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的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9: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体经济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实体经济的发展趋势

篇1

体制是维持国家和社会运行的组织机构和制度法律。国家的组织机构和制度法律是相互牵制的:一方面国家作为父机构确定其相应的子机构,并建立相应的制度法律;另一方面制度法律规定各种组织机构的性质、职能及行为规范。所以,体制实际上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国家机器运行中的具体反应。

一、市场经济体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

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市场经济的含义中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上看,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一层是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具体来说,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根据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信号和自身的生产经营条件,自主决定扩大或减少某种商品的生产和需求,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发地调节着人、财、物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

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其含义体现在:(1)在市场上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2)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竞争;(3)健全的法制是协调和处理矛盾、体现公正平等的依据和准则;(4)市场不是相互封闭的,区域或者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市场,并同世界大市场连在一起。市场经济体制的上述特点表明:通过市场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并且可以对商品生产者实和优胜劣汰的选择。

二、民营经济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与民营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来分析“十五”期间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

1.民营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进行推算,一方面,从增长率上看,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年共增长246%,年均增长28%;特别是私营工业增长更为迅猛,私营工业增加值5年增长7倍多,年均增长约50%;私营工业利润5年增长7.2倍,年均增长超过50%;远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21%和工业利润平均增长25%的水平。另一方面,从总量来看,截止2005年,包括外资和港澳台在内的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占65%(其中内资民营经济约占49.7%)。由此可见,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2.民营经济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民营经济在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净增7000万人,其中城镇民营企业就业人数,净增5700万人。民营经济占城镇就业的比例从2000年65%左右增加到2005年的75%以上。民营经济创造的就业岗位,不仅分担了国企减员增效的后顾之忧,而且吸纳了更多的新增劳动力,保持了我国社会贫富差距加大情况下的基本稳定。

3.民营经济是安邦富民的基本力量。一方面,民营经济为国家税收的持续增长做出了贡献。2000年以来,民营经济特别是私营企业税收明显快于全国税收增长速度。在不少地方,民营经济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了60%,成为地方的财源主体。另一方面,民营经济还是中国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基本力量。民营企业的家庭多属于富裕家庭,而且民营企业户数在第一产业中所占比重最高(达到92%),乡镇民营经济的稳定与发展直接关系着几亿农民的生计。

4.民营经济是对外贸易的新兴主力。货物进出口总额方面,2005年实现了14221亿美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4.6%。而民营经济对外贸易的情况是,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1328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6043亿美元,增长了3.6倍,年均增速35%;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从2000年53.3%提高到了2005年的77.4%,5年间提高了24.1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在外贸出口中占的比例由2000年仅占1%提高到2005年的15%左右。

据统计,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全国已有3200多万户个体私营企业,解决了8000万人的就业问题;我国民营企业总户数已达800万家,分别占全国企业总数99%、工业产值60%、工业增加值40%、实现利税77%、出口额60%、城镇就业机会的75%;民营企业的年产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远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因此,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它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民营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推手

1.完善的区域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我们以浙江省来分析:浙江是全国有名的市场大省,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市场化程度一直领先于全国。无论是当时争论不休的“温州模式”,还是后来在全国影响越来越大的“浙江现象”,其特点首先都是活跃的市场经济。正所谓“看市场,到浙江”。但是,受整个国情的影响,浙江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不可能是完全自发的过程,浙江各级地方政府为培育和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篇2

一、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

东部地区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10个省市。国土面积91.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9.5%。2003年年底总人口4441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4.4%,东部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较高,市场机制和政策环境相对完善,外向型经济发达,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十一五”期间,这一地区应该主要以参与国际竞争为主线,促进工业化尽快完成向后期阶段的过渡,继续带动全国国民经济发展,并且在此基础上率先实现工业现代化和率先基本实现全面的现代化。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共15个城市,区域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为7977万人,占全国的6.17%;地区生产总值为22803亿元,占全国的16.82%。本区交通便利,腹地纵深,经济实力雄厚,技术水平高,是全国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程度和产业配套最为完善的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地资源紧缺,开发区数量过多、布局分散,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进程与本区在全国的地位与作用不相适应。

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在制定区域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区域在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开拓、产业发展和企业联合等方面形成战略联盟,壮大整体区域经济实力,逐步形成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

继续深化创新长江三角洲地区协作机制,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构建长江三角洲快速交通网络,构筑“两小时通勤圈”。统筹规划和建设道路、港口、机场等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

加快培育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研发核心技术,培育核心竞争力,劳动密集型和一般加工制造业尽快向区外转移。

加强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统一规划,统一治理,加强江河湖泊、近海岸线的联合保护与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善人居环境。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域范围可以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中山、佛山、江门、东莞七市以及惠州市市区、惠阳、惠东、博罗,肇庆市的端州、鼎湖和高要、四会等县市(区),土地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0.43%。2003年,人口为2398万人,占全国的1.86%;地区生产总值为11341亿元,占全国的8.37%。本区地处珠江入海口,河海相通,毗连香港和澳门,城镇密布,人口稠密,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家用电器和IT加工等制造工业的生产规模及其集中度、主要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人均工业增加值和工业产品出口创汇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同时,本地区也同样面临着产业升级压力比较大,但技术和人力资源难以满足结构升级的要求。

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以内地与港澳地区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为契机,遵循市场导向原则,加强产业的结构性合作,积极扩大周边省区的辐射能力,实现经济升级转型的共同目标,提高国际竞争力。

发挥IT产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密集的优势,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主攻方向,加快培育和壮大可持续增长的新型产业和产品,应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高纺织服装、家用电器、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等传统支柱产业的档次和技术含量。

要将整治和保护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主要通过合理规划和调整现有工业企业和产业园区布局,加快高污染、高耗能工业企业的结构调整,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大幅度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总量。

(三)京津冀都市圈

京津冀都市圈包括北京和天津,河北的石家庄、唐山、秦皇岛、保定、廊坊、沧州和张家口,面积约7.0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0.74%。2003年,人口为4951万人,占全国的3.83%;地区生产总值为9975亿元,占全国的7.36%。本区是环渤海湾地区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工业和科技力量雄厚,是我国政治和文化的核心区和我国北方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区域合作存在体制,以重化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加剧了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和淡水紧缺局面。

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建立京津两大直辖市合作机制,发挥北京的首都功能和天津的港口城市功能优势,形成两市互补互利的“双赢”格局,将京津冀都市圈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重要基地和窗口。

严格控制高耗水产业的布局,逐步关闭、搬迁用水多、能耗高、污染大的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工业,大力培育汽车、通信、电子计算机、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抓住北京举办奥运会的契机,发展与其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的优势相适应的旅游会展、科研教育、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

全面推进节水工作和改善近海生态环境,统筹解决淡水供给,有效防治沙尘暴,治理保护渤海海域生态。

(四)辽中南地区

辽中南地区包括辽宁省沈阳、大连、鞍山、营口、丹东、盘锦、锦州、辽阳、本溪、抚顺、葫芦岛11个城市,面积2.59万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为3332万人,占全国的2.58%;地区生产总值为6160亿元,占全国的4.55%。本区地处环渤海湾地区北部,是东北地区的出海通道,交通基础设施发达,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和科技实力较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单一的资源型城市较多,重化工和国有企业集聚度过高,企业经营机制不灵活和经济效益较差,下岗失业人数较多。

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加强体制创新和机制转换,加快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逐步实现以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产业发展格局。

抓住国家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契机,加快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抓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确保社会稳定。

进一步提高冶金、煤炭、化工、机械、造船等能源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工业技术水平,大力发展软件、海洋经济等高新技术产业和商贸、金融、信息、旅游等现代服务业。

建立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提高利用外资规模和效益,引导外资重点投向创汇农业、传统工业改造和高新技术领域。

(五)山东半岛城市群

山东半岛城市群包括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淄博、日照、东营共8个城市,面积7.3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0.76%。2003年,人口为3912万人,占全国的3.03%;地区生产总值为8389亿元,占全国的6.15%。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处环渤海湾地区南部,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本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区内城市战略定位和职能分工不明确,淡水资源短缺,环境状况亟待改善。

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打破各大中城市彼此分割、各自孤立发展局面。明确青岛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经济中心地位,青岛、济南、烟台要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综合性城市,其他城市应以制造业为重点向相对专业化方向发展。通过城市间分工协作,形成地区产业联盟,着力发展家电制造、电子信息、石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医药制造、农副产品加工、海洋和旅游优势产业。

把构建现代化交通体系作为打造半岛城市群的突破口,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为骨干,打造发展协调的都市连绵区。拓展面向华北、中原、西北的经济腹地。

抓住产业结构调整、水资源配置、海洋资源利用和保护等关键环节,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

二、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

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2003年,人口为36924万人,占全国的28.8%;地区生产总值为22660亿元,占全国的16.8%。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又是少数民族和贫困人口的聚居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十一五”期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要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发展的重大薄弱环节得到实质性改善,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投资环境基本适应对内对外开放需求,广大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重点发展成渝地区、关中地区和省会城市等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发展,推进沿边口岸城市参与国际次区域合作。

(一)成渝地区

成渝地区主要包括四川省的成都、内江、泸州、宜宾、自贡、德阳、绵阳市和重庆市,面积为15.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63%。2003年,总人口为6802万人,占全国的5.26%;地区生产总值为5784亿元,占全国的4.27%。这一地区自然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人口高度聚集,经济相对发达,是我国西部地区开发战略的重点之一。本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有企业改革进展缓慢所造成的制度导致资金投入不足,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滞后;对外交通联系不便,水环境和大气污染问题严重。

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加强重庆与成都职能分工与合作,形成“双中心”共赢的发展格局,建成以两大都市为中心的双核城市群,成为中国西部最具经济实力和科技开发能力的产业基地。

密切与长江产业带和西南、西北地区的经济联系,通过修建沿江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便捷的对外联络通道。

加强生态建设和三峡库区环境整治,以建设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为重点,把库区水污染防治工作与区域发展、移民安置、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与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

(二)关中地区

关中地区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和铜川5个城市,面积5.5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0.58%。2003年,人口为2185万人,占全国的1.69%;地区生产总值为1733亿元,占全国的1.28%。本区交通便利,自然条件较好,工农业比较发达,科教资源的全国具有明显的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科技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国有企业改革缓慢,经营机制不活。

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加快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放手发展非国有经济。逐步建成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经济核心区、我国重要的装备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以西安为中心,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与西南、华东地区的联系。

发挥西安高新区、杨凌农业示范区等国家级高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育一批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升级改造传统工业和农业生产方式,在IT和其他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加快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3个省,面积7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8.2%;2003年人口10729万人,占全国的8.4%;2003年地区生产总值12957亿元,占全国的9.6%。东北地区土地面积广阔,水土资源匹配比较合理,拥有充足的宜农土地;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较大,能源原材料等重化工和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但是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比较集中的地区,急需国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加以扶持。

(一)老工业基地

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主要包括沈阳、哈尔滨、长春、大连等城市,这些城市已经形成了以重化工业为主体的、生产规模较大的工业体系,具有基本的技术和人才储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有企业比重大,改革进展缓慢,体制障碍突出,观念、体制、机制不活。

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加快改革改制步伐,转变传统观念,推进国有企业制度创新,转换经营机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国有经济比重偏高的所有制结构加快向混合制经济明显转变。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步伐,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提高装备制造工业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明显形成规模,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吸引外资参与企业改组改造。

促进就业和加快建立规范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下岗职工的培训,大力发展劳务输出。

(二)资源型城市

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包括煤炭、石油、森工等类型城市,涉及到11个城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源面临枯竭,经济结构单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下岗失业问题突出,频发。

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对因下岗失业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众要做到应保尽保,以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加快生态环境治理步伐,树立新的城市形象,为招商引资、产业转型和改善人民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大力培育新的接续和替代性产业,延长产业链,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扩大非资源性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增加就业容量,促进经济转型。

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6个省,面积102.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0.7%;2003年人口36311万人,占全国的28.1%;2003年地区生产总值26304亿元,占全国的19.4%(此处以全国各省区市生产总值加总的值为分母计算,若以全国的GDP为分母计算,则为22.4%)。总体上讲,中部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好,能源、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工业已有一定的基础,大中城市数量较多、距离较近,但是缺乏有实力的龙头城市的带动,适宜走以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的道路。目前,中部地区城市群已具雏形,并显现出一定的发展潜力,应加以引导和培育,力争建成经济核心区,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根据已有基础和发展潜力,我们认为,中部地区应主要抓好如下一些城市群(城市圈、经济带)。

(一)武汉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主要包括湖北、在武汉100公里半径内,集中了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共8个城市,面积为5.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0.53%。2003年,人口为2651万人,占全国的2.05%;地区生产总值为2966亿元,占全国的2.19%。这一地区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规模体系不合理,城市间的产业关联度低,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老工业基地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相对滞后,工业技术装备老化,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洪涝渍等水患威胁较大。

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以武汉为中心,发挥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科技教育实力较强的优势,加强原材料基地和装备工业基地、全国科研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构造长江中游地区经济整体优势。选择一批大型骨干企业进行配套改革,支持和鼓励企业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进行专业协作。

积极建设和完善区域市场体系,发展一批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集中力量建设一些重要能源和原材料等全国性和区域性市场。

(二)中原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等9个城市,土地面积为5.2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0.55%。2003年,人口为3491万人,占全国的2.7%;地区生产总值为3448亿元,占全国的2.54%。本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本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心城市规模较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由于居于内陆,经济对外开放度较低;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较大。

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提高中心城市的聚集能力,做好城市职能分工与合作,壮大城市群的整体实力。

加强城市群内部及对外的交通联系,包括航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市群内联络线、干线公路、铁路和城市轻轨在内的高效、快速综合交通网络。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发展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构筑中原城市群,力争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

(三)长株潭地区

长株潭地区包括长沙、湘潭、株洲3个城市,面积为2.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0.29%。2003年,人口为1257万人,占全国的0.97%;地区生产总值为1580亿元,占全国的1.17%。本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行政区经济所形成的地区分割,三个城市彼此之间缺乏充分的横向联系,城市规划自成体系,地区分工不明显,产业结构趋同化。

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加快经济一体化发展,各有侧重,各有特色,优势互补,促进三市经济由局部优势向规模优势转变,由城市分割向城市联合转变,由资源粗放低效型向集约化、高科技、高效益、外向型转变。

以“四通”为基础,变目前的“三足鼎立”为“三合一”,实现邮电通信、交通、流通和资金融通的一体化;尽快形成连接区内外、沟通全国、出入方便、贸易灵活、管理规范、能够调控的市场网络。

加强产业布局的协调和开发区的统筹规划,促进经济要素的合理聚集,壮大整个区域的整体实力。

篇3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区域政治经济;问题研究

1.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经济政治特征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统一。经济结构的特点反映了经济发展方式的特征。关于国家的经济结构合理问题应考虑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国内国外因素等。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由此形成区域经济结构中重化产业的较高比重,目前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水平还跟不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的不平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承载力与支撑力的经济政治综合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经济发展方式由从前的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以外,其内涵还包括政治体制和管理体制的转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应当综合分析如何协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以及转变经济结构的发展方式下的企业行为、市场行为以及政府行为,研究如何更好地利用市场经济机制来达到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加快区域经济政治发展的有效措施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加快区域经济政治发展,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应将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区域经济政治发展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积极加强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加快区域经济政治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要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和针对性,积极运用各种规划计划、金融、财税政策等经济和法律手段实施调控,更大程度地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要进一步扩大区域的消费需求。应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要进一步出台和完善促进区域消费的政策和有力措施,积极培育和构建区域的消费热点,不断推动区域消费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要积极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以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区域经济政治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要进一步加大区域的各项投资规模,同时注重规模的合理化,不断优化各项投资结构。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一步优化区域投资结构,同时,政府应继续加大对我国“三农”的投资力度,积极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向公共事业等民生事业倾斜,不断促进区域经济政治的发展。同时,积极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进一步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

深化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为加快区域经济政治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要进一步加强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抓好政府体制改革,逐渐使得政府从管理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应切实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以及公共服务四大职能。地方各级政府应积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审批。

应建立健全全面的政府评价体系和绩效体系。当前,考核政府和政府官员政绩不仅仅唯GDP是从,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除了看GDP之外,还要考察教育和文化发展水平、社会保障程度、社会失业率、人均收人水平、法制环境、市场秩序、治安状况、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和生态保护、科技创新成果、医疗卫生状况以及诚信程度。总之,要在现今和今后一段时间内逐步形成有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评价考核体系。

加强统筹协调,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加快区域经济政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城乡区域均衡发展。政府应进一步统筹和推进我国区域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进一步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手段加大对“三农”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的各项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夯实和巩固“三农”的基础。

要增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区域的平衡发展。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倾斜力度,不断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好差别性区域政策,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要加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政府应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措施,积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建设。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中低收入群体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积极促进公共事业的不断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的区域经济政治发展是事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事关我国经济政治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问题,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的区域经济政治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抉择。

[1]陈启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相关问题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11.02

[2]马 凯.科学的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求是,2004.08

[3]周叔莲,刘戒骄.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理论视点,2007.12

篇4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体育产业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尚有十大新兴产业亟待开发,体育产业包括其内。体育产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体育社会化、产业化是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体育是人类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体育和经济的关系,表现为体育和财政之间的关系,体育是纯消费部门。其实,体育活动也有市场,通过培育和开发,完全可以使体育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体育产业已经融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范畴。在国际上,尤其是在工业化国家中,体育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与国民经济其它产业相比,体育业具有持久发展的潜力。目前,国外资本市场无不青睐体育产业,而我国的体育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产业的领域不断拓展,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的质量有所改善,产业的效益也明显增高。体育的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是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国际体育商业化冲击的必然结果。

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体育产业起步较晚,还处于十分稚嫩、不完善的阶段。目前,体育产业的产值大约占GDP的1%~2%左右。我们满怀希望地看到,中国的体育产业前景无限好,是一个有远大发展前途的产业。足球是我国最早步人市场的项目。1998年足球甲A联赛平均每场观众人数为2.13万,门票总收人1亿多元。2001年沈阳十强赛,组委会获利超千万元,光是门票收入就达到5400万元。尽管在商业开发方面亚足联实行全面垄断,而组委会只能夹缝中求生,利用所剩不多的商务权开辟商源,球迷的着装、挥舞的旗帜、十强赛的宣传画册、秩序册以及十强赛举办的好新闻评选、摄影大赛、门票、街道灯箱等都成了商业广告的载体,最后广告收人达到600万元。在我国,企业也开始积极参与体育产业的开发。目前能把体育作为产业来做的企业首推首钢。2001年,首钢成功承担了北京第二十一届大运动会主场火炬的制作和I5辆彩车钢结构的制作。为增进国际奥委会对北京的了解,首钢出资编辑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全面介绍奥林匹克运动的中英文百科全书。首钢主要领导是北京奥申委中唯一来自企业的代表。首钢以篮球为中心迈出了走向体育产业化的决定性的一步。早在1988年,首钢与原北京市体委共同组建北京首钢篮球队,这是国内第一家由企业出资的篮球队。1995年,首钢篮球俱乐部挂牌,并很快取得了经营开发权。沈阳十强赛和首钢的成功经验充分向国人显示:体育产业在中国同样具有强大的经济潜力。

三、体育产业的内涵

1.体育产业的内涵

体育产业Sport Industry,指从事体育服务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社会部门。体育事业被国家列入第三产业的第三层次,即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具体讲是向社会提供各类体育服务,以满足人们健身、观赏和娱乐等需要的体育事业。各类产业中与体育有关的活动,如运动服装、器材、用品等的生产和经营,可称为“体育复合产业”。

2.体育产业的分类

第一,向社会开放的体育场馆设施所提供的服务。第二,供观赏的各类高水平运动竞赛和体育表演服务。第三,为培养竞技运动人才而提供的各层次的运动训练服务,向社会提供健身、健美、体育娱乐的知识与技术和锻炼方法的各种学习班、培训班。第四,向某些慢性病患者或肢体损伤患者提供的运动处方、体育医疗康复手段等。

3.体育产业化的概念

所谓体育产业化,就是改革体育体制,使体育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充满活力的新机制,使体育由事业型、公益型向经营型转变,使其能够向社会提供体育产品和劳务,其实质是体育思想观念的革命和制度的创新,是要在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又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开发体育的经济功能,把体育与经济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经济行为,刺激体育产品(劳务)的需求,拓展体育市场,加快体育的产业化进程,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对策

1.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景

(1)中国的体育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成功,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带来全方位积极影响,更是给中国体育产业的腾飞带来了机遇。中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也给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各种体育活动、竞赛、交流的日益增多,给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活力。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体育产业的兴起。

(2)中国的体育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在世界范围内看,一些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有较大的比重,在人民生活中所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相对而言,中国的体育产业起步较晚。体育产业的产值还很低,但广大群众对体育消费的需求正不断增加,健身意识不断增强。体育中所包含的健康、娱乐等现代消费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加强,花钱买健康成为时尚。可以预测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2.对未来体育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策

(1)首先应改革行政机制,强化规律运行机制。过去那种庞大繁杂,过分集中,包揽一切,长官意志的行政机制,应让位于符合社会发展实际的商品经济客观规律。主要职能部门,应从侧重于管理微观转变为侧重管理宏观。主要精力应从过去管物、管钱、管人、管审批等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转为研究经济形势、市场动向和制定政策上来。

(2)改革高度集中的训练体制。应当实行体育局、企业、公司、行业和高等院校根据自身条件设置优秀运动员训练点,逐步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培养优秀运动员的社会训练体制,在社会上形成强手如林的激烈竞争体制。

(3)努力发展第三产业,如开展体育旅游、体育广告、体育医疗、体育康复、体育饮食、体育培训等多种服务行业。

(4)使体育设施成为综合实体。对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及一些辅助设备,如健身房、棋厅、台球室、舞厅等,逐渐办成经济实体,使它们具有法人资格,有用人、用物、分配资金等一切权利。放开手脚,让它们到市场中竞争,逐渐完善体育职业化、体育产业化。

(5)对一些群众喜欢的项目实行俱乐部制。对俱乐部国家应给予必要倾斜政策,如减免部分税收,俱乐部队参加比赛可以门票按收入比例分成,队员收取出场费、广告费和电视转播费分成。允许俱乐部发行彩票,出版刊物,接受正当赞助,建立球队科研所等。

(6)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须尽快的培育、发展体育市场经济体系。如人才市场、竞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劳务市场、金融市场等。在适当时机开展体育邮资、体育股票、体育债券等市场。另外,还应建立有利于体育市场的各种中介组织,如体育市场咨询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公证处等,这些中介组织不仅为进入体育市场的各单位服务,同时保护它们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

(7)鼓励企业、公司大力赞助有影响的运动队和俱乐部,购买体育电视节目的广告播映权,以及利用体育竞赛作商业广告。其结果是有影响的运动队和俱乐部可以从中获得较多资金来不断完善自己,还可以高薪聘用超级体育明星,从而使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相应的也就提高了比赛的档次,能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观看比赛,使竞赛市场更加繁荣,为体育产业的形成创造较为雄厚的购买潜力。

(8)体育运动商业化必然导致体育运动职业化,这在国外以成为现实。我国要想加快体育职业化的进程,对职业化运动员应有较好的训练条件、丰厚薪金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可以象商品一样估价转卖(当然这不是买卖运动员的身体,而是买卖附于他们身上的运动技术),这就与其它市场上的商品一样,存在着竞争和流动,存在着优胜劣汰。

参考文献:

[1]陆瑞当:论我国体育产业的培育与开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1)

[2]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编.中国体育市场研究[M].2000(7)

篇5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拓宽教育投资渠道提供了契机

第一,教育投资归根结底来源于国民收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城乡居民和企业收入份额不断上升,财政收入份额不断下降。据统计,国家、企业、个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1978年分别为33.9%、11.1%、55%,2002年分别为20.5%、14.3%、65.2%。农村年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78年分别为133.6元和343.4元,2001年分别达到2366.4元和6860元。到2004年8月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高达12万亿之多。这就为企业、个人投资教育,建立多渠道的教育投资体制提供了现实基础。

第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而企业间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技术竞争和人才竞争。虽然企业可以从人才市场上招聘所需的专门人才,但企业问在占用的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是不平等的,尤其是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在人才的争夺上并不占优势,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及其发展的需要,就可能促使这些企业愿意通过与学校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加强职工的教育培训投资或直接投资办教育等形式,来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

第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的传统观念。人们普遍认识到教育能够提高人的劳动能力,改变人的社会地位,能带来种种经济和非经济的收益。目前,城乡居民已把对子女的教育支出视为可带来较高预期收益的投资,对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公布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中有10%作为教育消费预留,教育已成为我国消费和投资的——大热点。人们观念的转变,刺激了对教育投入的增加,有利于促进多渠道教育投资体制的形成。

第四,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领域资源配置方式,也改变了作为“准公共产品”的教育,尤其是非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方式,教育由以前的完全由政府举办的单一格局正逐步转向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的格局。我国对此相继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规定,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力量投资办学,加快了多渠道教育投资体制的建设步伐。

二、目前我国多渠道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投资体制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步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单纯依靠国家投资转变为“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简称“财、税、费、产、社、基”等六大筹资渠道。这种投资体制的运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但由于这种教育投资体制尚不完善,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矛盾和问题。

(一) 国家财政投入总体水平偏低,且投资结构不合理。

虽然从总体来看,历年来我国对教育经费投入的力度不断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绝对总量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从相对数和平均数来看,我国投入不足的问题还十分严重,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很低,且出现逐年下滑的趋势。据统计,200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是3.32%,2003年比重是3.28%,2004年的比重是2.79%,这不仅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4%的要求相差甚远,而且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比例。

并且,我国教育投资的结构也并不合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教育发展水平不甚高的情况下,投资基础教育能争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然而我国的义务教育投入却增长缓慢,政府有限的教育投入向高等教育倾斜,导致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比重始终低于60%。据统计,1996年至2001年,高等教育投入比重由16.3%提高到27.8%,上升了11.5个百分点,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投入比重却分别下降了大约6个百分点。2002年政府教育投资中义务教育投资所占的比重是54.4%,而国际通常比例则在85%以上。

(二) 企业投资、个人投资以及其他社会投资在整个教育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偏低。

虽然我国已大体形成了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的多渠道教育投资体制,但企业投资、个人投资以及其他社会投资在整个教育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偏低,政府投资在整个教育投资来源中所占的比重偏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均占74.7%左右。从这一方面来说,我国的多渠道教育投资体制还名不符实,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主要问题表现为:

第一,企业缺乏投资教育的动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价值增值,追求预期的最大经济利益——利润,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在追求最大利润的动机驱动下进行的。基础教育投资见效慢、负担重,企业自然不愿涉足。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则由于在现行体制下,企业仍能够几乎无偿地从劳动力市场上招聘所需的劳动力和专业人才,再加上缺乏鼓励企业投资教育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因而企业的投资动机也不强。

第二,民间办学困难重重,政府对民间办学的扶持政策不完善。我国虽然于2003年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以及在2004年3月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通过立法确定了民办教育的地位,使民办教育有法可依,并允许“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但对于合理回报的幅度、允许有多少结余等具体的实施细节并没有详细规定。同时,国家没能提供各投资主体投资办学的公平竞争环境。当前我国民办学校的经费来源很狭窄,大多数民办学校经费的95%以上来自学生的学费,国家并无经费上的支持。且民办学校无法享有同公办学校一样的无息、低息银行贷款,这就使得民办学校的持久性发展难以得到保障。另外,民办学生还在招生、就业、社会福利等方面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歧视,这都挫伤了民间办学的积极性。转贴于

第三,教育收费制度不规范,教育乱收费愈演愈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个人或家庭应该负担一部分教育费用,并且随着劳动者个人收入的增加,其负担的教育费用也应该随之增加,这本无可厚非,但是目前教育领域的乱收费现象十分严重。据一些教育专家保守测算,全国近10年来的教育乱收费从中小学生的口袋里刮走了2000多亿元人民币。这就不仅加重了个人和家庭的负担,也违背了“能力支付”的原则。

三、推进多渠道教育投资体制建设的策略

(一)政府投入保证到位,重点倾斜义务教育。

推行多渠道教育投资体制,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减少对教育的投资,减轻对教育的责任,政府在教育投资中的主导地位仍需确立。首先,要全国统一计算口径,严格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的规定,确保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其次,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政府的教育投入范围、各级政府对教育发展的责任与教育经费的负担比例以及教育经费投入每年的增长比例,对达不到要求的予以严惩,中央政府要做好表率,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最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将游离于预算之外的各种政府收入纳入财政部门统一管理,同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以确保政府的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

同时,在教育投入上要重点倾斜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其学生数在整个受教育学生总数中所占比重最大,国家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比重不应低于70%,且应尽量向国际平均水平靠拢。第一,要确保政府在义务教育投入上的绝对主体地位;第二,根据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力的不同,合理确定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上各自应负担的比例,并保证资金到位;第三,适当减少对高等教育的投资,重点发挥其他投资主体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投入上的作用,同时鼓励大学自主创收;第四,提高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二)加强政策扶持力度,积极鼓励民间力量投资办学。

第一,政府应提供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民间各方面力量和公民个人投资办学、集资办学,比如在财税政策上,对民办学校给予适当的扶助和优惠,给予民办学校一定的经费支持或政府补贴,在税收上予以优惠待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教育水平对个人收入的贡献率;对于办学出色的民办学校授予荣誉嘉奖并发放一定数额的奖金,政府帮助多方面宣传等。

第二,政府应充分意识到推进民办教育发展的重大意义,积极创设各投资主体投资办学的公平竞争环境,取消对民办学校的政策歧视,给予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同等的社会地位与政策支持,特别是在资金来源方面,应允许民办学校也能获得低息银行贷款,以解决民办学校的后顾之忧。

第三,加快民间办学机制的法制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补充民办教育中关于出资者合理回报、回报方式、产权归属、民办学校收费等问题,以保护教育投资者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政府虽要重点鼓励和扶持民办学校发展,但也不能对其发展放任自流,应对民间资本投资办学进行宏观调控,合理规范,加强引导,以确保教育的高质量和正确的办学方向。

(三)吸引企业投资教育,引导企业摆正投资方向。

第一,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质决定了要吸引企业投资教育,必须是投资能为企业带来较高收益的教育领域,因而,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企业的保守观念,使企业意识到投资高等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是具有高回报率的智力投资,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采取多种鼓励政策吸引企业投资教育,比如在税收方面,对于投资教育的企业,国家可以免收或少收教育费附加;对于企业直接投资兴办的学校,可以在规定的几年内免征税;国家还可以为其提供必要的资源、信息咨询服务等。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比如,企业教育投资管理制度、核准制度等,优化企业投资环境,畅通企业投资渠道,为企业投资教育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

第四,鼓励企业投资教育方式的多样化。企业可以通过企业捐赠、设立专项基金或奖学金、委托培养学生、委托科研、校企联办二级学院或企业直接投资办学等多种方式投资高等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

篇6

关键词:城市经济圈;东京都市圈;长三角

中图分类号:F11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8)04-0010-04

一、东京城市经济圈及其发展经验

(一)东京城市经济圈的基本情况

作为日本三大都市圈之首的东京都市圈,以金融中心东京为其核心城市,是日本最大的城市聚集体。

首都圈的核心城市东京由中心区域的23个特别区和周围的26个市、5个町、8个村组成,面积2187平方公里,占日本面积0.58%,人口1216万人(2005年),占全国人口的9.5%,人口密度5564人/km2,2006年GDP1.1万亿美元,占全国GDP的18%,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0.05:14.92:85.03,资本在10亿日元以上的企业2759家(2004年),占全国此类企业的47.3%。东京是日本最大的金融、工业、政治、文化、经济、科研中心,集中了日本三分之一以上的大学,并拥有全国三分之一的国际级文化机构。

1、区内城市规划。

首都圈在成立之初是“东京都一级依存”的发展模式,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企业和金融机构总部迁移至东京,作为行政中心的东京迅速膨胀,加强了区域职能“向东京一级集中”发展,这使人口、产业过于集中一个地区,由于日本为多震国家,国家主要功能集中于东京一个城市,一旦发生地震,城市功能瘫痪,会造成巨大风险,为了分散自然灾害的风险,政府考虑把核心城市的部分职能分散到周边城市。根据实际发展需要,1970年首次提出的“多中心城市”发展规划,建立多个业务中心城市即“多级中心城市结构”,形成“多核多圈域地域”,并形成东京都市圈内大中小城市联动、协调发展。

2、区内产业布局。

都市经济圈城市间协调发展的核心是区域内产业间的协调发展。目前,东京大都市圈内形成了明显的区域职能分工体系与合作体系,即各核心城市根据自身资源、自然条件等特色,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承担不同的职能,在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共同发挥了整体集聚优势,各核心城市发展形成了基于自身优势的产业集群。

(二)建设东京都市圈的措施

1、日本相继出台法律、法规支持首都经济圈发展。

日本政府颁布的多部法律和五次经济圈规划对首都圈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适时地调整法律、法规和首都圈的规划,以适应经济的发展。

日本政府1956年颁布了《首都圈整备法》,之后,根据《首都圈整备法》先后五次编制实施了首都圈基本规划。第一次规划在1958年,将新宿、涉谷和池袋作为缓解CBD地区成长压力的城市副中心,并在东京周围建成一圈宽广的绿带,绿带外是卫星城镇发展工业和大学校区。但东京的城市扩张并没有按照该计划,最近一次规划即第五次规划是在1999年编制的,规划期从2000年到2015年,再次强调了建立区域多中心城市“分散网络构造”的设想,规划将首都圈作为一个区域整体考虑,还从区域合作的角度考虑到首都圈周边区域的发展。

2、利用财政税收职能引导区域经济内产业发展。

都市圈的发展除了依靠规划引导和法律保障外,还充分利用财税政策。一是通过国家项目对地方基础设施进行直接投资,如重点交通设施、港口等,对一些边远、落后地区的城市发展提供贷款支持,促进了边远地区中心城市和小城市的开发与建设。二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补贴都市地域发展项目。为了引导企业向大都市转移,一方面,政府进行转移支付,将所缴税款一部分返还接受企业的地方政府,另一方面,对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三是政府还通过政策性银行进行专项贷款和导向贷款,以引导市场主体投资方向和表明政府产业政策。四是日本政府采取财政补贴等优惠措施,促进新兴产业城市的开发。例如,日本政府允许某些地区发行地方债券,并由国家财政补贴其利息。另外,近郊整治地带、城市开发区域内的工业园开发,还可享受《首都圈近郊整备地带以及城市开发区域整备法》所规定的税制特别措施。

3、建设东京都市圈的行政安排。

东京都市圈的土地规划、交通圈建设和防震措施等由国土交通省大都市整备局直接管辖,并负责编制大都市圈发展规划。首都圈内各地方,地方政府会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进行具体规划。具体到区域内地方产业发展是由经济产业省负责的。

产业集群政策是经济产业省在21世纪初提出的。产业集群规划的目的是在产业、学术界和政府之间建立联系,目前已开展了产业与学术界合作、产业间的合作和不同产业的19个合作项目,借此促进业务创新、技术进步。其中政府部门的主要作用是建立产业与学术界合作机制,加大对区内核心商业的支持、提供人才培养项目,发挥产业群内各部分间的协同效应。政府还召开产业群金融支持会议支持城市内产业群发展,加强企业与当地金融机构合作,建立当地风险投资基金,为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三)东京城市经济圈建设成效

城市经济圈内各城市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可以成功吸引相关行业的企业的进入,现有企业和新进入企业形成互补关系,产业集群加强了地区品牌效应,以此集聚更多的企业、人力资源和投资。

集中在同一区域内企业的分工、协作提高了区域资源利用率,产生外部经济效应并促进创新活动的发展。

1、产生外部经济效应。

同一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公司、工厂、事务所集中在一个地区,由于交通和通讯费用的降低和规模经济可以带来企业成本的减少,并且新进入的相关行业能扩大该地区的产业规模,进而提高了劳动分工效率。

2、促进创新活动。

产业集群不单是大量生产者的集中,还集中了大学、科研机构、行业支持机构,这些机构的合作关系及跨行业链中的协同效应都促进了创新活动包括研发、设计、创业、管理创新,这些创新可以通过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合作与竞争机制快速地在产业集群内传播,加快了新技术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企业、人才和投资聚集形成产业集群,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相关企业的加入,从而使产业群得到进一步发展。

3、东京金融中心作用。

东京作为区域金融中心,对东京都市圈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金融中心聚集着大量优秀人才、充足资金、先进技术,为周边产业提供着更优质的金融服务,而周边城市群的发展为东京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东京都市圈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地利用多种政策、措施,发挥了东京金融中心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达到了较好的成效。东京都市圈内的都、县是平行的一级行政区,为了防止地方政府只考虑当地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日本都市圈的土地、交通基础设施规划是直接由日本国土交通省负责,由经济产业省负责制定都市圈内产业集群政策,由中央政府主导的都市圈政策、规划立足于整个区域,而不是各个行政区政府更关注自己辖区在整个区域发展中的得失,并减少地方政府间的协调成本。日本的产业集群政策建立了企业与科研院校的关系,促进了科技创新活动,并发挥了科技创新对生产力巨大的促进力量,加强了日本企业全球竞争力。日本在东京都市圈的建设过程中,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并制定了五次规划,明确提出了首都圈的发展方针,确立了区域发展多中心城市“分散网络构造”的结构,使首都圈的建设能依法有序地进行,强化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

二、东京城市经济圈对建设长三角城市经济圈的借鉴

长江三角洲包括了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和泰州,以及杭州、宁波、嘉兴、绍兴、湖州、舟山、台州共16个城市,总面积10.02万平方公里,是东京都市圈面积三倍,2002年末总人口757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98%,大约是东京都市圈人口的1.8倍,区内生产总值为19124亿元,占全国GDP总量18.25%。

目前长三角地区仍是以行政区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城市间的战略联盟还没有达成,很多基础设施还处于分割状态,尚未形成协调的行业布局、集聚的经济能量、合理的产业结构。长三角都市圈内的行政区界限已成为该区域发展的刚性约束,各级地方政府为追求辖区内经济利益最大化而采取地方保护主义,加剧了市场分割和地区封锁,从而导致了地区间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阻碍了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区内不少城市仍以加工制造产业为主,缺少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重复,缺乏统一、有效的协调,造成了区内资源的浪费。

进行长三角地区城市群规划时,要促使区域内大、中、小城市因地制宜地协调发展,形成合理、有序的城市发展体系,防止由于优质资源向主要城市聚集,导致大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而周边小城市发展滞后,扩大原有经济差距,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发展目标要使区域内各地区达到共同发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采取多极、多中心城市发展模式,要有利于核心城市与次中心城市、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城市中心区与郊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统一安排、协调发展。

(一)打破区域内行政区界限,加强区域内地区协调,完善政府间合作机制,同时建立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长三角区域规划应突破行政区界限,建立区内政府间合作机制或采取中央政府主导方式,使发展战略立足于整个城市群,统筹建设区内机场、港口、道路等基础设施,防止地区间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最终形成区域内城市合理产业分工、产业合作和产业的协调发展。

建立包括劳动力、技术、信息、资本在内的统一生产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避免人为市场分割给资源配置带来的扭曲,进而带来区域内整个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在劳动力市场方面,由于固有的户籍制度限制,人员流动受限于各行政区内,长三角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差别比全国范围各地区经济、社会差距小,考虑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在区域内自由流动,人才竞争有利于人力资源自我价值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区内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生产效率。

建立技术、信息共享机制,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建立技术转让平台,发挥产业集群对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集群内企业间有效竞争促使企业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资。

我国的金融监管、外汇管理还是以行政区域划分,金融监管当局在辖区内各自为政,缺乏信息共享机制,监管缺位与重叠共存。商业银行也按行政区机构设置分支机构,平级分行之间更多的是竞争关系,缺乏协调合作,相互间信息不畅通,不利于资金跨区有效配置。高效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可以促进资金跨区域融通,优化金融资源跨区配置,使资金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区域内加强金融机构的跨区经营,同时建立高效、统一的金融市场。长三角地区经济体对金融服务、资金融通的需求,有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同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凭借资金、技术、人才优势也能为周边省市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区内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

从日本发展情况看,东京都市圈内各城市有相对明确的产业分工,东京金融中心周边发展制造业、科技研发、物流、文化中心,实体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东京金融中心的建设,东京金融中心凭借着在信息、技术、人才、资金方面的优势能为周边的产业提供更高效的金融服务,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了整体国家的竞争力。

长三角产业的发展要根据各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发挥城市间比较优势,强化区域产业结构特色,重视科技创新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建立区域内产业分工、合作体系,区域内上海应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信息业,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充分发挥金融中心功能为周边省市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江苏、浙江省内主要城市发展产业集群,重视发展自有品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业务,提高研发能力,提升区内产业结构和产品的经济附加值。

(三)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建立区域内的研发中心

日本筑波科学城(Tsukuba Science City)作为世界三大信息重镇之一,对区内信息产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起着重要推动的作用。长三角地区科研资源丰富、创新能力突出,拥有251名两院院士、8个国家大学科技园、7个国家高新区、21所国家211工程大学,应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汇集大学、科研机构力量在区内建立一个研发中心以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在生产过程的应用。

(四)在财政税收、金融方面予以支持

我国税收制度是分税制,即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实行财权、事权相统一原则。区域经济规划中涉及到地方税收入分配,区域内共同基础设施建设时涉及到资金筹措等问题,引起地方政府利益冲突,因此在区域建设中,统筹规划区域税收征收、地区间税收转移、税收运用。采取转移支付等手段给予后进地区以财政支持,以推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平衡区域之间在初次分配的差距。发展初期,地方可以对优先发展产业企业采取优惠税率,以引导产业中企业流入该地区。利用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国家区域规划中支持的产业、地区予以融资便利,以引导民间资金的进入和表明相应的政策意图。

鼓励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充分发挥其对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私募股权投资有利于培育优质的上市公司资源,推动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尤其为中小型科技、环保能源类企业提供了资本,这类公司很难以合理的成本从商业银行取得资金,私募股权投资除了予以资金支持外,还为企业提供管理、上市等方面的指导,有利于构建长三角地区创新经济产业体系。私募股权投资作为公司在公开上市前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也有利于国内储蓄向投资转化。作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一部分,主要投资于成熟技术和成熟企业股权的产业基金是企业收购兼并的重要资金来源和推动力,是优化现有企业生产要素组合的主要推动力。

篇7

关键词:大数据;中文字体设计;新特征;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了“大数据”时代,数据量不仅庞大,而且种类繁多,但价值密度较低,且处于动态变化中。在这个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对其进行准确分析和科学利用,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成为设计领域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从中文字体设计领域来看,在如今这个大数据形势下,我国中文字体设计领域出现了一系列诸如承载媒介的日趋多元化、表现形式及手法的多样化、体验的日趋丰富化等新的特征。因此,要求设计师们应当充分把握好大数据这一时代契机,明确当前我国中文字体设计现状,善于借鉴国内外优秀设计经验,不断创新,促进中文字体设计逐步朝着民族化、本土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1 “大数据”的内涵

所谓的“大数据”,也被称为“巨量资料”,主要指的是网络文本、图像、音视频等资源总体量巨大,难以采用常用软件等处理工具,于一定时间内迅速完成,也难以将其整合、加工为对用户具有巨大价值的资源。具体而言,大数据的大小会随时间的不断推移、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剧增。对于不同部门而言,满足大数据标准的规模数据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其范围通常从几TB到数千TB。

根据国外一组统计结果显示,网络每天信息流通量即使采用1.68亿张的DVD,都难以存储完。电子邮件总量高达2940亿,每日博客、日志量在200万以上,网民所发照片量超出2.5亿张,Pandor音乐播放时长高达1870万小时。随着全球数据规模的持续拓展,数据爆炸时代已经到来。

2 大数据背景下中文字体设计的新特征

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而且体现着数据体量庞大、信息密度低、所需处理速度加快、数据多样化强等特点。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设计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信息更易掌握,若能够有效利用大数据优势,将会更精准地进行设计定位,协助创新设计。对于中文字体设计而言,在大数据背景下其表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

2.1 承载媒介的日趋多元化

在大数据时代,各种数字化媒体技术的应用广泛普及,中文字体设计的承载媒介也日趋多元化,实现视觉传达设计的可视化已经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大数据的介入赋予了设计师更丰富的表现方法,更灵活的承载媒介。诸如可视化网络、软件、视频影像、交互体验信息等等,这些都赋予了中文字体设计更多样化的形式和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促使中文字体设计开始出现了诸如动态化、多元化的新型表现形式。

2.2 表现形式及手法的多样化

在新时代下,中文字体设计的技术支持十分有力,这是任何一个时代都难以比拟的。不仅如此,大数据背景下巨大的资源优势也催生了当代艺术的繁荣发展,进一步拓展了中文字体设计的思维广度,引发了中文字体设计表现形式及手法的多样化发展。例如,借助于触摸、触感等互动性设计,利用肢体动作实现交互式设计体验,明确目标实现可视化网络活动等等,此类表现形式、手法都为中文字体设计创新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2.3 体验的日趋丰富化

大数据背景下,中文字体设计带给观众的体验越来越丰富,受众甚至可以产生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知觉体验,赋予了设计更立体化、全面化的吸引力。例如,随着动态技术的应用,中文字体设计开始朝着动态化方向发展,也开始进一步拓展其记忆、感知等多方面功能,不仅具有视觉、听觉双重刺激,而且呈现给大家更丰富、多层次的艺术审美。

3 大数据时代中文字体设计的未来趋势展望

对于文字而言,其本质在于记录情感,传情达意,也可将其视为一种表意符号。在如今这个大数据时展趋势下,设计者开始广泛、深入地寻求相同的文化立场下的语意传达。中文作为我国典型的文化符号,也在试图寻求新的国际语境。对设计师而言,中文字体设计问题仍有待研究、探索。在新环境下,数据时刻改变着当今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中文字体设计带来了挑战与机遇。未来,中文字体设计将进一步推陈出新,各种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也将更为深入。对于中文字体设计而言,迫切要求创新与变化。不仅如此,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中文字体设计的发展似乎成为一种国际化趋势,这不仅体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于中文字体设计的青睐,也体现在当前我国设计领域对国外优秀设计思路、方法的借鉴,如此种种都极大地促进了中文字体设计的持续发展。中文字体设计进一步拓展了中文在全球领域的影响力,催生了各种有别于以往的新型表现方式,进一步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性与互动性。虽然,国外很多设计师对于中文字体的尝试为我国中文字体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借鉴意义,但就中文自身而言,无论在表现方法上,还是表现形式方面,仍需要融入我国中文独特的构成与表达方法,不管对于技术难度,还是表现形式方面都仍待我国设计师进一步深入探索。

自我国中文字体设计的发展到如今,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漫长发展、探索、创新,也受到了传统文化观念的熏陶和影响。纵观我国传统中文字体与现代中文字体的发展情况不难看出,我们需要进一步拓展中文字体设计的研究的广度、深度。在全球这个大数据文化背景下,各种文化交流与融合不断加深,如何维持民族文化的特色,坚持走民族化、本土化、个性化的道路,成为设计人员不得不深刻思考的问题。纵观全球设计领域,各大国家的设计师们都将设计重点放在本国本民族字体研究方面,不断加以探索,赋予深刻的创意,为观者带来无限创意与强烈的视觉感染力,打造多变、丰富的视觉效果。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文汉字,更应当充分发挥其先天结字造型的优势,实现形、音、义的三位一体化设计。当然,我国现代优秀设计师对中文字体的设计也有很多成功的先例,这也为广大设计人员带来了无尽的动力。对于设计师而言,应更多地思考全球文化大融合这一形势,对如何实现中文字体设计中东西文化的碰撞、融会,加强沟通、交流,吸纳不同类型的观念、形式、手段,打破传统设计思路和模式,立足于当代大数据化的舞台,对中文字体设计创作途径加以拓展,除了满足字体的使用功能以外,善于创造新的生命力,打造出极具民族感、时代感的现代化中文字体设计作品。

4 结语

一个新时代到来带来的往往不仅是机遇,还带来诸多挑战。在如今这个大数据时代,设计师不仅需要快速学习和进步,以更好地把握潜在机遇。同时,及时掌握国内外最新设计动态,促进自身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这对于设计自身而言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张晓明.二十世纪中文字形结构研究[J].载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12(05):241-244.

篇8

中国是东方文明的发源地,具有5000 多年的文明史。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全世界的人们可以在这块神秘、奇特的土地上,领略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从北京奥运会对中国体育文化发展影响力所表现出的特征看,奥运会本身并不是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真正动力,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也并不是单纯为了迎合奥运。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真正动力在于中国文化事业的自身,在于文化事业的内部。2008 年奥运经济与社会为这一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外部条件、一个契机。因此,我们可以乐观地预计,在北京奥运会之后,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深远的、积极的影响。

1、中国体育文化的全球趋势

1.1中国竞技体育的现状

一百多年来,为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几代人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在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以51 枚金牌荣登金牌榜首,打破了美俄(前苏联)长期以来垄断金牌榜首的传统格局,这是中国竞技体育水平的一次巨大飞跃。

1.2 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与中国体育文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资源大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积累下来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在育全球化不是单一的状态,而是一个完整融合的进程。体育全球化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受观念、认识、价值观以及习惯行为旧模式的束缚,加之西方实施文化霸权,形成了在思想意识领域和创新能力方面对它的依赖,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只停留在保护与继承的层面上,没有把它看作是一种宝贵的社会经济资源,并未从根本上进行创新与发展。这就使得今天的中国仍处在既是一个文化资源的大国,又是一个文化产业的小国的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以及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接受与认同,标志着体育全球化时代已经形成。

2、中国体育产业文化的发展

2.1 体育赛事与体育产业文化

综观当今世界,目前大型赛事的主办权之争越来越激烈,一些大型的体育赛事的举办地一般都是由几个国家、城市之间互相竞争后产生的。体育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部分,人们在体育方面的消费比重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而逐步增加,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育消费市场。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体育产业的形成提供了稳固的群众基础,整个社会对体育形成了一种积极的态度,公众的普遍参与和观赏为体育产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2 竞技体育是体育产业文化发展的关键

随着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竞技体育迎合了当代大众的娱乐口味,比赛的激烈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适合现代大众传媒的传播规律,新闻媒体的传播与炒作对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催化作用。在众多元素的共同作用下,体育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开发,体育产业也成为最有力的产业、世纪最赚钱的明星产业是借助媒体的巨大辐射力才使得体育成为一种极具价值的营销产业,媒体的推介使其具有压倒其他文化的趋势。目前竞技体在现代社会中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进行着传播,无论是形式、内容和传播方式都迥然有异于传统的体育文化。

3、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为世界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努力上更具有优势。这是因为,就纵向的体育文化厚度而言,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造就了源远流长的体育文化,在中国体育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积淀了丰富的内涵。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体育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体系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由于传统体育文化积淀的力度是与该文化的载体―人口数量成正比的,人口越多,体育文化的创造性和传承性就越好,因此,中国众多的人口蕴含着巨大的体育文化力度。中国的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具备了其母体的各种特性,道家文化的尚中求和提供了中国体育文化对外交流的自觉性,在吸收外来体育文化的同时,也将中国的体育文化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出去。中国既有吸收外来文化的经验,也有输出中国文化的勇气,中国文化对异质文化的吸纳、涵养、改造具有顽强的毅力与海纳百川的宽容。它以追求功利作为发展动力,强调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与环境和自身的竞争,崇尚不断达到目标而又不断地超越过去。当世界走向老年化的时代,民族传统体育理应受到老年体育的青睐,在讲究健康和休闲的今天,对中国民族体育文化的需要是21世纪体育文化发展的趋势之一。

小结

当今世界存在着各种性质不同的体育文化体系,任何体文化的发展,都存在着文化的选择和吸收的问题。如何对待自己的传统体育文化,如何对待外来的体育文化,正确的态度和方式应该是:凡是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都应该继承或吸收,坚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创造一种既有民族个性和特殊性,又有人类的共性和普遍性的体育文化。只有聚集各种品质迥异的体育文化构成一个文化宝库,兼收并蓄,“和而不同”,才能在不同文化的碰撞和相互支撑中,激发人类的灵感,引导某种体育文化的革新,从而促进体育文化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陈燕.浅析全球化体育运动[J].集团经济研究,2004(12).

[2] 曹卫.体育休闲的理想与现实[J].体育与科学,2004,25(3).

[3] 王文章.加强休闲文化研究促进社会全面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2).

篇9

世界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一系列生态问题的产生与加剧,足以引起全世界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在此背景下一些有益于生态环境系统保护的构想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既是建立国际环境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协调国际环境关系的基本准则。本文认为其内含的国际环境关系及其共同发展的理念在于:

(一)可持续发展强调超越国界看待全球环境问题,以求在环境要素的垒球化配置中解决不利于环境要素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从而要求人类通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以改善生态环境对发展的制约。主张全球问题由各国共同解决,比如在环境问题上要求发达国家应承担起主要责任。

(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是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协调解决经济与生态的关系。同时,也体现出共存于一个地球的现实所决定的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所以。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赋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是强调发展不应超过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纳力,并通过重构国际经济关系,在事关经济发展与生存所需基本要素资源的协调问题上取得一致,实现环境资源、环境要素的合理配置。由于可持续发展既表明了正确对待代际环境经济关系的重要性,也强调了代内环境经济关系的解决。显然,目前的国际经济秩序还不能保证代内公平的实现,所以,需要建立国际环境保护制度,以推进环境保护的国际化进程。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包含着解决全球环境问题要共同承担有区别的责任。例如,合理分摊环境治理费用,进行环境资源核算体系的完善。以及严格法制约束等,而可持续发展思想正是强调不同国家应根据各自的权利和职责担负起环境保护的责任,改变各自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以减量使用资源和少污染排放为目标,在环境保护中加强协调与合作。因此,《里约宣言》提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成为国际环境保护合作的基本准则。

二、环境问题的跨国性强化了环境问题国际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引发了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对国际环境问题的关注又促进了全球意识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进程。而经济全球化又会使资源和环境容量禀赋状况难以支撵自身持续发展的国家,选择通过开放程度的提高,避免和化解所面临的发展约束,从而保持和促进本国经济活动规模及实力的不断扩展和提高。因此,作为全球问题之一的全球环境问题与经济全球化同步发展。而全球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之一是由于污染具有扩散性因而具有跨国性,所引致的全球环境关系问题日渐突出。因为环境恶化会损坏国家存在的基础,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后果从长远来讲是没有国界的。长期以来发达国家面对资源使用和污染排放超出其可持续极限的现实。所做出的应对措施就是污染转移。即直接利用贸易和投资这些跨国往来形式,使对外贸易和投资行为具有不可持续性。说明在整个国际经济活动中始终存在要素使用的不可持续性,即一国可能在以其他国家的不可持续发展为代价来保证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见,生态环境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表现为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影响因素。国际经济交往中体现出的环境烙印深嵌于国际分工格局之中,从而使环境问题国际化趋势得到加强。从目前来看,环境保护运动已经向着全球化趋势发展,各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进一步深化,深刻认识到由于环境问题的流动性,使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危机具有跨国性,导致不太可能单纯或主要依靠一国政府解决环境问题。而且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必然会增加对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容量的需求。同时,不断出现的污染转移、垃圾及各种废料的跨境倾倒现象,使国家环境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需要国家间的合作来共同解决环境问题。由此形成在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解决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上,把所有国家纳入其内的国际化趋势。

三、全球环境保护要求国际环境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环境保护的全球化以及国际环境合作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环境问题国际公约的产生以及发达国家环境标准的国际化趋势加强。《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国际环境合作的开始,到以后更加专门化的《关于保护野生生物资源的合作协议》、《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国际贸易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控制危险废物的《巴塞尔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等,1992年的《里约宣言》仍然将不损害国外环境作为国际性责任准则。姑且不论全球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效果,但从这些努力的行动中,至少应当肯定的是以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行动纲领为标志,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达到空前的程度。能够充分证实这一判断的依据是1992年《里约环境宣言》和《21世纪议程》颁布的前后,全世界所签署的与环境有关的国际公约、条约和协定达180多项。这一方面说明保护环境需要规则的制定和行动的落实,另一方面也说明进行环境保护的任务艰巨而艰难。特别是在各国环境保护程度和环境保护能力具有一定差距的情况下,难免存在环境保护的履约程度、时间和范围等方面的不同,致使国际协调活动凸显必要。

由于任何协约的履行过程都是各自国家利益让渡或协调的过程,而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利益的纷争是难免的,关键在于形成妥协或一致的过程有时漫长和艰难,从而使全球范围内的环境保护效果依然不是很明显。2007年12月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它着重讨论2012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安排等问题,但由于立场上的重大差异,美国与欧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展开激烈交锋,欧盟赞成这一目标而美、日等国都反对。其结果是大会提出妥协方案,建议不再提具体减排目标。因此最终通过的“巴厘岛路线图”是妥协的产物。但终究以所有发达国家《公约》缔约方都要履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而将美国纳入其中就是一大问题的解决。同时“路线图”更强调了国际合作,即依照《公约》原则,特别是以“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在考虑各方社会、经济等条件差异的基础上,坚持长期合作共同行动,包括一国关于减排温室气体的全球长期目标的履行及实现。可见,每一公约与协定的通过都体现着环境保护问题上的全球意识和国家领域的政治承诺。

四、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国际化推进了环境运动的国际化

在全球环境保护运动国际化的过程中,不同参与主体在环境运动中的作用程度各异。尤其是在环境运动中非政府组织及公民的环境行动,确实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促使政府依靠强大的力量和政策法规,进行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并逐步形成全方位的环境保护体系。而非政府组织的保护措施更趋于理性与制度化,以替代初期的频繁发生的抗议活动。特别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及国家间政府组织虽然以其权威颁布着各项法令、法规和相关文件发挥着主导作用,但非政府保护组织从中仍然发挥着推动、敦促、协调、沟通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可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目的形成的环境非政府组

织,已成为全球非政府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解决环境问题单靠市场机制的局限性越加明显,同时。以各国政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垒球治理体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民间的非政府力量在推进环境问题国际化中起的作用既直接也具有影响力。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将在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上的积极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主要的表现是环境保护的组织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参与成员的跨国性特征也越明显。所做的环境保护工作内容越来越广泛而深入,既对本国有深刻的影响,也在国外有非常大的影响,其活动范围和内容都具有跨国性。另外,组织和活动的广泛联系性,使之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问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尤其是与联合国组织的多方面合作,促使全球环境保护的纲领性文件和政策的频繁出台和实施,引领着环境保护向区域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在全球环境运动中具有功不可没的作用。所以,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代表着目前和今后环境运动国际化趋势将不断得到加强。

五、环境质量上的国际差距,成为中国关注国际环境问题的理由

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显示,2003年有机水污染物排放量、SO2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2005年1月27日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正式了评估世界各国或地区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估结果显示。在全球144个被评估的国家或地区中,芬兰居第一,中国位居第133位,全球倒数第12位。而不可持续发展模式形成的环境质量差距还表现在目前中国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仍然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与世界平均水平。(一)从能源消耗强度看,直接反映能源消耗的能源消耗强度指标的比较情况是,2003年按汇率计算的中国单位GDP一次能源消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12倍,是世界能源消耗强度排名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的5-10倍。其能源利用效率在6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53位,靠后的位次说明资源消耗强度大,资源利用粗放和资源利用效率低。(二)从水资源消耗强度看2003年在13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于第100位和第89位。靠后的排名同样表明中国的水资源利用水平比较粗放,与发达国家形成9―99倍的差距,是瑞士的99倍。是美国的9倍。(三)从钢材消耗强度看,中国单位GDP钢材消耗量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78和2.11倍,在96个国家和地区中,分别居第94和第93名。此外,从水泥消耗强度与有色金属消耗强度的国际比较更体现其状况的严峻性。因为中国的单位水泥消耗强度和有色金属消耗强度的指标值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在参排的国家和地区中分列倒数第三和第一,说明中国消耗强度较高。

为了切实解决环境问题,中国必须重新确定新的发展标准,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保护生存所依赖的资源与环境的支撑能力。

篇10

关键词:社区经济;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一、城市社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社区干部对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视度不够

大部分城市社区干部对社区经济良好发展促进社区建设的影响作用认识不深刻,对社区经济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只有模糊的认识。这样就造成了社区干部只重视社区服务,忽视社区经济发展,故不利于社区经济发展。

(二)城市社区经济发展的宣传力度不够

城市社区内缺乏对社区经济发展的宣传,导致社区居民对社区经济发展不了解,不了解社区经济发展对居民有何影响,故社区居民对社区发展的参与率低,居民参与度不够,使得城市社区干部在动员和整合社区资源遇到很大的阻力,无法动员群众力量为社区经济发展出一份力,不利于社区经济发展。

(三)城市社区发展缺乏独立自

目前,大部分城市社区经济收入都要先上缴街道,再由街道进行分配管理。而且,大多是社区经济实体店都是街道管理经营,基层社区对社区管理并没有独立经营管理权力,这样就造成社区经济发展缺乏独立自,无权对社区经济收入进行分配,如此便不利于社区经济发展。

(四)城市社区干部人员工作量大

城市社区经济既有社区兴办,也有个人兴办,还有街道兴办。城市社区干部要管理如此多不同性质的社区经济发展,使得社区工作人员工作量大,负担重,从长远来看也是不合理的,将阻碍社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城市社区经济发展的解决措施

(一)城市社区干部要重视城市社区经济发展

首先,城市社区干部要从思想上重视社区经济的发展,从科学上了解社区经济发展,从战略上合理规划城市社区经济发展。其次,城市社区干部要与时俱进,多多通过阅读相关经济书籍,走访社区经济发展良好的社区,实地考察社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理论上和实际案例上全面的认识社区经济发展,为搞好社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最后,城市社区干部经过考察后,要开展研讨会议,交流到实地社区考察的意见和建议,而后,商讨本社区经济发展的规划,定好社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加大社区经济发展的宣传力度

“一个巴掌拍不响”,要发展好城市社区经济,就必须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经济发展的建设队伍中来,为社区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大家携手共创繁荣的社区经济。因此,城市社区干部要加大社区经济发展建设的宣传力度。首先,在社区的宣传栏内粘贴社区经济发展对社区的影响作用的海报,让社区居民了解到社区经济发展不仅有利于整个社区的建设,同时,也能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方便,如有报刊零售点、小工艺坊、便利商店、维修店铺、药店、老人娱乐所等等。其次,组织有关于社区经济发展的活动,让大家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了解社区经济发展对社区的好处。通过大力宣传社区经济发展建设,达到最大限度地动员和整合社区资源,通过充分合理地运用社区资源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建设,加快社区经济发展建设的步伐。

(三)加强城市社区经济的组织管理

目前,城市社区组织发展还不够完善,社区经济实体店都是街道管理经营,加之,社区经济收入都要先上缴街道,再由街道进行分配管理。如此的组织管理不利于城市社区经济发展,对此,政府可以成立一个非盈利性组织“社区经济发展公司”,由该公司全权负责城市社区经济发展管理,同时,也可以安排社区居民来“社区经济发展公司”工作,解决就业问题。

(四)合理安排城市社区工作人员工作,充分动员社区居民做义工

社区的工作是很繁杂、包罗万象的。对此,社区可以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工作,如周末无偿志愿参加社区卫生打扫工作,志愿为老年活动中心做义工,志愿参与社区宣传栏海报工作等等。同时,还可以成立社区委员会,由社区委员会负责社区各项工作的宣传及通知任务,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一般性活动的商讨会议。城市社区干部充分动员、合理运用社区居民这一强大的群体力量,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情感上,社区居民会有一种“大家庭”的温馨感,因为社区中的工作都有社区居民出的一份力,社区的建设是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携手共创美好整洁的社区。

三、小结

发展社区经济建设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经济基础,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到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战略上做好社区经济建设规划,从战术上做好社区组织的管理工作,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经济建设队伍中,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共同建设好社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姬超,颜玮.动态视角下的社区经济及其转型的制度需求[J].税务与经济,2013(01).

[2]娄艳红.关于加快发展社区经济的研究与思考[J].华章,2013(25).

[3]丁亮.浅谈社区文化与社区经济的关系[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