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8: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篇1

发展特色产业是推进传统农业向特色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该文结合陕西农业发展实际,提出了陕西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主要包括:有效挖掘特色资源,有序扩大产业规模,突出产品特色,注重品牌培育和宣传工作,搭建市场平台,培育懂市场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对陕西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品牌培育;市场培育

陕西是中国农业发祥地之一,有6000~7000a的农耕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曾创造了中国古代农牧业文明。进入21世纪以后,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1]。所谓特色农业,就是开发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形成特有的名优产品,进而转化为特色商品的产业[1-3]。目前,陕西省已基本形成产业布局合理、主导产业明晰、主导产品特色较为突出的3个特色产业带,即以设施果蔬为主的关中高效农业产业带、以茶叶和魔芋为主的陕南生态农业、以小杂粮为主的陕北有机农业产业带,陕西农业正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变。有资料显示,特色农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也为陕西省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奠定了产业基础[2-4]。因此,把握特色农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对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有重要意义。

1以特色为根本,有效利用资源禀赋

陕西省南北狭长,横跨8个纬度和3个气候带,物种丰富,资源禀赋多样。陕北地区干旱少雨、地域辽阔,具有建立优质小杂粮、设施蔬菜、薯类、牧草生产基地的独特优势;渭北旱原气候、土壤要素组合良好,是闻名全国的优质苹果和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关中平原土地肥沃,灌溉条件优越,又有临近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适宜建立设施蔬菜、优质小麦、优质玉米及其它高效经济作物生产基地;陕南水热资源和植物资源丰富,工业污染少,是生产无公害蔬菜、茶叶、中药材及其它绿色产品的天然基地。发展特色产业,必须植根于资源禀赋[1],一是确保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不能以牺牲生态资源为代价,以特色为根本,有效利用生态资源和农产品资源,集中精力做大做强做好特色产品;二是在明确规划的基础上,着力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三是挖掘特色产品潜力,以优质的的特色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如石泉的蚕桑产业,石泉素有“小江南”之称,有传统养蚕习惯,兴桑养蚕历史悠久,科学饲育管理条件下茧丝质量优于南方主产区。因此,石泉县可倡导在退耕还林的宜林山地广栽桑树,并给予积极扶持引导,做强产业基础,做好市场开发和综合利用工作,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延伸产业链条,使终端产品由白厂丝向丝、绸、服装、食品及蚕桑副品等发展,同时围绕行业内“天虹牌”蚕种、“鎏金蚕牌”白厂丝、“雨花牌”蚕茧等主导产品,积极推进名牌产品发展战略,使石泉蚕桑产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2扩张规模,强化组织集聚产能

规模是特色产业中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的先决条件[5]。发展特色产业,要以产业规模扩张、标准化生产、农民综合素质与组织化程度提高、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为基础。规模扩张,不是简单的数量增加和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是以提高特色产品产量和品质为中心,在保持特色的前提下,“趋同类”产业加速向特色产业转型和聚集,大幅度提升特色农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在传统产业中,也有“名、特、优”产品,但由于缺乏专业化和批量生产而不能形成明显市场优势和快速的集聚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特色产品要形成巨大的经济优势,必须依托大规模的产业开发,即通过人才、经济、资源的高度集中,专业整合区域经济结构,形成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推动特色产品进行批量生产并获得应有的市场占有率。就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形势分析,“撒胡椒面”式产业布局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和聚集效应。在创新品牌和强化组织聚集产能方面,也要以区域经济特色为基础,放弃、淘汰资源消耗度高的的低效产业,整合资源发展高效产业,提高产业的聚集度和专业度,以此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如武功县的手织布产业,当地百姓素有手摇纺纱车、脚蹬织布机的习惯,几乎家家户户都可为之,这为有序扩大产业规模奠定了基础。武功县在既有规模基础上,统一行业标准、创新花色品种,有序扩大了“手工作坊”,集聚十里八村、千家万户的产能,强化后整理阶段工作,提升产品档次,形成了“苏绘”、“若兰”等知名度高的手织布品牌,并获得了大额的市场占有率。

3以“新奇早优”为关键,发展培养特色产业

开发特色产品,必须挖掘地方特色,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品,并通过技术革新,培育“人优我特、人优我新”的优特产品[6]。如渭北苹果、眉县猕猴桃、大荔冬枣、陕北红枣、紫阳富硒茶、韩城花椒、甘泉豆腐干、千阳刺绣等一系列地方特色鲜明的产品闻名中外,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必须以开发特色产品为核心。开发特色产品,一是要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基础上,优化栽培技术或品种资源,为原有的特色产品赋予新的内容,以“新奇”吸引更多的产品受众;二是时令、鲜食产品上市要早,提前占领市场高地,以“早”俘获消费者芳心;三是要在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运输、贮藏等过程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将技术手段和法律手段有机结合,规范生产组织和管理过程,提升产品品质,以“优”赢取消费者放心。如“长安草莓”产业,西安市长安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光照充分,昼夜温差较大,有助于植物糖分的积累。长安区充分利用优良资源禀赋,引进“丰香”、“章姬”等新优良草莓新品种,上市期由11月底延伸至翌年5月,这在深冬季节新鲜水果匮乏的西北地区获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同时,长安区还采用生产园区化、包装工业化、销售商业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实现了草莓从产品向产业的转变。

4以品牌培植为重点,做好市场和人才培育

农产品品牌培养是引领农村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动力[7-8]。因此,品牌培育被认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8]。在农产品品牌市场培育中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科学规划引导,单家独户的生产方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对市场形势判断能力差,缺乏统一标准,难以培育出有影响力的品牌,此时应发挥政府、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在品牌建设方面的作用,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7];二是实行品牌创建奖补机制,政府在融资、品牌建设、产地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出台相关政策,并实行有效的奖补机制;三是强化市场监管,依据有关法律,联合有关执法部门,查处虚假产品生产经营,加强农产品品牌保护,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特色产品的市场开发关键在于把握市场动向,掌握市场运作的方法。这就要求各级政府、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产品市场过程中,要注重培训农民打造市场、树立品牌、创新科技、避免风险等方面的意识,帮助其转变传统种植观念,不断提高其对市场经济的驾御能力和通过科技致富的能力。如韩城市花椒产业,韩城市政府投资在市内建成西源花椒贸易城和芝阳花椒批发交易市场,吸纳专业销售经销户140户,专业经销人员2600多人,年经销花椒总量2000万kg,年销售额达5亿万。不但解决了市场问题,还培育了数千人的农民营销大军,形成了直销网点链接批发市场的加购销队伍及以农民为主力军的销售网络,架起了完整的“大红袍”花椒特色产业链。

作者:罗创国 张俊丽 李五建 单位:陕西省发展一村一品指导中心 渭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参考文献

[1]周灿芳,傅晨.我国特色农业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08(9):157-161.

[2]梁凤民.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农村经营管理,2007(11):41-44.

[3]农业部发展一村一品办公室,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一村一品”——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性工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71-76.

[4]贾军战.陕西一村一品发展模式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673-5675.

[5]马静.陕西省“一线两带”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6]麦永仪.延边特色产业研究[D].吉林:延边大学,2009.

篇2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模式和成效

(一)龙头企业引领,形成产业集群。我县龙头企业引领特色农业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果业方面,2012年全县新发展果业面积6万亩,其总面积累计达到34万亩,果品总产量5.6亿公斤,实现产值11亿元,先后被国家确认为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出口苹果及果汁质量安全示范区。畜牧业方面,2012年,全县生猪、大家畜、山绵羊、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59.01万头、26.03万头、34.91万只、481.49万只,同比分别增长21.3%、7.1%、6.6%和8.2%;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4006吨、14244吨、18071吨,同比分别增长12.6%、7.8%、15.8%。我县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产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户”经营模式。如:二仙坡绿色果业有限公司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户”经营模式,把149个绿色果业专业协会联合起来,培育绿色苹果生产基地30.8万亩,辐射带动三门峡市区115万亩果园,普及二仙坡绿色果品标准化生产模式,带领果农走上绿色品牌产业发展道路,亩产平均7300斤,商品率85%,比未入社农户每亩增值29%。

2.“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如:金秋果业有限公司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以出口创汇为重点,实行“四统一”,统一技术生产标准、统一质量检测标准、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果品订单销售,走科技创新、品牌效应和规模化生产苹果商品出口道路,带动1万多农户,为农民创收1500万元,积极开发新的市场,解决果农苹果生产和销售问题,产品出口泰国、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孟加拉、印度等十多个国家。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国现代化大型农牧百强企业河南省雏鹰农牧股份有限公司,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运作模式,投资50万头生态猪养殖项目,采用放养和舍饲相结合的原生态、纯绿色饲养方式,总投资20亿元,占地20万亩,实现生态养猪50万头,建设散养舍1250组、50万头屠宰场一个、20万吨饲料厂两个、14个种猪繁育场,现存栏4万头,第一批生态猪肉已在郑州上市。

(二)合作示范带动,壮大特色产业。

1.“农地参股入社、合作生产经营、风险利益共享、农户劳动在家、生产服务在社”模式。陕县农乐核桃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农地参股入社、合作生产经营、风险利益共享、农户劳动在家、生产服务在社”模式,实行统一规划建园和经营管理,已发展会员352人,种植面积达到5300亩,建有采穗圃、育苗和示范基地,带动农户共同致富。陕县军锋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227户,实行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经营面积6200亩,种植中药材品种达到二十多个,实现产值2200万元,利润800万元,社员户均收入2.7万元,高于不入社农户收入17%。

2.“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陕县富康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投资350万元,拥有3个食用菌栽培场、30座发菌大棚、20座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1个冷库,农业经营面积300多亩,年种植平菇、香菇150万袋,年产值1200万元,纯利润700万元,带动全镇1200多户3000多人从事食用菌生产。

(三)农场大户联动,产生规模效益。“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以农场大户为有效载体,扩大了商品化育苗、商品化烘烤、机械化播种、剪叶、起垄、盖膜、施肥、移栽、防治病虫害等机械化作业,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如:张茅乡西坡脑村庞振杰创建烟叶农场,通过土地流转,租地经营380亩,总产量76608公斤,总收入174万元,实现盈利69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由于土地流转不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难以获得相对稳定的租地规模,不敢进行长期投资,进而影响了农业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经营。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不大,从事初加工较多,而深加工、精加工企业较少,农业产业链较短,农业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不高,行业龙头辐射示范带动能力不强。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于技术和管理水平限制,生产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经营水平不高。缺乏全国知名品牌,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和市场占有率不高。

(四)虽然上级财政和我县对农业经营组织扶持力度持续加大,但是,融资难,发展过程中缺少扶持资金,是制约农业经营组织发展的一大障碍。

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议

(一)围绕规划,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效益。围绕全县农业发展总体规划,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原则,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采取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推进土地流转。一是完善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为供求双方提供信息、合同签证、土地收益评估、法律政策咨询等服务,搭建起便捷高效、标准统一、信息通畅的土地流转平台。二是规范流转程序。土地流转须知、调解当事人须知等,明确土地流转工作程序,使流转双方信息对称;通过严格实施“八表一档案”信息填报制度、调解工作制度等一系列长效机制,严格按规定程序操作,构建了和谐的土地流转经营环境。三是超前化解纠纷。通过制作土地流转合同标准文本、建立流转双方收益动态平衡机制、严格签证归档管理制度等,从根本上避免了因口头协议或协议内容权责不明、利益分配不公而导致的纠纷。通过完善土地流转政策,鼓励承包土地向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努力提高产业集约经营水平。

(二)依托优势,壮大经营主体,提高集约经营水平。一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骨干力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壮大龙头企业。把扶持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作为一件重要的事情,常抓不懈。要立足于我县的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立足于将农业产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紧紧围绕林、果、牧、烟、菜、菌特色农业六大支柱产业,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特色农业示范区,促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对已经确定并有明确优势、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集中精力将其培育成为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和“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将农户生产经营活动有效地联系起来,推动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二要扶持壮大优势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内容。发展农民合作社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小规模与大经营、分散经营与统一服务的矛盾,把千家万户的农民组织起来,要靠发展农民合作社。将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作为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的有力抓手,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信息、技术、资金、市场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既要重视增加数量、扩大覆盖面,更要注重提升发展质量,进一步增强农民合作社的自身实力和发展活力,提高辐射带动和服务能力。三要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着眼于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的新型农民队伍,着力扶持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成功发展起一批农村生产经营和科技致富示范户,让他们租赁或转包其他农户的承包地,成为带动群众参与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的重要力量,引导农场和大户采用先进适用技术与现代生产要素,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同时,要加强与农业龙头企业的合作联动,有效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效益提高。

(三)科技驱动,健全服务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社会化。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抓科技推广。支持龙头企业与优势科研单位建立育种平台,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研人员与龙头企业合作共享。抓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鉴定,创新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创制改良育种材料,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要通过引进和试验高产新品种,推广示范高产栽培技术,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全县产业化进程。二是抓科技培训。紧紧围绕我县特色农业,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场、大户,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实用人才技术培训班,把农业新技术送到基地农户手中,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发挥科技在农业综合生产中的作用。三是抓科技装备。加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提高在现代农业中的服务水平,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四是抓好信息化建设。龙头企业要以信息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全面提升农业产业质量,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全县要以“金农工程”为依托,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

篇3

儋州地处海南西北部,全市耕地面积69万亩,人口103万,其中农业人口占54.7%,是典型的农业市。近几年来,儋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农民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由于受传统耕作模式制约和创立特色品牌意识薄弱,农业弱质特征比较突出,产业化发展进程相对滞后,农业增产不增效、农民收入增速缓慢,仍然是儋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依托儋州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突出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是实现儋州农业超常规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一、儋州市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市按照“围绕工业抓调整、围绕龙头抓规模、围绕城镇抓带动、围绕市场抓特色、围绕增收抓服务”的思路,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方向,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重点,以满足加工、出岛出口和进超市进宾馆为定位,以提升农业品质为支撑,着力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特色、精品之路,着力壮大发展海洋渔业、畜牧业、甘蔗、橡胶、瓜菜、林木六大产业。当前,粮食、糖蔗、橡胶、渔业、畜牧、瓜果菜等产业已经形成了我市的传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糖蔗、橡胶、渔业、畜牧等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2008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49.64亿元,占GDP的55%;全市农业总产值72.9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种植业占35.1%,畜牧业占14.9%,海洋渔业占48.6%,农业服务业占1.4%。

1、热带特色农业产业。2008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58.4万亩,总产量18.4万吨;糖蔗49.1万亩,总产量157.3万吨;民营橡胶45.2万亩,干胶产量1.8万吨;瓜菜24万亩,总产量34.2万吨;水果6.6万亩,总产量6.4万吨;浆纸林38万亩,海淡水养殖10.5万亩,大小渔船4020艘,水产品总产量33.3万吨;建成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0个,专业养殖场(户)2870个,出栏生猪56.6万头、禽类1208万只。

2、农业龙头企业。我市先后引进培育南华、中化橡胶、珠联、温氏、禾木、罗牛山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专业市场2家,南华、中化橡胶、珠联等重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总产值72602万元,销售收入64769万元,农产品加工企业产销率89.2%,年加工转化各类农产品126万吨,带动基地16.7万亩,带动农户9.9万户。

3、农业基础条件。近几年来,我市共投入资金2亿

多元,高标准整治农田4.9万亩,改造中低产田5.3万亩;维修及防渗硬化渠道861公里,加固病险水库12座,打抗旱田头机井232眼。全市森林覆盖率38.5%,有效灌溉面积22.4万亩,在光村扫地坡、东成长坡洋、王五枝根坡、中和七里洋、新州新中洋、那大洛南等10个田洋创建了10万亩连片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拥有大中小型农业机械9910台(件),建成4个省级标准化农业科技110服务站,建成市级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和17个农产品检测流动服务站。

近年来,我市共培训农民20万人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1761人次。初步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信息网络,已建成瓜菜销售信息服务点2个,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391家,注册社员2569名,带动农户1.8万户,连接基地17万亩。

4、农业科技推广。近几年来,我市共引进培育甘蔗、花生、尖椒、水稻、橡胶等新品种110个,推广10个,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15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69.3万亩,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水稻抛秧、病虫害综合防治、橡胶新割制、秸秆还田、无公害栽培等农业新技术得到广泛普及,尖椒、红南瓜、黑皮冬瓜、苦瓜、青瓜、紫长茄、长豆角、香蕉、荔枝等20个农产品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无公害认证面积10.6万亩,初步形成黑皮冬瓜、小南瓜品牌。

二、存在的问题

2006年至2008年,农业分别占我市生产总值的59.5%、53.8%、54.7%,农业占有一半以上的GDP,这说明我市经济十分落后,农业仍然是拉动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在当前乃至相当长一个时期,农业仍处于重要位置,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会改变。

从总体上看,儋州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市,且土地很肥沃,自然条件也相当好,特别是人民群众勤劳智慧,有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市政府在改善农业条件,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我市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过渡阶段,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市农业农村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近几年来,市政府虽然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但毕竟投入有限,设施建设仍然滞后,水利等基础条件还很差,农民群众迫切需要的田头井、坡地井、山塘小型水库及井渠配套工程还非常少,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市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较低,特别是木棠、光村、三都、峨蔓等中北部地区的水利灌溉不到位,“靠天吃饭”的现

状依然存在,这从根本上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二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长期以来,儋州的农业粗放经营的成份比较大。尽管从九十年代开始,我们就对农业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使农业产业结构有所改善,但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农业模式的束缚,仍然存在追求面积和产量,忽视质量和效益的现象。甘蔗等传统产业和橡胶等优势产业效益还不够高,所占面积很大,但占总产值比例只有35%;瓜果菜、畜禽、花卉、海淡水养殖等特色产业规模仍偏小,畜牧业只占总产值的15%,还是偏低,新兴的优势产业也还没有培育起来。当前全省绝大多数市县都从发展瓜果菜等特色农业中获得收益,形成规模,我市明显落后了。

三是农业龙头企业不多。近年来,我市先后引进了中化橡胶、南华糖业、温氏集团、珠联冷冻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对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总的来看,农业龙头企业还很少,且大多规模不够大,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加工水平仍停留在初级、简单阶段,产业链条太短,难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也不能有效抵御价格波动等农业风险,带动能力不明显。

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产业集群优势不明显,总体竞争力不足,农业生产资源优势没有从根本上转化为竞争优势。同时,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大多数农民都是分散的家庭经营,处于单门独户、孤军奋战的局面。

五是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滞后。目前,我市还没有以“产地交易”为主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仓储、制冷等配套设施跟不上,制约了我市本地农产品的外销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并且,政府也没有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和责任追溯制度,一些不合格产品得不到有效控制,大量流入市场。

六是农民综合素质低。农民思想观念陈旧、保守,小农意识严重,生产、生活方式仍禁锢在旧传统之中,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现代意识,与现代农业的要求差距大。

七是农业信息化建设滞后。多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王五和长坡2个瓜菜销售信息服务点,由于农业信息网络体系不完善,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特别是信息的采集点少,不及时,对搜集的信息分析能力弱,信息含金量低,无法满足群众对农业信息的需求。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刚刚起步,资金不足,信息不灵,普遍存在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运作不正常的问题,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八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首先是政府投入不足。近几年来,由于我市财政比较困难,几乎没有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其次是金融支农乏力。受现有金融政

策制约,农村信贷资金供给渠道狭窄,国有商业银行对小额支农贷款不积极。且多数农业生产领域和农户的积累仅能维持简单再生产,自身投入无力。

九是农业服务水平较低。信息服务、科技推广、资金扶持、良种供应、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服务体系基础差,力量薄弱,人员素质不高,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除此以外,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外农产品的价格特别是糖价、胶价很不稳定,农产品出口难度加大,也对我市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建议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一项广泛性、综合性的艰巨任务,需要认真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思路和措施。为此,结合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科学制定农业发展规划。目前,儋州还没有编制《农业发展规划》,要加快制定《儋州农业发展规划》,从整体上做好全市的农业发展布局,明确农业发展方向,建立农业项目储备库,为今后儋州特色现代农业科学发展打下基础。

篇4

近年来,海东地区把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全区农牧业发展呈现出设施农业规模扩大,规模养殖快速发展,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基础条件步伐加快,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理念得到强化,农民创业促就业水平稳步提高的特点。

1 发展现状

高原特色农牧业发展迅速,农畜产品规模化、商品化进程加快。马铃薯、油料两大优势作物和八个特色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52.47万亩,较“十五”末提高了6个百分点,占全区农作物总播面积的84%。规模化、专业化养殖得到壮大,草食畜年饲养量突破312.35万头只,猪、牛、羊的商品率已分别达到81.39%、46.4%和68.35%。

农牧业组织化程度不断增强,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534家,注册资金达到4.29亿元,拥有会员5.47万人,带动农户10.28万户,建立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40余万亩,经营各类农副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种达50多种。已认定地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2家,年产业化经营收入达9.05亿元,年加工农产品20万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24%,辐射带动农户12.5万户,占到总农户的41%。大中型农牧业企业达10多家,总资产达8亿多元。

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全区农机总动力达120.2万千瓦,较“十五”末增长13.5%;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现有农林牧水专业技术人员1878名,农村实用人才近10万人。年实施八项兴农工程累计达751.55万亩次和36.84万人次。建立高产种植示范区85万亩,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4家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聘请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15名国内知名专家作为现代农业发展技术顾问。

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初具规模,农村土地流转助推劳务经济加速。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框架基本形成。6个示范园区核心区规划总面积4.4万亩,完成投资8.49亿元,实现产值4.2亿元,入驻企业61家,辐射带动周边特色基地100万亩,累计流转土地面积30.83万亩,占到总耕地面积的9.54%。农村土地流转拉动农村劳动力53.37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5.25亿元,劳务人均收入达4732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87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8.87%。

2 制约因素

资金投入不足。发展特色农牧业投资总量小,资金缺口大,种、养基地建设、水源涵养和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设施农牧业建设标准低,保鲜、贮藏设施滞后。特色农畜产品行业标准制定和无公害农畜产品产地认证、申报工作滞后。

市场发育程度不高。特色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链条短,品种单一,市场占有率低。现有的龙头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带动力不强。

农业装备水平不高。特色农牧业生产适用机械和专业服务队组织较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尚不健全,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劳动者技能水平不高,市场观念和质量安全意识不强。

3 对策建议

继续做大做强特色优势种植业。继续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积极推广青贮燕麦、玉米等农田种植高产饲料作物栽培技术,使种植业从“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把设施农业和全膜覆盖栽培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和浅山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将土地流转作为规模经营和示范园区建设的切入点,加大流转力度,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大力发展农区养殖业。一是加大畜禽良种化。大力建设原种(保种)场及扩繁场,以农户为主体、村为单元大力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二是加大养殖规模化。普及先进、健康、生态养殖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三是加大生产标准化。加快制定并全面执行行业标准,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畜禽产品及基地认证工作。四是加大饲养生态化。着力推进规模养殖场沼气池建设,促进畜牧业循环经济。五是加大设施现代化。大力推广先进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

着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协会)+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步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和订单农牧业。积极培育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农畜产品经纪人及营销队伍。

集中力量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集成资源、集中力量、集聚优势,全力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坚持走“建园区带基地,兴产业促增收”的现代农牧业发展之路,跨区域带动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发展。以“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农业园区建设质量和档次。

篇5

一、农牧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没有特色产品支撑、附加值低

农畜产品加工业远远落后于生产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拳头产品、精品少,深加工产品更是缺乏,农牧业生产链条长的优势和潜力尚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开发。农畜加工企业产值占农牧业总产值比重十分微小,而加工的大部分产品限于初级加工水平,精深加工很少。以肉类加工为例,发达国家经过深加工的冈类占总肉类的30%以上。而绝大多数肉类末经任何加工直接上市。农畜产品原料质量缺乏科学的分类和级别标准,产品无档次,形成不了特色产品。

2.龙头企业运转资金困难,带动农牧户能力不足

目前,涉农企业大多为小型、微型和家庭作坊式企业,利润薄,自身积累缓慢,投资风险顾虑多。而已建立起的一些龙头企业因受债务沉重、机制不完善及市场波动等问题的困扰,在农牧产业经营中举步维艰,有的已濒临倒闭的边缘,因而龙头带动作十分有限。由于一部份企业信贷资严质量差,不良货款比例高,经营管理混乱等因素,造成了目前企业金融风险大,银行信用度不高,借贷能力差等致命问题。

3.地区间农牧产业缺少合作、没有专业市场相适应

各地区缺乏带动性的专业批发市场,形不成规模营销优势,难以承受市场风浪的冲击。我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处在摸索阶段,培育龙头企业优惠政策不配套。

4.龙头企业经营和管理体制不顺

宏观来看,我区没有统一的龙头企业管理机构,多头管理,目行其事,也没有形成较统一的规划,使得企业的发展出现无序运作现象。

二、建立农牧产业化制度保障机制

1.建立政府的利益调节机制

利益调节是政府对农牧产业化过程的行政干预和宏观调控。政府通过政策措施,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维护各个利益主体的合法利益,使农外各个环节的利润向农牧民有计划地部分返还,把不同产业部门的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同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结合起采,把保证农畜产品有效供给与增加农牧民收入统一起来。健全利益调节机制,主要通过政府行为、企业行为来实现。

2.农较产业化经营制度保障机制措施

①保护价格制度。保护价格制度(即最低限价制度):政府规定对某特定产品的最认低价格约定或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限价。建议可以采纳在有关农牧产业化经营合同中作出如下制度性规定:当市场价格高于合同保护价格时,“龙头”单位就得按市场价格收购农尸的签约产品,当市场价格低于合同保护价格时,“龙头”单位就得按合同价格收购农牧户的签约产品。②建立产业风险基金制度。农牧产业化经营风险性大,自身抵御风险能力弱,建立产业风险基金制度已迫在。建议政府采取“龙头”企业从利润中挤一点、农牧户从收入中拿一点、地方财政从农收产业化项目投资中划拨一点的办法,提取风险基金,专帐储存,逐年滚动,以备发生大的自然、市场风险时使用。③资金扶持制度。“龙头”企业、“基地’单位对农牧户的资金扶持不是固定的,视发展需要而定。一般农牧户资金微薄,又不容易货到款。为适应市场需要必须进行某种资源开发、产品开发、品牌开发和技术产品,但农牧户因缺乏资金而不能启动,这时就需要“龙头”单位对参与开发的农牧户给予资金扶持。这是“龙头”单位对其自身发展需要而垫付资金与无息贷款相类似,不应理解为是“龙头”单位对农牧户恩赐。④低价供应或赊销生产资料给农牧户的制度。农牧户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进行初级产品生产,需要某种或几种生产资料而又出现资金不足或没有现金支付时,“龙头”企业、“基地”单位往往以低价供应农牧户所需要生产资料,或者将生产资料赊销给农牧户,待农牧户交售农畜产品进行结算时再扣除所用费用。这种制度安排可以避免市场机制引致行为的盲目性,保证产业化经营系统内资金配置及时到位和经营效益的稳步提升。⑤无偿提供技术资料和服务。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基地”单位、专业协会、科研机构等组织无偿向农牧民提供各类生产技术服务。比如,药材种植技术指导、合同或契约或订单内容解释、科普资料提供等。⑥建立奖励基金。为了调动农牧户的参与产业化生产积极性,地(市)、县级农业产业化办公室投入一定数额的奖励基金,对完成生产交售任务的农牧户、乡村干部、技术服务单位、“龙头”企业、“基地”单位年终给予一次性奖励。

三、深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和动态管理

1.深化龙头重点企业的扶持

依据《农业部等九部委关于扶持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要求,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条件。第一,规模较大。西部地区固定资产规模在2000万元以上;近三年处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上;产地批发市场年交易额在5亿元以上。第二,经济效益好。企业资产负债率小于60%;产品转化增值能力强,银行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含A级),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第三、带动能力强。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利益联机机制健全,能带动较多农户;较稳定、较大规模的原料生产基地。第四,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主营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区域经济带动作用大;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有较健全的市场营销网络,市场份额在同类产品中居前列,并且比较稳定。

2.深化各地区龙头企业的扶持

各地区重点扶持的龙头企业基本要求标准有明显下调,由县(区)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为此,地方政府应更好地支持这些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引进,加快往农畜产品深加工、保鲜、储运等环节的技术创新步伐,促进企业重质量,创名牌,提高产品和档次。

篇6

关键词: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基地

一、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一)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面临的新机遇

1.惠农政策支撑有力。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战略。党的十七大在提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新召开的党的十更明确强调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中央、河南省委省政府和商丘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做好“三农”统筹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出台了“两减免”、“三补贴”、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农业投入、适度控制农资价格、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护等一系列支农、强农、惠农的方针政策,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以工支农、以城带乡、 “城乡统筹”、“三农”协调,已成为未来豫东地区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和政策基点。

2.支撑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条件坚实。

目前,豫东地区农业在GDP中的比重已降至18.6%,城市化水平已接近42.6%,这标志着豫东地区的综合实力已进入工业化前中期发展阶段的新水平,具备了以工支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同时,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又必将实现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镇、城市带动农村,为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活力。

3.农业发展路径清晰。

国内和国际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新趋势是:由数量型消费向质量和享乐型消费转变,安全营养、方便快捷的加工食品和休闲观光等需求将呈现加快增长趋势。商丘市委市政府顺应农业这一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由数量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和休闲观光型农业的加快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农业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生态型农业的加快转变,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企业化经营。这就为新型农业化道路的抉择提出新的要求。

(二)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面临的新挑战

1.传统农业文化与后现代知识化农业文化的挑战。

由传统的现代化农业向新型后现代知识化农业文化转变,需要以新型的后现代知识化农业文化为支撑,即依托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科技化、经济全球化为发展战略背景的鼎力支持,实施新型农业现代化,就需要卓有成效地加大农业新型文化的改造,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现代科技知识水平。这是豫东地区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个新挑战。

2.可持续发展的新挑战。

未来10—20年,豫东地区人增地减,耕地、水等资源紧缺矛盾仍将呈现上涨的趋势,诸多资源、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与问题对农业发展构成潜在的威胁,这是豫东地区新型农业现代化抉择面临的一个新挑战。

二、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思路和重点

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发展中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为目标,继续在区域优势特色上狠下功夫的同时,加快豫东地区农业向生态型现代农业的转变,将生态、特色、效益三者有机结合,坚持走“绿色环境、特色产业、国际精品、高效经济”的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切实提高市场竞争力、资源利用率、生态稳定率和土地产出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和农村经可持续发展。

(一)注重绿色环境

要充分发挥豫东地区得天独厚的平原广阔、一沃千里的自然优势和生态优势,坚持生态立农的原则,结合传统和现代农业技术,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要发挥农业对生态的修复功能、持续平衡提升功能,坚持走以生产型为主转向以生态型为主的农业发展路径,着力提高生态农业发展的效益与质量。要适应市场变化,以绿色消费需求为导向,切实体现农产品的绿色化、特色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兼容性。要充分利用豫东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明显优势,在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建设全国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生产迎合国内外人们消费观念的有机、绿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品味,创造豫东地区特有的农产品“绿色”品牌,将“绿色”特征贯穿延伸于农业生产的整个链条中。

(二)突出特色产业

科学制定生立足豫东地区特色农业资源优势,以四大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大豆、红薯)、五大经济作物(蔬菜、花生、棉花、油菜、水果)、两大养殖产业(畜牧、水产)、五乡(夏邑县:中国食用菌之乡;柘城县:中国三尖椒之乡;宁陵县:中国酥梨之乡;民权县:中国河蟹之乡;整个豫东地区:中国泡桐之乡)、三个一(一个主产区:国家粮食核心主产区;一个农产业集团:集公司、农户、基地于一体的全国500强企业之一的科迪集团;一个市场:全国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310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依托,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发掘特色农产品优势。在巩固全国优质商品粮基地地位的同时,加快优质粮食基地、特色林果业基地和绿色畜牧业基地建设。正视和解决豫东地区农业生产环节中出现的各种生态问题,依据各个区域的特色优势,建立适合不同区域的生态经营和管理模式,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加大豫东地区生态农产品的产出,培育和建立优质专用农产品原料生产体系和绿色生态型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农产品加工业和龙头企业带动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市场化经营,基本建成集中连片的区域化优势产品产业带,形成一批优势产业群,加快生态农业种植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走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道路。

(三)追求高效农业生态经济

要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大对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与生态、特色资源有机结合于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发展生态型现代农业和产业化、企业化、合作化经营,全面提高农业经营效益,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将生态型现代农业的生态优势最终体现到经济效益的增长上来,走一条高效双赢农业发展的道路,最终形成和实现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格局。

三、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建议

生态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制度、政策、知识、技术、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生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的各个环节。发展生态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解决好这些突出的问题,对加快推进生态型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科学制定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其他省区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豫东地区的地域特色和种植作物特色,研究制定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加强与人们饮食健康息息相关的食用农作物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明确特色林果、设施农业、粮食、蔬菜、水产养植等领域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原则、建设目标、区域布局和政策措施。要加强相关行业发展规划与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衔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防止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二) 加大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人才、技术、资金培养、供给力度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豫东地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优势,将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带动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在于:为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提供建设的物质、技术、资金、人才保障,以科技、人才、资金、技术的优化带动新型农业现代化,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促进科技、人才、资金、技术的高层次提升,形成良性互动发展,从而实现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篇7

的确,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之所以提出这个理论也是基于中国的国情考虑:首先,中国人多地少,怎么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始终是我们要考虑的重大问题;第二,就是人均土地经营规模小,在如此之小的规模之下,怎么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中国的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差别很大的问题,怎么实现现代农业的发展;第四,中国农业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考虑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怎么走,考虑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特征、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包括接下来发展的努力方向具有重大意义。

会议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很多专家和领导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下一步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忠告。比如前面有专家提出,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上,首当其冲要考虑农产品自给问题,要考虑粮食安全问题。事实上我们面临着粮食的总量平衡问题,也面临着农产品的结构平衡问题,还面临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第二,当前,特别是农村改革30年,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包括怎么确保农民增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去年农民收入达到了4140元,是1985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但是去年的城乡收入差距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一年,由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的1:2.56,变为去年的1:3.33。第三,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下一步能不能持续稳定发展,也面临改革问题。

所以,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如何走得顺利,就是要深化农村改革,改革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首先,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之上,怎么搞活农地使用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篇8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特色产业;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3-0022-03

总书记在2010年年初省部级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三农”工作的主题,现阶段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科技因素、资本因素、组织管理因素和体制因素等,如何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其主要路径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业的发展方式转到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管理改革和机制创新上来。也就是说,发展现代农业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核心内容是强化科技创新,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到科技进步上来;首要任务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管理要求是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高农业经营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

1 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内容

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内容是强化科技创新,把农业的增长方式转移到科技进步上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在需求压力不断加大,而土地、水等资源要素约束不可更改的情况下,决定了必须实现粮食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由依靠物质资源投入的外延扩张型向依靠资本科技投入的内涵挖潜型的现代农业转变。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凸显。如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种养业优良品种的培育推广,显著提高了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技术稳步提升,极大增强了农业生物灾害有效应对能力;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技术快速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农业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引进交流,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农村资源环境技术应用日益增强,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2 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首要任务

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首要任务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按照产业区域化的要求,从立足当地资源出发,大力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

2.1 要大力发展“两高一优”产业

按照“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依据当地水土气候条件和农民意愿,借助国家加大惠农政策机遇,积极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打造地方品牌优势,发挥品牌效益,把名特优新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提升区域品牌经济档次,提高农产品产出率和市场占有率。

2.2 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注重发挥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人才优势,着力发展特色名优产品。如我县围绕“特色种植业和规模养殖业”,大力发展玉米制种、设施蔬菜、食用菌、板栗、苹果、热河黄芩和生猪养殖、网箱养鱼、水产品深加工等特色规模产业,努力把宽城打造成区域布局合理、专业化分工明确、品牌竞争力强的名特优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华北领先的优质生猪养殖产业基地。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巩固发展“龙头+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结起来,提高规模化生产能力和水平,促进农产品多层次加工增值,延长产业链条,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促进特色产业向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2.3 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发展设施农业,有利于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培育区域特色产业,有利于拓宽生产、销售领域,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和“无公害、绿色、有机”的要求,科学规划布局,规范标准生产,选育优良品种,跟踪技术服务。要着力抓好典型示范乡村建设,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抓好高效节水日光温室钢架拱梁大棚、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等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建设,使有限的土地和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同时,还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农业。要加快发展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发展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产品。

3 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管理要求

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管理要求是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高农业经营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

传统农业一家一户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农村改革,仍要围绕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不能离开这个基本制度,在稳定完善它的基础上,由过去分散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 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转变,着力提 高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3.1 要大力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要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统一经营、规模经营中的主体作用、载体作用、平台作用和牵动作用。

3.2 要积极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

近年来,许多企业家开始关注农业,工商资本正在注入农村,农村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各级政府要为其营造发展环境,积极加以政策引导,加快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展,促进城乡建设一体化。

3.3 要抓好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强化农技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综合服务素质,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好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依托作用,同时大力支持多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大力提升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建设水平,发挥好社会化服务组织在统一经营、规模经营中的带动作用,不断提

高农业组织化、产业化和规模化水平。

3.4 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为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走现代农业道路,要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与高等科研院校的联系与合作,引进推广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档次,扩大市场影响力。同时,要不断探索以“龙头企业+农户+基地”为主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采取订单生产、合同契约、保护价收购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与农户建立长期的分工协作、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

3.5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篇9

关键词:湘西州;创意农业;发展模式

基金资助:吉首大学校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1JD027)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民族地区创意农业发展模式探析――以湘西州为例

收录日期:2012年2月25日

近年来,创意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国内一些地区也将创意农业作为重要的农业内容,创意农业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大都市已经取得了成效。而对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创意农业会有哪些共性基础上的特性?如何选择特色的创意农业发展模式?本文以湘西州为例,探索民族地区的创意农业发展模式,以期为其他民族地区创意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一、湘西州发展创意农业的SWOT分析

湘西州创意农业的发展面临着优势与劣势并存的双重局面,用SWOT分析如下:

(一)strength(优势)

1、资源优势。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是湘西州发展创意农业得天独厚的内在条件。湘西州是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和中西结合部的生态走廊,有着独特的生态资源和生态优势。流域在10平方公里的河流共444条,境内生物资源极其丰富,堪称野生动植物资源天然宝库和生物科研基因库,森林面积占总面积的63.1%,经过退耕还林,注重植被保持。湘西州是文化大州,历史悠久,边地异文化源远流长,民间工艺丰富独特,民族风情浓郁。截至2011年5月,湘西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2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8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36个。神秘隽永的土家、苗、白族民族风情,以及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湘西山寨和自成体系的楚巫文质化,给世人以神秘莫测之感。这些极为珍贵的“精神植被”,正是湘西州创意农业的精髓。2000年以来,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湘西州着力打造“神秘湘西”、“魅力湘西”品牌。成功争创为CCTV2006年度“中国十佳魅力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去处”。形成了以凤凰历史文化名城游、德夯民俗风情游、猛洞河土家文化生态游、里耶古城游四大旅游板块,成为全国旅游高速增长地区之一。

2、特色产业优势。特色农业为创意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政策的引导和措施的扶持下,湘西州初步形成了以柑、猕猴桃为主的水果业,以食用牛羊为主的草食牧业,以优质烤烟、蔬菜为主的特色经济作物业,以青蒿、百合为主的中药材等四大特色优势产业格局。截至2010年,全州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58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5家,带动全州22万户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基地150万亩。全州农业产业化向高层次、高效益、高标准方向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二)weakness(劣势)

1、区位劣势。湘西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其区位特点:一是处于内地,不利于产品出口;二是远离以大中城市为主体的特色农产品消费群体;三是远离交通运输主干线,加上地处山区,交通基础建设落后,不利于产品运输和交流;四是虽处于湘、鄂、渝、黔边区,但毗邻的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市场容量极为有限。

2、信息劣势。由于偏远区位、城市稀少、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差,湘西州的信息化水平明显低于东部、中部地区,甚至还落后于相对发达的西部地区,这种差距造成的影响有时更甚于经济上的差距。创意农业的发展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化水平,信息劣势是湘西州发展创意农业的主要障碍之一。

3、科技、人才劣势。创意农业不仅是资源和劳动密集的产业,它还是包含高科技成分、高效益的农业。创意农业的发展需要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而目前,湘西地区这些人才缺乏,特别是后两种人才的缺乏更是农业结构优化、农业增效的主要问题之所在。调查表明:一是湘西地区农村人口的文化程度绝大部分在初中以下文化,文盲半文盲占相当大的比重;二是高等人才总量虽具一定规模,但仍严重不足;三是人才在职能分布上,技术人才相对较多,管理人才相对较少,生产人才相对较多,经营人才相对较少。

(三)opportunity(机会)

1、政策优势。201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近几年一些学者屡次建言,“在全球经济进入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世界经济日益成为创意经济的时代,应当不失时机地通过发展创意农业来转变农业发展模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如今,创意农业引起了各级政府的关注,积极为创意农业的发展铺路开道,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新一轮扶贫战略的实施给湘西州带来的不仅是发展的机遇,而且通过政府干预直接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实惠,为湘西州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发展创意农业只要规划合理,现实可行,政府就会给予大力支持。

2、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优质、高端的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消费习惯由趋同性向个性化转变。消费结构的变化,为湘西州特色经济与创意农业的发展无疑提供了新的需求空间。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背景下,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正呈现加速之势,发达地区的一些产业、资金、劳动力和技术开始向西部地区转移。以上这些变化,同样也为湘西州的传统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四)threat(威胁)

1、创意农业意识不足。随着创意农业日趋深入的发展,湘西自治州也在进行一些相关的探索,开展类似创意农业的工作。但是,他们对于创意农业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对创意农业的认识不到位,追求数量忽视质量、强调规模忽视品牌的落后观念仍然存在;参与、从事创意农业工作的企业、机构较少,相关管理部门、科研机构、投资机构尚未将创意农业列入议事日程,通过创意构建农业发展链条、提高附加值的思路还未落到实处。所进行的一些项目仅仅停留在发展特色农产品和良种上,或是以开发观光农业为主。

2、严峻的市场挑战。湘西农村从业者大多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农村生产力低下;另外,交通运输不便、市场观念落后从而造成该地区市场体系不健全,国内外市场的起步较晚,加之当地市场的容量有限,因此,湘西发展创意农业市场竞争力弱,易受到其他市场的威胁,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不强。

二、湘西创意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一)特色文化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文化具有较强的渗透和辐射功能,能够成为拓展市场的利器。湘西创意农业的民俗文化植入的模式,就是通过创意的手段将蕴含在湘西农村的优秀民俗文化与农业相结合,形成以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湘西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歌舞文化资源,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因此在发展创意农业时,要充分运用这些资源。以文化资源为依托发展的创意模式有:1、特色民族文化庄园模式,即运用湘西苗族、土家族文化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庄园,让都市人们在这里休闲度假时既可以看到独特的苗族、土家族文化,又能吃到苗族、土家族的特色菜,特色农产品;2、独特民间工艺产品模式,在发展特色文化庄园时,可以在人们观光庄园时展示民族体育活动、民间工艺,让游客亲自参与其中,享受其中的乐趣,以此来促进民间工艺品的发展。发展湘西创意农业要注意挖掘湘西民俗文化内涵,注重文化创意理念,提升生活品质,借助自然、历史、文化资源,这样才可以发展壮大创意农业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地方旅游和经济的发展;3、地区品牌发展模式,湘西州创意农业可以结合“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著名品牌、商标等市场基础不断提高其文化感召力,提升消费者效用,从而拓展市场空间。

(二)特色产业为依托的创意农业发展模式。创意农业的核心即是对传统特色农业的再创造和对其优势的再放大,借助于创意产业整合资源要素,可以实现地区资源的价值转换,促进湘西州的农业和经济发展。湘西州可以立足于农业的四大特色优势产业,通过产业的创意化为农业注入创新活力与文化元素,有机整合山水农林、特色产业、土特产品、农事活动、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依托市场对资源和农产品配置机制,集中资金,转动创意农产品实现“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产业链以系统效益为动力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户增收,引导农业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拓展,因而能全面提升相关产业的竞争力。

(三)低碳生态强化模式。湘西山区面积广阔,森林覆盖率也很高,因此湘西创意农业可以以生态涵养为前提,在市场的导向下运用科技手段发展绿色生态休闲于一体的创意服务业体系。1、观光种植业。即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开发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作物品种,创办花果树木园地,让游客在园圃观花、果园采摘等。湘西猕猴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有机酸,能调中理气,生津润燥,具有果实大、产量高、品质好、味甜美等特点,因此可以发展猕猴桃观光产业,在猕猴桃成熟的季节发出宣传,带动旅游和当地都市消费者前来观光采摘;2、观光牧业。即兴建观光性的牧场、养殖场、打猎场、森林动物园等,养殖各种兽、鸟、畜等,让游人观光和参与喂养等。湘西地属丘陵地带,林地宽广,所以适合发展山间养殖厂,如现在流行的柴鸡蛋、绿色鸡蛋,就是把鸡放到山间自然喂养,以满足都市人们自然健康的需求;(3)观光副业。湘西是土家、苗族、侗族等近30余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产、加工制作绝技。所以可以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观光旅游业;4、体验低碳的生活方式,此方式是为了满足都市人们接触自然,感受原始生活,避开都市喧嚣的需求。湘西工业经济不发达,民风淳朴,自然环境保护较好,加上旅游资源丰富,因此可以让人们在旅游时能体验到钓鱼的乐趣、采摘的乐趣等,让游客们体验最原始、最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特色服务创意式。创意产业蕴含以人为本的精神,是一种人本化现代知识服务业,创意农业主要为人们提供精神服务和精神享受,而不仅仅是为了向人们提供衣食住行等物质性的服务。发展特色的服务模式,一定要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降低成本和风险。湘西广袤的山林地区,水果品种丰富,因此可以开展休闲度假式的果园,在果园内提供家庭或者是情侣式的庄园,在庄园内人们可以采摘水果,有专业的人员教如何制成果酱、果汁、水果蛋糕、饼干之类的服务。这样既能减压调和人家关系,又能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湘西州创意农业发展模式实施建议

(一)整合资源,系统规划。湘西州创意农业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和细致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地资源,对创意农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部署,深入挖掘,在不同区域开发具有不同特色的创意农业产品服务,避免区域内的相互模仿,恶性竞争。另外,在城乡联动发展的基础上,将创意农业纳入城乡统筹大系统下,使城乡之间资源和产品优势互补,市场共享,推进创意农业的健康发展。

(二)搭建平台,提升服务水平。湘西州政府要注重支持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创意农业产业协会、研究协会、品牌协会和其他专业、行业性协会以及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积极为创意农业企业提供品牌推介、法律服务、信息交流、技术服务、商标以及融资担保、资产评估、产权交易等服务。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平台,强化产学研结合,推动农业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和转化应用,利用政府农业科技项目引导作用,实施创意农业科技示范工程,有效提升科技支撑创意农业发展水平。

(三)拓宽渠道,建立多元化创意农业投入机制。湘西州一直以来就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是“老、少、边、穷”地区,在各方面的发展都有所欠缺,资金紧缺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创意农业的开发水平,这就应该积极探索创意农业投融资的新方式和新途径。湘西州各级财政应安排创意农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与农民联系紧密、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创意农业项目,确保做大规模、做出效益。要努力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共同支持创意农业的发展,积极推进创意农业上市融资,增强创意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力。帮助有条件的创意农业龙头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努力拓宽投入渠道,积极推进创意农业上市融资,增强创意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力。

(四)加强合作,为创意农业提供人才支撑。湘西州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引进和培养创意农业人才,建立健全创意农业建设的人才支撑体系。建立创意农业人才的引进和聘请机制,鼓励和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引进和聘请创意农业高级人才;建立创意农业人才的激励机制。设立“创意农业人才奖励基金”,对在创意农业产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专门人才、教育培训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等给予奖励;积极组织专业知识技术人员和有关机构开展创意农业知识培训。

(五)鼓励农业创意发展,建立健全补偿体系。创意农业作为新兴的农业形态,存在较大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但同时,创意农业也是高附加值产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基于此,湘西州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鼓励工业企业、文化企业、科技企业投资支持创意农业发展,在行政性收费与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政府重点采购和后期奖励等方式,对符合政府支持方向的创意农业产品和项目予以扶持。把创意农业纳入政府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和补偿机制,有针对性地解决创意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便捷有效的信息、技术、市场和纠纷调解等服务。

主要参与文献:

[1]厉无畏,王慧敏.创意农业的发展理念与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2.

[2]王爱玲,刘军萍,秦向阳.创意农业的概念与创意途径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0.14.

[3]胡小武.创意农业与农业发展新思维[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6.

[4]章继钢.建设创意乡村发展创意农业[J].改革与开放,2010.3.

[5]张俊.创意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初始条件与动力支撑[J].技术经济,2009.6.

篇10

关键词 休闲农业;现状;对策;陕西陇县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305-02

休闲农业是依托农业资源,结合旅游业,为消费者提供娱乐、观光、度假、健身、休闲为一体的新型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发展生态环保农业的新途径。发展现代休闲农业对于突破农业发展瓶颈、进一步拉动消费内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十分重大[1-2]。

1 陇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陇县休闲农业的发展相较其他县区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缓慢,大体经历了2个发展阶段:第1阶段:1996—2005年,为起步发展阶段,主要开展了以关山草原和龙门洞等为主的观光旅游活动;第2阶段:2006—2012年,为迅速发展阶段,大力开发了以秋菊山庄、八渡民乐园、温溪度假村等模式的集钓鱼休闲、吃农家菜、住农家房、观农家景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建设。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建设休闲农业的投资力度加大,促进了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使陇县休闲农业的规模及整体档次得到了较大提高。在满足游客游玩、吃住的基础上,陇县休闲农业发展越来越注重为游客提供更多的自然休闲方式、农家生活与农事体验等休闲游乐活动。

2 陇县休闲农业主要模式

2.1 农家乐模式

以东南镇演峪山、东兴村、温水镇团结村、天城镇马曲村新农村独家小院等为代表的地方特色农家乐休闲农业模式,吃农家饭、观农家景、唱农家曲、赏民间工艺等内容的农家休闲娱乐活动,可使游客真实体会农家乐休闲农业带来的快乐。

2.2 民乐园模式

以温水镇温溪度假村、八渡镇高楼民居园、秦岭西鳞鲑渔乐园等为代表的民乐园模式,集垂钓、餐饮、娱乐、住宿、赏景等主要内容的休闲农业旅游,可使游客享受民乐园带来的欢乐。

2.3 草原模式

以关山草原、关山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旅游休闲农业模式。住蒙古包、吃烤全羊、跳集体舞、篝火晚会、骑马、射箭、滑草以及看蓝天白云和风吹草地见牛羊等内容的旅游休闲活动,可使游客尽情体验广袤草原和茂密森林带来的生活乐趣。

2.4 自然景观模式

以龙门洞、药王洞、香山寺、磬口寺、老龙殿等旅游圣地开发的自然景观休闲农业模式。最具出名的是陇县龙门洞、药王洞,是中国道教发祥地。山水亭榭相互辉映,琼楼玉宇高悬崖壁,山间飞禽鸣声不绝,林涛树影舞姿婆娑,溪流清澈见底,鱼儿嬉戏打闹,山水秀景,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招惹游客。景点游人以赏景、烧香、祈福、游玩等内容的休闲度假活动,置身其中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世外桃源之感。

2.5 园区示范模式

以县城北坡千亩油桃园为主的现代农业观光园、高楞晨辉现代农业科技园、温水坪头省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等高科技含量的休闲农业模式。为游人展示设施蔬菜、设施瓜果、名特优新品种、农业新技术以及旅游无公害农产品的研发等内容的生产情况,让人们在休闲游玩中通过观光、互动、采摘、品尝、营销等方式,可以极大地开阔眼界,增加知识,陶冶情趣,亲身体验农产品的生产过程。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陇县休闲农业投入总资金8 600多万元,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年综合经营收入达5 580多万元,极大地推进了陇县向建设“区域商贸中心、历史文化名城、休闲度假胜地、最佳人居环境”为一体的宝天平城市圈中心生态花园城市迈进步伐。

3 陇县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过20多年的努力,陇县的休闲农业有了较大发展,度假山庄、民乐园、旅游景点等已基本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的新格局,吸引了县内外大批游人前来休闲度假旅游,极大地促进了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但通过调查分析发现,陇县休闲农业发展仍存在认识不到位、规划不科学、素质不高、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了陇县休闲农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

3.1 思想认识不深入

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的交叉与结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措施,根本目的在于搞活农村经济,繁荣农村社会,促进农村和谐发展[3]。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人们普遍过于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没有深刻认识到休闲农业的本质特点,一味地发展旅游业,没有很好地利用当地农业与农村自然资源,实际上形成了娱乐休闲产业在城郊的延伸。一些地方依托农村自然景观,单纯地搞旅游开发,与农业生产经营毫不相关,没有形成特色,这其实背离了发展休闲农业的初衷。还有一些地方盲目认为发展休闲农业就是办“农家乐”,致使“农家乐”成规模增长,加之缺乏有序管理,导致经营效益较差,影响了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

3.2 从业人员素质过低

专业人才是一个产业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元素,甚至是根本保障与支撑。陇县休闲农业起步较晚,从事休闲农业的人员多为农民,高素质、高科技型的管理人才很少。调查发现,陇县关山草原、秋菊山庄、温溪度假村等地从事休闲农业的人员40岁以上的占76%,高中文化水平以下占85%,足见休闲农业经营管理类人才十分缺乏,直接影响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从事休闲农业设计与规划的人才尤其缺乏,理论功底不扎实、专业技能不熟练、实践经验不足是目前该县从事休闲农业发展人员的通病。正是由于现代企业管理人才的缺乏,导致从事休闲农业的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管理成本高居不下,管理效率和效益低下,无法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来运作。

3.3 整体规划缺乏科学性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山川秀美工程的实施以及人们向往生态、绿色、休闲、娱乐、健康需求的回归,投资人普遍看到了发展休闲农业市场的巨大潜力。在没有很好结合当地区位、交通、自然景观与民俗文化等特点以及未能彻底进行系统的市场调查分析和合理科学规划的前提下,一味地模仿,急于上项目、做规划,盲目发展休闲农业,没有形成特色,导致同质化倾向严重,竞争力不强。如东兴的农家乐、八渡高楼村的民乐园等,刚开始人气很旺、生意火爆,效益可观,现在生意冷淡,效益下滑,经营不景气。

3.4 资金投入力度不大

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而陇县是山区农业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之一,经济基础脆弱,当地政府在发展休闲农业的资金投入上力度很小,造成休闲农业配套服务跟不上,如关山森林公园的高尔夫球场建设、秋菊山庄的水上乐园和跑马场建设等项目,因资金限制,不能如期修建,一些服务配套设施更是无从谈起,限制了陇县休闲农业的发展。

3.5 对外知名度不大

陇县的休闲农业景点给人总的印象是除过关山草原、龙门洞这2个大的旅游景点外,其他休闲农业景点名气不大,知名度不高,外来人员参观旅游的很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该县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

4 陇县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4.1 解放思想,提高认识

为保障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休闲农业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认识到休闲农业在优化农业资源配置、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4]。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就是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将潜在的农业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使农业向绿色、生态、多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因此,各级部门应解放思想,提高认识,集中精力,把发展休闲农业摆上议事日程,作为大事、要事来抓。

4.2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强化从业人员思想、道德、技能、服务、管理等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是加快陇县休闲农业发展步伐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此,休闲农业管理部门要加大从事休闲农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对休闲农业技术、管理人才举办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有计划地安排人员学习培训、外出考察等活动,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素质,从而使服务上水平、效益上台阶。

4.3 周密分析,科学规划

首先要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周密的分析后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突出特色的原则,强调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条件的先发展,有优势的快发展。在休闲农业建设的总体规划下,结合当地自然、文化、农业产品的特性,发展定位、市场需求、基础设施建设等,坚持合理配置资源,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避免一哄而上,产品雷同,效益不佳。

4.4 突出特色,打造品牌

在认真调查分析陇县的资源优势、市场客源及周围环境等情况下,明确区域功能定位,确立发展目标,构建主导产业,树立旅游品牌;重视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突出乡村特色,增强旅游产品的文化熏陶,重点是将文化特色与农业产业特色相结合,形成特色亮点。一是要突出资源特色。如温水镇利用独有的水资源特色,做足水文章,在休闲度假村建成有规模的垂钓中心,让人们体验到江南水乡的味道。二是突出农业特色。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发展特色农业西瓜、草莓、蔬菜等,让游客体验农业生产过程。三是文化特色。主要是挖掘传统民间文化遗产,如陇县的皮影、马勺脸谱、刺绣等民间工艺美术品,做大、做强、做精旅游业。通过这些措施努力打造陇县休闲农业特色品牌。

4.5 拓宽渠道,加大投资

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特别是区域性基础设施重点投资;各银行和信合要把支持休闲农业发展作为信贷支农重点,适当放宽抵押担保条件,减少手续,加大扶持力度;制定鼓励优惠政策,吸引县内外大型企业或公司的资金,以股份制或合资经营等方式开发。

4.6 加大宣传,促进营销

为扩大游客市场,增加营销收入,在抓好内在质量建设的同时,就得千方百计地提高陇县休闲农业景点的知名度。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议论氛围;二是每年举办陇县休闲农业参观旅游活动,扩大影响,吸引游客;三是加强与县内外旅游公司的密切合作,与周边景点、景区相结合,扩大旅游市场,以招揽更多的游客。

5 参考文献

[1] 伍冠锁.我国休闲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268-270.

[2] 屠国君,江杭燕.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现代农村科技,2009(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