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8: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是总体规模迈上新台阶。中国企业500强在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50.0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1.41%,首次跨上50万亿元的新台阶;实现净利润2.17万亿元,较上年增长3.58%。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世界大企业发展出现徘徊停滞局面:世界500强、美国500强2012年营业收入仅比上年增长了2.77%和2.66%,净利润分别比上年下降了5.47%和0.14%。
二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凸显。中国企业500强是一个庞大的企业群体,2012年营业收入总和相当于当年我国GDP的96.32%,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12年纳税总额为3.65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36.28%;对国家税收的贡献长期保持在35%以上。2012年职工人数比上年增加88.26万人,占当年我国全部新增就业人数的6.97%,对促进就业同样做出了较大贡献。
三是产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近年来,我国服务业与制造业大企业之间的增长速度差距在不断缩小。2012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实现营业收入20.4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5.13%;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实现营业收入23.3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7.68%。服务业大企业增长速度首次超过制造业大企业。此外,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制造业企业的数量和收入占比都有所减少,服务业企业的地位有所增强。这其中有制造业发展明显放缓的影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企业产业结构的积极变化。
四是跨国经营取得一定进展。2012年,中国100大跨国公司的平均跨国指数为13.98%,比上年提高1.05个百分点;显示出我国大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在不断提高。这100家企业2012年末拥有海外资产4.4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39%,实现海外收入4.7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83%。海外资产的较快增长,表明我国大企业的对外投资、跨国兼并取得了明显进展。
五是在世界大企业中的地位更加巩固。近年来,世界500强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中国企业群体的崛起。中国企业500强2012年的营业收入折合7.93万亿美元,相当于同年美国企业500强的65.74%,接近2/3。在世界500强中,中国内地企业达到86家,相当于英、法、德3个国家的总和,比排名第三的日本多出24家;这86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79万亿美元,占世界500强的15.81%,比上年提高2.80个百分点。我国大企业在世界经济大企业中的地位更加巩固。此外,我国入围企业的经营绩效整体上要好于世界500强的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大企业发展还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一些问题变得更加尖锐。主要是转变发展方式进展较慢,总体经营效率不高;近年来企业亏损面有所加大,经济效益增长落后于资产增长;不少行业产能过剩,设备利用率和盈利能力下滑;缺乏研发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发明专利占比偏低。特别是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我国大企业在创新能力、资源利用能力、品牌影响力、国际化经营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制约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此,需要我们给予高度重视,并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今年是我国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开局之年,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今年前7个月,主要指标仍处于预期的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稳中提质;在目前国际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果很不容易。但同时经济环境更加错综复杂,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并存,经济既有增长动力,也有下行压力,给企业经营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道路,着力提高发展质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是时代赋予我国大企业的历史使命。
第一,把握形势变化趋势,提升战略管理能力。应当看到,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不断显现,低速增长成为全球经济新常态。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也出现下降趋势,当前正处在由高速增长到中高速乃至中速增长的转换时期。最近两年中国企业500强的扩张速度明显放缓,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对此,我国大企业要有深入的分析和及时的把握,要深刻认识提高增长质量与效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尽快改变长期以来在高速增长条件下形成的发展理念和经营方式,加快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经济增速适度放缓,为推进转型升级提供了宽松的环境,有助于企业加快从速度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广大企业要从我国经济中速增长的现实出发,重新审视增长模式、盈利模式以及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再思考、再定位。特别是要提高战略管理能力,建立起有利于战略调整的灵敏机制,以适应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方面,我国许多大企业都进行了积极探索。中国铁物通过对前期发展道路的反思,确定了专注于铁路物资和钢铁供应链集成服务的战略定位,建立了基于战略执行的考核机制,在此基础上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业务结构,经营业绩屡创新高。宝钢致 力于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在企业扩张方面实现了从新建为主到兼并重组与新建相结合的转变,为我国钢铁行业跨区域重组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和借鉴。实践表明,只有以战略统领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模式,企业才能处变不惊,增强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第二,强化创新驱动,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最为深厚的力量源泉,是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当前全球已经进入了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大企业要切实发挥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参与产业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工作,推动全行业不断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要大力提升获取社会创新资源的能力,通过协同创新突破行业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要稳步提高研发投入,强化人力资本建设,健全研发体系,力争在产业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我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AC313大型民用直升机的成功自主研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青蒿素的高效人工合成,就是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成功典范。
当前,环境治理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发展环保产业、发展绿色低碳技术,是现阶段我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技术进步的重要突破口。为此,国务院专门部署了大气污染防治十项措施,了《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共同向全国企业发出了关注气候变化的倡议。我国大企业应当顺势而为,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为基本方向,着力推进绿色创新、绿色发展。要将减碳技术、去碳技术和无碳技术作为企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加大工作力度,为企业节能减排、治理环境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要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不断开发绿色低碳产品,打造绿色供应链和产业链,在环境友好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石化、中国建材、大唐电力等企业,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推进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积极构建节能技术服务体系,明显提高了资源能源使用效率。大企业要积极行动起来,走在推进绿色发展的前列。
第三,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中外大企业的对比来看,我国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中国企业500强2012年的资产净利润率为1.44%,明显低于美国500强2.27%的水平。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企业过度追求总量指标,低水平盲目扩张,对资产的使用效率关注不够,相应的投入没有带来应有的产出。因此,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就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改善效益的现实途径。
加快推进结构调整,要紧紧围绕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优势产业链的目标,按照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的原则,不断优化企业内外部资源配置。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潜力,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力度,实现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要灵活运用兼并重组手段,发挥优胜劣汰机制作用,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积聚,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需要强调的是,在当前形势下,加强技术改造,对于现有企业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更加重要、更为现实的选择。广大企业对此应当给予高度重视。要坚持技改与基建并重,优化投资结构,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提高现有装备的技术工艺水平,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技 术含量和附加值。近年来,国电集团公司通过科学延伸发电产业链,加快发展相关产业,形成了以发电为主,煤炭、科技环保、金融保险、物资物流协同发展的格局,在企业内部结构调整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兴际华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进产业、产品和资产等七大结构调整,实现了收入与利润的持续稳健上升,成功走出了一条军需企业集团转型升级的“新兴之路”。中国重汽高度重视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近年来先后投入80亿元资金用于技术改造,整体工艺装备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水平,部分关键生产线和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极大地巩固了自身在国内重卡行业的龙头地位。
第四,稳妥推进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当前,国际经济的缓慢复苏和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宝贵机遇。我国大企业应当抓住这一机遇,积极稳妥地推进国际化布局,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针对以往我国企业国际化中存在的问题,以下几点需要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一要充分做好前期的信息收集工作,做好国际化人才和技术储备,确保国际化经营的稳妥推进。二要统筹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建立起全球一体化的企业管理体系。三要加强协调与合作,避免因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而加大国际化风险,降低国际化经营绩效。四要做好国际化经营风险管控,加强与当地企业、社区的合作,努力降低各类风险的发生。
一批先行企业在国际化经营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改善我国大企业国际化经营绩效积累了宝贵经验。2013年2月26日,中海油以151亿美元最终完成了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交易,这是中国企业成功完成的最大一笔海外并购。红豆集团抓住“走出去”战略机遇,实现了由“境外据点”到“境外园区”、由产品“走出去”到资本、品牌、市场、管理、人才“走出去”的根本性转变。本地化是华为保持稳健发展的战略之一,目前外籍员工已经占到华为西欧员工总数的60%以上,而且更多地在西欧市场第一线充当骨干力量。中交集团在“走出去”过程中,建立了海外合规风险管理体系,通过设置合规审查,阻断合规风险,保障了企业海外战略的顺利实施。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值得广大企业学习借鉴。
第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诚信经营的良好形象。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企业软实力的集中体现。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凝聚起巨大的正能量,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我国大企业需要从战略高度,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给予应有的重视。要善于以企业使命、企业价值观为核心,提升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生命。要注重实效,努力实现制度和文化的协调统一,实现理念和操作的协调统一。建立具有多样性、包容性特点的开放性创新文化,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强社会责任文化建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责任竞争力。多年来,沙钢集团全面实施企业文化提升战略,使企业文化成为广大员工同心协力建设一流钢铁企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为应对钢铁行业进入微利时代的严峻考验,实现高效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动力。
篇2
[关键词] 国有经济 调整改组 控制力
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些新要求,既与十六大确定的到2020年奋斗目标相衔接,保持了目标的连续性,又根据新的情况和条件充实了奋斗目标,增强了目标的针对性,进一步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形成了一个更高、更综合的现代化概念。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基本精神,贯彻落实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各个方面,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路,为我们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描绘了新蓝图,开启了新征程。向这样的目标进发,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必须强化国有经济质量控制力。所谓经济基质量控制力是指高质量的经济以其先进的企业素质和技术,极佳的经济效益、极强的竞争力、抗风险力和资本的集中力、积聚力、扩张渗透力所形成的支配和主导其它经济发展的作用。它的控制力,横向表现为对周围经济的控制力,纵向表现为对周围经济的控制的先导力。
一、国有经济的本质是其控制力产生的根据
国有经济是建立在现代化生产力之上,生产资料归社会全体劳动者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形式。国有经济的这种本质特征是其产生经济控制力的客观根据。优越的国有经济质量控制力之所以产生,是由其社会属性决定的。第一,优越的国有经济制度促进了现代化生产力的发展,使其能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引导和带动作用。第二,国有经济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保障。第三,国有经济是科技进步的坚强后盾。国家运用国有经济的经济实力使投资风险巨大,其他经济无力也不敢承担的尖端科研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推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第四,国有经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起着支撑作用。在目前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条件下,国有经济虽只是占其中一个份额,但随着国民经济的部分质变,最终将促进国民经济发生“国有量化”的整体质变。国有经济的本质决定了它应该是高质量的经济,与此相适应的应该具有强大的经济质量控制力。
二、“调整”、“改组”是发挥和增强国有经济质量控制力的战略举措
国有经济质量控制力发挥的程度与国有经济的社会属性密切相关,目前满足国有经济质量控制力的条件还存在不足,影响了控制力的发挥。主要是“国有经济分布过宽,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不尽合理”,“重复建设严重、企业大而全、小而全,没有形成企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体系和规范经济,缺乏市场竞争力”。为此,我国实施一系列举措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推进国有企业改组,以满足国有经济高质量的要求,从而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这些“调整”、“改组”的重点是:在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上,退单一的国家独资形式,进为国有经济控制多种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国有经济的质量;在国有经济的分布上,退国有经济在所在经济领域全面撒网、分布过宽,进为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优化分布及质量的提高;在国有企业的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上,退单纯追求国有企业数量扩张,忽视质量的提高,进为保持必要的数量,重视质量的提高;在国有经济的质量上,退“大而全”、“小而全”低效率、低效益和重复建设,进为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开搞活中小企业,走规模经济和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率的质量经济之路;在技术进步上,退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落后,发展乏力,进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占据重要地位,掌握核心技术,占领技术制高点,发挥技术先导作用,走集约型和可持续发展之路。针对目前国有经济存在的质量问题,实行“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调整”、“改组”,要求在“进”、“退”工作的过程中要有所作为,在“退”的领域应该有所不为。经过“调整”、“改组”,要使国有企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规模型、产量型和效益型转变,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增强其经济控制力。
三、国有经济质量控制力的表现
“调整”、“改组”战略举措的实施,使国有经济产生经济质量控制力的必然性变为现实性。经济质量主要由企业素质、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竞争力、抗风险能力组成并相互作用产生的经济效益状态。高质量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一是,企业素质的先进性。二是,技术的先导性。三是,经济运行的高效性。四是,优势的竞争性。五是,极强的抗风险能力。国有经济质量提高后所形成的控制力主要表现是:第一,国有企业素质的先进性是控制力形成的基础和源泉。国有企业先进的企业制度,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较高的员工素质和管理水平,较强的技术开发创新能力,模范地遵纪守法经营,服从国家的宏观调控指导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是国有经济质量提高,控制力增强的微观基础。第二,技术的先导性是国有经济质量控制力产生的核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科技的支撑和带动。由于国有经济在新兴产业的高技术产业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掌握了核心技术,占据了技术制高点。第三,国有经济的高效益是经济质量控制力产生的支柱。高效益是经济质量高的重要标志,有了高效益,首先使国有企业资本积累率和员工收入提高有了经济来源,从而调动了员工和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国有经济实力和控制力进一步增强。其次,高效益使国有资本的集中力、积聚力、扩张力、渗透力、经济辐射力增强,使之在国民经济中有效发挥主导作用。再次,高效益使国家利税收入增加有了保证。第四、国有经济抗风险能力是控制力形成的关键。抗风险能力是建立在国有企业先进素质、技术水平、优质的竞争力和经济高效益的基础之上的。国有企业素质的先进性是抗风险能力形成的基础和源泉,国有经济技术的先导性是抗风险能力产生的核心,高效益是抗风险能力得以实现的实力基础和坚强后盾,国有经济极强的竞争力是抗风险能力的表现。总之,只要国有经济实现了高质量,就能产生质量控制力,从而有效主导国民经济的发展。
企业素质、技术、经济效益、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共同构成企业的经济质量体系。其中,企业素质是基础,技术是核心,效益是支柱,竞争是表现,抗风险能力是关键,五者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从区别看,主要表现为:五者各自表现的形式不同,作用的领域和对象不同,特定的内涵不同;从联系看五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构成经济质量,共同发挥控制力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用系统论的思想学习“决定”精神,从构成经济质量的五要素上努力工作,使其优化升级,促进国有经济质量提高,以增强其经济质量。
篇3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人才培养 内涵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122-02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都要求,切实提高本科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同志在十报告中强调,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就是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本科高校方阵新成员的新建本科院校,如何科学发展、抢抓机遇、赶超跨越、实现“树人重立德,为国育英才”的战略目标,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生命线
提高质量是世界各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培养人才是高校的生命线。《教育规划纲要》强调,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最根本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既是一个国家强国之基,也是一个民族兴旺之本。当今世界正处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新时期,面对21世纪的挑战,一个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紧紧依靠人才。人才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最重要的资源。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所需。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目前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现阶段,提高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更是一所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高校必须牢牢把握这一主题。因此,新建本科院校一定要认清形势,居安思危,树立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切实增强提高质量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用优质教育质量、优质产品和高就业率、人民满意大学来吸引生源。
二、更新人才培养理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是一种必然选择。树立正确、先进的人才培养观念,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现实要求。不同的大学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可以培养各种层次的人才,可以培养理论型人才、综合人才或应用型人才,至于选择哪一种类型的人才,要从所在区域和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出发。全国性重点大学以培养理论型和综合型的人才为主,而新建本科院校具有地方性的特点,应侧重于培养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注意培养基础知识宽厚、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基础型人才和学科交叉、知识综合、适应面广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树立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对于新升格的地方本科院校来说,由于基础薄弱,办学属于起步阶段,各方面条件不尽如人意,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本来就先天不足,社会服务能力也较弱,在目前情况下应将培养人才作为首要任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逐渐提高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能力。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内涵式发展的本质要求。所以,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理念,应该成为统率全校师生思想和行为的先导观念,这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思想基础。
2.树立以社会需要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评判标准的人才理念。既然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使命,那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点。而人才培养质量的判定,并不是完全由高校自己说了算,还要接受社会的检验。因为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最终都要走向社会,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换句话说,个人价值通过社会价值得到体现。因此,社会需要、社会评价应成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坚持这一标准显得更为重要,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忘记当时之所以在该地区设置一所本科院校的理由,就是因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能否培养出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首先考虑的问题。
3.推动以科教融合育人为目标的协同创新理念。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融合,一方面,必然使科教融合育人思想成为大学的一种重要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这种理念既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科研能力的必然要求,又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科教融合育人不仅是指向学生传授最新的学术成果与思想文化,促进学生的知识和观念更新,更是将学生纳入到科研工作环境之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其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的意识,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必将推动高校实现三个转变:即高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要超越学科导向,逐步向需求导向为主转变;组织管理要改革个体、封闭、分割方式,逐步向流动、开放、协同的机制转变;资源配置要突破孤立、分散的制约,逐步向汇聚、融合的方向转变。
三、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提高质量,统一认识是基础。思想统一了,步调才能一致,合力才能形成。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并召开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扩大规模、调整结构、突出特色、提高质量”十六字方针,说明方针的本质是既要“赶”又要“转”,既要扩大规模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又要内涵式发展提高质量。因此,各高校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学生是根本、学科专业是龙头、教师是主力军、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名片、特色是优势、质量是生命线、干部是服务员、人人是建设者,牢固确立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
2.提高质量,人才培养是核心。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使命。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就是看人才培养水平。质量是一所高校生存之基,立校之本,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每所高校都应当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中找到自己合理的定位,做好顶层设计,要立足自己的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办学历史、地域优势、学科专业优势和生源特点,找准服务面向,明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各自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各自领域内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有一个理念值得我们商榷,国际高等学校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办专业、招教师,而为什么不可以根据市场需要来办专业、招老师呢?要坚持“十个坚持”,办人民满意大学: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坚持先进的办学理念,坚持凝练学校独特的核心精神,坚持培育独特的大学文化,坚持准确的办学定位,坚持明确的培养目标,坚持鲜明的办学特色,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坚持科研兴校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校策。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实践型、复合型、创业型本科人才。
3.提高质量,教师队伍是关键。教师队伍是办学的第一资源,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队伍的水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提高质量,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校最重要的基础工程来抓。一要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不断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向心力和主人翁意识,不断提升师德素养和育人水平,坚持教授为本科生上课,营造浓郁的尊师重教氛围。增强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尊重教师,教授治校,校务公开,多办实事,用加快发展解决教师们的诉求,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二要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中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要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重视教学基础能力训练,加强教育心理学、教育伦理学、教材教法、教育技术、职业道德等系统培训,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其教学能力。三要切实推进“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建设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物。重点建立教学名师巡讲制度,实施“教学名师讲坛”计划。四要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奖优罚劣,让优秀教师得到更多的鼓励和激励。
4.提高质量,“质量工程”是抓手。一是要着力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紧密结合各地新建本科院校的实情,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学科专业体系,进一步促进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的优化,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力。二是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三是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高等学校要做好教学基本建设、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等内部评估工作,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督导体系,形成分析、评价、反馈制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四是扎实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加大高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数字化教室、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校园等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促进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信息化校园借信息化技术来进行跨越是我们的一个重要课题,希望高校能借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跨越。五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一批实习实训基地,资助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5.提高质量,领导重视是保障。各高校要深入学习同志重要讲话和教育部“高教三十条”精神,进一步提高对教学工作的认识。高校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承担起提高质量的领导责任,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把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始终体现以提高质量为生命线的工作方针。切实履行好质量建设提升的第一职责,凝心聚力抓质量,提倡高校领导做职业化、教育家校长。各高校主要领导要正确处理好学校管理工作和自身专业发展的关系,把心思放在办学上,把时间用在治校上,把功夫下在提高质量上,要全身心投入办学和管理,每学期至少要亲自主持召开一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专题会议,研究和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要选配好分管校长、教务处长。要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向教学第一线倾斜,把经费多花在本科生的教与学上,切实保障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逐年提高教学经费在学校事业经费中的比例。增加的经费主要用于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信息化建设,教改研究,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国际交流学习,实践教学等等方面。特别是充分利用教育部建成的优质公开课,多用视频公开课课件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缩小差距。
6.提高质量,内因为主是前提。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高校更要把抓人才质量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而不是上级布置的要求和任务。始终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学校的核心任务,作为自身生存发展的根本大计。各校要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作纳入本校的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要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责任制,认真按照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层层分解,逐项落实到位、落实到人,加强教学督导和考核监督,不断扩大公开公示面,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巨大工程,它的成效不能短期内可以准确评量。我们坚信,只要我们育人为本、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走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会实现新的跨越。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1.3.1
2..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EB/OL].(2011.2.23)[2011.7.11].ht
tp://.cn
3.韦永恒.理念 改革 创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新建本科院校加强质量建设的思考[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5)
4.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5.本报评论员.人才培养水平是衡量高教质量的首要标准.中国教育报,2012.3.26
篇4
关键词:质量;管理;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D912.29
近几年来油田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质量管理工作是摆在作业施工方面的重要课题,基层生产单位是作业施工质量管理的终端。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规章制度,都要通过基层来落实和发展。我们通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逐步认识到: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质量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开阔管理思路是前提,注意专业队伍的基础建设是根本,综合运用经济技术,宣传学习等手段是保障。作业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为此我们必须强化施工质量管理,实现综合经济效益。
一、 转变观念,提高质量效益意识。
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在我们的作业施工中就是要提高施工质量,降低作业成本,促进经济质量的提高。在我们长期的施工中,虽然讲质量,抓质量,但有的人对施工质量的认识不够深刻,片面追求施工速度,追求工时,施工质量的好坏与我们无关,那是领导的事,只要完成工作任务就行,在施工中马虎凑和,只是做表面文章,没有触及到实质,不按质量要求进行施工的常常有之,遇到检查抓一抓,没有检查瞎凑和,使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造成返工,增加成本投入。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质量意识,克服片面
追求速度的坏习惯,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速
度,减少作业返工,降低消耗,增加效益。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干部职工要加强质量管理知识学习教育,提高质量意识,使每个干部职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为质量负责的思想,形成一支具有良好素质的施工队伍,以良好的信誉和施工质量在作业市场中站稳脚跟。
二、 加强基础工作,严格质量管理,促进经济运行的提高。
加强管理的基础工作,应当从三个方面去努力。既基层组织建设、基础业务建设和基本功。首先;要树立“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观念,增强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法制意识,建立建全质量保证体系与质量管理网络。积极开展“QC”活动,严格操作规程和工艺设计要求,加强现场管理,认真落实质量责任制和监督考核制,严格执行施工“三环节”(开工准备,施工过程,完工交井)的质量控制。清除质量隐患,积极开展好“三工序”活动(爱护、监督好上工序,干好本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基层队干部是施工质量的第一责任者,对违反操作规程和工艺要求的现象要敢抓敢管。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培养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为提高施工质量尽职尽责;其二、就是在职工队伍中由于质量教育与业务技术培训跟不上,使干部职工对施工质量
标准要求,认识浅薄,从而影响了作业施工质量。为此必须
进行质量教育,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提高职工的业务
技术素质是提高质量的前题,使每个职工在施工过程中严格
按照施工工艺要求和操作规范进行施工。很多事实证明,文化技术素质差的职工队伍不懂先进的科学方法和管理技术,就不可能提高施工质量,盲目地进行施工,造成质量事故,从而造成经济损失。所以说,职工技术培训教育要持之以恒的、下大力气去做;其三、加强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是提高施工质量的保证,在我们的作业施工中还存在着许多达不到质量要求的现象,如:完井管柱、下井工具不检查,不丈量,不涂密封脂,油管(杆)拖地下井等,我们必须坚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结合自己的施工特点,建立并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管理网络和工序质量控制点。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要求进行工序检验,把好施工工序质量关,防止不合格的工序出现,及不合格的管杆工具下井等。造成把关不严,检查不细发生的质量问题,出现工序返工,作业成本的加大投入。其四、加强施工现场“三标“管理。施工现场的好坏与施工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现场管理差或环境条件的影响,造成施工质量差的因素很多,我们应在抓质量管理的同时,抓好现场“三标”管理,以促进和提高施工质量。
三、 充分利用QC小组活动,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QC小组活动是紧紧围绕企业方针目标和所在岗位班组的问题点,以改善管理为主,以预防和改进目标,运用质量
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来提高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支出。
QC小组活动是全员的质量管理活动,“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依靠群体的力量,互教互学,讨论研究,针对问题点,出谋划策,进行解决。在日常工作中如果忽视QC小组的作用,就会使其难以开展或活动不正常。只有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对促进QC小组的活动才有帮助。在我们生产经营活动中质量管理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影响着施工质量和经济运行质量,QC小组活动就是针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点集思广益,发挥小组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对策,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增加综合效益。在我们的质量管理中要充分利用QC小组,积极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和合理化建议,并采用各种形式诱发职工的积极性,为提高施工质量和降本增效献计献策。加强质量监督,严格奖惩制度及整改措施、坚持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工作,做到事前预防,每道工序严格把关,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序
行为,立即停工整改,并追究责任者的责任。对违反操作规程和设计要求的现象毫不留情,严肃处理。在施工中要运用QC小组,认真扎实地开展活动,对因质量问题造成的无效井认真分析,查找原因,指定对策,加以改进,减少无功作
篇5
关键词:城市规划;作用;质量; 评价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city changes a course accelerate, city scale growing. City planning through the control, guide, integration, security makes use of activities, city land efficiency fairness, conform to the city planning goal, a high quality city planning will be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on the urban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play a positive effect of essential and helpful for.
Keywords: city planning; quality; evaluation of effect;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它涉及了城市发展战略、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城市发展方向、建设时序、土地和其他环境资源的利用、环境保护等方向的内容,而这些内容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一个高质量的城市规划将对城市的发展前景和城市建设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正面影响和促进作用。
一、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作用
城市规划是一项科学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通过规划,可以合理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统筹安排各项建设,协调各方面在建设中的矛盾,使之逐步发展成为设施比较“完善、环境清洁优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并能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现代化新型城市。因此,城市规划是城市的发展计划,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蓝图和管理城市的依据,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作用大体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1 控制作用。对妨碍城市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约束。这个作用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主要特征和在社会中形成已久的认知,也是现代城市规划最初的作用。在开发实践中规划管理工作对控制作用的体现是主要的,关注如何能够加强控制,这实质上反映出对城市规划社会作用的基本理解。
1.2 引导作用。对有益于改善城市物质环境、有益于形成城市空间秩序的行为给予激励,从而能够更加明确地引导城市建设的方向。引导作用反映了城市规划较为灵活的管理机制,在不损害原则的前提下,激励措施可以加强规划的引导作用,对城市规划的控制效应起到积极的补充作用。
1.3 整合作用。城市规划以城市的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为准则,对城市土地使用中存在的矛盾进行调节,其实质是对冲突各方利益的平衡。城市规划所具有的综合作用是建立在自身没有直接开发建设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因此,需要通过城市规划对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分配做出判断,使得冲突各方的土地使用活动能够有效纳入到共同接受的规则中来。由此而言, 城市规划在价值观和角色定位上超然于利益冲突的各方,是有效发挥城市规划整合作用的基本前提。
1.4 保障作用。对于关系到公共物品、低收入者住房以及那些在社会价值和目标方面有特别意义的土地使用活动,给予土地和空间资源分配方面的优先考虑,通过城市规划的途径对空间资源进行有效的再分配,促进社会分配的公平。保障作用实际体现了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一个社会财富再分配的过程,目的是使城市发展能够兼顾到各种利益。所以说, 城市规划是一种重要的公共政策,不仅要体现政府政策具有的效率,而且要尽可能兼顾和体现政策的公平性(当然,在促进社会分配的公平方面,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等是更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公平性的考虑永远不能指望市场,政府职能中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因此成为政府政策的关键内容,城市规划的保障作用恰恰体现了这一点。
二、怎样的规划才是高质量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必须要把握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开展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研究。切入点要结合城市发展定位、时事政策和当地重要方针纲领,学习国内外先进城市规划管理经验、 规划理念和规划思路,结合实际工作,对重大问题需要专题深入研究,反复科学论证,才能保证规划能切实的为城市建设决策提供支撑。而对城市规划的质量评价,应注重分析城市规划在用地布局、人口分布、产业结构、工业布局等方面的安排中是否把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放在应有的位置,是否能保证城市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是否能有效发挥一个规划对于城市的控制、引导、整合和保障作用,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甄别判断:
2.1 规划中对土地利用的设计和规划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的许多环境问题是直接由土地的规划、使用不当造成的。如在我国一些地区,对城市边际土地的开发缺少合理的规划,随着城市的迅速扩张, 城市周边的环境敏感区或生态敏感区遭到了严重破坏, 衍生了环境问题。
2.2 规划中所涉及的城市规模和发展速度是否与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当一个城市的规模和速度发展过快时,该城市的各种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以及环境容量资源等)就会被过度消耗而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是否对这种情况予以预见并给出针对性解决策略,以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
2.3 城市布局是否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规划中城市布局的不当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在一些城市由于工业区和居住区紧邻甚至混杂而带来严重的环境干扰;由于建筑密度过高引起城市景观恶化、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等,这些都属于规划本身的问题。
2.4 城市规划中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设计和定位是否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对城市规划进行战略环境评价时,要研究产业结构的规划是否符合国家要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的总体需要,是否有助于克服和避免产业混杂、布局不当和污染严重的城市问题。
若对上述几个方面均予以考虑,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和实施建议,就是一个高质量的城市规划,否则,则不是一个合格的城市规划。
三、如何落实高质量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良性指导
城市规划编制的文件是建设管理的依据,有效的建设管理才能达到控制和引导城市发展的目标,保证城市建设的高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城市的政府将发展经济作为根本的目标,城市规划部门的工作也在围绕这个目标开展,为了吸引投资,往往不仅简化城市规划审批的程序,同时也在放松规划条件,强调市场的效率,忽视了对城市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考虑, 造成公众对规划工作和政府工作公正性的怀疑,也造成城市建设质量下降,致使高质量的城市规划指导出低质量的城市建设作品。
因此,有必要明确的是,高质量的城市建设必须考虑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同时更要有综合的观念,在社会、 经济、政治、 环境效益方面全面权衡,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1提高管理者规划意识,确保城市特色,避免重复建设。
为追求政绩,有些城市不从实际出发,仅凭主观意愿,盲目追风,片面搞一些效率低下的重复建设,造成浪费,同时也不利于城市特色的形成,削弱了城市竞争力,难以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比如两个相邻的地级城市同时建设机场、开发极具相似功能的区域性娱乐休闲设施、发展同质性产业,恶性竞争,偏离城市建设健康发展的轨道。
3.2 重视城市生态建设发展。用生态观念指导城市建设,不仅要考虑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需要,而且更重要的是考虑市民居住环境的舒适和实用,考虑人、建筑及环境的有机的统一,寻求一种动态平衡,以达到一种人工和生态的良性循环。严格按照城市规划预留和建设防护绿地、公共绿地及生态廊道,保证规划所规定的绿地不被占用,使城市建设和环境协调发展,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
3.3依据城市规划,确定长期建设目标,合理计划短期行为。
城市建设必须要做长远规划考虑,一些城市不按规划办事,乱改规划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甚至一个电话或一张纸条就可以改变规划的执行,不能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一个法,建设一盘棋。不少城市越权办理规划审批手续,片面追求短期效益,任意改变建设用地使用性质,项目来者不拒,急功近利,见缝插针,建设杂乱无章互相干扰,限制了长远发展,影响了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在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法律法规的要求下进行编制项目规划。做到长期有目标,短期有行为,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建设,既考虑现实基础,又不失长远规划。
3.4 注意信息时代的城市信息建设。
与城市建设相关的信息技术解决了城市规划中空间地理信息的采集问题,可以构造与现实地理空间对应的虚拟地理信息空间,并可以用数字模型对现实地理空间的现象和过程进行模仿和仿真。信息技术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城市规划所需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和利用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他改变了城市规划内部信息流程和城市规划部门与社会的信息交流与反馈机制,进而对城市规划的管理体制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得管理部门能具体而准确的掌握城市建设动态,以便于针对性的监控、指导和预控,以保证城市建设不偏离城市规划预定的发展方向和轨道。各城市建设管理的相关部门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步完善城市建设信息的网络平台,确保对城市建设能进行积极有效预控,保证城市进行高质量建设。
四、结束语
总之,城市规划是指导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城市建设的有效工具,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如何判定相关城市规划是一个高质量规划,并确保该规划能有效的实施,建设高质量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促进城市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规划编制者对城市规划编制内容提高、改进和完善,逐步建立和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工作框架,更需要编制――实施――管理涉及到的学学者、专家及城市管理者以更加前瞻的眼光和战略的思维来思考和解决城市发展和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从多方面入手积极尝试、不断探索,才能确保高质量的城市建成,造福生态,造福百姓。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渠道;三方合作
一、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作用
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如何发挥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作用,许多教育工作者进行了积极探索。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专业培养特色、人才培养质量、就业服务水平。
专业培养特色鲜明能够较好地符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就业渠道畅通,大学生就业质量高。高校的人才培养有自己的规律,形成了以学科专业为中心的一个人才储备圆环。这个圆环中储备的人才能否满足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要,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个学科专业是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紧密相连,是否能够形成自己的学科专业特色,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的认可。不断深化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凝练学科专业方向,是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根本道路。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能够较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毕业生受用人单位欢迎,大学生就业质量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积极促进校企合作,大力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等一系列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的人才质量工程,是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有效途径。
高校就业服务水平高能够较好地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以及企业的专业化、职业化用人要求,大学生就业渠道多,针对性强,大学生就业质量高。学校就业服务水平主要体现在指导职业规划、实施创业教育、进行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5个方面的工作服务水平。
从高校的角度开拓大学生的就业渠道,重点在于5个方面:一是要根据学生特点科学制定培养方案;二是不断促进学科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结合程度;三是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强化结合大学生个人兴趣及专业的实践活动;四是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与就业能力;五是拓宽就业渠道,搭好就业创业平台,办好校园招聘会。
二、用人单位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作用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与培训体系,对于大学生就业具有决定作用。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目标、运作模式,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持续发展,企业必须有正确的战略、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富有职业道德的人才团队,而人才无疑是整个企业发展的基础。国内外许多企业或用人单位在人才需求及培训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保持了企业旺盛的生命力。
许多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培养主要针对不同的职业岗位(如研发人员、客服人员)分类进行,并且常常与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公司合作,在制定科学的人才素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明确企业战略对人才能力的要求标准,在人才招聘中选取能推动公司战略发展的人才进行培养。
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构建了一个以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为中心的一个能够高效运行、高能产出的人才使用圆环。在这个圆环中,各类人才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保证了企业目标的实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壮大。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必然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必然与一定的行业领域紧密结合,必然与具体职业岗位紧密结合。
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角度,开拓适合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必须在服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寻找企业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共同点,促进校企结合。高校应该主动与企业及行业协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将行业及企业资源引入学院的人才培养中,使企业需求与大学生就业的符合度逐步提高。
三、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大学生就业问题归根结底要落实在大学生个体身上,大学生必须在就业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有学者指出,当前,促进大学生就业有赖于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对就业问题的清楚认识和有效准备,大学生应及早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有目的地进行求职,这样可以提高求职应聘的成功率,尽快适应作为职业人的社会角色。
充分发挥大学生就业的主体作用,就是根据社会需要,促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将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个人职业发展目标与用人单位的需要紧密结合,主动开拓适合自己的就业渠道,实现满意就业。
要想充分发挥大学生就业的主体作用,大学生必须努力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大学阶段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做出关键性的决策,确定个人职业发展目标;二是围绕职业目标有效提高个人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三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用人单位需求,不断提高职业素质及情商;四是不断提高个人就业创业能力。
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形成了一个以人生目标及各阶段的职业发展目标为中心,以有效提高个人的知识、技能及职业素质的水平为半径的一个圆环。这个圆环的中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重合越多,大学生就业越顺利;这个圆环的半径越大,也就是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越高、职业素质越好,能够覆盖的职业岗位越多,大学生就业渠道越宽,就越容易实现个人高质量就业。由此可见,从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的角度开拓就业渠道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圆心定位准确,二是不断扩大半径。圆心定位准确就是要使大学生能够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及职业目标与经济社会的迫切需要紧密结合;不断扩大半径就是要不断提高个人的知识、技能及素质水平。
充分发挥大学生就业的主体作用,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社团组织、充分利用就业创业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充分利用大学生的个人特长与社会资源。
四、三方合作的有效机制
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三方合作开拓适合大学生的就业渠道的关键,是促使三方的需求与供给相匹配。
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形成了三个独立的环,三个环各有自己的运行轨迹,如果三个环互不相干,则三方相互脱节,大学生就业困难;如果三个环有部分重叠,则三环重叠部分是适合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所在,重叠越多,大学生就业渠道就越宽。大学生能否大学毕业就顺利就业,取决于是否能够实现大学生职业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三环重叠。
高校人才培养环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环如果互不相干,说明高校的人才培养完全脱离了社会需求,大学毕业生就业必然困难。高校人才培养环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环重叠越多,说明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结合的越紧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越有保证,越容易实现高质量就业。例如:与石油、铁路及公路、水电及农林等领域相关的高校,与社会需求的结合十分紧密,学生就业较为顺利,毕业生在行业中取得的成就十分突出。
深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就是要缩短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距离,使高校的人才培养环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环相交并不断提高重叠程度,从而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实现大学生充分且高质量的就业。
五、结语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大学生、高校、用人单位三方密切合作开拓就业渠道的有效机制,是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可靠保证。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主动实现高质量就业。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的提高是开拓就业渠道、实现个人高质量就业的有效方法。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要充分利用学生社团组织,利用就业创业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利用大学生的个人特长与社会资源。高校的学科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满足特定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用人单位发展需要和大学生发展需要,才能有效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在政府的主导下,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可以合作拓宽适合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形成长期共赢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肖传兆,温朋,秦文臻.后金融危机时期合力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探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14).
篇7
现在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国际形势与国内环境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区域集团化、建设中心城市等概念应运而生,经济区域是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而打造城市发展新格局任重而道远。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打造城市群要做到优势互补
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解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以及创新能力、产品服务的集中性。
现在,一些特大城市、大城市正在从复杂的城市功能定位中分身出来,城市群也在一些地区发展起来。城市群对带动区域经济、缓解就业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珠三角与长三角。这些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充分说明了城市群的积极作用。类似的城市群越多越好,因此就有了东北、中原、成渝的城市群规划。
规划当然重要,但城市群的发展更应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需要得到多方面因素的支持,比如,城市群有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成员之间是否可以优势互补与功能互补,核心竞争力在哪里,等等。造城简单,但是要维持这座城市、这个城市群的繁荣并不简单,很多问题在最初就需要理清楚。
以前,城市群的发展依靠了国家的政策扶持与政策优惠;现在,市场化不断深化,而且公平更受重视,政策倾斜度不大可能达到彼时的力度,那么,新兴城市群的发展将更多依靠自身的比较优势。
二、打造城市群要有利于高质量发展
经济增长的五大决定因素分别是资本、劳动力、资源、制度创新以及新技术创新,我国的人口红利优势已经褪去,环境资源约束力日益凸显,但我国的制度创新和新技术创新充满活力。
城市群发展好坏的标准是有利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城市群的多中心一体化发展有助于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市场和投资的一体化与便利化,有助于产品、技术水平和包括劳动者工资在内的生产要素价格在不同地区之间趋同。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身就是促进区域协调、缩减地区经济差距的重要机制。而多中心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将进一步释放经济一体化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当存在集聚优势时,要素和人口的空间集中一方面会导致高收入和高生产率相对集中于个别地理区域,并通过虹吸效应而自我强化这种高收入的地理集中和空间不平等,另一方面还会对集聚地点周围产生正面的溢出(辐射)效应。对于城市群而言,这种“个别区域”就是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单中心空间结构的城市群将更多的人口、要素(尤其是高质量的生产要素)投入在单一的中心城市,集聚优势和溢出效应只能在这个中心城市及其附近存在。而多中心城市群可以将人口和要素更为平衡地分布在不止一个中心城市中,这样可以让空间集聚带来的高收入和高生产率出现在更多地点,然后通过多个城市同时产生的溢出效应,惠及区域内的更多中小城市(镇),提高中小城市的收入水平,缩小它们与中心大城市的经济发展差距。通过大城市带动中小城市,中小城市辐射周边乡村,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从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打造城市群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城市群要经历离散型、聚集型、扩散型以及最后的均衡型四个阶段,而我国大部分的城市群正处于聚集型的阶段,因此向均衡型城市型发展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而实现这一点需要走区域可持续发展道路。
建设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世界级城市群的共同特点是对内联系紧密、对外高度开放,区域内生产要素实现自由流动。这就需要建设覆盖交通、能源以及公共服务的网络化基础设施。
建立健全有效合作机制。实现城市群内各城市协同发展,必须促进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区域一体化市场。为此,需要建立健全有效合作机制。
篇8
大家上午好!今天“高质量学徒制培训国际研讨会”即将结束。我首先要向参加本次研讨会的各位嘉宾和会议代表和所有为本次培训研讨会作出贡献的有关方面及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大家各位参会代表的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让我们本次培训研讨取得了很大收获。
在2天半的培训研讨会中,我们来自政府、企业和院校的40多名代表聆听了国际劳工组织专家的演讲,并且交流互鉴,围绕“高质量学徒制培训”这一主题,共同研讨社会对话及沟通协调机制、监管框架、各方作用和责任、资金管理、技能人才需求与评价、社会包容性等共同关切的问题,分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验,分析了面临的形势、问题和挑战,形成了很多富有创见性的思想观点和成果。并且针对如何借鉴国际经验搞好中国学徒制培训、制定下一步的方案计划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培训研讨会时间虽短,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效果显著。
当前全球经济仍呈现复苏乏力和低位运行态势。世界各国都在寻找破解世界经济增长发展瓶颈的途径和模式。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世界各国都将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作为推动实现经济增长的有效动能。在此大背景下,我们举办“高质量学徒制培训国际研讨会”,完善学徒制培训体系,搭建就业技能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交流合作平台,实现政府、企业、学校和培训机构以及劳动者的紧密衔接和良性互动。这对加快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和技能人才,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和包容性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
篇9
关键词: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路径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8-0250-02
高职毕业生能否实现高质量就业影响到我国高职教育未来的健康发展,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逐年上升,高职学生面临着就业难题和创业困境,针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应该建立起有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机制,注意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充分发挥出高等教育就业机构应有的作用。
一、制约高职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高质量的就业,主要是指充分的就业机会、良好的就业能力、公平的就业环境、合理的就业结构等。制约高职院校就业质量因素有很多,如高职办学理念、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就业结构矛盾、毕业生就业期望等。教育专家提出,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近几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数量的增长不等于质量的提高,高职就业还有待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
(一)影响高质量就业的客观因素
1.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专业课程设置偏向学科型教育,把重技能、重实践的高职教育办成了介于本科教育与中职教育的“折中型”普通高等教育,无论是办学指导思想,还是人才培养模式,都沿袭了普通高校的传统办学思路,导致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规模大而社会针对性不强,院校特色不够明显。我国经济发展目前正处于转型期,而很多高职院校对人才市场需求反应不灵敏,专业设置论证不充分,盲目追逐热门专业,忽视具有校本特色的专业建设,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专业设置与社会需要岗位匹配度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调整跟不上社会需求的步伐,专业内容的更新滞后于就业岗位的需求。
2.就业环境表现为体制。就业环境不完善,就业公共服务能力不强,如市场人才配置水平较低,特别是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而言,就业环境不完善主要表现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运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有效的指导机制没有充分建立和发挥作用。招生规模扩大后,而相应的就业指导、就业渠道、就业机构设置还没有相应匹配的建立起来
3.学生自主创业作为就业渠道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近年来,国家及各省市出台了很多相应的创业优惠政策,如创业培训补贴、放宽经营领域、减税免费政策等。但创业政策在落实层面却大打折扣,存在妨碍政策落实的很多问题,有些政策在工商、银行等机构就很难操作,大学生创业贷款难,创业政策落实受阻,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正常发展。很多院校对于就业创业政策的领会与解读也尚不到位,
4.用人单位盲目地人才高消费。高职毕业生缺少公平、充分的就业机会,有些用人单位追求高学历,对用人标准盲目提高,用人单位追求人才高消费使得高职毕业生一定程度上缺失公平的就业环境,单位间攀比聘用员工的学历层次导致高职生在与本科生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的做法给高职毕业生就业增加了客观难度。
(二)主观因素
影响高职学生高质量就业的主观因素首先是毕业生利益诉求的变化,学生对于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来分析,高职培养的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实用性、应用型、技能能人才,但很多高职毕业生仍受精英教育时代就业观念影响,就业更倾向大中城市及经济发达区,岗位倾向于体面的管理型岗位,在择业价值观上偏离现实状况。近年来高职毕业生对于个体、民营、小企业仍缺乏兴趣,对于薪酬和发展空间要求过高,就业观念不切合实际。此外,部分毕业生缺乏职业素质,缺少吃苦耐劳和团队协作精神也是就业难的主观因素。影响高职学生高质量就业的主观因素还包括毕业生缺乏求职技能和技巧,择业过程中,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缺少自信心和主动性,与用人单位接洽时表现不尽如人意。同时,毕业生法律意识弱,对于国家的相应就业政策、劳动法律法规掌握不足,不能有效维护自身就业的合法权益。近年,我国大力倡导毕业生自主创业,但学生还缺乏自主创业的勇气和能力。
二、高职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路径选择
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关键是国家政策支持以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就业指导质量的提升。国家要坚持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优先目标,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一)政策支持,创造充分的就业机会
国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切实为毕业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前提,还应在发展的基础上扩大就业规模。同时,要努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统筹做好以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做好此项工作,切实营造更加有利于就业创业的宽松环境,促进公平就业。
1.国家应统筹兼顾。重视高职就业工作指导与宏观调控,制定相关的法律及规章制度以规范就业工作,保障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合法权益。在国家宏观政策以及法律范围内,制定灵活可行的就业政策,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特点,建立适合区域发展的就业政策体系,发展有高质量、多层次、有特色的高职毕业生就业体系。
2.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健全的就业信息系统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有效互通的桥梁,因此,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部门应牵头构建汇集人才需求、人才培养、就业协议签订、人事及保障、综合服务等一体化的就业信息系统,以可操作的管理信息系统保障高职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3.健全劳动关系调整的体制机制。部分毕业生就业能力难以适应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我国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仍面临着巨大的现实压力,政府要制定可行的法律法规以及就业规范,维护就业市场的良好秩序,为提高就业质量提供环境和秩序保障。
4.鼓励高职毕业生创业。制定相比本科毕业生更便捷优惠的政策,优化毕业生创新创业的环境。高职毕业生是技能型创业的重要力量,积极引导毕业生创新创业,有利于提高就业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二)加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建设
1.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要为目标。正确定位,发展特色专业,大力推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质量、特色保证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高职院校需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订单培养,强化校企合作,注重开发就业见习岗位,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根据岗位和岗位群需要,整合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新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
2.加强毕业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首先要加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高质量就业具有思想保障作用。开展理想信念与诚信教育,把社会理想与实现自我价值结合起来。在就业过程中,杜绝虚假简历、违规违约等不诚信行为以保障正常的就业秩序。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应专门针对毕业生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克服毕业焦虑及心理障碍,根据自身实际找准定位,不盲从、不攀比,树立正确择业观。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此外,还应坚持毕业生就业跟踪反馈,听取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共同探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三)完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建设
1.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做好职业规划,突出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能力培养。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大一新生入学开始,就应有计划的向学生输入“职业发展”理念,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帮助学生确立专业学习目标;大二年级引导学生确定毕业后工作的总体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明晰职业方向;大三时通过各种讲座、参观等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改变狭隘的就业观,理清就业思路,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引导毕业生树立可持续的职业发展观,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2.结合辅导员工作,开展学生就业指导。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部门,主要负责毕业生各种就业手续办理,就业信息,学校招聘会组织等,体现的是服务职能,难以对大学生就业开展针对性的指导。为确保就业指导工作有效开展,要发挥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的作用。辅导员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天然的优势。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最频繁的人,对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综合表现、职业诉求都有一定的了解,并能保证把就业信息及时发送给每一位学生,能对学生提出有个性化的就业建议,向用人单位所推荐的学生更具针对性性,准确性、成功率更高。同时要采取措施保证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的地位。对辅导员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方面的培训。为了鼓励辅导员更积极地参与就业工作,学校应制定考核办法,将就业率、就业满意度、联系企业数量、组织招聘会场次等纳入辅导员考核范畴。
3.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树立“创造工作岗位”的观念。创业是高职毕业生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需求并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创业教育必然成为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其一是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业教育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其二是创业是另一种形式的就业,创业不仅能使创业者本人就业,还能带动相关就业。目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基础还很薄弱,主要体现在创业政策解读不到位,专职师资力量十分缺乏,为此可请有创业经历的校友及行业人士做创业兼职教师,他们创业历程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还可以定期邀请相关政府工作人员及企业家做讲座、论坛等,为学生创业搭建指导平台。
(四)兼收并蓄,借鉴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经验
一些发达国家的就业指导工作较为成熟,如英国的职业指导服务,德国的慕尼黑就业模式,美国创设的聚集、辐射、磁铁创业模式等,这些就业指导模式虽然着重点不同,但它们都重视学校、政府、用人单位之间协调合作,就业指导内容广泛、深入,如英国高校的就业部门不仅为在校生服务,也为毕业四年之内的毕业生服务,同时还为用人单位服务。我们高职院校可结合实际,借鉴这些国内外就业指导的经验,探索出适用、高效的就业指导体系。提高就业质量还需要社会共同的努力,社会作为高职毕业生就业的背景环境,应努力支持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例如,通过新闻媒介、公众舆论等大力宣传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良好就业环境,有力地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林超.浅谈发挥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5).
[2]戴莉,武静.企业文化融入高职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林区教学,2013(11).
[3]杨继瑞.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高校理论战线,2009(2).
[4]杨伟国.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其借鉴[J].中国高教研究,2007(1).
篇10
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具有高质量、快速度和大规模。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高速公路的发展,其为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确保这种新兴的服务行业拥有高质量,安全、方便、满意的服务,最大程度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总的发展目标。为了快速实现这一目标,应以人为本,快速发现高速公路的优势,促进高速公路运营监控质量的提高,改善绩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一、高速公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判定
与其他工业产品不同,高速公路的发展离不开高速监控部门效益、社会和政府效益、高速通行者感知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高速公路的两大主要效益。
1.高速公路带来的经济效益
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绿通产品运输、集装箱运输、货物运输、高客运输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效率的提高,完善了公路运输结构,改进了运输效益和速度。另外,与混合行驶不同,高速公路设立了快慢车道,能够减少汽车损耗,油耗量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行驶的舒适度,减少了行驶时间。
2.高速公路带来的社会效益
高速公路可以将城市之间相互连接,促进了其经济往来,使经济差的地区快速发展。城市间商品互相流通,提高商品销量,激励消费。其次,交通的便利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旅游业带来的消费。高速公路的建设给沿线带来方便,沿线对于货物方便运输、招商引资、投资建厂均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促进了城与城之间就业、亲戚走访,因而缩短了城市间距离,增加人民幸福感。
二、加强高速公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措施
高速公路可产生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所以我们应扩大其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面就加强两种效益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1.规范制度增加效益
规范的管理体系才能确保运营的有效进行,产生更多的效益。高速管理运营企业中每一项工作都要有规章的规范,促进工作有序、顺利运行。当前已的管理体系有《收费管理条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办法》、《高速公路管理条例》等,规范的管理体系可以确保公司的正常运行,积极主动的调动员工的热情,提高其工作效率。严格遵守规章制度,避免违法违纪、贪污受贿的现象,促进高速公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2.创品牌提服务促进步
服务站、收费区等高速窗口与百姓直接接触,其服务象征着整个交通企业的形象。服务行业需要获得情感上的肯定,窗口化服务好坏直接决定百姓对交通行业的认可程度。为使百姓能享受高质量的服务,高速公路管理运营人员应认真遵守相应的规范,做到微笑服务、有问必答、态度随和,注意妆容,使用文明用语,给乘客留下好的印象,促进高质量的服务,带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降低成本
管理部门存在着较多的弊病,单位运营成本提高,工作者工资提高,均使经济效益降低。在进行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每个人优势,合理支配人力资源。并精简机构,做到信息流通无阻,政策一致,上行下效,避免人员过多出现效率低下的现象,引进专业的人才,避免无用的开支,增加效率。倡导节能减排,节约办公成本。使用节能材料养护、修建高速公路,如护栏、废旧沥青、隧道led灯具等的使用,通过各种方法减少成本,促进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4.发展ETC促进通行
高速公路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不停车收费系统(ETC)。高度公路管理运营不断趋向现代化,人们对高速安全出行的要求逐渐增加,ETC车道应广泛应用于收费站出入口。这种收费方式可以极大程度上减少成本,降低人员配置,避免人员不规范的操作所引起的偷逃通行费等现象。另外,ETC车道具有高效率通行、时间短等优点,因此我国正在全面开展人力推行全国联网收费,很多地方已经将联网收费真正的实施运行起来,高速公路的发展正朝着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ETC车道的使用可减少人员投入、加速通行效率,收费体制的完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5.促进沿线附加经济的发展
高速公路的沿线经济被高速公路的建设带动起来。高速公路服务的优化为乘客供给了很多功能,如:住宿、餐饮、购物、加油等,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高速公路两边挂着的广告牌也给高速公路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可有效宣传当地的文化、制度、旅游、美食等,并可缓解司机疲劳驾驶产生的视觉疲劳,是一个互惠互赢的选择。总而言之,这些副业的运行实施均可带动高速公路的社会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