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8: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海洋生态经济;现状;协调发展机制
海洋是生物资源的宝库,有着丰富的海洋生物种类和非生物资源,给人们提供了多种海洋生物产品和能源。海洋生态系统是指海洋中的生物种群和它们生活的海洋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在这个自然生态系统中,海洋生物按照自然生存的法则衍生发展。而人类的一切海洋经济活动都必须在这个海洋生态系统内进行,在人类无节制的开发下,海洋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如何实现海洋生态经济的稳定与协调发展是人们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海洋生态经济的概念
海洋生态经济是指人类通过劳动既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海洋生物和非生物资源,还必须能够保障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条不会发生恶性变化,海洋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都能够维持投入和产出的平衡状态。近年来随着海洋产业的持续发展,海洋的生态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人们对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以及对近海区域的过度开发使得海洋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海洋经济的发展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长此以往,无法实现海洋生态经济的协调可持续性发展,所以我们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机制来进行海洋生态经济的发展和管理。
二、海洋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机制
我们应该认识到海洋生态环境的平衡是我们实现海洋经济平衡和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类的对海洋的经济活动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引起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因而无法维持海洋生物间生态平衡的状况发生,海洋生态环境就会逐步恶化,海洋经济也会因此受到影响从而逐渐出现海洋经济失衡的情况。反之如果人类采取了良好的海洋经济措施,就会维持或者优化海洋生态平衡的状态,甚至可以改善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的状态。海洋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机制会制约和调整人类的海洋经济活动,保障海洋生态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立健全海洋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机制就必须对海洋生态环境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加强对海洋环境的治理,加大对海洋周边流域内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排放的监察以及对污水的治理工作;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杜绝对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以及对海域环境的过度开发;建立健全海洋环境保护的绩效考核制度以及激励措施,提高海洋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积极性。
海洋的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保护是海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建立的基础。海洋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通过海洋生态养殖业、海洋生态捕捞业以及对海洋生态经济的进一步开发来实现,例如开展海洋生物制药的研究以及进行海洋生态旅游的开发等。海洋生态养殖是指在人为优选需要养殖的不同海洋生物品种,构建结构简单但是高产的生物养殖群落,并且通过人工控制形成优良的海洋生态环境,促成单位养殖面积内养殖产量的增加,例如贝类与海藻、海参的立体生态养殖等。 海洋生态捕捞根据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特点,人为控制海洋生物的捕捞时间、捕捞种类和捕捞强度,也可以结合人工投放种苗等措施,对海洋生物的生物种群结构以及生态环境进行人为调节,在不影响海洋生物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高捕捞产量。
建立海洋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机制也可以通过加强海洋生态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力度来实现。海洋生态经济要实现协调发展,就需要有绿色生态技术的支持。海洋生态产业链的形成和创新,海洋生物产品的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的实现都需要科技创新力量的支持。例如海洋生物制药就是海洋生态经济在创新科技力量的支持下向纵深发展的体现。海洋生物种类何其之多,人类对它们的研究和利用只是冰山一角,随着时间和科技的进步,海洋生态经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突破。
三、结语
综上所述,海洋生态经济是建立在海洋生态环境良好基础上的 人类对海洋进行的经济活动。海洋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在当今海洋生态环境受到威胁和破坏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人们意识到海洋的生态环境对于海洋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同时需要环保部门加大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海洋污染的发生。也需要海洋经济管理的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实施生态养殖和生态捕捞,杜绝对海洋环境的过度开发,维护海洋生物物种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平衡,同时加大海洋生态经济的科研创新技术的研究力度,不断深挖和拓展海洋生态经济的发展空间,让海洋生物有一个安全优良的生活环境,让海洋生态经济得以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红,李适宇,彭人勇.南海北部大陆架海洋生态系统演变的Ecopath模型比较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09(03).
[2]狄乾斌,韩增林.辽宁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演进特征及其系统耦合模式[J].经济地理.2009(05).
篇2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SWOT
一、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1],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K.J安德鲁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战略决策理论。该方法依据经济实体的发展目标,通过对研究对象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作出系统分析,从中判别出研究对象内部的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外部机遇(Opportunities)和挑战(Threats),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优行动战略,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资源和优势,利用机会,规避风险,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行SWOT分析,可以明确主、客观条件,更好地发挥优点,避开不利因素,抓住当前机遇,正确面对挑战。
SWOT分析步骤如下[2]:(1)分析目标对象的环境,列出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要素;(2)确定相互关联因素组合:S-O、W-O、S-T、W-T;(3)从要素组合中找出具体解决方案,择优采用。
在应用SWOT分析法制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经济战略决策时需把握以下原则:(1)把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SWOT分析的核心;(2)把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相关理念作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3)把目标区域的实际情况作为SWOT分析的根本出发点;(4)对提出的战略决策要进行检验并持续不断地改进。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SWOT分析
如前所述,SWOT分析是将目标对象的内外部环境、资源及战略能力分析进行总结,从中找出关键性因素,系统地确认行业内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等四个方面的因素。现从SWOT理论的四个角度,就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展开分析。
(一)优势(S)分析
1.区位优势。鄱阳湖经济区位于沿长江经济带和沿京九经济带的交汇点,是连接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枢纽;毗邻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该区域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在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2.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环境。鄱阳湖是长江的重要调节器,年均入江水量达1 450亿立方米,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水质长年保持在Ⅲ类以上,鄱阳湖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鄱阳湖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拥有丰富的鱼类、鸟类等物种资源,是全球95%以上的越冬白鹤栖息地,在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是中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在中国乃至全球生态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鄱阳湖地区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区域良好的发展为生态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江西省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江西省对鄱阳湖地区的开发治理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先后实施了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昌九工业走廊建设、九江沿江开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该区域生态农业发展势头良好,有机食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新型工业初具规模,初步建立了以汽车、航空及精密仪器制造、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加工、中成药和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等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初步形成了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构建了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体系;旅游业发展较快,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较为完善。
(二)劣势(W)分析
1.环境污染问题。鄱阳湖地区人民的资源忧患意识薄弱,少数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国家产业政策与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未建设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对工艺落后、污染严重、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生产能力没有及时处理;在农业生产上,还停留在原始的粗放型经济阶段,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使得大量有机物随水土流失和地表径流进入鄱阳湖,污染水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网收集系统不健全,生活污染没有得到有效防治。这些都造成部分地区无富余环境容量,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
2.生态破坏问题。鄱阳湖湿地资源被当做荒滩、荒地、荒水无度无序开发利用,使得湖区湿地资源萎缩,生态质量下降,湖泊生态系统日益脆弱。据调查,近二十多年来,湖区湿地一些较常见的水生、湿生、沼生植物至少减少了18种,更有一些已严重退化或消失。与此同时,土地植被退化,森林防护效益低下。随着人口的增长,森林资源的过度采伐和不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毁林开垦、开矿、筑路,使鄱阳湖区森林资源持续下降,森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林种结构不合理,用材林比重大,防护林比重小,单位面积蓄积量低。由于森林质量和林地资源流失,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的功能大大削弱,生态环境严重失衡。
3.区域竞争力问题。与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区域竞争力较弱,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不多,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力资源开发培养不足,产学研一体化作用难以发挥,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重开发、轻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惯性依然较大,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政绩综合考评体系尚未建立,有利于促进资源整合、强化污染综合防治的宏观统筹机制仍然存在障碍。
(三)机遇(O)分析
同时,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也面临良好的机遇。
1.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国内外对可持续发展已形成广泛共识,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代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资源节约的发展模式、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新的竞争优势;中国确立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和重大举措。
2.良好的政策环境。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深入推进,中部地区的发展条件逐渐改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所有这些,为鄱阳湖地区转变发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条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奠定了良好基础。
3.民众生态经济意识提高。当前民众的消费结构正在向生态型转变,对环境友好、循环经济型的需求日趋旺盛,其生态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这位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支持。随着政府在生态意识培养的重视,民众对生态经济概念的接受以及觉悟度的提高,为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四)面临的挑战(T)分析
1.面临全球环境挑战。由于区域内外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和全球气候变暖,鄱阳湖水位变化异常,连续多年出现历史罕见低水位,鄱阳湖水体污染呈日益加重趋势,保护“一湖清水”的压力不断增大,直接威胁鄱阳湖的生态功能,同时,低水位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血吸虫滋生繁殖,威胁着湖区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
2.面临环境容量挑战。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区域建设对生态环境尚未产生明显影响,但未来一段时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能源资源需求将大幅增加,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环境保护压力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高效利用资源、合理分配有限环境容量、实现区域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3.发展生态经济资金不足,投融资渠道亟待拓宽。生态经济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性,发展生态经济的前期投入大,资金相对短缺将会制约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现阶段,鄱阳湖地区正在发展环境友好新型工业体系,需要生态经济大项目、好项目作为支撑,资金需求量较大。同时,如何降低以资金需求大、回收期长为特点的生态经济项目的投资风险,也是开辟生态经济投融资渠道的重要挑战[4]。
三、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战略建议
1.企业层面——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推进鄱阳湖地区企业开展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构建企业内部的物质、能量循环体系,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使资源产出、资源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废物排放和环境管理等各项指标达到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的目标,努力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生态工业园区。加强科技的研发和推广,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要加强对节能、节水、链接、新材料和生态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的转化。降低能耗、水耗,实现废物资源化和效益最大化。用可再生资源替代自然资源,用高新技术解决新型环境污染问题以及采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节约的整体技术水平。
2.产业层面——创建新型工业体系。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定位突出特色、严格准入、优化布局,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骨
干企业为依托,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节能减排降耗,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项目集聚、产业集群,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体系。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施传统产业信息化工程,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按照环境友好、集群发展的要求,重点在特种车船、装备制造、高精铜材、光伏产业等领域实现突破;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坚持全面提升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突出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航空、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二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低碳能源的开发和产业化,提高地热、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提高地热能、太阳能利用的经济效益;适当开发风能、生物能等其他清洁能源,缓解区内能源紧缺的严峻形势;淘汰高耗能落后装备,对拟建高耗能项目先行开展节能评估和审查,突出抓好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社会层面——构建循环型社会。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培育生态文化,着力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育人们的生态文明自醒意识,倡导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自觉行为,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的自律机制。发挥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公众对湿地、流域水资源水环境保护的认知水平,推进形成崇尚自然、善待万物、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态价值理念;倡导新型绿色、健康、环保、节约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氛围;培养公众生态经济意识,开展绿色政府、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医院、绿色饭店、绿色企业等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完善社会监督和信息公开机制,建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案件举报系统,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保障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强化人才支撑和就业服务。适应生态经济发展的需要,优化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结构,加快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加强职业院校和技能培训机构能力建设,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训模式,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各级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就业服务功能;引入专业人才,搭建信息平台,强化支撑体系;搭建高效完备的生态经济信息平台,在生态经济信息的搜集、宣传、建立信息库以及促进企业间交流方面发挥有效作用最终建立新型人才管理体制和机制,。
4.政府层面——加强导向,切实实施规划。政府应强化政策导向职能,通过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投资政策以及政绩考核制度引导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形成生态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还有创新机制[6],为生态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提供服务保障,确保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发展规划目标的顺利实施[7]。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激励湖区、老区农(渔、牧)民实施生态管理;加大中央财政对区域内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力度;加大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投入,重点安排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建设;对资源综合利用、替代能源和清洁生产、节能节水、环境保护专用设备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品以及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按规定给予税收政策支持;对产生污染、大量消耗资源的项目征收相关费用或税收,达到防止过度使用的目的,减少系统内的物质投入,诱导生态经济的发展。加强金融政策支持。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按照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市场运作模式,广泛利用项目进行融资,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大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投入。建立支持按照相关管理办法设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股权(产业)投资基金、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基金和行业性的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区域内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引进战略投资者,并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银行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按规定程序和条件给予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合作,探索推进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和绿色信贷的示范项目;加大对政策性险种财税支持力度;鼓励保险公司开设农业保险、环境保险和科技保险等专业保险品种;开展保险资金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试点。重点推进重大环保设施和生态工程建设,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园、生态工业示范园、循环经济实验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强化组织实施。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切实加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指导和协调。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加快完善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定资源消耗综合评价制度和标准,进一步建立健全建设项目的能耗、水耗、地耗、污染排放等综合评价制度,配合国家相关指标体系的出台,建立和完善具有鄱阳湖地区特色生态经济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机制,做好规划及相关信息的公开工作,建立规划实施情况定期公告制度,保障社会公众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8]。
参考文献:
[1]SMITH G A,CHRISTENSEN R C.Suggestions to Instructors on Policy Formulation[M].Chicago:Richard D Irwin,1951:3-4.
[2]沈安,黄志斌.中国汽车产业循环经济的SWOT定量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1):58-60.
[3]国家发展改革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S],2009:12.
[4]崔培培,李慧明,崔晓莹.天津空港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J].港口经济,2010,(4):9-12.
[5]王英伟,杨成江,东.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SWOT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5):154-156.
[6]谢志铭.珠三角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0,(1):273-275.
篇3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发展;思路解析
中图分类号: X1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2-06-1
近年来,生态农业在我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发展思路值得人们去关注。
1 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性
现阶段农业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耕地资源不足,资源利用率不足,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农产品污染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走出了一条农业生产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道路。这种生态农业经济的道路可以有效地利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使人们产生一定的生态保护的意识,解决那些耕地资源不足,水资源以及别的资源利用不充分的状况;同时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热衷于化肥,造成土地资源的污染,而生态农业道路鼓励人们使用农家肥,这样可以很好的改善土地质量,也可以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改善,让一些农产品不受污染。同时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解决一些问题。
2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技术水平不足
农业生产大多数是在有着广大土地的农村地区,农村地区相对城市还是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是比较低下的,农民进行农业劳作的技术工具和技术水准仍然处于落后的阶段,农业的技术水平不足使生态农业经济在农产品的转化、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等方面相对困难,同时农村中的技术人员比较缺失,这对于农产品产量以及农产品的质量都没有保证,这就造成了农村中农业经济的发展后劲不足。
2.2 对农业生产的认识不足
传统的农业经济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所谓“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都造成了对农业的一种最原始的认识,农民自己对农业的认识是耕作、收获。没有意识到其生态性以及农业具有带动一系列产业链的作用,单单将农业认为是人为了吃饭而必须进行的一种劳作。而城市人一般对农村、农业都持一种鄙夷的态度,似乎提到“农”就显得特别的低下而没有身份和位置,尽管“三农”问题的提出,从上层建筑方面对农业问题进行了一定的重视,但是依旧有些无法改变的偏见,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到城市打工,都争着想脱掉“农”的帽子,这对生态农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3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道路的思路
3.1 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技术投入及资金投入
农村中技术水平的低下大多还是由于对于农业的技术投入及资金投入的不足造成,我们要走出一条科技带动农业的道路,使科技带动农业发展,让农业也跟科技联系起来,走一条科技化的农业发展道路。例如,可以对于一些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培育出一些高产高质农产品,同时还可以对一些农业技术进行发展,如进行一些生态食用菌的培育和一些无土农作物培育,进而解决土地资源不足等问题。
应该加大对农业资金的投入,利用这些资金引进一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同时可以根据农业的发展特点,使农业也走向市场,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利用农业的特点可以带动农村中养殖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农村色农业的发展,种植本地特色的农产品,例如一些稀少的甜玉米,相对可以带动当地的旅游和餐饮业的发展。
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这些资金对农业技术人才进行引进,人才是生态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方面,可以利用人才对生态农业进行技术指导和改进,对农业的发展进行一些策略上的帮助。
3.2 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传统的人们对于农村的那种排斥和轻视是依旧存在的,似乎农村永远跟愚昧联系在一起,人们有了这种意识对于农业的重要作用也往往会忽视,这样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要改变这种意识首先应该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就要对农村以前的发展环境进行改变,改变人们进行农业劳作的意识形态,如改变以前那种盲目垦荒、盲目的进行土地的开发而不顾生态环境的行为,使农业生产的环境相对稳定。同时还要改善农村中社会服务的基础设施,使人们不再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失望,使农村的人们可以享受到完善的基础设施,这样才能够激发人们进行农业劳作的兴趣,也可以吸引一部分农业科技的人才到农村来,为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除此之外,就是改变农村的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为密集型的农业生产方式,让农业也进入市场,去进行市场的考验,在市场上进行产品的改进,进行技术的革新。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农业更加重视,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道路是势在必行的,我们要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沈梅,唐嘉义.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12,(05).
[2] 叶吉儒.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J].东方企业文化.2012,(05).
篇4
党的十六大科学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国家的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为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我县是有近40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基本县情是“人口多、资源少、基础薄、生态差”。如何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辩证关系,达到生态、生产与生存的统一,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双赢的目标,加速全县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全县干部群众面临的首要问题。
提出“生态立县”战略,是基于新形势、新机遇和新的发展条件下,对古浪县情的基本认识。生态立县不是单纯的生态建设,而是有着广泛外延和深刻内涵的新概念,从“生态系统”是指“群落内所有的生物及非生物环境,由复杂的相互作用所联系着的生态体系”这一定义可以扩延到“生态立县”的基本含义。笔者认为所谓生态立县,是指立足本县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可持续发展和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正确处理农、林、水、牧各业关系,调整内部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培育特色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一、生态立县是改善古浪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
我县是国家四十三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全省十八个干旱贫困县之一,是典型的生态制约型农业大县。依其自然地貌特征,全县大致可以划分为南部山区、北部沙漠和中部绿洲三大区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甘肃省的主要地貌类型和气候特征。
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近年来,特别是1999年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全县林业发展的决定》的五年来,坚持“南护水源,北治风沙,中建绿洲”的指导思想,点、线、面结合,封、造、管并举,乔、灌、草兼顾,多林种复合,多树种搭配,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配套,实行山、川、沙综合治理。完成人工造林28亩,植树5200多万株,封山育林18万亩,封沙育草60万亩,新增有林地面积11。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底的6。06%提高到7。26%。以三北防护林建设四期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为重点的林业生态建设在全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
但是,受自然条件恶劣、历史欠帐较多、资金投入不足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全县生态建设仍然徘徊在低水平、低档次、低效益上,呈现局部治理,整体尚未根本改善的局面。目前,县内水土流失面积473万亩,沙漠化面积247万亩,两项占全县国土面积5287平方公里的90。7%,治理水土流失和遏制沙漠化扩展已成为生态建设迫切而艰巨的长期战略任务。除了山区幸存的11。7万亩天然次生乔灌木林具备一定的水源涵养功能外,大量的坡耕地十年九旱,广种薄收,荒漠草场过渡放牧,退化严重,加之缺少植被保护,降水时空不均匀,遇到暴雨即跑土、跑水、跑肥,产生干旱与洪涝灾害在同一地区共有的现象,使有限的地表泾流未能充分利用,排泄浪费,流失水土,淤积水库,降低地力,群众生活更加贫困。县境内长达132公里的风沙线前沿分布着井、河、黄三大灌区的56万亩耕地,是全县粮食主产区,近年来,林业部门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封育造林,综合施治,基本治理了沙漠前沿的明沙咀、八步沙、红柳湾、白板滩、马路滩、黑疙瘩梁等八个重点风沙口和灌区的大部分流动沙地,农业生产条件和群众生活环境得到很大程度改善。目前,民调渠以北和冰草湾北沙窝尚有约80万亩沙化草场没有治理,由于权属不清,交通不便,治理难度大,在超载过牧的影响下,沙漠化进程仍在继续,甚至有加剧的态势,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已成为古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心腹大患。
从根本上改善古浪的生态环境,最为现实的途径就是确立“生态立县”战略,按照“高起点谋划,大手笔运作,全方位推进,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依托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大工程带动全县生态建设的大发展。
南部山区以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为主要措施,保护好现有天然次生林,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段营造乔灌型或灌木型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逐步扩大森林植被面积。北部沙漠设立刺丝围栏封育禁牧,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天然植被,对治理难度大,危害农田村庄的流动沙丘压设草方格沙障,营造乔、灌、草结合的防风固沙林。中部绿洲以干、支、斗渠为骨架配置大网格、窄林带、多树种的农田林网,改善农田小气候,农渠选择深根性乔木和灌木树种,减轻树木胁地影响,发展经济林、饲料林等,重点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要立足退耕还林、三北四期和天然林保护三大林业重点工程,积极引进新树种、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强化技术服务,提高造林质量,注重治理实效,提升绿化档次,抓好通道绿化、面山绿化和城镇、村屯绿化,加速改善县域生态环境。
二、生态立县是发展古浪农业的必由之路。
古浪县光、热、水、土资源丰富,现有耕地110万亩,其中:水浇地53。79万亩,山旱地56。21万亩,草场338万亩,待开发宜农荒地近50万亩。2002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79856万元,其中农业产值就达51059万元,占63。9%,有14。1万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占乡村劳动力的74%,从农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来看,古浪确实是一个农业大县。但是农村经济总量比较低,传统农业仍然占有主导地位,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42元,仅占武威市平均水平的62。9%,可以说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事关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长期性战略问题。
我县农业近几年按照“产业调新,产品调特,效益调高”的原则,主攻养殖、制种、果蔬、药草等优势高效产业,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有了进一步优化,作物制种、设施栽培、优质农产品和瓜类蔬菜得到长足发展,在全县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农业是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共存的双风险产业,我县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薄弱,抗御风险的能力较低,相对于其它产业而言,具有弱质的属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自然区域类型多,气候条件差异大,自然灾害频繁。我县农业的自然区域大致可分为二阴山区、浅山干旱山区和绿洲灌区三大块,各区域之间降水时空不均匀,海拔、物候、日照、有效积温以及干燥度和无霜期等都有很大差异,干旱、洪涝、冰雹、霜冻、风沙、干热风和病虫害等多种自然灾害程度不同的年年发生,这些自然灾害大多是生态环境恶劣造成的生态性灾害。
㈡山区群众陡坡耕种,广种薄收,加剧了水土流失,部分群众沦为“生态难民”。
㈢草场严重超载过牧,土地生产能力下降,草原“三化”现象普遍,天然草场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呈现发展态势。
㈣农作物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土壤污染和产品污染并存,农作物品质一般,不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全县农用化肥施用量3。75万吨,按农作物播种面积82。12万亩计算,亩均化肥施用量高达45。7公斤。
㈤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化程度低,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差。
由于我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农业发展中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内农业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传统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降低,土地机会成本增加,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作物增产不增效的问题也随之日益凸现。确立“生态立县”战略,能够利用县内地貌、气候类型多,互补性强的优势,在山、川、沙不同区域内,通过改善农业基础条件,调整内部结构,推广沃土工程、种子工程、地力培肥、舍饲养殖等措施,建立各具特色的种植、养殖、加工基地,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无污染绿色食品,实行产业化经营,达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性转变,使古浪农业大县真正发展过渡为农业强县。
三、生态立县是培育新型产业、激活古浪经济的兴奋剂。
我县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一直是个难解的扣。突出生态保护,则制约资源开发,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注重资源开发,又往往付出破坏生态环境的代价,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沙产业、草产业、生态旅游业迅速崛起,使这个难解的扣有了破解的希望。
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型产业,我县普遍存在规模过小,缺少龙头,资金紧缺,效益低下等问题。农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仍未摆脱自然经济的桎梏,产业化程度很低。从省内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除了客观因素仅就主观方面的原因分析,关键是由于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下,我县农业产业链条不完善,在农户与政府之间,缺少强有力的经济载体予以维系,无法形成整体规模效益和进行生产环节的利益补偿,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农业产业弱,弱在体制上,效益低,低就低在分散,小规模的经营方式上。
对地方工业而言,古浪矿产资源中储量大、品位高的石灰石,其最终产品仍然是建筑材料、工业原料或辅料,无论产品线延长多少,系列产品开发到何种程度,都难以形成大众消费品,其市场容量不但受制于企业自身的市场研发与营销能力,而且受制于消费其产品的其它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象水泥及其制品一样,生产规模与效益常常与本地建筑市场密切关联,运输成本高,替代产品多,还存在一定的地域性限制。其它如电石、石灰氮、氨基胍盐等系列产品,能源消耗大,生产成本高,市场空间有限。在产品市场分割明显,竞争加剧的现实面前,我县资源单一,生产规模小,流动资金不足,生产工艺落后、成本高,市场营销能力弱,发展潜力不足,只有巩固提高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型产业,才能尽快激活全县经济。
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就是要利用本地丰富的土地、光热和植物资源,围绕沙产业、草产业、林果业、旅游业等生态产业,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传统产业向新型生态产业的升级。
㈠关于沙产业开发,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思路,重点抓好以下产业:
1、与科研院校和生产企业合作,用沙区丰富的苦豆草生产无公害植物源农药。
2、采用滴灌、管灌等节水措施,在沙漠南缘建立10-20万亩速生林基地,为造纸企业提供木浆原料。
3、种植、加工锁阳、苁蓉、甘草、麻黄等沙生药材。
4、规模发展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和设施栽培,成为西菜东运和出口蔬菜基地。
5、选用四翅滨藜等抗旱固沙的优质饲料树种,改良封沙育林(草)区,在保护沙生植被的同时,分区轮牧,收取植被恢复费,适度发展畜牧业。
㈡关于草产业开发,可结合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抓好以下产业:
1、黄灌区建立10万亩紫花苜蓿基地,开发草粉、草块、草颗粒、草复合饲料等,除本县自用外,还可以组织外销。
2、井、河、黄灌区农渠、地头沟营造5万亩饲料林(草),发展舍饲圈养,促进有机农业。
3、以土门、黄花滩为中心培育壮大“土门羔羊肉系列开发”项目,形成年加工羊30万只规模,带动草畜产业。
4、胡家边、永丰滩乡发展麻黄、亚麻种植加工。
5﹑二阴山区的退耕地间作牧草(药材),发展舍饲养殖和后续产业。
㈢关于生态旅游业:
生态旅游业是以自然人文环境为基础,以古今文化遗产、自然风光和野生动植物为旅游对象,以维护自然人文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新型消费方式。作为当今世界旅游业中发展最快的生态旅游,我县自2001年举办昌灵山首届森林旅游节以来,也有了长足发展。以省道308线为轴线,马路滩生态农业、八步沙自然风光、昌灵山森林景观等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在基础设施、服务功能、观赏景点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改善。今后要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创新机制、抓好规划、定位市场、完善基础、加强宣传、突出特色,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完善提高现有景点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逐步开发县城“三山”、石门山、香林寺、甘州石﹑寺洼台、冰峡﹑烈士陵园等景区。
四、生态立县是山区扶贫攻坚的着力点。
古浪的贫困,贫困在山区,山区的贫困又贫困在恶劣的生态环境,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山区群众的贫困问题,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生态移民。
生态移民,是因居住地生态环境极端恶化,已经完全或部分失去作为农民生存、生活及生产的基本条件,或是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在政府部门的统一组织下有计划地将农民搬迁到新的生存、生活和生产场所的一种迁移活动。
我县七十年代以来,永丰滩、黄花滩等地的移民是由于生存条件恶劣,“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在政府引导和扶持下,群众自发的搬迁活动,基本属于生存移民的范畴,对迁入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曾产业过负面影响。但是,通过三十多年的不间断治理,在移民开发与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也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为今后由生存移民转向生态移民提供了保障,奠定了基础。
县内沙漠前沿土地宽广,尚有40多万亩荒地可以开发利用,唯一制约的因素就是水资源,如何在不新打机井的前提下解决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实行生态移民:
一是利用景电二期工程富余水量,扩大黄灌区受益面积。目前4000多万m3的富余水量,按亩均灌水量400m3计算,可满足10万亩耕地的农业用水,安置移民3-5万人。
二是在井、河、黄灌区广泛采用节水灌溉措施,节余的水量用于扩大保灌面积,如果按节水10%计算,就相当于增加了5万多亩保灌面积,安置移民2万人左右。
三是建设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并购国有农林场(站)和个人的闲置机井和土地,对尚未饱和的村组,实行分散移民。移民容量可采取以水定地,按地定人的办法,统一规划,科学调度,规范管理。
我县山区的贫困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自然条件制约,处境改变艰难;二是人口压力过大,生态环境恶化;三是文化教育落后,群众素质较低;四是农业基础薄弱,种植结构单一;五是思想观念落后,吃饱穿暖即安;六是收入来源缺少,群众生活困难。
生态移民不仅是山区扶贫攻坚的着力点,而且是减轻人口压力、调整农业结构、降低脱贫成本、提高扶贫效益的有效措施,能够为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封育禁牧,防治水土流失、恢复生态平衡创造条件。
五、生态立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在吃穿住用等方面达到小康水平,更重要的是城乡居民要有一个生态良好、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街道整洁、空气清新、水体清洁的生活、出行和工作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我县的全面小康。在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我县,如何优化环境,扩大开放,加快沿线开发和小城镇建设,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处理好生态建设与小康建设的关系,是摆在全县干部群众面前的重要课题。
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生态环境脆弱,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比较差。
二是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山区群众脱贫难度大。
三是农业产业化滞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低,经济欠发达。
四是社会文明程度低,群众的环境、道德与法制观念差。
而要解决上述问题,最为可行的办法,就是确立“生态立县”战略,发展生态农业,培育新型支柱产业,实行生态移民和劳务输出,加速生态村镇、社区、住宅建设,建设生态良好、富裕文明的小康社会。
篇5
关键词:共和县 生态农业 农业经济 发展思路 发展前景
1 共和县实施生态农业经济的背景分析
共和盆地地处干旱荒漠草原和半干旱草原生态地理环境中,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20世纪以来,由于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使原来就很脆弱的生态系统普遍面临着日趋恶化的势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总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生态环境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1.1干旱缺水日趋严重
脆弱的生态环境,导致共和盆地干旱、大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成为影响共和县农牧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降雨量明显减少,地表蒸发量逐年增高,大部分河流干涸,使原本干旱缺水,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进一步加剧。
1.2退化草场面积逐年增加
从共和盆地草地退化情况看,由于超载放牧和草地配套建设滞后,草地退化十分严重,退化面积达449667hm2,其中中度以上退化草场面积150667hm2,每年损失牧草8954万kg,相当于6113万只羊单位全年的饲草量。
1.3水土流失面积扩大
在严酷的自然条件和日益增长的人与自然不和谐因素作用下,一些地方滥垦、滥牧、滥采自然资源造成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1995年至1999年的5年中,共和盆地开垦草原面积达680hm2,水土流失总面积达660000hm2。
1.4土地沙化不断蔓延
共和盆地土地沙化面积1266667hm2,其中严重沙化面积10282667hm2,强烈发展中的沙化土地6511333hm2,正在发展中的沙化土地324665hm2,潜在沙化土地775040hm2。目前,严重沙化土地面积每年以1200hm2的速度扩展。
1.5农村能源危机加剧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退耕还林(草)、休牧育草、封山育林工程的实施,农牧民所依赖的秸杆、畜粪、薪柴等生活燃烧逐年减少,缺能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之一。
2 共和县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思路与途径
加强共和盆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但要切实做好生态经济这篇大文章,关键在于创新。通过对共和盆地生态环境背景的分析和反思,如何做到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发展区域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共和县委、县政府从政策和实践上作了有益的探索。
2.1战略抉择
立足县情,创新思路,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紧紧抓住实施“菜篮子”工程、“西繁东育”工程和设施农牧业建设的有利时机,以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农业资源综合效益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对生态型经济的认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新定位,建立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基本思路是以农户为主体,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大户开发为依托,实施沼气池、人厕、猪舍、日光节能温室、畜棚等“五位一体”生态家园模式,并以太阳能为动力,沼气池为纽带,温室种养为根本,将种植、养殖、有机肥、燃料统一起来的立体生态农业。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和环境之间的矛盾,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2.2政策引导
2.2.1为保证“五位一体”生态农业的稳步推进,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落实“两减免、三补贴”政策,切实减轻农牧民负担。
2.2.2在稳定现有各项农牧业投入的基础上,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金投资向“三农”倾斜,逐步探索建立稳定的农牧业投入增长机制。
2.2.3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在政策、税收、信贷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每年从县财政的支农资金、农发贷款、扶贫贴息贷款中切出一块,优先支持以家庭为主的小规模养殖户和一般农户养殖业;对新建、扩建的龙头企业协调解决一定的启动资金;对市场前景看好的农牧产品及其加工项目在产品销售、项目立项、技术引进、资金注入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
2.3服务到位
2.3.1健全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 全面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人员联乡镇包村制度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治防疫通报制度,全面实施“良种工程”,定期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把先进技术落实到田块畜圈,通过示范带动,提高农牧业科技的入户率和到位率。
2.3.2健全了农牧民培训体系 结合实施“阳光工程”和“科技入户工程”,大力开展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农牧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2.3.3健全市场流通体系 通过政策扶持、信贷支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培育和扶持一批专业市场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为农畜产品的有效流通拓宽渠道。
2.3.4健全信息服务体系 建立以县信息中心为依托,乡镇农科部门为网点的信息平台,为农户和畜产品加工企业及时准确收集、分析、提供农牧业生产、农畜产品加工、市场价格等生产、技术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市场风险。
2.4基础优先
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要围绕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和兴建推动农牧业经济增长,涉及农牧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农田水利、电力、交通、通讯、生态建设和农村牧区公共设施等项目,以草场围栏、日光节能温室、高标准牲畜暖棚、村级道路硬化工程、无电村通电、农牧区通讯网络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工程为主,进一步加大成固定资产投资,为全面推进“五位一体”生态农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共和县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前景
“多位一体”生态农业不仅推进集约化经营,多级利用和资源增值,而且保护了自然环境和卫生条件。在解决农村能源短缺的同时,提高农牧民种养殖效益,形成农牧业的生态化、有机化,实现农牧户增产增收和生活用能的良性循环。目前,共和县在龙羊峡镇后、次汗土亥、克才、曹多隆、德胜和恰卜恰镇西台等6个村517户农户实施了“多位一体”生态农业建设项目,共建成沼气池及改厕、改圈、改厨等配套设施517座,牲畜暖棚600余座,日光节能温室100余座,养殖各类牲畜10000余头(只),受益群众达到3000余人。据初步测算,每户可多增收3000元以上。
3.1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
培育和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着传统农牧业发展模式的严峻挑战。传统的农牧业属垦耕式农业,以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为主,在生产方式上采取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和农牧分离。生态农牧业,是节约资源和集种、养为一体的农牧结合型产业。共和县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全面实施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发展“三位一体”、“四位一体”等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生态农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五位一体”生态农业的建设,促进农牧业生产由单一型向多元型发展,拓宽了农牧民增收渠道。据调查,使用沼气每年可节约燃煤1000kg,节约开支250元,少买化肥100kg,节约开支200元,相当于增收450元,种菜养畜可收入3000元左右。
3.2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保护生态环境
共和县大多数农民家庭生活能源主要依靠农作物秸杆或砍伐林木,造成大量有机物浪费和森林植被破坏。使用沼气取暖、做饭,替代传统的燃料习惯,把林草效益转化为养殖效益,是探索和实践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有效途径。据调查和测算,一个8m3的沼气池投资2000元左右,可以供给一户4口之家的炊事用能,可节约薪柴2000kg,折标煤1100kg,相当于封育0.27hm2林地。通过农村沼气建设,可增加农村能源供应量,减轻农民用能对树木的依赖,减少了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有效减轻了大气污染,带动高效畜牧业发展。通过暖棚育肥等方式饲养,有效减轻了草场压力,缓解了畜草矛盾,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顺利实施,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推动农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3.3开辟优质肥源,改良土壤条件
发展生态农业,是粗放型开发模式转向以资源和生态保护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共和县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坚持以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流程对物质和能源进行反复利用,较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实现农业内部能量与物质的多层次循环的利用。
篇6
1 我国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林业保护意识淡薄,未充分发挥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林业能够保护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这些都体现了林业的生态效益。林业的社会效益则主要是指林业能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能为人们的休闲娱乐提供生态支撑,林业的社会效益集中体现在它所创造出来的林产品上。国家为了保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对林区人员的行为规范作出了管制,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我国林业始终未充分发挥出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林区保护过程中,时常出现基础设施薄弱、监督管理力度不够、滥砍乱伐等行为,严重制约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我国林业中低效防护林所占比重过大,严重影响了森林质量,再加上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森林的人均占有量也极低。除此之外,不合理的林区管理制度,也造成了林业资源的浪费。以上种种原因及现象,都引发了林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低下。
2、林业修复过程中,对科学技术的利用率较低
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对科学技术的利用率低,科学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过程缓慢。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林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大约只有25%的职工具有具备专业素质和合理的知识构成,大部分从业人员只具备极其简单的操作技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当明显。除此之外,在对林业进行修复的过程中,极少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对先进设备的利用率极低。
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林业发展未建立完整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管理建立起相对完善合理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显。其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1)未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未建成完整的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机制;(2)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低,网络覆盖面不广,服务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3)目前的林业管理方式不适应社会需求,林业的信息化管理面临一定困境;(4)林区地理位置复杂,基础设施不健全,信息服务系统难以覆盖。
2 加快林业修复,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
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亦即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经济优势,同时实现资源的自我修复和再生,而这必须以科技作为支撑。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强大的科技作为依托,实现林业资源的高效利用,除此之外,要贯彻落实科技兴林、科技护林的各项政策。同时,要逐渐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减少林业资源的浪费,将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大对科学技术成果的利用率,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完善林业开发的方式,强化林业生态修复的强度和成效,保证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的实现环境保护。
2、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林业产业的良性发展
林业生态修复的关键是进行林业产业的优化升级,改变传统的利用模式,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利用。在林业产业的开发过程中,各个产业之间要综合考虑,寻求资源的最大利用率。就第一产业而言,要深入分析市场状况,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开发计划,大力发展经济林和次生林,缩短原材料生长周期;就第二产业而言,要加大科研力度,大力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实现林业资源的充分利用,最终实现林业资源向高端利用的转变;就第三产业而言,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绿色旅游产业,将林区旅游和花卉栽培作为发展方向,转变林业资源利用率低的的现状。要进行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以科学技术作为依托的新型林业产业,推动林业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同时,要对林业产业进行技术革新,充分挖掘出林业产业的优势,形成林业产业的完整的产业链,使林业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战略优势,提高林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除此之外,要改组人员结构,培养林业产业的专门人才,使林业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为林业修复工作的展开奠定物质基础。
3、实现林业生态系统的优化,取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1)要加强林业生态修复的力度,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效益
对林业生态进行修复,是对生态环境的良性改造,能实现改善水土流失、防止洪涝频发等目的。林业除了具有经济效益外,还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实际利用过程中,人们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增长,忽视对林业生态的管理和修复,由此导致环境逐步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为了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必须对林业生态进行修复,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合理分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
林业产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效益作为支撑;同时,经济的发展又为林业生态修复提供了可能,必须将二者统一于一个整体。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始阶段,人们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对自然资源毫无节制的开采,由此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最终影响了经济效益的增长。由此可见,要合理、科学的开发林业资源,注重对林业生态的修复,只有这样,我们的自然生态环境才会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支撑,才有可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平共处,我们的经济发展才会持续、稳定。
(3)要尽可能协调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
篇7
关键词:生态经济;农村经济;发展
在农业发展中,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能够帮助农村进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能够将农业资源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推动农村人口更好地就业,缩小农村和城市的收入差距。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经济背景下的农业经济也有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生态农业内涵分析
1.生态农业具有循环的内涵对于生态农业而言,其中心便是生物组分,这本身便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包含了生物、社会以及经济三个方面。在进行农业实践的时候,将生态经济系理论应用进来,最后形成一个生态经济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要求协调、整体、循环、再生、非常重视各个农业结构之间的调整和完善,并在不同生产环节之间进行接口的建立,从而形成良性产业链。此外,还要求不同的专业、产业和层次部门更好地协作,提高管理的综合性。比如形成桑基鱼塘、稻田养鱼、农林复合经营系统,都能够将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很好地体现出来。
2.生态农业具有绿色的内涵生态农业的本质便是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非常关注环境污染、产品质量等一系列的问题。传统农业中也存在很多进行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整合和调整的系统,不但切实提高了资源利用的实际效率,还能够抑制有害物质,切实提高农产品的品质。随着生态农业理念的落实,更需要将绿色农产品生产所具有的优势发挥出来,将生态环境作为基础,将农产品安全优质、食品健康作为核心,通过产品标准化生产手段来进行农业的整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3.生态农业具有低碳的内涵通过分析生态农业生产中的不同工艺流程可以发现,生态农业能够更好地共享资源,切实提高资源的实际利用效率,能够排放更少的污染物,从而真正做到低排放、低能耗和低污染。将水稻种植作为案例,在种植水稻的时候,会产生非常多的温室气体,进行稻鱼共生系统的建立,能够通过鱼类活动来搅动土壤,从而很好地降低甲烷的实际排放量。
4.生态农业具有高效的内涵高效主要包含了两个重要方面,分别是效益和效率,效益和效率的提高也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进行生态农业发展的时候,比较重视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土地产出率的提高以及投入产出率的提高。和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的差别,西方在生态农业发展的时候,为了做到回归自然,可以将农业生产力牺牲,但是我国不同,我国人均耕地占有率非常少,在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比较重视土地生产力的提高。通过系统结构改善、系统管理加强和增加系统养分循环来提高土地的生产力,而不是仅仅依靠投入的更多。所以,我们可以说,发展生态农业能够切实提高社会经济和生态方面的效益。并且和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相比,生态农业的稳定性更高,也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二、生态经济和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我国生态经济和农业经济协调发展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想要二者协调发展,便必须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并在这个基础上找到问题解决措施。
1.政府的引导作用没有得到较好地发挥首先,政府行政部门没有进行干部考核制度的完善,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对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合理分析。生态环境发展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现在我国政府的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其在农业生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但是还是需要完善考核制度及监督制度,我国目前在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干部考核制度并不完善和系统。其次,农业生态化发展程度较低,无法在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促进和协调的作用。随着经济转型改革的进行,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更加重要,但是在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跨区域发展并没有真正实现,独立发展模式也给跨区域的资源协调和配置以及联动发展造成了阻碍,这也导致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时候市场竞争力提高缓慢。最后,政府对农业旅游经济发展的支持还存在一定限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生态旅游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也给农村产业链的拓展提供了思路。农村旅游行业发展的主体往往是农村的家庭,产业化程度较低,生态旅游以及生态化产品等概念并没有得到较好的融入。
2.技术的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我国当前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比如生态农产品加工时,技术水平落后,相关的设备资源比较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生态农业生产规模也有了明显的扩大,产品多样化程度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在销售的时候依然通过传统的方式来销售,加工也不够精致,没有能够将产品所具备的附加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很好地体现出来。专业人才的数量比较少,人才体制支撑也不够完善,人才及技术方面的创新在产品加工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想要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便必须完善人才体系。首先,当前无论是农业经济发展还是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方面的人才都非常有限,优势人才以及技术制度并没有很好地向农业经济发展倾斜;其次,没有给相关技术人才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体系内部和人才技术创新获得的支持非常有限,这也给农村生态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阻碍。
三、生态经济要求背景下发展农业经济的策略分析
生态经济要求发展生态农业,农业发展的目的便是为了提高农业的效益,笔者上面分析了当前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找到了一些解决策略,希望能够推动我国生态农业更好的发展,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1.重视政府引导作用的发挥(1)建设干部考核制度,协调农村经济发展首先,需要进行干部考核体系的建立,重视生态环境的实际承载力。随着生态理念的深入,虽然我们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承载力依然很差。为了满足实际的需要,我们必须进行干部考核体系的建立健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下,不但要重视生产力的发展,还必须让经济发展和资源发展更加协调,在考核的时候,把生态环境指标看成重要的考核指标,只有这样环境保护的效果才可能真正提高。其次,需要根据政府生态功能区域来做好经济发展的协调和规划,进行都市经济发达区域以及生态经济区的建立,根据环境承载能力以及资源情况来对农业生态发展和农业经济发展进行统筹。进行都市内经济发达区域建设指的是建设产业开发区和促进示范区,进行观光型和生态化农业产业的发展,将农业的功能从以往的单项功能转变成为多项功能。进行示范区的建设,能够进行优质品牌的培养,做好生产技术方面的创新。进行经济走廊建设指的是通过生产条件的完善来进行优质果蔬、粮油和肉类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形成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扩展区域发展模式。在进行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时候,应该重视发展那些优势明显的农产品,发展绿色食品加工行业,推动生态农业产区的发展。再次,需要做好生态功能区的建设,重视农业问题的研究,提高农业发展的品质,切实提高农村的综合生产能力。最后,需要重视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将信息和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做好市场环境的研究和生产规模的调查,从政策和资金出发来推动农业生态功能区更好的发展,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和财政政策的制定,帮助农村更好地发展。(2)做好市场调研,完善评估制度生态经济要求背景下想要更好地发展农业经济,便必须对乡村旅游和乡村环境进行合理的布局。在布局前,必须充分调查市场情况,准确定位旅游产品以及市场的实际需求,对交通、资源以及市场进行合理评估,让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能够发展得更加和谐。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当地资源的优势发挥出来,完善乡村旅游环保制度,从而给乡村旅游更好发展提供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对乡村旅游进行引导和扶持,完善健全环境评估和审批制度,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在进行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必须做好宣传工作,提高教育的力度,重视节能环保及时的引入。需要给排污设施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确保环境和乡村旅游二者能够发展得更加协调。经营者必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帮助其掌握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从发展规划出发合理地使用新资源和新技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更好的进行。对于游客的行为也应该进行监督和引导,帮助其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在设施设备上可以进行标语的张贴,提醒游客的相关行为。
2.将科技和人才的作用发挥出来(1)引进和更新科学技术农业想要更好发展,必须将科学技术作为支撑,给产学研结合以及一体化产业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进行品种培育、产品深加工以及安全生产的时候,需要将新的科技成果引入进来,重视生态发展。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农村建厂和运营。农业发展也必须给农业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进行优惠政策的制定,将社会资本引入进来,推动外向型经济更好发展,扩大产业的规模。(2)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就目前而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人才还比较少,并且人才本身的知识储备也不足。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实施农业人才培养战略,让人们真正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进行产业主体的明确,将其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发挥出来。生态经济要求背景下农业经济想要更好地发展,便必须将人才和优势资源放在同等的位置,对产业发展的思路进行明确,做好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的薪资待遇,重视人才的引进和人才作用的发挥,对人才流动机制进行完善,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篇8
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中,我国面临着许多机遇。一是可以引进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先进环保技术。这些国家是全球环保产业强国,环保产业是其国家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可以付出相对较低的成本,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环保技术,积极吸收、创新。二是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的有益经验。如美国西部开发中制定多项法律,科学配置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日本二战后制定北海道开发法,立法保障生态环境。我国可借鉴国外先进治理经验,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体制。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中,我国面临着许多挑战。一是人口持续增长,造成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中国是人口大国,庞大的人口总量成为现代化进程的一大障碍,这使很多边远地区难以致富。人口众多使人均资源量越来越少,抵消了一部分经济发展成果,加剧了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二是我国在经济转型期,结构性污染还继续存在工业化过程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还将保留一定的生存空间,结构性污染问题还继续存在。据预测,在将来10到2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还将持续,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式的转变在短期内不会大改观。大量的生态环境破坏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三是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重视不够。地方政府存在着先发展后环保的错误思想,造成严重环境问题。公众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淡薄,参与度不高。四是环保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002年,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占GDP的百分之一,这么低的投入不能有效遏制环境恶化趋势。
二、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
1.大力发展知识经济。21世纪以来,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对推动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知识型经济的主要特征表现在经济的信息化、数字化、生物工程化,它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一是知识经济主要依靠高新技术有效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消耗,开发新资源取代稀缺资源,能很好地实现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知识经济下的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大多是无污染或污染少的产业,有利生态环境健康持续发展。二是知识经济强调人力资源、无形资本是第一要素,极大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三是知识经济促进人类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发生巨大变革,能使各种资源更好地得到优化配置。四是知识经济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进程。知识经济的最大特点依靠智力资源,充分发挥知识效能,有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以知识经济为先导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发展,能有效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格局。
2.建立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融清洁生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为一体,以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准则,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的经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消费总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近年来,我国水泥、钢等主要原材料增速加快。如从1990年到2001年,钢增长143%,资源消耗速度十分惊人。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模式难以支撑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增长,难以协调好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很好地将保护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使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从源头上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推行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引导民众树立人们正确的消费观念,推行正确的消费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消耗、污染、破坏,确保资源的持续利用。推行适度消费行为,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目前,西方社会高品质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高消费和资源高消耗的基础上的。美国2亿人口,每年要消耗4亿吨石油,占世界石油总消耗量的1/3,同样,如果中国也按美国国民消费模式消费,13亿人年消耗石油要26亿吨,是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2倍多,如果按这种消费速度,中国很快就要爆发能源危机。我国不能盲目模仿西方消费模式,造成过度消费,推行渐进式的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势在必行。
篇9
1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就其一般意义来说。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态经济系统。它是从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结合上.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经济学理论为主导,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围绕着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相互发展的关系这个主题.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学不是一般地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相互关系].而是研究作为整体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统一有机体运动发展的规律性。
2生态经济学的特点
生态经济学研究对象决定了它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战略性等重要特点.这些特点从不同角度又体现了生态经济学的性质。
2.1整体性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生态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有机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体中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子系统内各个成分之间,都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使生态经济系统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因此,生态经济学具有严密的整体性。
2.2综合性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本身就是综合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序列的综合结构体系。在这个庞大的综合体系中,生态系统的生命系统是包含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并由食物链连接起来的生物网络:环境系统有各种物理、化学过程。由于生态经济学涉及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因此.它必然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2.3战略性战略问题一般是指带有全局性和长远目标的主导问题,生态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技术、社会和生态问题,一般来说都具有这一特征:如人日和资源。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技术进步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在几年以至十几年内都看不出其后果。一旦达到质变的程度.就会对整个社会和人类产生无可挽回的影响。生态经济学在着眼于长远利益的基础上.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重视研究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重视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当代人与子孙共享资源与环境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之路。
3生态经济学的产生
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经济系统及其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正是由于生态系统思想的产生,人们才有可能把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在他的重要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先正式提出了“生态经济学”的概念,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利用市场机制控制人口和调节消费品的分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环境污染以及用国民生产总值衡量人类福利的缺陷等进行了创见性的论述。
4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
我国的生态经济学是1980年由中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提出建立的.它的出现是生态时代的需要,其目标是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学在我国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建立了本身的学科理论体系,并广泛用于指导国民经济发展的实践.对我国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起了很大促进作用[21。过去.由于没有经济与生态协调的思想做指导,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使经济社会不能可持续发展.因此推动了生态经济学的产生。生态经济学的建立,为指导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我国建立生态经济学的目的是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建立反映了新的时代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世界和我国生态与经济的矛盾日益尖锐化的反映。生态经济学的产生是新时期解决普遍存在的生态与经济矛盾的需要。我国的生态经济学是世界生态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生态经济学的产生表现出与世界走向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潮流的三个同步:即与世界3O年来的环境与发展运动同步[3]:与世界生态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同步…:与世界经济生态化趋势的出现同步[。
5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5.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从自然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即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从社会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即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从经济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即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㈣。从科技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有的学者从技术选择的角度扩展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如司伯斯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
5.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5.2.1公平性原则:一是当代人的公平即代内平等。二是代际问的公平即世代平等]。
5.2.2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思想是指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发展.因此发展必须有一定的限制因素]。
5.2.3共同性原则:鉴于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是惟一的。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则是应该共同遵从的[8]。
5.3可持续发展的标准界定问题
5.3.1代际公平:这是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原则之一。所谓代际公平就是指:若某种选择或某个决策涉及多代人的利益,就存在一个代与代之间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这时就要遵循代际公平的原则,使各代人有同等的满足其需要的权利。
5.3.2最低安全标准原则:可持续的经济活动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不超过环境承载力的限度,以使得该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能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环境系统自身动态平衡得以消除。环境承载力的限度可用最低安全标准来衡量。最低安全标准至少应包括以下3条:①社会使用可更新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资源的更新速度;②社会使用不可更新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其替代品的开发速度,且替代品必须是可更新资源:③社会排放污染物的速度不能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吸收速度。
篇10
当前人类社会可利用的三类基本资源,就是能源、物质及信息,它们是组成宏观世界的三基元。人类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化社会,其根本区别是不同的核心资源。当今社会,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手段,它使人类的社会管理结构、组织和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信息资源使再生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减少了不必要的消耗,在生态经济问题及其提前预知可能存在的问题上,高效的信息反馈和控制建立了新的机制,并且促进其不断超越和创新,处理危机也相当迅速,从而产生一种新的人与自然相互适应的模式。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兼顾了经济、社会以及环境方面的效益。因此经济、社会以及环境可持续性都包含在生态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中。作为发展中的国家,我国的现代经济形态、文明形态正向知识经济和绿色文明上转变,从非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逐渐转向了可持续发展上。这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和趋势。我国生态经济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机遇,我国的生态经济持续发展要以信息化、工业化为主导,把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实现同时信息化、工业化、生态化以及知识化并举。在知识体系中,信息化具有很重要的核心地位,对产业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如以信息化和生态化为核心的服务产业结构,直接导致服务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并且促使其快速发展。如与信息沟通和社会文化交流相关的“心经济”文化产业,是一种具有强大潜力的产业经济。在可持续性经济时代,这种生态友好的社会发展产业成为主导的产业。
2信息化时代中,我国生态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在任何时代中,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永恒问题都是物质资料的分配、生产、消费、交换的经济活动。绿色经济时代也一样,绿色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在活动方式、依托力量、运行基础以及根本动力上,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在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绿色经济和传统经济不同的是与知识、生态生产过程统一运动和相互交织的过程,它能够在生产物质资料、知识智力以及生态环境生产中,使整个经济活动朝着有机协调和结合的方向运行,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在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上,生态经济表达了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及效益的统一性,提升了人们的发展理论,对经济和自然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那么,生态经济运行主要有哪几个特点?(1)目前,在我国,生态环保标准逐渐成为强制性标准。其强制性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会越来越强。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产品的通行证明就是产品的生态、绿色标准。(2)在信息化的今天,人们都青睐绿色产品,企业也想通过“绿色浪潮”提高自己的生态含量。在供大于求的条件下,企业要立足于经济市场中,就必须提高产品的质量,环境友好的产品,附加值才高,企业才会用更高的效益。因此,生产力就是良好的生态经济的基础。(3)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信息化社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可持续发展要综合经济增长、人文、环境、资源等指标。如果忽视环境的影响,那么会为治理末端和环境恶化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21世纪议程》中强调了可持续性发展的指标概念。(4)生态文化在信息化社会中,应该与企业文化有机的结合,是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和心理总和。而企业文化主要体现的是人文精神,研究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企业要想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把生态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并且扩大器外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现代化知识经济主要以信息经济和高技术经济为主要的支撑,同时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核心就是协调发展生态经济。对工业革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来说,生态经济起到了根本性的否定和扬弃,它是生态革命,也是经济革命。
3信息化社会中,经济效率性和生态可持续性
是统一的在纯经济学观念的基础上,传统经济学理论的范式以经济和生态相脱离为特征,其理论框架是物本经济,物质资料经济运行的规律及经济现象是通过实物商品和物质资源的关系来阐述和解释的。因此,对于目前信息化社会中的知识、网络和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和运行是无法决定的,在当今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以及生态退化等生态经济问题上,是无法解决的,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等问题上是无能为力的。在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经济活动中,绿色经济的发展和形成具有高层次的时代意义,是人类创造知识和生态财富的经济活动。而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形象概括和形态就是信息化和生态化,它的基础是生态经济,主导是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社会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模式[2]。绿色经济把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发展规律,看成是共同制约经济发展的过程。从发展经济学角度上看,生态可持续性是要获得更多的效益,从生态环境角度上,是要进一步的改善生态环境,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是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正处于绿色经济时代,生态经济要求我们要创建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而适应21世纪绿色文明的主潮就是生态环保效益型的经济发展,不管是国内或者国外,新世纪现在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就是绿色经济发展。在信息、环境、生态以及资源经济学上,绿色经济体现了各个综合性学科的发展和完善。因此,我们要利用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使知识经济向生态化和信息化发展。
4促进信息化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可持续发展经济问题涉及各个领域。强调信息化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是因为在资源集约上,它们是知识经济两大相互支撑的基础。一方面,信息经济发展支撑了生态经济的发展,在追求经济过程中,循环经济是物质资源的减量化,而在经济流程中,无形资源取代了信息经济的有形资源,并且注入了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对环境友好型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另一方面,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视野中,纳入信息经济的发展。从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的角度上说,在生产中,某些信息经济成果虽然减少了资源消耗,如电脑和电子产品等,在使用过程中却加大了环境等问题。因此,信息经济的发展需要用生态经济的原则来规范。目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就是转换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传统模式。资本和市场并不是与环境相对抗的,利润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在绿色价格体系框架中与环境保护是一致的[3]。信息化社会中,科学技术支撑着经济的发达,因此以信息化推动发展人力资源教育以及社会经济运行的可持续性发展,在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中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我国知识经济发展的原则是信息化和生态化,主要包括“产业环境化”和“环境产业化”。“产业环境化”,如使用资源生态化、消费生态化、技术、生产工艺、流程生态化等,即国民各行业对环境的友好化。“环境产业化”,如环保设备、服务行业等,即环境保护和其相关的产业发展。诸大建曾经指出开展工作要从三个方面进行:(1)在企业结构层面上,为促进传统产业的软化和绿化,就要培植信息化和生态化的新兴产业;(2)在企业发展层面上,为在生产上实现增效减污和增产减耗的目标,要使以信息化和生态化为导向的技术增强创新能力;(3)在产业局层面上,通过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能源、物资、信息的合理布局沟通,根据信息化和生态化要求,实现生态经济效益,使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动态和谐,建立生态化生态体系。
5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