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哲学思考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7: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生的哲学思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人生哲学和生活观
名言“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点出了海明威人生哲学的精髓。小说主人公桑提亚哥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却没有丧失信心和希望,仍然独自出海,最终钓到了一条罕见的大马林鱼。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同马林鱼和鳖鱼进行搏斗,最终获得了成功,体现了他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海明威还有一个著名的“冰山理论”。《老人与海》叙述的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但是其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却发人深省。这种人生哲理包含三层意义,即处理好与自身、与环境、与未来的三重“关系”。具体来说,首先,要充分肯定人类自身的尊严和价值并追求自我的不断完善;其次,要懂得如何与周围的自然、社会环境和谐相处,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最后,要规划发展的目标并探索人类未来的发展道路,争取早日构建心中的理想世界。人文精神在完善个人人格、推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如果人们读懂了《老人与海》,就不会仅仅只看到小说表面所表达的意思,而能体会到其中“更深的东西”。人在生活中避免不了要经受种种的灾难和挫折,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一味地获得“成功”,而在于享受勇于同残酷的社会现实和冷漠无情的命运进行抗争的过程。在遇到不幸和困难时,不放弃希望,永远做精神上的胜利者,坚信未来总会获得成功。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懂得收获成功的不易,才能真正地理解奋斗的价值,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海明威这部作品无疑代表了一种时代精神,为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二、人类生存应具备的人文精神
《老人与海》中体现了多种可贵的人文精神,具体表现为“硬汉”精神、进取拼搏精神、乐观精神等。正是有了这些精神和信念的支撑,人类才能在历史发展中屡败屡战、永不言弃,这也是人类不断取得发展的关键所在。
1.硬汉精神 小说主人公桑提亚哥是“硬汉”精神的最佳体现者,也是海明威笔下塑造的最后一位悲剧式的英雄。他为了保持自己人格的尊严与荣耀,积极勇敢地面对苦难并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在和马林鱼最后一轮搏斗中,桑提亚哥克服了极度的困乏和疲劳,终于制服了马林鱼,之后他就安心地睡了,这充分体现了人类在走向成功的喜悦时所应付出的努力与汗水,以及在付出之后才能享有的平静。即使有痛苦,但其中却饱含着一种未来胜利的喜悦和激动,隐藏着征服者的自豪和骄傲。桑提亚哥面对种种困难和挫折,始终没有屈服,他的这种非凡的毅力和压倒一切的无畏气概令人由衷地折服和尊敬。勇敢面对才有获得成功的希望,经历了创伤和失败还能继续勇敢地面对,实质上就是一种硬汉的形象,更是一种英雄的行为。无论处在顺境还是逆境,人们都应该学会正视现实,接受苦难并克服、超越它。绝不放弃每次机会,即使失败了也同样不失“重压下的风雅”,保持坦然的心态。即使面对死亡,也不能即刻屈膝求臣,这才是桑提亚哥所执着的人生意义,也是我们人类所应该追求的生存意义。
2.永不言弃、挑战人生的进取奋斗精神 奋斗精神――海明威笔下的“硬汉”都渴望奋斗,虽然他们都有辉煌的过去,但并没有一味地享受胜利的果实,而是更注重现在的自己,希望通过奋斗来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在困难面前不轻言放弃,调整心态、努力拼搏,才有可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表面上来看,桑提亚哥是以捕鱼为生,出海的目的就是为了生存的需要。其实不然,老人的这场搏斗并非为生存而战。他绝不会因为捕不到这条大马林鱼而无法生活,在他看来更多的是为一种信念而战,为证明自己的能力而战。因此,在别人的嘲笑面前他没有退缩,遵循自己的意愿而斗争,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体现了老人不畏强敌的牺牲精神和良好的心态。这种人格的刚强对那些处于逆境中的人们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这就是一种可贵的进取奋斗精神,能够促使人们不计成败,为了理想而努力奋斗。因此,人类在改造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斗争中应该时刻保持主人翁的姿态,拥有不屈服的抗争精神,积蓄巨大的精神力量去克服困难,迎接成功。
3.乐观精神 在这场搏斗中,桑提亚哥尽管失败了,而且一无所获,但他的骨子里仍充满着乐观与战斗力并以梦的形式传达出来。这种表面完全失去的失败比刚刚获得战胜马林鱼的局部胜利更能揭示老人的乐观精神。小说结尾写道:“在路那边的茅屋里,老人又睡着了,他正梦见狮子。”狮子在这里象征着积极进取的力量,这就意味着桑提亚哥仍然抱着很大的希望,虽然贫穷,但是一直会乐观坚强地生活下去。精神的胜利是人生的真正胜利。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一个人行动的失败与成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关键在于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应对事情的方法。桑提亚哥一生以捕鱼为业,孤苦无依,历尽艰辛却一直过着贫穷的生活,最后是一无所获,可见他在行动上是失败了,但在精神上却是胜利了,所以虽败犹荣。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许多文学作品内容也更加注重把笔墨放在激励、鼓舞人类健康的生存意识上。在与自然、社会的斗争中,作品中越来越多的人物乐观地生活、乐观地斗争,对未来的理想充满了无限的自信。尽管经历了失败,但是从来不会轻言放弃、自我堕落,都重新积聚起前进的动力,树立新的追求目标。这种崇高和乐观豁达的精神不但显示出人类“智”者的光芒,也是推动人类不断前进发展的源动力。人类的精神不能屈服,即使是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人类也应当保持优胜者的风度,无所畏惧、不失尊严。处在逆境中时,始终坚信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能减少或改变不利的因素,从而使事情向着更加顺利的方向发展。小说中桑提亚哥正是因为蔑视失败和死亡,凭借着敢于超越生命极限的自信战胜了死亡,维护了人类的尊严,给悲剧的命运增添了闪光的生存价值。
三、理想与追求体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人类所追求的理想实质上是人应当体现出人的真正的生存价值,即在失败和挫折面前永不言败、永葆自信和尊严。从这一角度出发,小说主人公桑提亚哥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在品味《老人与海》的过程中给了读者战胜困难的力量和勇气,告诉人们如何正确地对待困难与失败,如何与逆境抗争,小说所弘扬的乐观自信的精神将永远鼓舞着现实生活中不断奋斗的人们。
许多评论家认为,《老人与海》“是一部面向未来的作品”。这部小说最动人的地方还体现在海明威对人类、社会、未来的思考。仔细研读这部作品时,读者会发现海明威在主人公身上体现出来的关爱人类、关注未来的博大情怀。因此,从长远来看,桑提亚哥不是一个孤立的人,他的“遭遇确是全人类命运的写照”,他的处事方式和表现出来的精神也是人类未来发展所必备的。
篇2
一、感性地认识哲学
认识哲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过摸索、体会和心理概括等环节。怎样才能让哲学感性起来呢?我认为应当在课堂上创设交流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在情感、经验与观念的交流中激活、碰撞,从而获得灵感。我选择了两句与哲学有关的话,以此来牵住学生的手,一起走进哲学殿堂。
第一句是“诗歌是哲学的近邻”。这堂哲学课,是从余光中先生的《天问》开始的。
水上的霞光呵
一条接一条,何以
都没入了暮色了呢?
地上的灯光呵
一盏接一盏,何以
都没入了夜色了呢?
天上的星光呵
一颗接一颗,何以
都没入了曙色了呢?
我们的生命呵
一天接一天,何以
都归于永恒了呢?
而当我走时呵
把我接走的,究竟
是怎样的天色呢?
是暮色吗昏昏?
是夜色吗沉沉?
是曙色吗耿耿?
当这首《天问》伴着略带凝重的音乐,在课堂上缓缓流淌的时候,它那些对宇宙、对生命、对人生的思考,以一种最感性的方式,进入到了学生的心灵,让他们瞬间沉静了下来。诗歌是用感性抒发理性的表达方式,我希望哲学的理性能通过诗歌的这种感性力量,传递给学生。
第二句是“哲学的祖国是天空”。曾经有人说过,当人们从繁琐世俗的事务中抽出身来仰望星空时,哲学就产生了。我在阅读中经常遇到那些影响世界的重要人物,他们独自面对孤独和壮丽的人生,其中尤以哲学家见多。我向学生们介绍了黑格尔,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我又向他们介绍了苏格拉底,西塞罗说苏格拉底是“第一个将哲学从天空召唤下来,使它立足于城邦”的人。
通过这两句话,我告诉学生:思考,是哲学的源头,也是接触哲学、认识哲学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看到的哲学就不是灰色的,而是五彩斑斓,闪耀着理性的光辉。无论是“临近”诗歌还是仰望星空,都是我们对生活、生命和万物的思考。
通过设置这样的情境,学生会对哲学有一种感性的认识:一是哲学离我们很近,甚至和诗歌肩并肩,关注的是宇宙、自然和生命;二是哲学是思考的产物,是智慧的结晶,需要我们抬起头来,透过纷繁的现象,关注到事物的本质和根源。
二、感性地了解世界观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是什么?授课前,我布置了一项任务――“捕捉我们心灵上的飞鸟”。内容是让学生谈谈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生的思考。高二的学生,正处于人生最敏感、最多思的阶段,对这个话题自然有话可说。看他们交上来的文字我感受颇多。平时,他们可能让我们觉得逆反、幼稚、不谙世事。但在这些表象下面,他们的内心真诚、热情,有对自然和社会现状沉重的忧虑和反思,有对社会现实的分析和抨击,有对人生的茫然和追求,有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构造和审视,这些恰是他们真实的世界观。我从中选取了一些精彩、典型的表述,仿照泰戈尔的《飞鸟集》编写了一个集子,做成PPT在课堂上与学生共享。大家一起讨论,一起思考,甚至因为这些最心底的东西而一起流泪。我对学生说,你们的这些思考就是世界观的雏形。
这个时候,对学生进行思维点拨: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等整体世界的认识,而不是对一草一木、一事一物的思考和认识。世界观几乎人人都有,只是有的是分散的、零乱的、不自觉的,而有的是理论化的、系统化的。
三、感性地厘清关系
如何说明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呢?我设置了“仰望星空”这一环节,介绍了几位哲学家在哲学上的一些典型观点。然后,请大家比较“飞鸟集”的观点和哲学家观点的区别。很显然,一个是自发的、零散的、感性的;一个是抽象的、系统的、理性的。学生在这样的讨论和比较中,轻松地发现了两种形态世界观的区别,这其实就是帮助他们区分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松散的世界观不是哲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那么,又如何理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呢?在“飞鸟集”中,很多学生阐述了自己对自然生态的忧虑,对人类科学发展的反思。我让大家欣赏了迈克尔・杰克逊的MV《地球之歌》,歌声如泣如诉,画面惊心动魄地表现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行为。然后问:为什么自然科学在不断地发展,但人类的生存环境却不断地恶化,在这种状况下,是继续依靠科学进一步发展,还是要寻找其他的途径呢?学生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认为应当通过道德、法律、哲学等手段去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约束。最后,我在归纳中提升:科学技术这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开启哪扇门,则有赖于哲学精神的引导,换言之,哲学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在理解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时,我让学生观看电影《阿凡达》的片断,影片中潘多拉星球叹为观止的自然之美、神奇的物种、土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唯利是图、一心要开掘超导矿石的经济掠夺产生了强烈的对比,片中人物充满了世界观的对立与碰撞。我让学生分析电影中呈现的世界观,以及这些世界观导致了怎样的行为方式。最后学生们发现,通过对影片角色部分行为的分析可以判断出人物的的世界观,而人物的世界观,又决定了他们的行为,自然得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的结论。
四、感性地总结与回顾
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并不多,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和理解哲学,激发起他们学习哲学的兴趣和欲望。在总结、回顾这节课时,我把哲学简称为“一棵树的学说”,示图如下:
大地,是人们关于宇宙、人生、自然和生命的思考,大树吸收其中关于人生、自然、生命、宇宙的思考,形成“树干”,这个“树干”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分为两种――一为松散的、零碎的世界观,一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哲学。哲学部分又分若干“分枝”,即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等,哲学指引这些“分枝”。“叶子”则代表方法论,方法论与世界观的关系就是叶子与树干的关系,“树干”决定“叶子”,“叶子”体现“树干”。
篇3
哲学所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问题。以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阐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辩证关系。从哲学的观点而言,一切来源于实践,一切作用于实践,实践是检验哲学原理的真理性的标准。那么,从实践出发而上升到原理高度的哲学,成为了人生选择正确与否的前提和基础。开展哲学与人生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要以唯物主义的观点开始事物,让学生明白,这个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在思考任何问题的时候,都要从实际出发。对于人生的选择只有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之上,才能够选择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人生道路。从哲学的角度思考人生的选择,主观意识上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做出力所能及的选择;客观上要不断地塑造自己,以使自己能够适应社会,并在社会上生存下去;人生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同时还要承认事物发展的偶然性,因此要不断地完善自己,以使自己可以抓住机遇,主动地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人的发展过程,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能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人人生方向,并不懈地努力,以使自己的特长充分地发挥出来。
2哲学与人生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2.1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的教育中,生命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生命作为教育之本,对于人的社会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不但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健全人格公民的重要途径。所谓的生命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以活动的方式对学生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可见,生命教育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要让学生首先建立起对生命价值的认知,并主动地承担起生命责任。运用哲学原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感悟生命的可贵,感受生活的美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实施生存能力的训练,以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2.2生命教育的渗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压力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对于学生进行人生教育,不但可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还会在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注入生命健康的元素。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面临着诸多的压力,包括学业、人际交往、就业等等,都在无形中给学生的心理上施加了压力,导致很多的学生都陷入到生命的困惑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人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学校需要开展生命教育,以缓解学生的压力。
2.3生命教育的渗透,可以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
在哲学和人生教学中,将生命教育渗透到教学内容当中,让学生时刻关注自己的人身安全,心理上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而且能够明白,自己虽然属于是独立的个体,但是作为社会中的一员,还要承担起社会责任,生命属于方式社会性的范畴,从而使学生能够从社会的角度审视生命的重要性,并更加珍惜生命。在教学内容中,学校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中适时地将生命教育渗透其中,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内涵,以自己的方式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3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确立人生崇高理想
人生的成功,就要促进人生发展能力,以树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实现人生价值,要建立起积极的人生态度,并教育学生积极地投身与实践活动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判断是非,对人生发展能力不断地创新。对于事物的判断,要求学生对于人生发展的问题不断地探索,进行理性地思考,并对于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经验性总结,以科学的思维方式能够透过事物表象渗入到本质当中。引导学生鉴定自己信念,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3.1了解历史发展规律,对于理想与现实以正确的认识
让学生对于历史发展规律以重视,并以此为鉴,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学生的人生目标要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相符合,可以使学生建立起社会与人生之间关系,让学生能够从客观实际的角度出发,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建立在人生理想基础上,定位于现实社会当中。在人生规划中,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在规划个人理想的同时,还要着眼于宏观的人生理想,并充分认识到理想是获得自由的一个重要目标,而要实现理想,既要坚定信念,以自己坚强的信念完成历史使命,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人生的理想也在实现的进程当中。
3.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苦乐观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普遍生长在安逸的环境中,对于生活的艰难并没有经历过,更不会充分地理解。于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一些挫折的时候,就会产生怨天尤人的情绪,甚至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哲学与人生教学当中,首先要建立起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中华民族经历了百年兴衰,每一个时代都有爱国志士推动着国家向实现伟大复兴梦逐渐推进。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死观,就要让学生明白,要将有限的生命服务于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建设当中,以实现生命的价值。
4结论
篇4
关键词 哲学培养 人文素养 智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上哲学课的时候,学生最爱问的问题就是“哲学有什么用?”对这个问题反复思考之后,认为哲学在培养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常有人说哲学无用,其实哲学是“无用之大用”。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说:“如果非要逼问我哲学的用途,我只能说哲学无用。”没有具体用途的,就未必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哲学不能烘面包,但是能使面包增加甜味。”哲学虽然不能给我们现成的知识,却能让我们拥有洞察事物的能力和智慧。
苏格拉底说:“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对于认识自己,知识是无用的。无论我们对外在的世界有了多少知识,我们很可能对“人”还是一无所知,还是找不到幸福之门。所以,苏格拉底把目光作了转向——从外在的世界转向人的内心,开始探究关于人生的学问,这就是智慧。苏格拉底认识到,知识只能让我们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总的来说,培养智慧要超越感性的限制,慢慢在知识的范围里面奠定基础。有了基础之后就要进一步达到完整而根本的境界,而这个境界和个人主体的感悟和体验有关。所以,真正的智慧不会教你固定的套路,也不会给你指定固定的方向,而是让你随机应变,顺势而行。
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或做人处事的风格,不过,经由学习与成长,我们可以进行重新定位,然后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这就叫做价值取向。例如,柏拉图年轻的时候是一位文艺青年,喜欢作诗,并写过希腊悲剧,他二十岁时遇到苏格拉底,听到苏格拉底一段话之后,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所写的诗和剧本全部烧掉,因为他发现了自己应该走的路,并选择终身奉献于哲学思考的世界。每个人必须了解自己对人生的期望,找到自己的价值取向,而非一味把他人的价值观加诸自己身上。一个人的表现无论如何杰出,都不能忘记人性终究是脆弱的。读过黑格尔一句话:“仆人眼中无英雄”。如果你是美国总统的司机,就不会觉得他特别伟大,因为你看到了他平凡的一面,甚至是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久而久之当你看到总统受到万人欢呼时,心里可能会偷笑:“总统也没什么了不起嘛!”的确,总统本来就没什么了不起,他只不过是被现实社会的价值观塑造成很了不起的样子。事实上,真正的伟人不是要让别人欢呼,而是要让自己满意。人生就是不断寻求让自己对自己满意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求知行合一的过程。事实上,知行合一是一个人一生都要努力追求的。人都会犯错,因此,只有努力追求知行合一,选择一种价值之后不断地印证,才能让自己对自己越来越满意。知道自己言行背后的道理,就能够坚持下去,即使需要付出一些代价,也无怨无悔。这是因为内心深深相信,自己的价值观是正确的,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相反,如果要放弃自己的价值观而快乐的活着,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哲学是一门需要生活经验来配合的学问,“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
冯友兰先生曾感慨地说:“现在,如果有人要我下哲学的定义,我就会用悖论的方式回答:哲学,特别是形上学,是一门这样的知识,在其发展中,最终成为‘不知之知’。”哲学作为一种“不知之知”,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特殊的“不知之知”有什么功用呢?按冯友兰先生的说法,哲学的用途乃无用之大用。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它的用处不是增加实际知识,而是提高精神境界。毋庸置疑的是,哲学确实是有大用。老子有云:“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强调不仅有实有体的“充实”有利有用,而且无实无体的“虚空”也有利有用。而至虚之物如“道”,则万物皆所凭借。但是哲学家从不强调哲学之用,无论他们多么深知哲学之大用。哲学家追求自己对哲学的认同,而不需要外部对哲学的认同。当人们问物理学家、数学家、文学家“你的学问有什么用?”他们会侃侃而谈,但哲学家会反问一句,“有必要么?”然而,我们存在的这个时代里,市场经济浪潮汹涌澎湃,对哲学的普遍误解使人们望而却步,我们看不到哲学作为爱智慧的本来面貌和作为最高问题之思考的独立地位。
哲学的智慧展示了其“无用之大用”:言其“无用”,是因为哲学不同于具体的知识或技术,它并不能代替后者去解决具体的问题;言其“大用”,是因为哲学领域中的智慧探索与智慧之境,总是通过对知、行过程的普遍规范,不断在个体与类的层面,引向真善美的统一。举个例子来说。学有专长与博学,并不矛盾。学有专长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可比拟为知、行的过程,而博学则是智慧的表现形式,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起到了引领作用,引导走向融会和统一,所以博学往往会大大促进专业的学习。科学家钱学森,为我国“两弹一星”作出了巨大贡献。然他在苦苦奋斗之时,音乐知识常给他以帮助。他说,听听音乐往往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灵感。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博士,主攻物理学,曾获诺贝尔奖,这有赖于他的国学底子很扎实,大大促进了他的研究。年仅35岁的博士生导师、首批“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数学家张伟平,为目前国内在数学方面档次最高、被引用次数最多的人。但他的涉猎十分广泛,看电影、读小说,甚至打游戏机。这些活动非但没影响他在数学王国的探索,反而颇受其益。由此观之,包括哲学、文艺、美学等在内的人文知识,并不是像一些人所说的“无用”,相反,它们对滋养人的心田、陶冶情感、激发灵感,大有好处。培根曾言:“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富于想象,数学使人精确,自然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和修辞学使人善辩。”学习这些看似“无用”的知识,假以时日,逐步积累,在关键时刻,就会发挥作用,诚如老庄所云:“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哲学有自己的特殊性,学习哲学需要有结合生活实践的学习态度、善于独立思考和融会贯通的思辨能力。因此,哲学在培养文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 林语堂.人生的盛宴[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篇5
教人如何在名利场出人头地的所谓励志类书籍,基本上是垃圾
就本性而言,没有一个青少年愿意自己过早变得事故,变老、变平庸
真正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做一个有灵魂的人,一个精神上优秀的大写的人
中学和大学低年级是开始学哲学的最佳年龄,最好的办法就是读大哲学家的原著
问:杨咏梅 刘铁军
答:中国社科院哲学所 周国平
问:根据我们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哲学类书籍在中学生的阅读需求中占据了相当比重,但同时也发现不少人对哲学有误解。您能不能有针对性地与中学生谈一谈如何阅读哲学的问题,给中学生一些阅读建议?
答:这正是我乐意做的事情,因为我相信,中学生里一定有许多哲学的潜在知音,对他们说话决不会白费口舌。
问:哲学是什么?教科书上说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这个定义好像太笼统了。不少中学生以为哲学就是或政治课本,觉得枯燥,但他们却喜欢读哲理散文,包括您的文章。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答:哲学一词的本义是爱智慧,通俗地说,就是不愿糊里糊涂地活着,要活得明白。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就是这个意思。而要活得明白,就必须用自己的头脑去想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就是世界观和人生观。我不太赞同哲学是学问的提法,因为说学问就容易凝固化。严格地说,哲学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一种思考的状态。请注意“观”这个词,世界观就是“观”世界,人生观就是“观”人生。第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第二,所“观”的应是世界和人生的全局。我们平时往往沉湎于身边的琐事之中,但有时也会从中跳出来,想一想世界究竟是什么、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这样的问题,这时候就是在进行哲学思考了。哲学是“观”全局的活动,其最重要的特征,一是独立思考,二是思考根本问题。
马克思是一位大哲学家,哲学是一种在现代具有重要影响的哲学,这是现代许多哲学家都承认的。但是,哲学是在西方哲学传统中产生的,脱离这个传统,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它。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它被孤立起来了,它的丰富内涵又被简单化为一些教条,这当然会使学生对哲学产生误解和厌倦。我本人认为,中学哲学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问:如今书店里最多的哲理读物是励志类书籍,您认为它们会给中学生带来何种影响?
答:的确,现在书店里大量充斥着所谓的励志类书籍,其内容无非是教人如何在名利场上拼搏,出人头地,发财致富,如何精明地处理人际关系,讨老板欢心,在社会上吃得开,诸如此类。依我看,这类东西基本上是垃圾,与哲学完全不沾边。但恰恰是这类东西十分畅销,每次在书店看到它们堆放在最醒目的位置上,满眼是“经营自我”、“致富圣经”、“人生策略”、“能说会道才能赢”之类庸俗不堪的书名,我就为我们的民族竟堕落到了这等地步感到悲哀。使我惊讶的是,对于这种东西,稍有灵性的人都会产生本能的厌恶,怎么还有人而且许多人把它们买回去读?事实上,它们大多是书商找胡乱编造出来的,目的是骗钱,自己绝非成功之人,读它们的人怎么就能成功?可见这个时代已经急功近利到了盲目的程度。这种书会不会给中学生带来不良影响?当然会。不过,我相信,就本性而言,青少年蓬勃向上的心灵是不会喜欢这种散发着腐朽气息的东西的,没有一个孩子愿意自己变得世故。如果他们中有人也读这种书,我敢断言,多半是庸俗的家长硬塞给他的。我希望广大中学生远离这种书,以读这种书为耻,因为这意味着年轻纯洁的心过早变老变平庸了。
这里我想顺便谈一谈为什么要学哲学。人是应该有进取心的,问题是朝什么方向进取?哲学让人综观世界和人生的全局,实际上就为人的进取方向提供了一个坐标。一个人活在世上如果只是追求世俗的成功,名啊利啊什么的,他的成功就只是表面的,仍然是在混日子而已,区别只在混得好不好。真正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即做一个有灵魂的人,一个精神上优秀的大写的人。这样的人即使在世俗的意义上不很成功,他的人生仍是充满意义的。可是,事实上,人类历史上一切伟大的成功者恰恰出于这样的人之中。不管在哪一个领域,包括创造财富的领域,做成大事业的绝非只有一些小伎俩的精明之人,而必是对世界和人生有广阔思考和独特领悟的拥有大智慧的人。
问:您曾说您最乐意与孩子谈哲学。您的《哲学:对世界的认识》、《精神的故乡》也是为孩子写的。您能不能谈一谈,一个人在什么年龄学哲学最合适?中学生应该怎样学哲学?能否推荐一些适合于中学生的哲学读物?
答:一个人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学哲学。在不同的年龄,学习的方式和感受是不同的。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少年人和老年人会有很不同的理解。不过,就哲学是爱智慧而言,我觉得中学和大学低年级是开始学哲学的最佳年龄。有一本书的书名叫《孩子都是哲学家》,我很赞同这个说法。爱智慧开始于好奇心,而孩子的好奇心是最强烈的,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和人生,他们什么都要问,其中许多是真正哲学性质的。只是在小学时,年龄太小,好奇心虽然强烈,理性思维的能力毕竟还弱,应该鼓励孩子的自发兴趣,但不宜于正式学习。到了中学阶段,可以开始正式学习了。所谓正式学习,也不是一本正经地读教科书。在古希腊时代,苏格拉底整天在街头与人聊天,最喜欢听他聊天的正是一些高中生、大学生年龄的人,他也最喜欢与这样年龄的人聊,认为他们的心灵是最适宜播下哲学种子的沃土。就在这样的聊天中,这些青少年学到了哲学,其中好几位成了大哲学家,柏拉图就是其中的一位。
可是,今天的中学生到哪里去找这样一个苏格拉底啊,主要还得靠自己阅读。一开始当然只能读一些比较通俗的入门书,在选择这类读物的时候,我想强调两条标准,第一要有趣,第二起点要高。既有趣起点又高,谈何容易。其实好的通俗哲学书是非常难写的,必出于大家之手。这方面有两本书值得推荐,一是罗素的《西方的智慧》,另一是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到了高中和大学阶段,如果你想深入学哲学,我建议你读一本比较可靠的哲学史,比如梯利的《西方哲学史》,然后,选择其中谈到的你感兴趣的哲学家,去看他们的原著。我这里说的是学习西方哲学,学习中国古代哲学的道理与此相同。根据我的经验,要真正领悟哲学是什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读大哲学家的原著,看他们在想什么问题和怎样想这些问题。你一旦读了进去,就再也不想去碰那些粗浅的启蒙读物了。
篇6
《哲学与人生》课程涉及案例较多,知识点抽象。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教材案例,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完成教学目标。
2013年迄今,笔者已经完整讲授了3个学期的《哲学与人生》。从当前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绝大部分学生停留在感性思维较好、理性思维能力偏弱的阶段,并不愿意主动学习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与其他德育课程相比较,《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教材文字较多、内容偏重理论、许多要点过于概念化,较难通过现场活动学习知识点。学生缺乏实际体验,自然会从心理上对《哲学与人生》课程产生畏惧不学的情绪。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哲学与人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学内容并有效掌握知识点呢?笔者认为,讲授《哲学与人生》,必须向学生传达一种学习理念:学习哲学并不是如学生想象的那样高深莫测、远离生活,遥不可及。恰恰相反,哲学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的实用知识。哲学知识全部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各种实际活动,经过人类的科学分析和总结,最终指导每个人在客观世界的行为。
怎样体现哲学知识在客观世界中的指导意义?一种较为常见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案例。《哲学与人生》的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案例供学生阅读思考。但是如果在实际教学中生搬硬套地引用教材案例,往往不能达到有效教学的效果,甚至可能招致学生的反感。笔者认为任课教师应当在紧紧围绕教学知识点的基础上,对教材中的案例进行有效实际的深加工,力求将哲学知识与客观现实有机地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哲学的用途和乐趣。
《哲学与人生》教材中的案例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型,下文将由浅入深地讲解有效利用教材案例的教学思路。
二、还原压缩的案例
教材中有不少真实的案例,但限于篇幅,这类案例都采用文字说明,充其量配一张黑白图片,形式简略、内容压缩。处理这类案例的方法难度不大,较为通用的做法是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还原丰富原案例的内容,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案例1:教材P67 “以积极心态面对人生境遇”知识点,引用的案例是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洪战辉。笔者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了两段视频:一是2005年颁奖典礼的现场视频,概括介绍了洪战辉的真实事迹。二是电视栏目《中南纪事》对于洪战辉的专题节目《走近洪战辉》,深入到洪战辉的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让学生近距离观察体验优秀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闪光点。
案例2:教材P77“正确处理自身努力和外部条件的关系”知识点,引用的案例是香港著名演员、导演周星驰先生的个人经历。笔者利用河北卫视《穿越经典》栏目中《周星驰系列之风雨成名路》,节选其中的部分片段,结合教材内容,使学生深刻理解每一位明星都要经过不懈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没有人能随随便便获得成功。
三、延伸简单的案例
教材中的部分案例较为简单,这给了授课教师较大的发挥余地,甚至可以与时俱进地提出更加现代化的内容,让学生感到案例新颖有趣,消除对哲学知识古旧难懂的误解。处理这类案例对授课教师的查找资料能力有一定要求。
案例1:教材P2“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知识点,引用的案例是美丽的女中职生如何根据自身客观条件选择专业,原文如下:
王莉丽性格文静、身材高挑。在中考填报志愿时,父母希望她能上高中,将来报考大学。但王莉丽从小就热衷跳舞,学习成绩一般。和家长商量后,王莉丽决心报考艺术院校,继续自己的舞蹈梦想。遗憾的是,王莉丽在复试时未能通过,失去了做专业舞蹈演员的机会。由于王莉丽身材较高,最终被外事服务学校录取,学习空乘专业。王莉丽的舞蹈功底在空乘专业技能训练中派上了用场,无论是她的站姿、坐姿、服务礼仪等都非常标准、自然,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在备课过程中,笔者认为该案例内容和结局过于简单,较难与知识点相结合。根据空乘专业的特点,笔者按照以下4个步骤例举了多个案例,层层递进,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
步骤(1):“预备空姐”案例,说明想成为空乘人员必须做好哪些客观准备。
步骤(2):“空乘人员求职”案例,说明想成为空乘人员必须经过哪些激烈竞争。
步骤(3):“90后空姐的工作”案例,说明空乘人员的职业要求与日常工作。
步骤(4):“高铁乘务员”案例,说明中职生应当从现实条件出发,选择更适合自己客观条件的职业。
案例2:教材P16“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知识点,引用的案例主要是用文字和数据说明地球存在的各种地质运动,缺乏直观性。笔者根据教材从宏观到微观的思路,在授课过程中引用了更多直观、有趣的自然科学案例。具体包括:
案例a:科普视频“已知的宇宙”,说明宏观世界的宇宙一直在运动。
案例b:动画“人类进化简史”,说明人类自身一直都在不断发展进化。
案例c:记录短片“一块猪肉的一年”,说明看似静止的物体,内部变化从未停止。
案例d:科普短片“液体中的与鲸鱼”,说明在微观世界中,每一个细胞都处在无时无刻的运动之中并为之努力。
案例e:“引力波”的科普介绍,说明在客观世界,运动是永恒的。
上述案例都采用了视频播放的方式,题材新颖生动,内容具备现代感,学生在愉快地了解最新科技知识的同时,水到渠成地体会到了“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这一知识点。
四、反思特别的案例
《哲学与人生》教材中,还存在少量特别的案例。这类案例的特点是较少现实基础的支撑,童话色彩较明显,引用讲解时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甚至反感。对待这类案例,任课教师可以利用中职生普遍存在的逆反心理,采用逆向思维的教学理念顺势而为,运用情境教学方法,甚至提供现实中存在的相反案例,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和思考案例的不足之处,从而达到学生深刻领会教学内容的效果。处理该类案例要求任课教师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在授课过程中始终扮演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着重引导学生的主动思维。
案例1:教材P8“人生的道路不止一种选择”知识点,引用的案例是两个中职生一毕业就辗转在三个大城市创业,并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原文如下:阎海和阎峰是中职学校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他们选择在北京创业,设计个性化的皮包。北京的流动人口多,市场前景好,但房租很贵,经营成本太高,对于刚刚创业的他们来说,承担不了。经过分析,他们决定在离北京不远的石家庄做同样的生意。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虽然经营成本降低,但是个性皮包的市场狭窄,业务得不到发展。最后,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他们决定到上海创业。在上海绍兴路上租房,做个性皮包设计生意。绍兴路有许多旧书店,来往的学生及外籍人士较多,他们很喜欢这家充满个性的小店。不到一个月,小店的生意红火起来。
笔者在备课中,发现该案例存在不合理之处:(1)2个中职毕业生转换了3个城市创业,其中2个国家级超大城市,1个省会级特大城市。中职毕业生不太可能依靠自己独立适应如此频繁和剧烈的创业变动。(2)北京和上海的创业成本一样高昂。在北京因经验成本高而创业失败,在上海也很可能因为同样的原因而导致创业失败。(3)两个中职学生一毕业就创业,而且可以承受两次创业失败的代价,不符合中职毕业生普遍的经济状况。(4)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才济济,学历不高且毫无工作经历,仅靠一些简单的创业思路是不太可能被市场接受的。
根据上述思路,在讲授该课程时笔者反其道而行之,首先点明该案例有不实际之处,然后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分组思考和讨论,找出该案例的不足之处。最后在学生讨论、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很多年轻人都希望到大城市工作”的状况,引导学生思考后得到结论:人生道路不是只有一种选择,中职生要根据自己的客观实际选择就业环境。
案例2:教材P3“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知识点,引用的案例是初中生考取高中但最终选择中职,学习服装设计技术自我创业的故事。原文如下:中职毕业生小赵中考成绩并不差,大大超过了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但是,小赵却不想上普通高中。他认真分析了自己的具体情况,结合自己兴趣和特点,认为自己更适合学习一门技术。掌握了技术,还可以创业,这样的选择对自己的发展或许更有利。最终,他选择就读职校,学习了服装设计与制作。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创办了自己的企业。经过几年的奋斗拼搏,不仅使自己在家乡立稳了脚跟,在竞争中赢得了市场,还提供了12个就业岗位,带了8名学徒,他的努力获得了社会的承认,被县工商局评为“十星个体户”。
备课过程中,笔者同样感到该案例出现了以下几处不符合现实的地方:(1)能以高分考取高中,却主动降低要求读中职。(2)中职一毕业就创办企业,没有说明资金来源。(3)中职毕业生的服装设计技术并没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也没有独特的工艺水平,但却可以带8名学徒。(4)短短几年就被评委优秀个体户,评选条件模糊。
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同样要求学生分小组思考、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在总结讨论结果的基础上,笔者引用了一份真实的案例:一名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维吾尔族少女,主动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回乡发展农村的美术教育事业,最终成为优秀的民族服装设计师。学生将两个案例相互对比,能够更加深入、明确地理解哲学概念“从客观实际出发”的现实意义。
五、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哲学与人生》的任课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则能更有效地利用教材案例,解决教学重点、难点,完成教学任务:
1.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根据教学要求随时随地收集整理各类信息,分门别类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
2.在备课时必须以教学重点、难点为标准,仔细研究课程的每一项案例。根据教学知识点,挑选有吸引性、代表性和话题性的案例作为重点讲授内容。
篇7
关键词:特殊教育;听障学生;趣味性教学;《哲学与人生》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0-0055-03
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在社会各界和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国面向残疾人的特殊教育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特殊教育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其中,听障学生作为残疾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都具有特殊性,如何提高听障学生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一直是教师探讨的难题之一。为此,笔者对听障学生《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发现趣味性教学不仅能使听障生在课堂上快乐地学习、健康成长,而且从中学会关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完善生命,这对他们融入群体生活,能够直面和接纳其身体,战胜困难、勇敢地生活下去等方面带来积极影响。
一、听障学生的身心特点
听障学生由于听力损伤,语言发展迟缓,主要借助于视觉、触觉、肤觉、运动觉等感官及各种感官的协调活动来认识世界。眼睛是听障者最主动、最活跃、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他们基本上是用眼睛来观察世界的,视觉能力很强,所以形象是其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由于特殊的生理条件,残疾人会比一般人更加敏感,更容易受到心理压力和伤害。较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孤独感和自卑感,认知、语言、人格等方面的发展也受到阻碍,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和缺陷,因而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很值得关注。
二、听障学生的学习特征
1.形象思维发达,抽象思维较弱。听障学生的思维长期处于形象具体阶段,对于抽象词汇的理解存在困难,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较健听学生要差一些。哲学课程中很多理论概念比较抽象、深奥,不仅不能简单地用表音、表意的方法传达,更不能随便使用替代词,听障生理解起来难度很大。因为他们主要以视觉空间感作为依据来构造精神世界,抽象的语言概念的缺失,使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理论分析能力减弱,但优点是形象思维发达,感性认识充分。这需要教师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转换为听障学生能够理解的内容去解释。
2.模仿能力强,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感兴趣。由于听力的障碍,视觉观察到的是形象直观的事物,使得他们的思维长期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对展示的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料感兴趣。听障学生经过长期观察人的口型、手语动作,练就了强大的观察和模仿能力。在课堂活动中,他们会表演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动作,或者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场景,非常生动形象。同时,学生喜欢用手语交流,更喜欢手语动作和表情比较形象生动的手语教师。
3.容易遗忘,教学进度慢。听障学生特别容易遗忘。在课堂中教师讲过的内容,下次用到的时候容易忘记,这与听觉损失有关。如果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记忆,人的记忆效果会更好,而单凭视觉及信息,人的记忆是有限的。此外,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手语,表达速度和信息传递效果都没有有声语言简单方便,教学进度相对较慢。
4.动手能力较强,个体差异较大。听障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相对较窄,但并不限制他们想象力的发挥。听障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强,这也是在学习和生活中长期锻炼积累形成的。听障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由于听力缺失时间不同,残余听力程度不同,佩带助听器时间不同,参与语言训练时间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甚至父母的关注程度和他们对自己的接纳程度等不同,都对语言学习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影响他们其他科目的学习。
三、趣味性教学在哲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以上听障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特征,他们缺少哲学课所需的概念和理论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变哲学的说教为生动活泼的师生良性互动,变枯燥的哲学观点为灵活运用,以激发听障学生对哲学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可从以下教学方法去把握、应用:
1.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与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乐中求教。听障生由于听力和语言障碍,与健全人交流不畅,无形之中有了隔阂,会产生冷漠感,乃至抵触或对立情绪。建立亲切、信任的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乐于接受教师的亲切教诲,有利于创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率。
2.运用眼睛“看”问题,乐在其中。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运用趣例法进行教学,为听障学生创设出良好的乐学情境。哲学理论对于听障学生来讲是艰涩难懂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维持。简单的手语讲解哲学观点,学生会很快忘记。听障学生由于听力有障碍,习惯运用眼睛来看问题,若与投影仪、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将哲学常识中的趣例给学生展示直观性的视频、图片、动画等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总结出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可以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
3.游戏互动,寓教于乐。处于青春期的听障学生,对游戏往往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课堂游戏是吸引学生关注和参与的有效方法。在游戏中,学生的头脑高速运转,对游戏结果的执着也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既能身心愉悦,又可达到哲学“引发人的思考”这一教学目的。例如,在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创造性的游戏――搭纸牌、添一笔变字等,学生为了在游戏中表现出色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锻炼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此外,角色扮演游戏也是听障学生比较擅长的活动之一。在教学过程中,用情景模拟的方法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从不同的视角展开对哲学和人生的思考。学生的有效参与,提高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主动学习的效果必然优于被动学习。
因此,在哲学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听障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的原则。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枯燥乏味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通过教师对课堂的合理设计与组织,以“寓教于乐”为宗旨,引导听障学生把游戏的过程变成学习的过程,也增加了听障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以幽默、诙谐的哲理故事增强授课内容的趣味性,以乐促学。哲学理论相对枯燥乏味,以幽默、诙谐的哲理故事来引导学生,可增强授课内容的趣味性。因为幽默、诙谐的故事具有吸引作用,可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具有协调作用,可创造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例如,以漫画故事作为引导,漫画在哲学教材中出现的次数较多,通过作者夸张的手法、直观的形象寓哲理于漫画中,使学生兴趣盎然,印象深刻,妙趣横生。可见,在充满智慧的哲学课堂上,运用幽默、诙谐的故事对听障学生进行教学,可使课堂气氛和谐而轻松,使枯燥的教材趣味化、深奥道理浅显化,大大增强教学效果。
5.贴近生活,追求“心乐”。营造轻松、愉快的“心乐”氛围,有利于调节情感,释放潜能。教师要以良好的仪态和饱满的精神出现在学生面前,倾注真情,消除沟通障碍。此外,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世界、看人生,逐步培养听障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有利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6.互帮互助,体验快乐学习。听障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有所不同,这给教师教学的设计和进度也带来一定难度。教师往往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长期在一起学习和生活,在思想、观念上都具备一致性,沟通和交流的效果更好,通过交流和互帮互助,缩小听障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一味地采用“填鸭式”的灌输法进行教学,不注意兴趣引导,学生势必乏味而失去学习动力。听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无兴趣,或者兴趣如何,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增强哲学教学的趣味性显得尤为重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学进度的设计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从听障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特征,以及认知特点出发,注重调动听障学生学习哲学的积极性,激发听障学生的思考,把授课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方法表达出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寓教于乐,这样才能使听障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大幅度提高,课堂面貌焕然一新。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能让听障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强,李海涛.听障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及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4,(10).
[2]田青.听障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进展及展望[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31(6).
篇8
【关键词】哲学思考 哲学素养 知行合一
步入高二,同学们将要学习《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程,它设置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运用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为了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从日常的生活和实践中寻找富有哲理的典型事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哲学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总结、反思,从中感悟哲学道理,提升哲学素养,启迪自己的人生。
典型案例一:对水土流失的哲学思考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最基本的资源和劳动对象。但由于人类的不合理使用,破坏了土地资源,导致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经济损失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存发展。
对于这一问题,我主要是运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来启发学生思考。
在教学中,通过设置不同的环境污染的情景,让学生扮演政府工作人员的角色,让他们学会处理污染事件,并从中谈感想。
同学们深刻体会到: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把握客观规律。
通过对以上教学案例的学习和反思,培养学生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学习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培养他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哲学素养,这对于他们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会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典型案例二:对“扶与不扶”的哲学思考
自从“南京彭宇案” 之后,“扶与不扶”的讨论在舆论媒体中屡见不鲜。有人从法律角度分析断案是否科学,有人从社会角度分析此事的社会影响,同学们也是众说纷纭。在教学中如何利用所学哲学知识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思考,让学生在遇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不再纠结于“扶与不扶”呢?
我采用的是单刀直入的教学模式。
情景设置:
(一)当我们认为“人定胜天”时(价值判断),我们的选择是“征服自然”(价值选择)。
(二)当我们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时(价值判断),就会尊重客观规律,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价值选择)。
问题:当我们认识到扶一个不幸倒下的老人是有意义时(价值判断),你会怎么做?
学生甲: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以后是否会不小心摔倒在路边。所以我选择扶。
学生乙:这是一个良心问题,我会扶,但是怎么扶是个技巧问题,比如我会拍下证据或找证人。
学生丙:我始终坚信一句话,“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那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的美好。”
通过讨论,部分同学还是有些担心,但大多数同学的思想境界还是很阳光的。这让我很欣慰。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就一气呵成,跟学生讲了以下的概念和观点――价值、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同学们也领悟到:“这人倒了咱不扶,那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
通过以上教学案例,主要是教会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教学,我和同学们都深深感到在新形势下传播、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营造崇尚道德、践行道德的良好氛围的重要性。
典型案例三:在个人和社会的辩证关系中寻找人生的支点
邰丽华是位聋哑姑娘,却靠不懈的拼搏和奋斗,逐渐成长为舞坛上的一名新秀。她勤奋敬业、勇于攀登、乐于奉献,让我们见证了残疾人敢于超越常人的人生奋斗轨迹。
而在我们的学生当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考试舞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行我素,大声喧哗;大扫除时能躲则躲;跑操时也常缺席等等。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我就想着该如何帮助孩子们走出自我的空间,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他人的尊重呢?
在讲授《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框题时,我就适时选取学生中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作为情景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邰丽华的成功轨迹,发现她的闪光点,并结合同学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找出差距。
通过引导,同学们从邰丽华身上能感受到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努力奉献的人也是幸福的。只有走出自我的狭隘天地,努力为他人和社会奉献的人,才有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总之,哲学是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思想智慧,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导。学习哲学,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奉献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学好哲学,终身受益!教好哲学,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生活与哲学课程标准.思想政治4(必修).
[2]傅佩荣.哲学与人生[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篇9
关键词:哲学 人生 大学生
一、对大学生对哲学认识的调查
通过对男女对半的全国各层次(包括重点大学、普通本科、专科)院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92%的同学都觉得哲学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比较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却只有14%的同学会去观看这方面的书籍,32%的同学会在特别闲的时候思考自己的人生,,42%的同学会在自己受到特别大的挫折的时候思考这方面,而还有些同学根本不会想哲学这个让他们觉得十分遥远的东西。
二、对大学生现状的分析
大学生普片都能意识到哲学的重要性,这说明大学生对此至少是有比较好的接受能力的。但是却鲜有人去真正的思考和学习这方面的问题,说明大学生对此认识不够清楚,不够重视,只有当困难来临时有些同学才幡然醒悟,有很多同学更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对于这种现象根据调查分析发现是因为(1)社会阅历太少,生活过于松散,没有思考的动力。(2)觉得哲学十分的深奥难懂,畏难情绪,让大家望而却步。(3)对自己的认识不够清楚,不了解自己,不懂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会使得大学生很容易在某个时候迷茫甚至堕落走上绝路,所以很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哲学这方面的教育。
三、发挥哲学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
哲学,何为哲学?说得潮流一点,哲学就像苹果,当然这不是一般苹果而是牛顿的苹果。牛顿的苹果让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可能学理科的大老爷们就会说了,这不是物理么?但是这确实也是哲学,因为哲学就是对这个大千世界规律的总结和浓缩。
任何一个可信的道理都是真理的一种形象。――布莱克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专业知识么?虽然专业知识确实挺重要但要是遇到实际工作的情况,这点知识根本不够看,若你要跨专业找工作那就更无所谓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大学要读的是大师。大师能教你的不就是对世界对社会客观规律的总结么,省去了自己用血的教训去摸索,自然比别人更快一步。
说到大师,我不得不说,这个世界的大师真是太多了。中国的孔子、孟子、老子、孙子(孙武)外国的黑格尔、苏格拉底、柏拉图、伏尔泰等等。每个人的思想,性格又有很大的不同。但所谓大道殊途同归,在此我简单的谈一下哲学能对于我们的指导。
(一)知己
这个知己可不是红颜知己,而是知道自己,清楚自己。你对自己了解么?鲜有人思考过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都觉得我对自己还不了解么。而实际并非如此。很多人对自己的认识都缺乏理性客观的认识。也许你认为自己还不错,各方面都还行,大家都挺喜欢我的,也有自己在行的方面。可是这是真的么?如果其他的人都不这么想呢。这就是为什么总有人觉得自己遭到了背叛的原因。其实我也是其中一员,以前我觉得我对大家都挺好的,应该人缘还不错,但是有一次选举的时候,我落选了,我有一种被背叛的感觉,后来才发现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不够客观,一厢情愿地往自己脸上贴金。正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当局者迷,听取离你最近的人的意见是最好的方法,父母、兄弟、朋友,找个机会问问他们自己是一个怎么的人,让他们客观的回答。要注意身边的人对你的评价,哪怕只是很轻的一句话也许就包涵了一些真正有用的信息,平时我们都吧这些话当成了耳边风,说说也就过了,其实这才是真正的镜子,人们眼中的你。如果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觉得处处不如人,就会丧失信心,遇事畏缩不前,可能使人形成怯懦、沉闷、无生气等特点;如果一个只是看到自己的长处,认为自己处处比人强,自我陶醉,孤芳自赏,这样的人容易形成盲目乐观、做作、固执已见、自以为是等不良的人格品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孙子告诉我们对自我认识的重要性不然在这个生如战场的年代就会打败仗。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是曾子告诉我们得每日自省,认清自己,才能很快的进步。
认识自己不仅仅是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还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最好一直带在身边,不然在未来的某天也许就会出问题,茫然而不知所措,尤其是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而我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恐怕只有自己才知道。但这个问题就像灯塔上的一盏明灯试试纠正和指引我们的方向。
(二) 坚毅
坚为坚持,耐心,恒心。
毅为毅力、执着、果断。
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清楚的认识了自己,就可以朝着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向前进了。但是怎么前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达到自己的目标呢,在这个节奏如此快的社会里,我们可没有很多的时间去走弯路。这便需要技巧,而这个技巧就是坚毅,坚毅让人变得智慧,坚毅能让人成功。
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乔・贝利
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 ――黑格尔
关于坚毅的哲言实在是太多了。这么多关于它的名言警句难道不是在告诉我们这实在是人生真理呀!也许很多人认为现在还哪有时间去持之以恒的做一件事情,殊不知认准了道路坚毅的前进才是最近的道路。
巴拿马草原里生活着一种凶猛的食蛇蛙,蛙连牙齿都没有怎么才能吃掉蛇呢,当食蛇蛙用舌头将蛇头和身体的一部分卷进口中后立即采取咬蛇先咬头的策略将响尾蛇连头带身约20公分长被吞进食蛇蛙的嘴里,此时的食蛇蛙胸有成竹,不吞也不咽,不松腭骨也不动身子,只是牢牢咬住猎物不松口。而被吞的响尾蛇则挣扎、扭身、盘绞……使尽浑身解数,大约半个小时以后,响尾蛇用尽了气力,食蛇蛙才开始享受自己的战利品了。如果它开始很急的把蛇吞下去说不定就会被蛇给折腾死,含在嘴里坚持这么久,这是大自然教给它坚持的品质,这同样在狮子和其他动物捕猎时体现得淋漓精致。
人也是大自然里的一份子,立志不坚,终不济事,人没有坚毅的品质很难做成事;也很难拥有智慧,因为智慧需要一颗恒心去学习;甚至很难在这个世界中生存下去,因为这个世界不仅很美好,还很残酷。一个有着坚毅品质的人势必会成为一个强者。因为当你做到了第一点,清楚正确地认识了自己之后,无论你缺乏什么,你都能通过坚毅这条道路去实现你的完美人生。歌德曾说: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三) 愚 仁
大智若愚,仁者为王。
愚这个看似与聪明相反的词语却总是与智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许是物极必反的原因吧。当我们做到知己和坚毅的时候,应该已经成功了,或者离成功已经不远了。但是正所谓居安思危,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生在世必须要懂得藏拙,看似愚笨的背后却有着中国五千年文明所总结出的大智慧。尤其是在这个孔孟之道,中庸之理已深入骨血的中国,否则会活得很累。有一对父女,他们都喜欢象棋,总是时不时的下上一局。女儿长大了,因为聪明伶俐,棋艺也增长得很快,可是无论如何都下不过她老爸,每当父亲下赢的时候都会开心的大笑说你还嫩着呢,这个时候女儿都会乖巧的在一旁聆听父亲的指导。直到有一天,父亲闲逛时不经意看见女儿在和村里棋艺最好的一个老头下棋,并且还下赢了,才知道女儿不是下不过自己而是为了让自己开心让着呢,想着女儿乖巧的笑容,两行浊泪飘然而下。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这个故事里面就是这样,正是因为女儿看似愚笨的大智慧,才让家庭更加的幸福美满。人生在世,难得糊涂,糊涂是洞明人生的大慧。
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讲求“仁者爱人”。虽然二者有着较大的区别,但是这个“仁”绝对是道中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仁的体现,对人要宽恕,“恕”是“仁”的消极表现,而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要的东西,别人如果也想要就帮助他成功。一个恩施天下又不招人讨厌的人恐怕想活得开心都难吧。哲学同样教我们要辩证的看问题,虽然要“仁”,却不可胡乱的“仁”,“农夫与蛇”的故事大家都应该听过,农夫看蛇冻得可怜,把蛇放身上让它取暖,却被蛇咬了。这便是盲目的仁,没有意识到根本的关系,也没看到自己是否有那个能力,就去做所谓仁义的事,那不是仁,是没认清自我,是傻。佛祖割肉喂鹰,那也是建立在自己割一块肉不会死的基础上。能力越强责任越大,想要做一个“仁人”,就要先提高自身的能力。其实如果说前面说的两大点是说怎么样才能成功,那么愚仁便是说怎么样才能活得更和谐更洒脱,在这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气质和气度。
哲学是一门崇高的学问,但它并不如世人所想的那么深奥,什么“见一叶而知秋”看似深奥,可说不定经常在田里劳作的农民大叔比那些大学问家更懂,即使不看那“一叶”同样知秋。这便是对世间规律的总结。一个常思考,常总结,多求证,省悟自身,抱坚毅之志,怀洒脱胸襟的人必将踏哲学之捷径迎光明未来!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 逻辑学[M]. 人民出版社, 2002.
[2] 老子. 道德经(老子)[M]. 金盾出版社, 2009-01-01.
[3](美)菲利普斯. 苏格拉底的6个问题[M]. 1.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4] 王健民 等编著. 孙子兵法(全四册)[M].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7-6-1.
[5] 于丹. 于丹庄子心得[M].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7.
作者简介:李泰良(1991-),男(汉族),四川岳池人,本科;
篇10
关键词:死亡 哲学 超越死亡
古今往来,人如天地间之过客,匆匆走过世间大舞台,然后进人死寂且没有回应的另一世界。人生老病死,就像宇宙间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永不停息。由于死的不可避免性和无法买到往返票,人们往往因恐惧而回避。然而,现代医学领域疾病诊断及器官移植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生存权利的更高追求及生命质量意识不断的增强,使死亡不仅表现为自然现象,而且成为社会问题,它的客观存在事迫使人们反思人的生命意义及生存价值,以树立科学理性的生死观念,实现哲学意义上的精神超越。
一、现实世界对死亡的回避与追问
死亡是人之生命的必然归宿,“人有其生,必有其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死亡的必然性,曾使世人为之感慨不已,由此有了对死之恐惧与对生之留恋。也导致人类社会普遍有了对死亡回避的现象。让我们来看看古代人的死亡观,“未知生,焉之死。”是我国春秋时期孔子对死亡的看法,在孔子看来,人活着是时候的事情就很多而且难以把握,人又何必顾及死后的事呢。古希腊时期的伊壁鸠鲁对死的看法也是认为最好不要过问:“只要我们活着,死亡就不会伴随我们;而一且死亡降临,我们不复存在。既然如此,无论生者或死者,都与这问题无关,因为前者无需考虑,后者不可能考虑。”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无论怎样理解,死亡都是人的生命从有限性达到无限性最终的破灭的过程,然而人类是热爱生命、渴求永生的动物,以致在最后时刻到来之前,总是努力寻找抵御恐惧的武器,于是宗教满足了人们希求永生的愿望,成为人类心灵的避难所。是宗教,使人类的绝望理念回归原位并在精神上给予许诺和安慰,人类对生命不朽的渴望在此得到一种虚幻而甜美的慰藉。如同费尔巴哈所指出的那样,如果世界上没有死亡这一事实,那么宗教就不会产生,惟有人的坟墓才是神的发祥地。最终将人对死的理解化为一种不死的信仰,使世俗走上一条脱离现实与科学的道路。
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给“死亡”也注入了全新的时代意义,死亡回避现象受到巨大的挑战:其一是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医疗手段的先进性,使原来不可能救治的病人现在依赖特殊护理可以低质量的方式存活,比如可以使大脑丧失意识但呼吸循环系统尚存的”植物人”存活数年。其二是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已使古代对人体器官移植的想像变成了现实,然而,需要移植的器官必须是活体,活体之源又是人体,那么,何人应是活人,何人应该死去就成为一个新的医学面临的问题,什么是死人?人死亡的标准是什么?谁有活的权利?谁有死的义务?这些原来不成问题的问题现在都成了棘手的问题。
二、死亡意识是构建哲学体系的重要内容
叔本华关于死亡曾经说过:“死亡是给予哲学灵感的守护神和它的美神”。正是人对死亡的反思才使人对自身的生存的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思索,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庞大而复杂的行为上学网络体系。
第一,死亡观是构成哲学观的重要基础。说到死亡观就不得不提到人生观,人生观是人对自己生命存在意义的态度及看法,同时也是人的哲学之所以称之为哲学的基础。一个人的死亡观涉及到对生命的看法,妥善处理死亡问题就是建立一种人生哲学。在社会生活中,正是人们意识到人人皆死且死后不能复生的事实,才形成不同的人生观。如有的人所以有悲观厌世的生命意识,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人生有限,人皆在等死”,死的不可避免性使人的生存意义黯然失色;有的人所以有享乐主义的生存态度,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人死没善恶,死后皆腐土”,死的形神俱灭意识使他们活一天算一天,醉生梦死;有的人乐善好施,求神拜佛。凡此种种可以看出,人们对死的认知程度决定着人对生活态度行为的选择。是死亡观决定着人生观。
第二,死亡问题是从事哲学研究者必须回答的间题。在哲学领域,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的基本问题,是任何从事哲学研究的人无法回避的问题。要认识意识现象是否永恒,就要研究死亡,对灵魂必死与灵魂不死进行选择,则成为回答哲学基本间题的关键。德国哲学家海德格甚至把哲学看成是研究死亡的学问,把人的存在看成是“向死而在”。在他看来,如果我们面临着死亡那么它就会使我们懂得生的意义,德国19世纪名的哲学家叔本华则认为:”死亡是给予哲学灵感的守护神和它的美神,苏格拉底所以说哲学的定义 ‘死亡的准备’,可见如果没有死亡的间题,哲学就难以成为哲学了。”
三、超越死亡
害怕死亡,并不意味着不敢直面死亡。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人有理性,理性的人类为了开辟了一条战胜死亡,超越死亡的途径。