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8: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

篇1

一、我县非公经济现阶段发展的概况

截止20__年12月,全县非公经济总户数6492户,从业人员22149人,注册资金77513万元,非公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1992万元,啬值达84048万元,上交税金3685万元。个体私营企业主要涉及采掘、化工、冶炼、能源、种植、养殖、建筑、建材、批发、零售、餐饮、旅馆、娱乐、运输等14个行业的个体私营企业及部分集体企业中的个体私营企业及部分集体企业。

经初步调查,我县的非公经济企业主要进行的是产品的初级生产、初级加工和粗放型经营,有一定科技含量和形成企业规模的个私企业为数很少。如煤矿企业,我县的煤矿企业及非煤矿山企业多数从事的是对原始资源的采掘,没有形成有规模上档次的相应的产品加工配套设施。有的煤矿企业采取土法炼焦的形式对原煤进行加工,这不仅浪费资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低下,并且污染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和破坏。蔬菜种植,除能进行简单粗加工外,在没有其他手段对蔬菜产品进行深加工。在兴起的养殖业中,只是进行简单的养殖而没有出现有规模的加工行业。总之,在个体工商户当中,多数从事的是种植、养殖、饮食、饲料、服装、批发、零售的经营,规模较小,形式单一,但灵活多变,适应性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非公经济与前几年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从产值、规模和从业人员来看都有了很快的发展,但从总体上来看,形势依然严峻,前景令人担忧,不容乐观。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和问题主要有:

1、政策难以落实到位,政府缺乏有力的调控措施,从整体上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自党的十五大以来,省、州、县都相继出台了一些切实的政策及措施,以便鼓励、引导、支持、促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起了积极的作用。我县是一个以烤烟生产为主导产业的农业县,长期以来对非公经济特别中小企业的发展认识不足,使很多政策难以贯彻落实到位,对非公经济的发展没有采取有效的调控、引导和规划等服务工作,全镇的工业发展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布局,使很多企业的发展缺乏正确的引导,长期处于盲目状态。

由于政策落实不到位,企业发展没有进行很好的调控和引导,企业也就对市场信息的反应显得迟钝,不能充分用好用足相关政策,从而错失良机。企业投资的目的大多出于眼前利益的驱使和引诱,很难从整体和长远利益进行企业的发展规划,从而处于一种盲目自发的投资状态。例如我县的煤炭产业,由于煤炭资源的市场价格急剧飚升,仅在去年就兴建了多个洗煤厂,还有几个小型的手工操作洗煤厂,到现在又建成小型焦化厂,这些厂在投资兴建时,对原料供应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必将影响其产量效益的提高和规模的提高。其实根据我县目前的实际产量,只需建两至三个上规模上档次的洗煤厂和焦化厂就已足够,通过合资入股的方式完全可以做到,既能保证充足的原料供应和企业经济效益,又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和抗风险能力。

2、企业整体竞争能力弱,综合素质不高,没有正常的筹资融资渠道。

我县有一大部分个体私营企业主的文化层次都在初中以下,有的甚至一个字都不识。家庭式经营和家庭式管理仍然是制约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益低下,缺乏专业化管理人才,没有形成稳定的资金筹措渠道,全部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仍然停留在产品的初级生产、初级加工和粗放型经营的基础上。企业职工的劳动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老板粗暴地对待职工的事时有发生,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使得企业里职工流动性很大,企业里很难有长期稳定的工作人员。这些都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弱,在未来的发展中,很难适应市场的竞争。

3、安全意识不强,环保意识淡薄。

在调查中发现,尽管近年来政府及相关部门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但在实际生产工作中,职工的安全意识仍然不强,环保意识的树立还有待时日。

从全县的范围来看,因违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在环保方面,有部分企业从投资兴建到投资生产,其厂址的选择和建设,明显不符合有关环保方面的政策和法规,给周围的环境和农作物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如在部分乡镇投资兴建的小型铁合金厂、锰合金厂,还有煤矿企业的土法炼焦。这些都有待政府及有关部门作好引导和管理。

三、发展措施及对策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

促进农民增收,稳定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绰绰战功,为使这种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措施。

1、加强政府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功能,引导企业用好用足上级政府和部门制定的相关优惠政策。

要使省州县有关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落到实处,使企业真正得到实惠,政府就必须发挥其在宏观调控中的职能和作用,为企业提供各种法律法规政策服务宣传活动,为企业反馈相关市场信息,对全县非公经济发展作好长远规划,形成合理布局,使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引导鼓励非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在积极改善投资环境,为非公经济发展搭建平台的同时,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着眼于全县经济健康发展长远目标,利用舆论宣传及资金奖励等形式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个私经济企业抓质量,创品牌,树立大市场观念。

2、在经营分散、经济滞后的情况下,要想使企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骨干和龙头,必须走企业联合或合并之路。

我县现在的煤矿企业及非煤矿企业从全县范围来看,在数量及其产量方面是有一定规模和优势的,但没有一家能形成地方经济发展的龙头,究其原因主要是多数实行家庭式经营、家庭式管理,没有全局和长远观念,不能很好的向外扩张和发展,相反,却使得行业内部竞争激烈,矛盾重重。因此,要建立几家具有整体竞争实力,适应市场变化的骨干企业,必须以投股的方式对企业进行合并或联合,以有限公司的形式对企业进行改组,从而形成行业内部良性互动,一致对外的良好局面。譬如,可以把洗煤厂和焦化厂合并成1至2家,各自以其固定资产作为入股份额进行重组,使企业提高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克服各自为战,盲目发展的局面。

这种联合式合并,需要政府牵头、引导、鼓励和支持并提供帮助和给予相关的政策优惠,使各企业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此建议可能会影响甚至损害一些个体私营企业主的眼前利益,但从长远和整体的目标来看,对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是有益无害的。

3、建立相应的行业协会

在非公经济发展过程中,商会组织应该受到重视并使其发挥作用,商会组织建设应该优化,建立商会同行业商会、同业公会,在经济活动中充当政府和企业无法替代的角色,发挥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作用。通过现在__煤炭协会、红砖销售协会,旅游协会的运作效益来看,成立协会,提高整体竞争力,规范无序的市场竞争有很长远的前景,也是从整体上提升我县非公经济企业竞争力的战略构思。

4、创建品牌意识

__的经济还处于原始积累时期,这时期各企业的发展大多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出现一些假、冒、伪劣的产品,但正在这个时期,是品牌处于萌芽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舆论和一定政府行为把抓质量、创品牌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抓死抓牢,扶持出一部分有影响力、有代表力的品牌,让其发展壮大,成为__的龙头是很有必要的。

5、加强教育,造就一批非公有制经济领军人

在干部任用上,用强人、能人管理非公有制经济,教育干部坚持原则办事、公正办事,严于律己,干净干事,躬身为官,挺腰做人。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专题讲座,从思想深处使各级干部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理念发生重大转变,做到政府政策指导由既撑舵又摇桨向只撑舵不摇桨转变,对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上由指挥者向服务者转变。适时有计划召开非公有制经济培育研讨会,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目标,让有潜力,发展前景好,并做出贡献的成功非公有制企业老板走上讲台,走上报纸,走上电视,在介绍成功经验的同时造成一种舆论倾向。培育地方人的精神,建立各种培训机构,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教育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恋家不守土,走四方而把根留住,敢冒知进退,既能睡地板,又能当老板,双赢重诚信,做生意,共生且共荣,不是你吃掉我,我吃掉你,而是你好我好大家才会好。培育地方人的技能,人才无定论,长城唯"砖"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里,承认强者,淘汰弱者,这就必须培养起一大批向高科技靠拢,与高科技结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人才。为此,各企业与教育部门应联合加强职业培训、职业教育;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人才储备库,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人才培训、服务中心";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人才评审机制;对于现有从事非公有制经济的人士可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取经拿宝",也可采用请进来的方式"摘花造林"。

6、充分发挥本地优势,积极向外拓展市场。

篇2

摘 要 体育经济是体育领域的经济活动及经济关系的总和。它是现代社会体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而相对的体育产业,指的就是以活动的形式向全社会提供各类体育服务的行业,是体育服务业的总称[1]。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本身所蕴含的巨大经济功能与价值越来越被人们认同。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如,1999年全美体育产业创造的增加值为2125.3亿美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为2.4%;1990年,英国体育产业产值已突破80亿英镑,这一产值在英国各行业中排列第5位,在体育产业中就业的人数也近50万人[2]。在我国自20世纪8O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也迅猛发展,被誉为我国的“朝阳产业“。体育产业从体育部门走向社会,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得到了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扬州市 体育经济 发展现状 分析及对策

扬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气息。自20世纪末以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基础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产业定位的进一步明确,作为苏中地区的核心城市――扬州迎来了发展机遇期。各项工作发展指标节节攀新高,工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涌现了宝胜电缆、上汽荣威等大批优秀明星企业和支柱产业,招商引资工作,民营经济,乡镇经济、农业经济、三产服务业等多种经济共同发展。体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于经济的繁荣。扬州体育经济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设施建设等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问题仍然存在:体育工作基础总体上来说还比较薄弱,与省内先进城市相比还有差距;各县(市、区)之间,城乡之间体育发展还不够平衡;体育产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社会化、产业化程度不高,体育市场和总体规模不大,体育经费投入不足,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增长缓慢等。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扬州市体育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统筹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加大对体育产业投入,推动扬州市体育经济的发展,最终为江苏体育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扬州市体育经济发展现状

(一)扬州市体育资源的概括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扬州城区至今已有近2500年的建城史。全市总面积6634平方公里,总人口达453.61万。1998年,扬州荣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04年,扬州获得“全国最佳人居环境奖”称号。“魅力扬州”是市政府近年来一直推崇的城市主题。扬州市认真贯彻《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奥运争光计划》,抢抓机遇,克难奋进。政府加大对体育建设的关注与投入,100%的街道和50%的乡镇开展了“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八个一工程”的创建工作;全市有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0所,市级23所;扬州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一届世界杯男子乒乓球锦标赛、第二届亚洲艺术体操锦标赛、全国举重冠军赛、全国足球甲B联赛江苏舜天主场比赛、全国竞走锦标赛等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及一批省级体育赛事,多次被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授予全国和江苏省优秀赛区、最佳赛区称号。每年一届的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是扬州为之骄傲的赛事,它已经走过了6年历程,从2006年的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成熟精品赛事。扬州市因举办马拉松赛而吸引到的资金、人气、注意力,带来了旅游、服务、餐饮、交通等行业的消费增长,体育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扬州市体育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几年,政府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至2010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其中,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0.3-0.4平方米。据扬州市体育局统计,扬州市体育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50%以上,其中城镇达到60%以上;全民健身计划得到了贯彻落实。

不仅群众体育呈现勃勃生机,竞技体育也大放异彩。业余训练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教练员综合素质和训练成绩不断提高,成功承办了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扬州输送的运动员列全省前6位,输送贡献奖列全省前4位。在十运会中,市共有63名运动员参加了21个大项的比赛,共获得9.75枚金牌、4枚银牌、7.5枚铜牌和488.75分的成绩。为江苏代表团圆满完成十运会参赛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了“参赛集体一等功”。

“十五”期间,新增体育彩票销售终端机255台,体育彩票销售3.8亿元,市级公益金收入2850万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全市GDP的0.8%以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增添了活力和后劲。

二、扬州市体育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市场消费结构单一

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体育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体育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3]。扬州市体育消费主要以实物消费(即人们参与体育活动时所消耗的实物产品,包括运动服装鞋帽、健身器材设备、体育书刊杂志等)为主。经调查表明,扬州市体育消费市场运动服装鞋帽等体育实物消费资料的比重占体育消费支出的81.5%,而用于观看比赛、参加娱乐活动的劳务性消费比重仅占体育消费支出的1O%左右,其他消费占2.4%。

(二)群众的体育意识淡薄

体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群众积极主动的体育意识。体育意识是相对稳定的,它主要由态度状态和体育素质构成。态度状态包括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识状态、情感状态和意志状态。经调查发现,只有35%的人对体育活动具有依赖感、必要感,人群集中于城镇中老年人;60%的人认为体育只是生活附属品不是必需品,有时间有精力才参与;5%的人从不参加体育活动,人群集中于农村居民。

(三)体育资金相对缺乏

扬州市体育资金的筹措方式仍主要依靠政府的拨款,没有充分调动社会的整体力量。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是扬州每年一度的体育盛事,全市上下相当重视,预打造成“金牌赛事”。但资金筹集则不是十分理想,能有上百万的赞助资金已属不易,基本上处于亏损或持平状态,谈不上市场运作。例如,第四届鉴真马拉松比赛,省市就补贴55万元,市场开发现金165万元,但整个比赛支出总额近216.63万元,接近持平[4]。资金相对短缺的状况,给整个扬州市体育事业的发展形成了桎梏。

(四)体育资源没有充分挖掘

扬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素有“苏北门户”之称。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人文环境,造就了扬州美景。“扬州八怪”、世界驰名美食――淮扬菜系、倾动世人的扬州评话等,吸引了无数中外来客。然而,扬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却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空竹、踢毽子、放风筝等传统民间体育活动仍局限少数人娱乐,历史人文特色未充分利用。扬州市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仍处于“起飞”阶段。目前,仍在建设中集比赛、训练、健身、休闲于一体的体育公园,仅仅突出“体育”主题,没有彰显扬州特色,未充分利用地域环境优势,开创特色体育旅游线路。

(五)缺乏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人才

目前扬州市体育经营管理者大都是退役的运动员或教练员,虽然他们精通运动训练有关知识,但对体育产业管理知识掌握甚少,没有与时俱进。所以,拥有知识结构合理、了解体育经济、具有市场发展眼光的体育企业家较少。

三、扬州市体育经济发展对策

(一)培育和开拓体育市场。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中国体育产业必将得到快速发展,体育市场消费能量加快爆发。我们要抓住这次机遇,利用社会大环境发展城市小经济。一方面,要积极开发体育商品市场。要重视体育用品市场开发及品牌建设,全力打造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体育用品品牌,增强体育品牌竞争力,力求开创扬州体育用品产业新空间。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挖掘体育旅游市场。扬州瘦西湖、古运河风光带、蜀岗西峰森林公园等自然风景为体育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优厚条件。体育旅游的形式可以包括:自行车、徒步旅游、定向越野等。大力宣传体育旅游事业,有助于促进扬州市体育市场稳健、快速、和谐的发展。此外,还可以扩大健身娱乐服务市场、体育彩票市场、体育竞技表演市场等。

(二)培养并引进体育经营管理人才。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人才水平决定着体育产业的发展及体育商贸市场的繁荣稳定。应根据市场要求,在扬州各高校,开设体育经济学课程,政府对体育产业经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更为前沿的专业知识。不仅如此,还要积极扩大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实行“迎进来、走出去”策略,对人才双向循环、交叉培养。

(三)以政府投入为主,实行多元化投资方式。由于政府的财政毕竟有限,要开拓思路,扩大财路。体育既是一项社会事业,也是一种实业,可以采用经济的办法筹集资金。比如广告、体育彩票、体育赞助等,采取多种措施鼓励社会办体育,全民办体育,开拓体育市场,壮大体育的经济实力。

(四)统筹区域发展,加快农村体育经济建设。农村也是一个巨大的体育市场。随着新农村建设中“生活宽裕”目标的实现,消费观念和健康意识也将不断加强,体育购买力也会有很大提高。2009年,扬州农村人口达到396.4万人,占扬州总人口的4/5,但由于农民传统观念的束缚,文化程度较低,体育消费意识低下,农村体育经济发展缓慢。政府应加大体育宣传力度,“花钱买健康”的必要性得以推广,使得农村与城市体育资源合理配置,缩小两者之间差距。

四、总结

扬州近几年来,体育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全市体育健身娱乐、体育竞赛表演、体育技术培训等体育主体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年提高,市场逐步拓展,社会各界参与体育、投资体育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参考文献:

[1] 韩文星.体育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9.

[2] 鲍明晓.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65-82.

篇3

关键词:桥梁 施工转体技术 发展现状

引言

在桥梁建设中,转体技术的发展拓宽了建桥的范围,可以弥补施工条件的不足。在横跨大江大河的桥梁设计中,转体技术的运用非常重要,可以将桥梁分成两个半跨,当施工完成时可以将跨合拢,是建造大吨级桥梁运用的施工技术。桥梁转体施工是这样一种施工方法,它根据滑道摩擦小的特点,在完成浇筑后,通过转体就位。桥梁转体可以分为水平转体法和竖直转体法,这是因为转动平面的差异。在我国桥梁建设中,桥梁转体技术运用广泛,桥梁建筑比较多。

一、我国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

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四川省就采用了转体方法建设桥梁,从那以后,桥梁转体施工技术开始大量研究。为了进一步满足我国大跨度的桥梁发展,在80年代实验成功了四川省的无平衡重转体施工方法。转体施工技术在我国的斜拉桥和刚构桥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表现在跨线桥的施工上。我国桥梁转体技术无论是在斜拉桥还是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应用方面,都很广泛。从地区分布来看,使用转体施工方法较多的是在我国西南各省。很多高速公路的跨桥建设都采用了转体施工方法,主要目的是减少对铁路、公路的影响。

二、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的特点

1、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的优点

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的运用在桥梁建设中有很多的优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减少了建设成本。桥梁转体是利用桥梁本身的结构来做支撑,可以避免在河道上建设管架,降低钢管等材料的投入成本。其次,有利于确保施工安全。桥梁转体施工主要是采取岸边陆地作业的方式,避免了水上作业的危险性,改善了施工环境,有利于施工的安全。再者,将桥梁转体施工技术控制好,能把握桥梁的外观和质量。而转体施工技术的简单方便的优点,将实际施工周期缩短,提高了施工的经济效益[1]。

2、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的缺点

桥梁转体技术在施工时,有些工艺会比较复杂,这将扩大土建施工的难度。此外,转体施工在结构上不够稳定,这主要是由于转体施工采用比较轻型的结构,导致结构失稳。

三、桥梁转体施工的关键技术

1、球铰的设计与施工

在桥梁建设中,实现其转体施工的关键是球铰,如果桥梁要达到过万的吨位,就必须采用钢制球铰,这是由钢制球铰强度高、摩擦小的优点决定的。然而混凝土球铰比钢制球铰价格低很多,具有很大的发展和推广优势[2]。在施工过程中,主要是把握球铰球面的精准度,正确运用钢制球铰和混凝土球铰。

2、转动系统的布置

转动设备是施工进行的主要要素之一,转动系统主要有牵引系统、防过转及微调系统、测量系统等组成。为了实现大动力、稳定性高的目标,转动牵引系统通常应该用全液压、自动和连续运行系统,在牵引所安装固定之后,应该注意防电、防潮、防湿,以保证使用期间的安全。微系统的调整主要是让转体能够继续运动,之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相关参数。测量系统主要是提供转体数据,提高结构的精准度。

3、转体的稳定性控制

桥梁转体施工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对转动体的倾覆稳定性的控制和拱肋屈曲稳定性的控制。转体施工过程中,当施工支架拆除时,起着重要作用的是自平衡或者配重平衡。当转体施工的桥梁达到承载万吨大体积重量时,测试转体前对转动体的不平衡部分可以有效确保转体过程中的安全。拱肋的稳定是转体施工中又以强调的问题,为了方便施工,通常会采用薄壁结构,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就存在安全隐患。我们可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过计算和施工监控来确保拱肋的稳定性。

四、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的发展前景

虽然我国桥梁施工技术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快。现在,我国的桥梁转体施工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得到迅猛发展[3]。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猛,桥梁建筑的也急剧增加,对于当前大规模施工的前提下,我国的桥梁施工技术仍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结语:

转体施工技术比传统的桥梁施工方法有更多的优点,紧随经济飞速发展的步伐,大体积吨位的桥梁建筑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对桥梁建设的投入也会加大,转体施工技术在我国还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程飞, 张琪峰, 王景全. 我国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 铁道标准设计, 2011 (6): 67-71.

篇4

[关键字]湛江市区 地下水 开采现状 集中 环境地质问题 地面沉降

[中图分类号] P64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222-2

1研究区地下水资源概况

目前,市区供水水源80%来自地下水。由于长期集中和大量开采中、深层承压水,使中、深层承压水由原来的单向径流变成了由漏斗四周向漏斗中心汇集的径流模式,形成了一个人工开采流场,形成了区域水位降落漏斗,且正逐步向北西、南西补给区方向和南三、东海排泄区方向扩大。

2地下水开采现状

2.1地下水开采现状

经过搜集大量有关资料及实地调查,对湛江市区地下水总开采量及中深层承压水开采量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1。

研究区地下水开采逐年上升。尤其是从80年代开始,平均每年以8%~12%速度递增,2000年后地下水开采增速减缓,多年中层开采量按每年5%递增。中深层地下水开采主要集中于赤坎区,霞山区,及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其次为麻章区及湖光区,总和占研究区开采量的80%。深层承压水的开采量占中层承压水开采量的33.3%。

2.2主要地下水开采集中区

以平乐为中心,赤坎、霞山、坡头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内分布有多个自来水厂:湛江市自来水公司平乐水厂、屋山水厂、开发区水厂、霞山水厂、东山水厂、东菊水厂、海滨水厂。总日开采量高达15-25万m3/d。这些水厂以抽取中深层地下水位主,是整个湛江市中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的中心。

湛江临东水厂也是一个较大的集中供水的水厂,是湛江市中层地下水次级降落漏斗的中心。随着湛江发电厂的建成,调顺铁路至许屋一带,将会是湛江市深层地下水次级降落漏斗的中心。

3地下水流场的演变及分析

3.1浅层水流场

浅层水一直未作为集中供水水源,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和农村人口生活,呈点状分散开采,开采量总体较小。埋藏浅,直接接受大气降雨和地表水等入渗补给,至今未形成区域水位降落漏斗,其流场保持天然状态,与地形地貌密切相关,地下水多从地势高处向低处流,平面上形成了以补给区为中心向四周径流。

3.2中层承压水流场

中层承压水自上世纪50年代起开采,开采量随城区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增大。其变化过程如下:20世纪50~60年代,逐渐形成了以龙划水厂为中心的降落漏斗;70年代,区域水位降落漏斗进一步加大,仍以龙划水厂—麻斜一带为中心;80年代起,在麻斜、临东、平乐、南油基地、沙湾、赤坎、调顺等地增加了集中开采点,降落漏斗范围亦向这些地段及四周扩展,漏斗中心逐渐北移至霞山中心水厂;90年代漏斗中心逐渐北移,漏斗中心位于霞山—海滨宾馆一带,至1995年,漏斗中心已由霞山逐渐移到平乐一带,在霞山—麻斜—南油—赤坎集中开采地段形成了一个大的漏斗中心区,漏斗中心水位下降值31.77m,4m降深线已扩大至新圩及东海岛民安、东简等地;从1996年到1999年,开采量有所减少,漏斗中心区水位有所回升,而边缘区仍继续下降,漏斗面积继续扩大,降深线已扩大到太平—西湾盐场—龙安—蔚律一带;2000年后,需水量逐年增大。随着临东水厂的投产,在其周围已形成一个小漏斗。而平岭一带则成为局部分水岭。

3.3深层承压水流场

1973年以前,开采量少,水位变化不大,只在有地下水开采的麻斜、巴东和调顺形成局部小降落漏斗。至1979年,原已形成的几个小降落漏斗逐渐连通,形成区域水位降落漏斗,漏斗中心分别在霞山—麻斜—巴东—调顺;至1985年,中心孔水位下降值15.08m,降深10m界线已到达了赤坎、调顺、麻斜、巴东、北月、陈铁等地;至1990年,漏斗中心逐渐北移至平乐—南油一带;1995年,-6m标高等水压线已扩至西部的麻章—平岭、东部的南三巴圩一带;1996-2000年各监测点位的水位较为平稳,部分监测点水位略有回升;2000-2009年各监测点位的水位较为平稳,其中2004-2007年水位略有下降,降幅3-5m。

综合分析历年长观孔水位监测资料,认为影响地下水流场变化的因素主要为开采量,其次为地下水的开采方式及水文地质条件,另外潮汐及降水量也影响着地下水流场的变化。除人为开采导致水位形成降落漏斗外,许多因素也能引起地下水位的降低。如河流人工改道;修建水库、筑坝;新建、扩建水源地;道路硬底化范围的增加;修建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的降水工程、改良土壤等都能使地下水位下降,甚至形成局部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

4地下水开发过程中引发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湛江市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已有50多年历史,由于长期以来对中、深层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地下水位大幅降落,引发了水资源衰竭( 地下水位区域降落漏斗)、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

4.1地下水位下降

湛江市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已有50 多年历史,中层承压水和深层承压水为城市供水的开采层位,由于开采井布局的不合理及大量集中开采,集中开采区已明显出现地下水资源衰竭现象,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并最终形成了区域水位降落漏斗。中、深层承压水的区域水位降落漏斗分别于1965年和1974年形成,并在尔后地下水的不断增采中扩展,尤以近20年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加而逐渐扩大。目前,降幅超过2 m 的漏斗面积已超过1 000 km2,漏斗中心水位已低于海平面21m; 漏斗影响范围(半径) 已超25km,且正逐步向北西、南西补给区方向和南三、东海排泄区方向扩大,其中南西方向已超过35 km; 深层承压水降落漏斗扩展速度比中层承压水降落漏斗更快。

4.2地面沉降

4.2.1研究区地面沉降发展过程

湛江市自50年代和70年代中期开始大量开采中、深层承压水,开采量随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日益增大,开采范围和开采深度也不断地扩展和加深。湛江市地面沉降最早发现于1984(第Ⅰ期)年,此后于1989(第Ⅱ期)、1999(第Ⅲ期)、2001(第IV期)年又进行了三次地面Ⅱ等水准测量。湛江市1984-1989 年地面沉降速率达11.9 mm/a,沉降量10-20 mm,最大沉降量59.7mm ( JC72),累计沉降量以原已形成的2个沉降中心潜水学校与沙湾较大,潜水学校为139.6 mm,沙湾为136.9 mm;1989- 1999年地面沉降速率达4.95 mm/a,沉降量为10-30mm,最大值为49.5 mm( JC18) ,累计沉降量仍以潜水学校和沙湾最大,分别为175.8 mm 和168.4 mm;1999-2001年除滨海平原软土分布区继续沉降外,西部内陆地区相对较稳定或略有抬升,沉降量多小于10 mm。不同时期各沉降中心的沉降量和沉降率不同,发展趋势也有明显差异。赤坎沙湾、霞山潜水学校和湛江化工厂3 个地面沉降中心的地面沉降速率经历了由慢-快-慢的发展过程,目前正处于缓慢沉降期; 铺仔圩沉降中心和霞山儿童公园附近的沉降速率由慢变快,尤其在1999- 2001年间,沉降速率成倍增长,目前正处在高速沉降期。总体上地面沉降仍在继续发展。

4.2.2研究区地面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区地面沉降幅度相对较小,影响因素多,机理较复杂,沉降中心与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中心不甚吻合。但是总体上,湛江市地面沉降是由于大量开采中深层承压地下水引起的含水层水头变化(图1),导致土层(包括含水层、软土层、硬土层)中的孔隙水发生变化,引起土层承受的上覆地层的有效应力改变而产生的土层压缩造成的。

除此之外,区内的地形地貌,岩土层性质(表2),区域地壳运动,建筑荷载等均是地面沉降的影响因素。

篇5

关键词: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产业结构;金融市场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06-0014-06

马克思经济理论认为,虚拟经济产生于实体经济,其发展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实体经济的存在与规模决定虚拟经济的存在与规模[1]。市场经济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作为重要支撑的经济形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和谐关系及发展的动态波动对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至关重要[2]。然而,由于虚拟经济市场上普遍存在的投机心理及虚拟资本的独立运动规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常出现背离情况,当虚拟经济发展过度膨胀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过度失衡时,就可能形成泡沫经济而引发经济危机[3-5]。2007年开始缘于美国次级贷款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受到了重创,国际经济面临萎缩和衰退。由于我国与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而这场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蔓延,表现为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延伸,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从经济层面向社会生活传导。

江苏省作为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大省,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求实创新,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开创了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的经济发展格局。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冲击,出口下降、就业形势严峻、工业利润率下滑等,江苏省所受的影响也较大,2008年11月,江苏省省长罗志军分析,当下要高度重视“三个传导”,即国际金融风险向国内传导、虚拟经济风险向实体经济传导、中小企业困难向上游资源型大企业传导。为有针对性地降低危机的负面影响、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008年末开始,江苏省陆续出台减轻企业负担、缓和就业形势、保持社会稳定等各项政策法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引起国内外对经济发展的深思。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江苏省如何更好地发展本省虚拟经济,降低虚拟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其有效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内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江苏省实体经济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笔者在分析1978年以来江苏经济整体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分析2007年开始的全球金融风暴对江苏省实体经济发展各方面造成的影响,以进一步理清江苏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产业结构变化

1978年以来,江苏省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一产业及第三产业的变化尤其显著。图1反映了1978-2009年主要年份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变化情况。由图1可看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第二产业的比重经历了不断波动的过程,但基本稳定在50%-60%;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上升态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19.8%大幅上升至2009年的39.2%。1990年江苏省GDP为1 416.5亿元人民币,2007年已达2 5741.2亿元人民币,2008年江苏省GDP为30 312.61亿元人民币,2009年达34 061.19亿元,同比增长12.4%。综上可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GDP整体水平不断上升,目前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显比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大。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外贸及外资发展情况

随着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江苏外向型经济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进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456.38亿美元上升至2007年的3 496.71亿美元。2008年江苏省进出口总额增至3 922.7亿美元,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超过90%,2008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至251.2亿美元,外资依存度约为6%。金融危机爆发后,除少数月份外,江苏省单月出口同比增长率均低于往年。2008年9月以来,出口形势进一步恶化,2008年11月、l2月单月出口同比均呈负增长,2009年1月达-19.1%。2009年外贸出口累计降幅从第一季度的24.5%收缩为全年的16.3%。2009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5%,拉动经济增长-1.3%,显示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严重不足。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和江苏省境外直接投资也明显减少。2008年江苏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减少1 780户,投资总额减少29.16%,注册资本减少21.9%。2007年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52个,比2006年增长14.9%;2008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仅232个,比2007年下降7.9%。

二、江苏省虚拟经济发展情况

江苏省虚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金融业的发展,对整体虚拟经济规模的壮大起到显著推动作用。江苏省计划“十一五”末,使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10%,使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从金融业的行业结构发展、贷款规模及证券市场等的发展情况均反映了江苏省虚拟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金融业整体行业结构发展情况

目前,银行业仍占江苏省金融业的主导地位,证券业份额也迅速提升,银行、证券及保险业分业经营体制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迅速扩大。根据现有数据,2007年江苏银行业实现增加值932.11亿元,同比增长16.4%;证券业和保险业增加值分别为201.06亿元和59.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5.2%和20.0%。2007年江苏金融业增加值达1 202.1亿元,大大高于GDP增加值增速。2004年以来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持续上升,2007年所占比例达到4.7%,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具体如表1所示。随着金融业增加值提高,金融业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也随之加大。2007年金融业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4%,拉动经济增长1.3%,分别比2006年提升4%、0.6%。金融业增加值的持续上升,反映出江苏省虚拟经济整体规模的扩大。

(二)贷款规模情况

从贷款规模看,1996-2009年,江苏省多数年份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7年末,江苏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30 450.54亿元,同比增长17.7%,比年初增加4 590.94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22 092.10亿元,同比增长19.5%。2008年12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6 160.7亿元,比年初增加4311.2亿元。2009年末为35 296.7亿元,同比增长34.9%。图2显示了1996-2009年江苏省贷款规模增速与全国贷款规模增速的对比情况。从图2可看出,1996-2009年的多数年份,江苏省贷款规模增速均高于全国贷款规模增速。

(三)证券市场发展情况

随着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和新《证券法》的实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2007年江苏全年证券经营机构股票交易额及期货经营机构交易额分别为74 716.6亿元、35 72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7.1%、109.5%。2008年证券经营机构股票交易额为37 331.9亿元,同比下降50.04%,期货经营机构交易额为54 109.53亿元,同比增长51.46%。2009年证券经营机构股票交易额72 659.7亿元,同比增长94.6%;期货经营机构交易额为91 637.4亿元,同比增长69.4%。比较2008年江苏省与全国股票流通市值与GDP的比值(如表2所示)江苏省的比重为6.96%,而全国的比重为40.02%,江苏省的这一比值水平远低于全国的水平。可见,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江苏省证券交易增速明显降低,2009年证券交易总额上升,但交易额增速较2007年仍较低。

三、江苏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灰色关联情况

在对江苏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为从整体上分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将对江苏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灰色关联是指事物之间的不确定关联。该分析方法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作为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不要求样本服从某个典型的分布,不要求各因素数据与系统特征数据之间呈线性关系或彼此无关,适宜用于二元系统间的整体动态分析,此外,可以尽量减少由于统计原因带来的数据灰度干扰。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缩。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一)灰色关联模型

灰色关联模型中包括对灰色绝对关联度、灰色相对关联度的计算模型,在灰色绝对关联度及相对关联度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可进一步进行灰色综合关联度的计算。灰色绝对关联度的模型如下:

设系统行为序列Xi=(xi(1),xi(2),…xi(n)),D为序列算子,且

xiD=(xi(1)d,(xi(2)d,…xi(n)d)

其中,xi(k)d=xi(k)-xi(1),k=1,2,…,n,则称D为序列始点零化算子,xiD为始点零化像。记为:

xiD=Xi0=(xi0(1),xi0(2),…xi0(n))

设系统行为序列Xi=xi(1),xi(2),…xi(n)),D为序列算子,且

xiD=(xi(1)d,xi(2)d,…xi(n)d)

其中,xi(k)d=xi(k)/xi(1),xi(1)≠0,k=1,2,…,n,则称D为序列初始化算子,xiD为初始化象。记为:

xiD=X′0=(xi′(1),xi′(2),…xi′(n))

设X0与Xi为长度相同的时间行为序列,而

X00=(x00(1),x00(2),…x00(n)),Xi0=(xi0(1),xi0(2),…xi0(n))

分别为X0与Xi的始点零化像,则:

S0=■x00(k)+■x00(n),

S1=■xi0(k)+■xi0(n),

si-s0=■(xi0(k)-x00(k))+■(xi0(n)-x00(n))

设X0与Xi为长度相同的时间行为序列,则X0与Xi之间的灰色绝对关联度为:

?着oi=■

设X0与Xi为长度相同的时间行为序列,且初值均不为0,X′0与X′i分别为X0与Xi的初值像,则称X′0与X′i的灰色绝对关联度为X0与Xi的灰色相对关联度,记为?酌oi 。

(二)灰色关联度计算

根据对江苏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为考察虚拟经济各主要代表变量与实体经济代表变量的影响程度关系,进一步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根据江苏省实际发展情况,虚拟经济各主要代表变量选取M2、贷款规模(dk)、证券交易量(zq)、期货交易量(qh)、保费收入(bx),实体经济主要代表变量选取江苏省GDP。为保证所选变量数据统一口径,选取1998-2008年的年度数据作为样本区间,所选数据均来自历年《江苏统计年鉴》、中国咨询行数据库、江苏省统计局网站等。尔后分别计算了样本区间内江苏省虚拟经济各主要代表变量与实体经济代表变量间的灰色绝对关联度、灰色相对关联度及灰色综合关联度。表3为灰色绝对关联度计算结果。

从表3灰色绝对关联度的计算结果可看出,虚拟经济主要代表变量中贷款规模与实体经济代表变量GDP的灰色绝对关联度最大达到0.9763,M2与GDP的灰色绝对关联度次之达到0.8481。相比较看出,期货交易量、保费收入与GDP的灰色绝对关联度较低。其中,保费收入与GDP的灰色绝对关联度最低,其值为0.5144。整体上看,贷款规模、M2、证券市场与GDP间的灰色绝对关联度较高。为增强判断的准确性,进一步进行灰色相对关联度的计算,并最终计算出江苏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综合关联度,以进行整体综合分析。表4为虚拟经济各主要代表变量与实体经济代表变量间的灰色相对关联度的计算结果。

从表4可看出,灰色相对关联度中,M2及贷款规模与GDP的灰色相对关联度相比较于其他虚拟经济代表变量与GDP的相对关联度高,其中贷款规模与GDP的相对关联度最高,达到0.8505,其次是M2与GDP的相对关联度达0.8258,期货交易量与GDP的灰色相对关联度最低达0.5451。在计算灰色综合关联度时,考虑本文侧重考查虚拟经济的变化率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则对灰色绝对关联度和灰色相对关联度各赋予40%、60%的权重,最终计算出贷款规模与GDP的灰色综合关联度结果为r(dk,gdp)=0.90082,其余依次为r(M2,GDP)=0.83472,r(zq,GDP)=0.7206,r(qh,GDP)=0.6139,r(bx,GDP)=0.65456。从虚拟经济各代表变量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情况看,得出的判定结果为r(dk,gdp)>r(M2,GDP)>r(zq,GDP)>r(bx,GDP)>r(qh,GDP)。

结合灰色绝对关联度、灰色相对关联度及灰色综合关联度的计算结果可看出,江苏省虚拟经济发展中,贷款规模与M2要素与实体经济GDP之间具有较高的关联度,相对地,证券交易量、期货交易量及保费收入与GDP的关联度较低。从江苏省实际情况看,为进一步促进经济回暖,需继续有针对性地扩大信贷投放力度,尤其须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进而有效推动就业率的提升,以利于改善民生。从表4的数据可看出,目前江苏省金融市场发展股票流通市值与GDP的比值远低于全国的水平,为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完善,提升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效应,需采取有效措施规范资本市场、促进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减少金融市场风险,有效地推动江苏省虚拟经济发展。

五、结论及建议

从江苏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现状看,2009年江苏省GDP同比增长12.4%,2009下半年以来进出口与出口总额降幅收窄,分别比上半年降低11.6%、8.5%,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说明后危机时期随着国际形势逐渐转好及我国经济持续回暖,江苏省实体经济发展也逐步回升,有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复苏。虚拟经济规模中尤其是证券交易量占GDP的比重仍较低,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等与实体经济的灰色关联度相对较低,在国家推出“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制度的背景下,江苏省需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地促进江苏虚拟经济发展,发挥对实体经济的积极效应。针对江苏省目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情况,对两者的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在经济整体运行中,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根据对江苏省实体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江苏省经济发展目前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是加快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由于产业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是市场机制及政府调控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具有自身的局限性,需政府制定和实施配套的产业政策以弥补市场竞争缺陷。目前江苏省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及部分较发达地区的水平,其制约了产业结构的整体提升,因此,为引导江苏省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信贷、价格等经济杠杆,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发展新兴服务业,优化工业结构水平,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

(二)优化投资结构,扩大内需,降低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依存度

目前江苏省经济回暖态势逐渐稳固,但由于世界经济整体复苏的基础仍比较脆弱,外需规模仍较低,江苏省作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省份,金融危机对其进出口贸易直接造成影响,进而进一步影响到2009年出现净出口负拉动经济增长现象。面临此次金融危机的袭击,国家采取了“四万亿元”救市措施,相应地,江苏省为配合国家的经济刺激措施,也提出2010年以6 500亿元政府性投资带动社会投资2.5万亿元的目标,以此促进江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借此契机江苏省需积极优化投资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内需的持续均衡增长,降低对外贸易依存度,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升经济发展整体水平。

(三)江苏省虚拟经济发展过程中,需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及注重外部环境建设

虚拟经济为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其发展规模需与实体经济发展情况相匹配,同时,需注重虚拟经济发展的适度原则,理顺虚拟经济的运行规则、监管方式、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更好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外部环境建设中,江苏需根据本省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以使虚拟经济参与主体更快捷地获取对方真实信息,减少风险;合理规划及完善虚拟经济市场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服务、协调、公证及监督职能;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利用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交易费用、减少交易时间、扩大经营空间、提高交易速度、创新交易产品,同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双赢[6]。

(四)江苏省虚拟经济发展需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密切相连,并注重自身创新

注重发展与实体经济联系密切的虚拟经济,尤其是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主要金融市场。此外,由江苏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灰色关联分析可看出,以期货市场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度较低,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有效抵御外部经济风险,推动江苏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需根据江苏省实体经济发展的合理需求,有针对性地扩大虚拟经济发展的广度及深度,在风险可控、有助于全局性目标实施的前提下,鼓励适度的金融创新活动,为企业提供更多有效的防范和转移风险的工具,采取相关举措有效支持虚拟经济创新品种的开发及应用,以期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刘骏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2]成思危.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J].管理评论,2003,(1).

[3]Chang T.Y.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Mainland China: A Note on Testing Demand Following or Supply Leading Hypothesis.[J].Applied Economic Letters, 2002, (9):869-873.

[4]刘骏民,王国忠.虚拟经济稳定性、系统风险与经济安全[J].南开经济研究,2004,(6):32-39.

[5]王爱俭,陈杰.中国虚拟经济规模适度性研究[J].财贸经济,2006,(8):16-20.

[6]宋文鲁.关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解析[J].上海投资,2009,(4):29-32.

Study 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Fictitious Economy and Real Economy

Liu Chuanzhe, Zhou Yingying, Chi Chen

(School of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China)

篇6

关键词:商业地产经济;现状;发展趋势

一、目前我国商业地产经济的发展现状

商业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之一,由于商业地产业上下游关联的产业链条广泛,一直以来商业地产业都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优先环节。一直以来,每一个地方经济实体都把发展商业地产业作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先发展产业,这一方面引导促进了我国商业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另外一方面过度的产业引导也使得商业地产业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我国商业地产业在历经将近10年的快速发展趋势后在近期呈现出发展速度大幅度下滑甚至个别地区倒退的局面。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刚性住房需求与投资性住房需求不断强劲,加之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商业地产业经历了10年的黄金发展期,这一阶段商业地产业呈现出高速增长,高利率的产业状态。这一方面是因为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投资性甚至投机性资金主导了一部分商业地产市场的走势,同时大量城镇化的新增人口刚性住房需求巨大,短时间内得不到有效满足,加之国家货币政策持续宽松,造成市场资金流动性充裕,进一步放大了商业地产的需求。

其次,快速发展的商业地产市场的超额利润使得许多不具备商业地产开发资质的企业进入了商业地产市场,造成商业地产市场企业质量良莠不齐。房价的过快上涨也促使了更多的土地以各种形式流入到商业地产市场,一些林地,农耕地也通过非法的变更土地性质开发商业地产,使得我国本来就匮乏的土地资源更加不合理利用,很多情况下的强拆,强占行为也引发了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二、我国商业地产经济的发展趋势

首先商业地产业的高速增长已经不存在,未来商业地产将会持续下行发展。中国家庭购房主要需求仍然来自投资性需求,但由于大量空置房的存在,同时商业地产市场将在未来5-10年持续处于下行趋势,目前已不是买房投资的好时机,未来真正健康的商业地产市场将是改善型需求为主。未来我国商业地产市场将持续缓慢下行。

第一,产业利润的下降促使商业地产企业多元化经营。

在传统住宅行业面临拐点的前提下,商业地产企业多元化经营趋势明显加快。商业地产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一方面围绕商业地产的不同行业进行布局,包括商业、养老和文化旅游地产。另一方面,商业地产企业积极参股或控股其他行业,实现主业的多元化或彻底转型。由于行业的竞争力度逐渐加大,中小房企的多元化经营趋势将加快。未来,大型商业地产企业的转型也将逐步落地。

第二,投资性买房需求较少,未来房价由市场决定。

房价的问题一直以来牵动着几乎所有国人的目光和神经。按照一般的经济学原理,商品的价格短期内由供求关系决定,长期主要由其成本因素决定。但在中国,除此这外,政策因素不仅不能忽视,有时还起着主导作用。十后,新一届政府坚持放开市场无形之手,用好政府有形之手,有目的地让市场规律发挥基础性作用。政策因素减弱后,根据每个城市或区域的住房供求状况、城市化推进节奏、家庭收入改变的情况等因素判定房价短期内的升降;按照土地价格、建材价格、劳动力和管理费水平、资金成本水平等房价构成的成本因素变化趋势,判断房价的中期甚至长期的走势。

第三,创新与互联网将是商业地产业发展的动力。

互联网正在改变各个层面的传统行业。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思维方式,几乎各个行业的商业模式、管理方式等商业生态系统逐步发生着变化。开发商未来将要学习如何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从客户需求的角度规划企业的经营行为。在行业不断细分的趋势下,按揭贷款证券化、土地银行、住宅银行、社区银行离我们不再遥远。围绕客户资源整合和服务模式创新的金融产品也将层出不穷,一个商业地产金融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已经到来。

三、结论

虽然我国商业地产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整体趋于缓慢下行,但这是一个产业从野蛮发展到健康发展的必然过程。未来政府和商业地产企业更多的应该是抓住市场的力量,避免过度政策性干预,努力做到调整结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商业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之一,不仅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有效,也许商业地产行业本身的规范和竞争,在这个基础上我国商业地产业才能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姬建朝.我国商业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外资,2012(07):74.

[2]戴胜兰.我国商业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现代经济信息,2012(11):279.

篇7

关键词:金融体系;实体经济;关系;反思

引言

对经济领域的发展来说,金融体系的存在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理论与实践在经济转型中也占据着主要地位,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金融体系能够将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发展规律呈现出来,给未来经济发展的预判提供条件,还能够体现出当前经济市场发展的势头,为一些金融股票的价格波动作出实时的体现,体现实体经济以及金融体系的发展状态。

1、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基本概念

1.1金融体系的概念

金融体系的的概念主要是反映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经济模式,包含经济领域的各种经济活动状况。此外,虽然金融体系大多是为了反映一个国家当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发展模式,但是由于每个国家的国情并不相同,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消费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导致不同国家的金融经济体系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形态。金融体系从宏观价值来看,可以把它当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框架,由许多因素共同组成,企业想要谋求较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对经济框架的形成有一个十分透彻的了解,方便全局的发展。

1.2实体经济的概念

在我国现在的发展中,虽然给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许多较好的条件,但是实体经济的发展依然还是国民生活中的主体经济。它包含的领域颇多,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等等,以物易物或是金钱的正当交易等等,对人们日常的生活需要提供最基本的条件,并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中,提升国民的生活水平和物质享受。

2、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发展现状

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时期,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给经济的发展与形式转变提供了非常有效的作用,也转变了原本轨迹中的经济发展,影响;额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推动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由分离状态逐渐转变为融合。从深层面来看,其实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是较为复杂的,因为其中所包含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就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实体经济的发展已经逐渐开始有了较好的发展苗头,通过与金融体系的完美融合,将二者的优势完全激发出来,推动我国金融经济的不断进步。但是由于目前的金融信贷的发展又渐渐的开始导致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趋向分离状态,因此还需要金融行业与实体经济的不断完善,不断磨合,达到完美融合。

3、促进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有效措施

3.1促进金融体系的发展,为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准备

在经济的发展中主要就是以市场的经济需求为主要发展导向的,因此,实体经济在其中充当的作用是主要的,而金融体系的健全就是为了促进实体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稳步快速的发展。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也是相互依存的,实体经济的发展是需要金融体系的完善与健全来作为发展的根本的。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将实体经济不断发展的资金投入金融体系中,一方面扩展金融体系的规模,另一方面还能够壮大实体经济的发展实力,激发市场中的金融需求,推动实体经济的有效发展,也给国民经济带来可持续发展。

3.2发挥实体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需要实体经济将自身的发展能动性和积极性全面的体现出来,在充实金融体系的同时活跃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推动金融体系的稳步发展,相互促进。另外,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时刻注意经济需求的转变,时刻准备转型发展。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中还应该与时代的发展接轨,激发实体经济的发展潜力,更进一步的促进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完美结合。在国民经济的不断运转过程中,要想完善金融体系的结构就需要实体经济充分的发挥自身创造经济收益的能力,不断的壮大金融体系的力量,从根本上解决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缺乏的问题,利用资金累积的方法来拓宽实体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领域,为金融体系的融资手段做出贡献,创新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3.3实行金融体系自由化改革

对金融体系的自由化改革能够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增进自身体系的同时也能够更进一步的推动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进行自由化改革的发展也是利用政府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的经济手段,稳定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带动实体经济的进步,从而提高实体经济带给社会的经济收益,增加我国的经济实力。

3.4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

资本市场的改革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其实是较为重要的,它能够带动资本市场在发展过程中摒弃自身的缺点,发挥自身的长处,推动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稳定波动的经济市场,给以后经济市场的发展前景提供方向,推动经济的整体发展,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

篇8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展示了虚拟经济过度发展的巨大危害。当虚拟经济的发展严重超过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使得虚拟经济偏离实体经济而形成经济泡沫时,就可能引发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进而危害到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市场化改革之后的股票指数、金融相关率、GDP等指标的对比,分析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变动情况,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研究探索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二者之间的适度关系,并针对我国的现实状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金融危机;金融相关率

1. 问题的提出:经济虚拟化的普遍化

经济虚拟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并且这种虚拟化逐渐出现独立于实体经济的态势,即所谓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背离。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虚拟经济(主要表现为虚拟资本)的规模远远超过实体经济的发展规模,虚拟经济已经不是实体经济的附属品,而是在经济中渐居主导地位。

以美国为例,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带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美国的GDP不再主要由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创造,而主要是由金融和房地产服务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创造。

在50~60年代,美国作为世界工厂,其传统经济所创造的GDP占其GDP的比例为40%~50%,其中,制造业创造的GDP占美国GDP的比例为25%~27%,金融与房地产服务业创造的GDP只占美国GDP的11%~14%。虚拟经济(金融、保险和房地产服务业,职业服务业)创造的GDP占比不过为14%~19%。70年代以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传统实体经济份额逐步下降,虚拟经济的份额逐渐上升,一路上涨。到2009年,美国传统实体经济创造的GDP占美国总GDP比例已经下降到26.87%,制造业下降到11.22%,金融房地产服务业的GDP比重占到21.53%。2009年,美国虚拟经济创造的GDP已经超过美国总GDP的1/3(33.58%)。美国经济不再依靠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来支撑了,而是靠金融、房地产为核心的虚拟经济来支撑,金融(保险)、房地产和职业服务业(高端服务业)成为美国新的三大支柱产业。

我国作为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经济的虚拟化程度较低,传统的实体经济依然是我们的主要经济支撑,但是虚拟经济的发展速度依然在加快。我国从1991年到2011年,金融相关率指标从0.89上升到1.8。

2. 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现状

在本文的研究中,基于我国现行的统计数据情况,为了便于数据的采集,采用M2与GDP的关系来说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偏离度。用金融相关率指标来衡量虚拟经济,用GDP指标衡量实体经济。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主要是证券市场)是在90年代初进入逐步的规范化发展阶段,所以本文采集了从1991年2011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从1991——2011年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表现出以下特点:

(1)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存在明显的背离。M2和GDP总量呈逐年上涨趋势,而货币供给量增长量远远超过GDP增长水平,上证指数总体趋势上升,但其波动程度与GDP增长率出现严重的背离。在2000年至2005年、2007至2008年、2009年至2011年这三个阶段,广义货币供给量和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明显上升,而上证指数出现大幅下降。

(2)虚拟经济围绕实体经济上下波动,波动幅度远远超过实体经济,并有大起大落现象。上证指数变动率均值为22.66%,M2增长率均值为20.25%,GDP增长率均值为10.41%。由于我国货币供应量的统计方法在1993年和1997年分别进行了调整,所以,该指标1997年以前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在1997年——2011年的15年间,M2增长率最高是2009年的27.68%,最低是2000年的12.3%;GDP增长率从1991年——2011年的21年里,最高是14.2%,出现在1992年和2007年,最低是1999年的7.6%。上证指数上涨幅度最高的几年分别是:1992年上涨了166.57%、1996年上涨了65.15%、2000年上涨51.73%、2006年上涨130.43%、2007年上涨96.66%、2009年上涨79.98%;下降幅度较大的年份有;1994年和1995年,分别下降22.3%和14.29%;2001、2001、2004年,三年分别下降20.62%、17.52%、15.40%;2009、2010、2011年,三年分别下降65.39%、14.31%、21.68%;同期GDP增长率最低是7.6%。三个指标的方差分别为:3436.22、41.79、4.32。可见,虚拟经济波动幅度远远超过实体经济。

(3)虚拟经济(上证指数)缺乏对实体经济的反映功能。例如,2008年,GDP上涨9.6%,而上证指数下跌65.39%,同期广义货币供给增加17.82%。2011年GDP上涨9.3%,居世界前列,而上证指数下降21.68%,全球倒数第二。2009年,GDP上涨9.2%,与其他年份相比增长幅度有所放缓,但当年的上证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却上涨了79.98%。金融市场对经济反映功能的弱化这一现象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之后表现的更加突出。

(4)货币供给系数(金融相关率)过高,与美国相比存在较大差异。根据货币需求的单项挂钩理论,我国的M2增长率变化较大,只对比1997年调整之后的数据,2009年最高达到27.68%,2000年最低,12.3%。如果对所有样本进行简单的算术平均计算,货币供应系数达到1.99,即GDP每增长1%,广义货币供给量最少要增加1.99%。美国的货币供应系数(前文的金融相关率)平均约1.1。相比之下,我国的货币供应增长速度过快。金融相关率这一指标的高低,直接表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偏离程度。货币供应系数高,表明经济中的虚拟经济程度高,经济中可能蕴含着较高的泡沫及危机的可能。

3. 结论与建议

虽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已经呈现经常性和普遍性的特征,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仍具有双刃剑的作用,在为其带来收益、促进其发展的同时,也有隐藏着巨大泡沫、带来危机的可能。由本文的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研究确定涵盖衡量虚拟经济指标的政策目标。虚拟经济的发展已经逐渐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虚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础,因此,以往仅限于调节实体经济的经济政策,已经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必须扩大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把虚拟经济纳入的经济政策的目标体系之中,这样菜啊能更有利于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保证整体经济的稳定和协调发展。如考虑将股票市场的相关指标纳入中央银行的统计和调控指标内。

第二,确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浮动范围。根据前面的分析,金融相关率应当作为衡量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程度的指标,要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做到良性互动、健康发展,就必须使金融相关率指标定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波动。(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大学经法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凌岚,王学鸿.虚拟经济视野下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启示[J]生产力研究.2011-2

[2]兰日旭,张永强.历次经济危机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的量化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3

篇9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金融与经济关系;金融体系建设

[DOI]10.13939/ki.zgsc.2015.43.021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建设与发展,金融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金融体系与金融企业规模的不断完善与扩大,使中国金融行业的生产总值也在大幅度提升,金融行业的国际地位也不断的提高,但是在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一部分产业及金融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错误发展倾向,这就给金融行业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与危害,所以及时把握金融业的正确发展方向,处理好经济与金融行业的发展关系,才能真正促进中国经济的长久发展。

1 金融行业与经济发展关系

1.1 金融业是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核心

金融业是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核心。核心指事物的中心,核心事物在整个事件的发展中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占有主导地位,现代经济主要是指市场经济发展相对成熟的时期,在发展中具有很强的科技性以及完备的法律法规制度等基本特征,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整体发展较为平衡的发展阶段。金融行业是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核心,在中国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他的市场经济发展因素无法取代其核心地位[1],因而使其掌握着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趋势,支撑着中国现代经济的有序发展。

1.2 现代经济是金融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行业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其地位也有很大的差别。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向市场经济的转化,金融业在经济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所以,金融行业的发展要根据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二者之间的经济因素要保持相应的平衡,才不会引起经济危机,真正促进经济发展。

1.3 中国经济发展还未进入现代经济发展阶段

金融业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这个过程需要长时期的探索与研究。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实施,其经济的总体水平也在不断的上升,经济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是中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经济的发展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还存在很大的距离,所以中国必须要对自身的经济状况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不和谐因素进行正确的认识,不断地完善经济发展体系,真正促进自身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不断转化与发展。

1.4 现阶段中国不应将金融行业的发展作为经济的发展核心

根据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现状而言,其经济还未真正地进入现代经济发展阶段,所以为了将金融业的发展风险降到最低,中国还不应将其作为经济的发展核心。

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实体经济,虽然目前中国还不应将金融业作为其经济发展核心,但是金融业在经济方式转变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等领域中,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如在资源配置方面,以及促进经济稳步发展中都有一定的作用。

2 中国金融行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资本向金融行业大量渗透

近年来,由于金融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各个行业的产业资本逐渐向金融行业渗透,导致中国部分产业资本在发展中出现逐利或者投机取巧的现象,导致企业经济与主业发展方向逐渐偏离,这样不仅不利于企业资本经济的融合,导致企业不能真正的做大做强,同时还会加大企业的资本风险,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

2.2 政府对金融业的发展具有盲目性的认识

现阶段,中国已经有很多城市提出建立城市金融中心的想法以及设计规划,但是根据中国当前经济以及金融业的发展现状,显然政府在对金融城市的设计规划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认识。一方面政府在对金融城市建设过程中,金融业难免会与现有经济存在设施设备以及功能划分的重叠,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不利于该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过度的重视金融行业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文化等软实力的建设,这就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2.3 炒作风潮日渐严重

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中出现了大量非正常的过度炒作,这就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平衡发展,如对农产品的大肆炒作,严重扰乱了农产品经济的平衡发展,影响了市场价格以及人民群众的切身经济利益。炒作风潮是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表现,不管是普通的劳动者还是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不重视对资本的积累以及投资,都想通过炒作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这样不但会逐渐影响中国经济实体的发展,还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

3 正确处理中国经济发展中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

3.1 对金融行业的经济地位进行严格的定位

金融行业本身属于虚拟经济行业,与实体经济行业存在很大的差别,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并不具备将金融行业置于核心地位的条件,但是它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3]。在“十二五”规划政策中,政府就对金融业的地位进行了相应的规范,其要求发挥大型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并对中小型金融机构进行相应的发展,不断地推动科技以及绿色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对金融产品以及金融发展模式进行相应的创新,可以充分发挥金融业的融资、证券等服务功能。现阶段,中国不应过分强调金融业的产业作用,而应该重视金融业的制度作用,不断发挥其先导作用,不断实现经济发展的主动性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逐步促进国家经济的增长。

3.2 不断推进金融体系的多元化建设

现阶段,中国金融业的发展现象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金融行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地域不平衡性,东部等发达城市的金融建设远远领先于西部等落后地区的金融建设;另一方面,金融参与企业的市场地位有很大差别,大型企业获得金融服务的渠道以及方式要比普通公众简单以及便利得多,因而这种不均衡的格局会逐渐阻碍国家经济发展。

所以,我国应该不断地促进金融业体系的多元化建设,不断地促进不同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形态的共同发展,这样,会大大提升弱势群体的经济地位,不断促进金融市场准入的便利性。同时政府还可以对相关政策进行完善,不断出台激励政策以及优惠政策,促进金融体系的多元化建设。

3.3 充分发挥金融业对国家战略措施的影响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中国要想在国际上立足,就必须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金融业的发展是综合国力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对金融业方面的改革中,本国要重视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不断深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不断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从而不断扩大中国在国际中的经济以及金融的利益空间,加快金融业的改革,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实力。

4 结 论

金融行业作为中国现代经济的功能核心,不断地影响着其经济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水平,因而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国应该对金融业以及国家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认识进行不断地更新完善,厘清经济发展中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仲深.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结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2012.

篇10

摘 要 由于金融管制,近年来中国影子银行迅速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影子银行发展对中国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监管政策建议。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管制 监管

影子银行指那些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行使部分传统银行功能,但运作模式、交易方式、监管制度等与传统银行完全不同的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运作机制的总和。

一、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

1.中国影子银行的类型

影子银行体系主要有四类融资形式,一是银行的表外业务,二是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三是政府相关部门核准或报备的专业性公司,四是民间金融组织。

2.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近年来迅速扩张,目前已具备相当规模。2012年通过银行提供的影子银行规模包含银行理财产品4.2万亿,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1.12万亿,委托贷款6.5万亿。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影子银行规模4.6万亿,小额贷款公司5330亿,典当公司和3000亿。通过非金融机构提供的影子银行规模为私募基金5000亿,民间借贷4万亿。据此估算,2012年中国影子银行总体规模约为21.75万亿,占中国GDP的41.88%。

二、中国影子银行产生的原因

中国影子银行系统的兴起和扩张主要源于融资方、投资方和投融资中介三方面的旺盛需求。

1.融资方

中国影子银行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国家严格的金融控制尤其是利率管制导致正规金融不能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于是影子银行填补了金融市场空白。

银行以风险高,还款能力差为由不愿贷款给中小企业,导致中小企业大量的资金需求通过正规渠道得不到满足,民间借贷因此迅速发展起来。同时在央行信贷额度管制和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信贷资源难以通过传统银行在经济主体中形成均衡分配,一些重点调控行业资金需求量大,传统信贷受监管约束无法满足其融资需求,因此这些企业只能通过其他融资渠道获得资金,这是影子银行迅速扩张的重要动因。

2.投资方

当前通货膨胀造成银行实际存款利率为负,资金所有者不愿意将资金存入银行,而影子银行顺应了居民对更高回报率的需求,为获取更高收益,大量银行存款逐渐脱离传统银行信用渠道,转移到理财、基金等金融产品上,使得理财产品规模高速增长。

3.投融资中介

为了规避央行的信贷管制,一些金融机构把信贷业务从表内移到表外或通过金融创新来规避资本充足率与贷款限额等监管指标。通过设计影子银行业务模式,既可加强对市场资金的吸引,又可增加信贷额度,成为传统银行开展影子银行业务的动力。

三、影子银行发展对我国的影响

影子银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双刃剑的作用。

1.有利影响

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具有合理性,影子银行提供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我国以银行为本的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提高了社会整体资金使用效率。

影子银行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民间融资具有灵活、快捷的特点,能够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难题,促进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

影子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作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融通资金的功能,更有效地分散风险。

2.不利影响

影子银行可能引起中国实体经济空心化。影子银行业务追求高投资回报,不断抬高的资金价格会影响实体经济的经营,引起实体经济空心化。

影子银行的发展会对货币政策造成冲击,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由于处于银行监管范围之外,影子银行对外放款灵活性较大。当央行为抑制通货膨胀、控制投资过热而提高借贷利率时,受高利润驱使,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就会迅速扩张,就无法按预期达到紧缩货币的目的。

此外,一些影子银行由于操作流程不透明、资金流向难以有效监控等问题,在快速膨胀过程中加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加大了金融体系风险,甚至可能导致金融危机。

四、完善中国影子银行监管的政策建议

影子银行折射出目前中国金融体制存在问题,但对于影子银行的发展,我们要保持客观的态度,不能全盘否认,同时也应足够重视其潜在性风险。为完善中国影子银行监管,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加快金融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

从根本上讲,影子银行的产生是弥补市场融资缺口的需要。因此,推进金融市场化,放松金融管制才是解决影子银行问题的根本之道。国家要在严格市场监管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金融准入,通过更多金融组织的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服务;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使资金市场更加反映供求关系,满足有融资需求的企业的需求,使资金得到优化配置。允许更多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让影子银行阳光化、正规化。

2.加强制度建设和风险监管

监管当局应努力完善监管环境,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督力度。应立足于我国经济结构和金融市场现状,完善影子银行体系监管顶层设计架构,细化风险管控流程,提出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控制影子银行的资金流向,杜绝理财资金流向政府融资平台、“两高一剩”企业等限制性行业和领域。同时通过行业自律等方式,对民间资本投融资进行正确引导,加强风险管控和合规管理,保证依法合规地开展投融资活动。设定影子银行风险预警体系,限定民间借贷等影子银行体系的最高利率值。

3.开展银信合作

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可以让有一定规模的影子银行和地方性的、有合法经营牌照的金融机构进行合作,积极培育有竞争性的信贷市场体系,同时制定具体监管办法,防止关联交易,促进金融机构的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曾刚.监管套利与中国式“影子银行”.新金融评论.2013(2).

[2]杨旭.中国“影子银行”的产生发展和影响.金融市场.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