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总结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8: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发展总结

篇1

一、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年1--11月份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53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20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财政收入完成40万元,农民纯收入达2500元。

(一)农业生产稳步增长

全乡粮食生产达43.5万吨,产值达11862万元,其中优质水稻种植达35000亩,并已走上了产业化,精米大部分销往外地,增加了附加值。以杨周为中心的瓜套棉立体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目前,苏杨村的瓜套棉种植已达5000多亩,亩均增收1000元左右并实施了订单农业,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养殖业稳步发展,年纯收入超50000元的养殖大户共已发展到10户,其中张郢李克福、李法勇罗氏沼虾养殖场、*花永成立体养殖场、汪德寿特种水产养殖场、苏二朗德鹅养殖场、马典成养鸡厂等年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截止目前全乡养殖业产值达1662万元,较同期增长2.3%,产品大部分销往省内外,效益十分可观;劳务产业发展迅速,劳务输出规模进一步扩大,截止11月底全乡劳务输出人员近18600人,劳务创收8400万元,人均增收5300元;国家“多予少取”的惠农政策成效明显,全年发放粮补资金350.6万元,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二)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效益不断提高

1—11月份全乡个私企业发展到48家,总产值3400万元,从业人员达1600人,其中板材加工厂已发展到9家,是我乡企业发展的新亮点,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田川皮革涂饰厂是我乡唯一的一家化工企业,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预计全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利润300万元,产品远销河北、山东、广州、四川等地,已列入全县民营经济的前八强,使其成为刘集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有力地塑造和宣传了刘集的外部形象。

(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商业贸易日益繁荣

我们在修订和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加大了城镇建设力度,实行市场化运作,开发了北大街,截止目前已完成规划面积6000多平方米,刘集街道崭新的“三纵三横”街道业已形成,水、路、电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乡村公路建设成效明显,各村实现了道路硬基化,大大改善了*交通条件,增强了集镇的集贸和辐射功能。商品贸易空前活跃,为了增强商品贸易,我们认真组织了刘集、三优集、叶井集三个农村集市的物资交流大会。截止11月底,我乡的商品零售额已达8700万元,从事商业贸易的人口已达1.5万人,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取得新进展

我们紧紧把握国家支持“三农”的政策,积极申报项目,已经省市县审批立项的项目6个,项目资金800多万元,其中在建项目2个,累计完成资金投入500万元。同时积极搞好招商引资工作,实行招商引资工作目标责任制,根据职责和分工把引资任务分解到党政班子成员身上,“定指标、压担子”攀亲结缘,寻找商机。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年共引进县外资金项目3个,引进资金600多万元。

三、社会治安形势稳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年初以来,我们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扎实开展各项专项整治和“严打”斗争,坚持群防群治,农村治安形势稳定,安全生产和综合治理制度健全,责任落实,成效明显。截止11月底,全乡境内无重大刑事案件和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计生干部管理水平、业务技能和敬业精神不断提高,计生投入足额到位,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在市、县考评中取得较好成绩。加强了民主法制建设,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广大干群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进一步加强,农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群众参合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生产救灾工作深入民心,全年共发放各类社会救助及救灾款物价值达50万元,完成倒房重建108户,246间。及时为898户1685人农村特困户和57户102人城镇居民特困户办理了农村低保和城镇低保,在淮北大加固工程中,共拆迁安置1278户,5751人,基本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政务便民服务大厅,民族宗教、殡葬改革、土地管理、动物防疫等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四、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

年初以来,乡党委、政府不断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成果,认真坚持学习、考勤、考核、民主生活等管理制度,加大了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养,使全体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宗旨意识明显提高。工作中我们认真发扬民主、畅通民主渠道,规范行政行为,凡重大问题均由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并坚持程序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媒体舆论监督,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加强政府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的不正之风,彻底整治机关部门和行业的懒、散、慢、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政风行风和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

篇2

一、各项工作基本情况

(一)生产效益同步增长,运行质量显着提高。全区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1.4亿元,同比增长28.3%;实现销售收入54.3亿元,同比增长38.7%;实现利税5.2亿元,同比增长39.8 %;工业品产销率达97.2%。规模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10家,其中过亿元企业达到13家,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重点骨干企业的支撑带动作用日趋明显。全区36家重点骨干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1.24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企业的56.8 %。世纪创新水泥、三九益民制药、山水塑编、山水管道、史坦富新型建材、金珠粉末、供电公司、旭日升饮料、田力康食品、长虹铸管、北辰、宏达、泺源、冶金化工、二汽配公司、陆通等企业生产经营势头强劲,产品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各项经济指标有新的提高,成为全区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

(二)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果,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年,我局共引进项目12项,总投资22.6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5亿元,超额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其中已投资6000万元的佳宝工业园、5000万元的华东饮料二期工程、3000万元的明发科技园、3000万元的益民大输液生产线二期工程、900万元的山水管道、xx万元的世纪创新水泥扩建、xx万元的巨能二期工程、1500万元的史坦富新型建材、2500万元的金珠粉末等9个项目已投产。计划总投资16亿元现到位资金7000万元的重汽工业园项目正在建设,其中传动轴和底盘零件项目已进入调试阶段;计划总投资1.2亿元的纳米金钢石粉项目、2600万元的环保设备项目已签合同。投产和在建项目见效后可新增利税5亿元。此外,明湖热电厂项目、西部黄河煤田综合开发项目、*机床二厂铸造分厂搬迁项目、陆幸达电子项目等正在积极的洽谈之中。各乡镇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平安、崮云湖、归德、万德、张夏等乡镇走在全区前列。据统计,全区共引进各类项目201项,总投资70.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6.71亿元,其中有38项建成投产,118项正在建设,45项签订合同。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7项,大项目引进在全市名列前茅,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三)技术进步成效明显,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全区共实施技改项目33项,计划总投资10.8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2.8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20%,技改进度和完成质量明显好于往年。佳宝工业园新上鲜奶生产线、明发科技园新上兽药生产线等31项技改项目已竣工投产,可新增产值28.1亿元,利税4.4亿元。技改项目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投资规模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占项目总数的32.2%,占投资总数的89.2%;二是招商引资项目多,技改项目中有25项招商引资项目,占项目总数的80%,占实际完成投资的82.2%;三是技术含量高,有80%的项目技术水平国内一流。旭日升“高兴”系列饮料罐装线、三九益民软包装输液生产线列入省级技术改造规划项目。新产品开发取得新成绩,研制开发新产品36种,总投资1800万元,完成新产品销售收入5400万元,利税600万元。宏达公司智能化高效节能换热器、水龙王集团全自动真空热水机组、陆通公司钢结构厂房技术开发3个项目列入《*省享受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的新产品项目名单》,三九益民、宏达、长虹铸管等5处企业通过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复审验收,二汽配公司、冶金化工设备公司等4处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认证企业总数达到16处。水龙王牌消防供水设备、金石牌系列水泥制品等5种产品评为xx年度*名牌产品。全区企业新晋升各类专业技术职称人员305人,累计达到4749人,成为全区企业发展的技术骨干力量。

(四)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承载能力明显增强。乡镇工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全区共发展和建设乡镇工业园区8个,其中崮云湖、文昌、水龙王、万德、归德5个园区列入全市重点调度工业园区范围。通过招商引资新引进项目73个,入园企业总数达到273家,新增规模企业9家,累计达到48家,新增从业人员4810人,累计达到22310人。园区内企业完成增加值11.2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销售收入35.7亿元,同比增长37%;实现利税2.46亿元,其中税金640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6.9%和25.8%。区内累计固定资产投资4.7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47亿元,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基本实现“五通一平”。山水工业园、鲁能工业园、佳宝工业园、晶恒工业园、捷迈工业园、明发科技园、重汽工业园、黄金集团高科技产业园等企业园区正在加速建设,成为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五)民营经济发展迅猛,经济总量逐步提升。全区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896户,民营企业189家,累计分别达到11345户和978家。新增注册资金2.38亿元,从业人员4646人,累计分别达到9.58亿元和7.2万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9.2亿元,增长62%,占全区gdp的51%。民营经济上缴税金1.96亿元,增长73%,地方财政收入的60%来源于民营经济。民营经济经营范围已普及各行各业,其中从事第三产业10759户,第二产业978户,第一产业586户,分别占总数的87.3 %、7.9 %和4.8 %。涌现出文昌街道办事处的孙庄村造纸机械、叶庄村木材加工、张夏镇的青北村汽车运输及花生米加工、万德镇的马套村建筑安装、平安街道办事处的赵营村机车维修、孝里镇的地瓜淀粉加工、五峰山街道办事处的机械制造、武庄乡的石材加工等一批专业村镇(街道办事处)。据统计,全区共培植专业村198个,专业大户1329个,产业镇4个,发展经济园区8个,打破了单体分散的发展格局。民营企业新安置下岗职工1800余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力3000多人,为亏损破产企业和农村剩余劳力提供了新的就业门路,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发展。

(六)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事故隐患逐年减少。一是建立完善了严格的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明确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严格目标考核标准,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二是狠抓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工作,重点加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强对交通、非煤矿山、建筑、加油站(点)、危险化学品等行业的专项整治。在成品油市场的清理整顿工作中,严格控制新建加油站(点),对现有加油站(点)的改建、扩建、迁建进行严格审核,使成品油市场秩序井然。三是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严格贯彻执行上级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定期组织举办培训班、安全知识竞赛等宣传教育活动,使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教育率达到95%以上,高危行业持证率100%,企业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显着提高。通过对重点行业、重点部位、重点排查、重点治理,全年共消除各类事故隐患300余件,事故起数同比降低23.8%,经济损失同比下降6.2%,全年无重大伤亡事故发生,为全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七)坚持两手抓,两大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深入扎实地开展党建工作。重点抓了党务目标责任制的落实,与各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定期检查,严格考评,班子建设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积极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全年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7名,发展新党员18名,转正24名。党风廉政建设初见成效,全年共查处违纪案件3起,结案3起,处分违纪党员3人。二是认真开展创建文明机关活动。在全国部分地区出现非典疫情和洪涝灾害的情况下,开展了两次捐款活动,仅机关干部捐款就达一万余元;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为武庄乡、张夏镇无偿捐助节日用品和教育办公用品折款五千余元;围绕区委“解放思想,干事创业,超常规跨越式建设新*”大讨论活动,先后两次组织科长以上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开阔了眼界,拓宽了视野;同时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和优质服务、优美环境、优良秩序的“三优”创建活动,供电、电信、移动通讯等单位“窗口”建设走在了前列。三是健全完善了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做到与经济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奖惩;继续实行局领导“接访日”制度,及时化解矛盾,把不安定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全年共接访110件次,接访人员700多人次,未发生一起越级上访事件。四是积极开展企业下岗职工解困工作,先后筹集救助金19万元,救助困难职工xx多人,办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证200余个,特困证32个,帮助150户200多名下岗困难职工解决了“低保”问题。五是加强工、青、妇、老干部和宣传报道工作。工会的地位和作用明显提高,全年为企业办理换证手续130个,办新证20个,救助特困职工子女大学费用5500元,得到基层工会组织尤其是困难职工的一致好评。团组织工作有进展,“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走在全区前列。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了较好水平,达到了计生“六率”100%。老干部活动组织有序,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宣传工作有新进展,全年向市局、区委“两办”、电视台、宣传部等部门提供宣传稿件50余件,撰写文件材料80余篇,对推动全区工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八)加强机关建设,转变作风树形象。一是按照机构改革的三定方案和职能划分,调整内部科室,合理搭配人员,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组织实施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先后有6名同志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优化了中层干部结构。二是建立科学、规范、严格的内部约束机制,健全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重点在财务管理、车辆使用、电话管理、办公用品发放、微机管理、点名与学习等方面出台了具体规定。一年来,各项规章制度落实较好,机关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工作质量大大提高,工作作风明显转变。三是行政后勤工作成效显着。大力开展增收节支活动,严肃财经纪律,严把财务关,全年压缩各种不必要开支达10万元。我局南区采取定时送水制度后,全年节支达5000多元;在生产调度室和民营办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局机关自行组建了宽带局域网,各科室全部实现办公自动化,全年节支上万元;通过整修办公楼,更新办公设备,拆建停车棚,设立宽带局域网,行政办公效率大大提高,机关面貌焕然一新。四是围绕中心工作,加大协调服务力度,为经济建设服好务。在“非典”疫情严重时期,通过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层层签订责任状、严把“非典”入口关等措施,“非典”预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系统内没有发现一例“非典”疫情,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对原国有、集体企业破产清算工作中,从接管帐目到全面清算、核实企业资产及债权债务等方面,主动与土管、税务、劳动等部门搞好协调,保证了破产清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我局专门成立招商引资跟进协调服务小组,从项目的接触洽谈、征地建房、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用水用电、通讯通路、安全保卫、竣工投产等方面,明确专人负责,跟踪服务,全方位协调,靠上做工作。先后帮助重汽工业园、世纪创新水泥扩建、佳宝工业园、山水管道二期改造、三九益民二期改造等项目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30余件次,保证了引进项目当年投入,当年建设,当年见效。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全区工业经济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资金供需矛盾突出,因资金短缺,个别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重点项目建设影响了工期和进度等;二是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研究、开发及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差,结构调整缓慢,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部分企业运行质量不高,资金回收难度大;三是改制企业规范完善的任务较重,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四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建设进展不快,环境创新工作还有一定差距,致使部分项目出现征地难、建设难等一系列问题;五是乡镇一级主管部门力量薄弱,工作有脱节现象;六是工作进展不平衡,有的形势较好,有的生产经营困难。

二、xx年工业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措施

xx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党的*及*精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重要一年。按照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我们确定了全区工业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即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及上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突出加快发展主题,努力在择优扶强、科技进步、园区建设、民营经济、环境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再掀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新。

主要任务目标是: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8亿元,增长27.3%;完成销售收入70亿元,增长26.6%;实现利税7.2亿元,增长28.5%;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42家,增长29%;工业固定资产投入19亿元,增长48.2%;全区工业企业实现管理效益2400万元,增长11%;企业安全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实现全年控制目标。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的工作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一个中心,即以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提升规模档次,增强财政支撑力,加快工业经济总量集聚膨胀。

两个重点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实行招商引资责任制。按照“在谈项目抓到位,在建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增资,关联项目抓配套”的思路,层层落实招商引资任务,实行“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目标责任制。同时搞好已引进企业的全方位服务,认真抓好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形成办好一家、带来一批、繁荣一片的联动效应。二是转变招商方式。适应新一轮外商投资的特点与要求,在坚持做好主题招商、网上招商、以商招商等招商方式的同时,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向以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大企业、大集团招商为主转变,向以小团组、个别工作式为主转变,向以与外商协会联络为主转变,向以专业型、职业化队伍招商为主转变,努力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三是突出招商领域。国外招商,重点抓住入世机遇,积极与跨国公司开展合作,加强与上级涉外部门、海外华人社团等方面联系,聘请招商,同时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国门投资办厂,参加会展、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引导出口创汇企业全力开拓国际市场,最大限度地扩大产品出口,一般贸易突出抓好摩托车及配件、石材、陶瓷、箱包、精工发品等产品的出口;加工贸易突出抓好毛纺、服装、塑料、五金制品、木制品、皮革制品等产品的出口。国内招商,重点抓住东南沿海特别是上海、广东、浙江、福建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和*市区腾笼换业的机遇,在抓好在建、合同、意向项目的同时,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大力引进高科技、无污染、规模大、创税高的整建制企业,力争全年局机关引进项目15项,引进资金5亿元以上。

(二)加快载体建设步伐。一是加强软环境建设,增强工业园区吸引力。在规划上,坚持高标准,与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功能互补;在服务上,全面推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站式收费;在政策上,认真贯彻落实各级赋予园区的优惠政策,并在用足用活上作好文章;在机制上,积极探索符合园区发展需要的用人机制。二是加大投入,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以地为本滚动发展,受益主体联动开发”的市场化运作思路,多形式筹措建设资金,努力实现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达到“五通一平”。三是抓重点,建设精品园。突出抓好水龙王、文昌、崮云湖、归德、万德五个重点工业园区,积极落实扶持政策,完善基础设施,促其快速膨胀,力争年内形成一定规模,真正建成合理布局、梯度有序、特色明显、功能互补、结构优化、资源共享的工业园区新格局。为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更好地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搞好园区建设加快经济发展的意见”精神,修定完善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乡镇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为做大做强园区经济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五项工作:

(一)改管并举,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一是解决好企业改制后的遗留问题,巩固改制成果。对改制的企业,进行一次“回头看”,对每个企业的改制工作以及当前生产经营情况,认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搞好规范完善,重点抓好水龙王集团、鲁双集团、宏源集团、灵芝集团等企业。对有条件的企业争取尽快上市,率先破题。二是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对改制企业依法规范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同时,加快劳动、用工、分配等各项配套改革,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三是盘活闲置资产。对全部资产闲置的企业,通过改制,组建新的有限责任公司,对局部资产闲置的企业,通过出售、租赁等形式,盘活闲置资产。四是加强企业管理。继续推行海尔现代物流管理经验和亚星比价购销模式,降低经营成本和采购成本,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电子商务系统,实现人财物和技术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搞好企业家协会换届工作,充分发挥好政府联系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维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真正把协会办成企业家的“家”。抓好企业安全生产,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通过改管并举,积极推行一批好机制、好产品、好管理、好班子的“四好”做法。

(二)抓大扶强,培植骨干优势。继续把36家骨干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对主要经济指标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制度。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重点企业调度会,交流经验,推广典型,促进共同发展。积极争取省市企业发展基金、科技开发基金、园区建设专项基金和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基金,优先向重点企业倾斜。继续开展银企联手活动,搞好项目与银行的衔接,立足银企双赢,加强沟通,发挥好两个积极性。对重点项目,及时邀请金融部门早介入、早考察,争取信贷支持。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组建步伐,采取政府投入、企业入股的形式募集担保基金。落实好骨干企业帮包责任制,重点抓好重汽工业园、佳宝工业园、山水工业园、鲁能工业园、*柴油机厂、黄金集团高科技产业园、华东饮料总厂、明发科技园、北辰集团、宏达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倾斜、帮包措施、重点指导,促使一批骨干企业尽快实现规模膨胀,一批重点项目尽快投产见效,争取年内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以上,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6-8家。

(三)狠抓科技进步,推进技术创新。一是狠抓技术改造。围绕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计划实施重点技改项目20项,总投资19亿元。技改资金来源除企业自筹一部分外,最大限度的争取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省市科技开发基金的支持。对每项技改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保证技改项目及时开工、顺利建设、按期完成,坚决杜绝“胡子工程”。积极推广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抓好示范,推动全盘。二是抓好产学研联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科技力量积极参与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企业自主开发或联合开发的技术创新机制,争取规模以上企业都要建立厂办科研机构,每年研发高新技术产品10种以上。三是抓好名牌产品。继续抓好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培植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争创省级名牌产品。四是抓好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举办人才招聘会等形式,帮助企业引进一批优秀大中专毕业生,重点引进一批有科研项目的高科技人才。同时加大对企业职工的学历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和现代知识培训,大力提高企业职工整体素质。

篇3

一、各项工作基本情况

(一)生产效益同步增长,运行质量显着提高。全区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1.4亿元,同比增长28.3%;实现销售收入54.3亿元,同比增长38.7%;实现利税5.2亿元,同比增长39.8 %;工业品产销率达97.2%。规模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10家,其中过亿元企业达到13家,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重点骨干企业的支撑带动作用日趋明显。全区36家重点骨干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1.24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企业的56.8 %。世纪创新水泥、三九益民制药、山水塑编、山水管道、史坦富新型建材、金珠粉末、供电公司、旭日升饮料、田力康食品、长虹铸管、北辰、宏达、泺源、冶金化工、二汽配公司、陆通等企业生产经营势头强劲,产品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各项经济指标有新的提高,成为全区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

(二)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果,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年,我局共引进项目12项,总投资22.6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5亿元,超额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其中已投资6000万元的佳宝工业园、5000万元的华东饮料二期工程、3000万元的明发科技园、3000万元的益民大输液生产线二期工程、900万元的山水管道、XX万元的世纪创新水泥扩建、XX万元的巨能二期工程、1500万元的史坦富新型建材、2500万元的金珠粉末等9个项目已投产。计划总投资16亿元现到位资金7000万元的重汽工业园项目正在建设,其中传动轴和底盘零件项目已进入调试阶段;计划总投资1.2亿元的纳米金钢石粉项目、2600万元的环保设备项目已签合同。投产和在建项目见效后可新增利税5亿元。此外,明湖热电厂项目、西部黄河煤田综合开发项目、*机床二厂铸造分厂搬迁项目、陆幸达电子项目等正在积极的洽谈之中。各乡镇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平安、崮云湖、归德、万德、张夏等乡镇走在全区前列。据统计,全区共引进各类项目201项,总投资70.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6.71亿元,其中有38项建成投产,118项正在建设,45项签订合同。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7项,大项目引进在全市名列前茅,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篇4

一、上半年*市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经初步测算,1-6月份,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4.78亿元,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2.89亿元,同比增长6.64%;第二产业实现10.1亿元,同比增长16.63%;第三产业实现31.79亿元,同比增长15%。

(一)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我市农牧业以项目为支撑,围绕市场,发挥优势,整合资金,集中投入,集中发展,继续加快对农牧业结构的调整,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全市农牧业生产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1-6月,完成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871.3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3%,其中:农业产值17797.1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35%;林业产值2404.0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71%;牧业产值31865.8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34%;渔业产值96.0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6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7*.3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

牧业生产情况也好于上年。1-6月全市大牲畜存栏78.5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增长0.52%。其中:存栏牛75.4万头。肉食总产量15651.5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46%,其中:猪肉产量1328.3吨,牛肉产量10020吨,羊肉产量4303.2吨,奶类产量8454.4吨。

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保持良好发展。1-6月,全市乡镇企业实现产值5.66亿元,同比增长11.86%;实现总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8.91%;多种经营收入3.56亿元,同比下降3.52%。劳务收入0.76亿元,同比下降5%。

(二)工业生产持续增长,产销衔接情况良好。

我市工业企业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加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步伐,大力发展矿泉水、保健饮品饮料业,注重对藏医药材的研发与生产,加紧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步走出了一条特色工业发展之路。1-6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9.94亿元,同比增长9.25%,其中:市属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55%。其中:轻工业完成1.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9%;重工业完成1.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13%。国有工业企业完成产值0.46亿元,集体工业企业完成产值0.54亿元,其它经济类型企业完成产值2.4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2.92亿元,产销率84.64%,产销衔接良好。(三)市属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加大,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上半年以来,全市有关部门认真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花大力气解决项目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掌握国家、自治区项目的投资动向,抓紧与相关部门的项目衔接,按照上级有关的项目要求,切实把项目前期工作抓紧、抓好。1-6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0.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6%,其中:市属项目投资完成19.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夺底路、空指路、区直工委路、德吉北路、体育场路、扎细东西路、嘎吉路都相继竣工投入使用,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罗布林卡周边环境整治工程的完工,给我市的市容市貌增添一大亮点。农牧民安居工程上半年完成投资2.26亿元,完工4324户。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健全服务机制,出台优惠措施,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截止6月份,我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项目137个,同比增长7%,到位资金15.5亿元,同比增长85.41%。

(四)旅游部门与企业携手恢复旅游业。

“*”事件后旅游业遭受重创,但并没有消极的坐以待毙,而是积极苦练内功,夯实基础,对*市旅游软、硬方面进行了全面提升。为积极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品牌,对香港、北京、青岛等国内主要客源地进行了强有力地旅游宣传促销。并加强导游培训,全面提高人员素质。下半年我市旅游业有望得到有效恢复。截止6月底,全市旅游企业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0.14万人(次),同比下降62.17%,其中:接待海外游客4961人(次),同比下降76.91%,实现旅游营业收入2.36亿元,同比下降71.64%,创汇275.57万美元,同比下降81.68%。

(五)消费品市场逐步恢复,市场物价高位运行。

随着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商家们积极的参与,*市的消费品市场在逐步恢复中。1-6月份,全市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09%。其中:市区零售额实现21.23亿元,同比增长2.91%;县及县以下的零售额8.37亿元,同比增长3.58%。1-5月份,我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752万美元,其中:出口额735万美元,进口额17万美元。

6月份,全市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为1*.33,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8.33个百分点,在居民消费类价格中,食品类增长18.68%;烟酒及用品类增长3.75%;医疗保健类和个人用品类增长2.72%;交通通信类同比增长1.25;衣着类增长5.28%;居住类增长9.02%。

(六)财政收入快速增长,金融业经济秩序正常。

上半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部门不断规范财政管理,强化财政监督,财政收支执行情况良好。1-6月份,全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7677万元,增长33.2%,完成预算的70.16%。财政支出完成8.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4046万元,增长18.52%,完成预算的57.41%。总体上看,1-6月份全市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基本正常。

到5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41.55亿元,比年初增长1.8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2.45亿元,比年初增长2.18%。各项贷款余额157.21亿元,比年初增长6.29%,其中:工业贷款6.58亿元,比年初增长5.13%。现金收入31.11亿元,同比下降4.56%,支出31.36亿元,同比下降1.59%。

(七)城乡居民、农牧民收入稳步提高。

今年,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促进了城乡居民及农牧民的收入快速提高,1-6月预计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536.27元,同比增长14.77%,消费性支出5318.85元,同比增长10.39%。1-6月份农牧民现金收入1113.54元,同比增长15.25%。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上看,1-6月份,我市国民经济仍然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但受“*”事件影响,经济发展中部分行业生产经营存在很大困难和问题,对全年各项经济目标任务的完成势必造成一定影响。

一是消费活动,受“*”事件影响,广大市民、群众心理上仍存在不安与恐惧,减少了外出购物活动;进藏游客大幅度减少,旅游业收入下降。二是贸易活动,处于对安全、风险等方面的考虑,部分商户、企业减少货物运输和企业产品推介活动,贸易交往受到影响。三是项目洽谈活动,项目推介活动有所减少,目前我市已招商的少数企业普遍存在观望心理,个别企业甚至会有撤资的可能,正常的经济秩序受到干扰。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及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重振社会信心。落实好自治区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加快优惠政策措施的兑现进度,积极扶持旅游业、餐饮业、商贸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帮助这些行业走出困境。积极开辟新的旅游线路,研发旅游产品,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打消旅游者的顾虑,确保旅游市场得到有效恢复。

2、狠抓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进度。抓好项目建设领域安全稳定工作,根据不同情况及时制定项目开工建设的应对措施,通过调度资金、协调和组织人员、调配材料等措施,确保投资工程的顺利施工。调解处理建设领域各类矛盾纠纷和问题,避免新的不稳定因素的出现,努力完成全年的建设任务。

篇5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制定工作《方案》,形成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整体合力

1、制定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为抓好端正行风政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按照县委关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要求,制定了经济计划局《**年“端正政风行风、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方案》,建立了全覆盖工作责任制,从而形成了全局端正政风行风、优化发展环境的工作推进机制,加速全局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依法行政秩序。

2、实行管理权力运用的公开透明。完善了职责公示、公开,对各位领导、办公室的权力进行了明确分工、公示,划定了权力边界、责任及运用权力的监督方式;与规模以上企业和有关部门建立了信息反馈制度,形成端正行风政风社会监督网络。全局建立了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的制度规范,形成了积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整体合力。

3、加强了监督检查、跟踪问效。按照责任制,今年以来,组织进行了一次全局性端正行风政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大检查,按照基层企业和部门的信息反馈,对个别办公室的工作组织进行了2次个别抽查、检查,召开了阶段性工作总结会议1次,以上措施有力的促进了全局性行风政风的好转。

(二)搞好公共服务,努力为企业经济运行排忧解难

针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我们努力强化公共服务意识,提高对企业的服务质量,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克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难点、重点、焦点问题,确保了企业经济运行的有序运转。一是积极深入企业搞调查研究、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向企业传达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宣传拉动内需、促发展、保增长的积极财政政策,建立起政企信息通道和对话机制。年初以来,共深入企业**余次,向县委、县政府反馈企业需求、促成县委、县政府召开了**次涉企县领导现场办公会议,为***等15户企业解决项目立项、在建项目选址、土地、环保以及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资金、运力等难题35个。二是积极依托信息网,积极为企业提供各类政策、技术、人才、产品等信息万余条,帮助企业解决了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市场需求、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难题。三是为企业协调解决制约发展的铁路运力瓶颈问题。四是积极协调银企对接。五是协调省中小企业局为民营企业培训技术人员和企业厂矿长,各项准备工作正有序进行中。至5月末,规模以上企业现价总产值、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税金、利润分别实现**亿元、**亿元、**亿元、*****万元、***万元,同比分别增长*%、*%、*%、*%、*%。

(三)强化市场监管,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

依法建立市场监管机制。积极深入基层,协调工商、质监、物价、调运办等部门,强化了对消费品、农资、煤炭运营等市场的监督、检查、管理,规范了城乡市场安全运营秩序。打击整治假冒伪劣商品,保护了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深入**个乡镇,上门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中,帮助酒类生产企业和酒类零售企业进行备案登记。酒类流通实行随附单制度,保证了县域酒类流通的安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促内需、保增长的宏观政策,激励企业搞好市场营销。其中,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动力,大力引导、发展农家店连锁经营体系,现已建成*个配送中心、***个农家店,形成了覆盖县乡村的商品流通网络,为家电、其它工业品等商品下乡,拉动内需奠定了基础。截止至5月末,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家电下乡下乡家电****台,完成销售收入***万元。

(四)放宽市场准入,积极为建设项目提供最优化服务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引导企业转变投资理念,激发企业(自然人、法人)投资的积极性。减少审批环节,公示项目审批(审核、核准)流程及所需资料、办结时限、工作职责等,增加办事透明度、监督的可操作性,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积极为**余户企业跑省进市,为企业编制项目可研、论证、环评、立项等方面提供服务,仅此为企业节约差旅费、及其他交易费用可达**万余元。按照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了全口径对上争取国家专项资金规划。列入对上争取资金计划单位**个,项目***项,对上争取资金计划总额*亿元,至少可拉动地方投资*亿元。截止到5月末,到位资金总额*亿元。

(五)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全力以赴搞好“项目建设年”工作

积极建议政府采取多项措施控制乱收费、乱检查、乱评比等不规范的行政行为,优化了我县经济发展环境。建立了服务外来客商热情接待制度,对外来客商,专人负责并向其详尽介绍资源、项目、政策、人文地理等情况,增加其投资的信心和决心。按照“六项”制度要求,建立健全了快捷、方便、优质、高效的领办服务制度,解决了投资人在办理项目立项、批件、审批手续、注册登记等项工作中的难题,为项目和内外客商落户鸡东提供了最优化服务,保证了“项目建设年”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是重点项目。**年全县计划实施重点项目**个,计划投资总额**亿元,当年计划投资*亿元。以上项目达产达效后可新增销售收入*亿元,新增税收*亿元。以上项目正在按计划运行,截止到目前为止,累计完成投资*亿元。

二是招商引资项目。今年重点计划开展30个项目的招商引资,计划招商引资额度*亿元。为此,积极开展了对香港、韩国、广州、厦门、江苏等国内外招商引资活动。其中哈洽会完成签约项目**个,签约额*亿美元。

篇6

一、主要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隆阳区新型工业化“11311”工程实施方案的精神,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依据区工业园区的建设规划布局,结合*的实际情况,*镇党委、政府决定将*双桥一带规划为*工业创业园。以工业创业园为依据,筑巢引凤,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吸引镇外企业来*投资兴办工业,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成功引进了保山迷你食品有限公司入驻*,还有隆阳区顺达饲料厂、云南省保山市地建炉窑公司也递交了入驻申请。

(二)认真按照有关土地政策征用土地。本次工业创业园征用土地涉及*村7组46户农户,在征地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保政发(1999)111号”、“隆政发2001)107号”两个文件精神,宣传解释到位,争取使大部分农户支持兴办工业创业园工作,同时得到了所属村两委、组干部的大力支持,并及时支付兑现给农户土地补偿费,使保山迷你食品有限公司的项目用地得以顺利进行。

(三)为入驻企业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土地出让给入驻企业后,企业在筹建过程中涉及水电等具体困难,工业办认真做好了协调服务工作,与电力、水利、金融等单位进行行之有效的协调,赢得了入驻企业的好评,高度评价了*镇政府的勤政与办事效率;树立了*镇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

(四)协助解决了云瑞石场的承包问题,基本化解了石场的矛盾纠纷。

(五)完成了党委、政府交给的中心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建设用地指标紧张。*镇工业创业园虽已迈出艰难而成功的一步,聚集效应已显现。尽管我镇对入驻企业按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与环保等相关案件严格筛选,尽可能节约、集约使用土地,但用地指标仍然紧,又受基本农田保护的制约,从长远考虑,双桥东河以西,保丙路以南拟作食品加工区,已有企业要求入驻。该区建设时,靠保丙路仍预留10m的控制线,以作今后保丙路的扩宽之需用,为今后保山工业园区的发展奠定基础。希望党委、政府请示区委、政府将*工业创业园用地计划纳入全区工业用地范围考虑。

(二)工业创业园开发建设涉及多个部门的协同工作,但因种种原因,有时相互之间衔接不够,致使工业创业园的部分工作一度时期进展缓慢。20*年7月入驻创业园企业虽有多家,但至今未做出决定,是否给予入驻,致使本年度入驻创业园企业为零。

(三)与上级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联系重视程度不够。

(四)自身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

篇7

一、加强经济调控,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发展。

1、定政策目标,抓分解落实。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了20*年工业经济预期目标分解计划和工业经济政策和工作目标任务考核,起草并出台了县委1号文件。并联系我局实际,制定了

《20*年县经贸局主要工作目标任务》,列出了22个主要工作目标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科室。

2、做好经济分析,抓调查研究。加强工业景气调查,密切关注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问题,认真做好每月工业经济形势分析及预测。同时结合经贸系统开展的企业服务年活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组织和鼓励科室深入到企业调查研究。

3、做好产业规划,抓总体调控。根据全县生产力布局规划,初步完成了机械(标准件)、新型建材等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同时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抓电力、土地和资金要素调控,大力缓解经济瓶颈。

二、抓招商强投入,大力推进平台建设

1、大力引进内资。进一步健全招商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了招商网络。建立了内资招商班子,落实了分管领导,组织了招商小分队,赴宁波等地开展蹲点招商,积极组织参加浙洽会、深洽会,组织项目到北京推介,并重点围绕做强紧固件行业着力开展产业招商。1—12月,引进县外内资9.9亿元,同比增长21%,超额完成年初目标任务。

2、高度重视平台建设。一是抓工业功能区建设。1-12月,全县8个镇工业功能区新增进区企业26家,开发面积2037亩,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749万元,企业固定资产投入9.8亿元,工业区的集聚功能和产出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抓创业中心(标准厂房)建设。积极举办规划评审会,对项目建设进度进行督查,出台了标准厂房租赁办法,积极采用项目招商手段对标准厂房进行招租。1-12月份,全县创业中心(标准厂房)在完成竣工面积14.78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9160万元。

3、继续高强度投入,大力开展项目推进活动,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努力破解项目推进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实施高强度投入。全县1-12月份完成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35.3亿元,同比增长14.6%,超额完成年初目标任务。

三、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推进企业整体提升。

1、强结构调整优化。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在继续做好重点行业扶持发展的基础上,起草了培育和发展标准紧固件(汽配)行业实施方案,重点推动标准紧固件(汽配)行业发展。根据省县的要求,拟订了《关于限期淘汰水泥机立窑的实施意见》,年内力争淘汰拆除水泥机立窑7座。同时,对全县5家有氰电镀企业的生产工艺进行督促改造和整治。切实做好建筑“禁实”工作,积极发展新型墙材,今年新增了新墙材企业2家。

2、抓企业内在素质提高。加大政策激励力度,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到目前为止,已申报立项省级新产品41个,已批准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已批准省级技术服务中心2家。积极组织开展企业厂长、经理和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企业经营管理者,认真组织企业参加第二届中法中小企业博览会等博览会,增强企业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四、抓好市场规范,促进流通产业发展。

1、抓好市场经济秩序整顿规范工作。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搞好各专项整治工作,着力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组建了县生猪定点屠宰监察大队,健全了生猪定点屠宰的行政执法管理机构。

2、促进流通产业繁荣发展。积极组织开展商贸流通调研工作,拟订了《关于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送审稿;加强了对消费品零售市场的监控,大力推进“千镇连锁超市”工程;积极开展商贸流通领域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

五、积极开展先进性教育,提供优质服务。

1、认真组织开展先进性教育,提高党员素质。从2月3日召开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以来,局党委在全局8个基层党支部,100多名党员中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先进性教育活动,顺利完成了三个阶段工作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整个先进性教育活动,有效地探索了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使广大党员素质得到新的提高,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新的加强,解决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服务群众工作取得实效,做到学习、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推动了各项经贸工作的顺利开展。

2、积极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提升机关效能。大力开展提高机关效能活动,采取了建立了局领导和职能科室项目推进镇(区)联系制度等措施,积极组织开展企业服务年系列活动。

篇8

受区政府的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9年计划草案安排,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年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中央和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1245”总体思路,全面实施“环境优先、开放总揽、人文促动、项目突破”四大战略,全力克服国际经济危机产生的不利影响,努力保持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区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5亿元,增长1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3亿元,增长25.1%,高于年初预期目标3.1个百分点;全部财政收入5.3亿元,增长26.6%,高于调整预算0.2个百分点;引进内资7.13亿元,增长28.3%,高于年初预期目标20.4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2345万美元,增长49.5%,高于年初预期目标90.9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及三资企业出口总值1310万美元,增长40.9%,高于年初预期目标49.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亿元,增长3.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71元,增长16.6%,高于年初预期目标6.6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增长7.5%,高于年初预期目标0.5个百分点。

(一)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

全年农业增加值完成0.9亿元,增长9.3%。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畜牧业增加值占一产的比重由2007年的26%下降到*年的25.5%,种植业增加值占一产比重由2007年的48.9%增长到*年的54.2%。全年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6585亩,农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投资1000余万元,完成盘山渠恢复、杨各庄蔬菜批发市场一期改造等一批涉农基础设施工程。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全区家庭旅馆达到1000余家,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村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小康村”。全区各村累计投入文明生态村创建资金1362万元,公共财政继续向农村倾斜,共拨付文明生态村建设资金300万元,有力促进了农村环境整体提升。

(二)突出奥运主题,旅游品质显著提升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9亿元,增长12.1%。旅游经济进一步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87.3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3.34万人次,俄罗斯游客2.66万人次,实现景区景点门票收入3410.6万元。投资1.6亿元,启动实施奥运旅游基础设施达标工程、俄罗斯度假区升级改造等重点旅游项目。修建旅游服务中心网点6个,覆盖了*火车站、*、*等重点区域。结合“迎奥运、建名区”环境建设十大工程和“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新增景石文化、民俗文化、植物文化、灯光秀等重要节点人文景观,城市品位不断提高,旅游环境不断优化。以奥运旅游为主题,精心制作《激情奥运?相约*》等奥运旅游宣传品,推出奥运旅游产品和线路,举办“**奥运旅游战略”启动仪式等一系列宣传推介活动,达成各类合作意向50余项。

(三)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8亿元,增长40.0%;实现税金3562万元,增长40.3%;实现利润7187万元,增长161.9%;工业企业节能工作取得成效,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0.2949吨标准煤/万元,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低率19.7%。工业产品销售状况较好,产销率达到99.1%。民营工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天业通联、秦冶焦化、大班金属等17家产值超千万元的民营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2.6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96.4%。天业通联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筹备工作进展顺利,2009年拟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

(四)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全年共批准内资项目34个,批准外资项目4个,其中生产性项目4个,非生产性项目34个。引进内资7.13亿元,增长28.3%,完成年计划的118.9%;实际利用外资2345万美元,增长49.5%,完成年计划的254.9%;一般贸易及三资企业出口总值1310万美元,增长40.9%,完成年计划的154.1%。以开发区为龙头,突出抓好招商、招会、招租、招税“四招”工作,成功引进北京国华置业、新奥秦港能源储运、孚邦进出口公司等总部企业28家。全年总部经济暨文化创意产业实现税收1.9亿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35.8%,增长58.8%。

(五)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3亿元,增长25.1%,完成年计划的102.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8.3亿元,增长30.0%;农村固定资产投资0.9亿元。项目建设的拉动作用更趋明显,43项千万元以上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5亿元,增长28.7%,占全部完成投资的95.9%。省信息产业研发中心于12月破土动工;国际游艇俱乐部、戴河河道治理等项目已步入开工前的准备阶段;葡萄酒庄园、户外休闲营地、民俗博物馆等项目正在落实开工条件。围绕国家加大投入、拉动内需的政策导向,筛选上报西部沿海污水管网、中水利用等重点项目27项,争取列入国家、省计划盘子。完成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念性总体规划,鸟类博物馆、轮滑博物馆、“天下”创意会馆等一批文化创意产业设施已于暑期投入使用。进一步加大借助暑期工作力度,共谋划重点借暑项目22项,戴河河道治理、西北部污水管网等项目取得实质进展,落实各类专项补助资金8328万元。

(六)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财政收支保持平衡

全部财政收入5.3亿元,完成全年调整预算的100.2%,增长26.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3亿元,增长9.3%。严格预算约束,合理安排支出,区本级财政支出完成3.6亿元,增长1.3%。

(七)大力开展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发展迅速

民营经济实缴税金4.7亿元,增长34.5%,占全部财政收入的88.4%。开展“全民创业年”活动,召开全区全民创业大会,出台推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建立区级创业项目库,制定出台全民创业政策,组织创业培训,搭建创业平台。*文化创意产业创业辅导基地被确认为第二批市级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天业通联股份有限公司再次跻身市民营企业20强,被认定为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八)高度关注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坚持以人为本,继续加大对民生事业的投入。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71元,增长16.6%,完成全年计划的106.0%;农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增长7.5%,完成全年计划的100.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亿元,增长3.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6.2%。全区新增就业1220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2158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28人,分别完成市定目标任务的122.0%、2158.0%和105.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以内。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分别新增参保人员421人和37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5.0%和123.0%。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进展顺利,参保率达到89.5%。

(九)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扎实推进

深入开展节能宣传、节能技术推广、高能耗项目淘汰、节能减排集中整治等一系列工作,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2.38%、化学需氧量排放减少12.9%、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4.3%。

科技工作坚持围绕科技成果推广和企业技术创新,全年推广农业技术成果7项,授权专利数量增长57.9%。

教育工作全面实施城乡一体的联合校管理模式,努力打造教育“四名”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均衡发展。在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中,被评为全市唯一的优秀单位。投资1000余万元,完成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海北路小学幼儿教学楼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免除6011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费制”费用198万元,

文化体育工作坚持繁荣群众文化生活,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先后组织各类文化下乡、数字电影放映89场次;举办“鸟的天堂”国际摄影艺术节、“浪漫之夏”彩色周末系列演出、第四届轮滑节、第三届铁人三项赛、首届沙滩时尚球类大赛暨中国国际木球公开赛、音乐文化人、体育文化人等各类文体活动1000余场次,丰富群众和游客的娱乐生活。

篇9

2015年,经发科结合区域实际,不断创新招商思路,改进招商方式,狠抓责任落实,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经过各部门、辖区各站所的共同努力,招商引资工作扎实稳步推进。街道1-9月份累计引进企业56家,累计注册资金1.65亿元,其中三产企业33家,注册资金8381万元;二产企业23家,注册资金8107万元。1-9月累计完成正常性企业税收6.88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81%;新增三产税收231.3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5%;引进三产税收3097.6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72%。新增三产税收形势严峻,主要原因是辖区土地资源枯竭,有土招商优势不在。加之全区梅山、春晓巨大的优惠政策磁吸效应,__区域招商缺乏竞争力。另外,石化等支柱行业整体不景气,大企业剥离或引进配套三产的意愿不强烈。目前,经发科努力构思招商思路,依托对__、__等重点企业平台,将下游产品销售商引进入驻,力争尽快扭转被动局面。

街道根据联合开发区、__工业区两大工业区的定位和整体发展思路,提升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重点扶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和人才引进力度,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示范企业和省市区工程技术中心,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今年,已有__机械、__新材料等5家企业申报2015年区级工程技术中心,亚洲浆纸申报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恒率电源申报市工程技术中心;引导北仑食品公司争创市名牌产品,__铸造和__机械做好市名牌复评,__石化做好升级名牌复评,__申报省名牌;__新材料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区长质量奖;__电工合金、__等企业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开发新产品。促进企业各项专利申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1-9月份,街道发明申请26件,专利授权9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9件,分别完成全年任务指标的86.7%、160%和450%。引导__机械、电工合金等11家企业加大自动化设备投入,完成劳动密集型企业机械换人1072人,提前超额完成全年800人的任务。推进企业工业化与信息化高度融合,__智能化工厂等四项区重点两化融合项目进展顺利。

在可用土地资源枯竭的背景下,实施内部挖潜,通过全面摸排辖区特别是联合区域内长期空置的厂房资源,通过厂房出租方式,引进优质二产企业,盘活空置厂房资源,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今年以来,先后有能旭纸业、森泰新材料、普瑞达液压、荣华汽修、腾越生态环保等7家利用联合区域空置厂房,合计利用面积达7万平方米,年增加产值约3亿元。引导__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利用闲置土地新建生产厂房29万余平方米,达产后预计年新增产值13亿元。推进应建未建项目1宗,目前__物流仓储项目顺利进场施工。__新安东集团将闲置厂房打造成一个产业孵化器——“__绿色橡胶智造园”,园区全部启用后,年产值将至少达到8亿元。同时,摸排辖区亩产低于10万元税收的“低产田”底数,倒闭企业通过增加投入、科技创新等措施,提升企业产品档次和科技含量,今年预计有__铸造等10家亩产税收低于10万元企业能够实现脱贫,超额完成5家的任务。

篇10

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五年来,*始终坚持“工业兴镇、工业强镇、工业富镇”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条主线,以高点定位提升发展质量,以务实态度引领发展速度。*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28亿元。经济总量从*年的20.5亿元,上升到*年的78亿元。工企业总产值从28.5亿元,上升到70.69亿元;农业总产值从1.7亿元,上升到3.1亿元;三产服务业增加值以15%的速度逐年递增,到*年底达到4.1亿元。财政收入从2897万元,增加到1.1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从7653元,提高到12556元。镇内储蓄达到13.73亿元,农民人均享有60平方米的居住面积,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13.8辆。

——工业经济得到新提高。五年来,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规模不断扩张。不锈钢标准件、五金等制造业逐渐扩大,传统纺织印染、服装绣花业大力提升,三元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建筑桥梁业进一步做强,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全镇已形成规模以上企业43家,总资产超过40亿元。涌现出了三元控股集团、浙江宝盛建设集团两家全国民企500强、区百强企业和荣利布业、蓝天鹤舞、*建筑、炬日家具等10家强企业以及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三元控股集团五年累计上缴税金1.88亿元,为全镇经济挑了*。五年来,全镇亿元企业从*年的2家增加到*年的13家,累计技改投入18.49亿元,引进内外资企业8家,引进资金3.65亿元。目前有省级名牌产品1只,新产品3只;市区级技术中心3个,名牌产品3只;国家专利13项。

——现代农业取得新进展。五年来,在坚持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鼓励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形成了蔬菜、水产、花卉苗木、家禽畜牧等四大主导产业。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1万亩,占全镇面积的31%。相继涌现出了3家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和2家专业合作组织。全镇农业注册商标已有9只,申报国家级绿色食品12只,建立了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共投入4000万元完成35000亩标准农田的建设任务,投资2000万元完成了40000米河道砌石护岸。

——三产服务业呈现新局面。五年来,*将三产服务业的发展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抓住了城镇开发建设的有利时机,制定出台相关产业发展激励政策,不断深化第三产业运作机制,积极提升产业层次。金融、商贸、通讯、中介等项目不断引进,1.8万平方米的东景苑顺利建成并成功开盘,新一轮三产开发的土地收储等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同时,积极构建消费安全体系,规范经营秩序,有效推进了农村“放心示范商店”工程,形成了以大中型超市、连锁店、农村放心示范店为核心的现代流通网,农村安全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二、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五年来,坚持以规划为先导、以投入为重点、以建设为关键、以管理为保障,坚持镇村联动,多管齐下,有序推进,城镇框架逐年拉大,村庄建设逐年推进,镇村面貌不断改观。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争取资金共计6亿元左右,先后建成了伟老线、梅林大道、红十五线等省、区级重点工程。为了接轨大交通,积极推进康庄工程,新建了幸福直桥、文化路桥等桥梁工程,形成了东党党线、西琉新线、北红十五线、南镇南路、中梅林大道、伟老线、文化路、镇中路的交通网络大骨架,*已由历史上的交通末梢变成了今天的交通枢纽。我们编制完成了生态镇建设规划,印染行业整治工作卓有成效,基本达到上级要求。全镇自来水进村率达100%,入户率达95%以上。

——城镇建设不断完善。及时编制了*中长期城镇总体规划,按照以梅林大道、文化路为轴线,“一心、两翼、三区”的发展思路,细化城镇发展总体规划的阶段性建设项目,积极筹集6374万元建设了文化路、镇中路、园区路和镇南路等长达32.8公里的城镇主干道路,形成了“一纵三横”的城镇道路框架。建成区面积由0.6平方公里增加到1.6平方公里。绿化、亮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基本形成配套。城镇外延逐渐扩展,人口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

——村庄建设稳步推进。全面实施了以“四新一强”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竞赛活动。土地承包责任制日趋完善,第二次农业普查等工作顺利推进,村务公开等各项民主管理制度有效落实。我们相继布局了20个新农居建设点,先后建成了两户联建420户。有5个村通过农村整治村验收,梅东村、永乐村分别成功创建*市园林绿化村、萧山区生态村、农村示范村。规范农村建房管理秩序,拆除各类违章建筑面积24500平方米。开展洁美家园等一系列环境整治活动,17个村庄内道路硬化率达60%以上,村庄面貌日新月异。

三、和谐社会扎实创建,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五年来,扎实推进和谐*建设,政府每年通过办实事来集中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广泛开展了公民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实施各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五年来,投资5056万元的“两中合一”工程顺利竣工并交付使用,“一所初中,两所小学”的布局基本形成,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教学质量明显提升,我镇被命名为浙江省教育强镇。投资573万元,建成了镇文化中心,群众性文体活动深入开展,并顺利通过省“东海文化明珠工程”的考核验收。投入1000余万元,开展了以拆除露天粪缸、棚厕为主要内容的户厕改造工作,目前,全镇使用三格式卫生户厕达10502户,三格式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80.83%,全镇已建垃圾箱1093只,在*年获*市卫生镇称号的基础上,*年顺利通过浙江省卫生镇验收。五年中,我们成功抗击了非典、禽流感等疫情。先后组织17768名农民参加免费健康体检,完成了传关医院项目选址等前期工作。

——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构建。五年来,积极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放低保金额242.8万元,发放慰问金和补助款226万元。筹资80多万元资助43户住房困难户建、改、修房面积达1600平方米。投资275万元新建、扩建敬老院。全面取消农业税,深入开展“帮扶结对”献爱心活动,积极实施教育资助券制度,累计发放20.7万元,并从*年开始免收义务教育阶段杂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向全镇2995名7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生活补助金达124万元。全镇已有5915名职工进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安全网。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逐年扩大,到*参保率达到95%以上。为保障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建立了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已办理失地农民农转非养老保险1345人,共培训失地农民669人,使485名失业和征地农转非人员实现了就业。

——平安*创建有效开展。五年来,围绕打造“平安*”这一目标,组建了派出所、巡防大队、综治工作中心,推进综治进村(社区),进企业,构筑严密的“打、防、控”体系,减少刑事案件的发案率。积极发挥、司法调解作用,努力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我镇司法所通过浙江省示范司法所验收。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五年来无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认真贯彻落实“三大国策”,加大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的工作力度,严格落实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计划生育符合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严格执行《义务兵役法》,五年共向部队输送优质兵员117名。认真落实宗教政策,宗教工作稳定有序。工、青、妇、老龄、关心下一代、广播电视事业等健康发展。

四、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五年来,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通过提升政府工作人员素质和强化制度管理,引导机关干部认清新形势,接受新事物,提升新观念,创出新思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打造“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

——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深化。认真执行上届人代会的各项决议,依法自觉接受代表监督,认真办理和落实代表的议案、建议和意见。五年来,共办理代表议案、建议67件,办结率达到100%,各项实事工程得到有效落实。顺利完成行政村规模调整和换届选举工作,行政村由20个减少到17个。“四五”普法教育工作圆满完成,群众法制观念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