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展望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9: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宏观经济展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综合来看,我们预计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对2015年GDP整体增长将分别贡献3.5%、2.9%和0.8%。环比来看,我们预计受国内需求持续低迷的影响,2014年第四季度和2015年第一季度的季调后GDP环比年化增长率将分别降至7.0%和6.3%(而2014年第二季度和2014年第三季度的平均增长率为7.9%),但随着政策放宽的影响逐渐显现,2015年第二季度起环比增速会有所回升。我们预计2015年2-4季度的GDP增长率分别为7.1%、8.0%和7.3%(均为季调后的环比年化增长率)。如果按同比计算,我们预计2015年的季度增速分别是7.3%、7.1%、7.1%和7.2%。
宏观政策方面,12月初举行的年度经济工作会议将保持“稳增长”列为2015年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在我们看来,这意味着政府的政策将集中在预防下行风险,包括宏观风险和金融风险。我们认为,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来看,2015年的增长底限是7%。我们预计,政府将加大中央政府的财政赤字目标,并混合运用传统(降息和降准)和非传统货币工具,推动货币宽松政策。此外,政府将采取措施稳定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的下滑趋势,这两大投资的放缓一直是拖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01
消费仍然是增长的一个稳定要素
消费一直是经济增长的稳定来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名义价值计算)2014年大部分时间里都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增速,大约12%的同比增长率(图3)。事实上,从数量上看,零售额回升势头最近还有所上升,11月份季调后的3个月环比年化增长率达到13.4%。总体来看,最终消费对2014年前三季度的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5%(较2013年同期的45.9%小幅提高)。
我们预计2015年名义零售总额增长将相对稳定地保持在11.7%左右(略低于2014年11.9%的预期)。考虑到2015年CPI通胀率预计将放缓至1.5%(自2014年的2.0%),这意味着零售总额的实际增长步伐略有加快,而总消费对2015年的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在3.5个百分点左右。
从结构上看,中国经济的逐渐再平衡对于相对稳定的消费增长是有支持作用的,尽管固定资产投资和制造业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增长放缓。引人关注的是相较于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主)的波动, 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的增长步伐一直相对稳定。第三产业的产出份额稳步上升,从2010年的43.2%增长到2013年的46.1%(见图4)。2014年前三个季度,第三产业活动同比增长7.9%,高于第二产业7.4%的增长率。
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再平衡对劳动力市场影响显著。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服务行业一般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整体经济逐步放缓的情况下,经济上的这种结构性调整应该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有助于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图表5)。事实上,虽然中国2014年经济增长率(按我们预测的7.4%同比增长率计算)可能会低于政府7.5%的目标,但1-9月份新创造的就业机会就达1,082万,已经完成了1,000万的政府全年就业目标。因此,2014年前三季度,全国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同比实际增长8.2%(名义增长率为10.5%),跑赢了7.4%(名义8.5%)的GDP实际增长率。相对稳定的劳动力市场和居民收入的突出表现,将可能继续为2015年消费增长的平稳走势提供有力支持。
02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放缓
我们预计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速将放缓至14.5%左右(低于2014年15.8%的增长预测)。在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这三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构成要素中,前两类在2015年的增长可能会继续放缓,而政策性扶持有望继续为稳健的基础设施投资提供支撑。
2014年,房地产市场增长放缓一直是最大的宏观拖累因素。展望未来,由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仍未消除,因此我们预计房地产市场调整将持续到2015年。房价可能进一步下跌,但应在2015年下半年稳定下来。就全国范围而言,房价从顶到底的跌幅预计将在5%-10%之间,但二、三线城市普遍面临着更大的价格下降。2015年全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很可能会进一步降至6%左右,较2014年我们预测的11%-12%的增长率大幅下挫(表2)。因此,房地产投资在2015年可能仍将是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并进一步影响土地出让金收入,以及包括钢铁、水泥和家具等相关行业的需求。
2014年,制造业投资增速稳步放缓,1-11月同比增长率为13.5%,低于2013年同期的18.5%。考虑到大量制造业部门产能过剩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而最近几个月工业利润再度下降,制造业投资可能在2015年仍然难见起色,我们预计2015年同比增长率为11.0%。另一方面,基础设施投资可能会继续得到宏观政策的支持,2015年增长率将达到21.6%(略低于2014年的预计增速22.3%)。
03
出口保持稳定的增长步伐
摩根大通全球团队为2015年勾勒的基准情景是,在发达经济体的带动下,全球经济将实现中幅或小幅高于趋势水平的增长率。如果这一情景成为现实,这将为中国出口行业提供一个相对有利的环境。实际上,引人注意的是净出口对2014年GDP增长的贡献率明显增长:前三个季度,净出口对GDP整体增长的贡献达到了0.8个百分点,相比之下,2013年同期净出口对GDP整体增长的贡献却为-0.3%。展望2015年,我们预计净出口仍将成为增长的促进因素,有望为GDP增长贡献0.8个百分点(净出口的增长,是出口平稳增长与进口需求持续低迷共同作用的结果。进口表现欠佳的原因是,国内需求疲软以及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近期崩盘) 。经常账户盈余可能进一步从2014年占GDP的3.2%,提高到2015年的3.6%。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范围内,新兴市场在2015年有可能会继续维持增长乏力的局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对中国出口的的需求增长。此外,考虑到近几个月来大多数货币对美元贬值,而人民币反而在2014年7-11月间大幅升值了6.8%(以REER计算)。这些因素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内拖累中国出口部门的表现,我们预测2015年的同比出口增长率为6.5%。
04
财政政策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在2015年继续采取“积极”(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这一政策立场自2009年至今一直保持未变。所不同的是,这次增加了一句话:“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
我们预计2015年的财政赤字将增加至20,000亿元(约占GPD的2.9%),高于2014年13,500亿元的财政赤字目标(占GDP的2.1%,见图9)。财政措施将可能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特别是地方政府。2014年,政府宣布财政改革指导意见,大多数财政改革应该在2016年完成(《中国:财政改革迈出第一步》,10月9日)。在已经公布的各项措施中,有关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新规则是非常重要的。总的原则是,对地方政府开支融资要“开前门”,但同时“关后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的框架下,地方政府可以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为公共项目提供资金(中央财政将控制金额),但不能再通过公司或融资平台实体筹集资金。 2015年将是实施这一改革的重要一年。我们预计,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量将由2014年的4,00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万亿元,这也是财政赤字目标上调的原因。2015年第一季度,现有的地方政府债务需要被重新分类,商业项目(如商业地产)应向市场出售,债务应转化为公司债务。我们预计政府将会对现有公共项目的债务偿还给予1-2年的宽限期,然后才会被融资机制的新形式(地方政府债务和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所取代。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财政当局可能会在2015年实施一套为期多年的预算平衡系统,采用三年滚动预算计划的形式,取代目前以年度(自然年度)为基础的财政预算。
第二个方面是税制改革。亮点是增值税改革(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这项改革在2012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涵盖交通运输、邮政和电信等部门。我们预计2015年增值税改革将进一步扩大,覆盖整个服务行业(包括金融服务和房地产服务)。增值税改革,以及可能出现的新的结构性税务措施,都旨在降低服务部门以及小微企业的税负。另一方面,政府也将出台资源税和环境税,而房产税很有可能已经启动了法律程序(正式推出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
第三个领域是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关系。2014年5月,国务院宣布,将选择80个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2014年12月,财政部又公布了30个公共项目进行PPP试点。从长远来看,PPP是减少地方政府融资负担、支持民间投资的一项重要举措。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体现在中央政府财政赤字目标的增加上。然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真正能够有力度,还存在着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包括地方政府债务的政策宽限期、结构性减税的幅度,以及PPP实施进展情况。
05
货币政策
从货币政策方面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使用了“审慎”一词,但同时增加了“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的表述。我们认为,2015年的货币政策将进一步转向宽松,但却会采取一种有控制的方式,力求在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间实现平衡。
我们预计,为应对疲软的国内需求和较低的通胀环境,货币政策将会进一步趋向宽松(集中在2015年上半年)。中国的CPI通胀已从2013年12月份的同比增长2.5%降至2014年11月份的同比增长1.4%,输入型通货膨胀(由于油价暴跌)进一步增加了短期下行压力。我们预测2015年的平均CPI指数为1.5%,平均PPI指数为-1.5%。通胀风险并不是一个政策担忧事项,而低通胀和PPI通缩则将变成更大的担忧事项。
我们认为至少会再有一次降息(很可能是在2015年第一季度),和两次降准,每次各50个基点,很可能分别在2015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此外,如果监管机构将银行同业存款纳入贷存比计算范围(这将会增加法定储备金),存准率可能会再次下调100个基点。这些政策举措很可能将会伴以其他定向宽松措施,其中包括抵押补充贷款(PSL)、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公开市场操作。
在2014年前10个月内,中国人民银行没有采取传统的货币宽松措施(下调利率和存准率),而是采用了一种新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包括下述特征:(i) 引导市场利率走低并尝试建立一种基于利率的传导机制(图12);(ii) 采用定向宽松措施(如PSL、MLF、定向下调存准率);(iii) 调整信贷结构,提高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率(通过收紧影子银行活动的相关规定),继续放缓信贷增长速度(图13和图14)。新操作框架的目标是减少与传统货币工具有关的结构性问题(例如地方政府实体/国有企业和小公司在信贷市场内的不平等待遇),但是对银行贷款利率的影响有限。
2014年11月21日的意外降息是货币应对机制发生变化的信号。低迷的国内需求和较低的通货膨胀是降息的直接触发因素。另一方面,新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对降低银行对公司的平均贷款利率影响有限。此外,新操作框架缺乏透明度和具备的行政管理特征也饱受诟病。到2015年,我们预计货币当局将会采用传统和创新货币工具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实现降低公司融资成本的优先任务。
06
人民币仍将保持相对稳定
从宏观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汇率政策将是2015年中国最复杂的宏观政策之一。总体上,从外部来看,我们预计2015年中国的经常项目盈余将会扩大至GDP的3.6%,人民币将会在一个较窄的区间内交易。经常项目盈余扩大将会逆转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稳步下行趋势,体现了出口将在发达市场的增长预期和近期的油价崩溃(有助于减少中国的进口账单)的推动下稳定增长。特别是,仅从油价影响方面考虑,我们估计油价每下跌10美元将会使中国经常项目盈余占GDP的比例提高约0.3%。
与此同时,美元升值将是2015年人民币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我们预测美元将对其他主要货币升值,驱动因素是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分歧(美联储很可能于2015年6月开始加息,但是我们预计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将会扩大量化宽松政策)。引申来看,大多数新兴市场货币可能会跟随欧元和日元兑美元贬值,竞争性贬值的风险不应被忽视。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从实际有效汇率来看),将会拖累出口,而出口是目前经济前景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由于经常项目盈余扩大和美元逐步升值相辅相成,我们认为人民币在2015年最可能发生的情况就是保持在区间内波动的状态(兑美元在6.10到6.30的区间内),并于2015年底保持在6.15不变。
07
经济改革将会继续推进
我们预计经济改革在2015年将会继续推进。优先领域将是财政改革、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和户籍改革。此外,较低的通胀环境为推进资源定价改革(如水、电、天然气、运输)提供了一个好机会。正如在过去一样,改革将会采取渐进的方式,力求最大程度降低每一步的阻力,同时将潜在风险保持在控制范围内。
财政改革在2014年已经取得鼓舞人心的进展,包括公布了财政改革计划、修订了《预算法》、进一步扩大了增值税实践范围和降低了小微企业的税率。财政改革在2015年将会继续推进,我们预计三个优先领域将是:(i) 对地方政府债务重新分类并改革地方政府的预算管理体系;(ii) 进一步扩大增值税改革,力求囊括整个服务业;(iii)采用公私合营(PPP)模式支持公共项目。
金融改革在2014年将会进一步推进,包括将存款利率溢价从10%提高至20%、将美元/人民币汇率的每日波幅区间从±1%扩大至±2%、推出了沪港通、批准了私营银行并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点区成立后批准了3个自贸区(天津、广东、福建)(更多内容请参阅《关于中国的十个问题》,11月28日)。2015年,我们预计在下述领域将会有进一步进展:正式引入存款保险计划并进一步扩大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利率市场);增加资本项目开放渠道和提高现有配额(如RQFII),并有可能将A股纳入MSCI指数; 资本市场改革,例如国内股市的IPO制度和退市制度;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政府的措施包括在2015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五年一次的复核中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系统。
国企改革的目标是提高国有企业部门的效率。除了少数中央企业的试点改革外,很多地方政府也在2014年公布了国企改革计划。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哪些行业能被划归为“有竞争力”,由此能够向私营部门开放;混合所有制结构的执行; 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
户籍制度改革看起来将先于和建立统一社会福利制度的举措。通过将这些改革分解成小步进行,将能够避免出现僵局。未来几年内,户籍制度改革将在中小城市执行,将会采取一种统一的居住管理制度。从来看,短期的侧重点将是土地确权(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这可能需要花费几年时间,但却是在全国范围内允许转让经营权的一个必需步骤(的关键)。
08
风险因素
经济改革通常会伴随着相当大的短期风险,而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将增加中国经济和政策前景的不确定性。除了前述基准情景,我们希望突出强调2015年面临的四大风险因素。
第一个风险因素是房地产市场的演变。在2014年全年,房地产市场已经看到房价、住房交易及新开工面积下跌,同时房地产投资继续放缓。我们的估测显示,房地产投资放缓(从2013年增长20%降至2014年增长11-12%)将会拖累GDP增长约1个百分点(包括对相关行业的影响),并可能在2015年进一步拖累GDP增长0.6个百分点(假设房地产投资增长将在2015年进一步下滑6%左右)。
我们预计政府在2015年将会继续放宽房地产政策,力求放慢调整过程。可能采取的方案包括降低抵押贷款利率(由于降息)、税收优惠和降低二套房抵押贷款预付款要求(目前最低为60%)。由于供应过剩,房地产市场很可能会继续调整,但是势头可能会有所缓和,而由于政策变化,房价在2015年下半年可能会企稳。
一个较大的不确定性因素是商业房地产部门,这个部门约占房地产投资总额的25%,面临着相似的供应过剩问题。自2010年开始,住宅和商业房地产部门的在建建筑面积和已售建筑面积比率已经大幅上升(尽管该比率在住宅和商业部门不能全面比较,原因是大量商业房地产是供自用而非出售)。尽管住宅房地产投资已从2013年的同比增长19.4%降至2014年前11个月的10.5%,但是商业房地产投资在同期内仅从30.9%温和降至22.7%。特别是,写字楼投资增长在2014年下半年再次提速。商业房地产可能成为未来数年内的低迷源头。
第二个风险因素是全球油价冲击。全球油价在2014年下半年暴跌,这为中国的通胀动态带来下行压力,但却有助于扩大贸易顺差。全球油价持续下跌在总体上有利于中国,但是油价动态的巨大不确定性是2015年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第三个风险因素是人民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已经重申人民币汇率已接近均衡,美元/人民币在未来将会保持双向波动状态。但是,美元的持续升值意味着,如果人民币对美元依旧保持稳定,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将会大幅升值。这将会增加国内制造商的压力,而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和全球需求疲软,国内制造商的相对竞争力已经恶化。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可能会推进汇率体制改革,将美元/人民币的双边汇率转变为贸易加权货币篮子(如实际有效汇率)。这种转变将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将会适度贬值,但从实际有效汇率来看却会温和升值。
篇2
2010年以来,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复苏进程逐步减缓。面对低增长、高失业率与高财政赤字的两难处境,两国政府选择了前者作为当前政策主要着力点,而将解决财政赤字问题暂时搁置。为进一步刺激经济,增加就业,美、日一方面陆续推出新的经济刺激计划;另一方面继续将基准利率维持在零或接近零利率的历史低位,并开始重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一)推出新经济刺激计划
2010年2月1日,奥巴马政府向国会提交了总额超过3.8万亿美元的2011财年预算报告。其中包含了1000亿美元的新刺激经济计划,涉及个人及中小企业减税,基础设施开支及清洁能源计划等领域。3月份,为扩大本国产品的市场,提升就业率,美国政府公布了首个以推动出口为目标的专门战略――国家出口战略,计划将出口在未来5年内翻一番。随着二季度经济增长放缓和国会中期选举的临近,奥巴马在9月6日和8日接连提出了总额达3500亿美元的新经济刺激计划。
2010年1月29日,日本国会通过了鸠山内阁提出的2009财年第二次补充预算方案,授权政府实施总额7.2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以改善就业、帮助中小企业融资和促销环保类商品。9月10日,菅直人内阁推出了其上台后的首份经济刺激计划,总额达到9150亿日元。10月8日,为应对通货紧缩和日元升值所带来经济下行风险,日本政府在间隔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再次出台刺激措施,规模也上升至5.05万亿日元。
美、日两国政府相继推出的经济刺激方案中既包含了刺激消费,增加就业等短期目标,也涉及到了更新基础设施,扶持新兴产业等远期发展战略。但从资金分配看,其政策重心仍是力图在短期内通过减少个人和企业税收,增加政府公共支出来刺激国内消费和投资,达到带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的目的。由于制造业和建筑业是美国在本轮衰退中失业最为严重的两个行业,就业人口分别减少了15%和25%,其刺激政策也相应的集中在这两个行业以及零售业。而日本则由于出口对其经济增长和就业影响较大,政策重心较为偏向出口部门。
(二)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
在陆续推出经济刺激计划的同时,两国央行继续实施低利率政策以维持国内宽松的信贷环境。美联储自2008年12月以来,一直将联邦基准利率的目标区间维持在0―0.25%不变,并一再重申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利率在“异常低位”。随着美国经济的大幅放缓,11月3日,美联储宣布了规模达6000亿美元的国债购买计划,以进一步刺激支出和信贷。
2010年10月,日本央行为阻止日元进一步升值和经济下滑,将隔夜拆借利率从0.1%降至零至0.1%,时隔4年再次实行零利率政策。降息的同时,日本央行还推出了5万亿日元的资产购买计划,在主要发达经济体中率先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
此外,汇率政策也成为两国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联储自实施低利率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实际上是实行了美元贬值政策。弱势美元有利于减少美国的贸易赤字以及奥巴马政府5年出口倍增计划的实现。随着美元持续贬值,日元出现被动升值。为应对日元走强对出口造成的不利影响,日本政府要求日本中央银行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必要时采取包括干预汇市等在内的措施以阻止日元升值。在9月14日日元汇率刷新1美元兑83日元的15年低点后,日本央行开始在外汇市场上直接抛售日元以压低日元汇率,这也是日本央行6年多来首次直接干预汇市。
二、欧盟各国延续宽松货币政策,并陆续推出财政紧缩计划
进入2010年,欧盟各国为刺激经济继续保持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欧洲央行、英格兰银行分别将基准利率维持在1%和0.5%的水平上。而债务问题在2010年以后逐渐由希腊一国蔓延至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和意大利等欧盟国家,并在4月演变成为一场波及欧洲多个国家的债务和欧元信用危机。债务危机使得欧盟各国开始下决心整顿政府财政并相继出台了各自的公共支出紧缩计划。在各国推出的紧缩计划中,主要包含了“节流”和“开源”两方面的内容,“节流”主要是改革退休制度、削减公务员岗位和薪酬以及政府在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开源”则主要是增税或开征新税以增加政府收入。
债务危机发生后,希腊、葡萄牙、爱尔兰、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相继推出了公务员减薪和削减债务方案。6月,德、法、英三国也提出了各自的紧缩计划。6月7日,德国内阁通过了分4年削减816亿欧元的财政紧缩方案,计划将德国政府债务占GDP比重由目前的5%降至3%以内。方案包括裁减至多1.5万个公共部门的工作岗位,针对银行、航空旅行和核电业征收新税等措施。6月12日,法国政府宣布采取紧缩措施,计划在未来3年中削减450亿欧元的公共开支,以便把法国国债占GDP比例由8%降到3%以下。6月,英国推出了近30年来最严厉的财政紧缩预算《紧急预算案》,并于10月20日公布了具体的紧缩措施。为降低财政赤字,英国政府计划未来5年削减830亿英镑的财政预算。
三、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及展望
(一)新兴经济体进一步调整国内经济结构
多数新兴经济体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有利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和部分资产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从而为经济实现平稳增长提供保证。但与此同时,由于仍存在诸多结构性问题,受货币政策收紧、财政刺激政策陆续到期以及发达国家经济疲弱造成的外需不振等因素影响,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出现放缓迹象。
对于未来的政策取向,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过快上涨,限制国际资本流入仍是这些国家一段时间内面临的主要问题;长期来看,新兴经济体需要及时调整国内经济结构,改变过度依赖外部需求的经济发展模式。IMF在其秋季《世界经济展望》中就指出,“新兴经济体要实现危机前那种增长率,将需要进一步重新平衡其增长,使其转向依靠国内增长来源,这也有助于实现必需的外部重新平衡”。
(二)美国、日本经济刺激措施效果有限
美国和日本推出的新经济刺激计划短期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两国的经济增长,长期来看,则可能会给世界经济带来不利影响。两国出台的刺激政策中所涉及的个人及企业减税、商品销售、出口补贴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有助于提振国内消费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但其对经济的刺激效果将十分有限。
首先,此次两国推出的刺激计划总体规模要小于前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其对经济的刺激力度可能要打一定折扣,难以使经济重现今年一季度的复苏势头。
其次,计划中包含的更新基础设施,扶持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等措施虽然在长期中可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但目前来看,受制于创新周期以及新技术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的时间限制,短期内很难对拉动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起到实质性作用。
第三,单靠一轮经济刺激计划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美日两国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对美国来说,要实现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就需要扭转制造业持续下滑和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趋势。但从目前来看,美国在低端制造业并不具备劳动力比较优势,高端制造业又面临日、德等发达国家竞争,其工业产品很难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依靠传统制造业难以实现奥巴马提出的“再工业化”和出口倍增计划的目标。日本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则在于过度倚重出口,在外需不振和日元持续升值打击下,日本出口短期难以为拉动经济增长作出大的贡献。此外,奥巴马9月提出新一轮刺激计划的用意更多是为即将到来的国会中期选举造势,近期难以付诸实施。
长期来看,高额的政府债务可能将迫使两国政府采取财政赤字货币化措施。随着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的推出,两国政府债务将进一步高企。2010年美国预算赤字将达1.34万亿美元,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为9.1%。日本债务总额更是达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两倍多。在利率接近零的情况下,为刺激经济和缓解财政压力,两国央行只能重启购买国债的量化宽松政策为经济注入流动性和替政府债务融资。截止目前为止,美国和日本已经分别推出了6000亿美元和5万亿日元的资产购买计划。由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特殊地位,美国重启量化宽松政策可以通过美元贬值向国外转嫁刺激经济的成本和削减外债水平,而其他国家货币被动升值将使各国采取竞争性货币贬值措施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将加剧国际纷争、引发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欧盟被迫放弃短期增长目标,着力经济结构调整
欧盟各国推出的财政紧缩措施短期内将对欧洲经济复苏产生不利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一方面可以降低成员国政府债务负担,使债务占GDP比重达到或接近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3%的标准,增强政府财政收支的可持续性,有助于重建市场对欧元乃至欧洲经济增长的信心;另一方面,各国推出的财政整顿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劳动市场活力和企业的竞争力,缓解欧盟内部的经济结构失衡,从而为欧洲经济提供持续的增长动力。
长久以来,欧洲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过度发展使这些国家超过半数的公共开支都被用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领域里,而政府在研究和创新等领域的投资相对不足。债务危机在某种程度上为欧洲各国解决这些长久困扰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问题提供了一个契机。面对国内工会组织和反对党的抗议示威,各国政府形成了空前默契与共识,纷纷表明整顿财政的决心。而且,各国暂时将增长目标让位于财政整顿是为了未来更为持久的经济增长。2010年6月17日,欧盟举行夏季首脑会议并公布了“欧盟2020战略”。各国首脑在战略中提出,在未来10年中将使欧盟经济实现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灵巧增长”,以提高资源效应、提倡“绿色”、强化竞争力为内容的“可持续增长”,以扩大就业、促进社会融合的“包容性增长”。
(四)全球经济复苏有赖于国际间的政策协调
金融危机期间,世界主要经济体间的国际协商以及政策合作在恢复信心和避免危机深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国协作推出的经济刺激政策成功遏制了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趋势。然而,危机后世界经济不均衡的复苏态势使得各国进行政策协商和协调的难度不断加大,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变得更为脆弱。
在6月份举行的G20多伦多峰会上,各国首脑尽管在巩固财政基础,加强金融监管以及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方面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在制定同步的经济刺激退出策略上的矛盾和分歧难以协调。会后声明不得不在强调加强复苏的同时,表示各国可以根据各自国情量身定制自身的政策行动。各国各自为政的政策举措将导致全球经济中的摩擦加剧,并有可能进一步引发国际冲突或者贸易保护主义。
篇3
一、宏观调控取得的积极成效
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国政府推出了“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一整套政策组合扭转了经济从偏热状态向过热状态进一步加速的可能走势,2005年国民经济在高位平台上稳定增长。经济总量矛盾缓解的同时,结构性矛盾也得到改善,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明显增强。
1、农民增收缩小了城乡消费市场增速差距,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冷热不均现象有所改观
2005年中央继续加强支持“三农”的政策力度,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好形势得以延续。2005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586元,实际增长12.5%,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1.6个百分点。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实际增长5%以上。农民收入增幅的提高,促进了农村消费品市场的活跃,使我国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城乡市场全面走旺的局面。今年1-9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0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城乡市场零售额分别增长14%和11%,增幅差距由去年同期的5.1个百分点缩小到3个百分点。城乡消费品市场销售趋旺,使前几年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一热一冷的局面有所改观,1-8月份城镇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4%,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的差距同比缩小了3个百分点。
2、轻重工业的增长更加协调,煤电油运瓶颈压力有所减缓
2003-2004年,我国一直呈现重工业增速明显快于轻工业的经济增长特征。2003年重工业增长18.6%,快于轻工业4个百分点;2004年重工业18.2%,快于轻工业3.5个百分点。2005年1-8月份出现了转折性变化,重工业增速从去年同期的18.6%下降到16.9%,增幅下降1.7个百分点。重工业快于轻工业的增速差距由去年同期的3.2个百分点缩小为2个百分点,8月份当月缩小为0.7个百分点。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增速差开始缩小,表明经济开始朝着恢复均衡、稳定增长的方向变化。
在重工业增速回落的影响下,交通能源等“瓶颈”压力有所减缓。1-8月份发电量增长13.4%,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能源生产总量增长10.3%,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2.6个百分点;全社会货运量增长9.5%,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3.7个百分点;沿海港口吞吐量增长18.2%,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5.7个百分点。
3、投资增速平稳回落,投资结构有所改善
今年以来,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政策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并加大了对房地产投资的调控力度。1-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115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4%,增幅同比回落2.9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8920亿元,增长22.3%,比去年同期回落6.5个百分点。8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为1333亿元,比7月下降了61亿元,下降了4.38%。
从产业看,农业投资得到加强,工业投资增速放缓,第三产业投资增速基本保持稳定。第一产业投资396亿元,同比增长20%,比去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17330亿元,增长35.2%,比去年同期下降6.5个百分点。从行业看,煤电油运等国民经济薄弱环节投资增速加快,钢铁、铁合金等产业投资增速明显回落。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546亿元,在去年同期增长63.1%的基础上同比又增长81.9%,增速提高18.8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770亿元,增长25.6%,增速提高10.6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投资504亿元,增长39.2%,增速提高43.2个百分点。黑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1492亿元,增长25.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0.9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757亿元,增长16.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5.3个百分点。
4、就业形势逐步好转,物价上涨压力明显减弱
今年以来,经济增长保持高位运行,消费品市场活跃,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带动了就业形势的好转。1-8月新增城镇就业73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82%。预计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4.2%,低于4.5%的调控目标。
在经济增长保持较快速度的情况下,2005年出现了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物价指数先于经济增长率回落的局面。由于粮食价格的稳定和工业品供过于求局面的加剧,居民消费价格小幅走低。1-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升2.1%,比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5%,涨幅同比回落0.9个百分点。今年对房地产价格加大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后,房价上涨幅度在下半年开始放缓。8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月上涨6.3%,上涨幅度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经济快速增长、价格基本稳定、就业形势好转的组合表明经济形势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综合分析,预计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4%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第二产业增长11%,第三产业增长9.3%。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3%,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8%,名义增长率回落0.5个百分点,实际增幅提高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回落1.9个百分点;外贸呈现出口增速明显快于进口增速的格局,预计出口总额增长29%,进口总额增长19%,全年贸易顺差接近1000亿美元,贸易顺差比上年扩大650亿美元。(具体指标预测见附表1)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在国民经济转入稳定增长阶段后,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周期性自发波动、国内扩张性冲动惯性、国际市场变化等多种力量交互作用,经济运行出现了更加复杂的局面,既有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增多、工业生产增速居高不下的趋热迹象,也有企业利润下滑、物价连续走低的趋冷讯息。我们认为,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形势变化中,以下三个方面是经济运行中最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1、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惯性冲动依然强烈,产能过剩的行业明显增多
固定资产投资是当期的需求,下期的供给。前几年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必然逐步形成巨大的新增生产能力。今年以来,产能过剩的压力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出现。水泥、电解铝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已经显现,电解铝行业125户生产企业中已经有39户停产,55户净亏损。全国约有4400多个水泥企业,已经有1900多个企业处于亏损和微利局面,水泥行业上半年实现利润下降77%。我国今年钢产量将突破3亿吨,达到3.32亿吨,比上年增加5900万吨左右,产大于需已成必然。汽车、平板玻璃、化纤甚至包括电力等行业也隐含着这种风险。
虽然今年中央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控制力度不减,但各地加大投资、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冲动依然十分强烈。特别是6-8月份,新开工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明显增多。1-8月份新开工项目11.4万个,同比增加19808个,增速由去年同期的7.4%提高为21.1%;其中,6月份新开工2.4万个,7月份1.4万个,8月份1.9万个。投资在建规模偏大,新开工项目增多,电力、煤炭等部分行业无序建设现象突出,这将造成未来数年产能过剩更大的压力,引发价格下跌、利润缩小、银行不良贷款增多等一系列问题。
2、贸易顺差连创新高,外需比重过大隐含经济波动风险
今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出现进口增速明显放缓而出口依然保持强劲增势的新局面。1-8月我国出口4756.7亿美元,增长32%;进口4154.4亿美元,增长14.9%,贸易顺差高达602.3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逆差10亿美元左右。今年前8个月形成6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超过去年全年的净出口增量,既有正常的合理的因素,也有一些特殊的不正常因素。
从正常合理的因素分析,一是近年来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规模较大,形成巨大的加工贸易生产能力,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50%。贸易顺差中,加工贸易创造的顺差占总顺差的62.1%。二是在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国内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从加速增长转入稳定增长,再加上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过大,使国内对投资品的进口需求减弱,一般贸易进口增速明显回落。1-8月一般贸易出口增长35.3%,比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一般贸易进口增长9.2%,比上年同期下降28.6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实现顺差228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一般贸易为逆差148亿美元。三是前几年我国时处入世之初,每年关税水平调整幅度较大,企业为了享受关税下调的好处,下半年少进口,集中在年初大量进口,因而造成我国年初出现贸易逆差,下半年恢复顺差的现象。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今年年初关税下调幅度比前几年缩小,年初集中进口的现象基本消失,因而年初便出现贸易顺差。
从特殊的不正常的因素看,今年以来,国内出口企业普遍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外可能对我国产品实行贸易设限政策的预期。在这两种预期的作用下,企业普遍想方设法早出口、快出口,尽量抢在国外采取贸易设限措施之前多出口,抢在人民币升值之前多出口。为抢在欧美封关前出口,6、7两个月纺织企业纷纷加班加点赶定单,压价抢关出口。同样是人民币升值预期,使许多企业尽量少进口、晚进口,以避免汇率损失。
经初步测算,预计今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35%,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大超过往年的正常水平。我国经济增长过份依赖外需隐含着巨大的经济波动风险。同时,巨额贸易顺差带动外汇储备额的超常规增长,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引发国际贸易摩擦。国际收支严重不平衡成为宏观调控四大目标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3、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对我国经济持续平衡发展的压力逐步增大
2005年以来,国际油价和其它初级产品价格在大幅上涨两年的基础上继续攀升。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编制的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指数显示,8月份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水平在7月份小幅回升后继续提高,主要反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现货价格水平的中价国际A指数比上月上升2.13%,比去年同期上升15.33%;反映期货价格水平变化的中价国际B指数比上月上升4.82%,比去年同期上升28.61%。
虽然我国对成品油价格和电价等资源类产品价格采取了适当的控制措施,国际油价和国内煤炭价格对国内各行业的成本推动压力没有完全释放出来,但1-8月,我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还是在去年同期上涨10.4%的基础上又同比上涨9.5%,由于我国大多数工业品处于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上游成本只有小部分可能通过工业品出厂价上涨转嫁出去,主要消化渠道是压缩企业利润。今年以来,我国多数加工工业企业利润增幅明显下降。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64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7%,增幅同比下降17.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1373亿元,同比增长53.1%,增幅同比上升44.4个百分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利润下降35.4%,化纤行业利润下降34.3%,建材行业利润下降14.8%,电子通信行业利润下降6.5%。
国际油价和其它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和高位运行,有可能对我国经济造成“滞胀”的负面影响。初步预计,2005年国际油价平均为每桶55-60美元左右,同比上涨35%-45%,根据模型测算,如果国际油价上涨完全传导到国内,将导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减缓0.5-0.7个百分点,国内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8-1.2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3.2-4个百分点。输入型“滞胀”压力对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不利影响必须高度重视。
三、2006年经济形势展望和多方案比较测算
1、国内外环境分析
从国际环境看,2006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据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预测,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与2005年大体持平,世界贸易增长率略高于2005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在保持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的制约因素。首先,如果美联储在2006年继续执行其既定的稳步调高利率的政策,将不仅对国内需求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会影响其它地区的利率政策,世界各国经济都将受到影响。其次,油价居高不下,给世界经济带了不利影响,尤其对发展中国家冲击更大。2006年,全球经济持续增长造成对石油的需求继续旺盛,会使石油价格维持高位。总体上看,我国2006年经济增长的国际环境仍然较好,但高油价和国际贸易摩擦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从国内环境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各个领域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特别是金融体制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保证了信贷和土地的调控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将进一步显现。全国各地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随着前几年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陆续投产,国内支持经济增长的供给能力更加宽松,煤电油运的紧张状况将进一步得到改善。但部分加工工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将明显加剧,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小幅升值对各行业的影响需要逐步消化,国际石油和其它初级产品价格高涨对部分行业的成本推动难以通过市场价格上涨得以解决,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
从国际环境、国内体制政策环境和供给条件看,2006年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有利因素较多。特别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等国内需求的中周期增长因素趋势不变,为我国2006年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投资、消费、进出口三大需求变化趋势
(1)固定资产投资在快速增长过程中平稳回落。2006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将呈现快速增长中平稳回落的态势。2005年1-8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9975亿元,同比增长28.4%,增速提高1.5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占施工项目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7.3%提高为64.3%。从2005年新开工项目情况看,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惯性较强;加之,“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将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有可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之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将呈现平稳回落态势,一是中央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力度不减,特别是对土地的控制仍然较严,近期对部分地方出现的“以租代征”的错误做法叫停,各地在逐步消化了前几年过快征用的农地后,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对固定资产投资的约束在明年将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二是今年以来银行中长期贷款增幅逐步下降,8月末,中长期贷款余额7.69万亿元,同比增长17.8%,增幅同比低8.1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增速放慢将影响明年的投资增速,特别是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速。三是加工工业产能过剩问题明年将更加突出,部分行业产品成本上升、价格下降使利润空间明显压缩,必然降低企业投资意愿,约束部分行业的投资扩张。四是今年以来,随着贸易摩擦加剧和国内产能过剩压力加大,部分行业外商向我国的产业转移放慢,1-8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79.93亿美元,同比下降3.02%。多年少见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下降对明年固定资产投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消费品市场稳中偏旺。2006年消费需求保持较快增长的有利因素较多。首先,农民收入连续两年保持较快增长,农村消费结构稳步升级。由于国家支持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粮食保护价政策有利于农业再现增产增收的局面。2005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增长6%左右,农民收入连续两年呈现较快增长,对于改变农民收入预期,扩大消费支出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农村以家用电器为主的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已由沿海扩展到越来越多的内陆地区。
其次,城市居民收入继续有较大增加,中等收入阶层消费成为城市商业市场主要推动力量。2005年部分地方政府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失业人员补贴等政策措施。2006年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800元到提高1500元,将有更多的地方政府在收入政策上向中低收入者倾斜,公务员工资结构调整将提高公职人员收入水平,并将带动城市工薪阶层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挖掘他们发展型消费的潜力。
第三,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有助于扩大即期消费。国家财政支出更加注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出台了较为严厉的制止教育高收费、乱收费的措施,部分城市推出中小学义务教育免费政策。有关部门对医院收费加强监督,医疗统筹面继续扩大。国家财政将住房改革的货币补贴落到实处,对住房不达标和无房人员进行货币补贴等等。随着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和人性化设计,居民对未来预期不断看好,消费需求将不断释放。
2006年消费增长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一是受高油价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汽车和住房消费难以重现旺市。二是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
(3)进出口增速差距有望缩小。2006年,我国外贸发展的有利因素是: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的基本面尚好,世界贸易增长速度有所加快。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不断升级,出口产品竞争力明显提升;受国内需求降温影响,投资形成的加工生产能力使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迫使企业努力扩大出口。此外,随着结构性投资过热的逐步缓解,能源、基础原材料、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总体短缺的格局将带动进口增长逐步回升。加入世贸组织积极效应将进一步显现,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热情进一步高涨。
不利因素主要是:① 2005年1000亿美元左右的顺差规模将成为我国外贸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无论国际、国内都将采取措施施加影响。②人民币汇率机制的调整及人民币升值将成为影响2006年进出口的重要因素。③煤电油运供应紧张、国内市场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以及环保压力的增大、贸易摩擦的急剧增多、出口退税地方分担压力、抑制“高能耗产品”出口的最新措施等问题都将对我国外贸出口产生抑制作用。
3、2006年不同政策和环境组合下经济增长的三种可能前景
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特别是充分考虑“十一五”规划实施第一年,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政策需要,我们测算了2006年不同环境和政策力度下国民经济高、中、低三个不同增长前景(详见附表2)
(1)中方案。世界经济继续维持平稳增长格局,石油价格保持在2005年全年均价水平(每桶55美元左右)而不出现大幅上涨,国内外没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宏观调控政策继续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2006年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减至600亿元,财政预算内建设投资比2005年增加200亿元,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继续下降,财政支出向有利于扩大消费的方向倾斜。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微调,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分别达到16%和15%,新增贷款规模3万亿元。在上述条件下,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8.8%,增长幅度比2005年回落0.6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连续五年保持在8%-10%的潜在增长区间。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在经过连续两年较快增长后,增速将从2004年的6.3%和2005年的5%回落到4.5%左右。第二产业受投资增速回落影响,重工业和建筑业增速有所下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4年的16.7%和2005年的16.2%减速为15.5%左右,第二产业增速也由2004年的11.1%和2005年的11%减速为10.5%。第三产业受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和国家扩大消费政策影响,预计增长9.2%左右,与上年基本持平。
基于投资周期和增长惯性的考虑,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名义增长率达到20%左右(实际增长率约16%左右),比2005年降低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幅预计达到13%左右,与2004年大体持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高。考虑到2005年基数因素的影响,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将呈现均衡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出口将增长20%左右,进口增长20%左右,贸易顺差约1170亿美元,新增贸易顺差由2005年的650亿美元减少为200亿美元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左右。
这一方案的特点是兼顾经济运行中趋热与趋冷两方面因素,既引导投资平稳回落,又通过财政政策的支出结构调整为扩大消费需求创造条件,稳步调整外贸进出口增速避免外需剧烈波动,可以较好地保持经济景气的持续性,为缓解产能过剩压力、加快结构调整、深化体制改革提供较为宽松的景气环境。
(2)高方案:GDP增长9.3%。高方案与中方案相比,要求世界经济形势好于2005年,石油价格水平有所下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较为宽松,建设国债保持800亿元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维持在17%左右。在上述条件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仍然较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达到23%,投资对经济增长仍然保持较大的贡献率。由于经济景气度较高,收入增加较快和消费者预期改善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达到13.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达到3.2%。出口增长21%,经济高增长使资源性产品进口的需求大幅上升,进口增幅达22%,虽然进口增速快于出口,但对外贸易顺差仍然达到1111亿美元。
这一方案的特点是经济景气在高位继续上升,投资需求带动消费需求进一步回暖,就业压力减轻,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偏松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多数经济资源得到较充分利用的同时,能源、交通等瓶颈约束进一步加剧,并增大下一阶段产能过剩压力。
(3)低方案:GDP增长8.3%。低方案与中方案相比,国际上突发事件使国际油价再次冲高,年均价超过2005年全年均价水平,受石油价格过高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贸易增速也小幅回落,国际环境趋紧。国内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紧缩力度有所加大,建设国债减少到300亿元,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回落到1998-2002年平均增长15%的水平以下。在上述条件下,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比2004年下降1.1个百分点。投资新开工项目明显减少,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名义增长15%左右,增幅比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2.5%,比上年小幅回落;由于国内景气下滑,企业被迫扩大出口,进口增幅下降,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18%和16%,贸易顺差高达1200亿美元以上。由于经济景气有所回落,煤电油运紧张状况明显缓解,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5%左右。
这一方案的特点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在煤电油运的约束条件下趋向平衡,投资降温有利于改善投资增长质量,有利于降低不良贷款率,但经济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就业压力更加突出。
综合看,我们倾向于争取实施中方案,这是在现有资源和体制条件下,主要依靠扩大国内需求,积极利用国际资源,有利于进一步延展经济扩张期,并兼顾宏观调控四大目标的方案,实施起来政策难度和风险较小。
五、2006年宏观调控政策保持“双稳健”基调
2006年是实现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平稳发展的关键之年。应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保持经济增长、促进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方面的独特功能。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上更加注重预调和适时微调,及时消除经济运行中不健康、不稳定因素。要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大投资体制改革力度,一方面建立遏制体制性投资膨胀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增加政府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充分发挥城乡消费增长潜能。
1、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有利于扩大消费的财政支出
2006年扩大内需的重点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财政政策应相应增加政策支持力度。
首先,继续加大支持“三农”的力度,促进农民增收。一是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二是进一步完善支农资金机制,提高支农效率和效益。三是采取切实措施稳定农资和粮食市场价格,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四是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改革试点。通过提高农民收入和减轻农民在教育医疗方面的负担两个途径,增强农村购买力,保持农村消费品市场活跃兴旺的局面。
其次, 发挥财政的收入再分配功能,调节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投资与消费的协调增长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内生增长潜力和质量。要发挥财政作为收入再分配手段的功能,一是在总量上适当减轻居民的负担,加大对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的财政投入,减轻居民教育、医疗方面的过重负担。二是适当提高公职人员收入水平,适当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及社会保障的政策。
再次,保持合理建设国债规模,适度调控预算内投资规模。2006年,为了保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和解决社会公共产品资金不足问题,中央财政赤字规模可稳定在3000亿元左右,国家长期建设国债发行可以保持600亿元的规模,适当增加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同时,对国债项目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主要投向“十一五”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利于扩大城乡居民消费的城乡基础设施项目(城乡电网、农村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新能源技术开发利用和环保设施项目、农村教育医疗基建项目等。
第四,要加快推进税制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立法工作,以公平市场竞争环境,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二是加快增值税转型改革,在及时总结东北地区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将企业新增机器设备所含税款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的实施方案。三是继续研究消费税调整工作。降低一般护肤品、小排量汽车等商品消费税税率,适当扩大对高污染和高消费商品征收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四是研究征收资源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五是择机推出燃油税。
2、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时微调,适度放松信贷控制
2006年,货币政策仍应坚持“稳健”的基调,一方面要保持货币信贷投放对经济的支持力度,维护总量平衡;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考虑到人民币汇率将持续稳中小幅攀升的走势,价格型工具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收缩效应。作为松紧搭配,数量型工具在总量上应适度宽松,以保证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要灵活采取公开市场操作来对冲外汇占款,努力保持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总量适度、结构合理和货币市场利率的基本稳定;通过信贷政策来引导商业银行区别对待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贷款需求,保证“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合理正常的资金需求,及时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继续加大对农村和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成长型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客观看待房地产业的发展与房地产市场变化,防止对房地产企业贷款“一刀切”现象,加大对普通商品住宅和经济适用房的信贷支持力度。在不断健全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达到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现反弹的同时,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目标。
在结构调控方面。要积极发挥“窗口指导”在优化信贷结构中的作用,配合产业政策,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对符合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鼓励自主创新,有利于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企业和项目要提供重点支持。对低水平、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和项目要严格控制贷款供应,促进优胜劣汰。
2006年,要进一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对改制成熟的银行可以考虑优先上市。要在社会资金总体充裕,银行间接融资出现萎缩的情况下,积极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发展以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为重点的金融市场,以满足企业无法通过银行贷款满足的资金需求。
3、根据我国CPI、PPI走势和各行业承受能力,逐步理顺资源类和公共事业类价格
要充分利用当前价格水平较低的有利时机,逐步理顺资源类产品和公共事业类价格,为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形成创造条件。建议稳步提高国内成品油价格,适当释放原油价格上涨的压力。从供给看,可减小炼油企业亏损的压力,提高成品油生产积极性,保证市场供给;从需求看,可引导企业和居民节约能源,减轻能源需求增长过快的压力。但应充分考虑油价过高带来潜在滞胀的危险,不宜采用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完全挂钩的方案。要进一步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适当提高电价。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水、天然气、公共交通价格和城市生活垃圾、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严格控制旅游景点涨价幅度。
4、采取配套政策,扩大城乡消费
一是要积极推动消费结构升级。要保持房地产消费的稳定增长,尽快出台住房二级市场的相关配套政策,盘活城市存量住房,同时控制部分城市住房价格的过快上涨。要实行鼓励经济型轿车使用和发展的有关政策,加快城市住宅区停车场的建设,规范和清理车辆使用期中的各种收费,降低汽车消费成本。有针对性地制订和规范服务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标准,引导人们扩大服务消费,满足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强化服务型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
二要大力发展消费品市场。适应消费需求发展趋势,搞好城乡零售市场的规划布局。合理布局城市商业中心,形成能够带动消费升级和创造都市商业氛围的消费中心。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农村商业设施建设,支持国内外大中型流通企业向小城镇延伸经营网络,采取直营连锁和特许经营等方式改造提升农村集贸市场和代销店,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
三要发挥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加强对企业职工工资的管理。适时调整各地最低工资标准,保证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能随经济的发展而同步增长。同时,加强政府对拖欠职工工资问题的监察,切实解决企业拖欠职工工资的问题。
附表1:2005年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预测
(单位:亿元,%) 指标 2004年(实际) 2005年(预测)
绝对值 增长率 绝对值 增长率
GDP 136875 9.5 152736.1 9.4
第一产业 20768 6.3 22146.7 5.0
第二产业 72387 11.1 81713.8 11.0
第三产业 43720 8.3 48875.5 9.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54805.1 16.7 70688.7 16.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70072.7 25.8 87801.0 25.3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58620.3 27.6 74448.0 27.0
消费品零售额 53590.1 13.3 60450.0 12.8
出口总额(亿美元) 5933.6 35.4 7654.0 29.0
进口总额(亿美元) 5613.8 36.0 6680.0 19.0
贸易顺差(亿美元) 319 974
居民消费物价 103.9 3.9 102.0 2.0
附表2:2006年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预测方案比较
(单位:亿元,%) 指标 低方案 中方案 高方案
绝对值 增速 绝对值 增速 绝对值 增速
GDP 171698.9 8.3 172491.6 8.8 173284.2 9.3
第一产业 24037.8 4.0 24493.8 4.5 24679.6 5.0
第二产业 91858.9 9.8 91938.0 10.5 92007.0 11.2
第三产业 55802.1 9.1 56059.8 9.2 56597.6 9.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89032.4 14.5 89809.9 15.5 90587.6 16.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01410.0 15.5 105361.2 20.0 108170.8 23.2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87848.6 18.0 90826.6 22.0 93060.0 25.0
消费品零售额 68006.3 12.5 68308.5 13.0 68610.8 13.5
出口总额(亿美元) 9032.0 18.0 9185.0 20.0 9261.3 21.0
进口总额(亿美元) 7749.0 16.0 8016.0 20.0 8149.6 22.0
贸易顺差(亿美元) 1283 1169 1111
篇4
1.我国经济已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伊拉克战争和“非典疫情”两大;中击,使中国经济受到不少的损失。但国内外的学者的研究一致表明,两大冲击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基本趋势。从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情况看,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全年经济运行呈现V型反转格局已定,许多指标增长为近几年同期最快的速度。据初步测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9,1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8.5%,比去年同期加快0 6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非典滞后影响基本消除,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到一季度快速增长的水平,GDP同比增长9,1%,比第二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受非典;中击较大的行业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第三产业增长76%,增速与一季度持平,比二季度加快6.8个百分点;市场销售基本恢复到非典前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三季度增长9.7%,分别比一季度和二季度加快0 5和 3个百分点。我们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长率会继续提高,运用月度宏观经济计量分析模型预测,全年 GDP增长率可以达到8.6%。
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已经具有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从宏观政策层面来看,这是财政、金融政策性支持为经济恢复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与一些专家提出的我国经济运行已进入短期经济周期波动的扩张期和中期经济周期波动的复苏期相关。经济的内在增长趋势不断增强,则已是不争的事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良性互动。消费结构升级加速,以“吃穿用”为主的消费结构正在加快向“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转换,特别是去年以来,居民对汽车、住房、通讯等新兴耐用产品的消费力在明显提升。在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推动下,住宅业、通信业、汽车制造业、旅游业等行业加快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并带动部分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其次,社会投资和政府投资开始良性互动。今年以来,企业自筹、外资、国内贷款增长明显快于预算内资金,前三季度, 预算内资金同比仅增长 2.1%,回落46.7个百分点;而自筹资金同比增长49.0%,加快21。2个百分点;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所占比重则由1998年的85%左右上升到目前89 9%。在投资结构上,二者的互补性也在增强。这说明政府主导因素在不断减弱,投资的自主增长机制进一步改善。第三,进出口总量和结构良性互动。进出口总量继续快速增长,据初步统计,2003年1-9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6,062 6亿美元,同比增长 36.2%。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连续4年增幅保持在30%以上,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超过了50%,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第四,居民消费预期和企业家投资预期良性互动。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9.6,分别比二季度和去年同期提高14.3点和7.3点,接近今年一季度创下的近年最好水平;消费者信心指
数由6月份的88.6点回升到9月份的93.1点,表明消费者和企业家对未来经济走向预期良好。
2.工业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
尽管“非典”疫情对4、5月份部分工业行业的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总的看影响不大,基本在持续较快增长的区间运行。前三季度全部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拉动GDP增长5.5个百分点。今年的工业增长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速度快。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共完成增加值 28,975亿元,同比增长16.5%,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4 3个百分点,是 1995年以来同期的最高增速。二是各种经济类型工业全面加快增长。前三季度,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14,104亿元,增长14.3%,同比加快 3.5个百分点;集体企业2,010亿元,增长11.7%,加快2.9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11,874亿元,增长17.9%,加快4 4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7,837亿元,增长19.6%,加快6 9个百分点。三是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前三季度,产销率保持较高水平,达到97 7%,同比提高011个百分点。企业利润大幅增加,1―8月份,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5,0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2.3%。工业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
另一方面, 工业自身的重工业化特征愈加明显。首先,重工业增长明显快于轻工业。1998年以来重工业增长相对于轻工业增长有加速趋势,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提高,今年这一比重的提高幅度更大。前三季度,重工业增长18.4%,比轻工业快4,5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4.37%,比 2002年全年水平(60 95%)提高3.42个百分点。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一轮重工业化时期,这一轮重工业化主要是由工业支柱产业和房地产业快速增长拉动的,与消费结构升级密切相关,具有较强的市场内生机制,可能成为未来10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其次,支柱产业的地位更加牢固。前三季度,电子通信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台金工业和化学工业等支柱工业实现快速增长,对整个工业增长的贡献达到50 7%。主要产品大幅增长,其中半导体集成电路同比增长 36 4%;汽车产量326万辆,增长 35 7%;原煤产量增长16.8%,发电量增长15.6%,钢、钢材分别增长 21.6%和19.4%。3.消费需求平稳增长,投资拉动仍然明显
消费增幅受非典影响一度降低,但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699亿元,同比增长8.6%,同比仅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增长9.7%,比第二季度加快了3个百分点,已经恢复到正常的增长水平,可以认为消费继续保持了较高水平的稳定增长。同时,消费结构升级态势比较明显,1―3季度,建筑及装璜材料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6 6%,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7 5%,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4%,住、行等方面新的消费热点持续升温。
投资增长更加强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仍然是GDP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351亿元,同比增长30.5%,比去年同期加快8.7个百分点,是1994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前三季度投资的主要特点为:一是工业投资增长迅猛。国有及其他类型投资中的工业投资9,032亿元, 同比增长 49%,加快24个百分点。其中;台金工业投资增长1,2倍,纺织增长 86 7%,化工增长70.6%,机械增长 67.2%。二是企业技术改造意愿增强。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37,2%,比去年同期加快20.9个百分点。三是外商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虽然由于非典疫情的滞后影响,8月份外商实际投资首次出现下降,当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3.20亿美元,同比下降28,28%。但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势头并没有改变,前三季度,全国合同利用外资792亿美元,增长36%;实际利用外资402亿美元,增长11,9%。四是投资对国家财政资金依赖减弱,微观经济主体投资活力进一步增强。
4.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与改革机遇并存
“非典”刚过,由日本发起、美国参与、众多附和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舆论日益升温,进而引发了一场全球大讨论。当前,人民币汇率问题还在争论,但已经形成的升值预期却已经对经济运行产生了影。向,并使央行在货币政策和维持汇率稳定上陷入更尴尬的两难处境。我国有关管理部门相
继采取了允许合手特定条件的企业保留更多的外汇、放宽经常项目下的外汇限制等措施,这些措施在开始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但要从根本上缓解压力,还是要改革我们的汇率形成机制。
当前是外汇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机遇,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推进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当然,这一次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或说现阶段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将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只能是阶段性的改革,不可能是大步伐全方位的改革。因为我国现在实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经过上世纪末(1997、1998年间)的亚洲金融危机考验,证明是有效的,成功的,没有必要大改。
为了既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又要适度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我们建议可在原来“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个提法上中增加2个字,叫做“有管理的市场浮动汇率制度”。其实际上就是以市场供求为形成基础的,是包括市场机制在里面的。加上“市场”两字,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但是增加这两个字也有一些好处,或说有一些与以前提法的区别性。
第一,这种提法更加强调我们国家汇率制度的市场基础。汇率水平主要是因为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的,这是最主要的因素。强调市场基础,就是强调我们要在市场汇率基础上来选定目标汇率区。定下了目标汇率区,也就可以确定外汇管理机构应在什么时候进场干预,在什么时候保持观望。而这种干预或观望,都是尊重和维护市场供求的表现。
第二,这种提法更加强调了汇率浮动的幅度空间。事实上,任何一国,对汇率大升大跌都是担心的,都希望有一种相对稳定的、小幅波动的局面。我国汇率,现浮动幅度事实上很小,需要扩大一些。
第三,这种提法更加强调有关管理机构干预和管理方式的灵活性。适度的稳定性干预在各个国家都会有的,增加了“市场”两个字,我们可以做的更加灵活。换言之,就是在市场出现波动时,外汇管理当局要采取应对措施,有所干预,当然是经济方式的干预,比如通过结售汇银行的外汇市场,售出或购进外汇, 以保持汇率水平相对稳定在一个区间内。
第四,这种提法有助于将现在外汇管理正在进行改革的一些内容体系化,明确化。我国资本项下管理的项目80-90个,但其中有不少实际上是可兑换的但没确认,这是近一两年外汇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可以利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阶段性推进,将那些资本项下名义上不可兑换但实际上可以兑换的项目的可兑换性公开化、显性化,并冠以“市场”化的标志。在提出“有管理的市场浮动汇率”后,再较有系统地推进资本项下的可兑换性,影响会大得多,可以给人阶段性改革推进的感觉。
第五,这种提法有助于我们对货币盯住美元的现状做些修改。这对外汇管理当局在设计和维护目标汇率区时,是很有帮助的。
。 第六,这种提法有助于我们争取国家的市场经济地位。现在国际市场上反倾销,一个很不利于中国的是所谓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在确定是否是市场经济国家时,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外汇管理制度,其中包括汇率生成的机制和资本管理的方式等。我们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提升为有管理的市场浮动汇率制度,这对我们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是有明显的好处的。5.货币供给基本适度
今年以来,货币信贷投放超常增长,一再超出预定的增长目标。国家信息中心针对目前相对比较高的货币供应量增幅专门做过调查,结果14.63%的专家认为货币供应量增幅明显偏高;63.41%的专家认为偏高;21 95%的专家认为基本合适。我们的观点是,考虑到我国还处在市场化、货币化进程当中,当前的货币供应量是适度的。
现在很多人对广义货币M2是否过多存在分歧,除了其他理由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对“M2增长率二GDP增长率+CPI增长率”这个公式存在不同理解。中国是转型国家,市场化和货币化进程还在继续。已市场化部分的货币增长与GDP增幅和广义价格增长有较高的相关性。考虑到中国的市场化程度,似可对原式进行如下改造:
M 2增长率x市场化指数二 GDP增长率+广义价格指数增长率
国内对于广义价格指数还没有共识,但再考虑到中国经济投资驱动的特征,仅就分析而言,我们
不妨用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股票资产价格指数的某种组合来替代广义价格指数。2003年二季度,M2增长20.8%,GDP增长8 2%,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增长7,8%,上证综合指数与2002年同期大致相等。若假定加入WTO后中国市场化程度提高(我们通过中国市场化发展程度的研究,结论是2001年中国的市场化程度是69%),达到75%,那么二季度M2增长率x市场化指数二 20.8%x 0 75二15,6%;而GDP增长率+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增长率= 8.2%+7.8%二16%。经测算,上式中反映了一种有趣现象,两边近似相等。再看2003年三季度,M2增长 20.7%,GDP增长8,5%,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增长11%,则有M2增长率 x市场化指数=20,7%x 0.75= 15.53%;而GDP增长率+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增长率=8.5%+11.1%= 19.6%。等式两边有4个点的差距,但若考虑到2003年9月末上证综合指数比上年同期下降1 2%左右的话,等式两边的差距会大大缩小。由此,是否可以从一个侧面证明当前的货币供应和经济发展总体上还是适应的?这仅仅是一种假说,尚需要有大量的实证分析和证明,因此,这里仅供大家参考。 6.经济全局并不过热,结构性问题不容忽视
首先看物价。今年以来,物价总体呈上升走势,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但分类来看,物价上涨主要是因为食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上涨,其余大部分商品物价水平仍在低位运行,宏观经济总体还未走出通缩的阴影。第二,从实际经济增长率与潜在经济增长率比较来看。我国目前比较公认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在 8%-10%之间,所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常态应该是连续四到六个季度在9%左右波动。从这点看,现在增长速度还有差距。第三,从供求格局变化来看,商务部最近对 600种主要商品的供需情况的调查显示,78%的商品供过于求,22%的供求平衡,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再从虚拟经济来看,今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总体呈萎靡走势,股票成交额和成交量都大幅下降,到目前有六咸以上的股票已经跌破年内最低,过热无从谈起。最后,如前所述,我国经济自主增长能力在增强。与上一轮高速增长有所不同,这一轮高速增长将主要是结构推动型的,应该具有较高的速度和较好的稳定性。所以,我们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的运行没有出现全局性的过热。
但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问题也不容忽视,也就是说少数领域、局部行业确实出现了过热的问题。投资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在一些地区漫延,一些生产能力明显过剩的传统行业仍在大上项目。从1―8月城镇500万元以上项目统计情况看,全国目前在建的钢铁项目2,598个,增长 701%,完成投资增长1 4倍;在建水泥项目868个,增长461%,完成投资增长1.3倍;在建铝采选及;台炼项目241个,增长37.7%,完成投资增长1 5倍;在建汽车项目1,122个,增长75%,完成投资增长84.1%;在建纺织项目2,018个,增长1倍,完成投资增长1.4倍。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这种结构性过热是与传统体制的弊端联系在一起的,政府主导的现象比较严重。有关数据证明,去年下半年以来,机场、地铁、公路、桥梁、电信和电力等基础设施投资扩张的势头明显,在时间上与地方各级政府换届大致一致。而一度被关闭的“五小企业”死灰复燃,合资办汽车厂遍地开花等问题更是受地方利益驱动,与地方各级政府行为有关。虽然针对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一些过热现象,中央及时采取了相应的调控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部分地区,过热倾向仍未得到遏制。从银行信贷指标看,第三季度信贷扩张速度虽有所放缓,但7-9月金融机构月均新增贷款额仍然达到2,302亿元。按照目前情况推测,全年贷款规模有可能突破3万亿元。
政府主导的项目大量上马,不仅会造成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的新扭曲,还可能增加通缩的压力,形成潜在的金融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
7.经济发展存在比例不协调问题
一是投资和消费增长的失衡。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明显地由投资主导,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今年以来,这一现象有扩大趋势。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为七年来同期的最高点,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为近三年来同期的最低点;投资率在进一步上升,而消费率还在下降。二是经济增长和
就业的失衡。上半年新增就业岗位仅260万个,大学毕业生的签约率不到50%,“非典”使得原有的就业矛盾有所加剧,要完成年初确定的“新增就业岗位800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的宏观调控目标难度很大。三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失衡。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国不得不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而这种政策的实施就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拉开了。今年前三季度,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是11.8%左右,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只有5.4%,二者增速的差距进一步扩大,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的结果是就业问题更为严重。四是沿海和内地发展的失衡。今年上半年,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为30.5%,比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实现出口1,225亿美元, 占全国的64.4%,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到位注册外资占全国的比重达到65%。当前经济加速主要是沿海地区经济的加速,这些地区进一步主导经济增长,东西部差距和城乡差距继续扩大。五是中小企业增长偏慢。目前企业生产的增长主要靠大型企业的拉动,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则缺乏活力。前三季度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不足8%,远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5%的增长水平。
这些问题是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深层次的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8.2004年我国经济发展很可能好于今年
我们判断明年我国经济发展很可能会好于今年,经济增长率大概在8。5%以上。
首先,世界经济不会继续恶化,甚至会有所好转。今年下半年,美、日、欧三大经济体都有经济复苏迹象,明年世界经济发展仍然具有一些不确定因素,但总体上不可能比今年更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主要国际组织对明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和贸易增长率的预测均高于今年。世界银行预测, 明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望提高到3%,其中发达国家将升到 2,5%,美国、日本、欧元区将分别达到3.4%、1.3%和1.7%;发展中国家增长率将升为4 9%。IMF预测明年全球增长4 1%,其中美国为 3.9%, 日本为1.4%。2003年上半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日本、韩国、香港)进出口贸易增长12.42%,同比提高16.65今百分点,上升趋势比较强劲;按1994年以来的发展趋势推算,2003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贸易增速将达到9.98%,2004年将有所回落,但仍将达到6.84%的较高增速。因此, 2004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会比较宽松。
其次,国内总需求可能稳中有升。由于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发展环境、推进农村改革的措施,2004年消费需求将会有所增加;但收入差距扩大和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缓慢仍是难以短期解决的,大规模和持续的下岗失业会进一步制约居民购买力增长,消费需求不会有大的突破。对于投资需求来说,积极财政政策将开始逐步淡出,但国债投资水平将仍会保持一段时期后才可能下降;民间投资会有更好的表现,但受体制性制约,增速不会太快;而外资增速可能和今年持平,总体上可能是稳中有降。进出口方面,2004年会保持今年大进大出的势头,但估计增速不会比今年有大的差别,而会保持平稳增长。
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的创新,摒弃某些限制经济发展的观念、打破落后体制对经济发展的束缚,同时也会有利于改善非公有经济和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刺激市场力量和非公有制经济积极投资,保证政治和经济的稳定, 为明年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国内环境。
篇5
中美贸易关系:继往开来
中国的崛起和美国的福利
中欧融资体系面临的挑战
“宏观稳住”的难点和对策
2015年中国经济展望——经济蓄势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中期走势分析
中国经济体制与发展模式转型
2015年中国经济:挑战与前景
从日本经验看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中国对减少全球收入不平等的贡献
农村集体产权权利分割问题研究
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的编制与分析
经济发展与改革中的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投贷联动机制的创新与监管
加快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新思路
创新农业“走出去”金融支持模式研究
洲级财政联盟:美国和欧洲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大公司在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的崛起
通缩压力、金融动荡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展望2016年中国经济可能面临的风险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以应对系统性风险
供给侧改革的主战场在要素市场
2016年宏观经济视角——供给之道,实则虚之
借加入SDR之东风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
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十五年之痒
“八·一一”汇改阶段性回顾与总结
人民币汇率的三个误区及未来路径分析
新汇改后的汇率走势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提升我国债市的利率传导效率
从比较经济学视角探究中国经济“新常态”
PPP“冷热不均”的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
“一带一路”战略与“大国金融”意识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前提条件与推进策略
“一带一路”战略下人民币海外循环机制研究
依托“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借鉴两次汇率维稳经验进一步坚定汇改必胜信念
区别不同国家特点有针对性推进“一带一路”倡议
混业经营条件下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管理模式
金融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
2016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下行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
应以去产能的方式治理通缩谨防波动风险
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研究
2020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规划与战略研究
关于“十三五”时期中国金融开放的三个重要问题
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背景、路径与建议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顶层设计构想和实践
“一带一路”引领中国开放新格局和金融业新发展
篇6
【关键词】国际经济 全球宏观 经济形势分析
一、全球宏观经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2011年全球经济增速为4%,较上年显著放缓,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仅为1.6%;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为4%,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1.9%,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6.1%,均将低于2010年的增长水平。总体来看,世界经济延续复苏态势,但复苏步伐明显放缓。报告中显示美国2012年经济增速仅为1.8%,欧元区为1.1%,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平均为6.2%。整体上看全球经济宏观形势仍然处于疲软状态,尤其是两大发达经济体,欠发达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受两大经济体危机的冲击不是很大。
全球性通胀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经济体相继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严重过剩,全球性通胀压力持续加大。未来一段时期,全球通胀形势不容乐观。美国从2007年至2011年通货膨胀率依次为0.1%、1.6%、1.5%、3.0%;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依次为2%、0.3%、1.7%、2.8%;新经济体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依次为7.6%、6.2%、7.4%、6.1%,由数字可知,美国和欧元区通货膨胀水平呈现上升,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通胀压力仍旧整体高于发达国家,全球宽松的货币政策直接带来的新问题就是通货膨胀,各国物价平均水平上涨,企业成本趋高,人均购买力下降等多方面的不利影响。
二、大宗商品价格
国际大宗商品通常划分为能源、基础原材料、大宗农产品和贵金属四大类。能源类大宗商品主要有原油、煤炭等,基础原材料主要有矿石、一般金属等,大宗农产品主要有大豆、玉米、棉花等;贵金属主要有金、银等。以其中最要的石油为例,2008年世界经济出现严重衰退,从虚拟的金融经济蔓延到实体经济遭受打击。各行工厂都没资金继续运作机器生产了,因此对原油的需求量自然大量减少,国际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油价因此出现一波持续下跌行情。2009年实施刺激经济,受世界经济复苏带动需求增加、全球流动性过剩、中东北非地区局势动荡、美元持续贬值等因素影响,2009年二季度开始国际市场大宗商品原油价格强劲反弹,2010年全面走强。2011年以来,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各个国家普遍施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推高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国际大宗商品原油价格一度持续攀升,之后又高位波动持续到现在。估计2013年~2014年大致在100~110美元之间,油价不光是一个经济产品,也是一个政治产品,取决于很多因素。
三、全球失业水平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陷入萧条,大量企业破产倒闭,各国的失业人员大幅增加,导致人们的消费需求下降,更多企业陷入不景气,最终呈现出失业水平继续升高的恶性循环,从的《世界经济展望》可以得知从2007年~2011年全球平均失业率依次为5.9、6.1、6.6、6.5、6.1;欧元区的平均失业率依次为7.2、8.0、10.9、10.1、10.3;同时美国的平均失业率为4.6、5.8、9.5、10.1、9.1。因此2009年各国失业率是近年来几乎最高点。2010年随着各国为刺激经济复苏实施宽松的经济政策,政府加大投资,增加就业,失业率才得以有所下降,2011年在全经济正温和复苏之下欧元区引发了债务危机,随后美国也出现了债务危机,相比2007年发达国家仍然是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在这短短五年内的两次危机中,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虽受到一定的冲击,但相对而言不是很严重,相反为全球经济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未来时间里,如何破解就业困局成为各国下一阶段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也是全球经济实现可持续复苏的关键所在。
四、全球金融市场
2011年欧债危机恶化和全球经济陷入“二次探底”的担忧引发金融市场反复大幅剧烈震荡。2011年8月8日标准普尔下调美国信用评级之后的首个交易日,全球股市出现抛盘,8月前两周,全球股市市值缩水约4万亿美元。9月5日,意大利、西班牙两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然升高,引发全球股市再次暴跌。截至9月15日,与年初相比,美国标普500指数已下跌4.9%,法国CAC股指下跌22%,伦敦富时100股指下跌11.2%,日本日经指数下跌17%。股市的大幅缩水,那么资金都流向了哪里?观察近年的黄金价格走势发现:9初金价攀升至每盎司1895美元的纪录高点,由此可见其中一些资金纷纷涌入了黄金寻求避险,说明投资者们的信心不足,对市场前景不乐观。
五、全球宏观政策
总的全球宏观政策协调难度加大,发达国家内生动力不足、债务负担沉重导致进一步实施财政刺激的空间不大,只能依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公开承诺将零利率维持至2013年,欧洲央行将基准利率维持在1.5%不变,英国央行将基准利率维持0.5%的纪录低位,同时将定量宽松计划下的债券购买规模维持在2000亿英镑不变。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放缓,新兴经济体货币紧缩步伐放慢。土耳其央行去年8月初率先降息;巴西央行也于8月31日突然将利率从12.5%下调至12%,结束了始于年初的最新一轮加息周期;俄罗斯、韩国、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央行均维持政策利率不变,只有印度央行于9月中旬再次加息。目前看,发达国家为刺激经济,有可能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新兴经济体仍然面临较高通货膨胀压力,过早放松紧缩政策可能导致物价持续上涨和资产泡沫过度积累,货币政策仍需偏于紧缩。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会继续加大对新兴经济体货币升值的干预力度,要求新兴市场扩大内需、增加进口;而在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国内经济增速逐步回落的背景下,新兴市场需避免本币过快升值以保持出口竞争力,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因此,各国宏观调控目标和方向存在分歧和冲突,协调难度必然加大,甚至可能爆发贸易战和汇率战。
六、结论
篇7
美国的公益捐赠市场
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授、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助理研究员 John A. List
“公益捐赠市场”
《经济展望杂志》 第25卷 第2号
2011春季
和商业市场相比,“公益市场”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征:这是一个带有利他主义色彩,由无私,至少是较少自私推动的市场。很多政府通过税收政策予以鼓励,也说明了公益市场有着服务于公共政策目标的特点。
美国是世界上公益组织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每年捐款额达到GDP的2%。了解美国公益捐赠市场的情况,既有助于理解该市场形成的原因,也对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建设一个健康的公益市场大有裨益。
美国公益捐赠市场有三个主要参与者:公益组织、个人、政府。其中,美国的公益组织不局限于大众最熟悉的慈善组织,而是囊括了所有以“公众目的”为目标的机构。
个人向公益机构的捐款占美国捐款总额的75%,这反映了美国公益市场中个人贡献的重要程度。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经济繁荣时期,捐款额相应快速增加,但在不景气时期,捐款额仍保持原有水平且略有增长。
公益机构要吸引资金,需要投入不小的募集成本。实证研究发现,投入的募集成本越高,募得的公益资金也会水涨船高,而且是成倍地增加。
政府在公益市场的作用也不容小视。对于个人,公益捐赠的税收抵扣政策是鼓励捐款的重要因素。对于公益组织,政府的拨款也是不可忽视的资金来源,并且政府的资金能减少公益组织募集捐款的成本。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在公益市场的“挤出效应”远小于一般商业市场,甚至会带来“挤入效应”。
把公益事业交给民间组织做有利于减轻政府预算压力;地方组织会在运作中产生创新;不同的公益机构会相互竞争,提高效率。秉持着这样的理念,美国的民众、组织和政府创造了最优秀的公益市场。
制度让经济学家重获声誉
明德学院经济学教授 David Colander
“2010年7月20日在美国众议院
科技委员会上的证词”
《比较》2011年第3期
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经济学界由于未能对危机提出足够警示,并且未能在之后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表现令人失望。一是因为宏观经济学家们过分重视“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忽视了其应用的局限性;二是因为学界忽视了模型与真实世界的区别,并且出于研究利益的考虑,使政策制定者相信这个高度简化的模型所描述的情形与真实世界是一致的。
由此导致政府和其他资助机构对DSGE的极度青睐,反过来导致经济学家们投其所好,挖空心思从中寻觅出宏观经济政策建议,以便获得进一步资助来推进研究。这样一来,其他的研究模型和角度被压制。
要重振宏观经济学的名声,应该对评审制度进行改革,扩大同行评议范围,让更多其他专业、有实际经验的人加入评审队伍;增加训练有素的解释模型的研究者数量。
观点
人越多,越愿意作贡献
香港科技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数字化商业
中心 Xiaoquan(Michael)Zhang
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 Feng Zhu
“团体大小与对贡献的激励:一项在中文维基百科上的自然实验”
《美国经济评论》Forthcoming NET Institute
工作论文,No.07-22
篇8
亚洲高息债券的特点
亚洲高息债券发行规模创历史纪录。高息债券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发行者都以欧美市场为主导,亚洲(除日本)的高息债券市场规模仍较小,但近年来转趋活跃,发行量及交易量均大幅增长。今年截至2013年5月10日,亚洲市场(除日本)已发行52笔G3(美元、欧元、日元)货币的企业高息债券,总额高达187.7亿美元,占已发行的企业债券总额一半以上,超过了2010年全年187亿美元的历史纪录,而同期通过IPO进行股权融资的规模仅为52.43亿美元。债务资本市场(DCM)对银行收入的贡献已超越股权资本市场(ECM)的趋势得以延续。
发债主体以中国中型房地产企业为主。最近一年,一方面,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二三线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当地的中型房地产企业在土地规划及开发上有大量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在限购令、“国五条”等一系列宏观政策的调控下,房地产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不断缩窄而且困难重重,融资成本日趋上升。这些因素促使企业通过在离岸市场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利用借贷成本的不断下降帮助改善企业的债务结构。预计低息环境下有能力的企业赴海外融资的趋势将会常态化。
高息点心债获投资者追捧。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情况下,离岸人民币高息债券(高息点心债)受到投资者追捧。据市场了解,近期认购高息点心债的投资者主要来自于私人银行客户和基金公司。较高的票面息率以及汇率上升带来的综合回报对投资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发行量及投资需求增长的原因
全球低息环境持续,量化宽松规模迈向新高。迈入2013年5月,全球经济增长依旧反复。欧元区屡创新高的失业率和逐渐下降的通胀,令欧洲央行在5月2日将基准利率降低25个基点至0.5%的历史低位。欧央行行长德拉吉甚至表示欧洲央行已经为存款负利率做好技术上的准备。而美国多项宏观经济数据也显示增长动力有所减弱,美联储在5月1日结束的议息会议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的低水平。为推动实体经济复苏,各主要经济体的央行均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继续每月购买850亿美元的国债及抵押支持债券(MBS)。而日本面对长久的通货紧缩,近期央行更是大力扩充量化宽松规模,并决定自2014年起实施每月“无限期”国债计划,显示量化宽松规模正迈向新高,市场资金流动性充裕。市场普遍预计2014年底前加息的可能性极低,低利率环境仍将持续,有资金需求的企业纷纷借助目前低息环境以低成本融资,改善债务结构。
亚洲股市融资环境低迷。今年第一季度全球首轮公开募股(IPO)融资规模同比增长18%,达200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表现强劲,同比增长44%达89.1亿美元。然而亚洲股市却表现低迷,成为下跌最严重的地区,第一季度IPO融资规模仅为28.8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了59%。对企业来说,在整体融资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以低市盈率(P/E)上市无疑是在贱卖资产,所以很多企业转为利用债券市场进行融资。
从投资需求看,亚洲高息债券回报率良好。高息债券基金2012年平均投资回报达18%,个别基金甚至有30%以上的回报。今年低息格局不变,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在全球范围寻找高回报的资产,对高息债券的需求将继续保持旺盛。最新数据显示,第一季度高息债券继续成为平均回报率最高的债券类型。由此可见,从宏观经济环境、债券供应和需求三方面,都支持高息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
短期亚洲高息债券市场
热度继续高涨
亚洲市场保持较好经济基本面。全球经济前景已有所好转,亚洲市场的经济增速及前景优于美国、欧盟及日本,保持着较好的经济基本面。据IMF在最新公布的经济展望中预测,亚洲2013年的经济将增长5.7%,并将引领2013年全球经济复苏。此外,发达经济体的宽松货币政策激发了亚洲的良好内需并带来强劲的资本流入,是支持亚洲稳定增长预期的主要因素。预计在宏观经济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基金持续流入新兴市场尤其是高息债券市场的趋势不变。
亚洲高息债券相对较高的收益率拉动投资者需求。近期美国和欧洲高息债券的收益率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和其他地区的比较优势下降,其收益率由过去10%或以上降到最近普遍处于6%以下。而亚洲地区虽然也有所调整,但大部分收益率位于6%或以上。为追求更高的回报,投资者将会把目光集中在能提供更高收益率的亚洲地区,对该类型债券的需求保持强劲。
低违约率为高息债券市场稳步发展提供正面支持。穆迪根据其信用转换模型(CTM)预测,若高息债券利差基本保持稳定,同时亚太区(除日本)的GDP加权平均失业率与2012年的4.5%相近,则2013年亚太区(除日本)企业高息债券违约率将会维持在2%左右的较低水平。由于高息债券易受到个别企业信用风险事件的影响令市场产生大幅波动,低违约率的态势为高息债券的稳步发展提供正面支持。
中长期市场波动的风险
不容忽视
篇9
(一)当前科威特经济运行情况
第一,经济增长趋于巩固,非石油产业增速明显。得益于非石油产业和个人消费的快速增长,2014年科威特经济呈现明显回升态势。IMF最新报告显示,2014年科威特实际GDP增长率为1.3%,显著高于2013年-0.2%的增速,2015年有望继续涨至1.7%。其中,非石油产业实际GDP增速达3.5%,较2013年上升0.7个百分点,市场预计2015年该增长率将进一步提高至4.0%。
第二,失业率继续维持低位,整体通胀压力不大。2014年科威特失业率为2.1%,延续了2010年以来的低位态势,在海湾六国中仅高于卡塔尔。受食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2015年3月科威特通胀指数为3.3%,虽环比上涨0.7个百分点,但仍处于历史低位。
第三,财政盈余稳步增长,外贸顺差连续收窄。科威特2014/15财年前6个月实现财政盈余308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预计整个财年将增长22.2%。受国际油价下跌等因素影响,2014年四季度外贸顺差为33.33亿科第,同比下降43.6%,且已连续6个季度收窄。
(二)影响科威特经济的有利因素
第一,新发展计划逐步实施,有利于扩大科威特的国内需求。包括鼓励私有部门投资、增加企业竞争力、改善经贸兴业环境和保障教育卫生住房均衡发展等经济发展计划的陆续出台,在短期内能有效撬动科威特国内市场需求,并持续释放企业和居民消费潜力。
第二,重点项目的稳步推进,有利于刺激科威特投资。铁路、地铁、机场、电力、清洁能源、公立学校私有化、媒体城、海岛开发以及自贸区等投资项目的实施,有望成为助推科威特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三)影响科威特经济的不利因素
第一,从国际方面来看。一是全球经济复苏仍存在不确定性,最新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15―2016年的全球增长率下调至3.5%―3.7%,较2014年10月预期调低了0.3%。二是国际油价成本“塌陷”冲击经济发展动能,将恶化石油净出口国经常项目状况。三是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叙利亚内战、伊朗核问题和伊拉克紧张局势将对科威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以上三个因素形成的“叠加压力”,有可能挤压科威特宏观政策调控空间,并进而影响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第二,从国内来看。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公共预算的结构性失衡、私营部门的弱势地位、公共服务的机制欠缺以及基础设施的总量不足,是科威特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此外,政局的不确定性也是影响科威特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预计2015年科威特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世界银行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将科威特2014年的经济增长率上调至3.0%,2015年和2016年则有望进一步上升至3.3%和3.6%。
二、科威特产业发展现状
(一)“油气依赖”五十年如一
科威特是OPEC的重要成员,石油与天然气是其国民经济的两大核心支柱,两者总产值约占GDP的45%、约占各级政府收入的95%、约占出口创汇的92%。此外,科威特还是中东第一家发展石油下游产业的国家,炼化和化工产业是其未来几年的投资重点。
(二)第一产业“相对弱势”
农业是科威特相对薄弱的产业,从业人口约有1.4万,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约为0.5%,该比例最高时也只有1.1%。可耕地面积约有14182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0.6%。农业以生产蔬菜为主,而农牧产品主要依靠进口。科威特渔业资源丰富,主要盛产大虾、石斑鱼和黄花鱼,年产量在1万吨左右。
(三)第三产业“蓄势待发”
科威特未来将重点发展金融、旅游、贸易、航空、运输、基础设施、房地产和会展等行业,期望将科威特打造成为海湾地区的金融贸易中心。科威特最新公布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将通过设立自贸区、对BOT方式立法、简化过境程序、发展公共仓储以及修改商业公司法等手段来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方面,先后实施了苏比亚大桥、南祖尔发电站、杰赫拉公路等重点基建项目。
三、中国与科威特双边合作总体思路
第一,双边贸易发展迅速。自1971年建交以来,中科双边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呈现直线上升态势。到2014年上半年,中科贸易额已达58.7亿美元。海关总署最新报告称,仅2015年2月,科威特对华出口原油达104万吨,相当于日出口27.3万桶,同比激增263.8%。截至目前,中国已是科威特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一大出口目的国。
第二,双边投资规模逐步扩大。截至2013年,科威特在中国人民币市场QFII投资额度已达25亿美元,成为了人民币市场最大的外国投资者。与此同时,截至2014年11月,科威特已向中国的37个项目提供了总额为9.52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另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3年底,中国对科威特的直接投资存量已增至8939万美元。
第三,双边承包劳务取得重要进展。2013年,中国企业在科威特新签承包合同20份,新签合同额达8.6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0.49亿美元。与此同时,2013年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658人,年末在科劳务人员6213人。新签大型工程项目主要有萨巴赫阿哈默德公建项目、房地产项目和宗教事务部总部大楼等。
四、推进中国与科威特双边合作的若干建议
(一)积极推动中科“一带一路”合作建设
“一带一路”建设是新时期我国打造对外开放升级版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威特作为我国深入推进与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抓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应以筹建中的“丝绸之城”为契机,积极与科威特就“一带一路”建设进行沟通和协调,争取尽快在能源产业合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投融资便利化以及人文教育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共识。
(二)加快推进中国―海合会自贸区谈判
中国―海合会于2004年7月正式启动自贸区谈判,并先后举行过五轮磋商和两次工作组会议,但由于各方在开放领域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导致2009年中海自贸区谈判陷入僵局。2014年,在我国的积极推动下,中海自贸区谈判顺利重启。加快推进自贸区谈判,是进一步提升中海双方开放水平、拓展深化双方经贸关系的必然要求。一是要突出能源领域的合作,建立并完善能源对话机制,对于争端性问题及时进行磋商,实现互利共赢和长序发展。二是要深化科技和教育领域的合作,重点要加强双方在核能、信息、航天卫星、新能源、港务、银行等领域的技术交流;三是通过减免关税、简化海关程序、加强检验检疫合作和完善许可证管理等手段提升中海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水平;四是加强中海在农产品与食品贸易等服务领域的合作,实现互惠互利。五是扩大外商投资合作领域,营造有利于中海双方各类投资者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未来,中海自贸区必将成为中国与科威特等海湾国家深化经济合作的新支点。
(三)“点”“线”“面”并行推进,构建立体合作新模式
从现实经济发展来看,要想建构科学、合理、完整的国与国合作策略,合作模式的选择尤为重要。具体到对中科两国合作战略的设计来说,则需从“点”、“线”、“面”三个维度来构建。所谓“点”是指投资产业园。需按照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政策优势等特点,逐步筹划设立“中国―科威特产业园”,以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全面推进提供支撑。所谓“线”是指商品―要素市场线。针对目前中科两国的发展特点,积极参与构建符合中科国情的多层次且一体化的商品―要素市场,全面提升两国市场化水平。所谓“面”是指一系列投资策略的组合。要遵循“安全稳健”和“灵活机动”的原则,在发挥策略组合的“规模效应”的基础上,打造新常态下中科合作的“新引擎”。
(四)着力完善中国―科威特合作论坛
中科两国应以现有的合作成果为基础,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着力完善中科合作论坛,实现两国贸易投资利益最大化。当前,关键是要加快市场准入条款、技术性贸易措施(TBT)、知识产权、竞争政策、经济技术合作等规则层面的进行对接。
(五)进一步加强中科两国宏观政策沟通协调
篇10
这意味着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特别是过去两年中,发达国家经历危机和衰退,新兴市场国家出现快速增长的双速或脱钩现象可能面临逆转的新挑战,即相对于自身增长潜力而言,发达市场将通过某些超常规手段,维持一个较高水平,而新兴市场或将下滑。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初期,一些人提出“脱钩论”来理解双速增长现象,认为新兴市场特别是亚洲经济开始更多依赖内部需求,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持续下降,因此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不会对亚洲经济造成太大影响。
这种对双速现象作出机制性解释的理论很快被证明是一种“神话”。亚洲国家虽然增加了区内贸易,特别是增加了对中国的出口,但这些出口品经中国加工之后作为最终消费品是输往美国,即亚洲区内贸易主要还是区外市场的最终需求所驱动。
增长脱钩现象背后,包含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逻辑,即发达市场的消费需求影响着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同时也伴随着国际收支或经常账户失衡的不断积累。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预测与政策模拟实验室新近的第三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指出,近期新兴市场经济增长放缓与全球失衡规模下降同步。这也说明新兴市场的增长仍旧比较明显地依赖于发达国家的进口需求。
问题在于,发达国家对新兴市场的依赖是否那么强烈?经历危机冲击之后,主要的发达市场出现周期性的或政策刺激下的复苏,危机治理过程中对全球失衡的结构性调整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发达国家新的复苏未必能通过贸易流惠及新兴市场;其复苏中的挫折,以及应对进程的政策调整,可能还会给新兴市场带来风险——这正是“逆向脱钩”背后的逻辑。
需要看到,美国经济的好转很可能是周期性因素所致,而其风险的积累却是结构性的。近期尽管美国实体经济温和复苏,但其依靠负债消费的模式是很难改变的,不可持续的风险始终存在,出现大问题时,就会以各种方式打打强心针、搞搞“人工呼吸”,渡过难关再说。
眼下,债务上限谈判陷入僵局,美国政府停摆长期化及债务违约的风险凸显。一旦出现债务违约,对美国自身经济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由此通过出口等部门对新兴经济增长构成冲击,并且还可能通过资产渠道溢出,对新兴市场产生重创等问题,应该引起注意。
从历史来看,美国债务违约总体上是小概率事件。但有两个理由,让我们对美国债务违约保持严重的关切。一是对美国的违约缺乏可置信的外生惩罚机制。上世纪70年代,尼克松单方面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不仅没受到任何惩罚,反倒一举解决了双赤字问题。二是,缺乏能够很好替代美债的安全资产。即使美国真的违约,美债市场相比之下还是全球最安全且流动性最高的市场。
即便美国债务违约问题找到暂时性的技术解决方案,政治上达成了上调上限的共识,未来仍然面临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及长期利率上升可能带来的风险。
- 上一篇:经济责任审计条例
- 下一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