经济互动合作中具有明显优势。要积极推进观念东学、体制东接、要素东引,经济东融,突出城镇发展,促进县域经济融入城市体系,实现市、县、镇连动发展。与东部接壤的沿边县市,特别是省内第一、二梯度县域,可以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借助长三角经济实力雄厚和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高素质人才聚集的平台,紧紧抓住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换代的良好机遇,主动承接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加速与长三角经济的融合。

二要扶持小企业健康成长。针对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用地难和正处在创业初始的实际,可借鉴浙江省创业基地建设的基本做法,结合镇(乡)工业功能区以及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建设,采用由政府财政投资为主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集中建造一批标准厂房,通过厂房低价租赁及提供各种优质配套服务,对小企业实施孵化培育,促使其快速健康成长。这样既可以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缩短创业周期,降低初创成本,又可使小企业与区域内大企业大集团开展配套协作生产,促进了产业链的形成,从而进一步做大块状经济“蛋糕”。

三要加快农产品加工转化。*是农业资源大省,优质水稻、棉花、双低油菜、茶叶、蔬菜、水产品、猪牛羊禽肉、蜂产品、中药材和优质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但农产品加工转化不够,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产品加工业年产值仅相当于河南省的50%、山东省的16%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省内第三、四梯度区域内的县市,可立足地方特色和资源集中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要把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作为县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合理布局,产品基地建设要由过去的“一村一品”、“一乡一品”逐步转向按气候资源条件、按区域、流域连片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3、以发展县域非公有制经济为重点,构建完善的民营经济发展体系

一要着力改善竞争环境。20*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848.3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52.4%,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7.4%,拉动全省经济增长9.4个百分点。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发展县域经济关键在于发展民营经济,只有民营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才能壮大。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思想上确立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的观念,大力消除阻碍和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努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推动民间闲散资金积聚成民营资本,让民间资本变成现实投资,使民营经济成为的主体。

二要努力拓宽融资渠道。要帮助和引导金融企业建立有效的个体和私营企业信用评估机制,鼓励金融企业根据个体和私营企业贷款“户数多、金额少,风险高、信用低,成本高、效益低”的特点,建立一套与其发展相适应的信贷经营管理机制,尽量简化手续,采取灵活的抵押和担保条件,提高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和私营企业生产资金的需要。要促进典当等其他金融业的发展,提高其资金利用率,发挥其在非公有制经济融资系统中的“拾遗补缺”作用。同时,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引进外资银行,真正实行多种所有制金融共同发展。

三要积极促进做大做强。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培育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形成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要继续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鼓励私营企业进入高科技领域,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层次。非公有制企业要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各项有利政策,提高自身经营和管理素质,努力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

4、以园区建设为依托,构筑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平台

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园区建设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有效平台。要进一步落实和运用好中央、省现有的一系列加快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使已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落实到位,全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专项基金要向开发区适当集中和倾斜,对通向区内的道路、供水、供电设施,要列入城市规划,由各级政府投入资金建设,尽可能采取多种方式降低企业进区(园)成本。要切实转变职能,规范行政行为,促进政务公开,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树立良好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区发展。

篇6

坚持以工业富县为主导。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支柱。发展县域经济,应立足本地实际,在科学分析和缜密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县域工业的长远规划和近期思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变粗放型经营方式,促进工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在具体实践中,应着眼于发挥县域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坚持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重;搞好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积极推进信息产业和生态产业发展,遏制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落实扶持政策,加大引导力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坚持以特色农业为基础。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发展县域经济,应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重点之一。一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把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培育龙头企业摆在重要位置,巩固种植业,拓展畜牧业,强化加工业,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壮大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品质结构,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积极发展现代化饲养场、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推进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经营。三是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标准化和规模化,鼓励农户进行产前、产中和产后联合。四是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重视发挥农业专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的作用,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五是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机制,逐步形成以企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各种产业化组织为主的多元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使科技进步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动力。

坚持以城镇化为支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县域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城镇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应实行政府主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按照科学定位、突出特色、优势互补的原则,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构筑以县城为龙头、以中心镇为重点、以现有建制镇为基础的新型城镇体系。同时,大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功能,改善城镇形象,强化其辐射带动作用,使之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有效载体。

篇7

[关键词] 县域经济;聚类分析;发展模式

河南省县域经济单位共有108个,包括20个县级市和88个县。全省国土总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县域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0.7%。县域人口为8122万,占全省人口总量的85%左右。从GDP来看,全省108个县市的GDP占全省的68%左右。

一、河南省县域经济的聚类分析

河南省有108个县市,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所有县市进行分类,便于更好的分类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人均投资、工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七项指标作为变量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利用欧氏距离公式:EUCLID=■

K表示每个样本有k个变量;X■表示第一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Y■表示第二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

1.结果

第一类:11个县市。包括义马市、巩义市、长葛市、沁阳市、堰师市、新密市、新安县、新郑市、荣阳市、林州市。

第二类:27个县市。包括桐柏县、获嘉县、陕县、辉县市、淇县、孟州市、宝丰县、西峡县、舞钢市、中牟县、灵宝市、汝州市、临颖县、伊川县、新野县、许昌县、禹州市、修武县、混池县、新乡县、长垣县、光山县、永城市等。

第三类:70个县市。包括沈丘县、确山县、清丰县、宁陵县、上蔡县、夏邑县、浚县、台前县、扶沟县、淮阳县、罗山县、鲁山县、商水县、拓城县、范县、祀县、唯县、高县、泌阳县、滑具、息县、民权县、汝南县、卢氏县、原阳县、固始县、商城县、封丘县、宜阳县、叶县、洛宁县、汝阳县、虞城县、平舆县、正阳县、淮阳县、新蔡县、淮滨县、太康县、郸城县、开封县、尉氏县、通许县、唐河县、鹿邑县、兰考县、遂平县、安阳县、孟津县、项城市、西华县、内黄县、南乐县等。

2.聚类结果分析

第一类县工业强县,强调工业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比较靠前,这11个县的综合位次均在河南省前二十名。这11个县市的总人口761.55万,占全省县域总人口的9.4%,人均GDP为13224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3倍,是第二类1.6倍、第三类县市的3.2倍;人均财政收入378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4倍,是第二类县市的1.8、第三类县市的3.3倍;人均存款余额6425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2倍和2.7倍。人均投资水平3966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7倍。一、二、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分别为7.4%、60%、27.4%。

第二类县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资源丰富,比如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县伊川县、桐柏县、禹州市、汝州市、灵宝市、永城市、辉县市、绳池县等;此外,第二类县域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农产品加工有较好基础的资源型县和农业大县,较容易形成产业集聚,农业产业化等。第二类县县域总人口1664.19万人,占河南省省县域总人口的20.6%。各类经济指标高于第三类县市,且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而低于第一类县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存款余额、人均投资水平是第一类县市的62%、56%、58%、51%。第二类县域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9.2:54.6:26.2。

第三类县是集中河南省的边缘地带,多数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绝大多数贫困县都集中在这一类。第三类县市在河南省108个县市中占得比重比较大,且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测度中处于较弱的位置。主要分布在豫南的信阳、南阳、驻马店;豫北的安阳(除林州)、濮阳;豫东的开封、商丘(除永城外);豫西的三门峡、洛阳等所辖的部分县市。该类县总人口占全省县域的70%,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投资水平、人均储蓄额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该类县的三次产业比重为33.4:39.2:27.4。转贴于

二、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已形成模式

1.工业推动型

坚持“突出特色、强化优势、膨胀总量、集中布局、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继续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领跑。义马、栾川、巩义、新安等县(市)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在70%以上。借助工业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加速实现工业化,从而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经济实力,如巩义、新郑、偃师、新安、伊川、沁阳、永城、禹州、辉县等,大部分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一层次,基本属于工业强县,经济发展水平均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均比较靠前。特别是地处豫西的新安县,从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因为兴起一个企业集团,带动了一个县的工业崛起,发展成今日的工业强县。

2.非公有经济推动型

非公有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各县域的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各色各样的非公有经济,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突出县域特色,以此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相当好,基本上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二层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区位优势。例如,长葛在河南县域经济排名中排第九位,是河南省非公有经济推动型的典型代表。具有支柱产业,是全国最大的金刚石生产基地、卫生陶瓷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农机配件生产加工基地,此外还有黄河旋风、众品食品、森源电器、奔马机械等知名品牌。

3.产业集聚型

产业集聚模式特别适合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县域,突出地方经济特色,集中布局产业,如长垣、偃师、长葛、林州、濮阳、虞城等县市,根据产业集聚理论,发展各类特色的产业集群。例如,长垣县在“零资源”上逐步发展,从“点状经济”发展到“块状经济”,形成了起重机械等为主产业集群。产业聚集效果非常明显,现已建成年产26万台起重机、165万台起重机配件生产能力的特色产业基地,中小吨位起重机占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偃师市跨产业聚集和工业强县两大类型,有力的突出的产业聚集的“块状经济”。

4.劳动经济型

处在河南省的边缘地区以及贫困山区的一些县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一般分布在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三次产业和第一、二两个层次的县域相比均比较薄弱,但是这些县域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比如固始、新县、柘城、淮阳等。例如,固始地少人多,属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农业县。为了改变贫困命运的固始人远走他乡,因此成为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大县,成为河南劳务输出的知名“品牌”。很多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现在固始的房地产业、服务业、医疗卫生业等均由这部分人支撑。

5.农业产业化推动型

这个模式比较适用于农业大县,潢川、淇县、鄢陵、尉氏、汤阴、延津、正阳等县市,这些县市基本都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各项指标都落后于一、二两个层次。这些农业大县要发展,最终还要靠农业产业化。一方面加强优质粮食基地建设,另一方面改变单一的粮食生产,发展农业规模化和特色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强县的道路。例如,尉氏县全县农业产业化组织有74个,资产总值达到18.9亿元,带动26.8万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此外花卉县鄢陵县全县花卉面积达52.4万亩,拥有各类花木园林企业612家,花木产业年产值达22亿元以上;畜牧业发展迅猛,品种结构优化,逐渐形成规模养殖。

6.开放带动型

立足本地特色,优化环境,以商招商,以“外”引外,形成以开放谋发展,以发展促开放的互动格局。许昌2003-2007年,出口创汇总额达7.1亿美元,以年均25%的速度递增,在全省县市中连年保持领先地位。以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发制品,出口额占全县出口总量的90%以上,2006年出口总额达14483万美元,2007年出口额达16903万美元。目前许昌县产品出口市场已拓展到英国、法国、韩国、日本、俄罗斯、欧盟、东盟和非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

1.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

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增长点,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源,对增加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县域经济实力就相对来说比较强,比如东部沿海的浙江等地。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等优势,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比较好,但远远不够,河南省要放宽准入政策,要积极引导扶持。落实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优惠政策,创造公平环境,为民营经济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加快城镇化建设

河南省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中的转变过程。农村城镇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城镇化的最好办法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河南省城镇化建设步伐,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政策上扶持,在资金上支持。县域应充分利用财政的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加强县城对周边城乡的辐射带动作用。部分县市或城镇,可结合自身的条件,建立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城镇集中,把产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块状经济,努力形成集聚效应。

3.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河南省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造,调整农业结构,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各县域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并做大把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规模,例如“中国花木第一县”鄢陵县,培育了花卉、畜牧、棉花、瓜菜等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或“多村一品、多乡一业”的发展格局。此外,还要解决农产品的卖难低效问题,这就要求对农产品从简单加工到深度加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产品的加工增值。

4.积极开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河南省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是一大重要贡献。针对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情况,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变人口优势为经济优势,提高务工人员素质,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广泛收集用工信息,按照农民文化、技能等实际情况,开展了服装、针织等专业培训,用规模化方式组织农民工输出,实施劳务输出产业化经营,这样为河南经济总水平提高贡献力量。位于河南豫南的信阳各县市,在河南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如新县,全县36万人中,农村人口28万,靠劳务经济富起来的就占了四分之一。新县近年来,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新县劳务输出就7万人。先后有1000多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为新县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 考 文 献]

[1]段丽娜.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C].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介翔.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探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李亚阁.河南省县域经济分类和发展战略研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刘俊杰.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0

篇8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趋势;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1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8—0066—06

吉林省作为后发省份,县域经济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科学把握县域发展走势,制定可行的县域发展政策和路径,是加快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我国的经济带划分中,吉林省属于欠发达的中部经济带。我国改革与发展始于农村,兴起于县域,无论是大包干责任制还是民营经济,都是如此。在一定意义上说,县域经济的发达程度代表了省域的发达程度。

上世纪的80年代和90年代,吉林省的县域经济整体上处于较为沉闷的状态。大包干责任制的实施在1982年才完成,几乎是全国最晚的省份。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大发展的潮流里,吉林省起步也较晚,刚刚兴起,1989年就因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而未能持续发展。总体看,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并未形成乡镇企业的产业群体,农村工业化未能给区域经济工业化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上世纪90年代是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但吉林省仍然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国有企业的改造上,民营经济并未获得发展的机遇。直到2000年,吉林省县域经济GDP才达到1055亿元,平均每个县25亿元,而当年浙江省平均每个县的GDP已经达到69亿元,是吉林省的2.8倍。2002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后,吉林省县域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开始加快。特别是2005年以后,三次实施扩权强县政策,先后下放政策达1000余项,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自主空间,工业化、城镇化呈现加快发展的趋势。

由图1可见,吉林省县域GDPl998年仅为934亿元,此后的7年增长速度并不快,到2005年,GDP总量才达到1840亿元,900亿元的增量用了7年的时间,之后开始加快,每增长1000亿元所用的时间逐年缩短,由3年缩到2年、1年。可以说,2006年以来吉林省县域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总体看,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经济增速普遍加快。吉林省40个县(市),加上参加县域经济考核并享受县域经济政策的长春市双阳区和白山市江源区,共42个县域发展主体,尽管县域之间在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存在诸多差别,但在“十一五”以来的发展中,普遍都呈现较快的发展速度。不仅基础条件较好的大县以较快的增幅增长,而且一些基础较差的贫困县也同样出现较快的增长。如,镇赉、柳河、洮南等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但近年来的GDP增长速度都在14%以上,地方财政收入稳步提升。依托本地资源进行产业开发,县域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开始形成。2008年以来,全省县域经济平均增速达16.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其中21个县增速超过20%。

2.资源型产业是县域经济成长的基础。从全省40个县(市)的产业类型看,大都是依托本地资源发展起来的产业,这些资源主要包括粮食、畜产品、特产品等农产品及各类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依托本地生活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资源发展起来的生物药业。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整个90年代农产品加工业基本处于初级产品加工的阶段,大量的玉米主要加工成淀粉,人参鹿茸等特产品主要进行简单的初加工,以输出原料为主。近十年来,玉米加工产品开始进入较深的层次,逐渐形成重要的产业。以生物制药为主要平台,人参加工开始走出以初级产品为主体的加工阶段。各类矿产和矿泉水资源以及风电资源相继成为县域中的资源型产业。目前,绝大多数县(市)都以资源为基础搭建产业发展平台,这完全符合吉林省的省情。在不具备区位优势、特殊政策优势的条件下,以资源为依托是工业化起步的最有效路径。

3.经济区位效应愈益显著。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吉林省在整体上并不具备区位优势,但就内部县(市)分布格局而言,经济区位所导致的发展差异性开始显露出来。省内县域间的经济区位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主要反映在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力;二是交通位置,在重要交通节点和主要交通干线上,可占据有利的人流和物流优势。就前者而言,以长春市为主要中心,周边一小时经济圈内形成了明显的产业辐射带动效应。如,公主岭、农安、九台、德惠等县(市),承接汽车、轨道客车等产业项目,其中公主岭市的范家屯、大岭,农安县合隆、烧锅等围绕在长春周边的城镇,已经形成一汽和长春轨道客车的产业配套基地。长春市一小时经济圈内的县(市)招商环境显著优于其他县(市),大项目频繁落地,项目是优中选优。就后者而言,目前表现较为显著的除哈大公铁线上的县(市)外,梅河口市的交通区位优势表现突出,作为县级市每天的流动人口可达5万人,且物流产业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

4.经济强县格局显露雏形。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六五”到“十五”期间,吉林省县域经济整体上处于大县不强、小县更弱的落后状态。特别是中部主要产粮大县在较长时期内县域经济表现出“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特征。这种状况进入“十一五”后逐渐开始发生变化,尽管目前还不能构成强县格局,但一批发展较快的县(市)的强县势头开始显露。2010年前,吉林省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的县(市)只有延吉市,到2011年,增加到8个,2012年增加到13个。10亿元的地方级财政收入还算不上强县,但这些县(市)却具备较优的潜质,预计到“十二五”期末这13个县(市)的地方财政收入可能接近或超过20亿元。届时,全省至少有一半的县(市)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

可见,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进入了历史上最快的时期,伴随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产生新的裂变。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将重新调整,产业结构将会发生质的变化,一批经济强市将会在县域发展中脱颖而出。努力推进县域发展,必然成为今后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十一五”以来吉林省县域经济出现较快的发展趋势,但总体看,这种发展尚处于较低层面,还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工定化发育不足

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过去,县域经济表现为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发展不足。2006年以来,县域工业每年以不低于14%的速度增长,增幅之大既说明发展之快,又说明原有基础之低。在工业化进程中,通常用工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衡量工业化的程度。一般认为,当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足40%时,属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以此判断,吉林省尚有近一半的县(市)工业增加值比重没有达到40%。这说明目前吉林省县域经济整体上还未走出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因此,至少在整个“十二五”期间,工业化发展不足仍是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以工业化为主导,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十二五”期间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二)产业层次不高

由于县域工业化的历程较短,目前已经发展起来的产业在层次上并不高,产业链较短,尚未走出初级产品的生产阶段。尽管已有大成集团这样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和一些生物制药企业,但尚未形成较大的产业群体。无论是粮食加工、特产品加工,还是矿产品加工,都存在产业链不长、科技含量不高的问题。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例,2012年,吉林省规模相对较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8900多户,具有深加工能力的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不到500户,仅占5.6%。从品种看,美国和日本稻米深加工产品已经超过350种,加工业对稻谷资源的增值率已达1:4,而吉林省深加工的稻米产品不到10种。玉米加工产品的粗加工和深加工比例为5:1左右,而发达国家玉米精加工比例达90%以上。这种状况一方面会造成产品竞争力不高,另一方面会导致利益外流。

(三)民营经济发展落后

上世纪80至90年代是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完成经济基础构建的重要时期,在此时期,以乡镇企业发展和民营经济发展为主体,先后发生两次工业化浪潮,实现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吉林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在国有企业沉重的包袱下,未能分享两次工业化浪潮的成果,直到2002年,吉林省规模以上企业中,国有企业所占比重仍占82%。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吉林省的民营经济开始成长,特别是2006年后,民营经济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直到目前,吉林省的国有经济比重刚刚降至50%以下,比全国35%的平均水平高10多个百分点。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各县比较重视引进外部资本,特别是亿元以上的大项目,但对本土小微民营企业的发展还缺乏足够的重视,本土民营经济发展仍处在相对落后和脆弱的状态。

(四)中心城市辐射能力较弱

在传统经济模式下,县域经济主要体现为农村经济。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发挥中心城市的拉动作用十分重要。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吉林省实行市管县的体制,意在发挥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但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至今能够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的城市仅限于长春市,其他地级市的带动作用十分微小或者基本没有。从吉林省中部各产粮大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看,距离长春市较近的大县多数都有了较快发展,并且承接较多的长春市重要产业的延伸项目,包括汽车零部件和轨道客车相关配套项目,对农安、公主岭、九台、德惠等县(市)表现出了较强的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由于区位的优势,这些县(市)已走出芝麻西瓜一起抓的“招商”阶段,进入以发展主导产业为平台的“选商”阶段。而其他县(市)由于所在区位的关系,得不到中心城市产业辐射作用,使县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本地资源和自身的努力。

(五)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以农业大省的地位闻名全国。每年以粮食总产量的40%以上贡献给全国,满足国内对商品粮的需要。在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突出表现在:一是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上世纪80年代以来,耕地施肥以化肥为主,有机肥使用很少。国外的玉米带大都实行秸秆还田或轮作,但吉林省仅实施了根茬还田,土地有机质下降。绝大部分玉米都是多年连作,无法实现作物间的能量循环,中部玉米主产区的黑土地面临退化的危险。二是耕地污染严重。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对土壤造成侵害,土地质量明显下降。三是水资源透支使用。小井种稻和西部半干旱地区农田灌溉过量使用地下水资源,有的县农田灌溉井深已达80米以下,造成灾难性的地下水超采。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侵害后代人的资源,破坏代际公平。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下降,势必影响未来的粮食供给能力。

三、加快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

吉林省40个县(市),从行政区划数看,在全国处于偏少的省份之列。县域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0%,其中14个县的人口在50万以上,县域幅员占全省幅员的90%。县域经济的兴衰直接决定全省-经济走向和成长质量。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然是吉林省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以工业化为首要任务实现强县建设突破

“十一五”以来,虽然吉林省的县域工业化以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但毕竟起步较晚。总体上看,县域工业化尚处于初期阶段。因此,工业化发育不足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必须不遗余力地大力推进县域工业化,在“十二五”规划期内,使全省县域经济稳步达到工业化中期水平。县域工业化务必从省情和县情出发,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从全省的视角看,县域工业化应主要依托三种类型的产业:一是资源型产业。资源型产业是吉林省县域经济工业化起步中的主导产业,其优势在于回避了区位资源的劣势,从资源的可获性角度开辟了成长和发展的条件。在资源型产业方面吉林省县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既要继续将既有产业做大做强,又要培育新产业。二是支柱产业的延伸型产业。主要围绕汽车、客车、化工等产业在产业链延伸上做足文章。“十一五”以来,长春市周围各县(市)的经济发展,较多地是在汽车、客车领域发展支柱产业的延伸产业,进而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发展趋势良好。以这些产业为基础,范家屯、小合隆、烧锅等一批卫星城镇快速成长。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朝阳产业,把握机遇,适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不能以为县域经济产业层次不高,就不具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条件。事实上,多个县域都具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和外部条件,如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生物产业、医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会把县域的产业提升到一个较高层次。

(二)以“五大工程”为载体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落后是吉林省经济成长的先天性不足,直到2002年,在规模以上企业的统计中,民营经济的总量尚不足20%,而此时在发达地区民营经济已占很大份额。从一定意义上说,吉林省经济的落后在于民营经济的落后,吉林省发展的差距在于民营经济的差距。2013年初以来,吉林省将突出发展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无疑是符合吉林省情的重大政策选择。“全民创业、招商引资、素质提升、集群发展、市场培育”五大工程是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支撑,要以改革创新的思路推进“五大工程”实施。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改革和完善适合本地的招商引资政策,开展招商、养商、稳商、强商、孵商系统工程建设。开展县域“全民创业”制度创新,培育全民创业文化,创新小微企业成长政策,企业初创保护制度。推进县域工业集中区运行机制创新,探索产业集群发展规律,培育工业集中区产业集聚和企业集中功能。通过“五大工程”的实施,切实实现县域民营经济突破性的发展。

(三)以“五个能力”建设为重点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吉林省的农业可从国家宏观视角和本省视角进行分析,从国家宏观经济视角看,吉林省的粮食生产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居重要地位。全省40个县(市),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达25个,占县域行政区划数的62。5%,生产的商品粮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0%以上,有21个县(市)被列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年生产肉类产品245万吨,生猪年调出量在800万头左右,有16个县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从本省经济层面看,吉林省的农业发展主要涉及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农民收入。吉林省农户家庭纯收入的65%来自家庭经营,即主要来自于粮食和畜产品的生产。农业的丰歉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水平。二是农产品加工业的稳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吉林省的第三大支柱产业,也是县域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主体原料是粮食和畜产品,粮食和畜产品的生产规模直接决定加工业的发展规模,特别是在国家粮食安全压力越来越大的形势下,扩大农产品加工业规模必须建立在粮食和畜产品增量规模扩大的基础上。因此,必须加大现代农业建设力度,强化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从吉林省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来分析,主要应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抗风险能力、农民科学种田能力、农业组织创新能力、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五个能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农业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基础设施支撑服务能力、农业再生产协调能力的体现。农业抗风险能力既包括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也包括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农民科学种田能力指农民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从事农业生产的能力,核心是培养现代农民。农业组织创新能力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指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农业生产环境,防止资源透支性使用,实现资源分配使用的代际公平。

(四)以产业集聚为平台培育县域中心城市

在一定意义上说,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县域中心城市成长的过程。以广东省为例,在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中,不仅像深圳这样当年的小渔村发展成为国内第四大城市,而且像珠海、东莞、中山这样的县也发展成为经济强市,像顺德这样的县发展成为GDP超千亿元的经济强区。同样,在长三角地区也成长起一批像张家港、昆山、宜兴、义乌、绍兴等县域经济强市。吉林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在改革开放前就有较高的城市化率,上世纪80年代初吉林省的城镇化率达3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中,吉林省的城镇化率与全国平均水平呈现差距逐年缩小的趋势,到2012年吉林省的城镇化率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个百分点,这是吉林省工业化发展滞后的必然结果。

从沿海发达省份的经验看,城镇化的发展走了一条由小城镇开始发展的路子,这是与当时的国情和当地的资源禀赋相适应的。就吉林省的情况而言,无论在发展的背景还是在资源禀赋和地域文化上与发达地区都迥然有别,不能复制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模式。在吉林省的城镇化框架中,与其说缺少小城镇,不如说缺少中等城市。在目前8个地级以上的城市中,除长春、吉林外,其他六个城市的经济活力都较弱,基本没有区域经济辐射能力,从而没有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吉林省40个县(市)中95%的县(市)幅员在2000平方公里以上,47.5%的县幅员在4000平方公里以上,17.5%的县幅员在6000平方公里以上。而在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绝大部分县(市)的面积在2000平方公里以下,还有相当一部分在1000平方公里以下。因此,吉林省在较为辽阔的区域内,发展县域中心城市对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十分必要。特别是中部人口在100万左右的粮食大县,只有实现县域中心城市的繁荣发展,才有利于转移农村过剩人口,加快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目前,在吉林省424个建制镇中,县城以外5万人口以上小城镇只有7个,绝大部分不具备发展产业的能力。具有显著产业聚集能力的小城镇主要在县城、重要节点镇和长春市周边的小城镇。积极发展县域中心城市,特别是将一批有较好基础的县城和县级市发展成为中等规模城市,将大大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其中,尤其要重视中部地区以长春市为中心的城市群的发展,这将有助于中部产粮大县向工业强县的方向发展。

(五)以省直管县为突破口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有效的经济体制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如何通过县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使县域经济释放出更大的活力,是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2005年以后对县域的放权,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宽松的空间,但并未触及更深层的内容。目前,除需要继续为县域发展松绑之外,在体制上需要做的文章是加快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步伐,彻底消除实施多年的市管县体制给县域发展带来的束缚和低效率。当初,市管县体制设计的出发点是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但多年的实践证明,除长春、吉林两个特大规模的城市外,其他六个地级城市经济发展薄弱,并不具备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直到2012年,有五个地级市的本级市区财政收入不足20亿元,而有的经济大县已经超过这五个地级市市区经济总量。从发展的效率角度看,即便地级市有一定的辐射带动能力,过多的层级管理也严重降低了运行效率。从国内已实施省直管县体制省(市)的经验看,省直管县将明显提高县域经济运行效率,对经济发展已产生明显效果。就县级行政区划规模而言,吉林省属于小省,只有40个县(市),除去延边州的8个县(市),可实施省直管的县只有32个,完全具备实施的可行性。

(六)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走生态立县之路

篇9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慢慢步入经济的工业化中期阶段,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极为现实的途径就是要积极提倡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是在具备一定工业化和城镇化基础的前提下,并且可以容纳大部分农村人口。与此同时,作为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之一的河北省县域经济,由于河北省自身现实条件所致,农业是河北省的主要产业,要拉动整体经济发展,就要制定一些与河北省自身经济状况相吻合的经济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整体提升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而提出一些发展对策,以期对河北省发展县域经济提供一些参考。

[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状况;综合竞争力

一、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成果

(一)河北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2006年,河北省县域范围的土地面积为18.4万平方公里,县域范围内的总人口为5890.9万人,在全省总人口中占85.4%:河北省从业人员总人口为3200.8万人,在全省所占比重为88.7%,创造的GDP为8884.7亿元,与2005年提高1.1个百分点,并且地方财政收入比2000年增收107.0万元,比2005年提高0.2个百分点。总体来讲,河北省的县域经济迅速发展,并且为河北省发展经济和创造就业做了很大贡献。

(二)河北省不断改进县域经济结构

20 06年,在固定资产方面,河北省县域固定资产在全省投资增长所占比重为45.3%;在出口方面,县域范围内的出口在全省所占比重为51.8%;在社会消费品方面,河北省县域范围内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在全省占67.7%;总体来讲,河北省县域非农业产业在全省非农业所占比重为83.1%。由此可见,县域经济已经成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三)河北省不断完善县域社会保障体系和基础设施

首先在基础设施方面,河北省县域范围内,能够收看有线电视的村落有19232个,能够通电话的村落有46945个,通自来水的村落有38363个,铺设土地公路的密度达到79.8公里/100平方公里。通过以上数据和2005年相对比可知,人均用电量比2005年上涨22.7%,人均用电量达到1705.5千瓦/小时;村落的电话入户比重为73.2%,相比上一年增加了3.4%;最后,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农村的卫生所和医院的数量已经到达2339所,医院的床位数增加到9.8万张,相比2005年来讲,上涨了5.7个百分点;2006年农村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人数有2803.4万人,其中农村参加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已经达到63.9万人。现在统筹城乡发展,因此河北省的县域范围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从而为河北省构建新农村和构建“和谐河北”提供了有利的推动作用。

二、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一)河北省县域经济与其他沿海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县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县域财政收入和县域国民生产总值规模几个主要方面。比如河北省县域经济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25000万元,在全国县域经济的平均水平中占73.5%;河北省县域经济的人均地方财政是6542000万元,在全国县域经济的平均水平中占38.1%,并且如果这个数据和全国的发达省份有更大的差距,河北省的县域经济的平均财政规模只相当于浙江的25%,江苏的20%和山东的33%。造成这些差距的表面原因是河北省的传统农业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工业化水平低和外向度低等方面,其根本原因是河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思想挂念比较落后。

(二)河北省的“经济百强县”的经济地位逐年降低

2003年,根据全国主要省份统计结果显示,河北省的“经济百强县”国土面积相当于全国“经济百强县”全部土地面积的1.3%,河北省百强县的人口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7%。但与此同时,县域经济的GDP却占到全国县域经济的23.5%,由此可以反映出每个省份的县域经济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这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

(三)河北省内部不同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

河北省内部也存在着强县和弱县的差距。2004年,在河北省占前30强的县,其总数只占河北省全部县域的22%。前30强的县的人口仅占全省县域人口的27.4%,但却创造了全省40%以上的财富。河北省县域经济呈现两极分化,具体表现在:强县人均GDP与弱县人均GDP之比为10.6:1;强县人均地方财政与弱县地方财政之比为49.0:1。河北省内部的强县与弱县发展的不平衡已经严重制约着河北经济协调发展。

三、提升河北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

(一)协调区位和资源两个要素共同发展

要发展县域经济,既要考虑到总体发展特点,也要考虑到每个县域自身的发展条件。河北省不同县域有着不同的资源禀赋、历史文化以及产业发展类型。每个县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入手,发展旅游、文化集聚地规模效益。另外,不同的县域之间可以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与不同县域互通有无,实现利益双赢化。

(二)建设河北新型“县域农业”体系

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有很多县域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主要是由于他自身的资源、区位以及地理位置条件比较差,无法发展其他产业。只有因地制宜,发展科技农业,新型农业,提高农村产品附加值,发展特色农业,应用新的科学技术来建设现代县域农业体系。要建设新型县域农业,就要积极做大做强农业产业。

(三)在统筹京津冀一体化的前提下推动河北县域经济

河北省有着先天的地理优势,环绕北京、天津两大城市,要充分发展县域经济,就要借助当今统筹京津冀一体化的政策机会,充分了解到自身不足和比较优势。首先要积极配合北京、天津区域不同农产品的需求,并且发展特色农业、生态产业,满足不同层次的顾客需求。其次,充分适应不同产业需求,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特色县域产业。充分利用河北县域的资源、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河北县域产业经济、农业经济、生态经济。

参考文献

[1]朱舜.县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3]王传民.县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4]张金山.中国县域经济导论[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

[5]胡福明.中国县域经济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篇10

总体上看,有3个明显特征:一是第三产业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二是外出务工是近年来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增长因素;三是县域经济已日益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体。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程度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很强的关联性

从重点调研的几个县市的情况看,可以得出以下两条基本结论:

第一,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由于其第二、三产业能够创造出较多的就业岗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比较容易。江苏省太仓市和吉林省通化县就属于这一类型。如太仓市乡镇企业众多,县域经济发达,市场就业空间广阔,不仅当地现有农村劳动力已基本实现就地转移,还吸纳大量外来农村劳动力就业。同样,吉林省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通化县,紧紧围绕制药做文章,不断加强药材基地建设,延长药材生产产业链,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吸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第二,县域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二、三产业发展难以满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劳动力外出务工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江苏省阜宁县和吉林省东辽县就属于这一类型。阜宁县是江苏省重要粮食产区,人口109万,其中农村人口76.9万,农村劳动力41.4万。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当地二、三产业难以吸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成为当地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几年来,这个县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努力拓宽劳务协作渠道,强化农民工权益保护等各项措施,已经逐步形成了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流动有序、管理规范、服务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务输出格局,目前有万人到外地就业。东辽县也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人口4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万人。为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近年来,当地政府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契机,实施项目兴县战略,努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同时,该县不断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

(三)发展县域经济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具有重要作用

1.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低成本、高效率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与大中城市相比,县域经济是城乡结合的经济,县域内有连接城乡的县城,有星罗棋布的小城镇,还有很多乡镇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对技术含量的要求相对较低,从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所需就业费用和城市基础设施费用也低。农民就近就业,亦工亦农,农时务农,闲时务工,进退自如。据有关专家测算,在城市中安置1个劳动力需要4万?5万元,而乡镇企业吸收1个劳动力仅需4000元。

2.发展县域经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可以更多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一是中小企业大部分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具有较强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二是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要求相对较低,适应我国农村现阶段劳动力的素质水平;三是中小企业投资规模小,容易创办,适应民间资金的规模特点;四是中小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动员了民间资金的生产投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推动了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第三产业的兴起,进一步扩大了就业领域,有效地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近年来,有一大批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奋斗有成,积累了创业的资本,通过优惠措施,引导这部分人回农村发展,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就业。

3.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一是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分散居住的农村人口不断向小城镇聚集,增加对电力、交通、供水、餐饮、娱乐、商业及社区服务等需求,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二是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小城镇连接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桥梁作用日益加强,从而促进农产品交易市场、农村资金市场及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发育。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工作重点

(一)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挖掘农业就业潜力。要从资源条件出发,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种植业、养殖业等优势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推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的建设,形成专业化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提高粮食综合效益,使粮食产业成为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农牧林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支持以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重点引导扶持农民、企业发展自律性的农产品行业协会和以农产品生产或营销专业户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形成专业农户、专业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农产品行业协会构成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二)加快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拓展本地就业空间。当前,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仍然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和蓄水池。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鼓励、支持、引导乡镇企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和二次创业,提高乡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建立新型乡镇企业。要按照现阶段我国乡镇企业梯度发展的规律性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做好乡镇企业的空间布局和产业接续转移,促进乡镇企业的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换代。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手工业、特色旅游业发展,支持建立农村专业商品交易市场,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发展经纪人队伍。

(三)加强小城镇建设,发展小城镇经济。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加强对县域小城镇建设和村庄集镇建设的规划指导,逐步形成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有机联系一般集镇和中心村的城镇体系。县城建设要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集聚和辐射能力,发挥地域性经济、文化、商贸中心的作用。继续开展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建设,引导小城镇发展特色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功能。坚持保护资源和环境,严格土地利用整体规划管制,依法用地,加强城镇建设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协调,严格按功能区规划建设。

(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民工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一是要加强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应尽快扭转全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局面,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减轻农民教育负担。全力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推动农民职业教育。二是要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不断扩大农民工免费培训规模,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工培训。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建设。

(五)尽快消除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障碍,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一是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二是要完善土地制度,推进农民承包土地合理流转,保护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健全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险制度。四是积极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县级公共财政建设。五是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加快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六是改进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加大对农民工维权的支持力度。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坚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切入点来加以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既为大中城市提供了各种生产生活资料,又为大中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市场需求。要充分发挥县域经济产业聚集的平台作用,把“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升到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层次,转换工作思路,真正跳出就“三农”抓“三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才能加快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县域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建议进一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县市配置资源的权利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要研究合理划分县级事权,加强和完善县级政府的社会管理权、公共服务权、市场监督权等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使县级政府有更大的发展自和决策权,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要强化产业政策的指导作用,按照投资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减少行政审批项目,下放投资项目审批权限,将投资项目的决策权下放给各类投资主体。

(三)进一步加大对县域

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一是要加强规划指导。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县域特别是广大农村交通、通讯、供水、供电、教育、卫生、广播影视、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建设。提高县城连接干线公路网络的公路等级,加快县乡公路、乡村道路建设。加强城镇生活及工业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加强城乡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三是要加强对县域产业发展的协调和支持。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加强协调指导,支持各类优势企业进入县域发展特色产业,加强不同地区之间、中心城市与县域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鼓励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特色产业项目给予专项支持。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产业指导和技术服务。四是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县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中央对省级的转移支付资金重点补助到县(市),省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以县(市)为单位进行测算核定,确保按时足额到位。不断拓宽筹资渠道,加大对农村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要进一步降低对欠发达县公共

投入和基础设施专项资金的县级配套比例。

(四)要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要采取“抓大促小带中间”办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要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要进一步消除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凡是法律规定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都可以进入。同时,国家要在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人才政策等方面,对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给予支持。

(五)进一步加快推进县域特色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命力在于特色。目前,我国东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集群和“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发展格局,中部地区部分县市的“一县一特”型县域经济也已出具规模。要适应国际制造业中心向我国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快实施区域化布局、[本文转载自[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下一步,各地要进一步结合本地优势资源、综合考虑交通区位、产业结构、市场定位、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在全国、全球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