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8: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篇1

关键词公共管理研究实践教学案例教学

1夯实理论基础

理论的价值在于它对事物的解释力和对未来的指导意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门科学研究方法,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这门课程应该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良好素养。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应该采用循序渐进的理论教学模式,扎实打好学生方法基础。宏观上,本科生可以在先修高等数学、统计学等基本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把握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程序,如怎样进行科学的研究设计,如何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等,重点熟悉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框架。硕士阶段可以具体学习一些经典的分析方法,如多元统计分析中的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主成份分析、因子分析以及计量经济学中的经典回归分析方法等。博士阶段可以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在已有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追踪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公共管理研究理念和方法。具体的在本科生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虽然基于一定的数学和统计学基础,但注重解决诸多现实问题,所以很多方法渗入了方法创始人的思想。这些思想体现在方法上有其积极的解决实际问题的优点,同时可能也有不完美之处。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让学生明白方法产生的缘由,领会此方法主要解决什么问题,方法存在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应用条件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应用范围,方法创立者的主要贡献以及不足之处在哪里,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让你们自己去改进,你觉得有哪些处理方式,每一种处理方式的可取和不足分别体现在哪里,等等。如此教学,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不惟方法而方法,让学生明白方法不是万能的,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改进的。在教学中形式可以多样结合,通过提问、讨论、书面作业等方式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大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理论是真理的重要表现之一,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理论看待万事万物,并对事物的现象和结果做出系统合理的解释,以指导未来的实践。因此,加强理论教学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非常深远的。

2注重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实践教学的设计指导思想。我们可以将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实践教学扩展为以下两种教学模式。

2.1加大学生课堂实验的次数,强化学生数据分析的能力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理论教学要与软件应用相结合才更能体现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在常见的EXCEL的基础上可以引用SPSS、SAS、EVIEWS和R等国际上通用的软件作为实验教学的工具,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深入研究某一种软件。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操作教材上的例题,以便于加强学生对模型方法的理解。引导学生尽量用熟精通某一种软件,调动学生自主研究、琢磨软件的积极性,以改变某些学生懒于动手的现状。

2.2多引入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和相关的研究主题,组织学生围绕专题进行案例讨论。可以由浅入深,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1)给出案例背景资料和问题的同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解题过程和结果,由学生自主就解题方法和解题过程以及结论进行讨论,而后小组述评或以书面作业提交上来。(2)给出案例背景资料和问题,告知学生几种可用的研究方法,分组操作和讨论,最后由学生代表进行总结。(3)只给出案例背景资料,由学生自主选择研究方法和角度,独自解决问题,包括数据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以及结果的解释等。

3紧密结合毕业论文需要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写毕业论文的需要,适当讲述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针对本科生而言,毕业论文是其第一次进行相对规范的研究性写作。学生普遍缺乏论文写作的宏观性系统指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选题,讲述毕业论文的基本写作方式和要求,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式和思考习惯,如鼓励学生多读经典论著,多看文献,紧跟学术前沿等。在某一种方法的讲述中,可以搜索相关研究方法涉及的文献作为案例研究,分析文献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的写作方式以及如何正确搜集数据,如何选择研究方法等,加深学生对方法认识的同时,让学生将方法逐渐融会贯通到平时的科学研究中。由于课堂讲述的方法都是相对经典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在文献案例教学中,可以适当介绍文献所涉及方法的理论前沿,尤其是教材中方法应用中的不足以及其局限性,带领学生思考如何优化方法中的某一模块,深入挖掘方法的内涵和外延,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方法的主人,以便于其在毕业论文写作中遇到实际问题时,可以深度理解所用方法实际应用的范围和界限,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自己写作中遇到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应用研究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可以选择论文的方式考核,论文考核中,要求学生至少使用一种课堂学过的学习方法,同时要求学生必须用老师推荐的诸多软件中的一种进行数据分析。

4结语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公共管理类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公共管理研究的教学方法应紧跟时代前沿,在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方法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胡明礼.关于经管类专业"应用统计学"实践教学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9(30):13-14.

[2]曹堂哲.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前瞻——以问题类型学为基础的新体系[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5):31-36.

[3]范柏乃,楼晓靖.我国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统计分析及演进路径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3(2):94-100.

[4]肖伟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81-84.

篇2

关键词:水利工程围堰施工方法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围堰的作用和种类

围堰的主要作用是用来防止土和水进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修建部位,并方便排出围堰内的水,从而修筑建筑物。在桥梁工程的基础施工之时,当墩台基础低于地表水位之下时,需要修筑围堰,此时围堰不仅可以用来围水和防水,还可以用来支撑坑壁。

根据围堰的材料可以将围堰分为:土石围堰、草土围堰、木板桩围堰、木笼围堰、钢板桩围堰、锁扣管桩围堰和混凝土围堰等;根据围堰的层数又可分为单层围堰和双层围堰;根据导流期间基坑是否允许过水分为过水围堰和不过水围堰。

2、围堰施工的要求

2.1选择合适的围堰类型有利于稳定

围堰的建设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开头,它的稳定和坚固与否,之间关系到整个后期水利工程的成败。围堰在建设伊始,就要结合工程实际的地质情况,明确采用何种围堰形式,例如:是双层还是单层、是土石还是钢板桩、是过水还是不过水等等。

围堰在施工时需要奠定一个牢固的基础,且基坑需要深挖,围桩一般需要深埋固定。并采用符合水流或者土质情况的修建材料,保证在整个围堰的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腐蚀、坍塌、渗漏等现象,确保围堰的稳定。保证围堰内部的工程建设不会因围堰的质量或者设计问题而受到影响。

2.2选择合理围堰设计便于施工

围堰一般情况下是作为一个临时性的工程,它在主体工程建设完成之后会被拆除,但在作为主体工程的一部分时除外。围堰的设计是指导整个围堰施工方向的。在设计之初需要对围堰的施工方法、拆除方法、水流防范、维护等译系列问题进行综合考虑,从而保证设计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同时,尚应当从全局出发,进行整体的考虑,使得设计的围堰能便于施工以及后期的维护或者拆除。

2.3保证接头严密不渗漏

围堰的最主要作用就是为了将水阻挡在堰体之外,因而围堰在建设时必须要符合严密不渗漏这一原则。以土石围堰为例,在土石围堰的接头处理问题上,主要是通过增大接触面和加大镶嵌深度来延长防渗漏的路线,从而防止渗漏的发生,降低因渗漏所带来的破坏,延长围堰的使用寿命。

2.4围堰建造需经济

围堰的建设是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个非常关键环节,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后续工程的成败。但与此同时,由于它大部分情况下并不属于主体建筑的一部分,在考虑到工程造价的情况下它的建造应当要经济合理。从一开始的勘探和地基选定和基坑开挖以及材料的选取上就要综合的考虑。在取材上尽量的做到就近取材,在运输上需设计合理。同时要加大对整个工程的材料和质量监督,杜绝劣质工程的出现。

3、围堰的施工方法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工程处于不同的工程环境,需要采用的围堰形式也不尽相同,而不同的围堰形式及围堰所处的建设时期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以下则以某水利工程为例,对其围堰的施工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某水利工程由河床混凝土坝、土坝和坝后建筑等部分组成,位于高山峡谷区,,峡谷区为变质岩和砂砾岩构成,河谷两岸宽约140m,在坝址的基岩上为黄土直接覆盖。上下游河床的覆盖层约为6-12m,坝址的地下水位裂隙补给水。坝址的上下游有丰富的砂石材料可供开采,且质量高开采运输方便。

3.1导流方案的选择

由于该工程地处于山区的河流,且河面较窄,在施工期间对通航的要求也几乎近于没有,因此选定为全段的围堰法。即在主体工程的上下游各建设一道围堰,待到主体建筑完全建成之后对围堰进行拆除。根据该河流历史的水文资料以及本工程的长工期等特点综合考虑选择为不过水围堰,从而保证工程的全年施工。下图为本工程在不同施工时期最大流量的频率:

根据上表可得,设计洪水最大流量为5230m3/s。根据本工程良好的地址条件以及较小的节理发育和地下水的稀少,因而采用了圆形隧道进行导流。根据上下游丰富的砂石资源且开采和运输方便,质量好等特点,采用土石围堰。

3.2围堰防渗及地基处理

根据需要想对围堰精心地基的处理,使得其能够满足放渗漏的要求,以及动力和静力方面的稳定要求,保证围堰能够经济的安全运行。本工程在砂砾岩15m深度范围内采用明挖回填的粘土槽,因为粘性的截水墙的结构简单便于施工,防渗效果好。截水槽直达基岩,并与其紧密的连接,保证截水的效果。

3.3围堰施工

工程上下游围堰的断面形式设计如下:

上游围堰断面

b、下游围堰断面

围堰在填筑时,现在河床的一侧或两侧向河床之中填筑截流堤,待到截流堤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河床自然变窄,从而形成一个水流速度比较大的龙口,并最后进行封堵闭合。待闭合之后,在堤上修筑防渗设置,然后加高形成围堰。

围堰施工的水上部分与一般的土石坝施工区别并不是很大,一般情况下主要包括有铺土、平土、压实、洒水和质量检查等步骤。而在施工时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加快工期,在施工过程之中采用流水施工。而在围堰的水下部位,施工起来则相对比较困难,石料等一些大比重材料可以用进占法来进行填筑施工,但对于一些粘性的防渗材料的施工则很难运用到这种方。在进行水下的抛填施工时,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围堰在闭合之后,虽然堤顶已经超过了水面,但是仍会有一部分的水会从堤中的空隙进行渗漏,为了遵循围堰的严密不渗漏要求,必须进行防渗施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堵死渗漏的通道。在防渗施工时,从围堰的上下游横断面中可以看出,采用反滤层。首先在围堰堤的迎水面抛填碎石,然手在碎石层之上抛填砂石和粘土,直至渗漏被基本的堵死。在抛填填料时,应当注意每一层填料在填筑时必须要均匀且稳定,否则会造成封堵不严密的现象发生。

3.4基坑的排水

在上下围堰进行闭合之后,则应当要考虑到围堰内的排水工作。围堰的最主要作用就是要把水流阻挡在堰体之外,因而在上下堤闭合后的排水工作显得异常的重要。

在基坑的初期排水时,主要包括基坑内部的积水和渗水两部分。在积水进行排出时,基坑内部的水位下降速度应该要进行严格的控制,防止因为水位下降的太快造成基坑边坡的水压里剧增,而造成围堰体的坍塌。但是水位的下降也不能够太慢,太慢了会影响到工期。根据经验,该工程采用的基坑水位下降速度为0.5-1.4m/d以内,排水时采用浮动式的水泵站。在基坑内的积水基本上排尽之后,则需要对基坑进行经常性的排水工作。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围堰的渗水、地基岩石的冲洗和降水等。因而,在施工之初考虑到了两种不同的情况而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在布置时,尽量考虑到了对施工的影响,排水沟设置在基坑的中部,排水设备设置的地方不妨碍施工。

3.5围堰的拆除

在主体工程完成之后,一般需要对围堰进行拆除,这也是围堰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同时也是围堰施工中的一部分。在拆除的过程之中应该根据上游水位的不断下降而逐层的对围堰的背水坡以及水上部分进行拆除。拆除时,用挖土机开挖然后用爆破开挖法进行拆除,但是围堰残留面仍能够对水进行继续的阻挡,从而防止了基层过早的被淹没而影响到施工。待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之后,剩余的堰体则用爆破法炸开一个或者多个缺口并扩宽直至拆除。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内容与方法

一、施工项目管理概述

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是研究如何高效率地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对项目按照其内在逻辑规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适应内部及外部环境并组织高效率地施工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以实现项目目标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项目的目标,项目的目标界定了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是一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的关系,这就说明项目是具有系统性的施工,施工项目管理是具有系统管理的特点的。

二、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模式落后

我国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不高,其主要原因是管理模式不合理,而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是由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传承下来的,大型国有企业在这一点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具体表现为:以行政手段和硬性指令代替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筑企业按固定建制组织生产,违背了工程建设的客观规律,使建筑施工企业无法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不可避免地造成资产利用率低下。

2、成本核算不准确

成本核算是做好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成本管理应遵循“量价分离、成本细分、对比控制”的原则,然而大部分施工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往往不按照基本原则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的划分和预算,仅仅是凭借过去经验进行预算和估算,使预算定额缺乏合理性和准确性。部分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仅流于形式,成本核算仅是项目经理做到心中有数,而引起工程成本核算指标失真,导致成本管理难于控制。

3、合同管理不规范

由于我国建筑市场不成熟,即使制定的合同条件存在“不平等条款”,施工企业也会接受,而企业为了盈利,往往会影响工程质量。合同违约现象严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为了需要,临时随意修改合同条款,严重影响工程建设的市场秩序。缺少合同的规范管理,合同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增加了企业的法律风险。

4、材料供应缺乏系统管理

在材料供应上突出的问题是不急需的材料被大量囤积,而急需的材料往往因为资金的原因不能及时进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缺乏系统管理,材料计划和仓储计划没有纳入进度计划体系中,材料的进场时间、数量和使用部位落实得不具体。如钢材、水泥等大宗材料,往往采取大批量进货的方式,这样既占用大量资金和场地,还容易造成材料损失和二次倒运。

三、提高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方法

1、加强人员组织及内部管理

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应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生产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观念;服务人员则应以做好技术服务和生活服务为己任,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靠质量教育、靠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靠培训和优选加强项目的内部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是决定工程质量优劣的关键。加强项目管理首先是建立一个能打硬仗的领导班子,精诚团结,配合默契。加强项目管理,就是要坚持施工到位、管理到位、责任监督到位。其次是要求每个项目部在工程开工前要编制项目管理大纲,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分包监控体系和经济约束体系,把工程项目质量落到实处。

2、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理顺企业与项目的关系

项目管理实施以后,管理重心下移后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理顺企业与项目的关系,成为推进项目管理的必要环节。实行项目管理,其目的是发挥项目短小精悍的优势,使企业从全面干预转向行使决策、 监控、协调、指导、 服务职能,保障项目经理顺利地行使其职权,保证工程建设的有序进行,推进现场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

3、加强材料的质量管理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种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进行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对进场的各种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等,都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必须经取样复检合格方准予使用:对混凝土 砂浆试块必须在监督下取样制作;对进场的各种设备。 除必须有合格证、准用证和使用证明外,还应严格检查、认真安装调试 。经试运行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投人使用。

4、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的质量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是达到质量目标的重要保证。 因此,在每道工序开工前,应对各工序的具体准备工作、 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进行检查落实;严格工序交接检查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坚持上道工序不经检查验收不准进行下道工序的原则;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计划要求或施工规范操作,对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坚决行使质量否决权。

结 语

总之,采取合理的对策来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能够有效地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降低工程造价、 加快工程进度,从而提高建筑物的使用质量、 完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泽波.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措施探讨[J]. 广东建材, 2010,(05) .

篇4

灌浆是在一定的压力下将一定配比的浆液潜入地基孔隙、裂缝或建筑物自身的接经、裂隙中作充填、胶结的防渗或加固处理。水利工程中的灌浆有许多种,按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泥凝土坝裂隙岩石地基及隧洞围岩的固结灌浆、岩基及砂砾石地基的防渗帐幕灌浆、远水地基防渗的高压喷射灌浆等,以下对水利工程中灌浆施工方法进行分析。

1. 灌浆材料

1.1 水泥灌浆

水泥灌浆具有胶凝性好,结石强度高,施工方便,成本低的特点,因此在水利灌浆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要求用颗粒细、稳定性好、胶结性强、耐久性好的水泥作为灌浆水泥。主要用硅酸盐大坝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当然如果情况特殊,也可采用特种水泥如抗酸水泥等。水泥的细度是决定灌浆效果的重要因素。灌浆的生效,要求水泥颗粒的粒径要小于裂隙宽度的1/3~1/5。因为细粒水泥的浆液较为稳定,不易沉淀分离,水化反应充分,强度砌,胶结牢固,而且更易于灌入细小的裂缝。而如果裂隙较大,则可以掺入一些砂、粘土及扮煤灰等惰性材料。

1.2 粘土灌浆

遇水能迅速分解,吸水膨胀并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粘结力的粘土,才符合灌浆粘性土的要求。灌浆用的粘土浆,一般是将土料浸泡、搅拌、筛滤净化之后拌制而成的。为改善浆液的胶结性能,提高结石强度,加速固结,且在水下也能继续凝固,帷幕灌浆,一般多采用水泥粘土浆,而较少用纯粘土浆。浆液的配比是根据帷幕的设计要求而定的。

1.3 化学潜浆

化学灌浆是以高分子为主要材料配而成的溶液作为浆液的,是一种新型的灌浆。化学浆液具有较好的防渗、堵漏和补强加固功能,常用的化学灌浆材料有环氧树脂、水玻璃、铬木素、甲凝、丙凝和聚氨院浆液等。但是,由于化灌材料大多带有毒性,会污染环境,而且施工工艺复杂,价格也较贵,所以在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2.岩基灌浆

岩基灌浆有固结灌浆、帷幕灌浆和接触灌浆这三类。固结灌浆涉及的平面范围大,孔深一般在5~10m之间。其目的是将坝基裂隙岩石胶结起来,以提高其整体性、均匀性和承载能力。帷幕灌浆是在坝基偏上游部位进行1~3排深孔灌浆,充填和胶结裂隙,构成一道不透水的帐幕,可以减少坝基渗漏,并降低坝底扬的压力。为加强结合,提高坝体的抗滑稳定性,防止岩面集中渗漏并增加岩基表面的固结强度,一般采用接触灌浆,即在坝体与岩基的结合面上进行灌浆。灌浆施工一般可以分为钻孔、冲洗、压水试验、灌浆四个工序。

2.1 钻孔

灌浆孔一般用回转式钻机钻成,孔深小于10m的,也可用风钻或架钻进行。

因为钻孔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灌浆的质量,因此,为保证灌浆的质量,就要确保孔向、扎深的设计符合要求,保证钻径上下均一,孔壁平整,这样可以使灌浆塞易于卡紧,而且在灌浆时不会产生返浆。而且如果钻孔的岩粉细屑少,就可以减少堵塞孔壁裂隙的情况。而钻孔方向不能偏斜,钻孔深度也要达到标准,否则灌浆帷幕可能会出现缺口,留下漏水通道,会大大降低防渗的效果。

2.2 冲洗

因为钻孔后会有岩粉残留在孔底和孔壁上,因此为了保证灌浆的质量,必须对岩层裂隙和孔洞进行冲洗,把岩粉冲出孔外。

冲洗顺序应是先冲洗钻孔,再冲洗岩层裂缝。为了提高冲洗效率和质量,可以用压力水冲洗.如用压力水和压缩空气轮流冲洗或混合冲洗。在冲洗时,应该注意把冲洗的压力控制在同孔段灌浆压力的80%左右,尽量免引起裂缝扩张和岩层的松动、变形,钻孔冲洗装置。

一般来说,为了让孔内回水的流速可以有效的将留在孔内的岩粉冲洗干净,可以采用风、水联合冲洗或由导管通人大流量水流从孔底向孔外冲洗的方法。当地下水位高时,也可使用扬水冲洗,即将钻孔敞口而将通气管宜插孔底,压入高压空气,顺利实现清洗工作。

而在冲洗岩层裂缝时,可以采用单孔和群孔冲洗这两种方法。单孔冲洗,可以将充填挤到灌浆范围以外或沿裂隙冲出地面。而群孔冲洗是同时对几个孔压入水或气,使孔间裂隙中的充填物从敞口孔中带出地面。

为了提高冲洗效果,可在冲洗液中加入适量化学药物如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铀等,以促进泥质充填物的溶解。

2.3 压水试验

为了为岩基灌浆的施工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可通过单位吸水率的测定来了解岩层的渗透性能,即在灌浆前进行压水试验。而在灌浆后,也可以通过压水试验,检查灌浆的质量和效果。

3. 灌浆施工

3.1 灌浆方法

以灌浆时浆液是否部分返回地面和重复使用为依据,灌浆方法可以分为纯压式和循环式两种。

纯压式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只需采用单根灌浆管,在浆液压入钻孔后,完成在间缝隙的扩散,但其浆液流速小,如果灌浆材料是粒状,则会容易产生沉淀并堵塞岩隙和管道,影响灌浆质量。在吸浆量大,有大裂隙存在和孔深不超过12~15m,以及化学浆材都是稀溶液,中途沉淀情况较少的情况下,一般都采用纯压法。而循环式灌浆法则多用于水泥和粘土灌浆,就是把浆液压入钻孔后,让一部分进入岩隙,另一部分则由回浆管返回拌浆筒中搅拌后再用。使用这种方法可根据进浆与回浆浆液的比重差值,判断岩层吸浆情况.而且浆液始终保持循环流动不沉淀,撵浆效果也比较好。

而按照灌浆顺序,灌浆方法又可分为四种:全孔一次溜浆法、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和综合灌浆法。①全孔一次灌浆法。这种方法施工简单,就是将灌浆孔一次钻至全深,灌浆塞置于孔口,一次完成全孔灌浆。但这种方法的灌浆效果较差,使用范围也较窄,仅适于孔深不超过10m、岩隙少、透水性不大的情况;②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就是将孔深分为段长3~5m的若干段,自上而下钻一段灌一段。在上一段浆液凝固后再钻并灌下一段。如此反复,直至完成。如果地质条件差、岩层破碎、竖向节理裂隙发育,而且灌浆质量要求较高,就采用这种方法。这种灌浆方法可以根据段深的加大,不断地增加灌浆压力,提高灌浆质量,而且当上部灌实后形成完整结石后,在灌下部时,地面野不会冒浆,岩层不会被抬动。此外,采用分段钻灌,进行分段压水试验,更有利于判断各段灌浆质量。但是由于钻机移动次数较多,钻孔工作量大,持凝时间长,所以工作效率低;③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即一次将孔钻至全深,然后自下而上逐段灌浆。这种方法工作量小,施工简便、工效高,但是使用时有所限制,如当上部岩隙多,地层易松动,易冒浆时,就不宜使用,只有当岩层较完整,裂隙少或岩层倾角小于地面且不易留浆时才采用;④综合灌浆法。实际工作中,岩层多是上部裂隙多而下部完整。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施工的现场情况,兼取以上两法的优点,即上那采用自上而下、下部采用自下而上的钻灌方法。

3.2 灌浆压力

所谓灌浆压力指的是灌浆时灌浆段中心处浆液承受的实际压力。为了使浆液更好地压入细小裂缝,并增大浆液的扩散半径,析出多余的水分,提高强浆结石的密实度,可以提高灌浆压力,以有效提高防渗和固结质量。但是如果压力过高,就有可能出现裂缝扩大或抬动上部岩层和坝体的情况,而且浆液也可能会压出应灌范围外,造成浪费。因此,对压力的控制要适当。

3.3 浆液浓度的控制

为保证灌浆的质量,在灌浆过程中,必须根据吸浆量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浆液的浓度。一般来说稀浆流动性较好,但可能会出现浆液扩散到施工范围以外,造成浪费德情况,而且当浆液凝固时其收缩性大,容易造成水泥结石与岩石缝面的分离。而稠浆凝固时收缩小,与缝面粘结较好,防渗、固结质量相对提高。但是,其流动性差,扩散范围小,细小裂缝一般很难灌进去。因此。控制浆液的浓度至关重要,在施工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进行浆液浓度的变换时,可以根据每一级浓度的浆液灌入量进行控制。即当某一级浓度的浆液灌入量已达到限量标准,但此时灌浆压力及吸浆量却都没有明显改变时,就换浓一级浆液灌注。而当变浓后吸浆量突然显著下降或灌浆压力突然上升时,则说明变浓不适当,应迅速恢复原浓度继续灌注。

4. 结语

水利工程灌浆施工是较为复杂的一个工程,要顺利完成灌浆施工工作,就必须对灌浆的材料、灌浆的方法等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再根据实际的工程需要对材料和施工工艺进行科学的调整。这样才能保证灌浆施工的质量,才能保证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安良. 水利工程施工.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2(6).

篇5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管理

1、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概述

当前房地产项目的管理方法主要分为四种,就是部门制、公司制、事业部制以及专业管理。作为部门制度的项目管理方式,是最为普遍的管理方式,主要设置一系列的管理部门,用来管理各项工程。公司制度的项目管理方式,主要管理单一项目。而事业部制,从开发到工程施工,都必须参与管理,参与财务核算,以及参与工程的具体经营。专业管理运用比较少,主要承担设计后的一般管理工作。然而,当前形势下,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管理形势不容乐观,其具体表现为:

1.1 项目风险管理薄弱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风险,一般来讲无外乎七种:首先是政治风险,即当政治环境变化后,影响相关投资走向,所产生的房地产投资风险。接着是环保风险,即在房地产施工中,涉及到的噪音污染、废水排除等相关环境影响所面临的风险。金融风险是房地产项目开发中必须注意的风险,一般是跨国或者金融风暴,以及国家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投资以及经营风险。而市场风险则是随着建筑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及设备相关资源的短缺,加上企业的购买能力进行对比,所带来的风险。任何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坚持信誉第一,所以信用风险是最为关注的风险,它涉及到开发商和承包商,更涉及到房地产企业的营销。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必须规避的,如果企业面临严重的财务风险,其必然会造成资金周转不灵,导致企业破产。最后便是经营风险,即由于管理方面的原因,对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如市场研究不熟悉,开发商管理手段不先进等都会造成经营风险。然而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其风险规避的能力十分欠缺,通常导致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工程造价过高。

1.2 项目成本管理问题

无论是从项目决策阶段以及设计阶段,到房地产施工以及竣工阶段,每时每刻都涉及到工程造价,优化项目成本管理,意义重大。在决策阶段,一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因错误的决策,导致工程投资增多,有形和无形的投资比例肆意增加。在招投标中,有的企业只是一味地追求造价,忽略了实际建设中的问题,导致在实际工程施工中,签证变更量大,施工进程无法保证,从而变相地增加的工程成本,影响房地产投资效益。

2、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管理优化措施

2.1 加强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管理

风险防范是指利用一定的技术管理方法来规避相关风险,用来减少房地产开发相关的隐蔽损失,维护投资方的利益。风险防范的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风险回避,所谓风险回避指的是在风险超过投资方心中的底线时,必须采取放弃投资决策相关措施,这样能有效地规避相关风险。但是风险回避必定是一种消极的方法,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因为采用风险回避的手段,必定使房地产开发不能获得任何可能的利润。

②风险转移,所谓风险转移就是运用一定的防范,将一种特定的风险以其他形式转移到无形。在当前的房地产开发工程管理中,这种形式运用最为广泛。通常风险转移是以两种方式来完成,首先是签订合同,即以合同的方式,来转移相关风险,在签订合同后,无论发生相关风险,都有乙方来承担。然后便是保险,即通过买保险的方式,将不能预知的相关风险来转移给保险公司,虽然这样会增加部分成本,但是通过这种方式,最为有利。比如当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遇到重大自然灾害,或在房地产施工中因意外而产生相关的赔偿等。

2.2 全面完善项目成本管理

项目的成本管理是任何房地产开发投资方关注的重点。作为房地产工程,开发商应从开发成本的土地及拆迁费用、前期费用、建安工程费、基础设施费、配套设施费、开发间接费等方面做好全过程的管理。

2.3 项目质量管理

房地产公司可以通过完善的项目管理来保障项目建设实施的质量。建筑产品不同于其他工业产品,工业产品在流水线上生产,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相对较少,同批次产品质量较为稳定,而建筑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很多,如人员、材料、机械、施工方法、环境等均会对建筑产品质量产生影响。此外,项目建设管理涉及了多种学科,如建筑、结构、暖通、电气、给排水、造价、管理学等等,需要与监理等合作单位及供电、供水等社会关系的协调处理能力,需要对新型建材、新型施工工艺的学习、接受、应用的能力。房地产企业正逐步从资金密集型走向资金密集型加人才密集型。可见,房地产企业的项目管理范畴比施工、监理等企业所涉及的内容要广泛,考虑问题要更深入。因此对开发企业应注意项目管理团队的建设,其素质必须得到保证,这是项目管理成败的基础。

在房地产开发、建设和施工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正确处理好二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房地产开发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市场激烈竞争的外部环境对房产开发企业提出了新挑战,市场经济的最基本规则就是优胜劣汰。要在国有土地出让项目招标中获胜,除必须是具备企业资质和整体实力外,还须要在建筑施工的技术、质量、施工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使企业达到生产诸要素合理科学的配置,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保证质量、降低消耗,挖掘内部潜力,依靠科技进步以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是在房产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对施工企业内部推行项目承包制。作为一个集房产开发、建设和施工于一体的企业,施工项目也是企业生产经济效益的基点。我们在对每一个开发项目的施工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后,从基数的确定,指标的制定,到实施落实,最终效益的考核,方法的采用是实现承包经营责任制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根据项目特点,预测与控制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活动所需的最低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等,从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成了项目体现现代管理的内在驱动力。特别是在建设企业置于市场经济之中,经济运行规律将无情地检验企业对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的运用,是企业在竞争中的很大的成败因素。可以这样说,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现代化管理方法的运用成为项目管理的当务之急。

3、正确选用“方法”,还需管理的保证

由于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任务,决定了项目管理的特殊性。即项目管理既要适合于施工企业所具备的经营管理水平特点,又要具备项目所处的时间、环境等条件的特点。在运用科学管理的方法上,任何照搬照抄是不可能收到切实的效果的。找准项目管理中自身的特点,抓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正确选择一种或多种现代化管理方法,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我们在运用量本利分析法进行项目目标成本管理中,不能简单地对产量、成本、利润三者的依存关系,应用数字模式,预测一个目标值,而且,还要根据企业生产管理需要,建立目标成本管理制度,通过目标分解,各子系统健全跟踪制??信息反馈??总结考核的全过程,不断推进成本管理,确保经济效益的提高。

4、抓好动态管理,坚持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需要不等于存在。只有认真抓动态过程的管理,反复运用,才能使科学管理方法成为项目上的现实存在。如网络计划在施工管理中很实用,编制一个网络计划并不很难,但要坚持运用这一网络计划却不容易。由于计划执行过程是复杂的动态过程,又受到各种复杂多变因素的影响,在施工计划实施中经常会与原计划有出入,出现与实际进度不是提前就是拖后时,克服“网络易破,画了无用”的思想,坚持对网络计划执行过程进行跟踪和控制,及时调整、反复运用取得实际效果。

5、用好“方法”,必须抓基础管理

在实施现代化管理过程中,离不开基础管理,如计量管理,监测手段、编制和执行各类定额、统计报表、信息管理等。无论运用何种现代化管理方法,都离不开这些基础工作所提供的资料、数据和信息,如果没有正确的计量技术和监测手段,没有详尽全面的统计报表、没有及时有效的各类信息的反馈,再好的现代化管理方法也不能发挥它的威力。因此,必须抓好各部门的基础管理,积累更多、更全面的基础资料,为更好地使用现代化管理方法提供可靠全面的数据,使“方法”在施工项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6、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素质,科学实施项目管理

要使项目管理现代化,其管理人员一定要具备现代化管理的素质。特别是项目经理,一定要具备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观念和懂得领导艺术和管理艺术,要深知在项目管理中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对于规模较大的项目,项目经理必须要掌握和善于运用电脑等工具,进行全方位的网络管理。如果管理人员不具备这些管理素质,那么,要实现现代化管理是非常艰难的。同时,要求项目体每一位管理人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对自身充电,接受上岗培训。通过培训,提高管理队伍素质。可以说,项目经理的素质,决定了能否带出一支合格的项目管理队伍。具备了一支高素质的项目管理队伍,才能使项目体的各项工作在健康、有序的环境下开展。

篇6

关键词:安全生产;安全保证;安全保障措施;安全过程控制

中图分类号:TV21 文献标识码:A

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是保护施工人员健康安全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工作, 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水利施工企业整体的安全管理工作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与管理理论,就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方法做较详细的阐述。

1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安全保证体系的有效进行,建立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办法。建立有效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制度。项目施工前,做好安全措施的编制和落实工作,做到施工技术措施与施工安全措施同步。施工过程中,自始至终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技术交底的同时进行安全交底,施工安排的同时进行安全生产安排,施工检查的同时进行安全检查。

1.1 要求施工单位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将监理人员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采用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来强化各施工队的安全管理,控制班组出现生产障碍、未遂和其它事故,是一项较成熟有效的好办法。项目部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同下属各施工队安全第一责任人,按考核内容要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责、权、利的关系。各施工队安全第一责任人在同下属各作业班组签订安全责任书。这样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网络,使各级领导直至每个作业职工都充分感到所承担的压力和义务,能有效地克服只求生产进度,忽视安全工作的倾向,使全体职工能进一步的认识到,安全生产就是最大的经济效益。

1.2 要求施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所遵循的原则是"以责论处"和重奖重罚,制定的制度应合理、合法。在奖惩时要分级管理,实行一级管一级,下级对上级负责。对于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和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规章制度、避免生产过程发生事故的有功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于忽视安全生产不认真履行安全工作职责,工作失职、渎职或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盲目施工、野蛮施工、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造成事故的集体、个人都将给予惩罚。

1.3 要求施工单位检查落实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1.3.1安全教育的内容

(1)安全思想意识教育。就是通过说教,清除人们头脑中那些不正确的判断思想,而灌输新的正确思想、愿望和安全行动,树立人们的安全意识。对全体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教育。

(2)劳动纪律教育。主要是使全体职工懂得严格执行劳动纪律对安全的重要性,加强劳动纪律教育,不仅是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合理组织劳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重要条件,也是减少或避免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障安全生产的必要前提。多年实践证明,重视纪律教育,严格执行劳动纪律,安全生产就有保证,反之安全生产就难以实现。

(3)安全知识教育。主要包括:一般生产技术知识、一般安全常识、专业安全技术知识的教育,要掌握安全知识,就必须同时掌握相应的生产技术知识,了解单位的基本生产概况、生产技术过程、作业方法或工艺流程,与生产技术过程和作业方法相适应的各种机具、设备的构造质量、规格性能、操作技能和使用方法,还要使职工了解掌握本单位危险作业区域及其生产中使用的有毒有害原材料,可能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安全防护常识和消防规章制度、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伤亡事故报告方法等。

(4)专业安全技术教育。是指对某一工种的岗位职工,必须具备的专业安全知识专门教育。使岗位职工熟悉了解掌握单位根据有关专业制定各种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5)安全技能教育。主要对职工进行安全操作技能,安全防护技能、安全避险技能、安全救护技能、安全应急技能技术知识的教育。这种教育以班组为基础,依赖有优秀技能经验的实践者做监督的保证。

(6)事故案例教育。通过对一些典型事故,进行原因分析、事故教训及预防事故发生所采取的措施,来教育职工,使他们引以为戒,不蹈覆辙。

2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2.1安全检查形式

(1)要求项目部每月组织一次全面性的安全文明生产大检查,由项目部主要领导负责,相关业务部门和专业人员参加,对项目部各个施工部位进行现场检查。通过检查,找出存在的问题、事故隐患和各类可能发生事故的因素,然后按“三定”(定人、定时间、定项目)的原则逐项整改。

(2)要求施工队每周组织一次安全检查。由施工队队长负责,组织队里工程师、技术员、安全员、施工员、班组长参加,对施工队作业范围的安全生产进行检查,重点查的内容根据本施工队的生产内容作业性质具体情况而定。

(3)要求班组每天进行二次安全文明施工检查。作业前班组长组织作业骨干,对当天施工任务、现场环境及作业过程可能出现的不安全状态进行检查、分析,哪些部位是薄弱环节要充分估计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来避免可能发生的事故,还要对班组所使用各种机具、安全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检查,堵塞一切不安全的漏洞,保证生产作业过程的人身安全和设备财产安全。下班前班组必须再进行一次详细检查,查出不安全因素能现场处理的不准推给下一班,当班处理不了的,必须向下一班班组长做清楚详细的交待,并做好文字记录以备检查核实。

2.2专业安全检查、季节安全检查和阶段安全检查

(1)专业性安全检查

随着生产进度的发展、工序变化、新设备的投入使用等,都要搞专业性安全检查,组织专业人员对某项目进行检查评估、分析,然后进行技术交底,保证作业过程中人身和设备安全。

(2)季节性安全检查

针对一年四季气候的自然变化,春季做好防冻融、防滑坡、防坠石等的检查。夏季以防汛、防雷击、防坍塌、防暑、防触电等项检查。秋、冬季节以防火、防滑、防寒为重点来检查。

(3)阶段性安全检查

这种检查的目的是针对某阶段某项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竣工验收前的安全检查,通过检查发现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为下道工序施工打下良好的安全基础,堵塞漏洞、防止遗留不安全因素。

2.3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

抓住施工难度大、危险性大的部位;检查是手段,整改隐患是目的。安全检查要贯彻"边检查边整改"的原则,对查出的问题,做到条条有着落,件件有交待。达不到检查整改要求决不放过。利用安全检查表进行安全检查,是发现潜在危险因素的一种切合施工实际简单实用的好办法,它通过初步定性的安全分析,将复杂的大系统分割成若干个小系统,然后集中有经验人员的智慧,经过全面周密的讨论确定出整改措施,不至于出现漏项和失误。它优点在于全面、直观、准确、广泛、是安全检查的一种有效方法。

2.4职工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和管理制度

劳动防护用品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发放,对于生产中必须配戴的安全帽、安全带、绝缘用品、防毒面具,防尘口罩等,必须根据特殊工程要求配备齐全,并保证使用产品的质量,建立定期产品质量检验制度。

3安全保证措施

3.1要求施工单位贯彻执行国家相关的各项劳动法规、安全法规、安全技术规则和局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各项安全措施。

3.2要求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施工,严禁违章作业、违规作业,制止盲目蛮干。

3.3要求加强工程车辆交通安全管理,防止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3.4要求路基高边坡开挖,要制定严密的安全技术措施,防止边坡塌方和滚石造成安全事故。

3.5要求施工中重点做好防止高空坠落、触电及机械设备伤害等事故。

3.6要求按照施工总平面设置临时设施、严禁侵占场内道路及安全防护等设施,同时必须符合防火,防尘、防爆、防洪、防雷电等安全规定和文明施工的要求。

3.7要求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和使用严格按有关规程、规定执行,爆破器材设专人看管,严格执行领用手续。对器材定期进行检查,失效及不合格等技术要求的,不得使用,做好预防措施和安全警卫工作。

3.8要求石方开挖做好控制爆破设计,对爆破可能伤及的村镇、设施,要采取保护措施,做好爆破安全警戒。

3.9要求工程机械、设备,认真按照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对于危险地段,设专人指挥。机械(具)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后持证上岗,实行专机专人负责,非操作人员禁止开起启任何机械,严禁无证操作。现场所有施工机具必须按要求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并接地。关键的施工地段及工程现场周围设置必要的警告与危险、安全与控制、指路等标志牌,以为施工人员和公众提供安全和方便。

3.10要求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符合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立杆间距、标件连接、剪力撑安设都要按规定执行,力杆底设垫块,各种脚手架的脚手板必须铺平铺严,严禁有探头板,脚手架的外侧、斜道和平台应绑防护栏和挡脚板,并设置安全网,安全网应保持完好。

3.11要求坚持定期安全检查,各工程项目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每星期进行一次安全知识教育和一次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项目部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和评价,确保本工程安全生产 。

3.12要求本工程施工期间,施工现场设2~3名专职安全员,并经过培训上岗。

3.13要求在施工现场周围配备、架立并维修必要的标志牌,为现场施工的一切人员提供安全和方便。

4安全组织技术措施

要求施工单位项目安全组织,应该包括决策层(项目部)、管理层(职能部门)、执行层(队)、操作层(作业班组)四个层次,构成一个封闭的组织体系。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在地方政府安全监察机构及发包人、监理部的指导下进行的。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规划和安全工作的中心任务,提出项目部的执行方案,组织生产施工单位贯彻执行。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文明施工细则;安全生产目标,采取各种对策及时排除事故隐患;有计划地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各级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在推进日常安全工作时,可以做到权威大、指挥灵、行动快,减少扯皮推诿,促进协调配合,使各项安全技术措施迅速落实,使事故隐患尽快消除。

4.1安全保护措施

(1)在工程开工后14天内编制完成一份施工安全措施文件,报监理部审批。

(2)制定施工措施,要包括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措施,并向施工人员做好交底。

(3)加强对职工进行施工安全教育。由质量安全部门负责,根据国家颁发的各种安全规程,编制适合本工程需要的安全防护手册,并发给全体职工。工人上岗前应进行安全操作的考试和考核,合格者才准上岗。

(4)加强对危险作业的安全检查,建立专门检查机构,配备专职的安检人员。

4.2劳动保护

按照国家劳动保护法的规定,定期发给在现场施工的工作人员必需的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水鞋、雨衣、手套、手灯、防护面具和安全带等。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按劳动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发给劳动保护津贴和营养补助。

4.3照明安全

(1)在施工作业区、施工道路、临时设施、办公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照明。

(2)在不便于使用电器照明的工作面应采用特殊照明设施。地下工程照明用电应遵守《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

4.4接地及避雷装置

(1)根据要求设置防雷和接地装置,并按规定定期检查和测定。

(2)不得采用铅丝作防雷引下线,接地线及接零线应采用焊接、压接或螺栓连接的方法,严禁简单缠绕或勾挂。

4.5有害气体的控制

在本工程施工中,配备对有害气体的检测和报警装置以及工人所使用的防毒面具,一旦发现有毒气体,就立即停止施工,立即疏散人员,并及时报告监理人,在经过慎重处理,确认不存在危险,并取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复工。

4.6炸药、雷管和油料的存放和运输

(1)每次爆破剩余的炸药和雷管应如数提交给发包人物资部门,不得在施工现场设库存放炸药。现场不设置油料库。

(2)严禁同车运输炸药、雷管。油料必须由专车(油罐车)运输。

(3)运输易燃、易暴物品时,必须事先进行检查,发现包装、容器不牢固、破损或渗漏等不安全因素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启运。

(4)从事爆破器材的装卸运输人员,都必须经过有关爆破材料性能的基础教育和熟悉其安全技术知识。押运爆破器材的人员要持证上岗。

4.7爆破作业

(1)按监理批准的爆破作业安全措施文件的规定进行爆破作业,且严格遵照国家有关爆破的管理规定。

(2)对实施电引爆的作业区,采取必要的特殊安全装置,以防暴风雨时的大气或临近电气设备放电的影响。特殊安全装置经试验证明其确保安全可靠时,方可使用,试验报告须经监理审批。

4.8洪水和气象灾害的防护

根据发包人提供的水情和气象预报,做好洪水和气象灾害的防护工作。一旦发现有可能危及工程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洪水和气象灾害的预兆时,立即采取有效的防洪和防灾措施,确保工程和人员、财产的安全。

4.9信号

针对工程设备多、交通运输量大等特点,在施工现场周围配备合适的信号装置,包括标准道路信号、报警信号、危险信号、控制信号、安全信号、指示信号等,为施工人员和公众提供安全和方便,确保工程和人身安全。负责维修和保护施工区内自设或发包人设置的所有信号装置,并按监理的指示,补充或更换失效的信号装置。

5特殊施工工序的安全过程控制

5.1高边坡开挖安全措施

(1)高边坡开挖前要先开挖排、截水沟,做好地表水的引排工作,防止水流对边坡的冲刷,高边坡开挖过程中及时根据设计图纸对边坡进行防护,以保证边坡的稳定和安全。

(2)高边坡开挖最好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开挖中每开挖一层及时安全设计要求进行边坡修整和支护,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再进行下一层的开挖,来确保边坡的稳定。施工中派专人经常检查边坡温度情况,及时排除险石及整修边坡,防止边坡塌方或滚石,确保边坡施工中的安全。

(3)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开挖边坡坡比,按实践地面线核准边桩,开挖边线必须平顺稳定,不陡于设计值,当土质发生不良变化时,及时提出处理措施,按设计要求和监理工程师指示进行处理。

5.2混凝土工程

(1)模板

支拆模板应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操作。必须上下同时作业时,一定要有隔离措施,方可作业。对于较复杂结构模板的支立与拆除,应事先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并结合图纸进行施工。设在施工通道中间的斜撑,拉杆等,必须高出路面1.8m以上,模板支撑不准撑在脚手架上。支模过程中,如需停歇应先将支撑、搭头、柱头钉牢。拆模间歇时,须将已活动的模板支撑等拆除运走,并妥善堆放,防止扶空,踏空而坠落。在高处支模作业人员,使用的工具扳手、撬棍、手锤等工具,要装在工具袋内,禁止放在模板上,以免碰落伤人。支立模板时,不准挤压照明、电焊作业用电缆线以免破皮露电。对于使用各种类型的大模板,放置时,下面不准压有电线,若放置时间较长,应用拉杆连接牢固。大模板立存放时,必须将地角螺栓带上,使模板自稳成70~80°角,下部应用通长木方垫稳。未加支撑的大模板,不准竖靠在其它模板构件上,应采取平放方式。

(2)钢筋运输绑扎及焊接

倒运钢筋时,要注意前后左右是否有人或其它物件。以免碰伤人和碰坏物件。从低处向高处传送钢筋时,每次只准传一根,多根一起传送时,需用8#铁线拴牢。并绳子捆绑结实再行传送,传送时钢筋下方不准站人。施工现场的行车道口,不准堆放钢筋,在脚手架,或平台上存放钢筋时,不准堆放过多。绑扎钢筋前,应仔细检查作业面上有无照明,动力用线和电气设备,如发现通知电工来处理。防止电线露电造成触电事故。绑扎钢筋的铁线头,要弯向模板面,以免扎伤人。在绑扎和焊接后的钢筋网上行走要铺脚手板。防止未绑焊牢发生坠落事故。焊接人员在操作时,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必要时要进行遮挡。所用的焊机必须是一机一个开关,禁止一个开关压多条线。配合焊工作业人员,必须戴防护镜和防护手套。施焊时不准用手直接触抓钢筋。

5.3施工供电措施与安全技术

电气作业人员,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患有不适应症人员一律不准从事电气作业。电气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在安装施工供电设施时,遇有易燃易爆气体场所,电气设备线路,均应满足防火,防爆要求。接电动机械与电动工具的电气回路时,应设开关或触电保护器,要一闸控制一台机,禁止一闸控制多台电动设备。安装手动操作开启或自动空气开关及管形熔断器时,应使用绝缘工具。当施工用电设施用完全后,需拆除电气装置时,不准留有带电的导线,必须保留时,一定要将端部包好,做出标记妥善放置。安装110V以上的灯具,只能做固定照明用,悬挂高度一般不准低于2.5m,若低于2.5m时应设保护罩,以防人员意外触电,混凝土仓面,机械检修车间等部位所用的工作行灯,应使用36V以下的低压电。现场施工电源设施,要经常维护,对于变压器,雨季前,应做一次绝缘试验。禁止非电气作业人员从事电气作业。电气作业人员,对于使用的工具必须经常进行检查,不合格品不准使用。电工登高作业,必须按要求系好安全带,脚扣和安全帽。立杆、架线、紧线作业要设专人统一指挥,跨越线路,公路、铁路、河流放线时,应征得主管部门同意,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方可进行作业。靠近带电体作业时,人身与带电体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必须满足下列规定:

5.4安全运输

厂内运输道路,对于为工程专项服务的临时通道路(如运渣土方、施工材料等线路)其标准应满足下列要求:保证路基坚实,边坡稳定;根据工程用车型选择道路的宽度。双车道宽度应在7m以上,单车道应在4m以上,还应修有错车处;道路弯道半径一般不小于15m,纵坡应控制在8%以下,个别短距离地段最大坡度不准超过13%,道路两端应设停车场地,道路两侧要做好排水沟。施工现场架设临时性跨越沟槽的便桥,宽度:人行桥应在1.2m以上;手推车便桥应在1.5m以上;一吨翻斗车、汽车,应按规定设计,其宽度不小于3.5m,在道路的急弯陡坡,窄路,视线不良的桥头引桥、高路堤,交叉路口和地形险峻等路段,要按规定设置标志、护栏,挡墙等安全防护措施。

结语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涉及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对项目的整体运转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施工管理单位必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检查标准,对施工项目进行全程的监督和检查,保证施工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徐至钧.混凝土结构裂缝预防与修复[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篇7

关键词 施工进度;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进度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施工进度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分解,按施工的逻辑进行合理安排,以反映施工顺序和各阶段工程而貌及完成情况,然后确定各个工序所需的时间,并根据逻辑关系绘制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或者网络计划图等。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控制施工进度,当出现偏差及时作出调整的过程。[1]

2 施工进度管理控制原理

2.1系统控制原理

工程项目实行进度计划控制,一般按施工过程的划分,应分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和影响全局的分部分项工程、或建设前期准备、地下与地上、土建与设备安装工程,工程项目经理应根据工程进度严格要求落实有关劳动力的调配、材料设备的采购运输。在施工过程中,应设立进度控制部门或进度控制人员,该部门或人员应与企业、子项目团队、各职能部门保持密切的沟通,如从项目经理一直到工作班组都能设独立的检查系统进行检查、调整工期,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以便于比较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2][3]。

2.2 动态控制原理

进度管理信息系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在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有偏离时,应分析原因,再进行纠偏,使得两者的差距尽量缩小到零,当调整完后以新的施工活动为起点再继续进行施工活动,其中只要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的施工进度,这样循环往复,直到项目的完成,形成一个动态可以灵活调整的系统。

2.3封闭循环原理

项目的进度计划应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可以进行计划、组织、实施、检查、调控、再检查、再计划、再实施等等这样循环往复的进行,通过比较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断地纠偏两者的差距,直到施工的完成。

2.4信息反馈原理

信息反馈原理是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主要环节,通过基层管理者将现场的施工数据逐级向上级反馈,直到项目的最高决策者,上级根据汇总的信息进行进度计划实施、调整,重新计划等一系列策划,直到项目施工的完成。

3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方法

进度控制是现场施工管理的一项中心工作,也是决定其他施工管理工作进程的主导因素。它具有施工项目管理的时效特性。工程进度是用时间度量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带有时间的特性,即不可逆性、空间上的广延性和工期有限性。时间就是效益,时间就是企业的生命。一切劳动的节约,归根到底是节约时间,因此,进度管理和控制是项目运行中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性的动态的综合管理。在进度管理中,抓好进度目标职能管理工作,做好计划统计之外,还必须注重全面工作的协调一致性。项目进度运行和控制程序,应按照循环的三个阶段进行,其控制方法可采用主动控制、过程控制、反馈控制的方法[4][5]。

3.1计划阶段的控制

事先对计划任务进行认真分析,充分预计可能出现的偏差和事故,经过周密计划,使组织措施、技术方案、进度计划和资源保障计划尽量得到优化,用提高计划精度和可靠性来避免偏差和事故,或将其减到最小的程序。施工计划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对计划的调整是必然的,只有按期调整施工计划,才能增强计划的指导作用。

3.2实施阶段的控制

实施阶段的控制即过程控制。实施中必须合理组织,对各类计划应进一步核实与调整,做好上岗教育与培训、技术交底等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项目经理、专业业务部门履行进度监督,应进行现场跟踪监理,做好工作进展原始记录。项目经理应加强计划平衡调度,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3检查与处理阶段的控制

检查与处理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可分割的阶段。但就其控制特点而言,属事后控制,检查是控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管理人员应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日常进度检查,并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研究和分析。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进程中,管理人员应经常去现场检查实际进度情况,收集相关进度数据资料,并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偏差,有利于及时控制进度,这是进度控制的最重要的一点。

4 工程项目进度检查与处理的方法

在项目进度监控过程中,一旦出现进度偏差,即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符时,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及对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影响,并采取合理的调整措施,确保进度总目标的实现。具体过程包括以下工作:1.分析产生进度偏差的原因;2.分析偏差对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影响;3.确定影响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限制条件;4.采取措施调整进度计划;5.实施调整后的进度计划。那么如何进行偏差分析呢?我们一般使用的方法有横道图比较法、S型曲线比较法、香蕉曲线比较法、前锋线比较法和挣值法等。通过这些图形的比较,我们就能找出出现进度偏差的原因了,然后采取措施进行纠偏,具体方法如下:

4.1横道图检查法

横道图检查法是将检查的结果用标记标注在相应计划进度横道图上进行比较,既可以按时间进度标注、检查,也可以按时间进度和比例标注、检查。具有记录和比较简单、形象直观、易于掌握、使用方便等优点,但也具有工作之间逻辑关系表达不明确,关键线路和关键工作无法确定等缺点。它主要适用于工程项目中某些工作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的局部比较。

4.2 S型曲线比较法

一般项目的施工速度都是变化的,就整个施工过程而言,开始和结尾阶段的施工速度较慢,反映在直角坐标系上的进度呈S型曲线形态,曲线上个点切线的斜率即为该期问的施工速度。S型曲线在直角坐标系上分别汇出计划进度曲线和实际进度曲线,进行比较。

4.3香蕉曲线比较法

是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的方法之一,香蕉曲线是由两条曲线组成,以同一开始时间、同一结束时间的S型曲线组合而成的闭合曲线。对于同一个项目的网络进度计划来说,各项工作如果是以最早开始时间来计算而绘制的曲线,我们称为ES曲线,同样的,如果以最晚开始时间作为起点来计算而绘制的曲线,我们称为LS曲线。因开始点与结束点重合,故呈香蕉形。在一般情况下,ES曲线上的其余各点均落在LS曲线的相应点的左侧。同一时刻两条曲线所对应的计划完成量形成了一个允许实际进度变动的弹性区间,只要实际进度曲线落在两曲线之问,就表示项目进度控制在合理的理想状态。

4.4前锋线比较法

前锋线法也是用来计较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的一种图示分析法,但是它比其他的曲线分析还多一个功能,可以比较两者间的费用偏差,使用起来更加全面,综合性要好。前锋线法主要适用于时标网络计划,如果要检查某一个时刻的进度,第一步就是以这个时标点为出发点,把与之相邻的几个工作的实际进度点连接起来,依此类推,将检查时刻正在进行工作的实际进度点依次连接起来,组成一条一般为折现的前锋线。按前锋线与箭线交点的位置来判断工程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

5 结论

施工进度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项目进度管理与控制是项目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Kerzner H.Project Management:A System Approach to Planning,Scheduling and Controlling.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id,l 992;

[2]Auburg,Taylor.Engineering and desig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Annual Seminar Symposium,P 785・791,1991,Managing for Quality;

[3]段素芳.论项目管理中施T进度的管理.山西建筑,2008(2),238~239;

篇8

关键词 工程管理;现状分析;创新优化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1-0035-02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工程管理是其最为核心的内容,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前景,因此,建筑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摒弃旧有观念,完善管理机制

在机构设置上,建立施工管理部、技术分析部、市场合同部。在合同的约束下,充分赋予施工管理部门对施工进度、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等的管理权力,对施工现场的各方面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形成施工现场管理和成本控制、合同管理协调一致的全新的管理机制,改变长期存在的只重视施工进度,不重视施工质量的旧有观念,实行明确的问责制度,进一步提高施工的质量,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设立技术分析部门,积极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手段,引进国外先进的建筑工艺,加强自我创新能力,更好的适应当今现代社会的要求,同时也为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技术支持。市场合同部门的设立,则是将合同管理、成本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有效的整合到一起,避免合同管理与成本管理等工作脱节,更能突显出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2 实行项目管理问责制度

通常来说,建筑工程的规模都较大,工程繁多,这就增加了施工管理的难度。因此,优化生产关系,完善管理模式的工作势在必行。对于不同的工程项目来说,管理的重点也相应的不同,但是核心内容都是项目管理责任制和成本控制管理。因此,对于建筑企业来说,为保证项目管理问责制度的有效落实,必须要有完善的市场机制、合理的分配机制、严格的监督机制等作为前提。

3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对建筑企业的员工做好教育管理工作,使员工自觉树立市场竞争的观念,摒弃旧有的计划经济的理念,在完善的竞争、激励、监督体制的约束下,打造一只优秀的施工工程队伍。

建立健全良性的竞争机制,鼓励员工竞争上岗。在提高原有员工专业素质的同时,要积极引进人才,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手段,保持企业的竞争力。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竞争机制,一方面可以改善企业内部原有的人浮于事的作风习惯,另一方面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员工的积极性。

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为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必要建立严格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实行明确的问责制度,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坚决杜绝劣质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加强对成本的管理控制。

建立健全强有力的约束机制,保证施工工程的秩序。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并且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建立严明的奖惩制度,奖惩分明,约束员工的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程质量。

4 做好成本管理与质量管理的工作

成本管理是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加强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的运行体系和运行机制,企业提出成本管理的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方案,对成本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监督。加强对施工技术的学习和创新,为成本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成本管理人员要及时掌握工程的运行情况,及时检查成本目标的实现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对员工进行质量管理的教育,使员工自觉树立质量管理的意识。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明确的问责制度,对事故质量的责任者要给予严肃处理,对于质量优良的人员,要给予奖励,予以激励。

1)人的控制

通过上文中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最为重要和最为基本的管理都是对人的管理,在对人进行管理的时候,最为首要的就是要控制好所选择人的质量,这实际上是因为人的能力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状况下是有着极大的不同的,但即便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这样一种变化也还是有一个基点的,因此就要在人才的选择中尽量做到一人多能,这样就能够实现精简人员和事半功倍的目的和效果。

2)材料的控制

材料的控制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实际上是一个全过程的控制,包括材料的采购、运输、贮存以及使用等过程中都需要对材料进行良好的控制。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对材料进行有效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将使用在施工项目上的材料尽可能的做到经济合理并最大程度的减少损耗。

3)制度的完善

这主要是指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时要建立并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领导体系,以此来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落实质量责任,并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强化技术质量的统筹管理。技术的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相应的强化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责任心。在此基础上再建立起完善而可行的奖惩制度来,这样就能够保证各级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这对于员工积极性的促进和推动无疑是有着较好的效果的。

另外,树立企业人员文明施工的观念,在整个工程管理工作中,安全生产的意识要贯穿始终,作为企业的基本经营方针,杜绝一切事故隐患,做好事故零目标的宣传活动。

5 结论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筑企业不断的寻求探索,在当今市场经济竞争的体制下,以质量为核心的非价格竞争已经成为当今竞争的主题。因此,工程管理的创新研究,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重视人才的引进,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我国的建筑企业才能建立起良好的运行模式,引导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充分展示我国建筑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规范的管理思想,才有能力和国外的企业竞争,把握机遇,才能保证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维新.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方法的优化与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3).

[2]李艳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创新思路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3).

[3]刘永胜.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管理方法的创新[J].管理学家,2010(12).

篇9

关键词:林业工程;管理方法;研究

引言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国土面积非常广阔,作为覆盖率较高的林业来讲,其资源总量较大,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了显著的力量。因此,要想确保林业持续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就要积极开展造林工作,强化造林工作的管控力度,使用科学管理措施切实提升工作水准。

1 林业工程管理的原则

第一,积极开展规划工作,确保施工顺畅,协调好相关方的关系。

第二,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具体来讲要以项目的内容以及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等为依据制定合理的方案。目前实行的管理方式有着很多的可取之处,其组织性非常强,能够避免盲目施工现象的出现,能够避免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借助合理的调配,切实发挥出资源的存在意义。

第三,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要使用先进的技术,切实提升管理的效率。

第四,努力协调好相关方的关系,完善管控体系。由于每个管理者的能力以及工作风格等不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使用的措施等也有一定的差异。

第五,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使用多种措施提升项目的质量,使得植被的覆盖率增加,最终增加效益。

第六,除了上面的五点之外,作为管理者还要在工作中及时总结经验,把造林工作真正的落实好,切实提升工作能力,将过去的那种粗放的模式摈弃,发展集约型林业,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保证生态价值得以维护。

2 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

2.1 技术管理

要想开展好造林工作,就必须要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国家目前在开展造林工作的时候,会用到很多的机械装置,其性能有着很大的差异,作为基础工作人员要选择那些性能先进,技术含量高的机械。就拿压缩机来讲,其类型非常多,而且它们的规格也不完全一样,因此在选择的时候必须要结合所在区域的具体地形情况做好方案规划工作,在这个前提之下,尽量选择那些技术性能强大,操控便捷的设备,这样能够大大的提升工作效率,帮助我们更好的创造价值。

2.2 资金管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永恒的真理。资金的流动情况能够清晰的反映出此项工程的运行、成本、物资的使用情况,一个项目在管理中需要面临多种问题,这其中包括:内部控制以及资金规范化使用、预算和有效的管理以及分配技术。对资金进行有效管理对一个项目工程的作用巨大,不可忽视,方式如下:

第一,最大化的增加资金来源。就现阶段的发展而言,林业工程的资金来源大概有林业部门的专项资金支持、国家财政的补贴等,绝对不能有私自占用、挪用或者截留用作他用的现象存在,必须专款专用。

第二,招商引资的工作应该积极地做好,争取在更多方面,更多领域上吸引资金,一方面能够使自身的项目建设资金得到充分的保障,另一方面也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一举两得。

第三,降低消耗。在管理中,要以工作步骤为依据选择合适的物资,合理地安排人员和机械的使用,可以循环使用的设备和物资,使用后应妥善地保管,减少消耗以及资金的支出,将施工的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第四,按级管控。在使用资金的时候,要确保其分配合理。各个机构要依据施工规划和具体情形对资金详细规划,各个工序配置专门的资金,假如超过了预算,就要严格要求施工活动,确保成本可控。

第五,强化监督力度。要确保国家制定的各种法规条例得到很好的落实,确保资金使用到位。

2.3 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做好基层人员技能培训工作。不论是何种性质的工作,它的开展都离不开人类。对于林业工作来讲亦是如此。要想开展好林业建设工作就要切实提升广大工作者的工作素养和能力。对在开展林业建设工作的过程中,所有的工作都要依托基层工作人员来完成。因此只有切实提升他们的工作水准和修养水平才可以确保林业建设工作顺畅进行。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如今我们国家的绝大多数的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都很高,而且自身的修养也很好。但是不排除有一小部分的工作者的能力较低,水平较差,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责任所在,无法和时代的发展步调保持一致,这就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到造林工作的开展,导致其质量提升受到极大的阻碍。因此我们当务之急的工作是切实提升基层人员的技能水平。具体来讲,可以开展一些培训课程,结合项目的需要委派一些人员到别的林区开展学习工作,学习他们优秀的造林方法,将这些方法和经验合理的运用到本机构的工作之中,指导我们更好的开展建设工作,切实提升总体的工作水准,确保上级安排的林业工作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好,切实发挥出林业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第二,切实提升管理者的素养。管理者的能力对于一个项目来讲意义非常重大。对于林业工作来讲,要想打造出优秀的林业工程,就要切实提升工作者的工作水准和能力。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工作者,就要掌握多种能力,具有较好的自我修养。同时还应该对各种造林措施以及方法等熟记于心,了解林业理论知识,熟悉管理思想,积极协调相关方和各类资源,只有将上述工作做到位,才可以真正的发挥出管理人员的工作价值和意义,才能够保证资源得到合理的使用,才能够真正的体现出造林的意义。

第三,提升领导的领导水平。作为林区的负责人,同样也要提升自身的能力,积极参加培训活动,邀请专家组织讲座,切实提升工作效率,有效地提高各个管理层的领导能力,使其能够对管理理念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进而为林业工程更好地展开做好指导工作。

3 结束语

我们国家的林业面积非常广,林业资源的总量很大,它们的存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贡献了非常显著的力量,因此我们必须要积极开展造林工作,切实提升林业资源的质量。通过文章的分析使我们了解到科学合理的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工作是我国改变旧有的造林理念和工作方式的有效途径,时代在进步,那些不合理的,不符合时展要求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要积极的摒弃,这样能够有利于提高林业造林工作的工作效率。作为管理部门,应不断地总结和探索造林管理方法,使我国的造林管理工作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上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x昌仁,朱江涛,蒋勇.现代林业造林工程中监理制度的作用[J].中国林业,2012(3).

[2]董月兰,刘思顺,崔晶.严格执行更新造林技术规程确保造林成活[J].林业科技情报,2011(3).

[3]侯文卿.对提高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几点思考[J].辽宁建材,2011(7).

篇10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中国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9-0142-02

供应链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前沿内容,在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从原材料的供应商直至最终消费者的整体观念,掌握跨组织的基于供应链的计划、生产、物流、信息管理方法;启发学生从更广泛的范围去思考企业的管理创新问题。本文针对本课程特点,对课程的教与学的方法进行改进,以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进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1 明确课程的性质及特点

供应链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学科,涉及内容范围广'涵盖了管理学、市场营销、生产运作、物流管理及运筹学等多种学科。这种综合性知识抽象难懂,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解课本上的内容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根据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加深知识的理解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渠道,也是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要上好供应链管理这门课,需要融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老师应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将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1 游戏教学法

为了更好地理解供应链管理的运作和常见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做游戏,它对全面发展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以及掌握知识技能等有积极的作用。游戏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的喜爱,可有效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教师可以加入学生当中一起做游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缩小与学生的距离,这样便于更好的教学。游戏的组织方式有很多种,可以适当地选择,如啤酒游戏的组织可以在教室进行,借助棋子等道具来完成,也可以在实训室借助专门的游戏软件完成。

2.2 案例教学法

当讲授供应链及其供应链管理理念的时候,最好采用实际的企业案例进行演示说明,生动形象的案例中融合了多个概念和知识点,既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抽象的概念,并使学生形成和保持对供应链管理的强烈求知欲。除了企业案例学习之外,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录像的形式接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成功人士,如每年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选的“中国物流年度人物”。学生通过观看相关影像资料,激发了更大的学习热情,同时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3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例如让学生构建自己物流公司的供应链,完成这个任务,学生需要了解供应链的构成,还要根据自己公司的运营特点选择必要的上下游合作伙伴,确定供应链运作机制,包括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机制、协调机制等。学生在构建自己公司的供应链的任务中,感受到了供应链管理的真正含义、分析和构建的方法、工具的运用等,展示了自己掌握的知识,培养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锻炼了协作和创新精神。

2.4 现场或模拟教学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在供应链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进行现场教学,即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或考察,或在企业里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供应链管理技术。也可采取模拟实验的方法,如模拟供应链中各环节协作过程,通过模拟更好地掌握供应链管理中协作的重要性、信任的必要性、长鞭效应产生的原因等。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供应链现状进行调研,发现供应链在发展中的问题,初步学会利用所学的供应链设计、供应商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及流程重组等理论知识对其进行诊断,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意见。

2.5 讨论教学法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动脑的去学习,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运用问答和讨论的方法。教师根据授课内容,结合当前供应链的前沿动态,提出几个讨论专题,例如:供应链的协调管理、供应链的绩效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分组和选题,查阅相关的文献,搜集相关资料,并将主要内容制成PowerPoint进行交流,开展讨论。一来可以让学生系统地查阅,掌握文献查阅方法;二来通过学生的自己组织,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软件应用能力、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3 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提高知识的掌握

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的的手段。除了传统的接受学习外,教师应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学习,使他们适应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情景。

3.1 自主学习

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自己设计评价指标。供应链管理教学中的很多环节都需要学生自主学习予以配合,例如在啤酒游戏中可以让学生对比各小组的操作结果并自我评定,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并用自身的体会和经验去改善优化游戏的操作过程,使其更贴近供应链的运作原理。

3.2 合作学习

供应链管理课程中更应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因为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同企业间的竞争转化为供应链的竞争一样,有助于学生理解供应链管理原理,并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的意识,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交往与合作的过程,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能使学生体会到相互间的关心和帮助,使师生在多维互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达到在和谐中进取的境界。

3.3 探究学习

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健康的社会情感,满足社会的终身学习的发展要求。尤其像供应链管理这样动态性很强的课程,无论教师、学生,还是已经踏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取,才能跟踪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切实把握供应链优化技巧,才能及时解决企业供应链运作中出现的问题。

4 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上好第一堂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供应链管理的第一节课,最好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重要内容,例如结合知名供应链案例,来突出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管理和个人素养方面的重要性,使学生对供应链管理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和学生探讨学习方法,把自己的体会和一些窍门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知道下一步怎么学,怎么做,怎么配合老师的工作,达到以实用来吸引人,以真挚来感染人的效果。

4.2 组织好教学过程,提高学生注意力

提高注意力是顺利进行学习的必要前提。供应链管理课程理论性相对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尽量用实例来解释概念,用案例来演绎方法和原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搞好组织教学,使每个环节要环环相扣,不能松懈,处处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有偶发事件时,尤其在游戏或项目实施中,教师必须冷静沉着,因势利导,妥善处理。当学生注意力分散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各种刺激方法,例如课件上的动画等,来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

4.3 正确引导竞争和合作,激发学习热情

供应链管理强调在合作中取得竞争优势,竞争之中有合作、合作之中有竞争,这是对传统的竞争理念和模式的超越,是适应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学习也是一样,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你死我活的竞争的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和合作的理念,强化合作学习,既竞争又合作,就能突破孤军奋战的局限,把自身优势与其他合作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把双方的长处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既提高自己也提高别人的竞争力,实现双赢或多赢,掀起一个竞争又合作的学习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