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管理概念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危机管理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共危机管理概念

篇1

在国外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将学生分成两组,其中一组连续10周食用豆浆、豆腐等黄豆制成的食物,与另一组没有吃大量黄豆制品的学生相比,他们的记忆力测验成绩进步而且反应也变得更快。专家介绍,黄豆制品中含有植物雌激素──异黄酮,对促进记忆力、预防失智症有一定帮助。

治疗牙周病可改善肝功能

日本一研究小组日前报告说,非酒精性脂肪变性肝炎患者携带牙周病致病菌的比例是健康者的近4倍,通过治疗牙周病,能够大幅改善肝功能。

虽然此前的研究表明牙周病与心脏病和脑中风存在一定关系,但是发现其与肝炎存在关联还是首次。研究小组负责人说:“为避免脂肪肝发展成肝炎,保持口腔卫生非常重要。”非酒精性脂肪变性肝炎患者无明显饮酒史,但他们的肝脏切片在组织学上的变化与酒精性肝炎很相似。在日本,每3名成年男性中就有一人是脂肪肝,其中10%至20%是非酒精性脂肪变性肝炎。横滨市立大学和大阪大学的研究小组在调查102名非酒精性脂肪变性肝炎患者的牙周病致病菌时,发现约有52%的人携带这种致病菌,这一比例是健康人的3.9倍。研究人员让肥胖的小鼠感染牙周病致病菌,3个月之后,它们的肝脏平均变大至原有水平的1.5倍,肝炎症状也有所恶化。

研究人员还对10名同时患牙周病和非酒精性脂肪变性肝炎的病人进行治疗,清除他们的牙石或用抗生素抑制牙龈炎症。3个月后,这些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基本都恢复正常。

空气污染增加心梗风险

法国研究人员综合以往多项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呼吸受污染空气几天后,人们罹患心肌梗塞的几率会增加。

研究人员发现,空气污染地区居民患心梗的几率普遍稍高。这些污染缘于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非常小的灰尘颗粒。研究人员查阅以往34份相关研究报告,这些报告的研究对象人数从400人至30多万人不等。结果发现,每立方米空气污染物浓度增加10微克,这一地区居民一周后遭遇心梗的几率增加1至3个百分点。

科学家们指出,人们呼吸受污染空气后,污染物的细小颗粒会抵达肺泡并随血液流动运至心脏。污染物还可能影响血管的扩张和收缩能力,进而影响血压。

轻度脱水影响情绪思维

美国一项新研究显示,即便是轻度脱水也能导致人们在情绪、思考能力和生理等方面出现变化。研究人员因此建议人们保证身体水分充足,避免脱水带来的负面影响。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人类行为实验室的研究者指出,轻度脱水是指体内水分流失约1.5%。研究者为相关试验招募了26名男性志愿者和25名女性志愿者,他们的平均年龄分别为20岁和23岁。这些健康的志愿者按要求进行运动,造成身体轻度脱水,然后由研究人员评估他们的警惕性、注意力、反应时间、学习能力、记忆力和推理能力,并将这些评估数据与志愿者正常情况下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人员发现,轻度脱水会给人们的情绪带来负面影响,而且无论人们是否进行剧烈运动,轻度脱水都会造成同样影响。与男性相比,女性更易受轻度脱水影响。她们的认知能力尽管不会出现明显波动,但会觉得所面对的问题变得更难。同时,她们还会感到头疼、疲劳、无法集中注意力。

年轻时睡眠质量差,年老时更易患老年痴呆症

一项新研究表明,年轻时睡眠质量差的人,年老时更易患上老年痴呆症。

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们测试了100名45~80岁被观察者的睡眠情况后发现,失眠对人有着长期的影响。研究过程中,人的睡眠时间约为8小时,但实际平均为6.5小时,因为在夜间他们通常会中途醒来,睡眠中断。如果一个人每小时醒来5次以上,大脑就会有淀粉样蛋白斑积聚,并随着年龄增大,慢慢导致老年痴呆症。研究还发现,睡眠效率低的人也易患老年痴呆症。

玻璃炊具餐具安全性引关注

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召开座谈会,探讨玻璃炊具、餐具的安全问题。中消协消费指导部主任张德志介绍了多起因为使用所谓耐热玻璃器皿爆炸导致伤人的事件。

玻璃炊具中,很多是不适合在微波炉和烤箱等高温环境中使用的,如果使用会造成爆裂,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目前市场上的玻璃器皿种类很多,比较常见的是标有“钢化耐热玻璃”等字样的玻璃器皿。所谓钢化玻璃是钠钙玻璃成型后,通过风冷、离子交换等方法,使机械强度和热冲击强度提高的强化玻璃,其实从本质上讲钢化玻璃不属于耐热玻璃。因此,中消协建议消费者不要将钢化玻璃器皿放入微波炉或烤箱中使用。对于目前市场上玻璃器皿标注不明等不规范情况,首先是要明示,能否在高温环境中使用。其次,还要保障质量,有的产品质量是良莠不齐的,这样也会给消费者造成损害。

据了解,为了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和切身利益,中国日用玻璃协会参照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准备在我国实施加贴耐热玻璃制品标识的工作,目前已经制定出了相关管理办法,希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保障消费者权益。

总发短信会导致语言能力下降

加拿大一项最新语言学研究结果显示,总发短信会导致语言能力下降,更难接受新词汇。

研究人员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内容涉及包括短信在内的各种阅读习惯。之后,研究人员向参试大学生展示了一组词汇,其中既有真实词汇,也有杜撰词汇。结果发现,手机短信对人们的语言能力会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理解和接受词汇方面。研究人员表示,与更多阅读书籍、杂志和报纸等传统印刷媒体的人相比,经常发短信的人对新词汇的反应速度更慢。

研究负责人表示,人们之所以接受更多的词汇,是因为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词汇的意义,对不认识的词汇持包容态度。而新调查发现,大学生发短信越多,他们越容易拒绝更多的词汇,或否认这些词汇属于真实词汇的可能性。传统印刷媒体可以向人们展现语言的多样性和创造性,而年轻人所发的口头语或白话式的短信,则无法做到这一点。阅读有助于提高语言使用的灵活性以及对不同词汇的容忍度,还有助于提高读者对新词汇的“破译能力”。

科学家找到去除炸薯条中致癌物的方法

篇2

【关键词】应急;危机;管理;图书馆联盟

【Abstract】Library Consortium based emergency and crisis management is to be applied to information management library alliance crisis, using its resources sharing and other functions to promote security, crisis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on the crisis assessment and feedback, play Library Consortiu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crisis management plans, crisis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crisis safety education, community restoration intervention and other services.

【Key words】Emergency; Crisis; Management; Library Consortium

随着2006年1月8日国务院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出台,我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是否已制定应急能力及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标志着社会、企业、社区、家庭安全文化的基本素质的程度。作为公众中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应具备一定的安全减灾文化素养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急管理知识。图书馆和图书馆联盟作为信息的组织、管理和传播机构,应当在应急与危机信息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1 基本概念

1.1 应急管理概念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1.2 危机管理概念

危机管理是指组织或个人通过危机监测,危机预控,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从而避免,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

1..3 图书馆联盟概念

所谓图书馆联盟,是指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它是图书馆界适应网络环境、实现资源共享的新型合作模式,是在一个更大范围内为更多读者提供实际服务的图书馆实体。[1]

2 基于应急与危机管理的图书馆联盟内涵

2.1 概念

基于应急与危机管理的图书馆联盟是将图书馆联盟应用于危机信息管理领域,利用其资源共建共享、信息传播、社区服务、公众教育等功能,促进危机信息资源的保障、传播与,发挥图书馆联盟在应急与危机信息管理中基础性作用的一种组织形式。

2.2 作用

图书馆和图书馆联盟具有信息资源保障的完备性,信息服务提供的及时性和权威性,以及社区干预的有效性。图书馆作为专门管理信息资源的机构,在危机信息资源保障方面具有先天性的优势,能够利用其信息平台、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优势,迅速地将事件相关的信息给相关群体,并可以提供主动信息服务。

图书馆联盟在危机事件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危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

2.2.1 在危机事件前,具有危机信息资源管理和保障作用

由于危机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因此在危机事件尚未发生的时候,需要搜集、整理、存储、大量与危机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涉及的问题主要是信息资源的搜集、组织与,由于图书馆联盟具有资源、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并可以在联盟内部进行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因而在处理危机事件前的相关信息服务工作中,具有先天优势。

2.2.2 危机事件中,具有危机信息分析和作用

当危机事件发生后,危机事件的利益相关者急需获取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影响范围、应对方法、影响后果、恢复时间与步骤等方面的信息。图书馆联盟可以从政府决策机关、相关职能部门、媒体、公众等渠道搜集信息,与来自图书馆联盟内部的其他信息源一起,进行综合与分析,将经过分析的结果通过专题网站、宣传栏、专题报告、小册子、电子邮件、短消息等方式,及时到利益相关者。

2.2.3 危机事件后,具有危机信息评估和反馈作用

危机事件过后,需要对所涉及的数据、资料等进行系统的组织整理。同时需要对一些相关的信息进行评估,如预案与实际情况的对比,基础信息的完备程度、准确程度,危机事件处理的分析总结信息、效果评价信息等,将这些信息系统处理后,反馈给决策机关以供参考。[2]

3 基于应急与危机管理的图书馆联盟服务内容

图书馆联盟对危机信息具有搜集、整序与功能。图书馆联盟对来自危机事件本身、政府机构、媒体和公众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搜集、整理、加工,利用其信息资源加工优势,将原始信息转化为信息产品和服务。图书馆联盟对进入到系统中的危机信息处理后,形成信息产品和服务,将它们提供给政府机构、媒体和公众。图书馆联盟可以提供预案管理、危机信息、危机安全教育、社区恢复干预等服务。

3.1 危机应急预案管理

应急预案就是运用国家公权力,对公共突发事件和灾害性信息的处置方案。[3]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影响和后果严重程度,为应急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各个方面预先做出详细安排,是开展及时、有序和有效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行动指南。我国的应急预案体系按照不同的责任主体分为国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地方预案、企事业单位预案五个层次。[4]

3.2 危机信息

专题网站的设立可以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让公众在危机事件发生以前更多地了解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类型、影响范围、应对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当危机事件正在发生时,图书馆联盟利用自己的分布式网络,搜集与危机事件相关的信息,加以组织、分析,并通过各种方式及时提供给利益相关者。

当危机事件发生过后,图书馆联盟可以继续通过专题网站,系统地组织与与危机事件相关的信息,并通过深度的综合与分析,对危机事件相关的预案、涉及的资源、处理流程和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并提出有效地改进意见,供决策机关参考。

3.3 危机安全教育

图书馆联盟可以通过专题网站、专题讲座、专门项目等多种手段,向公众宣传危机事件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

3.4 社区恢复干预

图书馆联盟是大型图书馆网络,每个图书馆周围都有一个或几个社区。在危机事件发生过后,图书馆联盟可以有效地参与到社区恢复工作当中,帮助社区公众恢复心理健康,树立重新生活的信心。图书馆联盟的成员馆应该深入社区,加强宣传,整合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危机信息,通过各种便利的方式,提供给社区居民。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多发的国家。每年约有20万人因此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000亿元。如“非典”“H1NI”等造成的影响更为深远,损失难以统计。图书馆联盟能够在危机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是一种基础性作用。希望引起政府对基于应急与危机管理的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关注,并给予必要的制度保障和经费支持,提高图书馆联盟信息服务系统质量和效能。

【参考文献】

[1]陈峰.图书馆联盟: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设的方向[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2):1-4.

[2]关家麟,张庆来.基于危机管理的图书馆联盟研究[J].图书情报,2009(3):18-21.

[3]仲富兰.“应急预案”与信息源管理[J].上海信息化,2006(2):80.

篇3

关键词:公共危机;常态化;认识与责任

一、公共危机相关概念的界定

近年来,国际范围内危机事件的发生频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公共危机事件在我国也不断出现,其频发度和危害性亦呈明显上升趋势。"9·11"事件及"非典"事件的发生,使公共危机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极大关注。

1、公共危机概念探析

近年来,各类危机事件频繁发生,"9·11"事件,SARS病毒,印度洋海啸,中国汶川地震,日本"3·11"事件。这些都在告诫我们,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共同利益和稳定性的公共危机,正以一种常态化趋势呈现。对于危机的理解,学界们各抒己见,其中被普遍接受的是美国学者罗森塔尔的观点,他认为危机是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做出的关键性决策的事件。与危机相比,公共危机是主要以公共领域为主,以公共利益为目标,需要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或者公共组织甚至公民个人参与应对的突发的紧急状态。由此我们知道,公共危机是一种突发的、非常规出现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共利益受到极大损害,需要以公共部门为核心,非公共部门甚至公民个人广泛参与应对的紧急状态。

2、对公共危机常态化的认识

迄今为止,我国基本上形成了初步的危机应对体系,从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到预案的出台,再到法律的出台,这一系列的危机管理法律法规的出台,大大加强了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公共危机正以一种蝴蝶效应般态势进行着一系列的活动,其变化日趋于常态化。为此,作为应对主体的政府、媒介与公众,更应该明确公共危机常态化的含义。从公共危机常态化形成因素上讲,我们认为公共危机常态化是指由于全球化、风险社会、社会转型、非传统安全等因素的存在与常态化发展,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健全与完善,孕育而生的一种常态化的公共危机状态。

二、公共危机常态化趋势的形成因素

自"9·11事件"及SARS疾病至今,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公共危机事件如蝴蝶效应般,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扇而不可收拾。无论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所致,公共危机常态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从理论视角分析,公共危机常态化趋势有其必然性因素,全球化、风险社会、非传统安全、社会转型以及危机管理等因素促成了其常态化的发展。

1、风险社会催生了公共危机的常态化

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提出了"风险社会",此后,许多学者在论述公共危机时很自然地将其与风险紧密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大量的风险都是在讨论可能发生的危机,所以风险社会主要是在讨论可能发生的公共危机。现今,我们进行着各种科技创新性的活动,不断取得着前所未有的成果,创造着不可预知的新社会,向着更高的要求迈进。但与此同时,各个领域的风险也纷纷涌现,危及着人类整体利益。种种的风险将不可避免地孕育着危及人类整体利益的公共危机的到来。风险的常态化趋势也就催化着公共危机的常态化趋势。

2、全球化加快了公共危机常态化的蔓延速度

随着各种电子媒介的出现,各种现代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全球化趋势不言其中。它是一种广泛、深入的变革,涉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教育等几乎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其影响的全球性,波及着整个人类。全球化是公共危机常态化的基础,全球化的连接,促进了风险社会的形成,并且促成了风险社会的规模,从而进一步演化为全球性的危机。为应对危机,国际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加剧全球化的进程,这也为危机的全球化蔓延做好了铺垫,这种循环往复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趋势。

3、非传统安全奠定了公共危机常态化的量的积累

非传统安全问题所涉及的领域众多,除军事武力安全之外,包括自然灾害、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多方领域,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各国关注的焦点一直在变化,但人口,粮食,环境,经济的安全一直是关注的焦点,这也是而非传统安全关注的焦点所在。这些问题一旦处理不当,便会引发连锁反应,形成全球性的公共危机。它们并非间断性发生,而是长期性存在的问题,呈现着常态化的发展趋势。可见,非传统安全理论下不断涌现的个案发生为公共危机常态化趋势做好了铺垫和量的积累。

4、社会转型奠定了公共危机常态化管理的时代背景

从1992年开始,社会转型概念引起了学术热潮,体制转型,社会结构的变动,社会形态的变迁,很好的诠释着当时的社会转变。近年来,社会转型的表现更加深刻,如中国家加入了世贸,迎来了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结构复杂;人口问题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能源问题等等。在一个集中的时间段内如此多的重要转变同时出现,其难度之大和风险之高都是所有国家以往未曾遇到过的。转型期引发的问题有些可能已经在某些方面引发了公共危机,有些方面正潜在着公共危机。中国社会转型面临的危机是多层次的,无论哪一种,在中国出现都会是大问题。总体来看,转型期中国可能面临的公共危机是常态的,因此有必要建立常态的应对体系。

5、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完善朝着常态化方向发展

自9·11事件和非典事件后,世界各国对公共危机的认识开始逐渐加深,我国也不例外。近年来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接连不断,我们从中看到政府、媒介和公众的危机意识在不断加强,危机管理理论不断深入人心,并不断被实践所证明。从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到2008年的汶川地震,从中我们看到公共危机的巨大破坏性,但从政府和社会的角度,我们看到了危机管理能力在不断强化,从日本的3·11事件我们看到危机应对体系的不断完善。危机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是应着全球化、风险社会和非传统安全等因素的存在而存在的,是与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近年来,各国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完善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公共危机的常态化发展趋势。所以这更足以说明伴随着公共危机的常态化趋势,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也在不断地朝着常态化趋势发展。

三、政府、媒介与公众对公共危机常态化的责任

公共危机事件从发生到解决的过程考验着政府的行政效率,处理问题的公信力;监督着媒介对公共危机事件报道的及时性、高效性和准确性;同时,面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常态化趋势,作为备受公共危机影响的公众,更意识到其常态化趋势的严峻性,对公共利益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损害的严重性。为此,作为公共危机应对主体的政府、媒介与公众,应该树立起正确的危机意识,承担起应对公共危机常态化的责任。

1、政府转变观念,变应急管理为公共危机常态化管理

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严重考验着政府的行政效率,政府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关乎人民对政府的公信力,因此有必要重新理解一下当前的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在我国得到重视并规范起来是近几年的事情,并逐渐模式化,但仍然存在些许不足。首先是政府在思维上主要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并出台相应的应对条例与法规。虽然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和紧急性,但在发生的频率和规律上是有章可循的,是可以找到其共同点的,所以作为政府,应该积极建立危机预防机制,这样才能更好的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与破坏性,更好的保证公共利益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其次是缺少危机的常态化管理。在巨大自然灾害或重大人为事故面前,任何技术上的应对都是滞后的。所以,政府在进行预防后,要变应对管理为积极进行危机常态化管理,善于居安思危,用危机管理的思维进行常态化的管理。日本的地震预防危机管理体系给世人以深刻的印象,作为我国政府,应去粗取精,真正意识到预防危机常态化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法制化的重要意义。

2、媒介基于公共危机问题的合理舆论导向

如何准确、及时、高效的报道公共危机事件,一直是媒介头疼的问题。以至于在危机爆发时,本应该是媒体大展身手的时候,却往往被坐了冷板凳,有时候甚至出现媒体集体性沉默。这其中的问题在于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媒体在危机报道方面存在着缺失甚至误导现象,这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损害了国家的形象,甚至伤害了受众对媒体的信任。为化解这种情况,媒体必须通过加倍的努力,创新自身的报道,重塑媒体的威望和诚信,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为了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媒体应在合理调节政府与受众的关系之下,准确、迅速、及时地向公众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成为危急时刻社会价值的塑造者与正确舆论的引导者。

媒介是政府重要的形象代言,真正的主角在于政府。政府能否做到既让民众正确了解相关信息,又能引导民众向有利于危机解决的方向发展是考验一个政府处理危机事件成熟与否的关键。因此,正确认识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信息自由与媒体舆论合理导向的关系,对于妥善处理危机事件意义重大。

3、公众正确认识公共危机常态化,并树立正确的国民危机意识

公众作为最广大的利益群体,其生命财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作为利益群体的自身,公众自身也要树立起危机意识,正确理解公共危机常态化的含义。

从日本3·11事件公众应对地震的从容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政府预防危机体系的健全,也看到了公众应对危机时的从容与镇定,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公众对危机的认识比较深刻与透彻,并且处于常态化的预防状态之中。作为我国国民,应该具备危机意识。

首先,国家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危机学习和教育机制,对国民进行经常性的危机意识教育和培养。我们应该居安思危,在平时就通过各种渠道,向民众普及各类危机应对知识,并定期组织危机演习活动,以提高民众的危机应对能力。其次,作为公众权利赋予者-各级政府要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危机管理的重大意义。一方面,尽快开展在岗人员的危机应对情景训练,另一方面,及早开展对普通民众的危机应对教育和危机情势模拟,培养政府和公众的危机意识,了解各种灾难发生的科学过程,掌握一定自我保护的方法,时刻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和物质准备。总之,公共危机常态化趋势已经日趋明显,作为政府、媒介和公众,应认清现状,理好思路,各司其职,加强预防、应对和恢复等阶段的准备,为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完善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Rosenthal Uriel,Charles Michael T.ed.Coping with Crisis:Themanagement of Disasters,Roitsand Terrorism.Spring field:Charles C.Thomas,1989.p.10

[2]华斌.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10(21)

[3]华斌.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10(21)

篇4

【关键词】 公共卫生;管理机制;理性思考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1192-01

我国的社会公共卫生机制是在改革开放后而逐渐形成,在此期间,我国针对卫生与健康相关产品构建了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卫生机构、卫生管理专业人员等,形成了一套与公共卫生相联系的法律体系。在各个地区也建立了各级卫生防疫,这些卫生机构承担着大量的卫生监督工作,为保障人民健康与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公共卫生监督机构也在逐渐的完善,其职能也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而不断完善。因此,随着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其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首先要明确职责,协调管理职责,确保公共卫生管理机构有财政作为保障;其次就是要依据我国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法制化公共卫生管理制度;最后就是要确保长效机制必须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

1 公共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的概念

长效机制就是要通过建立一种机制来发挥其长期效用,机制就是机构和制度,机制构建的目的是要充分利用有限的监管资源,发挥其最大的效用,从而提升监管的效率。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是通过建立卫生管理机构,设置机构中的职责部门,划分机构的权限和隶属关系,从而形成长期有效的制度体系。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其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就是卫生监督制度,卫生监督制度在较早的时期内就已经实施,卫生监督制度是公共卫生事务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卫生监督制度对于改善我国的卫生状况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对流行性传染病的控制,其行使的一切权利都是要依据法律为保障。公共卫生管理是国家管理的范畴,其宗旨是服务于全体国民,坚持宪法原则和宪法精神,以合法的行政管理方式为手段,发挥其行政权利。公共卫生管理以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为行政理念,其为我国国民的身心健康以及维护社会环境的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建立公共卫生管理机制的必要性

一是构建公共卫生管理机制是为了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公共卫生管理机制是维护我国政治与经济稳定的前提,我国在经历了一场SARS战役中,对公共卫生管理事业更加的重视。可见,公共卫生与国民健康有着很大的联系,而且公共事业的发展必须要与国民经济相适应,与社会发展相协调。随着我国发展进程的加快,各种公共卫生问题也暴露出来,例如我国的打工潮的新起以及旅游事业的国际化,其带来了各地人口的大流动,一些流行性传染病,诸如性病、肠道、呼吸道传染病等,因此,公共卫生管理必须要面向全社会,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完善公共卫生管理体制。

二是构建公共卫生管理机制是为了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公共卫生与人们的生命安全有着直接的联系。公共卫生属于国家安全的部分,公共卫生管理机制关系到国家的发展,甚至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兴衰。可以说,公共卫生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公共卫生的作用是对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处理,主要是疾病爆发流行和突发性事件。为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就要制定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加强公共卫生管理。

三是公共卫生管理要履行其职能,必须要依靠法律。公共卫生管理体制的建立要依法履行其职能。公共卫生管理依靠法律来协调各种活动,管理的目的是服务于公民利益,保证工作开展具有权威性。建设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以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安全。

3 公共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公共卫生管理在危机管理机制方面较为缺乏。危机管理的范围主要是预测可能发生的危机,针对自身和外部的环境,危机管理将预测出来危机,制定解决的措施,能够保证管理工作顺利实行。但我国的卫生管理体制比较落后,管理职能不够清晰,加之政府的投入不足,导致资金分配不够合理,趋向于功利性。

二是公共卫生管理未建立应急和预警系统。公共卫生管理属于公共事业,必须要建立常规的预警系统。但公共卫生管理却没有建立这种预警系统,一些部门缺乏危机意识,没有与民众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以致一旦发生危机,各种支援准备力量就会处于缺乏状态。

三是公共卫生管理缺乏危机公关措施。危机公关是为了安抚民众,依据一定的指导原则,运用公关的措施将危机发生的机率降至最低。但这种危机公关措施仍是缺乏,危机事件处理效果不佳。

4 公共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的构建

一是公共卫生管理必须要建立职责明确的管理机构,保证管理工作相互协调。由于公共卫生涉及到的内容很多,包括卫生、财政、医疗、环保、治安等,如果只依靠卫生行政部门的力量来进行管理,其管理力量还是很单薄。因此,公共卫生管理必须有统一的领导,成立各级公共卫生领导、协调委员会。公共卫生管理机构要明确职责,逐步形成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能机构。

二是公共卫生管理要建立完善的预防和应急制度。公共卫生管理要将疾病预防制度落实,预防制度的建立要依据法律,各项制度要依法落实,同时要建立应急处理制度,有效的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制度的建立要先落实指挥体系,其次是应急预案,之后是应急防护措施,加上备齐、应急物资储备,保持畅通的信息沟通。

三是公共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要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确立法制化的机制。

公共卫生的法治机制要先立足于法律。公共卫生法制建设的问题主要是有法不依、执法不力,部分卫生管理人员对法律知识认识的不够深刻,没有认识到卫生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公共卫生管理必须要依据法制化,提升社会卫生法律意识,加强卫生法的宣传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宝瑞.建立长效机制.提高监管水平[J].河北医药,2003,5(25)5:323.

[2] 石玉萍,等.长效管理机制在提高公共卫生质量工作中的应用[J].预防医学文献信,2002,11(8)12:724.

篇5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来临,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社会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更快,技术手段更新,劳动效率更高,产业裂变更多;另一方面,在社会需求日益多样化并不断刺激产业大发展的同时,产业的生命周期正在缩短,进而导致企业的生命周期、产品的生命周期都在缩短,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风起云涌以及国际国内企业的同台竞技,特别是随着跨国企业对中国企业战略并购的加速,中国市场的国际化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的经营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

企业声誉与声誉战略

进入21世纪,企业声誉和声誉管理已经成为学界及企业界的热门话题。当企业之间的竞争由产品竞争、价格竞争、服务竞争、品牌文化竞争进一步演进为企业声誉的竞争,企业声誉(Corporate Reputation)和声誉管理已经成为西方学者的热门话题,对我国企业界来说这还是一个新课题。

近几年来,随着企业声誉事件的频繁出现,企业声誉管理开始引起了我国学界及企业界的重视。在普及声誉管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我国学者对声誉管理理论的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声誉管理的研究视角不断增多,研究领域也不断扩大,包括从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等单一视角发展到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

声誉是什么? 《辞海》中“声”字就有“名誉”之意,《现代汉语词典》则将“声誉”解释为“声望名誉”,那么,企业声誉就应该是企业的声望和名誉。事实上,学术界对企业声誉这一学术术语还尚未形成普遍公认的定义。对企业声誉内涵的理解,不同时期的专家往往是从自己所处的学科角度进行表述的。

声誉管理突破了传统管理理论的束缚,把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协调演化为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管理。因此,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企业声誉管理的利益相关者模型,即企业通过准确决策、声誉投资和信息交往等活动,将企业声誉通过知名度、美誉度与信任度这三个维度,分别、有效地传达给企业的确定型、预期型以及潜在型利益相关者,对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力度和内容有所不同,这样就能使企业管理者集中精力处理有关主要利益相关者的重大事务。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也导致一个庞大的消费人群的快速崛起。在网络经济与全球化时代,我国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企业声誉管理、声誉预警成了企业战略的一个重大问题。

美国著名声誉管理学者戴维斯・扬指出:“任何一个团体组织要取得恒久的成功,良好声誉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当你身处困境时,良好的声誉就是你最重要的财富。”纽约福德姆大学商学院教授凯文・杰克逊也说:商业的主题是诚信。有了这个主题后,人们依然要求公司必须创造良好业绩,但是,他们还要求公司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公平交易来取得这些业绩。因此,杰克逊认为,声誉资本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经济学新概念,其重要作用是帮助公司在商业环境中承担社会责任,带来竞争优势;同时帮助企业领导、管理部门在充满猜疑的商业环境中重获信任、树立权威。

因此,进入本世纪,声誉管理已被跨国公司普遍接受并纳入战略考虑。跨国公司在各自的经营实践中都发现,良好的声誉能够直接支持企业良好的财务表现,令人满意的股东收益及员工薪酬激励机制,良好的企业声誉还能使企业在面临危机时快速反应,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在日常经营管理中非常注重从细节方面满足客户需求,树立起的良好声誉甚至使其经受住了“9・11”事件对全美航空业的冲击,演绎了一个逆市赢利的神话。

在我国,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网民人数的急剧增加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固有观念,也大大改变了企业的生存环境、组织方式、管理模式和传统观念。对企业来说,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互联网的发达,既是一个让人欢喜的创举,又是一个令人忧心的发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管理是以产品为中心,以企业内部管理为重点,以外部环境适应为特征的资源要素的管理。而在网络经济时代, 由于各种知识与信息的更加碎片化,消费者遇到了更大的决策阻力,企业以自我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同时受到严峻挑战。当消费者变得越来越强大,当网络民意甚至动辄可以将一个企业毁于一旦之时,企业已经不能再简单地重复建立在有形产品基础上的管理要素和方法,而必须面对新的竞争环境作出积极应对,必须及时进行战略创新和模式创新,努力使自己的经营活动“化”、“透明化”。尤其是要敢于直面来自网络的各种管理挑战,快速反应并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 强化对企业的声誉预警与管理。

正如具有良好声誉的个人更容易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一样,具有良好的企业声誉的企业比那些声誉较差的企业拥有更多的商业优势。一个有着良好声誉的企业,更容易吸引和培养人才,获得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也更容易增加顾客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信心,建立更高的客户忠诚度。同时,良好的声誉能够长期保持企业的良性发展,并有利于企业构筑较高的市场竞争壁垒,从而有效地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企业声誉是一种可培育的、有价值的、可持续的,以及难以模仿的无形资产,是企业保持战略性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可以说,当前我们正生存在一种电子化生态环境之中。回顾近几年来国内市场发生的越来越多的声誉危机事件,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已经到了必须重视声誉管理的时候了。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在中国市场的纵深推进,以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声誉管理的问题更加严峻地摆在企业的面前。

显然,对企业声誉的研究与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声誉事件可以演化为一股巨大的力量,良好的企业声誉和形象可以帮助企业在危机时刻渡过难关,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声誉形象不好的企业,由于缺乏公众信任与忠诚度,一旦企业处于劣势市场地位,遭遇负面事件,企业的大厦就可能面临坍塌。因此,在信息经济迅猛发展、市场要素自由流动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渠道,乃至成为人们工作、生活、消费、娱乐的全新工具,企业不仅要重视建设自己的战略硬件,更要注重培育自己的战略软件。面对新的竞争环境,企业对自身的软性要素,诸如企业声誉的投资与管理,已经成为企业能否在网络经济时代立于不败之地的首要条件。因此,企业理应把声誉管理和声誉战略作为自己重要的战略问题来对待。

企业声誉管理与公共关系

当我们回顾近十年来的中国市场,企业的声誉危机事件是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增加的,而且企业声誉危机已经成为企业爆发更大的经营危机,以致生命危机的重要根源。总体来看,危机的爆发频率、影响范围、事件后果都与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网民队伍的不断壮大成正相关。前些年,如2003年《北京晨报》率先报道的丰田“辱华广告”事件,其结果只是导致丰田公司被迫将“丰田霸道”更名为“普拉多”;2004年《河南商报》率先披露的巨能钙“含双氧水有毒”新闻,引发了全国各大媒体对这一事件铺天盖地的报道,而后巨能钙仍重新上架;2005年,河南电视台率先披露的光明“回炉奶”事件使光明乳业四处“起火”,致使集团董事长王佳芬向全国消费者道歉。然而,自2006年以来,网络民意对企业声誉事件的关注和参与更加强烈了,如2006年6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刊发的有关富士康员工的报道,致使富士康成为“血汗工厂”的代名词,在与媒体的较量中富士康已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2007年,摩托罗拉手机电池爆炸事件,由于摩托罗拉对事件处理不当,致使自己背上了推卸责任的恶名;2008年,引发乳业地震的三聚氰胺事件,则导致三鹿企业破产倒闭;2009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山东移动滥发垃圾短信并泄露用户个人信息的事件,披露了中国移动就是垃圾短信泛滥最大的助推者与纵容者,从而使中国移动公司为自己戴上了“贼喊捉贼”的帽子;2010年,企业声誉危机事件越加频发,丰田“召回门”,雪碧汞中毒门,肯德基秒杀门,美的紫砂煲质量门,蒙牛、伊利互掐爆出“恶性营销门”等均令消费者触目惊心。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4.57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23.2%,占亚洲网民总数的55.4%。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年底提高5.4个百分点,全年新增网民7330万,年增幅19.1%。同时,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最引人注目的是,网络购物用户年增长48.6%,是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预示着更多的经济活动步入互联网时代。目前,我国正在从传统媒体主导的大众传播向新媒体主导的传播转变,这必将带来公民传播权利的历史性突破,而新媒体正在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影响着社会的每一个公民和组织。面对如此庞大的网民群体,如何有效地建立自己的良好声誉,是网络经济时代企业所面对的重要问题。

企业的声誉管理体系需要从市场观念、组织职能、制度保障等多方面入手,管理者及员工都必须认识到企业声誉与企业生存、发展的辩证关系,认识到企业声誉管理缺位随时可能带来的危害,以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高度重视和营造企业的良好声誉与口碑效应,建立一套可以有效维护企业声誉的预警机制及快速应对策略,并将之作为企业的战略任务来对待。

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的声誉管理还停留在自发阶段。综观诸多声誉危机案例,一些企业之所以在遭遇声誉危机事件之后反应迟钝,缺乏快速应对之策,或者只知喊冤叫屈,方法失当而使企业陷于被动,甚至“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实际上就是企业缺乏声誉危机意识、缺乏声誉制度保障与声誉预警机制的表现。不少企业还停留在“声誉管理等于公共关系”的认识水平上,只是把声誉管理视为企业的一个部门职能而没有上升到公司战略来对待,因此往往缺乏在组织上、制度上的有效保障。

声誉管理和公共关系的职能都是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能动地处理好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但公共关系的实质在于沟通,声誉管理的实质在于决策,尽管声誉管理需要通过有效的公共关系手段来实现。同时,企业的公共关系活动主要发生在企业与环境的交界面上,由于公关部的职能特性而常常被人们戏称为企业的“救火队”,有时企业公关还难脱耍弄手段之嫌。而声誉管理则贯穿于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之中,比起公共关系,声誉管理具有更丰富的管理内涵和更宽阔的表现空间,因而也理应在企业管理中具有更高的战略地位。在当今,随着市场的全球化,企业必将越来越多地走向国际舞台参与市场竞争,那种认为企业可以独居一隅自得其财的观点是十分狭隘的。因此,中国企业急需建设以声誉管理、声誉形象为导向的企业制度、文化,以及建立声誉危机预警机制,强化危机管理,更有效地维护企业的良好声誉。

进入本世纪以来,由于声誉而产生的企业危机事件越来越多,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有著名企业因声誉危机而倒下。古人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美国《危机管理》一书的作者菲克普曾经对《财富》杂志排名前500强的大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进行过一次专门调查,资料显示,80%的被调查者认为,现代企业面对危机就如同人们必然面对死亡一样,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其中有14%的人承认曾经受到过严重危机的挑战。

近年来,声誉危机事件频发,包括很多世界知名品牌也未能幸免。这些声誉事件说明跨国公司还缺乏对中国本土文化,特别是对中国消费者所独有的民族主义与经济爱国感情的了解,也反映出跨国公司针对中国市场的声誉危机预警机制的不完善。跨国公司尚且如此,中国本土企业所面临的声誉预警与声誉管理就更加缺位了。

2007年6月19日在甘肃金塔县发生了全国首例手机电池爆炸致死人事件,作为问题手机的制造商――摩托罗拉未能在第一时间内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在事发大约10天之后,以推卸事件责任为出发点,将这起爆炸事件的责任归结到了手机电池身上,同时在没有权威证据的前提下,宣称爆炸元凶非摩托罗拉原装电池,使得主要原因在于用户在高温条件下错误用机导致的爆炸事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摩托罗拉一时成为众矢之的,并给自己戴上了推卸事件责任的帽子。实际上,意外事件的发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事企业不能正视问题的存在,并迅速果断地作出声誉危机决策,对可能进一步危及企业品牌形象的负面事件进行化解。可见,即便是跨国公司,在声誉管理上也照样存在漏洞。特别是面临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国消费者尚缺乏足够理性,动辄以消费手段行经济爱国之举的今天,跨国公司应更加谨慎。在这方面,发生在2008年春天的抵制家乐福事件可谓典型案例。

2008年4月因北京奥运圣火在巴黎传递受挫,此后酿出了全国网民抵制家乐福事件。一些热血网民的倡议得到了广大网民的支持,网民的呼吁和抵制使家乐福经营受到了明显影响。一方面家乐福努力澄清资助“”传言,另一方面即便家乐福认为是出于正常的“五一”促销活动的预先安排,但仍被网民指为家乐福是企图通过“五一”促销活动来瓦解网民的抵抗情绪。5月1日,在形势的逼迫下,家乐福被迫临时取消促销活动。可见,企业的危机处理,还必须以尊重民族情感为前提,否则再纯粹的商业举措都有可能成为民族主义和现实政治的牺牲品。

在当今,企业更应该懂得如何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建立和积累自己的声誉资产,从名列“全美100名最佳企业公民”的惠普公司在声誉资产的投资可见一斑。惠普公司有非常系统的制度规定,把企业公民责任上升到惠普公司发展战略的高度,并把它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一部分。为了兑现对社会的承诺,惠普公司鼓励员工为社区建设出钱出力。在美国,惠普的员工每个月要花4小时为社区学校或非营利组织工作,公司照常为员工发工资。为了节省能源,惠普公司甚至鼓励员工在家里工作。通讯的发展节约了能源和原料,给公司带来了可以衡量的财务收益,减少了驾驶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减少废气排放、缓解了交通拥堵等。

与企业声誉资产建设紧密相连的是,企业还必须注重对企业家声誉资产的积累。企业家声誉是社会对企业家能力、经营业绩、公众关系以及履行承诺契约水平和社会地位的评价。从理论上讲,法律和声誉是维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两个基本机制。在任何一个社会,靠法律来解决问题总是有限的。与法律相比,声誉机制是一种成本更低的机制,市场经济需要良好的市场秩序,而这个秩序是建立在良好的声誉机制之上的,而声誉机制的建立既需要一定的法律环境和制度保障,也需要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及道德约束机制。

据世界经济论坛与福莱国际传播公司对132家世界领先的跨国公司的联合调查显示:企业声誉超过财务业绩成为衡量企业成功的重要指标。而另一项对欧洲、亚洲、北美洲首席执行官的调查显示:公司声誉是全球范围的首席执行官们越来越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并且首席执行官们越来越倾向于从战略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学者们认为,企业之间的竞争经历了价格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和品牌竞争之后,当今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声誉竞争。

企业声誉竞争与市场营销

近年来,发生在中国的企业声誉事件可谓数不胜数。仅仅发生在乳制品行业的一系列声誉危机事件,就可谓接二连三。面对新的市场环境,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声誉预警机制,如何正确对待可能遭遇的声誉事件,及时修复和弥补企业的声誉损失,积极化解声誉危机,避免企业遭遇更大损失,这些问题已经现实地摆在企业的面前。

从国内企业的声誉危机事件来看,虽然问题主要出在产品质量等供应链环节,但客观来看,声誉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于企业的营销观念。毫无疑义,营销是企业利润的核心来源,尤其是在中国市场,营销是企业最富于创造精神,也是最容易滥用手段的行业。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决定了企业通过营销所获取的市场空间及企业利润都是无比丰厚的。只有大市场才能造就大企业,一些在认识上超前的企业纷纷通过营销而迅速做大,这的确是中国市场少有的现象,海尔、美的、格兰仕、娃哈哈、伊利、蒙牛等均是例证。特别是乳制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行业企业常常陷入声誉危机,一方面体现出企业在经营理念上急功近利、见利忘义,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企业营销伦理的缺失,营销手段的滥用,包括对营销概念的炒作,往往使企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如近年来不断爆出的金龙鱼与鲁花之争,金龙鱼与福临门之争等,都使我们看到,即便是大企业,也常常陷入因概念炒作而引起的声誉危机。而化妆品行业的概念营销与市场炒作就更加离谱,早些时候如2005年SK-II风波就是典型案例,而如今琳琅满目的化妆品市场,诸如产品内含丰富的“天然润白精华”、“ 活性保湿因子”、“植物草本精华”等扑朔迷离的“专利元素”产品随处可见。

近几年来,企业越来越钟情于对产品的概念炒作,其概念大战、广告大战铺天盖地,很多低劣的营销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这既是对营销这门科学的亵渎,也是对销售这门艺术的糟蹋。营销界对概念的痴迷,反映了市场的需求。曾几何时,面对消费者心理的不成熟,惨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大量同质化商品的滞销,从而也引发了企业对“点子大王”的追捧。知识经济的一大功劳在于,一方面它不断加速消费者的分化,另一方面又不断加快消费者的成熟。随着社会消费环境的变化,概念营销越来越遭到市场的诟病。概念营销源于市场差异化的需要,在新的市场条件下,顾客的差异化首先对产品的差异化提出了要求,而产品的差异化是由一系列要素串联的,包括价格定位、渠道终端、促销策略、沟通方式等,这是最基本的差异化诉求。随着消费者分层的加速,特别是生活方式的改变,顾客或者对让渡价值更加敏感,或者对产品的附加价值更加关注。于是,差异化竞争也随之不断升级,功能差异化、品味差异化、品牌差异化、企业形象差异化、文化背景差异化、产地国别差异化等,这一系列竞争要素构成了一条更粗、更长的差异化市场链条。然而,市场竞争的核心在于占有消费者心智,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让消费者记住你,你才有价值。再好的产品,如果你沉沦在人云亦云中被五花八门的营销概念所淹没,你的产品也就被淹没在市场的大海中了。

对市场而言,无论是理性诉求,还是感性诉求,这些差异化的本质都需要用一个核心的概念来表达。这个概念既要准确生动,能夺市场之神韵,又要雅俗共赏,不失科技之圭臬。很多企业善于把营销概念当做炒作由头,似乎只要概念出新猎奇,能打动消费者的疲劳神经,就是营销的至高境界。因此,概念营销常常在利益的驱动下走火入魔,包括什么名字洋化就取什么名字,什么概念诱人就卖什么概念。在市场中,越是找不到差异化优势的产品,越是缺乏顾客信赖的产品,就越喜欢玩概念。低层次的做法往往是捏造几个英文单词来做所谓的“稀有成分”,杜撰几名“科学家”来“发明”产品。随着消费者的成熟及市场管理的规范,企业的概念营销正在由低层次的功能概念向高层次的科技概念升级,“基因技术”、“生物技术”大行其道,你越不明白的概念,说明它的科技含量越高,使用效果越好,营养价值越丰富……这些都是当前概念营销的歧路,也往往成为引发企业声誉危机的导火索。

当然,营造一个好的概念来加强与市场沟通,强化消费者的认知,这本身没有错。问题在于,概念营销的本身既要准确反映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与欲望,又要如实传达产品的真实成分与内涵。试图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力求概念创新,与众不同,只是营销策略的第一步。接下来,对企业更大的考验是能否将概念价值转化为顾客价值,这将在根本上决定企业营销的成败。顾客价值是顾客满意的基础,是建立顾客忠诚度的保障。消费者在达成购买之后,对企业所提供的顾客价值会形成特定感知,只有当顾客的感知价值超过其预先的期望,顾客才会产生满意,顾客价值也才会被认同。否则,不管企业采用何种营销组合策略,只要不能起到增加顾客价值的作用,其营销都将以失败而告终。因此,企业的各项营销活动,包括最初的概念研发和市场创意,都必须切合消费者心理,只有从顾客的核心利益出发,从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效用出发,最终才可能将概念价值转化为顾客价值。

但是,任何顾客价值的创造都不是企业想当然的主观臆断和孤立行为,它是企业与外部环境反复沟通和深入互动的结果。从更高层次来看,企业声誉战略的核心思想往往反映在企业的营销管理上,或者说,企业的营销战略如何有效地贯彻和体现企业的声誉战略,就成为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竞争制胜的重要条件。一家声誉良好的企业是与其优秀的营销文化紧密相连的,缺乏优秀的营销文化的企业绝不会有良好的声誉。说企业声誉与企业营销管理是紧密相连的,原因在于市场营销是企业与消费者及社会最重要的交界面,企业声誉、企业文化、企业核心价值等柔性竞争要素只有通过营销等重要的市场手段及实体要素来实施才更加有效。营销的本身,也无不体现着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思想、社会责任等一系列市场观念与意识形态。如果企业没有正确的价值排序,没有科学的制度安排,没有优秀的营销文化,也就无法积累良好的声誉资本。所以,建设良好的企业声誉,实施企业的声誉战略,预防企业的声誉危机,必须从市场营销抓起。

当网络民意甚至动辄可以将一个企业毁于一旦之时,企业已经不能再简单地重复建立在有形产品基础上的管理要素和方法,必须及时进行战略创新和模式创新,努力使自己的经营活动“化”、“透明化”。

篇6

[关键词]政府;危机管理;能力

一、前言

政府公共危机是指政府在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突然发生如地震、泥石流、传染病、袭击活动等对社会公共生活与社会秩序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如今,危机发生的频率之高,其危害的严重性极大。政府要避免或减少其损害就必须提高危机管理能力,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危机管理包括预防、处理和善后阶段。而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就是政府能在这三个阶段中扮演好角色,提高危机管理能力,尽可能的避免或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和伤害。

二、政府危机管理的概念、内容及其重要性和意义

(一)政府危机管理的概念

所谓危机,就是指紧急状态或突况,未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而引起的社会更深层次的全面爆发,并进而造成更多领域危害的社会情境。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针对突然发生的事件,对其事件及其连锁反映进行管理。目的是通过提高政府在面对危机发生前、危机发生时以及危机发生后的处理能力,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尽力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二)政府危机管理的内容

危机管理包括预防、决策及处理、反思三个阶段。预防阶段发生在危机爆发前,决策及处理阶段发生在危机爆发时,反思阶段位于危机消失后。危机管理主要包括:在危机还没发生之前就要做好危机预防工作,预测所有可能发生的危机并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在危机发生时要及时准确作出决策提高危机管理能力、降低危机伤害和损失;在危机发生后要关爱受伤害的百姓,做好善后工作,重新提升政府形象。在整个危机管理的过程中,政府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政府管理的好坏也意味着政府是否是人民满意的政府。

(三)政府公共管理危机的重要性及意义

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有义务有责任去处理突发事件及其引起的连锁反应,并且也只有政府具备危机管理的合法性与能力。每个国家都需要在健康稳定的环境下才能强大,百姓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会有归属感和感到幸福,但稳定和健康的环境并不一蹴而就。如今,危机时时刻刻都有可能发生,危机的种类也多种多样,谁都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状况,这个时候政府公共管理危机的能力就凸显其重要性和意义,只有政府提高危机管理的能力,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时我们才能有信心战胜危机。只有政府提高危机管理的能力,我们才能逐步形成健康稳定的生活环境。

政府提高公共危机的管理能力,有利于在危机发生前、中、后三个阶段内都尽可能的减少损失和伤害,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政府提高公共危机的管理能力是提高政府危机防御和保持能力的必需;是提升政府处理危机事件能力的必需;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政权的生死存亡。

三、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现状及不足

(一)危机意识不强,预防措施不完善

我国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经济的发展,对于危机管理都是抱着发生了再解决的态度。所以当危机突然爆发时,只能针对当时的状况做一个比较匆忙的解救方案,而这样的处理结果并不是最佳的。临时的解决方案只能起到暂时的作用,从长远看,它并不可取。临时的解决方案也没有纵观全局,并不是最优的解决方案。

(二)缺乏高效的常设管理机构

我国缺乏高效的常设管理机构。发生危机只能临时组成相关组织去解决,而这种组织的临时性和不专业性也意味着效率不高。临时组织不会长期存在,任务结束后就会解散,而他们处理危机的经验也得不到保留和传承,危机再次发生时依然无迹可寻,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解决。

(三)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不健全

提高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和水平,需要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在危机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并不健全,并且有相当多的漏洞和空白,只有当发生危机后,才会出现相关的法律法规。而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方法虽然会有帮助,但也一定会先造成伤害。目前我国出台的相关法律有《国防法》、《防震减灾法》、《传染病防治法》等。

(四)政府危机公关不到位,信息公开不完善

在互联网+的时代,网络公关尤其重要。信息公开有利于提高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增强凝聚力,人民群众也会更信任政府,政府也更容易执行任务。而目前我国政府在这一方面是一片较大的空白,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人民群众并不能及时获得消息,就算获得消息,消息的准确性还有待考量。

四、提高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建议

(一)现代化政府危机管理

现代化政府危机管理是指政府要基于多元治理主体,进行机构整合、出台激励政策等技术性手段来进行管理。管理制度是危机管理至关重要的部分,也是危机管理的主要内容,现代化政府危机管理可以归纳为管理制度的现代化。

(二)建立危机管理常设机构

建立危机管理常设机构。这有利于政府充分发挥其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和危机发生时更好地处理危机的职能。及时对危机进行检测和预防,阻止或减少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用最少的时间处理危机,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建设常设机构也便于把每次危机处理的经验记录在案,当危机再次发生时也有迹可循,这样可以减少时间也能更科学地处理危机。

(三)政府要发挥好宏观协调的作用

危机发生时,政府要发挥好宏观调控的作用,及时有效地整合、分配资源,把资源及时分配到需要的地方去。政府在处理危机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世界各国都密切关注政府在发生危机时处理危机的职能的表现,政府必须在发生危机时及时作出反应、将损失降到最低,维护好社会秩序。政府只有发挥好宏观调控职能,整顿好资源,才能在危机管理的过程中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四)建立危机风险评估机制

如今,危机频发,种类也各种各样,建立危机风险评估机制有利于政府掌握好危机的数量、种类、性质、特点及其规律,危机一旦发生可以对症下药,有利于及时、高效地处理危机,将损失降到最低。

(五)对公众普及危机预防意识和相关知识

我国公民在危机预防和处理方面的意识和知识都不充分。政府必须要提高公民的危机意识,树立危机预防意识,多对公民进行危机训练;大力普及与危机有关的知识,就算危机发生,公民也有概念如何去解决,而不是只能被伤害。只有对公众普及危机意识和相关知识才能在危机发生时尽可能的减少损失和人员伤害,将伤害降到最低标准。

(六)运用大数据、网络平台和媒体效应应对政府危机

政府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必须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利用,必须充分熟悉和掌握全面的信息,审核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正确的认识危机并科学地解决危机。如今是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平台获取信息,只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和媒体,就可以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力并有效的提高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

(七)做好危机善后工作,提升政府形象

危机的结束并不代表危机处理的结束。危机发生后,人们在心理和身体上都会受到或多或少的伤害,这些问题政府必须重视,做好灾后重建工作,与灾民进行良好的沟通,重新提升政府的形象。

(八)贯彻落实危机管理的行政问责制

贯彻落实危机管理的行政问责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监督相关人员在危机管理方面的工作,要划分好任务,奖惩分明。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有功绩的要给予奖赏,犯错的要给予惩罚,否则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会不高,也会容易钻空子推卸责任。

篇7

关键词:善治 政府 危机管理 路径选择

引 言

目前,有关政府危机管理的研究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既有的这些理论基本上都过多强调政府的主导地位,对危机管理理念、NGO(协会、社团、企业等非政府组织)及公民参与等在其中的价值有所忽视,因而导致实际操作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善治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公共管理理论,自诞生之日起便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较其它理论而言,善治更加注重国家与社会或政府与公民的良好合作关系,这恰好契合了当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之所需。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视角,来探讨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路径选择问题。

1.善治与政府危机管理内涵界定

1.1善治的内涵

要想明白善治的涵义,首先须弄清楚治理的概念。1989年世界银行在概括当时非洲情形时首次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随后“治理”一词便被广泛地用于政治发展研究中。关于“治理”的定义,许多专家、学者、机构也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定义,但就其基本含义而言,“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①而善治则是对治理进行了提升和完善,是治理的终极目标。我国学者俞可平在综罗各家观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阐释,即“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②接着,他又指出,善治的本质特征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善治又包含六个基本要素:(1)合法性,指的是社会秩序和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2)透明性,指的是政治信息的公开性;(3)责任性,指的是人们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4)法治,指法律是公共政治管理的最高准则,任何政府官员和公民都必须依法行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5)回应,指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的和负责的反应,不得无故拖延或没有下文;(6)有效,这主要指管理的效率。③因此说,善治应当是人类政治发展的理想状态,是世界各国政府管理不懈追求的目标。

1.2政府危机管理的内涵

《辞海》中对“危机”一词的解释是潜伏的祸机,生死成败的紧要关头。国内外学者对此也有不同的认识,但一般而言,“危机指的是险境、灾难和时机、转机。”④可见,“危机”一词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也有积极的一面,既含有危险、灾难等不良因素,同时也充斥着希望、生机和转机。而危机管理原本只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企业对危机性事件的管理。但随着各种社会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对政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政府危机管理这一概念便应运而生。

学术界对政府危机管理的涵义尚未达成广泛的共识。本文基于善治的视角,将政府危机管理定义为:由政府主导,社会各组织和公民广泛参与,通过采取监测、预警、准备、回应、恢复、评估、总结等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将损失降到最低,从而使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得到保护,使社会的秩序得以维持。这里的政府是指广义上的政府,即包括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需要指出的是,政府作为政府危机管理的主体,具有双重身份的特殊性,一是作为社会一般组织,同其它社会组织一样,如政府财政危机、政府信誉危机等;二是作为社会管理者和服务者,时常会面临着来自国内、国外、自然、人为等危机事件,如国内、亚洲金融风暴、特大洪水灾害等。

2.当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各类危机事件不断发生,如2003年的SARS事件、2005年的哈尔滨市“水污染”事件、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2010年的西南地区持续旱灾、2012年的事件等,这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2.1危机管理理念落后

传统意义上的政府既是全能型政府,亦是管制型政府,简言之,就是政府主导一切、政府管理一切。迄今为止,许多人的思想观念依旧停留在“以政府为中心”的层面上,因而造成了政府机构臃肿、尾大难掉的不良后果,在应对一些突发性事件面前显得力不从心,以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2危机管理信息透明度不够

由于历史原因及长久以来养成的官僚作风,致使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信息的透明度不够。一些政府官员处于官本位的考虑,常常对危机事件进行少报瞒报、报喜不报忧,以致于当一些危机事件发生后,很快就谣言四起、人心惶惶,这不仅损害了公民的知情权,同时也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2.3NGO和公民参与不足

危机事件不仅是对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综合实力的全面考量。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政府对NGO及公民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价值和作用没有给予充分重视,以至于严重影响了政府危机管理的效率。由此可见,没有NGO及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和配合,仅依靠政府来圆满解决危机问题是不可能的。

2.4缺乏有效的危机管理协调机制

当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还尚未建立起一个综合的危机管理协调机制,虽然在某些领域设立了专门的危机监测、危机预警机构,但这些机构之间既不能协作运行,又缺乏有效的整合,因而造成危机管理效率低下、反应迟缓,各部门之间也经常会出现各自为政、职权交叉等不良现象。

除此之外,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还存在危机处理滞后、危机善后不力监督机制不到位等不足,也应当引起重视。

3.善治视角下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路径

关于政府危机管理的路径选择问题,不同学者、研究人员也从各自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本文基于善治的视角,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对策:

3.1更新危机管理理念

“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⑤就政府危机管理理念而言,应当实现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变。在这种理念的驱动下,政府不再是危机管理中的单一主体,其管理方法也不同于以往仅靠单纯的发号施令或运用权威,而是应当借助多方的力量,运用多种先进的危机管理方法,从而达到对危机事件进行有效预防和管理的目的。

3.2健全危机管理信息机制

透明性、回应和有效是善治的重要要素,在这里则集中体现为政府应借助互联网、电视、报刊等媒介建立良好的信息机制,及时将一些正确的危机信息公示于众,并认真听取民众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将处理结果予以公布。这不仅有利于提升政府的良好形象,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同时也可以使公民的知情权得以保障,使危机管理效率得以提高。

3.3寻求多方合作,建立“多元共治”模式

如前所述,善治的本质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这在政府危机管理方面也同样适用。因为危机事件不仅是政府自身的事情,也关系到其它社会组织及公民的切身利益,而且仅靠政府这一单一主体来对危机事件进行管理,也难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因而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还需在平等的地位上同社区、企业、媒体、公众等展开广泛的合作,建立起“多元共治”的模式。

3.4完善危机管理协调机制

使公共利益最大化是善治的重要内涵。在这里体现为要想最大限度发挥出政府危机管理的效能,除政府外,通常需要各地区及各部门的通力合作、积极配合。因此,我国当前迫切需要构建一个常设的、独立的危机管理协调机制,以实现对危机事件的全面统筹、联动协调、防治兼顾,从而可以降低危机管理的成本,提高危机管理的资源利用率。

此外,还应加强与其它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寻求国际援助,借鉴国外危机管理的一些先进经验和做法,以降低危机带来的危害,提升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

4.结语

危机事件本身并无好坏,如果处理得当,便会转危为安,而一旦失控,有可能会造成毁灭性的灾难。所以,危机发生前,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防患未然;危机发生后,也不必恐慌,应当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尽最大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同时我们应当认识到,政府危机管理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工程,因此,对于政府危机管理的研究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随着时代的演变作与时俱进的探究。

参考文献:

[1]Ali Farazmanded.Handbook of Crisis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M]. New York: Marcel Dekker,Inc.,2001.

[2]Coombs WT.Teaching the Crisis Management/Communication Course.Public Relations Review,2001,(27):89-101.

[3]张凤文.提高政府危机管理水平的对策选择[J].经济导刊,2012(1),第24-25页.

[4]蔡延东.从政府危机管理到危机协同治理的路径分析[J].福州党校学报,2011(5),第28-30页.

[5]吴樟桃.构建科学高效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J].法制与社会,2010(5),第135-136页.

注 释:

①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9),第5页。

②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9),第8-9页。

③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9),第9-10页。

④王茂涛.政府危机管理[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6),第2-3页。

⑤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R].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篇8

关键词:办公室;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

一、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

国内外学者对突发事件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按照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给下的定义:突发事件,通常又称为紧急事件,一般是指突然发生并危及公共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加以面对的重大事件。在概念使用上,除了“突发(公共)事件”外,在学术界和实践部门使用的主要还有“(公共)危机”、“紧急状态”、“灾害事件”等。突发事件侧重于强调事件的不可预测性,强调处置事件的紧迫性和时间性,同时也间接强调,如不及时应对和处置,就可能使突发事件的危害性和破坏性增大,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建立办公室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的建议

(一)宣传教育

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应急管理知识,树立应急管理理念,增强应急管理意识,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以利于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普及应急知识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应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

办公室应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宣传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及应急救援知识;宣传和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增强公众的应急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加强紧急状态下组织状态的教育等,确保在紧急状态下有组织地应对。提高公众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搜集信息

信息搜集是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危机信息的管理是现代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管理是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生命之源。管理信息系统理论认为,管理工作的成败,取决于能否做出有效的决策,而决策的正确程度则取决于信息的质和量。而在公共危机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无论是公共危机的预防、准备,还是公共危机的回应和危机后的重建,必须建立在准确、全面、适时的信息基础之上,因此信息收集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

及时搜集、传递公共危机信息,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公共危机的爆发,而且可以有效地缓解危机造成的严重后果。公共危机管理应该重在危机预警,对于一些带规律性的紧急情况,则要提前准备,多加关注,及时组织报送。一切与公共危机有关的信息,都应准确及时毫无遗漏地搜集。为此,办公室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安排专人或设立专门的机构从事公共危机原始信息的搜集工作。并明确上下级之间纵向的信息通道,同时也要明确同级之间横向的信息通道。提高信息的利用率,重视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从大量现象和数据中找出规律,提高公共突发事件信息搜集水平,使信息充分发挥作用。

(三)制定预案

首先,缩短了危机决策时间,决策者在危机状态下,不需要从头思考如何处理危机,而只要通过对危机特征的识别,直接选择可行方案,把危机状态下的方案设计时间缩为零,把方案设计前移到危机事发前进行;其次,增强了危机决策的科学性,预案是危机事发以前预先制定的,人们有充足的时间对预案内容进行优化、调整,预案中包含了人们过去成功应对危机时采用的知识和经验,体现了知识与经验、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再次,减小了危C决策者的心理压力。决策者在危机状态下通常处于高压状态,有预案为支撑可以大大减少决策者的心理压力,避免了由于决策者心理压力过大而造成的决策失误。但事先制定预案的缺点主要是预案是有限的,而可能发生的危机是无限的,当新类型的危机出现后,决策者可能受基于预案惯性思维的影响而过度依赖于预案,反而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忽视了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因此,办公室在组织制定预案时一定要采取措施提高预案的科学性。

(四)重在预防

突发事件的处置重在预防。办公室要在平时完善各种预案、应急机制的制定与建设的基础上,督促相关部门加强应急演练,增加业务人员在实践中学习、培训的机会,提高应急工作的各类能力。此外,对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进行普查和监控也尤为重要。《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开展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的普查和监控,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力量认真开展风险隐患普查工作,全面掌握本行政区域、本行业和领域各类风险隐患情况,建立分级、分类管理制度,落实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加强地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对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隐患,要组织力量限期治理,特别是对位于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的高危企业,不符合安全布局要求、达不到安全防护距离的,要依法采取停产、停业、搬迁等措施,尽快消除隐患,要求加强对影响社会稳定因素的排查调处,认真做好预警报告和快速处置工作。

几乎所有危机的发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先兆,办公室要督促相关部门加强对各重点部位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当捕捉到这些具有征兆性的信号后,可以进行必要的防范,从而减小公共危机所产生的危害甚至避兔公共危机的发生。

总之,面对各种错综复杂、难以避免的突发公共事件,办公室必须制定出最有效的应急机制,以最快的速度、尽最大的努力化解各种危机。

参考文献:

[1]刘炜霞.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对策研究[J].学理论,

篇9

【关键词】公共危机;危机管理;公共危机预警机制

公共危机预警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是公共危机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实践证明,通常导致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就是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缺失。

一、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往往需要建立公共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危机前预警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首要阶段,主要是对公共危机事件进行监控,提前做好应急准备,选择一个最佳应对方案,最大限度的减少政府和公众的损失。

建立和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区政治,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立现代化危机管理体系的前提基础,也是实现我国政府从被动型应付危机向主导型防范危机转变,从“事后救火”管理向“事前检测”管理转变,从过去担任的危机发生后“救火员”角色向危机发生前“检测员”角色转变的需要。有效和可行的危机预警机在为今后的公共危机治理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组织作出快速反应。建立危机预警机制的目的就是要提高组织在危机发生时的快速反应能力,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

(二)减少危机检测成本,提高危机检测效果。危机预警能减少对危机进行人工检测的工作强度,也就降低了危机检测的人工成本;对于危机预警机制来说,只要系统设计的完善,并且维护得当,危机检测的可信度就会比较高而且稳定,效果就会比较好。

二、当前新疆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薄弱环节

新疆由于其恶劣的生态环境,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样的,复杂的民族关系等引发的公共危机事件较多。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建设不到位,缺乏公众危机教育,缺乏专门机构和完善体系,缺乏专业人员和各部门协调能力,是其主要原因。

(一)危机教育普遍不重视,缺乏相应的宣传教育。

政府官员欠缺危机责任意识,忽视对公众危机意识的培养。在经历了乌鲁木齐7.5事件后,我区政府和民众开始对一些突发公共事件有了感性认识,危机意识和能力比过去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总体水平仍处于较低。

(二)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不融洽。目前,我区现有的公共危机事件管理的层面来看,还没有一个可以直接履行领导,组织,指挥,协调为一体的,管理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综合性的政府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一旦发生一起公共危机事件,表面上看好像这些职能部门各施其职责和权力,但是,在短暂的时间内难以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统一领导,指挥,使得信息和资源的整合,从而耽误救援,恢复和重建的良机。

(三)公民,媒体等社会力量参与不够。我区目前的公共危机管理方式仍处在“强政府”,“弱社会”的管理模式之下。即发生突发公共危机时,政府承担所有负担,因而社会自救能力相当脆弱,公众组织化资源缺乏。一旦发生公共危机事件,由国家与政府的财政力量与治理能力动员来解决,缺乏慈善机构,各种志愿者组织和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公众自愿援手,但不知伸向何处的现象,这自然会导致分散的,单个的慈悲之心很难形成的救助力量。

(四)公共危机预警方法,预警设备和预警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目前,我区各级地方和基层政府基本上建立了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但在实际工作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在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中的应用还不是那么深的层面。有些只能部门,甚至偏僻的地方政府,没有真正将预警设备和预警技术运用到实际的公共危机预警工作中去。

三、构建新疆突发公共危机事件预警机制的路径

作为整个危机管理工作的起步,公共危机预警工作进行的是否有效决定着公共危机管理工作每一环节的是否有效并其发展趋势。因此,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有效和无效直接影响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工作绩效。

(一)强化危机意识,加强高素质专家队伍的建设。完善的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离不开高素质的专家队伍的建设。目前发生的各种公共危机突发事件,都与公众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方法能力不足有关。因此提高公众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危机事件爆发的频率,也有利于群众主动参与和配合政府的进行危机预警工作。

(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和健全政府预警的法规体系,目的在于保障我国政府预警“有法可依”,明确政府预警的法律依据。一是,制定出相关的制度与法规,规定预警机构有从相关部门,行业,企业,单位等获取有关信息的权力和向预警机构通报真实信息的义务。二是政府预警的法规制度要体现出激励奖惩作用。

篇10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研究的兴起

战略一词在我国古代是指指导战争的谋略,即克敌制胜的良策。比如,春秋时代,孙武的《孙子兵法》就蕴含着丰富的战略思想。在西方,战略(strategy)一词来源于希腊语strategos或演变出的stragia,前者意为将军,后者意为战役、谋略,均指指挥军队的艺术和科学。二战后,战略概念开始应用于工商管理领域。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西方的学者们主要强调战略计划的必要性,在70年代后,人们又在企业战略研究中引入了战略管理一词,战略管理的思想和方法随后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战略管理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在20世纪80年代初,战略管理引起了公共部门的重视。自60年代末70年代初起,特别是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过后,所有西方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出现了经济停滞、高失业和高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现象。滞胀导致了政府的严重财政危机、人们对政府的信心受挫。然而,对于政府所面临的一系列社会、政治问题,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根本无能为力。因此,为了提高政府行为能力,增强公众对公共权力效能和未来的希望,政府部门迫切需要采用新的管理技术或管理系统,以提高政府管理绩效,摆脱困境。新公共管理运动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兴起的。

新公共管理运动以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各国的政府改革为先导,迅速席卷了世界各国。尽管各国政府改革的起因、议程、战略、改革范围和改革力度等不尽相同,但都具有一个相同或相似的基本取向,这就是采用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管理水平,例如,波立特(C·Plitt)在《管理主义和公共服务:盎格鲁和美国的经验》一书中认为,新公共管理主义主要由本世纪初发展起来的古典泰勒主义的管理原则所构成,即它强调商业管理理论的理论、方法、技术及模式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运用。在这一时期,私营部门的大量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被应用到公共部门中,比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和战略管理等。由于公共管理研究没有一个统一的研究角度,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通常从自己的学科角度来研究公共管理。布鲁得利、沃图勒和雷利指出,公共管理研究者主要来自三个领域:公共行政学、商业或管理学和公共政策学。其中,一些来自工商管理领域的学者从战略管理理论出发,试图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应用于公共部门;同时,一些公共行政学者、公共政策者也认识到战略管理理论对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意义,他们开始大胆地借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正是来自于工商管理领域、公共行政学和公共政策学的学者们的推动,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公共管理研究的浪潮中诞生了。比如,哈伯德(MHubbard)将管理主义模式(即新公共管理)的内容归纳为十大趋势中就提到战略管理,主管的战略角度和战略管理实践的强化;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分离,即核心部门集中于战略管理和计划,设立独立执行机构来执行政策。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研究内容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