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学类专业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8: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影视文学类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建工类专业;实践教学;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教学环节。建工类专业都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更离不开实践教学工作的科学合理开展。目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类专业所开展的实践教学主要工作如下:
一、建工类专业实践教学工作开展的内容和存在问题
我院建工类专业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建立起来论文与理论教学体系相配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主要包含:实验教学、技能训练教学和实习教学三个方面。
1.实验教学
建工类专业的实验教学分为基础性实验教学和专业性实验教学,其性质多为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就有《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测量》等课程涉及到实验教学。教学开展上一直采用先在教室里学专业理论后到实验室进行实验的教学模式,由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时间、场所的变化,实验教学过程成为了“前学后忘”的过程,实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技能训练教学
建工类专业技能训练是对建筑行业基本工种的基本技能进行的培训锻炼,是我院实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操作技能训练等。因受到建设资金投入的制约,校内技能训练基地建设未能满足建工类技能训练教学的正常开展需求。诸如建筑工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等专业的操作技能训练教学还需安排校外工地。而学生在工地很难得到动手操作的机会,往往“动眼不动手”,严重地影响了对施工工艺流程的认识和实践技能的提升。
3.实习教学
建工类专业实习教学是让学生在实际生产环境中了解建筑行业的相关职业技能要求,将校内所学的理论和技能向职业岗位实际工作能力转换的重要教学环节,它强调内容的覆盖性和综合性。实习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参观实习、安全生产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基本安排在校外合作企业的工地上进行。但从实习教学中的反馈信息了解到,现阶段的生产和毕业实习教学方式还存在着两大问题:(1)在校外开展实习教学,指导教师对实习学生缺乏有效指导和管理,不能保证实习效果;(2)由于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岗位未明确或受工程建设实际项目情况的制约,学生未能在工地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内容实习,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二、针对实践教学中的问题采取的应对措施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关键,它决定了高职教育的特征以及高职教育人才目标的实现。我院针对实践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践教学工作中采取了相关的应对措施:
1.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实现教室、实验室合二为一
在开展实验教学工作方面,学院根据土木工程类专业课程的特点,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改革。摒弃了原来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互独立的教学模式,调整实验室布局,将部分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搬到实验室进行,让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教学充分融入理论教学中,实现教室、实验室合二为一。
实验教学模式的革新不仅能够增加理论教学的生动性,学生边学边实验,及时加深了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在教学中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突破以教授法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运用演练法、情景教学法等,提升教学质量;另外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场景布局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增加互动,调节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果。
2.校内外基地并举,提高工地实训效果
第一、继续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建设校外实训基地。进一步累积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来适应适应不断发展壮大的学生规模的需要,同时,继续深入开展合作,有针对性的安排技能实训和学生实习,改变实习学生只能看不能做的不利局面。
第二、加大教学计划的时间弹性,保证实训教学顺利实施。如:测绘技能训练是建工、道桥等专业技能实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学院测绘仪器数量不能满足多个专业同时开展实训教学的需要。对此,学院通过采取调整和加大教学计划的时间弹性,有效解决了该问题。
第三、抓紧建设校内技能训练基地。校内实训基地是实现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场所,应加大建设经费的投入,将其建成能够瞒足建工类专业的技能实训教学开展的实际需求的仿真型职业技术训练环境。
3.加强校企共管,努力提高实习效果
加强校企共管是提高实训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采取主要措施有:
第一、建立实践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研究制定实习教学考核办法,实施学院和专业两级管理体制,强调实习指导老师在实习过程中的全方位指导和监督,为进一步提高实习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与更新,强化实习教学的指导效果。
第三、到企业生产一线聘请工地项目部里的优秀工程师担任实习指导老师,注重实习的过程指导和监管。
三、结束语
总之,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我们要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工作,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解决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对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作用。
[1] 吴敏,赵荣辉 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重新构建研究――以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篇2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应用型人文类本科专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专业体系更为完整,以突出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全面展开。但是,随着专业数量与规模的扩张,人文类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间的矛盾也逐步显现。一些新建的应用型院校由于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系统、科学与合理的设计,实践教学的实施受到主观因素的较大影响,使得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存在各环节内在关联度不高,实施成效不明显等问题。
2012年,国家教育部等七部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的要求,对各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量化的具体指标,对人才的培养方向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因此,为切实保障国家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落实,满足国家对人文类相关本科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是当前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教育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从总体来说,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然而,目前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文类人才培养依然效仿传统本科院校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做法,在实践教学上投放的精力与时间不够,将实施实践教学视为理论课程教学的补充,使得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最终难以实现。笔者认为,建立起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文类专业人才十分必要,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需要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经济社会需要的人才,所培养的毕业生能否充分并有质量的就I是人文类专业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现代服务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各行业对具备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文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实际上许多企事业单位却很难招聘到能够满足单位需要的人文类专业的毕业生,应用型本科人文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不尽如人意。究其主要原因是一些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目标等方面认识存在偏差,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无法确定正确的定位方向,专业课程的设置无法使人才知识的积累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两者之间形成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因此,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是提高应用型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需要
当前,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但在实践教学的整体规划、投入力度方面仍存在许多的不足。一些新建应用型院校人文类专业常常把人文理论、文化知识和艺术欣赏作为素质教育课程内容,远离企业用人的“第一质量”要求和实践活动。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开展具体是人文类专业的教学中,由于受到生源、师资水平和设备条件的制约,对专业人才培养缺乏整体的规划,未能形成一个相对完整、规范、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致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支撑学生职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难以得到科学培养。
(三)是实现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长效机制的需要
在应用型人文类专业设置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改革教学的方法及内容、管理实践实训教学的各环节、开展实践教学的考核与评价、反映实践教学的具体效果这一系列的环节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就要构建起应用型人文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建立起科学、合理、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精细化、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应用型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应用型院校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思路
当前,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与人才培养需求背景下,为了突出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的办学特色,加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我国应用型人文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现状研究,课题组认为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学校专业发展的实际,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教学体系中各观测点不同的权重和分值,探索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规律性因素,构建起贯穿学生四年课程学习全过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以体现调控、引导、评价、监督和考核实践教学工作的作用。
(一)建立“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应将理论教学与实际相联系,借鉴国内外高校在人文类专业实践教育教学相关研究与课程开发等方面的经验,将“课程实验、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四个实践环节渗透于人文类专业教学环节,形成“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性,形成由“基础实践”到“专业实践”再到“综合实践”的逐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设置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人才培养的实践课程结构
实践课程结构是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关键。在制定人文类人才培养方案时,我们将第二课堂、校内模拟实践、社会调查和创新活动等纳入人文类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课程结构里,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一是需要突出和拓宽实践课程的基础和领域,使人文类专业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上向柔性专业方向发展。其二是整合原有的实践课程结构,进行科学设计。将实践教学作为一个与理论教学体系相并列的专门体系加以突出。科学设置人文类实践课程的开设顺序,体现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先后顺序性和逻辑性,科学设置专业实习实践课程管理体系。
(三)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学生实践课程体系与能力训练平台建设
所谓实践课程体系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所制定的明确目标,按照所制定的目标开展的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及设计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对应用型人文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更多的人文类专业开始对实践教学设计在整个专业教学中的作用的认识日渐增强。通过校企合作,实施“集中实践训练”项目,在实践教学设计中,多方创设实践场(学习情境),形成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场活动,企业服务课堂、学生服务企业,多方受益,协同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类实践课程体系。
三、提高应用型院校人文类实践教学效果的对策研究
实践教学开展的路径,主要是通过校内外两条不同的路径实现的。路径是实践教学的桥梁而不是目的。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在坚持“面向应用和产学研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在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的各种资源的基础上,采取逐层递进、循环互动等有效的实践教学措施,完善应用型人文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将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起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意义深远。但是,由于常常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干扰和约束,加之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在一些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中缺乏应有的重视,致使实践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为缓解这种矛盾,人文类专业教师应该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强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需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需求,清晰认识专业定位与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通过校内与校外两条培养途径的结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系统、渐进和全面的提高。
(二)探索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
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并促进其真正得到落实。因此,我们首先需要理清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科学设计出合理的比例关系。其次,需要根据专业实际,加强专业综合性实验和实践课程的开发,开发并增加一些具有探究性与实践性、综合性强的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三是重视实验设备条件的提高,加大教学实训的比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加强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在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应该将教学主体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学模式从传统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课外、实验、任务项目实训相结合的模式转变。重视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一方面,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力求实现多样性和渐进性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展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法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改革探索,推进基于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解决慕课、翻转课堂与实践课程的无缝衔接,有的放矢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促进实践教学效果的提高。
(四)注重校企合作及校外实践基地的开发
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加强人文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应用型院校在开展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与企业单位建立起密切的战略教育合作关系,将企业技术应用的能力和项目开发的经验与学校师资力量相结合,积O拓展渠道,加强与本专业的服务面向相结合,深入开展诸如定向式培养、项目实践训练、毕业实习实训、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校企间的合作,使学生不仅能够在校外实践基地中得到能力的提高,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为未来更好地承担本专业的从业工作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条件。
(五)构建合作教育与海外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篇3
国标代码:10232
办学类型:公办、全日制综合性大学
办学层次:普通本科、硕士研究生
齐齐哈尔大学始建于1952年,是黑龙江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学校地处闻名中外的丹顶鹤故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装备工业基地、绿色食品之都、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齐齐哈尔市,坐落于碧绿清澈的嫩江之滨、风景优美的劳动湖畔,享有“环湖大学”的美誉,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授予“花园式学校”、“省十佳和谐校园”称号。
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办学规模较大、办学水平较高、综合实力较强、颇具地方特色的综合性大学。现有22个学院,84个本科专业,其中4个专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17个专业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0余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个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4个一级学科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150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5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及在读博士38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81人;聘有外籍教师15人。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4000余人、研究生1200余人,留学生200余人,成人教育在籍生5000余人,已形成健全的办学体系。
学校艺术类专业具有40多年的办学历史,是集艺术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作品创作、人才培养以及文化传承与发展于一体的重要基地。现有音乐表演、音乐学、舞蹈编导、美术学、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等11个本科专业,分属于音乐与舞蹈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教育与传媒学院,其中艺术设计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音乐表演、美术学、艺术设计是黑龙江省重点专业。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3个一级学科及广播电视艺术学、文艺学2个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工业设计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建有黑龙江省艺术类研究生创新培养示范基地。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2724人,硕士研究生236人。多年来培养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设计团队领军人我校兼职研究生导师姚映佳、第八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银奖获得者我校教师高淼、第十四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优秀奖获得者我校教师张喜秋、多次获得国际和指挥金奖的指挥家我校教师孙相根、总政歌舞团中国合唱团指挥我校兼职教师李成、曾获“五个一工程奖”的作曲家李需民、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郑丽、黑龙江电视台新闻主播王秋馥、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优秀节目主持人刘洪源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在校地合作共同推动地方文化发展繁荣的进程中,由我校和市戏曲剧院联合组织、策划编排、参演的校地合作精品剧目大型风情音画《达斡尔人》成功入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并获表演金奖、优秀组织奖等十一项大奖。
学校艺术类专业办学水平较高,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29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2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207人,并聘请客座教授40余人。教学设施先进,器材设备齐全。有现代化的美术馆、音乐厅、舞蹈厅、演播厅;有多媒体动画、服装设计、雕塑、产品造型、陶艺、金属工艺、摄影、装裱等工作室和天光画室;有数码钢琴集体教室、电脑音乐制作室、音乐欣赏室、排练厅、录音棚和150间琴房;有新奥特真三维虚拟演播系统、大洋非线性编辑系统、数字影像编辑实验室、数字音频实验室、电视电声系统等实验室。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广阔、创新创造能力强。学校在国内外重要城市、高校、企业、部队和名胜景区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大学双管编制交响乐团、合唱团、校园广播站、新闻中心和地方广播电视台更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了重要领域。
一、报名条件
考生必须符合本年度高考报名条件,按照考生所在省份关于艺术专业招生考试的规定报名参加校考考试。舞蹈编导专业要求:未婚、年龄在22周岁以下(1993年9月以后出生)。
二、招生专业(文理兼招)
序号
专业(方向)
招生计划
招生省份
考试科目、时间、分值
1
绘画
90
吉、甘、晋、冀、鲁、豫、苏、皖、赣
①素描(人物头像照片,2.5小时)100分;
②色彩(静物默写,3小时)100分;
2
视觉传达设计
85
3
环境设计
120
4
产品设计
50
5
服装与服饰设计
80
6
美术学(师范类)
30
鲁、冀
7
音乐学(师范类)
30
鲁、冀
①听音10分;②视唱10分;③声乐演唱(歌曲一首,民族或美声唱法)40分;④乐器演奏(乐曲一首)40分;
8
音乐表演(声乐)
60
冀、鲁、豫、苏、湘
①听音10分;②视唱10分;③声乐演唱(歌曲二首,民族或美声唱法)80分;
9
音乐表演(西洋管弦)
40
①听音10分;②视唱10分;③乐器演奏(乐曲二首)80分;
10
音乐表演(民族管弦)
40
11
音乐表演(键盘)
25
12
舞蹈编导
40
①基本功50分;②即兴表演20分;③舞蹈作品表演(古典舞、民间舞或芭蕾舞任选一种,3-5分钟)30分;
13
播音与主持艺术
50
鲁、湘、豫
①基本素质测试(形象气质、普通话语音测试、新闻稿件播读,2分钟)40分;②模拟主持(依据指定材料,可作适当改编,设计成广播或电视小栏目,用口语主持播出,3分钟)30分;③即兴评述(现场抽取试题并进行评述,3分钟)30分;
14
戏剧影视文学
50
①创意写作20分;②命题故事40分;③影片评论(默评)40分(三科总计3小时);
注:①各省具体招生计划根据生源情况确定。
②音乐表演(西洋管弦):招收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小号、长号、圆号、大号、萨克斯、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打击乐。
③音乐表演(民族管弦):招收古筝、二胡、琵琶、扬琴、笙、唢呐、阮、柳琴、竹笛。
④音乐表演(键盘):招收钢琴、手风琴。
三、校考日程 省份
招生专业
考点名称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吉林
美术类
长春艺术实验中学
1月5日-6日
1月7日
江西
美术类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报名网址
eea.jxedu.gov.cn
1月18日
甘肃
美术类
兰州文理学院
1月20日-21日
1月23日
山西
美术类
太原师范学院(晋中)
1月23日-24日
1月26日
江苏
音乐、舞蹈类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1月28日-29日
1月30日
美术类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1月30日-31日
2月1日
湖南
音乐、舞蹈、播音与主持、戏剧影视文学类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2月2日-3日
2月4日
安徽
美术类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2月5日-6日
2月7日
河南
美术、音乐、舞蹈、播音与主持、戏剧影视文学类
河南中原工学院
2月8日-9日
2月10日
河北
舞蹈类
河北招考大厦(石家庄市红旗大街299号)
3月2日-3日
3月4日
音乐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美术类
3月5日
山东
美术、音乐、舞蹈、播音与主持、戏剧影视文学类
潍坊市招生考试办公室
报名网址
wsbm.sdzk.gov.cn/art
3月8日
四、报考方式
报考我校艺术类各专业(方向)的考生,请持本人第二代身份证、省级艺术类专业课统考准考证到指定地点办理报名手续。
五、录取原则
参加我校组织的艺术类专业课校考(含专业加试)成绩合格的考生才能填报我校艺术类专业志愿。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份艺术类本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投档考生按以下三种方式录取:①美术类、音乐类、舞蹈类专业按专业课校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其中,美术类专业课校考成绩各专业通用,高考填报志愿时根据各省份设置的专业志愿数可填报多个专业志愿,考生所报专业志愿不能满足时,如服从调剂,将其调剂录取到尚未完成招生计划的专业。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按综合成绩[综合成绩﹦(高考文化课成绩÷高考文化课成绩总分值×100)×0.6+专业课校考成绩×0.4]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按高考文化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考生所在省份关于艺术类专业录取有特殊规定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六、学费标准
美术学(师范类)、音乐学(师范类)专业学费3000元/年;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费8000元;其它专业学费9000元/年。
七、注意事项
1.齐齐哈尔大学在各省设置的校考考点只接收考点所在省份考生参加考试。
2.考生进入考场时须持本人第二代身份证、省级艺术类专业课统考准考证、校考准考证“三证”的原件,否则取消考试资格。
3.考生参加考试所需用具、服装等物品自备,舞蹈编导专业所需音乐伴奏带自备。
4.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对新生进行资格复查,不符合招生录取条件及舞弊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5.专业课校考成绩在齐齐哈尔大学招生网上公布(zs.qqhru.edu.cn/)。
联系电话:0452—2738190 联系部门:齐齐哈尔大学招生办
学校地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文化大街42号 邮政编码:161006
篇4
关键词:社科类专业 大学生 职业素养 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026
1 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概述
1.1 社科类专业大学生的界定
根据教育部对于高校专业的界定,学科分为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是研究人类文化遗产的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社会问题、社会规律,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人类社会的科学。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人类社会。其内容包含了哲学类、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法学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民族学类、理论类、公安学类、教育学类、体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历史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工业工程类、电子商务类、旅游管理类、艺术学理论类、音乐与舞蹈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美术学类、设计学类等。
1.2 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劳动者适应社会需求的一种综合能力体现。是对一个人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通过职业过程从而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作风、职业技能等方面。
1.3 社科类专业大学生的特点
虽然同样是大学生,但社科类专业大学生有着不同于理科专业学生的一些特点。首先,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在性别构成上以女性为多数。其次,社科类专业大学生相对于理工专业大学生在性格特点上更表现出人文气质,更善于自我表露,但又缺乏竞争意识和抗压能力。综合来说,社科类专业大学生更具有女性气质,即善于待人接物和表达情感等,但缺乏男性气质即自信,富有主见等(见表1)。在学习能力上,社科类专业大学生更倾向于书本学习,理论知识总结,动手操作、实践能力都较差。就业习惯上,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多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职位,企事业单位的文职工作、事务性工作,比较回避自主创业,或者尝试其他领域工作。在就业能力上也弱于理工专业大学生。
以性格特点来分析适合不同专业的大学生:
[[性格特点\&性格特征\&适宜专业\&研究型\&严谨缜密,勤学好问,善于观察分析,逻辑推理,喜欢以理性的方式探讨事物。\&心理学、地理科学、中医类、中西医结合类\&社会型\&热情友善,容易相处,在人与事物之间,更愿意与人相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公安学、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艺术型\&敏感深刻,自由奔放,喜欢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借助于音乐、文字、形体、色彩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追求与众不同。\&艺术类专业、汉语言文学 、新闻学、英语小语种\&事务型\&细致,严谨,自治,认真,喜欢规范明确,秩序井然的工作环境,偏爱系统性、条理性、规律性比较强的活动。\&教育学类、护理学类、图书情报与档案馆管理学类\&经营型\&精明自信,乐观进取,对商业信息比较敏感善于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喜欢追求经济效益和个人成就,具有一定的组织计划能力。\&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审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 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技术型\&稳重踏实、崇尚实干。\&理工类专业\&]]
2 我国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2.1 我国当前社会对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
经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已乘上高速运行的列车一般。但是在这当中也不断出现单纯重视发展数字,表面繁荣的现象。对于社科类专业大学生的培养就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项。
不同时期经济发展对就业的社科类大学生提出不同的职业素养要求。我国目前处于经济由腾飞时期转向平稳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在经历迅猛发展之后转而寻求内部结构优化调整。这就要求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要适应变化调整中的市场职位需求,不能粗浅地了解人才需求,要在知识储备、能力培养、心理素质等综合方面不断提升,有不断自我完善的意识。
在文化方面,随着物质的不断丰富,我国目前的文化氛围、文化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尤其目前的社会转型期,物质的分配不均,贫富分化较为严重。部分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受到社会消极文化熏染,不能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积极的就业态度。在就业困难期,不能及时丰富自我文化素养、职业素养,反而转头将戾气发泄向社会、政府、高校等,出现消极的大学无用论、大学毕业即失业,大量的啃老族等现象,对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就业心态等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2.2 社科类专业高校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方面存在问题
我国当前绝大部分的高校缺乏对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意识,重视不够。很多高校重视的是科研能力,而不是育人的能力。意识的缺乏使得后期的具体实践教学缺乏有效的育人思想指导。
篇5
影视广告欣赏课程一般属于艺术类专业的专业任选课或者文学类的公选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影视广告欣赏的方法和评判标准,同时通过大量的经典影视广告案例展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使学生了解影视广告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理解影视广告中的感性诉求和理性诉求,思考影视广告创作的规律和原则,掌握影视广告创作中的一些关键元素。课程的要求是通过学习欣赏,使学生能掌握独立地、正确地评价广告作品的能力,能够针对某一广告作品分析其得与失,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形成文字评论,并提出自己的新创意。课程属于欣赏类、辅质的课程,但是为提高学生的专业修养、帮助其在赏析优秀广告的基础上进行广告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特别是为广告专业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面对的是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对学生各自的专业学习也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而且也是陶冶性情、拓宽思路的好方式。课程虽然以欣赏为主,但是对学生仍有明确的学习要求。本课程重在独立地评析某一广告作品的得失,要求学生注重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以及课后练习等形式增进学生对于影视广告相关理论的理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活泼地讲解心理学知识,展示相关案例。教学形式应当丰富多样,对重点词语和概念进行强调,并做好影像资料的放映准备。
二、案例项目教学法主要内容
案例项目教学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某一案例进行鉴赏、分析,获得该案例的主要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按照该案例进行相关项目的制作,制作环节包括临摹、仿制到独立创作。影视广告欣赏课程的基本知识点有:信息、通讯类;金融、保险类;汽车及关联产品;房地产及其用品;家电、食品类;饮料(非酒精、酒精);药品与保健品、卫生用品;时尚商品;文化教育及关联用品、媒体;公用事务及服务、公益类影视广告欣赏。按照界域风格划分,典型的有:法国影视广告的创意风格、英国影视广告的创意风格、美国影视广告的创意风格、日本、韩国影视广告的创意风格、中国影视广告的创意风格等。而按照广告节的精品广告来进行授课,又能划分出戛纳广告节、莫比广告节及广告饕餮之夜等。如何在这些教学信息中挑选出重要的信息进行案例项目教学,是教师应重点考虑的教学问题。
三、案例项目教学具体实施方法
1.房地产广告选择一个优秀案例,分析广告的拍摄手法、建筑动画案例和广告语。通过课堂欣赏、实地考察等方式,使学生从广告中体验到美感及制作流程然后进行作业布置、案例分析、案例总结等,最后点评案例作业。案例作业完成后,教师开始进行项目化教学,让学生自拟课题,进行房地产广告的制作:实地考察,分析该地产的优势特色,提炼该房地产的广告词,进行宣传海报、建筑动画的制作,进行实地拍摄,然后进行后期剪辑合成。最终完成包括建筑动画、广告词语、宣传海报、视频广告等一系列项目化教学。
2.食品广告选择一个优秀案例,如中秋月饼的影视广告,前期进行案例欣赏,重点在于产品的拍摄手段、拍摄角度、拍摄流程、解说词、色调等。在案例欣赏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进行欣赏,然后写出欣赏心得、案例分析、案例总结等,最终还需要点评案例作业。项目化教学时,让学生多欣赏相关的案例视频,如当下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然后让学生挑选一种食品自拟课题,准备策划案、广告词、拍摄方案等,教师再进行拍摄指导,确定拍摄风格等。案例项目教学最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制作水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篇6
高校绩效评价是根据“投入产出理论”,从高校资源利用效益方面评价高校的绩效。投入的评价指标涉及科研经费、教育经费、固定资产等14项,产出的指标涉及优秀博士论文数、出版专著数、国内外学术刊物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特等奖数、发明专利授权数等16项。
数据统计显示,有近半数高校过去3年“投入多,产出少”,显得“高耗低产”;另有29所高校“产出高于投入”;还有7所高校投入和产出的排名一致,“投入产出相当”。
整体绩效得分前3名的高校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投入排在第27位,整体绩效得分排在第4名;电子科技大学投入排37位,整体绩效得分为第5名;北京语言大学投入排69位,整体绩效得分为第7名;中南大学投入排16位,整体绩效得分为第8名;湖南大学投入排33位,整体绩效得分为第30名。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办法公布,8类考生有保送资格,拟保送名单初定后将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gaokao. chsi. com. cn)进行公示。
8类享受保送资格的考生为:在高中阶段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高中阶段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获得一、二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高中阶段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可向高校的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推荐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优秀且高中阶段均在本校就读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符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6部(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中有关保送要求的退役运动员;符合公安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公安院校招收公安英烈子女保送生的暂行规定》的公安英烈子女。
《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撰写方,就业专业调查公司麦可思对连续三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发现,2007、2008届本科生半年后失业率最高的专业,主要集中在文学、法学、医学和教育学等专业大类中。
据麦可思计算,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中医学、音乐表演、运动训练等11个专业为红牌调控专业,这些专业连续两年落在全国失业率前10名或失业量前10名,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临床医学、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5个专业为黄牌警告专业,是除红牌专业外同时落在全国应届毕业生失业率和失业量上升最快的前25名的专业;石油工程、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工程、工程力学、地理科学等5个专业为绿牌发展专业,是就业率高居全国专业前50名,且就业率或薪资增长最快(或金融危机时下降最慢)的前10名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一贯以读研读博为荣的中国科技大学学生,现在也越来越多地踏入职场。中国科大招生就业处负责人介绍,中国科大每年毕业的研究生大约有2000人,往年这些研究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一般都在40%以上,但是从2008年开始只有30%多,另外,本科生也越来越多地选择走进职场。
不少学生刚进科大的时候,也想着要出国、要读博读博士后,但现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一些海归、研究生也大量涌进就业市场,因此想早点就业。
面对学生们日益增强的就业意识,中国科大就业指导办公室负责人说:“多年前,本科生们都不好意思找工作,基本上都想着继续深造。科大现在每年也有30多位学生考上公务员,这在以前很难想象,但确实是新的多元发展。社会需要不同的人才,我们也鼓励学生们走出校园。”
近年来,除美术和音乐等纯艺术专业外,不少高校还开设了广播电视新闻学、文化产业管理等“山寨”艺术专业。这些专业不需要考生有非常扎实的艺术基础,通过临时突击就能过关。“山寨”艺术专业给部分成绩较低的考生提供了上本科的“捷径”,也让高校多了一条收费途径。
篇7
【关键词】 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陕西区域经济;互动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取代物质资本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这使得地方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越来越密切,区域经济的发展促使高等教育区域化,高等教育区域化直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然而,陕西省作为典型的“高教大省,经济小省”,其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相对发达的高等教育之间相互脱离的状况日趋严重。那么,陕西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本省经济互动发展存在什么样的瓶颈问题及如何解决,文章就以A学院为例,对此问题进行以下研究。
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研究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在与地方经济的互动过程中借鉴国外经验的运行模式并结合其自身特点形成了自己的互动模式,主要表现为三位一体模式、协同式学习模式和职教合作模式,同时,我国也建立了许多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其中,王达萌等(2012)在《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探讨》中就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冯士芹(2012)在《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研究》从高校和企业两个角度给出了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华冬萍(2003)指出人才已日趋成为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和充满活力的可变因素;任少波(2006)等人认为高校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尤其是承担区域知识创新重任的研究型大学与都市圈发展存在着密切互动的关系等。
以上学者主要从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和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以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为出发点;主要在处理问题的角度上和宏观层面的研究,不具备很好的实践操作性,不宜于广泛推广使用。而对陕西省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的研究还比较零散、肤浅和单薄,还没来得及建立自己的学科范畴和理论体系。本文拟从陕西省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现状出发,针对存在的问题建立相应的路径,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不仅能有效地促进陕西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探索一条实现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推动“富民强省”和“教育强省”战略的实施。
二、A学院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陕西省共有普通本科高校42所(不包括高职高专和独立院校)在全国排第5位,以全国排第16位的经济总量取得如此成绩是很不容易的。而经济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不甚强大的经济实力与相对发达的高等教育之间必然存在诸多矛盾,下面以A学院为例,分析A学院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现状。
1、A学院现有学科专业
A学院现开设文学、工学、艺术学、农学、管理学、经济学等6大门类;外国语言文学类,工商管理类,新闻传播学类,音乐与舞蹈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流管理与工程类,旅游管理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电气类,交通运输类,戏剧与影视学类,经济与贸易类,林学类等14大学科门类;英语,日语,广播电视编导,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艺术设计,表演,国际经济与贸易,园林等19个本科专业。
2、A学院学科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 综合性不强。我国高校现行有12个学科门类,分别是: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以及管理学。而A学院现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农学、法学等6大学科门类,只占到了全国现行的50%,说明A学院的学科门类还不够全面,距离综合性大学还有一定距离。
(2)部分学科专业结构稳定性差。由于从“金字塔”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如果将A学院现有的学科专业结构描述成“金字塔”图,不难发现,A学院的6大学科门类中只有管理学、艺术学和文学的学科专业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工学的专业结构稳定性一般,而经济学和农学的稳定性非常差,也可以说不存在稳定性,稳定性差直接会导致该学科的发展。
(3)资源共享率低。管理学、工学、艺术学和文学门类下专业较多,且专业间联系性较强,因此这三类专业间教师和实验室等资源间的共享率很高。相反,其他三大门类下只有一个专业,这就导致了教师和实验室等资源贡献率低,因而成本投入也就比较高。
(4)专业老化,特色不明显。A学院缺乏与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专业。并且,专业设置往往围着招生宣传的需要转,重视专业名称能否跨上社会热点,而对专业实质性内容关注较少,这往往造成换汤不换药的状况,教学执行者在专业名称上不断地改来改去,但在专业本身的发展上投入的精力却很少。
(5)缺乏科学论证。学校在设置新专业时无视现有的资金、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的不足,不考虑自身的特色,盲目争办热门专业,使得整个学科专业的分布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新专业设置以后,又忽视了新设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质量低下,培养出的学生适应能力较差。
3、A学院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高等院校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本文从专业类型行业符合度方面来阐述A学院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现状,其中,专业类型的行业相关度=指该专业类型与本省重点产业领域相符合的个数/本省重点产业领域的个数。
陕西省现有3个产业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7个产业类别(农业、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生产业及生活业)和37个重点领域(包括粮食、煤炭等),通过将A学院现有的14个专业类型与陕西省37个重点领域进行对比统计得到,A学院外文类、工管类、物管类、旅管类、经贸类、电信类、计算机类、电气类、交运类、设计类、戏剧类、林学类、新闻类及中文类共14个专业类型的行业相关度依次为:0.005、0.019、0.014、0.008、0.01、0.008、0.024、0.016、0.003、0.014、0.003、0.003、0.005、0.005,由此可知,A学院专业类型的行业相关度整体不高,其中,最高的计算机类为0.024,最低的戏剧类、林学类及交通运输类,仅有0.003,这说明A学院开设的专业还不能很好的为本省经济服务,也说明A学院在专业设置上存在很多问题。
三、A学院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研究
1、降低高校办学“同质化”现象,增强办学自
所谓“同质化”是指同一大类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观甚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逐渐趋同的现象。我国高等教育学泰斗潘懋元曾指出:“高校同质化严重”,受评估和中央教育经费投入存在巨大差距两个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为了让各高校健康发展,必须降低高校办学的“同质化”现象,以此来增强办学自。
2、加大高校特色学科建设力度,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通过对陕西部分学校学科专业设置的调查分析,发现陕西大部分高校存在求大求全现象,即由特色鲜明的大学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变。具体表现为所设置专业的专业重复度较高,人才培养质量明显下降,行业相关度较低,这就导致了高校不能积极主动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因而更不能发挥它引领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应该以地方经济建设的特色来建设学科和专业,更应该改变过去传统的由领导或者专家组开会讨论申请新专业的方法,而是应该从实际出发,申请能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新专业,以更好的突出特色。
3、注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
据统计,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能够签约的不到30%,转化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又占被转化成果的30%,因此只有约10%的成果能取得较好的效益,陕西和全国情况大致相同。究其原因:第一,高校教师的科研动机仍仅限于出论文,出成果,评职称及争取经费,却很少关注科技成果的转化,忽视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二,科研选题之前没有深入调查,忽视了市场的导向作用;第三,企业不愿承担科研成果转化的风险;第四,缺乏政府的激励制度和完善的权益分配制度等。因此,要使得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只为了评职称、争经费或挣课时(一些学校用科研项目来顶替课时),大多数高校课题的科技成果只是做了很多理论上的研究,并没有很好地为当地经济服务。
4、提高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中行业的相关度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A学院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中行业的相关度都不高,因此,提高该相关度可以使得A学院能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师 现状 调查
一、引言
2010年崔希亮先生在《汉语国际教育三教问题的核心与基础》一文中提出了当前国际汉语教育的“三教”问题,即教师问题、教材问题和教学法问题。崔先生认为教师是三教问题的核心,决策者和教师自身都应该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问题。
当前从事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的教师队伍呈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别。首先,从职业性质来看,有专职汉语教师和兼职汉语教师之分。专职教师多数都经过相关的专业训练,以汉语教学为业,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与汉语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之中,教学效果普遍较好;而兼职教师则由于时间、精力和知识储备等方面的限制,必然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其次,从地域属性来看,有对外汉语教师和国际汉语教师之分。国际汉语教师是在近年来汉语“走出去”战略的大背景产生的,其中汉办外派教师在境外生活上的适应性、教学特点的特殊性以及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等方面有许多问题都亟待解决。相比较而言,对国内对外汉语教师培养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从国内高校对外汉语学科建设、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就业、汉语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等角度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讨。但这些研究中,说理演绎性的居多,经验实证性的较少,对当前汉语教师的生存现状缺乏具体、直观的统计数据。鉴于此,我们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对山东省高校中专职对外汉语教师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包括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的性别构成、年龄阶段、教学科研、技能素质、职业满意度等方面。山东省是留学生教育大省,山东省高校专职对外汉语教师的生存现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我国当前对外汉语教师群体的总体现状。
二、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的构成现状
对山东省高校专职对外汉语教师队伍构成现状的调查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项目展开,即教师的性别构成、年龄阶段、最高学历、所学专业等。
从目前回收的问卷来看,山东省高校专职对外汉语教师在性别构成和年龄阶段分布上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性,男女教师的比例为27.3%:72.7%,年龄在25岁到35岁的青年教师占45.5%。
郝丽霞(2010)公布了自己在2008年对国内高等院校对外汉语教师队伍构成现状的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在收回的141份问卷中,本科12人,硕士及硕士在读120人,博士及博士在读7人,博士后2人。其中硕士及硕士在读的占86%,博士及以上仅占6%,而且这一调查结果还主要是针对一些国内知名的对外汉语教学院校而言的。我们的调查对象主要来自山东省内非211的普通院校,但从学历构成来看,具有本科学历的占6%,硕士学历占58%,博士学历占36%。与郝丽霞(2010)在2008年的调查相比,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所占比重明显增加,我们相信在一些重点院校中这一比例会更高。
从所学专业来看,大部分教师都是语言类专业出身,占总人数的64%;其次为文学类专业,占30%;相比之下,来自教育、历史等其他与对外汉语教学亦有密切关系的专业的教师寥寥无几。
从教龄来看,有33.3%的调查对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时间为1—3年,这说明教学新手在对外汉语教师队伍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三、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与职业发展
(一)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素养
作为一名高校专职对外汉语教师,首先应具备一般教师所必需的若干基本素质,如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清晰工整的板书书写能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的能力等。同时,对外汉语教师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又要求其必须具备其他专业教师所没有的特有素养。如较高水平的普通话,较为流畅的外语特别是英语表达能力,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等。
调查显示,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教师占总调查人数的97%,只有3%的教师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不满意。相对而言,对自身外语水平的满意度则相对较低,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66%,而比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分别占到27%和7%。
有73%和12%的调查对象分别表示对自己运用对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能力“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但仍有约15%的调查对象表示“比较不满意”。
在“您对中国文化与学生所属国文化差异的了解程度”和“你对汉语和学生母语差异的了解程度”两个调查项目中,分别有82%和88%的调查对象表示“比较了解”,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有12%的调查对象表示对前者非常了解,但却没有人表示对后者非常了解。这说明人们对文化差异的熟悉程度要高于对语言差异的熟悉程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概有如下几点:一是对不同文化差异的了解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获取,如各种文学作品、旅行杂记、影视节目,甚至是人们的亲身经历;而对语言差异的了解则一般仅限于语言比较类的学术著作。二是文化的差异比较易于感知,多体现为表层的物质形态与行为方式的差异;而语言的具体差异则极难把握。
(二)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发展
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是指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树立较强的学习意识和科研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为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陆俭明(2005)指出:“对一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来说,首先要有很强的学习意识,使自己具有深广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很强的研究意识,并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但现实的情况似乎不容乐观。
上述调查显示,虽然当前对外汉语教师队伍中出身于语言类专业的人数占64%,但其中真正属于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仅占调查对象的7%;而且,上文描述也显示,仅有1—3年教龄的新手教师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初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虽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但普遍缺乏对外汉语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这就迫切需要相关机构定期组织针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但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47.6%的教师表示自己从未参加过任何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培训,具体的教学工作大多凭着自己的感觉进行。
另外,如陆俭明先生所言,对外汉语教师绝对不应该满足于做一个教书匠。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绝佳的素材,对外汉语教学理应在这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但事实却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在科研方面普遍不如其他专业的老师。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学方面的压力。调查显示,有42%的调查对象的周课时为6—10节,46%周课时为11—15节,甚至有6%的教师超过15节。再加上对外汉语教材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多数教师在不同学期都要针对不同的教材重新备课、重新制作课件,大量简单的重复性工作占用了宝贵的时间。在“与其他专业教师相比,您对本职业的最大不满是什么”的调查项目中,51.5%的调查对象选择“课时太多,教学任务太重”也说明了这一点。其次,上文调查显示,在高校专职对外汉语教师队伍中,青年女性教师占绝大多数,她们在家庭生活中担负的更多责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科研工作的进展。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类相关的学术会议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学术会议可以让对外汉语教师更好地把握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最新进展、相互交流教学科研信息、推动教学科研工作的进行,但实际上,由于时间、经费等方面的限制,有52.4%的调查对象表示参加学术会议的频率少于一年一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和学术上的交流借鉴。
陆俭明(2005)还指出,对外汉语教师要树立自尊自重的意识。在调查中,有33.3%的教师认为自己对本职业的最大不满在于“被别人视为小儿科,不受重视”。其实,这也反映了某些对外汉语教师对本职工作的不自信,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其不重视职业发展,缺乏学习、研究意识导致的。如果他能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和语言本体研究的话,这种局外人的无力指责自然不会对其价值判断造成任何影响。
四、对策与思考
针对以上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拟提出如下几点对策供相关部门参考:
1.适当放宽对外汉语教师招聘的专业限制。当前,绝大多数对外汉语教师都毕业于中文专业,难以胜任高水平留学生的关于中国历史、地理、文化的课程。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这种缺陷在地方性的一般院校中尤为明显。
2.针对青年教师占较大比重的现象,有关部门要多组织相关的培训项目,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和技巧等方面知识的传授。教学单位要多组织听课、评课活动,以老带新,将老教师的经验传授给新教师,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
3.留学生的很多偏误现象来自于其母语的负迁移,教师只有熟悉这种语言和汉语的相应差异才能帮助学生更快的纠正。但由于学生母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教师很难做到这一点,这就要求从事汉外语言对比的学者出版更多相关的研究成果供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借鉴。
针对对外汉语教师的科研问题,除了调查对象普遍反映的课时太多、教学压力大这一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即若干教师在问卷中反映的“教学与专业不匹配”。姑且不论文学、历史等专业,即使是语言类专业毕业的教师,由于其硕士、博士阶段的学习都已确定了相应的专业方向——如计算语言学、实验语音学、句法学、词汇学、语音学等,其研究兴趣多局限于此,这也导致其与相对较为浅显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不尽相符,造成了教学与科研上的矛盾。要解决这一问题,只能靠教师自身协调专业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从中找出关联点,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希亮.汉语国际教育三教问题的核心与基础[J].世界汉语教学,2010,(1).
[2]郝丽霞.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回顾与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8).
[3]陆俭明.汉语教员应有的意识[J].世界汉语教学,2005,(1).
[4]申莉.对外汉语教师职业发展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6).
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开放与发展
GATS 规定了教育服务贸易提供的四种方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我国加入WTO近10年来,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在这四种提供方式上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当前我国正着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之际,对“入世”后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进行回顾与反思显得尤为必要。
一、跨国高等教育提供的制度与政策日臻完善
中国作为少数承诺开放教育服务贸易的国家之一,面临着高等教育市场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在被动与主动中探索与GATS 规则相接轨,出国留学、来华留学、优秀出国留学人员引进、中外合作办学和教师流动等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政策更加健全。
1、出国留学政策
扩大国家公派留学。2006年制定并开始实施“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自2007年开始每年选派5000名博士生赴国外高水平大学学习,努力实现“选派一流的学生,到国外一流的院校(专业),师从一流的导师”的工作目标。
鼓励自费出国留学。中国政府于2002年11月取消了大专以上学历出国留学人员毕业后必须为国家服务五年的限制。并于2003年10月设立了“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项目,鼓励自费出国留学。为保护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的合法权益,中国教育部于1999年颁布了《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于2002年成立了“教育涉外监管机构”,对各类教育涉外活动加大政府方面的监管力度。2004年4月教育部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了《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委托合同(示范文本)》,而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的服务和监控系统,有效地规范市场秩序。
我国的出国留学教育政策在经历一系列调整和演变后,最终形成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这标志着我国的出国留学政策逐步完善。
2、来华留学政策
200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关于实施中国政府奖学金年度评审制度的通知》、2000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实施中国政府奖学金年度评审制度的通知》和《中国政府奖学金年度评审办法》。2001年颁发了《关于改革外国留学生学历证书管理办法的通知》,修订了《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招生指南》。2004年9月,在全国启用来华留学信息管理系统。实施“走出去”战略,指导教育部直属外事单位到国外举办中国教育展暨来华留学说明会,开拓来华留学新渠道。2005年,教育部与有关企业合作,共同设立来华留学奖学金。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来华留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3、优秀出国留学人员引进政策
为了鼓励、吸引留学人员,特别是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为国服务,我国政府先后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政策和措施。教育部设立了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等项目,成立“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办“中国留学网”和申请留学回国科研启动费等全方位、多功能的留学回国服务体系。
2000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设立“春晖计划”海外留学人才学术休假回国工作项目的通知》,2001年教育部联合各部印发《关于鼓励海外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的若干意见》 的通知。2002年为加大吸引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工作的力度,印发了《关于办理高层次人才身份证明的通知》;成立留学回国工作办公室等。
4、中外合作办学政策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涉及到我国的教育主权问题,所以,在吸引国外企业和机构到中国来办学的同时,我国相继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以规范和约束中外合作办学,保障我国的教育主权。1993年颁布《关于境外机构和个人来华合作办学问题的通知》、1995年出台《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1996年颁布《关于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活动中学位授予管理的通知》。教育部于2002年12月《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暂行管理办法》,国务院于2003年3月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它是指导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律文本,标志着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走上了法制化轨道。为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实施,教育部于2004年6月签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此外,教育部还分别于2004年8月、2006年2月、2007年4月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做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复核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秩序的通知》,对中外合作办学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规范。
5、教师流动政策
我国政府一直鼓励高校引进优秀的师资。2003年启动“外国汉学研究学者短期访华计划”。2004年“面向21世纪振兴行动计划”子项目“聘请世界知名学者项目”全部完成。2007年5月,教育部、国家外专局联合实施了“海外名师引进计划”。有关外籍文教专家引进的法规包括:《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聘请外籍专业人员管理办法》、《宗教院校聘用外籍专业人员办法》、《聘用已在华任职的外国文教专家和外籍工作人员的暂行规定》、《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单位资格认可办法》等。
加WTO 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在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压力下,相关政策措施更趋完善。通过对以上五方面政策措施演变的梳理,可以发现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政策完善度较高,为鼓励学生接受国外教育及吸引外国留学生提供了政策保障。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强烈需求,使优秀出国留学人才引进举措不断创新。鉴于中外合作办学与教师流动的敏感性,各项规范性的措施日益增多,对其的限制也增加。
二、高等教育服务“输出”与“输入”发展的回溯比较
(一)跨境交付初露端倪,发展迟缓
在跨境交付方面,高等教育服务跨境提供主要有远程教育、网上大学等形式。我国在WTO框架下做出的教育服务贸易的承诺中,对跨境交付方式采取不做承诺的态度。在远程教育方面,我国更多的是从国外“输入”,但由于教育主权、资格互认等因素的限制,远程教育的输入仍是发展迟缓,而我国远程教育的输出尚处于探索中。因此,远程教育的跨境提供在进出口两端仅是发展的原初阶段。
1、远程教育“输入”
当前,高等教育的跨境交付方式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由于境外的办学机构五花八门,其中有些文凭是不被我国教育部认可的。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国外远程教育各种监管措施的施行,这种“非设立的”商业存在形式在我国逐渐增多。如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10所大学组成的全球大学联盟(GUA)正瞄准中国的教育市场。2006年11月我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与日本立命馆大学文学系和韩国东西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正式开展跨国远程教育课程。
2、远程教育“输出”
近年来,我国也在积极探索远程教育跨境提供的各种渠道。借助推广汉语国际化以及推进孔子学院国际化的进程,我国开始开发并“出口”网上汉语教育,在向国外提供远程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国家汉办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建设的汉语远程学院已有128个国家和地区的4300名学生注册学习,是目前国内外最大的汉语学习网站。2005年8月1日,我国首条跨国汉语远程网络——福建师范大学与菲律宾国际科技学院合作的现代汉语远程教育网正式开通,福建师大开始向菲律宾高校学会所属的52个成员校开展汉语远程网络教育。
总之,虽然远程教育的跨国提供尚处于探索与起步阶段,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的推动下,“未来的趋势将是跨境的远程教育服务的增长,尤其是以电子学习方式提供的远程教育服务”。因此,在政府相关部门对国外远程教育加强审核与认证的基础上,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跨境交付形式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境外消费持续快速增长,留学生教育进出口国别及层次尚存差距
1、出国留学规模稳步扩大,留学目的国更趋广泛
留学生境外消费是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最主要的形式,我国在教育服务承诺中对境外消费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方面未作任何限制,这说明政府高度鼓励人才的出国留学、进修、培训等。在“支持留学,鼓励出国,来去自由”留学方针的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境外消费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1)加入WTO后自费出国留学生急剧增加
我国的出国留学主要包括国家公派、单位公派和自费出国留学三部分。国家公派留学和单位公派留学仅占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较低的比例。“入世”后,我国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市场更加开放,由1997-200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变化图(图1)可以发现,我国自费出国留学人数自2001年后获得急剧增加,所占出国留学生总数的比例维持在90%左右,2007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4.45万人。
(2)境外留学人员国别分布更趋多元
近十年来,我国境外留学热门国家不断增加,留学国别扩充。2007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共录取各类留学人员12402人,其中研究生5093人,访问学者(含博士后)和其他类别7309人。留学国别分布较之以前更加广泛,分布在80个国家。由图2可以看出,传统的留学热门国家热度仍然不减,国家公派留学主要派往西方高等教育强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三国占到总数的60%以上。
2、来华留学生增速加快,学历生数量、层次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1)“入世”后来华留学生增速显著
通过对1998-2008年中国教育年鉴的统计,我国来华留学生的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1997年至2008年来华留学生数一直呈上升趋势,从1997年的4.37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19.55万人,10年间增长了近4倍。我国加入WTO后,2002-2007年来华留学生的人数较之1997-2001年呈明显的增长趋势。1997-2001年的来华留学生年均增长率约为15%,2002-2008年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8。
(2)来华留学生以亚洲国家生源为主
各洲占来华留学生总体的比例上,亚洲维持在70以上,欧洲12左右,美洲10%左右,非洲3左右,大洋洲1左右。我国加入WTO后,各洲来华留学生有了较快的增长,亚洲的增长最为明显。如表2所示,在来华留学国家前五名中,大部分来自于韩国、日本、印尼、越南、泰国等亚洲国家,而西方国家只有美国,德国。
(3)来华留学生仍以非学历生居多,自费生成为主体
就来华留学生的学历类型而言,非学历生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2004年之前非学历生一度达到留学生总数的70以上,2005年后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学历生则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1998-2001年间,学历生增加了5288人,在2002-2007年5年间,来华留学学历生则增加了47158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开始调整外国留学生的政策,逐步改变了过去那种以对外无偿援助为主来吸引留学生的方式,标志着传统的教育国际交流的重点将由援助和合作逐步转向重视教育服务贸易的方向。相应地,我国也由从单纯的以交流和援助为主转向注重吸引自费留学生来华留学,拓展高等教育服务贸易。2007年我国高校通过各种国际交流渠道及个人申请方式,共接收了183个国家和地区的18.5万自费留学生,2008年接收20.9万自费留学生,占全年国际学生总数的93.95,同比增长13.29%。如下图所示,2007年自费留学生约占全年国际学生总数的95,其中短期生约占28%,长期生占72%。2007年来华自费留学生中学历生约有6.16万人,本专科生约占到了总数的90%,而博士生和硕士生高层次留学生仅占11%。
(4)来华留学生偏于语言学习,学科特色优势未凸显
来华留学生首选的前五位的学科为:文科、医科(含西医和中医)、经济、管理和工科。其中文科类中主要以学习汉语类专业为主,如2007年文科13.5万人中,汉语类占11.9万,艺术类仅占0.2万。 转贴于
(三)商业存在成为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重要构成,进出口两端均获得一定程度发展
1、中外合作办学规模扩大,层次提高,模式趋于多样化
基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的现状,中外合作办学借助引进国外资金、优质师资、教材、教法等资源,既能够补充国内对高等教育的强劲需求,又能实现中外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
(1)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进一步增长
根据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公布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其项目名单,(截至到2009年10月23日,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共32个,合作项目共350个。硕士以上教育与国外合作的机构数相对较少,仅有6所。
(2)中外合作办学覆盖省份更加广泛,部分省(市)优势未发挥
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在各省份分布的统计,我们发现各省本科及以上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总数中占前5位的是:黑龙江(136)、上海(61)、河南(37)、辽宁(25)、浙江(23)。而北京(11)仅仅排到第7位。
(3)合作办学倾向于与欧美高等教育强国合作
在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及项目中,我国与不同国家间的合作机构及项目总数是不均衡的。排在前四位的国家分别为: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和项目主要集中于高等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这符合我国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吸引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及国际竞争力的初衷。相比而言,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并不比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教育质量高,然而其与我国的合作机构和项目数却排在澳大利亚、美国之前,分析其原因这可能是由我国和俄罗斯之间相互比邻的地缘优势而造成的。
(4)中外合作办学多分布于一般性院校,重点高校参与度不够
通过对我国教育部公布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的统计,我们得出,国外与我国进行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及项目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一般性院校。而在我国所有参与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及项目中,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中“211”高校仅有39所,“985”高校有21所。
(5)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设置侧重于应用性及语言类学科
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中外合作办学基本情况,从合作专业分布看,偏重于经管类、工科类。开设工商管理类专业(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机构和项目居多,共255个;外国语言文学类(如英语、德语、法语、俄语、日语)132个;电气信息类(如计算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94个;经济学类(如国际经济、国际贸易、财政学、金融学)74个;艺术类(如艺术设计、戏剧影视文学)37个;教育学类19个;其他类101个。
2、孔子学院国外推广及海外分校与合作项目在境外探索设立
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 itute)旨在开展中外教育、文化及汉语教学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截至2009年11月,全球已建立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共计554所,分布在88个国家(地区)。孔子学院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亚洲。其中,亚洲27国70所,欧洲29国94所,美洲11国87所,他们约占总数的90。孔子课堂主要设在美洲,美洲6国有205个,占到总数的75%。
近年来,我国还致力于开办海外分校和拓展境外办学项目。2002年10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学新加坡研究生院在新加坡理工大学正式成立,这是我国高校首个海外研究生院。2008年3月31日中国成都中医药大学葡萄牙宝德分校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行揭牌仪式,该校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的中国高校在海外的第一所分校,也是我国中医药教育领域首次在海外开展本科学士学位教育。到2008年12月,全国24所高等学校共设立海外分校或举办境外办学项目达到42个。
(四)自然人流动形成双向互动机制
1、外籍教师引进稳步增长
我国在教育服务贸易承诺中对自然人流动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近十年来,我国对文教专家的引进经历了从以语言教师为主到以理工农医专家为主、以长期教学为主到以短期讲学、科研合作、填补空白学科需求为主的过程。2007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共聘请长、短期外籍教师22049人次;用于聘请外籍教师的总经费4.42亿元人民币。由于数据来源限制,未能获得1997-2003年我国外籍长、短期教师的聘任情况,如图8所示,我国自2004年至2007年外籍教师聘任处于上升趋势,2006年起超过两万人。这与我国加强引智工作,吸引国外优秀教员的努力是一致的。
2、国家公派汉语教师逐步增加
目前,国家公派教师岗位共计244个,遍布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2007年国家公派教师分布在世界90个国家和地区,国外总岗位数达306个,全年教育部派出教师267人;其他部委和地方以及校际交流派出的汉语教师达1256人。2007年共向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派出汉语教师志愿者1426名。
三、结论
加入WTO后,高等教育成为一项服务贸易,高等教育公益性受到产业性的冲击,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被动适应到主动开放的转变,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了更好的与高等教育服务跨境提供的国际规则相接轨,我国高等教育服务的各项政策日益完善。就四种教育服务提供方式而言,境外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发展为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最主要形式;商业存在获得一定发展,渐成为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重要构成;自然人流动实现双向互动,双向交流逐渐增多;跨境交付刚刚起步,发展潜力受服务承诺制约。
“入世”后近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在获得较快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其发展进程中存在的软肋。借鉴世界现代高等教育强国发展路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有利于高等教育优势地位的确立。通过对10年来发展经验的回顾总结,以及对相关问题的改进和战略调整,扩大高等教育开放,它有可能为我国加速成长为高等教育强国提供一条捷径。
参考文献
[1]周满生.WTO框架下的教育输入与输出和中国政府的教育立法与政策调整[J].集美大学学报,2006(2):8-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基本情况[EB/OL].(2003-4-4) [2010-31].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 ename=701《infoid=5440.
[3]国家汉办.孔子学院[EB/OL].(2009-10-30)[2010-2-6].hanb an.edu.cn/content.php? id=325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法规[EB/OL].[2010-4-22].crs.jsj.edu.cn/article_lis t.php?sortid=10.
[5]中国教育新闻网.学历不被认可跨国远程教育选择要慎之又慎[N/OL].[2006-11-14][2010-4-20].jyb.cn/lx/lxsc/lxs q/t20061114_48926.htm.
[6]邓幸涛.远程教育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应用[EB/OL].[2002-2-20][2010-4-21].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w ww.edu.cn/20020220/3020739.shtml.
[7]张宪生.中日韩跨国远程教育与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7):42-45.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2003[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48.
[9]刘美桢.我国首条跨国汉语远程教育网络开通[N/OL].福建日报(2005)[2010-3-5].cmr.com.cn/websitedm/elearning/guest /magazine/paperpre.asp?PaperID=2214.
[10]韦吉特,斯里萨安.变革世界中的远程教育[J].开放发展研究,2003(6):27-28.
[11]2008年数据来源于教育部网站.介绍2008年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总体情况及出国留学、来华留学事业发展情况[EB/OL].(2009-3-25)[2010-39].moe.edu.cn/edoas/website18/88/info1237355830877588.htm.
[12]教育部网站.介绍2008年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总体情况及出国留学、来华留学事业发展情况[EB/OL].(2009-3-25) [2010-3-9].moe.edu.cn/edoas/website18/88/info1237355830877588.htm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2008[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456.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含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单[E B/OL].[2010-4-21].ht tp://w w w.crs.jsj.edu.cn/art icle_read.php? id= 12-19700101-59.
[15]新华网.我国高校首个海外研究生院在新加坡成立[EB/OL].(2002-10-30)[2010-320].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2-10/30/content_613465.htm.
[16]童炳强.中国成都中医药大学葡萄牙宝德分校正式揭牌[N/OL].新华网.(2008-4-1)[2010-2-3].gaojiao.jyb.cn /world/zwyj/200804/t20080401_152208.html.
[17]教育部网站.介绍2008年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总体情况及出国留学、来华留学事业发展情况[EB/OL].(2009-3-25) [2010-3-9].moe.edu.cn/edoas/website18/88/info1237355830877588.htm.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2008[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460.
[19]国家汉办.国家公派教师项目介绍[EB/OL].(2007-1-3)[2010-3-1].hanban.edu.cn/content.php?id=1951.
- 上一篇:经济责任审计监督
- 下一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