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8 22:37: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 团队协作能力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2-0217-01
引言: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需要其拥有优异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素质拓展训练对于高校学生提高适应能力、改善心理素质、增强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具有显著作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素质拓展训练发挥的重要作用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突破传统的大学生教育思维和教学模式要求的全新学习理念,以身体为活动载体,以团队为组织形式,在设定的陌生情境或特定的情境下,以游戏为活动主体内容,全面性的提高W生的身体、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进而发展成为全面塑造学生个体和提高团体素质的一种体验性学习模式。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素质拓展训练的现状及应用效果
当前形势下,大学生素质教育拓展相关的研究项目较多,大学生素质拓展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1],分析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弊端问题,比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内容方面都过于理论化其次是素质拓展训练内容研究,基于素质拓展计划教育,将素质拓展教育延伸至学生的思想品格、就业能力等多个方面。
2.1 素质拓展教育提高个人乃至整体素质能力
素质拓展是一个较为广泛的学习概念,其在多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以及身心发展社会工作等方面。拓展训练大大的提高了大学生们的个人素质通过实践的体验和感悟领会训练精髓,从而目标性的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3]。通过相互学习与分享培养乐观的心态,提高沟通协作交流的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体能、沟通、心理、管理能力等整体素质的目标。
2.2 融入素质拓展训练,拓宽思政教学途径
素质拓展训练提高了大学生的个人素质,比如明显地促进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其中活动项目也激发了大学生的潜能,提升强化了个人心理素质,更容易得超越自我极限,更好地挖掘自己的潜能。跟随“生活即教育”这一理念,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思想政治教学途径,综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素质拓展训练为载体,创新性的开展思政教育,更好的拓宽思政教学途径[2]。
2.3 素质拓展训练提高集体归属感和凝聚力
素质拓展训练活动的的培训方式与传统的技能培训相比更容易让大学生们在参与中体验中培养坚强的意志,提高沟通交流的主动性,以及当团队完成既定任务时,更能让同学们感受到团队的归属力。因此,这种素质拓展培训方式正是大学生体验社会教育和教育目标的途径。与团队真诚的沟通合作,大幅度的增强了团队意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拓展训练从中更全面的助于大学生发挥自己特长的同时又与团队相互合作、学习与借鉴,感受共同努力朝向既定目标的成功带来的无穷乐趣。
三、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推广素质拓展教育的建议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于当代现实问题还不够关注,对于一些大学生所关注和热衷的新事物,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已难以解决学生心理以及思想上的困惑。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更偏向于课堂教学。然而在当代社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都尚未形成一个通力合作的局面,那么此刻就需要我们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教育来让大学生们更好的认识社会,以及更充分地发挥自身潜能。
3.1 思想政治教育所体现的问题
素质拓展训练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明显。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一直相对被动的接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得学生们普遍心理素质能力不足,不善与人沟通,面对困难很容易产生强大的挫败感。安逸和平的环境下成长环境,很少经历磨难,很难独立成功。很多时候,不善于与人沟通,不善于积极主动的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非常需要将适量的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弥补我们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从而使学生更健康的成长,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更快更好地使用社会。
3.2 提高对素质拓展训练的思想认识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当代形势下,教育方法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在思政教育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不仅促进了大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整体全面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有效性,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目前许多高校未开设素质拓展活动一方面是固始于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认为可以通过简单说教把思想贯彻在学生脑海里;另一方面是对素质拓展训练认识不够,把素质拓展教育等同于游戏化,忽略其对人的教育能力。对素质拓展训练教育方法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方面认知不足。
3.3 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素质拓展教育总体上是一种修炼课程,训练形式内容多样化。对于大学生,主要集中在心理素质训练方面,适当增加与心理素质相关的活动内容。也可增加室外拓展项目,以此来锻炼毅力,坚定意志及培养团队意识。大学生的拓展训练与社会企业训练方面内容相较起来也存在有所不同,引入拓展训练时应当主要考虑学生的思想特点来进行合适的内容安排,达到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四、结语
素质拓展训练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内容及形式的多样统一化,达到通力合作。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项目体验式学习的学习过程和途径以及参与素质拓展训练的感悟总结和提升才是我们在思政教育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初衷。在这个过程中让大学生们通过素质拓展训练与思政教育的内容相结合,懂得与人沟通合作重要性,每个人都能正确的认知自我,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 张志刚.东北大学本科生能力拓展训练开展现状的调查及分析[J].学周刊 2015.10
[2] 董亮.武汉高校拓展训练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篇2
大学生城市生存训练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途径。它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大课堂,选择一个陌生的城市,在老师“若即若离”的保护下,以小组为单位,考验学生的生存、求职能力,或自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考察活动,或进行集思想教育、耐挫训练、研究性学习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在陌生城市中迅速适应环境、独立生活并完成一项调研课题的综合素质。它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因此成为近年越来越多大学进行实践活动的一项内容。
但这一活动具体应如何组织?在整个活动中应抓好哪些方面问题?在总结近年来全国高校开展的大学生城市生存训练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若要使这一活动收到实效,以下五方面问题必须抓好。
确定组织、人员安排及相应职责
高校要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学工部领导、教师、就业处、相关系领导及辅导员,统筹安排,抓好落实。以系或班级为单位,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可分活动策划部、宣传外联部、权益保障部、纪律仲裁部等部门,各部门各司其职。领导小组和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负责拟订活动总方案,明确活动的目的、意义、过程、要求、训练项目、考察项目、评价标准,制定安全保障措施和安全预案,确定相关教师、工作人员的管理职责。划分活动小组(小组的人数以6人左右为宜,男女同学合理搭配),确定小组长,分组制定并讨论确定小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的制定包括:自写设计背景、自定达成目标、自拟可行性方案、自制活动章程、自分成员职责等。充分体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设计、自我约束能力,为学生创设个性发展空间,搭建自我发展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拟定训练项目
从大学生实际出发,城市生存训练项目一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适应社会,训练“基本生存”能力。要求学生在训练规定的时间内,不依靠亲朋好友,而完全靠自己的努力赚取生存金,自行解决吃、住、行问题。消费合理适度,记录全部消费金额,记入考察日记,提倡节俭。非特殊情况下,不乘出租车。学会判断、识别,增长社会经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尝试靠才智生存,学会合理的自我定位。大学生不能只靠体力活生存,要运用所学知识及特长寻找工作,从中检验自己在校的学习,发现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要了解自己、有自信,同时又不能好高骛远,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在找工作时放下大学生的架子,并能做很平常的事,同时积极主动与别人交流沟通、增进了解,获得认同,赢得别人的信任。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在高兴、失意时能够做到宠辱不惊,当单位给你一个起点时,自己要能把它发展起来,同时要有团队合作精神。
认识社会,升华自我。在实地考察、调查访谈、资料搜集中进行研究性学习,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有更深层的认识;在触摸历史、感受文化、走近名人的过程中,让外部世界和学生自我生命的存在状态相通,实施自我教育和道德内化,完成精神的自主升华和道德的自然发展;在集体中,遵守纪律,团结协作,帮助他人;在社会上,遵守公德,自律行为规范,学习社会交往,在一切公共场合做精神文明的模范。
制定活动要求
如学生所带生活费金额,通过什么方式求得生存,在什么情况下将被淘汰,是否允许中途退出,评选优胜小组的标准等。如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与沈阳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联合举办的首届暑期都市生存训练营活动,竞赛的主要规则是:每名队员只能拿20元钱作为基本生活费,在陌生的城市里生存10天;如果连续3天未找到工作且剩余资金不足以维持今后几天的生活,将被取消参赛资格;发现私带钱物者,给予警告一次,在综合评定中扣除相应的分数,再有违反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此外,为鼓励队员投资经营,组委会还制定了存款和贷款细则。比赛的最后阶段,两支小分队在长春会合,进行素质拓展训练,根据竞赛规则和评分标准,向冠军队颁发“素质拓展杯”,向优胜队员颁发“都市生存金卡”,“都市生存银卡”等奖项。
而华东理工大学2006年的生存训练提高了“含金量”,规定不允许学生只干体力活,要求参赛同学可根据城市及自己团队特点事先策划可行性方案,但不允许在出发前私自与当地企业或公司联系,更不允许通过私人关系在当地寻找工作,一经发现将取消其比赛资格。学生事先的策划方案的实践完成情况及社会影响力最终也会加入评分标准。
确定研究课题、列出考察项目
可以统一确定研究课题,也可由活动小组自拟研究课题。小组要自定研究计划、自聘指导教师,事先搜集资料并设计好调研考察的具体方案,然后在陌生城市边“吃苦”边调研,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成果。
在生存训练的同时可组织考察,列出必修考察项目和选修项目。可以和“红色之旅”等学习参观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可到改革开放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的地方参观考察,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成就,增强大学生对党的感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爱,激发他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学习参观要突出教育主题,增强教育效果,力戒形式主义。
总结、评价、展示、交流
总结。返校后,每位学生撰写训练、考察的情况报告及小结并完成调研课题,组长做出小组总结,在班级内交流、展示。
评价。对本次活动进行学生自评。自我评价可分三个层面展开: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自我评价;以班级为单位,完成小组互评;由学生自选产生的班级评价委员最后确认,给予学分。要把学生参与城市生存训练活动的情况作为《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记录的重要内容之一,并纳入到学生综合测评体系之中。这些活动是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教育、自我思考的过程,它使学生成了活动的主体、思维的主体和成长的主体。
篇3
郴州市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教育模式由于受到前苏联教育体系的长期影响,所以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主要是以田径、球类以及体操等传统竞技运动项目为主,虽然近年来在创新教育理念指导下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改革,但是依旧存在体育课程资源过于集中在学校的现象,所以我校在发展中仍然无法突破传统体育教学的羁绊。因此,为了弥补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缺陷与不足,将拓展训练引入体育课程实践来实现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确保当代大学生受高职教育阶段所具备的各种素质与能力可以适应时展要求。
1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的意义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高效的培训手段被企业培训广泛的应用,拓展训练凭借着全新的训练理念与高效的训练方式被企业培训广泛的应用。而职业院校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通过拓展训练教学,学生一方面可以提高身体素质,积极的参与体育课学习,养成良好的体育观,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为学生毕业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帮助学生尽快的适应社会,可以说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中,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2郴州市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的概述
2.1郴州市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
在新一轮高校课程改革中,体育课程改革的进行使我校体育教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首先,体育教学的课时数有所增加,体育课不再是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必修课,而是成为全校学生都必须参与的一门课程,体育课贯穿了整个学校的学制;其次,体育教师的素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拥有讲师以上资历的教师成为体育教师的主体;再次,体育教学的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基本的田径运动和球类运动之外,各种具有娱乐性质和文化性质的体育活动如体育舞蹈、武术等,也成为我校体育教学中的常见内容。
2.2郴州市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面对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逐年下降的状态,增强学生体质已经成为了我校体育教学的艰巨任务,但这个任务的完成需要学生在态度方面的配合,而目前我校学生因为学习和就业选择的压力较大,加之学生对“宅”的热爱超过运动,导致大多数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致不高,学生上课不认真的态度使教学目标很难达成。
2.3郴州市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改革的有关措施
我校体育教学要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进行改善。因此,体育教学改革应该以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变为主线。可以选择的措施包括改善教师的教学思想、采取更加先进的教学方式,使用情感教学等方法等。综合看来,拓展训练是可以满足我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学生在拓展训练中可以锻炼体能,另一方面,拓展训练的形式多样,也能满足体育教学发展的要求,而拓展训练开展的本身并不需要太多的器材辅助,在我校是可以实现的。
3拓展训练在郴州市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认为拓展训练在我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训练两个方面,身体素质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身体耐力、协调性、爆发力以及速度等;心理素质训练中不仅强调培养大学生在实践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等多个方面的培养。
3.1身体素质训练
身体素质训练主要包括耐力、协调性、爆发力和速度训练四个方面:一是耐力训练,对于我校体育教学来说大学生的耐力是整个运动的基础,并且通过多样化的耐力训练可以实现对大学生意志的锻炼与强化,所以教师应结合各自院校体育教学资源来设置耐力训练内容,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长跑训练来训练大学生的长跑耐力,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腿部肌肉群进行锻炼;二是协调性训练,协调性训练作为体育拓展训练中最为关键的核心内容,其关系到大学生通过拓展训练后能否适应更多运动项目的开展要求,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采用跳绳训练的方式来进行协调训练,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来丰富跳绳内容,这对实现对大学生多种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三是爆发力训练,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爆发力决定了其整体体育成绩,所以要求教师在对于大学生爆发力训练过程中要采用专业的训练技术,以便于大学生通过爆发力训练可以提高肌肉的控制与放松能力,从而使大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可以爆发出更强的力量与速度,笔者认为教师应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安排训练负荷,避免大学生在爆发力训练过程中应强度过大而发生机体损伤;四是速度训练,动作速度在本质上指一个人的力量、耐力以及技术的综合素质,对于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来说动作速度训练是一个十分关键内容,所以教师在动作速度训练中要适当结合一些技术训练、素质训练等内容,从而使大学生在某一方面的运动能力可以上升至更高水平层次。
3.2心理素质训练
心理素质训练中教师可以结合校内外体育运动资源来开展,例如,游泳、“跳水”、无舟飞渡、野外求生训练,并且可以利用速降、天梯以及电网等训练设施来锻炼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上述多种心理素质训练内容可以让学生不断突破自身心理极限,可以使学生在高职体育教学拓展训练实践中培养出钢铁般的意志,建立团队合作精神,确保当代大学生所具备的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抗压能力可以适应行业的需求!
4在郴州市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中应用拓展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4.1以学生需要为拓展训练开展的基础
“人本教育”的教学思想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最受推崇的教育理念,本着尊重学生、平等教学的原则,体育教师也应该重视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体现“人本教育”。因此,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不应该过分追求学生必须完成某些训练内容;另外,应该对体能不同的学生进行区别对待,在拓展训练活动中一视同仁,对学生体能的提高和运动机能的发展给予正面的评价。
4.2拓展训练应符合学校实际情况
在我校体育教育中使用拓展训练,还应注意将拓展训练的内容以及实施方法与本校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充分利用本校的体育教学资源,将有限的体育教学资源加以灵活应用,例如将体育教室进行合理改造、将体育教学器材进行创新性利用等,而不是一味要求学校按照拓展训练的模式改进体育教学环境。
4.3重视对拓展训练的结果进行评估
拓展训练由于活动形式丰富,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所产生的教育意义也不同,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拓展训练,还应该重视对拓展训练的结果进行评估。通过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评价以及教师之间的交流,总结拓展训练活动的方式,总结本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不同形式的拓展训练活动的感受特点,这样就能够使拓展训练更加有针对性地应用到体育教学当中,使拓展训练的教学作用发挥到极致。
篇4
关键词:礼仪训练;行为自律;实效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一、自律的含义
自律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规范指引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求、约束自己,在一些是非对错面前,能明白要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在一定的道德规范面前能够约束自己、管束自己。换句话说,自律就是自己要求自己、自己监督自己、自己管控自己、自己规范自己,使得自己能有比较正确规范的行为。
二、影响自律能力的主要因素
教育是个复杂的问题,影响高职生自律能力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高职生自身的心理因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学校对学生的忽视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都是造成高职生自律能力差的原因。如何提高学生自律能力这个问题是当今社会学校讨论比较多的问题,简单来说,要想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只有学生自身素质提高了,才能提高自律能力。单纯靠学校的教育是不能做到的,这还需要学生自己的努力,学校只能起到引导、帮助的作用。本文提出的通过礼仪训练的方法来提高自律能力,主要是想在学校方面达到以下几个教育目的:①通过个人素质礼仪训练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②通过团队沟通等礼仪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沟通、团队合作与自我管理能力;③通过礼仪训练开发课程资源,帮助学生提高个人素养。
三、问卷调查及分组准备
本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同一专业的两个班级学生的自律行为做了一个分析统计,以了解学生行为自律的情况,为开展礼仪培训做好准备。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的行为自律水平,才能在后面的实践检验中得出比较准确的有意义的结果。参加此次问卷调查的学生共有103人,笔者通过这次问卷调查发现,参与调查的学生行为自律水平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为明显,为此选取其中一个班51人作为礼仪训练组,将在以后的课程中加入礼仪训练学习,将另一个班52人作为对照组;经过一个学期的对照试验后再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
四、对分组礼仪培训结果的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分组对照试验,参照第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和第二次问卷调查结果,经过统计得出以下结果:礼仪训练组学生的行为自律水平较对照组学生的行为自律水平提高较为明显。虽然本次调查对象较少,但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通过礼仪训练,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行为自律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提供帮助,因此通过礼仪训练提高学生的行为自律水平的办法是可行的。
五、总结
培养学生自律意识,提升学生自律能力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的课题。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及职业核心能力,其中自律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同时也是比较难培养的。通过学校的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需要有切实可行的方法,通过礼仪训练方式来提高学生行为自律能力的方法对现阶段的学校教育来说是可行的,实验证明,这一方法也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篇5
唐宇和
冯文轩
邱伟佳
张浩迪
[摘 要]当今社会复杂多变,对警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本研究针对警察大学生应该如何做到职业素质培养与专业知识有效协调这一问题进行了调研采访,通过总结分析,得出了一些具体的结论与建议,包括:当代警察大学生在协调职业素质培养与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建立简单数学模型的方法分析警察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专业知识学习之间的关系;针对我国现行的高等警察教育提出意见与建议。
[
关键词 ]警察大学生;职业素质;专业知识;有效协调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5-0013-0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司法警官学院项目“警察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专业知识有效协调的分析” (编号:XYX201227)的成果。项目负责人:唐宇和;项目组成员:冯文轩、邱伟佳、张浩迪。指导老师:董宇坤。
作为当代警察大学生,如何在信息化时代愈加复杂的社会状况下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如何在大学里将专业知识学习与警察职业素质的培养合理有效地协调起来,是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当代警察大学生在学校里较难将警察职业素质的培养与专业知识的学习进行有效协调。因为是大学生,应该把专业知识的学习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但同时又是警察大学生,具有特殊的性质,因此警察职业素质的培养也非常关键。据我们的初步调查,现在很多在校警察大学生认为自己十分缺乏警察职业意识,他们希望通过更多的社会实践以及实习活动来锻炼自己,希望通过在校的机会接受更多的警察职业能力训练,但又因此导致他们有些忽视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很多学生对此感到很困惑。所以,针对为数不少的警察大学生难以适应这两者之间需要相互协调的特殊关系,以及他们进入工作岗位后难以有效将校园里的所学知识与职业要求相结合的问题,我们研究小组经过一年多的深入调查采访,得出了一些具有参考和实用价值的结论。
一、调研内容
为了对“警察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专业知识有效协调”问题进行科学深入地研究,本课题小组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调研活动:一是以在校警察大学生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活动;二是以警察工作基层单位为调研对象,通过采访获取真实资料。
1.对在校警察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课题组成员对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四川警察学院和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2012、2叭3级的部分同学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其中270份问卷有效。问卷所提核心问题及调查结果如下:
(1)警院大学生对警察职业素质培养的认识。在近300份的调查问卷中,有90%的学生认为人民警察的职业素质培养主要由专业技能培养、体能素质培养和思想道德培养三部分组成。这与专业领域的人们所普遍理解和接受的人民警察所需具备的知识、业务、伦理三种基本素质基本吻合。
(2)警院大学生如何看待警察职业素质培养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关系。在如何看待警察职业素质培养和专业知识关系这一问题上。60%的学生认为对于警察职业素质培养和专业知识学者应该辩证看待,即两者应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其中50%的学生认为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也促进了职业素质培养,两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但也有30%的学生认为专业知识学习就是单纯的课堂学习,与警察职业素质培养没有直接的关系。
针对警察职业素质培养与专业知识学习孰轻孰重的问题,国际上也存在着广泛的争议,各国的模式各有不同。在英国,警察由社会人士和大学毕业生组成,没有专门设立的警察大学或学院,不进行专门的警察高等学历教育,经考试招录的警察在上岗前会进行为期两年的专业化培训,因此,英国更加注重警察职业素质培训方面。而美国则与之不同,美国要求考生必须具有学士学位及以上才可以报考警察职位,美国还拥有专门的系统的高等警察院校,其它一些知名大学中也设有警察学院,为美国培养专业知识丰富、业务能力强、思想品质高的合格警察。再来看看与我国同属东亚的韩国,它更是采用军事化的标准来培养高学历的警察,警察职业素质训练与专业知识学习共重,地位平等。
(3)警院大学生如何将警察职业素质培养和专业知识学习进行有效协调。如何协调这两者的关系,关键之一就是时间的安排。在仔细分析调查问卷时,我们发现有5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校平时的作息时间安排不合理:有30%的学生认为比较合理,但有待改进;有20%的学生认为合理。比较集中的问题体现在学生普遍认为早晨起床早训的时间太早,影响睡眠时间,导致上课时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无法专注地投入到专业课知识的学习中去。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学生对这两方面的重视度,总的来说可分为四类:①两者都很重视( 75%):②偏重职业素质培养(10%);③偏重专业课的学习(15%);④两者都不重视(5%)。
(4)学生是否了解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是否知道如何针对此类职业进行有效的专业知识学习。在被问及是否了解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时,90%的学生回答自己将选择从事公安或司法系统的工作,其中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比较了解将来希望从事的工作,但对此如何进行有效的专业知识学习,很多学生直接表示不知道,也有一些学生表示大概了解,但了解不深,仅有少部分学生表示自己会根据将来想要从事的工作进行相应的专业知识学习,如课外学习相关知识弥补不足,有意识地阅读报刊杂志,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主动进行身体素质锻炼等。
2.对警察工作基层单位的调研。在调查问卷工作完成之后,我们又利用假期时间采访了一些地市公安局的部分领导,并对采访之后归纳的信息总结成为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当代警院大学毕业生进入到工作岗位后的评价:①总体评价:上手快,业务较为精通,能够将部分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上。②综合素质较高,细节把握不足。③在大学中所学的知识很多都不能运用到岗位中,在实际工作中经验不足。④沟通交流能力有待提高。警院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存在着与同事、领导沟通和交流中的实际问题,由于缺乏沟通,容易导致工作时与同事、领导问出现隔阂或障碍。
二、调研结果分析
1.问卷调查结论。根据以上的调研结果,我们经过研究与讨论之后,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当代警察大学生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警察的工作职责,什么是警察职业素质培养以及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警察需要具有哪些素质和技能。
(2)针对不同系别的学生进行的分类问卷结果显示,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了解自己大学所学的专业,其中能具体回答对本专业了解多少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学生仅能答出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大类或一级学科的大概信息,而对于自己到底要学些什么,本专业有哪些主干课程则知之甚少。
(3)大多数警察学院的学生认为专业知识学习和警察职业素质培养这两方面都应重视,但很少有学生知道在两者都应重视的情况下自己如何具体去做。
2.数学模型总结。我们可以简单地用一个图来表示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关系,如下图,横轴代表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纵轴代表职业素质的培养时间,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到,要使OXP的面积最大(OXP代表知识掌握总量)。就要使P点位于(9.9)坐标点处(9在图中假设为每天学习时间的最大化),随着图像曲线的走势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长时间学习会导致同学们学习效率的不断下降(即曲线斜率的减小),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OXP的面积仍在增加,即知识掌握量在减速增加。
这个粗略图不尽完善,还有如环境变化、人与人之间不同等诸多因素没有考虑,但仍然具有一些参考价值,它说明了唯有同学们勤奋努力,坚持不懈,付出时间和汗水,才会有更大的收获。它不仅对中小学生实用,对于将要走上工作岗位的我们大也同样适用!
3.存在问题。结合调研结果和上述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我们可以看到,当代警察大学生要胜任将来的工作,就要着重解决以下三点问题:
(1)学习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与重点大学或知名大学的学生相比,警察大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上的努力程度和重视程度较低,学习氛围不够浓厚。
(2)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据我们的调查和了解,当代警察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近年来有持续下降的趋势,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存在心理问题的警察大学生比例呈增长趋势。
(3)创新能力:作为一名大学生,理论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但当代警察大学生在这一方面的专研和重视度还远远不够。
三、建议及希望达到的效果
1.建议。针对以上调查结果,并结合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我们在经过近三个月的细致分析和探讨后,提出了以下几条建议:①应在高等警察院校中继续推进和增加相应的专业知识课程的设置,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新型人民警察。②加强警察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与训练,加强体能训练、擒拿格斗术、防身术的学习。③开设专业性较强的心理课程学习和心理咨询服务,使警察大学生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和较好的心理健康知识,保证警察大学生学习生活及将来工作的顺利进行。④协调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的学习与培训,按调查结果显示,专业知识学习与职业素养培训的冲突主要体现在同学们自身的把握和对时间的安排上。
据此,我们建议警察类高等院校在专业课程课时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增加职业素养培训课程的学习及训练的时间,并将职业素质中所包含的心理素质训练及政治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更多地结合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去。①提升警察大学生的学习效率,改进每日生活学习的时间安排。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课堂上会出现打盹甚至睡觉的现象。因此,我们建议在严格执行晚就寝制度的基础上,将早训时间延后一小时,这样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很有好处,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加优质和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课程学习,可近一步提升警察大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②提前制定学习目标,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了解自己将来希望从事职业的详细情况,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贵精而不贵多。③提升警察院校的学习氛围,提高对警察大学生的学习要求,增强专业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深入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④提升警察院校的科研创新水平,重视并大力支持警察大学生参与创新科研竞赛及创业竞赛,在校内形成积极活跃的科研学术氛围。⑤改善警察院校的相应硬件设施,保证警察大学生能够接受更加优质先进的教育,保证警察大学生的职业化训练的实效性。
2.希望达到的效果:①帮助警察大学生解决难以将专业知识学习与职业素质培养有效协调的问题。②有利于具体分析警察和司法系统中相关岗位所需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与在校大学生所学知识不相适应的原因,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③有利于在校警察大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且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认识。④有利于推进我国警察院校的专业化课程改进,培养更具专业素质的预备警官。⑤为警察大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将专业知识有效地结合到实践中去提供有效信息。⑥为我国警察院校的改革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及建议。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希望可以帮助当代警察大学生,特别是处于信息化时代的警察大学生更加合理的分配时间,有效处理专业知识学习和警察职业素质培养不协调的问题,让警察大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毕业后更好地融人到岗位中去!
篇6
关键词:工程应用能力 实践 创新
一、引言
高等工程教育与训练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重任,同时现代工程的本质在于创新, 因此探讨基于工程训练平台的大学生系列竞赛与综合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和深远的意义。首先,该课题的探索能够充分的利用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的综合性资源,更好的体现工程教育与训练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其次,通过竞赛与教、练、学、建相结合、相促进的模式的探索过程和经验总结可以提升学生工程训练的效果和工程训练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第三,通过竞赛与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可以增强广大教师工程教育和训练的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进而有利于我校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效果和水平;第四,该课题的探索总结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能够更加充分利用我校的实践教学平台,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兴趣。
二、综合性实践创新平台的构建
工程训练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建立了以工程认知实习、工程技能基础训练、现代工程训练和综合创新训练的金字塔式教学模式,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已经初步构建了一个工程训练与创新实践平台,其结构如图1所示:
目前已构建的工程训练与实践创新平台由校级大学生“知行杯”系列竞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实践三个模块构成,各模块间贯彻了“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建”的中心思想。其中,大学生“知行杯”系列竞赛自2008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累计参赛人数9000余人次,检验了学生参加工程训练的实践效果的同时也提高了指导教师自身的授课和操作水平,同时通过比赛中学生实训效果的总结不断的促进教学实践改革,得到学生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三、结束语
工程训练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工艺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南昌航空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我校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以基本工程训练为基础,以现代工程训练为核心,以培养工程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为特色,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具有时代特征、本校特色的融工程实践、科学研究和产品制造为一体的工程实践教学新体系。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已经初步构建了一个以综合性工程训练为核心的工程训练与实践创新平台,充分利用工程教育发展的良好机遇、利用工程训练中心现有的资源,使得学生竞赛与“ 学、练、教、建”相结合、相促进,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工程训练始终,使我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在地区高校,乃至全国高校中真正起到示范辐射作用。参考文献:
[1]胡大超,程亦鸣,黄云明,等.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模式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33-36.
[2]江筱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工科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1(57):121-123.
[3]徐岩,陈彦国.基于创业教育在工程综合实践训练中的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09(33).
[4]马鹏举,王亮,胡殿明,等.综合创新训练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6).
[5]周郴知,丁洪生,冯俊,等.创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2).
[6]王家宣,徐长英.突出工程特色 实现“知行合一”[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2).
篇7
关键词 运动损伤 高校体育教学 学生 教师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Common Sports Injury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and
Discuss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SHI Lei
(Shaanxi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of Economic Management, Xi'an, Shaanxi 710068)
Abstract College sports injuries and sports disease is more common in sports, daily training process has occurr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mmon sports injuries, elaborate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play a role in the prevention of sports injuries.
Key words sports injury; college sports teaching; student; teacher
0 引言
大学生运动损伤和运动疾病是比较常见的,在体育比赛、日常训练过程中都时有发生。有些运动损伤或疾病在短期内可恢复,对大学生的正常的学习课程和日常生活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一些运动所造成的损伤影响较大,让大学生无法正常进行课程学习,日常生活也需要他人照料。运动损伤的原因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只有全面了解运动伤害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才能有效地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1 大学生常见的运动创伤
近年来,大学生常常会出现运动损伤或运动障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还给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常见的损伤包括:踝关节完全脱位,小腿肌肉痉挛,皮肤擦伤、渗出和出血,关节和软组织挫伤,裂伤等常见的运动损伤,腓骨、跖骨骨折,腹部疼痛等运动障碍也常有发生。根据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在临床工作中的体会,结合专家的经验,对造成运动损伤的成因进行分析归纳出了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由于大学生运动知识欠缺,不了解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如何避免运动损伤,运动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二是运动缺乏规律性,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动作不到位等原因造成运行损伤;三是身体素质差等原因。现在一些大学取消了晨练、健身操等活动,学生们平时的运动机会减少,在运动中没有掌握活动的要领,甚至体育活动内容超过了身体机能的负荷;四是有些学生睡眠或休息不好,精神状态不佳或情绪不稳定,比较易受伤;五是体育场馆的体育器材等硬件设施不良,有些地面凹凸不平,导致运动员的运动技能不能充分发挥;六是自然环境原因,如光线不足,温度过高或过低,空气湿度过大,浓雾或暗光等能见度低;七是高校在体育课程的教学组织及运动活动的安排上缺乏科学性,如在餐后立即安排了高强度的运动项目,训练项目的安排不恰当,违反了运动规律;八是运动本身有错误的,指导老师在技术指导上也存在误区。
2 高校体育教学预防常见运动损伤的对策分析
针对大学生的运动损伤或运动障碍,学校工作人员已开始涉及这方面研究与探讨,并逐步完善体育教学管理机制、体育比赛指导机制,加强对大学生的日常体育活动的指导,指导大学生科学地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向大学生传授必要的体育运动知识,对大学生开展卫生监督活动,防止大学生发生运动创伤或受到意外伤害产生运动障碍。
2.1 教师重视教学指导
教学要对大学生体育活动进行培训,指导大学生在体育训练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要指导大学生科学地进行训练,合理安排大学生的运动量,对运动项目的强度进行科学的设置。尤其对易发生运动伤害的活动发提前做好准备活动,增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注意力,减少受伤事件的发生率。一些教师不重视甚至忽视教学指导,要加强对学生的教学指导,说明易发生运动损伤的活动并讲明动作要领,减少运动伤害。如在教授排球时,告诉学生应怎么做、动作要领等,并指导学生使用护膝、护腕、护肘等体育运动防护用品,避免大学生受到意外伤害。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给学生讲授必要的健康保健知识,告知学生在强烈的运动后要做适应性调整,不可立即休息、洗澡等,通过指导最大限度地避免运动损伤。
2.2 教师合理规范教学
体育教师教学安排的合理性还体现在要针对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做好相应的热身准备工作,根据教学课程的安排,合理安排大学生的上课时间,课程的活动进行时间,不要让大学生运动过度。例如在排球、篮球等体育活动的教学中,对活动时间和强度的安排要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质,合理安排运动量,循序渐进,不可激进。体育教学中教给学生紧急情况下受到伤害的急救措施,让学生学会急救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减少运动损伤和意外伤害的发生。
2.3 提高学生自我预防意识
要增强大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学习运动防护知识,加强运动中的自我保护能力,让大学生了解预防运动损伤具的重要意义,明白一旦造成严重损伤对以后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带来的不良影响。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体育运动防护的专业知识,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在体育课堂的学习中,根据体育项目的特点要求穿着适应的衣物,准备好防护用品,认真学习体育教学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运动损伤所带来的伤害。
2.4 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
由于学生普便缺少运动热情,日常的运动活动较少,身体素质普便较差,因此,首先需要改变他们对体育课的态度,提高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学校要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通过有效的课程设置,加强教学管理,培训学生的运动爱好,让学生热爱体育活动从而积极参与运动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避免或减少运动损伤,让学生有更好的精力和体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2.5 完善运动场地和器具的建设
体育场馆和设备质量问题是造成学生运动伤害的客观原因,学校要定期检查运动场地和设备,一旦发现损坏,如设备老化、跑道不平整治或设备出现安全隐患,要及时通知管理人员,及时更换设备或对设备进行维修,这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2.6 重视其他可能发生运动损伤的因素
因体育教学的设备不同,学生身体素质、身体的机能特点都不相同,因此体育老师要加强对学生运动机能的研究工作,加强对学生运动损伤原因调查分析工作,进一步总结学生发生运动伤害的原因,总结规律,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培训、指导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体育运动损伤的防护能力。
3 结语
运动损伤成因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除天气等不可改变的客观原因外,场地器材设备问题都可以改进,在体育教学中对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教学指导,改善他们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加强学生运动创伤的防护工作,提高体育场馆和设备的维护工作,积极防护以减少大学生运动中发生伤害的几率,加强体育活动中的运动指导和培训,开展卫生监督督导工作,以改善学生的体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8
摘 要 随着弹力带健身的日渐普及,对成本低、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的新兴健身工具――弹力带及其训练方法(特别是针对大学生人群)进行总结,为以后更好地探究弹力带训练方法以及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弹力带 训练方法 现状
伴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的人数也日趋增大,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对在校大学生的体质和身心健康发展水平要求也相对提高。而体育锻炼作为学生体质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成为高等院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的重要方面。正是由于这些需求,加强引导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任务日趋严峻。
一、现代大学生健身现状
2005年有关全国学生体质研究的报告显示,我国学生的身高、体重等都较之前有所增长,但肥胖的检出率也大大增加了。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学生体质检查中最突出的问题[1]。报告还指出,我国大学生肌肉力量与耐力素质持续下降,立定跳远、引体向上、长跑以及握力成绩均大不如前,更出现过多次长跑猝死事件[2]。在大学生发展力量素质方面,对于普通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力量训练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健美运动也一直没能较好的在大学生中得到推广,为了探索一条简单易行的健身方法,使大学生既能达到形态美,又能使健美运动在大学生特别是女生中间较好的开展,弹力带以其特有的材料力学特性为我们提供一种成本低、携带方便、使用简单、效果显著的锻炼方式,近年来被运用到一些日常健身锻炼中来[3]。
二、弹力带的发展及分类
当下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增强,对于不同的锻炼方式、健身方法的认识也逐渐完善。最初只停留在一些跑步、跳绳这些简单的有氧运动上,而后随着一些瑜伽、普拉提等新兴运动的推广,一些简单且使用方便的小型训练器材也开始流行,如健身球、弹力带等,都在各种地方被广泛应用。资料表明,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弹力阻力训练工具就被应用在健身领域了,弹力带被应用在健身运动中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才生产出较为正规和专业的弹力带,并广泛应用在康复训练领域,且沿用至今。弹力带根据其阻力大小分成八种不同的重量级别,并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由轻至重分别为茶色、黄色、红色、绿色、蓝色、黑色、银色、金色,锻炼时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阻力进行练习。
三、弹力带健身训练的优势及特点
弹力带抗阻练习,属于弹性抗阻练习中的一类,利用形状的改变克服不同弹性阻力来完成肌肉收缩,达到增肌减脂、提高柔软性的目的。由于发现弹力带被拉长的比例与肌肉的伸长比有关,肌肉收缩的方向完全由弹力带的拉力方向所决定,从而使关节承受的压力降低,能有效避免在训练时造成其他部位损伤。弹性阻抗练习不仅可以增强肌肉力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关节活动度,提高柔软性,使肌肉力量和耐力获得更多更有效的发展[4]。传统力量练习中,很容易出现借助外力支撑身体的情况,而利用弹力带来进行训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个问题。此外,弹力带训练有利于提高肌肉协调、灵敏和平衡能力,弥补了传统力量训练在这方面的不足。当然,弹力带携带和使用方便也是其能为大众所青睐的主要原因[2]。弹力带是胶质产品,柔软有韧性,不会对自身和周围环境造成损坏,相对来说安全性较高,不容易造成损伤。
四、研究弹力带下肢力量训练的意义
力量素质是指人的机体或机体的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内外阻力的一种能力。从查阅的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普遍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力量、耐力素质下降较为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缺乏科学的力量锻炼方法和相关指导。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需要有根据地进行一定的肌肉力量训练才能使其有更好的发展。弹力带力量训练的训练效果已经被多名学者研究证实是切实可行的[2]。
五、弹力带进行力量训练的近期研究成果
国内这些临床研究仅涉及到弹力带的应用价值,关注的是其训练效果[1] [2]。而国外对利用弹力带进行锻炼及康复训练的研究较国内应用范围更加普遍,研究领域更广,深度更大,创新能力更强,结合其他训练方式进行锻炼的对比研究也占很大比例。查阅有关文献,根据目前有关应用弹力带来进行下肢力量训练的研究表明,选择弹性阻力适中的弹力带有计划地进行下肢训练对肌力的增加是有一定效果的。在选择弹力带时要根据锻炼者身体素质状况及训练目的等,利用弹力带进行深蹲动作训练,相比无负重条件下对上肢柔韧素质的提高有积极作用。试验中利用中等强度的弹力带进行深蹲动作训练,有助于上肢肌肉力量的提高。适宜的练习次数和组数,应该以不降低练习动作的速度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为基本原则,练习的组数一般控制在四组左右,一次训练时间控制在二十分钟左右,组间的间歇时间以运动工作能力恢复为原则,组间的间歇时间一般为三到五分钟。
参考文献:
[1] 季永祺,蔡杰铮,于.浅析弹力带健身训练对大学生健身健美的促进[J].体育时空.2013.9.
篇9
关键词:创新训练计划;大学生;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166-02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国家教育部门制定了“十二五”期间在全国各大高校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训练计划。该训练计划是针对不同大学生群体设立了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1,2],主要目的是在通过实施训练计划时,促进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3]。
一、高校本科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的意义
大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它对于推动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高校不断扩招和国家发展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背景下,我国的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高校毕业生在创新精神、主动性和开拓性等各个方面明显存在不足。所以,通过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成为高校面对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同时,培养创新、创业意识能够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创业人才,不仅可以实现大学生自我完善的需要,自觉地将个人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相结合,自觉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获得全面的发展;还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矛盾,进而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创业型经济发展。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大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作用
石河子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展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P)的高校之一。笔者指导了多项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项目。通过指导这些项目,笔者深切认识到这些项目的开展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的重要作用。
(一)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以笔者指导的石河子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碳包覆SnO2空心球/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为例。项目确定之后,一系列的问题就出现在学生面前,如锂离子电池的原理、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基本要求、材料的合成方法、材料的表征手段与性能测试等内容都了解较少。为了项目顺利开展,学生主动要求指导教师,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对自己的工作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全面了解。同时,参加项目的学生深入实验室,学习如何使用相关专业仪器,集体讨论分享资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项目的实施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速度加快,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均有显著提高,而且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不断加强。学生通过整理分析数据、撰写总结报告、学术论文、参加结题答辩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沟通与表达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学生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有所提高
开展项目能够提供给学生参加工程实践的机会,也可以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得到很好的提升,并且让学生了解工程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案。例如,在“碳包覆SnO2空心球/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带领项目成员参观考察了石河子市天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让学生们切实感受电极材料实际生产、制备过程,并且让学生与企业技术人员座谈交流。实际的考察让学生们意识到在方案确定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场地情况、技术条件、自身设备、具体问题等,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案来解决问题。与单纯的理论教学不同,这些工程思维的拓展,不仅对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有一定意义,更为学生就业后能尽快适应行业需求奠定了基础。
(三)学生知识系统性增强
参加项目之前,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都是抽象的,所学的知识比较离散、不系统,和实际需求、工程实践都是脱节的。实施项目时,学生才能够把之前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令本来很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真实具体,简易理解。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在实际需要的推动下,需综合运用之前学过的课程知识“无机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化学”、“材料科学基础”、“现代材料分析与检测技术”等来解决具体问题,与此同时还能重新组织之前逐渐忘却的知识点。因此,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工程实践、实际需要与学生学到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知识系统性显著增强。
(四)学生团队意识、协作精神提升
开展项目会涉及到许多环节,学生想着顺利完成项目,就需要在每个环节中彼此相互配合与通力协作。因此,在初期确定项目时,需要先对每位成员进行分工,再一起相互交流讨论,这样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了解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背景、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等多方面的知识,制订项目实施方案,制作幻灯片,顺利通过申报评审环节。
实际实验中,一个人很难完成全部的工作,因实验模块多、重复次数多、涉及面广,所以工作量特别大,这就需要所有项目成员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和分工。通过完成项目,学生们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更加理解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的真谛。同时,通过实验中遇到问题时共同查阅资料、相互讨论解决,增强了每个人的责任心,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考核评价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建立一个从实施过程到结果均能得到客观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能够有效的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评价往往忽视了过程管理,而太过于注重结果。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案例宣传较多。但是对失败案例报道较少,缺乏对失败原因的剖析及应对措施等的教育。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提倡主动实践、重在研究过程。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评价应增加项目的针对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评价成员们在实施过程中的努力、进步与收获,着重培养他们的素质与能力。
(二)处理好大学生学业和项目的关系
目前,我国大学生修读的课程普遍较多,通过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得到学分对大学生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对大多数准备就业的学生来说,能够增强他们就业竞争力事情无疑更具有吸引力。例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以及各种资格证书等。而对于准备进一步深造的学生,需要积极备考,可以利用的课余时间并不充裕。因此,应结合具体情况,调整激励措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如对于研究成果已经达到毕业论文(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程序,项目申请人可申请代替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对有志于进一步深造且对学术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如果能为其保研加分或提供对考研面试有利的证明材料,无疑会更有吸引力。
(三)完善教师队伍激励
目前,各大高校对每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经费支持仍然有限,不足以支持项目开展所需的分析、检测、调研等的费用,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开展需要指导老师解决部分经费问题,造成教师的指导动力不足。就拿石河子大学化工院的情况来说,指导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教师基本都有主持的项目,研究经费比较充足,在学生中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但这样的教师毕竟有限,造成了不少学生很难寻找指导老师。因此,各高等学校应就如何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到项目中,激励指导教师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措施。以石河子大学为例,教师指导一项大学生研究训练项目,学生人数不少于3人,一年完成,计工作量60标准课时。每年评选若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成效突出的项目作为优秀项目,对其参加者和指导教师实行奖励,并对组织工作成绩突出的院(系)实行奖励。指导教师的指导成果可申报校级教学成果奖。这些措施对发挥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结论
通过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项目作用,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仍值得每个高等教育工作者思考。
参考文献:
[1]武广臣,刘艳.“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模式在本科教学中的推广[J].高教高职研究,2014,(30).
[2]史宝中,袁俊茹,张雅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10).
[3]鲁保富.论教育现代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3).
篇10
摘 要 耐力素质是人体最基本的运动素质之一。从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来说,大学生的身心仍处在持续发展与完善之中。良好的耐力素质有助于他们心肺功能的改善以及有氧代谢能力的提高。但近几年逐渐下降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测试情况来看,学生耐力素质不容乐观,本文依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几条提高大学生耐力素质训练的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 耐力跑 教学质量
耐力素质是人体最重要的身体素质,标志着人体的心肺功能水平,能集中反映出人的意志和毅力。耐力跑作为体育教学和考核的重要内容,普遍受到重视和加强,然而在成绩统计中,耐力跑平均得分较低,不合格率较高,原因何在?第一、应试教育的影响。基础教育阶段课业繁重,不少学校为片面追求升学率,不惜压缩、挤占甚至取消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同时,部分家长和学生忽视身体锻炼,失去了耐力素质发展的最佳时期。第二、体育教学中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有的教师一味强调跑圈,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单调、害怕的心理,锻炼效果较差甚至适得其反。
因此,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如何真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并掌握基本知识和方法? 这是体育教学探索的永恒课题。笔者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几条提高学生耐力素质训练的方法和途径。
一、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进行耐力跑的心理状态
大学阶段学生学习压力仍较大,在从事耐力跑训练时,学生常会表露出一种逆反心理,这种不良心理状态的形成,是影响耐力跑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有项目本身枯燥的特性所致,同时也有教学方法不当的因素存在,使得耐力训练的教学成为了学生的另一负担,让学生形成不良的腻烦心理,影响耐力训练的教学效果。
根据运动技能形成原理,我们在耐力跑教学中,应向学生正确讲述耐力跑特点和健身价值,让学生对耐力跑有正确的认识。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引导他们采用耐力跑锻炼方法,这既省时间,效果又好,不仅放松头脑,又能有效地发展有氧耐力,改善神经系统的支配能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和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耐力跑心理状态。
二、利用心理技能训练,提高锻炼实效
心理技能是指教师针对学生的心理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满足其生活、工作和学习要求的教育活动。有的学生在进行耐力跑时,情绪低落、缺乏动机力量,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动作表现为软弱无力,松松垮垮,达不到活动目的。对于这样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技能训练来提高他们自我动员的调节能力。
在耐力跑教学中,教师必须讲解“极点”和“第二次呼吸”出现的生理现象及原因,从而不断掌握改善身体机能水平的理论知识。而“极点”是对学生意志品质磨练的关键时刻,此时学生的身体机能正处于低潮期,心理活动也比较频繁,在表情和行为上有一定的不适感。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心理技能训练知识进行心理状态的自我调节,克服“极点”。比如“只要坚持,就能度过难关”;“谁坚持,谁就可以最后胜利”等心理暗示,以此来培养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提高耐力跑教学的实效性。
三、适宜的负荷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耐力跑教学的关键
在耐力跑教学中,如何掌握适宜运动负荷,关系到体育课质量的高低。适宜的运动负荷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对运动负荷的可接受性,是指教师给学生安排的运动负荷看学生身心是否可以接受。如负荷适宜,学生在课中往往表露出兴奋、舒适的满足感,将被动活动练习变为主动积极地活动练习。二是不影响当天的文化课学习。三是掌握学生心率变化。心率是反映学生运动负荷最直观的指标,耐力跑教学以中等负荷为宜,心率控制在120-140次/分钟之间。若运动负荷过大,学生就表露出疲惫、懒散的情感,注意力不集中,提不起精心。所以,耐力跑教学应该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在时间上统一,在活动量和强度方面有区别的进行,密切关注心率变化,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由于耐力跑项目自身的特殊性,学生在精神上易厌倦和疲劳,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教学手段上进行创新。利用学生喜新的特点,如设计比较新鲜的跑动路线,放一些障碍物进行跑动练习;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进行一些别开生面的比赛等都能提高学生耐力跑练习的积极性,达到提高学生耐力素质的作用。
四、遵循体育锻炼活动原则
耐力性锻炼贵在坚持,这是体育锻炼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对大学生来说,能做到经常性自觉进行耐力性锻炼活动,必须认识到这一原则。但有的学生虽然知道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付出行动却很少,平时不认真上课,快到测验时才开始锻炼,这违背了锻炼的原则。
在耐力跑教学中,应贯彻循序渐进原则,使学生从身心两方面去体验由不适应到逐步适应再到完全适应的全过程。我们必须使学生理解此项目锻炼的长期性和终身性,也要使学生明白要想身体更加健康,不断的保持旺盛的精力,就必须持之以恒地坚持耐力性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 奚天明,王达.高校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