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8: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市场经济的发展

篇1

关键词:市场经济 公路经济 长远发展

一、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高速公路事业高速发展,对于高速公路的需求也逐渐增大,商业、工业、农业的发展都需要交通运输的帮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必须促进公路经济的长远发展,我国现代交通网络开始逐步成型,公路交通成为最基本的运输轨道,数量多、规模大,但是由于高速公路的发展时间比较晚,碍于交通技术的原因,公路经济长远发展还有许多局限性,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公路交通的分布不均,网络体系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在西部等极端气候条件下,公路交通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管理控制观念薄弱、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混凝土质量参差不齐。导致“豆腐渣”工程事故频发,公路桥梁从中间断裂,混凝土裂缝出现,波纹管道铸固,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导致了现代交通网络体系的中断,进行公路的修补还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对公路经济的损耗,公路出现问题,路面拥挤加剧,工商农运输受阻,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下公路经济的长远发展。

二、公路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公路经济能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公路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而然的会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公路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就能够推进工业、商业、农业的运输发展进程,公路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须品,所有经济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公路物资的运输,公路信息的传递。现如今,公路经济不断影响着市场经济,要想推动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就要立足于基本,从小处做起,不断推动公路经济的发展。

(二)公路的发展依赖于市场经济的繁荣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奉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经营方式并存的多种经营体系,在此基础上市场经济才能不断繁荣发展。只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事业才有不断发展的机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公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物流,运输是公路交通经济发展的工作,现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公路将不同的区域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例如“京津唐”“东南沿海地区”,可以不断地相互协作,共同发展,公路的发展让两地交流更加密切,同时,区域之间经济的不断发展,进一步的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市场经济与公路经济二者发展相辅相成

公路经济能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公路的发展依赖于市场经济的繁荣,市场经济与公路经济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相辅相成,一起保障市场经济发展下公路经济的长远发展。

三、促进公路经济长远发展的措施

(一)加强公路的日常养护工作

公路建筑的主要材料是公路混凝土,公路混凝土由于材质、气候、荷载力等诸多原因,公路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预应力发生铸固,为了保障市场经济发展下公路经济的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公路的日常养护工作,控制公路承受的荷载力,合理限行,控制车流量,减轻公路的压力,其次是要做好公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提高混凝土质量,由于混凝土自身性质的原因,加之冬季寒冷,夏季高温多雨暴晒,在冬季混凝土容易发生冻胀反映,夏季高温容易出现裂缝,所以在混凝土的作业中,首先在混凝土的形成过程中加入掺和料,让混凝土的材质更加具有韧性,固性更加强大,能够有效的改变混凝土的一些性质,促进公路的长远发展。其次要科学选择混凝土的材料,不偷工减量,不贪图便宜选择不合格的产品,造成劣质混凝土导致公路结构路面不稳,公路的日常养护是十分有必要的,做好日常的养护工作,密切关注公路的使用情况,及时修复,增强公路的使用年限。

(二)完善公路管理体系

公路工作人员交通管理控制观念薄弱同时也导致公路管理质量体系制度不完善。管理是一个企业的后勤中枢部门,管理质量体系是企业日常工作管理的核心。公路缺乏对企业成本、人员管理、资金流向的有效管理,容易导致交通信息混乱,对公路领导决策和日后的管理活动产生不利的影响和效果。不完善的公路质量体系的实施不仅不能正确的反应公路交通的生产经营情况还会增加公路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高速公路的经营管理效率。公路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公路交通进行规划管理和设计,完善高速公路管理质量体系制度,建立科学的公路管理系统,加强管理控制观念。进行合理有效的日常管理,严格按照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生产经营,促进公路经济的长远发展,高效反应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三)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

组织公路从业人员培训,提高公路工作人员的专业文化素养,我国大多数桥梁施工条件不合格,桥梁施工工艺不成熟,地方施工危险。这就需要高层技术人员具备充分的理论知识,正确勘测地形地貌作出正确的评估,不随意随大流,按照大众化的桥梁设计进行施工,实事求是,充分调研当地的实际情况,增强桥梁技艺,同时规范高速公路内部管理工作,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则规章办事,严格遵守职业操守,公路工作人员要紧跟时代的潮流,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升对公路的管理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办事能力。保证日常的公路养护活动顺利进行,促进公路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公路的顺利运行,提升公路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利于进一步掌握公路运输信息,对公路的日常活动和结构稳定情况作出正确的评估与预测。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发展下公路经济的长远发展一定离不开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发展公路运输事业和加强公路质量问题刻不容缓,保护道路成为土木工程事业的重要工作。要促进公路的长远发展,就必须不断完善公路管理,增强桥梁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网络营销;企业营销模式;市场经济;重要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营销对市场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各行业都应该及时认识到现代营销环境的转变,充分认识到网络时代与传统营销时代所使用的模式不同,产生效益的悬殊,才能够更好的把握市场发展的变化,结合自身的特点采取正确的营销对策。因此,开拓网络营销渠道已经成为占领市场地位最重要的对策,从而对企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网络营销目前的经济地位

市场营销是企业的经脉,主要是以客户为中心而形成有规律性的活动,其核心是以交换来满足客户的欲望和需求。每一个行业与市场都通过交换纽带构成了经济效益,造就他们之间交换关系的产生已经成为了当今营销的一种模式,但如何使这个交易成交关键于采取什么样的营销模式。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经济阶段有着不同的经营理念,而符合现代经济的市场营销观念决定了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与发展。随着现代的科技发展及现代人对网络的依赖,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了,网络力量的强大不是我们可以估量的,只要你想得到的在网络市场中都可以购买到,甚至在实体市场中无法找到的商品在网络市场上也可以不费吹飞之力的找到,支付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了,不再是带钱包的时代而是网络操控一切的时代了,所以网络营销对经济的影响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更是新时代的一项时兴模式。

二、网络营销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影响

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网上消费群体不断扩增。互联网的覆盖范围,网络用户的突飞猛进,为网络营销提供了优质条件,针对营销环境的变化,网络消费群体的增多,企业必须根据这种变化创新网络营销手段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由此对企业的营销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去建立营销网络?如何更好的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动态?那必须跟上时代科技的发展,转变传统的营销模式。2.打破传统的营销理念,创新现代营销模式。网络营销的出现符合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为企业谋取更多的客源与利润,使营销模式更科技化、更迎合现代人的需求。市场营销方式悄然在改变,如何通过网络营销渠道来拓展更大的市场?企业又如何根据市场的变化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这种变化对企业营销管理来说又是一种新的挑战。由此可见,转变传统的营销理念,加快适应网络时代是企业必然的趋势。3.市场营销模式,交易支付方式的变化。在产品交易过程中,交易市场基本都选择在人流量比较大,经济比较繁华的地段作为市场开发地,因为实体店的交易量主要是靠人流量来增额的。但是,网络营销的出现颠覆了传统市场,只要有通讯工具只要有网络的地方便是一个市场,这个市场是可以移动的,这个市场不需要人流量及繁华的支撑,所以网络营销打破了传统固定消费这一模式。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随着现代人们对网络世界的依赖,网络营销将会更加广泛、频繁、多样化和及时性的出现在市场交易中。

三、网络营销在市场中的重要性

网络营销就传统营销而言,它的营销手段更多样化,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如今在市场交易中,不管是网络交易还是实体店交易,支付不再是以纸币为限了,更崇向于网络支付,它的支付方式也是多样化的,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QQ钱包支付、转账支付…现在的商家更是为了迎合客户的需求,主动将各种网络支付方式都悬挂在门口,大到商场小到卖菜的小贩都采用这种非纸币支付方式,以他们的话来讲就是现在都采用这种支付方式,你不更新模式不跟上时代的发展怎么会有人跟你做生意?网络营销渠道,相对于传统的营销渠道,网络渠道更广,现在的网络平台也越来越多,除了我们熟知的淘宝,现在很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平台、建立起自己的网店,各有特点五花八门,不出房门你便可以逛商场买品牌。甚至现在只要一个微信就可以建立起自己的交易市场,也就是现在人们口中的微商,经常会有人调侃逛个朋友圈就像逛了个商场似的应有尽有。网络营销的价格更是打击了实体店,因为网络营销的成本低,相对于实体店而言,它不需要店租,不需要太多工作人员,这节约的不仅仅是营销成本更是营销的时间,从而大大降低商品的价格、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及利润。而且,在网络营销中经常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而采取了各种各样的促销手段:满减,买一送一,抢券用券,秒杀…随便一个节日都是抢购的好理由,往往很多消费者都会在这天毫无理智的消费,例如每年消费者的疯狂日“双十一”,2016年双十一一天的成交额便是900亿计算。网络营销市场中产品的多样化,在这一个无形的市场中,只要你需要基本都能找得到,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产品,而且营销的产品不仅仅是商品的局限了。例如,你可以在无形的网络市场上租借男/女朋友来应付回家的三姑六婆;你可以在上面购买别人的时间来为你做无法办到的事情;你可以在上面私人定制属于你的空间等非商品的交易。甚至以往的快餐外卖现在都用网络来选购下单,多样化的选择及时让你享用美味不挨饿。网络营销除了国内的商家产品以外,你更可以在这个虚拟的网络市场中畅游各国,买到你所满意的商品,更可以将你的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所以网络营销已经成为现代化科技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模式,不仅仅扩展了国内业务更将我国企业推销了世界市场,走出国门、走向全球一体化。

四、网络覆盖营销中企业采取的营销对策

1.根据已有的传统营销中,开拓网络营销市场。在网络营销环境下,由于门槛较低,许多企业都可以小投资大利润。针对网络营销的特点,结合自己企业的特点,积极开展网络营销,通过传统营销的品牌效应,将自己的产品通过网络传播更快速的出现在消费者面前,企业应该充分把握网络消费群体,将传统的实体营销与网络营销相结合,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开发市场、推广产品,节约成本的同时取得利益最大化。2.充分利用信息覆盖,发挥网络营销优势。消费者的生活需求、消费习惯、选择偏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着,人们的需求不会一成不变,所以企业应该根据这种变化适时调整营销策略。首先,企业需要建立本企业的网络信息交易平台,这样的网络平台相较于实体店的成本大大降低,而且通过网络的传播可以发掘更多的潜在客户。分析客户的消费习惯,了解客户的消费需求,通过网络营销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进而带动产品的销售额,从而实现新市场的拓展,扩大整个市场的占有额。网络营销在销售产品的同时更需要建立售前服务及售后服务的平台,及时回答消费者的质疑与存在的一些问题,有时候营销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及客户关系的延续。企业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寻找合作伙伴,例如产品、网店加盟等方式不断扩大本企业的营销网络关系链。

五、结语

通过分析,在如今网络横飞的大环境下,网络营销引领了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必然调整以往的传统营销模式,积极开发网络营销平台,利用网络的普及将产品输送到有形市场及无形市场中去,高度重视现有的营销方式及创新营销模式。只有满足消费者需求,才能更好的提高市场占有率,迎合现代网络世界的追求,更有效推动企业的发展而不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被淘汰。

参考文献:

[1]高晖编写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系列规划教材《网络营销》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1版.

篇3

[关键词] 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向自然界宣战,通过劳动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要,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要采取什么形式进行,不少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进行过考察和研究,而马克思的论述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年-1858年草稿) 》中阐述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发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这段论述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轨迹: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个历史阶段。它们并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而是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和改造能力,即生产力发展水平。当生产力的发展十分低下时,人类只能依靠“人的依赖关系”来战胜自然,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自然经济”时期。当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同时伴随劳动成果有了剩余而产生私有制以后,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就要建立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式上,即人们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来实现满足自身的需要,随之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形式也就进入了“商品经济”发展时期;当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劳动将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私有制也随之消亡,个人得到全面发展,那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就不需要通过“交换”的形式来实现,也就不需要“价值”插手其间,而是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形式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而进入产品经济的发展阶段。

产品经济形态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模式”,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这可从三个方面证明:第一,在历史上它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批判的基础上,作为商品经济的否定形式而提出来的,并且由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以试验的方式实行过。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并非产品经济形式本身的错误,而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否定商品经济的程度。第二,当代世界某些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足以证明,它们所实行的大量“福利”经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体现出产品经济形态的痕迹。第三,如果从分配的角度运用抽象法来考察一个家庭内部的经济活动(不考虑它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方式),也可以得到证明:当其收入水平较低时,父母要以计量的形式对家庭成员进行消费品分配,而当收入水平较高以后,因为消费品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得到不断补充,所以父母就不再以计量的方式进行分配,而以“各自按需索取”的形式来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这一点已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证实。以小喻大,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商品经济形态的发展终将被产品经济形态所代替,这在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史上只是个时间问题。

经济形态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由产生到成熟、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因而会体现出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性。商品经济形式的发展也不例外,以中世纪的结束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为标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后一阶段为复杂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简单商品经济也称为小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培育时期,它的交换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是作为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它只存在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处于从属地位。复杂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成熟和发展时期,这时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再以获取使用价值为直接目的,而是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并且成为社会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市场”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和中心环节,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因此到19世纪末,开始有学者把这种复杂的商品经济称之为市场经济。可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达起来以后的一种成熟的表现形式。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认识:第一,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基础在生产力方面乃是社会分工引起的劳动社会化,在生产关系方面则是生产资料归不同的经济主体所有(起初是私有制)。因此它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出现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经济是一种“自发”产生的社会经济制度。第二,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以“市场”为核心,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来构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系统,通过市场把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络结构。

篇4

关键词:棉花加工企业  市场化改革  政策

 

一、引言

在1998年以前,中国的棉花加工企业仍旧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因为棉花市场尚未放开,而生产和价格都由国家进行控制,并且收购和销售环节由供销社统一经营。1998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逐步建立起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棉花资源合理配置的新体制。从1999年开始,棉花流通领域开始出现松动。200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确定了“一放、二分、三加强,走产业化经营路子”的改革思路,从而使得新的棉花流通体制基本确立。

国家相继放开棉花市场,为棉花流通开辟了新的道路,棉花加工企业更是异军突起。按照国务院的决定,凡符合《棉花收购加工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经省级人民政府资格认定的国内各类企业,均可从事棉花收购。棉花市场放开后,棉花加工企业根据市场合理安排自身的生产与经营,经济效益明显增长;由于国有企业占据资金、设备以及技术和人员方面的优势,规模迅速膨胀,依靠其雄厚的实力,很快赢得了市场;同时,打破了棉花经营中的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实现多渠道经营和有序竞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调节棉花生产、流通中的基础性作用,为私营加工业的成长带来了发展空间。目前,棉花加工企业已经从计划经济进入到市场经济时代,现在市场上具备棉花收购资格认定的企业有8000家,但据棉花协会不完全统计,实际存在的收购企业达1.8万家。

放开棉花购销的政策的实施,意味着几十年来我国由计划经济形成的棉花加工行业体系被彻底打破,一种新型的、具有活力的棉花加工新格局、新机制将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棉花加工企业如何适应新形势,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棉花加工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放开棉花购销渠道后,我国仍然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凡符合《棉花收购、加工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 经省级人民政府资质认定的国内各类企业都可以从事棉花收购、加工业务。因此,供销社棉花加工企业要抓住深化市场化改革的机遇,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广采博览,以新的姿态迎接国际、国内市场的挑战。

(1)棉花加工企业的机遇。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棉花加工业将与国际市场融为一体,这正是涉足国际市场的有利时机。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发挥集团优势,做到优质、高产、安全、低耗,才能以优质的、低廉的棉花产品扩大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从而促进我国棉花生产和纺织工业的发展。同时,放开棉花购销渠道,更有利于棉花加工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社会经济实力充实自己、发展自己。

(2)棉花加工企业面临的挑战。首先是来自国内的挑战。放开棉花购销渠道以后,棉花加工企业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非棉花企业会通过各种方式涉足棉花加工行业,使加工能力已经过剩的现有棉花加工企业受到严重威胁,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在所难免。对此,棉花加工企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其次是来自国际的冲击。“入世”以后,国外一些棉花财团,会通过多种途径渗透到中国的棉花加工行业。他们有可能不惜代价,占领中国棉花市场,直接挑战中国的棉花产业。一场“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景象可能会在棉花加工行业发生,并最终达到平衡,形成新的格局。

三、市场经济背景下棉花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棉花加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的现象是比较突出的,棉花加工企业的实力与规模仍然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国内和国际棉花市场。

(一)重复性投资严重,原料供应紧缺,造成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由于市场的放开,棉花加工企业经济效益尤为可观,一些小型棉花加工企业纷纷上马,棉花加工能力急剧扩大,虽然当地许多棉贩每年都会从相邻棉区购进大量棉花,但仍然不能满足当地棉花加工企业的生产需要,企业普遍存在着开工不足和设备闲置的问题。

(二)技术装备落后。由于我们国家棉花市场长期没有放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棉花加工企业缺少进行技术革新的动力,所以,长期以来棉花加工企业的设备存在老化想象,不能够适应提高生产率的要求,这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棉花加工企业实行《经营许可证管理制度》不规范。国家放开棉花市场,只是不再由政府直接进行统购统销,改为许可证管理制度。按照有关规定,棉花加工企业必须持有省级以上工商、计划、经贸等五部门核发的《棉花收购与加工资格认定证书》,但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这部分无证企业给予一定的保护政策,使得新上无证棉花加工企业越来越多。从调查情况看,大部分新上棉花加工企业并没有棉花加工许可证。

四、市场化条件下棉花加工企业发展壮大的对策

针对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棉花加工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目前棉花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应当引起重视:

(1)加强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棉花加工企业早已达成的共识。棉花加工设备技改是提高棉花加工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重大举措。加强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根据现在的棉花加工企业的现状,需要在籽棉的清理,籽棉的烘干,皮棉的加湿上抓效益。另外,还要在发展机采棉上下功夫,这也是势在必行的。

(2)树立质量意识,狠抓产品质量。全面制定产品质量制度、产品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和产品质量检验机构,配备各种质量管理人员,制定质量管理目标、质量管理标准和质量监督考核制度。要求全厂所有参加棉花加工的人员,人人都要有质量意识,而且人人都有产品质量标准。在不同的岗位上,有不同的质量要求,环环相扣,哪一级出了问题哪一级负责。厂质检考核小组不定期到车间一线抽查产品质量,发现不合格产品,立即责令生产车间及时整改,调整各种机械性能,确保皮棉的加工质量。另外,如生产出不合格产品,将和工人的工资挂钩,进行经济处罚。

(3)金融支持要与产业政策相结合。金融部门特别是基层农村信用社在对棉花加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时,不能盲目,要有选择性,对那些国家已经批准、有棉花经营许可证且管理完善、经营前景好的企业,应重点给予资金支持;相反,对那些没有取得棉花经营许可证的棉花加工企业,不予信贷支持,已经贷款的应逐步收回。

 

参考文献:

[1]李明,. 加工食品价格上涨 棉花价格继续回落——2007年4月全国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变动分析[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5).

[2]杨杰,马天云,尹凯,. 议棉花加工企业质量保证能力报停制度[j]. 中国纤检,2007,(6).

篇5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市场经济;发展;协调

在我国房地产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其对市场经济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只有房地产经济得到了发展,市场经济才能得到稳步的提升,满足市场经济与房地产事业协调发展的趋势,并且还能预防房地产经济对市场经济带来的风险,所以在我国当前的建设过程中,应该保证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协调一致的发展,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以及相互影响的关系,之所以要加强相互协调的发展,主要是为了能够保证房地产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充分的发挥其作用。因此本文重点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展开了探讨,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

1 房地产经济发展的意义

在房地产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主要的发展意义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是通过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能够为我国国民收入的增长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段较长的历程,所以在国内收入方面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在经济体中其作用是无法代替的。其次是在房地产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满足人们对住房的需要,并且让人们的生活质量变得更好。第三,在房地产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就业情况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就业压力有所缓解。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虽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因为房价的关系,很多居民根本无力承担高昂的房价,所以对国民经济的建设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我们应该从现实情况出发,对房地产行业加以有效的调控,这样才能促进房地a经济拥有一个良好的未来。

2 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协调问题

在当前的房地产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协调的现象,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在价格上,价格与价值背道而驰,因此对市场产生了极大的波动。虽然价格围绕价值进行上下波动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这种波动较大,就会与市场的需求相偏离,造成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供不应求的,那么就满足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房产价格的增长是人为因素带来的结果,这对健康市场的发展是不相符的。其次是泡沫经济的影响造成市场出现较大的波动。虽然房地产经济能够创造一定的收入,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却不能忽视泡沫经济的现象,一旦价格出现较大的增长,那么就越容易出现泡沫经济的现象。并且在银行信贷业务中,房地产信贷占据着很大的比重,所以资金链出现断裂的现象必然会对整个行业带来极大的冲击,银行因此也会面临严重的损失,进而波及其他产业,要想对市场经济加以有效的维护将会是十分困难的。

3 房地产经济和市场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

3.1 控制好房地产商品的价格

加强对房地产商品价格的有效控制是重要的手段,采用这一手段可以有效的预防泡沫经济的产生,避免市场经济出现瘫痪的状态。在众多的经验教训中都能看到这一点,因此有效的对房地产商品价格进行合理的控制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并不一定要采取强制性的手段,只要某一产品具有与价格相符的价值,就可以按照价值制定价格,这样才能真正的满足供需平衡的要求。应该严格预防价格与价值严重不符现象的出现,这样最终就会让房地产行业陷入困境之中。我国当前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就是房地产价格过高,因此国家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对这一矛盾进行治理。

3.2 做好金融监督

无论是哪一行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都应该做好金融监督工作,以维护金融市场秩序。我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之所以会出现价格虚高的现象,主要就是金融监督工作不到位,有很多的房地产企业自身并不具备开发大规模房地产的实力,但是通过向银行借货等方式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这种行为非常容易引起银行坏账现象,很多的开发商开发出来的房地产价格过高,无人问津,银行货款也就无法按时归还,因此政府与银行都应该做好金融监督工作,全方位的了解房地产企业的各个信息,尤其是偿还能力,加强控制力度,并且对银行货款行为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使资金更加隔离的配置,从房地产行业逐渐的流向其他有更有希望的产业中,也使整个市场经济繁荣发展起来,而不是过度集中在某一产业中。为了达到金融监督的目的,政府以及银行都应该对自身的很多业务进行改进创新,在改进传统的存货模式的同时,还要引入更多的没有任何问题的资产,尽可能的降低高风险货款的比例,从而实现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

3.3 尽快实现房地产经济转型

目前房地产经济发展与市场经济并没有完全的靠拢,甚至有些脱离市场经济的发展走向,因此政府在各方面上鼓励房地产企业实现经济转型,实现低碳环保,不再只是考虑经济效益问题。政府可以利用杠杆经济原理来对房地产企业进行有效的调整。杠杆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支持鼓励更多的房地产企业投资智能建筑,在开发的过程中给予更多的优惠,这样参与智能化建筑的开发的开发商就会越来越多,进而改变这种房地产开发商经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对购买低碳环保的住宅的用户实行优惠,进而扩大购买人数,购买人数的增多,又会促进开发商开发智能化的环保的建筑,进而完全的实现了房地产经济的转型,也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就我国目前的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现状来说,采取措施使其能够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房地产产业的初期发展对市场经济来说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因为市场监管等工作并没有落实到位,使其越来越偏离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因为相关部门应该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促进房地产企业转型。本文是笔者多年房地产经济发展研究经研究的总结,希望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申玲,黄佳.低碳经济与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方向[J].改革与战略,2010,12:136-138.

篇6

经济一体化对全世界的经济都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特别是在新时期里,我国特别制定了一些符合经济发展的战略,使得我国经济贸易活动频繁,对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也起到重要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高速公路的发展速度和建设范围实现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不光是大城市,就连西部甚至边远山村也实现通公路的梦想。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把市场经济作为主要发展方式,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市场经济对企业来说,在能加速其发展的同时,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力度,作为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建设的经济发展情况更为人们所关注。

2高速公路发展的现实状况

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关于基本生活服务的需要,我国的公路建设也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我国公路是以点带面,以经济发达到经济欠发达,从城市到农村的路线发展,有效的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速公路发展情况仍不容乐观,还存在很多的现实问题。诸多的现实问题,对高速公路的发展进行了制约,解决这一问题后才能实现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3市场与公路两者在经济方面的关系

社会的进步需要健康科学的市场经济的推动,同时市场经济影响着其他经济类型活动的发展。市场经济和公路经济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这么说,公路的建设和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文主要探讨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市场和公路在经济方面两者的关系。

3.1公路运输业的发展能够有效的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市场经济的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资源的开发、产品的推广等等,运输同样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路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服务项目之一,公路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着地方的经济发展。公路运输能够满足人们的出行和货物的运输,缩小地区的地理距离,使人员和货物能够快速及时的到达目的地。所以说完善健康的公路经济是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3.2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虽然近几年,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使区域内外的经济都有很大的发展,可是仍然有些地区还没能实现公路的建设,在这些交通不发达的地区,其生产物资和科学技术不能进入,而其生产的产品不能输出,而且当地的一些自然和矿产等资源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致使人们水平水平较低,经济和社会得不到发展。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偏远山区,因没有通公路而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象更为突出。因此可以说,交通条件的便利可以有效实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而且能够促进新技术和新思想的涌入,实现地区在社会和经济等等方面实现科学健康的发展。

4如何促进公路经济长远发展

根据上文所提到我国在公路建设和发展方面出现的现实问题,联系市场经济的特点,并从中找到内在的关系,为了实现地区经济发展这一目标,要求我们的地方政府和公路的建设管理部门应该采取有效手段,实现公路建设保质保量完成的同时,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

4.1制度的完善任何事情要想实现科学健康发展,都有改有一个良好完善的制度进行保障,制度对事情发展的各方面都进行严格的规定和管理,保障工作有序、健康、科学的开展。公路部门要想实现健康发展,也必须拥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该制度可以在以前的管理制度基础之上加以改进,使其更具时代性和科学性,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经过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公路经济的大发展,保证合法的情况下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公路建设的早日盈利。各基层单位还可以根据其自身的现实状况,对制度进行完善。系统的学习制度,能够实现公路的建设和维护人员拥有先进的思想和更多的业务知识。严格的工作作风制度,实现了迟到早退,无无故旷工,无庸懒散现象。严格有效的财务制度,保证了各项开支都能公正公开,实现国有资产的正常化运转。正确的建设和管理制度,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不出现任何的后续质量问题。总之,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促使在公路建设和管理方面不出现任何的纰漏,是实现公路经济发展的有利制度保障。

4.2综合素质的提升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各行各业要实现发展都是极度需要人才,在公路事业方面,团结有利、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队伍对其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所以说公路部门在日常的工作中就应该重视对人才队伍的培养。领导是工作的领航人和指导员,对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首先要抓领导班子的建设,在学习的过程中,领导干部做到带头学习,带头实践,充分负起领导的责任,在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的时候,自己应该比工作人员做到更好,知识掌握的更透。其次是通过聘请专家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指导,解决困难问题,实现工作人员的素质普遍提升。在注重工作人员业务学习的同时,思想学习也不能放松,定期开展政治思想学习,使其实现政治业务的双丰收。制定一些列的奖惩措施,激励其进步发展。

4.3日常养护工作的强化有句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这就说明公路的建设速度必须跟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脚步,甚至要提前一步,才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公路的大量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保障,而且后期的维护使用成本也是一笔很大的费用,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公路的日常养护工作。养护工作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在保证公路正常运转使用的同时,拾遗补缺,及早发现建设过程中的不良问题,加以改进,制定有效的防护制度,保持公路的正常运转。在养护中要做到路面的平整,不出现坑洼,保持路面的干净整洁,交通秩序井然。由于公路不能长时间的在水中浸泡,所以公路的排水也是养护重点之一,另外应特别注意公路桥涵的养护,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5.结语

篇7

关键词:档案工作 市场经济 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把各行各业都带到了同一起跑线上,这必然引起档案工作的重大转变。档案工作如何适应经济体制的建立? 如何自觉的走向市场,在市场经济结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创造性地开展档案工作、发展档案事业? 这是摆在档案部门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工作的特点

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档案管理长期以来都是沿袭传统的“国家模式”,它主要围绕国家机关与社会团体工作,收集与保存这些部门的文件档案,并以这些部门为服务对象,对档案的利用多限于工作查考、编史修志或学术研究,而忽视面向社会公众的需求。在管理方法上,重机要性,轻服务性,文化性与科学性。

进入新时期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去依附于各级政府、投资主体单一的国有企业和国有事业单位逐步发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法人和市场主体,我们原来熟悉的对国有企业和国有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进行行政管理的机制与模式已经不适应市场主体多元化、结构网络化和发展国际化的新形势。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工作体现了它新的特点:我国的经济成分表现为多种所有制并存,相应地有多种经济成分的档案;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其下属的档案机构也应运而生;档案种类繁多;服务对象更是发生了巨大变化。[1]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要求各档案部门和管理者要转变思想观念,拓宽服务思路,创新服务方式,切实把档案工作的立足点放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服务上来。

二、 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工作的思路

立足档案,建立全国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统一的管理法规,宏观指导全国的档案信息资源市场。同时以打破僵化体制为先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多层次利用为目的,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市场,实现网上网下档案信息资源产品多渠道销售,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档案工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处理好档案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既要重视档案工作的经济功能,也不能忽视档案工作的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促进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其他功能,既要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又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2]

档案的建设、管理和服务等具体工作都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体现出主动性和灵敏性,研究需求趋势,及时调整服务方式,力求实现档案资源的最佳效益。

国内档案信息市场要与国际档案信息市场接轨。

三、 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工作的发展途径

1、建立全国统一的档案管理机构和统一的管理法规,加强宏观调控。由于档案工作特殊性,决定了档案工作只能在某些方面和范围引入市场机制,以增加活力,而不能将整个档案工作推向市场。即使在市场经济体制较健全和完善的资本主义国家,档案工作也不仅是市场行为,还应有政府行为。目前,档案信息市场不完善,机制不健全,已有的制度法规还难以发挥作用,所以档案工作仍需采取政府行为,运用计划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其目的是加强对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同时也使我国刚刚起步的档案信息市场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法制化发展。当然,如果在以后时间里,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和法规已相当健全和完善,依靠规范的档案信息市场和健全的法制就能保证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宏观调控的作用就会自然大大削弱。

2、积极培育档案信息市场,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市场机制。档案本身不是商品,但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具有商品的性质。特别是经过加工后的档案信息更具有商品的一般特征,档案信息产品无疑具备了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双重属性。[3]因此,应当逐步让档案信息走上商品化道路,进入信息市场参与竞争,从而获得经济利益,实现档案信息商品的价值归宿。档案部门应当创造条件,由完全无偿服务向部分有偿服务转化,使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兼顾,促进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

积极培育和完善档案信息市场,一方面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市场经济原则,建立档案信息产品交换的基本原则,以维护档案信息市场的秩序,保护产品提供者和利用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开发出更多各类档案信息产品投放市场,逐步扩大利用范围和利用市场,使各类型档案信息之间形成一定的竞争模式,促进档案信息市场走向多元化,使档案部门由档案保管基地向信息中心转变。

档案信息资源既然是一种资源,其配置方式理应是市场。从目前来看,档案信息资源市场仍是一个新事物,其发展还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档案信息市场的正常运转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为此,我们还要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市场机制。档案信息市场的机制就是指市场中竞争、价格、供求等要素之间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联系和作用。市场机制能经济有效地利用档案信息。同时,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效率机制。市场机制的优势归根结底在于对档案信息利用方面的优势,或者说,市场机制之所以优于其他经济体制主要在于它在资源配置方面能够充分运用许多特定事实的知识,这些特定事实的知识分散地存在于无数的档案组织和档案机构中间。既然档案信息市场是分散的,那么以分散决策为基础的市场机制就比其他经济体制能够更好地发挥档案信息利用效率。[4]

3、对档案信息资源分类开发利用。市场经济主要是指通过竞争、价格、供求等市场机制来调节和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它把一切涉及经济关系的行为都推向了市场,对非经济领域也产生了广泛、强烈的影响。 档案工作的生存与发展, 无不受到社会外部条件的制约。就其本质来说,虽不属于经济领域的活动,但它能够参与包括经济活动在内的一切社会活动,不但能够带来社会效益,而且也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从总体上把握档案的整体价值,在凸显档案的经济价值的同时,避免经济化、功利化、短视化倾向,力求使档案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得到合理地实现,实现档案资源的最佳效益。

档案信息资源指经过人们的开发,具有利用价值的档案信息。档案信息资源除具有一般信息资源的经济性和公益性外,还具有其特殊性即保密性。根据档案信息资源的性质我们将档案信息资源基本归为三类:

(1)根据其特殊性即保密性将涉及国家安全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机密档案信息归为一类。此类档案信息资源因直接关系国家的利益,一旦泄露将直接损害国家的利益。因此,国家应对其进行严格的管制,制定严格的保密措施,严防信息的泄密,健全档案信息安全监管机制,将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放在首位,绝对禁止保密性档案信息进入市场。

(2)是根据其公益性将涉及人民群众正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教育、卫生、自然资源、交通系统等档案信息归为一类。档案机构要结合工作特点和社会需求, 主动为企业和公众提供公益性档案信息服务,开展非营利性的档案信息服务。特别是应加大对农村、西部欠发达地区和社会困难群体提供公益性档案信息服务的力度。在公益性档案信息资源领域,应充分体现“社会效益”原则。

(3)是根据其经济性将涉及到经贸,科技,娱乐,企业等本身具有商业价值的档案信息归为一类。这类档案应引入市场机制,依靠市场对档案信息资源、资金、人才、技术等实现资源配置。大力加强档案信息资源挖掘工作, 特别重视特色档案资源建设,满足特定专题、本地区、本系统的用户需要。政府应鼓励档案机构进行档案信息的增值开发利用,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引导这类档案信息进入档案信息资源市场,实现档案信息的有序、有效流通。

4、建立与国际档案信息市场接轨的服务惯例和标准。由于档案信息资源的特殊性,使我们一直以来与国际接轨有一定的困难。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我们在服务惯例和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的标准上应考虑采取国际统一的标准,并可与国际兼容。上市的档案信息的分类、著录等表达格式要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国内计算机通讯网络要与国际网络联接,开展代查、代译等功能档案信息服务,使国内档案信息市场可交易国内外产品,同时也要使我国的档案信息服务打入国际档案信息市场,赢得国际档案信息用户。

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

参考文献:

[1]谭丽云.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档案工作[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4:32-35.

[2]李燕,官丽梅.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价值的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04,1:55-55.

篇8

论文摘要: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与市场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图书馆为了更好的发展,更具有竞争力,就必须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建设服务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知识资源库;开展特色服务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工作模式;提高工作人员总体素质,只有这样,图书馆才能在市场经济下更好的发挥信息中心的作用。

一、图书馆应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

由于网络所带来的开发式信息环境,大大扩展了图书馆的服务空间和影响。图书馆已经成为网络环境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成员。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与市场经济同样有着密切的联系,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效益、参与、产业化等文化观念同样适合图书馆。图书馆市场经济的观念就是指图书馆将拥有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和生产,形成新的知识产品一一商品为市场提供信息保障。图书馆为了更好的发展,更大的发挥自己的作用,就必须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进入到市场经济信息服务的轨道,用市场经济的文化观念思考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发展方向。

二、服务市场建设所需要的知识资源库

图书馆合理的藏书体系是图书馆进行信息服务的基础。市场经济下,图书馆的工作重点之一就不再单单以保护馆藏为主,而是通过网络充分揭示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不断调整服务方式和策略,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根据市场用户的需求变化,不断加大与用户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利用有利资源,创造特色服务。在资源存储和提供服务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全”的资源特色,要能针对用户的需要将信息提炼出来,需要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对信息内容进行提炼、比较、挖掘、分析、概括、判断和推论,开发用户所需的信息资源库,满足用户的特定信息需求。

三、开展有特色的服务

特色资源是图书馆服务的基础,特色服务是指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基于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在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宏观和微观方面都应得到体现。市场经济下,用户希望以最快速度获得可直接利用的知识和信息产品,从而要求图书馆开发特色资源,强化特色服务。特色资源不仅指有别于其他图书馆传统文献类型在内容上的独特馆藏,还包括馆藏的数字化和特色数据库建设,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各图书馆要想在网络社会中吸引更多的读者,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建设特色图书馆[1],开展特色服务,对蕴藏于大量显性信息中的信息内容进行提炼、比较、挖掘、分析、概括、判断和推论, 向具有不同用户提供因人而异的、有针对性的开展特色信息服务,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这样,一方面,提升了图书馆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为图书馆的创新服务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市场用户的特殊要求。

四、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工作模式

图书馆要想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建立以经济建设信息为重点的工作模式来提高竞争力,利用网络技术向市场需求的多功能转轨,通过优质服务,创立品牌效应来达到。市场经济下,图书馆为求生存,就应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工作模式,对图书馆的内部机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改变过去只重视文献收藏,保存,忽视文献开发;改变过去只重视校内读者传递,忽视市场用户需求的倾向。在服务模式上,图书馆工作人员要能根据市场要求适时调整和改善服务策略,不断挖掘知识、强化信息组织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设施,积极为用户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主动向用户服务,按照用户的检索要求和检索特点主动提供用户所需要的知识信息;开展用户网络信息教育,介绍有关信息检索途径和检索方法,对用户进行网络检索的教育,使用户自己能应用网上资源。

五、提高工作人员素质[2]

拥有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图书馆,是一个绝对有竞争优势的图书馆。这支队伍应具备图书情报学和咨询学知识;具备信息筛选、转化和整合能力,有能力从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筛选所需信息并将其转化、整合为知识和情报;具有与读者进行沟通的良好技能;具有娴熟的计算机、网络操作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组织信息和数据;能利用各种网络终端查寻所需资料;能利用电子邮件、联机在线等方式开展各种参考咨询服务,能担当起为市场经济服务的重任,为决策者提供准确且精确的信息服务。

所以,每个图书馆应认真分析自己的队伍素质,通过各种渠道培养这支队伍,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大学正规教育一直都是培养专职人才的一条最重要的途径;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是一条培养人才的更为实际有效的途径;鼓励工作人员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创造条件让其通过短训班、各种专题研讨班、学习考察等形式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其业务水平;还可组织工作人员到先进的图书馆参观学习,通过实地考察,开阔他们的视野,从整体上提高队伍的业务素质,也使工作人员自己认识到在未来事业发展中素质的重要性,真正使自己成为市场经济中具有竞争力的一员。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市场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1-0037-04

引言

从宏观经济发展层面看,出口、投资、消费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2008年金融危机揭示了一个道理:出口是一种有效的经济增长方式,但一国经济增长不能对出口形成依赖、受制于外国市场,并且产生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论看,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目的,只是一种“中间需求”,而不是最终需求,如果过分把投资当作经济发展的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势必导致投资需求过多、信贷扩张,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进而助推通货膨胀。消费创造的需求是最终需求,是经济内生性的良性循环,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长久之路。因此,经济增长需求的顺序应由出口、投资、消费调整为消费、投资和出口,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把消费当作提高经济增长的第一需求,有两个基本渠道:一是扩大内需,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消费需求,二是提高农民收入,到2009年末全国农民占总人口比重53.4%,而且恩格尔系数较高,需求潜力巨大,农村发展落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

因此,提高农民收入,完善和发展农村市场经济,深化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一、深化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结构性分析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经济取得了新的发展。但农村经济现状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农民增收仍然是农村经济面临的最大难题,农民收入较低,离开土地涌入城市,成为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如果在广大的农村能够提供一个发挥农民人力资本的环境,农民是不需要大规模离开土地的。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些长期性、根本性因素并未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仍然突出,全国城乡经济指标分析(见下页表1、表2)(资料至2009年末)。

从下页表1、表2资料分析可以看出,(1)第一产业和农村就业人口比重较大,乡镇企业和农村个私企业的就业比重相对不足,还有较大空间;(2)农村居民纯收入较低,农村居民消费与人口比重相比形成极大反差,62%的人口分享24%的消费,消费需求潜力极大。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仅靠转移农村劳动力一条腿是不够的,农民越来越多地进入城市,这种现象在欧洲国家发展过程中也都出现类似问题。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基本保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要素,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如果从农业中抽取劳动力过快,而二、三产业还未强大到足以吸收这些劳动力,并且是较低的工资水平,农业和农村经济就可能要出问题。所以,不能简单地鼓励和刺激农民离开土地迁往城市,来解决农民收入低的问题,而是让农民自愿地留在土地上,留在农村,发展农村经济。

二、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的市场化发展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不断深化,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一)农村集体经济的市场化发展,是现阶段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入决定的

农村集体经济是以农村资产、土地、技术、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为纽带,以产权为核心,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而建立,具有组织农民、增加收入、配置资源、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农村集体经济必须依附于一个载体即组织形式,其发展变化和处于的市场环境直接关系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集体合作经营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认识到传统小农经济已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这一现实,单靠家庭和个人根本无法适应市场、解决生产技术更新、集中人力物力扩大生产经营和销售等问题,农民开始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现阶段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入,决定了农村集体经济必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发展和完善。

因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现代农业经营的主体,是整个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形态深刻变革的重要载体,是农村经济发展、政治进步、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的重要支撑力量。城乡一体化发展,不管是城市到农村、农村到城市的单项发展,还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双向互动发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都是一个根本的动力。

(二)生产要素的产权制度改革,是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市场化发展的关键

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农村公共产品以及其他资源要素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土地、资源、劳动力、流畅的资本投入、先进的技术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要素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和制度设计条件下,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科学技术和基层组织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土地、资源等产权制度的不稳定制约了农民对土地的态度、长期投资和资源利用效率。

明晰的产权内容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财产分配面向明确的所有者,所有权具有充分的排他性;二是财产所有者获得资产增值和剩余收益;三是所有者拥有和控制资产使用、结构调整、处分、销售和出租的权利。这三个特征中的任何一个条件不能满足,就可以判定产权是模糊的。

现价段农村集体资产的产权界定不清晰,导致农村集体经济的资产利益矛盾重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生产要素的顺畅流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制约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市场化发展。

(三)制度创新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

现价段制度创新和市场化进程从市场规模构建转为市场秩序的完善和深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明晰的产权是一切市场主体的内在要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这样描述:当商品和市场统一在一起时,就必须建立在产权私有的基础之上。只有产权明晰的市场参与者才有可能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内部治理结构才能建立并有效发挥作用,所有权和经营管理关系才能真正理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不是生产力已经准备好才形成相对应的生产关系,制度创新就是强调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通过制度创新激活生产力的发展。

针对生产要素产权归属制约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推进,用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来刺激、调动和释放农村经济的生产力发展,逐渐强大农村经济的经济总量和质量,从结构上达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农村集体经济的市场化发展必须建立在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

从市场主体和市场参与者的角度看,商品、市场和交换关系,要求重建农村集体经济的个人所有制,探讨、寻找使生产要素效率最大化的产权制度。土地等主要生产要素的产权改革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深化集体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当务之举。从目前土地等生产要素的现状看,存在着分散、闲置、非流动性、效率低的特点,其根本原因是土地等资源的产权制度决定的。因此对土地等资源的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是土地产权和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和调整。

(一)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具有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从规模经济的角度看,一方面,土地作为农村经济主要生产要素的流动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土地流动的保障。相对集中的土地等资源经营,是农村集体经济筹集资金的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这样分析:小块土地所有制发展局限条件主要来自税收的压力、生产资料的昂贵及信用制度的缺失。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其原因就是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融资难。通过农村土地流动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和走集体经济发展道路,可以增加生产经营融资。农村土地流动受制于农民土地权益和国家土地产权制度,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损害,必然影响土地流动规模;国家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指向使土地相对集中,实现规模经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土地流动、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实现国家政策意愿的保障。

因此,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和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市场化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农村土地利益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内在联系

生产的社会性和市场化的社会分工,决定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必然性。

农民的土地等资源收益是在个人产权保障基础上,农民拥有生产性投资获利的机会,是农民自发创新最重要的动力,取决于制度允许的经济自由度以及努力和报酬的相关度。稳定的收益将激励农民一方面投资于农业基础建设;另一方面走合作共赢的集体经济发展道路,提高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生产经营在市场中的利益损失和抗风险能力。

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股份制和依靠外来公司的问题。关于股份制,马克思这样描述:一个获得了拿别人的财产去冒险的权利,而又不负责任。农村经济在市场经济程度还不是较完善和深化的条件下搞股份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发展集体经济组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关于外来公司,从利益关系看,他们与农民的利益关系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外来公司往往希望得到土地和相关资源后,不用雇用那么多人,甚至降低工资,不顾及环境保护,掠夺式开发。农村集体经济从利益机制上解决这些问题,保障农民的权益。

(三)在个人产权制度保障下的农村集体经济向市场化发展

农民自觉追逐经济利益的行动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原动力,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政府制度创新能力影响着制度变迁的路径和进程。目前农村集体经济较为弱小,盈利能力较低,政府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服务的支持,降低经营风险,扩大农民的经济自由权和生产的赢利空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合适定位农村集体经济。合理确定税收减免政策,切实减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税赋负担。明确划分各层级政府之间以及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之间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和乡村自主治理;加强公共财政建设,有效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深化体制改革,规范政府行为,建立有效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

农村的土地、山林、房屋、设施、其他自然性资源和历史经营积累起来的经营性资产,在产权制度改革后重建个人所有,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市场化配置资源为核心,以法律法规为基础,保障农民利益为原则,发展农村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形成集约化的集体经济进行市场化经营。这种方式的形成和持续,政府起着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 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3] 薛继亮,李录堂.政府主导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研究——基于社会服务功能视角[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篇10

关键词:市场经济发展 公路经济 可持续发展

在很长一段时间以内,我国的公路经济面临着发展的瓶颈,公路经济已经不够适应于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在现代社会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用在很多方面。在公路经济这部分的内容里,我们也需要考虑,如何实现公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把公路经济做大做强,使其更适应于市场经济的要求,才能以此来深化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基于市场经济发展视角,必须进一步讨论我国的公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当前基于市场经济发展视角下的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

(一)缺乏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意识,传统汽车和基础设施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相背离

虽说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已经提出了很多年,在全社会已经形成了有群众、有立场的可持续发展共识。但是在公路经济这一方面,引入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时间尚短。在整个社会中都缺乏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意识。在公路交通管理者和从业者中,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概念。正是由于这种意识的缺乏,使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其他相比较受重视的程度较低,群众基础也没有那么广泛。而一般来说,在公路运输中,通常使用的是传统汽车交通工具,而传统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造成的尾气排放很容易污染环境,这直接造成了环境的巨大压力,同时,传统汽车所使用的燃料基本是不可再生类能源,汽车运输需要燃烧大量的不可再生能源,给我国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增添了一份重量。而上述的两者,都与可持续的观念相背离。此外,一些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规划上由于欠缺科学性,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也容易造成较大的压力,这些基础设施的维护保养也是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公路运输人力资源水平欠缺,没有相应有效的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管理流程

长期以来,我国在公路运输的人力资源上的投资都不太高,大多数真正从事公路运输的人员学历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均有限,这是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历史原因所造成的。在部分公路交通的从业者眼里,与公路交通相关工作,并不需要非常高的技术水平和十分扎实的专业基础。从我国公路运输管理层次上看,在管理层级上的公路运输人员综合素质,参次不齐,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也有高有低,他们对公路运输管理方面的内容,仍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性来看,当前我国公路运输人力资源水平欠缺,可能是抑制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此外,公路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公路经济可持续化发展管理流程。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健全的公路管理流程,那么,要想实现公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能性很低。只有将这部分工作做好,才能通畅公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视角下,公路经济最根本的“发展”仍遭遇瓶颈

当前,我国经济是处于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的,公路经济必将在这个大背景下进一步推进,进一步深化。我们谈到公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要义是落在“发展”这两个字上的。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视角下看,我国的公路经济最根本的“发展”仍遭遇到瓶颈。具体来说,一方面是,公路建设的资金受到多方制约,公路建设的资金来源和渠道较为狭小,公路建设的资金仍是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问题,而公路建设的整个审批流程也是非常复杂,资金和审批成为了公路经济发展的“拦路虎”。而另一方面,主要体现在我国公路建设的不均衡性上。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公路交通的建设十分顺畅,而在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地区,公路建设面临的困难非常的多,公路覆盖率已经远远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了。

(四)公路的整体管理混沌,相当部分的资源由于不协调使用造成大量浪费

在我国,公路的整体管理仍是缺乏一个中心,一个枢纽,一个系统。一般性质的公路管理是处于分散的一个状态,缺少一个强有力的调节机构和机制。正是由于这种分散管理的状态存在,使得在我国公路的整体管理部分,仍会出现投资成本、人力资源、资金使用等各方面管理不协调的情况。而这种不协调的情况,不仅造成的是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更给公路经济的整体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负担,不利于公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公路的整体管理混沌还容易滋生其他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在进行公路的规划和设计之初,就容易因为信息流通不顺畅而制定缺乏科学衡量的规划,在进一步完善其管理质量体系和建立更为科学管理系统的同时,由于管理混沌的问题而使得这些工作遭遇较大的困难。总而言之,公路的整体管理混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是信息沟通不畅而引起的问题。

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进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宣贯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关注于传统汽车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性

很长一段时间里,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意识并未受到公路运输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青睐。近年来,通过不断的宣传和强调,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意识已经被很多人接受了。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仍然是比较陌生的概念,因此,持续宣贯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这项工作不能放松,让这个观念不仅深植在,公路运输从业者的心里,更深植于整个社会之中。

同时,也要充分关注传统汽车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对于传统汽车来说,首先要做的是创新燃料的应用,增强可再生类燃料在汽车这种交通工具的利用程度,进一步减少汽车废气的污染。而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来说,首先是在规划上强调科学性,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的生产环境的压力。而更重要的可持续是要延长这些基础设施的寿命,最为重要的是做好公路养护工作。公路养护工作归根结底就是一项预警工作,其应该渗透到公路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而非仅仅是为了应付所谓的检查,临时抱佛脚而已,相关的公路养护人员应该在工作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进行严格检查,并制定出相应的预警措施,同时,在开展养护工作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保障公路路面的平整度和完整度,并关注路面排水系统是否完好等。

(二)致力于提升公路管理人员素质,制定和落实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管理流程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和公路经济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到公路管理之中,这对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和对公路管理认识程度的高低都影响着这些人员是否能在自身岗位发挥出最适合的作用。只有致力于提升公路管理人员的素质,将公路运输人力资源水平不断拉高,公路经济才可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中越走越远。具体来说,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公路管理人才,将高学历、高素质、拥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经历的人才纳入到公路管理系统中,对于已有的人员,要加强管理知识和,公路运输知识的培训,鼓励他们自主学习,提高整体知识水平。

而另一方面,制定和落实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管理流程是至关重要的。在公路经济发展中充分应用可持续发展观,才能达到交通运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要求在制定可持续管理标准时应具有合理性、可行性,如项目数据库、可持续管理专用合同范本等,特别是可持续管理流程的制定,应对所有内容进行优化、改进,为充分掌控各项管理流程提供可靠保障,以此达到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把握好公路经济“发展”要义,减少投资浪费的同时扩大公路建设的融资渠道

公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发展”二字,要把握好公路经济“发展”的要义,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实现公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的工作。要实现公路经济的发展,落脚点要放在减少公路投资浪费和扩大公路建设融资渠道这两个方面。公路经济的发展首先是要好的发展,是要良性的发展,在公路建设之中,公路投资浪费始终是一个问题,与公路投资浪费紧密结合的,是公路建设审批流程上的繁杂。所以,国家应当对审批程序进行适当简化,但是也应当注意,审批程序的简化并不意味着审批部门就可以随意审批,流程虽然可以简化,但仍然不能存在漏洞,无论公路项目大还是小,都必须予以同等程度的重视,避免出现投资浪费、重复投资等情况,只有做好这几点,才能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公路运输市场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要扩大公路建设的融资渠道,国家在加大公路建设投资的同时,也应该充分激发民间资本的力量,减少对民间资本和外资在公路建设部分的制约。

(四)理清公路管理流程,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公路管理体系以减少管理带来的问题

要解决公路整体管理混沌所产生的问题,首先必须要理清公路管理的流程,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公路管理体系,以减少管理带来的问题。从管理这个角度来看,公路的管理需要保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若要做好公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要合理配置资源,尽可能使用环保材料。而完善公路管理体系的建立,也能使信息之间沟通顺畅起来,更便于整合和充分利用信息。在理清流程,建立完善公路管理体系之后,公路的建设才能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以科学的规划为指导,开展建设。

不完善的公路质量体系的实施会给公路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在这个方面也需要做到足量的关注。不完善的公路质量体系的实施不仅不能正确的反应公路交通的生产经营情况,还会增加公路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高速公路的经营管理效率,公路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公路交通进行规划管理和设计,完善高速公路管理质量体系制度,建立科学的公路管理系统,加强管理控制观念,进行合理有效的日常管理,严格按照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生产经营,促进公路经济的长远发展,高效反应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三、结束语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之中,可持续发展是公路经济发展未来的出路,也是我国公路经济,更好、更快并实现良性发展所选取的一种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就意味着公路经济需要注入更强的生命力。这不仅得依靠国家的投入,更依靠着整个社会的关注。只有在国家和社会两者共同努力下,才有可能推进公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慧.基于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6,07:107-108

[2]张爱军.试论市场经济发展下公路经济的长远发展[J].企业导报,2016,14: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