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8: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政治经济学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政治经济学研究

篇1

一对马克思《资本论》研究对象的再认识

众所周知,马克思在《资本论》德文第一版序言中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规定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1]争论由此产生。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对“生产方式”的解释:一是“生产关系说”,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说”,三是“生产的技术方式说”。对此,许多同志指出,如果按前两种意见来认识“生产方式”,那么,马克思关于《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规定就存在着逻辑上的毛病,而马克思是通晓逻辑的。如果按第三种意见来理解“生产方式”,那么,《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就是生产的技术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样一来,上述规定虽然不存在逻辑上的问题,但它却同马克思的下述论断发生了矛盾。马克思讲:“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是财富的特殊社会形式,或者不如说是财富生产的特殊社会形式。”[2]生产的技术方式是一个生产力的范畴,不属于生产的社会形态,因而不能列入《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最近,吴易风教授在他的《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文中,提出了“马克思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吴教授认为这一原理是“理解马克思《资本论》研究对象的关键”。他认为“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指生产的资本主义的社会形式,即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以生产人们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特殊方式,也就是雇佣劳动和资本相结合以生产人们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特殊方式”[3]。吴教授将人们所熟知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原理拓展为“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的确深化了我们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认识。并且,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解释为“生产的资本主义的社会形式”,这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是,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解释,即“即”与“也就是”后面的内容,仍然使人感觉到它与斯大林关于生产关系的规定之间有或多或少的联系。“资本主义条件下”是否可理解为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特殊方式”是否可理解为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以生产资本的形式相结合,从而资本家雇佣劳动者呢?如果这样,那么,生产方式等于生产关系。如果这样,这岂不是也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狭窄化了吗?

因此,问题的关键仍然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不是“生产方式”作何理解。

我们认为,尽管马克思在整个《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范畴,是从多种含义上使用的。但是,从《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角度使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范畴,其含义是确定的,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产在价值的自行增殖过程中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方式。或者说,社会生产的存在和发展采取资本经济的方式。因此,《资本论》所研究的是社会生产在价值的自行增殖中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第51章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这一含义作了明确的论述。马克思讲:“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分析却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独特历史规定性的生产方式;它和任何其他一定的生产方式一样,把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形式的一定阶段作为自己的历史条件,而这个条件又是一个先行过程的历史结果和产物,并且是新的生产方式由以产生的现成基础;同这种独特的、历史规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即人们在他们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在他们的社会生活的生产中所处的各种关系,——具有独特的、历史的和暂时的性质”[4]。这个居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指的是什么呢?紧接着,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开始就有两个特征。”[5]“第一。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使它和其他生产方式相区别的,不在于生产商品,而在于,成为商品是它的产品的占统治地位的、决定的性质。”[6]“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第二个特征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7]很显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是社会生产在价值的自行增殖过程中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方式,就是社会生产的资本经济方式。不仅如此,马克思在论述资本经济方式与生产力的关系时指出:“这种为了价值和剩余价值而进行的生产,像较为详细的说明所已经指出的那样,包含着一种不断发生作用的趋势,要把生产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也就是把商品的价值,缩减到当时的社会平均水平以下。力求将成本价格缩减到它的最低限度的努力,成了提高劳动社会生产力的最有力的杠杆”[8],在论述资本经济方式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关系时,马克思指出,在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所有制条件下(即在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分离、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的条件下),资本经济会把这种所有制再生产出来,并且不断地再生产出由这种所有制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马克思讲:“如果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生产条件的这种一定的社会形式为前提,那末,它会不断地把这种形式再生产出来。它不仅生产出物质的产品,而且不断地再生产出产品在其中生产出来的那种生产关系,因而也不断地再生产出相应的分配关系。”[9]很显然,我们决不能认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及由其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得以运动和实现的物质载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之间只能是一种“相适应”的关系。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或者更明确地说,对社会生产的资本经济方式作进一步的考察。

马克思讲,资本作为自行增殖的价值,是每一种资本作为资本所共有的规定,或者说是使任何一定量的价值成为资本的那种规定[10]。这是抓住了与所有其他财富形式或(社会)生产发展方式相区别的资本的特征的一种抽象[11]。这就是说,首先,资本是一定量的价值,它以商品经济的存在为前提,在理论上,价值概念先于资本概念[12],在历史上,“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13]。因此,资本具有历史性。“劳动产品的价值形式是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最抽象的、但也是最一般的形式,这就使资产阶级生产方式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类型,因而同时具有历史的特征。”[14]

其次,价值并不必然就是资本,只有当商品流通同时成为以增大自身为目的的价值流通时,才会有资本的存在。历史地看,商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两种资本形式。“不仅商业,而且商业资本也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得早,实际上它是资本在历史上更为古老的自由的存在方式。”[15]

第三,资本的存在并不必然使资本支配社会生产。要使资本支配社会生产,从而成为社会生产的具有历史规定性的独特生产方式,还必须具备一系列条件,其中关键性的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分离。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分离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二者的分离反映了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对生产者与劳动者分离的客观要求,即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或其人成为生产者,劳动力的所有者成为劳动者。能使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分离的所有制不仅仅是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所有制,生产资料的联合劳动者所有也能使、也必须使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分离,从而使联合劳动者成为生产者,劳动者个人成为直接劳动者。在二者分离的前提下,要实现他们的结合以生产物质产品,劳动者的劳动力既可以采取商品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其他的形式(比如计划配置下的劳动力)。在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所有权存在的前提下,劳动力只能采取商品的形式。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所有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充分条件,但绝不是充要条件。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情况下,生产者要进行生产,只有到市场上去购买劳动力并将其并入生产过程才有可能实现,“G-A发展到什么程度,G-Pm也发展到什么程度”[16]。从而,资本也在什么程度上支配社会生产,以价值增殖为目的的社会生产在什么样的程度上取代以直接或间接满足自身需要为目的的社会生产。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产业资本产生、从而社会生产的资本经济方式产生的前提条件。

第四,资本是一种财富的存在形式或一种(社会)生产的发展方式。历史上出现过的物质财富的存在形式,有自然形式、商品和货币形式、资本形式等。“如果把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误认为是社会生产的永恒的自然形式,那就必然会忽略价值形式的特殊性,从而忽略商品形式及其进一步发展——货币形式、资本形式等等的特殊性。”[17]与财富的存在形式相适应,人类社会经历了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资本经济等社会生产的不同发展方式。自然经济以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要为社会生产的目的,商品经济以交换、从而交换价值为社会生产的目的,资本经济则以价值的不断增殖为社会生产的目的。资本经济以商品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为前提,但是,它的以追求价值增殖为目的的运动会加速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商品经济成为资本经济的外在表现,使资本经济成为商品经济的内在灵魂和本质。资本生产方式的趋势是:“尽可能使一切生产转化为商品生产;它实现这种趋势的主要手段,正是把一切生产卷入它的流通过程;而发达的商品生产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18]

第五,资本体现一定的经济关系,但它并不必然体现某一经济关系。“资本不是物”。它作为社会生产的一种发展方式,的确要体现一定的经济关系。但是,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进而资本的所有制不同,资本所体现的经济关系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资本只追求在价值的运动中增殖,并不要求价值为什么会增殖,或价值增殖的源泉是什么。要探寻价值增殖的源泉,必然涉及到与此有关的社会经济关系。在任何社会,价值增殖的源泉只能是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但是,不同的剩余劳动的生产和占有关系却能够使资本体现不同的经济关系。很显然,资本究竟体现哪一种经济关系,这取决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决定了雇佣工人生产、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的关系;生产资料的联合劳动者所有决定了劳动者个人生产、联合劳动者整体占有剩余价值的关系。

最后,长期以来,理论界一直将资本要体现一定的经济关系同资本必然体现某一经济关系完全视做同一的东西,这在认识上还有其他根源。当生产资料普遍地以资本的形式存在,并且归于它的私人所有者资本家,由此,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取得了一种历史的存在形式。资本的所有者天然不是资本家,但资本家天然是资本的所有者。正是由于资本家天然是资本的所有者,人们在观念上自然也就会把资本的所有者等同于资本家,从而将资本等同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所有制,进而将资本要体现一定的经济关系等同于资本必然体现某一经济关系,即雇佣工人生产,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的关系。

二对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初步分析

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古典革命”,使资产阶级有了第一个系统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即古典经济学。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的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法国的魁奈及布阿吉尔贝尔等。古典经济学家对经济问题的研究具有这样一种特征:他们把经济制度下阶级关系的研究同既定制度下的资源配置过程,诸经济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加以结合,把经济制度本质的分析与既定制度下经济运行过程数量的分析结合起来[19]。亚当·斯密在其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一方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发现了工资和利润、利润和地租的对立,论述了资本主义财富增长的原因、条件、途径;另一方面也初步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和规律,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斯密的这种研究。但是,萨伊、马尔萨斯、詹姆斯·穆勒、麦克库勒赫等人则在“通俗化”的形式下,将古典经济学家对经济制度本身的分析与对既定制度下资源配置过程及其变量的分析割裂开来,把大部分精力集中于既定制度下资源配置过程及其变量的研究。最具代表意义的是约翰·穆勒于184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这本教科书,在该书中,穆勒一方面尽量维护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另一方面主张国家调节收入分配,改善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称之为“没有生气的混合主义”。

19世纪70年代以后,以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帕累托、马歇尔等人为代表的边际学派,完全抛弃了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身及其运行机制的古典经济学传统,使经济学成了一门以论证市场机制能够使资源有效率配置为中心的知识体系。他们从消费者行为出发来研究价值问题,认为价值决定于个人的心理过程。在此基础上,他们用数理方法建立了关于消费者在谋取最大效用,生产者追求最大利润的刺激下如何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一国生产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他们相信市场力量能有效地调节经济活动,从而在生产和消费之间建立起均衡的力量。其中的杰出代表是1890年出版的马歇尔所著的《经济学原理》。

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将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规定为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是英国经济学家罗宾斯。他在1932年发表的题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一文中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作为目的和具有不同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间关系的人类行为的科学。罗宾斯的这一定义既代表了自边际革命以来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对经济研究对象的认识,也符合当时西方经济学对经济问题研究的实际。罗宾斯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这一规定发表以来,先后遭到了许多经济学家的批判。但是,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在其所著的经济学教科书中,基本上接受了这一规定。比如说,最近出版的萨缪尔森所著的《经济学》(第14版)和斯蒂格利茨所著的《经济学》都延袭了罗宾斯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规定。

萨缪尔森讲:“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在不同人之间进行分配。”[20]斯蒂格利茨说:“经济学研究的是:我们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是如何进行选择的,这些选择又怎样决定社会资源如何被利用。稀缺是经济学的一个显著的现象:因为资源稀缺所以选择是必要的。”[21]尽管二人在遣词造句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但是,我们仍然不难发现他们二人在经济学研究对象认识上的共同性。这种共同性包含两层基本的含义:第一,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或者说是社会用稀缺资源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第二,社会如何配置稀缺资源,或者说社会用什么样的技术方式和社会制度(体制、运行机制)来配置稀缺资源,以解决这个社会经济的基本问题。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或者说体制)对这个基本问题的解决,其方式不同,效率也不一样。“不同的社会面临着通过各种可供选择的经济制度而发生变化的需求,同时,经济学研究一个社会可以用于配置稀缺资源的不同机制。”[22]

如果我们把资源配置问题看做是社会生产问题,那么资源配置方式问题就是一个社会组织生产的方式问题。因此,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可以进一步引申为:它研究一个社会组织生产的方式和方法。萨缪尔森等人面对的是资本主义经济,而资本主义经济天生就是市场经济,资源配置问题主要靠市场经济这种体制方式来解决。因此,他们将研究的侧重点放在市场经济的研究上,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了。尽管萨缪尔森列举了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等可供选择的资源配置的体制方式,但它要论述和证明的却是市场机制对于资源的有效率配置。他所做的事情也就是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所做的事情。实际上,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不管是宏观经济学还是微观经济学,不外乎在于论证市场经济是如何配置资源、发展社会生产的。当然,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和其他绝大多数经济学家一样,只是在市场经济、在经济体制层面上研究资源配置方式、社会生产方式,并没有从生产资料所有制、从制度层面上探讨资本主义的资源配置问题。他们把资本主义所有制当做既定的前提存而不论。许多同志探讨了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据此而认为,西方经济学把生产方式逐出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实际上,西方经济学时时处处都囿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资源配置。

三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对象问题上的共同之处和对立性

我国学者在比较、分析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时,一般都揭示二者的对立性,很少分析二者的共同性。其实,只有在弄清二者共同性的基础上,才能说明他们的对立性。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西方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配置稀缺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表面看来,二者毫无共同之处。前面的分析告诉我们,马克思所讲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是社会生产在价值自行增殖中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方式,或者说就是资本经济方式,或者说社会生产的市场经济方式。

那么,资本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知道,资本经济是社会财富存在和发展的一种方式,它以商品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为前提,以价值的不断自行增殖为目的。它的存在和发展,它追求价值增殖的运动又会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土地市场、技术市场等市场体系的形成。市场经济就是“借助于市场交换关系、依靠供求、竞争、价格机制、组织社会经济运行,调节社会资源配置和人的利益的经济,简言之,在市场调节下运行的经济。”[23]“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方式,这种经济运行形式通常叫做市场经济。”[24]“市场经济是一种私人和私有企业制定关于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决策的经济。价格、市场、盈利和亏损、刺激和奖励的一套制度解决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25]“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资源私有,经济决策高度分散。……,这个制度是通过内在联系的市场网络和价格协调的。”[26]“今天,市场的概念包括如何进行交易的场合,尽管这些交易未必完全符合村镇市场。……,所有这些交易过程都包括在市场经济这个概念里。”[27]由此可见,一方面,资本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资本经济;另一方面,资本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实质和灵魂,市场经济是资本经济的外在表现。因此,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相近、相通、相同之处就在于此。

可见,无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更确切地讲,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他们都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都研究资本经济,都把资本经济看做是人类社会生产存在和发展的一种方式。换言之,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因其生产目的有别而可区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资本经济、计划经济(或者叫做别的什么经济)等,资本经济只是其中的一种。在这里,之所以列出了资本经济,而不讲市场经济,是因为资本经济在生产目的上有别于其他生产方式,而市场经济并不能表明其生产方式的目的何在。卫兴华教授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差别性所引出的理论思考》一文中指出:至于说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而言的,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表面上看很对称,很清晰,但经不起推敲。试问:市场经济难道不与自然经济相对立吗?难道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互不相关的两回事吗?如果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对立,商品经济为什么就不与计划经济相对立呢?卫教授是对的。因为,尽管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等范畴都是对社会生产方式的理论概括,但这种概括的理论层面是不一样的。要使我们对不同生产方式的划分清楚明确,必须坚持标准的同一性,而最常用的标准就是社会生产的目的。马克思就是这样做的。

但是,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对象问题上依然存在着严格的对立性,具体地讲:

第一,马克思经济学不仅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且研究与此相适应的生产资料资本家所有制,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暂时性的同时,揭示了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所有制的历史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抗性。西方经济学并不研究资本主义私有制,相反却把它作为研究市场经济的既定前提。他们虽然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体制方式,但却试图证明它是配置资源的一种最有效率的方式。由于他们把资本主义私有制同市场经济看做是不可分的,因而,试图证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永恒性,调和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产生的各种矛盾。

篇2

关键词:社会分层 社会流动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将社会分化过程中的经济因素视为造成社会分层的主要因素。换句话说,马克思认为,对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同从根本上决定着不同的人群归属于不同的阶层。由于这种占有的不同,使市场在物质生产最大化的同时并不能实现各阶层人员流动的最大化。一部分占有社会资源的人总可以在参与分配的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而那些不占有生产资料及生产要素的人,则不得不出卖劳动力来维持自己的生活。随着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劳动力这种要素在参与分配的过程中越来越趋于劣势,剩余价值在社会各个阶层间的分配愈发趋于不平等,进而产生巨大的社会贫富差距。

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

李强教授(2011)在《社会分层十讲》中,结合马克思韦伯的三元分层理论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将判断我国现阶段社会分层的标准归结为对三种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同,即对组织资源,文化技术资源和经济资源占有的不同。本文将继续沿用李强教授所提出的社会分层标准划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分层。另外,在此基础上,用政治经济学视角研究社会各阶层间的流动。其关注点在于在使物质增长最大化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如何使社会资源能更公平地在社会成员间良好地分配,从而更好地促进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若这些社会资源在这些阶层间实现相对较公平的分配,就意味着处于较低的阶层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上升到较高阶层,则社会流动是比较畅通的,反之则比较阻塞。这种以对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同来作为分层标准、研究社会资源在各个阶层间流动、来判断社会流动是否通畅的研究视角便是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

为了更好地测量和把握社会分层与流动的现状,本文主要以国际标准职业社会经济地位指数量表,以下简称ISEI量表作为主要测量工具。之所以使用ISEI量表作为主要测量工具,是因为此类量表将职业声望,经济收入等社会经济指标综合起来,从而可以更全面进而准确地测量我国一定时期内一定群体的社会地位及在社会中所占的比重大小及其变化。相对于政治经济学而言,此类量表既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经济因素,同时也兼顾到了其他社会因素,因而是一种可以广泛通用的量表(李强,2011)。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现状

(一)我国现阶段社会分层现状

根据上文列举的对三种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同,可将我国现阶段社会分为十大阶层。这十大阶层按照对三种资源占有的多少及对社会的影响大小排列为: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以及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其中,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主要占有组织资源,经理阶层占有文化资源或组织资源,私营企业主阶层占有经济资源,专业技术人员拥有文化技术资源,办事人员阶层拥有少量文化资源或组织资源,个体工商户阶层占有少量经济资源,而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及农业劳动者阶层则均占有很少的三种资源,而城乡失业、半失业及无业者阶层则基本不占有任何资源(李强,2011)。

根据对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同而进行社会阶层划分,可以看出,占有社会资源多的阶层处于社会的上层,而居于社会底层的阶层占有的三种资源很少,甚至不占有三种资源,最终不得不回归体力劳动维持其最基本的生存。这一方面佐证了政治经济学的“对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公是造成人与人之间差别的根源”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劳动力要素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参与社会资源的分配过程中居于劣势;而其他阶层凭借对社会资源的占有,在参与分配的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伴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分工的细化,优势会继续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底部阶层的人群向更高一级阶层的自由流动。

那么,这十大阶层在社会中所占的比重是多少,我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出何种形态,这种社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如何呢?李强教授在2005年将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与ISEI量表相结合,对我国社会分层及社会结构现状做了许多深入的研究,具体研究数据呈现如表1。

由表1数据可以看到,2000年时我国社会各阶层人数的大致分布概况。其中,23-25分组占全部就业者的64.2%,组成该分值的职业群体基本为普通农民,具体包括从事稻田、棚架等农作物的种植人员,农副产品加工人员,家禽家畜饲养人员及清洁工,以收垃圾为生者等。基本上是以简单体力劳动为生的农业劳动者阶层。

29-32分组占全部就业者的9.8%,主要由依靠劳动力要素参与分配的初级产业工人、小个体工商户阶层以及商业服务阶层构成。具体包括建筑工人、土石方施工工人、混凝土配置工人、地质勘探工及装运搬运工等初级产业工人阶层;小个体工商户及商业服务人员等。这类群体相对于23-25分组而言,多为从农民而转化来的农民工,其实际生活水平与农民相比无较大差异。

33-40分组占全部就业者总数的11.2%,主要由公路、道路、铁路、水上等交通运输人员,商业服务业普通营业员,餐饮业服务人员,机电产品装配员等蓝领工人阶层组成,相对于初级工人而言,这类群体占有相对更多的社会资源,因而介于中产阶层与蓝领阶层之间的位置。

43-45分组占全部就业者总数的2.9%,主要由办事人员阶层及个体工商户阶层构成。具体包括普通行政业务人员,办公室职员,企业职员,护士,小学教师,推销展销及商业服务人员等。

65-69分组占全部就业者的4.5%,主要由掌握一定经济、文化、技术资源的中产阶层构成。具体包括从事生产、销售、服务等各类企业的经理、负责人,科技专业人员,电子、电力、广播、交通工程等技术人员,规划设计人员,以及中等教育人员等构成,相应归属于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以及经理人员阶层。

85-88分组占全部就业者的0.5%,主要由医生、律师、银行、证券企业经理等高级专业人员及党群组织国家机关负责人等人员构成。归属于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及经理人员阶层(李强,2011)。

通过上述可以看到,ISEI分值越高,其代表的人群所掌握的社会资源越多,反之则越少。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人群由于对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同在社会中的实际地位也千差万别。尤为突出的是居于劣势的劳动力要素,集中分布在我国社会底部阶层,体现出我国社会分层的尖锐现状。李强教授及其课题组根据研究数据得出,2000年我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倒丁字形”,社会底层所占比重过大,而中产阶层比重严重不足,社会分化现象不容乐观。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2000年时社会结构呈现的“倒丁字形”结构分布,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我国严重的社会分化。64.2%的人群处于一个十分低的分值位置,反映出我国在2000年时的社会结构距离理想的“纺锤形”社会结构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完全依照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调节社会资源在广大人群中的分配,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解决绝大多数人的发展问题。这无疑是威胁我国社会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巨大隐患,需要引起重视。

(二)我国现阶段社会结构及社会流动现状

李强教授及其课题组所用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因而反映的是2000年之前的社会现状。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步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那么自2000年到现在,我国的社会结构及社会各阶层间的流动又出现哪些新的情况呢?自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至今,国内鲜有以此视角为基础,研究和分析我国的社会结构及社会各阶层间的流动现状。因此笔者从李强教授的研究成果出发,沿用李强教授的社会分层标准及分析测量工具ISEI量表,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用ISEI量表进行测量和评分;用政治经济学视角,从整体上把握2000年至今我国的社会结构变迁及社会各阶层间的流动状况。

所用数据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16岁-64岁之间的抽样统计数据。通过用ISEI量表测量与评分,结果如表2(详细数据略)。

通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相对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而言,23-25分组占总人口的比例由第五次普查数据的64.2%下降为第六次普查数据的56.32%;同比下降7.88%。29-32分组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由9.8%上升为12%,同比增长3%。33-40分组由过去的11.2%上升为15.8%,同比上升4.6%。43-45分组由过去的2.9%上升为5.86%,同比上升2.96%。65-69分组由过去的4.5%下降为3.17%,同比下降1.33%。85-88分组中,数据由过去的0.5%上升为0.67%,同比上升0.17%。按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及ISEI测算的我国社会经济地位结构图如图2所示。

由此可以发现自2000年至今的十多年时间中,我国“倒丁字形”的社会结构正在逐渐向着“纺锤形”社会结构缓慢地发展。具体表现为,从2000年至今,处于社会底层的农业劳动者阶层比重不断下降,而产业工人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及个体工商业等阶层的比重均有上涨,这说明,我国底部阶层比重正在不断减少,中产阶层比重正在不断上升,社会整体结构正在不断向“纺锤形”社会结构缓慢发展。

然而,从整体上看,虽然十年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的社会结构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倒丁字形”的社会结构。最突出的特征仍是,社会底部阶层所占比重过大,中产阶层比重很小,社会资源在社会各阶层间的的分配依然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一方面虽然底部阶层的比重正在逐步减小,但其占总人口的比重仍然过大;56.32%农业劳动者阶层意味着,我国至今仍有一半以上的人群处在23-25分的低分阶层中。即使今后每十年均按照7.88%的比例下降,将这一群体的比重下降到合理水平还需要近四十年时间。另一方面,处于中间位置的中产阶层比重远远小于合理的水平,并且增长速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快。通过对比数据我们可以发现,43-45分组的比重同比增长了2.96%,但其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只有5.86%,加上广大蓝领阶层及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这一比重也仍然不及总人口比重的四分之一,远远低于合理比重的要求。从这一点上来说,虽然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多突出的成就,但我国现阶段已然显露阶层固化的端倪,社会各阶层间的流动虽然在不断进行,但距理想的“纺锤形”社会结构依然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无疑会给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及社会的稳定带来严峻的挑战。

关于我国现阶段社会分层与流动现状的建议与反思

政治经济学认为,对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同决定人群归属于不同的阶层,因而保持良好的社会结构及社会流动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社会资源在社会各阶层间得到真正公平合理的分配。我国目前在很多领域存在社会资源分配严重不公的现状,使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结构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极端不平衡的格局。这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阶层固化以及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例如,我国的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平衡现象,一方面,城市的发展要远远高于农村,城市生活的居民占有的社会资源要远远多于农民所占有的社会资源,城乡之间收入分配存在着严重问题。另一方面,我国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农民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进程受到了极大地限制。即便农民可以进城打工,也只能处于次级劳动力市场;在福利、收入等方面远远低于城里人。从而使我国56.32%人群,至今依然被束缚在社会的最底层,社会问题屡见不鲜。因此,推动我国社会结构转型,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使社会资源在各阶层间得到合理公平的分配。政治经济学认为,只有真正做到社会成员对社会资源占有的公平,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社会各阶层间的差距,实现社会各个成员间的真正平等。

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以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过分平均而得到的经验教训,使我们不可能在现阶段的分配过程中达到绝对平均的理想状态。因此,在一次分配中无法实现绝对的占有自由,那么就需要在二次分配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公平。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分配过程中尽力做到机会公平、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从而打破社会阶层固化的尴尬现状。这就要求政府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社会各阶层向更高一层的流动扫清障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然而,各类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资源在各阶层间的分配存在严重不公等问题日益成为每个中国人关注和讨论的焦点。目前,中国的人均GDP即将突破4000美元大关,步入中等收入危机高发的危险门槛。中国能否解决好中等收入危机,将对我国能否顺利建成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社会资源在各阶层间的公平合理的分配,加快我国社会结构的转型迫在眉睫。因此,一个合理、公正、和谐的社会,一定是社会结构良好,社会资源分配公平,社会各阶层间通畅流动,公平公正的社会。这不仅是笔者对未来中国发展的希望和追求,同时也是党和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

1.李强.社会分层十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李强.社会分层与社会空间领域的公平、公正[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2(1)

3.亚当·斯密.国富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篇3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当前研究性教学在国内外大学中得以深入展开,且已取得明显成效。从研究性教学在课程中的实施来看,研究性教学主要集中于工科类课程当中,且主要以开放实验室、开设设计型和综合型的实验等形式来进行。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如何在经济学专业基础课程《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这类研究和实践显得较为薄弱。在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性教学的特点进行了探讨后,笔者拟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一、《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1、学科地位日益边缘化。《政治经济学》一直是我国高校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部分,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为以后开设其他专业课奠定经济学基础理论。然而,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后,随着西方经济学的大量引入,《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地位日益边缘化。诚如邱海平所指出,政治经济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和学术上的地位已经是严重下降了,甚至是过度下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学已经被严重边缘化了,并且仍然处在进一步被边缘化之中。《政治经济学》不再纯粹是一门学术课程,更多的成为了一门意识形态课程。大部分高校不断减少《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课时,甚至部分高校的经管类专业课程设置上还剔除了《政治经济学》课程。《政治经济学》课程陷入了“上面重视、基层轻视”“表面重视、实质轻视”的困境。2、课程内容的现实解释力趋弱。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灭亡并且最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经济规律。然而自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不但没有灭亡反而不断发展,与此相反,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遭遇重大挫折。经济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仰危机。如何正确回答当今的经济社会实践是政治经济学必须直面的问题。基于上述原因,要稳固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和增强政治经济学的现实解释力,一方面需要加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推进政治经济学的国际化、应用化、数学化和学派化,必须坚持“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世情为鉴,国情为据,综合创新”。另一方面,需要在高等院校大力推进研究性教学。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性教学的尝试

1、教学内容的取舍政治经济学是以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商品经济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社会化大生产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运动规律、表现形式及局限性,以及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从教学目标来看,要求学生能运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和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现象与经济规律,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与问题。当前,中国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有程恩富教授主编的《现代政治经济学》、蒋学模教授主编的新版《政治经济学教材》、卫兴华、张宇撰写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逢锦聚教授等主编的《政治经济学》第四版刘树成等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概论》等。这些教材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研究性教学内容。但是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上述国家规划教材主要是研究型大学编写的适用于研究型大学的学生使用,存在层次过高、理论性太强等缺陷,为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遵循一个原则,紧扣现实经济问题和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一是改变以前课程只讲述基本原理和资本主义经济部分两大内容的模式,增加了社会主义经济部分内容的讲述。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政治经济学课程只开设52学时,课时较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只讲述商品和货币理论及资本主义经济部分的内容,对社会主义经济部分不予讲述。开展研究性教学后,我们增加了社会主义经济部分内容的讲述。二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纳入讲述的重中之重。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后,很多人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的失败、的失败。作为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政治经济学自然也受到人们的怀疑。因此中国在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及其所形成的一整套经济方面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最新经验就是该一问题最好的回答。因此针对当前青年大学生重点讲述这一问题,鲜活的事实无疑将是最佳的注脚。三是增加了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的探讨。近年来,资本主义世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新发展、当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金融-经济危机、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等新的经济现象表明资本主义制度也并不是那么完美无缺。因此加强这方面内容的讲述无疑有助于青年大学生辩证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2、研究性教学方法上,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法、课题研究指导教学法。研究性教学的本质在于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研究性能力的训练特征,让学生学会研究式学习,学会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会创新知识的能力。研究性教学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以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学习,不仅学知识,重在学习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第一,案例教学法要体现本土性和实用性。案例教学法是指为深化对相关原理的认识和系统掌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案例为素材,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选编案例宜使用发生国内的、身边的一些现实经济活动中的热点或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经济现象。如价值理论中有关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教学,就可以学生自已上大学与不上大学为例进行比较分析;讲授价值规律时可选择常德地区的土特产石门柑桔的价格变化为案例。在进行案例讨论时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为主,教师点评为辅。第二,课题研究指导教学法。课题研究指导教学法是由于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限制,指导教师根据课程的内容、性质和要求,帮助学生共同确定研究课题,组建研究团队,查找和分析课题资料,构架论文结构,指导写作等。指导教师一定要进行多形式地跟踪检查,以确保课题研究质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我们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研究了以下研究课题:利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和国民收入的理论即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应如何转变;(2)利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生产过程;(3)利用马克思的商品货币流通理论,分析常德物流企业的经济活动;(4)利用马克思的分配理论,分析当前我国的分配方式是否合理,有什么好的改进策略;(5)利用政治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合理性;(6)利用马克思的对外贸易理论,分析当前我国对外贸易摩擦增多的原因,我国应如何调整对外贸易增长战略。3、更多地构建校内外实践平台,强化实践教学诚如南京大学《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所说,“旨在引导学生们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诸多经济问题。与以往不同的是,这门课程不再过多地对现有制度和现行政策进行论证和宣传,而是立足实际,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分析,使学生们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情况有基本了解。”事实胜于雄辩。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应如此。这就需要在研究性教学中要更多地构建校内外实践平台,强化实践教学。我们的做法一是邀请相关专家、企业家、政府工作人员深入课堂,结合某一具体课题为学生举办报告会,直接与学生互动,当场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二是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等形式,有目的地开展实地调研。利用寒暑假时间针对当前经济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从而了解这些经济现象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并运用所学理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提升学生的能力。

三、结语

为加强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增强其现实解释力,极有必要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通过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实践的强化等,让学生身体力行,自我探究,从而增进教学效果,提升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伟忠.研究性教学中的难点与实施重点[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

[2]黄运平等.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102-106.

[3]程恩富.政治经济学现代化的四个学术方向[J].学术月刊,2011(7):59-63.

[4]刘树成.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建设-《政治经济学概论》编写原则和特点[J].经济研究,2012(10):150-155.

篇4

关键词:独立学院;专业调整;预警机制

独立学院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产物,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独立学院来说,专业设置是影响其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专业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独立学院的招生、学生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就业前景。

独立学院的特色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为了确保独立学院对人才的培养能够适时地满足市场发展需要,独立学院应对其自身专业设置进行评估并及时做出反应,通过预警的方式明确提出专业建设方面的问题并及时做出调整,从而使独立学院毕业生能符合市场的需求,提升就业率。使政府、用人单位、独立学院、毕业生四方之间能够在公开、透明、公平的环境下达到各自的目的。因此,对独立学院的专业调整预警机制的研究能够有效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改善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一、预警机制的意义

预警机制主要是指在事情发生前的一段时间就对其进行迅速探测发现、分析、判断问题并做出反应从而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将这一机制与独立学院的专业调整相结合,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通过对独立学院整体就业和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统计,对就业形势相对较差的专业发出反馈警示,从而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最终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二、目前独立学院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方案的现状

1.专业结构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各独立学院都努力地进行办学探索和研究,均已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思想,建立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现有14个专业,其中有8个语言专业,分别为商务英语、英语、日语、朝鲜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和俄语;共有6个非语言专业,分别为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法学、行政管理、酒店管理和新闻学。这些专业中语言专业是学院的特色专业,学院为了突出特色专业,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这8个语言专业中。在这些语言专业中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上各个学校都开设的专业,如英语专业,对待这样的专业,本学院主要是利用不同的专业方向,将专业细化,分成了不同的方向,如英美文化、口译、笔译、同声传译、欧盟事务、旅游管理、国际新闻等方向。另外一类是学院自己的特色专业,即目前全国各高校开设的相对较少的专业,如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我院这类专业师资结构合理,教学质量相对较高。

我院为了突出语言专业的优势,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自学生进入校门,从低年级、零基础阶段就给学生配备了外教。其次是学院与国外的学校建立了更多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有“3+1”“2+2”“3+1+1”等,让更多的学生走出国门。这些“走出去”的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国外的文化背景,而且迅速提高了自己的语言水平,更好地将语言作为一门工具,再通过选择其他的专业如金融、会计等,增加自身的专业知识,为将来找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专业设置现状

独立学院不同于其他的公立学校,独立学院是教学型的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结合自身特点和专业结构,将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学院根据教育部2012年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相关要求,并结合社会需求,对专业的设置、专业计划进行了大幅度地调整,将专业计划分为了通识教育课程即公共必修课部分,包括大学语文、数学、思想政治、军事理论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即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先修课程,比较宽厚的专业基础,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毕业后适应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专业核心课程(学位课程)即该专业的最主要的主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根据专业细化的不同方向而开设的该方向的课程;实践与创新课程即包括了毕业论文和实践课程,其中对以往的实践部分进行了调整,即调整后各专业增加了课外实践部分的学分,将课外实践由原来的2学分调整到了14学分,目的是加强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基础知识转化到实际应用中的能力。

3.目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

对于语言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多为国家事业单位、高校、外事、外贸、外企、旅游等部门,从事口笔译和跨文化交流等方面,还有一部分学生出国深造或者考取国内的研究生。

对于非语言专业例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多为国际贸易进出口公司、企业内部进出口机构、国际商务公司、银行、物流公司、商检机关、海关、外经贸机关及下属单位、外资企业等涉外公司或部门工作;又例如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多为银行、证券、基金、投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内外资企业、政府及公共事业单位、金融管理部门等工作。以下是我院2013届各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

三、进行专业调整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独立学院作为教学型大学,以本科生教育为主,毕业生以面向就业为主,并且主要面向地方招生,以我院2013年招生为例,虽然面向全国28个省市进行招生,但是天津市生源约占整体生源的23%。而且独立学院培养的学生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学校从实际出发一开始就明确了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从学生就业角度看,当前独立学院毕业生专业实践能力普遍不足,难以满足用人单位要求,从而出现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导致了毕业生对行业的发展趋势不了解、知识面窄、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差等方面。学生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只有10%可以用上,然而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从校园走出后进入工作岗位,能够将专业知识完全用于实际的工作中。

构建专业调整预警机制,使各专业能够坚持将社会需求、产业需求和学生能力发展紧密结合,按照企业的人才需求对专业进行调整,这样培养出来的应用型人才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而且能够把专业知识在工作岗位上转化为技术。

四、专业调整预警机制的原则

篇5

[关键词]文化商品;传播政治经济学;;短视频

[作者简介]刘震,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学院副教授;张立榕,清华大学学院研究生。

一、引言

短视频自媒体博主李子柒原名李佳佳,是一位出生在四川的“90后”。2016年3月,她在短视频社区美拍上了第一条短视频,主题是“古香古食”,开启了短视频创作之路。2017年7月20日,李子柒成立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李子柒本人占比49%,杭州微念科技有限公司占比51%,意味着其开始依靠MCN公司進行专业化运营。2018年8月17日,李子柒同名网店上线天猫,开始流量通过电商变现的试水。同年8月24日,李子柒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第一支短视频。2019年12月8日,标签为“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的微博话题阅读量攀升至8亿,人民日报等媒体也多次报道,李子柒的商业价值在2019年全面爆发。[1]

在李子柒的背后,是短视频产业的异军突起。据统计,截至2020年3月,我国互联网短视频用户规模达7.73亿,用户使用率为85.6%。[2]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梨视频等短视频产品的井喷式出现和极高的播放量,不仅与用户需求转变和新媒体转型有关,也离不开资本逻辑的推动和驱使。

短视频一般指的是在互联网新媒体上传播的时长在5分钟以内的视频。其生产过程凝结了创作者的劳动,其目的在于吸引流量,再通过电商、广告等形式实现流量变现。资本介入之后,短视频的生产从属于资本,目的是为了资本增值,其本质是一种文化商品,目的是帮助MCN机构和短视频平台获取剩余价值,是资本循环和价值增值的手段。回顾文化商品的诞生与发展,一方面是传播技术的进步多元化了承载资本的媒介形态,促使资本将其触角从实体产物伸向人类精神世界;另一方面是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艺术产品的生产、流通与消费被整合进资本循环过程中,成为价值增值的工具。在雇佣劳动之外,免费劳动通过用户生产内容以及点赞、转发等行为参与到短视频平台的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传播技术的发展压缩了互联网上文化商品的流通时间,扩展了资本渗透的版图,同时带来了“产消者”(prosumer)模式的全新生产关系。资本与互联网相互结合,并共同介入文化生产,加快了平台的资本循环。

本文将以短视频博主李子柒为例,探究其资本循环过程,揭示资本在文化工业链条中的重要作用。案例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突出本文关注的重点:资本为什么以及如何介入文化生产领域,文化商品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特殊性如何提升了资本的流动速度与剥削程度?廓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驱散萦绕在资本与文化商品真正关系之上的迷雾,深刻理解隐藏在电脑和键盘背后的剥削与压迫。

二、文化商品:资本逻辑的扩展

马克思认为,商品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劳动产品中用于交换的部分是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尽管马克思没有对“文化商品”定义,但他明确了商品的需要既来源于生理,也来源于精神,初步勾勒出文化商品的雏形。“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这种需要的性质如何,例如是由胃产生还是由幻想产生,是与问题无关的。”[3]5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文化商品定义为“传播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消费品。它能够提供信息和娱乐,进而形成群体认同并影响文化行为”。[4]

马克思提出了两种“艺术生产”,其一是指作为人类精神生产方式的艺术活动,体现审美规律;其二是作为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精神部门的生产劳动,将精神产品作为商品以创造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值。[5]文化商品的生产当属于后者。当谈及对艺术生产的研究,马克思认为“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的历史的形式来考察”。[6]在这个意义上,只有回溯文化商品诞生的经济因素,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才能厘清文化生产与资本的内在关联。

1.资本介入文化商品生产

从资本主义诞生之日起,资本逻辑就驱使着资本的触角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精神生产领域也被一步步纳入资本扩张的版图之中。资本逻辑被认为是“以资本的形式从社会的生产性行为中获取财富”,[7]就好比,在资本介入文化生产之前,作家创作文学作品大多是出于对内心世界的抒发以及审美的情趣,但伴随着文化工业的兴盛,越来越多的作家成为雇佣劳动,创作作品是为了赚取金钱上的回报,作品从一开始就从属于资本,是为了资本增值而存在。当精神产品的生产活动被当做是需要计算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活动时,文化商品在资本的发掘与利用之下诞生,也预示着其必然受到市场经济与资本逻辑的制约和影响。

以短视频领域为例,最开始的短视频创作更多是出于创作者的消遣和娱乐。随着短视频更强的社交属性和商业价值逐渐被发现,越来越多的资本和团队开始进驻这一领域,开始短视频垂直化、专业化的运作模式。2016年自媒体博主papi酱获得了真格基金、罗辑思维等几家机构的共计1200万元的融资开启了随后自媒体融资蓬勃发展的时代,使得资本的注入为短视频产业打了一针强心剂。伴随着各大MCN公司的进驻,短视频生产趋向轻量化、扁平化、快速化发展。在初期,各大平台为了抢占市场不惜下重金扶植优秀的创作者,纷纷推出各类计划支持、激励、扶植优秀的内容生产者。例如抖音的“非遗合伙人计划”和“金映计划”、快手的“创作者激励计划”、西瓜视频的“万花筒计划”和B站的“vlog星计划”,等等。此类计划对满足题材、内容、粉丝数量等要求的视频内容生产者进行现金补贴和流量支持,帮助其更快成长为成熟、稳定、优质的内容供应端,保障内容在整个生态链中的完成度。李子柒在早期阶段也受到微博的支持,拓展了其视频的传播范围。资本的关注和青睐推动文化商品在其意志下被专业化生产出来,资本而非内容本身成为决定一个短视频自媒体能否拔得头筹的关键。

2.互联网时代下的文化商品特征

莫斯可从使用价值转换为交换价值的过程——商品化的角度对文化商品进行分析,商品化就是指信息(资料、思想、观念等等)如何被转化为可以在市场上买卖的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承载文化内核的载体也从实体媒介(电视、书籍、报刊等)变成了虚拟媒介(以网络为代表)。[8]商品化贯穿于商品生产的全方面,后续本文将重点探讨李子柒短视频在资本循环中的劳动商品化、内容商品化和受众商品化的过程。

伴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下的文化商品也产生出了新的特征。首先,新的媒介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文化消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的娱乐消遣活动已经成为常态;其次,传播方式的改进使得文化商品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便捷的复制、传输、分享扩展了价值传递和影响的范围;最后,在“后福特主义”的影响之下,文化商品的生产也趋向差异性和个性化,以满足不同受众的多元要求。传播技术和资本推动的紧密结合,共同构筑了互联网平台经济下新的文化商品生产方式,也造就了更为隐蔽和深刻的剥削。短视频较低的操作门槛、易于移动端播放、篇幅小、碎片化观看等特征迎合了互联网时代下文化商品的发展趋势,更易被商品化,因此更容易成为资本追逐和青睐的文化商品对象。

三、免费劳动:平台剥削的深化

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

源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劳动是作为雇佣劳动存在的,生产的目的就是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在当代的互联网平台上,越来越多的免费劳动代替雇佣劳动参与剩余价值生产,成为一种新的特征。那么,免费劳动是如何参与到剩余价值的生产中,我们将通过分析短视频平台的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来回答这个问题,见图1。

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和斯麦兹的“受众商品论”相结合对网络空间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各大短视频平台通过提供免费平台(W1),榨取用户的免费劳动(A2),从而获得用户生产的内容成果(W2)以及用户行为创造的流量和行为数据(W3)。在这种剩余价值生产的模式之下,短视频平台被当作“免费午餐”提供给受众,使得他们可以贡献自己的注意力经济以及进行免费劳动,平台又可以将用户行为的大数据贩卖给广告商方便其进行更精准的广告投递,资本越雄厚的平台在前期可以通过高价签约网红、打广告、明星代言等方式聚拢巨大的人气和關注,获得流量之后进行商业变现,再将获利继续投入下一轮的流量积累中,实现更大的变现可能。资本以平台为载体,平台以资本为依靠,通过内容生态的构建,巨大流量的支配以及智能算法的推送,完成短视频文化商品生产、流通、消费,并“不断地交替采取货币形式和商品形式,改变着自己的量,作为剩余价值同作为原价值的自身分出来,自行增殖着”,[3]176从而完成资本循环过程。

1.用户生产内容:免费的数字劳动与更隐蔽的剥削

“劳动”的内涵在互联网时代下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外延。以往的劳动强调的是“雇佣劳动”,忽视了分布式传媒下由自由劳动带来的内容生产。在斯麦兹的时代,受众生产“人口统计学数据”,但是现在,他们还免费为平台生产者提供媒介内容。用户生产内容(usergeneratedcontent,UGC)的兴起,让“人人都有话筒”的时代到来,却也使得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呈现更加隐蔽的模式,毕竟用户的行为完全是自主自愿的。例如,出于共同的兴趣而聚集起来的字幕组翻译人员,他们在网络上的内容生产在不知不觉间被吸纳进欧美电影电视剧的全球发行链条,而这些自觉自愿的行为在资本和平台看来就是不费金钱还能创造剩余价值的免费劳动。[9]

但在知识产权保护尚不明确的当下,平台对于用户的劳动成果有很强的支配权。以百家号为代表,其平台服务协议中申明,用户通过百家号上传、或传输内容即默认同意在全世界范围内,永久性的、不可撤销的、免费的授予百度及其关联方对该内容的存储、使用、、复制、修改、改编、出版、翻译、据以创作衍生作品、传播、表演和展示等权利。[10]在谈到“异化劳动”时,马克思指出了在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下“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在互联网平台上,用户内容的同时即被迫让渡对劳动成果的所有权,内容在瞬间即不属于他自己,何尝不是一种新形式的“异化劳动”。

2.用户行为数据:广告的精准投放与劳动边界消解

马克思对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进行了区分,前者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实现广泛剥削,后者通过提高劳动效率实现集约剥削。在互联网平台语境下,两种剥削形式合二为一,编织成一张更广泛、更隐蔽的剥削网络。

首先,是劳动时间的延长。在互联网时代下,平台盈利的关键点就是通过聚拢大量的流量以获得广告商的青睐,因此用户在平台上的各种网络行为(点击、浏览、分享、转发、评论等)皆成为“劳动”,成为为社交平台资本创造、积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在马克思的笔下,工人在一天辛苦劳动之后,需要空闲时间来进行吃饭、娱乐、抚育子女等活动,使得“明天也能够在同样的精力和健康条件下重复同样的过程”[3]194,以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和延续。但在移动互联网上,用户每天劳动的时间可以囊括用户除了睡眠之外的所有清醒时间,看着手机吃饭、地铁上的“低头族”,随时随地的朋友圈分享和短视频拍摄……这些行为既是生产,也是休闲,劳动与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紧密结合,用户在清醒时间里不间断地为平台创造着剩余价值。如果说斯麦兹笔下的受众还能够对自己的“注意力经济”生产过程进行区分和划界(判断自己什么时候在收看或收听广告、电视节目、音频等等)的话,那么短视频平台上的受众是在不自觉中被卷入生产过程,生产和消费的边界愈加模糊,工作和闲暇的边界也不断消融。

其次,是劳动效率的提高。平台通过垄断数字基础设施占有“产消者”的数字劳动,用户的社交信息被生产、整合、分析,最后转化成的信息商品又成了用户的消费品,如此循环往复。用户在平台上的网络行为,都是在传播相关的信息以及自身的态度,在扩大接受信息用户范围的同时,也形塑并强化了其他用户对信息的态度。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利用这些数据对用户进行更为精准的信息推送与广告投递,前者窄化了用户接受信息的范围与种类,形成“信息茧房”效应,固化了其业已形成的价值观,更加强化了用户传播某类特定信息的“劳动”意愿;后者体现了“后福特主义”体系与消费主义的结合,通过智能算法将特定的广告信息精确投递给受众,加强广告商对潜在消费者的捕获。例如以社交大数据为核心驱动的短视频精准投递平台“微播易”,通过整合抖音、快手、B站等短视频平台上的用户行为数据,将目标人群数字化,从而进行广告的精准定位与高效投放,帮助KOL(keyopinionleader)进行精准营销,高效对接广告主,提高受众的购买意愿。

四、“用时间去消灭空间”:互联网的加速逻辑

在马克思的论述中,资本的本性是扩张,力求超越一切空间界限。因此,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对提升生产效率来说至关重要。马克思认为“用时间去消灭空间”是资本扩张的主要手段,“资本一方面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资本越发展……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11]

这一观点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是被马克思放置在资本流通的费用之下进行讨论,并根据上下文可以判断出“用时间去消灭空间”针对的是实体的劳动对象。陈力丹认为马克思笔下的“交换”不仅包括实体的传递,也包含电报、书信、消息等等的传递,同时物质交换方面的巨大变化也带来了精神交往方式的变革,由此将“用时间去消灭空间”的分析维度引入新闻传播领域。[12]

马克思认为资本的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互相排斥,资本在流通时间内不生产剩余价值,流通时间的延长将会对生产资本的扩张起到消极抑制的作用。因此“资本在流通中的形态变化越成为仅仅观念上的现象,也就是说,流通时间越等于零或近于零,资本的职能就越大,资本的生产效率就越高,它的自行增殖就越大”。[13]142出于自我增值的需要,资本需要寻求越来越快的传播方式。资本依赖于媒介去绑定空间和时间,以和其加速的逻辑相匹配,而数字形式则自然地承接了这种逻辑,例如通过NFC(近场通信)技术实现的移动支付和数据交换。

在当代,通过电磁介质传输的媒介商品的流通时间已经被压缩至几乎为零,之前互相独立的媒介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过程被整合在一起,不仅发生在同一场所,而且相互促进,极大缩短了资本的流通时间。这使得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可以在同一时间进行,大大提升了资本循环的速度,加快了价值增值的进程。除此之外,在现代社会,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环绕着围绕信息传输的电子脉冲,日常生活日趋被数字化,现实物理世界越来越多的信息可以被转换成可供分析的数据,从而成为被用于资本加速的原料。

短视频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数字逻辑的加持,相较于传统的长视频,短视频因其篇幅短、数据量小、适合移动端播放等特点更易传播和流通。除此之外,数字技术和短视频平台对影像记录门槛的降低让更多普通百姓成为短视频的创作者,其所展现的生活片段作为文化商品在互联网上流通,日常生活日益被资本整合并吸纳进资本循环的过程之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监控录像日益成为公共资讯短视频的重要信息来源,监控摄像头可以对日常生活进行全天候的捕获,并在传播过程中高度还原,原本是出于安全考虑设置的监控也逐渐被商品化、娱乐化。

本文接下来将以李子柒短视频文化商品的资本循环过程为例,探究其生产、流通、消费的过程以及与之对应的劳动商品化、内容商品化和受众商品化。

五、李子柒现象——田园生活和资本逻辑的碰撞

从资本循环的角度出发,“资本循环过程简化为一个总公式即:G—W…P…W′—G′,其中,G代表资本,W代表商品,P代表生产过程,虚线表示流通过程的中断,W′和G′表示由剩余价值增大了的W和G。”[13]31以下这张“李子柒短视频产品循环图”是依据上述公式进行绘制的,见图2。

1.第一阶段:“资本搭台”

第一阶段是G—W,对于卖者来说就是将货币转化为商品,也就是将预付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对于李子柒来说,这一过程依赖其背靠的MCN公司微念科技的资本支持。

微念科技迄今为止经历过五轮的融资,为其获得巨大预付资本提供支持。

注入李子柒短视频中的资本一部分是购买用于视频内容需要的道具、场景的搭建、原料的购买和用于团队运作的硬件设施;另一部分是雇佣专业的视频策划、拍摄和营销团队。雇佣劳动将形态各异的使用价值注入商品之中;但它们同时都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这些抽象的劳动形成了最后的商品的交换价值。

2.第二阶段:“内容唱戏”

第二阶段是生产资本的职能,尽管资本流通被中断,但是资本循环过程还在进行。对于李子柒而言,这一阶段的核心就是短视频内容的生产,也是通过第一阶段的劳动力商品化将内容商品化的过程。

3.第三阶段:流量变现的“惊险的跳跃”

在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下,马克思将商品的出卖看作是“惊险的跳跃”。

在流量经济时代下,流量如何变现就成为短视频博主需要完成的“惊险的跳跃”,也是受众商品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位于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W′—G′。

目前,李子柒的流量变现主要通过两个方式,一是给平台提供流量,平台凭借流量获得广告商的青睐,收取广告费用,平台再与李子柒进行分成;二是李子柒将其在各个平台的流量转移到电商上,通过对衍生物的销售将流量转化成营业额。李子柒团队通过电商进行流量变现的结果喜人,其天猫旗舰店仅仅上线一周,店铺销售量就超过15万,销售额破千万元。

4.短视频加速了短视频平台资本循环

李子柒视频中展现的田园牧歌是资本的产物,

其视频内容经过了美化和修饰,与真正具有粗粝感的中国乡村有较大差距。

这背后是资本与文化商品的相互耦合,一方面是资本选择了李子柒这样具有强大号召潜力的自媒体,通过对其的包装和孵化将其纳入资本循环过程中,成为资本增值的手段;另一方面是李子柒的短视频文化商品通过互联网为平台,以流量为输出形式,加速了平台经济下资本的循环和增值。

首先,在短视频平台上,自媒体博主和MCN机构是将自身劳动与自有生产资料(拍摄器材、设备、道具等等)这两个生产要素相结合来创造剩余价值。和传统的雇佣关系不同,自媒体博主和平台仅仅存在松散的合作关系,MCN公司作为中间的媒介,与二者通过资本和利益相互勾连。即传统的媒体公司对其雇员直接投入的福利和保障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以流量为核心评价标准的奖励机制。因此,平台原本应投入组织生产的资本转而投向对平台稳定性的搭建以及行业资源的开拓,大大提升了资本循环的速度,促进价值增值。其次,短视频本身所具有的篇幅小、数据量小、便于传输等特点迎合了互联网的加速逻辑,MCN公司的垂直化、专业化运作使得短视频的生产趋向轻量化和快速化,进一步加快了资本循环。最后,短视频平台只参与了资本循环中第一个和第三个流通階段,并未直接参与第二个阶段即生产阶段,大大缩短了其资本循环的时间。

六、结语

本文从三个层面对资本逻辑介入文化生产进行批判。首先,资本为了扩张必然需要寻求更广的空间,文化商品的出现就是这一逻辑的体现。斯麦兹的“受众商品论”、莫斯可的商品化分析路径,都是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将文化商品议题中的经济因素而非之前主流学术界关注的意识形态因素重新放置进学术分析的核心,从而将文化商品的本质牢牢放置在经济基础之上,无疑是分析视角的具体应用。其次,是互联网平台的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互联网平台共生产出三种商品,其一是为了吸引用户劳动的免费平台本身;其二是用户免费劳动创造的文化商品;其三是用户行为数据,帮助平台获得价值更高的用户“注意力经济”。毫无疑问,平台经济下,文化商品的背后是更为隐蔽和深刻的剥削行为。最后,是互联网对资本循环过程的加速。在数字媒体语境下,资本扩张的时间被急剧压缩,空间被无限扩大,“用时间消灭空间”的信条扩大了资本渗透的版图,加速文化商品生产、流通、消费的过程。在上述三个层面的分析基础之上,本文以李子柒短视频文化商品的资本循环过程为案例,展现了一幅强大的文化商品生产图景,并认为短视频商品加速了平台的资本循环。

资本逻辑对文化商品的渗透程度之深,在某些程度上遮蔽了“草根”声音。根据《2020年中国MCN行业发展研究白皮书》显示,本土MCN公司从2015年的160家增长到2018年的5000余家,再到2019年的超过2万家,96%的MCN机构将重点内容格式放置在短视频领域。同时MCN内容占据了社交媒体60%以上的流量,头部的MCN公司撬动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井喷式增长的背后,一方面是大型的头部MCN公司逐步开始收购尾部MCN、小型工作室及内容账号,以“大鱼吃小鱼”方式逐渐垄断行业市场;另一方面是,作为散兵游将的个人自媒体已经无法和强大的资本抗衡,“草根”声音难以突出资本重围,在互联网上式微。

篇6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teaching organizing pattern in college classrooms, teams competition mode is drawn in and assessment method is redesigned to activate students' studying activity. At the same time, empirical study is performed, it shows that teams competition mode can take an active influence on scores of final examinations, induce the misdeeds, cultivate the cooperation ability in the team.

关键词: 教学组织;考核方式;团队竞争

Key words: teaching organizing;assessment method;teams competition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5-0156-02

0 引言

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学习程度和掌握知识、技能程度的重要手段。一种良好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合理的考核方式对学生培养的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

目前,教学组织形式主要采用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较为合理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单纯的班级授课存在不少的弊端[1],因此,在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特朗普提出了特朗普制,熊川武教授提出了“自然分材教学”制,都是比较合理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考核方式主要是其中、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按一定比例计算综合得分。其中、期末考试是测试学生知识体系和理论水平的最有效的方式,但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来说,考试的可操作性不高,不能很好的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必须设计合理的平时成绩计算方法,来衡量学生的综合水平。在理论知识的教学组织和考核方式上,中外国家大体相同,主要通过采用面授和闭卷方式,实践性知识的考核上,美、英、日主要由两个部分成绩构成,一是课堂出勤与课题练习成绩约占30%~40%,期中和期末成绩占60%~70%。同时,美、英、日在教学中有学术发表会或研究讨论会(seminar),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项重要内容[2] [3],而国内在这方面存在差距。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班级授课制主框架前提下,将团队竞争模式的引入大学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种较为合理的考核方式。团队竞争模式在企业运营中有着较广泛的应用,具有较好的激励效果[4][5],而在大学教学中应用较少,本研究在设计团队竞争制度规则的同时,该对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1 团队竞争模式设计

1.1 团队竞争模式的教学组织形式设计 教学组织主要形式仍然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教学研讨会制度,并在课堂中引入团队竞争,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期开始,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团队,团队建立的基本原则是自由组合,每个团队5-8名学生为宜,并推举一位组长,团队成员固定下来,直到学期末。为了提高团队的内部沟通及协作能力,在推举组长时应该慎重进行,要求学习能力强、组织能力强、外向性、宜人性、情绪稳定性较高的人来担任。

课程中教师设计若干个研究课题,以提交研究报告或研究讨论会的形式进行考核。同时鼓励团队竞争,最优秀的团队建立激励机制,最差的团队及个人不端行为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通过团队竞争模式的引入,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减少不端行为的发生、培养合作意识。

1.2 考核方式设计 课程考核借鉴国内外较为成熟的考核方法[6],以期末考核和平时成绩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但在平时成绩的考核上,充分体现团队的作用,同时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的作用,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程总成绩包括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60%~70%,平时成绩占30%~40%,平时成绩分为个人平时成绩和团队平时成绩,团队平时成绩占总平时成绩的比例不同,优秀团队和较差团队其团队平时成绩占总平时成绩的50%~60%,其他团队占20%~30%。个人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成绩、组长打分等,组长根据成员所作贡献和能力,在期末为每个成员打分,组长由教师打分。团队平时成绩根据教师布置的课题研究水平进行打分。教师定期公布团队平时成绩。

2 实证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2.1 实证研究设计 本研究是在某高校同专业同一门课程08、09级本科生进行,其中08级三个班共86名学生,09级三个班89名学生。为了最大程度上避免不确定因素对于效果评价带来的偏差,两级学生选取大一下学期的同一门课程,08和09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异较小,同时保持授课内容一致,课时相同,课堂考勤次数相同,均随机考勤8次,布置作业题目相同,期末考试题型相同、题目数量相同、难度最大程度上保持一致。08级未使用团队竞争制度,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指标包括课堂考勤、课后作业组成,各占50%;09级引入团队竞争机制,每班组建5个团队,期末成绩占70%,总平时成绩占30%,其中,每个班级最优秀团队和最差团队个人平时成绩占总平时成绩的40%,团队平时成绩占总平时成绩的60%,其他团队的个人平时成绩占总平时成绩的70%,团队平时成绩占总平时成绩的30%。学期内共进行了6次团队考核,3次为提交研究报告形式,3次为课堂讨论、代表发言形式。

2.2 数据分析 使用团队竞争模式前后收集的数据通过SPSS 17.0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分析、K-S检验、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

数据经过描述性分析和K-S检验(见表1)后发现,08级和09级学生成绩均符合正态分布(08级和09级的p值均大于0.05),因此,可以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分别对08级3个班和09级3个班期末成绩进行方差分析(见表2),不难发现,08级的p值等于0.833,大于0.05,成绩无明显差异,因此,在团队竞争模式使用之前,08级3个班成绩在同一水平上。09级的p值等于0.791,在团队竞争模式使用之后,3个班之间成绩无明显差异。比较团队竞争模式使用前后的差异,需要对期末成绩进行T检验。

针对学生期末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表3),可以发现团队竞争模式的使用对期末成绩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对08级全部学生和09级全部学生的成绩进行T检验,p值为0.000,检验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说明就整体而言,使用团队竞争模式后,学生的期末成绩整体有了较大的提高。对08级1班和09级1班进行T检验,p值为0.018,效果同样明显,2班之间、3班之间进行同样的T检验,效果是显著的。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团队竞争模式的采用,对于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影响是积极的,效果较明显,学生成绩整体有了较大提高。

团队竞争模式除了对期末成绩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对旷课等不端行为的影响都是积极,团队竞争模式使用前,08级学生共旷课人次27次,使用后,09级学生共旷课人次11次,出勤率明显上升,学生课堂积极性明显提高。从表4调查问卷结果可以发现,团队竞争模式对绝大部分学生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学生对于该方法的接受程度可以达到90%以上。

3 结论

本研究针对大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及考核方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引入了团队竞争模式的教学组织方式和考核方式,并对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团队竞争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减少旷课、不交作业等不端行为发生,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效果明显,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对该模式的接受程度处于较高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团队竞争模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和学习兴趣调动能力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教师是团队竞争模式效果高低的一个关键角色,应该应该着力培养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和学习兴趣调动能力。该研究并未关注团队竞争模式是否对学生人际关系产生影响,这也是需要继续进行研究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伍新德.班级授课制有效性的时代局限及突破[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9,(7).

[2]The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 representation and mechanisms for feedback.qaa.ac.uk.

[3]高校领导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培训考察团.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及其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2).

[4]张朝孝.团队合作与激励结构的关系及博弈模型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4,(4).

篇7

《资本论》; 意义;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075-02

1学习《资本论》的意义

《资本论》不仅是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经典著作,而且也是全部经济学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是马克思在深入研究已有的经济理论成果,特别是古典经济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作的。学习和研究《资本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研究与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现实问题: 《资本论》对早期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生产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研究。从商品的二重属性入手,运用科学抽象法,逐渐深入到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本质,进而论述了劳动价值论。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把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和阶级对立展现在读者面前。再通过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还原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指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利息等式怎样掩盖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的。

由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的是早期资本主义的一些经济现象,而资本主义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已经很不相同,所以西方有些人认为《资本论》已经过时了。但最近几年,特别是08年金融危机之后,很多学者和政府重新开始重视对《资本论》的研究,认识到马克思所阐述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对于研究和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现实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进行深刻严密的经济学思维训练: 从事经济学研究,分析解决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离不开深刻的经济学观察力。要取得这种观察力需要经历深刻严密的经济学思维训练。[1]学习《资本论》,我们不仅是要学习其中的理论知识,更是要训练经济学思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经济理论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逻辑和数学推导,通过对《资本论》的学习,读者跟随作者的思维,会使我们逐渐养成这种严密的思维习惯,对于我们学习其它的经济学知识和进行经济学的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2.1马克思的论述: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2.2学术界的不同理解: 对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没有取得统一的看法。主要的争议来自对“生产方式”的理解。通常我们讲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但《资本论》中用的“生产方式”的概念,与通常意义的生产方式并不一致。这里的“生产方式”,可以是生产的技术方式,也可以是生产的社会方式。基于此,学术界对生产方式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1)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2)它是最基本的、基础性的生产关系,是直接生产过程的生产关系,即狭义的生产关系;(3)它是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如胡钧认为应把《资本论》中的生产方式理解为属于生产方式范畴的劳动方式、生产方法……恰恰是马克思的本意;(4)它是介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独立经济范畴。

对于经济学和传统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区别,很多者认为:着重研究了经济的一些本质的关系,而所谓正统经济学只研究了经济的一些现象形态,即层次不同论。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研究的是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发展变化的规律,而正统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配置和市场经济的日常运行机制。对于这一问题,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在《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中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社会经济活动存在二重性:一是物质生产问题,二是社会交往或经济关系问题。樊纲认为经济学和传统西方经济学对这两方面都有所研究,但它们各自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西方经济学重点研究的是经济活动中的物质生产问题,即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配置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经济学重点研究经济关系问题,即经济活动中人们相互间历史地发生的社会关系及其发展演变的原因和规律。

3《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4现实意义

在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配置和财富增长,不仅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论证,而且对经济现象背后人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随着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演变,资产阶级经济学逐渐倾向于对经济现象的论证,对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本质问题却不做分析。从W.S.杰文斯开始,逐渐用“经济学”来代替“政治经济学”,认为这样更符合学科的对象和主旨。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回归,使经济学理论重新回到研究经济关系本质上来。《资本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经济关系的分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本质,看到了资本主义矛盾发展的必然规律。虽然在解决一些具体的经济问题时,应着重对经济变量的数量关系进行论证,但是要把握经济活动的发展规律,就必须分析经济活动的本质。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所说:“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这也是为何马克思要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及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樊纲: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3]张衔:《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专题研究讲义纲要.2007年

注释:

篇8

关键词:初中政治;素质教育;教学效率

一、目前我国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就相关调查可知,我国很多学校的政治课堂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师只是依据教材进行知识讲解,不设立其他辅的教学手段。目前很多地区多媒体技术还没有运用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讲授全部根据教材进行,模式死板,再加上政治内容的枯燥性,导致很多学生积极性比较差,效率不高。另外,教师不借助于其他辅助器材,很难将抽象的政治概念和哲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导致实践学生实践能力低下,理论和实际脱离。

2.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所有课堂教学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下,一般都是教师处于课堂教学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单纯地在下面听课,这样容易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在目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必须要摒弃这种不良的教学理念,互换学生和教师的地位,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目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负担逐渐加重,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政治,在加上初中生的叛逆心理比较强,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这一点,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硬件设施不足,实践性教学目标不强

初中政治教学中,很多知识点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所以教师在进行课程内容讲解的时候,要借助于一些高科技设备,更容易直观性地传授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例如,采用多媒体进行一些哲学原理的讲解,这样不仅能够活跃政治课堂氛围,而且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记忆力。但是,就目前状况来看,很多初中课堂教学中,硬件设施不足,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进行多媒体的安装,不能满足初中政治课堂的需求,这就不利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1.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方式

政治课程教学的内容本来就比较枯燥,如果教师再单纯依靠教材内容进行讲授,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采用新形势下的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1世纪,世界发展突飞猛进,初中政治教师作为知识传播的主体,必须要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时刻保持最新的教育理念,跟上时展的步伐,提高授课效率。例如,采用竞赛式教学方法、小组探讨式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方式以及多媒体教学方法等,加强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融入到课堂学习中,自己动手进行知识学习。

例如,教师采用竞赛式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学习完某一个章节之后,教师可以联合其他班级的教师组织一次竞赛,也可以将本班学生分为两个小组进行竞赛,各组学生进行知识回顾和总结,哪个小组学生回顾的知识点最多,哪个小组获胜,取得相应的奖励等。针对课堂教学中某一个知识点,亦可以采用此种方法,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2.要因材施教,提高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成绩。

例如,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素质基础和考试成绩进行分组或者分类,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这样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依据自身的习惯进行知识学习,促进其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在快乐氛围中学习教材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立准确的教学方式,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计划,要知道哪些学生需要运用故事性的方式进行知识点讲解,哪些学生需要运用哲理性的方式进行知识点讲解等,以此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促进其素质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3.配置齐全的硬件设施,提高学习效率

目前,我国的经济和科技都发展的比较快,各个地区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学校领导要适应新时展的需求,多购进一些多媒体设备,争取让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更加直观地了解知识。

例如,在讲解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各个民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以及文化的讲解,通过图片进行知识分析,学生一看便知哪个民族有什么样的风俗等,通俗易懂,不仅节省了课堂时间,而且让学生形成了深刻的印象,更加快速地理解教材知识。

三、结束语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想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需要采取一系列方案,不仅要改善课堂教学模式,而且要转变教育理念,把学生放在主导地位,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陈兴伟.浅仪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政治教学效率[J].科技新报.2009.12

篇9

(一)教材编写落后

教科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授课的重要载体,但当前我国高校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编写较为落后,其主要内容陈旧,未能紧密联系实践,与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脱节,因而学生在学习中没有热情,形成了恶性循环,甚至出现厌恶政治经济学的现象,认为政治经济学已经过时,未能通过实践的检验。而关于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经济学原理,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未能推陈出新,因此,严重影响了政治经济学教学工作的有效展开。

(二)教学方式落后

在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存在照本宣科现象,未能从历史的高度讲授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演化与发展,从而使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且政治经济学的考核方式也较为单一,存在过多的死记硬背式考核方式,未能有效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进行考查,使得学生未能真正掌握政治经济学的真谛,即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西方经济学具有较强的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这也是其吸引学生的所在,政治经济学同样具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但是较为隐晦,因此,政治经济学的教学需要使得学生感受到其内在逻辑的严密及内在的逻辑美。

(三)学校重视不足

由于西方经济学在高校经济学科中的广泛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地位已有所衰落,而年轻一代的高校教师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已较为罕见,已经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同时各大高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研究经费削减、课时减少等问题,体现了各高校对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存在重视不足问题。这与对政治经济学的忽视及对西方经济学的过分重视是紧密相连的,因而各大高校需要高度重视政治经济学的教学问题,为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

(四)学生学习热情低落

目前,各大高校学生对于学习政治经济学的热情不高。现有研究表明,众多因素影响了学生学习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性,但主要原因在于其与其他专业课(例如西方经济学)相比而言,政治经济学的实用性不强,与现实联系不紧密。目前学生普遍认为政治经济学对于今后走向社会及学术研究不能起到重要的影响,因此忽视对此课程的学习。

二、多维视角下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现实路径

(一)教材改革是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基础

政治经济学教材作为授课的重要工具,对于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政治经济学教材必须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总结其规律,使其上升为政治经济学理论,从而纳入其学科内容体系,使政治经济学理论具有新的生命力。同时需要自觉运用中国的优秀文化与语言阐述中国的政治经济学,需要从历史入手创造性地阐述政治经济学的演化与发展,做到逻辑清晰、语言流畅。政治经济学的教材改革还需要与时俱进,与西方国家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例如调节学派、社会结构学派、以及《21世纪资本论》)相结合,联合我国的政治经济学界共同推进政治经济学教材的创新与发展。

(二)教学方式改革是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动力

教师的理论功底与教学方法对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改善政治经济学教学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授课教师的理论功底及科研水平。一方面,各高校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培训力度与水平,建立激励机制,督促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从而为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提供充足的动力。另一方面,政治经济学的考核方式需要跳离死记硬背的考核模式,应偏重于考核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为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理论课程,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其理论体系。更主要的是需要进行政治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互动型教学模式,从而为学生真正理解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体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引力

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积极性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是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引力。教材与教学方式的改革都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授课教师需要提高课堂互动的频次,理论联系实践,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得高校学生对政治经济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学习政治经济学。

(四)学校的重视是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力

我国各大高校对政治经济学教学的重视无疑会推动政治经济学的蓬勃发展。引导授课教师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加大投入研发资金,鼓励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建设与研发积极性,增加、改进与完善政治经济学的课程设置,同时需要邀请知名教授进行访问讲学,从而提高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水平。值得强调的是,以上四个视角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教学方式、教材改革、学生学习热情、学校重视都有利于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同时,通过教材改革也可以推动教学方式的改革,因为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依教材而改变,而教学方式中的创新同样有利于教材的改革;教学方式的创新与改变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经济学的热情,反之,高涨的学习热情会使授课教师更加认真备课,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学生学习热情的提高必然会引起学校对政治经济学教学的重视,反之,学校的重视也同样可以引起学生学习政治经济学的兴趣与积极性;各大高校对政治经济学教学的重视可以推动高校携手合作组织对政治经济学教材的创新性编写,而教材的改革将会重新引起学校对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的重视。因此,以上四个视角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共同推进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改革。

三、结语

篇10

【关键词】经济学;研究对象;职业发展前景

【前言】随着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要求完成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人才具备极强的综合人文素养。经济学是社会人文科学的重要学科,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新经济时代无论在经济建设方面、生产生活方面都将发挥极大的作用。若想在祖国的建设大业中贡献力量,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必须对经济学具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因此,笔者针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职业发展前景”一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经济学概述

(一)经济学概念

经济学(economics)是社会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针对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人类为谋求进步所从事种种生产经营活动的特殊本质,以及经济活动中与之相对应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做出的学术研究。经济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得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实践,如:生产、交换、配置、消费等。经济活动必须在一定的经济规律和经济关系中进行,经济关系是指人们在长时间的经济活动实践中产生的交错复杂的关系的总和,在各类经济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发挥最大功能的是生产关系[1]。

(二)经济学发展历程

经济学是与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相生相伴的一门科学。人类文明发展到奴隶社会阶段,经济活动开始产生,这一时期古希腊开始出现经济学萌芽,以色诺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主要代表,针对经济学开始进行系统分析,如色诺芬的《经济论》、亚里士多德的商品交换理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理论等。伴随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封建社会生产关系产生,这一时期经济学出现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针对农业生产进行经济讨论,政治经济学理论成熟;历史的车轮继续前行,19世纪末期开始,资本主义经济学开始发展,这一时期,经济学更加注重对经济现象的讨论和分析,经济学逐渐脱离政治成为独立的知识理论体系,20世纪钟声敲响之际,经济学完全取代了政治经济学,成为了独立学科。一路走来,经济学可谓凝结了无数智慧和汗水,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了杰出力量。

二、经济学研究对象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广泛、涉及领域多元化的学科,伴随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研究对象呈现动态趋势,若想了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必须以不同的角度分析,以下笔者针对经济学产生根源和经济学形式划分两个方面阐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基于经济学根源

经济学是在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科学,人类在从事任何经济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必然应用相应的资源,经济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是人的欲望却是无限的,所以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的欲望之间出现了矛盾,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指导,这种矛盾将是不可调和的。经济学的产生可谓为上述矛盾开出一剂良方。针对经济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将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和生产机会作为研究核心。同时,资源稀缺性为经济学带来了四大研究课题:第一,在经济活动中需要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第二,利用多少劳动力、多少成本、什么样的技术进行生产?第三,生产出的产品将会去向何处?第四,在该项生产中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价值?根据经济学产生的根源,以上四大问题是其主要研究对象[2]。

(二)基于经济学标准

经济学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为不用的部分,如:按照时间标准可以将经济学划分为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按照应用的标准会出现政治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但是最为权威的划分方式是按照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进行区分,按照这一标准经济学可分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和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两部分。宏观经济学将国民经济总体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经济变量的总量是怎么决定与变动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在形式上可以总结为“观林而不观木”,即学科术语中的“bird's eye”。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是针对个体经济单位行为及经济变量的个量是怎么决定和变化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在形式上可以归纳为“观木而不观林”,即学科术语中的“worm's eye”[3]。

三、经济学职业发展前景

伴随社会的全面进步,经济建设如火如荼的发展,经济学已经成为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学科。因此,经济学的职业发展前景广阔。首先,研究经济学能够掌握金融相关知识,未来可以在具有商业性质的银行系统进行发展,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亦可将职业生涯规划方向着眼于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第二,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状况,所以就业范畴可以拓展为各类具有经济性质的行政单位,如财政、审计、海关等部门。第三,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研究经济学之后可以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方面工作。总而言之,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经济学在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相当可观。

综上所述,文章首先对经济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进行了阐述,然后针对论点系统分析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最后根据全新的时代背景和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了经济学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前景。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能够引发莘莘学子对经济学的重视,在日常生活中了解经济学原理和知识,能够应用经济学理论解释我们日常生活实践中遇到的经济问题,全面提高自身综合人文素养,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经济学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1]邱海平,张宇,郑吉伟,等.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2011年)[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2,12(01):3-65.

[2]周靖祥.改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深度探析研究与评价之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03):9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