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8: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世界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世界经济的发展

篇1

主要经济体运行参差不齐、各有特点美国在经历了连续4个季度的负增长后,2009年三季度转为正增长。对美国经济复苏贡献最大的是国内私人投资和个人消费支出的增长。目前,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仍未完全恢复,以稳定金融市场为主要目标的救市政策虽取得一定效果,但几乎走到极限,大量流动性外溢削弱了宽松货币政策刺激国内需求的效果,核心通货膨胀率和产能利用率在历史低位徘徊,显示出经济形势仍不乐观,创记录的国债加剧了平衡内外经济的难度。总体来看,2010年实现2.5%~3.0%增长可能性较大,2011年超过3%则有相当难度。欧元区2010年实现了正增长并进入复苏期,然而,始于希腊并蔓延至爱尔兰的债务危机为欧洲的平稳复苏投下了巨大的阴影。尽管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推出7500亿欧元的救援计划,加强财政纪律和进一步协调财政政策日趋成为共识,但欧洲债务危机扩散的风险依然没有完全消除。欧元区就业形势恶化的势头在2010年得以抑制,但10%的失业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在欧元区内部,各成员国在复苏速率上的不平衡十分明显,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欧元区经济复苏的稳定性。预计2010年将增长1.7%,欧洲的复苏仍将步履蹒跚。

日本经济在经历了2009年-5.2%的增长后,开始由负变正。对增长贡献最大的是净出口。据大和证券估计,2010年日本全年增速为2.7%。2011年增长率预计会下滑至1.2%。导致日本经济增速放缓的直接原因有二:日元升值及连带的海外需求减少,使得净出口对增长的贡献率剧减。日本修正政策以求到2015年把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减半。同时,长期制约日本经济的因素依旧存在,包括处于历史高位的失业率,顽固的通货紧缩,巨大的政府债务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0年日本经济增长2.8%,2011年为1.5%。新兴经济体的复苏较为强劲,这同发达经济体形成了鲜明对比。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2009年仅为2.5%,预计2010年将达到7.1%,2011年为6.4%。就“金砖四国”而言,巴西2009年为-0.2%,2010年增长率则高达7.5%;俄罗斯2009年为-7.9%,2010年预计增长4.0%,增长幅度极其鲜明;而印度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要小得多,2009年增长率为5.7%,仅比2008年低0.7个百分点,预计2010年增长9.7%。中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经济增长率在2009年9.2%的基础上,2010年为10.3%。

“金砖四国”2011年经济走势总体上是稳中趋缓的,巴、俄、印、中预计增长将分别达到4.1%、4.3%、8.4%和9.6%。这一方面预示着全球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仍将在下一年中得以继续;另一方面也表明,“金砖四国”面临的紧迫和基本问题是如何管理通胀预期、如何在全球进入低速且不平衡增长期间转变增长方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国际贸易与投资能否维持高增长仍存疑问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严重打击了国际贸易活动,2009年贸易实际增长率出现了二战后最大幅度的负增长(-12.2%),名义增长率更是降低了20%以上。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和服务贸易出口额由2008年的19.8万亿美元降至2009年的15.7万亿美元,其中商品贸易出口额减少3.5万亿美元。各国进口需求呈现萎缩,市场信心不足,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下跌,被普遍认为是导致2009年世界商品贸易额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随着全球经济走出危机步入复苏,国际贸易也踏上了复苏之路。2010年上半年,世界商品贸易额快速增长,同比增幅达25%。其中新兴经济体表现尤佳,“金砖四国”的增速均超过30%;而发达经济体中德国出口的表现十分突出。据世贸组织预测,全年全球贸易实际增长率有望达到13.5%,名义增长率将超过20%。但是,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增长前景不乐观不明朗,以“货币战争”为标题的贸易战阴云日渐浓厚。上述因素或多或少地表明,2010年前半期国际贸易高速增长的局面难以持续,2011年国际贸易的增幅难以企及2010年。

2009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从2008年的1.8万亿美元下降到不足1.2万亿美元。尽管在2009年四季度和2010年一季度有所反弹,但二季度环比又出现下滑,幅度高达25%。除了公共投资正逐步退出和私营部门投资似乎仍持观望态度等因素外,各国限制性政策措施的逐步积累也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持续增长投下了阴影。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主要新兴经济体在国际投资流动领域中的角色日趋重要。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新兴经济体与转型经济体吸收了全球对外直接投资资金流入的一半左右,同时释放了约1/4的全球对外直接投资资金流出,成为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复苏的主导力量之一。整体上看,2010、2011年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势都不甚乐观,增长幅度在10%左右的可能性较大。大宗商品价格得到恢复且未来走势不定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大宗商品价格从2008年4月历史最高点一度下降近40%,但到2010年9月又大致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油价经历暴跌之后缓慢上升,2010年秋季原油月平均价格大体维持在2009年底的水平。金属和农业初级产品价格2010年9月已恢复至2007年的水平。价格反弹最明显的是食品和饮料,其价格水平正接近甚至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近期价格走势的差异,体现了不同产品或不同市场的供需特点与结构差异。食品、饮料和农业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供给方面。恶劣的气候势必导致美国、欧盟、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农业大国和地区农作物歉收,使市场调低产量预期,进而推高价格。而矿产及金属价格走强则主要受需求方面因素的影响。2010年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较快,由于其增长严重依赖基础设施投资,对于金属及金属矿、尤其是钢铁和铁矿石的需求相应迅速增长。在国际大宗商品主要以美元计价结算的时代,2010年11月以来美国不断推出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造成全球美元流动性泛滥,这种扩大流动性的方式推动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扬。2011年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主要取决于两种基本力量的角逐: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的态势在需求层面不足以支撑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另一方面,美欧日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又在不断地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输送动力。关键在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步伐的强度及由此决定的货币与财政政策。一旦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发达经济体便会实施退出政策,流动性因此会受到抑制,来自流动性的价格上涨动力便会衰减。但是,伴随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也将扩大。因此,2011年大宗商品价格在2010年水平上有所上扬后,大致会稳定在接近历史最高的水平上,其间出现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也是完全可能的。至于石油价格,每桶在80~110美元之间的可能性会大些。

全球治理在金融监管领域取得进展2010年全球经济与金融治理方面最值得关注的事件,当数《巴塞尔协议三》的出台。9月,全球绝大多数经济体的监管机构就《巴塞尔协议三》达成共识。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至2015年1月止,全球各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将从目前的4%上调至6%,普通股比例由2%提高到4.5%;商业银行需持有2.5%的超额资本留存,作为应对将来可能出现困难的缓冲(可在2016~2019年间落实);对那些拥有系统重要性的资产规模在5000亿美元以上的大银行,其普通股比例、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提高到6%、8%和10%。在11月召开的二十国首尔峰会上,《巴塞尔协议三》得到大体认可,一并获得通过的还有有关资本流动性和全球金融机构的国际标准和原则,使全球金融监管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预示着人类朝着建立更加稳定、健全的金融体系迈进了一步。与此同时,发展中经济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份额与投票权的增加幅度达6%。经过调整,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由3.72%升至6.39%,投票权也将从3.65%升至6.07%,成为美日之后的第三大投票权拥有国。虽然这一调整并未动摇美国和欧盟在其决策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但是这种变化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未来的改革以及其他全球治理机构决策程序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国际贸易领域的全球治理则乏善可陈,主要表现在历时9年的多哈回合谈判仍在原地踏步。

篇2

【关键词】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关系;影响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经济保持着长期较快增长的速度,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目前,世界经济在经历金融危机之后,依旧处于一个调整的时期,旧的经济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新的经济问题又出现,世界经济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另外,世界经济的复杂性也让国际经济政策更加难以协调,全球经济更加难以治理。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以明显高于世界平均经济增长的速度增长着,GDP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二,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样的,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会给中国经济带来诸多影响,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之间关系匪浅,联系也日益紧密。为了促进中国经济更好的发展,有必要研究世界经济对中国的影响。

从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相互关联、互动发展的角度来认识世界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影响,有助于更辩证更客观地研究出中国经济所受到的影响。先研究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关系,再研究世界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影响,让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进行一体化的、互动的发展,从而帮助中国经济取得良好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健康运行。

二、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关系

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世界经济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经济。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关系匪浅。

(一)世界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中国通过近些年的努力,已经成为位列世界第二的经济体,这不仅得益于中国政府所做的一系列努力,也因为全球化趋势以及世界经济这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世界经济通过若干因素来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第一,世界经济全球化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促使中国深化对外开放程度,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很多机遇。第二,世界经济所带来的国际秩序和规则的建立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动力。经济改革使得中国融入世界,在国际秩序和规则准许的情况下,中国可以进行一系列经济改革,以此来促进中国经济健康的发展。第三,高科技革命促使中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引进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来发展经济,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中国也拥有了进入很多高科技领域的契机。第四,国际上的资本流动为中国提供更多资源。中国可利用国际资本流动,扩大投资规模,提高外资利用水平。第五,开放型经济促进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在世界经济开放发展的大趋势下,中国的区域经济也会取得相应的发展。

世界经济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空间以及国际贸易空间,也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提供了相关的经验以及先进的理念。世界经济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动力。

(二)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中国经济经过近些年来不断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中国经济还会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中国经济进行了创新驱动的转变和开放升级,很可能会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因素,中国经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轨道。中国经济在将来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也在世界消费市场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中国一直以来的经济政策使中国成为经济危机的主要对抗者,中国还将改变全球的金融格局,甚至引领国际经济体系和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毫无疑问,中国经济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将会给全球的人力资源带来新的红利,甚至中国将成为世界产业创新创造中心。中国,是大国经济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进行创新发展取得成功的范例。

(三)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以一体化的、互动的方式发展着

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不可剥离的一部分,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融合成紧密的整体,以一w化的、互动的方式发展着。为了进一步加深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都需要适当的变革与发展。

首先,市场化、全球化以及信息化促进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市场化、全球化以及信息化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同时让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实现互动。其次,中国经济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中国经济需要加强法制建设,使中国经济走上规范化的道路,真正融入全球化,从而影响甚至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最后,经济的平衡与修复机制是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一体化的保障。建立有效的平衡与修复机制,不是世界经济或者中国经济单方面可以完成的事情,而是需要双方都做出一定的努力,一起探索方能达成。

总之,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世界经济离不开中国经济,中国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为实现世界经济中各个国家之间的共赢做努力。中国经济也离不开世界经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将会深刻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

三、世界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密不可分,因此世界经济的发展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世界经济对中国的影响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风险加剧

世界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但中国在国际竞争中依然困难重重。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国际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迈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企业进入了很多外国市场,同样的,很多外国企业也进入了中国市场,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发展。但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并不是均衡的,是一把双刃剑,在一定程度上会使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很容易遭受到金融风险甚至经济危机,中国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二)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合作关系依然存在困难

世界经济的发展为很多国家提供了处理地区事务的平台,但是中国想与其他国家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依然存在难度。世界经济的发展促使部分地区实现了区域济一体化,导致有些地区增加了贸易保护,限制了其他国家的出口贸易,不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失去优势,在国际合作中的有利地位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与其他国家建立合作关系的难度。

(三)国际资本流动增加了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冲击

世界经济的一个发展趋势是金融的自由化,金融的自由化有利于中国引进资金,但是国家资本的流动也会冲击中国的金融市场。金融的自由化致使资本的流动性增强,短期投机行为增加,中国是未来非常好的一个国际资本投资目标。但也正因为金融自由化,导致各国对资金的争夺增加,而资本的流动性会冲击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也就是说,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金融市场有不利的影响。

(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世界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竞争的加剧,使得各国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以期取得更好的发展。中国,可以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经济结构的升级,在产品结构、公司结构、企业结构等方面都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尤其是要对知识经济给予足够重视。知识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但是目前各国对知识经济的认识不一,有一些国家还没有对知识经济给予足够重视。中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时候,要意识到知识经济的重要性,进行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让中国经济发展更加稳健。

(五)中国积极开放国外市场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促使中国抓住机会,积极开放国外市场,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模式,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转变为市场经济,完成经济开放的变革。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还有所欠缺。所以,中国经济要塑造开放型经济,加深经济开放程度,积极参加国际经济活动,以此来加强国际竞争力,谋求中国经济更好的发展。另外,中国经济不仅要积极开放国外市场,还要有效的利用国外资源,弥补中国国内资源的不足,为中国经济发展增加动力。

四、总结

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密不可分,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关系是:世界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以一体化的、互动的方式发展着。

在这样的关系下,世界经济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非常大。世界经济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风险加剧;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合作关系依然存在困难;国际资本流动增加了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冲击;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积极开放国外市场;中国的经济安全机制较为稳健。

本文对市场经济与中国经济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探索,中国相关部门可以参考本文的成果,制定出更为适宜的经济发展政策,从而促进中国经济更好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权衡.开放的中国与世界经济――迈向一体化互动发展[J].国际战网,2014,(5)

[2]姜跃春.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与中国[J].国际问题研究,2004,6

[3]任冲.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战略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01

篇3

内容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导致世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必然会导致国际生产关系的改变。谋取超额利润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基本动力。因此,有必要正确认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对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影响,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关键词:世界经济 区域集团化 依据 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各地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使得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利益相近的国家具有加强联合的要求。从长期来看,世界经济的总趋势是一体化。但是,受历史条件的制约,一体化的具体实现方式呈现多样性。从现实来看,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总趋势下,大量存在的国际经济现象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它们日益取代国家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主体的状态及其过程,是对诸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概括。

战后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付诸应用,促使世界生产力飞快发展,国际贸易明显增长。经济国际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与彼此渗透的现象益见普遍和深化。由于一些国家的人种、语言、文化、宗教、政治制度和发展水平大致相同或较为接近,逐步形成一定范围内的地区性的经济组织,借以谋求获得各自的最大经济利益。在此基础上,各国有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超越国界,在一定程度上放弃,朝向地区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同一地区中两个或两个以上邻近国家实行经济联合,采取共同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措施,使各个成员国的经济结为一体,形成地区性的经济共同体。通过条约的形式,结为紧密程度不同的经济联盟,建立超越国家的管理机构,允许成员国的商品在本地区中自由流动,从而促进地区性的专业分工,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经济一体化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国家间关系的重新调整和组合,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在世界范围内国际经济关系的重新调整和组合,它是由多个地区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所构成的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基础,各个经济一体化组织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构筑部件。正是许多区域经济集团的产生和发展,才使世界经济呈现出区域集团化的新格局。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国际分工深入、科技进步加快、国际竞争加剧的格局下,要素跨国自由流动数量增加、速度加快、范围扩大,致使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济上的联系愈来愈紧密、相互依存性愈来愈强。它是指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互相往来、紧密联系的的现状和趋势,构成基础是各个独立的国家或地区。它反映的是一种外部的推动力量,是在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二者的共同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之间必然发生的一种经济联系,在形式上是生产、贸易、资本、金融的国际化。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对国际经济领域掀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总体概括,指的是一种状态和趋势,构成基础是国际上各个地区性的经济组织。它反映的是各个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并从外部争取更多的利益的一种自发的内在的愿望和要求,在形式上是一个经济组织,是一种组织创造和制度创新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其实质是经济活动的市场化和国际化,其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使参与其中的国家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使经济利益相近或经济互补的国家结成为一个个的整体,对内对外采取共同的政策,行动步调一致,这样可使成员国在分享经济全球化利益的同时,为各个国家更好的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上的保证,提高成员国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有利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同时,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力量和必然趋势,是各个国家以单独国家或以某一区域经济集团成员的身份,自觉或不自觉的加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来,加强各国间的经济联系,使各国经济上更加互相依赖,交往更加频繁、更加全方位。这些实践活动的直接影响就是促使在地理上具有特殊关系的国家更加自觉地结成各种各样的、程度深浅不一的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如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或经济联盟。所以,经济全球化使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出区域化、集团化愈演愈烈的特点和走向。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将会使各个国家更加开放,促使各个国家看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努力寻找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最佳位置;会使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好的配置,最终提高全世界的生产力水平,也会使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依据

当代的国际经济关系体系是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世界经济形态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其中只有一种成分占支配地位。当代的国际经济关系体系是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即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以国际专业分工为基础,以国际交换为纽带,并把其他各种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交换关系的世界经济体系。既然当代的国际经济关系体系是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那么,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就在当今的国际经济活动中起支配作用。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直接表现为资本对于利润和超额利润的追逐,并且不以国家的、民族的界限为满足。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必然要超越民族的国家的界限而以世界做舞台。资本主义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国际制度,资本主义的任务就是建立世界市场和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垄断资本主义就是要更加充实这个市场,形成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并且建立一个庞大的贸易、金融与投资的国际经济体系。到这时,没有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能独立于世界市场之外。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在世界市场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使资本主义向纵深发展,让本国现有的工业和农业获得进一步的繁荣;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冲破国家界限,扩大到世界范围。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垄断资产阶级为了谋取超额利润,他们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强制采取各种政策极力进行经济渗透,广泛拓展贸易市场,从而不仅使社会生产关系超出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而且更进一步促使其发展成为广泛的国际生产关系,也就是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服从追逐超额利润的要求,国际垄断资本不断进行克服其内在矛盾的尝试,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区域性集团化正是这一尝试。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国家垄断和超国家垄断逐渐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主体。经济上的超国家垄断的调节作用已经超越一个国家的界限,具有国际性质。超国家的垄断形式采取各种国际组织形式,运用各种国际经济政策手段,积极的规划进而迅速的实现资本主义一体化的发展。这些都是国际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世界生产力发展而发展的结果。

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高度发展,其作为发展生产力的一种手段,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应得到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具有国际性、开放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追求增值仍是资本的的生命力。世界各国社会制度不一样,但只要实行市场经济,就要同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都是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各国无论自主还是被迫都会走上经济区域集团化的道路。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对世界和各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一)积极影响

经济区域集团的形成,为各国进行平等对话和协商解决问题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有利于减少和解决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有利于地区和国际形势的稳定。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一种组织创造和制度创新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是在经济领域进行,但它对其他领域的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世界经济领域发生的这些变化正在对世界政治发生着深刻的影响。在区域经济组织内部,大家遵循共同制定的制度,就经济领域的问题进行讨论协商,甚至可以超出经济范围,就相互之间的一些政治外交领域的敏感问题展开讨论,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所以经济区域化取得的成果、解决的问题不仅仅限于经济范围,而且在政治外交领域也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

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区域经济集团内部贸易壁垒逐步降低直至清除,将促进内部贸易增加,生产要素得到不同程度的自由流通,在比较优势的作用下,资源将在其成员国和产业部门间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和配置,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将会提高,从而降低成本,促进科技发展,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增长率。“欧盟”统一市场使其成员国GDP提高,创造就业机会,并将改善其成员国政府的预算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亚太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增长率领先于世界其它地区。区域性集团经济贸易的增长将使世界经济贸易总量增长,这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机遇。

对国际资本、技术、商品和人才的流向产生重大影响。战后以来,世界贸易和资本流动越来越集中于发达国家之间进行,这同制成品贸易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区域经济集团化将加强这种趋向。因为集团化将促进生产要素在集团内部流动,并促进产业结构在区域内部跨国界流动。区域经济集团化也促进了资本的跨国界流动。为了绕过集团的贸易壁垒,在其它集团建立基地,以分享集团化带来的利益,美国、日本和西欧之间相互投资和企业兼并达到巨大的规模就是例证。为了加强科技方面的竞争,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正在加强联合科研。如欧盟正在进行一系列联合科技研究项目。同时,跨国集团的联合科研也在发展,主要是美日欧之间,目的是为了相互取得最新科研成果,不致在科技竞争中落后。与此相适应,科技人才的流动也在加快,发达国家已经吸收和正在吸引人才流入。

有利于区域经济集团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今后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将以发达国家为主,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混合组成,发达国家将作为资本、技术的主要提供者和产品的主要吸纳者,促进经济集团的发展。集团内的发展中国家如政策得当,将可通过区域合作,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快的经济发展。

(二)消极影响

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西欧国家从国家贸易壁垒转向区域贸易壁垒:被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并从传统产品、农业产品转向保护高级工业品和劳务部门;贸易保护措施多样化,诸如按照有效保护税率设置阶梯关税,加强了征收“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的活动;加强非关税壁垒;加强管理贸易。这些保护措施扭曲了贸易流向,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贸易收益减少。仅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纺织品限制一项就使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大幅减少。

由于各个区域经济集团内各国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尤其是像APEC这样既有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集团,发达国家取得的利益要大于发展中国家,南北矛盾会依然存在。从全球范围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区域经济集团化可能会加剧这种不平衡,从而使南北经济差距从总体上拉大。区域经济集团还会使发展中国家受到地区上的分割,集团内发展中国家对集团的依赖性进一步加深,集团外的发展中国家将处于更加孤立的困难地位。削弱了发展中国家之间原来的统一和合作关系,将使全球南南合作难以取得进展。

任何一国加入区域经济集团组织,都是以民族的部分让渡为代价的,例如在欧盟进入第三阶段后,货币政策将由各国转交欧洲中央银行体系执掌,这就要求成员国完全放弃独立行使货币政策的权力,在这方面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风险。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是一种客观存在,既不能夸大积极的一面,也不能忽视和回避消极的一面。我们只有正确认识这些影响,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1.王曰痒,甘士杰,黎国昆,蔡志云.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

篇4

关键词:世界经济 新能源 可持续发展

世界经济危机来袭,暴露出全球经济存在的严重问题,金融泡沫膨胀,虚拟经济快速增长,实体经济快速退位,大量产能过剩、市场饱和,人类价值观的金钱欲望无限膨胀,现行的经济模式导致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生存环境持续恶化等问题迫使人类不得不找到一把可以打开改变世界经济模式的钥匙。

一、传统能源在现代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石油作为传统能源,在取代煤炭的主体低位后,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有力的发动机,当今世界上许多重大事件的导火索就是石油。石油对经济的影响首先表现为:石油消费量直接影响一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期,世界经济因为石油得以高速发展,经济增长与石油消费之间一般保持着1.5∶1的比例。一般来说,石油的价格平稳,则经济的增长与石油消费的增长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必须消费一定数量的石油才能获得经济上一定程度的增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油消费增大,而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石油储量大幅度减少,长期的供不应求的状态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对于多数国家来讲,经济增长是政治的最大命脉,所以可以说石油对于一个国家在稳定和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影响深远的,是一种战略要素。目前,世界各国在制定长期持续性发展战略中,都把提高石油的使用效率作为解决危机和加快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二、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①。低碳经济的提出,实际上是人类关注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及其他因经济发展而影响生态环境问题的结果。在这种全新的经济模式的指导下,世界各国都希望自己能够走上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绿色之路。目前发达国家正在投入大量资金,来优化自己的能源结构,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并且积极的探索清洁能源。而发展中国家则备受煎熬,因为他们的工业化进程正在处于发展阶段,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远超过发达国家,因此也必定承担着相当多的舆论压力。但可喜的是,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表现出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决心,彰显了大国的责任感。

三、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核心-新能源

1.美国的经济长期发展战略。

在金融危机下,美国政府实施了长期经济发展战略,即“再工业化”战略和“新能源”发展战略。

“再工业化”属于奥巴马政府提出的用于近期促进产业发展的主要战略,该战略主张重新重视国内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加快制造业的增长速度,目地是让经济从虚拟回归实体,并力图转向“出口推动型”经济发展方式。为此,美国政府了50条举措用于有效的降低制造业成本和提升制造业创新水平。第一、在降低制造业成本方面,美国政府采取了降低制造业的税收负担、改革公共医疗保险制度、减少管制和司法诉讼成本、鼓励创新投资及加强职业教育培训用以提高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实施节能计划等具体措施。第二、在提升制造业创新水平方面,美国政府于2009年8月颁布了《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主张重构国家创新基础,用以强化美国自主创新的基本要素;鼓励发展有效创业,为创业和风险投资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持并提升美国公司在全球创新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扶持重点行业的科技研发,推动战略性新兴行业的突破。

“新能源”是奥巴马政府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发展“气候友好型能源”(Climatefriendly Energy)是该战略的核心。具体来说,美国政府的新能源政策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第一,2010年~2013年,通过对“新能源”电力企业的直接和间接资助,使美国国内新能源供应量增加一倍;第二,鼓励个人、单位和地方政府使用“新能源”,并实施补助,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效率;第三,美国政府将长期重点扶持在清洁能源领域内的创新活动,并决定投巨资在10年内支持发展下一代新燃料和建设燃料基础设施;第四,实施“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项目”(CapandtradeProgram)用以限制化石能源使用,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第五,启动“重塑美国能源科学与工程学优势”教育计划,通过设立跨学科研究生课程、提供奖学金、以及促进科研机构和创新公司合作等措施加大新能源的研究力度,并且鼓励学生走向清洁能源领域的工作岗位。

2.日本的经济长期发展战略

日本于2008年9月,根据金融危机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新经济增长战略”进行了调整,主要方向在对既定的2015年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微调的同时,重新设计了经济发展战略,2010年6月,日本政府公布了“新增长战略”(New Growth Strategy),旨在确立危机后日本长期经济发展方向的,是日本未来10年经济发展的战略。“新增长战略”认为,日本要靠“后危机时代”是摆脱“失去的十年”,日本政府将利用国内要素和扩大对外开放两个方面寻求经济增长动力。其中,在利用国内要素和促进国内产业发展方面,日本政府将在环境和“新能源”产业领域投资50万亿日元,创造140万个就业机会;在医疗和健康产业领域投资45万亿日元,创造280万个就业机会。在扩大对外开放方面,日本政府将致力于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APECFTAAP),并通过发展对外旅游业,进一步提升日本在亚洲地区和亚太区的经济地位。

四、结论

随着全球能源的消耗,未来石油价格将会大幅度增长,目前发达国家逐步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在维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发展新能源,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改善人类气候环境。虽然2011年日本发生大地震带来的核电站泄漏事故直接影响到了新能源产业,各国也纷纷采取措施放缓核能脚步,但并不能阻止人类对新能源的探求。未来世界经济的霸权必定掌控在拥有新能源核心技术的国家手中。

参考文献:

[1]肖鹏军:《石油经济的风险与危机及其防范》,《石油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篇5

2009年,新兴经济体占据了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量的一半。2009年流入新兴经济体的直接外资下滑27%,但其下降幅度低于发达国家(44%),新兴经济体有史以来第一次吸收了半数全球直接外资流入量。其中,流向新兴经济体的FDI主要集中在中国等主要新兴大国。全球前六大投资目的地中,新兴经济体就占了一半。

二、新兴经济体正成为外向型投资的新生力量

从对外直接投资来看,新兴大国正日益成为对外投资的新主体。在经历了连续5年的上升趋势之后,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FDI流出量收缩了21%。但FDI流出的收缩量远低于发达国家。尽管目前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外资流出的份额依然较小,但所占比重正加速提升,目前已占全球FDI流出量的1/4。其中,中国香港、中国大陆和俄罗斯已跻身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20强。

新兴经济体输出直接投资的区域主要是在本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并已涉足欧美发达地区。在过去的数年间,主要新兴大国的跨国公司正不断加大对非洲的投资。从2005到2008年,这些跨国公司对非投资占流向该地区FDI的21%,而在1995-1999年这一比例仅占18%。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和海湾合作委员会的投资者最为积极,其中,中国对外投资最为抢眼。对矿产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以及后危机时期全球产业重构创造的并购机会,推动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持续扩张。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消散,新兴经济体作为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新主体,正引领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逐步复苏,这也将提升新兴经济体在全球投资领域的话语权。

三、新兴经济体财富基金正成为国际直接投资来源的新渠道

2009年,财富基金的筹资也由于初级商品价格的下降和贸易顺差的减少而遭受挫折。但是其直接外资活动并未下降,反而逆势增长了15%,这反映出拥有这些基金的新兴经济体较高的增长率。目前,财富基金的新投资调整了投资方向,其资金逐步投向初级部门、较不易受金融动荡影响的行业以及发展中区域。

据估计,2008年全球财富基金的规模就已超过3万亿美元。世界银行集团认为,通过建立股本投资平台和基准可吸引财富基金的投资者,即使有百分之一的财富基金投入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也会为它们的增长、发展与机遇带来300亿美元。可以说,财富基金的发展对新兴经济体来说是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机遇。如世界银行集团行长罗伯特・B・佐利克所言,世行集团将与财富基金合作,为非洲的股本投资创造一个“百分之一解决方案”,他认为非洲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大陆,有潜力成为像今天的中国、印度及其他国家一样的世界经济又一个增长极。

四、新兴经济体吸引外资前景向好

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际金融环境。2003-2007年间,十分宽松的国际金融环境和低廉的资金成本,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繁荣和经济增长而不引发严重通胀,如今这一环境已不复存在,重建这种环境既无必要,也不可行。从长期来看这种情形也难以持续。因此,在未来数年内,与危机前的繁荣期相比,国际资本成本将会上升,投资率将会下降。

据贸发会议预测,从中期看,外国直接投资(FDI)预计将会从2007年约相当于发展中国家GDP3.9%的峰顶下降到2.8%至3%。鉴于FDI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欧洲中亚和拉丁美洲的投资总额中所占比例高达20%,这一前景的影响不可低估。

世行发展预测局局长汉・蒂莫说:“虽然在可预见的未来,资金会变得更加稀缺,更加昂贵,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扩大地区性金融中心,改善当地银行业的竞争和监管,降低国内借贷成本,促进当地资本市场的发展,从而在长期上获得巨大裨益。”事实上,这一调整需要相当时日才能见效,但地区金融中心的发展却可以让发展中国家重返高速增长的轨道。

五、新兴经济体引领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新趋势

新兴经济体相互间的国际直接投资推动了非洲等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和经济增长。近年来,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等新兴大国FDI输出为非洲大陆特别是南部非洲的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与日俱增。新的FDI来源为非洲国家提供了更具弹性的资金来源和更广的金融资源,也为非洲国家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形成了有效的缓冲。

正如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所言:“我认为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可能是非常有利的,能够帮助非洲国家开发基础设施,帮助这些国家利用它们拥有的自然资源。”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对非投资份额的不断上升,而全球金融危机从客观上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这既有利于强化新兴经济体内部的投资与经济合作,也对非洲经济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

此外,南南投资降低了对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依赖。全球经济动荡强化了发展中国家间对外投资的重要性。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大多流向其他发展中国家,促进了“南南”的投资合作与经济增长。目前,不计离岸金融中心的南南合计流量约占发展中国家合计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的25%。因此,事实上,许多低收入国家如今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主要依赖其他发展中国家。这种南南投资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南南贸易和经济的增长,有效降低对发达国家的依赖,也利于新兴经济体走出危机,实现经济复苏。

参考文献:

[1]UNCTAD Global Investment Trends Monitor,Secondand Third Quarters of 2010, 14 Octorber 2010.

篇6

一、跨国直接投资的国际格局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显著下降,2008年投资总额达1.74万亿美元,比2007年1.97万亿美元的历史峰值减少了11.66%。2009年跨国直接投资延续了下降态势,缩减至1.18万亿美元,标志着从2004年开始的国际投资增长周期的正式终结。随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以及世界生产和贸易活动的恢复,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也从低谷中走出。2010年全球各国跨国直接投资增长9.3%,总额达1.29万亿美元,但远低于2007年的历史高点。尽管2011年全球经济持续动荡,但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实现了17%的增长,达1.5万亿美元。具体来看,跨国直接投资的国际格局主要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一)跨国直接投资流入的整体格局没有显著变化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依然是跨国直接投资流入最多的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次之,跨国直接投资对初级产品出口国(包括石油、天然气输出国和矿产资源的主要输出国)的流入相对较少。从总量的角度看,2000年以来,发达国家吸引的外资大约在4000―13000亿美元之间波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在1000―3000亿美元之间,而初级产品出口国大约在200―2300亿美元间波动。

分工格局中不同地区受危机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发达国家吸引外资受危机的冲击较大,从危机前的1.3万亿美元降到2009年的6028亿美元,2011年恢复至7532亿美元;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跨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已恢复,高于危机前水平,而主要初级产品出口国虽有所回升,2010仍低于危机前水平。

(二)跨国直接投资流入格局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部均出现一些变化

从发达国家内部来看,欧洲地区的流入量在持续下降后强劲反弹,美国增势不稳。欧洲地区和美国的跨国资本流入格局受其经济复苏的不同态势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征。2011年流入欧洲地区的外资增长23%,美国的跨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在2011年出现下降,降幅达8%。流入欧洲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强劲反弹,主要是欧元区国家受债务危机的影响,金融市场动荡,经济增速下降;一方面,受公司重组、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和降低成本等因素的驱动,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欧元贬值情况下的机会主义交易,导致对欧元区国家的跨境并购增多,2011年对欧洲地区的跨境并购增长55%。

从发展中国家内部看,拉美地区资源型国家的跨国直接投资流入较为活跃,增幅超过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2011年流入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不再主要依靠南亚、东亚和东南亚,拉美、加勒比地区以及转型经济体增长显著。流入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不包括西亚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较2010年增长11%,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分别吸引外资2090亿美元、920亿美元和430亿美元。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增长34.6%,达2160亿美元。

(三)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的跨国直接投资流入连续两年高于发达国家

发展中经济体受内部需求强劲、经济加速增长和南南投资上扬影响,2010年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上升12%,高于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5%的增速,达5740亿美元,占当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总量的52%,首次超过发达国家。而2010年流入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下降了7%。2011年发展中经济体吸引外资继续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一半以上;而流入发达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虽呈强劲反弹态势,较2010年增长18%,但仍略低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外资流入量。

二、美、日发达国家和印度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特征

(一)美国的跨国直接投资复苏缓慢

整体上看,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对美国的直接投资的复苏,慢于美国经济的复苏步伐,并且在结构上出现了一些新趋向:

一是从跨国直接投资的流量看,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对美国直接投资的流量均低于危机前水平。危机后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出现下降,回升趋势不稳,2009年大幅减少50%,2010年上涨49.3%,但2011年又出现了8%的下降。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出也受危机影响出现显著下降,虽出现回升,但仍低于危机前水平。

二是从跨国直接投资头寸的收益率看,对美国直接投资头寸的收益率已高于危机前水平。对美国直接投资头寸的收益率在2009年降为4.18%后,2010年已恢复至6.12%,高于2007年6.07%的水平。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头寸的收益率则有所下降,2009年降到9.45%,2010年略升为10.48%,但仍低于2006年的12.26%。

三是从跨国直接投资的国别结构看,基本格局没有发生变化。美国的跨国直接投资主要来源于欧洲、加拿大和亚太地区,2009年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入量下降50%,主要来自欧洲地区和亚太地区的直接投资大幅下降,2010年来自两个地区的投资出现增长,涨幅分别为87.97%和220.66%。美国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出也以欧洲地区为主,占一半以上,拉美和亚太地区各占20%左右,国际金融危机后,对欧洲地区的投资出现大幅下降,2010年有所回升。

四是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和流出都出现了逐渐集中于制造业的迹象。2011年前三季度,制造业领域的流入量占总额的41%,而金融和保险行业的流入量仅占10%。美国的跨国直接投资流出,金融和保险业受危机影响下降非常显著,制造业的冲击较小。金融和保险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从2007年821.7亿美元直降至2010年的135.1亿美元,2011年三季度跨国直接投资流出量转为负值,制造业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受金融危机冲击也出现大幅下降,但降幅小于金融和保险业。

(二)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受危机影响较大

一是总体上看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从2009年以来下降较为明显,对外直接投资在2011年有所增长,而引进外资形势仍然严峻。首先,2010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继2009年下降42.03%后,下降23.35%,2011年前三季度逐季度增长,一至三季度累计值已超过2010年全年水平,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增加成为主要的带动力量。其次,日本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在大幅下降后继而出现净资本流出,集中在非制造业领域,这意味着日本作为主要的发达国家,引进外资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

二是从三大洲的分布来看,对亚洲的投资基本上较为稳定,对北美洲和欧洲的投资波动较大,对北美洲的投资大幅下降,而对欧洲地区的投资在大幅下降后2011年出现较大增加。从2011年的初步估计数据看,对欧洲地区的直接投资为399.86亿美元,占比34.6%,略大于亚洲地区34.0%,而北美洲地区仅占比13.4%。并且,日本对外投资的大幅增加主要来自对欧洲地区直接投资的增加,对欧洲地区165%的增速远高于亚洲地区77.4%的增速。

三是从亚洲的布局看,中国仍然是日本在亚洲最大的投资国,泰国仅次于中国,对新加坡和韩国的投资也有较大规模。近年来,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持续增加,而对印度尼西亚、越南和印度的直接投资出现较显著的增加,但对这些国家的投资总量仍然较小。

(三)印度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和流出均出现较明显的下降

印度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入自国际金融危机后持续下降,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下降1.04%和33.5%(数据来源于印度央行提供的财年数据,本段所提的年份均为财年)。从国别结构来看,自由港和发达国家仍是其主要的资金来源地。从行业结构看,服务业仍是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流入领域,但2010年大幅减少45.5%,其中,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降幅较大,计算机服务和通信服务部门的流入量也出现下降,而制造业有所下降,降幅相对较小。

印度对外直接投资危机前快速增长,国际金融危机对其产生的冲击较为显著。2006―2008年从29.8亿美元增加到193.9亿美元,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2009年和2010年分别出现17.9%和8.19%的下降(数据来源UNCTAD数据库)。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的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跨国并购已经历了从发展中国家为主向发达国家为主的过程。从行业结构看,印度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制造业领域的生物医药产业和汽车业,以及软件行业和通信服务业。

从印度引进外资的政策看,进一步扩大自由化的同时,加大了对战略性产业的监管。印度了更新的FDI名单,其中很多的产业领域FDI实行自由化,包括生物技术、医药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的研发,以及教育部门的建筑活动,印度还允许外国投资者对单一品牌的零售贸易的投资比例限制从51%扩大到100%,但是对于投资比例超过51%的FDI中,要求销售总额中至少30%的商品来自国内供应商,印度政府还决定,外国投资者对医药领域的并购申请提案只能实行政府批准,不再实行原先自动审批的模式。

三、跨国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预计2012年或近几年,跨国直接投资可能会呈现出以下主要趋势:第一,根据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形势,以及跨国公司的运营情况,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对2012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保持谨慎乐观,预计全球FDI将温和复苏。第二,跨国直接投资流向可能在地区之间调整。第三,世界经济整体增长乏力,在资金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能源资源领域必然成为资本争夺的领域,而新兴技术领域对各国培育新竞争优势具有战略性意义,因此,对能源资源领域和新兴技术领域的跨国并购可能增多。

全球经济调整背景下,跨国直接投资的发展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国际跨国直接投资的格局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这将意味着我国面临的国际分工格局较为稳定,短期内我国面临的国际跨国直接投资的形势将不会发生显著变化。因此,一定意义上说,我国跨国直接投资政策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根据世界经济形势和跨国直接投资的发展,可适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改进。

二是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趋于放缓,人民币也将保持对美元相对稳定升值的态势,预计未来我国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将趋于稳定,甚至会有所下降。一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取决于一国的要素禀赋和经济发展潜力,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必须服务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因此,我国在积极引进外国接投资的同时,要以理顺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为前提,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稳定并积极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

篇7

摘 要 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出发,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的相关研究动态加以梳理,有助于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界定

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离不开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经济发展的方式就是经济发展的方法和形式,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优化、经济运行的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及现代化程度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含有可持续发展等。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但不等同于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反映了经济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制度的根本性变化的总体特征。惟有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来研究发展方式才有意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尊重所处的历史情境、地域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发展方式,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观点综述

经济增长方式被引入中国后,经济学界和实务工作部门从现代主流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制度主义的范式等多个维度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行了探索。十七大又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方针,要求尽快实现发展理念的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动态来看,主要研究了以下五个问题。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发展方式的转型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方针来指导经济建设的开展。为此学术界针对新时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展开了研究。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与难点

从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历了12年的时间。一些学者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和难点展开了研究,以期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原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和高发展,中国实现高增长的动力是什么?来10―20年,是否能继续保持这种强劲的势头?刘庆宝、未良莉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对经济增长理论的源动力进行系统的分析,构建了扩展的索洛(So-low)模型,对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及其相互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消费作为经济运行的主要动力,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有科学的途径,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更深刻、更自觉地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现有研究的评价及其启示

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出发,对相关研究动态加以梳理后,笔者认为近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维度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措施,但这些研究存在一些问题: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尚缺乏统一的界定;未能从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认识经济发展的转变;从动力结构优化的视角寻求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一)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界定展开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二)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研究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保持了持续30年的强劲增长势头。他们都在怀疑,中国经济能走多远?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内涵和现实特征,确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和思路,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成为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的新趋势。

(三)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优化问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继续保持量的增长,更要注重质的提升。当前世界经济仍未停止萎缩,尽管经济下滑的速度放缓,但缺乏后劲的经济增长依然有下滑的可能。面对这场全球性经济衰退的挑战,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结构,以扩大国内消费、加大投资为主,积极稳住出口来启动经济。

参考文献:

[1]欧志文,蒋均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理念与时代内涵.消费导刊.2008(2):209-211.

[2]吴树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前线.2008(1):17-31.

[3]杨玉霞,邢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及实现机制.学理论.2008(6):15-18.

[4]吕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前线.2008(3):10-12.

篇8

关键词 3E;非协调发展;经济学;原因

中图分类号 K825.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4-0067-06

在现代科学文化中,协调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概念,而且不断得到发展和创新。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协调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研究,从而使“协调”的含义更加丰富和科学。系统论认为,协调除了具有作为调节手段或管理控制的含义之外,更深层的含义是作为一种状态来表明各子系统之间的融合关系。复合系统的协调是指在系统内部的自组织和来自外界的调节管理活动作用下,各个组成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谐共存。而所谓3E协调则是指能源、经济和环境子系统之间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彼此和谐共生,具有合作、互补、同步等多种关联关系,体现了复合系统有序的结构与状态。实现3E协调发展对于实现社会整体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我国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即3E系统)总体协调程度偏低,系统发展中存在着许多缺陷和冲突。这主要表现在能源与环境、环境与经济间的矛盾突出,例如我国传统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能源生产和消费中排放大量的废气、水、固体废物等污染物,造成了环境质量的急剧恶化。与此同时,环境容量等环境因素对我国能源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制约作用,国际履约使我国能源部门付出高昂的发展成本。其次,经济发展与能源生产消费间也反映出一定的非均衡性。突出表现在:①我国能源消费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能源供应方面时常发生“电荒”、“煤荒”现象;②整体上工业的发展并未摆脱低效、高耗能的局面。同时,能源价格却鼓励了企业对高耗能或低效率行业及设备、技术进行投资,十分不利于工业结构的调整;③从产业结构角度看,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其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要高于传统的能源消费量最大的第二产业。然而,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却相对有限;④我国外贸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当前已达到了37%,但是外贸生产却一直主要是低附加值、高能源消耗的发展模式;⑤我国当前能源消费结构和方式造成环境污染严重从而引发的经济损失已经占到GDP的2%~3%。为了促进和实现我国3E系统的协调发展,我们必须要探讨3E矛盾出现和激化背后的原因,并反思传统发展理念的合理性问题。为此,本文将从经济学视角在理论上进行现象解释和原因剖析,以期能够为实践提供更深层面的理性指导。

1 环境、资源的公共性与不明晰的产权安排

环境与大部分资源一向被视为公共财产,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表现为非排他性、无偿性、强制性和不可分割性等特征。因而也就产生了没有任何消费机会成本的所谓“免费搭车”。空气、阳光、水、土地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正是由于这些公共资源上述特性的存在,使得资源被使用过度,环境被破坏,并造成生态失衡。例如煤炭生产由于引起环境污染,对不从事煤炭行业的生产者和没有消费煤炭的人们也造成了事实上的损害,但这一损害通常没有得到任何补偿。其原因是空气、土地、水资源等环境因素的所有权问题。空气归该地区所有居民所有,水资源归国家所有,实际上也是全体公民所有,土地归国家,当然也是属于该地区全体公民的。这种公共产权使得所有人都有权利、实质上人人都没有权利,即经济学中的产权主体虚置。产权主体虚置的公共产权导致了“公地悲剧”的出现。从煤炭生产的角度讲,由于生产和消费煤炭的环境没有排他性的所有权,所以导致了煤炭生产对当地环境的严重污染。

按照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大部分能源资源以国有产权为主体,国家对大部分能源资源拥有所有权,即能源资源国有原则。也就是说我国作为一个国家对其管辖范围内的能源资源具有排他性的支配权,能源作为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只能由国家所有,由国家支配。对外,体现能源;对内,体现能源国家所有权。能源国家所有权是我国能源资源产权的核心。依照法律规定,我国能源资源的所有权是比较明确的,但能源资源公有产权(国有产权)在实际运作当中却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在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普遍存在事实上的地方所有、企业所有等谁占有谁所有的现象,致使国家所有权虚化。国家作为所有权主体既没有从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收益中获得足够的回报,又未能很好遏制乱采滥挖矿产等资源开发利用秩序混乱的局面。同时,作为国家公有产权的维护和监督者的各级政府和部门为了眼前的利益则不惜牺牲长远利益,有时甚至允许当地企业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利用。个体、私营小煤矿、小油井屡禁不止,对环境进行肆意的污染与破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强制性的公共产权的“人人皆有”,必然导致经济效益低下、资源环境严重受损。

另一方面,使用权和经营权安排也是我国能源资源产权界定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能源资源的所有权界定主要是国有产权形式,由此人们简单的得出公有公用的推理。长时间内我国的能源资源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安排正是基于这种逻辑作出的。公有公用的实践结果是能源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由于能源资源的公用性,“公地悲剧”必然发生,引致能源资源的日益枯竭。如2006年以前我国法律规定采矿权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但由于采矿权没有转移给矿业公司或煤矿老板,产权不明晰,决定了承包经营的煤矿主只重视眼前利益,为省时省力、节约生产成本,只开采中间煤层,把上下层的原煤置之不顾。有关资料显示,承包煤矿矿井回采率只有15%~20%。这样的制度安排十分不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对于居住在当地的普通民众来说,这种资源掠夺给他们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资源环境条件恶化的成本却由当地人承担,无须矿业公司或煤矿老板来承担。

此外,产权的设置除了会直接影响到物品(环境、资源和其他产品等)的使用外,同时也会影响物品的价格,这是产权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科斯指出,产权制度安排是价格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前提,只有确立了明晰的产权关系,明确了可交易产品归谁所有、由谁使用、划分清物品的经营与处置权限边界,而且这些权利被全社会所接受和承认,交易才能顺利进行,人们才能以相应的费用换取所需的产品。如果不能建立合理、明晰的产权制度安排,则资源可以被任何人无偿占有或以超低价格占有,这会使得价格机制无法发挥作用,市场交易也无法正常进行。现实中,由于当前我国对环境、资源缺乏明确合理的产权安排,使得以产权为载体的环境、资源在市场中不能自由流动,从而使其市场价格无法在不断选择的交易过程中达到反映其稀缺性的均衡价格。我国大多数环境与能源资源的价格现仍保持在很低的价位,不可避免的形成环境与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费,从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诸多矛盾。

2 环境、资源利用中存在着广泛的外部不经济性

经济学一般把环境与资源问题归结为环境与资源外部性造成的资源使用浪费、环境退化等后果。所谓外部性是指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之间或私人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效益之间的非一致性,即某些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个人或企业,但都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多数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只考虑私人成本,而不考虑对其他经济个体产生的外部成本。由于商品价格不能反映出它们对环境的损害,使这些商品的成本被低估。这种成本低估的结果必然导致污染密集型商品的生产和需求,同时产生两种不同的配置效应。首先,几乎免费使用环境导致损害环境的产品过度生产,比如建材行业。这意味着过多的资源用于污染密集型部门,过少的资源用于有利于环境的部门。相对价格的扭曲导致生产系统扭曲而偏好损害环境的产品。环境的零价格或低价格使用往往被看作是对污染密集部门人为的生产福利。而与此同时,环保产业的发展由于资源投入规模不足而受到极大的限制,成为3E非协调发展的要素之一;其次,由于几乎不必支付使用环境的成本,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尤其是前阶段实行的经济管理体制重在奖励增加了GDP的地方官员,使许多地方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是地方官员对以环境为代价将成本压至最低来求得生存的小工厂采取了姑息态度。二是地方官员追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最大化,认为这是创造GDP最便捷的渠道。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带来了暂时的就业和利润,然而大气和水资源受到污染。由于没有资金或资金不足,不能从事与环境相关的服务(比如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政府允许企业节省污染控制成本和有关的环境治理成本,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令人痛心的破坏。虽然目前我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而且在迅速赶超德国、日本和美国,但我国的环境标准尤其是某些地方真正执行的环境标准常常更接近于某些最贫穷的国家。一些地方的企业由于履行低环境标准而省下了原本控制污染应支出的费用,然后以降低价格的方式转移给了消费者,而且大多是外国消费者。环境退化的直接后果是影响人民健康,也影响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景和我国的出口国形象,造成了经济与环境间的突出矛盾。

能源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对于能源行业来讲,就是真实成本和外现成本存在差异。换句话讲就是外在成本没有完全在成本中体现出来。这导致了我国能源生产的社会福利虚高,也导致了该行业的门坎过低。例如在煤炭产业中,乡镇和个体煤矿没有承担对自己生产过中所造成的外部性的补偿,使煤炭这个本来具有垄断特征的产业在我国变成一个过度竞争的市场结构,降低了煤炭产业的集中度。其后果是资源的掠夺式无序开采,造成了煤炭资源的浪费。仅2004年我国消费了世界当年原煤总消费的31%,这其中相当一部分被浪费掉,对整个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外在成本的缺失对于当地经济发展来说也具有负面影响:一是由于能源产业生命周期的缩短,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率降低;二是能源生产的外部性没有得到补偿,破坏了当地的环境,而当地在能源发展中却筹集不到必要的资金进行环境的修复和改善。以山东省为例,许多集体、个体开采根本谈不上复垦和生态恢复,而国有矿区复垦率不足10%。再比如传统的电力成本计算因为一般仅考虑生产和配送成本,却不包括环境成本,所以造成许多地方的发电厂成为当地环境的高污染源。大量低效的燃煤设备、传统的用煤方式和低劣的煤炭品质以及污染治理力度不够是使当地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由于环境、能源资源利用中广泛存在着外部不经济性,而经济系统本身不存在对其的自动控制调节机制,以检查环境、能源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产业结构的扭曲,即出现了所谓的市场失灵。市场不能提供减少污染的激励,反而偏好损害环境的经济行为。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干预。政府干预政策有可能加速经济迅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恶化,也可能通过对环境问题进行有效调节而减少对资源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图1中曲线Do表示能源需求,假定它取决于价格P和收入Y(D=D(P,Y))。在体现边际开采成本的有效价格Ps点上,最初的开采率是Qo。假设QL是能源资源开采的安全限值,超过QL就会发生严重的生态破坏。如果QoQL,严重损害了环境可持续发展。显然补救方法不是停止经济增长,而是引入一系列弥补措施来建立正确的能源价格。首先可以重新在开采地区进行产权确立、取消补贴ES并收取有效的资源税和增值税。这样确定的有效价格Pec可以使开采率降至Qec,但仍然超过QL。第二步收取反映生物多样性损失、大气和水污染等的环境外部成本EE的税费,从而建立起完全环境调节价格(Pen)。这样开采量将从Qec降至Qen,Qen

然而,我国当前实施的部分政策不但不能纠正市场失灵,反而会把市场进一步扭曲,出现政策失灵的状况。例如能源及能源消费品价格补贴政策加速了对能源的开采和消费;煤炭资源税税额偏低,不利于国有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同时也不利于优化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继续以原煤为主的能源开采、运输和消费结构使环境仍旧承受着较大的压力;部分出口退税和贸易补贴政策促进了污染密集型、高耗能产品的出口,在损害社会整体利益的基础上获得了“国际竞争优势”。政策失灵人为的深化了能源、环境、经济间的矛盾。

3 环境、资源不完善的市场与价格机制

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最有效的经济制度。微观经济学认为,价格对资源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对个人及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协调,影响各个主体的决策,使消费者的购买量与厂商的产量之间达到均衡。在市场机制完善的情况下,作为生产与生活要素的环境、资源是可以通过在市场内的有效流动实现优化配置的,实现环境、资源有效配置的关键就是合理定价。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价格由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供求关系决定,它反映商品的稀缺程度。当物品的供给相对少于需求时,物品的价格就高。环境与资源也是一样。然而由于人们过去一直没有注意到环境与资源的稀缺性,更由于其产权不明确、难于定价等因素,因此在过去的经济理论研究中,很少将其纳入生产要素,对其进行分析。庇古、科斯等人曾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理论上的解决方案,但由于环境与资源在产权等方面的特殊性质,致使这些理论的实践效果具有局限性。环境与资源价格经常是严重偏离其真实价格。

目前我国一系列能源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间矛盾产生的根源之一就在于我国很多自然资源与环境市场还没有充分发育和完善起来,或根本不存在,突出表现为环境与资源的价格存在严重扭曲的现象。环境与资源的价格不是相对价格,没能反映其稀缺程度的改变,没有随着需求的增加或供给的减少而变化,呈现出一种低位价格刚性。市场价格并非由其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用决定,而是与相对价格严重偏离,从而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再如在我国,煤炭这种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资源价格,在横向上与石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可替代能源比价严重偏低,纵向上与电力工业、冶金工业的产品价格也存在极不合理的悬殊差距,从而造成行业间利润和收益分配的不均衡。在国际市场上同等煤质的情况下,我国的煤炭价格也是偏低的。由于我国煤炭的成本和价格不能正确反映资源成本、煤矿退出成本和费用等,造成人们对煤炭这种珍贵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的低估和偏见,以至于导致煤炭可开采储量的迅速降低、煤炭产业周期缩短和资源环境的破坏。这种低价格也鼓励了企业对高耗能行业进行投资。如2007年第一季度,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6大高耗能行业平均增速为20.6%,比工业平均增幅要高2.3个百分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环境、资源成本低,导致高耗能行业利润很高,从而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十分不利于产业结构、工业结构的调整乃至经济的长期增长。反过来,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发展梯度与工业结构层次又会对能源和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例如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初级加工业便需要消耗较多的资源,容易形成“煤荒”,并对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目前的低价并不是最突出的问题,价格机制不健全才是影响我国未来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价格机制不健全的一个根本原因则在于能源资源市场发育程度不完善,不仅煤炭行业本身的市场化程度不够,其下游行业及运输环节的市场化改革也滞后。电价依然由国家出于控制通涨等因素考虑而被牢牢锁定。而这种价格机制显然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各行各业从生产的源头不能反映市场的正确信号,不能反映出资源的稀缺性。其结果必然是能源消费保持增长态势,而经济发展所必须的能源供应发生短缺,对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

此外,我国资源与环境市场的不完善性还表现为市场垄断与不完全竞争,这也是导致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根源之一。这种市场垄断确切的说应该是一种自然垄断行业的行政垄断。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认为,对“市场失灵”现象的矫正需要通过政府管制来实现。在政府管制实践中,由于政府、部门利益集团的客观存在,其固有的牟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性质促成行政垄断的产生。一般认为自然垄断行业包括交通运输、电信、电力、石油、天然气、供热、供水等以提供公共服务为职能的企业或部门。它们又被称为公用企业或公用部门。往往是由政府投资。美国经济学家认为,“自然垄断的存在常常伴随着政府对价格、服务质量、交易对象和进入的管制”。这些行业有其特殊的历史、经济原因,其行政垄断性在特定时期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今天,部分公用行业的垄断行为已经显现出突出的现实弊端性。如热力公司、煤气公司、电力公司、铁路运输等在本行业中所取得的垄断地位不是依靠技术创新和资本投入,而是依靠行政权力。这种行政垄断阻碍了正常市场竞争,对市场经营活动施加不公平和不适当的影响。政府一直为能源市场的垄断者,即既是监督机构,又是管理部门和执行部门。这种特殊性使能源产业内部技术、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经济效益差,服务质量差,寻租、腐败现象滋生。缺乏高效的市场竞争最终造成了能源资源运用的低效率和大量浪费、单位国民生产总值废弃物排放量偏高,污染严重,从而加深了能源、经济、环境三者间的矛盾。

4 实现经济外部均衡的资源要素投入效益难以衡量

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体现在配置是否均衡上。所谓资源配置的均衡是指各项经济活动中边际要素投入所得到的边际收益相等的状态,也就是说将有限的稀缺资源按边际投入所产生的边际收益相等的原则分配到各项经济产业活动中去。这时整个经济产业活动的资源配置所得的收益最大,经济活动处于最佳状态,即帕累托状态。实际上,资源均衡配置的概念不仅涉及经济活动内部的,也会涉及经济活动与其外部条件之间的均衡发展关系。因为经济活动以及经济外部条件的维护都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活动,都需要配置一定的资源要素。既然经济外部条件的维护也需要配置经济资源,因此它就应该满足边际投入所得的边际收益相等的资源配置的一般经济学原则。人类必不可少的经济、社会、以及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这三项活动都需要宝贵的稀缺资源,其资源配置格局同样也应当满足边际投入所获得的边际效益相等的这一普遍社会法则。这是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或经济与其外部条件之间协调发展的基本涵义。

经济活动与其外部条件之间的资源配置均衡(或协调)发展的原则容易理解,但由于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以及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活动的投入所取得的效益在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大小自然也很难直接进行比较。经济活动的主要效益是经济效益(即财务方面的利益,一种物质和服务上的福利);社会活动的效益主要是社会效益(一种社会福利);而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活动的主要效益是一种生态效益。在市场机制条件下,三项活动所产生的效益在性质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给资源在这些活动中的合理配置带来了困难。

然而评价比较各类活动效益的大小是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因此必须解决如何评价各类活动效益大小的问题。通常采取的做法是通过某种途径(如机会成本、影子价格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可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例如环境保护的投入,减轻了生态的破坏和环境污染的程度,环境质量的改善减少了财产损失,降低了发病率,节约了医药费用开支,这些效益都是可以用经济效益间接计算出来的。目前由于我国此方面的基础研究不够、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数据缺乏和信息的局限性等原因,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价值量化的方法还很不完善。如我国对矿区环境损害及相关损失补偿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缺乏标准化的方法体系。此外,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价值量化还存在着两个无法克服的困难:一是人的主观因素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价值量化结果的影响很难确定或排除;二是容易忽视对确实无法以经济价值量化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评价。经济系统外部资源要素投入效益评估的缺失或错误直接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这也是目前我国能源、经济、环境不均衡即非协调发展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5 人类行为假设与不完善的制度安排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证经济系统中五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人力资源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动运行的动力是经济利益,因为各经济实体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是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对企业而言,废弃物既不处理也不综合利用而直接向环境排放是最经济的;对地区而言,将污染型企业转移到外地是减轻本区域压力的最经济途径;对消费者而言,不对消费品的回收问题负责是成本最低的。然而,新制度经济学表明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追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又追求非财富最大化。人类这种双重动机均衡的结果推进了历史上制度的创新。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家就把人类行为界定为追求财富最大化。实际上非财富最大化动机也常常约束着人类行为。诺斯把诸如利他主义、意识形态和自愿负担约束等其他非财富最大化行为引入个人预期效用函数,建立了更为复杂、更接近现实的人类行为模型。非财富最大化动机往往具有集体行为偏好,现实生活中人们要不断在财富与非财富之间进行权衡。人既是新古典式的理性“经济人”,又是康德式的理性“道德人”。这种存在于人本性中的双重人格会在行为主体的任何选择与行为中体现出来。在经济起步和发展时期,必须承认人类行为的寻利动机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还处于求温饱求小康的现实中,这种动机就更加明显。例如个人或地方从自身利益出发,盲目发展造纸、印染、化工、建材等各种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小企业。由于分布分散、技术工艺落后,给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带来极大困难。个人或小集体企业对自然资源重开发轻保护、重利用轻补偿,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超出了能源的正常供给可能和环境的约束,也导致了经济建设与能源发展、环境保护间的矛盾。这就需要诸如法律、决策机制等能够规范和约束经济人寻利行为的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并且尽可能使这种制度化的力量逐渐内化为道德的力量,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使人们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客观上有助于社会整体平衡目标的实现。

有关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法律是我国市场经济法律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市场公正、克服市场失灵的重要途径。在20多年的经济改革中,我国已陆续制定了18部环境与资源法律,100多项环境保护法规,地方性法规近1000个,初步建立了包括宪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以及相应的行政法规和规章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然而受认识等各种因素限制,确立的制度中存在着立法体系不完善、立法内容存在交叉和矛盾、某些立法授权不符合科学管理的规律、可操作性差、缺乏对管理机构不履行法定职责责任追究的规定等缺点。例如立法方面,《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了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罚款,但只是原则性规定没有具体数额。这种制度安排不能充分有效的约束经济个体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执法方面,由于环境管理体制不健全,有的地方企业和个人为了自身利益乱开乱排,屡禁不止,对我国十分有限的的环境容量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加剧了能源与环境、经济与环境间的矛盾。在黄河流域“99达标行动”最后期限到来时,黄河流域1233家排污企业中,只有794家实现达标排放,达标率仅占64%。现在黄河流域污染反弹现象还时有发生;体制方面,由于我国目前的环保部门与经济管理部门相互分割彼此独立,使一些发展部门的决策者在作出决策时不能从全局出发,统筹安排,而是过多的从本领域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利益并制定决策。例如经济部门制定旨在稳定生产与消费、调节市场失灵和提高社会分配有效性的化肥补贴政策,其所产生的直接影响是导致农户使用了比没有补贴时更多的化肥。由于补贴,化肥价格就较低,农户就相对不太考虑肥料的利用率。据统计,我国含氮化肥利用率只有30%,大部分都随水土流失,化作污染物流入江河湖泊、渗入地下水。化肥养分的流失是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加剧,65%~70%归因于农田为主体的面污染源。这样的体制安排当然不利 于有效解决或减轻经济、环境与能源间的矛盾。因此,虽然我国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立法不断增多,有关环境与资源管理制度的设计与安排却相对滞后,存在着许多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必须尽快加以健全和完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谢国忠.改善环境和发展经济不矛盾[N].参考消息,2007-07-25.[Xie Guozhong. Improving Environment and Developing Economy are not Contradictory[N]. Reference News, 2007-07-25.]

[2]世界新能源网.煤炭采矿权转移:资源产权改革正式启幕[EB/OL]..[World New Energy. Coal Mining Right Transfer: Resource Proprietary Reform Formally Sets Out [EB/OL]..]

[3]冯久田,尹建中,蒋红花.山东21世纪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3:86.[Feng Jiutian, Yin Jianzhong, Jiang Honghua. Study o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of Shandong Province in the 21st Century[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3, 3:86.]

[4]曹洪军,赵芳.宏观经济政策对资源环境保护的十大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06,5:161.[Cao Hongjun, Zhao Fang. Ten Major Impacts of Macroeconomic Policies on the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J].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6,5:161.]

[5]李善同,刘勇.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2,6:5~6.[Li Shantong, Liu Yong.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 and Economy[J]. Review of Economic Research, 2002, 6:5~6.]

[6]马睿.我国行政垄断分布行业论析[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141~143.[Ma Rui, Distribution Industry Analysis of China's Administrative Monopoly[J]. Journal of Henan Administrative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Law, 2007, 2:141~143.]

[7]Freeman A Myrick. The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Values: Theory and Methods[M]. Washington D C, Resources for the Future Press, 1993:172~175.

篇9

[关键词]“十三五”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目标

[DOI]10.13939/ki.zgsc.2016.22.107

1 前 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全面落实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期,是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攻坚期,是落实全面科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这一时期,我国将全面深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各项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重大方略;继续深化对外经济开放,更广泛地参与国际治理;继续巩固和深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把经济增长建立在绿色增长、创新增长、包容式增长的轨道上;不断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推动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的不断优化,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协调发展、公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道路上。

2 “十三五”规划经济发展背景

从世界经济格局来看,全球经济处于后金融危机的深度调整期,突出的表现为几个主要方面:首先,主要发达经济体表现不一,美国经济呈现复苏态势,欧盟和日本经济复苏乏力,主要新兴经济体处于恢复期、调整期,世界经济整体仍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次,科技竞争力成为世界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突破口,新一轮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必将对全球产业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再次,能源与气候变化成为推动全球经济格局转变的重要因素,全球进入绿色工业革命的黎明期和发动期,中国有望成为绿色工业的参与者、发动者、创新者和引领者。最后,世界贸易格局随着各类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呈现复杂化的特征。

从国内经济发展来看,“十二五”时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是经济发展向“新常态”过渡。整体的宏观经济指标表现良好,但是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仍旧突出。

(1)经济增长速度出现明显的阶段性下调,经济结构出现显著性的改善。2010―2014年期间,经济增长率从10.4%下降到7.4%;产业结构出现显著性变化,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从46.7%下降到42.6%,第三产业从43.2%上升到48.2%。二、三产业比重出现逆转。

(2)就业规模总体扩大,就业结构转换特征突出。2010―2014年期间,总体就业规模从7.61亿人上升到7.73亿人(增加1000多万人)。城镇就业规模明显上升,从3.47亿人上升至3.93亿人(增加了4600万人),占总就业比重从45.6%上升到50.8%;乡村就业规模显著下降。就业的产业部门分布继续呈现显著变化,2010―2013年期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从36.7%下降到31.4%,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从34.1%上升到38.5%,服务业部门的就业贡献显著增强,净增加3300万人。就业的所有制部门继续呈现多元化。

(3)物价水平总体处于稳定状态和较低水平。其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体趋向合理,从2011年的5.3%下降到2014年的2%;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出现通货紧缩,2014年为-1.9%,反映了经济结构的客观现实,应当引起关注。

(4)对外贸易稳步发展,外贸盈余占GDP的比重处于合理范围。尽管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货物贸易继续呈现增长态势,货物出口和进口分别从2010年的1.58万亿美元和1.40万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2.21万亿美元和1.91万亿美元;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从1702亿美元和1922亿美元增加到2222亿美元和3821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货物和服务贸易净出口对GDP的比重由3.7%下降到2.1%,对2010―2014年期间的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整体上是负的,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受外部需求影响,从较高速增长转向较低速度增长的客观现实。

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是优异的。2011―2014年,经济增长、城镇新增就业和物价均是稳定的。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在世界经济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艰难曲折、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的条件下,中国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此外,“十二五”期间,结构调整明显,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有所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取得一定成绩,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出现显著下降。这些成绩也为“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从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不安全性依旧存在,全球发展的不公平、不平衡依旧存在,这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需动力以及结构调整的影响产生外部不确定性。

从经济发展的国内条件来看,推进经济结构转换的基本推动性因素仍需夯实,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首先,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先优势仍旧是显著的,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虽有显著增强,但总体竞争力仍落后于发达国家,总体上尚未形成创新驱动式的增长模式,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环境仍需大力改善。其次,收入分配格局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制约因素。最后,经济发展与能源安全、资源供给、生态环境、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约束矛盾更加突出。

3 “十三五”经济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初步进入“新常态”的发展模式,是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夯实期”。承接这一经济发展态势,“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全面进入“新常态”的发展轨道:经济增长中高速“相对稳定期”;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度调整期”;以创新驱动、绿色驱动增长为主要特征的“新增长点培育期”;收入分配的“显著优化期”;以人口布局、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格局的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建设期和基础夯实期”;以高效、包容、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升级期”;以创造价值为核心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综合战略,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升值期”;以及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升级期”。主要的经济发展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经济中高增长和宏观经济稳定。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7%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GDP水平逐步接近高收入国家,进入较高收入富裕型社会阶段。

(2)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大力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工业化基本实现,工业结构明显优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战略型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比重、服务贸易占总贸易比重也相应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3)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明显提高。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7件;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积极培育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4)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切实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推进城镇体系优化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城乡人口。

(5)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通过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培育中国经济竞争的新优势,打造对外开放的“升级版”,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6)改革不断深化。“十三五”时期是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财税金融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协调统一。

篇10

1 手术部概况

常州市中医医院洁净手术部位于门诊病房综合楼的五楼,竣工于2010年6月。设手术室12间,Ⅰ级净化手术室2间,Ⅱ级净化手术室四间,Ⅲ级手术室6间(其中一间为正负压切换手术室),及辅助用房组成的手术区。1~12号洁净手术室分别对应AHU-01和AHU-12号空调机组,洁净走廊机组2台,清洁走廊机组1台。新风机PAU-01供应AHU1-9净化机组,新风机PAU02供应AHU10-12及三台走廊机组。

2 洁净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

我们对净化空调系统概念的界定,可从以下两方面理解。①净化空调系统的组成。该系统由空调系统和净化系统两部分组成,一般包括冷热源、净化空调机组(净化新风机组、净化空调循环机组)、送/回风装置、静压箱、净化空调风管、定风量阀、防火阀、加湿器、加热器、过滤器(初、中、亚高效、高效)及自动控制系统等;②净化空调系统的特点:空气的净化和除菌,该系统不仅可以控制室内温湿度,保证医疗上必要的温湿度,而且还可对室内的尘埃、细菌及有害气体的浓度均加以控制,达到净化和除菌的效果。该系统控制各区域的气流和风速,提供室内人员所需的新风量,维持室内外合理的气流流向和分布,并排出废气和有害气体,尤其注重对室内细菌浓度的控制,以达到降低手术伤口感染率的目的。在空气热湿处理过程中与一般的舒适性空调相比具有送风量大、相对冷热负荷小、送风温差小的特点。

3 洁净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的管理

3.1净化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否,直接关系着洁净手术室的净化效果。所以,我们医院由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操作各种设备。每天对净化空调系统(包括配电柜、自控系统、新风、送风、回风、排风系统等设备)进行巡查,监视其运行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作好记录确保其运行正常。净化机组设置在远控状态,净化循环机组的开启与关闭,手术室内具体的温、湿度参数的调整由手术室专人负责。规定在手术前30min开启净化空调循环机组,以达到洁净室自净目的。调节到适当的温湿度:温度21℃~25℃,相对湿度以30%~60%为宜;长时间不用的手术间,使用前除做好室内及风口等的清洁工作后,还应在手术前3h开机,保留2~3个手术室以备急诊手术,其余净化设备在手术完毕打扫卫生后20min后关闭,既节约能源又要保证房间洁净度。

3.2加强清洗更换管理 我院净化设备管理专业人员负责洁净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的定期清洗更换管理工作。新风机组内的初效过滤网,清洗3次/w并定期更换,新风机组初效过滤器使用2w及时更换;机组内的中效过滤器,每3个月更换1次;亚高效过滤器按规范要求或者按实际使用情况每年更换1~2次,末端高效过滤器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每2~3年更换1次。此外,每年2次由专业人员对手术室净化系统全面检测2次。定期检查高效过滤器,检查其是否漏风或堵塞,如有则及时更换;净化空调系统自动控制部分设有压差测试装置,当过滤器阻力达到一定值时发生报警应及时检查过滤器,必要时更换。天花网孔板每3个月清洗1次;送风风机、排风风机每3个月检查1次;加湿器、盘管每2个月清洗1次;回风口清洗1次/w,回风口的过滤网清洗1~2次/w。

3.3加强维修保养管理 我院有净化设备管理的专业人员负责净化空调系统的维修保养管理工作,定期对净化空调设备、设施进行维修、保养并做好台账记录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修理,保证其正常运行。做好常用消耗品及常用备件的登记,如有缺少需及时补充,确保净化机组正常运行。如果设备出现严重的故障,医院的专业维修人员无法排除时,由签订维保合同的专业维保公司的工程师进行维修。

3.4对净化机房实行专人管理,禁止非工作人员出入,每天定人定时巡视,做好出入人员登记以及每天的运行数据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遗留问题,当天事当天解决,如有确实无法当天解决的事宜,比如需要更换不常用配件,也要确定好解决时间,汇报科长,同时做好手术室的沟通并做好登记。

3.5净化机房内不仅要张贴净化机房工作人员职责、管理制度、防火管理规定、故障应急流程,还要工作人员、维保人员非常清晰了解上述内容且能按规定流程操作,同时每个季度对工作人人员和维保公司人员进行现场应急演练。

3.6洁净手术室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也是应该注意的重点。手术室的消防器材应配备齐全,存放在相对固定拿取方便的地方,所有工作人员要熟悉其位置和使用方法,定期考核,新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安全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以工作;安全通道标志要清楚醒目。

3.7一般净化机房设置在手术室上一层,由于净化机房内给排水管、蒸汽管较多,尽管维护检修及时,但还是不能排除漏水情况发生,所以对净化机房内的防水要求极高,一旦发生漏水事件发生,将对手术室造成较大影响,至少数天不能正常运行,还会引起感控的不过关。

总之,净化空调系统的管理是整个医院进行全面管理及洁净手术室综合管理的一部分,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我院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不断探索积累,从而创造理想的手术室环境。

4 洁净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的发展趋势

洁净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呈洁净化、节能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其中,洁净化是前提保障,节能化是关键环节,现代化是重要标志,三者有机结合构成洁净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这一整体。

4.1洁净化 净化空调系统作为洁净手术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医院的角度,还是从患者的角度,都要求其首先要发挥净化空气、保证手术室内良好手术环境的功能。因此,净化空调系统的洁净化就成为洁净手术室正常运行的前提保障。

4.2节能化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医院不只是注重引进先进的净化空调设备,而且更加重视对净化空调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管理。净化设备是一个较大的能耗部位,医院的专业人员在进行系统运行与维护管理工作时,采取一些节能措施,可以达到有效节能的目的。因而,净化空调系统的节能化的发展趋势有其必然性,对整个医院的正常运行乃至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4.3现代化 一个医院是否拥有现代化的洁净手术室,同时是否拥有与其相配套的现代化净化空调设备,已成为当今人们评价医疗水平高低的一个主要标准。如果说洁净手术室是现代化医院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化的洁净手术室是当今各大医院设施水平、医疗水平及管理水平的体现,那么净化空调系统的现代化发展趋势也将成为衡量整个医院医疗环境和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3)[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许钟麟.空气洁净技术原理[M].第4版.科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