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专题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8: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专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发展专题

篇1

二、知能构建

区域经济发展就是人类利用某一区域的地理条件,动态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围绕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才能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农业发展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同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分支。农业生产为工业、城市提供农副产品等生产、生活的资料,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就业、规模、资金和市场等方面做出贡献,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如图1)。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明确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如图2)。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如图3)。

三、图表剖析

1.根据区域内部地理分异合理布局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要求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如何对某区域的农业生产进行布局或判断农业布局是否合理,分析思路可归纳如下:①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该地区气候类型,了解该地区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是进行农业合理布局的基础,如湿润、半湿润地区可发展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发展灌溉农业和畜牧业;②根据等高线的特征或其它信息判断该地区地形类型,进而判断农业生产的类型,如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牧业;③综合考虑该地区社会经济条件,如劳动力、交通、市场等方面,从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和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的类型,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系统,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应用“演变”思想分析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阶段性特征

工业化与城市化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当中,具有阶段性的发展规律。现阶段高中地理教材阐述的仅是工业社会阶段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推动过程,而忽视了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二者的关系与发展变化规律。将人类活动的阶段划分为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社会阶段,在每一个人类社会发展阶段,都伴随着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城市化进程的变化(如表2)。

在人发展的历史阶段,产值和就业的比率会产生由第一产业为主体产业转向以第二产业为主体产业,再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体产业的结构性转换。产业结构沿着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服务业的方向依次升级。生产集约化程度沿着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等几个阶段依次演进。用“演变”的思想有利于理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提供契机(产业转移)、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和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两个发展阶段和在产业升级中面临来自长江三角洲地区崛起的挑战以及提出的调整和治理的措施等内容。

3.结合我国区域城市化典型模式建构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我国区域城市化主要有四种典型模式(如图4),通过分析其差异拓展学生视野,并对我国区域城市化的概况有整体认识,总结出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如图5)。

四、技巧点拨

1.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思路

首先,运用区位理论对其发展的地理条件进行分析,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地理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以致影响到区域经济的特点、布局和发展方向;其次,总结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在案例分析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如图6)。

2.采用比较、迁移方法进行变式探究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最早的地区,长江三角洲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为了加深理解与掌握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及培养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可以收集长江三角洲的材料,采用比较的方法对其进行变式探究(如表3)。同理,深刻认识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存在问题,也可将我国东北地区的商品谷物农业与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进行对比分析。

五、典题精练

(2016年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 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 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图7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3)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

问题①: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问题②: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篇2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这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由“快”字当头到“好”字为先,全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深刻反映了我们党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升华,使我们对新阶段发展规律的把握更加全面,指导发展的方针更加符合实际,破解发展难题的途径更加明确。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一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的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认识的深化,顺应了时代要求,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实现“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解决影响又好又快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要求。主要是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自主创新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为科学发展提供制度基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深化体制改革,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抓好这两个重点,也就抓住了全部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我们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切实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取得重大进展。

篇3

自上世纪80年代以降,经济增长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战略指标。在此观念背景之下,政府的主要任务极易被狭隘地理解为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又被进一步简化为GDP的增长。这种“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思路是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原因,但其暴露出来的弊端同样显而易见。

过去的25年,中国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8%的世界奇迹,但与此同时,在社会、环境、资源等许多方面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目前,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国,在谷类、肉类、煤矿、钢铁与石油等五大基本物资消费上,中国仅石油一项落后,其余皆超越美国。

资源限制之外,中国还面临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来自国务院相关部委的数字显示:目前中国七大水系中百分之七十五的水资源受到污染,全国有一半城市空气品质不佳,近三分之二居民生活受到影响;中国土地的沙漠化在持续发展中。

自然环境和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人口数量远远超过土地承载力,同时资源极度短缺、环境容量极度狭小的情况下,如果中国仍然片面的强调经济增长,不仅会给自然资源造成极大的压力,也将令环境面临更大的挑战,其灾难性的后果将是广泛而深远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单纯强调经济增长而忽略增长成果的社会分配,将会导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一方面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城乡差距、地区发展差距持续扩大,就业难,贫富差距日趋严重,这是我们一直在极力避免出现的局面。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经济发展方式也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现实清楚地表明,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相应的经济发展,相反,它在某种意义上遮蔽甚至偏离了发展的根本目的。在此背景之下,总书记有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就显得及时而且意义深远。

增长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增长只显现为GDP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它具有物本性、片面性、短视性、极端功利性等的特点;发展则包括经济增长和教育、科技、文化、政治、环境、资源等多种因素在内的经济社会进步过程,其所指向的价值目标是以人为核心的。

英国经济学家P・伊金斯曾严肃批评了以增长为纲的经济学,认为它是“资源错置的政治经济学”。他认为,以增长为纲首先混淆了目的和手段。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人类福利,经济增长只是这一目的实现途径之一。他进而认为,把增长等同于福利的做法,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增长什么?为谁增长?增长伴随什么样的副作用?某种增长可能对一部分人是有益的,而对另一部分人或许是一种浪费、污染或不公。

经济发展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双重改善,一旦人的主体性不复存在,经济发展也就失去了它的真正意义。对于中国而言,进入21世纪后主要的挑战并非进一步加速增长,而是确保增长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减少贫困现象,促进人类发展,不仅仅关注经济增长本身,更应该关注这一增长的目的,即满足十多亿人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文化需求。

篇4

关键词:实体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2-0001-031 产业转型和升级是一个坚实的实体经济的关键

真正的经济是社会财富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处理经济风险的坚实基础,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载体。整个工业革命的力量起伏,都伴随着实体经济的繁荣和衰退。2008年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再次警告世人,返回到实体经济需要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任何时候不能忽视、不能懈怠。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进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面临着严峻和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面对经济衰退、上涨的价格困境、国内需求疲软、外部需求出现裂纹等现实问题,公司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扩大以提高为重点的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直接推动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虚拟经济派生出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过度发展会导致实体经济“走出去”的效果,影响实体经济的

发展。

由于我国人口红利减弱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竞争格局已经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巨大的挑战。制造业的利润,小型和中小型企业差,大量的经济实体,企业的管理环境,停止扩大再生产,产业资本到金融资本,金融业的利润吞噬工业利润,在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促进转型升级,增加实体经济利润,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国家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经济风险。

真正的经济发展不是短暂的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战略,应根据当前经济的稳步增长,注重增加发展的后劲和结构调整,改造和升级经济组合,不走老路,提前做好准备。只有加快转型和产业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鼓励勤劳的企业家,努力营造行业丰富的社会氛围,以促进劳动力的优势,以人才、技术和资本的综合优势,从根本上扭转当前实体经济的衰退,巩固和进一步扩大实体经济。各级政府应当公布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为实体经济发展铺平道路。只要我们掌握实体经济坚实的基础,我们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而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

2 新兴产业和增量调整带动转型和升级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全球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经验看,产业转型和升级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新技术、新发明和新的工业体系的创新,以改变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二是通过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生产工艺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我国的传统产业涉及工业领域,在短期内很难迅速实现其全面的技术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几乎在同一起跑线,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来改变中国的工业和技术结构,使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

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市场需求前景大,具有能耗低、促进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是提高经济发展潜力的必然选择,也是有效应对国际经济的复杂形势,构建在国际竞争中的新优势,抓住发展的战略举措。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将重点放在技术创新和研发上,在技术上实现产业化,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防止走引进、落后,再引进低端的制造业道路;大型商业的发展要加强成本效益分析,利用一些重要的应用技术建立完整的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评估。应注意新兴产业技术的市场风险,制定鼓励的政策,将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拓市场,通过法律、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市场准入和其他措施推广使用新技术。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要被淘汰,它们不仅是发展实体经济的基础和实力的重要支柱,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力源,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土壤。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虽然传统产业正面临着调整,但仍然是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路线比较清晰,有更多的经验可供参考,也符合发展的方向模式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因此,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传统产业也更加努力地工作。引导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应该是在严格意义上的产业政策指导下,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促进、推动其兼并重组和产业地位合理化。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应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力、石化、冶金、建材、纺织、印刷、印染等重点行业信息技术升级,利用制度、组织、产品、技术和其他方面的传统业务再造的综合优势,推进传统企业空间扩张和布局调整,并利用企业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促进传统产业的强劲发展。

传统服务业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它不仅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动力。从传统产业来看,新兴产业缺乏发展的技术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改造和促进传统产业的生产工艺、产业形态、产品性能,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增值制造业发展,传统产业向高端的新兴产业进军,可能会促进更好更快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只有当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和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向相同,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才有推动作用。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努力实现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

篇5

当前,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受土地资源紧缺、经营成本攀升、环境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部分产业急需向外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并逐渐呈现出大规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充分依托本地优势资源,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是推动__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依托矿产资源,对接梯度转移。__县矿产资源蕴藏量比较丰富,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铁、煤、钨、锡、铜、钽铌、花岗石等26种。将这些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产业,既合理利用了资源,又增加了财政收入,也维护了开采秩序,是促进经济裂变的便捷途径。一方面,要做大钨、锡、钽铌业。__钽铌矿居亚洲第二,钨、锡矿居全国第一。要与湖南有色控股集团进一步加强联系,增强合作,争取支持,加快钨、锡、钽铌资源开发力度,积极引导企业由单一采掘向精深加工转变,争取实现1年5000万元、3年1个亿的税收。另一方面,要做强花岗岩业。全县已探明花岗岩储量31288.63万立方米,年开采量达1万立方米,且分布集中,岩质上等,发展前景良好。要抓住沿海石材和老石材基地资源缺乏,源头向内地转移的机遇,以东山石材工业园为基地,着力引进一批大型石材加工企业入园,分段开采,全面开发,力争实现年产值4亿元,税收5000万元。

二、依托林业林地资源,对接梯度转移。__县土地总面积376万亩,其中林业用地259万亩,占69%,是湖南省70个重点林区县之一。根据“两型社会”建设的各项要求,广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整合林地资源,打造林业优势,将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一是深化改革强林业。要制定详细方案,加快国有森工企业单位改制步伐,把“死”资产盘“活”,变“不动”资产为“可用”资源,使现有林木、林地资源得以有效利用。二是用足政策显活力。抓住国家实行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机遇,吃透文件精神,采取有效手段,鼓励各种社会主体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等形式参与林木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规范流转市场秩序,充分发挥经营者的积极性和林地的整体效能。三是培育品牌创效益。着重考虑资源承载能力和加工原料来源,提高准入门槛,逐步淘汰生产规模小、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重、经济效益低的加工厂点,培育一批市场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林木加工企业,创品牌、做特色、出效益,力争3—5年内引进几个大企业,实现税收3000万元以上。

三、依托低成本的环境资源,对接梯度转移。承接产业转移,优势资源是基础,环境资源是保障,低成本的环境资源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一是融资低成本。引导银信部门强化发展意识,优化信息流程,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水平。降低贷款门槛,开辟信贷支持“绿色通道”,让想创业的人有款贷,让贷到款的人有发展,让会放贷的人不吃亏,全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二是行政审批低成本。要克服“山大王”思想,力戒“本位至上”观念,创新服务方式,切实提高政府部门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各类项目审批力争做到外地不能办的__可以办,外地不敢办的__大胆办,外地很难办的__容易办。三是使用土地、劳动力、水、电、交通等资源低成本。东部沿海地区急需转移产业对承接地的经营成本比较看重,这也是他们选择转移的内在动力。__的土地、劳动力、水电价格较低,随着“3211”大交通框架的逐步形成,交通优势也日趋明显。要充分利用这些先天优势,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有效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创造性地引凤入巢,大力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篇6

关键词:新兴经济体; 金砖四国; 七国集团; 绿色经济

中图分类号:F112

全球经济格局是指各国间经济实力对比和经济影响强弱的一种结构性体系和势能状态。当今时代,全球经济格局最显著的变化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日益崛起,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发达国家要走出金融危机也越来越依赖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需求,而拥有庞大人口的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正在重塑人类经济版图,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性事件。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要求必须转变传统工业社会的发展模式,向着绿色化方向转型,人类社会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新兴经济体已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发动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和政治中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所谓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大量兴起。2001年,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奥尼尔首次提出“金砖四国”概念,囊括了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由于这些国家的首字母组成与英文中的砖块(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2006年,高盛公司的奥尼尔等人又创造“新钻11国”(Next-11,简称N-11)概念,包括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韩国、越南、土耳其、菲律宾、埃及、巴基斯坦、伊朗和孟加拉11个国家,认为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潜力上仅次于“金砖四国”,不仅目前在经济发展上有良好表现,其前景也一片光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进一步验证了高盛公司预言的正确性。

肇始于2007年的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在发达经济体的中心地带美国爆发,席卷全球。首先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进而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美国、日本、尤其是欧洲国家经济低迷,多数国家深陷债务危机不能自拔。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长已经更换了发动机,新兴市场经济体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在危机中的“双速复苏”到目前的“双速增长”以及未来很可能的“双速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全球经济的格局。

事实上,新世纪以来,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情况显著好于发达经济体。其中,“金砖四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普遍高于七国集团国家3~6个百分点,一般地,前者是后者的2~4倍(见表1)。图1则显示,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等和低收入国家增长速度开始快于高收入经济体,摆脱了此前两者在经济速度上孰快孰慢的不确定性。进入本世纪以来,中等和低收入国家经济增长不仅快于发达经济体,而且这种速度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主要是中等收入国家(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发挥着显著的影响作用,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普遍快于低收入国家1~2个百分点。

表2显示,在2000年之前,高收入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80%左右,2000-2005年其贡献率仍超过70%。此后,高收入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呈下降趋势,金融危机后,高收入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下降。其中,2009年贡献率一度下降到-85%。与此同时,中等和低等收入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2000年及以前贡献率仅为20%左右,2000-2005年贡献率接近30%,2006、2007年贡献率超过40%,2008年及以后贡献率达到50%左右(因全球经济衰退,2009年除外),2010年甚至一度超过60%。在不同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生根本性转变过程中,七国集团对发达国家的变化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金砖四国对中等和低收入国家的变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全球经济重心正从发达经济体向新兴经济体偏转,新兴经济体的工业化是人类社会正经历的世界性历史事件

表3显示,在2007年之前,新兴市场国家能够挤入前十的国家不超过2个,2008年挤入前十的新兴市场国家增至3个,2011年挤入前十的新兴市场国家进一步增加到4个。并且,新兴市场国家在位次排名上也逐步靠前,改变了此前发达国家垄断排名前几名的状况。2010年以来,中国取代日本,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巴西也改变了在前十排末尾的情况,2008年之后位次排名不断靠前,2011年巴西超过英国,排名居世界第六。

七国集团(G7)是发达经济体的主要代表,金砖四国(BRICs)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主要代表,这两个集团占世界GDP比重的变化最能感受到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图2反映了这两个集团的变化趋势,1980年七国集团占世界经济总量约为2/3,2011年其所占份额下降到不足世界的1/2。相反,尽管金砖四国所占份额一直较小,但其占世界比重呈直线式上升,2000年仅为8%,2009年却已达到15.9%,不到10年的时间占世界比重翻了一番,2011年金砖四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已经达到19.3%。

高盛公司的一份报告显示,2005年“金砖四国”与“新钻11国”的GDP总值只相当于七国集团(美日德英法意加)的1/4(应该是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结果,如果按照当时汇率计算,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1/6);但至2035年,它们将会后来居上,全面超过七国集团经济总量;到2050年,世界经济大国的排序是中国、印度、日本、巴西、墨西哥和俄罗斯。其中,中国在2041年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印度在2032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巴西将于2025年取代意大利的经济位置,并于2031年超越法国;俄罗斯将于2027年超过英国,2028年超越德国。另外,“新钻11国”的GDP总值将激增11倍,达到相当于一个美国或4个日本的规模。如果这些预言都变成了现实,可以推断,全球经济格局将被重塑,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博弈中将获胜最多。

今天,全球总人口接近70亿人,但时至今日,全球已实现工业化国家的总人口也仅为13亿左右;而目前正在进行工业化国家中仅中国和印度两国的人口就接近26亿人,是目前已实现工业化国家人口总和的两倍。此外,还有巴西、印尼、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墨西哥、孟加拉国都是人口过亿的国家,也正在进行工业化。①这么大规模的人口同时处于工业化进程中,这是人类社会所从来没有过的历史性事件。

从中国、印度、巴西等国正在进行的工业化进程来看,这些国家工业化是“压缩式”的工业化,将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50~100年)完成发达国家200~300年走过的工业化路程。庞大的人口规模正在快速推进工业化,对全球气候、能源、资源、环境、治理等各方面造成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同时也对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科技进步、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三、全球经济必须转型发展,绿色经济或许是人类唯一选择

在传统的工业文明和经济模式下,人类活动已经给地球母亲产生了极其严重的环境问题,并且这种趋势仍在蔓延。据统计,近年来人类每年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超过2亿吨,排放温室气体超过30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超过1000亿吨各种生产和生活废水,大大超过自然界的自我净化能力,而且随着工业化不断深入,累积性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不可否认,现在生态系统破坏、生物物种灭绝、荒漠化、大气污染和酸雨、河流和海洋污染、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极端气候事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机构(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在对95个国家进行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过去50年来,人口增加使得人类赖以生活的2/3的生态系统,包括空气和水源受到污染和过度开发。报告指出,过去50年来,人类为了取得食物、净水、木材、纤维和燃料,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速度比以往任何一个年代都要来得快,破坏面也比任何一个年代来得广,这使得生物的多样性承受着无法扭转的损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观测显示,南极臭氧空洞平均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英里,比整个北美洲的面积还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一份报告指出,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海洋中“死亡区”数量和面积一直在扩大,1994年全球海洋共有149个“死亡区”,但2006年“死亡区”已多达200个,增长了34%。

如果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继续沿着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化道路前进,那么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压力是难以想象的。有研究表明,2008年占世界总人口14%的25个发达国家消费了全球41%的一次能源、43%的铜、42%的铝以及29%的钢;发展中国家人均消费一次能源、钢、铜和铝仅为发达国家人均消费量的24%、40%、21%和21%。②发达国家以如此少的人口比例,消费如此多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如果发展中国家继续沿着发达国家工业化老路走下去,恐怕需要几个地球才能满足人类工业化对巨量的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需求。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发达国家在其推进工业化历史过程中,因其规模较小,加上其拥有的技术优势、军事优势等,可以很大程度将其工业化的“外部性”转嫁出去。比如,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包括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碳排放)由全球承担,而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源、能源等从世界其他国家“掠夺”或不平等贸易而来。相反,当今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再也不能“外部化”其工业化的负面效应,而必须“内部化”,出路只有一条,就是转变传统工业社会的增长模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的绿色转型。

2011年,联合国环境署在其的《迈向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的各种途径》中,将绿色经济定义为“可促成提高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同时显著降低环境风险和生态稀缺的经济”。“绿色经济”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环境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David Pearce)在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的蓝图》中提出,主张从社会及其生态条件出发,建立一种“可承受的经济”,并提出将有害环境和耗竭资源的活动代价纳入国家经济平衡表中。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以生态环境容量、资源承载能力为前提,旨在于实现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生活质量持续提高和经济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由于绿色经济概念比较宽泛,不同学科背景对绿色经济理解有所不同:生态学家强调绿色经济不能破坏自然生态系统,要保持生物多样性;环境学家强调绿色经济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其实现途径重点在污染的末端治理;资源领域专家强调绿色经济要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脱钩,其实现途径重点在于从生产端提高资源生产率;能源专家强调绿色经济要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开发新能源;经济学家强调绿色经济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社会学家则将社会包容性引入绿色经济的理念中,等等。目前,在国际上逐渐达成的共识是,不宜把“绿色经济”看成是某种状态或是某个终点,而应把它看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法或者一个过程。

从历史角度看,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文明形态,所对应的经济形态分别是采集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原始文明的特点是简单、淳朴,对自然不构成伤害。农业文明的特点是勤勉但具有依赖性,靠天吃饭,随遇而安。农业文明有时也会对自然造成一些伤害,但由于程度较轻,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修复。工业文明的特点是进取,但具有掠夺性。伴随科技革命而来的工业文明虽然在很短暂的时间里就迅速建立起了现代化的工业体系,但人口剧增,自然资源总量锐减,环境污染日重等问题时时困扰着人类。工业文明表现为钢筋水泥,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无止境的索取,人们称这种文明为“灰色文明”。它人为地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处于尖锐对立的局面,破坏和牺牲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是由于工业文明对自然带来了伤害、损害、破坏,许多方面已经难以修复,因而必须倡导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对应的是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经济,是在扬弃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环境舒适性”经济。这种对舒适性的环境需要实质上体现为一种人们在满足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基础上的更高级的生态需要,它既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又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注释:

①这些国家全部是“金砖四国”或“新钻十一国”的成员。

②“全球能源与重要矿产资源需求重心向亚洲转移”,《科学时报》2011年1月30日。

参考文献:

[1]千年生态系统评估.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集[M].赵士洞,等,译.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2]易蓉蓉.全球能源与重要矿产资源需求重心向亚洲转移—— 访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安建[N].科学时报,2011-01-30.

[3]郭朝先,张其仔,白玫,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升级与空间布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M. Ayhan Kose, Eswar S.Prasad.新兴市场:全球金融风暴下的弹性与增长[M].田慧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

[5]吉姆·奥尼尔.高盛眼中的世界[M].中译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6]郭朝先.发展绿色经济需要处理好几大关系[J].经济视野,2013,(1).

[7]哈继铭. 2013全球经济展望与中国的政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3,(15).

篇7

【关键词】经济转型期 职业教育 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178-02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社会转型是指社会从一种类型向另一种类型转变的过程。中国社会学者对于社会转型的理解可分三个方面:体制转型、社会结构变动和社会形态变迁。社会转型从本质上讲应该是社会结构的整体变迁,这种变迁包括很多层面: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转型等。社会学者认为中国经济转型期大致是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起点,从那时起,正是基于对市场经济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更优的判断局势下,选择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转轨的目标。

中国学者从当前的社会实际出发,认为社会转型期的主要标志是“中国社会正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正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化,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化,正从同质单一性社会向异质多样性社会转化。”在此过程中,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什么,怎样适应社会的转型,怎样才能有效发挥其在社会经济中的有效性,怎样提高其自身的吸引力,是一个迫在眉睫需要探讨的现实问题。

在社会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不仅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缓解就业压力,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作为与经济联系最直接和最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必定会受其影响,主要包括职业教育发展的适应性、有效性、吸引力、体系建设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 职业教育适应性问题

职业教育对社会具有适应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社会经济转型带来产业、行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这对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提出要求。在适应性问题上,职业院校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度不高

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之间,尤其是与产业结构之间并未形成一种良性的相适应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产学研合作在职业院校中作用的发挥。产业调整包括产业合理化和高级化,相应地,人力资源也应随之实现合理化和高级化,也就是对人才培养的结构进行调整,具体到职业院校就是在专业结构的设置上进行调整。学校的发展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其专业设置须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走“立足地方、依托地方和服务地方”之路,主动适应地方经济与人才结构调整的要求,通过科学预测和论证来设置专业,才能更好地争取地方支持。而目前不少院校专业结构的调整与新的产业集群形成不断壮大、产业链逐渐延伸等特点不相适应。

2.人才培养数量、质量与企业需求的适应度不高

人才培养数量、质量应与企业的需求密切相关。现在有些职业院校不了解企业的价值链和价值趋向,不清楚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学校与企业联系存在一定程度的虚化和形式化现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用人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培养的学生专业不对口,通过2~3年的学习,毕业出来不能学以致用。除了一些品牌企业,更多企业对职业院校一无所知,用人标准等信息更多靠行业协会、教科院等机构来传递。久而久之,学校抱怨企业不热心,企业埋怨学校不主动,校企合作不能“遍地开花”。

二 职业教育有效性问题

长期以来,因学校作为事业单位的公益性质使然,很少谈论效率和效益。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职业教育发展的模式也应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职业院校应注重人才培养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所谓职业教育有效性,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对受教育者全面发展需要及社会发展要求的满足程度。职业教育有效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指向职业教育效率本身的有效性;指向职业教育效果的有效性;指向职业教育过程方式方法的有效性,这里主要指职业院校教学的有效性。

从生存阶段进入发展阶段,社会成员温饱问题等基本需求得到解决,私人物品短缺已成为历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原来的成长型需要过渡到对教育的需求。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在经济的推动上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部分学校由于在教学目标定位、教学观念、教学质量等方面存在着错位和越位现象,职业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仍然不高。

1.教学目标定位有失偏颇

在目标定位上,部分学校存在偏差,仍然以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体系为主,以学科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与普通学历教育雷同,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无精湛和熟练的技术,又缺乏职业竞争力,在后续的职业生涯和个人潜能的挖掘上较困难。

2.教学观念落后

在传统教学观的支配下,不少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观表现出诸多诟病:一是对教学价值缺乏全面的认识,忽视实践操作,以知识理论为价值中心。使学生不能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不具备应有的职业岗位能力。二是教学效率、教育效益等观念不强,一味强调学习时间和精力投入,忽视对教学手段、教学结构和教学设计等的反思和优化,一些职业院校还是依靠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引路人的重大使命,故其教学观念的落后陈旧限制了学生积极能动性的发挥,拖曳了教学变革的步伐。

3.教学质量不高

对教学中理论知识部分而言,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专业设置缺乏适应性及课程体系缺乏职业性等问题,教学内容与实习实训脱节、与企业用工需求脱节,学生的理论学习长期局限于旧概念、老知识,与社会劳动力市场发展实际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而对教学中实际操作部分而言,实践教学设备更新速度严重滞后于现代企业的生产设备升级速度,实训基地建设缺乏规范性、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三 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

1.职业教育社会声望不高,学生、家长不愿就读职业院校

社会学的大量调查数据显示,人们在选择职业时会考虑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因素,而人们对职业的集中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职业的吸引力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财产层的分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迅速。社会分层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是以教育促进社会分层和流动为前提的,人们渴望通过一定程度的教育进入一定的社会阶层,获得或改变某种职业以向更高的阶层流动。也就是说,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为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人获得某种职业的吸引力。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工人,越来越多的社会调查数据表明,当前各大阶层的收入差距在加大,产业工人的收入和社会地位都比较低,职业教育的社会声望不高。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受“学而优则仕”传统文化观念和国家高等教育政策对普通高等教育重心倾斜的影响,加之学历仍然是学生升学或就业的法宝和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基本标准,许多家长对职业院校“另眼相看”,认为职业教育低人一等,不如读高中上大学体面。由于职业院校招生制度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职业院校录取的学生成绩偏低,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院校的社会评价相对较低。有研究者指出很多学生选择职业学校并非出自志愿,他们对专业认同度不高、学习动机不强。

2.生源质量下降,从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长期以来,“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使很多学生家长认为上职业学校没有前途,是不得已的选择,与此对应的问题就是职业学校生源质量下降,毕业生从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0世纪末,职业学校分配制度实行全面改革。鉴于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职业学校也彻底改变了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坐等生源的局面。

一方面,社会上熟练掌握新技术的一线劳动者严重缺乏,俗称“技工荒”,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生源缺乏及培养的学生是否瞄准了产业发展方向也有很多疑问,供需似乎陷入了矛盾的怪圈。

3.高职毕业生回炉,教育资源严重浪费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更高,高等职业教育的竞争加剧,不少技校为了增加招生吸引力,这几年纷纷改成高等职业学院。可高职的课程设置缺乏职业教育特色,不少学生毕业后,还得去中职学校“回炉”才能找到工作,这是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四 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问题

职业教育在纵向上分为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准备教育、职业继续教育。关于职业教育体系问题,尽管许多学者各抒己见,但其观点主要集中在目前在职业启蒙教育重技能、轻意识,重单一技能、轻广泛职业探索;职业准备教育除初、中、高职层次外,缺乏本科、研究生层次的构建,不能使接受职业教育的人获得更高层次的学历文凭;职业继续教育体系缺乏;横向上普职沟通不够,学生缺乏多次选择的机会。狭义的职业教育体系属于从教育内部,且以职前教育为主来构建的体系。

可以看出,适应性和吸引力属于外部因素,主要是从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层面提出的,适应性侧重于职业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更倾向于被动层面,吸引力侧重于职业教育自身魅力,更倾向于主观层面;有效性和体系构建属于内部因素,有效性是指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需求的满足度,侧重于教学的有效性,体系构建也是有效性的主要方面。

就本人看来,研究从这四个方面来构建社会经济转型期的职业教育发展面临问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职业教育国际化方面探究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型人才的培养、国际办学理念确立等面临的问题;从职业教育现代化方面研究课程、装备、信息化等面临的问题,这样有助于研究的全面性。

参考文献

[1]刘祖云.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2]阴祥.转型期职业教育有效性的现状分析[J].职教通讯,2012(4):19

[3]欧阳芬、欧阳河.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讨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J].职教论坛,2010(12)

[4]谢红、吕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的构建――来自重庆的经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26

篇8

关键词:土地流转;集体经营;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632088

前言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改革是农民一种自由处置土地权利的象征,是农村农业发展带来的成果。这样的土地承包模式促进了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土地流转对我国农村的发展和对于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与集体经济的发展关系做简单的分析和概括。

1 土地流转与集体经济的相关概念

1.1 土地流转

农村的土地流转是指以前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或者是国家给予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在权利的主体上发生了变化和转移。这种转移能够对土地的规模化、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更好的促进农村的发展。土地流转是一种资源的配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形成一种规模化的土地经营之路。

1.2 集体经济

农村的集体经济是指农民按照一定的模式自愿组织起来的队伍,在生产过程中以集体的方式进行土地的作业、劳动的付出、资金和人力的合作经营模式,按照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实现集体经济的发展

1.3 流转土地与集体经济的关系

农村土地的流转与集体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农村的土地流转为农村的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条件,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农村土地流转的支持。通过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土地流转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对于解决农村的三农问题有积极的效果。

2 农村土地流转与集体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2.1 农村土流流转是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土地,土地的集中发展能够给农村的集体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在我国一些南方的省市,通过土地流转进行招商引资,并且成绩效果突出,招商引资的项目一般为无公害农产品的种植和生产。这一举措给农村的集体经济带来了重要的发展良机。

2.2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集体经济的信用来源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小规模或者小块的土地经营对其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主要表现在税收方面的压力、生产资料的费用以及信用制度的缺失。我国的农村发展一直受限于技术和信息以及资金的缺乏,特别是缺少资金的支持。农村实行的家庭承包制度的规模不大,相对较小,这样在融资方面就缺少相应的信用度,导致融资困难的局面的出现。很多的银行不敢给农业贷款是因为其风险较大、没有完善的担保机制,这样农村的经济发展缺少了资金的支持,就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农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解决。农村为了解决融资难这个问题,就要把融资同农村现有的市场优势结合起来,通过农村土地的流转形成适度的规模经营,让农民在自己的土地经营模式上走产业化的道路,形成一种规模经济,这样对增加农村融资的信用度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银行的贷款也能顺利的进行。为农村的集体经济融资奠定信用基础。

2.3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能够顺应国家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

我国对于农村的发展是能够通过土地的流转实现农村产业化的规模适度经营,以此来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农民的增收也有利于保障国家在农业方面的政策的实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如果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集体经济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那么中国的土地流转政策也很难得到实施。国家的有关政策就不能够被落实。

我国支持农村的土地流转政策,但是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土地流转的部分是在农户之间没能够形成适度的规模经营,这样就不能达到农村产业化经营的目的,对突进我国的农业产业化作用不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发展农村的集体经济。先解决农村一部分人口的就业问题,加强土地的流转从而更好的加快适度规模经营的脚步。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就要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支持,以现代的机械化代替传统的人力劳动,发展现有的集体所有制。

2.4 土地流转的制度要渐行渐近

我国的地理环境差异比较大,全国各地的农村发展水平也不一致,贫富差距比较大,这就要求国家和农村立足于农村现实,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笼统的全部按照一个模式进行发展。土地的流转在不同的地区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甚至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作用也不同。为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而进行的土地流转制度要充分的考虑各地的发展状况,按照现有的客观规律办事、按照市场的需求和供给进行产业化的经营。不能够急于求成、盲目的进行土地的流转制度,要循序渐进的进行以免给农村的集体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要在保障农民的利益和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上进行土地流转。

3 总结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农村的集体经济的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农村的信用度,对于农民的集体经济增长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的增收都产生了积极效果。但是在运用这一产业化规模化的农业模式前要充分的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不能全盘皆使用同样模式,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走适合各地的发展之路。要充分的尊重农民的意愿,配合中央下达的有关政策对土地的流转制度进行推进。土地的流转制度代表着一种新的集体化发展模式,是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篇9

一、转变经营理念。保障信贷总量

立足现有规模,用足用好。对年初确立的信贷审批额度,要求各银行机构予以充分利用,及早投放、及早受益,尤其是对重点领域和关键行业的资金需求给予充分确保。

向上争取支持。扩大规模。根据当前很多大项目贷款的审批权限已收至省分行乃至总行的情况,鼓励各银行机构加强与上级行的沟通联系,利用良好的信用环境和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向上争取更多的信贷额度。2011年,全市各银行机构计划对中小企业新增贷款29.30亿元,实际完成48.08亿元。

加强市外信贷,引资入市。通过召开经济金融恳谈会、开展银企签约活动等,为市外银行与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搭建合作交流对接平台。2011年,11家市外银行在平湖共发放贷款超过40个亿,占全市全部融资总量的20%。

挖潜内部潜力,优化创新。倡导各银行机构注重加强金融产品创新,优化信贷结构,摆脱传统单一放贷经营理念,发展承兑汇票、银团贷款、委托贷款、担保贷款等方式,突破规模限制和束缚。

二、转变信贷投向,突出服务重点

突出对小企业的信贷服务。针对银监会已出台《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积极与各银行机构对接,督促其完善小企业信贷服务专营机制,简化小企业贷款审批流程,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2011年末。参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项活动的10家银行业机构,对2500家小微企业新增贷款51.64亿元,累放贷款172.83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突出对“三农”的信贷服务。发挥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优势,开展有针对性、特色性的农村金融服务。平湖工银村镇银行以“惠农、惠小、惠民”为服务宗旨,两年多来共发放各类贷款25亿多元,其中“三农”、“小企业”和“个人贷款”占比分别为40.1%、50.1%和9.8%,有力支持了县域经济发展。新当湖农村资金互助社,创新农村新型金融组织,面向种植业和养殖业等领域,全年累计发放贷款101户、1582万元,为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开辟了新途径。

突出对海洋经济的信贷服务。各金融机构落实《关于金融支持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把发展海洋经济的政策导向与平湖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结合起来,加大对平湖海洋临港产业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2010年以来,独山港区获得农发行总计5.88亿元的贷款,用于海河联运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

三、转变融资模式。拓展融资渠道

推进上市融资。坚持企业主体与政府引导、优化环境与健全机制、分类指导与梯度推进相结合,扶持企业上市,其中2011年景兴纸业顺利融资和定向增发13.3亿元。并力争莎普爱思、茉织华印务和鸿禧光伏的早日挂牌上市。

实行债券融资。抓住国家发展债券市场直接融资的契机,特别是支持保障性住房债券融资的政策要求。在前期发行15亿元城司债券基础上,启动了平湖城投二期公司债的发行工作。

引进战略投资。通过与各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接洽,引导机构与市内企业加强沟通,创造更多银企合作机会,助推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以来,全市仅鸿禧光伏、中亚神力、广轮新型建材三家企业共引进风投资金达49351万元。

争取保险资金。根据省金融办《关于征询保险资金投资项目的函》的相关要求,遴选申报总投资约67.28亿元投资项目,争取有更多资金投资平湖的保障性住房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海洋经济及配套产业集聚区建设项目等重大工程。

四、转变民资导向,健全金融组织

引进市外银行。加强对外金融合作与交流,在经营场所、房屋租金等方面实行政策优惠,争取市外商业银行来平湖设立分支机构。2009年以来,全市已引进工商银行村镇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银行金融机构;此外,绍兴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市外银行也有望相继在平湖落户。

发展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改革创新,激发民间资本活力,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在法律和政策允许范围内兴办各类新型金融机构。近年来,突出抓了康泰小额贷款公司增资扩股、安信小额贷款公司组建营运等工作,有效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

推进金融招商。围绕平湖“十二五”规划确立的“与沪同城”战略,深化金融接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工作。规范证券、期货、信托、创投、私募基金等财富管理机构、金融服务中介发展,增强了金融产业集聚效应。

完善担保体系。出台《小额创业担保贷款管理办法》、《“金土地”专项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召开中小企业融资产品推介会、经济金融合作发展恳谈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组建多种形式的融资担保公司,提高了担保整体实力。

五、转变监管思路,防范金融风险

强化金融监管能力。加强与金融监管机构配合,增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处置金融突发事件能力,加大预警监测分析和资金流向监督,尤其是关注中小企业的资金动态变化趋势,及时做好风险排查,防止企业(单位)资金链断裂,以保障金融安全和维护经济社会稳定。

篇10

关键词: 人力资本价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用机理

中图分类号:F2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2)02-0085-04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在几十年的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总结而提出的重要方针策略,是关系我国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与战略目标。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众多学者对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仅有较少文献将人力资本价值纳入这一主题。这意味着,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弄清楚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关系和作用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关系

(一)人力资本价值提升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人本价值向度的内在要求

人力资本价值提升的目标是综合运用各种人力资本价值管理措施开发人力资本,有效促进其智能、素质发挥至最佳水平,获得人力资本价值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内的“数量”的变化,更要注重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其鲜明特征在于:顾及可持续性,顾及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顾及人的全面发展等一系列社会需要。关键是实现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它要求体现发展的关联性、价值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不仅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而且重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及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要求是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核心和实质是由“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提高我国的“人类发展指数”。其它价值向度如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都是“以人为本”的反映和体现。这一战略工程,离不开实践主体价值的提升。研究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作用机理,其实就是寻找制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策措施的切入点。

(二)人力资本价值提升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动力和真正源泉

只有提升人力资本价值,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主动提高操作技能和劳动效率;才能积极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才能努力创新,直至作出重大发明创造。这样,才能大幅度增加产量,提高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大大促进生产力发展。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不仅对提高劳动边际生产率具有直接作用,而且能够更有效率地组合和应用各要素,促进物质资本生产率改善,减弱和抵消资本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结果将使既定资源下的社会生产尽可能向边界外移[1]。由于科技知识对于经济作用的积累效应,随着人力资本道德价值提升,这种外移速度将出现递增趋势。而且还将有助于重塑人的道德品格、精神素质,将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根本动力,提供资源支撑和智力依托。

(三)人力资本价值提升是增强综合国力包含了前面诸因子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当今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科技等综合国力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本的竞争,是人力资本价值高低的竞争。知识经济时代尤其如此。有学者对29个国家的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的25%应归功于教育;OECD成员国GDP的50%以上是以知识为基础形成的。知识经济是以知识技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其核心生产要素是知识技术、知识技术产品、知识资本。人力资本价值的提升,既可适应知识经济的内在要求,又是我国适应国际经济形势和全球的经济需求结构调整、提高抵御全球经济波动风险的必然要求和必经之路,同时也是我国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还是为了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各国综合实力较量当中抢占制高点、争夺世界经济权威的必然要求,又有助于我国在全球化的国际分工和市场竞争格局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成果、社会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作用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式

世界各国经济竞争力的强弱,主要不是由其物质资本、资源禀赋等差异决定,关键是取决于其人力资本价值状况。因此,可以说提升人力资本价值,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作用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式可以通过以下链条简约说明: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人力资本的智能提高科技进步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促进技术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首先表现为通过促进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来促进经济发展。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动力和紧迫任务,而以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为依托的技术进步因素是促进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存量是科技进步的载体,是决定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和条件。一个国家平均人力资本存量越高,其具有高技能的人才吸纳和吸收新技术的能力越强,自主创新能力也越强。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主要取决于其人力资本的价值水平。因为它直接影响和决定其经济的发展潜力、速度和质量。譬如:二战后的西德和日本,由于重视人力资本价值提升,造就了大批高价值的人力资本,促进了技术进步,弥补了当时物力财力的不足,其自主创新能力得以提高,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又如微软公司,虽然既无庞大职工队伍也无巨大厂房,更无广阔土地资本,但它拥有高价值的人力资本。每年的软件产品收益就达150亿美元。可见,价值水平高的人力资本,不仅有更多发明创造,促进技术进步,使生产要素发生质的变化,从而不断引发新的产业技术革命,而且是实现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深层基础。可以说,人力资本价值提升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发动机”。

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可以引导自主创新的合理方向,提供促进创新效率的精神生产力。我国是世界著名的“世界工厂”,然而,有数据显示,所谓“世界工厂”的我国,83%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和75%的电子产品出口均是由跨国公司完成的;其中出口美国的高科技产品中,90%以上是外资企业主导。“世界工厂”应该不仅仅是世界主要的制造和出口基地,应该要有领导世界制造业潮流的创新产品。按此标准,我国远不是“世界工厂”。 我国大量名牌仿制品充斥市场,而缺少自主创新品牌,说明我国的人力资本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的培养,目前,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已占领美国市场60%的份额。而我国企业需要的软件主要依赖进口,与印度相比,我国企业大都面临“有制造缺少利润,有引进鲜有创新”的尴尬。提升人力资本价值,意味人力资本的知识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而知识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增强其生产能力和有效劳动,提高其物质资本利用效率。而且,知识和科技对经济发展具有积累效应、乘数效应、扩散效应和辐射效应。因此,大力提升人力资本价值,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智能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

(二)人力资本价值提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表现为:一、二产业的产值相对下降,第三产业的产值则上升,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自然资源、物质条件、制度建设和科技进步等,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后的科技进步。随着世界产业发展对人力资本价值要求的提高,经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都非常重视高价值人力资本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加大人力资本存量(即提升人力资本静态价值)。如日本历来注重教育立国和人才至上,积极发展国民教育,增加人力投资,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技术立国”战略的实施,促使其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新加坡1965年已普及初等教育,其公共教育支出在政府财政支出中一直仅次于国防,并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递增。1960~1990年的30年中,GNP增长12.9倍,而其公共教育投资增长15.7倍,超过GNP增长2.8个百分点。人力资本投资的大量增加和人力资本积累的快速扩大,使新加坡的劳动生产率得到了稳定提高[2](1965~1990年平均GNP增长率高达6%以上),保证了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成为世界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

产业结构升级主要是指产业价值链的攀升,即指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的攀升。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把产业内部整个创造价值的活动分成若干环节,按这些环节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大小排序形成一条价值链,发现处在产业价值链两端的环节如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品牌与营销对创造产业价值的影响和贡献最大,称之为产业价值链高端,因而能掌握和控制这些环节就能获得持久的产业竞争优势,相反,产品的加工与装配、仓储与物流等环节对创造产业价值的影响和贡献较小,称之为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3]。而人力资本价值提升能够促进其智能、技能和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促进其掌握产业价值链高端产品的高精尖技术,促进其自创品牌和建立独立的营销网络。

(三)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智能资源和精神支撑

人类活动的最终归宿不在于价值,而在于价值的提升,否则就会既失去客体价值,又丢失了主体自我。实现社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和先决条件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则是指与现代科技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人的价值的普遍提升和全面发展,其实质是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知识、能力、素质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人力资本价值提升有助于人力资本认知能力的提高、思想道德观念的更新、行为方式的转变和其道德品格、精神本质的重塑,从而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智力资源和精神支撑。这是因为通过提升人力资本价值,人力资本的智能素质提高,认知能力增强,从而自觉地按客观规律办事。同时,智能素质不仅增长人的知识、学识、见识、能力,而且陶冶人的情操、促进道德完善,推动人力资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因此,提升人力资本价值,提高其智能素质,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先决条件。正如 “十五大”报告中所强调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四)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决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内涵丰富:一是表现为既重视经济的数量增长,更追求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能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文明的生产和消费,以高科技支持经济稳定增长;二是表现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是表现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和谐;四是表现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标。其丰富内涵可概括为:生态、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统一。三者能否统一取决于社会活动的主体及其决定因素――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价值。

大量事实表明,我国如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为:一是资源硬性约束。目前,我国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并且时空分布不均。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的600多个城市中已有400多个缺水,110个严重缺水。主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已从1990年的5%升至目前的50%以上。据有关预测,到2020年我国主要矿产品对外依存度分别为:石油从目前的41%发展到58%,铁从34%发展到52%,锰从31%发展到38%,铜从72%发展到82%,铅和锌从自给分别发展为52%和69%。短短三十几年时间,我国能源弹性系数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0.44迅速升至2009年的1.7,增长近4倍。二是环境约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在消耗大量资源的同时,污染物排放增多,给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三是市场约束。一般而言,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社会福利增加,经济发展成本也快速上升,其中占较大比重的是劳动力成本。宏观上看,21世纪以来,在生产总值构成中,劳动报酬已由之前不足50%提高到50%以上。市场约束条件下,如何在劳动力成本因素加速上升的同时有效降低综合生产成本和对物质性要素投入的过度依赖,提升人力资本价值无疑是十分有效的手段。资源、环境压力、市场约束使得低成本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这种方式把资源、环境、劳动力的成本压到不能再低的程度,致使资源、环境承受着巨大压力,不堪重负[4]。

在资源、环境、市场三大约束的条件下,可持续发展所能消耗的只能是高价值的人力资本,必须用人力资本的智能素质调节平衡上述三者的关系。而人力资本价值提升,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知和实践程度,化解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所引发的人与自然乃至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本的科技文化素质,化解过度依赖出口、压低劳动成本所引发的劳动与资本之间的矛盾,化解片面追求GDP增长所带来的社会矛盾;有助于增强人力资本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以及对生产、生活方式的控制能力;同时,有利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把“蛋糕”分好,既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有利于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进而有助于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有利条件,促进社会稳定。

三、提升人力资本价值,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树立科学的人力资本价值观,实施人力资本优先开发战略

一是树立人力资本价值提升的战略观念。把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来抓,根据我国的长期目标和发展战略把人力资本价值提升放到战略高度去规划,改善人力资本价值结构,提高人力资本价值层次,服从并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整体战略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二是树立人力资本价值运营观念。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合理投资、优化配置、充分使用人力资本放在首位,保证人力资本的持续积累,提高人力资本的投资、配置和使用效率。三是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具有不同专业智能的人力资本。要特别提升企业家和科技人力资本的社会地位。

(二)完善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适应的人力资本价值提升的管理机制

根据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关系、作用机理和作用方式,必须完善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本价值提升的管理机制,即人力资本投资机制、人力资本配置机制、人力资本使用机制、人力资本价值实现机制以及加强人力资本价值提升的软硬件设施建设管理。

(三)以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为依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大力提升人力资本的智能,推动技术进步;加快人力资本的价值积累和结构优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人力资本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人力资本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从制度构建和完善入手,包括完善自主创新的财税、法律、指导和评估制度;完善自主创新的投入资金运作制度;优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制度,构建鼓励自主创新的文化制度。

我们只有从理念上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本价值提升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优先发展,且从行动上完善相关的制度安排,才能实现人力资本价值从形成、配置到使用的机制联动,保障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取得实效,进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曾世宏. 产业约束效应与转型期中国经济长期发展[J]. 改革与战略,2007,(9):28-31.

[2]谈新敏. 关于人力资本和我国经济增长的思考[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99-105.

[3]迈克尔・波特著. 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4]李义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和途径[N].人民日报,2010-06-28:7.

[5]侯家麟,周寿春.略论价值工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财经,2007,(6):24-27.

[6]刘铱.广东省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邵阳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1):67-69.

[7]汤吉军,陈俊龙.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障碍与制度的创新[J].学海,2011,(2):97-101.

Human Value Enhance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Shift

HE Ju-lian1,2,LUO Neng-sheng1

(1.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Trade, Hunan University,Hunan Changsha 410079,China;

2.Business School,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Hunan Changsha 410081,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