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发展前景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8: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农村发展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农村发展前景

篇1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创新发展 研究

1 农业以及对应的农村方面的经济成长的当前情况

就总体方面来看,与农村相关的经济发展逐渐稳定,我国农民的收入也在稳定地增长。税费相关的改革没有再征收农业方面的赋税,与粮食相关的补贴也实施了对应的发放措施,这也就让我国的农民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负担,这对农民进行农业耕种的积极性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首先是质量较好的农业产品所占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加,种植相关的结构也得到了完善,增加了质量较好用以粮食种植的基地,并开始了订单农业产业,种植蔬菜和瓜类以及油料这些作物的面积持续增加,其他较为常见的粮食种植的面积相应地缩小了;其次是很多质量较好的畜产品数量有显著的成长;最后是与林果业相关的发展也有了非常快速的发展,种植经济林和用材林以及生态林的土地面积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这几年来,我国政府对沼气养猪和人畜饮水以及节水灌溉跟农田水利这几方面进行与基础设施相关的建设也有了明显的增加。我国的农民所需要负担的东西非常明显地有所减少。在制定了对土地进行延包的相关政策之后,我国农村对相关的税费进行的改革非常成功。

2 我国与农村相关的经济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不能进行产业化,农村以及农业方面的结构依然存在很大的矛盾。

这主要体现在:农民的思想不能得到解放、相对比较保守,在相关的项目中一味等待政府能够进行资金方面的帮助,“等、靠、要”这一思想阻碍了他们的步伐;其次是农业的种植构造非常地单一,在科技方面进行的帮助有所缺乏,其农业产品所具备的附加值不够高,因此导致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比较弱;然后是林牧相关的农业在农业的总体生产值里面所占的比率较低,这就导致了农村二、三产业不能迅速地进行发展,不能够充分体现主导产业方面的相关优势,这让农民的相关发展以及农民在农业方面的收入没有非常大的增加幅度。

2.2 处于基层的农民在赋税方面的负担比较重。

财政的收入有所缩减,这就导致了对农村方面的经济以及对社会相关事业的对应支出也会有所缩减。各个村没有了之前所计划的提留方面的收入,由于缺乏创收渠道,这将会导致对发展经济这一方面进行的投入也相应地有所减少,农村的经济在如此大的负担面前进行发展,是相关的经济方面的发展之所以会受到制约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2.3 农业所需物资的价格快速增长。

农民由于农业所需物资的价格快速增长导致了其负担更加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央所颁布的对农民进行优惠的相关政策效果微弱了很多。

2.4 农村劳动力输出在整体上缺乏较高的素质。

很多地方农村的青壮年出外省打工,他们的收效往往不会少,然而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并且其技术方面的水平有所欠缺,进行的工作的多半是在建筑工地以及餐饮业等行业,从整体上来说,并没有很高的整体素质,这就让其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不良的影响。

3 对农村方面的经济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办法

3.1 推动农业进行相应的结构协调的步伐,实现农业相关的产业化进程。

想要实现小康社会的成功建设,核心就在于农业方面,其建设的重点也在农村这个方面。因此我们必须将对农民收入进行增幅当作进行建设的核心,并且增加在农业方面进行相关的结构方面的协调的程度,尽力推行促进农业方面的产业化相关经营。首先是要立足于自身所在的地区,让相关的区域优势能够得到利用,再把产业相关的市场需求当作方向,追求高效的农业以及特色的农业,将自身优势的农产品发扬光大,让其在市场的竞争力能够得到显著的增加,此外,还要增加相关的经济作物进行种植饲养的土地面积,以此来让作物种植的产业结构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

其次是把进行规模化的养殖当作重点,让优质的农产品生产进行加工的基地的建设速度能够得到增加,除此以外还要让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能够得到拓展,要尽量对规模的经营进行相关的发展,并且完善相关区域的布局,让农产品更深层次的加工能够得到完善,以此来让企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能够得到增强。

3.2 增加进行招商以及引入资金的力度,实现工业化的目标。

工业化这一道路是对区域的经济进行振兴必不可缺的,想要得到跨越式的发展,就必须对工业重点关注,正如俗话所说的工业兴则乡兴,这在很多的地方都能够在实践以及经验的方面得到证明,而招募商人来引入资金实现资源的共同分享是使工业化的步伐能够快速前进非常有效的方法。一方面我们要将非公有制的经济进行大力的发展当作对相关经济进行振兴的核心步骤,贯彻放心以及放手的原则,激励、保障个体以及民营方面的经济在数量和规模以及效益上能够有比较快速的增长。另一方面要增加进行招商以及引入资金的措施,并且更深层次地对经济发展的相关环境进行完善,对投资相关的条件也要进行改善,除此以外,还要对相关经济市场秩序实施整改以及相应的规范程序,追求优良的政策和服务以及相关的舆论环境。

3.3 大力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步伐,使城乡一体化能够早日完成

想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就是要先解决三农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其核心就是要大幅度地缩减我国农民的数量,让农村方面比较富裕的劳动力能够向城镇方面移动。城镇化的实现对工业相关的产业聚集和服务方面的行业进行成长以及相关的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此外,城镇化的实现是为工业化做的工作准备,农业方面进行产业化所创造的条件,城镇化这一目标实现的时间长短,将会直接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以及相应的发展质量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为此,我们要将乡镇方面的企业以及对城镇方面的相关规划相互进行结合,并且体现出集体的作用以及相关的辐射作用,充分利用相关的资源,并且以此来让相关的经济效益能够得到增长。

4 让乡村集体化的经济制度能够得到深层次的改革,在集体方面的资产相关管理能够得到加强

4.1 进行深层的改革,以此来让集体的经济活力能够得到增强

在乡村方面,集体化的经济组织必须对产权相关的体制进行深化改革,以此来让制度能够得到创新,这样才能够让产权变得明朗清晰、农民收入股份的主体成为能够多元化、拥有生机和活力的市场相关主体。集体性质的经济组织其留存的资产要以民主的方式,保留了社会保证份额以后,以量化的形式分配给组织内部的农民,并且当作其所占据的对应股份,除此以外,还能以相关股份的份额为依据赢取收益、此外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损失。对应的体制改革应该首先综合实力比较强、拥有良好发展前景、村里的居民有所需求或者符合其他相应条件的农村进行,在有了相应的改革经验以后,再对其他的乡村进行推广。

4.2 增加对乡村所有的集体性质的资产的运营方式方法进行改革的力度,并且增强集体经济的整体实力

乡村所属的集体性质的经济组织必须要冲击当前存在的对产权进行封闭以及对相关的区域进行封闭的形式,追求开放形式的经营模式。除此以外,还要贯彻实施将资本进行引进以及对资本进行跟进的方法,大力实施高起点和大范围以及宽广领域进行资产的重组,以此来让投资的主体以及进行经营的形式能够以多元化的方式存在。对乡村所有的集体性质的经济所具备的投资构造进行相应的完善,并且提高相应的资金使用效率。紧紧把握能够得到发展的机遇,并且投入大量资金以及精力来让以现代农业以及新型工业为核心的主导行业能够得到快速地发展,以此来让集体性质的经济进行自我发展的能力能够得到大幅度的增强。

4.3 成立各种符合民主政策的相关管理体制,并且对其进行健全以及完善

乡村的集体性质资产是属于乡村的集体性质的经济组织内部里面所有成员以集体的形式拥有的。乡村的集体性质资产是由法律所保护的,因此严禁其他的组织以及个人进行侵犯、争夺以及破坏、调走使用以及进行扣押、进行冻结或者没收等违法行为。集体性质的经济组织的内部成员转化成为城镇的正常居民之后,按照个人对集体性质的经济组织进行的投资以及相应的劳动方面做出的贡献,将会拥有与之等价对应的集体性质资产的所有权以及相应的收益权。乡村的集体性质经济组织属于乡村一级的对集体性质资产进行管理的主体组织。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电子银行 发展前景

引言

随着手机、电话等电子设备的普遍应用,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以及人们对金融服务更加便捷的需求,电子银行逐渐兴起并普及。电子银行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自助服务方式改变了传统的银行运行模式,在现代化城镇中受到顾客的欢迎并已经在金融业务中占据了了比较重要的地位,但是对于对一些网络普及不普遍,人们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农村金融机构却造成了一些冲击。农村信用社作为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中心,在电子银行日益普遍的今天仍然面临许多“瓶颈”,本文旨在分析农村电子银行发展的“瓶颈”,并根据其发展现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对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一、电子银行发展概述

电子银行发展历史虽然不长但发展迅速,电子银行的发展是银行金融业务改革的催化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银行发展的前景。20世纪70年代末在北欧国家首先出现了电话银行,到80年代中后期电话银行在西方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各金融机构纷纷开始建立自己的网站,也就演变成了后来的网上银行。我国银行业电子化到了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发展。中国银行在1996年首先开创国内网上银行的先河,标志着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开始。而后随着网路和科学技术的普及各大银行纷纷效仿中国银行也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网上银行,而后形成了如今的以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络银行以及自助银行客户端或终端等为主的较为全面的电子银行业务体系。[1]

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的起步较晚,且客户以企业为主,电子银行的利用率较低,加之农村信用社客户群体的特殊性及对电子银行安全性的考虑,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的发展总体较为缓慢。

二、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各大国有银行电子银行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客户群已基本稳定,但是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由于客户群体特殊性、电子银行安全隐患、农村信用社内部职员的业务水平等原因造成了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发展缓慢。

首先,农村信用社客户群体的特殊性。农村信用社是以服务“三农”为目的的金融机构,其客户群体主要为对先进信息技术、电子设备、客户终端等不熟悉的农村人口,农村人口因自身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等对于这些先进信息技术、电子设备、客户终端等接受能力有限,导致了大部分客户在电子银行系统较为健全的情况下仍然只能选择传统的金融服务柜台办理业务,在一方面阻碍了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的发展。

其次,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仍然存在安全隐患,许多客户对便捷的电子银行“望而却步”。众所周知,计算机、智能手机等信息技术的电子银行服务由于系统故障、黑客攻击、电子病毒、数字证书等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电子银行系统安全存在一些隐患,保守的客户仍然会放弃使用电子银行而倾向于传统的银行柜台服务。再者,客户的从众心理也对电子银行的使用产生一定的影响。

再次,农村信用社内部职员的业务水平有限,在操作时可能造成业务损失及安全隐患。农村信用社的职员由于部分人员技术业务水平较低或不熟练,很可能在电子银行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些业务错误,可能会造成一些泄露客户资料及密码等事件,给一些不法分子盗取客户资料同乐便利,也对电子银行的发展带来了负面的作用。

最后,电子银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完善。电子银行是新兴事物,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完善,导致了在出现有关电子银行案件的时候,客户及银行间的权责不清晰,客户的权益得不到法律的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的发展。[2]

三、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发展策略分析

为了促进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的健康稳定发展,针对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发展策略。

首先,针对农村信用社客户群体的特殊性和区域特殊性,农村信用社可在各个区域集中客户群体普及和演示如何使用电子银行及电子银行的优势及注意事项,使农民客户在家或附近就可以实现银行的金融自助服务,在方便客户的同时也减少了银行柜台的业务工作量。

其次,关于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存在的隐患问题,需要农村信用社通过各种渠道如宣讲、大海报宣传、对客户进行引导和教育,加强客户的防范网络诈骗、黑客攻击的安全意识,必要的时候可以指导客户如何下载和安装银行电子银行配备的证书、防钓鱼软件及杀毒软件等,同时定期维护电子银行安全系统,把各种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让客户拥有一个相对安全的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使用环境。[3]

再次,定期加强对农村信用社职员的技能和业务培训,培养电子银行专业人才,提高农村信用社整体的业务水平、综合信誉度,让更多的客户选择和使用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此外可以通过权责明确,责任到人的管理机制,督促农村信用社职员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避免因自身的业务失误而给农村信用社及客户造成极大的损失。

最后,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完善电子银行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权责,加大对电子银行犯罪的法律制裁和惩罚程度,在保障客户及农村信用社的权利的同时,杜绝电子银行犯罪。

四、农村信用社发展前景分析

在各大银行不断创新和改革电子银行的当代,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的发展迫在眉睫。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在发展过程可定会遇到很多阻碍因素,但是随着智能手机、互联网,银行自助终端在农村的日益普及以及农村客户对先进科学技术的接受和学习能力日益提高,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的发展前景依然看好,农村信用社在针对客户群体创新电子银行发展的同时,也应加强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专业发展团队的培养,使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在业务种类,服务种类方面根据服务客户的特殊性进行规划、设计、宣传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创造更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孙维薇.《我国电子银行发展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2.4.

篇3

近年来,小额信贷在发展中国家的得到迅速推广,其在促进就业、缓解贫困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的小额信贷发展时间比较短,但在政府的推动下,农村小额信贷已经全面铺开。而作为一种以城乡中低收入阶层为服务对象的小规模金融服务方式,其在为农户提供自我就业和发展机会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从制度变迁的视角看,制度变迁的实质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或者改进过程。在这层意义上,小额信贷在中国的发展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在自我运作过程中克服矛盾与冲突的过制度变迁过程。但从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来看,其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依然有限,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因素和问题。因此,我国的农村小额信贷的制度演变还有待深入。

就当前的发展现状而言,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受农户信用影响较大,贷款机构与农户之间信息不对称成为当前发展的根本制约因素所在。能否建立起充分利用信息对称和信贷风险的防范机制,成为下一步发展的关键。本文以下将基于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制度演进,尝试从农村金融拓展的视角对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及其防范作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拓展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空间的政策建议。

二、农村小额信贷的制度框架及发展意义

就中国当前的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而言,其制度框架主要包含了资金来源、信贷模式、业务类型和服务对象几个大的方面。从资金来源看,当前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捐赠、拨款、财政支出、吸收存款等,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资金来源是各类存款。我国小额信贷的模式借鉴了国际上的主流模式,同时进行了适当创新,主要包括农业银行、信用社和邮政储蓄三个方面。从业务类型看,我国的小额信贷主要集中在农户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两类业务上。而就服务对象而言,我国小额信贷的服务对象以极贫、贫困和脆弱的非贫困者为主。

我国的农村小额信贷实施十几年来,作为信贷支农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其开设之初就因其手续简便、惠及面广、对解决农户小额资金需求有其独特的作用而得到一定程度推广。一方面,小额信贷的模式不断创新,其对农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等方面切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小额贷款使特色农业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农村小额信贷减少了农村的高利贷行为,缓解了农民的贷款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基础,为农村金融拓展打开了一条思路。另外,小额信贷也对稳定金融市场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为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资金保障。

三、当前农村小额信贷面临的主要风险和问题

我国的农村小额信贷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和特点,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风险,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制约因素。

就风险而言,首先是自然风险的存在。由于农业的特殊性质,其在抵御自然灾害方面的能力很差,由于我国农业保险的缺失,当前农户在自然灾害面前缺少补偿措施,造成拖欠贷款的风险。其次,以产品趋同和信息不对称为代表的市场风险广泛存在,农民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差,也造成欠贷问题。再次,信用风险的广泛存在。在小额信贷的推广过程中,信用风险时有发生,信用风险是农户小额新到存在的最大风险。此外,小额信贷还存在着操作及管理风险、利率风险等。这些风险都极大的制约小额信贷的发展。

就制约因素而言,一方面是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使得小额信贷公司的资金来源受到限制,制约小额贷款组织的发展。另一方面,贷款的对象认识不足,当前的商业性过强,导致目标的偏离和制度的实效无法落实。另外,在内部组织管理、农村的金融信贷环境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形成当前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重要瓶颈。

四、加快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措施

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也意味着是农村金融创新模式的拓展。从制度本身来说,农村小额信贷由扶贫信贷制度发展而来,其对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经济发展由积极支持作用,也能为农村金融的拓展和完善提供一条出路。

首先,要加强农村信贷机构自身建设,确定合理的小额信贷利率。小额信贷组织自身要建立一套信用评级体系,明确信息披露和财务管理等内容,开展外部审计,提高其资金运作的规范性。信贷机构要加强员工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要建立健全优胜劣汰的制约和激励机制,减少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产生。

其次,要努力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政府部门要积极转变职能,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和公正透明的司法环境,切实为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服务。要提高认识,整治农村信用环境,实行风险管理。

再次,要积极建立以农户为中心的多元化的社会服务体系。由于小额信贷的对象是农户,必须要通过加强农户项目的成功率提升小额信贷资金的安全率。就国内的实践而言,农户不仅缺少资金,关键是需要加强与资金配套的相关服务,从技术、信息方面加强对农户的扶持,在解决资金的同时,要积极为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提升农民素质。在此基础上,农村信贷机构的业务也能得到拓展,资金结构会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农村信用联社 贷款 沟通 信用工程

随着十的召开,我们使将迎来一次历史性的机遇。我们信用联社在这次跨越式的发展中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何落实好进一步加快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已明确摆在联社领导班子面前,现在存款少,不仅影响信用社自身生存和发展,也危及到我县农村金融体系和全县经济的稳定,同时也严重影响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大局。

联社目前的存款结构要想在对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较难,只有突破目前的资金结构,才能让联社在这次跨越式的发展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壮大自己在经济建设中的实力。

一、如何提升我联社信贷业务新层次

联社目前的贷款主要发往全县的各种农户贷款,这在其中占有独到的优势,其它工行、农行、农发行及邮政储蓄银行都没有我们这种贷款优势。目前的贷款种类主要有:种植业贷款、养殖业贷款、扶贫贷款(养鸡)、抗震安居贷款、林果业贷款、购买农业产品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其它农户贷款以及最近我联社刚开办的妇女创业就业专项贴息贷款。

由于其它银行贷款难的问题较重,这也突显我联社的优势。联社将进一步落实好贷款手续简单,贷款服务到位等优势,在大发展中突破传统的贷款业务种类,加大与当地落户企业、当地财政等部门沟通与协作。

目前联社与县上合作在妇女创业就业专项贴息贷款现场会就是一典型事例,今后这种与县、乡农民现场合作发放贷款的形式,我们还要做,进一步加大我们的影响力,也扩大我们在大发展中经济建设的力度。

按照县上的安排,联社认为妇女贴息贷款,可以发放,但通过我们的调查,妇女贴息贷款首先需和当地财政签订协议,其主要内容有:妇联提供的贷款户名单后经联社发放的妇女贴息贷款的利息,由当地财政100%贴息(利率政策按照国家规定上浮利率执行,妇联提供的名单需与我信用社协调审核,符合条件的可以发放)。

其次,联社调查后发现此贷款目前有限,其主要原因:上述各乡贷款信用相对较好,其它各乡信用条件较差,存在贷款挪用,不按时归还贷款本息现象,此时再给不按时归还贷款本息的农民发放贷款,超过了农民承受的能力。同时也助长了农民不按时归还贷款本息现象这种歪风邪气。我们计划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贷款扶植力度,由于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数量少,我们认为只要县上招商引资的优质农产品加工企业,我们在信贷力度上绝对予以支持。

二、 如何加强服务层次和贷款效率

由于联社是法人结构,这在贷款效率和服务层次上,就相对其它银行较简便和具有相对优势。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适当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手续、提高贷款的审批效率上做文章,对符合条件的贷款项目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及时受理、及时审批、及时发放。再办理业务时,由于农村信用社开办了农信银业务以及大小额支付系统,这对客户的资金周转以及服务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对一些县上重大的招商引资项目我们完全有能力特事特办,并进行“跟踪式”的服务,即从客户开立存款帐户、发放贷款、资金转账等一系列活动,我们可以全程提供优质服务。对一些中小企业,我们也可以针对其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信贷方式予以扶植,并提供一整套优质的金融服务。

三、 进一步落实银、政、企沟通机制

我们也希望在这次大发展过程中,能有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与政府沟通的一个平台,与企业沟通的一个平台,与当地金融机构沟通的一个平台。这在这次跨越式的发展中至关重要,由于信息不对称,我们对企业、对政府的沟通,存在着一种落后的局面,这在客观上也制约了对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的支持力度。我们也会创造一些与企业或政府沟通的机会,列如:开展银企座谈会,到企业做实地调查、考察等方式。进一步加强银行、企业、政府之间的联系,实现银政企三方的信息互动,实现大家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一些新来的县上贷款企业找遍了工行、农行、邮政储蓄银行、农发行、农村信用社后,最后认定也只有农村信用社可以贷款,于是才想到与联社进行沟通,这都暴漏出银行与企业、银行与银行的信息不对称。合适的企业大家抢着做,包括存款、贷款等方面的工作。

一些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甚至是县上的招商引资企业,抱着“一些想法”到 来落户,认为自己买一点地( 属贫困县,乡下土地价值不高),再东买一些设备,西买一些设备,没开工,就与县领导大吹特吹,能生产多少产值,能解决县上多少就业名额,尔后要求县上安排银行给贷多少启动资金,结果是:所有的银行不敢给他贷款,全部推到农村信用社,最后是县上认为农村信用社不配合县上的工作。这就是信息不对称,企业对政府的沟通,政府对企业的沟通,对我们农村信用社的不沟通,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只有大家获得了双赢,大家才能愉快合作,才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更好的服务。

四、 强化信用工程工作为 农村信用工程奠定良好基础。

由于联社一直在贯彻执行市办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增强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的一系列精神,积极实践探索、努力开拓、大力筹集资金,调整信贷结构,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实现了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长治久安和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但是联社目前存款少,不仅影响信用社自身生存和发展,也危及到农村金融体系和全县经济的稳定,同时也严重影响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大局。这也是联社在这次大发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只有自身不断的发展壮大,才能为县上、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

目前有一些乡的农民信用程度较差,不断的拖欠贷款本金和利息,造成联社工作人员只好在晚上,挨门挨户清收不良贷款,只有营造一定的信用诚信,在能为今后的大发展提供一个可靠的平台。前面提到的妇女创业就业专项贴息贷款、种植业贷款、养殖业贷款,就存在农民信用程度的问题,有些乡的农民不注重信用程度,甚至不理解政策,以为贷款采用拖一下,上面扶植帮贫一下,就完事大吉,其结果:带坏了整个乡的信用程度,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增加,加大银行清收成本,也加大了银行对整个乡信用程度的质疑。信用程度这也是政府部门在今后工作中与银行相互合作的一个前提条件,只有全民做好信用工程工作,才能为今后的大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近年来,府高度重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县领导在大力支持我县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工作的同时也充分肯定了联社对全县经济工作所做的突出贡献。县上与我们起到了互相融洽、互相支持的效果,我以为只有农村、农民和 农村信用联社达到双赢的结果,才会在短时间内,达到我们共同期待的目标,也达到社会效益的目标。当然目前 农村信用联社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人员素质、业务服务水平等等,这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加大培训力度,学习同行的服务理念,服务意识。但是由于地域面积较广阔,网点的安全性,网点运行成本较大,其它银行如:工行、农行、邮政储蓄银行、农发行仅在县城内有网点,其它乡无网点的状况,都决定了其在当地农村、农民无法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恰好是农村信用联社的长处。望我们再接再厉,为经济建设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素养;校本科研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6-0020-02

首先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明确指出:只有全民身心的健康发展,才能称得上全面的小康社会;因此,发展学校体育将成为今后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其次,社会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而当下的大学毕业生却满足不了或者达不到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我们的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要怎么培养,这些都是我们教育者要面对的问题。据统计,2015年全国中小学在校生农村留守儿童达2019万,面对这么庞大的群体,我们深处农村的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更应该对这个问题进行认真思考。

一、背景分析

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要从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迈进。为了满足社会各种人才的发展需要,国家提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主体是学生,离开学生谈核心素养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学生的成长也离不开教师的发展。

从哲学的角度看:对于同一层面上的两个事物而言,它们之间的距离越近,代表它们之间的联系也越紧密,彼此之间的作用与影响也就越大。因此,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务必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心理学“一致论”指出: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内在关联性紧密,教师发展是学生成长的基础,确保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应该考虑的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得到重视和加强,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越来越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概念分析

1.学生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校教育中,个人逐渐掌握应对复杂社会的能力,以及作为一名学生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与健全人格。在核心素养大背景下,各校研究的重点不一样: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教师专业素养发展、学校学科素养建设等,这几个维度都可以阐述。要使核心素养顺利落地,除了关注学生自身素养发展之外,抓好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显得尤其重要。

2.教师专业素养:为了更好地实现学校教育,教师帮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自身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以及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的良好的职业素养及课堂创新能力。

3.体育学科素养:体育学科素养指集广大教师的热情与智慧,积极组建团队,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同时积极关注教师自身成长,并制定教师发展规划;积极开展学校体育,提升学校体育文化的一种能力。通过“体育学科素养”建设把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与团队建设抓起来,实现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农村体育队伍的建设发展。

三、发展策略分析

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目标,学校应依托体育学科素养来实现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及团队建设。我们开展学校体育教学研究,力图通过教师培训,使体育教师在“教学管理,科研探索、团队意识”等方面促使教师专业发展。厦门市农村学校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民工的孩子,受条件制约,导致很大一部分体育教师不知道该怎么发展自己。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不及城乡学校,因此我们要善于挖掘学校自身的特点与农村体育教师自身的闪光点,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

1.基本思路

(1)教师专业发展:核心素养提出要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人才,这就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旨在通过参与体育学科素养建设,让教师的“教、研、组”三方面都有所提升,能更好地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各方面能力。

基本思路: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通过校本教研来实现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搭建校本教研平台,让教师展示自我,提升自己;通过专家引领、名师指导,创建校本科研模式,组织大家进行课题研究、校本课程建设,寻找学校体育特色来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

(2)教研组团队建设: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这个大环境。教研组顾名思义要注重“教学、研究、组织”三个领域建设。农村体育教研组建设通过“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理念,搭建教研平台及科研模式,构建队伍文化及体育特色”三个方式来完成教研组建设。

基本思路:由学校组织竞聘选拔一名有责任心的组长,再由组长确定团队口号及发展目标,以一定的目标和理念来组建体育教师共同体,形成团队文化;再设若个备课组,协助教研组完成各项工作。

(3)体育W科素养建设:体育学科素养发展需要团队建设,而团队发展要求有“人、口、才”几个基本要素,应充分挖掘各教师的长处,形成团队合力,以实现体育学科素养利益最大化。体育学科素养建设的具体内容:从课堂教学与运动训练提升、教师科研模式的研究、体育教研组文化的构建三个方面进行。

基本思路:由教研组统一制定学科发展目标、口号,形成团队文化。每位教师提供一张生活照,每张照片下配上教师的毕业学校、专项、特长以及取得哪些教育教学成果;写上每位教师的工作信条与发展愿景,形成学科素养文化。

2.发展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大背景下,我们要先构建农村学校体育学科素养发展的研究思路,成立农村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发展小组,挖掘本校体育特色;根据本校体育特色及教师个人特点,探索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思路。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策略重在目标的确定,由目标引领行动,会使措施的制定与选择更加明确。制定体育学科素养建设发展分三步走,根据学科特点,立足课堂,密切结合教师专业发展,开展具体的行动研究。

(1)个人发展策略。制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目标与详细的三年或五年规划;每个月进行一次小结,每个学期进行一次跟踪评价与考核,对照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与队伍建设规划,看整个发展目标进展的如何。教师专业化发展可以依托“教学竞赛、论文撰写、课题研究、团队建设、备课组活动”几个渠道来进行。

主要措施: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立足校本科研,校本科研主要是以学校自身为科研平台,全组教师就课堂教学、运动训练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的一种活动。挖掘学校体育特色,明确每位教师优缺点,进行合理分工,形成以各项目为研究对象的课题研究小组;把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罗列出来,共同研究,以具体的项目研究带动教师个人科研能力的发展。

(2)团队发展策略。制定教研组团队建设发展规划,统领教师个人专业素养发展规划;教研组长应该由一个负责任、有大局意识的体育人来担任;一个好的组织,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能成为学校体育发展的中坚力量。学校层面要做好教研组长的选拨聘任工作。

主要措施:教研组团队建设规范校本培训。开展教师教研培训,形成条例,每两周一次,每次要有活动主题,明确主持人;积极开展备课组活动,进行教师专业方面的研讨,例如,教育教学理论的探讨,教学设计的提升,学科问题的沟通,说课评课的研讨;积极组建青年教师培训班,在专家地引领下开展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培养,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等。

3.学科建设策略

成立w育学科素养研究小组,统筹三年或五年的学科素养规划建设,并明确各项目具体负责人;创设教师教学平台、教师科研模式、团队制度文化;制定发展评价机制,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与队伍建设发展。包含了三个维度:课堂构建意识及专业能力提升;教育科研意识及校本研讨能力;核心素养意识及团队文化认同。

主要措施:体育学科素养培养应立足于团队文化建设。农村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发展要立足于教研组内进行,强调教师个人在团队中的位置感与责任感;每次活动中教师的个人感悟要及时共享,并形成反馈机制;关注全员参与,注重老教师与新教师的带教对接,并形成定期的反馈机制。

四、总结与建议

教研组应集全组教师智慧,打造体育学科素养建设平台,进行多种形式的学科教研,使教师获得先进的理念,并获取将理念变为行动的方法。挖掘本校或本区域体育教学的亮点与特色,分析体育教师队伍资源,把握学校体育教学问题,选好研究的突破口,将问题转化成课题。

1.总结

(1)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要依托学校或当地的体育特色来进行。

(2)教研组是每个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家”;各位组员要齐心协力,形成合力。

(3)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带领年轻教师成长,构建名师队伍,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2.建议

(1)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重在心态的培植;有为才有位,让自己忙碌起来,持之以恒做一件事。

篇6

关键词:贵州省;农业旅游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前 言

论文选题的背景

(一)农业旅游的发展前景广阔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优美,农业经营类型多样,农业文化丰富,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在我国发展旅游农业具有优越的条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二)贵州省的特殊省情

全省农业农村发展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三农”问题仍突出,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效果还不够明显,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高,三大经济区农村发展很不平衡。通过发展农业旅游使农村地区脱贫致富的思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肯定。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篇7

【关键词】农村金融;新农村建设;困境;对策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但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在资金投入上又不可能完全依靠财政资金,金融资金必然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而当前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瓶颈”是融资难。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研究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的困境,探寻解决农村金融融资及体制改革的新对策很有必要。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农村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农村经济发展必需的资金支持缺乏的问题。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有一些鲜明的特点:

1.农村金融服务重点是存款业务而不是贷款业务。

2012年末主要农村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3094.96亿元,而2012年末农村的存款余额达到了15多万亿元。尽管农村金融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及发展能力,但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和资金链不畅,“贷款难”和“难贷款”现象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2.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面临一些困难。由于农村金融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服务地域的广阔性的制约;同时,各金融机构以利润为导向,从而导致金融机构在新农村建设中功能缺失或模糊,制约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3.民间融资,成为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和“三农”特别是贫困户的资金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正规金融不愿涉足或供给不足所形成的资金缺口。

4.农村金融创新多样化。立足于农村实际,各地在农村金融体系、金融产品、金融担保机制、金融服务四大方面不断创新。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的主要困境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血液”和“核心动力”,却对新农村建设显得“乏而无力”。所以,有必要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的主要困境,以便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金融支持不足,农村金融服务缺位

当前大中型商业银行按照“三性”原则调整了经营战略,以利益为导向,并且农村金融具有业务数量少、金额低、风险大的特点,大中型商业银行及其信贷资金退出县以下地区,放在了利润丰厚的城市地区,由此导致农村金融资金供应大幅度减少。

2.“贷款难”、“难贷款”现象严重

据估计,到2020年全国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总量为l5万亿元左右,其中大部分资金需要由金融机构提供。但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缺位,商业性金融过度退位,合作性金融制度安排不到位,使得新农村建设中“贷款难”、“难贷款”的问题更为突出。

3.新农村建设资金缺口大,农村金融资源却逆向流动

在新农村建设的中,存在着这样一对矛盾,一方面是资金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却是农村金融资源呈现“逆向流出”。截止2012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共从农村转移资金94690.22亿元(其中吸收存款余额157785.18亿元,发放贷款余额63094.96亿元)。大量的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削弱了其支持“三农”的资金实力,减少了农村的金融资源,由此造成的农村经济大量“失血”将对新农村建设非常不利。

4.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性脆弱,非正规金融发展受到抑制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缺乏长期的、有效的政策支持和制度安排,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处于潜在财务危机之中,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干预过多、过深,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导致体制外比较活跃的农村金融形式,非正规金融活动受到政府的严厉管制。

三、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困境的对策

农村金融旺,则新农村建设旺;农村金融活,则新农村建设顺。因此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的困境,提出以下建议:

1.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

所谓社区银行是指资产规模较小、主要为经营区域内中小企业和居民家庭服务的地方性小型商业银行。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更好地为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2.构建普惠的农村金融体系

构建普惠的农村金融体系,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的外延,既要服务富人,也要服务穷人;(2)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的内涵,除了向“三农”客户提供贷款,也要提供汇兑、支付等服务。设立一个金融普惠服务基金。一方面强制要求所有金融机构都缴纳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作为普惠服务基金的来源。另一方面,通过一定比例补贴引导更多金融机构到贫困地区开展服务,为低收入农民提供支付得起的正规金融服务。从而有效解决新农村建设实践中“贷款难”、“难贷款”的现象。

3.建立农村金融资金反哺回流机制

一是构建财政税收支农机制。可以对金融机构实行差别税率,将减免税与存贷款比例挂钩,引导资金流向农村。二是建立邮政储蓄资金的回流机制。对在县以下农村吸收的存款直接转存给农村信用社和农业发展银行,统一安排在农村使用;对吸收的其他存款资金通过再贷款或转向贷款等方式,按比例返还当地金融机构使用。

4.优化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农村非正规金融不是对正规金融的拾遗补缺,而是与正规金融并存的必要制度安排。因此,根据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的困境,当前有必要给民间金融积极的引导,发挥其优势,弥补其劣势,使其“合法化”,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韩俊,等.中国农村金融调查[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2]张亮.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学术界,2008(01).

[3]朱隽.日前,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专家支招农村金融[N].人民日报,2010-06-20(6).

篇8

Abstract: With the promotion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acceleration of the pace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rural e-commerce is extremely urgent. Taking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in Western Anhui as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e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ew rural e-commerce, makes extensive investigation on status of e-commerce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makes demonstration from the urban context, the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and difficulties and other aspects, taking new development model of rural e-commerce as starting point, not only providing a strong reference model for rural e-commerce development in Western Anhui, but also will also obtain and summarize new rural best practice methods and business practices which is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关键词: 新农村;电子商务;EC;网上支付;网上平台

Key words: new countryside;electronic commerce;EC;online payment;online platform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5-0152-03

0 引言

21世纪,电子商务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据国内知名第三方电子商务研究机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1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报告显示,截止到2011年12月,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6万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B2B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9万亿,同比增长29%[1]。专家预计中国电子商务未来将保持年均20%以上增长速度,到2015年电子商务规模将接近13万亿元。

所谓电子商务,单纯地从商品或服务的交易角度定义的电子商务称为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EC),它是指借助包括互联网在内的任何通信网络从事信息、产品和服务的营销、买卖和交换的过程[2]。然而就在人们将目光聚焦于城市电子商务时,却忽视了农村电子商务潜在市场需求的呼声。如今,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日渐壮大,其为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更是不言而喻。有数据显示,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46亿,比2011年底增加1464万,占整体网民比例为27.1%。电子商务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具有积极的作用。伴随着国家推出的“家电下乡”补贴政策,业内人士预言,未来几年,农村电子商务将呈爆发性增长。

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是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现辖金寨、舒城、寿县、霍邱、霍山五县和金安、裕安两区,设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和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六安历史上是战略要地,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区位优越,资源富集。六安作为皖西革命老区,如何结合地方特色,积极开展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电子商务?这些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分析和研究,认为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 加快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我们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城镇,甚至大多数农村还没有网络覆盖,造成我国农村网络通信基础设施、资费水平、通讯速度、安全和保障条件等各个方面都难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的要求。然而,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通信设施是保障电子商务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发展农村的电子商务,需要政府、运营商和农民三者通力合作,政府要通过行政手段和政策引导,给予电子商务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运营商的任务是把把农村的网络之路铺好,保证网络能够进入农村各个角落;农民则要加强学习和提高互联网基本知识,能够熟练操作电子商务平台。

政府应加大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广播电视和电话等多种通讯手段,建立起覆盖县、乡、村三级体系的完整农村信息网络。

篇9

关键词:宁津县 新农村建设 发展模式

一、宁津县发展概况

宁津县位于山东省德州市的西北部,据县政府的统计,目前该县总面积是821平方公里,管辖9个镇2个乡,共计人口45万。宁津县具有悠久的垦殖历史,现有耕地78万多亩,地下水资源丰富,种植多种农作物,畜牧业也较发达,主要依靠民营化来带动新农村建设发展,因此也被称为宁津模式。

二、宁津县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现状

宁津县根据当地城市化发展水平和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形成了独特的宁津模式。所谓宁津模式,就是在新农村建设的初期阶段,以农民合作协会的形式组织起来,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再建立相对规范的农村专业合作社。

1.基本实现了土地的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建设

以宁津县桑庄社区为例,桑庄社区积极探索统一楼房建设、用地集约型、复垦兴工的道路,加快了合村并建的步伐。其措施有:实行宅基地和耕地相挂钩的政策;统一规划,自行建设,自购建材;有步骤的推进并建,住房面积因户制宜。

2.基本构建了宁津联社支农惠农便农“一条龙”体系

宁津联社以为三农服务为宗旨,不断提高三农服务水平,初步形成了“支农、惠农、便农”的一条龙体系,创新性的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支农,通过阳光信贷打造致富的通道。惠农,通过多种措施拓宽增收的渠道。便农,通过合作创新畅通服务的途径。

3.基本形成了民营经济带动整个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方式

2003年,宁津县政府提出了“工业立县、民营富民,务实不张扬、环境做保障,快干不争论、发展做结论”的方阵,并确定了“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总体工作思路,逐步建设“一片、五线、十块”的产业发展格局。近年来,宁津县以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突破口,努力打造“中国桌椅之乡”、“中国工艺毯之乡”、“中国工艺毯出口第一县”三个特色招牌,努力谋求致富之路。

4.基本具有了品牌创新意识和行业协会的建设

宁津县在总结发展经验的过程中,提出全面推广ISO系列质量体系认证,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的经营方式,先后有12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同时注册了“宁津家具”和“宁津工艺毯”两个集体商标,取得了国际市场的认证。

5.基本完成了农村社区组织员制度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2010年3月份,宁津县县委提出了在全县推行农村社区组织员制度,这是县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解决农村社区党建问题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现在304名农村社区组织员已经全部到岗工作。市委组织部已经把宁津县推行的农村社区组织员制度列为全市的基层党建创新项目之一。

三、宁津县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关系模式选择——城市化带动新农村建设与农村自主性建设相结合

1.转变政府职能,改造传统农业

一是要将工业和服务业的剩余资源,引入到农村农业发展中来,特别是将资金和技术资源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和农业发展中;二是政府应该利用权力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引入到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改变传统的加工生产方式;三是对宁津县的龙头产业应重点扶持,配置招商引资项目,促进经济开发区的建设。

2.尊重农民的意见,落实惠民政策

社会发展水平决定民主所能达到的程度,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是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相联系,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总体水平想联系的。[1]一是稳推进,在宁津县的社区建设中,注意充分利用社区村民议事会这个平台,使每一项政策公开透明;二是建立党政领导班子主动联系农村社区的机制,主动上门帮助解决那题,提出农业生产的合理化的建议;三是合理分配任务,及时将农业的各项补贴发放给农民。

3.完善农村社区规划建设

宁津县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结合德州市城市化建设的合理要素,完善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城市化的趋势鼓励农村的综合开发建设,发展电力、交通和教育等各项事业,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对农村社区垃圾采取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的办法,对于污水和粪便,则应在居住区外修建大型化粪池集中处理的办法。同时,应该注重农民精神生活方面的充实,宁津县政府虽然修建了广场和公园,但是还是缺少了有组织性的农民娱乐活动。

4.破解资金难题,确保按期完成村级组织建设任务

一是多方筹集解决资金难题,各乡镇党政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方式,整合各类资源,多方筹资,利用多方力量解决建设经费,不得增加乡镇债务和农民负担。二是做好资金利用规划,确保建设进度,主张节约型建设,杜绝浪费;三是倡导工业和优秀的民营企业对农村建设的反哺,为新农村建设注入资金。

5.创新品牌,培植企业亮点

宁津县的家具和工艺毯生产发展较快,应借助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引进创新机制。一是要多创新经验,多出新典型。注意从各个工作领域出经验,广泛宣传示范单位的做法和经验。二是要大胆创新,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观念,树立品牌意识。

四、结论

宁津县作为山东省一个正在崛起的县,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带动作用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可挖。宁津县应采取乡村环境区位的功能分析方法,所谓乡村社区环境区位的功能分析方法,是指从乡村社区生产功能的角度对乡村社区的环境区位进行分类分析的方法,它把乡村社区分为农业村、牧业村、渔业村、林业村等不同的环境区位类型。以乡村的生产功能为标准来分析乡村的环境区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2]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乡村旅游;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7-3891-03

Thoughts on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from the View of Converting Economy Development Way

SUO Sheng-an

(Henan Polytechnic, Zhengzhou 450046,China)

Abstract: The conversion of economy development way had raised higher requirement as well as rare ch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The necessity of converting development way of rural tourism was demonstrated. Meanwhile, the key problems in current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were analyzed. And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guidance of government and market promotion, between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rural economy development,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conservation, between generality and individuality, between standardized service and personalized service should be correctly handled from the view of converting economy development way.

Key words: economy development way; rural tourism; countermeasures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旅游得到了蓬勃发展,产品类型日趋丰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素质持续提升。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乡村旅游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个工作重心,这既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在这一背景下,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乡村旅游又好又快发展是我国旅游业在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

1 乡村旅游转变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乡村旅游是指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资源,为旅游者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和购物的一种新型的旅游经营活动[1]。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乡村旅游转变发展方式具有很强的必要性。

1.1 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宽广的发展平台和良好的发展机遇,而发展乡村旅游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则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这种旅游方式消耗资源少、环境成本低,有利于改变传统的资源消耗型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以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保护当地珍贵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2]。因此,惟有转变发展方式,紧密围绕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才能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维度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1.2 是适应新时期旅游业科学发展的需要

乡村旅游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涵,拉动了广大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需求,带动了旅游市场的繁荣,极大地增强了旅游业的发展后劲。然而,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乡村旅游整体而言依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乡村旅游要适应我国旅游业以数量型和速度型为主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以质量型和效益型为主的内涵式发展的趋势,就必须既要大力发展大众化的农家乐旅游,又要积极开发乡村度假等高端旅游产品;既要追求数量规模扩张,也要注重提高素质效率。

1.3 是顺应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消费趋势的需要

1998年,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体验式经济时代来临》一文中指出,体验式经济时代已经来临。所谓体验经济,就是指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载体)、为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活动[3]。旅游活动是一种寻求差异文化和体验异地风情的大众精神休闲行为。旅游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求一种愉悦体验,这是旅游本质的规定[4]。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对于乡村旅游而言既是新的发展机遇,也是困难和挑战。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消费呈现出旅游环境注重原生性、旅游氛围注重休闲性、旅游活动注重参与性、旅游服务注重个性化等多元趋势。惟有转变发展方式,加强自身内涵建设,乡村旅游才能顺应体验经济时代下的旅游消费趋势,从而获得更大的产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